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一课教学谈

2024-05-13

《草原》一课教学谈(精选12篇)

《草原》一课教学谈 篇1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 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科技时代。在电化教学日益普及的今天, 将电化教学手段巧妙地运用到地理教学中, 对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激发兴趣、突破重难点、增强环境意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其他工具所不能取代的。取得的教学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充分利用电教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良好的学习兴趣, 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因此, 教师应一开始就抓住电化教学手段所具有的直观、新颖、形象、感染力强这一有利的契机, 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状态中。讲《草原毡乡——蒙古》一节时, 先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曲舒展、优扬的草原歌曲, 伴随美妙的旋律, 先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草原上有些什么?再利用动画进行展示:蒙古包星星点点, 成群的牛羊在广阔嫩绿的草地上嬉戏、奔跑, 牧人唱着悠长的歌, 会将你的思绪扯向无边无际的绿海与蓝天相接的地方。浩空如洗, 红霞如练, 好一派“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观景象。让学生对蒙古人民神秘的文化、美好的生活充满向往。这样激发了学习兴趣, 学生很乐意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二、深化主题, 突出重难点

教学的重难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不易被理解和掌握的东西。教师巧妙地运用电教手段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的感性材料, 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内蒙古东西植被的分布时, 使用PowerPoint分别向学生呈现三幅景观图:东部高大茂密、种类繁多的森林, 这里是东北虎、梅花鹿等珍惜动物的良好居所;中部是广阔的牧场, 成群的牛羊、蒙古包星星点缀, 犹如一块碧绿的毡毯被镶嵌上了宝珠, 格外令人赏心悦目;西部无边无际的荒漠, 那耐旱的骆驼艰难地行进在其中, 远处那依稀可见的胡杨林, 只能孤独无奈地守候在河流身旁。通过对内蒙古东、中、西三地不同的自然人文景观的直观展示, 结合教师提问, 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很自然地找到结论:由于内蒙古东西经度跨度大, 各地距海远近不同, 因而各地降水不同, 出现的动植物景观自然不一样。这样通过直观的图象, 总结出本节的主要内容, 既突破难点, 学生也易于理解识记。

三、通过电教手段对教学进行环境教育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 为学生创设情景, 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环境内容, 进行教育。教学本课时利用各地不同的自然景观, 特别是西部干旱的荒漠地带, 渴望得到人类拯救这一现状, 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要求学生爱惜身边的环境, 从小事做起, 从我做起, 踊跃投身到维护环境的滚滚热潮中来, 为拯救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而努力奋斗!

总之,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 把抽象、静止的地理事物动态地反映到学生的头脑中, 使他们感到具体、形象、直观性强。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师适时的引导下, 加上声像并茂的丰富表现力, 学生会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掌握知识,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草原》一课教学谈 篇2

设计

、草原

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

3、感受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4、背诵1、2自然段。

教学重点

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激发学生的热爱西部之情和珍爱蒙汉的民族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课前要求同学们收集的有关草原的资料,以及作家老舍的有关情况。

2、有关美丽的草原的风光片和能抒发美丽辽阔草原歌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播放歌唱草原的歌曲,(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等能体现草原辽阔风光或民族特色的歌曲。)

2、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觉呢?课前你们收集了有关草原的资料,能谈一谈草原在你们心目中的印象吗?

(学生尽情说一说,可以描绘草原的一碧千里,也可以描绘草原绿毯如毡,还可以说一说这里牛羊成群盛景、民族风俗等等。)

[运用情景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大草原中,使他们对草原有个初步的认识,知道草原是辽阔美丽的,而且具有民族特色,这种初步的认知可以使很多的同学产生对草原的向往,也有利于进入的情景之中。]

3、作家老舍是一位人民艺术家,也是一位文学产量较高的作家,深受人们的爱戴,那么当我们的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看一看。(板书课题:草原。)

4、即将来到草原的你,见了这个题目,最想了解草原的什么?

预测:

(1)草原的景色如何?

(2)草原的人们怎么样?

(3)作者第一次来到草原有何感受?

„„„

二初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

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很多,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好奇,一起来到草原。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草原的什么?

(学生自学课文内容,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学生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可以和同座交流)

4检查学生的自学结果:

(1)读生字和词语。

A认读几个容易读错的字和纠正几个易写错字:

蒙的读音是“měng”,“好客”中的“好”读作.“hào”,“同行”中的“行”读作“xíng”,“似乎”中的“似”读作“s씓毯”的最后一笔为点,“吟”“貌”不要多一点“襟”“涩”不要少一点。

B理解以下几个词语:

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新,一碧千里,翠色欲滴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是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害。

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向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二再读课文,理清行文线索。

认真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草原这篇的。读书时,一定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作者是怎样安排这篇的行文线索的。

3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及时引导,概括内容如下:

这篇作者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首先描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使作者感到一种境界的美。(板书:风景之美)接着又展示了一幅人们欢迎远方客人的隆重场面,最后把酒话别,直至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

[形成的结构和线索,使同学们初步感知的写作脉络,以便于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有物可寻,有章可遵。]

三、精读细品,品味草原之美、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独特的,你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美的?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并批注。

3、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归纳出草原的“可爱之美,自然之美,意境之美”。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然。

A能不能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B“茫茫”是什么意思?同是写草原,为什么有的说“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向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A翠色“欲”流,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这不是很矛盾吗?

B“翠”是什么颜色?那为什么不说绿色要说“翠色”呢?区别在哪里?学过国画的同学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用绿色渲染”吗?

G轻声读读这句话,看看这“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你眼前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3)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来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A是什么使人惊叹?是什么使人舒服?还能用别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境界吗?

B“奇丽”是什么意思?如果要你来吟诵一首奇丽的小诗,你会吟诵什么呢?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A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

B你认为有那些草原的乐趣?

四、演示,再现草原之美、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感受到的草原之美,那么真实的草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看一看吗?(播放草原的有关录像资料)

2、谈一谈,看完录像的感受。

3指名再来读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结合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的内容。

4试着把这一自然段背诵下来。

【借助感性的画面内容直观场境把学生带入情景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升华情感,滞留问题。

同学们都谈出了真实的感受,老师也看出,你们对草原充满无比热爱之情,那么这篇课文,作者是怎样用生动的笔触表达情感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找一些描写草原美景的,课后和同学们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进入美丽的草原。

、复习有关词语:教师出示:地毯

渲染

勾勒

低吟

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摔跤、偏西、天涯。

学生正确朗读。

2、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

3、初入草原,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受,那就是草原的风景之美,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来写了草原的美景的?

【通过回顾,重温辽阔草原美丽风景,激发学习兴趣】

二、由景及人,感受草原的另一番景象。

我们已经感受了草原的美景,其实最让人感动的不仅是草原的景美,这里的人们还非常的热情,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来到草原,感受那里的另一番景象。

自学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然后互相交流一下自己读后的感受。

汇报:这两自然段,主要写了草原人民热情迎接: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很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抓住这句话感受草原的宽广和草原行车的洒脱。)

像一阵风吹来似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服,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3寂静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也不知是谁的手,总是热乎的握着,握住不散。握手在握手,笑了再笑等等。

板书襟飘带舞策马疾驰握手不放笑了再笑

【合作交流,给予学生学习空间,培养自学交流能力】

4同学们这种热情,真是让人感动不已,你体会到了吗?那么你能够带着蒙古人民的热情来读一读吗?

5指导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以景激情用情品读情景一致】

三、情感升华体会蒙汉情深、多么美丽的草原之景!多热情的草原人民呀!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感受他们把酒话别的激动场面。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点拨:

(1)主客见面时热烈欢腾的场面。引导想象: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会说什么,做什么?

