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虫害

2024-08-06

林业虫害(共12篇)

林业虫害 篇1

林业病虫害是我国现存的一大问题, 对我国的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与此同时, 人们逐渐开始关注这类问题, 林业病虫害防治也成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之一。这不仅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和生态平衡, 同时也推动了区域林业健康发展, 提高了林分质量, 将对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家园、保护林业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1 林业病虫害的含义

林业病虫害是指森林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 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影响, 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或破坏, 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 生长发育不良, 甚至整株死亡, 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失的现象[1,2,3,4]。

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地域广泛性、物种进化速度快的特点, 其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3点:一是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林业经济产业, 致使天然林长期超负荷砍伐;二是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三是长期不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等。

2 博乐市主要林业病虫害

2.1 杨梦尼夜蛾

杨梦尼夜蛾为鳞翅目夜蛾科害虫, 主要发生在阔叶树、杨树上, 在中国分布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吉林、新疆、宁夏、黑龙江、陕西及浙江等地;在全世界范围内还分布在欧洲、土耳其、日本及印度。预防杨梦尼夜蛾的方法有期距法 (根据杨梦尼夜蛾生活史可以进行期距法预测) 、灯诱测报法 (可以掌握成虫量、雌雄性比、怀卵量及下一代幼虫的数量) 、振落法 (在幼虫期即6月上旬选择标准地进行样树振落, 查数幼虫虫口密度) 、伐树法 (在卵期和幼虫期调查时可以通过伐树法进行调查, 在树冠倒下的部位铺上比树冠大的塑料布, 然后查数样树上的卵量或幼虫量) 、有效虫口基数法 (为了准确掌握发生量, 进行下一虫态发生情况的预测, 可以利用这种方法) 、化学防治 (根据该种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活史, 可以一次性采取飞机防治及时控制种群数量, 降低虫口密度, 使虫灾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也可以在幼虫期即6月上中旬进行喷烟喷雾防治) 、灯光诱杀成虫 (根据梦尼夜蛾的成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 可以在成虫发生期4月中旬至5月初进行黑光灯配高压电网诱杀, 这样既能控制局部林地害虫的大发生, 降低产卵数量, 又能降低防治成本, 同时还可以节省人力) 、生物防治 (在梦尼夜蛾幼虫期可以利用无公害的生物杀虫剂进行防治, 如苏云金杆菌、灭幼脲、天敌等进行控制) 。

2.2 杨二尾舟蛾

杨二尾舟蛾, 又名杨双尾天社蛾、杨双尾舟蛾, 主要为害杨树与柳树。防治方法为人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打孔注药防治、药物防治等。

2.3 榆黄黑蛱蝶

榆黄黑蛱蝶主要发生在榆树上, 榆黄黑蛱蝶发生严重的地域, 整株或整片榆树叶片均被吃光, 将会严重影响园林景观及树木的正常生长。防治方法有无公害防治、药物防治等。

3 林业病虫害预防

对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 根据系统稳定性与多样性的关系、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对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子等进行系统研究。稳定这些有利因素, 尽量减少各种不利因素[1,2,3,4]。昆虫是病虫害的天敌, 进行林业病虫害防治时必须注重昆虫问题, 并且在选择性关键时期将有害昆虫全部集中杀死。

4 森林病虫害防治

当前,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 防治难度大;二是随着人工林面积的增加, 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 导致病虫害加剧。

由于受诸多因素制约, 目前森防形势不容乐观, 制约因素如下:一是科技力量不足, 防治手段落后;二是防治资金的短缺抑制了减灾抗灾能力的提高, 且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三是林业内部部门之间沟通不畅, 导致各个生产环节之间严重脱节, 造林、育苗、引种分开等以及监测预报工作缺乏经验、不到位等[1,2,3,4]。对于这些问题, 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点:一是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二是增加投入, 实行工程治理;三是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四是加强防治科技含量, 改进防治手段等。

通过上述防控措施, 主要取得以下成效:一是农作物重大病虫防灾减灾、减损增收成效显著;二是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实现创新突破;三是农作物病虫害应急防治与绿色防控技术全面提升[2]。

5 结语

随着我国造林面积的逐渐增大, 林木产品流通量日益增多, 生态环境问题略有下降等因素的情况下, 林业病虫害的发生率越来越大, 这就需要我们在林业管理和规划工作当中将病虫害防治作为工作重点。为了不破坏生态系统, 为了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避免病虫害的情况多次发生, 我们应该调整树种结构, 提高林分抗性;开展林农复合经营, 增强林分抗灾能力, 采用新技术防治病虫害。总之, 需要在未来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当中, 进行严格管理, 及时监控, 并且做好时时检查工作, 共创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杨长俊, 杨虹, 代智林, 等.雷波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 2010 (1) :142.

[2]王春玲.我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8 (5) :47.

[3]贾林鸿, 纪永军.黑龙江省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28) :140.

[4]董卫斌, 厐延华, 王韩妮.关于韩城市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 2010 (24) :I0357.

林业虫害 篇2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措施;生物防治;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日益破坏的今天,林业建设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其重要性日益突出。林业病虫害是林业“三害”之一,其防治直接决定着林业建设的成败。1993年,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约655万hm2,到2012年虫害面积上升到1 176万 hm2,损失金额上百亿。按全国植树造林面积计算,有害生物一年就能消耗当年的新造林面积,其危害远甚于火灾。

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多达8 000余种,造成严重危害的有近300种,并且有害生物仍在不断进化出抗药性,使病虫害的爆发呈现不确定性、突发性的特点,防不胜防,更加加剧了林业病虫害防治的工作难度。探讨如何防治林业病虫害也显得尤为重要。病虫害的种类

不同的生物致害需要不同的治理手段,常说的病虫害通常包含两个概念:病害和虫害。

1.1 病虫害的类型 首先是病害。通常指由于病原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类病毒、线虫等)致害。80%以上由真菌引起,主要表现为在树木受害部位表面出现如粉状物、霉状物、瘤状物、毛状物、颗粒状物和白色絮状物等病症。其次是细菌病害,主要表现为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细菌性病害的病斑表面没有霉状物,但有菌脓(除根癌病菌)溢出,病斑表面光滑。

1.2 病虫害的危害 虫害是由昆虫取食或由其生活习性而对树木产生的危害,其叶片上有明显的缺损,枝干有坑道、孔洞或粉屑,即使是蚜虫、介壳虫、螨类等刺吸式的危害,也可见到蜜滴,找到虫体。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

病虫害的发生受自然环境和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单一的药物化学防治不但不能从根本上防除病虫害,还会加剧生态环境污染,使病虫害爆发更加猛烈。因此,林业病虫害防治必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根据病虫害与树木、有益生物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选用抗(耐)病虫的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管护,保护天敌,“管、护、养”结合,建立健全检测预防机制。

2.1 建立健全预测预报机制,构建监测网络 进一步完善国家级、省级中心测报点建设,逐步形成监测网络,信息互享,做到早发现、早治除,防患于未来。林业病虫害种类繁多,一旦蔓延,难以有有效手段控制,往往需要以疫情中心点辐射,一定范围内砍除树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实每一种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其一定的自然规律,可以通过长期观察监测,逐步掌握其发展变化情况,有效地将病虫害疫情扼杀在萌芽中。

