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害种类

2024-06-29

虫害种类(通用9篇)

虫害种类 篇1

在平菇生产中, 病虫害的发生将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现就平菇常见病虫种类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1 枯萎

培养基过干, 空气湿度太低, 菇蕾或子实体停止生长, 萎缩变干, 甚至枯死腐烂。应合理补充水分, 调整相对湿度, 正确掌握通风技术。

2 锈斑

喷水过多, 空气湿度超过95%且通风不良时, 菌盖菌柄均产生锈褐色斑点, 此时宜加强通风, 以降低湿度。

3 子实体畸形

形似珊瑚, 根粗, 柄特长, 菌盖小, 是缺氧和通风不良所引起, 应加强通风换气。

4 菌丝徒长

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过高时, 菌丝体表层会生出大量团状气生菌丝, 影响出菇, 故应降低湿度, 加强透风。

5 褐斑病

子实体表面有白色绒毛状菌丝, 生褐色斑点, 菌盖萎缩干裂。防治办法:喷洒2%甲醛溶液或多菌灵500倍液, 并加强通风换气。

6 菌蝇

形如黑色小蝇, 在菌柄基部产卵。幼虫如蛆, 能咬食菌柄菌盖和菌丝体。可喷洒高效低毒农药防治, 也可以在晚上点灯, 并在灯上用硬皮粘虫纸或放一张涂满桐油的白铁皮进行诱杀。

7 跳甲

喜咬子实体, 可喷洒鱼藤精1000倍液防治。

8 红蜘蛛

是一种黄红色小螨, 危害菌丝体和子实体。它咬食菌盖菌褶, 菌盖表面产生锈色凹斑。可喷乐果1000倍液或石硫合剂进行防治。

虫害种类 篇2

1 榆林山地苹果主要病虫害种类

1.1 主要病害

1.1.1 苹果树腐烂病 腐烂病是榆林山地苹果树受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害。此病为真菌病害,一般危害进入盛果期的大树,引起主干或大枝基部韧皮部腐烂,极易造成主干或大枝死亡,是苹果树的毁灭性病害。榆林地处陕北,冬季最低气温低于20℃,果树易发生冻害,而韧皮部受冻后,有利于病菌的扩展(病斑多出现在枝干阳面,而阳面枝干易形成冻害,说明此病与冻害有关),加之结果大树负载量大,易出现树势衰弱,造成抗病力降低,导致发生严重。过去生产上预防和治疗腐烂病的主要药剂是福美胂,但随着2016年底国家对福美胂的禁用,防治腐烂病的方法应以增强树势、预防冻害、防止初侵染等绿色非化学方法为主。

1.1.2 苹果树早期落叶病 早期落叶病是在苹果叶部出现病斑、引起早期落叶的病害总称,包括褐斑病、灰斑病、轮纹斑病等。榆林山地苹果上常见的早期落叶病以灰斑病居多。该病以分生孢子器在落叶上越冬。

1.2 主要害虫

1.2.1 卷叶虫类 卷叶虫是鳞翅目一类幼虫,危害苹果树芽、叶、幼果,幼虫吐丝将叶片卷起或缀叶成苞,并在其中取食叶肉,这是该类害虫的共同特征。榆林山地苹果常见的卷叶虫有苹果小卷叶蛾、顶梢卷叶蛾、黄斑卷叶蛾、黑星麦蛾等。

1.2.2 蚜虫类 榆林山地苹果树的蚜虫主要为绣线菊蚜,偶见苹果瘤蚜。绣线菊蚜体黄色,受害叶片向叶背横卷,这是其典型特征。苹果瘤蚜体褐绿色、红褐色或黄绿色,较大叶片受害多自两侧边缘向北面纵卷成双筒状,这是其典型特征。苹果树还有一种蚜虫叫苹果绵蚜,为检疫性害虫,在榆林不分布。

1.2.3 金龟甲类 金龟甲为鞘翅目金龟甲总科的一类害虫。榆林山地苹果树常见的金龟甲有苹毛丽金龟、黑绒鳃金龟两种,是苹果树春季发芽开花期的主要害虫。苹毛丽金龟发生初期,假死性明显,且白天活动,下午进入土中;黑绒鳃金龟有趋光性和假死性。利用上述习性,可诱杀害虫。

1.2.4 红蜘蛛类 榆林山地苹果树发生的红蜘蛛种类为山楂红蜘蛛。其以受精的雌成虫在树干翘皮、裂缝、枝杈处及树干周围土中越冬。每年以7~8月份高温干旱季节发生严重。

2 绿色防控技术

2.1 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依据国家法律,通过检疫机构严格执法,禁止危险性病虫害随植物及其产品传播蔓延的措施。陕西苹果病虫的主要检疫对象有:苹果绵蚜、苹果蠹蛾、美国白蛾、苹果锈果病、苹果黑星病、苹果根瘤蚜等。榆林是这几种病虫的非疫区。因而,在调运苗木、接穗、果品等工作时,一定要加强检疫,不可偷运而逃避检疫机关,造成检疫对象的输入。

2.2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一类结合农事活动进行的防治措施,具有栽培和防治一举两得的效果,也是应用生态学控制病虫害的方法。针对榆林发生的病虫害种类,可选用的农业防治方法有:(1)多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是预防腐烂病的基础。(2)冬夏修剪,改善通风透光,剪除卷叶蛾虫梢,以减轻病虫害的发生。(3)春季苹果树发芽前,刮除树干老翘皮、粗皮、腐烂病斑,消灭越冬红蜘蛛,防治腐烂病;彻底清除落叶,集中沤肥,可有效预防早期落叶病发生。(4)苹果开花期,震摇树干,可使苹毛丽金龟落地,进行捕杀。

2.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的方法。生物防治病虫害将是今后果园病虫害防治的方向,是生产绿色果品,特别是有机果品的主要措施。生物防治概括起来有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病、以鸟兽治虫、生物绝育法和激素法等。适合榆林山地苹果生物防治的方法有:(1)秋末采用种植越冬作物、园内堆草、埋草等措施为蜘蛛、小花蝽、食螨瓢虫、草蛉、捕食螨等天敌创造越冬场所。(2)在果园周边种树种草和农作物,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益鸟、益虫,增加天敌数量。(3)施用生物农药,例如,刮除腐烂病斑后,涂抹梧宁霉素、S~921的30倍液、井冈霉素1倍液、腐必清、843康复剂等生物农药。(4)利用苹果小卷叶蛾性诱剂捕杀其成虫。

2.4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物理因子和专门的机械设备来消灭病虫害的方法。针对榆林苹果病虫害,可用以下物理方法:(1)杀虫灯诱杀:在金龟甲、卷叶蛾发生期,果园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每20~30亩安装一台杀虫灯,使灯稍高于树冠。(2)糖醋液诱杀:在上一年苹果小卷叶蛾、顶梢卷叶蛾发生严重的果园,用糖醋液(红糖250克、食醋500克、酒50克、水5000克)盛于瓦罐、碗、广口瓶等容器中,每亩10个点,挂在树上诱杀成虫。(3)树干涂白:落叶后,在主干和大枝中下部刷涂白剂(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原液2份、食盐1份、动植物油0.1份、水20份),预防冻害和野兔啃食树皮,减轻腐烂病发生。(4)树盘覆膜:春季土壤解冻后,可在树盘周围覆盖地膜,既可保墒,又可阻隔土中越冬的害虫和病菌。(5)果实套袋:可有效预防果实病虫害。

2.5 化学防治

浙江上虞杨树病虫害种类调查 篇3

1材料与方法

1.1器具

捕虫网、毒瓶、诱虫灯、农药、标本针、标本盒、棉层纸袋、标签纸、试管、玻璃瓶、镊子、钳子、剪刀、照相机、解剖镜、显微镜等。

1.2调查方法

1.2.1食叶 (芽) 害虫。

在踏查的基础上, 选择不同立地条件, 设立临时标准地。根据发生区危害情况设立标准地, 片林每块临时标准地的抽样株数不少于30株进行调查;沟河路渠林, 每5~10 km以株设临时标准地, 按隔几株选1株的方法选取10株标准株进行调查。

根据杨树主要的食叶害虫生活史开调查。开展越冬后蛹 (幼虫、卵) 调查, 在每代幼虫期进行虫情调查, 目测标准株叶片被害情况。重点在幼虫 (第2代) 3龄前后已群居和分散后两个阶段, 分标准株 (以群居) 和随机 (分散后) 每株取50 cm长标准枝, 调查卵数及幼虫数。在每代成虫期, 于固定标准地内, 采取测报灯、杀虫灯灯诱的方法进行。每晚固定时间段开灯。每日或隔日统计捕获成虫数。

1.2.2蛀干害虫。

在每年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后和越冬前, 踏查和设置临时标准地。根据杨树分布情况, 选好踏查路线, 每50~100株树1株样株的比例, 用肉眼或望远镜, 仔细观察是否有初孵幼虫的粪屑排出, 并按各类成虫出现的时间, 每5天一次调查每株树上的羽化孔。

1.2.3根部害虫。

1) 挖土调查:在根部害虫即将进入越冬休眠前, 选择有代表性地块挖土调查;2) 灯光诱测:利用根部害虫成虫在夜间有趋光性的习性, 进行诱测。

1.3标本采集

1.3.1采集方法。

根据上虞市杨树防护林分布及历年病虫害发生、为害情况, 确定崧夏镇、沥海镇、围垦局等重点调查区域, 在具有代表性的杨树林内进行踏查, 采集昆虫, 收集病害材料。在沥海镇、崧夏镇、围垦局设立3个固定观察点, 布设黑光灯进行灯诱采集成虫材料, 并对杨树主要害虫开展生活史观察、记录。

1) 食叶害虫的采集:在每一代卵期, 在固定观察点的标准株上采集卵块, 要求卵粒总数不少于1 000粒。调查统计孵化卵粒数、未孵化卵粒数及天敌寄生情况。在幼虫发生期内, 每5天调查一次。分别从标准株随机采集一定数量 (不少于1 000头) 的幼虫, 清查幼虫数量、活虫数、感病数、寄生数, 同时观察叶片被害情况。在每代成虫期, 于固定标准地内, 采取测报灯、杀虫灯灯诱的方法进行。每晚固定时间段开灯。每日或隔日采集统计捕获成虫数。

2) 蛀干害虫的采集:在标准株上一次性标记当年新刻槽数200个, 于标记30 d后调查新刻槽数, 观察刻槽上是否有初孵幼虫的粪屑排出, 并采集卵和小幼虫。在标准株中, 按各类成虫出现的时间, 每5 d调查1次每株树上的羽化孔, 出现新羽化孔视为新成虫出现, 采集到成虫。

3) 根部害虫的采集:在根部害虫即将进入越冬休眠前, 选择有代表性地块挖土调查。利用根部害虫成虫在夜间有趋光性的习性, 进行诱捕采集。

1.3.2标本制作和鉴定。

将采集到的昆虫标本进行分类处理, 成虫先保存在棉层纸袋中, 然后针插放入标本盒中;对幼虫用75%的酒精采取双重浸渍的方法进行处理, 制成可长期保存的标本。对新鲜病害材料进行拍照记录, 并将其风干置入标本盒中进行保存。

根据前人研究资料及参考有关书籍对标本进行核对、鉴定[1,2,3,4,5]。对于较难鉴定的标本请教有关专家帮助鉴定。最后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浙江省上虞市海涂杨树防护林共收集到害虫41种, 分别隶属4目21科;病害8种。收集浸渍幼虫标本30余件, 针插标本近300件, 其中包括了杨树的主要害虫。对绝大部分标本在收集的第一现场进行了摄影记录, 对为害严重的几种害虫进行了生活史观察。

2.1虫害部分

杨树害虫共有4目21科41种, 其中等翅目3科4种;半翅目4科5种;鞘翅目8科18种;鳞翅目6科14种, 见表1。

注:为害程度“+”表示为害较轻;“++”表示为害较重;“+++”表示为害严重, 下表同。

2.2病害部分

杨树病害共有8种, 其中叶部病害4种;枝干病害2种;根部病害2种, 见表2。

3结论与讨论

1) 通过对上虞市海涂杨树防护林的调查, 收录到害虫41种, 分别隶属4目21科;病害8种。

2) 虫害方面, 以刺蛾、舟蛾对杨树防护林为害最为严重, 7、8月部分杨树林带的叶片全部被吃光, 象火烧一样, 影响防护功能的发挥。杨树树体高大, 大树一般都在20 m以上, 林带下边溪塘大都是水产养殖基地, 一般喷药防治无法实施, 如何进行给药防治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其瑚.浙江植物病虫志——昆虫篇:第一集[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 1990.

[2]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农业昆虫[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7.

[3]曾大鹏.中国杨树病虫害的研究现状与防治[J].中国森林病虫害, 2004, 21 (1) :20-26.

[4]夏鲁青.郭同斌, 赵博光.杨树虫害防治研究进展[J].林业科技开发, 2001, 15 (5) :8-l0.

