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类的意义(通用12篇)
不同种类的意义 篇1
1 湿地的意义
湿地是一种自然景观, 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自然综合体。在世界自资源保护联盟 (IUCN)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和世界自然基金会 (料F) 制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 湿地是陆地与水生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 其地表为浅水所覆盖或者其水位在地表附近变化;从资源学的角度来看, 凡是具有生态价值的水域 (只要其上覆水体水深不超过6m) 都可视为湿地加以保护, 不管它们是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暂时的;而美国工程师协会 (The US Corps of Engineers) 则干脆把湿地定义为在一定的频率和延续时间内被地面水或地下水淹没或浸润的地区。从系统论观点来看, 湿地是一个半开放半封闭的系统。一方面, 湿地是一个较独立的生态系统, 它有其自身的形成发展和演化规律。另一方面, 湿地又不完全独立, 它在许多方面依赖于相邻的地景系统, 和它们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也影响邻近系统的活动。具体到其发育史上, 湿地源于其它生态系统, 又演变成它种生态系统。
2 湿地的分类
目前湿地分类与湿地的定义一样, 没有统一的标准, 分类方法多样, 因地区、学科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概括而言, 有成因和特征分类两大类, 将每一系统下面再按照地貌部位的不同分成亚系统, 对每一个亚系统按照基底物质组成的不同分成湿地类, 湿地类又分成更细的亚类;对于情况较为特殊的、利用四级特征不能完全描述的湿地, 还可用附加特征描述, 以便更好地反映湿地水文、化学、土壤特性和人类影响。Brinson的分类法则主要根据湿地的功能划分。这种方法把地貌、水文和水动力特征看成是湿地的3个同等重要的基本属性, 分析一个湿地的第1步就是将这3个特征归入相应的功能湿地类中。按湿地的地貌位置可以把湿地分成4个大组:属河流地貌系统、属凹地貌系统、属海岸地貌系统和广泛分布的泥炭湿地。水文特征的分类按湿地水源补给的方式不同分为:降水补给类、地表漫流补给类和地下水补给类。水动力特征的大类根据湿地水流的强度和流向分成3大类:垂直起伏流、无定向的水平流和双向水平流。
《湿地公约》一般将湿地分为3类:
(1) 海洋、海岸湿地, 又分为12小类, 主要有浅海水域、河口、盐湖、滩涂等。 (2) 内陆湿地, 分为20小类, 主要有河流、湖泊、沼泽、泥炭、冻土等。 (3) 人工湿地, 分为10小类, 主要有水产养殖、灌溉地、盐地、污水处理池、水库等。
3 湿地的保护
3.1 湿地恢复
湿地恢复是使生态系统回到一个与受破坏前十分相似的状况, 包括重构先前的物理环境, 运用化学的方法去调节土壤和水;生物管理 (包括引进已消失的动植物群) 。
如佛罗里达州埃佛格雷生态系统, 位于佛州南部的Eerglades生态系统拥有美国最大的淡水沼泽地, 北起奇色米湖, 南至佛罗里达海湾, 西起墨西哥湾, 东临大西洋, 总面积约4万km2。此区域使佛罗里达州人口密集之地, 农产品丰富, 也是世界级的观光圣地。多年来, 由于人口增加导致社区大量开发, 大量的沼泽地被排水填平做农业或注重用地, 于1990年比较, 原生态系统的范围减少了近一半。
3.2 湿地创建
湿地创建使在原来不是湿地的地方构造一块湿地, 并与已存在的湿地没有直接的关系。如美国波特兰2003年在一座废弃的网球场上新建了达文西水花园, 它位于波特兰都市的水工厂河达文西艺术中学之间的一个合作社区。水花园充满了教育和艺术气氛, 把落在屋顶和停车场上的暴雨转到水花园上。达文西水花园计划于2000年春天, 使达文西都市水工厂于达文西艺术中学的合作项目, 非营利的, 旨在对学生和市民进行暴雨水流和水流质量家教育的同时, 用艺术的观点来认识水的美学价值。
4 总结
湿地是水生和陆生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 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独特多样的生态系统和景观, 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极重要的环境和资源。湿地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 在维持区域和全球生态平衡及提供野生动植物生境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而也自然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课题。迄今为止, 湿地研究已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城市的湿地景观, 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湿地系统在生态上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对其进行景观设计时, 应充分考虑生态方面的设计。景观设计师需要在思想中树立生态的观念, 从而在对城市湿地系统的景观设计中, 做到美学与生态兼顾, 使自然与人类生活环境有良好的结合点, 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
摘要:湿地是位于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是生物多样性摇篮。它拥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 是地球上一种独特的、多功能的生态系统, 在生态平衡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有着“地球之肾”的美名。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 从1997年起, 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湿地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 在维持区域和全球生态平衡及提供野生动植物生境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而也自然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湿地,湿地保护,城市湿地公园,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参考文献
[1] 马学慧, 牛焕光.中国的沼泽[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0
[2] 刘玉杰,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诠释[J].中国园林, 2002 (1)
不同种类的意义 篇2
Nowadays, wherever we turn our gaze, we can see different types of food that are easier to prepare. For instance, we can buy frozen foods in a supermarket and just prepare it in a couple of minutes, whereas before it could have taken us maybe hours to prepare this kind of meals. I would accept that this so-called improvement has changed our lives, but I believe that there are some drawbacks as well.
It is true that these kinds of food do not involve hard work to prepare, but food that is easy to prepare generally has some artificial ingredients mixed in it that makes it “easy-to-cook”. If we take time to read the ingredients, we would definitely come across words like preservatives or artificial flavorings. It was just a couple of days ago that I came across a newspaper article which stated that someone was poisoned because he ate this type of food. He was hospitalized for almost a month.
Not having to cook has also taken the fun out of cooking. Cooking is an art, but in today’s world, this is no more true. People are so busy with their work that they just rely on this simple foods. The invention and production of this foods have made people lazy not only for cooking but also for a well family get-together. It was not like former times when families would sit together and eat freshly baked food. Instead, they are getting these artificial things with minimal nutrients in them.