2.2 加强育苗消毒、植物检疫工作,源头把关 苗圃育苗过程中,种子及土壤本身都可能潜存有一定的病原微生物和害虫,首先一定要对种子和育苗进行必要的消毒,适当轮作,抑制病原物和害虫的繁殖,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出苗率。其次,初期培育也应重视除草、施肥、整枝修剪、及时清理虫害枝叶等工作,减少病虫害蔓延,增强树木抗虫性。最后,加强植物检疫工作,不仅仅是外来植物检疫,也要重视地区间的植物检疫,杜绝或减少危险性病虫害的传入蔓延。

2.3 推广混交林种植,恢复生态平衡近年来,人工林的大面积种植推广有效地提高了森林覆盖率,但单一的人工林种难以完美模拟整个生态链,反而会给大面积病虫害提供爆发的基石。相较于单一人工林,混交林这种近天然林使林分中各种生物间相互制约、共同生长,一旦某种病虫害产生也不至于对森林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物种的多样性也确保森林生态环境趋于稳定。

2.4 推广生物治理,森林可持续发展 目前,常应用于病虫害防治的方法是使用化学药剂,病毒、昆虫逐步进化出抗药性,其功用大打折扣,加之又危害到其他有益生物,破坏土壤土质,难以可持续发挥功效,可谓治标不治本。只有加大成本,立足科研创新,推广及普及生物防治技术,才符合未来病虫害的防治趋势。

一般生物防治主要有以下几种:微生物防治,利用真菌、细菌、病毒和能分泌抗生物质的抗生菌防治,如应用白僵菌(真菌)防治马尾松毛虫,苏云金杆菌(细菌)各种变种制剂防治多种林业害虫,病毒粗提液防治蜀柏毒蛾、松毛虫、泡桐大袋蛾等;天敌防治,利用有害生物天敌,如寄生蜂、寄生蝇、鸟类等,利用天敌捕食等克制,合理控制有害生物过度繁殖;还有利用昆虫生长调节剂(如灭幼脲)、植物源农药(如苦豆碱)、转基因植物等防治方法。结语

林业病虫害防治必须坚持预防治理一体的防治机制,以生物防治为主,辅以其他防治措施,充分营造生态抗逆补偿功能和自我调控功能,从根源上恢复生态平衡,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林业苗木春季病虫害防治 篇3

【关键词】林木;苗木;春季病虫害;防治

林业苗木病虫害严重威胁着树木的生长,而春季是树木病虫害滋生蔓延的主要时期,因此做好这个时期的病虫害防治尤为重要。林业苗木春季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可根据树木生态习性与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来采取不同措施。本文就林业苗木春季病虫害防治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1 林业苗木病虫害的几种常用防治方法

1.1 植物检疫法

植物检疫,是指国家或地方行政机关通过颁布法规禁止或限制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将一些危险性极大的害虫、病菌、杂草等随着种子、苗木或其植物产品在引进、输出中传播蔓延,对传入的害虫和病菌等就地封销和消灭,这是病虫害综合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从国外或国内异地引进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时应严格遵守有关植物检疫条例的规定,办理相应的检疫审批手续。苗圃、花圃等繁殖林业苗木的场所,对一些主要随苗木传播和经常在树木、木本花卉上繁殖和为害且危害性较大的病虫害,应在苗圃内彻底进行防治,严把苗木外出关。

1.2 栽培管理预防法

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都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栽培管理预防法是通过改变栽培技术措施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如采取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的水肥管理、实行轮作和植物合理配置、消灭病源和虫源等措施,及时清除病叶虫枝,并加以妥善处理,以减少侵染来源。

1.3 物理机械防治法

根据某些害虫的生活习性,应用光、电、辐射、人工等物理手段防治害虫:利用高温处理可防治土壤中的根结线虫;利用微波辐射可防治蛀干害虫;设置塑料环可防治草履蚧、松毛虫等上树为害。

1.4 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是用有益生物控制病虫害的方法,主要有以虫治虫、以微生物治虫或治病、以鸟治虫等。保护和利用病虫害的天敌是生物防治的重要方法,主要天敌有:天敌昆虫、微生物和鸟类等。天敌昆虫分寄生性和捕食性两类,寄生性天敌主要有赤眼蜂、跳小蜂、姬蜂、肿腿蜂等;捕食性天敌主要有螳螂、草蛉、瓢虫、蝽象等。此外,增植蜜源(开花)植物和鸟食植物也有利于各种天敌的生存发展。选择无毒或低毒药剂,避开天敌繁育高峰期用药等,这些都有利于天敌的生存。

1.5 化学防治法

害虫大发生时可使用化学药剂压低虫口密度,施药方法主要有喷雾、土施、注射、毒土、毒饵、毒环、拌种、飞机喷药、涂抹、熏蒸等。喷洒化学药剂时,应选用高效、无毒、无污染、对害虫天敌也较安全的药剂,控制对人毒性较大、污染较重、对天敌影响较大的化学农药的喷洒。用药时,依据不同的防治对象对症下药,按规定浓度和方法准确配药,不得随意加大浓度;抓准用药的最有利时机;喷药均匀周到,提高防效,减少不必要的喷药次数;喷洒药剂时还药注意保护行人、饮食等的安全;防治病虫害的喷雾器和药箱不得与喷除草剂的合用。

2 林业苗木春季常见几种病虫害的具体防治方法

2.1 立枯病

立枯病病原是立枯丝核菌,其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4~28℃。当温度在20℃且植物幼苗在土壤湿度大时,苗木极易发生立枯病,如果再加上地势低洼、土质黏重、前作物為寄主植物,以及用旧苗床土、施用未充分腐熟堆肥等因素,发病则会加重。发病症状为茎基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有时可在病部见到淡褐色菌丝。

防治对策:播种前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较好、疏松、无病地或轻病地作苗圃,用福尔马林熏蒸,每平方米苗床用360ml药液加水9~27kg,均匀喷洒后用塑料薄膜盖严,过一周后揭膜,耙松土壤,让药充分挥发,两周后播种。开始发病时,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幼苗基部,也可以与草木灰按8∶2的比例混合后撒于幼苗基部。

2.2 白粉病

初发病时叶片上会出现白色霉斑,以后迅速扩大并相互连接,形成大片白色霉层,严重的会使病株畸形、矮化,有的不能正常开花,使叶片变黄甚至枯死。

防治对策:植株不宜过密,应通风透光良好,湿度不宜过高;秋季、冬季清除落叶,剪除病株,并集中烧毁;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发病时,可喷洒20%三唑酮1000倍液防治,以后根据病情发展用药。

2.3 介壳虫

介壳虫的主要为害期在3~5月份,之前以卵寄生在植物根部周围的土中越夏或越冬,随着温度上升,开始出土上树为害,也有的不上树而在地下茎、根部为害。

防治对策:冬末春初,在树干基部刮除老皮,涂上宽约10cm的虫胶,阻止若虫上树;在若虫孵化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40%的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进行喷雾;保护和利用优势天敌,如瓢虫等。

2.4 蚜虫

蚜虫的为害期从3月份开始,以成蚜和若虫在寄主茎干残茬的芽叶上或叶背越冬,随着气温上升开始为害,由于其繁殖快、蔓延迅速,必须及时防治。

防治对策:保护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蜘蛛等;选用安全性好、副作用小的植物性药剂,例如25%鱼藤精600~800倍液或洗衣粉3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也可喷洒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50%亚胺硫磷1000~1500倍液防治。

