中国当代诗歌(精选11篇)
中国当代诗歌 篇1
一、当代新诗语言的膨胀性
新诗使用的是现代汉语, 它和古代汉语相比语意更加直白, 没有古代汉语那种字词的繁复多义性。比如“息”字,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指“休息”或“呼吸”, 且要完整写明“休息”和“鼻息”, 而在古代汉语中除了上述意思, 还指“增长”和“儿子”, 且不用另加别的辅助字词表明它的含义。如“消息盈虚” (增长) ;“老臣贱息舒祺” (儿子) 。在这里, 现代汉语比较古代汉语而言发生了字词的膨胀, 因此, 用现代汉语写就的当代新诗比之旧体诗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语言的膨胀性。
我们也可以通过将一首古诗翻译成白话诗来更直观地看这个问题。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离骚》译注本将“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这四句译为:“我是古代的帝王颛顼高阳的后裔, 我的伟大的先父名字叫做熊伯庸。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正月里, 恰巧是庚寅的那天我从天上降生下来。”从语言上来看, 翻译成现代白话文之后的诗句比原句大大的膨胀了, 原句只有26个字, 而现在变成了56个字, 比原诗字数多出了一倍还不止。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认为主要是由于古代汉语的词汇中多义词多, 而现代汉语词汇中的多义词相对比较少, 词义也比较单纯。另外, 古代汉语中的词汇以单音节词与双音节词为主, 这样更便于组合诗句, 使文本简约, 字数少而容量大, 而现代汉语多音节词多。还有就是现代汉语在组词造句时, 不可以略去的关联词语比古代汉语大为增加, 这又使语言的简练性受到限制。正因为两者在语言表达方面的不同, 在组词造句表现同一个意思时, 现代汉语的句子音节与词汇量都大大增加, 且关联词语的删减也受到严格的限制, 当代新诗的句子当然膨胀。
从上面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字词意及诗句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当代新诗的语言已发生极大的变化。
二、当代新诗语言的散文化
语言的凝练为诗歌区别于小说、散文等其他文体的重要特色和因素。由于新诗语言的膨胀性, 是不是可以说, 在一定程度上当代诗歌已失去了这一特色, 新诗中的诗意已严重冲淡, 诗的张力比之旧体诗已大大减弱, 节奏感也削弱, 不再“耐人寻味”, 不再具有诗的艺术感染力?我们说:不是的。
用白话文写就的诗才能称之为新诗。新诗之为新诗, 而且作为最富语言表现力的文体, 它在语言上必定有不同于旧体诗的特征。中国当代新诗作为区别于古代旧体诗的不同语言形式, 它的语言“外壳”既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那么它的诗意的蕴藉、韵味的寄托必然也要找到不同的形式, 通过不同的语言载体更好地表现出来。“旧瓶装新酒”, 装出来的只会是不伦不类的怪味酒。我们要使新诗的“味道”变得真正淳厚、正宗, 必须最大限度地找到适合于新诗这种文体的语体“外壳”。不可否认, 中国的旧体诗存在了几千年, 而新诗只是产生和发展了短短数十年, 它相比旧体诗必然还很不完善, 它对于语言形式的探索还在进行着且必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进行下去。但是历史发展到今天, 用白话诗来表达我们的情感是不可抗逆的必然选择, 并且中国当代新诗的语言形式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新诗的语言散文化便是其中较为显著的一点。
诗与散文本来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体, 其语言的运用形式也是有很大差别的。清代有位文人这样描述诗与文的区别:作文如用米煮饭, 不变米形;作诗则如用米酿酒, 形质尽变。既然诗与文的作法如此不同, 那么假如中国当代新诗语言出现散文化的倾向, 岂不是会混淆诗歌与散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界限?那么还要严格区分诗歌和散文这两种文体的界限做什么, 干脆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 在今后的数年中渐渐取消两种文体的“三八线”, 实现天下文章的“大同”?我们也说:不是的。
任何事物要前进, 而不会最终导致僵化, 那么必然的就要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借鉴和吸收其他事物好的方面, 实行一种“拿来主义”。不同文体语言的发展也超脱不出这个规律, 自然, 诗的发展也不例外。我们注意到, 诗歌语言的散文化, 关键在一个“化”字, 就是说, 它的本质仍然是“诗”, 它仍具有诗歌的本质特征, 只不过在探索和发展完善过程中具有了某些散文语言的特征而已, 新诗的语言文字的文法与散文的文法并不是一样的, 我们不应该拿事物中矛盾的次要方面来贸然代替主体, 以偏概全。
下面举一个例子来简要看看诗歌语言的散文化表现。
“我看见你的手/在阳光下遮住眼睛/我看见你的头发/被小帽子遮住/我看见你手投下的影子/在笑/你的小车子放在一边/杉/你不认识我了/我离开你太久的时间我离开你/是因为害怕看你/我的爱/像玻璃/是因为害怕/在台阶上你把手伸给我/说:胖/你要我带你回家
在你睡着的时候/我看见你的眼泪/你手里握着的白色的花/我打过你/你说这是调皮的爹爹/你说:胖喜欢我/你什么都知道杉/你不知道我现在多想你/我们隔着大海/那海水拥抱着你的小岛/岛上有树外婆/和你的玩具/我多想抱抱你/在黑夜来临的时候杉/我要对你说一句话/杉, 我喜欢你/这句话是只说给你的/再没有人听见/爱你, 杉/我要回家/你带我回家你那么小/就知道了/我会回来/看你/把你一点一点举起来/杉, 你在阳光里/我也在阳光里”
这是朦胧诗人顾城1993年写的一首抒情诗《回家》, 如果我们替这首诗的诗句之间加上几个必要的关联词, 再去掉一些节奏之间的停顿, 那么单从文本上来看, 修改后的诗几乎就可独立成为一篇充满温情的短篇抒情散文, 它在语法上无太大的缺陷 (如果以一般文章的语法来观照诗歌的语法, 就会发现诗歌的语法在很大程度上是“有问题”的) , 念起来流利顺畅。同时, 它的语言接近口语, 看起来比较平淡, 不像以前的诗歌的语言那样容易给人带来距离感, 它深沉而又透明, 复杂而又纯净, 它的写作方式近乎一种“叙述流”。在这里, 一种类口语的散文式语言代替了诗歌一向繁复的那种“书面语”, 意象化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被事件性的“生活流”叙述所替代, 诗歌惯常的那种节奏韵律等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 那种豪华、典雅、跳跃、闪烁的意象“蒙太奇”被淡化为近乎生活过程的叙述, 哲理式的警句也被融化在一种朴实的语言文本之中。顾城本是朦胧诗人的先驱和代表, 但在这里, 在他后期的作品中, 他却在不少诗作中舍弃了朦胧诗人惯常使用的结构连缀方式, 而以散文化的叙述性手段组织新的语言秩序, 将自己对生活的强烈感受通过侃侃而谈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
从上述一首新诗的简要分析之中, 我们可以大致看出中国当代新诗的一种散文化倾向。但是这并不等于说, 我们只要将某些散文的行文方式从不分行的文章改成分行体, 那么, 只要我们会写散文, 就大致会作诗了;并不是说, 只要我们有作诗的内容, 就可以大胆地写我们的新诗, 不受一切的束缚, 有什么题目, 做什么诗, 想怎样做, 就怎样做。如果作诗确实只是像写散文那样来运用语言, 那么做出来的诗的语言就会过于散漫, 从而失去了诗歌的语言特色, 那样新诗不是“散文化”, 而是极端地倒向散文的阵地, 从而使中国当代新诗最终消融在散文这种文体里, 这是要不得的, 这是与新诗语言散文化的宗旨背道而驰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 中国当代诗歌语言有膨胀性及散文化两个较明显的特征, 除此之外, 因为新诗自身的特点, 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大量的新鲜词汇更可能及时地写入诗歌中, 比起旧诗语言来更为生动活泼, 贴近生活。另外, 也因为新诗语言词汇中多多音节词这一特点, 组合诗句更加灵活方便, 富于变化。同时当代新诗语言中基本上不会再出现繁复的典故, 大大减少了读者阅读的难度与疲倦性。
说到底, 诗歌就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中国当代诗歌要真正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子, 以汉民族语言自身的优越性屹立于世界诗歌之林, 就要形成自己的文法, 也就是语言运用规律, 而这一点, 中国当代诗歌在探索的过程中还做得很不够。我们期待它早日形成自己的风格, 建立属于当代新诗的语言体系, 只有这样, 才能与异国诗歌区分开来, 形成一种真正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新诗。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诗.语言.思.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0.
[2]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书店, 1996.
[3]罗素.西方哲学史 (上) .商务印书馆, 1981.
[4]黄龙.莎士比亚新传.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7.
[5]许志英, 邹恬.中国现代文学主潮总序.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6]刘增杰.云起云飞——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研究透视.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7.
[7]许怀中.鲁迅与文艺思潮流派.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5.
中国当代诗歌 篇2
摘 要:地震国殇之时,全民心痛,与抗震救灾有关的诗作大量涌现,形成了“地震诗潮”。这启示我们:诗歌并未退出公共生活,只是诗人要重新寻找诗歌介入公共生活、向公共领域说话的有效方式。国难过后,未必就会出现诗歌繁荣的景象,但这一次诗歌的勃兴,为诗歌重返现实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文试从观照现实、饱含真情、心怀忧患三大方面探讨这种可能性的实现方式。
关键词:地震诗潮 诗歌创作 观照现实 饱含真情 心怀忧患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沉寂多年的诗坛突然爆发,诗歌如潮水般汹涌在中华大地上。新浪、搜狐、网易等各大网站的博客上出现了大量以汶川地震为主题的诗歌,其他的文学网站、诗歌网站也贴满了哀悼的悲怆诗歌,甚至在一些博客的留言版上也贴满了诗歌。传统媒体也不甘落后,一些多年没有发表诗歌的报纸,也都专门空出了一定的版面,一些诗歌团体和诗歌刊物也组织了诗歌朗诵会和诗歌征文,《诗刊》、中国诗歌学会、《星星》、《扬子江诗刊》等在全国范围内出版了诗歌专辑和诗集。由中宣部出版局组织策划、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选的诗集《有爱相伴——致2008汶川》已经面世……
地震诗潮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动因?它又能对当下的中国诗歌创作带来哪些启示呢?这正是本文关注的焦点。
一、观照现实——诗歌创作的回家之路
中国当代诗歌经历朦胧诗、后朦胧诗、现代派、后现代派的孕育之后,一批年轻的诗人开始在诗坛中崛起。这期间,由于社会更加开放,人的心灵更为自由,加之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破灭,年轻诗人越来越注重对个体生命的体察和对心理潜意识的把握。他们把日常生活、个人情态大量入诗,大胆地袒露自己的心理真实与内在的欲望和野心,但是却忽略了对诗歌的社会属性和现实基础的关照,这使当代诗歌在中国渐趋边缘化。那些曾经给我们带来巨大震撼、滋养我们心灵成长的泣血之作日趋衰落,诗歌在人们心目中所占有的分量越来越轻。而且,中国当代诗歌的乱象有愈演愈烈之势。“梨花诗”、“裸诵”等相继出现,引起舆论哗然。
2008年的“地震诗潮”一扫诗歌的颓势,可以说为中国的当代诗歌创作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年轻诗人伊沙、大仙、叶舟、赵丽华、俞强等纷纷登场,诗作紧贴现实,一幕幕真实的场景、一段段真情的呐喊通过诗歌这种凝练的语言形式传递表达出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当然,地震诗潮的诗歌从艺术上看并非都是佳作,但由于贴近生活,关注时代和民族命运,所以有着巨大而广泛的感染力。
地震诗潮的出现不仅再次展现了诗歌的魅力和生命力,同时也展现了诗歌发展的潜力和趋势。诗歌不仅是诗坛的需要更是人们营造精神家园的需要。人类从诞生以至将来都离不开诗意的追求,而这份追求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对现实和社会的关照,因此关照现实才是诗歌的回家之路。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排除一切社会性后剩下的动物性。[1]因此,人在本质上是离不开现实和社会的。这就要求诗歌必须融入现实、融入社会,与人的本质相互联系,这样,诗歌就会在现实中找回失落的受众,否则就会失去生存发展的依托,直至走向殿堂,或被束之高阁。
二、饱含真情——诗歌创作的美学尺度
早在二千多年前,庄子曾有一段很精彩的评论:“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2]抒情言志,无论是古诗还是朦胧诗之前的新诗都秉承了这一血脉。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混乱和揭竿起义式的革命拉开了“第三代”诗歌粉墨登场的帷幕。这场被命名为“后朦胧诗”的第三代诗歌运动一直延续到今天。一些诗人提倡平民意识、“口语化”,使诗歌创作喧哗到了今天。
我们不妨分析一首韩东的诗《你见过大海》。[3]
你见过大海
你想像过
大海
你想像过大海
然后见到它
就是这样
你见过了大海
并想像过它
可你不是
一个水手
就是这样
你想像过大海
你见过大海
也许你还喜欢大海
最多是这样
你见过大海
你也想像过大海
你不情愿
让海水给淹死
就是这样
人人都这样
从这首诗中,我们读到的是完全被消解的感情,是从前的诗中从没有过的平易感,是一种透着冷幽默的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极度敏感。
这首诗只是消解情感的发轫之作,随后这一传统被“伊沙们”继承,至本世纪初,被沈浩波及“下半身们”推向了极端。由此可见,“平民化” 和“口语化” 都不是主要问题,最主要是日常主义写作在处理当下问题和细节上的情感庸俗化倾向。如果诗歌可以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盏明灯,而不是渲泄的通道、得过且过的藉口,那么这一倾向就有必要得到纠正。
漠视情感的现状在地震诗潮中得到了扭转。地震诗潮中有一首诗歌被广为传诵,这首诗的名字叫《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是写给汶川大地震中遇难孩子和母亲的。
孩子/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
妈妈/怕/天堂的路/太黑/我看不见你的手/自从/倒塌的墙/把阳光夺走/我再也看不见/你柔情的眸
孩子/你走吧/前面的路/再也没有忧愁/没有读不完的课本/和爸爸的拳头/你要记住/我和爸爸的模样/来生还要一起走
妈妈/别担忧/天堂的路有些挤/有很多同学朋友/我说/不哭/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没有我的日子/你把爱给活的孩子吧/妈妈/你别哭/泪光照亮不了/我们的路/让我们自己/慢慢的走
妈妈/我会记住你和爸爸的模样/记住我们的约定/来生一起走
这首诗并没有严格的韵律,甚至非常口语化,但是诗歌本身所散发出的浓烈情感意味却荡气回肠,使人潸然泪下。
央视、东方卫视、湖南卫视等多家电视台在赈灾节目中朗诵了这首诗,《南方日报》等全国近百家报纸刊登了这首诗,甚至法国的一家报纸也用整版刊登了这首诗歌,人们听到和看到这首诗后最普遍的反应就是“我哭了”……这只是地震诗潮强大影响力的一个缩影。
我们分析,地震诗潮涌现的许多作品之所以能感染人,并产生着强烈的反响,原因在于:作者与读者的真情互动形成了滚雪球似的诗歌效应。诗人被感染,创作的激情陡增,不停地写作;动人的诗歌感染了许多读者,人们争相阅读,这种良性的互动为诗歌创作确定了恰如其分的美学尺度:只有饱含真情的语言才能称其为诗的语言,平庸的情感裹挟着的诗歌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也一定没有审美价值。
三、心怀忧患——诗歌创作的内驱动力
在这场地震诗潮中,一首名为《汶川,今夜我为你落泪》的诗被中国播客网站和新浪网站推荐到首页,点击率达到600多万人次,并被30多家报纸转载、20多家电台及电视台朗诵。(节选第一、二节)
我真不想记住这个日子
是的,真不想记住这个日子
这是一个令我悲痛的日子
这是一个令我哭泣的日子
可是,我又无法从脑海中抹去这个日子
——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
四川汶川县
北纬31度
东经103.4度
发生了震级为8.0级的
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的大地震
转瞬间
那座如童话般美丽的山城
就夷为了一片废墟
是的,我真不想记住这个日子
真的不想啊,它撕扯着我的心好疼啊
——匆忙奔向灾区的温家宝总理
坐在飞机上
瞅着灾区的地图
止不住泪如雨下
——盘旋在汶川县上空的飞行员
向指挥中心
悲伤地汇报着
汶川已满目疮痍
许多的房屋倒塌
道路桥梁被毁……