(2)主人用富有草原特色的食物招待宾客。客人会怎样感谢?

(3)干部和老翁这些有身份的人给客人敬酒。说说你的祝酒辞。

(4)鄂温克姑娘给客人唱歌,小伙子表演赛马摔跤等。用自己的话去赞美他们。

(5)投影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又读出了什么?

4、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场面。要求读出自己的体验和个性的理解。师生评议朗读。

品味全篇总结写法

直抒胸臆:

2精描细写:

3写实质朴不加雕琢:

五回顾情境置留作业

例谈语文教学的“一课一得” 篇3

在语文课教学中,找准“一得”之点,再采取讲、读、练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确有“一得”,这是“一课一得”法的两个基本点。

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教学中,笔者选定的“一得”之点是:巧妙的构思。为了使学生对此确有“一得”,笔者采取了课堂讲读与设计习题引导学生当堂解答相结合的方法。

讲读时,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揣摩、推敲的:本文开篇就扣住了读者的心弦,越看越觉得需要弄个究竟,真叫人读不释手。如此大的魅力是从何而来的呢?这是因为作者调动了种种高明的文学手段。本文具有的特色之一就是:巧妙的构思。

一、悬念巧

小说的开头,每当大海船开进港口来,父亲总要重复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于是于勒便引起了读者的注意,读者越是往下读,越是想看到于勒。看看这个过去的“流氓”和“无赖”如今究竟发了多大的财,究竟给菲利普一家带来了多大的好处。为于勒的到来,菲利普这一家不是等了几天、几星期、几个月,而是等了整整十年!他们一家人对“未来”不是一般地盼望,而是贪婪地渴求,是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还制定了购置一座别墅的具体打算。这种种计划究竟实施得怎样了?那一座别墅究竟建筑得如何? 种种悬念,迫使读者不得不弄个明白。

二、剪材巧

小说的开头只用了简短的几句话就交代了菲利普拮据的家境。小说中若瑟夫二姐由找不着对象到有人求婚,由求婚到结婚,由结婚到游哲尔赛岛,这个情节是最节约笔墨的。短短几百字,既写出了于勒信的“威力”,又写出了菲利普夫妇自私虚伪、巴望享乐的心理,同时又为下文遇见于勒创造了情节发展的条件。还有小说快要结束时,只简单交代一句:“都不再说话……那就是哲尔赛岛了。”至于这家子人如何下船,怎样游哲尔赛岛等这些与主题无关的事儿,作者只字未提,点墨不洒。

此外,在描写人物时,作者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手法:有明有暗,有虚有实,有详有略,从而有效地节省了笔墨,有力地表现了主题。如小说题为《我的叔叔于勒》,但于勒却是作为暗线,虚写和略写的;小说中的“我”虽然作为叙事的主线贯串全篇,但对“我”的描写也用笔甚少;至于菲利普两个女儿、女婿等,更是廖廖数语,一笔带过;而对菲利普夫妇的外貌、语言、性格、心理活动等的描写确实做到了绘声、绘色、绘形、细腻,真可谓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因为作者就是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反复无常的态度去表现主题的,故不惜泼墨着笔,理所当然。

三、谋篇巧

《我的叔叔于勒》从题目上来看,好像表明小说的主人公就是于勒,然而他在作品中却是一条虚线,而菲利普夫妇则是以实线出现的,他们才是真正的主人公。于勒直到故事即将结束时才似现非现,他的出现标志着小说高潮的到来,也是菲利普一家人快乐至极的时刻,故事发展到这一步,热烈的气氛达到了顶点。然而,此时的于勒,不是以阔佬而是以穷光蛋的身份露的面。实线与虚线总算接上了火,刚一接上火,极乐的气氛由最高点骤然降至最低点。小说在这里戛然而止,恰似绕梁余音,耐人寻味。

四、结尾巧

小说写完看见了哲尔赛岛,接着就只用了一句话结束故事:“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这句话看起来平凡质朴,但我们却从平凡中看出了神奇,从质朴里窥见了光华。因为这句平凡质朴的语言在菲利普夫妇自私、虚伪、冷酷、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脸谱上,又增添了一层浓浓的油彩。

本文正是通过巧妙的构思,深刻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成功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因而教学本文时,应始终抓住这一特点进行讲授,并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使学生逐步揣摩、领悟到巧妙的构思对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主题的作用。

总之,语文课教学应做到一课一得,课课有得。这样的日积月累,汇水成河——学生的基础知识自然就能增多,智力定能开发,能力也必然会得到提高。

(李永旭 江苏省新沂市窑湾中学 221434)

《草原》一课教学谈 篇4

第1课时, 落实两个教学目标, 一是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 二是分析小弗郎士的心理变化历程, 初步感知最后一课对小弗郎士的深刻影响。第2课时, 也是落实两个教学目标, 一是分析韩麦尔先生的形象, 二是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感悟作品揭示的爱国思想。具体从以下3个方面突破。

一、从“人物形象”突破, 感知爱国的表现

文学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 就是通过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 展示时代特征。具体到教学, 就是要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来展现社会生活, 揭示时代特征。《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 是一个从事了40年教育工作的老教师, 他热爱自己的祖国, 热爱自己民族的语言, 在亡国的悲惨事实面前, 他的悲痛心情和爱国情怀表现得尤为深沉, 表达方式也与众不同。因此, 引导学生分析韩麦尔形象, 是感知爱国表现的重要途径。

如何分析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呢?经过反复阅读文本, 笔者以“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这句话为突破口, 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体悟情感, 理解主旨。

问题1:韩麦尔先生的“高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问题2:你从“从来没有”中读出了什么?这句话表现了小弗郎士什么情感?

问题3: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英雄”, 而让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

问题1主要引导学生分析韩麦尔先生爱国者的高大形象, 这种“高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他特意穿戴上“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的礼帽, 这个细节表现了他即将诀别故土时的悲痛心情, 显示了法兰西人民的民族尊严感。

2. 他诚恳地检讨了自己过去教学中没有尽职的地方, 表现了高度的责任感, 这种责任感正源于他对祖国深厚的爱。

3. 他热情地赞美法兰西语言, 教育学生“必须把它记在心里, 永远别忘记它”, 充分反映了一个爱国者的坚定信念:亡国是暂时的, 阿尔萨斯终究是要回到祖国的怀抱。

4. 他被迫离开执教40年的讲台, 离开生他养他的故乡, 但仍能强忍亡国的悲痛, 坚持上好最后一节课, 体现了他的忍辱负重, 坚强勇敢。

5. 他教学生用美丽的圆体字书写“法兰西·阿尔萨斯”;在最后时刻, 他使出全身力量, 写下“法兰西万岁”, 韩麦尔先生的“高大”形象永远定格在读者的心中, 小说的爱国主题得到最充分地展示。

…………

需要强调的是, 学生的发言要紧扣文本, 教师点评要及时到位, 对重点语段要让学生在读中品味。最终得出韩麦尔先生的“高大”集中表现在他浓烈的爱国情怀上。

问题2意在让学生明白韩麦尔先生更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 由“从来没有”到“高大”, 既体现了小弗郎士爱国主义意识逐渐萌发, 又从侧面说明最后一课对听课者的深远影响。

问题3难度较大, 既关乎小说的爱国主题, 又涉及小说构思的巧妙。作者把故事安排在沦陷区里的一个小镇上, 写的是一个学校的一堂课, 韩麦尔老师虽然普通平凡, 但他最能代表法国广大民众, 他的爱国情怀是全体法国人民, 乃至全世界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共同情感。这样安排, 使小说的爱国精神更加真实, 更富有感染力。