2.5 腐烂病

腐烂病又名烂皮病,是林业苗木的重要枝、干病害。苗木受害后,枝、干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褐色病斑,剥开病部表皮可见黑褐色松软组织,稍挤压即流出褐色汁液,之后病斑干缩开裂并散生黑色小点,天气潮湿或雨后,病部出现枯黄色分生孢子角。当病斑围绕树干1周时树木即枯死。一般于3月下旬开始发病,4月中下旬至5 月上旬为发病盛期,平均气温在10℃以上时发病较快,20℃以上时发病缓慢。腐烂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只能通过虫伤、冻伤、机械伤等各种伤口侵入,一般生长健壮的树木不易感染。

防治对策:加强林木抚育管理,增强树势;春季植树时,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缩短缓苗期;早春病菌侵入之前,给树干刷涂白剂、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病树可先刮除病斑再涂刷;避免过度修枝,剪锯口应涂石硫合剂消毒;严重发病株应及时挖除并烧毁。

2.6 溃疡病

溃疡病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发病,在主干、侧枝上出现褐色水泡状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用手按压有黄褐色黏液流出;五六月份水泡自行破裂,随后病斑下陷呈深褐色;4月上中旬病斑上散生出许多小黑点并突破表皮,当病斑包围树干时,树上部枯死。

防治对策:适地适树,避免长途运输和假植时间过长;加强林木抚育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喷树干,或用多菌灵防治亦可;化学防治可用 50%代森铵2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50%退菌特500~1000倍液、65%代森锌200倍液喷洒树叶,或喷洒100mg/kg三唑酮,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3 结束语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 篇4

一是以预防为主。结合各种林业病虫害的主要特点及规律,提高预防技术措施的针对性,降低发生林业病虫害的概率。二是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控措施的技术性、科学性。林业病虫害防治要尽可能选择科学的技术性强的措施,及时、合理、科学地防治病虫害。三是林业管理及其病虫害防治要严格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如果发现林业经营模式、管理模式不科学的问题,务必要通过必要的措施加以惩罚,最大限度发挥林业病虫害防治公共职能。

2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2.1加强林木种苗检疫

防治林业病虫害时以林木为切入点,重视培育苗木,确保苗木的成活率、抵御能力,使苗木能更好地抵抗病虫害的危害[1]。在日常管理中,林业工作人员务必要严把控检疫关,加强苗木培育与检疫,培养适应力、抵抗力、抗逆性都较强的苗木,消除病虫害繁殖场所,预防外来病虫害入侵。同时,在栽种苗木时要选择恰当的种植技术如混合栽种,在提高人工林生态多样性的基础上降低病虫害对林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2.2应用综合防治技术

2.2.1化学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上,化学防治技术依旧是主体,能通过对发生病虫害面积的科学预测选择正确的农药,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常用化学药剂有爱福丁、锐劲特等杀虫剂和百菌清、多菌灵等杀菌剂。杀菌剂一般包括3种,即保护剂、内吸剂、铲除剂。其中,保护剂能在植物上直接使用,使植物不会受到农药的伤害;内吸剂能被植物直接吸入,有效抑制病虫害;铲除剂则能直接将病原物杀死。但在应用化学技术的过程中会对植物、土壤产生一定的污染,严重时会诱发病虫害,所以务必要把握好药剂用量。

2.2.2物理防治技术。一般是指利用机械将有害生物消除,主要有诱杀、阻隔、涂白、捕杀和高温治理等技术措施,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阻隔与涂白。涂白就是依据一定的比例科学配置石灰粉、水成白涂剂,将其抹在树干上防止虫害产卵,并预防树木冻伤[2]。

2.2.3生物防治技术。通常包括益鸟防治、昆虫防治、微生物防治。森林中的鸟一般以害为食,益鸟防治技术的应用能有效预防病虫害;昆虫防治技术相对常见,林业工作人员可在林业中引入昆虫,以防治病虫害,维持生态平衡;部分微生物能防治病虫害,包括病毒、细菌等,如白僵菌能防治马尾松毛虫等虫害,助推林业发展。

2.3加强病虫害的管理

控制传染源头是林区管理的重点,能预防林业病虫害从病死植株迁移到正常植株。因此,要加强病虫害管理技术的应用,及时间伐染病树木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预防虫卵、幼虫、成虫等扩散而诱发疫情。林业工作人员务必要严格控制病死植株的各个处理环节,预防发生非法经营及贩卖病死木材、木质包装材料等现象。如果运输不可避免,须配备专人负责病死植株的运输,到达指定地点后要统一处理,保证运出、运达、处理等都有档可查,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

2.4加强森林抚育管理

防治林业病虫害时务必要坚持适地种树原则,按照土壤、地形等合理选择苗木,尽可能挑选没有病虫害且长势良好、抵抗力强的品种来栽植,同时要采取封山育林技术,尽可能确保林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提高生物多样性,稳定建立森林生态系统,增强林业防御和自我控制病虫害的能力,降低发生林业病虫害的可能性。此外,为避免林业病虫害继续蔓延,须加强林木管理与养护,加强日常管理,严禁人畜破坏林间环境,尤其要杜绝发生乱砍滥伐现象,禁止因人为因素而破坏林间生态环境,增强森林自身的病虫害防治能力。

3结语

在林业经营与发展中,病虫害会严重影响林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只有严格遵循林业病虫害防治原则,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才能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水平,增强森林资源保护效果。

摘要:当前病虫害问题对林业发展危害重大,只有不断改善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并加强应用,才能消除林业发展的阻碍。基于此,结合林业病虫害防治原则,探析若干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旨在为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水平提供借鉴。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原则,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广文.关于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法探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521):151.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建议论文 篇5

1前言

随绿色造林计划的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落实,天然保护林工程的推广,江苏省人工林的面积大幅增加。在此,林业发展进入了防治病虫害侵蚀的关键时期。今后,林业病虫害的防治,仍重而道远,难度是越来越大,迫切需要我们认清病虫害发生的问题根源,并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治理策略,确保本地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

造成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呈复杂化,分析林业病虫害的发生,本文着重自人工造林的角度和内检工作的角度两方面考虑分析。

2.1人工造林的角

度早期预防工作的缺失,几年间国内人工造林的水准得到提升。但是,在树种结构和配置方面,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病虫害滋生蔓延。人工造林实践中,使用单一的树种或单一系号造林,容易出现纯林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植物群落较单一,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林业抗病虫害水平降低,大大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病几率。森林防治与林业政策间的冲突,从我国制定保护野生动物法规来看,沙鼠、野兔等都是重点保护对象,禁猎措施严格。但是因为保护力度的严格使得这些动物的数量发展速度也增加,对我国部分地区已经构成了危害。这样两种保护措施的冲突给病虫害的防治加大了难度。树种引进时,病虫害问题考虑不周全。外来树种引进过程中,很容易忽视适宜性生存的问题,导致病虫害问题的出现。比如:某省为固沙造林,外引内蒙樟子松,起到不错的固沙效果。但是,因本省份气温较高,土壤中水分散失快,加重病虫害的蔓延,导致樟子松开始减产。森林保护管理不到位,随时代的发展,对森林的保护渐受到重视。对于天然林的保护,目前很多地方已经开展。但是,与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同样令人担忧。比如:相关天然保护工程的政策、技术等等,很多地方都不够透明,不够深入,甚至出现偏差和误解。受此影响,不少地区抛弃天然林的经营管理,影响到森林的卫生健康状况,导致病虫害的肆虐。

