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牧业

2024-07-30

草原牧业(精选9篇)

草原牧业 篇1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草原保护建设力度的增大以及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草原生态畜牧业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是,到底什么是草原生态畜牧业以及它与传统与畜牧业以及工厂化畜牧业或者集约畜牧业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却一直没有正面的回答。

生态畜牧业是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利用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畜牧业生产,建立新型的动物生产模式。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的规律和要求,把生物系统、环境系统和管理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利用,形成优化的、高效益的动物转化体系,同时实现无污染、无废物生产,通过多层次利用,多层次的增值,实现生态、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畜牧业优质、高效、持续发展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1~2]。生态畜牧业是畜牧业发展的新方向,在中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草原生态畜牧业是生态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目标和新方向。草原生态畜牧业是在综合草原经济生态复合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各组成要素的特点的基础上,整体的保护和恢复生态,科学地利用草原,优质高效低耗地发展草原畜牧业,达到草原系统的土—草—畜—人协调统一,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集约畜牧业又叫密集型畜牧业或工厂化畜牧业,是指在一定的土地(草原)面积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新的技术措施,进行精心饲养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其实质是建造最适畜禽的生产环境,提高机械化水平,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遗传理论和育种技术、配合饲料技术、环境控制技术及机械自动化技术等)改善生产工艺,合理组织劳动,从而缩短饲养周期,取得较高的劳动生产率、饲料转化率,力求在单位面积上获得“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的经济效益[3]。集约畜牧业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属于现代畜牧业范畴,在中国也已经有几十年历史。

由于草原上超载过牧现象严重以及草原退化等问题,造成草畜矛盾尖锐。在草原畜牧业转型以及草原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中,专家提出退牧还草、季节性轮牧、休牧以及舍饲、半舍饲的饲养方式,提出通过饲养方式的改变以及补饲等方法达到草畜平衡,实现草原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与传统草原畜牧业的自由放牧相比,舍饲半舍饲的技术含量提高,集约化程度提高,因此造成了草原生态畜牧业是集约型畜牧业的困惑,甚至形成了草原上要发展集约型畜牧业的观点[4]。本文的目的,就是要解答这种疑惑,辨清草原生态畜牧业的实质内涵。

的确,在很多方面草原生态畜牧业与集约型畜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他们都注重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使用,注重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来提高效益。无论草原生态畜牧业还是集约型畜牧业都注重畜群结构的优化,注重通过科学的家畜管理技术及畜牧业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目标:高效、低耗。集约化生产无疑是获得高效低耗的经济效益的最优途径,因此,在畜牧业的现代化生产中,都会朝着集约的方向迈进。中国传统的草原畜牧业生产效率低,因此在朝着草原生态畜牧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在生产中某个环节,甚至整个生产过程的集约化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变游牧为定居、通过土地置换来扩大生产规模、通过围栏来管理家畜、冬春季节舍饲等都可以视为集约化的表现。而在国外,也有生态畜牧业集约化程度很高的例子,以美国为例,其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典型特点就是集约化水平高[5]。

然而,即便是草原生态畜牧业与集约型畜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也有着本质的不同。首先,其驱动机制不同。草原生态畜牧业是生态与经济二者共轭驱动的发展方式,而集约型畜牧业是单一的经济驱动型。由于其驱动机制不同,也就造成了其生产方式、目的不同。草原生态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产品的优质、安全。在生产过程中尽量避免影响畜产品质量及人体健康的添加剂、兽药等的使用。尊重自然规律,保证家畜的自然生长。因此,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要保留放牧,而不是完全舍饲。但是,在放牧过程中,可以通过科学的方式来管理家畜,比如进行季节性轮牧,在保证家畜生产需求的同时,让草原得到修养生息,让草原生态系统得到恢复与重建。在冬春季节的禁牧、休牧目的也是如此。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中,会有短期的舍饲,或者叫半舍饲,往往选择在冬春季节缺草期,其目的除了保护草原外,还可以减少冬季家畜因游走及抵御寒冷而耗费能量。尽管如此,草原生态畜牧业的一个重要主张是提高家畜在秋季的出栏率,也就是尽量减少在冬春季节舍饲的家畜数量,只留基本母畜越冬。这样既降低了家畜越冬的投入,又不会减少秋季家畜出栏的数量,同时还保护了草场,也就是减畜不减收,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共赢。通过草原生态畜牧业的这些主张与措施,可以发现,草原生态畜牧业,不仅注重经济收入,更注重草场的保护与生态系统的保护重建。

而集约型畜牧业最重要的目标是经济效益,因此其主要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注重的是产品的量。尽管集约型畜牧业也追求优质、低耗,但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高产、高收益。因此,为了高产高效,集约型畜牧业往往会割裂了动物与植物之间的自然联系,忽视了动物生长发育的自身需求,而在生产中大量使用添加剂和兽药,降低了畜产品的质量,甚至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另外,集约化生产追求规模效应,造成生产集中,而致使禽畜粪便污染土壤和水源,造成环境污染。总之,集约型畜牧业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方式。在这种驱动机制下,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都可能成为其牺牲品。但由于其高效的特点,集约型畜牧业也可能是畜牧业发展史上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过程。集约型畜牧业本身是社会经济发展、机械化程度提高的、生产效率提高的一个体现,但当经济发展到另一定阶段,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开始注重食品安全时,单纯的集约型畜牧业也就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方式,如集约型生态畜牧业,此时,“集约”只是生产手段,而不是目的。

草原生态畜牧业与集约型畜牧业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那么在中国的草原畜牧业发展中,如何把握住其中的尺度呢?

当前世界上常见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以集约化发展为特征的农牧结合型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二是以草畜平衡为特征的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三是以农户小规模饲养为特征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四是以开发绿色、无污染天然畜产品为特征的生态畜牧业模式[6]。四种模式各有特点和适应发展的环境。中国的生态畜牧业从传统畜牧业发展而来,由于中国农业发展以整体、传统的小农、小牧经济为主,因此,目前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以第三种模式为主。这种发展模式以家庭为单位,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但主要缺点是效率低、风险高,因此研究者们不断致力于其他发展模式的研究。草原生态畜牧业是中国生态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中国北方草原退化的有效途径[2],因此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对于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生态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的草原政策是生态优先,兼顾发展经济,也就是说生态保护建设放在了经济发展的前面。其原因不是为了实现生态畜牧业发展,更多的是对过去草原退化的一种补偿,也就是说,草原生态畜牧业是在恢复草原生态的条件下的畜牧业经济,这本身就像一种夹缝中的生存,既要进行经济生产,又没有充足的资源可以利用,甚至为了保护草原生态,必须减小生产规模。在这种背景下,当前,中国的草原生态畜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寻求低耗、高产的途径。

摘要:通过概念论述了草原生态畜牧业与集约型畜牧业的联系与区别,探讨了中国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的途径。提出草原生态畜牧业与集约型畜牧业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中国的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必然要经历一定程度的集约化过程,这种有条件的集约化生产是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以生态、经济、社会效应的统一为目标,以生态优先为前提,进行优质、高效、低耗的畜牧业生产。

关键词:草原生态畜牧业,集约化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

参考文献

[1]李长胜,孙凤俊,王书杰,等.动物生态与生态畜牧业[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6):376-379.

[2]侯向阳.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是解决草原退化困境的有效途径[J].中国草地学报,2010,(4):1-9.

[3]金铁城.畜牧业集约经营[J].黑龙江畜牧兽医,1984,(2):17-18.

[4]于铁夫,卢德勋.对内蒙古畜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内蒙古畜牧科学,2001,(5):1-11.