这首诗歌是山东蒙阴县青年李世英于2008年5月13日晚10时创作的。作者在谈创作经历时说:白天谈论的全都是汶川大地震的事情,心情非常沉重。回去后打开电视,看到的是温总理亲自在灾区指挥救灾,一支支军队正急切地向重灾区艰难地挺进的场面,原来美好的家园,变成了一片片废墟。一张张面孔毫无表情的灾民,似乎还没有从噩梦中醒来……那一瞬间,我的心被画面紧紧地揪住了。正是怀着这样一种惦念和悲伤的心情,我在键盘上重重敲打出“汶川,今夜我为你落泪”九个字。
悲泣是作者生命力受到阻碍后的情感表现,是作者心怀忧患的担当精神,也是一个诗人应当具备的基本情操和人格。
中国历代诗人大都有“哀民生之多艰”的强烈忧患意识,他们自觉地为国为民疾声呼号。地震诗潮的涌现,发扬了中国诗歌担当的精神。大量的地震诗歌对罹难者寄予了深切的哀悼,对痛失家园的灾民给予了亲切的慰问和鼓舞,对感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致以了崇高的敬意。正是这样的诗歌,为“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的凝聚带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以诗歌形式参与拯救灾情的同时,诗人们也在拯救着自己的灵魂,义不容辞地践行着诗歌的神圣使命。
一流的作家作品莫不与悲怨有关。悲怨来自于忧患意识,这种意识始终左右着作者和读者的心灵,并在事实上成为诗歌创作的内驱力,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近乎永恒的文学母题,是诗歌创作研究中所不应忽视的。
结语
8.0级的大地震是几十年、上百年不遇的大灾难,地震诗潮的爆发也有一定的突发性,但人们追求和崇尚诗意的生活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天性。地震以后,诗歌将会走向它的常态。如何让诗歌的活力一直延续下去,如何让诗歌持续影响人们的心灵?地震诗潮带给我们的启示或许会对诗歌创作有所裨益。
注释: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北京: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1972年版,第138-139页。
[2]庄子:《庄子·渔父》,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年版,第203页。
[3]韩东:《白色的石头》,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92页。
中国当代诗歌 篇3
清代诗论家王夫之在论“兴观群怨”时说:“于所兴而可观, 其兴也深;于所观而可兴, 其观也审。以其群者而怨, 怨愈不忘;以其怨者而群, 群乃愈挚。处于四情之外, 以生起四情;游于四情之中, 情无所窒。作者用一致之思, 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 (《姜斋诗话》卷一) [1]兴中有观, 观中有兴, 群中有怨, 怨而能群, 说的是“兴观群怨”四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 读者在鉴赏文学作品时, 总会融合着认识与理解、情感与思维等诸要素而运作的, 艺术美给人的美感也是由诸功能组成的, 人格教育正是通过这些综合功能来实现的。“兴观群怨”说在古代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对我国诗歌的社会功用的认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并且以“兴观群怨”说为代表的诗歌诗教理论传承至今, 在当下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对当代诗歌创作和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和价值体现。
中国当代诗歌, 指的是中国1949年以后的诗歌。可以说, 当代中国诗歌的第一页, 是与中国历史的新进程一道揭开的。新中国的成立, 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 深刻而全面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同时也带给诗歌了划时代的意义。“兴观群怨”这一传统的诗教理论在这一时期也随着时代的变化有了新的诠释。《中国当代诗歌经典》[2]这部书中共收录了139位当代著名诗人的142首诗歌, 选入的诗歌大多是短诗, 着重于艺术的简练、节制、含蓄和内在张力, 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影响并且经受了时间考验的“好诗”,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 与“兴”有关的诗歌有23篇, 诗句优美, 意蕴悠长。如闻捷的爱情诗《苹果树下》, 把爱情比喻成苹果种子, 春天播种、夏天成长、秋天收获, 歌颂和赞美甜蜜而又羞涩的爱情;舒婷的《秋夜送友》, 好友比作“雷击之后的老松”, 自己则像“南来北去的飞鸿”, 感叹与朋友相聚的时间之短, 但友谊长存。还有孙静轩的《瀑布穿过森林》、公刘的《运杨柳的骆驼》等, 这样的篇什大致占收录诗歌总数的1/7。
与“观”有关的诗歌较多, 生活诗、写景诗、状物诗等等, 体现着诗人关注生活、体味生活的视角。如杜运燮 (xiè) 的《秋》描写着秋日的风景:鸽哨发出成熟的音调、没有浮云的平易的天空、秋花秋叶秋阳, 诗歌中洋溢着对秋天的喜爱和对丰收的赞美;郭小川的《乡村大道》中, 诗人通过对乡村大道的抒写, 把它比作一座座无始无终的长桥、一根根金光四射的丝绦、一条条险峻的黄河、一道道干涸的沟壑, 赞美着它的明亮和丰沃, 它的坎坎坷坷、曲曲折折。这样的诗还有邹静之的《一个故事》、丁丽英的《一天早晨》等, 大致占收录诗歌总数的一半。
与“群”相关的诗歌有16首, 诗中体现了人民的心声, 表达着民众的情感, 如臧克家的《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做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食指的《这是4点零八分的北京》:“一阵阵告别的声浪/就要卷走车站/北京在我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等等;
与“怨”有关的诗, 抒发着诗人的情感、抱负和胸襟以及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 如北岛的《回答》中坚定有力的声音:“告诉你吧, 世界, /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这样的诗还有艾青的《鱼化石》、宋琳的《告诉云彩》等, 约占收录诗歌总数的1/4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 “兴观群怨”说对当代诗歌还是有其价值所在的, 它的文学功用仍在当代诗歌中绽放着魅力, 焕发着光彩。“兴观群怨”说在当代诗歌领域中得以运用, 并通过诗歌作品的感染力量, 影响着人们的情感和心灵, 进而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
不可否认, 传统的观念和理论有其不适合这个时代发展和进步的因素, 孔子所阐述的诗歌“兴观群怨”的社会功用, 是受制于当时统治阶级的思想和要求的, 也就是说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兴观群怨”说是以周王朝的伦理道德为标准的前提下提出来的, 男尊女卑、重礼重孝,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就是这种伦理道德的体现。由此而观, “兴观群怨”说还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现在的时代已经不再是宗法制度、封建社会, 进入到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是以为绝大多数人服务、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作为诗人进行诗歌创作的主要出发点和目的。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 提高人民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这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根本目的, 也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的价值观的核心。而如何在新时期新背景下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兴观群怨”说, 如何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必须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他说:“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 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 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 这是决不能替代的。”[3]要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加以整理、区分、思考、分析, 分辨出哪些是民主的、革命的、对人民有利的东西, 哪些是腐朽的、反动的、对人民有害的东西, 批判性的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这样, 才能根据新时代的需要, 对艺术进行革新和创造。“兴观群怨”说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 被一代又一代的诗人继承和发扬, 正是由于它能够反映和表达人民的心声和情感, 是民主的、革命的东西, 并且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始终为新时期的诗歌创作服务。
摘要:“兴观群怨”说在古代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对我国诗歌的社会功用的认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并且以“兴观群怨”说为代表的诗歌诗教理论在当下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在当代诗歌中仍有具体体现, 并对当代诗歌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兴观群怨”,当代,诗歌,价值
参考文献
[1]出自《姜斋诗话》卷一.转注:毛宣国.中国美学诗学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7:141.
[2]王家新.中国当代诗歌经典[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3.1.
中国当代诗歌有哪些 篇4
《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首诗创作于1928年11月,是徐志摩的经典代表作,也是新月诗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康桥,为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几年前,徐志摩曾经游学于此,这是诗人一生中重要的转折点,是诗情激荡的岁月,他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这首诗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描摹了如画的风景,展现了如水的柔情,应该说每一句每一段都完美得无懈可击,但我还是最爱这段——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首诗创作于1989年1月,距离作者海子自杀时间只有两个月。我到现在都不敢相信,一位给我们留下如此温暖诗句的人,怎么就在那么短的时候里选择了与这个世界告别?所以每每读这首诗的时候感情都很复杂,一方面为孤独的诗人而伤感,另一方面为这首诗所流露的明亮与暖意而幸福着。
我知道诗人多数是理想主义者,海子生命的末期,正是感受到了身边不断涌动着的物质欲望已经对纯美的精神世界构成了巨大冲击,他不愿意让自己也变成精神空虚、圆滑世俗之人,所以他写下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诗中描绘了再简单不过的生活,再真诚无比的愿望。在忙碌烦乱的今天,我们读一读这首诗,或许能获得心灵的片刻宁静。然后,我们会希望时间慢下来,会关注忽略已久的美好,会给疏远多时的朋友打个电话,会问问自己幸福吗?
如果有机会,到海边去吧,就算已经错过了春暖花开的季节,但仍然可以找到春暖花开的心情。
《门前》(顾城)
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
早晨,阳光照在草上
我们站着
扶着自己的门扇
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有门,不用开开
是我们的,就十分美好
早晨,黑夜还要流浪
我们把六弦琴交给他
我们不走了
我们需要土地
需要永不毁灭的土地
我们要乘着它
度过一生
土地是粗糙的,有时狭隘
然而,它有历史
有一份天空,一份月亮
一份露水和早晨
我们爱土地
我们站着
用木鞋挖着泥土
门也晒热了
我们轻轻靠着,十分美好
墙后的草
不会再长大了
它只用指尖,触了触阳光
这首诗创作于1982年8月,作者顾城是朦胧派的重要代表诗人。
顾城最有名的句子莫过于《一代人》里那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不过,读了几首顾城的诗,我最爱的却是这一句,“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也正是因为这个句子,我才选了这首《门前》作为推荐。
而让我欣慰的是,诗中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也没有遵循什么韵律或节奏,全然是一派自然的纯净,带着和煦的温暖。无论土地,阳光,月亮,还是露水;无论草的种子,树的叶子,还是相对而站不说话的人儿,都那般安然美好,自在满足。多么希望尘世间也如这首诗一样,我了解你的心意,你知晓我的心绪,我们只是静静地站着,什么都不说,美妙的感觉已经笼罩了你我。
《一束》(北岛)
在我和世界之间
你是海湾,是帆
是缆绳忠实的两端
你是喷泉,是风
是童年清脆的呼喊
在我和世界之间
你是画框,是窗口
是开满野花的田园
你是呼吸,是床头
是陪伴星星的夜晚
在我和世界之间
你是日历,是罗盘
是暗中滑行的光线
你是履历,是书签
是写在最后的序言
在我和世界之间
你是纱幕,是雾
是映入梦中的灯盏
你是口笛,是无言之歌
是石雕低垂的眼帘
在我和世界之间
你是鸿沟,是池沼
是正在下陷的深渊
你是栅栏,是墙垣
是盾牌上永久的图案
作为朦胧派诗人的北岛,与其他同类型诗人相比,有更清醒理性的思辨力,这也让他的诗歌偏于冷峻坚硬。比如他在那首著名的《回答》中写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而这首《一束》是我最近才读到的,之前从未曾看到过。但一读之下就很喜欢,可见,诗歌也是有一见钟情这回事的。
诗的名字比较抽象,至于诗的内容嘛,不知道作者是不是别有深意,但我很乐于将它看作一首爱情诗。诗中用了大量的比喻,来说明心爱之人在诗人心中所占的位置。句中的意象更是多得数不清,无论是海湾、喷泉,还是画框、日历;无论是纱幕、口笛,还是鸿沟、栅栏,反正那个人与自己的世界有所交集。这就是“在我和世界之间”,你永远那么不可或缺,永远那么动我心弦。
现当代诗歌、戏剧阅读 篇5
一、 现当代诗歌阅读
1. 注意朗读现当代诗歌时的节奏、语调、重音等;
2. 理解与品析现当代诗歌中的重点语句;
3. 了解现当代诗歌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把握诗歌中某些形象的象征意义;
4. 理解现当代诗歌的主旨,评价作品的思想内涵;
5. 体验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二、 戏剧阅读
1. 理清戏剧冲突;
2. 品味戏剧语言;
3. 分析舞台说明;
4. 欣赏人物形象;
5. 赏析场景和情节设置的艺术性;
6. 理解作品的主题。
[典题诊断] 试一试:你已经掌握得怎样了?
一、 现当代诗歌阅读
(2014·贵州贵阳)
阅读下面的诗歌,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五月怀屈原
一条沉重的河流
一叶飘零的小舟
在孤独的歌里
漂过白色的五月
两岸美丽的艾叶
总在痛苦地抖动
每年的五月
我们总想起一个
做过三闾大夫的先人
沿瘦瘦的汨罗江愤怒地走过去
那些香甜的粽子
并没有感动麻木而饥饿的鱼儿
在大夫汀兰般高尚的须髯里游动
几千年来
从未思考为什么活着
而他始终只留给我们一个
站立着的背影和不折的脊梁
每年的五月
都有一个悲壮的节日
结满眼泪和沉甸甸的粽子
不管五月的橘树是否依然
苍翠而无私地绿着
不管五月的芙蓉是否依然
亭亭而高洁地立着
不管五月的河水是否依然
浑浊而激动地涨着
不管走到什么地方
泪流满面的我们
总想起他的秉性坚贞
无法沉默
(诗歌有删改)
【注】屈原,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楚国贵族。初辅佐楚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后遭谗被逐。楚被秦攻破后,因无力救国,遂投汨罗江。所作《离骚》《九章》等突出表现了他对楚国的深切忧念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戏剧阅读
(模拟试题)
阅读《陈毅市长》选段,完成1-5题。
齐仰之 (深有感触)是呀,是呀,归国之后,看到偌大一个中国,举目皆是外商所开设的药厂、药店,所有药品几乎全靠进口:S.T.来自美国礼来药厂,叶酸全是日本武田药厂所出,酒精是荷兰的,盘尼西林是英国的。这真叫我痛心疾首。我也曾找宋子文当面谈过兴办中国医药工业之事,可是他竟说外国药用也用不完,再制中国药岂不多此一举?我几乎气昏了……
陈 毅 (激情地)可是如今不一样了。你推开窗子往外看一看嘛,窗外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科学也有了光明的前途。如今建国伊始,百废待举,不正是齐先生实现多年梦想,大有作为之时吗?
