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症状(精选5篇)
病虫害症状 篇1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从栽培面积和总产量看, 玉米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居第3位 (表1) 。近年来, 玉米生产发展很快。我国是世界上种植玉米最多的国家之一, 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美国。玉米的主要作用在我国是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粮食作物, 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居秋粮作物之首。在我国现有的0.93亿hm2耕地中, 玉米面积约为0.21亿hm2, 占总耕地面积的1/5。位于北方春玉米区以南, 淮河、秦岭以北, 包括山东、河南全部, 河北的中南部, 山西中南部, 陕西中部, 江苏和安徽北部, 是全国玉米最大的集中产区, 播种面积733.33万hm2, 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30%以上, 总产量占全国的50%左右。
玉米是重要的传统食品。随着食品机械和加工工艺的发明, 新的玉米食品随之产生, 如玉米片、玉米面、玉米渣、特制玉米粉、速食玉米等, 并可进一步制成面条、面包、饼干等。玉米是“饲料之王”。由于我国草原面积有限, 加上人为的畜量过载, 退化现象十分严重, 依靠牧区提供大量动物性食品不现实, 大量的肉蛋奶须依靠农区的养殖业提供, 显然, 玉米对提高人们的膳食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玉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玉米籽粒中的淀粉含量达70%以上。新兴的玉米制糖工业也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玉米秸秆和穗轴糠醛可以用于提取糠醛。玉米的用途已渗透到工农业的各个部分, 玉米生产的好坏, 对国民经济构成了巨大影响。
安徽省玉米主产区目前主要是宿州、淮北、蚌埠、阜阳、亳州、滁州等皖北地区, 地处暖温带南部和北亚热带北部, 雨热同季, 生态条件非常适合夏玉米的生长。但因在玉米生产过程中, 病虫害常常较重发生, 导致减产降质, 因此, 加强玉米病虫害的防治研究, 对提高玉米产量, 促进粮食生产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就玉米主要病虫害危害症状及防治对策进行探讨, 旨在为玉米生产及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1主要病害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1.1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上的重要叶部病害。国外已遍及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州等玉米产区;国内遍及全国, 以东北、华北北部、西北和南方山区的冷凉玉米产区发病较重
1.1.1危害症状玉米在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大斑病。病菌主要危害叶片, 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苞叶和籽粒。叶片发病后, 发病部位先出现水渍状 (室内) 或灰绿色 (田间) 小斑点, 随后沿叶脉方向迅速扩大, 形成黄褐色或灰褐色梭形大斑, 病斑中间颜色较浅, 边缘较深。严重发病时, 多个病斑相互汇合连片, 致使植株过早枯死。田间湿度较大或大雨过后或有露时, 病斑表面常密生一层灰黑色的霉状物 (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叶鞘、苞叶和籽粒发病, 病斑也多呈梭形, 灰褐色或黄褐色。此外, 叶片病斑类型因玉米材料 (自交系或杂交种或品种) 上所带抗病基因的不同分为两大类:1褪绿斑。在带有Ht基因的材料上, 病斑很小, 椭圆形, 病斑沿叶脉扩展, 常形成褐色的坏死条纹, 周围黄褐色或淡褐色。2萎蔫斑。在不带Ht基因的感病材料上 , 病斑初期 为椭圆形 、黄色或青灰色的水渍状小斑 点 , 病斑逐渐沿叶 脉扩大 , 形成长梭 形、大小不 等的萎蔫斑。这些特点在室内抗病性鉴定时尤为常见。
