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虫害

2024-08-29

草原虫害(共5篇)

草原虫害 篇1

2015年甘肃省各级草原技术推广部门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重点任务, 及早谋划, 全面安排, 抓主抓重, 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促进了全省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草畜产业发展。一是草原生态不断改善。全省草原植被盖度达到52.03%, 主要草原区在气候比较干旱的情况下, 植被状况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完成草原鼠虫害防治1 070万亩, 有效遏制了突发性虫灾的发生。退牧还草、鼠害治理等重点工程区的植被恢复明显加快, 保护和建设成效显著。二是牧草产业持续发展。全省人工草地面积达到2 410万亩, 其中苜蓿留床面积达到1 010万亩, 继续位居全国第一。规模种植基地面积达到118万亩, 以紫花苜蓿和燕麦为主的草产品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秸秆饲料化利用稳步推进。全省秸秆饲料化利用总量达到1 510万吨, 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三是草原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经过3年的努力, 基本完成了野外调查和大部分内业工作。初步查明全省草原面积为3.83亿亩, 比原来增加1.15亿亩。四是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确立了“地面、遥感、气象”三位一体草原监测方法, 提升草原监测手段和水平。以22个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点和584个省级草原固定监测点为依托, 建立完善了全省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网络, 制定了《甘肃省草原固定监测站 (点) 管理办法》, 规范草原固定监测点工作。广泛应用遥感技术, 结合气象数据, 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各项草原监测工作, 为政府制定草原保护政策、加强草原监督管理、指导农牧民生产发挥了信息支撑作用。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 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负责人介绍, 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工作要围绕草原生态建设、草食畜牧业发展和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三大任务, 继续构建草原生物灾害防控、草原生态监测预警和草业生产技术三大体系。按照甘肃省农牧厅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 开拓创新, 抓主抓重, 推动全省草原保护工作和草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努力为全省草原生态建设和草食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为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一是继续加强草原保护工作。强化草原生物灾害防控力度, 完成草原鼠虫害防治790万亩。以13个省级测报站和30个县为重点, 做好鼠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着力组织好突发性虫害的防控工作, 切实减轻灾害损失。进一步做好天然草原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以加快退化草原植被恢复重建为目标, 探索不同类型退化草原治理模式。二是不断提升草原监测水平。依托22个国家级监测站和606个草原固定监测点, 利用遥感和地面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开展草原生态、草原生产力、工程效益和重点牧区草畜平衡监测评价, 为完善草原保护政策、加强草原监督管理和指导草原畜牧业生产提供信息服务与技术支撑。三是着力推进牧草产业发展。完成人工种草710万亩。加大牧草良种推广力度, 力争使牧草良种覆盖率提高3个百分点, 达到75%。组织10个区域试验站开展牧草区域试验、人工草地监测和草产品质量监测。联合相关院所和草业企业组建草业科技创新联盟, 开展牧草种子繁育和种植技术集成示范, 引导牧草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四是稳步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完成秸秆饲料化利用总量1525万吨。在推进面上工作的同时, 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继续开展示范创建行动, 努力提升甘肃省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五是加快草原资源普查工作进度。对外业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全面的整理、分析和审查, 加快草原类、型的划界和草原生产能力计算、草原等级划分等工作, 组织起草草原普查报告。六是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主要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着力做好规划编制发布工作, 切实加强队伍和能力建设, 加强宣传和草原信息化建设进程。

草原虫害 篇2

总结经验分析形势理清思路共同开创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新局面

209月15~16日,全国畜牧总站在西安市召开了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座谈会.会议期间,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宗礼、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沙玉圣到会并分别作了讲话.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西藏、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13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草原站(治蝗办)作了典型发言和经验交流.

作 者:苏红田 作者单位:全国畜牧总站刊 名:中国牧业通讯英文刊名:CHINA ANIMAL HUSBANDRY BULLETIN年,卷(期):“”(21)分类号:关键词:

草原鼠虫害防治成为草原工作重点 篇3

改革开放后,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 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跃上了新台阶。国务院和相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草原保护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 全面推进了草原保护建设的进程。上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在牧区大部分地方实行了以草原公有、分户承包为主要内容的草原承包制, 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加快了草原保护事业的发展。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的颁布实施, 宣布了草原保护建设进入法制时代, 1985年农业部颁布《草原治虫灭鼠实施规定》使草原鼠害防治工作进入标准化实施过程。新世纪以来, 国务院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草原保护建设成为国家工作中的重点。中央财政给予草原鼠虫害防治补助资金稳步提高, 由改革开放初期的每年1 00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1.1亿元, 为草原鼠虫害防治切实起到了保障作用。

30年来, 全国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推广机构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体系逐步建立健全。目前, 全国共有草原技术推广机构1 034个, 其中, 国家级1个, 省级25个, 地级145个, 县级863个。全国草原技术推广机构人员共有12 007人。2006年, 全国草原保护建设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按照“坚持精干高效, 科学设置机构, 优化队伍结构, 合理配置农业技术推广资源”的原则开展工作, 草原保护建设技术支撑体系逐步健全。