齐仰之 你们真的要办药厂?
陈 毅 人民非常需要。
齐仰之 希望我也……
陈 毅 否则我怎会深夜来访?
齐仰之 (兴奋得不知如何回答)这……
陈 毅 我知道齐先生是学者,是专家,只可就见,不可屈致,所以我才亲顾茅庐,如一顾不成,我愿三顾。
齐仰之 不不不,陈市长一片赤诚,枉驾来访,如此礼贤下士,已使我深为感动。在此以前我之所以未能从命,一是我对共产党人的革命化学毫无所知,二是……二是我这个知识分子身上还有着不少酸性……
陈 毅 我的身上倒有不少碱性,你我碰在一起,不就中和了?
齐仰之 (大笑)妙,妙!陈市长真不愧是共产党人的化学家,没想到你的光临使我这个多年不问政治、不问世事的老朽也起了化学变化!
陈 毅 我哪里是什么化学家哟!我只是一个剂,是个催化剂。
齐仰之 (笑)但不知陈市长对发展医药工业有什么设想?
陈 毅 我们打算在上海建立全国第一个盘尼西林药厂。
齐仰之 (大喜)哦?这可是我多年的愿望!
陈 毅 市政府决定聘请齐先生主持筹划。
齐仰之 好,我一定效力,一定效力!
陈 毅 至于详细计划,改日再与齐先生细谈吧。
齐仰之 不,不,现在就谈!现在就谈!
陈 毅 (看表)已经谈了三十分钟了。
齐仰之 没关系,没关系。
陈 毅 (指墙上的条幅)喏,喏!
(齐仰之解嘲地大笑。电灯突然熄灭)
齐仰之 咳,又停电了!
陈 毅 停电倒不怕,怕就怕敌人破坏电厂,那就要一片漆黑了。
(齐仰之点燃蜡烛)
齐仰之 没关系,我们可以秉烛夜谈。
陈 毅 再谈多久?
齐仰之 (扯下“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的字条,撕得粉碎)三天三夜!
陈 毅 不,我马上要赶到发电厂去,连三秒钟也不能耽搁。
1. 联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结合语境,说说“我只是一个剂,是个催化剂”中“催化剂”一词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陈毅指墙上的条幅“喏,喏!”,他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括号中的词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这是陈毅在生死存亡关头写下的一曲气壮山河的无产阶级正气歌,它充分表现出陈毅勇于面对死亡的无畏气概。读完本文,你对陈毅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馈评析] 听一听:你一定会深受启发!
一、 现当代诗歌阅读
赏析现当代诗歌的角度很多。
可以从语言的角度进行赏析。赏析时,一定要联系全诗的主旨,反复咀嚼品味,领悟含义隽永的字词,把握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进而通过想象、联想、比较等方法,读懂诗歌的深刻内涵。
可以从意境的角度进行赏析。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歌的主题通常就是借助意境来表现的。诗人常常将一系列相关的意象加以组合,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或雄浑开阔,或苍凉悲壮,或清新明丽等。
也可以从思想感情的角度进行赏析。同学们如果能正确把握作者的喜忧、爱恨之情,就能正确判断作者在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歌颂什么、痛斥什么。
还可以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进行赏析。现当代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所以,要想全面深入地欣赏诗歌,就必须了解借景抒情、象征、拟人等诗歌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二、 戏剧阅读
1. 把握情节,概括作品的主题。
戏剧情节是指作品中的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各种关系所组成的生活事件、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戏剧情节是由一个个场面连贯而成的。场面是情节发展的基本单位,情节随着场面的次第转移而不断发展。根据戏剧矛盾冲突的发展进程,一个剧本情节的构成通常可分为矛盾的开端、矛盾的发展、矛盾的激化(高潮)和矛盾的解决四个部分。
2. 理解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戏剧语言是构建剧本的基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称“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主要用来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质的语言,主要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以及布景、人物之间的关系等,能直接展示人物性格和戏剧情节。尽管舞台说明也是戏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同人物语言相比,它主要起辅助说明的作用,因此,同学们在鉴赏戏剧时,更要紧的是品味人物语言。
品味人物语言时,同学们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品味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因为,个性化的语言能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所谓“个性化”,是指人物因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戏剧中的人物语言尤其讲究个性化,有时,短短几句个性化的语言就能活画出一个精彩的戏剧人物形象。
二是品味人物富有动作性的语言,即戏剧冲突中人物之间的动作冲突或内心活动。这样的语言出自人物内心,因而能展示人物丰富的心理世界。
三是品味人物语言中蕴含的丰富的潜台词,也就是“言外之意”“话外之音”。优秀的潜台词往往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给人以深广的想象空间,能起到一石多鸟之效。
3. 把握戏剧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戏剧是一种舞台艺术,没有舞台,没有演员,便没有戏剧。一出戏,首先要有剧本作为舞台演出的基础,此外,还要有布景、道具、化妆、灯光、服装、音乐等,因此,戏剧是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此外,形象的直观性也是戏剧的一大特征。
戏剧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戏剧动作,可分为语言动作和外部动作两大部分。语言动作即台词,它是戏剧动作的基本形式,是人物心理、性格的直观显现。外部动作主要指人物的行为、表情等“可视”动作,此外,还包括“停顿”“沉默”等静态动作。
二是性格冲突,包含外部冲突和内部冲突。其中,人物之间的性格冲突是外部冲突,人物性格内部各侧面的矛盾则是内部冲突。性格冲突有其发生、发展、解决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基本情节。同学们可以从性格冲突中去了解剧本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探寻其思想意义。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冲突虽然是剧本情节的基础和主干,但绝不是戏剧情节的全部,非冲突的内容也是戏剧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同学们要全面、完整地认识剧本内容。
三是戏剧语言。上文已述,同学们可以从戏剧语言的个性化、动作性、富含潜台词等几个方面进行鉴赏。
4.分析作品中的主要形象,把握其思想和性格特点。
戏剧是靠演员来演绎人物故事的,因此,鉴赏戏剧时,自然离不开对人物形象的鉴赏。
那么,戏剧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呢?
首先,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由于戏剧艺术的独特性,它不可能长篇大段地叙述故事情节,因而总是撷取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冲突点,通过激烈的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对于这一点,同学们要引起重视。
其次,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无论是以说为主的话剧,还是以唱为主的传统戏曲,人物语言都是表现人物性格的最主要、最直接的方式。因此,同学们在鉴赏人物时,一定要细细品味作家呕心沥血创作出的精彩的人物语言。
此外,既然要表演,就离不开动作,因而动作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同学们在阅读剧本时,要格外留意剧本中的动作说明等内容。
[专题强化] 练一练: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一、 现当代诗歌阅读
(2014·安徽)
某班围绕下面一首诗开展诗歌诵读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跌 倒
牧 也
风,跌倒了
才有了美丽的落叶
云,跌倒了
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
让我们不再害怕跌倒
让我们在跌倒时
用最美丽的姿势
站起来
1. 朗诵诗歌要把握节奏,请用“/”为下面的诗句标明停顿。(要求:只标一处,标在恰当的位置)
才 有 了 滋 润 大 地 的 雨 水
2. 调皮的明明将抄在黑板上的诗悄悄擦去了两句。请根据开头四句诗的内容和句式特点,发挥想象,在横线上补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莉莉朗诵后兴奋地说:“我特别喜欢最后三句。如果跌倒,我会大笑着站起来,这就是我的‘最美丽的姿势’!”请写一写你会以一种怎样“美丽的姿势”站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一向胆小的文文也跃跃欲试,可站在讲台上,他怎么也张不开口。请你写几句话,鼓励他大胆地把这首诗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戏剧阅读
(模拟试题)
阅读《智斗》选段,完成1-4题。
(胡传魁、刁德一、刁小三上。四个伪军从土坡上走过)
胡传魁 嘿,阿庆嫂!
(胡传魁脱斗篷;刘副官接住;刘副官下)
阿庆嫂 (回身迎上)听说您当了司令啦,恭喜呀!
胡传魁 你好哇?
阿庆嫂 好啊,好啊,哪阵风把您给吹回来了?
胡传魁 买卖兴隆,混得不错吧?
阿庆嫂 托您的福,还算混得下去。
胡传魁 哈哈哈……
阿庆嫂 胡司令,您这边请坐。
胡传魁 好好好!我给你介绍介绍,这是我的参谋长,姓刁,是本镇财主刁老太爷的公子,刁德一。
(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
阿庆嫂 (发觉刁德一是很阴险狡猾的敌人,就虚与周旋地)参谋长,我借贵方一块宝地,落脚谋生,参谋长树大根深,往后还求您多照应。
胡传魁 是啊,你还真得多照应着点。
刁德一 好说,好说。
阿庆嫂 参谋长,您坐!
……
胡传魁 阿庆嫂,我上回大难不死,才有了今天,我可得好好地谢谢你呀!
阿庆嫂 那是您本身的造化。哟,您瞧我,净顾了说话了,让您二位这么干坐着,我去泡茶去,您坐,您坐!(进屋)
刁德一 司令!这么熟识,是什么人哪?
胡传魁 你问的是她?(唱)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她那里提壶续水,面不改色,无事一样。
(阿庆嫂提壶拿杯,细心地听着,发现敌人看见了自己,就若无其事地从屋里走出)
胡传魁 (接唱)骗走了东洋兵,我才躲过了大难一场。(转向阿庆嫂)似这样救命之恩终身不忘,俺胡某讲义气终当报偿。
阿庆嫂 (有意在敌人面前掩饰自己)胡司令,这么点小事,您别净挂在嘴边上。那我也是急中生智,事过之后,您猜怎么着?我呀,还真有点后怕呀!
(阿庆嫂一面倒茶,一面观察)
阿庆嫂 参谋长,您吃茶!(忽然想起)哟,香烟忘了,我去拿烟去。(进屋)
刁德一 (看着阿庆嫂背影)司令!我是本地人,怎么没有见过这位老板娘啊?
胡传魁 人家夫妻“八·一三”以后才来这儿开茶馆,那时候你还在日本留学,你怎么会认识她哪?!
刁德一 这个女人真不简单哪!
胡传魁 怎么,你对她还有什么怀疑吗?
刁德一 不不不!司令的恩人嘛!
胡传魁 你这个人哪!
刁德一 嘿嘿嘿……
(阿庆嫂取香烟、火柴,提铜壶从屋内走出)
阿庆嫂 参谋长,烟不好,请抽一支呀!
(刁德一接过阿庆嫂送上的烟。阿庆嫂欲为点烟,刁德一谢绝,自己用打火机点着)
阿庆嫂 胡司令,抽一支!
(胡传魁接烟。阿庆嫂给胡传魁点烟)
刁德一 (望着阿庆嫂背影,唱)这个女人不寻常!
阿庆嫂 (唱)刁德一有什么鬼心肠?
胡传魁 (唱)这小刁一点面子也不讲!
阿庆嫂 (唱)这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
刁德一 (略一想,打开烟盒请阿庆嫂抽烟)抽烟!
(阿庆嫂摇手拒绝)
胡传魁 人家不会,你干什么!
刁德一 (唱)她态度不卑又不亢。
阿庆嫂 (唱)他神情不阴又不阳。
胡传魁 (唱)刁德一搞的什么鬼花样?
阿庆嫂 (唱)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
刁德一 (唱)我待要旁敲侧击将她访。
阿庆嫂 (唱)我必须察言观色把他防。
(阿庆嫂欲进屋。刁德一从她的身后叫住)
刁德一 阿庆嫂!(唱)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
阿庆嫂 (唱)参谋长休要谬夸奖,舍己救人不敢当,开茶馆,盼兴旺,江湖义气第一桩。司令常来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也是司令洪福广,方能遇难又呈祥。
刁德一 (唱)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阴凉,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
阿庆嫂 (唱)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
(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刁德一一惊)
阿庆嫂 (接唱)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胡传魁 哈哈哈哈……
刁德一 嘿嘿嘿……阿庆嫂真不愧是个开茶馆的,说出话来滴水不漏。佩服!佩服!
(选自现代京剧《沙家浜》第四场,有删改)
【注】现代京剧《沙家浜》讲的是1939年秋,在沙家浜秘密疗伤的新四军战士面对日伪勾结下乡“扫荡”的险恶环境,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坚持抗日的故事。阿庆嫂是春来茶馆的老板娘,中共地下工作者;胡传魁是与日寇勾结的“忠义救国军”司令,刁德一是参谋长。
1. 结合全文,简要说明开头至“参谋长,您吃茶!……(进屋)”这一部分中对白与唱词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画线的两处舞台说明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1)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结合文意,赏析下面唱词的语言特色。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剧本为什么把本场戏命名为“智斗”?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当代诗歌回归诗歌本体 篇6
但是五四时期的新诗倡导者们恰恰忽视韵律, 视格律为枷锁镣铐, 致使新诗如脱缰的野马, 有无限的自由。只有闻一多、徐志摩等人看出了弊端, 提出建立现代格律, 但是收效甚微。后来我们的新诗日益疏离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 以至于当代诗歌陷入了日益失去读者的尴尬境地。
季羡林先生于2002年10月为“百年大学精选读本”诗歌卷写的序言中说了一段十分符合当下读者心声的话:“我是一个诗歌爱好者, 旧诗能背上一两百篇, 我虽然不会摇头晃脑而曼声吟咏之, 读来也觉神清气爽, 心潮震荡。但是新诗我一首都没背过, 而且越来越乏味, 到了今天, 看到诗歌我就望望然而去之。”
这段评论可谓一针见血, 但是此评也有偏颇之处, 我们的新诗中还是不乏适于吟咏的优秀之作。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等等, 它们不仅得到了专业学者的认可,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民间广为流传。有谁不知道“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究其原因, 无非就是它们的音乐美。还比如一提到《雨巷》, 诸如“雨巷、丁香、悠长、姑娘”一连串的词, 不由自主的就滚到了嘴边, 想记不住都不行。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它们既采用了现代汉语的自由形式又吸收了古典诗歌的韵致, 符合我们中国读者的接收习惯, 并与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相契合。
但是这两点却被大多数的当代诗歌所抛弃, 使之越来越“曲高和寡”, 失去了民众, 失去了读者。当代有许多诗人, 不是去空洞的高唱政治赞歌, 就是走向另一个极端, 即只知道宣泄个人艰涩的情感, 甚至于把读者树立成自己的对立面, 越是让人读不懂的越是“好诗”, 越能显示自己的“高明”。其实这种例子在历史也是屡见不鲜的, 中国古代有些文人喜欢掉书袋子, 寻章摘句, 用僻典, 压险韵, 自以为学富五车, 其实到头来还不是被历史所遗忘。反而是像李白《静夜思》这样返璞归真的篇章, 千年以后的今天仍是传唱不衰。当代诗歌正是在这种理论下走入了歧途, 殊不知一种文学样式, 如果丧失了它的接收群体, 那么它除了走向沉寂以外, 还有别的出路吗?