虫害种类 篇4

关键词 香蕉 ;病虫害 ;种类 ;发生危害 ;防治措施

分类号 S436.67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01.012

Abstracts We conduct an investigation on every banana plantation of major banana production areas in Xishuangbanna, Yunnan Province since 2009, and master 9 diseases and 7 insect pests which appear more frequently and harm greatly on banana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the proper comprehensive controlling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banana ;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 species ; occurrence damages ; controlling measures

云南西双版纳属亚热带气候,终年温暖,夏热多雨,冬暖有雾,无低温、风灾等自然灾害,非常适宜香蕉的种植,且可以实现周年产蕉。近年来,西双版纳州香蕉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香蕉经济效益持续上升,当地农户积极种植香蕉,植蕉面积逐年增加,至2014年底,全州香蕉种植面积已达2.38万hm2,年产量74.95 t,香蕉已成为西双版纳州热区经济支柱产业之一。香蕉在具规模化的同时,由于生态相对单一且管理水平参差不一,造成香蕉病虫害种类增多,危害加重,给香蕉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保障西双版纳州香蕉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自2009年起,在全州香蕉种植区开展香蕉病虫害调查,为有效开展病虫害防治打下基础。

1 调查内容和方法

1.1 调查时间、地点

自2009年起,分别在景洪市普文镇、勐龙镇、嘎洒镇、勐罕镇;勐海县打洛镇、布朗山乡、勐满镇;勐腊县勐仑镇、勐捧镇、勐满镇等香蕉主产区进行香蕉病虫害调查。

1.2 调查方法

在香蕉不同生长时期,采用定点调查和田间随机踏查的方法调查香蕉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对主要危害病虫种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田块,采用平行取样法调查(即取样调查株与种植行向垂直隔行取1株),每块田调查5个点,每点6株,共调查30株。用数码相机记录病害症状、害虫形态及为害状,同时采集病虫标本带回实验室做进一步鉴定。

1.3 病虫害鉴定

病害主要依据田间症状,虫害主要依据成虫形态特征,结合相关文献作出判定[1-7]。对于难以作出明确判定的病虫害则送检相关部门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香蕉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危害

对蕉园实地调查发现,危害香蕉主要病害种类有9种。从病原菌类别看,真菌病害4种,细菌病害2种,病毒病害2种,另有一种是线虫病。从为害部位看,褐缘灰斑病、灰纹叶斑病、黑星病属叶斑类病害;枯萎病、鞘腐病、茎腐病属茎杆类病害;病毒病属全株性病害;线虫病属根部病害。从危害程度看,叶斑病、黑星病、枯萎病、线虫病偏重度发生;束顶病、花叶心腐中度发生;叶鞘腐烂病、茎腐病轻发生。见表1。

2.2 香蕉主要害虫发生种类及危害

危害香蕉的主要害虫种类有7种,其中6种属昆虫类,分属于3个目5个科;1种属螨虫类。从为害的部位看,象甲类害虫为害香蕉的球茎和假茎;花蓟马则为害花及幼果;褐足角胸叶甲、斜纹夜蛾、香蕉弄蝶、红蜘蛛主要为害香蕉叶片。从危害程度来看,褐足角胸叶甲、花蓟马偏重度发生;香蕉假茎象甲、球茎象甲、红蜘蛛中度发生;斜纹夜蛾、香蕉弄蝶轻发生。见表2。

2.3 香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特点

2.3.1 香蕉病害[1-2]

2.3.1.1 叶斑类病害

香蕉褐缘灰斑病、香蕉灰纹叶斑病、香蕉黑星病是西双版纳州香蕉常见的叶斑病害,黑星病是近几年来西双版纳地区普遍发生和日益严重的病害之一。病菌在病株或病残体上越冬,通过风雨传播侵染香蕉引起发病。高温高湿、多雨有利病害的发生、流行,故6~9月雨季是版纳地区香蕉叶斑病和黑星病的发病高峰期。蕉园种植密度过大,排水不良,湿度高可加重病害的发生。

2.3.1.2 香蕉枯萎病

香蕉枯萎病属香蕉的毁灭性病害,一旦蕉株得病会造成整个植株的干枯死亡,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该病害在版纳香蕉产区均有分布,病害最先在勐腊县勐捧镇植蕉区发现,近几年有继续扩散蔓延的趋势,目前以勐腊县地区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病菌可通过种苗远距离传播,土壤带菌是田间传播的主要侵染来源。病害扩散传播主要通过流水和农事耕作,调查中发现,凡是人员密集,交通方便的地方发病重,这与人频繁在蕉园活动带入病菌有关。土壤黏重、偏酸性、湿度大、排水不良及伤根均能促进病害的发生。目前,当地已采取以下积极的防治措施以阻止病害的扩散蔓延:① 加强种苗检疫;② 严禁产区间种苗调运;③ 对发病植株注射草甘膦,待植株干枯后集中烧毁,同时对种植田块、道路及沟渠投放生石灰进行消毒;④ 改种其它作物。并在全州建立香蕉枯萎病观测点,做好香蕉重大疫情监测预警和防控工作,同时与相关单位密切合作,积极开展香蕉枯萎病防效试验。

2.3.1.3 香蕉束顶病、香蕉花叶心腐病

香蕉束顶病、香蕉花叶心腐病是西双版纳香蕉主要的病毒病害,病株和带毒吸芽是病害的初侵染源,通过蚜虫在蕉园取食传播,花叶心腐病还可通过汁液摩擦传染,因此蚜虫是病害在田间传播的主要自然媒介。管理粗放的蕉园蚜虫数量多,病害发生往往较重。从香蕉的生长期而言,由于蚜虫的趋嫩性,香蕉幼苗比成株较易受害。因此,做好蚜虫防治工作可有效控制病毒病在田间的传播蔓延,对于种苗带毒,生产中是通过种植脱毒组培苗实现种苗无毒。

2.3.1.4 香蕉鞘腐病、香蕉细菌性茎腐病

香蕉鞘腐病、香蕉细菌性茎腐病属香蕉细菌性病害,虽然在版纳地区轻度发生,却是香蕉的危险性病害。病菌危害香蕉叶鞘、假茎,造成蕉株腐烂死亡。田间观察到高温高湿、多雨、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偏施氮肥、管理水平低的蕉园易发病。国内对香蕉细菌性软腐病可参考资料不多,目前正进一步开展病原菌株生理生化特性及病害发生规律的相关研究。

2.3.1.5 香蕉线虫病

近几年,香蕉线虫病在版纳地区有加重的趋势。线虫危害香蕉根部,根上形成瘤状根结或根毛稀少、粗短、坏死;地上部植株生长慢、矮小,叶片发黄无光泽。种苗或土壤带线虫,可通过流水在田间传播,田间以砂壤土蕉园更易受害。

2.3.2 香蕉虫害

2.3.2.1 象甲类害虫

假茎象甲、球茎象甲属香蕉钻蛀性害虫,在香蕉假茎和球茎内蛀食内部组织形成纵横交错的虫道,受害植株易折断。成虫具群集性,畏光,喜躲藏在腐烂较潮湿的香蕉外层叶鞘内活动。假茎象甲产卵于叶鞘或假茎组织内的空格中,球茎象甲产卵于球茎内,孵化后的幼虫蛀食球茎或假茎组织。幼虫老熟后假茎象甲通常在表层叶鞘结茧化蛹,球茎象甲在所蛀食的隧道中化蛹[7]。

2.3.2.2 花蓟马

花蓟马是香蕉抽蕾开花期的主要害虫,以成、若虫藏匿于花苞内刺吸香蕉花及嫩果汁液,雌虫将卵产于幼果果皮组织内,造成2次危害,引起果皮组织增生,形成颗粒突起的虫斑,影响果实外观。每当花苞张开,花苞蓟马即转移到未张开的花苞内保持隐蔽生活,继续危害。

2.3.2.3 褐足角胸叶甲

褐足角胸叶甲是版纳地区香蕉产区新近出现的害虫[3],成虫啃食香蕉的叶片及幼果形成条状斑痕,幼虫咬食植株根部为害。成虫具趋嫩性、善飞,受惊即飞走。产卵于落叶下或腐烂湿润的假茎、枯叶组织内,卵孵化后幼虫入土危害,老熟幼虫在土中作土室化蛹[8-9],成虫羽化后出土危害香蕉。

2.3.2.4 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多危害幼龄蕉苗,咬食幼嫩心叶,造成穿孔或缺刻。成虫产卵于叶片背面。孵化后的幼虫可聚集在叶背取食,还可危害蕉果,3龄后幼虫分散危害。幼虫怕光,白天藏于暗处或土缝里很少活动,夜间、早晨或阴雨天外出活动吃食,老熟幼虫入土化蛹。

2.3.2.5 香蕉弄蝶

香蕉弄蝶以幼虫吐丝卷叶成筒状,藏于内取食叶片为害。幼虫在卷筒内化蛹,羽化后的成虫喜在清晨或傍晚活动。卵散产,单粒或几粒一起产在叶片上。

2.3.2.6 香蕉红蜘蛛

香蕉红蜘蛛以成、若虫多聚集在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受害叶片失绿变成灰褐至红褐色,多沿叶脉或支脉发生,导致叶片早衰枯黄。雌螨产卵于叶背,高温干旱季节为害重。

3 综合防治措施

3.1 选种无病虫的健康种苗

对调运的种苗应加强检疫,防止危险性病虫随种苗传入田间。种苗应选用脱毒组培苗种植,尽量少选用吸芽苗。

3.2 清洁田园,减少病虫源

及时清除蕉园病虫残体,枯叶老叶集中深埋或烧毁,注意杂草的防除。感染危险性病害的蕉株要直接挖除或用草甘膦原液注射假茎基部,待植株腐烂枯死后及时清除出园烧毁,病穴用生石灰或消石灰消毒。对发生香蕉枯萎病的蕉园,还需在种植地块、道路及沟渠投放生石灰进行消毒。

3.3 加强栽培管理

重点抓好肥水管理工作。按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氮肥为主,氮肥与磷钾肥和其它元素相结合的原则施肥。做好田间排灌系统,采用滴灌或低压带系统灌水,防止流水传播病害,还可节约用水。应用地面覆盖技术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杂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清除蕉株下部的老叶、枯叶,保持田间良好的通风透光性。修除多余吸芽,保证植株有良好的营养供应。果实断蕾后及时套袋。

3.4 合理轮作

香蕉病虫害发生严重的田块可通过改种其它作物来避免或减轻病虫的发生,适宜轮作的作物有玉米、甘蔗、西瓜、蔬菜等,忌选择与香蕉有相同病虫害的作物种植[10]。

3.5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由于防治对象广、见效快、省工省劳等优点,仍然是目前当地种植户控制香蕉病虫害的主要手段。但生产实践表明,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符合“无公害食品”生产的要求,因此,化学防治应作为病虫害防治的辅助而不是主要措施来应用。农药的施用应做到科学、安全,包括选择合适的药剂、适期用药、准确掌握用药量、轮换使用药剂等。

根据本地区香蕉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应抓好以下防治要点:(1)幼苗移栽时:栽前幼苗喷施药剂寡糖素+志信高锌预防病毒病;塘施辛硫磷、毒死蜱等颗粒剂防治象甲等害虫危害。(2)生长前期:用灭生性除草剂百草枯防除行间杂草,注意防治斜纹夜蛾、交脉蚜、红蜘蛛等害虫。(3)孕蕾期:用60%代森锰锌油剂+绿邦98预防叶斑病、黑星病。视病情与丙环唑、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凯润等药剂交替使用;(4)抽蕾后、套袋前:喷施毒死蜱、高氯马、阿维菌素、顺式氯氰菊酯等药剂防治蓟马、叶甲等,并注意防病保叶护果。

4 讨论

(1)西双版纳无台风、低温冷害,周年可以种植香蕉,各个生育时期的香蕉同一区域周年共存,为病虫繁殖、辗转迁徒提供了丰富的食料和场所,造成该地区一些病虫反复危害,防治难度加大。

(2)虽然在当地已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控制香蕉枯萎病扩撒蔓延,但由于一些零星发病点未能及时销毁,存在扩撒隐患,需相关部门和人员继续做好监测工作,加大对该病的防控力度。

(3)调查中发现,多数种植户在香蕉病虫害防治中过度依赖化学农药,且存在着农药使用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造成环境受到污染、天敌被杀伤、害虫产生抗药性等负面的影响,同时给人畜安全、食品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要消除这些负面影响和隐患,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向广大蕉农普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和防治技术,提高广大蕉农的防治意识和水平,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开展病害防治工作,实现香蕉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传波,吉训聪,肖 敏,等.海南省香蕉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技术研究初报[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205-213.

[2] 付 岗,潘连富,杜婵娟,等. 2011~2013 年广西香蕉病害记述[J]. 广西植保,2015,28(1):1-5.