[5]颜景辰.美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J].世界农业,2008,(1):47-50.

[6]颜景辰,张俊飚,罗小锋,刘歆海.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启示[J].世界农业,2007,(9):7-10.

草原牧业 篇2

草原畜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路

1.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虽不适合于农耕但却适合于畜牧,尤其适合游牧.而游牧生活又不允许人们聚落而居,更不允许将草场分割为大小不同的`条块占为己有.随着移民的大量流入和农田范围的不断扩大,内蒙古自治区的许多地区社会经济活动经历了游牧→牧农并存→半农半牧→农业的变迁过程.

作 者:包玉山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政经系教授刊 名:北方经济英文刊名:NORTHERN ECONOMY年,卷(期):“”(11)分类号:F3关键词:

草原牧业 篇3

1. 新疆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1.1劳动力转移有限 在新疆的社会发展中,缺乏丰富的劳动力生产形式,大多数新疆的牧民只能从事传统的畜牧业工作。在此背景下,经济发展主要受到畜牧产业发展的制约,畜牧产业的发展与牧民的放牧效率又有着重要联系,导致畜牧产业的发展速度一直不高。

1.2牧民以分散经营为主 新疆草原畜牧业主要是牧民们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不利于畜牧产业高速发展的要求。因为分散经营,部分重要设施的建设无法满足所有牧民的需求,降低了牧民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阻碍了畜牧产业的发展。

1.3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 在对动物的养殖过程中,牧民往往希望在能力范围内多养殖一些动物,以获得更高的收益。但是却没有考虑到过度放牧对草场产生了更大的压力,对草场造成了不可逆性的损害,当草叶吃完了,动物只能吃草根,这样草场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草场只能逐步退化,这就加剧了草场沙漠化的进程。

1.4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新疆作为我国第二大牧区,其草场几乎是全年放牧,但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对畜牧产业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因为新疆主要是分散为主的放牧模式,没有稳定的抗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作为保障,对养殖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1.5季节性影响 在寒冷的季节,牧民养殖的动物因为草场饲料不足,存在严重的掉膘现象,每年因为掉膘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高达10亿元人民币,而草场又由于过度放牧的情况逐年都在退化,使饲料的供应更为紧张,牧民为了增加收益又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对畜牧产业未来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2.对促进新疆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建议

2.1提升牧民实际经济效益 由于新疆劳动力转移有限,提升畜牧产业的质量才是牧民实际收益提升的重点。直接经济效益的提升,主要在于政府对牧民的扶持力度,通过对牧民进行技术知识指导,实施相关补贴政策,才能充分实现畜牧产业高质高效发展,直接提升牧民的实际经济效益。

2.2牧民实现组织化放牧 传统的分散式经营模式对牧民的放牧效果有着不利影响,牧民可以通过契约的形式,形成放牧群体,这样政府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建设一些基础设施,使新疆的草原畜牧产业能够得到保障,也能对牧民的经济收益有所提升。

2.3合理放牧 政府部门需要对牧民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与教育工作,让牧民充分了解过度放牧对子孙后代造成的不利影响。实施以草定畜、以畜定人的标准,不在草场的复壮期进行放牧,保证放牧的规模不会对草场形成毁灭性的打击。

2.4提升畜牧产业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 自然灾害具有突然性与较强的冲击性,对畜牧产业的发展有着负面的影响。因此,只有通过实现牧民定居、集体化经营之后,通过对牧民定居地放牧草场进行相关设施的建设,才能提升畜牧产业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实现新疆草原畜牧产业的发展。

2.5降低季节性负面影响 冬春两季对畜牧业的发展都会有较大的冲击,主要体现在饲料不足导致动物掉膘。政府需要逐年加大对于冬春两季牧民的补贴,保证充足的饲料供应。因此,计算好合适的补贴金额,会对新疆畜牧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3.结语

草原牧业 篇4

1 草原文化在草原畜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前提,马克思说过“在自然环境中,不同的公社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生产方式也各不相同”。辽阔的蒙古草原创造了独特的游牧制度,形成独特的草原文化,所谓草原文化是蒙古游牧民族在近千年游牧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以人与草原共荣共生为思想内核,以协调人与牲畜、牲畜与牧草、牧草与草场关系等为重要内容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的总和。草原文化是蒙古草原的保护神,自从她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呵护着蒙古大草原与草原畜牧业。

1.1 草原物质文化有利于草原畜牧业发展

草原民族以放牧、狩猎为基本生产方式,这种物质生产使蒙古民族形成了尊重自然、顺服自然的价值观,蒙古民族的生活习俗、生产方式等都体现着这种人与草原和谐的价值观。比如蒙古人传统的居住方式———蒙古包对草地植被基本没有伤害;蒙古先民的交通工具———大轮勒勒车,车体很轻,车轮为木质,对草原植被伤害很小。此外,草原五畜(蒙古马、蒙古牛、蒙古双峰驼、蒙古山羊、蒙古绵羊)是长期筛选形成的、有着较强生态耐性的地方家畜,是严酷自然环境和粗放经营模式中的优良畜种[1]。

1.2 草原价值文化有利于草原畜牧业发展

在长期游牧和狩猎生活中,蒙古人形成了热爱草原、感恩自然、爱护家畜、维护环境的价值观,如长生天佑护的天佑观、感谢自然恩赐的感恩观、“保护自然是善,破坏自然是恶”的善恶观、自然至美的审美观。蒙古民间祭词《午时》中有“群马给牧民的恩赐……回报其盘器”,蒙古谚语中有“花卉是草原的装饰……若无牛羊,草原空虚”。此外,在与草原的和谐共处中,草原人民很早就形成了保护草原、保护自然的价值观念,这些多散见于蒙古民歌和歌谣之中,比如草原民歌《十三匹骏马》中就有“牧人爱宇宙……苍天交给我们的任务”;《十三首阿尔泰之歌》中有“吉祥安康的阿尔泰山啊……牧人永远保护您安康”等等。显然,草原文化在意识形态、伦理规范、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维,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这对于发展草原畜牧业、建设草原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1.3 草原制度文化有利于草原畜牧业发展

草原文化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的蒙古高原地区,“蒙古高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水源匮乏”“其地气候寒冽……八月又枯”。在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游牧民族选择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游动轮牧的生产制度,即根据牧草生长情况在不同草场进行轮流放牧,这样不仅能够为牲畜提供充足的营养,也有利于草场和牧草的修养生息,这种游牧制度很好地适应了草原的生态环境,促进了人与草原的和谐共处。在长期发展中,草原民族出现了许多保护草原、保护自然的成文法,如《大扎撒》《阿拉坦汗法典》《卫拉特法典》《喀尔喀法典》等,这些法律都规定“禁止向水中溺尿”“长草时掘地者……诛其家;见草原火灾不救者,罚其畜”等等。此外,草原上还形成了许多保护草原的习惯法,如禁止在畜群饮用的江河中洗涤、不得捕杀怀胎的母兽与幼崽、不得随意砍伐尚未成材的树木等等。

2 草原文化视域下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困境

草原文化是游牧民族在长期游牧生活中形成的、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吻合的地域文化,有着高度的历史合理性与必然性。草原文化中爱护家畜、保护环境的朴素情感以及轮牧的生产生活方式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促进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2]。但是长期以来,地方政府用农业文化理念和小农经济思维管理草原畜牧业,开发草原资源,严重制约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给草原生态环境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

