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畜牧业

2024-09-16

草原畜牧业(共10篇)

草原畜牧业 篇1

草原是草原畜牧业赖以发展的根本,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但是当前我国草原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草原退化、草原沙化、资源衰退等问题日渐严重,严重影响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草原文化是一种朴素的游牧文化和生态文化,它以人与草原和谐共处为基本思想,以游牧生产生活方式为基本特征,以崇尚自然、崇拜英雄、践行自由等为精神内核。草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对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深入考察草原文化在草原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探究以草原文化促进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方法路径。

1 草原文化在草原畜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前提,马克思说过“在自然环境中,不同的公社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生产方式也各不相同”。辽阔的蒙古草原创造了独特的游牧制度,形成独特的草原文化,所谓草原文化是蒙古游牧民族在近千年游牧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以人与草原共荣共生为思想内核,以协调人与牲畜、牲畜与牧草、牧草与草场关系等为重要内容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的总和。草原文化是蒙古草原的保护神,自从她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呵护着蒙古大草原与草原畜牧业。

1.1 草原物质文化有利于草原畜牧业发展

草原民族以放牧、狩猎为基本生产方式,这种物质生产使蒙古民族形成了尊重自然、顺服自然的价值观,蒙古民族的生活习俗、生产方式等都体现着这种人与草原和谐的价值观。比如蒙古人传统的居住方式———蒙古包对草地植被基本没有伤害;蒙古先民的交通工具———大轮勒勒车,车体很轻,车轮为木质,对草原植被伤害很小。此外,草原五畜(蒙古马、蒙古牛、蒙古双峰驼、蒙古山羊、蒙古绵羊)是长期筛选形成的、有着较强生态耐性的地方家畜,是严酷自然环境和粗放经营模式中的优良畜种[1]。

1.2 草原价值文化有利于草原畜牧业发展

在长期游牧和狩猎生活中,蒙古人形成了热爱草原、感恩自然、爱护家畜、维护环境的价值观,如长生天佑护的天佑观、感谢自然恩赐的感恩观、“保护自然是善,破坏自然是恶”的善恶观、自然至美的审美观。蒙古民间祭词《午时》中有“群马给牧民的恩赐……回报其盘器”,蒙古谚语中有“花卉是草原的装饰……若无牛羊,草原空虚”。此外,在与草原的和谐共处中,草原人民很早就形成了保护草原、保护自然的价值观念,这些多散见于蒙古民歌和歌谣之中,比如草原民歌《十三匹骏马》中就有“牧人爱宇宙……苍天交给我们的任务”;《十三首阿尔泰之歌》中有“吉祥安康的阿尔泰山啊……牧人永远保护您安康”等等。显然,草原文化在意识形态、伦理规范、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维,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这对于发展草原畜牧业、建设草原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1.3 草原制度文化有利于草原畜牧业发展

草原文化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的蒙古高原地区,“蒙古高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水源匮乏”“其地气候寒冽……八月又枯”。在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游牧民族选择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游动轮牧的生产制度,即根据牧草生长情况在不同草场进行轮流放牧,这样不仅能够为牲畜提供充足的营养,也有利于草场和牧草的修养生息,这种游牧制度很好地适应了草原的生态环境,促进了人与草原的和谐共处。在长期发展中,草原民族出现了许多保护草原、保护自然的成文法,如《大扎撒》《阿拉坦汗法典》《卫拉特法典》《喀尔喀法典》等,这些法律都规定“禁止向水中溺尿”“长草时掘地者……诛其家;见草原火灾不救者,罚其畜”等等。此外,草原上还形成了许多保护草原的习惯法,如禁止在畜群饮用的江河中洗涤、不得捕杀怀胎的母兽与幼崽、不得随意砍伐尚未成材的树木等等。

2 草原文化视域下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困境

草原文化是游牧民族在长期游牧生活中形成的、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吻合的地域文化,有着高度的历史合理性与必然性。草原文化中爱护家畜、保护环境的朴素情感以及轮牧的生产生活方式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促进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2]。但是长期以来,地方政府用农业文化理念和小农经济思维管理草原畜牧业,开发草原资源,严重制约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给草原生态环境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

2.1 人口激增引发草场退化

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人口增长直接影响着草原生态环境,影响着草原畜牧业的发展。长期以来,草原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适应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发展。建国以来,政府将草原当成未开垦的“处女地”,加大了草原“开发”的力度,草原迁入人口逐渐增多,人口、牧畜、草原之间的矛盾日渐明显,草场、牧场退化、沙化问题日渐严重。以白音锡勒牧场为例,1950年修建牧场时总人口仅为20人,牧畜头数为1 022头;2004年总人口为12 000人,牧畜头数为615 670头,人口和牧畜头数均增长了600倍。人口和牧畜头数激增导致草原的资源承载能力下降,并带来了草地退化、草场沙化、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2.2 草原开垦引发草畜矛盾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始终以农耕思想和小农经济思维看待草原,将草原看成未经开发的“宝地”,在草原上开垦土地、开荒种田、开发矿产等,严重破坏了草原生态环境。建国后,内蒙古草原上出现了三次开垦高潮,开垦耕地面积近千万亩(1亩≈667㎡),仅部队系统开发耕地就达到200多万亩。1986年内蒙古自治区也提出建设“国家商品粮基地”的经济发展策略,直到1997年仍鼓励各个草场扩大耕地种植面积。这些错误的政策导向激化了人与草原的矛盾,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带来了草原恶化、草场退化等问题。

2.3 圈地放牧导致生态失衡

古代蒙古草原实行部落首领占有、集体使用的经济制度,利用政权力量组织游牧,这无疑促进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保持了游牧生产方式的长盛不衰。自清代以来,统治者对蒙古实行了“分封制”,将流动放牧封锁在固定的区域之内。改革开放后,我国在蒙古草原全面推行了“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并落实了草场承包经营权,此后牧民过上了定居生活,只在定居点周围的草场上重复放牧。这种经济制度直接破坏了游牧的生产方式与社会结构,并带来了严重的草原生态环境问题。比如家庭承包经营以来,许多牧民片面追求牧畜头数,完全忽视了草场的生态承受能力,导致过度放牧、草原退化、生态失衡等问题日渐凸显。此外,地方政府按照牧畜头数征收税收,形成了“以牧畜数量论英雄”的官员考核制度,这也加速了草畜失衡,制约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3]。

3 以草原文化促进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方法路径

生态环境与文化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不同生态环境会造就不同的文化形态,而特定的文化形态会适应并保护生态环境。在草原畜牧业发展中,人们摒弃了传统的草原文化,结果导致草原生态失衡,草场牧场退化,草畜矛盾加剧等等。因此,应不断从传统草原文化中汲取营养,培育草原生态价值观,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健全草原游牧放牧制度,实现畜牧业与草原生态系统相互协调,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3.1 培育草原生态价值观

从本质上讲,草原文化是一种生态文化,不论是长生天佑护的天佑观、感谢自然恩赐的感恩观,还是“保护自然是善,破坏自然是恶”的善恶观、自然至美的审美观,都蕴含了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这些对于化解人与自然冲突、促进草原生态平衡等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在发展草原畜牧业中,要树立人与自然平等、人与草原和谐的生态价值观,并通过多种方式宣传草原生态价值观,以提高全体牧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比如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方式宣传保护草原生态的重要意义,使保护草原、合理放牧的观念深入人心;还要将保护草原、保护环境等融入学校教育之中,引导学生从小就树立生态保护意识。此外,还要继承保护草原、尊重自然的草原伦理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培育以生态和谐为核心的现代草原文化,使广大牧民能够自觉保护草原生态环境[4]。

3.2 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

当前,草原畜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生态系统结构失调、生态功能退化,这些带来草原沙化、荒漠化等问题,也导致牧民生活贫困化。为了促进草原生态保护,2002年我国重新修订了《草原法》,明确提出草原建设要以“生态、经济目标并重,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2003年我国在各牧区实施了“退耕还草”政策,内蒙古地区也提出了“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战略。在草原生态保护中,地方政府要以草原生态价值观为指导,切实将草原生态保护放到重要地位,及时解决草原生态保护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比如要大力建设草籽基地,扩大青饲料种植面积,加强牧区水利建设,培育优质人工草场,以缓解天然草场的生态承载压力[5];再如要按照《退耕还草条例》的要求,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推进牧区退耕还草工作,以更好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3.3 完善草原畜牧业发展制度

传统草原畜牧业最核心的思想内容是适度放牧、合理利用草原,游牧方式就是合理放牧的一种古老形式。学者满都夫说过“游牧文明有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面……继承游牧轮放制”。历史经验也证明,游牧方式维护了草原生态平衡,对草原畜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在草原畜牧业发展中,要挖掘草原游牧制度科学性与合理性的一面,并将之融入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之中,建立以促进草原生态平衡为核心的畜牧制度,以推进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可以将生活定居和游动放牧结合起来,不断完善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等制度,可以在水草丰美的地区发展圈栏畜牧业,在缺水的草原地区实行季度轮牧,以促进草畜平衡;再如可以在坚持草场、牧场承包制度不变的前提下,紧密结合草原民族的传统文化,实施草原畜牧业合作经营制度,走合作生产、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6]。

草原文化是以人与草原和谐共荣共生为思想内核,以协调人与牲畜、牲畜与牧草、牧草与草场关系等为基本内容的生态文化。正是在草原文化的佑护下,才有了人与草原的和谐共处以及草原畜牧业的繁荣发展。为此,应深入挖掘草原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以化解草原生态失衡问题,促进现代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钟龄.生态环境建设是内蒙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J].北方经济,1999(3):97-98.