这一教学环节中, 从“高大”切入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3个子问题形成一个问题串, 逐层推进, 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纵深, 而这种引导始终围绕“爱国”这一主线深入文本, 品味语言, 使学生对作者的构思认识深化, 将爱国情感引向更深处。

但教学只停留于此, 还远远不够, 要想让学生真正领略作品爱国情感, 还需要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爱国的内涵进行深入理解。

二、从“句子含义”突破, 理解爱国的内涵

对韩麦尔先生形象的分析中, 我们发现, 韩麦尔先生对祖国语言的赞美, 对学生专心写法国文字的沉思, 对失掉祖国语言的悲愤, 以及对法兰西语言必将永久长存的信念, 深深影响着小弗郎士等所有听课者。正是在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教育下, 小弗郎士才由幼稚贪玩, 到骤然成熟许多, 第一次体味到亡国之痛, 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爱国心。小说所表达的爱国主题, 并不是空洞的说教, 更不是空泛得不着边际。小说告诉我们, 热爱祖国就应该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真学好祖国语言, 正是热爱祖国的一种具体表现。

为此, 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

学完全文, 你对爱国有哪些认识?联系文本谈谈如何做到爱国?

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发言流于空泛, 没有联系文本。通过引导, 学生明白, 爱国, 首先要热爱自己的母语。在此基础上, 要求学生再读文本, 重点理解“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 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 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的含义。师生讨论交流明确:

1. 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 如果一个民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语言, 那么, 它就几乎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2. 民族语言使民族内部产生凝聚力, 亡了国的人民, 如果牢牢记住自己的语言, 守住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 这个民族的人民就永远存在向心力, 民族的精神文化随时可以把他们团结起来。

这样的理解仍然显得抽象, 笔者又及时呈现两则背景资料,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学好、掌握祖国语言的重要意义:

1.普鲁士政府在军事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后, 马上强迫当地学校取消法语教学而改教德语, 其目的就是要达到真正占领和征服这两个地区。

2.20世纪30年代,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三省后, 也是不遗余力地大肆推行日语教学。

两则材料提示了侵略者的共同目的:在军事占领之后开始语言文化的侵略奴役。

于漪老师说:“教师要真正读懂教材, 既读懂字面, 又读懂内涵, 还要读懂字面和内涵如胶似漆的关系。”教学中, 笔者发现学生对韩麦尔先生赞美法语的句子含义理解有困难, 而这恰是解开爱国主义内涵的一把“钥匙”。因此, 从比喻手法入手理解句子含义, 既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母语对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又使爱国主义教育不脱离文本。两则背景资料的适时呈现, 很好地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至此, 学生才真正理解为什么最后一课对小弗郎士的影响会如此深远。

三、从“现实材料”突破, 体验爱国的情怀

真正的经典作品, 其主题是没有国界的。《最后一课》于1912年首次译成中文, 从上世纪20年代起, 长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它所表达的热爱、珍惜本国语言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长期饱受割地赔款屈辱的中国人心中激起了强烈的共鸣。那么, 今天的中学生学习这一经典作品, 应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呢?如何深入理解小弗郎士由一个贪玩、调皮、幼稚的学生转变为一个敬重老师、热爱法语、具有浓烈爱国情感的学生呢?笔者在课的最后环节又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

如果说因战争的失败而失去学习母语的资格, 那是一种被迫无奈痛苦的选择;那么, 在现实生活中, 却经常上演人为地、主动地舍弃母语的荒唐做法。请看下面这则材料:2010年1月, 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东华大学6所高校, 各自进行了2010年的自主招生考试。人们发现, 其中有4所高校“不约而同”地没有将语文列为考试科目。

这件事就在我们的身边上演, 而这类事情将来可能还会上演,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一现实材料的呈现, 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母语地位的重新认识, 为学生深入体验小弗郎士式的爱国情怀作了很好的铺垫。在学生讨论接近尾声时, 笔者设计了这样一段结束语:

我们的母语, 我们的语文学科, 就这样, 明目张胆地“被下岗了!现实中, 语文正被逐步”边缘化!这已引起很多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作家陈歆耕看到这则材料说, 一个国家、民族的语言, 是这个国家民族文化的载体, 离开了本民族的语言, 就等于抽去了民族文化的脊髓, 更何谈传承民族文化的传统?明确表示了反对的态度。记得复旦大学老校长、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曾说, 如果哪天复旦大学自主招生, 我第一天先考语文, 如果语文不及格, 就不用参加其他的考试了。试想, 一个数学大师如此重视语文, 重视我们的母语, 真是令人深思, 发人深省。

在此基础上, 笔者及时呈现模仿韩麦尔先生赞美法语的话, 请学生齐读: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美观, 最动听;我们必须牢牢把它记在心里, 永远要学好它。只要牢牢记住我们的语言, 就像随时拿着一把通向世界大门的钥匙。

第一课草原导游词250字 篇5

尊敬的游客们,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大草原。我是你们的导游品才。你们看,这里的天空是多么可爱,空气也是那么清鲜。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到处翠色欲流。羊群不管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草原绣上一朵白色的大花。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久了,远远的你就可以看到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事子――河。看,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蒙古人穿着各色的衣服,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了。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呢。等会凶,我们要去参观蒙古人住的蒙古包。到了蒙古包,主人就会倒上奶茶,摆上奶豆腐,还会端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向我们敬酒。这时候,鄂温克的姑娘们会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有点儿羞涩地来给客人们唱民歌。饭后,我们还可以看小伙子们表演的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的民族舞蹈。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骑一骑蒙古马,体验一下在无边的草原上飞奔的感觉。

希望大家能够愉快地度过这一天。

《草原》一课教学谈 篇6

在当前阅读教学中,我们总以为只有深挖细究才是充分利用教材。于是,我们向文本外延漫溯,向文本枝节拓展,字、词、句、篇“一个也不放过”,然而,我们越是这样要求“遍地开花”,反而学生越是迷迷糊糊。由此,不觉想起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说的一番话:“现在的小语课堂教学目标过多、过全、过虚。面面俱到的结果是贪多必失,有的教学目标教师自己并不认同,也难以检测,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写在教案里的目标。比如说:“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什么”,这种目标的可评价性可操作性不强,在课堂教学中难以真正地落实。我主张教学目标应该“简约集中,一课一得,人人有得。”

把科学童话上成语文课,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上出语文味,在语言实践中训练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实现阅读课教学高效一课一得是我这节课教学的出发点。

片段一:激发想象,创造性说话

师:孩子们,通读一遍课文,你们现在知道小海鸥究竟明白了什么了?