玉米大斑病在田间的发病往往是从下部叶片开始, 逐渐向上扩展。该病在田间诊断要点有:1看叶片上是否出现梭形大斑 (一般长度为10 cm左右) ;2看病部有无灰黑色的霉状物出现。生产中玉米大斑病常与生理性大斑病混淆, 前者病斑梭形, 患部病组织极易破碎, 保湿后出现大量的分生孢子;后者病斑一般不呈梭形, 患部病组织不易破碎, 保湿不出现大斑菌的分生孢子。
玉米灰斑病、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和玉米褐斑病是发生在玉米叶片上的4种常见病害, 可从侵染叶片的病状加以识别。大斑病发病, 由小的病斑迅速扩展成为长棱形大斑, 严重的长达10~30 cm, 有时几个病斑连在一起, 形成不规则形大斑。病斑最初水渍状, 很快变为青灰色, 最后变为褐色枯死斑。空气潮湿时, 病斑上可长出黑色霉状物, 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图1) 。灰斑病发病初期, 病斑淡褐色, 具褪色晕圈, 逐渐扩展为黄褐色、灰色至灰褐色的条斑, 与叶脉平行延伸呈矩形。以后病斑中央灰色, 边缘褐色 , 大小为 (0.5~2.0) mm× (0.5~2.0) mm, 在感病品种上病斑可长达6.0 mm。严重时病斑汇合连片, 致使叶片枯死。潮湿时叶片两面尤其叶背病部生出灰色霉层 (图2) 。褐斑病发病, 病斑圆形或椭圆形, 褐色至红褐色, 小病斑有时汇成大斑, 病斑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粉红色。发病后期, 病斑表皮破裂, 散出褐色粉末, 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 (图3) 。小斑病发病, 病斑小, 一般长不超过1 cm, 宽只限在2个叶脉之间, 近椭圆形, 病斑边缘色泽较深, 为赤褐色。此外, 病斑的数量一般比较多 (图4) 。
1.1.2防治方法防治玉米大斑病应以推广和利用抗病品种为主, 加强栽培管理, 及时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一般在病情扩展前防治, 即在玉米抽雄前后, 当田间病株率达70%, 病叶率20%时开始防治。一般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者90%代森锰锌500倍喷雾, 隔7~10 d喷药1次, 连喷2~3次。各种防治方法的主要措施及防治效果见表1。
1.2小斑病
1.2.1危害症状玉米小斑病是温暖潮湿玉米产区的重要叶部病害。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 但苗期发病较轻, 玉米抽雄后发病逐渐加重。病菌主要危害叶片, 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苞叶、果穗和籽粒。
叶片发病常从下部叶片开始, 逐渐向上蔓延。刚开始病症表现为水渍状小点, 随后病斑渐变黄褐色或红褐色, 边缘颜色较深。根据不同品种对小斑菌不同小种的反应常将病斑分成3种类型:1病斑椭圆形或长椭圆形, 黄褐色, 边缘颜色较深, 病斑的扩展受叶脉限制;2病斑椭圆形或纺锤形, 灰色或黄色, 无明显边缘, 病斑扩展不受叶脉限制;3病斑为坏死小斑点, 黄褐色, 周围具黄褐色晕圈, 病斑一般不扩展。前2种为感病型病斑, 后1种为抗病型病斑。感病类型病斑常常相互联合致使整个叶片萎蔫, 严重株会提早枯死。天气潮湿或多雨季节, 病斑上会出现大量灰黑色霉层 (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
玉米小斑病的田间诊断要点有2方面:1看叶片上是否有黄色 (颜色或深或浅) 的小病斑 (一般长度不会超过2cm) ;2看病部有无灰黑色的霉层。玉米大斑病和玉米小斑病可从侵染叶片的病状加以识别 (表2) 。
1.2.1防治方法防治玉米小斑病应以推广和利用抗病品种为主, 加强栽培管理, 及时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各种防治方法的主要措施及防治效果见表3。
1.3玉米纹枯病