[2]李登样.对草原文化变革与重塑的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1):41-45.

[3]无极.略论草原文化的底蕴、内涵和创新[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00-104.

[4]刘钟龄.建设北方绿色生态屏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做出贡献[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58-61.

[5]李艳波,李文军.草畜平衡制度为何难以实现“草畜平衡”[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1):124-131.

[6]乌云,娜仁高娃,田瑞芳.呼伦贝尔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2):18-21.

草原畜牧业 篇2

草原畜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路

1.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虽不适合于农耕但却适合于畜牧,尤其适合游牧.而游牧生活又不允许人们聚落而居,更不允许将草场分割为大小不同的`条块占为己有.随着移民的大量流入和农田范围的不断扩大,内蒙古自治区的许多地区社会经济活动经历了游牧→牧农并存→半农半牧→农业的变迁过程.

作 者:包玉山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政经系教授刊 名:北方经济英文刊名:NORTHERN ECONOMY年,卷(期):“”(11)分类号:F3关键词:

草原畜牧业 篇3

关键词: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经营方式

内蒙古大草原属于北方温带草原,它面积大,类型多,是世界上保持和利用时间最长的天然草原之一,草原畜牧业作为内蒙古的主要支柱产业,在地区的发展过程中,以科学的方式固定草原,可持续经营来发展畜牧业,具有很大的意义。

1.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状况

随着我国的入世,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草原畜牧业的比较优势将更加突出,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将得到显著增长,这对于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大好的机遇。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地区草原畜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牲畜总头数和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增长。目前,草原畜牧业已经具备生产100万吨肉类,300万张优质皮张,6万吨毛,4000吨羊绒,60万吨鲜奶以及年总增2000万头以上牲畜的综合生产能力。并且,内蒙古地区草地资源丰富,具有大力发展草原畜牧业的优势,这样既能提高国土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又能增加农牧民的收入,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

2.草原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1草原“三化”问题严重

内蒙古草原面积占全国的21.7%,有6359万公顷可利用草原面积,目前已退化的草原面积达3867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60%。呼盟、锡盟的草原退化面积达23%和41%,鄂尔多斯草原退化68%以上,以荒漠草原为主的自然灾害,也有人为因素在内。一是大规模毁草开荒。1995年前后粮价有所回升,使得呼盟等地的一些草原被大面积开荒,种上了农作物,这虽然解决了近期的粮食和部分收入问题,但却改变了草原的性质,相当多的耕地后来成为低产田,开垦后又被撂荒,这样的草地很容易退化,至少需要数十年才能恢复到原初草原状态,部分草原可能将永远停留在退化的状态。这样,既缩小了牧场空间,增加了草地压力,又直接威胁到牧民的生活,人们将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二是草场过牧严重。草地面积税减,但牲畜数量不断增加,草场严重超载。以锡盟为例,近十几年来,许多牧民的传统观念是以牲畜头数来显示富裕程度,相当多的牧民不愿出栏牲畜,牲畜头数从1000万头只发展到了1811万头只,但同期可利用草地面积却因开垦、沙化减少了40万公顷,草地的载畜率大大增加。目前,很多牧区草场超载率在40%以上,加重了草原负担,加剧了草原退化、沙化。三是草地建设缓慢。由于资金、人才、物力投入不足,我区草原建设的力度非常小,建设人工草地、半人工草地的状况不佳。我区人工种草、改良草地的面积极少,仅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而与自然条件相当的美国相比,其围栏达95%,以致其载畜量和产肉量也是我们的几十倍。

2.2粗放型的经营方式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基本上还是自由放牧、粗放经营的管理方式。很多牧民的牲畜无固定的棚圈,饲草无稳定储备,牲畜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差。2000、2001年的雪灾,锡盟地区牧民的牛羊绝大多数是自由放养,牲畜死亡率高达50%,造成了惨痛的损失。另外,由于绒山羊的粗放散养,也给草原带来一定的破坏,当草少时,羊采食会把草根都一同吃掉,使大面积草场受到严重破坏。

2.3畜产品市场化程度低

内蒙古草原面积大,很多牧民都分散经营,畜产品的变现能力很低,加工能力很弱,在市场上以销售活畜为主,产业链条短,所获加工增值收入几乎没有,使深加工、再加工利益大量流失,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

3.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方式

内蒙古具有天然的草原资源,拥有畜产品生产和出口的价格优势,选择适宜的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方式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根据空间位置、资源状态及生产特征来划分相应的经营方式,以实现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1巩固草原基地方式

通过完善草场承包制,加强草地保护、建设,以治理恢复为前提,全面实行季节性禁牧,在处理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实行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一是落实好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内蒙古草原早在80年代末就开始推行承包制,今后要进一步加以完善,规范草场有偿使用,以草定畜,草畜平衡,超载罚款。我区的伊盟和阿盟多数草原属于荒漠草原、半荒漠草原,为促进草原生态良性循环,防止草地继续退化,要做到查清各乡、嘎查草场资源情况,核算出承包户的草场面积、产草量,适宜载畜量,保证草原生态良性循环和持续利用。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草原的恶劣面貌。各级政府、集体和个人必须加强对草原的投资力度,改良天然草场,增加牧草覆盖度,建立人工草地,实行围栏封育等措施,引进国外牧草新品种,生产优质鲜草和干草。赤峰的巴林草原实行划区轮牧,使草原得以休养生息,取得良好的效果。赤峰目前已建成永久性棚圈11.5万处,围栏草场1350万亩,人工草场470万亩,配套小草库伦1.5万处,引进和培育了很多牧草新品种,对畜牧业的长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三是优化畜群结构。因地制宜,指导牧民调整畜群结构,选择牲畜品种,缩短畜群生产周期,加速畜群周转,提高出栏率、商品率和经济效益。结合市场需求,提供优质的绿色畜产品。内蒙西部草原类型适合发展山羊、骆驼、细毛羊和少数耐粗饲的大畜;东部的草甸草原适合发展肉牛、奶牛,兼养肉羊、细毛羊;中部典型草原以肉羊、细毛羊为主,兼养肉牛、奶牛。要积极推进“牲畜种子工程”的顺利实施,有步骤分阶段地引导牧民调整生产结构,使整体布局合理,实现草原畜牧业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的转变。

3.2产业化经营方式

一是促进畜产品加工。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畜产品的加工能力是关键。这样能促进畜产品流通,增加农牧民收入,进而又能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对于交通较方便,基础条件较好的锡盟、赤峰、呼盟的部分草场,在建立牧区乳、肉、毛、绒基地的前提上,发展扶持已有的产品优、效益好的加工企业、流通企业或新建一批龙头企业,展开横向联合,延长产业化链条,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牧工贸一体化服务,提高畜产品品质,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农牧民的收入,实现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选择主导产业。内蒙古具有发展畜牧业的天然条件,我们要力争在“羊肉、牛奶、羊绒”三大产品生产上取得全国领先地位。1998年赤峰用内蒙古7%的草场饲养了全区15%的牲畜,全市牧业以肉牛、细毛羊为主,牛存栏88.8万头,细毛羊存栏228万只,牧业产值达到17.6亿元,他们采取短期育肥,生产高档优质肉类,以科学合理的经营方式,实现了畜牧业的发展。目前内蒙很多的牧区正逐步形成区域化经营格局,要引导牧民选择主导产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专业化、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收入增长。内蒙古的典型企业目前有伊利、蒙牛、兴发,他们都较好的实现了公司加牧户、生产加服务、收购加销售的产业化方式。我们已经步入世贸组织的大门,WTO对内蒙古畜牧业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时机,采取保护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地区特点,选择适宜的经营方式,实现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燕琼等·促进西部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1(9)

2·周立华等·肃山县山地畜牧业的发展模式·农业经济问题,2001(9)

3·内蒙古自治区计委·1998年56号文件

4·暴庆五·草原生态经济协调持续发展·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

草原畜牧业 篇4

生态畜牧业是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利用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畜牧业生产,建立新型的动物生产模式。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的规律和要求,把生物系统、环境系统和管理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利用,形成优化的、高效益的动物转化体系,同时实现无污染、无废物生产,通过多层次利用,多层次的增值,实现生态、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畜牧业优质、高效、持续发展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1~2]。生态畜牧业是畜牧业发展的新方向,在中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草原生态畜牧业是生态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目标和新方向。草原生态畜牧业是在综合草原经济生态复合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各组成要素的特点的基础上,整体的保护和恢复生态,科学地利用草原,优质高效低耗地发展草原畜牧业,达到草原系统的土—草—畜—人协调统一,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集约畜牧业又叫密集型畜牧业或工厂化畜牧业,是指在一定的土地(草原)面积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新的技术措施,进行精心饲养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其实质是建造最适畜禽的生产环境,提高机械化水平,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遗传理论和育种技术、配合饲料技术、环境控制技术及机械自动化技术等)改善生产工艺,合理组织劳动,从而缩短饲养周期,取得较高的劳动生产率、饲料转化率,力求在单位面积上获得“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的经济效益[3]。集约畜牧业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属于现代畜牧业范畴,在中国也已经有几十年历史。