生1:小海鸥明白了他不是船,是水上飞机。

生2:小海鸥明白了他是水上救护机,可以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

生3:小海鸥明白了他还有很多兄弟。

师:你们都有一双慧眼。能告诉我你从哪儿看出他有很多兄弟的?(出示句子“我还有很多兄弟。有的可以随时从海上起飞,参加战斗;有的可以给航行中的船只输送物资;还有的能从海水中汲水,去扑灭森林大火……”)

师:有的可以随时从海上起飞,参加战斗,这样的飞机我们叫它     。

生:海上战斗机。(让它的名字出现在黑板上吧)

师:有的可以给航行中的船只输送物资,这样的飞机我们叫它

生:海上输送机。(也让我们记住它吧)

师:还有的能从海水中汲水,去扑灭森林大火,这样的飞机我们叫它     。

生:海上灭火机。(呵呵,迫不及待地要写上他的名字了)

师:噢,水上飞机的兄弟可真多呀。有的叫_________,(生齐说,以下皆是)可以_________;有的叫_________,可以_________;还有的叫_________,可以_________。

师:水上飞机只有这些兄弟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那他还有哪些兄弟呢?有什么作用?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同桌互说。

师:谁说一说他还有哪些兄弟,有的叫    ,可以    。

生:有的叫海上捕鱼机,可以捕捉海底各种各样的鱼儿。(把它的名字也写下来)

生:有的叫海上清洁机,可以清洁海面上的垃圾,让大海变得更漂亮。(你也美美地写下它的名字)

生:有的叫海上采矿机,可以开采海底丰富多彩的矿物。(把它的名字也写上吧)

……

反思与分析:

语言实践要有层次性,课堂上教师要设计坡度,分解难度,以便分步实施,逐步达到训练目标。为了达到在语言实践中提高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目标,教师设计了先是说好一句话,以课文语言为依托,通过改句完成练习,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对其进行了言语的转换训练;然后是创造性的说话,仿说训练:“水上飞机还有哪些兄弟,他们有什么作用呢?”这个环节必须给学生想象交流的时间,学生才能“仿”中求“新”,使仿说有一个质的飞跃,体现了“模仿—迁移—创新”有效的训练过程。

片段二:搭建平台,说好一段话

师:水上飞机有这么多兄弟呀!你能连贯起来把水上飞机的兄弟介绍给大家呢?有点难度?要不要老师帮忙呀?(出示:“我还有很多兄弟。有的叫_______,可以________;有的叫______,可以_____;还有的叫______,可以_____……”)

生:我还有很多兄弟。有的叫有的叫海上捕鱼机,可以捕捉海底各种各样的鱼儿;有的叫海上清洁机,可以清洁海面上的垃圾,让大海变得更漂亮;有的叫海上采矿机,可以开采海底丰富多彩的矿物。

……

反思与分析:

说一段连贯的话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困难,教师降低了说话的难度,给学生一个台阶,让学生按照给的句式说话,这一语言训练以典型的句式为依托,教会学生如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片段三: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师:水上飞机不仅样子奇特,作用也很大,你愿意回家把他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吗?今天咱们先来介绍水上救护机,你想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它呢?

生:我想介绍水上救护机的样子。

生:我想介绍水上飞机的作用。

生:我想介绍水上飞机的兄弟。

师:下面,就请你从它的样子、作用、兄弟几个方面先向你的小伙伴介绍介绍海上救护机,尽量用书上的语言,如果能加上动作、表情就更好了。待会比一比谁说得好。

生自由练习。

师:现在我就是你们的妈妈,谁愿意给我介绍一下海上救护机?其他同学是小评委,可要认真听,待会要评一评谁说得好。

男女两名学生进行PK赛。

反思与分析:

有了说一句话,一段话的铺垫,最后创设情景让学生把课文内容复述出来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样的训练既能“还原”课文语言所描绘的原貌,又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同时,迁移了课文进行的谋篇布局的篇章训练。此外,还能将学生实际表达需求与本课结构上的表达特点有效地结合起来,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语言材料、言语规律等加以深化和体验。

于永正老师说过:“学语文是为了‘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水上飞机》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习得的语言实践能力的着眼点其实并不少,诸如:“究竟”“渐渐地”的造句;学习海上救援机样子的写法,写写其他水上飞机的样子;想象新式水上飞机的样子和作用,说一说、写一写;收集水上飞机的资料,交流汇报,激发其对科学的热爱……通读了三年级上下册的教材,我发现了有16篇课文要求学生讲讲这个故事或复述课文或表演出来,占40篇课文的总数的40‰可见,中年级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训练是多么重要。再纵观我们的学生,有几个能把自己要说明的意思表达得很清楚呢?有些学生一句话说得颠三倒四,更别说说好一段话了。这堂课能激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知道怎样把话说得有条理,怎样说一段连贯的话,真真切切地提高言语表达能力,这也算他们的一得了。

《草原》一课教学谈 篇7

就诗论诗——只见一叶不得森林

《示儿》是诗人陆游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 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这首诗用笔曲折, 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 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 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结合课外资料, 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 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2.咀嚼和体悟重点词句的情味, 体悟诗人强烈的爱国情。

整节课上下来, 水波不惊, 学生读起诗来索然无味, 更有甚者, 竟然有学生窃窃私语:“诗人怎么这么迂呀?”

反思:在教学时, 我以本 (教材) 为本, 目标定位、教学设计只把解词释义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以读懂字面意思为目标, 生拎出一两个“诗眼”, 抽丝剥茧出爱国之情, 到此便以为达成了教学的目标。这种做法止于“披文”, 却未能真正“得意”。因为大意只是言面之意, 而“披文得意”之“意”, 则是言内、言外之意, 即情感意蕴。陆游的那份期盼、那种遗恨、那份坚定、那光耀千古的爱国情并未能真正走入学生的心中。如果孤立地就诗论诗, 势必是单薄的, 学生的情感催生带势必是断裂的。没有情感的铺垫, 没有对陆游一生的了解, 没有纵览陆游的人生航向, 学生就不能将这首诗置放于历史和人生的坐标中, 就不能感同身受, 情感自然就不能达到蓄势待发的妙境。

冗余拓展——乱花渐欲迷人眼

课堂回放:在带领学生匆匆读完诗、泛泛了解大意之后, 便进入了全面拓展阶段:陆游在20岁的时候就立下了亲临战场、杀敌报国的志向—— (出示:上马击狂胡, 下马草军书) 虽然他直到40多岁才有机会在军中做了一名军官, 一生并未做过高官, 而且屡次受到投降派的排挤, 但是他—— (出示:位卑未敢忘忧国) 68岁时他退居家乡, 在偏僻的山村, 年迈的他—— (出示: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戌轮台) 当前线的战马嘶鸣传入耳中时, 他还—— (出示: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到82岁, 他还高唱—— (出示:一闻战鼓意气生, 犹能为国平燕赵) 他在世时没有看到祖国统一, 伤心悲愤—— (出示: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 但壮志不得实现, 雄心无人能解—— (出示:男儿到死心如铁, 报国欲死无战场) 但他坚信失地定能收复, 祖国定能统一。临终前谆谆嘱咐着儿子—— (出示: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

一时间, 整个课堂是书声朗朗, 我以为课堂的宽度、深度、广度都达到了极致。然而, 临近下课, 几个学生争先恐后地追着我问:“老师, 这个‘元’字写错了。”“老师, 陆游死了还告诉他干什么呀?”……我愕然!

反思:近万首古诗, 我遴选出了近十首, 自以为将陆游的一生有了一个很好的解读, 然而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和盘托出, 这种信息的扩张、情感的填充、文本的增肥是一种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强加, 呈现出了无序、盲目、过度的课堂状态, 成为了学生习语得文的精神枷锁。只会让学生负重前行, 而本应有的早就丧失殆尽了。只有文字才是教学之本, 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 也才是最好的课程资源。拓展延伸是为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服务的, 不能让内容为拓展延伸服务。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 语文课就会打水漂。”

互文链接——吹尽黄沙始得金

第三稿: (课堂实录片断)

师:面对这样一位老人, 面对这样一位父亲, 如果我们是他的子女, 一定有话要问问他。

生:父亲啊, 你就是一介布衣, 操这个心干什么呀?

生:父亲啊, 你的身体都这样了, 还管那些身后事做什么?

(师出示: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遗民忍死望恢复, 几度今宵垂泪痕。——陆游《关山月》)

师:对照读, 发现了什么?

