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类与用量

2024-06-01

种类与用量(精选3篇)

种类与用量 篇1

数控刀具的选择和切削用量的确定是数控加工工艺性分析中的重要内容, 它不仅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 而且直接影响加工质量。随着CAD/CAM技术的发展, 使得在数控加工中可以直接利用CAD的设计数据加工 (即CAD生成最终工件的几何外形通过CAM转化为CNC控制器可以解读的NC码) , 特别是DNC系统微机与数控机床的对接, 使得设计、工艺规划及编程的整个过程全部在计算机上完成。因此, 数控加工中的刀具选择和切削用量确定是在人机交互状态下完成的, 这与传统普通机床加工完全不同, 同时也要求编程人员必须掌握刀具选择和切削用量确定的基本原则, 在编程时充分考虑数控加工的特点, 能够正确选择刀刃具及切削用量。

(一) 数控加工常用刀具的种类与特点

数控加工常用刀具可分为常规刀具和模块化刀具。发展模块化刀具可以减少换刀停机时间, 提高生产加工时间, 提高小批量生产的经济性;提高刀具的标准化和合理化的程度等。数控刀具的分类有多种方法。1.根据刀具结构可分为:1) 整体式;2) 镶嵌式, 采用焊接或机夹式联接, 机夹式又可分为不转位和可转位两种;3) 减震式:4) 内冷式:5) 特殊型式, 如复合式刀具等。2.根据制造刀具所用的材料可分为:1) 高速钢刀具;2) 硬质合金刀具;3) 其他材料刀具, 如立方氮化硼刀具、陶瓷刀具、金刚石刀具等。3.从切削工艺上可分为:1) 车削刀具, 如外圆、内孔、内外螺纹、车槽等多种刀具;2) 钻削刀具, 如钻头、铰刀、丝锥等;3) 镗削刀具 (分粗、精镗) ;4) 铣削刀具, 如面铣、立铣、三面刃铣等。为了适应数控机床对刀具耐用、稳定、易调、可换等的要求, 近几年机夹式可转位刀具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数量上达到整个数控刀具的30%~40%, 金属切除量占总数的80%~90%。

为了达到高效、多能、快速、经济的目的, 数控加工刀具与普通机床上所用的刀具相比, 有许多不同的要求, 主要有以下特点:1) 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 以利于编程和刀具管理;2) 强度高、刚性高、耐磨性好、精度高、抗振及热变形小;3) 互换性好, 便于快速换刀;4) 寿命高, 切削性能稳定、可靠;5) 刀具的尺寸便于调整, 以减少换刀调整时间;6) 刀具应能可靠地断屑或卷屑, 以利于切屑的排除。

(二) 数控加工刀具的选择

刀具的选择是在数控编程的人机交互状态下进行的。应根据机床的加工能力、工件材料的性能、加工工序、切削用量以及其它相关因素正确选用刀具及刀柄。刀具选择总的原则是:安装调整方便、刚性好、耐用度和精度高。

在零件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应选用大直径、长径比值小的刀具;切削薄壁、超薄壁零件的过中心铣刀端刃应有足够的向心角, 以减少刀具和切削部位的切削力。加工铝、铜等较软材料零件时应选择前角稍大一些的立铣刀, 齿数也不要超过4齿。

选取刀具时, 要使刀具的尺寸与被加工工件的表面尺寸相适应。生产中, 平面零件周边轮廓的加工, 常采用立铣刀;铣削平面时, 应选硬质合金刀片铣刀;加工凸台、凹槽时, 选高速钢立铣刀;加工毛坯表面或粗加工孔时, 可选取镶硬质合金刀片的玉米铣刀;对一些立体型面和变斜角轮廓外形的加工, 常采用球头铣刀、环形铣刀、锥形铣刀和盘形铣刀。

在进行自由曲面 (模具) 加工时, 由于球头刀具的端部切削速度为零, 因此, 为保证加工精度, 切削行距一般采用顶端密距, 故球头常用于曲面的精加工。而平头刀具在表面加工质量和切削效率方面都优于球头刀, 因此, 只要在保证不过切的前提下, 无论是曲面的粗加工还是精加工, 都应优先选择平头刀。另外, 刀具的耐用度和精度与刀具价格关系极大, 必须引起注意的是, 在大多数情况下, 选择好的刀具虽然增加了刀具成本, 但由此带来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的提高, 则可以使整个加工成本大大降低。