2.2内检工作的角度

具体体现在:第一,检疫工作不充分,检疫相关法律知识不健全,林业检疫经受不起利益的诱惑,导致林业检疫问题频出,甚至很多森林植被都没有接受应有的检疫,诱发病虫害的肆虐。据资料证实:西部大开发过程中,造林中选择新疆本地的数百万株树种,很多没有例行检疫措施,导致后期新疆病虫害居多的局面。第二,检疫站数量不多。最近几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剧,国内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着城市绿化、公路建设等等方面,都需要大批量的人工造林。同样,对造林的树种、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某种意义上来讲,为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几率提升了更高的几率。如此,想要很好的防疫此病病害的发生,配置足够数量的检疫站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而就实际情况而言,已经建成的检疫站数量有限,难以满足生产需求,布局上又不够合理,很难满足实际的生产需求。

3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建议

3.1加强林业检查,提升检疫水平

加强林业检查,应重视产地检验,详细统计本地存在的苗圃、木材加工厂,完善健全产地检验台账。加强检疫、报检、证书签发等程序工作,认真负责的做好产地检验,切断病虫害内部扩散的可能。对新建的林地,组织跟踪检查,建设部门中使用的木材,都要跟踪监管。发现有可疑疫情,应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堵塞病虫害侵入的可能。就目前木材流通情况,不同省份树种交流、国外树种引进等频繁进行,为大型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可能,同样对林业部门病虫害的检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应注意提升树种检疫水平,有效预控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发现有病虫害发生,立即隔离,避免疫情扩散。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机制,预警监测网络应覆盖本地区内所有造林地,尤其集中造林地、重点保护地应常年监测,有效提升重点区域林业发展状况的测报水平,重点留意有害生物的调查,一旦发现疫情后应及时有效控制。同时,针对突发情况,预备早期的应急预案,以便特殊情况发生能从容不迫。

3.2科学合理造林,确保森林健康

培养无检疫疫苗,在抵抗病虫害方面,非常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由此,培养专属疫苗,最好在专用基地培养,值得今后推广和使用。规划涉及林业规模时,务必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乡土品种。同时,逐渐增加混交林的种植比例,确保地方种植生物的多样性。逐步改造低产林,彻底清除不健康林的潜在威胁,为树木的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总之,造林工作的开展,务必科学化、合理化,确保森林的健康。

3.3多树种栽培,营造混交林

在林业工程重点建设中,要采用多形式的混交林,多树种栽培,尤其是对本土树种大力在栽种,对优良树种引进时要注意树种的搭配工作,不仅对林木生长有利,还可以防止病虫害,拥有不低于三成的混交林比例。在退耕还林时利用抗逆性比较强的经济树种造林,做到草木、灌木及经济植物的立体开发,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有促进作用。

3.4采用新型技术防治病虫害,推广无公害技术

对于改革后的林业的生产生活需要积极适应,成立专门的队伍建立防止工作,目标是创建一个市场化的运作模式,防治有害生物。对配套的、先进的、实用的科研成果采纳使用,尤其是技术方面实用性高的防治手段,尤其是成本低、效率高的技术手段。在生物防治的时候提倡使用植物性、仿生、微生物农药,推广无公害技术。防治病虫害的新技术,就目前而言,较为成熟的就是基于GPS及GIS的有害生物记录系统。嵌入式的GIS系统基于GPS移动设备可以在数字地图以及GPS设备的导航之下对于林业中有害生物的发生和防治等进行快速的记录信息和反馈。

4结论

保护森林资源,控制病虫害发生,是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面对着日趋严重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首先应认识到病虫害发生的诱因。而在人工造林工程中,早期预防工作的缺失;使用单一的树种或单一系号造林;树种引进病虫害问题考虑不周全;相关林业保护工程的政策、技术等等不够透明,不够深入等等,都影响到森林的卫生健康状况,导致病虫害的肆虐。此外,检疫工作不充分、检疫相关法律知识不健全等导致的林业检疫问题频出,很大程度上也助长了病虫害肆虐的程度。针对出现的问题,我们有必要提高认识,加强林业检查,提升检疫水平,有效预控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发现有病虫害发生,立即隔离,避免疫情扩散。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机制,预警监测网络应覆盖本地区内所有造林地,重点留意有害生物的调查,一旦发现疫情后应及时有效控制。培养无检疫疫苗,逐渐增加混交林的种植比例,确保地方种植生物的多样性,逐步改造低产林,彻底清除不健康林的潜在威胁,为树木的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今后我们的工作无论多么努力,本着科学造林,健康造林的原则,想必将确保林业发展的健康可持续和稳定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综述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 篇6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

每逢干旱、雨雪冰雹等恶劣天气的产生以及外界环境条件的突然改变,往往容易导致林业病虫害的产生。传统防治技术主要是运用化学、物理、营林等方法,但是鉴于近些年来,环保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度的焦点,化学防治越来越不符合现在的大形势;物理防治,是一项很耗时、耗力的方法,因此,我们也在尽量少用这种方法;生物防治,这种方法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林业研究人员的不断研究、开发下,生物、仿生等新技术和新药剂,进一步丰富、进而完善了防治技术和方法,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给我国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1.林业病虫害发生特点

一是常发性林业病虫害的发生面积不断增加,并且总体显现出上升趋势;二是偶发性林业病虫害大面积暴发,之前很难做出观测,一旦爆发,很难控制,损失严重;三是危险性病虫害扩散蔓延速度非常快,一旦发生,对森林资源、生态环境都会构成巨大威胁;四是多种次要害虫由于人们的重视不够,很快在一些地方上升为主要害虫;五是经济林病虫危害,在最近几年,日趋严重,严重制约着山区经济的发展和林农脱贫致富进程。

2.病虫害防治方法

2.1调整树种结构,提高林分抗性

合理选用好的品种。结合森林资源清查和平时调查,我们要对高生长势差、抗病虫能力弱的不适品种进行适当的采伐,然后更新一些抗病虫能力强的速生杨树种;并且做到合理间伐。对密度过大、生长势弱的杨树林分,进行合理间伐,改善其通风透光条件,增强生长势和抗病虫能力;.营造混交林。对一些采伐更新的林地,可采取带状、块状、点状等混合形式大力营造混交林,因地制宜的栽植经济林树种,改善杨树单一状况,降低大面积暴发病虫害的机率。

2.2开展林农复合经营,增强林分抗灾能力

制定高效林农复合经营发展规划,加强部门合作,强化技术培训,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种植传统,选择作物类型,根据林分郁闭度确定间种模式,示范引导和大力推广杨粮、杨菜、杨渔、杨牧、杨菌、杨药等复合经营,通过以耕代抚,促进林木健康生长,改善林分状况,增强林分抗灾能力。