2.1 人口激增引发草场退化

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人口增长直接影响着草原生态环境,影响着草原畜牧业的发展。长期以来,草原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适应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发展。建国以来,政府将草原当成未开垦的“处女地”,加大了草原“开发”的力度,草原迁入人口逐渐增多,人口、牧畜、草原之间的矛盾日渐明显,草场、牧场退化、沙化问题日渐严重。以白音锡勒牧场为例,1950年修建牧场时总人口仅为20人,牧畜头数为1 022头;2004年总人口为12 000人,牧畜头数为615 670头,人口和牧畜头数均增长了600倍。人口和牧畜头数激增导致草原的资源承载能力下降,并带来了草地退化、草场沙化、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2.2 草原开垦引发草畜矛盾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始终以农耕思想和小农经济思维看待草原,将草原看成未经开发的“宝地”,在草原上开垦土地、开荒种田、开发矿产等,严重破坏了草原生态环境。建国后,内蒙古草原上出现了三次开垦高潮,开垦耕地面积近千万亩(1亩≈667㎡),仅部队系统开发耕地就达到200多万亩。1986年内蒙古自治区也提出建设“国家商品粮基地”的经济发展策略,直到1997年仍鼓励各个草场扩大耕地种植面积。这些错误的政策导向激化了人与草原的矛盾,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带来了草原恶化、草场退化等问题。

2.3 圈地放牧导致生态失衡

古代蒙古草原实行部落首领占有、集体使用的经济制度,利用政权力量组织游牧,这无疑促进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保持了游牧生产方式的长盛不衰。自清代以来,统治者对蒙古实行了“分封制”,将流动放牧封锁在固定的区域之内。改革开放后,我国在蒙古草原全面推行了“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并落实了草场承包经营权,此后牧民过上了定居生活,只在定居点周围的草场上重复放牧。这种经济制度直接破坏了游牧的生产方式与社会结构,并带来了严重的草原生态环境问题。比如家庭承包经营以来,许多牧民片面追求牧畜头数,完全忽视了草场的生态承受能力,导致过度放牧、草原退化、生态失衡等问题日渐凸显。此外,地方政府按照牧畜头数征收税收,形成了“以牧畜数量论英雄”的官员考核制度,这也加速了草畜失衡,制约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3]。

3 以草原文化促进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方法路径

生态环境与文化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不同生态环境会造就不同的文化形态,而特定的文化形态会适应并保护生态环境。在草原畜牧业发展中,人们摒弃了传统的草原文化,结果导致草原生态失衡,草场牧场退化,草畜矛盾加剧等等。因此,应不断从传统草原文化中汲取营养,培育草原生态价值观,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健全草原游牧放牧制度,实现畜牧业与草原生态系统相互协调,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3.1 培育草原生态价值观

从本质上讲,草原文化是一种生态文化,不论是长生天佑护的天佑观、感谢自然恩赐的感恩观,还是“保护自然是善,破坏自然是恶”的善恶观、自然至美的审美观,都蕴含了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这些对于化解人与自然冲突、促进草原生态平衡等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在发展草原畜牧业中,要树立人与自然平等、人与草原和谐的生态价值观,并通过多种方式宣传草原生态价值观,以提高全体牧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比如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方式宣传保护草原生态的重要意义,使保护草原、合理放牧的观念深入人心;还要将保护草原、保护环境等融入学校教育之中,引导学生从小就树立生态保护意识。此外,还要继承保护草原、尊重自然的草原伦理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培育以生态和谐为核心的现代草原文化,使广大牧民能够自觉保护草原生态环境[4]。

3.2 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

当前,草原畜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生态系统结构失调、生态功能退化,这些带来草原沙化、荒漠化等问题,也导致牧民生活贫困化。为了促进草原生态保护,2002年我国重新修订了《草原法》,明确提出草原建设要以“生态、经济目标并重,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2003年我国在各牧区实施了“退耕还草”政策,内蒙古地区也提出了“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战略。在草原生态保护中,地方政府要以草原生态价值观为指导,切实将草原生态保护放到重要地位,及时解决草原生态保护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比如要大力建设草籽基地,扩大青饲料种植面积,加强牧区水利建设,培育优质人工草场,以缓解天然草场的生态承载压力[5];再如要按照《退耕还草条例》的要求,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推进牧区退耕还草工作,以更好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3.3 完善草原畜牧业发展制度

传统草原畜牧业最核心的思想内容是适度放牧、合理利用草原,游牧方式就是合理放牧的一种古老形式。学者满都夫说过“游牧文明有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面……继承游牧轮放制”。历史经验也证明,游牧方式维护了草原生态平衡,对草原畜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在草原畜牧业发展中,要挖掘草原游牧制度科学性与合理性的一面,并将之融入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之中,建立以促进草原生态平衡为核心的畜牧制度,以推进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可以将生活定居和游动放牧结合起来,不断完善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等制度,可以在水草丰美的地区发展圈栏畜牧业,在缺水的草原地区实行季度轮牧,以促进草畜平衡;再如可以在坚持草场、牧场承包制度不变的前提下,紧密结合草原民族的传统文化,实施草原畜牧业合作经营制度,走合作生产、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6]。

草原文化是以人与草原和谐共荣共生为思想内核,以协调人与牲畜、牲畜与牧草、牧草与草场关系等为基本内容的生态文化。正是在草原文化的佑护下,才有了人与草原的和谐共处以及草原畜牧业的繁荣发展。为此,应深入挖掘草原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以化解草原生态失衡问题,促进现代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钟龄.生态环境建设是内蒙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J].北方经济,1999(3):97-98.

[2]李登样.对草原文化变革与重塑的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1):41-45.

[3]无极.略论草原文化的底蕴、内涵和创新[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00-104.

[4]刘钟龄.建设北方绿色生态屏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做出贡献[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58-61.

[5]李艳波,李文军.草畜平衡制度为何难以实现“草畜平衡”[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1):124-131.

草原畜牧业新时期研究进展评述 篇5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畜牧业发展已经连续二十多年创造了持续增长的奇迹, 随之畜牧业也已成为中国农村及草原牧区经济中最活跃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目前, 在我国学术界中, 对于草原与草地的定义还存在着混淆。我国草原科学的奠基人王栋 (1955) 对草原的定义是:“凡因风土等自然条件较为恶劣或其他缘故, 在自然情况下, 不宜于耕种农作, 不适宜生长树木, 或者树木稀疏而以生长草类为主, 只适于经营畜牧业的广大地区”;其对于草地的定义是:“凡生长或栽种牧草的土地, 无论生长牧草株本之高低, 亦无论所生长牧草为单纯之一种或混生多种牧草, 皆谓之草地”。前者自然因素较大, 后者人工因素较大。李魁 (2005) 在其著作中指出, 草原畜牧业主要是利用草原牧草资源, 采取放牧的方式饲养家畜和获取畜产品的畜牧业。作为畜牧学和农学的范畴中的一个术语, 草原是指大面积的多年生旱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天然植物群落和其着生的土地总称。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 以放牧为主的生产方式的采用, 是草原畜牧业与其他畜牧业尤其是农区畜牧业相比, 具有明显的投入成本低、产品质量优、产出效益高的特点, 因而历来是我国牧区的主体产业, 但也具有着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非平衡性、灾害的频发性等致命弱点。