[3] 曾 莉,郭志祥,番华彩,等. 云南香蕉病虫害危害现状及防治策[J]. 热带农业科学,2011,34(3):18-22.

[4] 郭志祥,曾 莉,番华彩,等,云南香蕉害虫种类及发生危害调查[J]. 热带农业科学,2012,32(10):43-45.

[5] 谭娟杰,虞佩玉. 中国经济昆虫志第十八册鞘翅目叶甲总科(一)[M]. 科学出版社,1980.

[6] 赵养昌. 中国经济昆虫志第二十册鞘翅目象虫科[M]. 科学出版社,1980.

[7] 华南热带作物学院. 热带作物病虫害防治学[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150-155.

[8] 赵素梅,陈伟强,谢艺贤,等. 云南河口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 热带农业科学,2012,32(10):46-50.

[9] 陈彩贤,李 成,陆 温,等. 香蕉褐足角胸叶甲发生规律研究[J].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5):609-615.

浙西南丽水市板栗虫害种类调查 篇5

板栗和锥栗害虫按分类系统排列。根据害虫取食板栗不同部位 (根、茎、叶、花、果等) , 记录为害部位。为害程度表示为:“+”轻微, “++”中度, “+++”严重。采集中观察到的天敌, 列出有关害虫的天敌昆虫 (记录害虫23种, 天敌昆虫148种) 。现将部分虫害调查情况介绍如下:

1等翅目Isoptera

1.1白蚁科Termitidae

1.1.1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 发生期:3~11月;寄主:板栗树干;采集地:庆元、山脚等。危害程度:++ (下同)

1.1.2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 Lighe, 寄主:板栗枝干;采集地:庆元、龙泉、莲都。++

1.2高山原白蚁odotermopsis siostodti Holmgren

原白蚁科Termopsidae, 寄主:板栗树干;采集地:龙泉。+

1.3鼻白蚁科R hinotermitidae

1.3.1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 寄主:板栗树干;采集地:莲都、遂昌。++

1.3.2黄胸散白蚁 (黄肢散白蚁) Reticulitermes flaviceps (Oshima) , 寄主:板栗;采集地:龙泉等。

2直翅目Orthoptera2.1螽斯科Tettigoniidae

2.1.1日本绿螽斯Holochlora japonica Brunner-Wattenwyl, 寄主:栗叶;采集地:莲都。+

2.1.2中国管树螽*Ducetia chinensis (Brunner) ,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云和 (岩下) 。+

2.2非洲蝼蛄Gryllotalpa africana Palisot de Beau-rois

寄主:板栗苗根;采集地:全市各县市。+++

2.3蝗蝌Acrididae

2.3.1短额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 Bolirar, 寄主:栗叶;采集地:莲都 (十八都) 。+

2.3.2短角外斑腿蝗*Xenocatantops humilis Will, 寄主:栗叶;采集地:莲都 (师专后山) 。+

2.3.3短角斑腿蝗*Catantops brachycerus Will,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云和等+

3同翅目Homoptera

3.1板栗巢沫蝉Taihorina SP.

发生期:5~6月寄主:板栗枝头、果柄采集地:莲都危害程度:++

3.2沫蝉科Cercopidae

3.2.1桑黑斑沫蝉Cosmoscarta bispecularis white, 寄主:栗枝;采集地:遂昌、莲都等。+

3.2.2施氏凤沫蝉*Paphnutius schmiolti Haupt寄主:板栗采集地:松阳。+

3.3蝉科Cicadidae

3.3.1蚱蝉Gryptotympana atrata (Fabricius) , 寄主:板栗枝条;采集地:莲都 (十八都) 、松阳。+

3.3.2中华红眼蝉*Talainga chinesis Distant, 发生期:4月中旬~5月上旬;寄主:板栗采集地:景宁 (鹤溪林场) 。+

3.3.3红蝉Huechys sanguinea (De Geer) , 寄主:栗小枝、根部;采集地:莲都、庆元 (屏都) 等。+

3.3.4蟪蛄*Platypleura kaempferi (Fabricius) , 寄主:板栗枝干;采集地:景宁 (鹤溪林场) 。+

3.3.5红背肿沫蝉*Phymatostetha dorsivitta Walker,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庆元 (关门岙) 等。+

3.4叶蝉科Cicadellidae

3.4.1大青叶蝉C.viridis Linnaeus=Tettigonilla viridis, 寄主:栗;采集地:龙泉。+

3.4.2黑尾大叶蝉Cicadella ferruginea (Fabricius) ,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莲都。+

3.4.3白翅叶蝉*Erythroneura subrufa (Motschulsky) ,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景宁 (外舍) 。++

3.5白条弧角蝉Leptocentrus albohneatus Funkhouser

寄主:栗叶采集地:景宁 (鹤溪林场) 。+

3.6蛾蜡蝉科Flatidae

3.6.1碧蛾蜡蝉Geisha distinctissima Walker, 寄主:栗;采集地:莲都、遂昌、龙泉、庆元。+

3.6.2*Flatidae sp.,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莲都 (大山峰) 。+

3.6.3*Flatidae sp.,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景宁 (鹤溪林场) 。采集时间:2000年6月16日。+

3.7八点广翅蜡蝉R.speculum Walker

寄主:板栗;采集地:遂昌、庆元。+3.8褐飞虱*N ilaparvata Iugens sta1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莲都、缙云、龙泉、云和等。+

3.9粉虱科Aleyrodidae

3.9.1黑刺粉虱Aleurocanths spiniferus (Q uaiatance) ,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莲都 (城郊) 。+

3.9.2黑粉虱Aleurolobus marlatti Quaintance, 寄主:板栗;采集地:莲都、缙云、青田等。+

3.9.3柑桔粉虱Dialeurodes citri (Ashmead) , 寄主:板栗;采集地:遂昌、松阳、云和。

3.10杏球蚧*Sphaerolecanium prunastri Fonsc

寄主:栗树干;采集地:莲都 (城郊) 。+

3.11板栗红蚧Kermococcus roboris (Eourcr)

发生期:3月上旬~11月;寄主:板栗枝干采集地:莲都、缙云。++

3.12栗新镣蟓N eoasterodiaspis castaneap (R ussell)

寄主:栗。

3.13桔小粉蚧Pseudococcus citriculus Green

寄主:板栗嫩枝、幼叶、树蔸;采集地:莲都。+

3.14华栗绛蚧Kermes castaneae Shi et Liu

寄主:板栗枝干;采集地:莲都 (城郊) 、景宁等。++

3.15盾蚧科Diaspididae

3.15.1日本长白蚧*Leucaspis japonica Cockerell, 寄主:板栗树干;采集地:龙泉 (凤阳山) 。+

3.15.2茶癞蛎盾蚧Paralepidosaphs tubulorum (Ferris) , 寄主:板栗;采集地:莲都。+

3.15.3樟蚌圆盾蚧Pseudaonidia duplex (Ckll) , 寄主:板栗;采集地:莲都。+

3.15.4褐圆蚧Chrysomphalus aonidum Linnaeus, 寄主:板栗枝干;采集地:遂昌 (湖山) 。++

3.15.5栗夸圆蚧Quadraspidiotus cryptoxanthus Cockerell, 寄主:板栗枝干;采集地:松阳 (黄山头) 。

3.15.6桑盾蚧 (桑白盾蚧) Pseudaulacspis kiushuiensis (Kuwana) , 寄主:醋栗;采集地:松阳、庆元。

3.16栗大蚜Lachnus tropicalis Van der Goot

寄主:板栗叶、嫩枝;采集地:莲都、松阳等。++

3.17栗斑翅蚜Myzocallis kuricola Mats

寄主:板栗叶、嫩枝叶;采集地:莲都、景宁、云和。+

3.18蚜科Aphididae

栗花翅蚜Nippocallis kuricola Mats, 寄主:叶、小枝;采集地:莲都 (师专后山) 。++

3.19**栗苞蚜Moritziella castaneivora Miyazaki

寄主:栗幼果、果实;发生期:6月~11月;采集地:松阳。+++

3.20蚧科Coccidae

3.20.1东方灰蚧Parthenolecanium corni Bouche,

寄主:板栗、锥栗;采集地:庆元 (熏山下) 。+3.20.2角蜡蚧Ceroplastes ceniferus (Anderson) , 寄主:板栗;采集地:庆元 (百山祖) 。

3.21栗链蚧Asterolecanium castaneae R ussell

发生期:3~10月;寄主:小枝采集地:遂昌。+

3.22珠蚧科Margarodidae

3.22.1吹绵蚧Icerya purchasi Maskell, 寄主:板栗小枝、叶;采集地:缙云。++

3.22.2桑树履绵蚧 (草履硕蚧、桑硕蚧) Drosicha contrahens Welker, 寄主:板栗;采集地:丽水、松阳。

3.23板栗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莲都 (大山峰) 、景宁 (鹤溪林场) 。+

4半翅目Hemiptera

4.1蝽科Pentatomidae

4.1.1大臭蝽Metonymia glandulosa (Wolff) , 寄主:板栗、茅栗;采集地:龙泉 (屏南) 、遂昌等。+

4.1.2细毛蝽Dolycoris baccarum (Linnaeus) , 寄主:板栗;采集地:庆元。+

4.1.3麻皮蝽Erthesina fullo (Thunberg) , 寄主:板栗枝叶;采集地:莲都 (十八都、城郊) 、松阳等。+

4.1.4硕蝽Eurostus validus Dallas, 发生期:5月下旬~8月下旬;寄主:板栗嫩枝;采集地:莲都 (师专后山、丽阳坑口、峰源) 等。++

4.1.5弯角蝽Lelia decempunctata Motschulsky, 寄主:板栗;采集地:庆元。

4.2梨网蝽Stephanitis nashi Esaki et Takeya

寄主:板栗枝叶;采集地:莲都 (城郊) 、松阳。+

4.3异蝽科Urostylidae

4.3.1淡娇异蝽Urostylis yangi Maa, 寄主:板栗;采集地:景宁 (外舍) 。+

4.3.2亮壮异蝽*Urochela distincta Distant, 发生期:6月上旬;寄主:板栗;采集地:遂昌 (白马山顶峰) 。

4.3.3冠网蝽*Stephanitis sp., 寄主:板栗;采集地:松阳 (林村、西屏) 。+

4.4小长蝽*N ysius ericae (Schilling)

寄主:板栗;采集地:松阳 (安岱后、阳溪、石仓) 、遂昌 (沙溪) 。

4.5缘蝽科Coreidae

4.5.1斑背安缘蝽Anplocnemis binotata Distant,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云和 (岩下) 。+

4.5.2平肩棘缘蝽Cletus tenuis Kiritshenko, 寄主:板栗;采集地:景宁 (鹤溪) 。+

4.5.3稻棘缘蝽Cletus punctiger Dallas, 寄主:板栗;采集地:丽水 (师专后山) 。+

4.5.4黄伊缘蝽*Aeschyntelus chinensis Dallas, 寄主:板栗;采集地:丽水 (市林场) 。+

4.5.5广腹同缘蝽Homococerus dilatatus Horvath, 寄主:栗叶;采集地点:遂昌 (大西坑) 。

4.5.6稻缘蝽Nezara Viridula Linneus寄主:栗叶;采集地点:遂昌 (大西坑) ;采集时间:1985.8.6。

4.5.7月肩奇缘蝽Derepteryx lunata (Distant) 寄主:毛栗;采集地:丽水、遂昌、庆元 (百山祖) 。

4.5.8栗缘蝽Liorhyssus hyalinus Fabricius, 寄主:板栗;采集地:莲都、遂昌。

4.5.9曲胫伴缘蝽Mictis tenebrosa Fabricius, 寄主:板栗;采集地:缙云、遂昌、庆元、松阳。

4.6红蝽科Pyrrhocoridae

4.6.1小斑红蝽*Physopelta cincticollis Sta°l, 寄主:板栗;采集地:景宁 (岳溪) 。+

4.6.2直红蝽*Phyrrhopeplus carduelis Sta°l, 寄主:锥栗;采集地:庆元 (杨楼) 。+

4.7苜蓿盲蝽Adelphocoris lineolatus (Goeze)

寄主:栗采集地:浙江。

4.8开环缘蝽Stictopleurus minutus Blote

姬缘蝽科寄主:栗采集地:庆元 (百山祖) 。4.9伊锥同蝽Sastragala esakii Hasegawa

同蝽科, 寄主:栗;采集地:庆元 (百山祖) 。

5缨翅目Thysanoptera

5.1蓟马科*Thripidae

板栗蓟马*Haplothrips aculeatus (Fabricius) , 寄主:第2次板栗雄花;采集地:松阳 (黄山头) 。+

6广翅目*Megaloptera

6.1齿蛉科*Corydalidae

花边星齿龄*Protohermes costalis (Walker) , 寄主:捕食害虫;采集地:庆元 (星光) 、云和 (蒲潭龙) 。

7鞘翅目Coleoptera

7.1鳃角金龟科Melolontnidae

7.1.1大粉白金龟Cyphochilus insulanus Moser, 发生期:5月上旬~6月中旬;寄主:板栗叶;采集地:庆元、龙泉、云和、莲都。+

7.1.2齿缘鳃金龟Exolontha serrulata Gyllenhal,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庆元。+