北大副教授臧棣先生在《当代诗歌关键词》一文中这样解释当代诗歌被排挤的命运的:“诗歌受到社会的排挤和疏远, 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人类历史上, 处理中国古典诗歌以外, 诗歌差不多都处于被放逐的状态, 对诗歌的敌意是非常普遍的。目前诗歌所受到的漠视和疏远表面上是一种边缘化的结果, 其实往深里说, 都和已蜕变成一种文化潜意识的对诗歌的敌意有关”。
对此观点, 笔者认为有待商榷。民众为什么会对诗歌产生所谓的“敌意”?而且真的已蜕变成文化潜意识了吗?那为什么古典诗歌仍然大有市场?恐怕这种“敌意”应该只对新诗而言的吧!松散、臃肿、冗长、空泛、无耐读、耐悟、耐咀嚼的灵句, 是新诗的通病。写诗不是只让自己看懂, 一首优秀的诗歌即一首可以流传千古的诗歌, 应该是无论是文人士大夫, 还是布衣老百姓都能够接受的, 即所谓雅俗共赏。纵览诗经中“关关雎鸠”到唐诗中“床前明月光”, 到新诗中的“我轻轻的走了, 正如我轻轻来”, 优秀的作品哪一首不是妇孺皆知, 其原因就在于它们在广泛的传播中找到了自己永恒的生命力, 而不是束之高阁, 孤芳自赏。
艾青说:“把诗写得容易使人家看懂, 是诗人的义务”, 公刘说:“把诗写得什么人都看得懂是可悲, 把诗写得什么人都看不懂更是可悲。”笔者认为这可悲的不是别人, 而是作者自己!
今天的中国诗人写诗主要是给今天的中国人看的, 所以不能不考虑到受传统文化思想浸染的人们的接受心理。言浅而意深, 言少而意丰, 言近而意远, 才是中国作风。那些玩诗的人, 搞的是文字游戏, 脱离了读者, 脱离了生活, 脱离了诗道, 靠胡编鬼话欺世盗名, 虽然头上罩着“先锋”“前卫”的光环, 最后也必将以失败告终。
那么中国当代诗歌的出路在哪里呢?从文学自身的规律来看, 文学起源于民间文人诗和民歌在历史始终是两条并行不悖的轨迹, 而且由于“文学来源于生活”这条真理的存在, 每当正统的雅文学脱离生活走向空泛浮华的绝境时, 此时的民间文学便会为正统文学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 从而促使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的形成。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大国, 回顾中国诗歌的发展史, 它起源于民歌, 并一直在民歌的推动下, 逐步成熟发展起来。后来的“文人诗”是在民歌的滋养下, 经过文人的再创造, 成了文人抒情言志的文学样式。《诗经》中大部分作品都是民歌。屈原的楚辞也是在民歌的基础上改造而来的。汉代时乐府诗蓬勃发展, 那些褐衣荷锄的农人, 蓬头垢面的士卒, 竹钗布裙的村姑, 用民歌自由自在地表达心声, 浑然天成, 不为形式所拘。中国历史上曹操便是第一个自觉吸收民歌生动、质朴优点的文人, 因而他的诗歌一反繁缛绮丽的文风, 独树一帜, 成为四言古诗的集大成者。当诗歌发展到唐代, 高度格律化以后, 虽然在艺术形式上变得典雅精致, 但是另一新的文学样式———词, 正悄悄从民间兴起。进入宋初之时, 词逐渐被文人借用, 但大多数文人还是对它心存偏见, 认为它登不得大雅之堂, 只能供茶余饭后, 歌儿舞女娱乐之用。但是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日渐张显, 到了苏轼之时“一洗绮罗香泽之态, 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词不仅仅限于吟唱儿女情长, 更能抒发齐家治国的雄心壮志, 于是词的地位终于得到了正统文学的认可。到了南宋, 经过周邦彦的改造, 词和诗一样, 有了严格的形式规范。所以元代时, 它也逐渐走向衰弱, 终于被元曲所代替, 与宋词的典雅相比, 元曲更加富于生活气息, 高度口语化, 为我们的诗歌王国又增加了一枝奇葩!
所以我认为当代诗歌在穷途末路的情况下, 也可以从民间吸取养料, 即借鉴当代通俗歌词的创作, 实现诗词的合流。
20世纪末随着经济与市场的繁荣, 大众文化日益勃兴, 作为大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通俗歌曲的崛起带来了词坛创作的繁荣, 也许由于创作数量的庞大与创作者水平的良莠不齐, 以及创作产业化, 商业化的问题, 影响着词的整体水平;加之这种来源于民间的文学样式自古以来要得到正统雅文学的承认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 使得我们有很多学者都没有发现它, 接受它, 或者我们的学者还没有把它纳入到文学研究的范围。殊不知词坛经历了多年的发展, 大浪淘沙, 也不乏许多优秀的作品。由于它们的语言来自民间, 与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 所以语言是活的语言, 情感是真实的情感, 所以能够直接打动人心, 易为大众所接受。
笔者觉得有一个文学观点很对:一个时代文学水平的高低, 绝不是把所有文学作品相加相除求平均值, 而是由这个时期优秀的文学作品决定的, 为什么唐代的诗歌最繁荣, 因为它有李白、杜甫, 为什么清代是古典白话小说创作的最高峰, 因为它有《红楼梦》这样的代表。
所以我们在审视通俗歌曲的时候, 不应该用挑剔的眼光去横加指责, 全盘否定。我们首先要承认这是一种文学样式, 然后考虑为什么在新诗遭到如此“冷遇”时, 它反而深入人心, 在民间广为流传, 受到广泛的关注。也许大家议论当下有哪些著名的诗人, 知晓者会寥寥无几, 而谈到黄霑、林夕、李宗盛、方文山这当代的词坛四杰, 恐怕是无人不知, 无人不晓吧!
王国维曾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歌词创作的兴盛, 它不仅是一个文化现象, 更精确的说应该是一个文学现象。其实, 我觉得经过五四解放了的新诗和歌词没有任何的不同, 字数可长可短, 韵脚灵活多样。为什么不能互相融合, 互相借鉴呢?如果说, 在古代诗就是诗, 词就是词, 二者除了“言志”和“抒情”的社会功用上有着重大的差别, 最为明显的就是它们的形式差异了。诗必须有严格的句式, 而词有另一个别名———长短句。所以诗和词之间就必然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即使在这种情况下, 文人也不乏有以词为诗, 以诗为词之人。在五四以后产生的新诗, 它对传统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全盘否定了, 不再讲究韵律和句式。这对后世而言, 的确有过激之嫌, 带来了过于西化的毛病, 奔放的情感由于没有形式的约束而泛滥。虽然新月派的诗人, 注意到这个问题, 提出了“三美原则”, 但是没有形成气候, 可是我认为这仍然是一个极富创造性的文学观念。
季羡林先生曾指出过:“新诗还没找到自己的形式。既然叫诗, 必有诗的形式。虽然目前的新诗在形式方面有无限的自由性, 但是诗歌是带着枷锁的舞蹈。古今中外莫不如此。除掉枷锁, 仅凭一点诗意———有时连诗意都没有, 怎么能称之为诗呢?”
所以笔者想能否在诗质与浅白之间找到结合点, 让诗质来武装诗歌, 使歌词诗化, 但又不至于含蓄隽永;或者用诗的意境佐以歌词的语言, 写出具有浓郁诗味又符合韵律要求的诗呢?下面举几首歌词来分析一下。
就拿我们华师的校歌《南湖秋月》来说。我觉得配上曲子是一片绝美的好词, 单看句行又是一首绝妙的好诗!
朦胧月光/夜色未央/南湖水摇醒了一片南梦乡
万籁都寂静/晚风轻轻唱/花香弥漫中/灯火几扇窗
南湖的夜啊/波光吻月光/青春的梦啊/伴月任徜徉
花已开放/夜正安详/桂树中摇出一片南月亮
小草都睡去/浪花还荡漾/云彩轻飘动/相思已成行
南湖的夜啊/动情又牵肠/如月的心啊/好梦共珍藏
全诗韵律优美, 情深无限, 朦胧月光里飘荡着淡淡的忧伤, 无边的夜色中淹没了聚散无常。相思这一主题在古今中外的诗歌中吟咏不衰。本诗作为一首新诗, 以现代汉语行文, 形式较古典诗歌更为自由。但是它又不是自由得毫无章法。诗分两段, 上下对称。每段的词句在字数上也是整齐中有变化, 参差有序, 错落有致。此外它还吸收了古典诗歌的含蓄美、情韵美、音乐美。写得缠绵悱恻、温婉蕴藉, 堪称佳作。
我还想举到一个例子就是由词坛怪才方文山所作一首歌《东风破》, 现录之如下: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
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
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烛火无人苛责我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
你走之后, 酒暖回忆思念瘦
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
花开就一次我却错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悠悠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荒烟蔓草的年头就连分手也很沉默
这首诗在韵律上较之《南湖秋月》更为低沉, 以韵母“ou”为主调使人读起来有“如泣如诉, 如怨如慕”的感觉, 而且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运用了陌生化的原则, 即文学语言对日常生活语言的偏离, 既避免了诗的语言过于浅白, 又不像某些朦胧诗一样, 陌生得无厘头, 让读者如堕云雾。例如“一盏离愁”、“一壶漂泊”、“岁月在墙上剥落”、“浪迹天涯难入喉”、“酒暖回忆思念瘦”, 写得新警动人。前人也许只会用“一盏孤灯”、“一壶残酒”这样的搭配, 但是我们的词人却天才地把纯意象的孤灯、残酒这些实物换成了离愁、漂泊这些虚无缥缈的情感性词汇, 可谓意味隽永, 耐人琢磨。
其实当代词坛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笔者近年来一直很想收集当代歌词中经典之作, 分门别类, 编成一个集子, 选取经典的加以点评。一方面, 期望当代诗歌能走出文体观念的禁锢, 借词坛之清流, 拓展新的创作道路;另一方面, 自己也可以陶然其中, 领略到一份不同于古典情怀的更贴近现代人心灵的天籁之音。
参考文献
[1]臧棣:“当代诗歌关键词”, 《诗潮》2004年第5期。
[2]季羡林:《百年百篇文学精选读本·诗歌卷》, 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论古代诗歌对当代旅游的贡献 篇7
如何吸引游客, 了解游客的兴趣和爱好是必要的。古代诗歌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意境深远, 感情浓郁, 文字优美, 读起来朗朗上口, 作为语言文学艺术中最美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能最精炼、最集中、最强烈地反映社会生活。正如《礼记·曲记》中所言:“入境而问禁, 入国而问俗, 入门而问讳。”因此, 旅游景区深刻挖掘其文化内涵, 以古代诗歌为载体, 寻找“诗”味, 寻找情趣, 迎合大众需求, 已成为景区发展的法宝之一。
从整体来看, 当代旅游景点对古代诗歌的开发利用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利用古代诗歌本身, 扩大景点知名度
1. 诗歌题目中含有旅游景点名字
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 泛览眼前景物, 即景而生情, 诗兴大作, 脱口而出, 一气呵成, 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由于崔颢的《黄鹤楼》在古代诗坛地位显著, 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也因此名声大噪。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 雄踞蛇山之巅, 挺拔独秀, 辉煌瑰丽, 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
坐落于湖南省岳阳城西的岳阳楼, 濒临洞庭湖, 衔远山, 吞长江, 气势磅礴, 很早就成了旅游胜地。但该楼之声名鹊起与范仲淹及其《岳阳楼记》是分不开的, 二者甚至是“文以楼生, 楼以文传”的关系。范仲淹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 全文360余字, 字字珠玑, 文章情景交融, 内容博大, 气势磅礴, 语气铿锵, 尤其是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了作者的高洁抱负, 这种高洁的品格成为了广大入世士大夫学习的榜样。自此, 《岳阳楼记》传千古, 岳阳楼也名满四方。可以说, 一首名诗往往就会拉动一个地方的旅游经济和旅游文化, 成为一种取之不竭的隐性资产。
2. 诗歌诗句中含有旅游景点名字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北宋诗人苏东坡的名作《题西林壁》。当我们读到后两句感受作者因身在庐山之中, 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 只能看到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时, 庐山丘壑纵横、峰峦起伏, 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风景便不由得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借助庐山的形象, 通过自己的感受, 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 不仅耐人寻味, 更使庐山成为许多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而张继《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则使得我们每想起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意象时, 便仿佛置身于苏州的寒山寺, 作者淡淡的客愁, 在姑苏城的夜空中摇曳飘忽, 从而为那里的一桥一水, 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风情, 也使得寒山寺能扬名中外。
3. 诗歌描绘的景色本身是旅游景点
如:杜甫的一首《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让读者在体会泰山雄伟的同时, 不禁闭上眼睛跟诗人一道神游于泰山的绝顶之上, 感受在泰山顶上俯瞰群山的气概。深远的意境再加上其蕴含的哲理, 使得整首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也使得泰山流传千古, 为人传颂。
我们再来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山势险峻、参差错落的山岩直指天空, 狂奔的巨流汹涌澎湃, 猛烈地冲击着岩石。这是何等的雄奇景观!读过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人都知道这描写的是黄州赤壁的景色。大江东去, 浪淘尽, 将东去的江水, 写的是如此气势磅礴, 故垒西边, 则将读者引到赤壁之战时激烈的战斗场面中去。无法回到历史中去, 如今有机会能到古战场感受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 赤壁这个旅游景点能不成为旅游者选择旅游地点时考虑的对象之一吗?