敖仁其 (2001) 指出了草原畜牧业的优势。第一, 草原畜牧业依附自然资源的属性尤为突出, 在气候干旱寒冷、资源匮乏、土壤沙质化的地区只有选择了草原畜牧业才能获得较高的、稳定的经济收益;第二, 与粮食作物相比, 牧草是一种廉价的营养源, 不管是天然草场还是人工草场, 其投入要比一般的粮豆作物少几倍到几十倍;第三, 草原畜牧业, 是对符合生物群落的管理, 既是对植物群落的管理, 又是对动物群落的管理, 同时还是对人工动植物群落和野生动植物群落相互依存和达到有效互补过程的管理。2011年《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 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 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是全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牧区矿藏、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富集, 旅游资源丰富, 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接续地。

二当今草原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困惑

1. 草原生态环境恶化

草原退化, 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进而加剧了自然灾害。由于草原植被稀疏, 高度降低, 覆盖度下降, 水蚀和风蚀严重, 从而造成沙尘暴和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下降。沙尘暴发生的高频率是草原退化的指示器、加速器和催化剂, 也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标志, 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沙尘暴具有致灾重、成灾面广的特点, 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损失。内蒙古2011年气象灾害公报中指出, 2011年内蒙古因气象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造成719.4万人受灾, 死亡29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14.9万公顷, 其中31.2万公顷绝收;倒塌房屋1.6万间, 死亡大牲畜4.9万头 (只) ;直接经济损失107.3亿元。其中, 干旱、局地暴雨洪涝、局地强对流、雪灾和低温冷害, 以及病2012年第9期虫害为主要气象灾害。

2. 牧民生计恶化

杨汝荣 (2002) 研究表明, 草地退化的直接后果使草地生产力下降。内蒙古的各类草地产草量平均下降29.2%, 严重地区下降60%~80%, 其中干旱草原下降最多, 为33.3%, 荒漠草原30.3%, 半荒漠草原30.0%, 草甸草原27.3%, 森林草原25.0%。随着草地牧草产量的下降, 导致草地载畜能力也在下降.目前内蒙古天然草地载畜量仅相当于20世纪50年代的75%, 60年代的80%。海山 (2007) 认为, 照搬农村或国外模式, 在牧区实行“草畜双承包”政策, 支解了放牧五畜 (马、牛、驼、绵羊、山羊) 的草原生态畜牧业有机整体, 迫使畜牧业走上低层次数量型扩张的发展道路, 从而导致草场超载过牧, 是其必然结果是草原生态环境整体恶化, 进一步加大了生产经营成本并造成牧民的贫困化。

孟慧君 (2010) 指出, 退牧还草政策的实施使草原畜牧业的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式经营转变为集约化经营, 这大大增加了农牧民的生产成本。首先, 基础设施建设一次性投资巨大, 需要有农牧民自筹资金解决。牧民收入水平本来就不高, 这极大地增加了牧民的负担。其次, 购买优良品种、棚圈折旧和水电费大幅度上升, 饲养成本明显增加, 畜群品种和结构调整也需要牧民持续投入资金, 这也直接增加了牧户的生产性投入。再次, 近年来, 草原生产能力的下降和生产生活成本的不断上升, 如科技、信息、教育等间接费用投入的增加, 使牧民的生产生活成本加大, 负担加重, 农牧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短期内有所下降。

3. 草原自身的特殊性

草原畜牧业与农区畜牧业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如果单一地把农区畜牧业的制度模式照搬套用在草原畜牧业上是不可取的。敖仁其 (2005) 指出, 用一种外来的制度规则迅速取代原有演化出来的制度体系, 必定会付出高额的制度变迁成本和长期的难以抵消的诸多负面效应。以农耕思想指导牧区草原畜牧业发展激发了草畜矛盾。事实上, 草原畜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尚不明确。可以这样说, 农区的发展解决了我国人民吃饱的问题, 而牧区的生态作用、草原的碳汇价值、青藏草原水塔, 是将决定我们生存环境的问题。田艳丽 (2009) 认为, 农耕文明的最大特点是土地有清晰的物理界线, 而游牧民的土地界线相对模糊, 物理界限交错或重叠现象极为普遍。草原承包经营制度没有根本解决草地资源的非排他性。因此, 在草原执行承包到户政策的前提下, 对于移民到牧区来的中原农民来说, 明晰土地界限的意识必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并且与牧民的土地观直接冲突。

由于经济利益及政策实施的不恰当性, 牧民的生存和牲畜的生存空间逐渐变小, 而以游牧文化为主的牧民逐渐变成生态贫民, 甚至传统的游牧文化开始丧失。哈斯塔娜 (2011) 在其研究中指出, 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的实质是社会矛盾的冲突, 是“农耕文化优于游牧文化”观念所导致的实际结果, 而这种退化又反过来加剧了游牧文化的日渐衰弱。

三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1. 有效的产权模式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

草原产权是由对草地资源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调控权等一系列权力组成。它不仅涉及草原的归属问题, 还涉及草原如何利用和有效使用的问题。没有合理的草原产权制度, 就无法实现牧区的可持续发展。

杨理 (2011) 指出, 天然草地的生态、经济、社会多功能性繁多且相互联系, 很难在承包中界定产权。对于草原承包, 他建议牧民并不承包草原整体生产功能, 而只承包部分生产功能即草原最基本的放牧权。另外, 使用者从承包中获得的收益必须直接和草原退化程度负相关。只要草场不退化, 牧民无偿拥有放牧权, 一旦退化, 放牧权将减少。张立中 (2011) 指出, 草地流转市场化是保障畜牧业规模经营的基础, 虽然牧区现在实行的草场制度带动了牧区的经济增长, 但草地资源的产权界定不明晰, 相关法制滞后, 制约草牧场的流转, 现有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对草场的使用权的内容和范围缺乏明确划分。国家、地方政府和牧民都是草地的主体, 又都不是, 牧民面临抉择的双重困难。

2. 草原生态奖补机制的实施及科学的以草定畜政策是减缓草畜矛盾的有力保障

从2011年起, 我国中央财政每年安排136亿元, 在主要草原牧区省份, 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实施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助、牧草和畜牧良种补贴, 建立绩效考核和奖励制度。其中, 内蒙古自治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面积为10.2亿亩, 阶段性禁牧4.04亿亩, 草畜平衡6.16亿亩, 涵盖了内蒙古所有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从2011年, 国家每年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为40.4亿元, 同时自治区财政每年支出9亿元, 各盟市旗县每年投入6亿元。奖补机制的全面实施为草原新政的实施带了机遇。

目前, 草原生态环境恶化, 草畜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 制定合理的以草定畜政策, 对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已颁布的《草原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都将草畜平衡列为草原保护建设的主要措施。赵青山 (2011) 年指出草原畜牧业发展, 要坚持“以水定草、以草定畜、以畜定人”的生态理念为基本原则。宜禁则禁、宜牧则牧, 应根据牧区的不同特点和气候特征做好发展规划。杨理 (2005) 在文章中指出, 以草定畜应该采取以草质和草量综合的模式管理牲畜数目, 而不应该仅仅以草的产量定畜, 更不应该单凭产草量来处罚牧户, 在突发性灾害情况下, 如果实施严格的超载必罚的草畜平衡管理措施, 可能会导致草原畜肉价格下降很大, 加剧牧民在灾害中的经济损失。

3. 完善草原畜牧业经营模式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草原畜牧业经营模式的分类按经营主体划分, 可分为家庭牧场、联户经营、合作社和股份制模式。虽然目前经营模式出现了多样化, 但是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和挑战。例如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 牧民收益下降, 适宜畜群规模与经营模式如何匹配的矛盾并没有妥善地得到解决等。敖仁其 (2007) 指出, 建立合理的放牧制度需要人、畜、草三者之间的相对平衡, 需要明晰的产权制度和兼顾效率、平等的合作模式, 需要懂科学、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牧民。设计合理的放牧制度要关注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应包括:传承历史, 照顾现实;明晰产权, 制约侵权;以草定畜, 民间契约;生态监控, 偿罚结合。