不同种类的胰岛素制剂 篇3
1.短效胰岛素:普通胰岛素、中性胰岛素、人胰岛素(诺和灵R、优泌林R、万邦林R和甘舒霖R)都是短效的。
2.中效胰岛素:又称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英文缩写为NPH,是白色的混悬液。内含鱼精蛋白、短效胰岛素与锌离子,其中鱼精蛋白与胰岛素比例为1:1。
3.长效胰岛素:又称鱼精蛋白锌胰岛素,英文缩写PZI,也是一种白色混悬液。其中鱼精蛋白与短效胰岛素混合比例为2:1。
4.超短效人胰岛素:目前有诺和锐(英文名为Aspart,由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生产)、优泌乐(英文名Lispro,由美国礼来公司生产),国产的有速秀霖。
5.超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目前我国只有甘精胰岛素一种超长效胰岛素,进口的商品名叫“来得时”,国产的叫“长秀霖”。国际上另一种超长效胰岛素名叫Detemir(地特,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目前我国还没有这种制剂。
6.预混型胰岛素:将短效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按一定比例在工厂里预先混合好,再装瓶后出售的制剂就是预混型胰岛素,其中按短效和中效胰岛素各自占50%比例混合的就是预混型50R胰岛素,比如诺和灵50R、优泌林50R、万邦林50R等,而按胰岛素30%、中效胰岛素70%比例混合的就是预混型30R胰岛素,包括诺和灵30R、优泌林70/30,万邦林30R、甘舒霖30R。
红外光谱多级鉴别不同种类的茶叶 篇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具有样品用量少、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操作方便、结果直观的优点,在中药、食品等领域的定性定量分析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应用[5,6,7,8,9,10],用在茶叶类别和品质检测中的报道还不多[11,12,13,14]。本文利用茶叶的红外光谱,运用主体成分分析、二阶导数谱图分析和谱图检索等方法,对不同种类的茶叶进行鉴别,力求在茶叶的快速识别上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1 实验部分
1. 1 实验仪器和条件设置
美国Nicolet公司的AVATAR 360 红外光谱仪,测定范围4000 ~ 400 cm-1,扫描次数32 次,分辨率4 cm-1,实验温度23 ~ 25 ℃ ,湿度50% ~ 70%。谱图处理软件为OMNIC 7. 4。
1. 2 样品来源和预处理
样品来源: 市售凤凰单枞茶、安溪铁观音茶、福建奇兰茶,低温干燥避光保存。
样品预处理: 将茶叶粉碎,过180 目颗粒筛后,在60 ℃ 下干燥7 h至恒重,收集到干燥器备用。
1. 3 谱图的测定和处理
取茶叶样品粉末与干燥的溴化钾粉末按照1∶40 的比例充分混合研磨均匀,在5 MPa的压力下压片7 s,得到透明试样薄片。以同样粒度制得的干燥KBr片作背景,测定各茶叶样品的红外光谱图,对谱图统一进行基线校正、纵坐标归一化和11点平滑处理。每种茶叶样品采集50 张光谱图,选择其中信噪比较好的20 张谱图,用OMNIC 7. 4 软件处理得到平均谱图,加入建立的茶叶红外谱库中,作为各种茶叶样品的标准谱图,供检索。将各种茶叶样品的标准谱图经数据处理得到相应的二阶导数光谱。
2 结果与讨论
2. 1 主体成分分析
凤凰单枞茶、安溪铁观音和奇兰都属于半发酵的茶,三者的主体成分大致相同,但由于茶叶产地、制茶工艺等条件的差异,各种茶叶中主要成分的含量会有所不同。可以预测,三种茶叶的红外光谱出现的吸收峰数、峰位应大致相同,但峰形、峰强会有差异。从图1 可知,三者均在2923 cm-1、2847 cm-1、1645 cm-1、1518 cm-1、1451 cm-1、1368 cm-1、1236 cm-1、1145 cm-1、1036 cm-1、825 cm-1、765 cm-1有吸收峰,各吸收峰的强弱顺序依此是单枞茶、铁观音和奇兰。另外,奇兰和铁观音在1730 cm-1有一个弱峰,单枞在1693 cm-1有一个弱峰;奇兰、单枞在1548 cm-1、1534 cm-1、1514 cm-1有三个连续的弱峰,而铁观音没有; 奇兰在1071 cm-1有一个弱峰,而单枞和铁观音没有。依据上述特征,可以直观地鉴别单枞、铁观音、奇兰三种茶叶。
2. 2 红外二阶导数光谱分析
红外二阶导数谱的吸收峰带宽变窄,峰形变锐,光谱分辨率提高。从图2 可知,在1750~1700 cm-1奇兰有双峰,而铁观音和单枞为单峰,且单枞的峰比较强; 在1700~ 1600 cm-1,奇兰、单枞和铁观音有3 个相似峰,其中奇兰、铁观音三个峰的强度相差不大,而单枞的则是中间弱、两边强; 在1550 ~1500 cm-1,铁观音只有一个尖锐的强峰,而奇兰和单枞有三个峰; 在1100~1050 cm-1,奇兰有两个较尖锐明显的峰,单枞和铁观音的两个峰则是一强一弱; 在760 cm-1,单枞、铁观音和奇兰都有一个较强的峰,但三者之间又以单枞的峰型最为尖锐,强度最大。依据上述特征,可以进一步地鉴别单枞、铁观音、奇兰三种茶叶。
2. 3 谱图检索分析
在未参加建立标准谱图的30 个样品谱图中随机挑选出单枞、铁观音和奇兰样品谱图各10 个,利用OMNIC 7. 4 软件检索功能进行谱图检索,得到各种茶叶间的相关系数如表1。
从表1 可以看出,单枞、铁观音和奇兰三者之间的相关系数都较高,说明三种茶叶的整体特征非常相似的( 都是半发酵的乌龙茶品种) ,但同种茶叶间的相关系数都是最大的,依此可准确鉴别出未知茶叶样本的种类。建立各种茶叶红外标准谱库,利用红外软件的谱图检索功能,是快速、准确的鉴定茶叶种类比较简便有效的方法。
3 结论
单枞、铁观音和奇兰三种茶叶的红外光谱图相似,但由于茶叶的产地、制茶工艺等不同条件会造成茶叶中的各化学成分的含量会有区别,三种茶叶的红外光谱在1800 ~ 600 cm-1间红外光谱的峰型和峰强有明显的差异。本文利用主体成分分析法、二阶导数谱图分析法和谱图检索法对单枞、铁观音和奇兰三种茶叶进行了鉴别,得到了理想的效果。实验表明,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别不同种类的茶叶,快速准确,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摘要:通过测定单枞、铁观音和奇兰三种茶叶的红外标准光谱,运用主体成分分析、二阶导数光谱分析和谱图检索等方法对茶叶进行多级鉴别。结果表明,单枞、铁观音和奇兰三种茶叶的红外标准光谱相似,但在1800~600 cm-1间光谱的峰型和峰强存在明显的差异,据此可以对三种茶叶的种类进行鉴别。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识别不同种类的茶叶,快速准确,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不同种类的意义 篇5
胶原蛋白片
胶原蛋白片能够有效改善胶原蛋白丢失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胶原蛋白纤维开始变为细小,弹性蛋白之弹性也会减低,原先真皮中胶原蛋白与弹性蛋白交互构成有规则的网目结构会逐渐崩解,最后导致皱纹的生成。骨骼中的胶原蛋白流失时会使得骨中钙量也降低,此时只增加钙摄取量的话,也不易改善这种骨质疏松的现象,因为钙无法在骨中保住,多吃钙也会流失,主要由于胶原蛋白量已减少。
名词解释
从胶原蛋白原料分为鱼胶原蛋白(以鱼骨鱼皮为原料),骨皮胶原蛋白(以牛猪骨和皮为原料)
胶原蛋白是一种生物性高分子物质,在动物细胞中扮演结合组织的角色。为生物科技产业最具关键性的原材料之一,也是需求量十分庞大的最佳生医材料。其应用领域包括生医材料、化妆 品、食品工业、研究用途等。现在胶原蛋白正慢慢进入美容护肤领域。