2.3采用新技术防治病虫害

炮弹灭虫是森防检疫站新引进的一项技术。“炮弹”真名叫“爆炸型林用灭虫药包”,重达1.5公斤,里面装满BT生物药粉,通过移动式布药器发射,射程可达400米。BT生物药粉是一种广普杀虫药,能有效防治木尺蠼、栎木尺蠼、栎粉周蛾等多种害虫,对人、畜无毒无害,对环境无污染。“炮弹”在林区树冠上空爆炸后,菌粉便四处发散,并附着在害虫身上,致其感染而死,每颗“炮弹”可防治森林10亩。该器具的使用为人员无法到达的山林防虫、治虫提供了捷径,极大的提高防治效率。

2.4生物防治病虫害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根据系统稳定性与多样性的关系、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对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子等进行系统研究。稳定这些有利因素,尽量减少各种不利因素。

昆虫是病虫害的天敌,我们在林业病虫害防治方面必须重视昆虫问题,多食性昆虫对寄主植物表现出的取食和产卵的选择陛, 在关键时期把害虫引诱到诱集植物上, 并集中杀死。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现在我们防治病虫害最应该大力倡导的方法,利用生物多样性使森林生态系统的各种构成协调发展,形成稳定的食物链,达到控制害虫种群数量和天敌数量的相对稳定性。这样就做好了生物防治的最大效用,也是生态系统的稳定的重要方法。

化学生态学是研究在生物种内与种间关系中发挥作用的天然化学物质的结构、功能、 来源和重要性的科学。现在这门新兴的学科,已经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他重点研究化学信息及其感受机制、昆虫和植物的关系、昆虫信息素、寄主植物天敌三级营养关系、植物诱导抗性、植物之间的他感作用、其他生物类群之内或之间的化学联系、化学生态学应用以及化学生态学的实验技术。

近几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在一步步的完善,如DNA探针、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酶切片段、随机引物扩增多态DNA(RAPD)、mRNA差异显示技术和基因测序、基因克隆等技术实验手段的广泛使用,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这些先进的技术也被应用在这上面,为害虫的治理进入分子生物学领域提供了可能和基础。用基因工程技术和遗传工程技术对寄主植物进行驱避和杀虫的植株,还有对昆虫进行转基因实验,发展和改造天敌的品系,把抗药基因转到天敌体内,以提高天敌的抗药性。这些都是我们在未来林业病虫害防治方面必须重视的方面,我们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对病虫害进行科学、合理的防治。

总之,在林业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当中,从单一的化学防治过渡到以生态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的过程是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我们在未来病虫害防治方面,进行严格的管理,及时的监控,并且做好时时的检查工作。然后结合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的方法,对林业病虫害进行预防。 [科]

【参考文献】

[1]徐永亮,狄志林.杨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现代化农业,2011.

[2]马义,杨艳娟,李珊.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发展趋势.科学与财富.

林业管理与虫害防治技术 篇7

随着人工林面积的不断扩张, 人工树种种植较为单一, 令生态系统尤为薄弱, 森林虫害发生率明显提高。天然林长时间被大量砍伐, 令数量与品质逐步降低, 森林原始结构、生态环境惨遭迫害, 森林虫害频繁发生。林业虫害是十分严重的问题, 林业环境一旦湿度较大, 落叶腐蚀则会产生害虫。当前, 我国的林业分布并不均匀, 尤其对于西北地区较为寒冷之地而言, 森林覆盖率较少, 所以更应加强保护工作。通过研究可以看出, 西北地区病虫害发病率较高, 并且虫害种类较多, 有的甚至高达上百种, 类型较为丰富。所以, 我国十分注重林业管理问题, 利用新型技术, 增加投入资金, 并通过科学方式的管理及预防, 令我国在森林虫害防治方面获得显著提升, 森林虫害成灾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并获得了一些成绩[1]。

2 林业虫害高发的原因

2.1 人为原因

森林自身不具备抵抗新病虫害的预防能力, 令害虫大肆繁衍, 并且, 人们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 经常对森林进行滥砍乱伐, 对森林的生态系统具有严重的破坏性, 令森林的防御能力大打折扣。

2.2 自然原因

林业虫害高发区大部分处在森林覆盖率较低、长期遭受滥砍乱伐并重建的人工林中。因为人工林在建设时破坏了原本的生态环境, 由于物种较为单一, 令生态系统的免疫功能较低, 为病虫害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2.3 其它原因

林业虫害高发不仅存在人为原因及自然原因, 还会被其它原因所影响。比如, 林业管理部门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并且国家对森林虫害预防政策的规定也不够清楚, 欠缺相对的扶持政策[2]。

3 虫害防治的具体措施

3.1 林业基础预防技术

选择栽种树苗时, 也需对树苗进行筛选, 在栽种时, 需随时确保苗圃中的环境卫生, 及时清理杂草及枯落植物。对于林木的生长而言, 需严格依照林木生长情况及当地重要的虫害类别乃至产生状况, 准确对树木进行生长伐、透光伐、除伐等工作。并且在生长当中, 需尤为注重抚育伐的时间, 在操作当中, 需采取相关的防虫害方法。对于工作而言, 需先将已经受损的树木割除, 并将已经受损的树木表皮剥除进行焚烧, 剩余的木枕需运出林区。

3.2 化学药物的防治

在运用化学方式管理和防治虫害时, 需要通过农药等化学药品控制、预防、消灭有害生物, 为林区提供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在运用化学方式时, 需要通过人工涂抹的方式, 或通过专业工具共同进行。人工方式则是人对树苗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 通过包扎、涂抹等方式防治树木病虫害的发生。此种方式会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 所以, 在执行当中, 通常仅对于较为贵重的树木才会采用这一方式。专业工具则是将化学制剂溶解在水中进行喷雾, 其优势在于不会浪费药量, 操作简便、污染较低、符合大范围操作。可是运用化学方式进行防治也存在一个问题, 相同药物持续使用时效果则不够明显, 因此, 需时常更换药物, 才可确保效果。

3.3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作为当前较为先进的方式, 其主要通过生物链对病虫害进行控制, 实现保护林木的效果。当前时期, 因为技术的发展, 生物防治方法早已不是单纯含义中的解决方法。除去最原始以虫治虫的方式外, 还可以通过有机生物体或活性物质, 经由物理或化学方式令害虫无法继续繁衍, 以此降低害虫的发病率。

3.4 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通过物理学原理及方式起到防治害虫的目的。对已经感染了病虫害的森林可以通过高温杀菌的方式消灭病菌及害虫, 透过此种方式可以有效规避害虫扩散及传播。经过物理方式防治可以确保真正消除害虫, 并且此类方式并未对森林的生态平衡造成影响, 也不会对物种产生威胁, 可以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推广。

4 结语

总而言之, 森林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能源, 能够有效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林业的管理力度, 加强管理病虫害的发生时间、范围及树种, 强化动态管理, 以便对病虫害进行控制, 降低其对森林的破坏率, 才能加快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娜.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现状、成灾原因及治理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7)

林业管理与虫害防治技术 篇8

关于林业管理与虫害防治技术, 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析和论述。第一个方面是林业管理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技术发挥的主要作用。第二个方面是林业管理工作过程中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技术。下面进行详细的阐析和论述。