生:遗民、望、泪。

(师引导结合《示儿》, 理解被遗弃在中原的人民盼望着南宋军队收复失地, 遗民在望, 像陆游一样的仁人志士在望, 望断天涯路, 望到临终, 都没望到。)

师:这是怎样的泪?

生:辛酸的、痛苦的、仇恨的、充满期望的……

师:现在谁来说说诗人为谁而忧?

生:为了苦难深重的国家和人民, 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反思:从学生入情的读声中, 从学生闪烁的泪光中, 从学生凝重的表情中, 我知道学生们走进去了, 走进陆游那悲悯苍生的胸怀。他们在形象感知、展开想象中入境, 在感同身受中悟情, 在融情悟读、激情引读中入心。学生在拓展的诗作和文本的学习中被浸润、被陶冶、被感动, 成为既具知性、理性, 又充盈着灵性和感性的人。师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激活着、丰富着、提升着生命的质量和价值。在这一生命交织的过程中, 教师不再将学生“物化”为自己的附属品, 不再将学生“物化”为知识的容器, 而是把他们看作内涵着独特意义的生命体。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在空间上、在时间上、在心灵中、在灵魂里, 感受着一个伟大生命的消逝, 更感受着一个伟大灵魂的永生。这样的拓展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灵魂的相遇, 精神的交流, 是立足文本的, 是课内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补充和深化, 是以课堂为中心, 在与文本交互参照、交互指涉的过程中形成的有效拓展。

三点思考

1.拓展要指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 包含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知识积累、地区差别和特征等。拓展延伸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立足课堂实际, 立足学生内心渴求, 考虑时间、场地、情景的限制, 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 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 真正做到主动地学、自主地学。否则, 再精彩的拓展延伸, 也不过是一种表演或作秀。

2.拓展要切准文本的“生长点”

课堂拓展应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 突破文本的限制, 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任何离开课文的拓展延伸都是空中楼阁, 不着边际的。对课文拓展延伸时, 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 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 找准文本的再生点, 作超出文本的探索, 丰富课文的意蕴, 形成延伸拓展课文的再造想象。

3.拓展要适量适度

《草原》一课教学谈 篇8

一、有情有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 发掘学生的兴趣点

低年级学生好动, 对形式新异, 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 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课堂中适当贯穿着猜谜语、游戏、唱歌、跳舞、比赛、表演等形式, 丰富教学内容, 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从中获得快乐的体验。

如《歌声》一课。课堂伊始, 陈老师播放旋律轻快的歌曲《歌声与微笑》, 边唱边带领学生一起拍起手来。通过唱一唱, 动一动的教学形式给学生新的体验。新颖的教学方式, 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2. 创设情感氛围

教育家夏丐尊说得好,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 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 没有爱, 也就没有教育。”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教师鼓励的眼神、亲切的话语、微笑的表情、友好的握手、热情的拥抱等等……使师生之间能够无拘无束地交流, 平等真诚地对话, 课堂充满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如《歌声》一课中, 陈老师就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整堂课, 她以和煦的微笑, 信任的眼神面对每一个学生。犹如孩子们的大姐姐, 牵起她们的手一起走进美妙的《歌声》里。她的微笑教学, 她的饱满激情, 始终调动学生的热情, 激发学习的欲望。师生间的对话交流宛如一曲和谐的乐章。充满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使教与学相交融, 师与生互相尊重。

3. 激励性教学评价

低年级学生表现欲较强, 无论是开朗的孩子还是文静的孩子, 他们的内心深处都会有一种得到别人肯定的愿望。所以低年级的课堂总是那么活跃, 学生那高高举起的小手总是课堂上最亮丽的风景。他们的小脑子里有许多新奇的想法, 会迫不及待地想表达, 这时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语言能给他们更大的空间, 更多的自信, 满足他们幼小的心灵。课堂上不管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 教师的一句肯定的话, 一个赞赏的眼神, 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歌声》教学中, 陈老师以“你真了不起, 这么短的时间记住这么多的词语”, “有自信, 我喜欢”, “你会读书也会分享”……等激励性评价语言, 或用与学生握握手、摸摸学生的头等肢体语言。她的一举一动, 一言一行都在激励着学生, 让他们满心欢喜, 充满自信。在学习语文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有的有序——夯实语文基础

有的有序的课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有序地掌握语文知识。在课堂中有效地, 循序渐进地扎实语文基础。

1. 识字写字在课堂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以识字写字为重点的阅读课堂, 不能急于追求阅读感悟的深度。

通常在一些公开课上, 执教老师为腾出更多的时间, 都会将识字教学这部分内容省略掉。因为识字教学要教得精彩实属不易。但并不是不可能。教师创造性的思维能使字词教学焕发新的活力, 从而演绎别样的精彩。

如陈老师在传统“语境教学法”的基础上融入新的设想, 新的理念, 课上老师循循善诱, 循序渐进, 为学生的学架起桥梁。如“激昂”一词较抽象, 教师通过带领学生齐唱国歌, 感受其中蕴含的意思, 通过迁移, 体会激昂的歌声给人们带来的力量。理解“不幸”一词,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 谈谈身边乃至社会上发生的不幸的事, 始终词不离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背后的意思、形象、感情和画面。

识字学词是为了更好的阅读, 阅读为识字学词提供语言环境, 两者互帮互助。这样的教学使得目标和谐达成, 学生的语文基础更加夯实。

2. 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

朗读在阅读教学中起着巨大作用, 加强朗读教学, 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朗读基础训练, 至关重要。在朗读中进一步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让书声朗朗的语文课堂焕发更大的迷人魅力。

初读课文时可多听范读, 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课堂上, 陈老师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朗读, 深深地感染着学生。如读“不幸”一词, 她语调低沉, 表情哀伤, 她从语速、语调、语感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理解课文时可配上动作训练朗读、分角色朗读能再现课文情境, 从而体会情感。学文后可精心设计导语引读, 在一定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多种多样的朗读调动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这样就达到在读中理解, 在读中领悟。

3. 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

低年级学生天真可爱, 他们的思维很活跃, 想象力很丰富。他们不受思维限制, 总是能随心所欲地畅想着。常常能带给我们惊喜。所以在语言文字训练方面结合课文内容和他们的生活体验。挖掘一些让学生想象的训练点, 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 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如陈老师在学文后启发学生想象:假如没有歌声会怎样?学生在小组中热烈地讨论着。有的说小女孩还是会勇敢地战胜困难, 有的说大人们等不到人来救就放弃了, 有的说小女孩大声地鼓励她们……使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 相互补充, 相互启发。

在为陈老师富有灵气的教学风格而折服的同时, 我也在不断思考, 沉淀中有些许启发。当然还需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摸索。

《草原》一课教学谈 篇9

《雾凇》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29课的一篇写景散文。作者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并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这篇散文虽然篇幅不长,但语言却精练、优美。例如:“洁白晶莹”、“缀满”、“银光闪烁”、“千姿百态”、“琼枝玉树”,这些词语从颜色、数量、姿态等方面,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作者又用奇妙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对实景进行多层次的描绘。“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三个叠词和“一层一层”使大家体会了雾凇的形成过程,并留下了从“银线”到“银条”再到“银松雪柳”这些画面。如果教师用多媒动画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受到美的陶冶,他们就能理解雾凇的形成过程。教学时,教师可将语文教学和自然、社会等学科进行整合(九九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我国四大自然奇观),以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眼界,为形成意义建构提供服务。

一、画龙点睛,突破难点

1. 利用雾凇的录像突出教学难点,体会雾凇的美丽。

当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体会了雾凇的美丽、奇特后,教师适时地放录像。画面上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光闪烁的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十里,可谓壮观。学生在学习感悟、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看到这样富有震撼力的画面,直观地验证了雾凇的特点,所配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进入了一种美的情境之中,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