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结构蛋白质,其分子在细胞外基质中聚集为超分子结构。分子量为3000道尔顿。胶原蛋白最普遍的结构特征是三螺旋结构。其由3条a链多肽组成,每一条胶原链都是左手螺旋构型。3条左手螺旋链叉相互缠绕成右手螺旋结构,即超螺旋结构闭胶原蛋白独特的三重螺旋结构,使其分子结构非常稳定,并且具有低免疫原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胶原蛋白的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其在许多领域的重要地位。胶原蛋白产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人体之所以能够活动自如,就是因为有关节的结构,大部分的关节,不但是提供人体活动之需,并经由软骨保护骨头避免磨损,软骨当中有65%至80%是由水所组成,其它则有醣蛋白、胶原蛋白及软骨细胞,这些提供了软骨健康营养及功能保护。事实上,软骨本身是一多孔结构,胶原蛋白是一条条细长纤维形成的网套,醣蛋白则是具有弹性的球体,水分则填塞其中,这些组成都必须完整,才可使软骨负荷重力,若胶原蛋白变少,会使醣蛋白与胶原蛋白的网套连接松弛,或是醣蛋白内含物减少,会使醣蛋白不再具有弹性,都会导致关节受力时容易变加速磨损,随着患者年龄增长,造成这些材质「自然消失」或「功能退化」,就形成所谓的退化性关节炎。所以银发族、更年期妇女、运动过度者、骨折者或关节容易酸痛者应多补充富含胶原蛋白之食物。
胶原蛋白的应用
胶原蛋白按其应用可以分为食品级、一般级、医药级。食用胶原一般来源于动物的真皮、肌腱和骨胶原.其中皮胶原是主要的食用胶原。食用级胶原通常外观为白色,口感柔和,味道清淡,易消化。
胶原蛋白是人体组织结构的主要成分之一,它遍及全身的各个组织器官,如:皮肤、骨骼、软骨、韧带、角膜、各种内膜、筋膜等,是维持皮肤与组织器官形态、结构的主要成分,也是修复各损伤组织的重要物质。
一般来说,在选购胶原蛋白产品时应该,一看技术,胶原蛋白有多肽和寡肽之分,从吸收上讲寡肽胶原更容易直接被皮肤真皮层所吸收;二看含量:人体每天需要补充5-7g的胶原,目前大多数的胶原品牌都在3g左右,难以达到人体所需;三看原料:应注意选择从深海鱼皮中提取的胶原,与人体组织最接近最适宜人体吸收,也可以避免动物疫情感染,确保产品的天然纯净;四看纯度:高纯度的胶原蛋白服用更安全,消费者在选择时,一定要选择无任何添加的产品;五看认证:具备各项进出口检验检疫标准,且要选择通过QS认证企业的产品,以确保品质。
胶原蛋白的优越性
胶原的独特品质.使得它在许多食品中用作功能物质和营养成分,具有其它替代材料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①胶原大分子的螺旋结构和存在结晶区.使其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
②胶原天然的紧密的纤维结构,使胶原材料显示出很强的韧性和强度,适用于薄膜材料的制备;
③大最胶原被用作制造肠衣等可食用包装材料.其独特之处是:在热处理过程中.随着水分和油脂的蒸发和熔化.胶原几乎与肉食的收缩率一致。而其他的可食用包装材料还没被发现具有这品质;
④由于胶原分子链上含有大量的亲水基团. 所以与水结合的能力很强. 这一性质使胶原在食品中可以用作填充剂和凝胶;
⑤胶原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膨胀,这一性质也应用于制备胶原基材料的处理工艺中。
不同种类的意义 篇6
关键词:叶面肥;水稻 ;增产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2-52-1
寒地水稻叶面肥是水稻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技术之一。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科学种田水平的不断提高,微肥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农作物上,叶面肥对一般作物都有提质、促熟、增产的作用。通过对多种叶面肥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从而筛选出改善品质,增加产量和促早熟效果比较理想的叶面肥种类,并为叶面肥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目的
通过对比试验筛选出能增加产量,促进早熟比较理想的微肥品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2年在黑龙江省密山市八五五农场第16作业站试验地进行,试验地为多年水田,土壤为白浆土,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灌溉方式为河水提灌,土壤有机质含量5.1%,碱解氮230.95mg/kg,速效磷20.76mg/kg,速效钾301.67mg/kg,pH值6.29。试验对象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水稻,在肥力相近的地块进行生产试验,处理栽培措施及管理方式相同。试验品种为龙粳26号。供试叶面肥种类及浓度分别见表1,每亩地的用药量对入15kg水中喷施,以同期喷施等量清水为试验对照。
1.2 试验方法
试验采取小区式区间对照,小区面积15m2,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四周设保护行。秧田采用开闭式保温旱育苗,4月15日浸种,4月20日播种,播种量为250g/m2,5月25日移栽,机械插秧,密度为30×13cm,每穴4~5株,苗床管理和本田管理严格按照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和“三化”栽培技术要求进行。为保证试验准确度,选择在7月17日上午,孕穗期统一喷施第1次,在7月27日下午齐穗期喷施第2次。田间其他管理措施按水稻大田生产进行。与成熟收割前,分小区取样考种,每小区实收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类叶面肥对水稻生育状况的影响
通过对水稻生育过程中应用叶面肥的生育状况分析,各处理抽穗期比对照提前1~2天,成熟期比对照提前2~3天,这说明这几种叶面肥能对水稻的后期生长起到调节作用,促进水稻提早抽穗、成熟。孕穗期喷施不同叶面肥后,均能促进颖花授粉,穗长有明显增加,粒数增多,空瘪粒减少。
2.2 不同种类的叶面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叶面肥对水稻各项产量形成因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使用叶面肥可以使水稻田提高产量,个别处理对水稻产量形成有明显作用。施叶面肥可以促进叶片后期光合作用功效的提高,从而改善了灌浆结实质量,增加了粒重,试验结果显示,各处理的千粒重均极显著高于喷清水对照的千粒重,而各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但不同的叶面肥之间效果也有明显的差异。其中五洲丰液肥较对照相比对产量有29.9%的提高。其次,爱丰腐植酸液肥和钛丰液肥对产量也有较明显提高。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田施用叶面肥能够促进水稻早熟,提高水稻结实率,增加千粒重,减少空瘪率,提高水稻品质,增加水稻经济效益。
在实验中,调查结果表明增产效果最明显的是五洲丰液肥、爱丰腐植酸液肥和钛丰液肥,建议推广使用,其他叶面肥建议在明年继续试验。
不同种类的意义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大豆品种为黑农48, 土壤为草甸黑土。有机质24.3 g kg-1、pH6.15、碱解氮98.60 g kg-1、有效磷86.78 g kg-1、速效钾163.17 g kg-1。供试氮肥为控释尿素 (含N 46.3%) 、控释复合肥 (N-P-K:26%-11%-11%) 、普通尿素 (含N 46.3%) , 磷肥为过磷酸钙 (P2O543%) 。钾肥为氯化钾 (含K2O 40%) 。
1.2 方法