7.1.3中华鳃金龟Holotrichia sinensis Hope, 发生期:5月下旬~6月中旬;寄主:板栗叶;采集地:莲都。+

7.1.4大栗金龟Melolontha frater Arrow,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庆元、龙泉、云和、遂昌、莲都。+

7.1.5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景宁。+

7.1.6华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sauteri Moser,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景宁。+

7.1.7白云鳃金龟*Polyphylla alba vicaria Semonov,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景宁。+

7.1.8隆胸平爪鳃金龟*Ectinohoplia auriventris Moset, 寄主:板栗叶、花;采集地:景宁。++

7.1.9两点平爪鳃金龟*Ectinohoplia sulphuriventris Redtenbacher寄主:板栗叶、花;采集地:景宁。++

7.1.10影等鳃金龟Exolontha umbraculata Burmeister, 寄主:板栗;采集地:莲都 (百果园) 。+

7.1.11细足鳃金龟*Ectinohoplia obducta (Motschulsky) , 寄主:板栗;采集地:莲都 (十八都) 、景宁 (岳溪) 。+

7.1.12筛阿鳃金龟*Apigonia cribricollis Burmeister, 寄主:板栗;采集地:缙云、庆元。

7.1.13尾歪鳃金龟 (粉白鳃金龟) Cyphochilus apicalis Waterhouse, 寄主:板栗;采集地:丽水、龙泉、云和。

7.1.14宽齿爪鳃金龟 (宽褐齿爪鳃金龟) Holotrichia lata Brenske, 寄主:板栗;采集地:龙泉、庆元 (百山祖) 。

7.1.15黑绒绢金龟 (黑绒金龟) Senica orientalis Motschulsky, 寄主:栗;采集地:丽水、缙云、龙泉、庆元。

7.2丽金龟科R utelidae

7.2.1斑喙丽金龟Adoretus tenuimaculatus Waterhouse, 寄主:板栗叶;采集期:5月下旬~6月中旬;采集地:庆元 (百山祖) 、龙泉 (官甫洋) 、云和 (景南) 、遂昌 (蕉川) 、莲都 (峰源) 、缙云、青田。+

7.2.2红脚绿丽金龟Anomala cupripes Hope, 寄主:板栗;采集地:庆元、龙泉、云和、遂昌。+

7.2.3毛异丽金龟Anomala hirsutula Brenske,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龙泉 (屏南、龙南) 、缙云 (前村) 。+

7.2.4斑翅异丽金电Anomala spiloptera Burmeister,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庆元、莲都、云和。+

7.2.5茶条金龟子Mimela splendens Gyllenhal,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庆元、龙泉 (凤阳山) 、云和等。+

7.2.6日本金龟Popillia japonica Newmann寄主:板栗叶;采集地:庆元、遂昌、莲都、缙云。+

7.2.7四纹丽金龟Popillia quadriguttata F., 寄主:板栗叶;采集期:5月下旬~6月下旬;采集地:遂昌。+

7.2.8苹毛丽金龟甲*Proagopertha lucidula Faldermann,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云和、景宁、莲都。+

7.2.9侧斑丽金龟*Anomala luculenla Erichson, 寄主:板栗叶;采集期:5月下旬~6月中旬;采集地:景宁。+

7.2.10畦翅丽金龟*Anomala sulcipennis Faldermann;发生期:5月下旬~6月下旬;寄主:板栗叶;采集地景宁。+

7.2.11红脚异丽金龟Anomala cupripes Hope发生期:4月中旬~6月下旬;寄主:板栗叶;采集地:景宁。+++

7.2.12深绿丽金龟*Anomala heydeni Frivaldszky, 发生期:4月中旬~6月下旬;寄主:板栗叶;采集地:景宁、庆元 (杨楼) 。+++

7.2.13刊曲常弧丽金龟Popillia pustulata Fairmaire, 寄主:板栗叶、花;采集地:景宁。+

7.2.14中喙丽金龟Adoretus sinicus Burmeister, 寄主:板栗根、叶;采集地:缙云、莲都。++

7.2.15蓝紫金龟Popillia mutans Newmann, 发生期:5月上旬~6月中旬;寄主:板栗叶采集地:龙泉、庆元、云和、遂昌、莲都、缙云。++

7.2.16浅褐彩丽金龟子Mimela testaceouiridis (Blanchard) ,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莲都 (十八都) 、遂昌。+

7.2.17大绿丽金龟*Adoretus cupripes Hope寄主:板栗叶;采集地:庆元、云和、龙泉、云和。++7.2.18铜绿金龟子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莲都、景宁、云和。++7.2.19东方金龟*Maladera orientalis Motsch, 寄主:栗叶;采集地:莲都、缙云、龙泉、庆元。+

7.2.20日本丽金龟Anomala japonica Arrow, 寄主:板栗;采集地:庆元 (杨楼) 、莲都 (十八都) 。+

7.2.21条纹丽金龟Anomala aulax Wiedeman, 寄主:板栗;采集地:庆元 (杨楼) 、景宁 (岳溪) 。+

7.2.22丽金龟一种*Adoretu SP., 寄主:板栗;采集地:莲都 (十八都、百果园) 。+

7.3花金龟科Cetoniidae

7.3.1斑青花金龟Oxycetonia bealiae (Gory et Perch) ,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龙泉 (建新) 、景宁。+

7.3.2小青花金龟Oxycetonia jucunda Faldermann, 寄主:板栗叶、锥栗;采集地:龙泉 (凤阳山) 。+

7.3.3褐锈花金龟Poecilophilides rusticola (Brmeister) , 寄主:栗花;采集地:莲都、缙云。+

7.3.4白星花金龟Liocola brevitarsis Lewis,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莲都 (城郊) 、松阳、龙泉、云和。+

7.3.5黄粉鹿花金龟*Dicranocephalus wallichi Pascoe, 寄主:板栗;采集地:云和 (岗头埯) 。+

7.3.6白纹花金龟*Protaetia brevitarsis (Lewis) , 寄主:板栗;采集地:莲都 (百果园) 。+

7.3.7横纹罗花金龟*Rhomborrhina fortuneiSauders, 寄主:栗、栎;采集地:庆元 (百山祖) 。

7.4金龟子科Scarabaeidae

金龟*Caccobius unicornis Fabricius,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松阳。+

7.5象虫科Curculionidae

7.5.1栗实象Curculio davidi Fairmaire, 寄主:栗蓬、栗实;采集地:莲都 (碧湖) 、庆元 (杨楼、星光) 。++

7.5.2红颈切叶象*Paracentrocorynus nigricollis Roelofs,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莲都 (城郊) 、景宁 (鹤城) 。+

7.5.3绿鳞象甲Hypomeces squamosus Fabricius,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遂昌、青田。+

7.5.4大灰象*Sympiezomias velatus (Chevrolat) , 寄主:栗蓬;采集地:莲都 (城郊) 。+

7.5.5横沟象*Dyscerus SP., 寄主:茅栗;采集地:松阳。+

7.5.6栗剪枝象甲Cyllorhynchites ursulus Roelofs寄主:栗果枝采集地:庆元。++

7.5.7栎长豆象Paracycno trachelus longiceps Motschulsky, 寄主:栗幼芽、嫩梢;采集地:莲都。++

7.5.8中国癞象*Episomus chinensis Faust, 寄主:板栗;采集地:景宁 (鹤溪) 。+

7.5.9金缘树叶象*Phyllobius virideaeris Laichart, 寄主:板栗;采集地:遂昌 (湖山) 、景宁 (鹤溪) 、云和 (岗头埯) 。+

7.5.10暗褐尖筒象*Myllocerus pelidnus Voss, 寄主:板栗;采集地:莲都 (百果园) 。+

7.5.11尖筒象一种*Myllocerus SP., 寄主:板栗;采集地:龙泉 (金沙林场) 。+

7.5.12尖筒象一种*Myllocerus SP., 寄主:板栗;采集地:遂昌 (湖山) 。+

7.5.13甘薯长足象*Alcidodes waltoni (Boheman) 寄主:板栗采集地:景宁 (鹤溪) 。+

7.5.14 V纹象*Cryptoderma fortunei (Waterhouse) 寄主:板栗采集地:庆元 (星光) 。+

7.5.15山楂象*Curculio chinensis Chevrolat, 寄主:板栗;采集地:景宁 (鹤溪) 。+

7.5.16白纹象*Curculio nagaoi Morimoto, 寄主:板栗;采集地:云和 (岗头埯) 。+

7.5.17象*Sitophilus oryzae Linne, 寄主:板栗仁;虫态:幼虫;采集地点:丽水市灯塔工业区。

7.5.18豆象*Bruchus rufimanus Boheman, 寄主:栗仁;虫态:幼虫;采集地点:丽水市灯塔工业区。7.5.19纹象*Curculio dentipes Roelofs, 寄主:栗;采集地:丽水。

7.5.20麻栗象Curculio robustus (Rodlofs) , 寄主:板栗;采集地:丽水。

7.5.21茶丽纹象Myllocerinus aurolineatus Voss, 寄主:栗;采集地:丽水。

7.6锯谷盗科*Silvaidae Murray

锯谷盗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 Linme, 寄主:板栗仁;虫态:幼虫;采集地点:丽水市灯塔工业区。

7.7卷叶象科*Attelabidae

7.7.1圆斑卷象*Paroplapoderus semiamulatus Jekel, 寄主:锥栗、板栗;采集地:松阳、云和 (岩下) 。+

7.7.2栗卷象*Apoderus jekeli Roelofs,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云和。+

7.7.3淡紫卷象*Apoderus rubidus Motschulsky,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景宁 (鹤溪) 、莲都 (百果园、大山峰。+

7.8天牛科Cerambycidae

7.8.1密齿锯天牛*Macrotoma fishevi Waterh, 寄主:板栗;采集地:庆元 (百山祖) 。+

7.8.2薄翅天牛*Macrotoma sinica white, 寄主:板栗树干;采集地:龙泉 (城郊) 。+

7.8.3栗山天牛M.raddei Blessig, 寄主:板栗;采集地:莲都 (峰源) 。+

7.8.4四星栗天牛Stenyrinum quadrinotatum Bates, 寄主:板栗;采集地:莲都、缙云、龙泉。+

7.8.5云斑天牛Batocera lintolata Chevrolat, 寄主:板栗树干;采集地:莲都 (峰源) 、遂昌 (城关) 、松阳。+

7.8.6眼斑齿胫天牛Paraleprodera diophthalma Pascoe) , 寄主:板栗;采集地:莲都 (黄村) 、庆元 (百山祖) 。+

7.8.7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 =Melanauster chinensis寄主:板栗采集地:缙云、遂昌、龙泉。+

7.8.8拟星天牛Anoplophora imitatrix (White) , 寄主:板栗;采集地:龙泉、庆元、云和。+

7.8.9橙斑白条天牛Batocera davidis Deyrolle, 寄主:板栗;采集地:莲都。+

7.8.10顶斑瘤筒天牛Linda fraterna (Cherrolat) , 寄主:板栗树干;采集地:龙泉、云和。+

7.8.11中华锯天牛M.sinica sinica (White) , 寄主:板栗;采集地:龙泉。+

7.8.12台湾筒天牛Oberea formosana Pic, 寄主:板栗树干;采集地:庆元。+

7.8.13狭胸蔗天牛P.pallescens Bates, 寄主:板栗干;采集地:龙泉、青田、庆元。+

7.8.14栗长红天牛*Erythresthenes bowringii (Pascoe) ,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景宁 (鹤溪林场) 、莲都、松阳。+

7.8.15弧纹虎天牛*Chlorophorus miwai Gressitt寄主:板栗;采集地:云和 (岩下、蒲潭龙) 。+

7.8.16黑虎天牛*Chlorophorus diadema (Motschulsky) , 寄主:板栗;采集地:莲都 (百果园) 。+

7.8.17竹虎天牛*Chlorophorus annularis (Fabricius) , 寄主:板栗;采集地:庆元 (杨楼) 。+

7.8.18油茶红翅天牛*Erythrus blairi Gressitt, 寄主:板栗;采集地:庆元 (杨楼) 。+

7.8.19樟暗红天牛*Pyrestes haematica Passoe, 寄主:板栗;采集地:云和 (岩下) 。+

7.8.20竹红天牛*Purpuricenus temminckii Guerin-Meneville, 寄主:板栗;采集地:庆元 (杨楼) 。+

7.8.21坡翅天牛*Pterolophia SP., 寄主:板栗;采集地:云和 (岗头埯) 。+

7.8.22栗灰锦天牛*Acalolepta degener (Bates) , 寄主:板栗;采集地:云和 (蒲潭龙) 。+

7.8.23栎红胸天牛*Dere thoracica White, 寄主:板栗;采集地:莲都 (城郊) 。+

7.8.24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 , 寄主:板栗;采集地:庆元 (百山祖) 。