由于草原上超载过牧现象严重以及草原退化等问题,造成草畜矛盾尖锐。在草原畜牧业转型以及草原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中,专家提出退牧还草、季节性轮牧、休牧以及舍饲、半舍饲的饲养方式,提出通过饲养方式的改变以及补饲等方法达到草畜平衡,实现草原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与传统草原畜牧业的自由放牧相比,舍饲半舍饲的技术含量提高,集约化程度提高,因此造成了草原生态畜牧业是集约型畜牧业的困惑,甚至形成了草原上要发展集约型畜牧业的观点[4]。本文的目的,就是要解答这种疑惑,辨清草原生态畜牧业的实质内涵。

的确,在很多方面草原生态畜牧业与集约型畜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他们都注重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使用,注重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来提高效益。无论草原生态畜牧业还是集约型畜牧业都注重畜群结构的优化,注重通过科学的家畜管理技术及畜牧业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目标:高效、低耗。集约化生产无疑是获得高效低耗的经济效益的最优途径,因此,在畜牧业的现代化生产中,都会朝着集约的方向迈进。中国传统的草原畜牧业生产效率低,因此在朝着草原生态畜牧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在生产中某个环节,甚至整个生产过程的集约化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变游牧为定居、通过土地置换来扩大生产规模、通过围栏来管理家畜、冬春季节舍饲等都可以视为集约化的表现。而在国外,也有生态畜牧业集约化程度很高的例子,以美国为例,其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典型特点就是集约化水平高[5]。

然而,即便是草原生态畜牧业与集约型畜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也有着本质的不同。首先,其驱动机制不同。草原生态畜牧业是生态与经济二者共轭驱动的发展方式,而集约型畜牧业是单一的经济驱动型。由于其驱动机制不同,也就造成了其生产方式、目的不同。草原生态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产品的优质、安全。在生产过程中尽量避免影响畜产品质量及人体健康的添加剂、兽药等的使用。尊重自然规律,保证家畜的自然生长。因此,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要保留放牧,而不是完全舍饲。但是,在放牧过程中,可以通过科学的方式来管理家畜,比如进行季节性轮牧,在保证家畜生产需求的同时,让草原得到修养生息,让草原生态系统得到恢复与重建。在冬春季节的禁牧、休牧目的也是如此。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中,会有短期的舍饲,或者叫半舍饲,往往选择在冬春季节缺草期,其目的除了保护草原外,还可以减少冬季家畜因游走及抵御寒冷而耗费能量。尽管如此,草原生态畜牧业的一个重要主张是提高家畜在秋季的出栏率,也就是尽量减少在冬春季节舍饲的家畜数量,只留基本母畜越冬。这样既降低了家畜越冬的投入,又不会减少秋季家畜出栏的数量,同时还保护了草场,也就是减畜不减收,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共赢。通过草原生态畜牧业的这些主张与措施,可以发现,草原生态畜牧业,不仅注重经济收入,更注重草场的保护与生态系统的保护重建。

而集约型畜牧业最重要的目标是经济效益,因此其主要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注重的是产品的量。尽管集约型畜牧业也追求优质、低耗,但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高产、高收益。因此,为了高产高效,集约型畜牧业往往会割裂了动物与植物之间的自然联系,忽视了动物生长发育的自身需求,而在生产中大量使用添加剂和兽药,降低了畜产品的质量,甚至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另外,集约化生产追求规模效应,造成生产集中,而致使禽畜粪便污染土壤和水源,造成环境污染。总之,集约型畜牧业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方式。在这种驱动机制下,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都可能成为其牺牲品。但由于其高效的特点,集约型畜牧业也可能是畜牧业发展史上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过程。集约型畜牧业本身是社会经济发展、机械化程度提高的、生产效率提高的一个体现,但当经济发展到另一定阶段,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开始注重食品安全时,单纯的集约型畜牧业也就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方式,如集约型生态畜牧业,此时,“集约”只是生产手段,而不是目的。

草原生态畜牧业与集约型畜牧业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那么在中国的草原畜牧业发展中,如何把握住其中的尺度呢?

当前世界上常见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以集约化发展为特征的农牧结合型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二是以草畜平衡为特征的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三是以农户小规模饲养为特征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四是以开发绿色、无污染天然畜产品为特征的生态畜牧业模式[6]。四种模式各有特点和适应发展的环境。中国的生态畜牧业从传统畜牧业发展而来,由于中国农业发展以整体、传统的小农、小牧经济为主,因此,目前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以第三种模式为主。这种发展模式以家庭为单位,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但主要缺点是效率低、风险高,因此研究者们不断致力于其他发展模式的研究。草原生态畜牧业是中国生态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中国北方草原退化的有效途径[2],因此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对于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生态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的草原政策是生态优先,兼顾发展经济,也就是说生态保护建设放在了经济发展的前面。其原因不是为了实现生态畜牧业发展,更多的是对过去草原退化的一种补偿,也就是说,草原生态畜牧业是在恢复草原生态的条件下的畜牧业经济,这本身就像一种夹缝中的生存,既要进行经济生产,又没有充足的资源可以利用,甚至为了保护草原生态,必须减小生产规模。在这种背景下,当前,中国的草原生态畜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寻求低耗、高产的途径。

摘要:通过概念论述了草原生态畜牧业与集约型畜牧业的联系与区别,探讨了中国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的途径。提出草原生态畜牧业与集约型畜牧业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中国的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必然要经历一定程度的集约化过程,这种有条件的集约化生产是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以生态、经济、社会效应的统一为目标,以生态优先为前提,进行优质、高效、低耗的畜牧业生产。

关键词:草原生态畜牧业,集约化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

参考文献

[1]李长胜,孙凤俊,王书杰,等.动物生态与生态畜牧业[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6):376-379.

[2]侯向阳.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是解决草原退化困境的有效途径[J].中国草地学报,2010,(4):1-9.

[3]金铁城.畜牧业集约经营[J].黑龙江畜牧兽医,1984,(2):17-18.

[4]于铁夫,卢德勋.对内蒙古畜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内蒙古畜牧科学,2001,(5):1-11.

[5]颜景辰.美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J].世界农业,2008,(1):47-50.

草原畜牧业 篇5

**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东经106°30′—107°39′,北纬37°05′—38°10′,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属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境内沟壑纵横,梁洼相间,地形起伏不平。气候干燥,降水稀少,风大沙多,年降水量250毫米左右。全县总土地面积713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4万亩,天然草原面积

835.4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714.5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6.8。南部和中部的部分地区为干草原,中部和北部为荒漠化草原。全县辖8个乡镇1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5万人,是一个以牧为主的农林牧综合的半农半牧区。**县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唯一列入全国的牧业县,草原畜牧业是全县的支柱产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畜数量的增加,造成草原超载过牧,加之长期沿袭传统粗放的经营方式及滥采、滥垦、滥牧、滥伐等人为现象的破坏,天然草场得不到生息繁衍,使原本就脆弱的固沙植物遭到严重破坏,天然草场大面积退化、沙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近年来,国家在我县实施“三西”“牧区开发示范”和“以工代赈”等项目,通过大规模的草原建设和行之有效的草原保护措施,促进了全县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项目区植被得到有效恢复,部分地区实现沙漠化逆转,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草原生态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截止2003年底,人工种草留床面积67.4万亩,草原承包到户或联户550万亩,2001年11月全县714.7万亩草原全面实行禁牧,86万只羊实行舍饲圈养。通过综合治理,林草覆盖率由1991年底的11提高到现在的20,200多万亩的沙化草原得到不同程度治理,50万亩流动沙丘固定,120万亩退化草原恢复植被,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促进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主要做法及措施

(一)科学规划,合法布局,综合治理,大力进行草原建设

**县认真总结多年来草原生态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本着“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模治理,因地制宜,多方筹资,协同共建”的原则,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全县草场资源综合调查、土壤普查和畜牧业区划等工作,制定了综合治理方案,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通过推行人工种草、划管封育、围栏补播改良草原,实行草原禁牧,舍饲圈养,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加强小流域治理,控制人口增长等综合措施,加快了治理速度,提高治理成效,特别是草原围栏补播改良草原,促进了大面积草场植被有效恢复,畜牧舍饲养殖技术的推广,加快了羊只育肥出栏销售,提高了畜牧业经济效益,推动了全县草地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二)健全机构,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草原

贯彻落实草原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大草原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草原监理机构,加强草原监理队伍建设,严厉打击破坏草原活动。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区政府《通知》精神,在区、市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会同公安、交通、工商等部门组成联合查挡组,通过说服教育,遣散劝返,设卡堵截等方式有力打击乱采滥挖甘草的不法行为,对恢复天然草原被,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针对违法开荒,大面积破坏优良草原的现象,积极组织草原执法人员深入重点乡村制止,责令对所开垦的荒地限期退耕还草。

(三)落实政策,健全机制,全面推行草原承包经营责任制

为贯彻落实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建设会议和《自治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草原承包责任制的通知》精神,切实落实农民草原的自主经营权,我县全面推行草原承包经营责任制,坚持“谁承包,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和承包经营权50年不变的原则,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建设和管护草原积极性。截止今年4月10日,全县草原承包工作经过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明确草原界线,制定实施方案,落实承包任务,开展承包内业等6个阶段的工作,将534万亩草原承包到户或联户,真正做到了面积准、地块清、标记明、制度实、表册齐、证件全。4月15日我县草原承包工作通过自治区检查验收。