试验于2010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试验地进行。设5个处理:不施肥、常规施肥、有机肥、控释尿素和控释复合肥。有机肥按常规用量, 施肥量为750 kg hm-2, 其它处理与常规施肥等养分含量施入, 施肥量为:纯氮50.8 kg hm-2、纯磷55.2 kg hm-2和纯钾48 kg hm-2。磷肥不足用过磷酸钙补足, 钾肥不足用氯化钾补足。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5行区, 行长6 m, 垄距0.7 m, 3次重复。采用人工点播种植, 单行双粒, 株距12 cm。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春季取土样, 测定土壤的基础肥力。不同生育时期调查株高、叶绿素含量和地上部生物量。秋季收获后取不同处理籽粒测定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株高和叶绿素测连续20株, 地上部生物量取连续5株, 结果取平均值。土壤基础肥力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 叶绿素含量采用SPAD502叶绿素仪测定, 地上部生物量采用烘干法测定, 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用PERTEN DA7200近红外谷物分析仪测定。
1.4 数据分析
采用DPS (7.05) 、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类肥料对大豆株高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 不施肥株高最低, 不同种类肥料施肥处理都提高了大豆的株高, 但有机肥对大豆株高的影响最大, 控释肥料与普通肥料相比对提高株高不明显。
2.2 不同种类肥料对大豆叶绿素的影响
大豆是需氮肥很大的作物之一, 尤其是开花期到鼓粒期是需氮的最多时期, 叶绿素值的大小间接地反映了作物吸氮的多少[5], 从图2可以看出, 从苗期到鼓粒期不同处理叶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 到鼓粒期达到最大值, 鼓粒期是大豆吸氮最大时期, 不施肥叶绿素含量最小, 控释肥叶绿素含量比普通施肥大, 特别是控释复合肥叶绿素含量最大。表明控释肥的释放规律对大豆吸氮量起到了促进作用。
2.3 不同种类肥料对大豆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从图3可以看出, 不同时期大豆干物质积累呈上升趋势, 成熟期达到最大值, 从不同处理来看, 苗期大豆对营养物质需求小, 土壤基本能够提供, 干物质变化不明显, 从苗期到成熟期干物质积累迅速增加, 不同处理干物质积累明显大于不施肥处理, 开花期以后控释肥对干物质的积累大于其它处理, 而控释复合肥又好于控释尿素。通过方差分析, 成熟期不同施肥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
2.4 不同种类肥料对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 与不施肥相比, 不同种类肥料都可以提高大豆籽粒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 但处理间相比, 蛋白质提高脂肪相应下降, 反之, 升高。有机肥对大豆蛋白质含量提高影响最大, 除了与控释尿素差异不显著外, 与其它处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且与不施肥处理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控释复合肥对大豆脂肪含量提高影响最大, 与不施肥相比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 与其它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从蛋白质和脂肪总和来看, 有机肥对大豆的蛋脂总量影响最大, 但不同处理与不施肥相比蛋脂总量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注:不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处理间在0.01和0.05水平差异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不同种类肥料都能够促进大豆株高生长, 但有机肥对大豆株高影响最大。控释复合肥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和大豆叶绿素含量影响最大。
有机肥对大豆蛋白质含量提高最大, 控释复合肥对大豆脂肪含量提高最大, 与不施肥相比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从蛋白质和脂肪总和来看, 有机肥对大豆的蛋脂总量提高最大, 但不同处理与不施肥相比蛋脂总量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该研究只是一年的试验结果, 多年多点不同品种的结果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宁哲, 王兰, 韩微.粮食安全背景下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7 (4) :90-93.
[2]朱宝国, 于忠和, 王囡囡, 等.有机肥和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大豆科学, 2010, 29 (1) :7-10.
[3]李鸣雷, 谷洁, 高华, 等.不同有机肥对大豆植株性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35 (9) :67-72.
[4]薛红.增施氮、磷、钾和有机肥对大豆产量、品质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 2009, 15 (7) :109-110.
不同种类的意义 篇8
红外光谱具有高度的特征特性,不但可以用来研究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如力常数的测定等,而且广泛地用于表征和鉴别各种化学物种。红外谱图也常用来分析物质的含量以及该物质所含官能团。现代红外光谱仪是以傅立叶变换为基础的仪器[4]。该类仪器不用棱镜或者光栅分光,而是用干涉仪得到干涉图,采用傅立叶变换将以时间为变量的干涉图变换为以频率为变量的光谱图。本文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仪测定紫秆和黄秆铁皮石斛粉末及其提取的多糖,通过红外图谱比较其异同,为铁皮石斛种类研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材料为 干燥的紫 秆和黄秆 铁皮石斛粉末。
试验所用试剂为KBr粉末、石油醚、80% 乙醇、0.1%活性炭、无水乙醇、丙酮、乙醚、TCA(三氯乙酸)。
仪器与设备有红外光谱分析仪、旋转蒸发仪、索氏提取器、锥形瓶、干燥箱、800型离心机。
1.2 方法
1.2.1粗多糖的 提取1取铁皮石 斛粗粉约50g,置于烧杯 中并加入 石油醚 (60~90℃)250mL,将样品置于索氏提取器回流提取1h,脱脂,过滤,待挥干溶剂,得滤渣。
2将滤渣放入烧杯并加入80%乙醇250mL,回流提取1h,过滤,挥干溶剂。
3再将滤渣放入烧杯加入蒸馏水浸提2次,趁热过滤,减压浓缩至150 mL,0.1% 活性炭脱色,过滤,脱蛋白,加入95% 乙醇使溶 液含醇为80%,于冰箱中静置过夜,沉淀物用无水乙醇、丙酮、乙醚依次洗涤,烘干,得铁皮石斛多糖粗制品。1.2.2 TCA法去除蛋白质将多糖提取液,以5 000r·min-1的转速离心15min,取上清液,加入草酸调整溶液pH=7,加入适量3%的TCA,沉淀蛋白质,调整pH=7,放置过夜,以5 000r·min-1的转速离心15min,取上清液。如此反复操作直至无沉淀蛋白质出现为止。