四基本结论

1. 政府对草原畜牧业态度上应发生转变

从草原自身的特殊性出发, 要求政府对待草原牧区畜牧业的发展并不能用农区的经验理论作为政策制定的根据。孟慧君 (2002) 指出, 当政府决策者们按照三重三轻, 即经济上重农轻牧;生态上重林轻草;环境上重水蚀轻风蚀的观点制定和实施政策后, 短暂几年间就产生了严重的生态安全问题而草原畜牧业经济作为牧区的支柱产业却不能合理有效发展, 草原政策的不完善是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畜牧业经济滞后和草原生态破坏的主要因素。在制定政策时应吸取草原游牧文化的合理内核, 在当代, 蒙古族生态文化在草原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草原畜牧业经济本身从历史的发展上就带有强烈的草原文化色彩。

2. 完善经营模式的应考虑气候变化因素

畜牧业是草原牧区牧民收入的主要经济产业, 如何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帮助牧民增加畜牧业收入成为草原畜牧业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客观上, 无论是家庭牧场、联户经营、合作社以及股份制经营模式的理论设计都是可行的, 但由于草原生态系统复杂, 各地的气候条件, 经济条件, 以及牧民文化素质的差别, 使得如果一刀切地制定实施某种经营模式, 效果可能会反其道而行, 因此, 要根据不同的生态经济社会条件制定相应的经营模式。

草原牧业 篇6

从世界畜牧业发达国家看, 国外发达国家草原生态畜牧业的特征明显, 即达到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草-畜-人的和谐统一, 基本实现了经营产业化、规模化, 牲畜良种化, 服务社会化, 有完善的饲料检验、畜禽疫病防治和检疫制度等等[5,6,7,8,9]。

我国很早就开展了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实践, 与国外生态畜牧业发展相比, 我国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水平低, 目前处于起步阶段[1]。当前, 在我国的草原畜牧业发展模式中, 有许多模式仍然是依赖资源的过度消耗来提高动物生产能力的, 不少地方因资源耗竭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生产的正常发展。很多地区开始了对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道路的探索[10,11], 但对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 尤其是对位于干旱半干旱过渡区、农牧交错地区的内蒙古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的凝练与提升的研究尚少见。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基础数据来源于2009—2013年《内蒙古赤峰市统计年鉴》, 2008—2012年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有关部门研究报告、发表期刊论文等。

1.2 研究方式

在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试验中, 依据生态效益优先, 生态、社会、经济“三效”统一的原理, 采用调查研究与理论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 依据调研数据得出调查结论, 再依据理论研究建立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

2 研究区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问题

内蒙古天然草原总面积达8 666.7万hm2, 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达6 800万hm2, 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1/4。自东向西由东北部的草甸草原、中南部的典型草原和阴山北部、鄂尔多斯高原西部的荒漠草原组成。草场总面积位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 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但近年来由于牲畜数量的快速增加, 草原生态凸显很多问题。

2.1 草原超载过牧严重, 生态环境恶化

内蒙古牧区主体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草原生态十分脆弱。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草牧场“双权一制”政策实施以来, 畜牧业经济总量迅速提升, 但受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超载过牧等因素影响, 草畜矛盾日益突出。研究发现, 20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初, 在全球气候变化、青藏高原隆起及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的综合作用下, 内蒙古草原沙质荒漠化面积明显扩大。根据多年的草原监测, 内蒙古平均超载率在20%~30%之间, 缺草100亿kg左右, 草原不堪重负。内蒙古草原勘察设计院在2001—2003年间调查草原三化数据, 结果表明, 三化草原面积占自治区草原面积的62.44%, 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74.5%。经过后来的禁牧、休牧、轮牧、围栏、移民等一系列措施, 只是部分草场恢复明显。内蒙古自治区尚有52.06%的草原“三化”无明显逆转, 有14.76%的草原呈“三化”恶化态势。由此可知, 生态恶化的状况未得到整体改观。典型研究区阿鲁科尔沁旗89%草原存在不同程度沙化、退化, 其中中度以上沙化、退化草原面积占59% (见表1) 。

2.2 牧民增收乏力

长期以来, 草原牧区经济结构单一, 二、三产业发展滞后, 绝大多数牧民收入与草原牲畜数量有较大依赖关系, 很多牧区牧民增加收入的惟一办法就是增加牲畜饲养头数, 导致草原超载严重、草原生态系统失调, 给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2009年内蒙古牧民从事畜牧业的收入占其总收入比重高达72.4%, 占牧民家庭经营性收入达84%[13]。2012年典型研究区阿鲁科尔沁旗牧民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占家庭经营纯收入90%以上。

2003年国家启动退牧还草工程, 草原生态恢复和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休牧、划区轮牧, 实行舍饲、半舍饲及饲草料基地建设等, 导致牲畜头数减少, 饲养成本增加。牧民一旦减少饲养量, 收入随之降低。国家给牧区补贴远远满足不了牧民发展需求, 这给地方政府执行这一政策带来极大的阻力, 也制约了牧区的经济发展。

2.3 牧区牛羊良种覆盖率不高,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牛羊良种覆盖率比较低, 虽然有的地区牛羊良种覆盖率已达40%以上,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1];内蒙古自治区牧区旗县畜棚面积缺口达到38.2%, 还有约1/3畜棚需要加固;灌溉饲草料地面积仅占草原可利用面积的0.4%, 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成为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最大瓶颈[12]。

2.4 草原保护建设和投入力度不大

2000年以来, 国家投入内蒙古草原生态建设资金每年每公顷不足15元。目前, 内蒙古自治区实行禁牧、休牧、轮牧的草原面积达到0.52亿hm2, 得到国家禁牧补贴面积不到0.17亿hm2, 大部分草原得不到相应的补贴[13,14]。

产生上述主要问题关键是很多地区还没有摆脱草场牲畜超载—草场生态恶化—生产率低下—牧民收入降低的恶性循环的传统畜牧业发展模式;因此, 由传统畜牧业向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转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3 典型研究区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及实施效果分析

3.1 典型研究区概况

典型研究区阿鲁科尔沁旗 (以下简称阿旗) 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东北部, 是以草原畜牧业为主的牧业旗。天然草原总面积为94.53万hm2, 正常年份全旗天然产草量为900 kg/hm2, 可饲养家畜161.3万个羊单位。2012年6月末存栏家畜204.4万头只。其中大牲畜42.2万头, 羊存栏162.2万只, 草原超载100多万个羊单位。由于草原过度放牧, 草原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草原的再生能力和修复能力受到破坏, 由此造成了严重“三化”现象。阿旗水资源短缺, 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占有量20%的现状, 严重制约着阿旗的农牧业经济发展。

阿旗2008年开始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实践, 节水人工草地的开发逐步解决牲畜的饲草和牧民的增收问题, 缓解草畜矛盾。目前, 阿旗草原植被覆盖率已从45%提高到65%。因节水灌溉草产业发展独具特色, 阿旗被称为“中国草都”。经过几年实践,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初步形成, 阿旗找到了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双赢办法, 为我国北方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有益尝试。