(四)科学规划,分区治理,加快退耕还草步伐

结合草原承包和草原禁牧工作的开展,制定退牧耕还草规划,按照自然条件、生态特征和生态环境演替方向,将全县划分为风沙干旱区、黄土丘陵干旱半干旱区和荒漠绿农业区三种类型区域进行治理,2003年—2007年退耕还草34万亩,围栏封育补播400万亩,生态移民8000人。通过已垦草原退耕还草与天然草场退牧还草有机结合,以草兴牧,强民富民,实现生态环境初步好转,使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五)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积极培育生态建设典型

为充分调动千家万户种草治沙的积极性,**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草原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暂行规定》、《围栏草场管理办法》、《人工种草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发展草业、治理生态环境的规定和办法,建立国家、集体、个人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资

机制,出台了“谁承包,谁投入,谁管理,谁受益”的政策,采取公司加农户,大户带动,联户行动等多种形式,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种草治沙的积极性,提高了治沙效益,涌现出许多种草养畜的典型示范户。柳杨堡乡杨寨子村农民杨培荣种草治沙,围栏补播草场1100亩,养羊90只,年收入3万元。全县共培育典型舍饲养殖示范户302户,同时以绿海苜蓿产业有限公司

为龙头,积极发展草产业,逐步形成公司 基地 农民的经营格局,带动全县草产业发展。

(六)草原禁牧,舍饲养羊,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生态改善,农民增收“三赢”

在禁牧试点的基础上,我县于2002年11月1日在全面实行草原禁牧。一是针对舍饲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上,县上采取政府补一点,银行贷一点,农民筹一点的投资形式,结合草原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加强畜牧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解决群众在舍饲圈棚,饲草料加工机械配备,羊畜饮水等方面存在的困难问题。二是加大畜牧科技培训服务力度,采取领导包片,技术人员包乡、包村、包户的办法,深入村户,大力推行普及草饲草料转化,羊只“三高一快”育肥,暖棚养殖、人工种草、疫病防治等畜牧技术。通过技术培训,使粗放养殖逐步向科学饲喂的新型养殖转变。三是结合退耕还草工程的实施,鼓励群众在退耕地内间作苜蓿等优质牧草,以解决舍饲畜牧业的饲料短缺问题,切实减轻草场的压力,促进了草原、羊畜、生态的良性循环。

(七)生态移民,重点整治,建立绿色生态屏障

对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实行生态移民,整体或大部分搬迁至扬黄灌区,原居住地全部进行生态建设。县委、政府已决定利用3年时间将苏步井乡整个搬迁至扬黄灌区,腾出55万亩地搞生态建设,第一批搬迁的250户农户已在城西滩建起了新居。其他乡镇也都有不同数量的生态移民,腾出大面积的沙化和水土流失地进行生态建设。全县计划生态移民4万余人,腾出30万亩耕地和150万亩左右草原进行生态建设,仅此一项就使全县草原面积增加60万亩,林草覆盖率提高到40。

三、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的发展。

草原畜牧业新时期研究进展评述 篇6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畜牧业发展已经连续二十多年创造了持续增长的奇迹, 随之畜牧业也已成为中国农村及草原牧区经济中最活跃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目前, 在我国学术界中, 对于草原与草地的定义还存在着混淆。我国草原科学的奠基人王栋 (1955) 对草原的定义是:“凡因风土等自然条件较为恶劣或其他缘故, 在自然情况下, 不宜于耕种农作, 不适宜生长树木, 或者树木稀疏而以生长草类为主, 只适于经营畜牧业的广大地区”;其对于草地的定义是:“凡生长或栽种牧草的土地, 无论生长牧草株本之高低, 亦无论所生长牧草为单纯之一种或混生多种牧草, 皆谓之草地”。前者自然因素较大, 后者人工因素较大。李魁 (2005) 在其著作中指出, 草原畜牧业主要是利用草原牧草资源, 采取放牧的方式饲养家畜和获取畜产品的畜牧业。作为畜牧学和农学的范畴中的一个术语, 草原是指大面积的多年生旱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天然植物群落和其着生的土地总称。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 以放牧为主的生产方式的采用, 是草原畜牧业与其他畜牧业尤其是农区畜牧业相比, 具有明显的投入成本低、产品质量优、产出效益高的特点, 因而历来是我国牧区的主体产业, 但也具有着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非平衡性、灾害的频发性等致命弱点。

敖仁其 (2001) 指出了草原畜牧业的优势。第一, 草原畜牧业依附自然资源的属性尤为突出, 在气候干旱寒冷、资源匮乏、土壤沙质化的地区只有选择了草原畜牧业才能获得较高的、稳定的经济收益;第二, 与粮食作物相比, 牧草是一种廉价的营养源, 不管是天然草场还是人工草场, 其投入要比一般的粮豆作物少几倍到几十倍;第三, 草原畜牧业, 是对符合生物群落的管理, 既是对植物群落的管理, 又是对动物群落的管理, 同时还是对人工动植物群落和野生动植物群落相互依存和达到有效互补过程的管理。2011年《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 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 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是全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牧区矿藏、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富集, 旅游资源丰富, 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接续地。

二当今草原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困惑

1. 草原生态环境恶化

草原退化, 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进而加剧了自然灾害。由于草原植被稀疏, 高度降低, 覆盖度下降, 水蚀和风蚀严重, 从而造成沙尘暴和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下降。沙尘暴发生的高频率是草原退化的指示器、加速器和催化剂, 也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标志, 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沙尘暴具有致灾重、成灾面广的特点, 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损失。内蒙古2011年气象灾害公报中指出, 2011年内蒙古因气象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造成719.4万人受灾, 死亡29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14.9万公顷, 其中31.2万公顷绝收;倒塌房屋1.6万间, 死亡大牲畜4.9万头 (只) ;直接经济损失107.3亿元。其中, 干旱、局地暴雨洪涝、局地强对流、雪灾和低温冷害, 以及病2012年第9期虫害为主要气象灾害。

2. 牧民生计恶化

杨汝荣 (2002) 研究表明, 草地退化的直接后果使草地生产力下降。内蒙古的各类草地产草量平均下降29.2%, 严重地区下降60%~80%, 其中干旱草原下降最多, 为33.3%, 荒漠草原30.3%, 半荒漠草原30.0%, 草甸草原27.3%, 森林草原25.0%。随着草地牧草产量的下降, 导致草地载畜能力也在下降.目前内蒙古天然草地载畜量仅相当于20世纪50年代的75%, 60年代的80%。海山 (2007) 认为, 照搬农村或国外模式, 在牧区实行“草畜双承包”政策, 支解了放牧五畜 (马、牛、驼、绵羊、山羊) 的草原生态畜牧业有机整体, 迫使畜牧业走上低层次数量型扩张的发展道路, 从而导致草场超载过牧, 是其必然结果是草原生态环境整体恶化, 进一步加大了生产经营成本并造成牧民的贫困化。

孟慧君 (2010) 指出, 退牧还草政策的实施使草原畜牧业的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式经营转变为集约化经营, 这大大增加了农牧民的生产成本。首先, 基础设施建设一次性投资巨大, 需要有农牧民自筹资金解决。牧民收入水平本来就不高, 这极大地增加了牧民的负担。其次, 购买优良品种、棚圈折旧和水电费大幅度上升, 饲养成本明显增加, 畜群品种和结构调整也需要牧民持续投入资金, 这也直接增加了牧户的生产性投入。再次, 近年来, 草原生产能力的下降和生产生活成本的不断上升, 如科技、信息、教育等间接费用投入的增加, 使牧民的生产生活成本加大, 负担加重, 农牧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短期内有所下降。

3. 草原自身的特殊性

草原畜牧业与农区畜牧业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如果单一地把农区畜牧业的制度模式照搬套用在草原畜牧业上是不可取的。敖仁其 (2005) 指出, 用一种外来的制度规则迅速取代原有演化出来的制度体系, 必定会付出高额的制度变迁成本和长期的难以抵消的诸多负面效应。以农耕思想指导牧区草原畜牧业发展激发了草畜矛盾。事实上, 草原畜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尚不明确。可以这样说, 农区的发展解决了我国人民吃饱的问题, 而牧区的生态作用、草原的碳汇价值、青藏草原水塔, 是将决定我们生存环境的问题。田艳丽 (2009) 认为, 农耕文明的最大特点是土地有清晰的物理界线, 而游牧民的土地界线相对模糊, 物理界限交错或重叠现象极为普遍。草原承包经营制度没有根本解决草地资源的非排他性。因此, 在草原执行承包到户政策的前提下, 对于移民到牧区来的中原农民来说, 明晰土地界限的意识必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并且与牧民的土地观直接冲突。

由于经济利益及政策实施的不恰当性, 牧民的生存和牲畜的生存空间逐渐变小, 而以游牧文化为主的牧民逐渐变成生态贫民, 甚至传统的游牧文化开始丧失。哈斯塔娜 (2011) 在其研究中指出, 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的实质是社会矛盾的冲突, 是“农耕文化优于游牧文化”观念所导致的实际结果, 而这种退化又反过来加剧了游牧文化的日渐衰弱。