在加工中心上, 各种刀具分别装在刀库上, 按程序规定随时进行选刀和换刀动作。因此必须采用标准刀柄, 以便使铣削、钻、扩、镗等工序用的标准刀具迅速、准确地装到机床主轴或刀库上去。编程人员应了解机床上所用刀柄的结构尺寸、调整方法以及调整范围, 以便在编程时确定刀具的径向和轴向尺寸。目前我国的加工中心采用TSG工具系统, 其刀柄有直柄 (3种规格) 和锥柄 (4种规格) 2种, 共包括16种不同用途的刀柄。

(三) 加工切削用量的确定

切削用量的大小对切削力、切削功率、刀具磨损、加工质量和加工成本均有显著影响。选择切削用量时, 就是在保证加工质量和刀具耐用度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机床性能和刀具切削性能, 使切削效率最高, 加工成本最低。

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粗加工时, 一般以提高生产率为主, 但也应考虑加工成本;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 应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 兼顾切削效率、和加工成本。具体数值应根据机床说明书、切削用量手册, 并结合经验而定。

从刀具的耐用度出发, 切削用量的选择方法:先确定切削深度或切削宽度, 其次确定进给量或进给速度, 最后确定切削速度。具体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切削深度ap:

粗加工时, 在机床、工件和刀具刚度允许的情况下, 尽可能一次切除粗加工全部加工余量, 以减少进给次数, 这是提高生产率的一个有效措施。为了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一般应留一定的余量进行精加工。数控机床的精加工余量可略小于普通机床。

2. 切削宽度L:

一般L与刀具直径d成正比, 与切削深度成反比。经济型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中, 一般L的取值范围为:L= (0.6~0.9) d。

3. 进给量f或进给速度vf:

应根据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以及刀具和工件材料来选择。f/vf的增加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低时, vF可选择得大些。在加工过程中, f/vf也可通过机床控制面板上的修调开关进行人工调整, 但是最大进给速度要受到设备刚度和进给系统性能等的限制。在轮廓加工中, 在接近拐角处适当降低进给量, 切过拐角后再逐渐升高进给:以克服由于惯性或工艺系统变形在轮廓拐角造成“超程”或“欠程式”现象。

4. 切削速度v:

适当地提高v也是提高生产率的一个措施, 但v与刀具耐用度的关系比较密切。随着v过分的增大, 刀具耐用度大幅度下降, 故v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刀具耐用度。另外, 切削速度与加工材料也有很大关系。

随着数控机床在生产实际中的广泛应用, 量化生产线的形成, 数控编程已经成为数控加工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数控程序的编制过程中, 要在人机交互状态下即时选择刀具和确定切削用量。因此, 编程人员必须熟悉刀具的选择方法和切削用量的确定原则, 从而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优点,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水平。

摘要:现代刀具显著的特点是结构的创新速度加快。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 机械加工也开始运用数控技术, 这对刀具选择与切削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就如何确定数控加工中的刀具选择与切削用量进行了探讨。旨在更好的发挥机床性能和刀具切削性能, 使切削效率最高, 加工成本最低。

关键词:特点,数控刀具,切削用量

参考文献

[1]赵长明.数控加工工艺及设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董献坤.数控机床结构与编程[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7.

浅谈中药的用量与疗效 篇2

1 单味药物剂量的增减不同不但作用不同, 有的药物还可导致作用相反

每一味中药是由几种、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化学成分组成。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并不相同, 达到一定的生物活性的最小浓度也不一致。因此, 中药在某一剂量是不可能表现出全部成分的生物活性, 再加上某些成分的作用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即使同一成分不同剂量档次也可能表现出不同药效作用。所以, 同一种药物用于同一种病理状态的患者随着药量的增减会出现不同的药效反应。如:黄连、龙胆草用1~2 g能健胃增进食欲, 3~6 g燥湿泻火解毒, 大量则可刺激胃壁引起恶心、呕吐;红花少用能活血, 多用则破血;艾叶3~5 g可开胃, 8 g左右温经止血止痛, 大量引起胃肠道炎症等。