1.3.1危害症状玉米纹枯病为土传病害, 是玉米的主要病害。田块发病率为10%~30%, 重病田达50%以上, 甚至100%。
玉米纹枯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籽粒形成期至灌浆期, 苗期和生长后期很少发生。该病主要危害叶鞘和果穗, 也可危害茎秆和叶片:侵染叶鞘, 最初多由近地面的1~2节叶鞘发病, 病斑初呈水渍状, 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后病斑中央变为灰白色, 边缘褐色, 病斑扩大后常多个病斑汇合成云纹状大斑, 包围整个叶鞘, 致叶鞘腐败, 叶片枯死 (图5) ;侵染果穗, 受害果穗苞叶上也产生云纹状大斑, 其内籽粒和穗轴腐烂 (图6) ;侵染茎秆叶片, 被害茎秆上的叶片呈褐色, 不规则形, 严重时根茎基部组织变为灰白色, 次生根黄褐色或腐烂 (图7) 。多雨、高湿持续时间长时, 病部长出稠密的白色菌丝体, 菌丝进一步聚集成多个菌丝团, 最后形成褐色不规则形的菌核。成熟的菌核极易脱离寄主, 遗落田间。
1.3.2防治方法玉米纹枯病的防治应采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药剂防治为关键, 选用抗 (耐) 病品种的综合防治措施。选用高产抗病品种:结合当地实际, 不同生态区域, 选用适宜当地的高产抗病品种。科学施肥:玉米的施肥也应根据土壤的结构、肥水条件、需肥规律、种植密度、产量指标等, 结合测土配方, 合理施用。重施底肥、补施追肥, 主攻穗肥、补施粒肥。
规范化、合理密植:玉米的种植密度应根据土壤、水肥条件、品种特征特性、气候条件、播种节令等因素决定。提倡高垄栽培, 宜用宽窄行。有条件的地区, 可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实行科学轮作, 合理品种布局, 防止连作重茬, 改良黏土、涝洼地, 实行沟系配套清洁田园, 清除或降低初浸染菌源。在播种前、整地时, 清除上季留存在地里的秸杆及时进行病叶鞘、叶片摘除处理, 一般在发病初期, 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治疗, 摘除病叶鞘、叶片或病株, 并将其远离田地。
药剂防治有2种方式:药剂浸种和药物喷施。
(1) 药剂浸种。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2%的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用种子重量0.25%的33%的纹霉净可湿性粉剂拌种, 防效可达30%~40%。
(2) 药物喷施。玉米抽雄期喷5%井冈霉素AS 1 500倍液, 或50%甲基硫菌灵WP 500倍液, 或40%菌核净WP1 000倍液, 或50%多菌灵WP 600倍液, 或50%乙烯菌核利WP 1 000~2 000倍液, 或50%苯菌灵WP 1 500倍液, 或50%腐霉利WP 1 000~2 000倍液, 或50%退菌特WP 800~1 000倍液。
亦可在发病初期 用井岗霉素3kg/hm2拌过筛无菌细土300 kg, 点入玉米“喇叭口”内, 不仅防效高, 而且药效持续时间长, 至成熟期药效仍在80%以上。
常用化学药剂的作用原理、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见表4, 可依据使用时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 并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
2主要虫害为害症状与防治方法
2.1玉米螟
2.1.1为害状欧洲玉米螟与亚洲玉米螟的为害基本相同, 可根据形态和发生地区综合鉴别。亚洲玉米螟仅为害玉米地上部分, 具体部位常随幼虫大小和玉米生育期而定。玉米螟幼虫在玉米抽雄前集中在喇叭口内, 咬穿卷着的心叶, 叶展后被害状呈“排孔”现象;玉米抽雄后, 蛀食雄花, 使折断, 此后又可蛀害花丝或茎叶;玉米生长后期, 幼虫可蛀入穗内, 食害籽粒, 蛀孔外排泄锯末状粪便;蛀入雌穗附近茎节, 阻碍籽粒灌浆, 且遇风易折断。
2.1.2发生规律亚洲玉米螟年发生1~6代, 因地区而异。以末代老熟幼虫在作物或野生植物茎秆、穗轴内越冬。第2年春季即在茎秆内化蛹。亚洲玉米螟的消长主要受越冬基数、温度、湿度、天敌、栽培制度等的影响。越冬基数是影响玉米螟发生数量和为害程度的基础, 一般玉米秸秆堆放多及越冬存活率高的地方翌年发生为害就重。玉米螟是喜湿昆虫, 不论幼虫孵化、成活, 成虫羽化、产卵, 都要求较高的湿度, 凡降雨较多、湿度大的年份, 发生就重, 而春季干旱发生就轻。6~8月, 温度适宜, 雨量充沛, 玉米螟发生就重。中晚播玉米较早播玉米受害重, 川区较山区受害重。