三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1. 有效的产权模式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

草原产权是由对草地资源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调控权等一系列权力组成。它不仅涉及草原的归属问题, 还涉及草原如何利用和有效使用的问题。没有合理的草原产权制度, 就无法实现牧区的可持续发展。

杨理 (2011) 指出, 天然草地的生态、经济、社会多功能性繁多且相互联系, 很难在承包中界定产权。对于草原承包, 他建议牧民并不承包草原整体生产功能, 而只承包部分生产功能即草原最基本的放牧权。另外, 使用者从承包中获得的收益必须直接和草原退化程度负相关。只要草场不退化, 牧民无偿拥有放牧权, 一旦退化, 放牧权将减少。张立中 (2011) 指出, 草地流转市场化是保障畜牧业规模经营的基础, 虽然牧区现在实行的草场制度带动了牧区的经济增长, 但草地资源的产权界定不明晰, 相关法制滞后, 制约草牧场的流转, 现有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对草场的使用权的内容和范围缺乏明确划分。国家、地方政府和牧民都是草地的主体, 又都不是, 牧民面临抉择的双重困难。

2. 草原生态奖补机制的实施及科学的以草定畜政策是减缓草畜矛盾的有力保障

从2011年起, 我国中央财政每年安排136亿元, 在主要草原牧区省份, 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实施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助、牧草和畜牧良种补贴, 建立绩效考核和奖励制度。其中, 内蒙古自治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面积为10.2亿亩, 阶段性禁牧4.04亿亩, 草畜平衡6.16亿亩, 涵盖了内蒙古所有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从2011年, 国家每年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为40.4亿元, 同时自治区财政每年支出9亿元, 各盟市旗县每年投入6亿元。奖补机制的全面实施为草原新政的实施带了机遇。

目前, 草原生态环境恶化, 草畜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 制定合理的以草定畜政策, 对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已颁布的《草原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都将草畜平衡列为草原保护建设的主要措施。赵青山 (2011) 年指出草原畜牧业发展, 要坚持“以水定草、以草定畜、以畜定人”的生态理念为基本原则。宜禁则禁、宜牧则牧, 应根据牧区的不同特点和气候特征做好发展规划。杨理 (2005) 在文章中指出, 以草定畜应该采取以草质和草量综合的模式管理牲畜数目, 而不应该仅仅以草的产量定畜, 更不应该单凭产草量来处罚牧户, 在突发性灾害情况下, 如果实施严格的超载必罚的草畜平衡管理措施, 可能会导致草原畜肉价格下降很大, 加剧牧民在灾害中的经济损失。

3. 完善草原畜牧业经营模式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草原畜牧业经营模式的分类按经营主体划分, 可分为家庭牧场、联户经营、合作社和股份制模式。虽然目前经营模式出现了多样化, 但是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和挑战。例如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 牧民收益下降, 适宜畜群规模与经营模式如何匹配的矛盾并没有妥善地得到解决等。敖仁其 (2007) 指出, 建立合理的放牧制度需要人、畜、草三者之间的相对平衡, 需要明晰的产权制度和兼顾效率、平等的合作模式, 需要懂科学、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牧民。设计合理的放牧制度要关注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应包括:传承历史, 照顾现实;明晰产权, 制约侵权;以草定畜, 民间契约;生态监控, 偿罚结合。

四基本结论

1. 政府对草原畜牧业态度上应发生转变

从草原自身的特殊性出发, 要求政府对待草原牧区畜牧业的发展并不能用农区的经验理论作为政策制定的根据。孟慧君 (2002) 指出, 当政府决策者们按照三重三轻, 即经济上重农轻牧;生态上重林轻草;环境上重水蚀轻风蚀的观点制定和实施政策后, 短暂几年间就产生了严重的生态安全问题而草原畜牧业经济作为牧区的支柱产业却不能合理有效发展, 草原政策的不完善是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畜牧业经济滞后和草原生态破坏的主要因素。在制定政策时应吸取草原游牧文化的合理内核, 在当代, 蒙古族生态文化在草原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草原畜牧业经济本身从历史的发展上就带有强烈的草原文化色彩。

2. 完善经营模式的应考虑气候变化因素

畜牧业是草原牧区牧民收入的主要经济产业, 如何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帮助牧民增加畜牧业收入成为草原畜牧业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客观上, 无论是家庭牧场、联户经营、合作社以及股份制经营模式的理论设计都是可行的, 但由于草原生态系统复杂, 各地的气候条件, 经济条件, 以及牧民文化素质的差别, 使得如果一刀切地制定实施某种经营模式, 效果可能会反其道而行, 因此, 要根据不同的生态经济社会条件制定相应的经营模式。

草原畜牧业 篇7

从世界畜牧业发达国家看, 国外发达国家草原生态畜牧业的特征明显, 即达到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草-畜-人的和谐统一, 基本实现了经营产业化、规模化, 牲畜良种化, 服务社会化, 有完善的饲料检验、畜禽疫病防治和检疫制度等等[5,6,7,8,9]。

我国很早就开展了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实践, 与国外生态畜牧业发展相比, 我国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水平低, 目前处于起步阶段[1]。当前, 在我国的草原畜牧业发展模式中, 有许多模式仍然是依赖资源的过度消耗来提高动物生产能力的, 不少地方因资源耗竭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生产的正常发展。很多地区开始了对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道路的探索[10,11], 但对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 尤其是对位于干旱半干旱过渡区、农牧交错地区的内蒙古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的凝练与提升的研究尚少见。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基础数据来源于2009—2013年《内蒙古赤峰市统计年鉴》, 2008—2012年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有关部门研究报告、发表期刊论文等。

1.2 研究方式

在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试验中, 依据生态效益优先, 生态、社会、经济“三效”统一的原理, 采用调查研究与理论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 依据调研数据得出调查结论, 再依据理论研究建立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

2 研究区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问题

内蒙古天然草原总面积达8 666.7万hm2, 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达6 800万hm2, 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1/4。自东向西由东北部的草甸草原、中南部的典型草原和阴山北部、鄂尔多斯高原西部的荒漠草原组成。草场总面积位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 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但近年来由于牲畜数量的快速增加, 草原生态凸显很多问题。

2.1 草原超载过牧严重, 生态环境恶化

内蒙古牧区主体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草原生态十分脆弱。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草牧场“双权一制”政策实施以来, 畜牧业经济总量迅速提升, 但受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超载过牧等因素影响, 草畜矛盾日益突出。研究发现, 20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初, 在全球气候变化、青藏高原隆起及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的综合作用下, 内蒙古草原沙质荒漠化面积明显扩大。根据多年的草原监测, 内蒙古平均超载率在20%~30%之间, 缺草100亿kg左右, 草原不堪重负。内蒙古草原勘察设计院在2001—2003年间调查草原三化数据, 结果表明, 三化草原面积占自治区草原面积的62.44%, 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74.5%。经过后来的禁牧、休牧、轮牧、围栏、移民等一系列措施, 只是部分草场恢复明显。内蒙古自治区尚有52.06%的草原“三化”无明显逆转, 有14.76%的草原呈“三化”恶化态势。由此可知, 生态恶化的状况未得到整体改观。典型研究区阿鲁科尔沁旗89%草原存在不同程度沙化、退化, 其中中度以上沙化、退化草原面积占59% (见表1) 。

2.2 牧民增收乏力

长期以来, 草原牧区经济结构单一, 二、三产业发展滞后, 绝大多数牧民收入与草原牲畜数量有较大依赖关系, 很多牧区牧民增加收入的惟一办法就是增加牲畜饲养头数, 导致草原超载严重、草原生态系统失调, 给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2009年内蒙古牧民从事畜牧业的收入占其总收入比重高达72.4%, 占牧民家庭经营性收入达84%[13]。2012年典型研究区阿鲁科尔沁旗牧民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占家庭经营纯收入90%以上。

2003年国家启动退牧还草工程, 草原生态恢复和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休牧、划区轮牧, 实行舍饲、半舍饲及饲草料基地建设等, 导致牲畜头数减少, 饲养成本增加。牧民一旦减少饲养量, 收入随之降低。国家给牧区补贴远远满足不了牧民发展需求, 这给地方政府执行这一政策带来极大的阻力, 也制约了牧区的经济发展。

2.3 牧区牛羊良种覆盖率不高,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牛羊良种覆盖率比较低, 虽然有的地区牛羊良种覆盖率已达40%以上,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1];内蒙古自治区牧区旗县畜棚面积缺口达到38.2%, 还有约1/3畜棚需要加固;灌溉饲草料地面积仅占草原可利用面积的0.4%, 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成为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最大瓶颈[12]。

2.4 草原保护建设和投入力度不大

2000年以来, 国家投入内蒙古草原生态建设资金每年每公顷不足15元。目前, 内蒙古自治区实行禁牧、休牧、轮牧的草原面积达到0.52亿hm2, 得到国家禁牧补贴面积不到0.17亿hm2, 大部分草原得不到相应的补贴[13,14]。

产生上述主要问题关键是很多地区还没有摆脱草场牲畜超载—草场生态恶化—生产率低下—牧民收入降低的恶性循环的传统畜牧业发展模式;因此, 由传统畜牧业向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转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3 典型研究区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及实施效果分析