1在林业管理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技术发挥的主要作用

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主要就是用过快速定位虫害发生的区域, 找出相应的防治办法, 最主要的是将虫害的范围控制在一定的可控区域内, 然后进行虫害的消灭工作, 减轻虫害对于林区的危害。因此在林区管理过程中, 管理工作人员要全面了解林区中的各种病虫害对于林区的危害, 在发生病虫害的过程中必须第一时间给出相应的处理办法和技术, 有效的控制住虫害的扩散。

2林业管理工作过程中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技术

关于林业管理工作过程中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技术, 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析和论述。第一个方面是病虫害中的松材线虫病对于我国林业的危害程度。第二个方面是病虫害中的松材线虫病出现的主要规律。第三个方面是病虫害中的松材线虫病在林业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防治综合措施。第四个方面是林区病虫害中松材线虫病的防治主要技术。下面进行详细的阐析和论述。

2.1病虫害中的松材线虫病对于我国林业的危害程度

这种病虫害主要通过松褐天牛进行传播, 得病后, 松树的针叶先后失去光泽, 蒸腾作用减少, 针叶逐渐呈黄色或红褐色, 通常针叶当年不脱落, 树脂分泌逐渐减少, 整株因萎蔫干枯而死亡。

2.2病虫害中的松材线虫病出现的主要规律

对于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多在每年的5~10月份。高温月份来临前, 主要是松材线虫侵害过程, 当气温偏高时, 松树病症逐渐表现。一般而言, 每年的10月份是松树发病最为明显的时期, 被感染的松树普遍会出现死亡现象, 当月温度达到20~25℃以上时, 病害的扩散能力尤为增强。

2.3病虫害中的松材线虫病在林业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防治综合措施

关于病虫害中的松材线虫病在林业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防治综合措施, 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析和论述。第一个方面是在林业管理工作中针对病虫害进行针对性动态监督控制。第二个方面是在林业管理工作中要不断的升级林区的监管级别, 有效的控制病虫害的再次扩散。第三个方面是在林业管理工作中要针对病虫害的林区进行分层管理, 同时要落实相关的责任。下面进行详细的阐析和论述。

2.3.1在林业管理工作中针对病虫害进行针对性动态监督控制。通过信息化控制系统对已知林区中松材线虫病发生的情况进行定位和范围划分, 建立动态监控点, 每年10月份左右对松树的生病情况进行调查与更新, 监测其扩散面积和病死株数等, 建立动态监测报告制度。

2.3.2在林业管理工作中要不断的升级林区的监管级别, 有效的控制病虫害的再次扩散。强化林区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对病死株转移过程进行严格控制, 因为病死株中隐藏着大量的松材线虫卵、幼虫和成虫, 是疫病再次扩散和传染的主要源头。

2.3.3在林业管理工作中要针对病虫害的林区进行分层管理, 同时要落实相关的责任。在林业管理上, 需要将疫病的控制责任进行分层落实, 由各级领导进行责任分担, 一级管理一级, 一级控制一级, 将松材线虫病的治理工作落实到位。

2.4林区病虫害中松材线虫病的防治主要技术

关于林区病虫害中松材线虫病的防治主要技术, 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析和论述。第一个方面是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第二个方面是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技术。第三个方面是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技术。下面进行详细的阐析和论述。

2.4.1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在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中由于其生态性, 也可以称之为生态虫害防治技术。这项技术主要是通过虫害在生态圈中的自然天敌来有效的消灭虫害。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不需要使用农药等化学物质, 对于林区的生态没有任何的破坏, 虽然生态防治技术进展缓慢, 但是最终的防治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同时生物病虫害防治也可以使用一些生物的有机体或者是生物的活性物质, 通过相应的技术措施来控制害虫的繁殖能力, 达到虫害的繁衍失效, 破坏虫害对于林区的危害。这种技术主要就是在生物本身体内提取相应的激素来实现对害虫基因的控制。

2.4.2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中的化学防治技术主要是用人工涂抹或者人工包扎等手段, 把对害虫有遏制作用的化学药剂分散在林区受虫害的区域, 达到对害虫的控制, 对害虫的消灭, 同时对于其他的林区而言也是一种病虫害的预防。化学防治技术中使用的化学药剂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来自生物本身的化学药剂;第二种是取自其他天然化学物质的化学药剂;第三种是上述两种化学药剂的混合药剂。化学防治技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出现效果的时间短, 但是对于林区有一定的生态破坏。

2.4.3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技术。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技术主要指的是物理机械病虫害防治技术, 就是使用非常简单的机械工具 (光, 热, 辐射, 微波) 来完成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同时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技术还可以使用诱杀的方法来防治病虫害, 例如使用灯火或者饵木等进行害虫的诱杀。同时还有高温杀菌等物理手段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高温杀死病虫害细菌能够有效的遏制病虫害在林区的有效扩散。物理防治病虫害的技术在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中应用不是很广泛, 但是在我国的农村应用较多, 效果也较为明显。

摘要:在我国的林业管理工作中有很多工作的种类, 除了对相关林业方面的档案进行管理外, 最重要的还是对林区的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在病虫害防治中最严重的灾害性病虫害防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文章针对林业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详细的阐析和论述, 希望通过文章的阐析和论述, 我国的林业管理和相应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一定程度的提升和发展。

关键词:林业管理,虫害防治,松材线虫病技术

参考文献

[1]高文.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3) .

[2]王义峰.浅谈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防治方法[J].吉林农业, 2012 (1) .

[3]王建海.林业管理与虫害防治技术[J].安徽农业通报 (下半月刊) , 2012, 18 (10) .

[4]曹志良, 刘农标.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措施[J].农业装备技术, 2003, 29 (6) .

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 篇9

1 频发原因

首先, 人工园林增多, 天然林比较少。为了保护生态系统, 建设绿色家园, 我国大力建设人工园林, 这样就使人工林和天然林的比例失调, 出现人工林面积不断扩大, 而天然林面积迅速下降。一般而言, 天然林应对病虫害的能力较强, 人工林应对天敌的能力较弱。只要外界环境发生变化, 人工林就会遭到破坏, 失去平衡。这样很容易使人工林感染到天然林, 导致生态系统不稳定, 林业大面积遭受病虫害的侵害。

其次, 农药使用出现错误的倾向。用农药来防治病虫害是最常见的方法, 但是对于农药的使用, 存在着错误的倾向。有的人盲目相信农药, 认为使用的农药越多, 林业病虫害就越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防御。因此, 一旦出现林业病虫害, 人们就无节制地使用农药, 导致林业病虫害的抗药性增加。长此以往, 就会在积累过程中产生恶化的趋势, 对病虫害的治理难度就会越来越大, 严重影响林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综合开发。

最后, 对林业病虫害的管理不合理。就我国而言, 对于林业部门的管理, 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 规划工作不到位;不能及时采取合理的养护工作, 为病虫害的发生埋下隐患;政府部门忽略预防监测, 只知道病虫害发生时的救灾工作, 对病虫害没有预防的意识。由于林业部门的管理工作不到位, 缺乏时效性, 致使我国林业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和范围不断扩大, 对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严重。

2 防治措施

2.1 提高人们防治病虫害的意识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 要想在实际工作中扎实推进林业病虫害的防御, 必须提高人们防治病虫害的意识。林业病虫害的防治, 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高度。要使人们明白抓好林业病虫害的防治, 有利于加快城乡绿化的步伐, 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减少损失, 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意识到预防林业病虫害的意义, 才能增强人们的工作责任和紧迫感, 切实加强领导,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措施, 做好林业发展规划、减灾计划和目标责任, 将病虫害的危害降到最下化。