同样读过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人都知道这描写的是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作者新奇的想象, 夸张而又自然, 新奇而又真切, 将庐山瀑布描写得雄奇瑰丽。不仅显示出作者那种“万里一泻, 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也使庐山瀑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人产生想身临其境体会“银河落九天”雄伟气势的冲动。
4. 诗歌中描绘的事件或故事发生在旅游景区
我们来看一个对这个元素运用比较成功的例子:伟大诗人白居易把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写成了千古流传的《长恨歌》, 这曲哀婉动人、缠绵悱恻的人间神话, 已成为众所周知的故事。华清池位于西安临潼骊山脚下, 是中国著名的温泉胜地, 而流传千古的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感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当年, 唐明皇李隆基思慕天生丽质、倾国倾城的杨玉环, 召其入宫, 赐为贵妃。花容月貌、能歌善舞的杨贵妃令唐明皇宠爱有加。安禄山叛乱后, 明皇携杨贵妃逃至马嵬坡, 被众将士所逼而赐死杨贵妃。杨贵妃香消玉殒, 明皇肝肠寸断。后人传说他们在月宫相会, 而他们的“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演绎了一曲至爱至真的爱情绝响。
现如今, 陕西旅游集团公司倾力精心打造的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 在真山真水实景实地中, 让这段人间至情和大唐盛境再现和复原在华清池畔。舞剧《长恨歌》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为主线, 以舞诉情, 以势造情, 将这段缠绵悱恻的爱情传奇艺术地再现在骊山脚下的九龙湖畔, 演绎出了一场让人置身其中, 恍若梦境的爱情盛筵。自2006年, 舞剧《长恨歌》公开演出以来, 之后每年的4月至10月, 每晚8点30分都在华清宫上演。《长恨歌》公演六年来, 引发无数的惊奇与赞叹, 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见, 利用诗歌故事的神奇魅力, 不仅能令旅游者得到更充分的精神愉悦, 在更大程度上也推动着全国旅游文化业的繁荣发展。
5. 诗歌描绘的人情风俗是旅游景点所独有的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金陵五题--乌衣巷》写到“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写到的朱雀桥为东晋时建在内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桥, 在今中华门内。乌衣巷得名于三国时吴曾在此扎营, 吴兵皆穿乌衣。六朝时, 成为东晋名相王导、谢安的宅院所在地。乌衣巷位于今南京秦淮河南岸夫子庙文德桥边, 成为瞻仰东晋名相、抒发思古幽情的地方。刘禹锡的《金陵五题--乌衣巷》使得乌衣巷和朱雀桥不仅成为怀古思今意向的典型代表, 更成为一种情怀, 一种寄托。历代文人名士在此抒发桑梓情思, 抚今追昔的同时, 在无形中已为乌衣巷和朱雀桥做了效益可观的免费广告。
二、文化名人本身就是一种高认可度、高联想度和高美誉度的文化品牌, 具有强大的溢价能力。
文化名人在提升旅游资源的品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带动的旅游价值有:学术价值、教育价值、寻根价值、体验价值、探奇价值、了解风土人情价值等等。
从景区对诗人名气的利用方式来看, 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利用著名诗人的出生地, 扩大景区知名度
提到唐代著名诗人, 不得不提的就是李白。李白,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 (巴西郡) 昌隆县 (712年更名为昌明县, 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 。青莲, 因为哺育造就了旷世奇才李白而且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1994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
如今青莲已成为旅游景区, 景区内太白祠、陇西院、粉竹楼、明贤词、月圆墓、洗墨地、磨针溪等历史悠久的文物景点可以让你追寻诗人的遗迹, 进一步地了解李白出生、成长的故事。渴望感受“诗仙”风采的人, 无形之中都成为了青莲旅潜在的游客。
2.著名诗人曾到景点游览过
比如前面提到的黄鹤楼, 崔颢的一首七律这样写到:“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一气呵成, 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 目睹此诗, 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 当以此为第一。崔颢的《黄鹤楼》已让黄鹤楼声明远扬, 加上其他诗人的名气, 使今天的黄鹤楼更加的威风和神奇。
黄州赤壁的闻名与北宋著名词人苏轼也有着直接的联系。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常在此逸兴吟哦并写有流传千古的一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后人因此将赤壁和苏东坡的名字联在一起, 名日“东坡赤壁”, 从而让黄州赤壁因此而成为举世闻名的人文景点。
3.著名诗人曾在景区居住过
成都杜甫草堂, 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 杜甫为避“安史之乱”, 携家由陇右 (今甘肃省南部) 入蜀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 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 茅屋落成, 称“成都草堂”。他的诗“万里桥西宅, 百花潭北庄”中提到的便是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 公元765年, 严武病逝, 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携家告别成都。杜甫离开成都后, 草堂便不存, 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 重结茅屋, 使之得以保存。如今的杜甫草堂是经元明清多次复修而成。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 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240余首, 草堂故居被视为中国文学史的“圣地”, 草堂也因此深深扎根于游客的心中。
4.著名诗人卒于此地
唐代诗人白居易, 字乐天, 晚年又号香山居士, 一生中谱写了大量诗篇, 内容多为反映人民疾苦, 通俗易懂, 广为流传。白居易于唐武宗会昌六年 (公元846年) 八月逝世。白居易的墓园, 也称白园, 位于洛阳香山的琵琶峰上。一座半圆形的墓冢前, 立有“唐少傅白公之墓”碑, 周围苍松环立, 翠柏成行, 山花簇拥, 庄严清丽。站在这儿, 东眺嵩岳少室隐约可见, 西瞰长桥卧波水平如镜, 北顾邙山蜿蜒起伏, 南望窟龛密如蜂巢, 游目骋怀, 妙趣倍增。白园让前来的旅游者欣赏祖国美丽的山河大川的同时感受到了拂面而来的文化气息, 使旅游者徜徉于有着深厚的名人文化内涵景观之中, 让文化的厚重润物无声地渗入到了游客的心中。
5.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被誉为“词国皇后”, 曾“词压江南, 文盖塞北”。自明朝以来, 中国出现了四处“李清照纪念馆”和多处“藕神祠”。在山东济南有“章丘李清照纪念堂”和“山东济南李清照纪念堂”, 另外还有“山东青州李清照纪念馆”和“浙江金华李清照纪念堂”。座落在词人故里山东省章丘市明水镇的纪念堂采用宋代建筑风格, 整个建筑布局精巧和谐, 格调朴实、淡雅、大方, 恰当地体现了女词人的身份、气质和风度。
作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 她将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 同时, 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格, 又使她在宋代豪放词坛上独树一帜。多处的李清照纪念馆充分利用了李清照在词坛的显著地位, 其经济效益也是不言而喻的。
巧妙利用古代诗歌及其诗人的独特魅力, 积极运用古代旅游诗歌中的元素, 对于开发旅游文化资源, 满足中外旅游者的审美需求, 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旅游景区应坚持加强对古代诗歌中旅游文化内涵的研究, 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发挥古代诗词文化的文化魅力, 在提高游客文化素养的同时也为景区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毛凌云.试论当代商业广告中的诗歌运用[J].高等教育科学, 2007, (11) .
[2]“西安日游华清池临潼夜赏《长恨歌》”, 中国青年报, 互联网, 2008, 7, 4.
[3]何国松主编.唐诗宋词元曲[M].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1.
中国当代诗歌 篇8
一、关于朦胧派
以朦胧诗为主的新诗潮诗歌运动在20世纪70年代末“思想解冻”后逐渐进入高潮时期, 其标志是1979年3月号《诗刊》上北岛短诗《回答》的发表, “朦胧诗”开始由地下状态进入公开状态, 新诗潮诗人不仅很快就占领了各种文学报刊的主要版面, 还创办了民间诗歌刊物《今天》杂志, 推出了一批优秀诗人的作品, 如北岛、杨炼、顾城、江河、舒婷、芒克、严力等, 并引发了历时数年声势浩大的关于“朦胧诗”的论争。
正如谢冕先生所说:“新诗潮弭平了新诗史上的最大的一次断裂, 它使五四开始的新诗传统得到了接续和延伸:它结束了长期以来新诗向着古典的蜕化, 有效地修复和推进业已中断的新诗现代化进程, 它结束了新诗思想艺术的‘大一统’的窒息, 以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 由此开始了艺术多元发展的运行。新诗潮结束了新诗的暗夜, 以富有活力的实践撒下了新时期诗歌的第一线的曙明。”当然, 徐敬亚、谢冕和孙绍正的“三崛起”, 在这里只是笼统地对以朦胧诗为主的新诗潮做出了积极的响应。但对诗歌, 尤其是中国当代诗歌并没有实质的解释。何为诗歌?在中国白话文语境中, 诗歌这一文体的形象变得日益模糊。在现当代的文学特别是文艺评论的流变中, 似乎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一是没有人敢于断定, 作为一种现代文学的产物, 现代和当代的白话文诗歌可以直接套用西方的理论评价体系。这种现象, 除了难以在感情上抛弃中国传统诗歌这一在世界文学中独一无二的格律形式的可能意义, 也包括语言的不同这一外在原因。二是关于诗歌内核的争论。当然这一点和古典诗歌传统也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古典诗歌以诗歌的言志作用和形象美学为其核心, 使得捆绑在中国特有的诗歌意象和语音“模块” (譬如一些固定意象, 流萤、猿鸣、眉黛、伏虎、山河等) 中的固定美学判定标准得以建立。但常被忽略的是, 这种美学标准是和整个古代中国的历史形态相统一于儒家、道家和佛教的思维模式中的, 而当面对人类思想大解放迎来现代化的新世界后, 这种思维模式和寄存于其中的诗歌形态是否需要被重新定义?
朦胧诗派无疑是在中国第一个接近了诗歌本质并且应用于其创作的团体。可以明确的说, 朦胧派并不朦胧, 朦胧派只是还给了诗歌其本来面目。
二、关于现代诗歌
由于朦胧诗派引发的诗歌回归浪潮, 持各种创作观念的诗歌流派曾在一段时期内此起彼伏。这种在长期的表达压抑后爆发出来的放纵气氛, 可以说是诗歌解放和语言解放的必经阶段。只是这种现象很自然地导致了当代诗歌的价值评价坐标的缺失。
新诗的转型, 聚焦于现代性上。新诗的现代性, 是新诗自身不断裂变与重组过程的行进状态。纵的继承、横的移植、创造性转换、生存与言说同构、生命与语言互动, 诸如此类, 都直指白话诗在现代语境中, 螺旋式迁演到现代汉诗轨道。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的理论是必须借鉴的, 而且在逻辑上, 可以说如果我们平行挪动了西方的诗歌理论框架, 其实只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 即诗歌的音乐性特征, 也就是文字作为语音材料所表现的性质在诗歌中的作用, 注重语音实验的流派如非非主义正是以此为中心的 (或者更确切的说, 一种诗歌的实验场所) 。鉴于东西方文字形式上的差异, 诗歌的这一审美特性在中国当代白话文诗歌中是极其特殊的, 但是, 无疑在诗歌的意义内核中, 西方的诗歌理论是具有普遍适应性的。
对于口口声声宣扬着当代诗歌灭亡论、宣扬只有古典诗词才是真正的中国诗歌的言论, 是必须予以猛烈批判的。而那些在诗歌实验中暴露出来的任意妄为也是可以被原谅的。真正需要做的工作是怎样从诗歌的本质、诗歌的意义核心和审美特征上重新建立诗歌价值坐标。
三、关于当代白话文诗歌
1.诗歌的直接经验性
诗歌作为和散文、小说极大的区别在于诗歌的直接经验性, 而不是诗歌的观念表达。更确切的说, 诗歌不仅仅具有直接经验性, 更重要的是直观而非事件的直接经验性。著名表现主义诗歌评论家克罗齐也提出艺术即直觉的观点, 而这里所指的艺术, 主要是诗歌。他的论文中很形象地把诗歌比作舞蹈, 把散文比作走路。散文的目的即是达到某种理念性的掌握, 而诗歌则完全不同, 无论个体多少次重读一首诗, 它的美仍然以经验的形式重复这一美感。所以诗歌中描述一个人, 不是用形容词, 而是通过一个比喻, 使得这个比喻的形象直接印刻在读者的脑海中, 造成常被称作朦胧的艺术效果。比如一个又丑又坏的人, 可以说它是生锈的弹簧刀。当然, 之所以很多读者甚至评论家指责朦胧诗派以及后来的各种诗派无法理解, 除了一些诗人在创作中过分隐晦和私人地表达着某些东西外, 很重要的原因是那些读者和评论家并没有理解诗歌的直接经验性, 混淆了诗歌和散文在性质上的本质差异。
2.诗歌的个体同一性
西方艺术教育强调表达个体自己, 这一点也是诗歌的重要性质, 在理论上, 被归纳为个体的同一性, 即诗歌所表现的是个体本身的某种体验, 一首诗的好坏也常常在于这首诗多大程度上将个体体验外化, 并固定可用于传播的文字载体中。表达什么并不重要, 痛苦也好, 讽刺也好, 深恶痛绝也好, 只有一点必须是个体有这个冲动, 内心涌起一股感情的激流, 并愿意把它连着河床一起端出来, 让别人心里也激流起来。这也正是为什么理智诗人的作品常没能像感性诗人那么汹涌动人。这是一个基本的概念。体验是最重要的。感情是可以凝固在形象、意象里的, 痛苦有千万种, 每一种都绝对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形象经验, 重要的是挖掘个体自己的物质, 就像河床, 装下个体的激流活水。
3.诗歌的音乐性
节奏是诗歌尤其中国白话文语言最空白的部分。当一个节奏呼唤个体的时候, 个体会很希望把这种节奏唱出来, 就像就着谱子填词, 词语的运用也会显得不诚恳, 很容易变成歌词。当然许多歌词本身也可以是诗, 只是它们功利的部分太大, 缺乏凝聚力。诗人在积累乐感方面的训练也很重要, 每个人可以有自己喜欢的节奏, 重要的是不要被一种节律控制和蒙骗。只有当诗人不停地注意提醒自己关心, 就会找到自己那首诗所适合的节律, 这其中包括个人的主要风格与诗歌本身情绪的风格。在诗歌里有些词让人惊艳, 一是这个词的意象不“寻常”, 不是个体可以预料的那种;第二是节奏感和韵律感, 因为文字本身的升降调是有音节在里面, 而介词和助词在可加可不加之外往往起着拉长或休止符的作用。动词的重音强, 因为唤醒一个动作总比一个形容对个体产生的冲击更强烈。音乐一般由节拍和曲调两部分组成, 节拍是一种控制, 当诗人踏准心中的节拍, 就会有不自觉跟下去的冲动, 在诗里也一样。中文在白话以后就失去音乐上的优势, 进入了一种无序状态。如果从复杂的曲调、回环跌宕的风格开始尝试, 诗人便会很强烈地感觉到文字可以变成蓝调、咏叹、交响甚至摇滚的喊叫。
4.关于诗歌语言材料——词语在诗歌中的特殊性
关于词语, 诗人唯一要做的就是重新认识它们。它们从成为诗人脑海里的一个词开始, 已经不是语言, 而是一种活物, 一种容纳了某种可感知的小世界、小宇宙。一般来说, 词语是用来表达一个意思, 但诗人以另外一种眼光来看待词语。当诗人盯着一个随便什么词语看时, 它们是物。比如“灵魂”, 有它的声音, 有它的色彩, 不过比较朦胧, 和“水泥”比起来, 会显得更亮或更暗, 当个体打量“灵魂”和“水泥”时, 它们的质地不同、颜色不同、重量不同、密度不同等, 是完全两个东西。当盯视“水泥”这个词时, 它是一种飘忽的东西, 有坚硬的感觉, 凝固的特性, 冰冷, 没有表情, 说不定还有点脏等。但它又什么也不是, 只是一个名叫“水泥”的词, 和水泥本身在个体脑海里几乎是并行的:都是物。这就是诗人面对词语的眼光。当个体可以把物和物化的词区别开来, 就可以用诗的语言来描述世界。
摘要:朦胧诗派在本质上是走着一条西方的诗歌实践道路, 一条回归语言本质、追寻诗歌源头的道路。由于朦胧诗派引发的诗歌回归浪潮, 一时各种诗歌流派此起彼伏, 这种长期压抑后爆发出的放纵是诗歌和语言解放的必然, 只是因之导致了当代诗歌价值评价坐标的缺失。
中国当代诗歌 篇9
关键词:高中古典诗歌教学,“兴观群怨”,教育功能
如果说“不学诗,无以言”是孔子教诲儿子的言辞的话,那么他说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则说明了诗歌欣赏的心理特征与诗歌艺术的社会作用,这是对诗歌社会作用最高度的赞颂,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在当代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中如何实现“兴观群怨”的现实教育功能呢?