草原鼠虫害预测与防控对策 篇4

从目前发展情况上看, 鼠虫灾害是造成我国草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种情况有日益加重的趋势, 因此, 合理的防控鼠虫灾害, 了解草原地区鼠虫数量和对草原的侵害程度, 建立科学的防御系统成为必然。实际上, 我国早在多年前就已在草原地区进行预警系统的建立, 但是由于过去多年, 相应预测系统不能对草原的鼠虫进行很好地检测。创新并改进当前已有的鼠虫害预警系统, 使其能高效便捷的确保草原地区各项事业的正常运转势在必行。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尤其是网络技术、遥感技术、红外线检测系统、GPS等信息技术不断发展, 都为改进创新草原鼠虫预警系统创造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2 目前我国草原鼠虫害预警发展现状

2.1 预警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从目前我国草原地区预警系统和预测的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看, 其文化水平和对预警系统的使用状况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很难准确把控鼠虫害的预警工作。对于鼠虫害预警工作来说, 是一项需要高技术的工作, 需要工作人员明确应当怎样进行预测, 定期通过数据样本分析, 了解当地鼠虫害的发展情况, 有无爆发可能等等。缺少了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 在对样本采样、数据分析等多个方面不能达到预警系统要求, 丧失了草原鼠虫害预警系统建立的意义。

2.2 预警系统基础设施不足, 调查方法陈旧

实际上, 很多人基于传统理念, 认为只要将草原上分布上鼠夹、捕虫网等简单机器进行抓捕, 然后在计算机上将数据录入就可以。完全不用投入大量资金去建立一个预警系统。这种想法当然是非常错误的, 我国土地类型多样, 不同的草原, 地表的植被、鼠虫类型、活动区域、危害方式都会有很大的不同, 单纯依靠鼠夹等简单机器进行抓捕远远不能达到要监测和调查的目的。

2.3 预测的操作流程和规范化程度不足

既然鼠虫害的预测是一项需要专业技术较高的工作人员进行, 那么其对数据、样本的要求必然也会高[1]。怎样确保预测的效果、质量?怎样保证在进行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会患上鼠虫害的传染疾病?怎样准确运用网络技术、GPS等现代化技术完善监控手段都是目前在预测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我国实力的增强, 建立规范化的预测操作流程成为共识, 但是由于一些现实因素, 鼠虫害预测操作流程依然没有得到规范化的建立。

3 建立健全草原鼠虫害预测质量的对策

3.1 建立一支科学专业的预测团队

增强预测站内部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是提高草原鼠虫害预测质量的关键。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 任何事情的建立发展都需要一定时间, 不是一蹴而就就可以完成的。对于预测站内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 可以定期进行培训、选择优秀的骨干人才进修, 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 使预测站内部人员对最近的鼠虫害检测系统有所了解。

3.2 建立健全预测的基础设施建立

现代社会不断发展下, 告诉我们科学化的现代化技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将鼠虫害预警系统的相关基础设施不断建立和完善, 尤其针对网络资源建设能有效提高预测的质量, 对草原鼠虫害预测系统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 可以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加强草原的GPS跟踪系统建立, 了解鼠虫的运动方向;其次, 进行积极的数据分析和采样分析, 了解鼠虫害的最新发展情况;最后, 建立完备的通报制度, 对本地区鼠虫害的最新发展情况和上级部门及时通报, 便于及时做出判断[2]。

参考文献

[1]陈冲.草原鼠虫害预测与防控对策[J].现代畜牧兽医, 2008 (10) :15.

草原虫害 篇5

长期以来, 青海省草地保护工作者一直在同危害草原的害虫进行较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防治草原虫害的技术和手段不断得到提高和改进;而草原虫害的种类、发生危害规律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多年来人们在探索用一种方法既能长期、经济、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 又能避免防治带来的负面作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 策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出的。多年的实践证明, IPM是符合青海省农牧业生产发展要求的一种长远策略, 也是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人们总结分析了化学防治中出现的问题之后, 才逐渐认识到防治草原有害生物不能以“消灭”为目标, 只需将其种群数量控制在不造成危害的水平即可。不能单纯依靠一种手段, 而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面对青藏高原这样一个系统脆弱、易遭破坏、恢复缓慢、覆盖度低、草地负载日益严重、害虫种群数量剧增、草地严重退化的草原生态系统, 采取何种综合治理措施维护生物多样性, 持续地利用、保护和开发丰富的草地资源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2 草原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策略的实施情况

长期以来青海省草地植保工作者针对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和有害生物的生长规律, 从维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目标出发, 立足于生态环境的改造, 以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基础, 探讨和研究草原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和策略。现分述如下。