1.2.3铁皮石斛红外光谱图测定流程将石斛剪成粗粒混匀,于60℃下干燥至恒重,取2g,分3次,每次取重相同,粉碎后过200目筛,粉末放入干燥器中备用。精取样品4mg,KBr200mg在红外灯下混合研磨均匀。放入磨具内,压强确定,注意提报告时间3min,取出,可得直径13mm厚度0.5mm左右的供试片,立即放入样品架进行测量。测定区域4 000~400cm-1中速扫描,实验结果重复3次,得到稳定的图谱[5]。
2 结果与分析
2.1 铁皮石斛红外光谱图
由图1可看出,特征吸收峰为3 361cm-1,并在1 419cm-1,1 375cm-1,1 338cm-1,1 319cm-1附近有四重峰。并且在1 631cm-1处有一强吸收峰带有两个肩峰,并且在839cm-1处有一高 笔架峰,带有两个肩峰。所以可以肯定此为铁皮石斛红外光谱图。
由图2可看出,特征吸收峰为3 352cm-1,并在1 421cm-1,1 377cm-1,1 336cm-1,1 246cm-1四重峰。并且在1 631cm-1处有一强吸收峰带有两个肩峰,并且在839cm-1处有一高笔架峰,带有两个肩峰。所以可以肯定此为铁皮石斛红外光谱图。
从图1和图2对比看出,紫秆和黄秆铁皮石斛相同的波峰相似系数比较大,说明亲缘关系特别近。
2.2 铁皮石斛多糖红外光谱
由图3可看出,紫秆铁皮石斛多糖2 924cm-1,1 382cm-1处有两组特征峰,这代表了糖类C-H伸缩振动与变角振动,并且在3 437cm-1处为O-H伸缩振动,在871和817cm-1处有吸收峰,说明该多糖含甘露糖;在1 743cm-1特征峰说明该物质中含C=O伸缩振动,说明该物质中含有酯酰基结构;在1 150~1 000cm-1处的吸收峰为C-O-C环内醚中C-O伸缩振动和C-O-H的O-H变角振动,也是多糖特征吸收峰,在896cm-1处的吸收峰显示该物质可能为β-D吡喃结构。
由图4可看出,3 425cm-1处的宽峰为-OH官能团吸收峰,说明其存在分子内或者分子间的氢键;在2 933cm-1和1 373cm-1处的峰分 别属于C-H键伸缩振动 和变角振 动;在1 149cm-1和1 058cm-1处的吸收 峰分别有 酯键 (-COOR)的C=O,C-O的伸缩振动引起的,辨明其含有糖醛酸基团1 635cm-1和1 423cm-1处的峰分 别是-CHO的C=O键的伸缩 振动和-COOH的C-O伸缩振动峰,在874cm-1和810cm-1处的吸收峰说明其构型为α-D吡喃型。
图3和图4之间的主要差别是其构型不同。而图4在810cm-1处有一特征吸收峰,代表该物质含有磷酸基团,其多糖为酸性基团。
3 结论
通过对紫秆和黄秆铁皮石斛的红外 测定可知,两种铁皮石斛相同的波峰相似系数比较大,亲缘关系特别近。通过对两种铁皮石斛多糖的提取及红外测定可知,两种铁皮石斛多糖存在比较显著地差异,红外光谱在810cm-1附近的峰差异最大,说明两种石斛中糖的构型不同。
摘要:石斛为我国名贵的传统中药材,多糖是石斛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为探究铁皮石斛性质的异同及其种类,以紫秆和黄秆铁皮石斛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仪测定其红外光谱及其多糖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两种铁皮石斛的波峰相似系数比较大,亲缘关系较近,而两种铁皮石斛多糖红外光谱在810cm-1处有比较显著的差异。
不同种类的意义 篇9
关键词:三得利,油菜,产量,生育期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一项新的技术资源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在植物体内存在的一种称之为“激素”的特殊物质, 虽然它的含量很少, 但是却能够控制植物的发芽、生根、生长、开花和结果等发育过程。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增加农产品产量的同时, 减少了大量化工产品对农产品品质的污染, 已普遍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但如今农资市场上名目繁多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让农民不知如何选择, 为鉴定不同叶面肥在油菜上的使用效果, 为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特做以下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青海省大通县斜沟乡大业坝村青杂2号油菜示范田内。海拔2 610m, 北纬37°00′, 东经101°36′, 年平均气温2.8℃, 年降雨量509mm, 年无霜期86d, 年日照时数2 534h。试验地前茬为小麦。
1.2 试验材料
供试油菜品种为青杂2号;供试叶面肥有:三得利 (重庆宇宙生物有限公司生产) ;磷酸二氢钾 (甘肃磐业农业化公司兰州分公司生产) ;富万钾 (陕西巨川富万钾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399植物生长微电活能 (北京先之声社会发展研究所研制) 。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 分别为:三得利375g/hm2 (A) ;磷酸二氢钾1.5kg/hm2 (B) ;富万钾375mL/hm2 (C) ;399植物生长微电活能1 200~1 500mL/hm2 (D) ;喷施等量清水为对照 (CK) 。试验采用小区试验, 小区面积为100m2, 3次重复, 随机排列, 周围设有保护行。
1.4 试验方法
采用机械条播。播种时间为3月28日, 间苗定苗后喷施1次, 现蕾期喷施1次, 初花期喷施1次。
1.5 田间管理
保苗株数为22.5万株/hm2, 出苗后观察记载, 三至四叶期人工除草1次, 防止黄条跳甲危害, 浇水1次, 间苗、定苗1次。
1.6 调查方法
记载生育期, 不同处理选植株样进行考种分析, 进行测产, 及时收获, 对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类叶面肥对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收获后, 各处理3次重复, 各选10株, 对油菜产量构成因子考种调查, 结果表明, 各处理对油菜的株高、角果数、角粒数、千粒重等方面均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均有增产效果, 但增产幅度不一样, 尤以三得利增产最为明显。三得利、磷酸二氢钾、富万钾、399植物生长微电活能较CK增产幅度分别为31.14%、22.85%、25.82%、4.40% (见表1) 。
2.2 不同种类叶面肥对油菜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 各处理喷施叶面肥后均比CK花期长5~8d, 生育期也较CK长5~10d, 这对油菜的产量和品质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 结论
通过生育期观察, 各处理均能促进花期和生育期的延长, 尤其三得利和富万钾效果明显。通过收获后考种测产, 各处理均能提高油菜产量, 较对照增产幅度为4.40%~31.14%, 尤以三得利增产效果较为明显。综合试验结果, 三得利叶面肥处理效果最为明显, 产量较对照提高31.14%。建议在生产中推广使用三得利叶面肥。
参考文献
[1]刘金泉, 王静, 邹华.多效唑在油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J].江西植保, 2004 (4) :187.
[2]王大故, 周永尧, 张浩英, 等.杂交油菜喷施“九二○”效应研究[J].作物研究, 2003 (3) :129-130.
[3]朱云林, 诸俊, 俞春涛, 等.油丰宝对油菜的壮苗效应及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 2001 (5) :32-35.
[4]孟志伟.多效唑在油菜上的应用技术[J].安徽农业, 1999 (12) :5.
[5]魏幼璋, 周晓波, MOHAMED OMAR MAALIM.稀土元素钕提高油菜产量机理初析[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9 (2) :91-93.