7.8.25黄颈柄天牛 (桃黄颈天牛) Aphrodisium faldermanni (Saunders) , 寄主:板栗;采集地:丽水。

7.9肖叶甲科Eumolpidae

7.9.1黑额光叶甲Smaragdina nigrifrons (Hope) , 寄主:板栗;采集地:龙泉 (官甫土羊) 、遂昌 (蕉川、城关) 、龙泉。+

7.9.2三带隐头叶甲Cryptocephalus trifasciatus Fabricius, 寄主:板栗叶;采集地:莲都 (城郊) 、庆元、遂昌。+

7.10铁甲科*Hispidae

7.10.1尖齿叉趾铁甲*Dactylispa (Triplispa) crassicuspis Gestro寄主:板栗采集地:松阳。+

7.10.2库光胫锹甲*Odontolabis cuvera Hope, 寄主:板栗;采集地:庆元 (星光) 、松阳 (黄山头) 。+

7.10.3西光胫锹甲Odontolabis cuvera Hope, 寄主:板栗;采集地:庆元 (百山祖) 。

7.10.4褐黄前锹甲Prosopocoilus blanchardi Parry寄主:板栗;采集地:丽水。

7.11叶甲科Chrysomelidae

7.11.1板栗恶性叶甲*Clitea metallica Chen, 寄主:栗叶;采集地:云和 (小顺) 、庆元 (五都) 。

7.11.2十星瓢萤叶甲Oides decempunctata (Billberge) , 寄主:栗叶;采集地:莲都。+

7.11.3山楂斑叶甲*Paropsides soriculata Swartz, 寄主:板栗;采集地:景宁 (鹤溪) 。+

7.11.4凹翅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bjcavipennis Chen, 寄主:栗;采集地:庆元 (百山祖) 。

7.12栗吉丁虫Toxoscelus auricepes E.Saunders

吉丁虫科寄主:板栗枝、果;采集地:景宁 (外舍) 、莲都 (城郊) 。

7.13中华食植瓢虫Epilachna chinensis (Weise)

瓢虫科寄主:锥栗采集地:松阳。+

8膜翅目Hymenoptera

8.1瘿蜂科Cynipidae

栗瘿蜂Dryocosmus Kuriphilus Yasumatsu, 发生期:4~6月, 锥栗重于板栗, 高山重于低山, 老树重于幼树。寄主:板栗、锥栗、叶、枝采集地:莲都 (百果园、丽阳坑) 、景宁 (鹤溪林场) 、云和 (岗头埯、岩下) 、庆元。+++

9蜱螨目Acarina

9.1瘿螨科Eriophyidae

日本栗瘿螨Eriophyes japonica (Huang) , 寄主:板栗、锥栗叶;采集地:庆元 (天堂山) 、云和等。

++

9.2叶螨科Tetranychidae

安庆地区桂花病虫害种类及防治 篇6

1病害种类与防治

1.1桂花叶枯病

桂花叶枯病主要发生在叶尖和叶缘,一般由灰褐色小点发展为大型的红褐色不规则斑块,其中病斑的边缘色深而背面色浅,若多个病斑相互连接,则干枯面积可占全叶的1/3~1/2。在安庆地区,桂花叶枯病一般在7~11月发病,且环境闭塞、遮荫潮湿或生长衰弱的植株最易发病。在发病初期,喷洒1:2:200的波尔多液;在发病期,喷洒50%的苯来特1000~1500倍液,或50%的多灵菌800~1000倍液,或65%的代森锌500倍液。

1.2桂花褐斑病

桂花褐斑病会在叶片上由初期的黄色小斑点发展至近圆形,病斑边缘为红褐色,中央为黄褐色至灰褐色,且其外围有黄色晕圈。褐斑病在后期会在叶片两面散生出黑色霉状物。在安庆地区,桂花褐斑病的发病期为7~11月。针对桂花褐斑病,重病区应在苗木出圃时喷洒1:1:100~200的波尔多液进行消毒;在发病初期,整株喷洒1:2:200的波尔多液;在发病期,喷洒50%的多菌灵500~600倍液或70%的可杀得300~500倍液或阿米西达1000~1500倍液。

1.3桂花炭疽病

桂花炭疽病在初期会在叶面出现椭圆形、半圆形或圆形病斑,颜色由浅褐色到灰白色,并在边缘出现红褐色环晕,而病斑在后期会产生大量小黑点。在安庆地区,桂花炭疽病的发病期同样也在7~11月,且其病原菌在温度为10~33℃的闭塞、遮荫和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尤为迅速。在发病初期,喷洒70%的可杀得300~500倍液或25%的炭特灵500倍液或大生500倍液,注意应交替或混合使用不同的杀菌剂。

1.4南方根结线虫

南方根结线虫病的主要症状为:根部成瘤及其地上部分矮小并发黄。这一病害的病原物主要经泥土、水流及2岁幼虫移动传播。其防治措施为:喷洒二溴乙烷或薰蒸剂溴甲烷等消灭土中线虫;植物在生长期,喷洒克线磷或杀线威等。另外,还应注意:一是及时修剪枝叶和摘除病叶,并集中焚毁。二是重视养护管理。三是选择土壤肥沃且排水条件好的地块栽种桂花等。

2虫害种类与防治

2.1柑桔粉虱

柑桔粉虱主要危害叶背,使其叶片发黄,并造成叶片脱落。在安庆地区,老熟幼虫(或蛹)会在叶背过冬。成虫一般在叶背产卵,直至孵化固定在叶背,并分泌出棉絮状的蜡丝。其防治措施为:喷洒2.5%的溴氰菊酯2000~3000倍液或间隔7~10d喷洒10%的扑虱灵1000倍液,连续喷洒3~4次即可。

2.2吹绵蚧

吹绵蚧主要危害新梢、嫩芽和叶芽,且在严重情况下,会引起叶片枯黄脱落或树梢枯萎。在安庆地区,无卵雌成虫或若虫会在叶背过冬。初卵若虫会爬迁至树外,并附在叶背主脉侧或新梢上,而雄虫会在临近土层、枝杆裂缝或杂草中造白茧化蛹。其防治措施为:间隔10d喷洒吡虫啉1000倍液,连续喷洒2~3次即可。

2.3红蜡蚧

红蜡蚧主要危害叶片和枝杆,引起植株缓生、发黑和树冠萎缩。在安庆地区,受精雌成虫会在树杆上过冬,并依次在3月孕卵、5月中下旬产卵及5月下旬孵卵,而6月为盛期,其中初孵若虫会爬30min,并固定在枝叶上。针对红蜡蚧,其防治措施如下:间隔7~10d喷洒20%的稻虱净1500~2000倍液,连续喷洒2~3次即可。

2.4扁刺蛾

扁刺蛾主要危害叶片,即其幼虫会啃食叶肉,而老龄幼虫会蚕食叶片至仅剩叶柄。在安庆地区,老熟幼虫会在疏松土层中集中结茧过冬,其卵一般产在叶背及其初孵幼虫会在卵壳附近停留至脱皮,之后先吃卵壳,再啃食叶肉。可采用以下防治措施:(1)在幼虫结茧前翻松树杆附近的土壤,引诱幼虫集中在这一区域过冬,从而方便集中消灭幼虫。(2)针对低龄幼虫喷洒10%的溴氰菊酯2000倍液或25%的敌杀死5000倍液。

针对上述虫害,除了按要求喷洒药剂以外,还应重视桂花的养护管理,比如,及时修剪虫枝,植株间保持透光、透气及通风,以控制虫害。

3结语

针对安庆地区桂花的病虫害,首先应收集数据信息,以查明病虫害的具体类型,然后结合病虫害的病状,分别从施药和养护管理2个方面加以防治,从而最大化地发挥桂花在城市绿化中的功用。另外,桂花病虫害喜阴、喜潮,则在养护管理中,应设法改善桂花的生长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建梅.福州市园林植物桂花病虫害调查及防治[J].林业勘察设计,2013(1)

虫害种类 篇7

1 文县花椒病虫危害状况

采用样地调查方法从2007年5月至2011年9月对文县梨坪乡、临江乡、尖山乡、桥头乡花椒主要产区的病虫种类及危害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主要病虫害的发病率、虫口密度、危害情况及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据调查,病虫害发生的面积占花椒种植物面积的80%以上,严重受害面积达40%以上,局部产区出现了花椒绝收现象,进入盛果期的花椒树大量枯死,新栽幼苗大量死亡,平均每年减产约20%,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逾600万元。调查结果表明,文县花椒产区的病虫种类共有20余种,而危害较重、分布较广的主要有根腐病、流胶病、虎斑天牛、瘿蚊、茎蜂、蚜虫、桑白蚧等,其中花椒根腐病、流胶病在山区发生特别严重,发生率高达85%[1]。

2 花椒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特征

2.1 主要病害

2.1.1 花椒根腐病。

其是甘肃省花椒生产区的主要病害。该病在苗期发生较为普遍。若苗圃的土壤黏重、透气性差,则苗木发病率高。苗圃地染病严重时,常常造成成片的死苗。土壤黏重而阴湿的椒园发病率亦高。蜀椒、秦椒抗病力弱,高脚红花椒、竹叶椒抗病力较强。幼苗染病后,生长停止,呈老弱苗,叶片失绿。叶脉变红,直至叶片脱落,全苗死亡。地下部的根为黄褐色,呈水浸、水肿状,根皮易脱落并有臭味。成年花椒树染病后,病株长势弱,以后叶片逐渐脱落。全株染病后,会造成死亡。若将土壤挖开,可以明显地看到根部腐烂变色,并且有异臭味。根皮与木质部容易脱离,木质部变为黑色。

2.1.2 花椒流胶病。

其也是甘肃省花椒产区的主要病害。在苗期就开始发作,成年期发生较为普遍。椒树主干上流出黄色黏液,并逐渐增多,变为黄褐色胶汁,故称为流胶病。该病危害的椒树,先从局部死亡,随后逐步扩大至全株死亡。流胶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天牛的侵染。

2.2 主要虫害

2.2.1 花椒虎斑天牛。

其成虫体长18~20 mm,全白褐色,有茶色细短毛。卵短平,椭圆形,黄白色,近孵化时变为淡褐色。幼虫体长22~26 mm,乳白色,无足、头大而扁。蛹长短与成虫相仿,褐白色,羽化前变为黄褐色。1年发生1代,以幼虫越冬,6月羽化为成虫,交尾产卵,成虫发生期整齐,多集中在6月至7月中旬。卵散产,一般一处一粒,常产于树干中下部,初孵化的幼虫在皮下蛀食短时期后,再入木质部危害并随髓部上下蛀食[2]。

2.2.2 花椒瘿蚊。

其在文县各乡(镇)均有发现,以幼虫危害花椒幼树或成龄树一至二年生枝条的嫩枝。一般三至五年生幼树被害株率为36%~100%。椒树被害后,嫩枝因受刺激引起组织增生,形成柱状虫瘿,随虫龄的增大被害部即出现密集的小颗瘤状突起,剥去皮层可见幼虫蜷伏于蜂巢状的瘿室内。虫瘿枝长可达42 cm,有虫数达55~335头,椒树受害后不仅枝条生长受阻,而且常致使树势衰弱老化,容易被大风吹折[3]。

2.2.3 花椒桑白蚧。

其在文县梨坪乡大面积发生。以若虫伏于花椒树干上吸食汁液,重害枝表皮上的虫口常可达54头/cm2以上,所以,常引起被害枝条枯死。如文县梨坪乡尖脉细燕村上千株花椒树没有进行防治,全被桑白蚧危害死亡,损失逾万元。

2.2.4 花椒蚜虫。其危害花椒嫩枝梢、花和芽等。

2.2.5 花椒茎蜂。

其俗称“火风”,以幼虫危害花椒嫩芽与嫩梢。花椒的嫩芽、嫩梢被害后萎蔫枯干,因而被称为“火风”。

3 防治技术

3.1 政策措施

3.1.1 加强综合防治研究。

在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研究方面,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了大量可行的综合防治技术。但人类同病虫害的斗争是永无止境的,很多病虫的防治方面仍没有突破,这就要求进一步搞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研究。从文县花椒产区看,梨坪乡、临江乡、尖山乡、桥头乡主要危害的桑白蚧,目前还没有很好的防治技术,应加强研究,力争在防治技术上获得突破。

3.1.2 加大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

建立核心示范区,切实做好预测预报工作。以示范乡、示范村、示范园、示范基地乡村干部和广大果农为培训对象,采取理论讲解与实地操作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技术骨干培训与广大果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工作。