2.2 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现在防治林业病虫害最应该大力倡导的方法。森林物种主要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森林植物的多样性能够为动物和微生物提供栖息地或寄主, 为其创造适宜的生长繁殖环境, 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免疫力。特别是要加强对天敌的保护, 比如捕食性昆虫、微生物、益鸟等, 天敌种类的多样性使森林系统的的食物链更加复杂, 系统更加稳定。食物链的延长, 使潜在有害生物的传播或流行的速度减慢, 加剧了种间对空间资源的竞争, 就能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影响速度, 限制有害生物群种的扩张。

2.3 做好林业病虫害监测预报

在防治林业病虫害的过程中, 应该实现将重点放在救灾环节转向将重点放在预防环节转变。监测预报是林业病虫害防治的基础, 全社会应该提高对林业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 运用高科技, 建立健全一个覆盖全旗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这样就可以对发现有林业病虫害的地区进行跟踪治理, 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林业病虫害发展动态。还能够提供科学的数据, 积累资料, 建立数据库, 用高新技术和监测信息处理系统开展监测和预报, 明确地块、对象和应对方法, 切记要掐断病虫害的传播源头, 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 避免严重危害的局面。

3 结语

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篇10

1 我国林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 我国林业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林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目前有杨树、毛白杨、侧柏、黄栌、泡桐、白蜡、火炬、水曲柳、五角枫、刺槐、赤松、黑松、油松、华山松等十几种树种, 种类的多样性有利于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 同时林业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全面推进了生态建设, 有力促进了生态环境建设。然而, 虽然一部分地区采用了无公害防治技术, 仍然有部分地区通过喷洒有机农药来消灭林业害虫, 从而增加了病虫的抗药性, 而且给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 及时找出林业病虫害产生的原因, 进而防治病虫害的扩散, 控制其猖獗程度, 能够有力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和林业的经济效益。

2 林业病虫害产生的主要原因

因为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 我国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形势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防治技术有待提高。根据长期的观察, 我国林业病虫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2.1 难预测

不确定性是林业病虫害很难解决的原因之一。病虫害往往是暴发的, 因此发生之前很难做出预测。而且随着人工育林面积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林业管理面积, 同时增加了病虫害的可能性。人工林对病虫害的自我防御功能更加脆弱, 一旦侵入病虫害, 很可能影响天然林业;此外, 美国白蛾、春尺蠖、草履蚧、杨小舟蛾、木燎尺蠖等多种品种都能够导致林业病虫害, 所以要做到全覆盖的检测和预防是极其困难的。

2.2 物种进化快

近年来, 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加快了杀虫药物的研制, 从而能够有效控制之前危害大, 难防治的病害虫。但是, 随着病虫害使用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不断增加的同时, 也增强了虫害的抵抗力和适应力, 使其耐药性越来越强, 导致普通药物难以将其致命, 从而造成更大范围的林业植物遭受损害。而且, 农作物在使用化学药物杀虫的时候, 使得林业病虫害的天敌逐渐消失, 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林业的植物生态环境。

此外, 病虫害发生是具有地域广泛性, 小面积受灾很可能迅速扩大到其他区域, 加之近年来北方气温有所上升, 虫害在冬季的死亡率降低, 大大增加了虫害防治的资金预算。

3 林业病虫害的预防措施

3.1 做好育苗工作

育苗消毒工作是防治林业病虫害的基础, 首先要选择土质较好, 地势较高的苗圃地, 减少苗木的枯萎和碎倒病;其次, 在开展育苗过程中要对种子和育苗进行消毒处理, 确保出苗率和林木的安全性;做好初期的除草、施肥工作和苗圃地的轮作来抑制病原物和害虫的繁殖;再者, 要注意增加益鸟和捕食性昆虫的数量, 保护林木病虫害的天敌, 同时在树苗后期还要做好加固和保护工作, 降低恶劣天气对林木造成的损失。

3.2 积极营造混交林

对于新开发的林地, 采取带状、块状、点状等混合形式大力营造混交林, 通过各种生物之间的彼此制约而促进其共同生长, 实现生态的平衡。混交林使得人工林更加接近实际的天然林木, 改善树种单一的状况, 极大地降低了病虫害暴发的机率, 促进森林生态环境的稳定和谐。此外, 要注意适当采伐抗病能力弱的树种, 合理间伐、改善森林的通风透光条件、能够有效提高林木的生长优势和抗病虫能力。

3.3 加大防治工作资金投入

林业病虫害的各项情况得到有效地监督控制离不开管理和技术的投入。建立全面系统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机制、监测站、病虫害专项防治团队, 需要一定数目的资金, 因此要设置林业病虫害防治责任制, 坚持政府主导, 全民参与的原则, 增加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资金的合理投入。同时要加大药物防治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 采用人工防治与飞机防治相结合、生物防治与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目前, 我国山东省章丘市飞防美国白蛾作业面积达4800hm2, 释放周氏啮小蜂7.5亿头, 生物防治面积4000hm2。喷洒药物防治春尺蠖、草履蚧5333.33hm2, 有效控制了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和蔓延, 确保了全市林业生态安全。

4 结语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需要分析区域具体情况, 通过大量的调查和试点应用等方法, 开展有目的, 有层次的防治, 从而保证防治质量和预期效果, 促进林业经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慧敏.试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思考与探讨[J].现代园艺, 2012 (22) :150.

[2]张艳刚, 张小龙.6HW-50高射程喷雾机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实践与思考[J].河北林业科技, 2012, (3) :36-37.

林业苗木春季病虫害防治初步探讨 篇11

关键词:林业苗木;春季;病虫害;防治策略

1 林业苗木病虫害防治的几种方法

1.1 物理机械法 根据某些害虫的生活习性,应用光、电、辐射、人工等物理手段防治害虫。利用高温处理,可防治土壤中的根结线虫。利用微波辐射可防治蛀干害虫。设置塑料环可防治草履蚧、松毛虫等

1.2 生物防治病虫害 昆虫是病虫害的天敌,我们在林业病虫害防治方面必须重视昆虫问题,多食性昆虫对寄主植物表现出的取食和产卵的选择性,在关键时期把害虫引诱到诱集植物上,并集中杀死。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是现在我们防治病虫害最应该大力倡导的方法,利用生物多样性使森林生态系统的各种构成协调发展,形成稳定的食物链,达到控制害虫种群数量和天敌数量的相对稳定性。这样就做好了生物防治的最大效用,也是生态系统的稳定的重要方法。

化学生态学是研究在生物种内与种间关系中发挥作用的天然化学物质的结构、功能、来源和重要性的科学。现在这门新兴的学科,已经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他重点研究化学信息及其感受机制、昆虫和植物的关系、昆虫信息素、寄主―植物―天敌三级营养关系、植物诱导抗性、植物之间的他感作用、其他生物类群之内或之间的化学联系、化学生态学应用以及化学生态学的实验技术。

近几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在一步步的完善,如DNA探针、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酶切片段、随机引物扩增多态DNA(RAPD)、mRNA差异显示技术和基因测序、基因克隆等技术实验手段的广泛使用,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这些先进的技术也被应用在这上面,為害虫的治理进入分子生物学领域提供了可能和基础。