3.1 典型研究区概况

典型研究区阿鲁科尔沁旗 (以下简称阿旗) 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东北部, 是以草原畜牧业为主的牧业旗。天然草原总面积为94.53万hm2, 正常年份全旗天然产草量为900 kg/hm2, 可饲养家畜161.3万个羊单位。2012年6月末存栏家畜204.4万头只。其中大牲畜42.2万头, 羊存栏162.2万只, 草原超载100多万个羊单位。由于草原过度放牧, 草原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草原的再生能力和修复能力受到破坏, 由此造成了严重“三化”现象。阿旗水资源短缺, 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占有量20%的现状, 严重制约着阿旗的农牧业经济发展。

阿旗2008年开始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实践, 节水人工草地的开发逐步解决牲畜的饲草和牧民的增收问题, 缓解草畜矛盾。目前, 阿旗草原植被覆盖率已从45%提高到65%。因节水灌溉草产业发展独具特色, 阿旗被称为“中国草都”。经过几年实践,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初步形成, 阿旗找到了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双赢办法, 为我国北方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有益尝试。

3.2 典型研究区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

3.2.1 逐步实现了从靠天养畜到种草养畜转变

阿旗在2002年末全部核定了载畜量, 完成了草畜平衡落实工作。目前, 全旗草原长期禁牧面积达29.13万hm2, 季节性休牧面积达65.4万hm2。缓解了草畜矛盾突出、生态恶化的问题, 但同时也与牧民的传统生产方式产生了矛盾。为破解这一矛盾, 阿旗变“减畜”为“增草”, 开始新的草畜平衡实践。2013年阿旗以沙地苜蓿为主的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4.47万hm2, 建成一批节水灌溉优质牧草区示范基地。计划到2015年末, 将达到6.667万hm2 (100万亩) 的种植规模。

按草畜平衡情况测算, 近几年来, 阿旗天然草原平均年超载100多万羊单位 (人工草地没有计算) 。根据草牧场利用情况测算, 节水灌溉草牧场的载畜能力比正常年景天然草场提高15倍。目前阿旗每年增加节水灌溉草场1.33万hm2, 相当于20万hm2天然草场实现草畜平衡, 如果阿旗能建设6.667万hm2节水灌溉人工草地 (仅占全旗草原的7.05%) , 其产草量可以饲养100多万个羊单位, 从而实现以小面积人工草地建设, 保护了全旗正在日益退化沙化的草牧场 (见图1) 。真正实现了建立在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双赢基础上的草畜平衡。

3.2.2 畜牧业逐步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率、生态型方向转变

由于山羊对草原破坏作用较大, 阿旗加大调整畜种畜群结构力度。2010年实现山羊全年禁牧, 阿旗绒山羊存栏由2008年142万只减少到2012年的20万只。增牛减羊, 禁牧舍饲, 阿旗逐步由传统畜牧业向草原生态畜牧业转变, 见表2。

自从阿旗肉牛产业被农业部列入《2008—2015年全国肉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以后, 阿旗大力发展肉牛产业, 加强牧区繁育基地建设和良种培育工作, 深入推行无公牛免费冷配服务, 扩大养殖规模, 提高肉牛品质, 同时推进肉羊产业发展, 现在全旗牲畜良种和改良率达到98.2%。

“阿鲁科尔沁牛肉”、“阿鲁科尔沁羊肉”已经被国家工商总局先后授予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成为驰名全国的绿色品牌。地理标志证明, 商标产品比同类产品价格普遍高出20%~90%, 更积蓄了阿旗肉牛羊产业的发展潜力。

由于阿旗节水灌溉草业发展, 2012年肉牛存栏比2011年增加3万头, 其中肉牛犊牛增加1万头, 扣除消费每头增加收入1 000元;2012年比2011年出栏增加0.5万头, 每头牛纯收入6 000元, 增收3 000万元, 总计增收6 000万元。

3.2.3 初步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产业化经营

随着优质牧草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养殖业向规模化发展。专业养殖村、养殖户不断增加。目前, 全旗现有50头以上育肥牛场66家, 60多个肉牛养殖专业村, 规模养殖场 (存栏50头以上) 专业户达800多户。

近几年, 阿旗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有力推动了农牧民增收。截止2012年6月末, 全旗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共23家, 带动农牧户74 780户, 龙头企业带动农牧户比重达94.6%。2012年肉牛肉羊产业已经实现产值11.6亿元, 据测算纯收入可达到3.09亿元, 全旗农牧民从肉牛产业中可人均增加纯收入1 000元以上, 占农牧民纯收入的20%以上。

3.2.4 生态移民

为了保护和建设草原并增加牧民收入, 2001年以来, 阿旗成功实施易地移民搬迁总规模3 906户15 820人, 通过易地移民搬迁、禁牧舍饲、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项目共退出和保护草场面积大18.53万hm2[15], 封育禁牧草场8万hm2。

3.3 典型研究区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建议

3.3.1 发展节水灌溉草场, 解决资金困难

阿旗畜牧业基础是饲草业, 发展了饲草业就要搞好节水灌溉牧草基地建设。在资金投入方面, 购置1台保灌33.33 hm2的自走式大型指针喷灌机需23万元, 打井及配套需4万元, 电力配套需4万元[16]。减轻草原的承载量, 给草原以休养生息的机会是近年来的牧区的主要政策目标。目前, 天然草原仍然超载100多万个羊单位, 为了解决当前草畜矛盾, 急需节水灌溉草业快速发展, 至少还要发展2.67万hm2优质牧草基地。阿旗牧民收入不高, 难以支付节水灌溉草场发展所需资金, 资金缺口较大, 需要财政资金、信贷资金、社会资金共同投入, 发挥综合效益。

3.3.2 水资源与草业机械服务问题

阿旗农牧业用水量占到全年水资源开发利用量92.4%, 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只占7.6%。阿旗地下水较丰富, 但是地下水开发利用率已经达到60%, 地表水开发利用率只有21%, 见表3。目前, 节水灌溉草场主要利用地下水, 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明显。今后注重地表水的利用, 围绕优质牧草基地建立一些水利设施。

注:数据来源于参考文献[17]。

由于节水灌溉草场快速发展, 草业机械服务已明显不足。错过最佳收割时间, 优质牧草紫花苜蓿就会木质化, 营养成分下降。因此, 需成立草业机械服务公司和草业机械合作社。

3.3.3 牧区龙头企业要进一步加强

目前, 阿旗畜产品加工企业还没从根本上改变产业链短的现状, 大部分只能进行初级加工, 而精深加工企业较少。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 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更少。2012年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增加值仅有2.2亿元, 占工业增加值的8%左右。当地畜产品资源优势、经济优势没有发挥出来。阿旗要依托畜牧业资源优势, 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形式, 建立基地、树立品牌, 建立龙头企业、基地、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养殖户利益联结机制, 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

3.3.4 健全牲畜疫病防治体系, 确畜产品安全

“禁牧舍饲”导致牲畜集中圈养, 很难控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疫情, 政府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建立健全牲畜疫病防治体系, 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对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的监管, 确保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安全生产和销售, 从饲养源头保证畜产品安全。

3.3.5 强化科技服务, 提高牧民科学文化素质

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要在现代遗传育种理论的指导下, 应用胚胎移植等生物高新技术改良牲畜品种, 并把引进和改良有机地结合起来, 加快牲畜良种化的进程。围绕草原牧场建设, 优良牧草选育、种植, 饲草加工, 畜禽疫病防治和检疫, 以及畜产品储运、保鲜、加工等技术, 加大牧民实用人才培训和管理力度。

阿旗属于贫困牧业旗县, 从事畜牧养殖人员又集中在偏远地区, 导致养殖人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畜牧业技术匮乏。建议加大对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 让农牧民尽快掌握现代养殖新技术, 加快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速度。杜绝部分农村牧区重改良, 轻饲养即“良种不良养”的现象。

4 结论

1)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阿旗模式:人工种植优质牧草—科学实施节水灌溉—结构调整、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产业链拉长—牧民增收—草原生态友好。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前提是草, 阿旗模式从节水灌溉草原“增草”入手, 从“减畜”达到草畜平衡, 变为“增草”开始新的草畜平衡实践。草产业进一步发展逐渐演变成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采用合理调整畜种畜群结构、改良品种、规模化生产, 产业化经营、生态移民等办法, 逐步实现保护草原生态与发展畜牧业的共赢。找到草原生态系统的草-畜-人和谐统一的发展之路。

2) 内蒙古各地虽已开始草原生态畜牧业实践, 但发展的限制因素较大, 草原生态畜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内蒙古牧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只有15%, 水资源开发潜力很大。阿旗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首先解决草原“增草”问题, 在水资源较丰富牧区完全可以发展节水灌溉草场“增草”, 阿旗模式具有可推广价值。

摘要:内蒙古草原牧区由于过度放牧, 草畜严重失衡, 草原“三化”严重, 直接威胁到国家生态安全与牧民生活水平提高。为了探讨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与草原生态保护双赢有效途径, 在被称为“中国草都”的阿鲁科尔沁旗, 选取灌溉优质牧草基地建设、调整畜种畜群结构、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生态移民等策略, 进行了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实践。结果表明:阿鲁科尔沁旗找到草原畜牧业经济与草原生态保护双赢有效办法, 得出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阿旗模式, 为我国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借鉴。