3.2 病害防治技术

3.2.1 花椒根腐病。

防治上,(1)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作苗圃地;(2)苗圃做成高厢,并注意排水;(3)不在有根腐病的土壤内育椒苗;(4)苗期多施磷钾肥料,增强苗木抗病能力,同时多施草木灰;(5)选抗病力强的花椒品种作砧木,进行嫁接;(6)定植花椒前,每个窝穴加入100 g鲜石灰粉;(7)对大树的病根要及时剪除,同时剪口处涂以石硫合剂渣液进行消毒,并施以草木灰水。

3.2.2 花椒流胶病。

防治上,(1)消灭病源。集中力量在黄昏时进行天牛成虫的人工扑杀,并喷触杀力强的敌杀死、辛硫磷、丰收菊酯800~1 000倍液,以杀死成虫。(2)刮除卵块、幼虫。掌握成虫产卵及虫危害造成流胶的特征,及时尽力刮除卵块和幼虫,严防幼虫蛀入基干内。病害树干茎部的皮刺、翅皮也要全部刮除,并在虫孔注射敌敌畏100倍液或水胺硫磷药剂1 000倍液。(3)清除病株。对严重受害的椒树,要及时砍伐烧毁。(4)涂抹药剂。在冬季彻底刮除有流胶的溃疡性病斑,然后用等量的石硫合剂掺合石灰,调制成糊状,涂病斑处,或将硫酸铜、石灰、水按1∶3∶15的比例配制成波尔多浆涂抹。对未受害的椒树基部可涂抹石硫合剂,以防止病害入侵。

3.3 虫害防治技术

3.3.1 花椒虎斑天牛。

防治上,(1)把棉花制成比虫眼小的绵棉,然后蘸80%氧化乐果加酒精溶液,在虫眼处点燃,形成浓烟(时间可长一些),随后用黏土堵塞虫孔,并将虫孔封严。(2)在成虫发生期,利用晴天、无风的中午捕捉成虫。在成虫卵期,勤查树干,及时砍除病虫枝干,并立即烧毁。刮除卵粒(砸卵)和幼虫。

3.3.2 花椒瘿蚊。

防治上,(1)在冬季和春季4月以前,结合椒树修剪,剪去虫瘿枝,并集中烧毁,连续进行2~3年就能控制其发生,减轻危害。(2)5—6月成虫发生盛期,在树冠上喷洒80%敌敌畏乳油、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20%杀虫菊酯乳油3 000倍液,或45%高保乳油2 500倍液等消灭害虫;用刀在树干上作环状刮去树皮15~20 cm,将40%氧化乐果乳油5~10倍液涂刷在环上,利用药剂内吸传导作用防治幼虫[4]。(3)注意保护天敌,利用瘿蚊啮小蜂防治瘿蚊幼虫,可控制其发生,减轻危害。

3.3.3 花椒桑白蚧。

防治上,(1)在第1代和第2代若虫孵化盛期,喷布索利巴尔或灭多威400~500倍液。(2)泥土加氧化乐果刷椒树主干。(3)剪除危害而枯死的树枝并烧毁。

3.3.4 花椒蚜虫。

防治上,用40%氧化乐果乳剂1 500倍液,或70%可湿性灭芽灵粉剂800~1 000倍液,或50%可湿性抗蚜威粉剂等分别进行喷洒。

3.3.5 花椒茎蜂。

防治上,(1)花椒开花前喷敌敌畏1 600~1 800倍液1次。(2)花椒谢花后,立即喷施20%乐果乳剂800~1 000倍液1次。10 d后再喷同浓度的乐果1次,以防止幼虫转移危害。

摘要:通过对文县花椒病虫害的全面调查,掌握了该县花椒的主要病虫种类及危害状况,对花椒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当地花椒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花椒病虫害,危害状况,特征,防治技术,甘肃文县

参考文献

[1]李彦东.花椒树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J].河北林业科技,2004(6):39-40.

[2]杨晓凤.花椒树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J].北方园艺,2007(3):200.

[3]王振动,张保福,羽鹏芬.花椒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陕西林业,2004(2):41.

苹果树病虫害的种类与防治 篇8

关键词:病虫害分析,防治措施,绿色环保

1常见苹果树病虫害分析

1.1 轮纹病

轮纹病是果树的种植和管理中较为常见的疾病, 大都产生在果实成熟期后, 幼果时期极少发生此类病虫害。轮纹病一般出现在树干的皮孔旁边, 有红褐色或深红色的圆形或扇圆形的斑点, 有时斑点交界处会出现裂开的树皮。如果轮纹病较为严重时, 发生病变的主干上树皮粗糙, 轮纹病有时还在苹果上产生, 使苹果上出现了椭圆形或圆形的斑点, 很短时间就会发生烂掉, 有时变成黑色浆果。轮纹病经常发生在阴雨连绵的多雨季节, 秋季最常见, 最容易发生轮纹病的苹果树种有青香蕉、红星、金冠、富士等。

1.2 斑点落叶病

斑点落叶病是果树生长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一般发生在春秋两个季节, 从5~6月开始第1次产生病变, 主要在果树的树叶和树梢上, 8~9月进行第2次发病, 这时苹果树的苹果快要成熟, 树梢上有严重的病虫害, 大范围的树叶变得枯黄并开始下落。斑点落叶病的产生与发展和阳光的照射, 降水量的多少, 自然界的气候变化等有直接联系。如果在春季出现连阴雨天气, 斑点会显著增多, 树梢、果树的小叶等受到病菌的严重侵害。假如苹果园不透光或光照不佳, 或处在低矮的地方, 或有较高的地下水位, 都会引起苹果树斑点落叶病。

1.3 腐烂病

苹果树的腐烂病是果树健康生长的过程中苹果树干上发生比较常见的疾病。个别地方又叫做烂皮病或臭皮病, 苹果树一旦感染上这种病, 就会发生树干枯萎, 树叶无精打采, 没有一点生机。苹果树腐烂病传染性强, 大多由病菌引起的, 假如不进行有效的防治或迅速救治病树, 苹果树有时会出现很多枯萎的情况, 有时会出现整个苹果园的消失。苹果树腐烂病大多在春季发病, 夏季会大量蔓延, 尤其在一些酸性土壤, 夏季雨水较多, 苹果园的排水设施不够完善, 也会引起腐烂病的发生。果树腐烂病主要在苹果树的主枝和主干上发病, 刚刚开始时如不注意观察会很难看到, 树皮表面没有多大变化, 但树皮下就会有深褐色或暗褐色的小斑或干斑, 因此, 一定要细致观察, 加强有效防治, 确保苹果树的健康成长。

2防治措施

2.1 及早发现, 加强控制

如何对苹果树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呢?任何时候一定要事先做好有效地预防, 不能在病虫害发生后再去治疗。防治苹果树病虫害无非从两方面去分析: (1) 病虫害的产生受阳光、水分、气温、土壤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2) 人为因素对病虫害也有很大影响。在果树成长过程中, 果农要认真观察果树生长期间的各种变化, 对果树早期发现的病虫害现状, 可用增加肥料, 也可对浇水、排水进行有效的调控, 加强果树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同时, 要及时修剪果树的枝叶, 铲草深耕, 适时给果树施肥。在苹果成熟摘除后, 要认真对果树进行修剪, 真正根除那些被病虫害侵蚀的枝叶, 同时, 用波尔多液等药剂进行细致喷洒, 争取最大限度的消灭病虫害, 对发生病虫害的苹果园, 要使用磷酸二氢钾或增产菌等叶面肥, 进一步增强苹果树抗病虫和补偿危害的能力。

2.2 招引天敌, 减少农药的用量

实施果园生草法, 不但为苹果园提供了优质的土壤, 而且给病虫害的天敌创建了很好的生存空间, 进一步提供了苹果的质量与天然性。所以, 在防治果园的病虫害过程中, 这种具有科学的、高效的、恰当的对土壤管理的方法, 无疑给苹果园病虫害的防治指出了一条正确的方向。

2.3 化学方法

用化学方法对果树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 无疑是一种迅速、及时、方便快捷的杀灭害虫的方法, 或者人为干扰以破坏害虫的生理习性, 达到消灭病虫害的目的。但这种方法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却破坏了生态环境, 同时也污染了周围的环境。所以, 果农在运用化学方法防治病虫害时, 要采用科学用药的方法, 不要任意加大药品的剂量, 同时, 要注意使用的药品的品种, 减少对病虫害天敌的杀害。如:使用一些生物农药, 像华光霉素、阿维菌素、浏阳霉素等。这些环保农药对无公害果品的生产, 起着很重要作用。也很好的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 保证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2.4 构建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对外贸易也不断扩大, 但却出现了许多关于果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在国内以及国际上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所以, 果农或果园技术人员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责任, 增强果品质量安全意识, 构建病虫害的预测与防治网络, 并对病虫害进行全方位的监控, 及时了解果园病虫害的状况, 并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 真正使果品的质量达到无公害的绿色环保型的品牌。

参考文献

[1]李娇娜.浅谈苹果树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J].江西农业, 2008 (04) :25-26.

[2]刘玲, 赵成丽.苹果树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08 (09) :11-12.

杉木病虫害种类调查及防治措施 篇9

关键词:杉木病虫害,种类调查,防治措施

近几年福建省木材的需求增加, 其中杉木的木材增长也随之增加, 但是杉木病虫害却制约了杉木的生长, 因此调查和防治杉木病虫害已经刻不容缓。采取线路调查与临时标准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林分, 按对角线方法分别在上、中、下各坡位分病虫共设置标准地12块作为固定观测地, 以观察记录各种病虫发生情况、种类及其变化活动情况, 并采取接种、室内饲养及室内镜检等方法, 对病虫种类进行初步鉴定。现将杉木病虫害的种类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 病虫害种类

1.1 杉木赤枯病

1.1.1 病原。

由半知菌亚门的Pestalotia shiraiana P.Henn.引起。分生孢子盘生表皮下, 成熟后突破表皮向外散放孢子。分生孢子盘直径200μm, 分生孢子长棱形, 有4个分隔, 分隔处稍缢缩, 两端细胞无色透明, 中间3个细胞淡棕色, 大小为 (6.7~7.3) μm× (23~28) μm, 基部有无色透明的分生孢子梗, 埂长4~6μm。该病菌在人工培养基上, 初为带红色菌落, 5~6 d后, 在菌丝体中间产生数颗黑色粒状物, 即病菌。在人工培养基上, 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的生长适宜温度为26~30℃, 孢子萌发温度为10~40℃, 最适宜温度28℃, 24 h内就有50%的孢子萌发。

1.1.2 症状。

杉苗尖枯:主要表现为顶梢枯死。初期在杉苗顶梢的嫩叶出现淡黄色斑点, 渐变红褐色, 后扩展到全针叶, 呈枯褐色, 最后病苗顶梢赤枯。在发生赤枯病的针叶上, 产生黑色微突起的小黑点, 这是病菌的分生孢子盘。重病苗自上而下变枯褐色死亡, 轻病苗基部仍然保持绿色, 顶部往往发生2~3个不定芽, 杉苗形成多头状。树冠基枯:在偏南的杉木林区, 由于地表热辐射, 幼树树冠基部灼伤, 病菌向灼伤的针叶侵染。初期出暗褐色小点, 病斑扩大, 在中部产生微突起黑褐色的子实体, 然后病叶尖端枯死。潮湿时, 在子实体外有黑色卷须状物出现, 即病菌的分生孢子角。

1.1.3 发生发展。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被害针叶组织内越冬, 借风雨传播, 从灼伤组织或垂死组织处侵入。在地下水位过高、砂土或重黏土、氮肥过多、苗木太嫩、苗床未及时遮荫、或遮荫时期太久、苗木生长纤黄、抗病能力减弱等情况下, 苗木容易发病。盛夏季节土壤干旱裸露, 地表温度过高, 因此苗木发病重。

1.2 杉木溃疡病

1.2.1 病原。

该病菌属于腔菌网格胞目Botryosphaeria cunninghamiae Huang。外观为棱行斑点, 这一点有别于该属真菌的其他各种, 无性世代尚未发生[1]。假囊壳联生或单生在垫状子座上, 厚度140~210μm, 假囊壳近球形, 大小为 (128~275) μm× (224~416) μm, 属于中型壳。腔缘暗黑色, 腔内无色。子囊圆筒形, 壁双层, 短柄, 大小为 (23~28) μm× (93~150) μm, 个别长达180μm。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 成熟时内有油滴 (22~26) μm× (11~15) μm, 称作杉葡萄座腔菌。这种病原真菌的子囊及子囊孢子形成期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孢子成熟飞散, 借风雨传播, 侵入寄主。新病斑于6月下旬至7月初出现, 以菌丝形成式在寄主内越冬。翌年4月形成假囊壳, 随后产生子囊及子囊孢子。

1.2.2 症状。

此病病斑出现于杉木枝干上, 棱形, 大小为 (6~9) mm×2 mm。初期仅是皮上红点, 隆起, 逐渐扩大。后期病斑纵裂, 微见横纹, 内有许多黑色小粒状物, 即该病病菌的完全世代子实体。一般斑点散生, 但有的多个包围枝干联生, 从而使被害部分枝干肿大, 褪色, 针叶变黄枯萎。