2.1.3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玉米品种间在抗玉米螟方面有差异, 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选择抗虫品种。科学种植, 进行合理的间、混、套种, 如玉米与花生和红花苜蓿间作, 玉米套红薯、间大豆、间花生等。在春季蛹化羽之前及时将上年的秸秆完全处理干净。玉米螟多集中在即将抽出的雄穗上为害, 可人工去除2/3的雄穗, 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2) 物理防治。利用高压汞灯诱导玉米螟成虫。在田外村庄每隔150 m装1盏高压汞灯, 灯下修直径为1.2 m的圆形水池, 诱杀玉米螟成虫。采用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诱杀雄虫或干扰雄虫寻觅雌虫交配的正常行为。在长势好的玉米行间, 安放诱盆15个 /hm2, 使盆比作物高10~20 cm, 把性诱芯挂在盆中间, 盆中加水至2/3处。
(3) 生物防治。利用卵寄生性天敌赤眼蜂。选择晴天大面积连片放蜂, 一般释放15万 ~30万头 /hm2, 分2次释放, 放45个点 /hm2。利用白僵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在卵孵化期, 可用含菌量100亿 /g的制剂1 kg, 搅拌经过筛的煤渣颗粒10~15 kg, 制成颗粒剂, 撒于玉米心叶内。另外也可加水500倍喷雾, 或加水1 000~1 500倍灌心。
(4) 药剂防治。1撒施颗粒剂。在玉米心叶期, 1、2代初孵幼虫在春、夏玉米心叶内取食为害时施用颗粒剂。用1%辛硫磷颗粒剂、3%广灭丹颗粒剂, 用量15~30 kg/hm2, 使用时加5倍细土或细河沙混匀撒入喇叭口, 或用0.15%氟氯氰颗粒剂, 拌10~15倍煤渣颗粒, 每株用量1.5 g。2喷施杀虫剂技术。在雄穗打苞期, 用20%氰戊菊酯乳油 (速灭杀丁) 1 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 (敌杀死) 2 500倍液喷雾。在小麦与玉米间作田还可选用辛硫磷乳油主防玉米螟, 兼治玉米蚜、叶螨、黏虫等。
2.2玉米蚜
2.2.1为害症状玉米蚜以成、若蚜刺吸植株汁液。
(1) 苗期。蚜虫群集于叶片背部和心叶造成为害, 严重时植株生长停滞, 甚至死苗。此外, 春玉米蚜还会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
(2) 米孕穗期。成、若蚜聚集在雄花花萼及穗梗上、雌穗苞叶花丝及其上下邻叶上为害。蚜量大时, 形成“黑穗”, 造成玉米雌穗出现明显的少行缺粒和“秃顶”。蚜虫分泌的大量“蜜露”污染叶片, 形成霉污, 使玉米整株变黑。同时蚜虫大量吸取汁液, 影响玉米正常灌浆, 导致秕粒增多, 甚至造成“空株”。
玉米蚜、高粱蚜均是以成、若蚜刺吸植物组织汁液, 但二者在寄主、寄生部位和为害症状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表5) 。
2.2.2发生规律玉米蚜在长江流域每年发生20多代, 冬季以成、若蚜在大麦心叶或以孤雌成、若蚜在禾本科植物上越冬。
翌年3、4月开始活动为害, 4、5月麦子黄熟期产生大量有翅蚜, 迁往春玉米、高粱、水稻田繁殖为害。该蚜虫终生营孤雌生殖, 虫口数量增加很快。
高温干旱年份发生多。一般8、9月份玉米生长中后期, 均温低于28℃, 适其繁殖, 此间如遇干旱、旬降雨量低于20 ml, 易造成猖獗为害。
2.2.3防治方法应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各种防治方法的具体实施及注意事项见表6。
药剂的施用:
(1) 拌种。用玉米种子重量0.1%的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 播后25 d防治苗期蚜虫、蓟马、飞虱效果优异。
(2) 撒施毒土。当有蚜株率达30%~40%, 出现“起油株” (指蜜露) 时, 用40%乐果乳油750 g/hm2, 对水225 kg稀释后喷在300 kg细砂土上, 边喷边拌, 然后把拌匀的毒砂均匀地撒在植株上。