一、“兴”:引起学生精神的感动与奋发
“兴”指诗歌能引起欣赏者精神的感动与奋发。在教学中欣赏的主体是学生,“兴”的意义在于引起学生精神的感动与奋发。其实现途径有两个:
(一)抓住诗歌本体特征,把握让学生感动的细节。
1. 诗是语言的艺术,因此要引导诵读,营造听觉美感,使学生自觉地进入诗文的情境中。如教学《兵车行》时,我播放录音,让学生完全进入战车丁零、拦路顿足、灰土弥漫、哭声遍野的悲惨送别情境中。
2. 诗中的意象群鲜明突出,为读者提供了联想与想象的广阔天地,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这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3. 意境美是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对现实美的能动反映和创造,因而渗透着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它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美。如《山居秋暝》这首诗描写描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让学生被“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隐居情怀所感动。
4. 学生的想象在于借助已知的生活经验,把诗歌中富有想象的艺术形象再现为有特定含义和内在联系的画面。
如《山居秋暝》可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画面描绘出来,展开丰富的想象,填补诗意中的空白部分。
(二)找到情感这把钥匙,打开让学生奋发的心门。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古诗教学中“情”是诗歌的一把钥匙,找到了这把钥匙才可能激发学生的感动,体悟诗人的情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锲而不舍、执著奋进、不竭奋进的人生态度和生命理念。如诗人所写的诗篇往往是在国家民族存亡之秋奋起而发的一种激情,读来感人泪下,催人奋进,这种爱国之情便是激发学生奋发的钥匙。
二、“观”:深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精神阅历
“观”指诗歌可使人了解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教学中体现在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深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精神阅历,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气质。其实现途径有:
(一)厚积薄发,深厚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气质。
“读诗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培养我们有一颗美好的活泼不死的心灵,尤其是读中国的古典诗歌,是果然可以有一种兴发感动足以变化人之气质的作用的”,在古代诗歌中,我们可以窥见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风貌,鉴赏不同时期的诗歌,透过诗歌看传统文化,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阅历。教学中,除了课本中的一些诗歌篇目外,还应有针对性地补充不同题材内容的诗歌。教学中应不断渗透丰富的传统文化,如孝道、礼仪等,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气质。
(二)纲举目张,用诗歌中相对固定的审美精神世界引领学生学会独立解读诗歌,丰富学生的精神阅历。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古典诗歌中有相对固定的审美精神世界,如对祖国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的热爱,等等。在鉴赏各种主题的审美精神世界的过程中,应引领学生学会独立解读诗歌,使之产生相对稳定的审美情趣,如对孝道的尊重,对礼仪的向往等。教学中的这些审美精神世界逐渐丰富学生的精神阅历,这对构筑新的道德堡垒起了关键作用。
三、“群”:组织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和谐群体
“群”指诗歌可以在社会人群中引起思想交流,相互感染,从而保持社会群体的和谐。教学中体现在通过诗歌中思想情感的交流,让学生思想形成碰撞,产生正确的道德审美观,组织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和谐群体。其实现途径有:
(一)以诗中的真善美树立道德审美观和人生价值观。
《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要求:“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生意识受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的道德审美观和人生价值观进行人文干预,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只有将优秀诗歌中的真善美展示给学生,才能培养出拥有正确积极的道德审美观的新一代,才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审美教育和人格教育相结合。
诗歌教学能够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培养学生的超越品格。本着陶冶情操、塑造高尚健全人格的目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注重发现古人身上的传统美德,并将自身与之进行比照,使之成为今后处世的榜样。
四、“怨”:注重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
“怨”指诗歌可以对不良政治的种种表现表示出否定性的情感态度。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种种不良现象提出意见和观点,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的个性,并形成更加完善的人格,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一)善挖掘个性,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
功利性的教学,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主体性的人的特质。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是能形成独特的审美感受的,教学中必须承认并挖掘这种独特性。如李白的《将进酒》,学生在体味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时,既可认识李白淡于富贵、积极用世的思想,又可感受其怀才不遇的愤懑和豪放不羁的情怀,这样有利于学生抒发自己的独到见解,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
(二)为个性引路,让学生学会为人处世,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
积极发掘教材的人格因素,在传授知识、开发智力的同时,以各种形式让学生尽情展示个性。当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体验到无尽的美感,心灵得到净化,真正起到寓教于乐、于乐中完善人格的作用。
中国当代诗歌 篇10
关键词:卢卫平 日常生活诗歌 审美价值 艺术性价值
对于日常生活诗歌,其内涵的界定要远比其概念的界定困难和复杂。艾秀梅在《论当代日常生活诗歌的求真价值取向》一文提出:“当代诗坛上涌现出一批在题材上特别关注日常活动与日常经验的作品,可以归类为日常生活诗歌。”[1]同时重点讨论了日常生活诗歌的求真价值——一种对真实的日常世界的“还原与再现”,“揭示出日常生活世界所带有的一种现象学式的原始意义。”[2]日常生活诗歌的求真价值问题反映在文本中,是诗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问题,即诗歌对现实的把握——是“还原与再现”,还是“观照与表现”?由此使我们不得不进一步质疑的是,求真价值就是日常生活诗歌在艺术上的最终目标和追求吗?现代诗歌首先是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而存在,文学艺术性是其独立存在的根本;同时诗歌有自己的本体,诗歌是诗歌,它不是小说、散文或通讯,它有自己的诗性智慧和艺术表达方式——前者构成诗歌的审美价值,后者构成诗歌的艺术性价值——对于日常生活诗歌亦是如此。有所不同的是,日常生活诗歌因其“崇真性”,它是在求真价值的基础上完成其艺术审美价值的。而这最终才是日常生活诗歌的重要意义和诗学价值之所在。日常生活诗歌以其对生活的贴近,一方面在题材上丰富着诗歌艺术的来源,另一方面,日常生活诗歌在对生活的回归的同时沟通了个体生存体验与社会现实经验之间的互动和传递,发挥着一种“日常视阀”的时代认知作用。而同样重要的是,日常生活诗歌因其书写的“平民化”和“口语化”,注重个体经验对此岸生活的表达,它将使诗歌传统美学品格开始自觉走向对个体存在与生命感的关怀与超越。这一切需要日常生活诗歌在艺术上作出更多实践和探索。而在当今汉诗诗人群中,为我们所熟知的中青年诗人卢卫平,他在对日常生活诗歌超过二十年的创作和思考中,不仅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日常生活诗歌诗学风格和特色,亦使日常生活诗歌在艺术范式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文本以及对日常生活诗歌作出更进一步探究的入口。
卢卫平的日常生活诗歌创作首先源于他对日常素材的选择——“重视诗歌对现实的介入”(王光明);其次体现在他对日常素材的处理上——“能在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有所发现”(刘福春);最后是他在这种对日常经验的书写中渐渐形成的叙事中言说与抒情的技巧。贯穿他整个日常生活诗歌创作的还有他对日常生活现实的认知与态度。他的诗歌常常能让人读出一种来自对底层的悲悯和对现世的关怀意识,这与他的“诗歌主题始终坚持着对平民和底层的关注”(叶延滨)分不开,同时也有诗人对自己身份意识的认同。卢卫平早期是以打工诗歌在诗坛受注目,他的第一本诗集《异乡的老鼠》集中书写的就是自己曾有过的南下打工在城市底层的生存体验。即使是在后期的诗歌里,随着诗人身份转变,他开始以城市居民的身份去审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现实,他也始终没有忘记“有我泥土一样质朴的父老乡亲。有老鼠一样在城里东躲西藏的民工。有在深夜大街修自己鞋的修鞋匠。有分不清鼻子眼睛的拾荒者。有缺胳膊少腿的乞丐。有盖着树叶露宿街头的老汉。有在另一个世界日夜牵挂我的母亲”[3]。诗人把对自己的身份意识扩展到其他人,使他的诗歌主体经验的表达代表的却是一个群体,叙事所表现的是被现代工业文明所掩盖的人性真实层面,而诗中简短的抒情常常见出深远和诚意。
卢卫平在2005年获第三届华文青年诗人奖,这个在国内最具代表性的主流诗歌奖项对他的评价是:“关注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让实在的语言进入心灵,平凡的日子闪烁着真善美的光芒。”立足日常现实,亦从不弱化审美观照,卢卫平的诗歌创作代表了日常生活诗歌从求真价值到艺术审美价值的自觉过渡:
一、审美价值
如何挖掘日常生活中诗意,传达出平常事物的美的内涵,而不是游离于对生活表层的浅度探索,这是日常生活诗歌实现自身审美价值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卢卫平有这样一首叙事短诗:“楼道的灯坏了∕我摸黑走到七楼∕打开家门∕我发现∕我的家竟然∕那么亮堂∕多少年视而不见的东西∕也在闪闪发亮”(《楼道的灯坏了》)。写出日常生活中的诗意,显然并不是说只能以具有诗意的日常生活为书写对象。日常生活诗歌的求真价值取向使其诗歌语言重视对现实的再现,因而诗歌中的日常生活并不在于它是一种诗意的日常生活,而在于它是一种具有原生形态意义的现实日常生活。诗歌对美的关照便只能是通过对写作者自己的发现去揭示这种原生形态生活内里所延伸出来的另一种“理想形态生活”。卢卫平在这首颇具诗学意味的诗里,简洁地启示出日常生活诗歌的审美价值,于写作者而言,就是在对平常事物的感受和认知中融入内心的发现和真诚。在诗歌中展示一幅日常生活图景,诗人向我们所展示的不仅有我们平常所见到的,更有为我们所“视而不见”的——生活中平常的感动,家庭琐碎中的温馨,触动心灵的每一个细节。这里面有诗人的一颗对平常事物保持敏锐感知的心,更有对生活的热爱和诚意。
在他的诗歌中,他不是为了去表现一种世俗化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而这对日常生活诗歌恰恰是最易于陷入的偏颇和极端——把日常生活表现为一种庸常生活。卢卫平明显反对这种倾向,他的诗歌从来不停留在生活的表层,他在力求凸显日常生活诗歌所应有的审美价值的同时,也常常试图以自己睿智的发现使诗歌在审美中见出认识价值。“一个杀人犯∕在去刑场的路上∕对警察说∕请用我杀人的那杆枪枪毙我∕我只能死一次∕千万不要因为我罪恶的死∕让这个世界有多了一杆∕杀过人的枪”(《杀人犯》)。这首诗可以作为一首哲理小诗来读,虽然它超越了诗歌对个人日常经验的表达,但可以见出诗人对日常经验的诗性化认知。诗人把他的诗歌立足在生活此岸上,而自己是站在精神彼岸的高度去“把握社会人生世相,观照人类的精神世界”[4],这使他的诗歌在生活表层之下有一种哲学意蕴。“从幼儿园回来的路上∕女儿叫我抬头∕说她看见有一只鸟在飞∕我顺着女儿指引的方向∕真有一只鸟在楼顶上飞∕彩色的翅膀,长长的尾巴∕像传说中的凤凰∕这是女儿第一次看见∕城市的天空有鸟在飞∕七年过去了∕我都没告诉女儿∕那不是鸟,那是一只风筝∕是我见过的飞得∕最高的风筝,从那天起∕那只风筝在我心里∕就没落地过∕它一直在越来越低矮的空中∕寻找那只鸟”(《寻找那只鸟》)。维系着文明、和谐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美和真善的精神信念不仅需要在一代一代之间相传和被保护,在现代技术理性肆意盛行之下,每个人都应该作出对自己精神家园的追求和坚守。在卢卫平的诗里,他时时意识到人类精神世界的脆弱,人们常常在他们所司空见惯、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在为世俗利益所累中,从肌体麻木渐渐到了精神的困顿。而卢卫平的诗歌,就是要人们在这种日常中看到,什么才是更重要的,什么才是更珍贵的,什么是为自己所一直忽视的。
“使小的东西变大,使细节变得显著,使日常变得珍贵,使被忽略的部分得到关注和拯救”[5],这作为卢卫平日常生活诗歌的一种写作方向,他的这段话也是日常生活诗歌审美诗学的一种诠释。生活的本质和意义常常蕴含在生活的细节和日常的细部之中,对美的感悟更往往发生在这种不经意间,在心灵被触动的瞬间。而反过来说,日常生活诗歌就是在生活的细节和日常的细部之中揭示生活的本质和意义,在一种不经意间、心灵被触动的瞬间,给我们带来对平常事物的美的内涵的领受。日常生活诗歌的审美价值源于日常生活,有又超乎其上,体现出一种自下而上的诗性智慧。
二、艺术性价值