草原畜牧业 篇8

一、草原资源利用和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

1. 草原资源利用现状

太原市草地资源丰富, 类型多样, 拥有天然牧坡草地19.25万hm2, 其中20.1 hm2以上集中连片草地16.16万hm2, 全市“四边”草地面积3.09万hm2。按平均载畜量0.14羊/年计算, 全市草原草地1年可饲养羊42万只。根据牧坡草地类型及分类系统, 可划分为:喜暖灌木草丛类草地、山地草原类草地、山地草甸类草地、山地灌丛类草地、疏林草地类草地五大类, 共11组20型。这些草地中二等 (良等) 牧坡草地约2.31万hm2, 仅占全市牧坡草地总面积的12%, 而低等和劣等牧坡草地面积高达10.39万hm2, 占全市牧坡草地总面积的54%。太原市牧草植物种质资源丰富, 可分为3个门, 58个科, 388种, 可作饲料用的有260余种, 品种优良的牧草100余种。长期以来, 由于人们重视表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草地的特点、作用缺乏足够认识, 草原资源的利用以粗放经营为主, 毁草开荒、超载放牧、矿产的大量开采, 致使草地严重退化 (90%以上) , 鼠虫害泛滥, 产草量、载畜量持续下滑, 水土流失严重, 气候恶化, 自然灾害频发。

2. 草原畜牧业现状

近几年, 太原市草食畜牧业有了长足发展。2008年底, 全市草食家畜存栏442 962头 (只) , 其中:牛56 539头, 马378头, 驴5 697头, 骡3 656头, 羊310 455只, 兔66 237只;出栏342 447头 (只) , 其中:牛18 223头, 马27头, 驴349头, 骡195头, 羊195 918只, 兔127 735只。年产牛、羊、兔肉5 715 t, 羊毛198 t, 产奶95 230 t。

二、面临的制约因素和问题

1. 基础薄弱, 畜产品商品率低

对草原建设、开发和保护意识不强, 损坏草原的问题时有发生, 草原畜牧业发展基础十分薄弱。草畜产业化发展进程缓慢, 草畜产品加工滞后, 产品附加值低, 严重制约了生产发展。

2. 草原超载过牧, 草场退化严重

由于草原牲畜严重超载, 草场利用不合理, 加之受干旱、鼠虫害的影响, 致使草场植被稀疏, 毒草、莠草丛生, 水土流失, 优良牧草比例减少, 牧草产量、质量急剧下降, 造成大面积草地“三化”, 草畜供求矛盾异常突出, 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草业未受到重视, 经费短缺

草业具有生态和经济兼优的功能, 草地建设与保护是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政策。但是, 在实际工作中, 一些地方仍将草业作为可有可无的副业, 没有正确处理好种植业与草业的关系, 致使草业经济发展受限。特别是受退耕还林、粮食直补和农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 一部分农民为了享受国家的优惠补助, 种草的积极性不高, 对发展草业经济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草业经费短缺表现:草业技术推广经费短缺, 使许多草业科技成果不能快速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草业事业的发展;草原植保经费投入少, 草原鼠虫害不能得到及时有效防治, 加之草畜矛盾突出, 使得草原生态项目建设成果难以巩固, 草原沙化、退化现象严重, 全市草原整体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太原市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萎缩, 从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 势必造成我市畜牧业发展的后劲不足。

4. 草原畜牧业产业化组织程度低, 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

没有草业生产、加工、经营的大型龙头企业, 缺乏辐射、带动和链接产供销一体化的能力, 尚未建立起科学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基层草原行动管理机构往往人员少, 技术力量薄弱, 技术培训、信息咨询、技术服务不到位。法规不完善, 执法环境差、手段落后, 护航作用不够。

三、草原畜牧业发展重点

1. 合理调整畜群结构, 提高经济效益

根据草原面积、草原利用率, 测算饲草料产量, 确定适宜的载畜量。淘汰老弱病残畜, 加大适龄母畜饲养量, 增加公畜、幼畜的出栏, 使畜群结构趋于合理, 提高草原利用率和畜牧业经济效益。

2. 大力推广建植高产优质人工饲草料基地

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牧草品种, 建植禾本科和豆科人工饲草料基地, 扩大饲草料生产和提高农作物秸秆加工利用率, 广泛推广青干草和青贮饲料制作技术。

3. 加强草原建设与保护

以正在实施的汾河流域草地修复治理与保护工程为依托, 实行围栏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 同时在有条件的区域进行补播改良, 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 首先可以提高牧草的利用率, 节约草场面积;其次可以提高草场的生产能力和牧草的质量;另外也有利于草场管理。

四、发展草原畜牧业的对策建议

1. 制定科学合理的草原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

结合实际制定草原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 明确阶段发展目标和发展的主攻方向, 建立不同类型的草原畜牧业产业化生产基地, 研究制定相应的草原畜牧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促进草原畜牧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 大力培育草产业龙头企业

进一步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 吸引社会资金, 发展规模种植, 培育龙头企业, 提高草畜产品加工水平, 按照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专业化、产品标准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选择基础条件好的地区, 扶持草原畜牧业产业化经营项目, 推动草原畜牧业产业快速发展。

3. 加大草业科研开发和推广力度, 提高草原畜牧业产业科技水平

研究草原畜牧业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 解决生产、加工中的相关技术难题, 制定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草畜产品标准化实施细则, 倡导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4. 加快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

(1) 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牛、羊产业要坚持数量、质量并举, 降低生产成本。

(2) 由粗放生产向集约经营转变在产业化水平上求突破,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技术服务、分户经营的要求, 建设养殖小区, 通过发展规模种草养畜户、专业养殖村, 形成集中连片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3) 由传统养殖向科学生产方面转变在规范化生产上求突破。

(4) 在农区种草养畜上求转变提高产品质量, 发展无公害食品, 千方百计保护草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5. 强化动物的疫病防治工作

草原畜牧业 篇9

草原畜牧业生产技术清洁化是针对目前草原畜牧活动对生态环境污染加剧而提出来的, 这一理念最早产生于工业生产领域,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 清洁生产逐渐延伸到农业、畜牧业等等各个生产领域。尤其是最近几年,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会对畜牧肉食品的需求是与日俱增, 畜牧养殖相关产品生产压力也是不容小窥, 进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更是越来越严重。为了减轻畜牧生产对环境带来的污染程度, 将清洁生产理念应用于畜牧生产中就越来越重要。鉴于此, 本文对畜牧业生产技术清洁化的概念进行了阐述, 并进一步提出了实现畜牧业生产技术清洁化的发展对策, 为今后畜牧业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 什么是畜牧业生产技术清洁化

畜牧业生产技术清洁化是农业清洁生产的重要环节, 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延伸。按照这一理念, 要求在草原畜牧业生产中, 要把清洁生产的观点引入到畜牧业生产中去, 对畜牧业生产中政府、企业、养殖户和其他相关方面在清洁生产中的作用提出清洁生产, 以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 促进畜牧业的生产、消费与环境相容, 降低整个畜牧业生产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实现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畜牧业生产技术清洁化的目的在于减少污染物污染的前提下, 实现资源最优化使用。这其中还包括了为人类提供绿色、安全的畜牧业产品。

3 畜牧业生产技术清洁化的发展对策

从概念的界定来看, 畜牧业生产清洁化地实现需要政府、企业、养殖户等各方面的努力。本文在接下来的内容, 将为实现畜牧业生产技术清洁化发展提供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为今后本地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3.1 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保证畜牧生产清洁化, 政府发挥着宏观调控的作用。首先, 本地政府要健全畜牧清洁生产的法律法规, 制定详细的畜牧生产清洁化实施方案, 落实技术指标, 引导企业进行规范化的清洁生产行为。其次, 对于具体实践中推行清洁化生产的企业, 要给予财政、税收、融资等等各个方面的扶持。同时, 要在实践清洁化生产的企业中, 选拔出较为优秀的清洁生产示范企业, 并进一步将这些可取的经验推广开来。最后, 政府还要加强对“数字畜牧业”技术、畜牧业废弃物开发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无害或低害新工艺和新技术等畜牧业相关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并积极将这些技术成果转化为实效, 推广至畜牧生产企业中去。

3.2 企业做到实处, 综合处理畜牧污物

实现畜牧生产清洁化, 企业是执行实体, 也是主体。在具体的实践中, 要本着“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 来综合处理畜牧污染物。畜牧生产中的污染物, 不同于其他, 存在着较大的可利用空间。以畜禽固态废物为例, 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矿物元素、腐殖物质、水及其它营养物质, 经无害化技术处理之后, 可以有效杀灭其中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其卵等, 将其施入农田可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 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同时, 部分技术改良后的污物还可以用以饲喂畜禽, 这样能够有效的节约饲料,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养殖效益, 减低养殖成本的开销。当下可用以畜禽固态废物处理的技术主要包括了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和生态技术。在这几种技术中, 物理技术 (主要是指畜禽粪便干燥技术) 、化学技术 (主要指在畜禽粪便中加入一些化学试剂) 、生物技术 (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堆肥技术、种植水生饲料等技术) 是传统常见的处理技术。近些年, 生态技术风靡一时, 预计在未来几年将成为这一领域的核心技术。较目前, 生态技术主要包含食物链“加环”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两种。以食物链“加环”技术为例, 就是在畜牧养殖生产中加入一个“增益环”, 将牲畜排出的粪便用来养殖蝇蛆、蝇蛹、蚯蚓、水蚕和培育浮游生物等, 然后将这些养殖生物作为食料作为养牛、养羊的精饲料,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粪便的利用率, 实现畜禽固态废物的生态转化。