2. 利用雾凇形成过程的画面切换,突破难点。

当学生初步认识雾凇以后,教师设计这样一个多媒体动画,帮助学生理解雾凇的形成过程,在教学中分以下几步实施:(1)出示一棵大树,并用动画技术设计“松花江上涌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水温4摄氏度左右”的情景。(2)出示满天是雾气,大树被笼罩,并逐渐挂上了霜花,让学生体会“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三个叠词。(3)最后形成一棵雾凇,这里可以切换前面几个镜头,让学生体会“一层一层”、“银线”、“银条”、“银松雪柳”,通过这样一幅幅画面的展示,学生自然就了解了雾凇的形成过程。

3. 利用动画巩固教学难点。

在学生理解了雾凇形成过程之后,教师可出示刚才那一段动画,让学生看着画面把自己当作雾凇,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形成过程。这一活动,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能更好地促进其对课文的阅读、领悟和背诵,感受语文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魅力。

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雾凇》是一篇写景散文。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编制集音、画、像为一体的课件,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述的神秘的境界中去,课堂上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绝好教学效果。上课时,关上教室的灯,拉上窗帘,打开电脑,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一个神奇的世界,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光闪烁的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十里,可谓壮观。伴随着优美悦耳的配乐朗诵,学生仿佛置身于银装粉砌的世界之中,随着镜头欣赏了瑰丽无比的雾凇。学生已经进入到了多媒体课件所带入的情境中去了,他们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主动探求,为下一步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 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放录像:

人们伴着音乐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雾凇奇景,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的赞叹。图像与音乐的和谐组合,触及了孩子的心灵,学生看着生动的动态画面,自然会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体会。

三、拓展思维,鼓励创新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了条件,同时还会营造出一种愉悦、和谐、民主、平等竞争的学习气氛。学生看录像体会到雾凇的琼枝玉树、千姿百态以后,看着画面练习说话,培养了发散性思维:假如你是小导游,你会说些什么?假如你是小画家,你会画些什么?假如你是小诗人,你会写什么?假如你是歌唱家,你会唱些什么?假如你是……你会……?

四、向课外延伸,扩大知识量

我们正处于现代信息社会之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果,恰当扩大信息量是一个重要环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文字、图像、声音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素质。我们学习《雾凇》这一课时,已进入冬天,多数的早晨都有霜冻,我引导学生观察清晨霜冻的景色,运用多媒体动画出示太阳出来后霜逐步化解的过程,并出示雪花飘落,给树木、花草、建筑物穿上外衣的景象,要求学生仿照本课写法作一次小练笔。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时,伴随着优美旋律出示的四大自然奇观,更是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从而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草原》一课教学谈 篇10

一、精心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提问一些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使学生在寻找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中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本课教学过程中, 笔者主要抓住这几个问题向学生提问。在导入新课时, 先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 然后向学生提出:作者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是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的评价———“标本”。) 当学生找到答案后, 接着提出:“标本”一词怎样理解?用这个词好在哪里? (引导学生体会苏州园林的地位、影响。)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苏州园林的主要特点呢? (抓住四个方面: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理解苏州园林主要特点的具体表现。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出:布局美、配合美、映衬美、层次美。) 分析完课文后, 又向学生提出:苏州园林一百多处, 作者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就写出了本文, 这是否会犯片面性的错误?苏州园林很多, 作者认为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全文中心句:“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这几个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他们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主动学习, 认真阅读课文, 分析课文内容, 较好理解和掌握了课文的内容, 而这一过程也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思想和要求。

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分析,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引导学生学习。但是教师的提问是面对全面学生, 而学生的回答只是个别进行, 师生交往的范围过窄, 不利于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 除了精心设计问题外, 还应采用讨论的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围着一个问题进行讨论, 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结构,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激励广大学生主动参与, 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 激发创造性思维。《苏州园林》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及文章的总分结构, 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同时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围绕这一个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可以重点组织学生讨论这几个问题:一是第三、四、五、六段与第二段是什么关系?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总分结构。二段总说, 三至六段分说, 分别与第二段的四个“讲究”照应。四至六段与第三段一样是分说, 并且是主要表现苏州园林总的特点, 所以三至六段均是详写。) 二是第七、八、九段写的什么内容?与全文中心有何关系? (学生们讨论得出:这仍是分说, 扣住“图画美”的总特点, 说明苏州园林细部注意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园林的色彩美。同时, 学生经过讨论也明确了:七至九段是次要部分, 略写。全文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 也就是总分、从主要到次要这样的逻辑顺序。) 又如, 作者围绕苏州园林共同特征, 写了几层内容?通过学生讨论, 归纳得出:第一层, 撇开不同点, 专说共同点。第二层, 苏州园林共同点具体在四个“讲究”。第三层, 再一次强调共同点 (“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 。第四, 用游览者的话证实作者的评价———突出本文是从欣赏者的角度描写的。再如, 以课文第5段为例说明本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先由同学们发言, 然后评论归纳:第1句是说明, 说明花草树林映衬方面的图画美。第2句是描写, 描写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 交相辉映的情景, 富有动态, 给人以层次感。第4句是议论, “因为依据另画的审美观点看, 这是不足取的。”阐明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这样的讨论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创设教学情境, 增强教学效果

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兴趣, 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本文虽然一篇说明文, 但是说明的对象是具备审美条件的园林艺术, 而且文章的文笔优美。在教学中同样可以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以增强教学的效果。例如, 在导入新课时, 可以这样富有情感地说:“俗话说, 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苏杭之美, 山清水秀, 人杰地灵。而苏杭美景之最, 还在于园林艺术之美。苏州园林, 处处呈现诗情画意, 充满人文思想, 置身其中, 足以陶冶性情, 自得其乐。我们学习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 看他笔下的苏州园林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这样以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 生动有趣, 增强教学效果。在分析课文过程中, 还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 播放苏州园林的照片、录像, 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 刺激学生的多种感知觉器官, 同时又补充了与课文有关的具体情况, 增强直观感受, 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 使学生主动进入理想的学习氛围, 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可以播放故宫和西方园林的照片、海口市世纪大桥等夜景, 通过相互比较, 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苏州园林的特点。创设情境进行, 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教学效果, 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文化品位, 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苏州园林》这篇课文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 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尽管文中没有提到任何一个园林的名字, 没有描述某一处具体的景色, 但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得到的全面、明确苏州园林的知识, 同时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在教学中, 除了让学生从课文中获得的一些欣赏园林方面的知识, 提高园林欣赏水平外, 还应让学生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学习, 掌握说明语言的多样性、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用词的精练、多种修辞方法的使用, 以及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等。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组织结构的分析研究, 理解说明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 彻底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 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有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并初步练习写作说明文。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 用心体会精细周密的观察是写说明文最重要的基本功的道理, 培养通过观察把握事物特征及其内在规律的习惯和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草原》一课教学谈 篇1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A-

0117-02

情景教学法在近年来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主要原因在于情景教学法有效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死记硬背、强迫灌输的模式,通过教师创设的情景,推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掌握教材知识、扩展知识面的目的。这一教学方式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实现思想品德素养的提高与自身的全面发展。下面,本文以《法律伴我们健康成长》一课为教学案例,说明情景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景教学法的最大作用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有力地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往往给文字配以合适的图片,或者为课文提供了相应的案例,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通过设置情景或讲述案例的方式,让学生切身感受教材知识,并在情景中激发学习热情,一点点地深入学习课本知识。科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兴趣被强烈地激发起来之后,他们的注意力以及思维能力都处于最佳状态。而运用情景教学法则可以快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吸收知识,从而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