3.2 典型研究区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

3.2.1 逐步实现了从靠天养畜到种草养畜转变

阿旗在2002年末全部核定了载畜量, 完成了草畜平衡落实工作。目前, 全旗草原长期禁牧面积达29.13万hm2, 季节性休牧面积达65.4万hm2。缓解了草畜矛盾突出、生态恶化的问题, 但同时也与牧民的传统生产方式产生了矛盾。为破解这一矛盾, 阿旗变“减畜”为“增草”, 开始新的草畜平衡实践。2013年阿旗以沙地苜蓿为主的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4.47万hm2, 建成一批节水灌溉优质牧草区示范基地。计划到2015年末, 将达到6.667万hm2 (100万亩) 的种植规模。

按草畜平衡情况测算, 近几年来, 阿旗天然草原平均年超载100多万羊单位 (人工草地没有计算) 。根据草牧场利用情况测算, 节水灌溉草牧场的载畜能力比正常年景天然草场提高15倍。目前阿旗每年增加节水灌溉草场1.33万hm2, 相当于20万hm2天然草场实现草畜平衡, 如果阿旗能建设6.667万hm2节水灌溉人工草地 (仅占全旗草原的7.05%) , 其产草量可以饲养100多万个羊单位, 从而实现以小面积人工草地建设, 保护了全旗正在日益退化沙化的草牧场 (见图1) 。真正实现了建立在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双赢基础上的草畜平衡。

3.2.2 畜牧业逐步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率、生态型方向转变

由于山羊对草原破坏作用较大, 阿旗加大调整畜种畜群结构力度。2010年实现山羊全年禁牧, 阿旗绒山羊存栏由2008年142万只减少到2012年的20万只。增牛减羊, 禁牧舍饲, 阿旗逐步由传统畜牧业向草原生态畜牧业转变, 见表2。

自从阿旗肉牛产业被农业部列入《2008—2015年全国肉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以后, 阿旗大力发展肉牛产业, 加强牧区繁育基地建设和良种培育工作, 深入推行无公牛免费冷配服务, 扩大养殖规模, 提高肉牛品质, 同时推进肉羊产业发展, 现在全旗牲畜良种和改良率达到98.2%。

“阿鲁科尔沁牛肉”、“阿鲁科尔沁羊肉”已经被国家工商总局先后授予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成为驰名全国的绿色品牌。地理标志证明, 商标产品比同类产品价格普遍高出20%~90%, 更积蓄了阿旗肉牛羊产业的发展潜力。

由于阿旗节水灌溉草业发展, 2012年肉牛存栏比2011年增加3万头, 其中肉牛犊牛增加1万头, 扣除消费每头增加收入1 000元;2012年比2011年出栏增加0.5万头, 每头牛纯收入6 000元, 增收3 000万元, 总计增收6 000万元。

3.2.3 初步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产业化经营

随着优质牧草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养殖业向规模化发展。专业养殖村、养殖户不断增加。目前, 全旗现有50头以上育肥牛场66家, 60多个肉牛养殖专业村, 规模养殖场 (存栏50头以上) 专业户达800多户。

近几年, 阿旗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有力推动了农牧民增收。截止2012年6月末, 全旗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共23家, 带动农牧户74 780户, 龙头企业带动农牧户比重达94.6%。2012年肉牛肉羊产业已经实现产值11.6亿元, 据测算纯收入可达到3.09亿元, 全旗农牧民从肉牛产业中可人均增加纯收入1 000元以上, 占农牧民纯收入的20%以上。

3.2.4 生态移民

为了保护和建设草原并增加牧民收入, 2001年以来, 阿旗成功实施易地移民搬迁总规模3 906户15 820人, 通过易地移民搬迁、禁牧舍饲、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项目共退出和保护草场面积大18.53万hm2[15], 封育禁牧草场8万hm2。

3.3 典型研究区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建议

3.3.1 发展节水灌溉草场, 解决资金困难

阿旗畜牧业基础是饲草业, 发展了饲草业就要搞好节水灌溉牧草基地建设。在资金投入方面, 购置1台保灌33.33 hm2的自走式大型指针喷灌机需23万元, 打井及配套需4万元, 电力配套需4万元[16]。减轻草原的承载量, 给草原以休养生息的机会是近年来的牧区的主要政策目标。目前, 天然草原仍然超载100多万个羊单位, 为了解决当前草畜矛盾, 急需节水灌溉草业快速发展, 至少还要发展2.67万hm2优质牧草基地。阿旗牧民收入不高, 难以支付节水灌溉草场发展所需资金, 资金缺口较大, 需要财政资金、信贷资金、社会资金共同投入, 发挥综合效益。

3.3.2 水资源与草业机械服务问题

阿旗农牧业用水量占到全年水资源开发利用量92.4%, 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只占7.6%。阿旗地下水较丰富, 但是地下水开发利用率已经达到60%, 地表水开发利用率只有21%, 见表3。目前, 节水灌溉草场主要利用地下水, 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明显。今后注重地表水的利用, 围绕优质牧草基地建立一些水利设施。

注:数据来源于参考文献[17]。

由于节水灌溉草场快速发展, 草业机械服务已明显不足。错过最佳收割时间, 优质牧草紫花苜蓿就会木质化, 营养成分下降。因此, 需成立草业机械服务公司和草业机械合作社。

3.3.3 牧区龙头企业要进一步加强

目前, 阿旗畜产品加工企业还没从根本上改变产业链短的现状, 大部分只能进行初级加工, 而精深加工企业较少。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 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更少。2012年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增加值仅有2.2亿元, 占工业增加值的8%左右。当地畜产品资源优势、经济优势没有发挥出来。阿旗要依托畜牧业资源优势, 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形式, 建立基地、树立品牌, 建立龙头企业、基地、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养殖户利益联结机制, 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

3.3.4 健全牲畜疫病防治体系, 确畜产品安全

“禁牧舍饲”导致牲畜集中圈养, 很难控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疫情, 政府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建立健全牲畜疫病防治体系, 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对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的监管, 确保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安全生产和销售, 从饲养源头保证畜产品安全。

3.3.5 强化科技服务, 提高牧民科学文化素质

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要在现代遗传育种理论的指导下, 应用胚胎移植等生物高新技术改良牲畜品种, 并把引进和改良有机地结合起来, 加快牲畜良种化的进程。围绕草原牧场建设, 优良牧草选育、种植, 饲草加工, 畜禽疫病防治和检疫, 以及畜产品储运、保鲜、加工等技术, 加大牧民实用人才培训和管理力度。

阿旗属于贫困牧业旗县, 从事畜牧养殖人员又集中在偏远地区, 导致养殖人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畜牧业技术匮乏。建议加大对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 让农牧民尽快掌握现代养殖新技术, 加快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速度。杜绝部分农村牧区重改良, 轻饲养即“良种不良养”的现象。

4 结论

1)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阿旗模式:人工种植优质牧草—科学实施节水灌溉—结构调整、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产业链拉长—牧民增收—草原生态友好。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前提是草, 阿旗模式从节水灌溉草原“增草”入手, 从“减畜”达到草畜平衡, 变为“增草”开始新的草畜平衡实践。草产业进一步发展逐渐演变成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采用合理调整畜种畜群结构、改良品种、规模化生产, 产业化经营、生态移民等办法, 逐步实现保护草原生态与发展畜牧业的共赢。找到草原生态系统的草-畜-人和谐统一的发展之路。

2) 内蒙古各地虽已开始草原生态畜牧业实践, 但发展的限制因素较大, 草原生态畜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内蒙古牧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只有15%, 水资源开发潜力很大。阿旗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首先解决草原“增草”问题, 在水资源较丰富牧区完全可以发展节水灌溉草场“增草”, 阿旗模式具有可推广价值。