不同种类的意义 篇10
关键词:人工心脏瓣膜,机械瓣,生物瓣,介入瓣,生物评价
0.引言
人工心脏瓣膜是一种治疗心脏瓣膜疾病或缺损的心脏植介入医疗器械。1960 年人工心脏瓣膜首次应用于临床,之后经历了机械瓣、生物组织瓣、介入瓣等阶段[1,2],目前已成为心血管治疗领域一种非常重要的医疗器械,是先天性畸形及风湿性心脏病、心脏退化以及细菌感染等疾病所造成的后天性心脏瓣膜疾病引发的心脏瓣膜功能异常的重要治疗手段[3~7]。当前国内心脏瓣膜病患者约占心脏病患者的30%,每年有大量的患者需要进行心脏换瓣手术,因此开展人工心脏瓣膜的研制工作不仅具有科学意义,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8]。
本文将分别对现有不同种类的心脏瓣膜的结构、功能特点及其生物学评价进行描述。
1.机械瓣
机械瓣膜是由人工材料制成的可植入心脏内代替心脏瓣膜,使血液单向流动,并具有天然心脏瓣膜功能的的人工器官。机械瓣由坚硬材料(支架)、弹性材料(阻塞体)和织品类材料(瓣环)三部分组成。
常用的坚硬材料:1钴铬镍合金,是一种相当坚硬的金属,可植入与体内长期不变并可高度抛光;2钛,它优于钴铬镍合金,不必铸造,可以机械加工,非常惰性且能高度抛光。3 delrin,是一种聚缩醛树脂,缺点是轻度吸水;4 Teflon,软而缺乏结构强度;5超高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都可以加压消毒且极稳定,但需用浇铸技术制造。
常用弹性材料:美国Dowcorning公司特别制造的硅橡胶是最令人满意的弹性体,1961 年Storr-Ed-wards用它制造成球型瓣膜。
织品:涤纶长丝编织而成,用涤纶线牢固地扎在瓣架的凹槽内,具有不皱不缩,不变形,尺寸稳定等特点,被周围组织包埋后,更能使其牢固地固定。
机械瓣就其造型来讲,自诞生之日起先后经历了球笼瓣和笼碟瓣、斜碟瓣、双叶瓣四代里程碑式变革[9~12]。
2.生物组织瓣
现市场占有率较大的另一类人工心脏瓣膜为生物组织瓣,与全部用人造材料制成的机械瓣比较,生物组织瓣全部或部分用生物组织制成。通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血流动力学特性,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生物组织瓣分为同种生物瓣和异种生物瓣两种。材料来源分为:(1)同种同体组织:阔筋膜、肺动脉;(2)同种异体组织:动脉瓣、硬脑膜、阔筋膜;(3)异种异体组织:猪主动脉瓣、牛心包、牛主动脉瓣。生物瓣中以猪主动脉瓣最为常见,牛心包瓣是仅次于猪主动脉瓣用得较多的生物瓣。国内1972 年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率先研制成功,1976 年应用于临床。人工心脏瓣膜重大事件,见表3。牛心包组织与人类心包组织相似,其胶原纤维排列呈多向性,并呈波浪状结构,具有较好的生物学特性。现代表产品有LS瓣、Lonescu-Shiley低架瓣、Edwards Pericardial瓣、Hancoke Pericardial瓣、Medical Mitroflow瓣等。
生物瓣的优点:(1)抗凝血性好,不易形成血栓和栓塞,术后抗凝治疗6 个月即可,不必再服用抗凝血药物;(2)置换后接近正常的血液动力学特征,即瓣口流道中流体的中心流特征,由于没有阻塞体,血栓形成的可能性非常低,并且不会对血液有形成分产生破坏;(3)制作瓣膜的材料有很好的血液相容性,不会产生凝血、溶血以及形成血栓等良好特性,能维持长期组织学上与功能的完整性。缺点是强度较差,瓣膜耐久性比机械瓣短,预期使用寿命一般是15~20 年。
目前阻碍生物组织瓣推广应用的最主要问题是瓣膜钙化问题。为攻克该瓶颈,人们一直在不懈地研究,发现钙化原因如下:
(1)无完整内皮细胞覆盖的生物瓣由于不能控制血浆成分的渗入,可能是引起组织钙化和衰坏的条件;(2)血流动力学状况不良的情况下,会产生血流滞流区易引起血栓形成,这种血栓极易促使钙盐的沉积形成钙盐沉积区,又产生血栓再形成,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而导致生物瓣钙化失灵;(3)血中钙磷离子是荷电粒子,瓣膜表面电荷的变化,对钙、磷离子的沉积有很大影响。根据实验可知,材料表面负电荷占优势时,钙离子沉积的可能性较大。随着人们对钙化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相信不久将来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另一种未来最有希望得到大规模利用的性能优异的心脏瓣膜是组织工程人工心脏瓣膜[15,16](tissue engineered heart valve:TEHV),它是美国波士顿市生物科学家们开发的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方法,即利用病人自身细胞经人工培育后成为新的心脏瓣膜,用于置换损坏的心脏瓣膜。其方法是将自体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核内皮细胞)在体外先后种植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支架上,形成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层,移植后,随着支架的降解吸收,自体瓣膜可建立。由于瓣膜完全来自于自体细胞,有完整的内细胞层,因此无免疫原性、无须抗凝、具有可以生长、可以修复自身的损伤和较好的耐久性等优点,是一种新型的理想的人工生物心脏瓣膜。TEHV的在体实验研究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近期效果比较明显,但是仍然有许多技术和临床问题需要解决。
3.介入瓣
20 世纪,对于瓣膜植入治疗,公认的金标准为外科开胸行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术。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迅速发展,2002 年,Cribier等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例经导管植入主动脉瓣膜的人体试验的结果[17],引起广泛关注。经导管瓣膜介入治疗方法的出现开创了经导管瓣膜置换的新时代[18]。相对于外科手术,支架瓣膜介入治疗对人体的创伤微小、术后恢复快、不留疤痕,造福很多患者。现在介入心瓣技术已经不止用于危重病人的治疗,还可以作为外科手术治疗的替代方案用于普通病人的治疗。目前常用的支架瓣膜如图1 所示,其性能见表2。
4.人工心脏瓣膜生物学评价
虽然现有瓣膜已经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但同时亦存在诸多不足。为最大限度确保产品质量,帮助外科医生选择人工心脏瓣膜,便于手术台上操作,我国2008 年颁发国标《心血管植入物人工心脏瓣膜》,明确规定了人工心脏瓣膜上市前需要进行体外实验、临床前体内评价和临床评价的过程。体外实验主要包括流体力学试验(包括静态前向流试验、稳态泄露试验、脉动流试验)和疲劳试验,以评价心脏瓣膜的耐久性和破坏性。为了获得动物体内反映人工心脏瓣膜预知性能及不可预知的副作用资料,需要进行动物体内实验[39]。