1.3 采用新技术防治病虫害 炮弹灭虫是林业检疫站新引进的一项技术。“炮弹”真名叫“爆炸型林用灭虫药包”,重达1.5公斤,里面装满BT生物药粉,通过移动式布药器发射,射程可达400米。“炮弹”在林区树冠上空爆炸后,菌粉便四处发散,并附着在害虫身上,致其感染而死,每颗“炮弹”可防治森林10亩。该器具的使用为人员无法到达的山林防虫、治虫提供了捷径,极大的提高防治效率。

2 林业苗木春季常见病虫害及防治策略

2.1 立枯病 立枯病的病原是立枯丝核菌,其生长最适温度为24至28℃,当温度在20℃时,植物幼苗在土壤湿度大时,极易发生立枯病。

防治策略:播种前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较好、疏松、无病地或轻病地作苗圃。用福尔马林熏蒸,每平方米苗床用360ml药液加水9至27kg,均匀喷洒药液,然后用塑料薄膜盖严密,过一星期后揭膜,耙松土壤,让药充分挥发,两星期后播种。开始发病时,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喷幼苗基部,也可用草木灰(8:2)混合后撒于幼苗基部。

2.2 白粉病 叶片上初发病时均会出现白色霉斑,以后迅速扩大并相互连接,形成大片白色霉层,严重的会使病株畸形、矮化,有的不能正常开花,叶片变黄枯死。

防治策略:植株不宜过密,应通风透光,湿度不宜过高。秋季、冬季清除落叶,剪除病株,集中烧毁。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发病时,可喷洒20%的粉锈宁1000倍液,以后根据病情发展用药。

2.3 蚜虫 其危害期从3月份开始,以成蚜和若虫在寄主茎干残茬的芽叶上或叶背越冬,随着气温的上升,蚜虫发生以后,由于繁殖快,蔓延迅速,必须及时的防治。

防治策略:保护利用天敌。瓢虫、草蛉、蜘蛛等。选用对植物安全性好,副作用小的植物性药剂,例如25%鱼藤精600 至800倍液或洗衣粉300倍液进行喷雾。喷洒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50%亚胺硫磷1000至1500倍液。

2.4 腐烂病 又名烂皮病,是林业苗木的重要枝、干病害。苗木受害后,枝、干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褐色病斑,剥开病部表皮可见黑褐色松软组织,稍挤压即流出褐色汁液,之后病斑干缩开裂,散生黑色小点,天气潮湿或雨后,病部出现枯黄色分生孢子角。当病斑围绕树干一周时树木即枯死。腐烂病3月下旬开始发病,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为发病盛期,平均气温在10℃以上时发病较快,20℃以上发病缓慢。腐烂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只能通过虫伤、冻伤、机械伤等各种伤口侵入,一般生长健壮的树木不易被感染。

防治策略:加强抚育管理,增强树势;春季植树,严格按照技术规程,缩短缓苗期。早春病菌侵入之前,树干涂刷白涂剂或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可以防病,病树可先刮除病斑再涂刷;避免强度修枝,剪锯口应涂石硫合剂消毒;严重病株,应及时挖除,烧毁。

3 结束语

总之,春季是林业苗木病虫害发生的潜伏期。我们应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积极做好林业苗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林业病虫害的特点和防治 篇12

1.1 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

近几年, 我国林业病虫害受灾面积不断增加, 很多次要害虫在某些地区上升为主要害虫, 严重影响到各地林业资源的发展。

1.2 病虫害顽固难治

防治林业病虫害的技术在进步, 同时很多病害虫对灭杀药物的抵抗能力也在不继增强, 某些病虫害顽固难治, 一直不能得到有效防治。

1.3 重大危险性病虫害不断涌现

很多地区暴发了重大危险性病虫灾害, 导致当地林业经济出现了巨大损失, 重大危险性病虫害往往暴发1次就可能会毁掉整个地区的林业资源。

1.4 病虫害防治难度增加

近年来, 我国林业面积逐渐扩大, 树种增多, 相应的病虫害防治难度也有所增加, 这是当前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难点之一。

1.5 病虫害的种类增多

目前我国病虫害种类逐年增加, 很多病虫都是近年来出现的, 对我国林业发展造成了极大损失。不同的病虫害, 对林业资源造成的损害程度也不同, 其中部分病虫害能给林业资源带来毁灭性的损害。

2 林业病虫害逐年加剧的原因

导致我国林业病虫害逐渐加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 但是树种单一, 结构简单, 使得森林生态系统极其脆弱, 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不足。二是天然林被大面积砍伐, 导致森林林分结构的物种多样性减少, 原结构被破坏, 这也是虫害猖獗的原因之一。三是跨国际的林木检疫工作使得国外病虫害传入国内。四是农药使用长期不合理, 使得病害虫的抗药性增强, 天敌被误杀。五是病虫害的检测工作没有落实到位, 防治手段落后, 相关的治理人员未对病虫害防治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也是导致我国林业病虫害逐年加剧的原因之一。

3 防治对策

3.1 森林培育、管理方面的措施

在森林培育之初, 必须严格遵守适地适树的原则。在树种选择方面, 必须选择生长状态良好、抗病虫能力强、环境适应能力强的树种。森林林分结构要遵循多样性原则, 结合乔木、灌木、草类等多种类型的植物, 避免森林结构与树种过于单一, 以此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抗虫害能力。在育苗的过程中, 要重视苗木的消毒处理;在封山育林的过程中, 要增加病虫天敌的数量且要对其进行保护, 避免人畜对苗木造成破坏;保护好人工林周边的天然林, 禁止胡乱砍伐, 以天然林的生态系统带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发展。

3.2 加强对病虫害预测、预报、检疫工作

管理单位要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检疫工作, 配合相关单位和技术人员, 建立起完善的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 确保森林病虫害动态预测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及全面性。同时, 还必须做好相应的林木检疫工作, 以防危险性病虫的侵入。

3.3 改进防治手段, 加大科技含量

在林业建设的过程中, 要坚持生态科学的发展观念, 提高森林的林分质量, 强化森林本身对病虫害的防御和控制能力。同时, 杜绝农药使用不合理现象, 改进防治手段, 提高防治手段的科技含量, 倡导使用物理、生物等防治手段, 如利用微生物感染病害虫, 或是利用病虫的天敌对病害虫进行捕杀。另外, 我国相关的管理单位还必须要加强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发, 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率和效果。

3.4 增加防治经费, 完善防治管理工作

要改善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现状, 首先要增加对林业病虫害防治经费的投入, 利用多渠道的资金募集方式, 筹备更多的资金, 完善林业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体系中设备的购置与安装, 提高病虫害预测、预报的效率。另外, 政府单位必须要加强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 将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列入政府的工作日程, 纳入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整体规划中, 明确各领导部门的职责, 将林业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以及检疫工作落到实处, 确保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全面展开。

森林资源是我国一项重要的自然资源, 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估量。森林资源对空气治理和环境保护做出了重大贡献, 应走可持续发展路线, 及时发现病虫害威胁, 积极治理, 保护我们的这一片宝贵资源。更希望国家能对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重视, 加大资金投入和领导力度, 提供技术支持, 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上一篇:F1代杂种下一篇:角色访问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