2 复方中的同一种药物用量不同作用不同

药有个性之特长, 方有合群之妙用。中药复方中, 由于中间化学成分的相互反应, 可能影响到某些成分生物活性的发挥, 使其只表现出特定的药效作用, 因此根据不同的用量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复方中统一药物的药量变化也是这样。如:大黄、枳实、厚朴三味药物组方, 如果大黄倍于厚朴用量就叫小承气汤, 具有清热通便的功效, 用于热结便秘之证。若厚朴倍于大黄用量就成了厚朴三味汤, 具有行气除湿作用, 用于腹部气滞胀满之症。张仲景《伤寒论》中的某些方剂, 也往往因一药用量的增减, 而使其功能主治完全改变, 如桂枝汤与桂枝加桂汤, 药物组成相同所不同的是桂枝的用量, 桂枝汤用桂枝3两, 功能发表解肌;桂枝加桂汤用桂枝5两, 功能平冲降逆, 类似方例还有许多, 此不在述。

3 一种药物野生品和栽培品的用量相同作用强度不同

现在, 中医大夫普遍感觉到, 同样剂量的中药疗效不如过去好了, 要达到过去同样的疗效, 用药剂量大了, 品种也多了, 是什么影响了中药的功效呢?除了品种差异、产地、炮制、用药季节等因素外, 野生药材变家种或家养是重要因素。一般而言, 野生药材药效大, 家种及养殖药材疗效降低。野生药材长时间受阳光的照射, 雨露的滋养, 日月精华的营养, 有效成分的积累充分自然, 含量比较高。而栽培品和家养品则是在肥料或饲料的催化下成长, 生长迅速快, 各种成分不是自然积累, 有效成分含量不如野生品。在野生资源被严重破坏的今天, 重要的野生品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 由野生变家种、家养成了临床要用的主要趋势。受生长年限和环境限制, 药品传统用量的有效性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另外, 由于各种蔬菜、粮食作物及饲养饲料都离不开药物, 人们从各种途径接触、接受药物的机会特别多, 造成个体产生耐药性, 这也是药剂量增大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总之, 药物在一定条件下, 不同的用量以及在不同的条件下相同的用量, 所产生的治疗效果是不同的。探索中药中的不同用量, 对提高疗效, 扩大临床应用的范围, 有相当现实的意义。这也要求重要工作人员在购进中药的时候, 严把药品质量关, 一定要购进优质的、地道的药材, 并在调配处方的过程中, 严格按照调剂的工作程序, 称量准确, 以免影响疗效。

摘要:中药在配方过程中不同的用量对疾病的治疗起着不同的作用;单味药的用量不同作用不同;组方配药中同一种药的用量不同作用也不同;同一种药物野生品和栽培品的用量相同作用强度不同。药物在一定条件下, 不同的用量以及在不同的条件下相同的用量, 所产生的治疗效果是不同的。

新闻图像作用量表编制与检验 篇3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一)对象

样本一(初测对象):在中国计量学院发放了350 份开放式调查问卷,主要调查被试认为新闻图像有什么作用。回收问卷346 份,回收率为98.9%,其中有效问卷338 份,有效率为97.7%。男151 人,女182 人,没写性别为5 人;大一学生216 人,大二学生122 人。平均年龄为20.3 岁。

样本二(小样本正式测试对象):2012 年5 月,使用这个自行设计的量表对中国计量学院87 名同学进行了调查,收回87 份,其中有效问卷为80 份。其中男性30 名(37.5%),女性50 名(62.5%)。大一学生34 名(42.5%),大二学生46名(57.5%)。被试的年龄范围是18 到24 岁,平均年龄为20.25 岁,标准差为1.21。

(二)问卷的编制

1.理论建构

对32 名同学及一位心理学专家、一位管理学专家、一位传播学专家进行了访谈,记录他们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建议,并对访谈内容进行了录音或笔录。结合初次测试所得的问卷、整理的访谈以及自己的研究结果,初步设定该研究的理论结构,认为新闻图像的基本作用包括4 个维度:吸引注意、提高兴趣作用;理解新闻内容作用;说服受众的作用;以及对社会舆论的建构作用。