例如,上课伊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几个法律案例并思考问题。

案例1:快要开学了,小明却为此发愁,因为爸爸想让小明辍学去打工。老师知道这件事以后,前往小明家给小明爸爸说明了《义务教育法》中的相关内容。小明爸爸认识到自身行为的违法性后,就打消了让小明辍学打工的念头。小明又可以开心地回学校读书了。

案例2:小柳去商场买东西,结果被商场里掉落的吊灯砸到而受伤。商场认为这是意外情况拒绝赔偿。无奈之下,小柳在父母的陪同下找到了当地消费者协会。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小柳得到了应有的赔偿。

案例3:还在上初一的小亮今年13岁了。有一次小亮和哥哥逛街时,哥哥被街上的歌舞厅所吸引一定要去看看,小亮劝阻道:“我们还是未成年人,不能进歌舞厅的。”

在学生阅读完以上案例后,请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小明为什么可以重返课堂?通过小明的故事,你有什么感触吗?2.小柳为什么很高兴?3.小亮的说法正确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通过设置情景导入新课,学生带着思考去讨论,学习欲望得到了有效激发。在学生讨论并发言后,教师则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对三个案例的认识并得出结论,由此进入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我们的生活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以及什么是违法行为和违法行为要承担的责任。通过分析这三个案例,学生在无形中也就树立了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本节课是关于法律常识的内容,要求学生了解为什么要遵守法律、违法行为的类型及其应接受的惩罚,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遵纪守法并运用法律保护自我。若教师干巴巴地讲述课本的内容,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难以达到提高学生法律素养和意识的教育目标。因此,在讲解法律常规知识后,教师可通过综合案例的剖析,让学生运用教材知识分析案例,使学生对相关的法律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应注意的是,所选择的案例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给学生一定的警醒。通过独立的思考与探究,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将得到一定的提升,并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案例4:某学校有一个问题少女,由于家庭管教不周而和一群社会不良青年混在一起,因此被称为“霸王花”。“霸王花”经常借钱不还、流连歌舞厅,甚至因为结伙闹事而被公安机关处罚。刘老师为此批评了“霸王花”。“霸王花”被刘老师批评教育后因怀恨在心到处造谣诽谤刘老师。不久前,“霸王花”又集结她的“伙伴们”抢劫了同学的钱财,并将拿不出钱的同学打成重伤。警方介入此案后,迅速抓获“霸王花”。请问:这个案例中,“霸王花”都有哪些违法行为?请列出这些行为,按照性质进行分类后讨论“霸王花”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讨论后,学生列举出了“霸王花”借钱不还、结伙闹事、诽谤老师、进入歌厅、抢劫、打人等违法行为,并在教师引导下进行了违法行为分类和法律责任的讨论。其中,借钱不还和诽谤老师属于民事违法行为,结伙闹事和未成年进入歌舞厅则属于行政违法,至于抢劫并打人就属于刑事违法了。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都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则是犯罪。“霸王花”从一般违法行为走向犯罪行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也说明了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只有一线之隔,如果放任一般违法行为,就容易导致走向犯罪行为。作为青少年应该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这是教师要在案例分析后给予学生的感悟。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师的引导,学生深刻了解了违法行为的类别和相应的法律责任,认识到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下决心要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得以提升,为提高法律素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帮助学生体验法律之“威”

在讲解法律知识时,教师还可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感受法律与自身健康成长的关系,同时让学生明白知法守法的重要性。如举办“模拟法庭”“模拟生活场景”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通过切身体会,学生不仅学到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而且明白了学法、知法、懂法以及守法用法的重要性。此外,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课堂主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并且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如以下的模拟表演:“学校组织大扫除,班主任临时有事离开了教室,临走前交代了学生打扫卫生的任务。不一会儿,冒险擦窗户的小林不小心从二楼摔了下来,左臂受伤。受伤后小林为了治疗先后动了几次手术并花了一笔钱。对于自己受伤又花了不少钱这件事,小林感到很难受。”请你给小林出出主意,她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人物分配角色,如小林、教师、医生、法官等,并安排不同的场景,如学校、医院、法庭等,让学生上课时进行简单的表演,再现整个事情的始末。这样学生在表演中就能切身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和效果,并在分析模拟场景的过程中深化对相关法律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明白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方式。在模拟情景表演的基础上,教师再结合教材内容剖析法律案例、介绍维权方法等,能够让学生们清楚地了解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使是未成年人,也享受和成年人一样的权力,并且还享受未成年人独有的权力,因此,我们要善于使用法律保护自己(提示:小林通过诉讼获得了学校的赔偿。法官认为教师不在场,虽然小林也有责任,但学校应负主要责任)。

四、帮助学生总结知识并升华认知

从知识到技能习得,最后至情感价值观念的培养,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做到教材知识的完整传递、行为技能的有效习得以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念。情景教学可以说相当程度上促进了这一教学效果的实现,能够最大限度地达成这些目标。当学生掌握了教材知识后,教师要及时将外部知识转化成学生的内在心理感受。因此,在课堂结束之时教师做好知识的回顾与总结,可以确保达成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并切实感悟到法律对于自身生活的重要性,进而形成一定的法律认知与素质。

例如,在学生了解了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类别之后,教师可提供下列材料让学生分析判断:

1. A和B打架,A打了B一个耳光,使得B嘴角流血;B回击A,结果把A打成重伤,丧失了劳动能力。这个事件中A、B的行为各属于哪种违法行为?(A属于民事违法行为,B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2.偷窃与盗窃分别属于哪种违法行为?二者之间有何关联?(偷窃是一般违法行为,盗窃则是犯罪行为。当达到盗窃数额或者偷窃数额巨大,或盗窃金融机构、盗窃文物等的,就成为犯罪行为)

3.刘佳好几天没来上学了,班主任觉得很奇怪,打电话到刘佳家里才知道刘佳的父母开了一家超市,因为生意很好所以让刘佳回来帮忙。班主任前往刘佳家做她父母的思想工作时,没想到,遭到刘佳父母的强硬反对:我们是刘佳的监护人,有权替刘佳做决定。你认为刘佳父母的说法以及做法对吗?(提示:父母或监护人有抚养未成年人的义务,也有尊重未成年人的职责;刘佳的受教育权受到了侵犯,应该维权保护)

这样,在符合教材内容的案例讨论中,学生强化了认识的过程。同时,教师也能够从学生的判断分析中发现学生的不足并及时进行纠正,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情景教学法是促进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方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景进行教学,既有利于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也能让学生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深化认知。因此,教师要注重运用情景教学法来为思想品德课服务。

《草原》一课教学谈 篇12

这次上展示课的是逸夫中学的周老师,他准备展示的是八年级上“让世界充满爱”这样一节作文指导课。以下是周老师的设计方案:

设计思路:通过话题讨论深化对“爱”的深刻内涵的理解和感悟,同时渗透写作方法指导。通过本次学习,呼唤学生的爱心,让学生懂得爱亲人、爱他人、爱社会是一种幸福,给他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感悟爱这种博大的感情,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陶冶情操;培养搜集、组织材料,用具体生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写作记叙文的能力。

一、练习

1.组词:用“爱”组词,如:爱心等,体会情感的共同特点。

2.仿句:

(1)爱是清泉,汩汩流淌在人们的心中;

爱是______;

爱是______;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

(2)爱是紫罗兰醉人的花香;爱是天空中美丽的云彩______。

(3)爱是一块手帕,为你拭去眼角的泪水。

(4)爱是春风;______;