动物实验一般要求:(1)瓣膜植入至少一个预期使用的解剖位置;(2)实验瓣膜和对照瓣膜应具有和临床使用瓣膜相同的设计和尺寸;(3)所有人工心脏瓣膜植入应使用相同的外科技术,详细记录手术过程,包括缝合方法、瓣膜放置方位和手术并发症。
实验动物的选择:考虑到动物体型大小及术后看护,大部分国内外心脏瓣膜植入实验均用羊作为实验动物,而且要求同性别、同月龄的,数量要求是至少有6 只动物存活20 周以上。另外,至少应该有2 只动物植入对照瓣膜。每个植入人工心脏瓣膜的动物都应该进行死后检查,要保留所有动物的试验数据;包括20 周中存活和没有存活的动物。统计动物的死亡率时,应该基于术中及术后30 天内实验动物存活情况。记录实验前动物的健康情况以及动物存活阶段使用的药物名称和剂量(例如,抗生素或止血药)[40]。
动物实验需要评价的内容包括:
(1)主要器官的大体和显微病理结果,包括最短植入期内死亡的动物;心脏瓣膜植入位置的形态以及主要器官是否发生血栓情况;如果动物不是处死的,应记录动物的死亡原因。
(2)取出的人工心脏瓣膜外观:包括直观形象记录和瓣膜结构改变评价。
(3)描述并记录所有血液试验研究结果,包括植入后各时间点的溶血评价、血液学评价和血液化学评价。
(4)20 周后或20 周中血液动态性能评价,包括测量在心脏指数约是3L/(min·m2)时的跨瓣压差(k Pa或mm Hg)、心率、平均主动脉压、心输出量(L/min)、3个心动周期内的返流量,瓣周泄漏量和瓣叶运动情况。
(5)瓣膜结构发生的任何变化:明显的损坏、材料的降解、变形和钙化。
5.展望
心脏瓣膜疾病是一类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我国心脏瓣膜替换病人的数量将会逐渐增加,这将为我国国产心脏瓣膜发展带来机遇。心脏是一个高精密组织结构器官,完全模拟其功能的人工心脏是极不容易的,需要医学、生物物理、工程学、电子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应用和相当长时期的研究。由于人工心脏瓣膜是移植在人体心脏内的一种人工器官,长期和活的心肌组织、血液接触,可能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反应,造成溶血、凝血,引起细胞的畸变和免疫排斥反应等,从而影响其完善性,易造成新的疾病或痛苦。因此,理想的人工心脏瓣膜除了能完成其特定的功能外,还必须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心脏瓣膜行业市场急需结构设计合理、性能稳定、安全、有效的抗凝血、抗感染的新型人工心脏瓣成品。因此,开展人工心脏瓣膜的研制工作不仅具有科学意义,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虽然现有的人工心瓣还有很大的改进和提高空间,但对广大患者来说,在不久的将来更加高级和先进的人工心脏瓣膜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不同种类的意义 篇11
一、材料与方法
1. 试验地点 试验地选在县城城西村坝尾塅,前茬为水稻冬闲田,土质为砂性壤土,肥力中等,排灌方便,稻田试验地面积3.0亩。
2. 供试蔗种与肥料种类 供试蔗种为厦门同安果蔗。供试肥料有:希腊产45%三元含硫复合肥,养鸡专业户清扫的鸡粪(壳、粪比约为5∶5),福建永定坎市产17%碳酸氢铵,漳州南靖产13%过磷酸钙,厦门产48%硫酸钾。
3.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共12个小区,小区面积6米2,每小区定植40株。4个处理分别为:A处理亩施鸡粪2000千克,B处理亩施三元含硫复合肥100千克,C处理亩施鸡粪1000千克+三元含硫复合肥50千克,D处理亩施碳酸氢铵100千克+过磷酸钙75千克+硫酸钾50千克。以上4个处理施肥从果蔗分蘖(5月15日)以后开始,每隔20~25天施1次,分6次施完,施肥量按“头尾少、中间多”的原则进行,其比例分别为10%、15%、25%、25%、15%、10%,肥料撒施后覆土(但鸡粪施后不必及时覆土),以减少肥分损失。
4. 栽培管理 试验田亩用蔗种约550千克,蔗种萌芽后结合中耕除草统一浇施稀薄人粪尿或用0.4%~0.5%碳酸氢铵对水浇施,每10天浇施1次,连续3次;甘蔗分蘖至伸长期间分2次施用,每亩统一追施碳酸氢铵50千克、硫酸钾25千克;分蘖后期每亩定株约4500株,多余分蘖铲除。试验小区中除按处理施肥外,其他栽培管理措施相同。
5. 生育期记载 甘蔗种植时间在2月28日,萌芽期4月10日,分蘖期5月25日,蔗茎伸长期6月24日,成熟期11月10日,收获期11月15日,全生育期约260天。
6. 经济性状考查 甘蔗收获前每小区田间考查30株,测量茎长、茎粗、茎节数、茎节长。取小区全部有效果蔗称重,除以小区株数得出果蔗平均单株重;每小区取品质中等以上的果蔗10株,按头、中、尾分段测定其含糖量,算出平均值。
二、结果与分析
1. 田间经济性状比较 据田间观察,各处理小区的蔗茎长短、茎节长度以及茎粗有明显不同,以D处理小区蔗茎最长,B处理小区蔗茎最粗,A处理小区茎节最长。
2. 室内经济性状考查比较(见附表) 果蔗采收后,经室内考查,结果与田间观察对比结果相一致,D、B处理的施肥效果较其他处理好,这两个处理的茎长、茎粗、单茎重分别比A处理增加20.46厘米、11.5厘米,0.3厘米、0.55厘米,0.365千克、0.405千克;小区产量分别比A处理增加19%、21%,经差异显著性测定,达到显著水平。D处理茎节数与茎节长优于B处理,B处理茎节多、短,严重影响了品质。根据上述试验结果,以D处理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对果蔗生产有利,既能增加产量,又能提高品质。
3. 含糖量比较 经对各处理小区蔗茎头、中、尾分段测定,含糖量由高到低的排列为D>C>A>B,D处理含糖量比B处理高1.4%,经品尝,D处理的果蔗吃起来疏松、糖分足、品质优。
三、小结与讨论
综上所述,以D处理即亩用碳酸氢铵100千克+过磷酸钙75千克+硫酸钾50千克的肥料种类与施肥量比较符合生产茎节长、粗大、高糖的优质果蔗;A处理即鸡粪处理小区果蔗较矮小,单茎重小,可能是由于养鸡专业户清扫的鸡粪肥力较低,不能满足果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具体有待进一步探讨;根据本试验D处理小区的果蔗质量,按照氮肥在分蘖期前先施30%,其他肥料在分蘖期至9月底前每隔20~25天施1次,按“中间多、头尾少”的原则分6次施完的方法是合理的,基本能满足果蔗生长需求,达到高产、优质。
(作者联系地址:福建省上杭县农业局 邮编:364200)
不同种类的意义 篇12