日常生活诗歌的艺术性价值在于,它作为一种诗歌艺术,它有一般诗歌所看重的艺术技巧和表达方式,同时又有属于自己的艺术品格和独特的叙事和“言说”。日常生活诗歌在创作题材上对日常活动和日常经验的关注,诗歌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问题在它那里常常会有清晰的反映;但另一方面,日常生活诗歌基于一种日常世界的真实存在,它不可能是对现实作出纯粹的艺术表现,日常生活诗歌基于诗歌的本体也使它不可能仅是对现实作出完全的再现。在对现实的表现与再现之间展现诗歌艺术的驳杂与写作者主体经验的开阔,是日常生活诗歌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的创造性形式。而叙事亦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日常生活诗歌如何通过叙事使诗歌还原出日常生活原生形态的同时准确传达个体生存经验与社会时代经验,在抒情与言说中使审美对现实的观照见出艺术的自然、深度和动人,这是对日常生活诗歌作出艺术性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思考路径。
(一)叙事。如果叙事是发生在文本之内对诗歌诗性的构成与传达,那么文本之外写作者的态度和写作立场就是决定这种构成与传达是否真实与艺术的关键。日常生活诗歌注重以叙事为主要表现手段,叙事不仅有写作者的视角,叙事同时有写作者的主体意识。卢卫平的诗歌创作尤为看重这种叙事艺术。“我听见杯子的破碎∕这多么难得 喧嚣的世界∕终于有静下来的时刻∕在这午夜 我独享着∕杯子破碎带来的寂静∕内心充满感激∕那些睡眠中的汽车∕拒绝摇晃的树∕停止磨牙的老鼠∕擦干眼泪的醉汉∕梦回家乡的乞丐∕争吵后陷入沉默的夫妻∕是他们让我在杯子的破碎里∕听到寂静∕我应该祝福他们∕而不用去想∕是谁在渴望中打碎杯子∕是谁在清晨收拾杯子的碎片”(《我听见杯子的破碎》)。诗人在叙事中传达的对生活的感受,源于自己曾有过的生活经历,“那些睡眠中的汽车∕拒绝摇晃的树∕停止磨牙的老鼠∕擦干眼泪的醉汉∕梦回家乡的乞丐∕争吵后陷入沉默的夫妻”,这里面的每一段叙述都是在隐喻中叙述自己,每一段叙述都是对自己生活的审视。表现上看似在诗歌中去表现别人的生活,而实则是用个体的经验去映照一个群体的生存现状。这种叙事视角在他早期以描述城市底层生存者的诗歌中深有体现。卢卫平的诗歌,叙事基本上不存在“他者”,叙事不是为了叙事本身——那种为了追求叙事而使叙事“陌生化”进而使诗歌片面地截取生活,达到叙事的“奇观”效果。不失之偏颇,艺术地处理诗歌中的叙事,对日常生活诗歌而言,还有一点同样重要的是,在叙事中平衡抒情与“言说”。
(二)叙事中的抒情与言说技巧。长于叙事,不重抒情,是日常生活诗歌常见的书写取向。在日常生活诗歌那里,日常生活自身往往成了诗歌具有本体性的东西。但诗歌艺术性和真正本体的追求,使日常生活诗歌必须做到对叙事与抒情的平衡,在叙事与抒情之间找到“契合点”,通过这个契合点去“言说”生活本身。在卢卫平的诗歌里,这个“契合点”就是意象。卢卫平对日常意象的选取和运用十分娴熟,对一个平常意象的叙述常常自然而然地传达出日常表象背后的秘密,又见出深远的抒情。“手中的扫帚迟迟不肯落地∕在我生活的庭院 扫帚∕就是季节的刷子 人生的笔墨∕谁能延缓冬天的到来∕没有雪会等着世界干净后才降临∕我只能用蚂蚁搬家一样细小的动作∕挽留储存在落叶里的秋天∕为了秋天 即使徒劳我也要努力∕我比谁都知道∕这最后一片落叶扫走了∕秋天就像我的母亲一样∕在大地深处才能找到”(《迟疑的扫帚》)。母亲的离去在诗人心中留下的伤痛并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痊愈,时间这把扫帚为诗人找到一个感情宣泄的出口,亦暗暗道出了人世与沧桑,现世与永恒的某种必然性。在另一首诗里,“回到故乡∕我突然发现∕那么多星星∕那么多我三十年前∕数错的星星∕一直等着在城里埋头干活的我∕抬起头来∕把他们再数一遍”(《再数一遍》)。星星的意象代表了一个更为复杂,具有一定时间跨度的人生经验,不同的读者会在这首诗里读出不同的人生况味:那些他们所错过的,需要珍惜的,必须挽留的……以小见大,“把不重要的东西通过诗歌,变得重要”,这既是卢卫平诗歌在叙事中所体现出的抒情与言说技巧,也是其日常生活诗歌诗学思想的核心和意义所在。
注释:
[1][2]艾秀梅:《论当代日常生活诗歌的求真价值取向》,当代文坛,2009年,第5期。
[3]卢卫平:《向下的诗歌》,《第三届华文青年诗人奖获奖作品》,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4]吴投文:《当前诗歌症候分析》,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4期。
[5]卢卫平:《向下的诗歌》,《第三届华文青年诗人奖获奖作品》,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中国当代诗歌 篇11
关键词:当代绘画,图像普及,图像借鉴,绘画语言
引言
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许多作者以图像借鉴为手段,将图像融入自己的绘画艺术中,创作出了颇具艺术特色的绘画作品。本文就此现象进行专题研究。所及“图像”概念是指各类摄影图片资料。
自1839年法国的达盖尔(Louis Jacques Mand Daguerre)发明光学仪器以来,图像和绘画的关系一直是画家难以回避的一个问题,一部分人认为照相机的发明取代了绘画,如法国画家特拉罗修就曾无可奈何地感叹:“绘画从此完蛋了!”[1]而一部分画家则利用了照相机的问世,借鉴图像用于绘画创作。事实证明,绘画并没有消亡,照相机作为一种新科技的产物,它方便艺术家随身携带,便于抓拍,其大量的图像可以有效地帮助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
“图像”不但大大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也促进着绘画艺术的发展。一些画家将图像作为绘画的辅助资料,丰富了绘画艺术的素材;还有一些画家对图像作了深化处理,将其有机地融入到绘画创作之中,从而丰富了绘画的表现语言。
在西方,沃霍尔(Andy Warhol)、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卢卡·托马斯(Luc Tuymans)等曾利用图像辅助绘画创作;在中国,人们更能从张晓刚、刘小东等一批活跃在中国当代的艺术家的作品中明显地发现借助图像的痕迹。借鉴图像丰富了艺术家的创作素材,使中国当代油画更具多元化。
一、中国当代油画中图像借鉴的现象
随着照相机、摄像机、扫描仪以及电脑的普及,拍摄图像和传播图像越来越便捷了。这极大地方便了绘画创作,现在,许多艺术家借鉴图像来进行艺术创作。其中,部分艺术作品借鉴了图像的形式构成;部分艺术家追求图像的精密写实。对于图像的借鉴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在许多油画作品中都有所显现。
(一)部分作品借鉴了图像的形式构成
一些画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借鉴了图像的形式构成,如张晓刚、喻红、刘晓东……。我们来看张晓刚的《大家庭》(图1),这张画用较为单一的黑白色调、模糊的人物形象、简单的背景,突显老照片的感觉。脸颊上的粗糙光斑以及领巾的鲜红,仿佛是对照片进行了特殊处理,增加了画面的视觉效果。姑且把其作品背后的观念搁置一旁,单从绘画本身的视觉角度去探讨,在作品中巧妙地借用“老照片”作为自己的创作语汇,单色调的画面减少了繁多复杂的色彩对画面的视觉心理干扰,引导观众关注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光照效果,使观看者仿佛置身于时光档案馆中,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在喻红的作品《目击成长》(图2、图3)中,她将自己的旧照片与女儿现在的照片相互对比,形成自己和女儿不同生活环境的比较。在图2中,小时候的喻红(左起第一)穿着鲜艳漂亮的裙子和小朋友们在礼堂前微笑合影。如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她的女儿在与其年岁相仿的时候不但可以穿着漂亮的花裙子,而且已经可以去金字塔旅游了。这些作品的并置对比,让观众在观赏作品的过程中有交错时空的感觉,并引发观众的思考。这个时期,她的作品大多数是以现成的摄影图像为参考素材,这些带有纪实意味的绘画作品,给观者提供了清晰可见的历史线索,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变迁。此外,在许多纪念性的生活照片中,人们很喜爱直面镜头,而画家也把这样一个属于照片的,带有一定趣味的特征在画布上有意保留下来,让观众在观看绘画作品时也能产生一种类似影象叙事的感觉。
刘小东也经常利用一些生活中的照片作画,其绘画对象往往是一些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普通百姓,他喜欢用粗犷的表现手法描绘人们的生活状态,把生活中新鲜与真实直接延伸到作品中,如《仲夏》(图4)、《晚餐》、《张元向宁岱求婚》等。刘小东的作品有一种镜头感,能使观者融入画面中的情节,正是这种专属于照相机的瞬间定格的特点使刘小东作品流露出自然的生活气息。正如贾微、蓝皮编著的《缤铁:1979一2005最有价值先锋艺术评论》一书中所说:“他的人物造型具有模特儿摆不出来的生动感,色彩也突破了油画传统色调,而具有图像的真实感”。
还有一些画家利用了摄影图像中镜头模糊的特点。在摄影过程中,快门速度过慢时,拍摄运动的物体(或拍摄时相机晃动),图像会产生边缘模糊的效果。德国画家里希特说:“我对人们每天大量使用的摄影感到震惊。忽然间,我以一种新的视角领悟它……它为我提供了崭新的观点。”[2]他在借鉴图像时就运用了图像模糊的效果,如《下楼梯的女人》(图5)中人物和楼梯被他有意的模糊处理。比利时画家卢卡·托马斯则将图象经过简化转变成绘画形象,他用电影剧照或照片中提取的素材进行创作,从他的许多油画中(图6),我们可以发现原有的图像细节被画家隐去,留下简单的轮廓或模糊的影像,从而形成了一种具有个人特色的绘画语言。
或许是受到西方绘画思潮的影响,亦或是东西方当代油画创作者思考过程的暗合,一些中国当代画家在绘画作品中也对图像中模糊感觉对画面产生出的特殊效果有所表现。如徐唯辛《劳动者之歌》(图7)、祁志龙《无题一号》(图8)就体现出此类的摄影语境。徐唯辛画了几十个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头象,组成《劳动者之歌》系列,他用模糊人物边缘轮廓来丰富画面的效果,劳动者的肖像和服饰具有很明显的行业特征,在形式上就像一组放大了的标准照片。祁志龙画的一系列的女军人形象也把边缘进行了模糊处理。除此之外,在绘画作品中借鉴这一图像特点的艺术家还有许多。
摄影和绘画同属于视觉艺术范畴的不同领域,两者并不是绝对的孤立存在,它们之间的艺术语言和形式是可以相互启发和沟通的。正如我们经常发觉在优秀的摄影作品中借鉴了油画的颜色、构图一样,在油画创作中合理地借鉴摄影图像的效果也是可行的。
(二)部分艺术家追求图像的精密真实
中国一些古典油画风格的画家,热衷于对精密真实效果的探讨,画面呈现出比照片“更真实”、“更清晰”的效果,同时显示出这些画家的写实功力。
在靳尚谊先生的《塔吉克姑娘》、《青年歌手》之后,杨飞云、王沂东、罗中立等画家在题材上选取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人物、景物,用古典写实技法进行描绘,推进了赋有中国特色的写实主义油画风格。他们把照片作为辅助资料进行创作,力图达到一种精密真实。杨飞云在1989年时期创作出《唤起记忆的歌》(图9),表现手法细腻,画面效果真实。画家描绘得十分细致:如画中植物的茎脉、凳子的纹理以及被微风轻轻掀起的窗帘都被画家刻画得非常精致,烘托出画中女青年安静自然的青春气质,她的嘴角微微张开,似乎正在呤唱着。《深山里的太阳》(图10)是王沂东的绘画作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刻画人物时不但注意对人物衣纹的处理,而且强调自然环境状态,如这幅画中对背景中的黑色石头、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的积雪的处理,都是画家巧妙得结合了摄影图片。
摄影的镜头就像个忠实的记录者,它将事物的真实状态再现在观者面前。但是需要明确的一个前提是,艺术不是完全的再现,这并不是说艺术和再现是不相容的,艺术和再现在此类型作品中是叠和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油画受到美国照相写实主义的影响,涌现出了像石冲、冷军这样的画家,他们对写实技法进行深入探索,在他们的画面中对象有如微距镜头下的高清晰写真,这是借鉴了西方的照相写实主义(Photorealism)。在石冲的一系列油画人体作品中,他先将人体置于环境装置中,然后拍摄成照片,再对照片进行“复制”。1996年石冲的《今日景观》(图11)是此类型的代表作品。作品尺寸与真实场景的完全相同,刻画得很逼真,具有可触的震撼感,女青年提着鸽子笼在静止的水面中站立,被硕大的窗格型玻璃缸隔离,使画面散发出时空凝固般的窒息感。画面中的水面、报纸、玻璃、人的皮肤等不同的质感被表现得非常充分,观众在观看原作时几乎可以产生一种以假乱真的错觉。而冷军的许多静物题材的作品中,会选取木纹做旧、生锈铁皮、各种模拟物质的表面质地等来作为他的绘制对象,这都是为了追求图像的精密真实。他们的作品有着“比照片更精密”的逼真效果,更充分展示出有别于他人的写实功力。需要补充的是,如果没有借助图像,画家完成这样一幅油画会碰到很多困难,比如,在画特定的人物题材时,模特就无需一直待着给画家画,而且,在表现画中的各类材质时,借助于图像就要简单轻松一些。此时,图像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
(三)中国当代油画中的图像借鉴现象
以上我们谈到了部分画家在作品中借鉴了图像的形式和构成,部分画家追求图像精密写实的表现。其实,在绘画中进行图像借鉴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有时在进行主题性或历史性题材创作时必需借鉴图像。董希文在1952年时授命创作油画《开国大典》(图12),他需要还原开国典礼时的历史场景和出现的领袖人物。在这幅画中出现的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都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史领袖,画家必须借助图像资料才能把人物画“像”。陈坚的作品《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和当时的环境场景,其中也必须借助到图像,类似这样的作品还有许多。
有时,我们写生时受到一些条件限制而无法当场完成绘画,那么,用照相机拍摄下来带回去画就很方便了。如果我们平时在外出时就注意图像素材的收集积累,有需要时就可以挑选出其中一些图像来作画。有的画家甚至没有去过某地,但是借助图像也可以画出当地的风土人情来。
画家可以借助图像画出各种不同风格的画来。除了一些写实主义的绘画作品中借鉴了图像,在一些其他风格流派的绘画中也有借鉴图像的情况,如表现主义绘画、超现实主义绘画、波普绘画等。
艺术家除了可以根据创作构思收集图像资料以外,有时,一幅好的图像也可以反过来启发艺术家的创作构思。图像因为具有快捷、方便、直观等特点,所以,许多画家在作画时都会借鉴图像。
二、油画创作中图像借鉴现象的分析
前面所讨论的作品类型,具有比较明显的图像特点,但这些作品只是借鉴了图像,我们仍然可以很强烈地感受到画家的个人风格和绘画语言。
正如照相写实主义的代表画家克娄斯所说:“人们通常觉得根据图像画画,会使不同的对象在画面处理上效果大同小异。我认为,其实根据图像来作画,和当场写生一样,都会画出各不相同的效果。一些人注重实际对象给予的感受,另一些人更相信图像提供的信息。”[3]
图像不仅可以客观还原对象,也可以捕获到人们瞬间感受到的奇妙印象。画家利用了照相机的功能来截取画面,把大自然的景象从整个空间里剥离出来,再对图片进行选择,汲取灵感作画。不同的画家,因为他们对图像选取的兴趣点的不同,也因为他们的技法、手段、材料等方面的不同,使得作品具有不同的风格。虽然从如今各类型的绘画展览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许多绘画作品虽然借助了图像来进行创作,作品的风格和形式也更多元化,但是就作品本身而言却有优秀和拙劣之分,恰如其分地利用照片会使作品显得更具真情实感,而仅仅生搬硬套却让作品失去生动性,我们对待照片的方法和态度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质量。如果对照片不加改动直接照搬,作画者缺乏思考和主动处理,作品就只是一种复制。因此在本章节,我先根据事例分析一下作为创作素材的图像借鉴,以及作为艺术家自身审美取向的图像借鉴。
(一)作为创作素材的图像借鉴