摘要:内蒙古草原牧区由于过度放牧, 草畜严重失衡, 草原“三化”严重, 直接威胁到国家生态安全与牧民生活水平提高。为了探讨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与草原生态保护双赢有效途径, 在被称为“中国草都”的阿鲁科尔沁旗, 选取灌溉优质牧草基地建设、调整畜种畜群结构、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生态移民等策略, 进行了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实践。结果表明:阿鲁科尔沁旗找到草原畜牧业经济与草原生态保护双赢有效办法, 得出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阿旗模式, 为我国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借鉴。

草原牧业 篇7

牧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去年, 中央出台了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措施, 今年又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覆盖到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5个省36个牧区半牧区县, 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有力支撑。

于康震强调, 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 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也是我国牛羊肉市场供给的主体。牧区必须认真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加快草原畜牧业转型, 稳定牛羊肉生产, 努力实现减畜不减肉、减畜不减收。

严格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严格落实基本草原保护、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加快推进草原权属登记工作, 将可利用草原承包到户, 不断稳定和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新覆盖的牧区半牧区县, 要借鉴已有经验, 细化操作方案, 将禁牧和草畜平衡任务细化分解到户, 将补助奖励资金发放到户, 确保任务落实和资金管理规范。

加快草原畜牧业转型。加快实施内蒙古及周边牧区草原畜牧业提质增效、新疆牧区草原畜牧业转型、青藏高原牧区特色畜牧业发展等三大示范工程。在禁牧草原、草畜平衡地区, 大力推广舍饲半舍饲圈养;在饲草资源丰富区域, 大力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积极发展母牛养殖, 着力提升肉羊个体生产能力, 优化生产布局和畜群结构, 提高科学饲养和经营水平, 加快牲畜周转出栏, 增加生产效益, 促进草原畜牧业从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加强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草原围栏和棚圈建设, 稳步开展牧区水利建设, 加快改善设施设备保障条件。大力发展人工种草和饲草加工业, 加快开发与草食动物舍饲、半舍饲养殖配套的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精料补充料产品。

积极推行农牧结合。充分利用种养业资源和产品可循环利用特点, 推行种养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 促进种养业副产品的资源化利用, 实现畜牧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落实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 支持发展牧民专业合作组织, 开展联户经营。扶持一批家庭牧场和养殖大户, 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提高草原畜牧业组织化程度。

加强科技支撑。加强肉牛肉羊品种改良技术服务, 不断提高良种化水平。根据不同区域的地形地貌, 强化畜牧机械研发设计, 牧区农机购置补贴要向畜牧机械倾斜。加强饲料资源利用、生产管理技术创新和进步, 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

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动物疫病防控。深入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严厉打击牛羊养殖环节非法添加“瘦肉精”行为。加强动物疫病诊治和人畜共患病防治, 加强外调牲畜产地检疫和本地屠宰检疫, 提高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草原牧业 篇8

一、草原资源利用和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

1. 草原资源利用现状

太原市草地资源丰富, 类型多样, 拥有天然牧坡草地19.25万hm2, 其中20.1 hm2以上集中连片草地16.16万hm2, 全市“四边”草地面积3.09万hm2。按平均载畜量0.14羊/年计算, 全市草原草地1年可饲养羊42万只。根据牧坡草地类型及分类系统, 可划分为:喜暖灌木草丛类草地、山地草原类草地、山地草甸类草地、山地灌丛类草地、疏林草地类草地五大类, 共11组20型。这些草地中二等 (良等) 牧坡草地约2.31万hm2, 仅占全市牧坡草地总面积的12%, 而低等和劣等牧坡草地面积高达10.39万hm2, 占全市牧坡草地总面积的54%。太原市牧草植物种质资源丰富, 可分为3个门, 58个科, 388种, 可作饲料用的有260余种, 品种优良的牧草100余种。长期以来, 由于人们重视表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草地的特点、作用缺乏足够认识, 草原资源的利用以粗放经营为主, 毁草开荒、超载放牧、矿产的大量开采, 致使草地严重退化 (90%以上) , 鼠虫害泛滥, 产草量、载畜量持续下滑, 水土流失严重, 气候恶化, 自然灾害频发。

2. 草原畜牧业现状

近几年, 太原市草食畜牧业有了长足发展。2008年底, 全市草食家畜存栏442 962头 (只) , 其中:牛56 539头, 马378头, 驴5 697头, 骡3 656头, 羊310 455只, 兔66 237只;出栏342 447头 (只) , 其中:牛18 223头, 马27头, 驴349头, 骡195头, 羊195 918只, 兔127 735只。年产牛、羊、兔肉5 715 t, 羊毛198 t, 产奶95 230 t。

二、面临的制约因素和问题

1. 基础薄弱, 畜产品商品率低

对草原建设、开发和保护意识不强, 损坏草原的问题时有发生, 草原畜牧业发展基础十分薄弱。草畜产业化发展进程缓慢, 草畜产品加工滞后, 产品附加值低, 严重制约了生产发展。

2. 草原超载过牧, 草场退化严重

由于草原牲畜严重超载, 草场利用不合理, 加之受干旱、鼠虫害的影响, 致使草场植被稀疏, 毒草、莠草丛生, 水土流失, 优良牧草比例减少, 牧草产量、质量急剧下降, 造成大面积草地“三化”, 草畜供求矛盾异常突出, 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草业未受到重视, 经费短缺

草业具有生态和经济兼优的功能, 草地建设与保护是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政策。但是, 在实际工作中, 一些地方仍将草业作为可有可无的副业, 没有正确处理好种植业与草业的关系, 致使草业经济发展受限。特别是受退耕还林、粮食直补和农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 一部分农民为了享受国家的优惠补助, 种草的积极性不高, 对发展草业经济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草业经费短缺表现:草业技术推广经费短缺, 使许多草业科技成果不能快速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草业事业的发展;草原植保经费投入少, 草原鼠虫害不能得到及时有效防治, 加之草畜矛盾突出, 使得草原生态项目建设成果难以巩固, 草原沙化、退化现象严重, 全市草原整体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太原市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萎缩, 从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 势必造成我市畜牧业发展的后劲不足。

4. 草原畜牧业产业化组织程度低, 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

没有草业生产、加工、经营的大型龙头企业, 缺乏辐射、带动和链接产供销一体化的能力, 尚未建立起科学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基层草原行动管理机构往往人员少, 技术力量薄弱, 技术培训、信息咨询、技术服务不到位。法规不完善, 执法环境差、手段落后, 护航作用不够。

三、草原畜牧业发展重点

1. 合理调整畜群结构, 提高经济效益

根据草原面积、草原利用率, 测算饲草料产量, 确定适宜的载畜量。淘汰老弱病残畜, 加大适龄母畜饲养量, 增加公畜、幼畜的出栏, 使畜群结构趋于合理, 提高草原利用率和畜牧业经济效益。

2. 大力推广建植高产优质人工饲草料基地

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牧草品种, 建植禾本科和豆科人工饲草料基地, 扩大饲草料生产和提高农作物秸秆加工利用率, 广泛推广青干草和青贮饲料制作技术。

3. 加强草原建设与保护

以正在实施的汾河流域草地修复治理与保护工程为依托, 实行围栏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 同时在有条件的区域进行补播改良, 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 首先可以提高牧草的利用率, 节约草场面积;其次可以提高草场的生产能力和牧草的质量;另外也有利于草场管理。

四、发展草原畜牧业的对策建议

1. 制定科学合理的草原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

结合实际制定草原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 明确阶段发展目标和发展的主攻方向, 建立不同类型的草原畜牧业产业化生产基地, 研究制定相应的草原畜牧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促进草原畜牧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 大力培育草产业龙头企业