(3) 喷雾。玉米进入拔节期, 发现中心蚜株可喷撒0.5%乐果粉剂或40%乐果乳油1 500倍液。当有蚜株率达30%~40%, 出现“起油株” (指蜜露) 时, 喷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
在玉米大喇叭口末期喷洒40.64%加保扶悬浮剂800倍液, 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 或10%赛波凯乳油2 500倍液, 或2.5%保得乳油2 000~3 000倍液, 或20%康福多可溶性浓剂3 000~4 000倍液。
摘要:介绍了玉米生产中几种主要病害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包括大斑病、小斑病及玉米纹枯病等, 并阐述了主要虫害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等, 为玉米生产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危害症状,防治方法
通榆县玉米虫害的危害症状及防治 篇2
关键词:玉米虫害症状;玉米虫害防治;玉米虫害
中图分类号:S435.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113-1
所谓玉米病害是指在玉米生长过程害虫的寄主是玉米,主要取食玉米的一类昆虫,比如说蚜虫、玉米螟虫、玉米红蜘蛛等危害玉米,使玉米不能正常生长,进而影响到玉米产量和质量的虫害。根据我县近几年来玉米虫害的发生规律可将其分为食叶害虫、吸汁害虫和钻蛀蚜虫。本人在农村从事农业技术工作多年,对于我县的玉米害虫进行了一定的调查研究,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 玉米螟
玉米螟虫从昆虫分类学上来说属于磷翅目蛾类,以幼虫取食玉米的叶片、籽粒、钻蛀茎干、穗轴为害等部位。为害玉米生长期内主要是穗期的初孵幼虫,常集中在雌穗顶端的花丝基部取食花丝及其未成熟的籽粒,这样一来就会造成玉米籽粒残缺不全,不但可以造成玉米减产,而且还有使玉米发生霉烂。幼虫四龄后钻蛀穗轴、穗柄,雌穗着生节上下的茎秆为害,蛀孔口部位常常堆有大量的玉米螟虫粪屑。当蛀虫孔发生在穗位节以上部位时,由于茎秆组织遭受到破坏,影响养分输送,蛀孔上部茎叶常常会变成红褐色,如果蛀孔在下部的时候,一遇到风就容易发生倒折,直接影响到玉米的产量。蛀孔在穗柄部位,果穗养分输送受到阻碍,这样就会常常导致果穗小,玉米秃尖严重,籽粒干瘪,甚至整穗提早脱落。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从而失去玉米和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防治建议:对于在苗期发生的玉米螟虫可以采用药剂防治的方法来进行防治。具体措施是可用每亩50%的辛硫磷或者甲胺磷农药100g,对水5kg进行叶面喷施。根据有关材料报道,赤眼蜂在消灭玉米螟方面有很显著的作用,研究表明采用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成本低而且有效,更重要的是没有农药的残留。因此,在玉米螟产卵的始期、盛期、末期如果根据玉米的发病情况在玉米田间分别放蜂的话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2 玉米蓟马
玉米蓟马从分类学的角度来说属于昆虫纲缨翅目蓟马科,通常为害症状表现为:在玉米苗期及大喇叭口期有两个发生高峰期。通常钻到玉米叶心里边为害,以锉吸式口器刮破玉米心叶表皮,用口针插入组织内吸取汁液。叶片抽出后,叶背面呈现出断续的银白色条斑,常常伴有小污点,叶子正面与银白色相对的部分呈现黄色条斑。严重时,叶背面如同涂上了一层银粉,叶片表现为畸形、破裂,变黄而枯干,甚至整株枯死。生长点受害时,玉米心叶成捻状不展开,造成植株畸形,重者造成烂心,这样就会严重地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大喇叭口期如果玉米受害常常会导致玉米叶心卷曲、畸形,雄穗无法抽出,穗上部节间缩短,散粉不好。另外蓟马造成的伤口,有利于细菌的侵入,可以导致玉米发生细菌性顶腐病,心叶腐烂病。防治建议:在我县干旱常常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而研究表明干旱有利于玉米蓟马的发生,因此如果在玉米苗期有降雨的话则能有效地抑制其发生。