2.正式问卷的编制

根据上述建构的理论构想,结合前期调研资料,首先编制出新闻图像作用的4 个维度下的27 个项目。

新闻图像作用量表的记分情况如下:根据被试对每个项目的回答分为5 级计分,即非常同意计为5 分,同意为4 分,不确定为3 分,不同意为2 分,非常不同意则为1 分。邀请7位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被试进行试测,就项目的可理解性等提出意见,并校对量表语句表达的准确性,修改不易理解或有歧义的项目。请有关专家就量表项目与其维度的匹配程度进行评定,“1”分表示非常不匹配,“5”表示完全匹配。在专家评价中,只要出现2 个以上等于或小于4 分的,就需要对该题做修改或删除处理。经过以上3 个步骤对项目进行删除、修改后,最后形成24 个项目的初测版量表,如表1。

(三)数据处理

使用SPSS16.0 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主要使用了描述性统计、信度检验、t检验等统计方法。

二、调查结果

(一)描述性分析

对问卷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可得每个项目某个选项被选的频率,以及项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见表2。第18 和23 题为反向计分题,计算频率时直接计算,在计算平均值和总分时进行了重新计分。

如表2 所示,本量表总分的平均值为3.98,标准差为0.368,大部分被试的回答是“同意”,即总体来讲,被试对新闻图像的作用是认可的。

单独观察每个项目的平均值,除了第18 题以外(M=2.14),其它23 个项目的平均值高于3,有14 个项目平均值大于等于4,这也表明大家对新闻图像作用的较高程度的认可。

第18 个项目平均值最低,为2.14。针对项目“新闻图像有时误导人”,“同意”的有21 人(26%),“不同意”的有22 人(27%),“不确定”的有32 人(40%),在回答上分布较平均,表明大家在“新闻图像有时会误导人”这一项目上意见是不统一的。但是这与对它的作用的认可并不矛盾,仅仅是说大家对它持一个谨慎的态度。

量表的4 个维度得分情况见表3。结果表明,得分最高的维度是维度1(4.35),说明新闻传播图像的吸引注意、提高兴趣之类的作用最为大家所认可。得分最低的维度3,虽然得分最低,但是分数仍然很高,为3.51,即4 个维度得分的平均数都在3.51 以上,说明大家对新闻传播图像的认可程度很高。

为了探究男生和女生在此问题上的看法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对男生和女生在4 个维度上的得分和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如果p值小于0.05 则表明差异显著。男生和女生在4 个维度上的得分和总分情况见表4。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所有维度上和总分上,男生得分的平均数普遍高于女生。经过进一步分析,男生和女生在各个维度上和总分上均没有统计上显著的差异。

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分别在4 个维度上的得分和总分情况见表5。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除了维度3“对受众进行说服作用”以外的三个维度上和总分上,大一的得分高于大二的得分。为了探究大一和大二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对他们在4 个维度上的得分和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如果p值小于0.05 则表明差异显著。经过分析,大一和大二在各个维度上和总分上均没有统计上显著的差异。

(二)项目分析

首先考察问卷的信度。信度是指问卷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克隆巴赫系数(Cronbach's α)是Cronbach于1951 年创立的,用于评价问卷的内部一致性,是检视信度的一种有效方法。α 系数取值在0 到1 之间,α系数越高,信度越高,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越好。本研究中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29,显示出问卷项目具有很高的内部一致性,说明各个项目与整个问卷的整体结构和概念是比较一致的,因此问卷是比较可信的。

其次考察项目与总分的相关情况,即考察每个试题和总分的一致性,反映的是问卷各个项目所测查内容的一致性。此做法的原理是同一个问卷,测查的是同一个问题,因此试题彼此间应具有高相关。3 题、23 题项目与总分相关小于0.3大于0.2,不够理想,需要修改;14 题、18 题删除后信度变大,最好删掉。删除它们后,重新计算Cronbach’s α 系数0.855,明显提高。

最后进行因子载荷分析。和项目与总分的相关一样,因子载荷分析也测查问卷项目的同质性,通过分析每个项目对总分的贡献度,来分析试题优劣。因子载荷量小于0.3 的项目需要修改。14 题、18 题和23 题因子载荷量小于0.3,不太理想,需要修改。