进一步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 吸引社会资金, 发展规模种植, 培育龙头企业, 提高草畜产品加工水平, 按照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专业化、产品标准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选择基础条件好的地区, 扶持草原畜牧业产业化经营项目, 推动草原畜牧业产业快速发展。

3. 加大草业科研开发和推广力度, 提高草原畜牧业产业科技水平

研究草原畜牧业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 解决生产、加工中的相关技术难题, 制定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草畜产品标准化实施细则, 倡导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4. 加快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

(1) 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牛、羊产业要坚持数量、质量并举, 降低生产成本。

(2) 由粗放生产向集约经营转变在产业化水平上求突破,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技术服务、分户经营的要求, 建设养殖小区, 通过发展规模种草养畜户、专业养殖村, 形成集中连片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3) 由传统养殖向科学生产方面转变在规范化生产上求突破。

(4) 在农区种草养畜上求转变提高产品质量, 发展无公害食品, 千方百计保护草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5. 强化动物的疫病防治工作

草原牧业 篇9

关键词:内蒙古牧区,草原畜牧业,健康发展

1 内蒙古牧区畜牧业草原发展问题

1. 1 草原生产力减退,退化加剧

牧区出现了较大的环境压力,牧民收入增长出现下滑,草原生态严重恶化,草原畜牧业发展受阻。草原退化的主要特征为,单位面积的产草量下降,植被覆盖有下降趋势,降低了牧草高度,破坏了植被结构。当前,在内蒙古草原面积退化中,各区域草原均有退化趋势,草原退化的标志是: 单位面积产草量减少,植被覆盖率和牧草高度下降,草原植被结构改变。目前,内蒙古各草原退化面积为: 呼伦贝尔草原锐减面积12. 5% ,锡林郭勒草原和科尔沁草原锐减面积分别为29. 3% 和38. 6% ,鄂尔多斯草原退化面积更多,超过80% ,平均退化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60% ,和20 世纪50 年代比起来,单位产草量锐减了30% ~ 70%

1. 2 草原生态加重,自然灾害多发

内蒙古牧区频发多种自然灾害,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日灼、黑灾和冰雹等。近些年,这些灾害发生次数更多,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其中,位于内蒙古中北部地区尤为严重,以上自然灾害都是以交替的形式出现,其中最为严重的一次当数2001 年的史上少见的沙尘暴和白灾,能见度低,造成了人员的死亡,死亡畜牧30 万头,受灾最为严重的当数旗县,畜牧死亡数目超过一半。

1. 3 家畜种类减少,个体质量变轻

草原生态严重退化,牧区退化严重,在双重压力下,一些品种优良的畜牧民众要想更好地生存将显得十分困难,区域性品种数目不断减少,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单位个体畜体减轻,仅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在50 年的畜牧生产中,绵羊的体重减轻为30% ~ 50% 。

2 内蒙古牧区草原畜牧业发展其他对策

政府缺少有效的引导和服务,宏观调控方面的能力有待加强。特别是在金融调控和科技服务等方面,没能更好地为经济组织发展和市场服务主体提供保障,政策支撑不足,相关措施未投入到位,投入力度有所欠缺。林业调整期间不允许提升生产资料价格。农民过多投入,生活花费大,此外,一些牧民子女较多,承受较大的经济负担,许多牧民没有能力扩大生产。牧民具有较差的经营能力,对市场的适应性差,在牧民合作经济中,中介组织不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有待提升。

3 内蒙古牧区草原畜牧业健康发展对策

3. 1 改变经营方式

改变经营方式主要是产业化经营。产业化的本质就是畜牧产品的集约化和产业化,有效组织牧民,确保生产的利益化。产业化经营的实现,将切入点定位在经营方式的转变和牧业结构的调整。首先,应做好基地建设。在产业化经营中,将牛羊等畜牧产业作为主要的优势产业,结合规模企业对原料的实际需求,构建集奶牛、肉牛等为一体的生产基地,实现这些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区域化,朝向集约和标准的方向发展。其次,为规模企业提供支撑。这是这些企业实现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所在,以主导企业为核心,为规模企业提供引导,在大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实现规模的产业化。在促使企业良好发展的同时,还要为流通型规模企业提供支撑,以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为基础,构建功能多样,全方位覆盖的批发市场,形成集仓储和运输为一体的物流园。最后,为组织提供指导。牧民组织化连接产业经营,协调产业基地和规模企业之间的利益。

3. 2 优化畜种结构

草原畜牧业为草原牧区经济提供支撑,也是许多牧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非常重要[3]。当前,牧区牧种结构不完善,尤其是畜牧品种杂多,虽然区域蓄养牲畜种类繁多,然而,没有形成专业化和区域化。所以,结合专业和区域化优势,考虑牧种区域布局的结构特征,满足发展需要,推进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的快速化。结合生态草原的规模性和专业养殖性,明确牧种未来发展方向,将有潜力的优势牧种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区域产业优势。当前,牧区普遍存在畜种结构不合理,在优势区域,安排专门牧户,构建层次分明的、一定规模的、突出优势的、获得良好效益的畜牧产业结构,形成专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格局。结合内蒙古牧区的实际情况,构建肉羊优势产业区,也即是主要肉羊品种为苏尼特肉羊和东北肉羊等。对肉牛,使构建的生产区以半农半牧为结合的特色; 基于锡林郭勒草原,构建中部草原肉牛生产区。考虑产业布局实际情况,使牧种结构合理化,快速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格局。

3. 3 改变繁育方式

实现养殖的模式化,为母畜提供充足的营养,确保母畜较高的体质,使用同期发情和人工催情的方式,尽早进入繁殖期,提高繁殖质量。在区域优良品种中,挑选具有多羊羔的能羊,优化繁殖。确保一羊一年产一只羊羔,对优良品种的公母羊,进行不同品种间的组合,保障较高的双羔率。其中,单双胎公羊配单双胎母羊,产双羔概率不同,使用双胎公羊配双胎母羊,能明显提高双羔率,所以,为选配繁殖力提供保障。此外,国外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说明,使用多胎品种和区域品种羊杂交,能在短期内提高繁殖力,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式,如果使用布鲁拉羊和兰德瑞斯羊等品种羊进行杂交,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产羔率。在此种基础上,缩短羔羊喂奶时间,根据不同种群,进行饲养,短期内提高肥育质量,尽早出栏,创造更大经济效益。

4 结论

草原牧业的健康发展,是我国经济协调性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主要在于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然而,畜牧流通依然值得关注。从当前来看,这种情况十分重要,可以认为,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也即是草畜两种产业的结合发展。因为,牧区草原畜牧业具有独特性,健康发展包含了一定的政治意义。内蒙古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不仅要保护和提升草原生产力,还要着力提高农民收入,下述几点显得十分重要: 草原牧业发展以不牺牲草原为代价,退牧还草; 运用传统畜牧思想,关注畜牧产业的生产,重视流通区域的改革,构建公平有效的畜产品市场体系; 政府提供的资金支撑至关重要; 制度和机制的改革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内蒙古草原牧业的健康发展,要扩大草原建设,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内蒙古畜牧业自身基础薄弱,发展不完善,必须由政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支撑,扩大资金投入,提高草原牧业的发展潜力,为健康发展做出努力,使草原畜牧业走上良好的发展道路,尽早实现既定目标。

参考文献

[1]高翠玲.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生产组织制度创新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

[2]张振敏.郑玉花.我国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转型思路[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35(4):41-42.

上一篇:提升课堂效率下一篇:西方纪录片里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