所以对于玉米大田生产要加强肥水管理,在苗期需水时发现干旱要及时浇水施肥,这样就可以大大地减轻玉米蓟马的危害。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玉米蓟马苗期大面积发生时采用40%的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者说是采用80%的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来进行喷洒,通过这些药剂防治有效地防治玉米蓟马,减少其对于玉米的危害。
3 玉米蚜虫
玉米蚜蟲又叫做玉米蜜虫、腻虫等,名称繁多。属于同翅目蚜虫,为害玉米的主要害虫以玉米蚜虫为主。为害状以成虫和若蚜虫刺吸玉米植株的汁液。苗期蚜虫群体集中于叶片背面和心叶上,取食上部叶片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在为害的同时分泌出“蜜露”,可以在叶面上形成一层黑色的霉状物,造成霉污染,影响玉米和光合作用,轻者造成玉米生长不良,严重受害时,植株生长停滞,甚至死苗。穗期蚜虫可遍布整个雄穗而影响授粉导致玉米减产。此外,蚜虫还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和红叶病毒,造成更大危害。近年来在我县各乡镇,玉米穗期蚜虫已经成为各地影响玉米产量的一大障碍。防治建议:仔细观察当玉米有蚜株达到50%的时候,可以采用40%的氧化乐果1500-2000倍稀释液,还可以采用50%的抗蚜威3000倍稀释液灭虫,以此来达到消灭玉米蚜虫的目的。
4 玉米红蜘蛛
玉米红蜘蛛主要聚集在玉米叶背主脉的两侧取食,受害部位初期呈针尖大小的黄白色斑点,斑点连片成为失绿的斑块,由下部叶片逐渐向中上部叶片蔓延,严重时叶片变为黄色或黄褐色,貌似火烧状,受害玉米植株逐渐干枯。正常情况下受害植株可导致果穗小或者籽粒灌浆差,会严重地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该虫在玉米植株间迁移并通过吐丝下垂,然后靠风力水平扩散,所以在田间呈点片状分布,玉米植株受害后,多数会呈现出早衰的症状。防治建议:针对玉米发生的虫害情况可以及时地清除在玉米田间地头上的一些杂草,这样能减少玉米红蜘蛛的食料和繁殖场所,如果在玉米地播种前进行深翻整地,头一年上冻前浇好封冻水更好。还可以针对虫害发生规律采用药剂防治:即在玉米苗期重点喷中下部叶片,可选用15%的扫螨净2500-3000倍液,或者采用40%浓度的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来进行药物防治。
病虫害症状 篇3
1 水稻纹枯病
1.1 发病症状
纹枯病俗称“花脚杆”, 病斑的中部常出现灰白色现象, 边缘变成暗褐色, 几个病斑连合结成云纹状的大斑块。在多潮湿阴雨的天气, 植株病部经常会呈现出白色或灰白色的蛛丝状菌丝体。
1.2 防治措施
一是合理栽培防治。要做好肥水管理, 正确掌握氮、磷、钾肥的比例。基肥要施足、穗肥要保证。水稻中期不要为了提苗施氮肥, 灌溉要坚持“前期要保持浅水、中期要适时晒田、后期要保持湿润”的原则。二是药剂防治。以保护稻株最后3~4片叶为目的, 施药不宜过早也不宜过迟, 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 kg/hm2, 或1%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7.5kg/hm2对水1 125 kg/hm2喷雾。也可用草木灰375~525 kg/hm2直接撒施。药剂喷施时, 尽量喷在稻株的中下部, 水稻孕穗期至齐穗期为防治最佳时期[1]。
2 稻瘟病
2.1 发病症状
稻瘟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中的一种, 农民常称为“鬼掐颈”。其又分为穗颈瘟、叶瘟、苗瘟3种。穗颈瘟主要出现在穗颈上, 主要表现为病部褐色或墨绿色。叶瘟病斑出现纺锤形, 主要为最外层黄色, 内圈褐色, 中央为灰白色;病斑的背面呈现出灰绿色的霉层, 其两端常出现褐色坏死线且向外延伸形成长条状。苗瘟, 水稻病苗基部常表现为黑褐色, 上部总是呈现淡红褐色或黄褐色。
2.2 防治措施