三、调查结论

(一)结论

本问卷总分平均值为3.98,标准差为0.368;总体来讲,被试对新闻图像的作用是认可的。单独观察每个项目的平均值,项目的平均值基本上都高于3,也表明被试对新闻图像作用的较高程度的认可。4 个维度得分的平均数都在3.51 以上,也说明被试对新闻传播图像的认可程度很高。但也有异议题目,第18 题“新闻图像会误导人”这一项目上,大家的意见是不统一的,需要进一步研究讨论。

关于得分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问题,男生和女生之间,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之间,各个维度的得分以及总分都不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中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29,表示问卷项目具有很高的内部一致性,问卷是比较可信的。

(二)新闻图像初步量表

依据信度等项目分析、项目与总分相关系数,经过11 名同学深度访谈,认为3 题“新闻图像具有感染力”确实具有“提高阅读(观看)”作用,应给予保留;23 题“新闻图像没有什么用”,绝大部分被试都选择“不同意”,因此去掉这个命题。另外,在第3 维度“对受众进行说服作用”中将“新闻图像比文字更具说服力”调换成“新闻图像有助于领会新闻主题”。将第2 维度中的“新闻图像有助于人们做出自己的判断”和第3 维度“对受众进行说服作用”中的“新闻图像增加新闻的真实性”进行了互换,最终可以得到20 个题目。这样得到了一个新闻图像作用的初步量表,如表6。

四、新闻图像正式量表编制与检验

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对初步量表进行修改、删除、更换以及酌情增加题目。修订后的新闻图像作用的初步量表共有20个题目,记分方式不变,即根据被试对每个项目的回答分为5级计分,修订时删去了反向计分题,因此无反向计分题。修订完成之后,选取了更大的样本,再次施测。本次施测时,题目的顺序根据分析进行了混排,以便使同一维度的题目不同时出现,以免影响结果。

(一)统计结果和分析

随机在社会人员中对修订完成的量表再次施测,最终取得103 个有效数据。其中男性32 人(31.1%),女性71 人(68.9%)。被试的年龄范围是19 到69 岁,平均年龄为28.87岁,标准差为12.30。第一次调查,基本上都是在校大学生,而实际生活中新闻的受众绝不仅仅是大学生群体,因此上次调查得到的结论说服力可能有所欠缺,而本次调查的年龄跨度较大、职业复杂,更符合实际情况,是对第一次调查的很好补充。

首先进行描述性分析,以观察每个题目的被选频率和平均得分,结果见表7。

总体来看,本量表总分的平均值为3.95,标准差为0.391,即人们的回答大多居于“同意”这个层次,和第一次调查一样(平均值为3.98,标准差为0.368),这个结果说明大家对新闻图像的作用是认可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每个项目的平均值都高于3,有10 个题目高于4,进一步证明了人们比较认可新闻图像的作用。

量表分为4 个维度,各维度的相对应的题目分别为:吸引注意、提高兴趣作用为1、2、13、15、16 题;理解新闻内容作用为6、8、11、18、19 题;对受众进行说服作用为3、4、9、12、14 题;以及新闻图像对社会舆论的建构作用为5、7、10、17、20 题。4 个维度的得分情况见表8。与首次调查相同,维度1得分最高,说明新闻传播图像的吸引注意、提高兴趣的作用是最为显著的。理解新闻内容作用和对受众进行说服作用平均数也很高,证实了新闻图像的作用是多层面的,并且得到受众的高度认可。新闻图像对社会舆论的建构作用平均数为3.905,说明受众对于新闻图像对社会舆论的建构作用也是持肯定态度的。

为了检验不同性别受众的得分差异是否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对男生和女生在4 个维度上的得分和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9 所示。

表9 显示,男性和女性的得分差异没有显著规律,但总分女性高于男性,与初次调查相反;进一步分析表明性别在在各个维度上和总分上均没有统计上显著的差异。也就是说,不同性别的受众对新闻图像的作用的看法没有显著差异,都比较认可。

性别差异不显著,那年龄呢?被试的年龄范围是19 到69 岁,我们将年龄分为两组19-45 岁为一组,46-69 岁为二组。根据两个年龄段的平均分来看,存在一定的差异;进一步进行统计分析,对他们在4 个维度上的得分和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0 所示。发现差异在统计学上不显著,即不同年龄的人对新闻图像的作用的看法没有显著差异。