过去,大部分画家普遍利用速写作为创作的素材。19世纪,列宾画《伏尔加河上纤夫》总共花了三年时间,其中,仅前期大量的人物速写和单独的人物肖像写生就占用了相当长的时间。中国画家王式廓为创作《血衣》,从1953年到1959年一直坚持深入生活,用速写的形式搜集了大量的农民形象,1959年画了素描稿,之后他便是根据草稿完成了这幅油画作品。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画家利用图片素材来进行创作。借鉴图像简化了画家复杂的绘画程序。在一般情况下,画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直接在生活中拍摄照片;在画一些特殊题材无法到现场拍摄照片的时候,比如题材涉及历史题材、异乡景物和一些新闻事件时,我们还可以利用二手图像来进行油画创作。
1、一些画家到生活中去,拍摄照片并有选择地进行创作。
摄影可以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定格人物动态,这种拍摄自己身边的人或是周围发生的事的收集方式因为是自身经历,所以可以比较主动地调整画面和调动创作感受。
我们来分析一下英国新具象派画家霍克尼(Hockney·David)的绘画作品。他平时拍摄了许多亲密朋友的照片,并且经常借助这些照片来作画,他重视具体形象的刻画,如生活起居的室内摆设、家族亲戚与朋友的样貌。《克拉克先生和夫人珀西》(图14)就是根据他自己所拍摄的摄影图片(图13)所画。照片中克拉克随意地靠着椅子,扭头斜视,珀西右手叉腰,阳光从阳台上打开的门里照进屋内,逆光中人的面部显得较暗,双方抿着嘴,眼神迷离,一只猫在克拉克的腿上静止不动。单从图片上来看,房间的东西略显杂乱,左侧墙角的对角线使图片更繁琐,这其实就是一张普通的生活照。但是在霍克尼的绘画中,这张简单的照片就派上了大用场。在根据照片所创作的这幅画当中,左侧墙面被简略,从而拓宽了空间,画面因此具有对称的形式感。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会发现画家保留的或重新设置在画面中的物件似乎有特殊意味,比如电话、花瓶。这有点类似于电影中的道具,在照片和绘画作品中,克拉克夫妇既没有语言沟通,也没有眼神交流,电话似乎是他们唯一可以沟通的道具了。而处在逆光中的花卉颜色透明,不但衬托出房间的整洁,彰显女主人的生活品质,更打破了画面过于安静和沉闷的一种状态。
我们再来分析1917年毕加索(Pablo Picasso)根据照片(图15)绘制的一幅看起来还未完成的画(图16),画中人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先看构图,他选取了照片中的人物局部,顶部高度未做更改,画面下方切至脚踝处,不露出原本在照片中因拍摄透视而显得过大的脚部。这样构图上不但更饱满,人的动态没有因为裁切而不完整,反而更舒展更整体。再看细节,颈部被有意识地拉长,项链的弧度因此更饱满;服饰上的花纹面积稍微放大,颜色更鲜艳立体;手中的扇面的三角形几何形状特征更明显,这些细节处的处理让绘画作品摆脱了照片的自然主义特征。画家的“有意而为之”,可以被说是他长期绘画的经验流露,更可以被理解成是经过思考和主动处理的效果。
无需赘言,上述两幅作品已经直观地向我们展示了亲自拍摄照片与后期绘画作品的关联与区别。
2、有时在画一些历史题材、异乡景物和新闻事件时,无法去现场拍摄图像,因此,画家会利用现有的或二手照片素材进行创作。
当我们创作特定题材的时候,尤其是历史题材的油画创作,需要表现特定的人物形象,特定的事件主题,有时就必须在旧报纸、杂志甚至网络上收集历史照片。如喻红的《目击成长》,她正是借助了家庭拍摄的照片,而本人无法亲自拍摄。而在创作历史题材时,旧报纸杂志就是必不可少的了。画家严培明1987年开始画以毛泽东为题材的巨幅油画头像,在此之后,他又画了李小龙(图17)系列,把一位中西方都引以为傲的功夫明星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画尺幅巨大,多以单色为主,近看笔触锋利,远观一气呵成。严培明在借助二手资料的基础上,发挥自己艺术个性才创造出了独特的个人语汇与风格。周伟华的《逍遥游》(图18)系列也是根据二手照片来画的,他把毛泽东、周恩来、梦露、邓丽君等名人形象在画面中重新组合,使画面产生一种诙谐的气氛,他在画面的内容和颜色上进行了简化处理,具有一定当代性。
在进行创作时,不可避免的会碰到借助相同图片的情况,但为何艺术家们所呈现给观众的作品又是大相径庭的呢?因为艺术家绘画风格,构思想法是充满个性的,经艺术家的手笔加入了个人绘画语言,最终呈现在观众眼前的作品和最初使用的图像就有了很大的改变。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涉及版权等问题,在借鉴二手图像时不能完全照抄图片,否则就不能算作是画家独立创作的作品。
法国的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一1867)在1859年的《现实的大众与摄影》一文中提到:“摄影仅仅当作画家的帮手,才有存在的价值。”[4]这个观点似乎有点极端,不过也提示我们,只有合理地运用摄影图片、主动处理、才能搞好油画创作。
由此可见,不管是自己拍摄照片或是借鉴二手照片,都不能简单地模仿照搬,要学会取舍,借助图像只是其中的一个手段和环节,借助图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画面的最终效果服务。
(二)作为艺术家审美取向的图像借鉴
在不同的时期,绘画都有属于某个年代的艺术特点,它是当时人们审美取向的真实反映。从古典绘画中真实、细腻的表现手法到印象派、后印象派绘画中强烈的个人绘画语言都折射出人们当时的审美取向。自从照相机被发明以来,绘画的再现功能一定程度地被摄影替代了,然而摄影所制造出的图像却给了艺术家启发。有时图像捕捉到的画面是人的肉眼无法观察到的,有时图像中的色彩和我们实际观看景物的颜色也有很大的差距,甚至图像还会出现变形、扭曲、夸张的强烈透视现像,这些图象特点开拓了部分艺术家的创作思路,他们把图像特点揉合到绘画风格中,找到自己的艺术审美取向。在我们观看当代的各类展览中,可以很容易发现许多艺术家在形式语言上对图像有所借鉴,他们的作品具有较强的现代特征。
例如在本文第一章节中提到的张晓刚、喻红等人的作品。在他们的作品中,图像并不是简单的绘画创作的参考素材,而是借鉴图像,深入地挖掘图像语汇。我们来分析一下张晓刚的这个系列的作品。在这两张画中,(图19)画家并没有完全对着照片作画,在人物刻画上也不是完全写实。画家对于图像的借鉴,在这里更多的是指借鉴一种图像的某种视觉语言,比如黑白照片的效果、标准照片的尺寸,在拍标准照时我们人的脸是正面对称的,并且会注意衣领和服装等细节部分。张晓刚把图像的这些特点融进绘画创作,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一种艺术风格取向。
艺术家在不仅在摄影作品中找到了自己的审美取向,计算机制造出的数字图像也给了画家许多启发。如今,photoshop等图像软件已经是相当脍炙人口了。这些软件给图像的生成和修改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它可以把图像加以艺术处理,除了有复制、剪切图像等功能以外,还能锐化、模糊、改变色彩等。数字图像把三维立体转换成二维图像,产生具有平面效果的数字图像,经过电脑处理后的数字图像有可能比原来的照片色彩更艳丽,造型更醒目。伴随着家用电脑的迅速普及,数字图像产生出的强烈的视觉刺激和趣味效果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关注。一些艺术家由此发展出一种审美取向,如岳敏君(图20)、钟飑等。这种绘画风格从20世纪末至今在一部分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中常常可以见到。
摄影图像、数字图像和绘画同属于视觉范畴,但它们之间是互通的。一张图片可能引发艺术家关于某张作品的创作思路,一种图像风格也可能启发艺术家的绘画取向。在绘画向多元化发展的当代,艺术家借鉴图像作为自己的绘画取向,从而丰富了中国当代绘画的风格。
三、油画创作中图像借鉴的利与弊
“现代艺术家生活在一个机械的时代,我们有机械的方式来再现物象,如电影、摄影。对于我来说,现在艺术家是在表现内心世界——换句话说,是在表达力量本身,表达情感和另外的内在能力。”[5]
——波洛克
达盖尔对于自己的发明,只不过是想“对大自然本身的再现”而已,并没有想到会造成绘画与摄影之间的微妙关系。在今天的图像时代,艺术家既利用了图像所能提供的有利条件,也暴露出在绘画中进行图像借鉴的弊端。
(一)图像借鉴在油画创作中的作用
毋庸质疑,图像给油画创作带来了各种便利。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创作一幅人物群像油画需要收集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各类人物速写和素描写生、油画写生。由于照相机的原理与油画观察写生的原理非常相似,因此照相机一经发明就立刻成为绘画的得力助手。现在,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随身带着的不是速写本而是数码相机。图像还可以帮助画家快速记录下更加具体更加精确的视觉形象,这是画家肉眼无法一下子捕捉到的,这大大简化画家的作画过程。
照相机所拍出来的图像,节省了作画者把三维空间的事物搬进平面画布上所花费的时间。使画家有充足的时间研究和思考绘画的技法和表现力。有研究者认为,早在17世纪,维米尔已经在创作时利用了和照相机呈像差不多的暗箱,他有可能是将摄影图像投射到了画布上,然后再按照影像勾画轮廓与上色,因此,他的作品有时与摄影作品感觉类似。
现在,照相机的运用更加广泛,如陈安健2003年创作的《茶馆》(图21)系列,这一题材描绘的是茶馆中来来往往出现的各式人群,在画面中人物的大小悬殊较大,在取景上有时人物与物体被特意切出画面,这种构图上的与以往一些四平八稳、人物大小分布的平衡构图是有区别的。这种独特的构图形式正是画家受到了图像的启发,画面的透视关系类似于照相机的广角镜头在近距离拍摄时产生的效果。而要捕捉人物瞬间变化的自然动态,照相机更可以协助画家出色地完成任务。在钟飙的作品中,我们会经常地看到一些跳跃、跑动等幅度比较大的姿势,如作品《假如你可以,抓住我》(图22)中人物高高跃起的动作,捕捉这种瞬间动态时,如果不借助照相机,只是通过默写进行,难度较大。因此,照相机的瞬间捕捉对象、定格对象的功能方便了艺术家的创作。
图像在绘画中所起到的作用非常广泛,图像的特殊视觉效果启发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我们既可以从里希特、卢卡·托马斯的作品语汇中看到图像带给画家风格样式的启发,也能从许多中国当代的油画作品中感觉到图像为其注入的勃勃生机。有这样一句话:“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同时就为你打开了一扇窗”,当19世纪的人们为绘画担忧之时,万万没有想到图像推动了当代绘画的多元化进程。
(二)图像借鉴在油画创作中的弊端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虽然图像借鉴的便捷、直观给艺术家的工作带来了帮助,也给艺术家创作带来困扰。借助图像进行创作给艺术家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让许多艺术家产生了依赖。我们知道,在图像并未普及的过去,速写既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艺术家进行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速写的训练是培养造型能力的重要训练方式。在用速写的方式准备创作草稿的时候,艺术家就已经开始主动处理画面了,到进入正稿阶段时,画面构图以及物体的分布、动态经过其主动的处理已经很充分和值得推敲了。而如今,我们可以发现,部分画家的速写技能正在退化,虽然可以照抄图像,但是不会画速写和默写,对造型缺少主动的把握能力。照相机成相与人眼所观察的方法上是有一定区别的,照相机是通过物理操作以照片的形式呈现,是没有经过主动处理的。而我们在绘画时眼睛是运动的,不可能像相机那样盯着某一点不动。在《新艺术的震撼》一书中,罗伯特·休斯这样叙述:“让我们来看一件物品,你的眼睛永远不是静止的。它闪烁不定,无意地、不停地左右动换。你的头与物体的关系也不是静止不动的。每一瞬间都引起一小部分位置上的改变,结果导致物体表面细微的差别。你动的次数越多,改变和差别就越大。任何看见的景物都是众多不同的‘一瞥’的总合”。[6]因此,用人眼观察最终呈现在画布上的作品是通过人脑主观的反映,它在记实的同时又加以了主观处理。
虽然图像可以提供给人们一种幻觉,但是这种幻觉有时也让人失望——它缺乏实体感,而且图像放得越大越往往显得单薄,而画家则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和丰富的绘画手段去弥补这种缺憾[7]。当然这也是建立在画家主观处理的基础上,如果照抄图像,会使作品大而空缺乏震撼。此外,经过器械制造出来的图像是无法和艺术家笔下的丰富色彩相提并论的。人的眼睛经过专业的训练后可以胜过科学设备的敏感特性,如色彩中的鲜与灰,冷和暖,深与浅的微妙变化,艺术家会更敏锐地按照不同的色彩比例调和产生丰富多彩的颜色,画家还可以通过自己对色彩的经验和认识进行主观地处理,创造出富有独特个性的色彩,但如果完全照抄图像就无法达到这种高度。
在构思一张绘画作品时,画家可以主观地加减和改变创作素材,对好的有特点的形状有意保留和强化,对破坏画面的成分减弱或删除。而相机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它对于拍摄物是不管好坏,统统收录。另外画面的笔触,造型,充满了画家的个人风格语言,各个画家都应有其专属的艺术特点,具备鲜明的艺术风格,相对而言,图像的表现形式就显得单一和简单了。摄影提供的图像是从现实生活中截取的一个片段,而我们了解现实生活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只是机械的照抄照片,被照片所束缚,会使作品千篇一律,失去艺术家的个性,我们画创作时,对待照片的态度不能是一味的不加取舍的照抄,不能把绘画的作品简单的认为是一张照片的照抄与放大。一定要发挥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
由此可见,在油画创作中如果不能合理地借鉴图像,的确是会存在对创作不利的因素的。在我们学习绘画和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和克服图像带来的负面作用。
四、结语
伴随着图像的普及,在中国当代的油画创作中借鉴图像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贾方舟在《读图时代的艺术选择》中说“21世纪,多媒体工具的发展和变革大大超出了人们想象。而图像传播的速度和范围更是无法预计的,人类社会已经迎来了‘读图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家和观众都同样期待着文化社会的新变革。以现成图像作为艺术创作的基础和灵感的源泉,显然是这个无所不在的读图时代才会有的选择,而在读图的过程中引发出的绘画激情,产生了以绘画手段将图像升华为艺术的内在要求”。[8]
艺术家对于图像的借鉴使中国油画的表现形式更具多元化,同时,图像借鉴在油画创作中提供了很多便捷的功能。艺术家在图像中受到启发,有的艺术家借用了图像的形式构成;有的在油画形式上借鉴了摄影的视觉语言,如黑白、模糊、聚焦等;有的用高超的油画技法力图达到图像的真实感,还有一部分艺术家通过借鉴图像从而确立了自己的艺术审美取向。然而,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图像借鉴对于油画创作的弊端:片面地借鉴图像,简单的拼凑、复制,一味地追求图像带给人的强烈感官刺激,不注重绘画的语言和感受,而忽略传统技法的培养,会把艺术的传承生硬地切断。图像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它可以帮助艺术家进行素材的收集。其实,多进行一些对现实生活的直接写生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锻炼造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绘画技能,还可以培养我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力和理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