一是选择抗病品种。在水稻品种选择上, 应该不断更换使用优良抗病的新品种。用强氯精或者福尔马林进行播种前种子消毒, 能消除稻瘟病菌和其他病害。二是科学田间管理。想培育壮苗, 基肥应施足, 钾肥、有机肥应增施, 穗肥应巧施, 晒田应适时。三是种子及秧苗处理。科学浸种, 可用10%的401抗菌剂1 000倍液浸泡稻种或1%的石灰水浸种。应用药剂浸秧, 将秧洗净甩干浸泡在2%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按100 g对水50 kg的比例配制的药液中, 一般浸泡30 s后取出堆闷30 min, 然后栽插。四是喷药防治。叶瘟最好在水稻发病初期即病叶率刚达3%时喷施药剂防治, 穗瘟选择在水稻抽穗初期时喷药保护, 后期要关注天气、水稻长势情况再决定喷药次数。药剂一般选择甲基托布津、乙基托布津1 000~1 500倍液, 或用富士一号750 m L/hm2对水900kg/hm2。当水稻孕穗破口时期, 无论田块有没有病变, 都应该使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5 kg/hm2对水900 kg/hm2喷雾防治1次。当抽穗后呈现穗颈瘟时, 可使用富士一号1 500 m L/hm2对水900 kg/hm2喷雾防治[2]。
3 水稻条纹叶枯病
3.1 发病症状
水稻条纹叶枯病毒是通过昆虫传播, 主要传播介体是灰飞虱。水稻病株心叶常常会沿叶脉出现黄绿色或黄白色短条斑, 逐渐合成大片, 病叶大都变成黄色或黄白色。
3.2 防治措施
一是选择抗病品种。二是切断病毒的传播源。在水稻发生条纹叶枯病之前消灭传毒媒介灰飞虱、铲除灰飞虱的寄生载体。三是加强肥水管理。四是药剂防治。药剂浸种, 提前预防。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0~750 g/hm2+3.95%病毒必克675 g/hm2对水750 kg/hm2药剂普防。施药最佳时间应选择在2、3代灰飞虱卵孵高峰至低龄若虫高峰期[3]。
4 稻纵卷叶螟
4.1 危害症状
幼虫为害水稻的时候, 幼虫首先会吐丝将水稻叶片纵向卷成筒状, 然后吃叶肉, 最后呈现出白条斑状, 严重为害的时候, 稻叶大都枯白。
4.2 防治措施
在幼虫盛孵期间施药防治效果最佳, 一般防治稻纵卷叶螟第3代即在6月20日前后。一般选择杀虫双、杀虫单等药剂喷施[4]。
5 稻飞虱
5.1 危害症状
稻飞虱是水稻上常见害虫之一, 农民常叫它“蜢子”。当前, 为害稻田的主要是褐飞虱和白背飞虱。褐飞虱主要在水稻后期造成危害, 白背飞虱主要在水稻前期造成危害。
水稻受害时叶片发黄, 相应的分蘖也减少, 为害严重时水稻常成片“落塘”枯死。褐飞虱主要在水稻孕穗至成熟时期造成危害, 严重危害时, 全株枯死, 水稻减产。
5.2 防治措施
在水稻田虫量达50头/百丛以上时是2种飞虱的防治最佳时期, 防治效果比较好的药剂有叶蝉散、扑虱灵、大功臣等[5]。
6 钻心虫
6.1 危害症状
水稻钻心虫主要包括大螟、二化螟、三化螟。钻心虫幼虫蛀入水稻内取食, 被害植株经常形成枯心、枯鞘、虫伤株、枯孕穗和白穗。
6.2 防治措施
主要是农业防治, 辅以药剂防治。具体做法:水稻收割时最好齐泥, 消除干净田边、沟边的杂草, 绿肥和油菜等田块尽早灌水耕犁。也可用25%杀虫双粉剂15.0~22.5 kg/hm2拌上细土均匀撒施, 或用25%杀虫双水剂3.75 kg/hm2对水900 kg/hm2喷雾[6]。
摘要:介绍了水稻主要病虫害, 包括水稻纹枯病、稻瘟病、水稻条纹叶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钻心虫等的危害症状, 针对其发生特征总结出其关键综合防控技术, 以供水稻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危害症状,综合防控技术
参考文献
[1]李大敬.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5 (15) :140.
[2]姜华, 程玲娟, 方宇, 等.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技术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 2008, 14 (22) :111-112.
[3]黄后林.水稻丰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要点[J].四川农业科技, 2015 (7) :43-44.
[4]邹慧.水稻病虫害诊断及综合防治[J].现代农村科技, 2015 (21) :26-27.