接下来,对观看新闻时间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初步统计见表11,大部分被试每天观看新闻的时间为10-60 分钟。

对不同性别受众每天的观看新闻时间进行统计,男性得分为3.19±1.378,女性得分为3.69±1.190,男性的平均观看新闻时间略微高于女性。进一步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对不同年龄段的受众每天的观看新闻时间进行统计,19-45 岁组为3.72±1.188,46-69 岁为2.50±1.211,可以看出,46-69 岁组的平均观看新闻时间明显高于19-45 岁组。进一步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差异显著(p<0.05)。

(二)讨论和结论

本次调查,是问卷修订完成后的一次正式施测。问卷总分的平均值为3.95,标准差为0.391,首次施测平均值为3.98,标准差为0.368,都处于较高水平,进一步证明了人们比较认可新闻图像的作用。4 个维度得分都很高,其中“吸引注意、提高兴趣的作用”得分最高,验证了首次调查的结果。人口学变量上,性别和年龄差异都不显著。

大多数受众每天的观看新闻时间是10-60 分钟。男女观看时间无显著差异。46-69 岁组的平均观看新闻时间显著高于19-45 岁组,在实际生活中,稍微年长的群体确实有花更多时间看新闻的倾向,因为他们时间比较充裕,也更认为观看新闻很重要。

再次施测,采用修订过的问卷作为调查工具,同时,被试突破了大学生群体,扩大了年龄阶段,因而这次的调查结果更有说服力。问卷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02,问卷可信度较高。

总体说来,修订的问卷可以比较好的反映人们对新闻图像的整体态度和看法。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相互得到了印证,证明该问卷较为稳定。我们可以在之后的研究中继续使用此问卷,来调查不同背景人群对新闻图像作用的态度;也可以对此问卷进行改编,进行其它相关的研究。

(三)新闻图像作用量表

经过前期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我们经过修订,编制了一个新闻图像作用量表,采用3 个维度共15 个题目调查了新闻图像的作用,1 个维度共5 个题目调查了新闻图像作用的发展趋势,如表12。这个量表可以使人们了解新闻图像在现代传播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新闻图像作用的发展趋势。

五、新闻图像作用判断量表

经过前期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我们编制并修订了一个新闻图像基本作用量表(表13),采用4 个维度共20 个项目来判断新闻图像的作用。其中,前3 个维度共15 个题目调查新闻图像的当下作用;第4 个维度共5 个题目调查新闻图像对社会舆论的建构作用,是关于新闻图像宏观作用的判定。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新的量表——新闻图像作用判断量表,具体的量表见下表12。这个量表的目的在于预判一篇新闻报道或一段新闻播报中的图像作用,通过被试对量表中选项的选择,能够判断出图像的作用来,进而能够为图像编辑根据传播需要在实际选用新闻图像提供参考。具体判定方法如下:

首先可以用于同一则新闻的两幅(段)新闻图像进行比较。被试阅读新闻材料,之后向其展示相关的新闻图像,最后要求被试完成新闻图像作用判断量表。向另一批被试展示相同的新闻和另一张(段)新闻图像,也要求其完成量表。最后,图像编辑可以根据传播需要专门侧重其某项作用,或对两批被试分别求平均分,可以看出哪张(段)新闻图像更有优势,决定采用哪一张(段)。

其次,可以用于概略判断一张新闻图像的作用大小。尽管有时我们凭着感觉和经验,也可能知道一个新闻所配图像是否合适,但毕竟是主观判断,难免受个体喜好影响,尤其在定向传播时差异会更大。如果把感觉量化,能够使判断更加准确,岂不更好。方法是让目标被试读新闻看图像,据此完成作用判断量表,取平均值,如果得分在3 以上,可以认为这个新闻图像很不错;若在3 分以下,可能就需要斟酌了。这个标准3 分不是死的标准,而是我们自主划分的一个界限。要求比较严格的可以定4 分为标准,要求比较松的可以定2 分为标准。

上一篇:控制保障措施下一篇:非常形态的艺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