3.3 养殖户要科学养殖, 降低环境污染

保证畜牧生产清洁化, 养殖户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 在饲料选择种, 一定要做到精选处理, 选择那些易消化、营养变异小、安全性高、无毒害作用的饲料。同时, 要注重改善饲料结构, 必要的添加合成类饲料。比如说及时补充氨基酸——蛋氨酸、苏氨酸等等, 可以提高饲料中蛋白的吸收率, 对于减少动物氨气排放、保护臭氧层也有着积极地作用。有效地添加植酸酶, 可以提高磷元素的利用率, 减少牲畜排出物中磷的含量。此外, 对于不同性别的牲畜要按照营养需要进行分离, 这样有针对地进行日粮配置, 可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 减少浪费。其次, 要提高草地资源的利用率,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采用封场育草在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广大牧民基层养殖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是草原畜牧业推行可持续发展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封场育草是在牧草生长季节, 将过度放牧的草场封起来, 暂时停止放牧, 给牧草一个繁殖生长的机会, 等草场恢复后, 再进行放牧利用。有的是夏秋封育, 冬、春放牧利用。有的是第一年封育, 第二年放牧利用。也有的采取春牧、夏护、秋割草的方法, 效果也较好, 有的可以封育2~4年。实践证明:在封场育草区内进行灌溉、施肥、补种等综合措施, 大大地缩短了从封到用的时间。也可以制定一个规划, 实行轮流封场育草和轮牧的办法, 进行草原资源的管理和改良, 以提高牧草产量和品质。

摘要:近些年, 社会对畜牧肉食品的需求是与日俱增, 畜牧生产面临的压力也是不容小窥, 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更是越来越严重。为了减轻畜牧生产对环境带来的污染程度, 将清洁生产理念应用于畜牧生产中就越来越重要。鉴于此, 本文对畜牧业生产技术清洁化的概念进行了阐述, 并进一步提出了实现畜牧业生产技术清洁化的发展对策, 为今后畜牧业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畜牧生产,清洁化,研究

参考文献

[1]孙守琴, 王定勇, 陈玉成.浙江省畜牧业清洁生产体系建设的情况调查[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4 (, 08) :24-26.

[2]孙守琴, 王定勇, 陈玉成.推广畜牧业清洁生产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牧业通讯, 2004 (, 14) :34-37.

[3]俞坚松.分散经营下推进畜牧业清洁生产的博弈分析[J].能源环境保护, 2006, (06) :63-64.

[4]陆建定.浙江省畜牧业清洁生产体系建设的情况调查[J].浙江畜牧兽医, 2005 (, 03) :72.

草原畜牧业 篇10

笔者认为,现代化草原畜牧业在加速发展的同时,应直面食品安全、畜产品供求关系、物价指数、环境保护等热点问题。本文就近年来牛羊肉价格疯狂上涨与现代化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关系,做一些研究和建议。

1 近年来牛羊肉价格上涨的原因

据农业部信息网和畜牧养殖网的报导,我国牛肉价格已连续十年上涨,羊肉价格连涨32年。牛羊肉与猪肉的价格差由过去的20%~30%扩大到近一倍。由于牛羊肉具有低脂肪、高蛋白、低胆固醇的特点,因此消费者对牛羊肉的需求日益增加,导致牛羊肉供应严重不足,引起价格疯狂上涨。2012年冬至前后牛羊肉处于需求旺季,价格疯涨至70~80元/千克,牛羊肉已然成为餐桌上的“奢侈品”。

笔者认为,牛羊肉供不应求的现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内地供应渠道发生变化,草原畜牧业滞后,导致牛羊肉商品不足。

1.1 内地牛羊养殖情况

牛肉供应渠道发生了变化。长期以来内地牛肉供应以屠宰退役的老弱耕牛为主,数量很小,由于饲养成本低,价格也较低。内地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可以流转以后,随着农作物耕作的规模化、现代化,耕牛数量急剧减少,可提供屠宰的老弱耕牛更少。为了增加牛羊肉的市场供应,在国家的扶持下,建立了一批规模化的肉牛养殖场和肉羊养殖基地,由国家给予适当补贴。而规模化的肉牛养殖场,受到饲料、人工、加工费用、防疫治病、固定资产折旧、贷款利息等成本因素的影响,使牛肉出(厂)场就处于35~40元/千克的价格高位,加上流通费用和厂家利润,到消费者就成为“天价”了。而且随着物价上涨,成本还会逐年增高。因此,内地牛肉供应量还有待于规模化肉牛养殖场的稳步发展,通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在实现市场“供需平衡”的前提下,稳定牛肉价格。

养羊基地的农户采取分散饲养方式,人工和饲养成本稍低,但种羊和羊羔的价格却不菲。尽管如此,“农户散养”仍是使羊肉商品量增加、价格下降的主要方式。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下,内地的养羊业正在蓬勃发展,羊肉价格“稳中有降”指日可待。

1.2 现代化草原畜牧业发展滞后,导致牛羊肉供不应求

我国有草场资源4亿公顷,在全世界领先,草场面积超过耕地面积的2倍。改革开放以来,依托草原资源的巨大优势,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大大超过种植业的发展。2000年畜牧业总产值就已占到大农业总产值的35%,现在四川省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1.77%,成为大农业中的第二大产业。

四川有草原面积1 533万公顷,大牲畜群(包括牛、马、驴、骡)饲养量居西部第一位,牛肉生产居西部第一位、羊肉居第三位。四川的草原主要集中在阿坝州和甘孜州,两州的草原面积占全省的87.6%。阿坝州有天然草场459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南翼的阿坝、若尔盖、红原等县,饲养牦牛190余万头,是四川牦牛肉的主产区,可以向城市的餐桌提供更多、更丰富的绿色肉品。阿坝州牛肉年产量在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处在第3位,但全省牧区肉类总产量仅有86万吨。

全省牧区在牲畜“折价归户,私有私养”以后,草原畜牧业的生产方式暂时没有根本性的转变,混群散养,畜种退化,草场超载,商品率低,产品单一现象仍然存在。这些因素也大大制约了牛羊肉产量的增加。

2 加速牧区现代化畜牧业发展

近年来,四川省高度重视发展现代化草原畜牧业,特别把发展牦牛产业经济作为重点。阿坝州以红原等六个纯牧区县为重点,并辐射甘孜州石渠等六个纯牧区县以求共同发展。在今后的两三年内,阿坝州新希望牦牛产业有限公司将陆续在该县投资开发牧草种植、饲料饲草推广应用、牦牛健康养殖基地等项目。在2013~2015年,将推广建成5~10万亩(1亩=667平方米)新型优质高产示范草场、建立示范养殖基地,有效推广先进饲养技术,缩短牦牛养殖周期,带动牧民科学养殖,促进增收致富。

发展现代化草原畜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草原环境保护、畜种改良、优质牧草种植、防疫治病、经营管理、畜产品加工、流通贸易等问题,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有突破性进展。

2.1 适时出栏,实现草畜平衡

尽管当前牧区各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在发展中,但是牦牛、绵羊主要还是分户散养。首先要注意承包草场和牲畜饲养头数的平衡关系,切不可大包大揽,视牲畜多为富裕。每户除留下种畜、必要的骑驮畜、适龄奶牛和后备母牛外,全部出栏。或将1~3岁龄的公牛折价计股,投入育肥牛养殖合作社。阿坝、甘孜牧区现有绵羊250多万只,除少数建立了绵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外,基本上也是分户饲养,出栏率极低,提高羊肉商品量的潜力很大。藏系绵羊是肉毛兼用型品种,被誉为草原上的“轻工业”,耐寒性强,粗放养殖,繁殖快,生长期短。牛羊兼有的牧户,草场可以综合利用(羊吃草尖)。以羊为主的牧户,可牵头组织育肥羊专业生产合作社或繁殖母羊专业生产合作社,也可组织小型的家庭牧场。育肥羊专业生产可包括10~12月龄的早冬羔和晚春羔育肥,2~3岁龄的羯羊育肥,两冬三夏全部出栏。经营得好的每年出栏率可达到25%~30%。上述牛和羊出栏后,通过活畜出售或加工企业收购,都将成为市场上的绿色牛羊肉产品。随着优质牧草基地建立,冬储草料增加以及畜种改良等科技措施的实现,牛羊肉质量还将得以提高,经过精加工,同样可以冠以知名品牌(如希望集团的“美好”品牌),送到城市的餐桌。

2.2 合理调整畜群结构

在草畜平衡的前提下,每个养殖户或家庭牧场都应保持良好的畜群结构。牦牛养殖实现每年一胎或三年两胎的高产适龄母牛以及相应的后备母牛数量达45%以上。让超龄母牛和除种畜、必要的骑驮畜以外的牛全部出栏,这样牛的出栏率可达到15%~20%。以绵羊为主的养殖户,适龄母羊的比例要达到60%以上,每年出栏率(包括肥羔)可达30%以上。

2.3 政府重视政策支持

上一篇:英语句型教学情景化下一篇:静态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