2.1 草地虫害化学防治

从20世纪40年代到现在, 人们仍然是采用化学农药防治为主, 40年代至70年代主要使用有机氯杀虫剂“六六六”、“DDT”等, 有机氯农药被禁用后, 出现了有机磷杀虫剂, 如马拉硫磷、氧化乐果以及西维因、杀螟松等替代物。以后陆续大量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这类药剂对虫害的发生起到了有效的控制作用, 但这类农药均属于残效期短的广谱性农药, 由于虫害的种类繁多, 发生时期不一致, 环境条件复杂, 防治时期很难把握, 加之施药后雨水冲刷等因素制约, 很难一次施药就能控制虫害, 必须连续、多次用药, 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防治成本不断提高, 增强了害虫的抗药性, 防治效果降低, 不仅使虫害的天敌大量死亡, 各种非靶标昆虫也被杀死, 破坏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 同时严重污染了环境, 导致草原生态系统失衡。面对上述问题, 青海省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试验探索害虫生物防治的新途径。

2.2 草地虫害生物防治

(1) 蝗虫微孢子虫防治草原蝗虫配套技术模式。

利用蝗虫微孢子虫防治草原蝗虫是青海省探索出的一条低耗可持续、对生态环境安全的治蝗新途径。它既保护了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又使蝗虫的发生危害得到持续控制, 符合21世纪环保理念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草地蝗虫发生区的天峻、刚察、泽库等县逐步建立以生物防治为手段、综合治理为目标的生防示范区;推广以蝗虫微孢子虫为主的蝗灾可持续治理对策及其配套技术体系;完善了防治草地蝗虫的应用技术;对于不同种类的蝗虫明确适合的防治时期;研究出不同的喷洒方法;并分析了施用微孢子虫后草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情况, 使其种群数量长期、有效地控制在生态阈值以下, 有效防止了蝗灾的形成, 延缓了防治周期;示范区十年内再未发生大面积蝗灾。

(2) 病毒防治草原毛虫技术模式。

核型多角体病毒对鳞翅目害虫有极强的专一性, 对其他动物较安全;对人畜安全, 不污染环境, 施用时不需特殊的防护设施。青海省从1988年开始应用, 先后在祁连、门源、同德、河南、治多、玉树等县进行了试行推广。使用病毒杀虫剂防治草原毛虫的地区, 当年效果虽低于化学药剂, 但因其具有垂直感染性能, 故防治后的虫口密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3~4年后的控制效果尤为明显。全省已建立6.67×104 hm2左右应用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草原毛虫的生物示范区。

2.3 综合治理技术模式

在青海虫害发生区首先优选生物防治药剂, 其次是植物源杀虫剂和高效、低毒新型生物化学农药。采用不同防治技术协同应用, 结合生态治理措施, 对于超高密度、点片式爆发区域采用高效、低毒新型化学农药能迅速降低虫口密度, 在虫口中、低密度区内采用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在不同的发生时期设置不同的处理, 采取不同的技术配套措施;同时对核型多角体病毒的传播机制与流行规律、感染效果、感染速率、计量的筛选、施用方法、施药时间、次数以及病毒杀虫剂扩散规律、持效性等方面进行试验与研究;防止灾害形成, 延缓防治周期, 最终使草原虫害的危害程度持续控制在防治指标以下。在防治示范区建设后, 采取生物防治技术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 即在防治虫害后, 采用围栏封育、划区轮牧、禁牧休牧、补播种草等手段。恢复植被, 增加草地生物多样性, 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将不同的技术配合使用, 在生态系统不断恢复的过程中, 实现虫害的可持续治理。

3 小结

3.1 效益

实践证明:在草原有害生物防治中实施IPM策略, 建立生物防治示范区能有效控制害虫危害、发挥自然控制作用、节约防治费用、减少环境污染, 因而可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青海省草地虫害防治工作经四十多年不懈努力, 截止2009年, 全省累积防治虫害约223×104 hm2, 通过生物防治, 草原蝗虫危害面积有了大幅度地减少, 灾害发生周期也大为延长, 有效遏制了虫害大面积爆发。草地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草地生产力大幅回升, 牧业生产重现生机。

3.2 成果

首先基本摸清了全省草地虫害发生、危害的基本规律, 提高了一批关键防治技术水平, 制订出草原虫害防治及验收指标, 提出在虫口密度中度或偏低时采用生物制剂 (蝗虫微孢子虫、绿僵菌等防治蝗虫, 病毒防治草原毛虫和古毒蛾) 抑制种群数量增长, 减少高密度成灾频率, 在高密度时协调应用化防技术抑制其生长, 采用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配套技术措施;通过在示范区和技术覆盖区的使用实施, 收到了降低农药用量、利用天敌控制作用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良好效果, 并筛选出几十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新品种、新剂型, 提出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结合的施药技术, 使示范区和技术覆盖区合理用药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其次, 生物防治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增加综合防治体系中保护利用天敌措施比重的基础上, 注重引进、推广各种新的生物防治制剂, 进一步协调了应用自然控制因素和人为防治措施。第三, 虫害监测和治理技术取得显著进展, 建立了几种虫害防治配套技术体系, 完成了《环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生境综合定量评估的遥感研究》, 建立了遥感数据-地物光谱-植被指标-蝗虫指标间的遥感监测模型。第四, 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草地各种虫害防治指标、合理用药量和防治规程、虫害预测预报技术标准。第五, 增强了对草地生物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的开发应用与研究。

3.3 综合治理策略

上一篇:政治课趣味教学指要下一篇:和谐建平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