1.2.3 发生发展。

该病发病与立地条件有关。沿海的山地因对杉木生长不利, 且萌发条多, 故发病较严重, 海拔高的山地比海拔低的发病重。

1.3 杉木细菌性叶枯病

1.3.1 病原。

用菌液稀释划线法或组织分离法可得到菌落, 初为透明, 次日转白色。革兰氏呈阴性, 脱蓝染色可以看到圆筒状菌体, 两端极生3~7根鞭毛, 菌体大小为 (0.8~1.0) μm×3μm, 单生, 非芽殖, 鉴定为细菌———杉假单胞杆菌。

1.3.2 症状。

此病症状有2个类型:一是叶枯型, 二是枯梢型。叶枯型病菌多数危害二年生叶。针叶染病初期, 出现不规则的淡红色小斑点, 病斑周围有淡黄色水渍状晕圈。病害发展后, 病部颜色逐渐加深至棕褐色, 并出现微小的液泡, 周边的晕圈也随之扩大。到后期, 病斑以上部分或全叶枯死, 枯叶呈灰白色, 不脱落[2]。枯梢型于4月上旬, 杉木梢头嫩芽首先感病, 初有淡红色病斑, 而后整个枝梢逐渐转暗褐色而枯死。叶部病状同上, 枝叶枯后呈灰白色。

1.3.3 发生发展。

病菌主要在罹病枝叶病健交界处的组织中越冬。3月下旬开始繁殖, 借风雨进行传播。该菌多从伤口或自然孔口入侵, 遇到适宜的温度、湿度, 特别是湿度适合便很快蔓延。以1个发病中心在10余天内可遍及整个林分。一般4月新病斑大量出现, 而后病害急剧上升, 感病植株自下而上, 由里向外扩散, 使整片杉林成为区域性的发病中心。5月或6月为病害高峰期, 7月以后, 此病逐步减少, 随着气温的降低, 病菌转入越冬阶段。

1.4 杉木炭疽病

1.4.1 病原。

此病菌通常到的是无性阶段, 为半知菌亚门腔胞纲黑盘孢目刺盘属。分生孢子盘生于病部表皮下, 后突破表皮外露, 呈黑色小粒状, 直径50~170μm;盘上刚毛不显著, 时有时缺。分生孢子梗无色, 有分隔, 大小为 (15~60) μm×4.5μm, 产孢细胞具有1~3个环痕;分生孢子单胞, 透明, 肾脏形, 大小为 (15.0~19.5) μm× (4.8~6.6) μm。有性阶段一般于春季产生, 子囊壳2个或多个联生, 半埋于基质中, 梨形, 颈部有毛, 子囊壳大小为 (250~350) μm× (195~267) μm, 子囊单层壁, 棒状, 无柄, 大小为 (85~112) μm× (7.2~9.9) μm, 子囊单孢子单胞, 棱形, 稍弯曲, 透明, 大小为 (19.8~27.7) μm× (5.6~6.6) μm, 8个子囊孢子排列不整齐, 病原鉴定为围小丛壳菌, 属于子囊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

1.4.2 症状。

此病一般从针叶开始发病, 初见针尖由黄褐而枯, 病部不断的扩展, 可使整叶片干枯, 并延及幼茎, 致枝梢枯死。在枯死不久的针叶背面中脉两侧, 可见到稀疏的小粒黑点;在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 还可看到粉红色的分生孢子堆。此病在杉木新梢抽芽期发病, 新老枝叶均能感病, 但以2年生梢部受害为重。通常在枝梢顶以下6~12 cm处发病, 俗称颈枯型。

1.4.3 发生发展。

此病一般4月初发病, 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发病高峰期, 6月以后减少, 秋季再次发病。通常病菌在病部组织以菌丝体越冬, 分生孢子随风雨溅散飘扬传播。此病的发生与立地条件和造林措施有密切关系。

1.5 杉木茎腐病

1.5.1 病原。

杉木茎腐病是镰刀菌引起的, 病菌为Fusarium sp.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孢目镰刀菌属。病菌的菌丝白色棉絮状, 菌落基质桃色至紫红色, 小型分生孢子较多, 具有多种形态, 有卵形、椭圆形、柱形等, 在杉木皮汁培养基上, 小型孢子少, 大型孢子较多, 其形态有弯月形或镰刀形、纺锤形多种, 多细胞, 具3分隔的或5分隔, 顶端细胞窄细。厚垣孢子亦存在, 球形, 顶生或串生。

1.5.2 症状。

病害发生在杉木地径部, 病菌侵入杉木径部的地表处。冬季由于昼夜温差而使杉木基部树皮破裂造成伤口;春季雨水增多, 温度适宜, 病菌侵入伤口, 造成树皮腐烂。当腐烂绕着树干1周时, 杉木枯死。此时杉木地下根系尚好。

1.5.3 发生发展。

该病菌是弱寄生菌, 在土壤或病株残体存活, 在适宜条件下, 从杉木基部伤口侵入, 绕干破坏树皮, 切断营养输送, 立木变色枯死。病害的发生与气象因子有关, 特别是潮湿而适温的条件下更容易发生, 一般在5—6月。

1.6 黑翅土白蚁

黑翅土白蚁蛀害杉木的根部、根茎部和树皮, 可致杉木造林成活率降低, 幼林枯死[3]。

1.6.1 形态特征。

兵蚁体长5.44~6.03 mm。头暗深黄色, 被稀毛;胸腹部淡黄至灰白色, 被有较密的毛。头部背面观为卵形, 长大于宽, 最宽处在头中后段。上颚镰刀形, 左上颚中点的前方有一显著的齿, 齿尖斜朝向前;右上颚内缘的相当部位有一微齿, 小而不显著。上唇前端约伸达并靠拢上鄂中段, 未遮盖齿。触角15~17节, 第2节长度约相当于第3节与第4节之和。前胸背板前部窄, 斜翘起;后部较宽, 由上方看形如元宝状;前部和后部在两侧的交角处各有一斜向的裂沟;前缘及后缘中央皆有凹刻。有翅成虫体长12~14 mm, 翅长24~25 mm。头、胸和腹部背面黑褐色, 头部和腹部腹面为棕黄色。上唇前半段橙红色, 后半段淡橙色, 中间有1条白色横纹。上唇的前缘及侧缘呈白色透明。翅黑褐色。全身覆有浓密的毛。头圆形, 复眼椭圆形黑褐色, 单眼亦为椭圆形橙黄色, 单眼与复眼的距离约等于单眼本身的长度。触角19节, 第2节长于第3节或第4节或第5节。前胸背板微狭于头, 前宽后狭, 前缘中央无明显缺刻, 后缘中部向前凹入。前胸背板的中央有一淡色“十”字纹, “十”字纹的两侧前方各有一圆形或椭圆形的淡色点。“十”字纹后方有一小而带有分支的淡色点。前翅鳞大于后翅鳞。前翅M由CU分出, 末端成为许多分支;CU有10余根明显的分支。后翅M由RS分出, 其余情况同前翅。工蚁体长4.61~4.90 mm。头黄色, 胸、腹部灰白色。头侧缘与后缘连成圆弧形。中央有纵缝。触角17节, 第2节长于第3节。

1.6.2 生物学特性。

黑翅土白蚁栖于有杂草的林地下。有翅成虫3月开始出现于蚁巢内。4—6月在靠近蚁巢附近地面出现羽化孔突, 形如圆锥体, 高2~7 cm, 底径一般为4~8 cm。羽化孔突成群分布, 数量可达100个以上。在气温达20℃以上、天气相对湿度达到85%以上的雨天, 有翅成虫往往在19:00前后爬出羽化孔, 在暴雨中群飞。从一个大巢内可以飞出2 000~3 000头有翅成虫, 多的可达到9 000头。经群飞和蜕翅的成虫, 一般是成对的钻入地下建筑新巢, 但也有2对以上的蜕翅成虫钻入同一地点建巢而形成多王多后现象。新建的蚁巢是一个小腔室, 全由钻入地面的亲蚁衔泥构成。雌雄配对定居后6~8 d开始产卵, 每天产卵4~6粒, 第1批卵30~40粒, 经26~40 d, 幼蚁经数次蜕皮后变成工蚁, 由工蚁进行修路、采食, 并进一步修筑蚁巢。随后巢体上又出现兵蚁。在新巢群形成过程中, 蚁巢不断地发生结构和位置上的变动, 使得蚁巢的结构由简单逐渐复杂, 从无菌圃变成有菌圃, 位置由靠近地面的地方逐渐移向深处, 最深可达入土3 m左右。黑翅土白蚁巢分散, 有王室, 菌圃的蚁巢即为主巢, 在主巢外围1~10 m的范围内有许多距离不等的菌圃和腔室分布, 主巢四周一般都有3~5条大蚁路通向外处, 所有菌圃之间、菌圃和主巢之间也有蚁路相通, 一个巢内有几十个至100个以上离地面40~60 cm深的菌圃。黑翅土白蚁的一个大巢内, 成长的工蚁、兵蚁和幼蚁数量可达200万头以上。工蚁比例最大, 可达90%, 巢内的一切工作如筑巢、修路、抚育幼蚁、采食等都由工蚁承担。兵蚁为巢群保卫者, 遇到入侵者, 兵蚁即以强大的上颚进攻, 并能分泌1种黄褐色液体御敌。黑翅土白蚁的活动和取食有明显的季节性, 11月下旬形成第1个为害高峰。9—10月形成第2个为害高峰。取食时, 在树干上做成泥或泥线, 有时泥被环绕整个树干形成泥套, 工蚁在泥被、泥线或泥套遮盖下取食[4]。

1.7 杉木球果麦蛾

杉木球果麦蛾在福建省杉木种子园均有危害。该虫从苞鳞缝隙处钻入, 蛀空, 则种子全部不能发育及形成粒;如果苞鳞被蛀, 苞鳞变红褐色, 后期变褐色, 球果上变色的苞鳞由数枚至10多枚, 乃至全部苞鳞变色不等, 苞鳞内种子均不能发育, 幼果受害严重时, 停止生长发育, 变形, 干缩。该虫是福建省种子园球果主要害虫。

1.7.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7 mm, 展翅10~13 mm。头顶灰黑色, 两侧复眼间鳞片呈辐射状半环形。触角丝状。每亚节基部覆灰黑色鳞片, 端部鳞片灰黄色, 呈灰黄、灰黑相间环状。下唇须3节发达, 镰刀形, 末端尖, 超过头顶;第1节短小, 第2节最长, 灰黑色, 第3节灰黄色鳞片中杂有灰黑色鳞片, 长度约为第2节的2/3。前翅灰黑色, 在翅中部中室部位有2个与翅前缘平行且相互分离的黑色小斑, 在内侧黑斑的斜下方另有一较小的黑色斑。后翅暗灰色, 顶角突出, 缘毛长。卵椭圆形, 透明, 长0.6 mm, 宽0.4 mm。老熟幼虫体长8~12 mm, 头宽0.8 mm, 体黄白色, 头部黄褐色。前胸背板褐色, 胸腹各节硬皮板红褐色。腹部各节硬皮板在各节的近前缘, 虫体似呈环状的红白色相间, 褐色。腹足钩单序环, 足钩单序半环。蛹长4.5~6.2 mm, 宽1.2~1.6 mm, 黄褐色。足、翅等附器约占体长3/4。腹背1~3节后缘中部波形凹入, 边缘密生黄色短毛。腹末节近肛孔两侧各生有2根细长黄色棘。腹端具黑褐色臀棘, 上生黄色钩棘8根。

1.7.2 生物学特性。

该虫在福建一年发生1代, 以幼虫越冬。翌年3月老熟幼虫在越冬场所化蛹, 蛹期12~20 d, 平均14 d。3月下旬成虫羽化, 羽化大多数在傍晚前后进行, 羽化后第2天凌晨交配, 交配当天产卵, 卵单产于针叶表面、雄花序及幼果基部短针叶处。成虫有趋光性, 平均寿命6 d, 取食10%糖水为补充营养成虫, 寿命可延长至13 d。4月出现新幼虫从越冬场所转移进入当年的枯萎雄花序中, 直到老熟化蛹。由于该虫越冬幼虫虫龄极不整齐, 因此翌年成虫羽化期特别长, 从3—6月野外均可见到成虫。11月幼虫在被害球果和当年枯萎的雄花序中越冬。