涂层防护是混凝土结构防腐蚀和劣化修复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最常用的混凝土涂料有环氧类,聚氨酯类和氟树脂类。环氧类具有优良的底材附着力和抗渗透性,多用于底漆和中涂。聚氨酯和氟树脂类力学性能好,装饰性和耐候性突出,往往与环氧树脂配套使用,多用于中涂和面涂[1,2]。本工作选用目前市场应用较广的4种配套涂层体系,其底漆和中涂均为环氧类,面漆分别有环氧面漆、聚氨酯面漆和氟树脂面漆。根据日本土木协会和日本道路协会标准对各不同配套涂层的耐碱性、附着强度、裂缝追随性和氙灯耐老化性进行了测试和对比,以有效地鉴别涂层体系的防护性能。
1 试 验
1.1 试验仪器
MSK小型附着力测试仪BA-450;Gloss Meter VG2000(60°光泽值)光泽度仪;MINOLTA CR-200色差计;荧光X射线光谱仪;ATLAS-Ci4000 XeonOmer日照氙灯老化试验机;RGL-20A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试验用混凝土试块均由日本DNT涂料株式会社提供。
1.2 涂料配套方案
1.3 性能检测
1.3.1 裂缝追随性试验[3]
混凝土试块尺寸为120 mm×40 mm×10 mm,中间带5 mm凹槽。将试块沿裂缝掰开后再用钢板或硬纸片固定,于120 mm×40 mm面上涂刷,(20±2) ℃,60%湿度条件下养护14 d,在测试条件下放置2 h后在试件上划2条间距为10 mm的平行标线,用厚度计测出试件中间和两端3点的厚度,取其平均值。将试件固定于拉伸试验机夹具之间,以5 mm/min的拉伸速度拉伸直至断裂,记录涂层断裂时的最大拉力,量取拉伸结束后平行标线间的距离。测试3个平行试样。涂层的拉伸强度按下式计算:
undefined
式中 TS ——涂层的拉伸强度
P ——最大拉力
S ——涂层试样截面积
1.3.2 耐碱性试验
取3块70 mm×70 mm×20 mm混凝土试块,在70 mm×70 mm表面单面涂刷。在(20±2) ℃,60%湿度下养护14 d。将混凝土试块浸泡在饱和的Ca(OH)2中深约15 mm,暴露约5 mm在大气中,10 d后取出[4]。
1.3.3 附着强度试验
试块涂刷和养护方法同1.3.2。
将附着板用去油剂洗净,用纱布将板面和涂料表面打粗。用环氧树脂胶将其粘贴在涂料表面,并固定在附着力仪上。增大压强直到涂层从附着板上断裂,读取涂层破裂时的最大压力[5]。
附着强度=(X×103)/Y
式中 X——涂层破裂时的最大压力
Y——附着板的底面积(40 mm×40 mm=1 600 mm2)
1.3.4 氙灯耐老化试验
取3块70 mm×150 mm×20 mm混凝土试块,对70 mm×150 mm表面进行单面涂刷,养护好后将其放于老化试验箱中,照射1 000 h后取出。观察涂料面有无粉化、起泡、开裂和剥落,并分别用色差计和光泽度仪测定涂层表面的色差和光泽度保持率[6]。
2 结果与讨论
2.1 裂缝追随性
涂层对裂缝的追随性试验结果见图1和表2。由图1可以看出,达到最大载荷时,A、B、C 3种漆膜出现破坏后立即断裂,拉伸曲线急剧下降至载荷为0点,其破坏位移等于断裂位移;涂膜D遭到破坏后并未断裂,而是继续追随裂缝伸展,开始时曲线急剧下降,之后又趋于平缓,涂层的断裂位移远远大于出现破坏时的位移。这说明该涂膜非常柔韧,有很好的裂缝追随性能。另外,涂刷完毕后,D漆膜较柔软,能够随意弯曲和折叠,其他3种漆膜都较硬,且容易断裂。由于氟原子的电负性大,带有较多的负电荷,相邻的氟原子彼此相斥,使聚合物分子主链上连接的氟原子充分延展,分子主链成螺旋型构象[7]。这种螺旋型构象的分子结构有一定的伸缩尺度,使涂膜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而环氧和聚氨酯分子多呈环状,相比链状结构具有一定的刚性,因此柔韧性不及氟树脂涂层。这是D涂层的柔韧性优于其他3种的根本原因。
2.2 耐碱性
耐碱性试验开始时,涂层表面均很光滑,无气泡、膨胀等现象。3 d后涂层发生不同程度的起泡现象。5 d后有些样品有起泡现象,其中A类3块样板均严重起泡;B类有2块样板有起泡现象,1块较为严重;D类有1块有轻微的起泡;C类无起泡现象;再到试验结束各试样的变化不大。综合以上情况,各涂层的耐碱性能表现为C﹥D﹥B﹥A,即聚氨酯和氟树脂面漆体系的耐碱性优于环氧树脂体系。
2.3 附着强度
涂层的附着力试验数据见表3,测试时所有试样均为混凝土主板破裂,并非是涂层从混凝土表面被拉裂,所以各种涂料的实际附着强度均大于试验值。4种涂料均有较好的附着力,其中以B类的附着力最强,D类次之。这主要是因为所有涂层均使用环氧树脂底漆和中涂,环氧和固化剂进行反应后形成交联聚合物网络[8]。这种网络结构有利于其与底材附着,使涂层具有优异的附着强度。
2.4 耐老化试验
在耐老化试验中,试块的色调变化计算公式:
undefined
式中 L ——明度
a,b ——色度
a/△b ——进行1 000 h耐老化试验前后色度和明度的差值
日本标准规定色差在0.30以下为合格。由表4可以看出,耐候性试验之后,D涂层的色差值为0.25,符合标准。其他3种中,B涂层的色差为0.44,接近标准规定值,A和C都远大于0.30。另外,标准规定面漆的光泽保持率在80%以上为合格,试验表明只有D面漆符合标准(见表5)。综合色差和光泽保持率试验可以看出,4种面漆耐老化能力的顺序为:D>B>C>A,即氟树脂面漆耐老化能力最优,聚氨酯次之,环氧较差。
阳光引起高聚物老化的主要原因是紫外线,紫外线携带的能量能够激发大分子中的化学键。而化学裂解的难易程度与化学键的稳定性有关[9]。A体系中的缩水甘油醚键经日光紫外线照射后易降解断裂,耐老化性能较差;B,C体系以聚氨酯为面漆,聚氨酯中的N-C键和C-O键键能均较大,不易被破坏;D涂料的耐老化性能最好,是因为氟树脂电负性大,C-F键长较短,键能高达485.6 kJ/mol,C-F键不易被破坏。另外,氟树脂分子链中的C-C键被三维排列的氟原子包围,这种特殊的结构也使其较难受到紫外线的侵害。
3 结 论
(1)氟树脂面漆具有良好的裂缝追随性和耐老化性能,柔韧性好。
(2)4种涂料的耐碱性能有较大的差别:环氧面漆耐碱性较差,其他涂层较好。
(3)4种涂层均对混凝土试块有较好的附着力。
参考文献
[1]虞兆年.防腐蚀涂料和涂装[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649~667.
[2]Bohni H.Corrosion in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M].England:Woodhead Publishing Limited,2000:15~24.
[3]JSCE-K532-1999,表面涂层拉伸试验方法[S].
[4]JIS A6909-2000,表面涂层耐碱性试验方法[S].
[5]JSCE-K531-1999,表面涂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S].
[6]JSCE-K511-1999,表面涂层耐候试验方法[S].
[7]王军,付强.常温固化型四氟树脂涂料的研究[J].中国涂料,2008,23(6):30~32.
[8]施铭德.环氧改性氟树脂涂料研究[J].材料保护,1999,32(9):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