爱是春雨,它能使沉寂的大地化为舞台。

二、积累

1.名言积累:

一切真挚的爱,是建筑在尊敬上面的。——白金汗

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爱,因为我有爱。——白朗宁

我的积累:______。

2.看到、听到、读到或亲身经历的爱的感人故事。(语言要精彩,故事要感人,也可搜集感人的图片。)

三、阅读

《地狱与天堂的故事》《乞丐》(俄罗斯屠格涅夫)(具体内容略)。

四、点评

提供学生作文《倾听爱心》,教师点评,并请学生来点评。

五、写作知识

介绍记叙文知识概要与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准备完毕后,周老师就邀请我去听课。这堂课是在其他班级试讲的,课只讲了20多分钟,就进行不下去了。他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往下推,但是学生只是冷漠地应付,课堂上师生成了无法相融合的水和油。

下课后,周老师很苦恼,他认为他设计得很周到,但不明白学生为什么反映这样冷漠。

我注意到周老师过于注重的是一些程序,把心思都花在怎么设计导入,怎么设计过渡,课堂如何结束等环节上。但他忽略了最应该琢磨的一个问题:用情。没有了这个“情”字,这堂语文课不管用了什么招数,其结果都会是一杯没滋味的白开水。

由此我想到,我们有太多的老师总是太讲究教学环节与教学技巧,也太依赖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其实所有这些都代替不了对文本的阅读与感悟,对情感的揣摩与把握。没有了情感的滋润,语文课堂就是一片荒芜的沙漠,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更累,慢慢学生对语文的那点兴趣就被语文教师生生地给扼杀了。

还拿这堂课来说,周老师想要告诉学生什么是爱,要怎样去爱。这样的话题应该会触动师生心底最柔软的那部分。可是,老师自己都没有被感动,学生又怎么能够感动呢?

记得多年前在一次培训会上有一位湖北老师给我们做讲座,他在讲座中谈到了他和一个学生的故事,当时的情景我现在都忘不了:

他的学生得了癌症,这位老师和他的学生去看望这位同学。这位得了绝症的学生对他的老师说:“老师,我躺在这里,总是想起您讲课的情景,我最喜欢听你给我们读课文了,您读得太好了。老师,您再给我们读一遍《大堰河,我的保姆》好吗?”于是这位老师就在病床前为这位学生背诵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位老师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仍然很激动,他说:“我读了没几句,想到这么可爱的孩子就要离我们而去,眼泪已经无法遏制。”听了这个故事,我们都很感动,就请求这位老师也给我们背诵一段《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位老师就给我们背诵起来,也许是又想起了那早逝的可爱学生,老师的声音中夹杂着悲凉和忧伤。其实这位湖北老师的普通话不是很好,刚听他朗诵的时候会在意他的发音、断句,但是一点点地我们就被他那浓浓的情感所染,都沉浸在他那满含情感的诵读当中了。

于是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周老师:“‘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语文课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可以美美地读,可以情深意切地说,可以畅快淋漓地去流泪,去抒发,只要你真正用真情去和学生沟通,只要你用真情去演绎那些文章,你的孩子如何会不爱你?不爱语文?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调动起来了,完成教学任务就轻松了,又怎么会和你如此疏离?”

和我沟通完以后,周老师还是欲罢不能,于是就用短信的方式和我继续交流对语文的感悟和理解:

这样的讲课让我思想上提升很多,知道了讲课不但要用心,更要用情。我以前确实是用心的,但却没有用情。教师重语文的知识还远远不够,更应重语文学习过程和学生情感的契合和沟通,李老师你眼圈发红的导课感染了理性的我,我昨晚辗转反侧,对什么是好课进行了重新思考。(这里提到眼圈发红是在和他谈教师要用情,生活处处有真情的时候,我谈了阳台上等我的那个苍老的妈妈的身影给我的触动。)

这期间我又听了他的一次试讲,感觉他的课堂有了很大的变化,已经开始感性起来。离开后他在短信中这样对我说:

今天你导课后我对课堂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课堂上只是追求知识的深刻,自己的用情、动情还是不够。想让学生和我形成情感的共振,还需要启发与引导,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水到渠成。真正的语文课应该是知性的课堂,感性的呈现,对待语文课我有一种如桶脱底的感觉。

这里他用了“如桶脱底”这样一个词,老实说我从没见过这个词,在网上也没查到。我理解应该是指茅塞顿开的感觉吧。看了这样的短信我还是很欣慰,他“如桶脱底”,我也就随之“如释重负”了,我相信经过这次精神上的涤荡,他的课会有很大变化,以下是他调整后的设计方案:

设计思路:结合教材所选课文内容,通过交谈打开学生思路,调动学生情感,深化学生对“爱”的内涵的理解和感悟,渗透写法的学习指导。

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写作记叙文时学会抓感情聚焦点,会用铺垫、对比等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感悟生活能力;引导学生感悟“爱”这种博大的情感,陶冶自己的情操。

课前准备:阅读《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搜集爱心小故事,课外交流积淀情感;学习歌曲《让世界充满爱》,陶冶情操。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唱课前歌《让世界充满爱》,导入课堂。同时板书课题。

二、感悟指导

1.回顾文本领悟“爱”的深刻内涵。

此单元以“爱”为主题,课文中哪个点触动了作者,也打动了你,让你领悟到作者对“爱”的深刻理解?

(设计意图:从文本中理解、领悟“爱”的内涵。领悟如何抓感情“聚焦点”。)

2.讲述“爱”的故事,抒发心中的爱。(要求真诚、精练。)

作家真诚地感受着“爱”,传播着“爱”,令人感动,你的生活一定也有许多让你感动的瞬间,例如:妈妈哭了,老师怒了,陌生人笑了等。请说一说与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感悟“爱”的内涵。)

3.写出心中的“爱”,让世界充满爱。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人爱你,也有太多的人需要你爱,我们用心感受“爱”,付出“爱”,这个世界就充满爱。请以“爱”为话题,写下打动你的瞬间,写出你的写作思路,拟题目,写感情“聚焦点”。

(设计意图:在写作中体验“爱”的内涵。)

4.片段读评。(教师点拨写法。)

读片段思考如何进行完善。

(设计意图:写法指导。学习铺垫、对比等写作手法。)

三、布置作业

作文有法而无定法,只要能打动你自己,打动读者给读者带来新的思考就是好文章。把你心中无限的“爱”化成流动的笔墨,课下完善你的作文。

按照以上的教学设计,周老师的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他呈现了这样几个环节:首先是让学生在第二单元几篇文章中去找动情的聚焦点,谈一谈。然后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情感的聚焦点,再引导学生在聚焦点的前面进行铺垫。于是学生文章的框架就出来了。整堂课学生不仅沉浸在浓浓的爱中,写作的内容与主题自然饱满厚重起来,同时也知道了写这样的文章首先应该找到情感的聚焦点,然后在聚焦点的前面做好铺垫与对比。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学生在找寻动情点的时候会记起内心深处很多感人的场景,在情感上也经历了一次宝贵的洗礼。

周老师最高兴的不光是这次课取得了好的效果,还有就是他通过这节课对语文教学又有了更层次的认识。

而我也通过这次导课对语文课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语文教学是情感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语文教学最应该注重的就是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学生只有对这门课、这篇文章真正动了感情,才会有兴趣,进而他们也会自觉地学好这门课,真正做到“主动地学习”。语文教师要善于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以引起师生在情感上的共鸣。

德国有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颗心灵去唤醒另一颗心灵。”

上一篇:反索赔下一篇:中国当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