1.8 杉梢小卷蛾

杉梢小卷蛾专门蛀食杉木嫩梢, 主侧梢均可受害, 被害主梢高年生长减少45 cm左右, 并萌生几个枝条。

1.8.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5~6.5 mm, 展翅12~15 mm。触角丝状, 各节背面基部杏黄色, 端部黑褐色;下唇须杏黄色, 前伸。前翅深黑褐色, 基部有2条平行斑, 向外有“×”形斑, 沿外缘外还有1条斑纹, 前缘部分浅灰色。前、中足黑褐色, 胫节有灰白色环状纹3个;后足灰褐色, 有4个灰白色环状纹。卵扁圆形, 乳白色, 胶汁状, 近孵化时色转深。幼虫体长8~10 mm, 褐色。头、前胸背板棕褐色。胴部红褐色、肥胖、多个节中间有白色环。腹足趾钩单序环。蛹体长4.5~6.5 mm, 褐色。腹部各节背面有2排刺, 前排大, 后排小。臀棘8根。1.8.2生物学特性。一年发生2~7代, 各地不同。不同世代的蛹在树上或落到地面的枯梢内越冬。一般以第1代和第2代为害较为严重。越冬蛹于翌年2—4月杉木嫩梢抽出时羽化, 羽化后蛹壳外露出被害枯梢上, 可据此掌握成虫羽化期。成虫白天不活动, 停息于杉梢, 遇惊迅速飞逃;夜间活动, 有趋光性。羽化后第2天交尾, 第3天产卵, 卵多产在阳光充足、生长良好、林分密度较小、树高2.5~5.0 m、树龄4~5年的幼林或林缘木和孤立木上, 卵散产在嫩梢叶背面主脉的边缘上, 1梢1粒, 少数2~3粒, 每雌产卵40粒左右。成虫平均寿命:越冬代及第1代为8 d, 第2代为6 d, 其余各代约4 d。卵期1周左右, 一般在5:00—6:00孵化。幼虫共6龄。1~2龄幼虫啃食嫩梢上针叶边缘, 食量小, 排粪少, 粪粒细。3龄幼虫蛀入嫩梢取食, 食量大增, 粪粒增多, 粪粒也大, 呈暗红色、褐色。这时被害梢端布满虫粪, 针叶逐渐呈现枯黄色, 可以作为寻找害虫的标志。3~4龄幼虫爬行迅速, 有转梢为害习性。各代幼虫一生可转梢1~2次, 危害2~3个梢, 一般每转梢1次, 需爬行1 h左右, 蛀入新梢约需3 h。5~6龄幼虫肥胖, 一般不转梢。蛀道长仅1~2 cm。幼虫期约20 d, 老熟幼虫在离被害梢的尖端6 mm处咬一羽化孔, 在孔下部吐丝做成8 mm的蛹室, 化蛹其中。越冬蛹期长达200 d左右, 其他各代蛹期7 d左右, 部分蛹有30~40 d滞育期。杉梢小卷蛾大都发生在海拔300 m以下的平原丘陵区, 在500 m以上的山区发生数量较少。三至五年生杉木受害率高, 七年生以上杉木一般不受害。危害情况:一般阳坡重于阴坡, 林缘重于林内, 疏林重于密林, 纯林重于混交林。

1.9 杉棕天牛

杉棕天牛一般多为害三至五年生的杉木幼树, 也为害成年树上部枝干, 采伐后的杉木如未剥皮, 仍可以继续为害。以幼虫在杉木韧皮部和木质部间取食, 形成不规则的扁圆形的蛀道, 影响水分和养分输导, 造成杉木幼林死亡。

1.9.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12 mm, 宽2.3~3.5 mm。粟褐色, 全体被有稀疏的长灰色细毛, 体腹面拱凸。头、胸部有浅刻点;额近方形;两触角间有1条横脊;触角棕黑色, 雄成虫触角略长于体, 雌成虫触角为体长2/3, 触角上被有稀疏灰色细毛。前胸宽略大于长, 两侧圆钝, 背面有极不明显的瘤突;鞘翅肩部粟色, 其余为淡黄褐色, 肩角明显, 基部密生粗大刻点, 翘翅末端为圆形;胸部腹面及各足腿节棕红色, 腿节膨大。卵长1 mm左右, 长椭圆形, 乳白色。老熟幼虫长约10 mm, 淡黄色, 体略扁。口器黑褐色。前胸背板上有1对呈片状的褐色斑, 胸足退化。蛹长7~10 mm, 长椭圆形, 乳白色。触角贴于体侧, 自第2对胸节下弯曲卷回。

1.9.2 生物学特性。

福建省一年发生1代, 以成虫在木质部蛀道端部, 3月上旬成虫咬羽化孔外出, 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成虫出现盛期, 5月上旬仍有成虫出现。成虫外出后即行寻偶交尾, 交尾时间多为8:00—10:00, 有多次交尾和多次产卵现象, 卵产在杉木的树皮裂缝中, 3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产卵期。3月下旬始见幼虫孵出, 逐步蛀入韧皮部和木质部间, 蛀成扁圆形坑道, 坑道内充满木粉和虫粪。8月后老熟幼虫蛀入木质部, 侵入扁圆形孔, 深1 cm左右, 最深为3~5 cm, 9月下旬开始化蛹, 蛹期5~10 d。10月初羽化成为成虫, 11月底成虫以咬食的细木粉堵塞侵入孔, 在蛹室内越冬。

1.1 0 杉肤小蠹

杉肤小蠹成虫在杉木韧皮部与边材间蛀食单纵坑, 幼虫自母坑道两侧向外钻蛀密集的子坑道, 影响养分和水分的输导。发生比较普遍。但一般不构成严重危害, 如因立地条件或其他原因使树势削弱, 可造成杉木零星或小面积枯死[5]。1.10.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0~3.8 mm, 体深褐色或赤褐色。复眼肾形, 凹刻较浅;触角具2条斜向分隔线, 分3节。前胸背板略呈梯形, 长略小于宽, 基缘中央凸出, 尖向鞘翅, 其上均匀着生稠密的圆形小刻点和黄色短毛。鞘翅长与两翅合宽之比为1.4;沟间部较粗糙, 翅基部沟间部的刻点呈横皱, 翅后部刻点渐平细, 刻点中心生刚毛状鳞片;鞘翅斜面:各沟间部有一纵列密集颗瘤, 形似尖桃, 尖端向后, 其中第1、第3沟间部各10个以上, 第2沟间部6~7个。卵长为1.0 mm, 宽0.5 mm, 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 半透明, 近孵化时黄白色。老熟幼虫体长约5.0 mm, 体弯曲。取食时幼虫体紫红色, 老熟幼虫黄白色。口器褐色, 头黄褐色。蛹长3.5 mm, 宽1.5 mm, 初为乳白色, 近羽化时变为黄褐色。腹末具1对刺突。母坑道单纵坑, 长约8 cm, 交配室位于母坑道下端。子坑道密集, 自母坑道向两侧水平伸出, 然后向上下方扩展。1.10.2生物学特性。一年发生1代, 以成虫在杉木树干皮层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 越冬成虫外出活动。3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卵出现期, 4月初至6月中旬为幼虫出现期。5月上旬至7月下旬为蛹的出现期。5月中旬出现第1代成虫, 聚集为害原被害木。7月上旬第1代成虫陆续咬羽化孔出来, 飞离被害木, 风散寻找适宜的健康杉木, 蛀入越冬。越冬后雌成虫寻觅生长衰落的杉木, 多于树干3 m以下处, 蛀一圆形孔, 入孔侵入, 雄成虫跟踪而入, 孔外常附有黄褐色蛀。若蛀孔多, 可造成杉木严重流脂, 使杉木逐渐衰弱。雌成虫蛀入后, 构筑一近圆形的交配室, 雌雄在室内交尾, 交尾后雌成虫边筑母坑道, 边向母坑道侧咬筑圆形卵室, 边产卵, 1室1卵, 产卵后即用蛀封住通母坑道的室口, 每雌平均产卵48粒。卵历期3~5 d, 幼虫孵化后咬食子坑道, 初龄幼虫坑道细, 随着虫龄增加, 坑道渐粗, 幼虫老熟后, 虫体缩短, 在子坑道终端斜向木质部内构筑一长圆形蛹室, 长5.5~7.0 mm, 宽1.8~2.1 mm, 在蛹室内化蛹, 化蛹率76.9%~100.0%, 平均91.8%, 蛹历期7~10 d, 平均8.9 d, 羽化为成虫, 为害一段时间后飞离原被害木。该虫发生在海拔300 m左右、六至十年生的人工纯林, 林下具蕨类、大青和悬钩子等稀少灌木。为害状况:林缘重于林中, 呈簇状分布。在南方杉木林中, 该虫与罗汉松肤小蠹混同发生。后者钻蛀1~3条横母坑道, 以致在杉木韧皮部和边材之间形成纵横交错坑道网, 粪便充塞其中, 引起菌类寄生, 导致木材腐朽。

2 防治措施

2.1 杉木赤枯病

选择适宜杉木生长的肥沃湿润和排水良好的土壤育苗和造林。5—6月, 杉苗要及时灌溉遮荫, 幼林应及时抚育与压青施肥, 促进杉苗和幼树健壮生长。对发病的苗圃或幼林, 可用1%波尔多液喷洒, 也可用70%百菌清500~8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600倍液喷射。

2.2 杉木溃疡病

一是采取营林措施, 结合放烟雾防治。根据杉木的林学和生物学特性,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湿润、风小的山坡或山洼地造林, 形成一个避风多雾的环境, 避免在外山、孤山和山背栽杉, 提倡混交造林。二是适时间伐。可改善林分环境条件, 满足杉木生长所需的营养、水分和光照, 使林木正常生长发育, 利于抗病。三是烟雾剂防治。每年5月下旬孢子释放期, 定期施放烟雾剂, 可以控制病害的扩大蔓延。

2.3 杉木细菌性叶枯病

从预防措施考虑, 应加强抚育管理, 促进杉木茁壮生长。避开风口造林或迎风面营造防风林带, 减少杉木的蒸腾量, 使其不易感染。在发病期间, 可用401抗菌剂或土霉素原粉进行喷雾治疗。

2.4 杉木炭疽病

以提高造林质量、加强抚育管理为主, 药剂防治为辅, 发病时用多菌灵、退菌特、敌克松600~1 000倍液喷雾。有条件的可用烟剂于清晨施放, 点状分布, 放烟75点/hm2为好。

2.5 杉木茎腐病

及时截干, 根部加少量石灰, 而后留1个萌芽条, 使这一片幼林恢复生机;或用敌克松500倍液喷于树兜周围土壤。有条件的地方, 及时割除树皮腐烂部位, 后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

2.6 黑翅土白蚁

新建苗圃或新造林地若发现白蚁危害, 可用诱饵剂诱杀。诱饵剂1份、食糖1份、蕨类粉末6份;或甘蔗渣粉或桉树皮粉4份、食糖1份、75%灭蚁灵粉剂1份, 每包4 g, 在白蚁活动处, 将表土铲开5~10 cm, 铺上1层白蚁喜食的枯枝杂草, 放上毒饵后仍用杂草覆盖, 上面覆盖1层薄土。投放诱饵剂225包/hm2, 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 选择壮苗和加强幼林抚育, 采用根际土壤处理、压烟灭蚁、挖巢灭蚁、灯光诱杀等方法防治。

2.7 杉木球果麦蛾

选育抗虫良种, 诱杀成虫, 摘除球果和根部施药防治。

2.8 杉梢小卷蛾

一是营林措施。适地适树, 加强抚育, 促进林木提早郁蔽, 可减轻为害。二是人工防治。冬季剪除被害枯梢, 减少虫源。三是药剂防治。抓住时机, 在发生较为整齐的第1代, 掌握在幼虫1~2龄期间, 喷施50%杀螟松或80%敌敌畏乳油800~1 000倍液。喷药时喷头要对准主梢, 以保护主梢不受害, 防治效果良好。

2.9 杉棕天牛

加强林分管理, 促进林木健壮生长, 是防止该虫为害的根本措施。及时进行间伐和卫生伐, 伐除虫害木、衰弱木、枯立木, 减少虫源。3—4月用烟剂熏杀成虫。卵期及幼虫初孵阶段, 可于树干2m高以下喷施50%氧化乐果、40%杀螟松乳油、80%敌敌畏乳剂100~150倍液。

2.1 0 杉肤小蠹

在3月中旬以前, 伐除林中衰弱木、虫害木, 立即剥皮, 以清除虫源。人工林间伐原木、小径木, 应及时外运。在3—4月如发现原木上附有黄褐色粉状蛀或蛀孔外的白色流脂, 可喷洒80%敌敌畏乳油或75%辛硫磷乳油800~1 000倍液以防治成虫。发生严重的林分, 在3—4月可设置新鲜原木, 诱集新羽化成虫, 喷洒药剂, 或浸入水中, 或剥皮焚毁杉皮。

参考文献

[1]黄天章, 程瑞英.杉木溃疡病病原生物学及其防治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 1989 (3) :272-281.

[2]赵开平, 张胜白, 江可伯.杉木叶枯病的初步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 1989 (4) :6-9.

[3]林业部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保护司.中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6.

[4]黄复生, 李桂祥, 宋世模.中国白蚁分类及生物学[M].西安:天则出版社, 1989.

上一篇:视频点播的结构下一篇:日常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