[5]寇晓敏.水稻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J].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5 (5) :44.
病虫害症状 篇4
1.1 花椒黑胫病
此病发生在花椒的根茎部, 根茎感病后, 初期出现浅褐色水浸状病斑, 病斑微凹陷, 有黄褐色胶汁流出。以后病部缢缩, 变为黑褐色, 皮层紧贴木质部。根的茎基部被病斑环切 (环绕根茎1 周) 后, 椒叶发黄, 病部和病部以上枝干多处产生纵向裂口, 裂口长几毫米到七八厘米不等, 也有从裂口处流出黄褐色胶汁, 胶汁干后成胶, 严重时植株枯死。
1.2 花椒锈病
此病是花椒叶部重要病害之一。严重时, 花椒提早落叶, 直接影响次年的挂果。发病初期, 在叶子正面出现2~3mm水渍状褪绿斑, 并在与病斑相对的叶背面出现黄橘色的疱状物, 为夏孢子堆。花椒锈病的发生主要与气候有关。凡是降雨量多, 特别是在第3 季度雨量多, 降雨天数多的条件下, 花椒锈病很容易发生。
1.3 花椒煤污病
此病发生在花椒叶片、嫩梢及果实上。初期在叶片表面生有薄薄一层暗色霉斑, 稍带灰色或暗色, 以后随着霉斑的扩大、增多, 而使黑色霉层覆盖整个叶片, 似烟熏状。末期在霉层上散生黑色小粒点, 此时霉层极易剥离, 但也有个别难以剥离。由于叶片被黑色霉层所覆盖, 阻碍光合作用而影响花椒正常生长, 此病多伴随蚜虫、介壳虫的活动而发生。
1.4 花椒枝枯病
此病发生在花椒树大枝基部、小枝分杈处或幼树主干上, 引起枝枯, 后期干缩。发病初期病斑不明显, 随着病情的发展, 病斑呈灰褐色至黑褐色, 椭圆形, 以后逐渐扩展为长条形, 病斑环接枝干1 周时, 则引起上部枝条枯萎, 后期干缩枯死。
2 主要虫害及危害症状
2.1 棉蚜
若蚜常群集花椒新生嫩梢、叶片及果实上吸食汁液, 被害部位扭曲变形, 导致果实及叶片脱落, 同时排泄蜜露诱发煤污病。
2.2 橘蚜
成虫和若虫群集刺吸嫩叶、嫩梢汁液, 被害叶片多皱缩卷曲, 还可为害花器、幼果, 严重者引起脱落, 同时排泄蜜露引起煤污病发生。
2.3 花椒窄小吉丁虫
幼虫在地上50 cm范围内的主干上蛀食韧皮部和木质部, 虫道5~15 mm, 虫道内充满虫粪, 受害部位向外流出淡红褐色液体 (流胶) , 该处皮层逐渐变软、腐烂、干缩、下陷、龟裂直至脱落;受害严重的树干下部树皮和形成层全部被蛀食成隧道, 最终导致树体营养和水分匮乏而死亡;成虫为害椒叶补充营养。
2.4 铜色花椒跳甲
幼虫为害花椒聚伞状花序梗和羽状复叶柄、花蕾和嫩果。复叶、花序被害, 造成复叶、花序萎蔫变褐下垂, 后变黑干枯;幼果被害, 造成落果。成虫取食花椒嫩叶、叶柄补充营养。
2.5 花椒绵粉蚧
雌成虫和若虫刺吸嫩芽、嫩梢和幼叶汁液, 致使叶片、顶芽扭曲、畸形, 花序不能正常抽出, 造成落花、落果, 严重时枝梢干枯, 整株死亡。其分泌物又易诱发煤污病, 影响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
2.6 山楂叶螨
成虫、幼虫、若螨在寄主叶背和芽上刺吸汁液危害, 并吐丝结网。芽严重被害后, 萌芽生长受阻, 叶片受害则呈浅黄白色小斑点, 继而扩连成片, 导致叶片焦黄, 提早脱落[1,2]。
3 综合防治技术
3.1 休眠期 (11 月至翌年4 月)
实施冬剪, 避免夏季重剪;结合冬剪, 彻底清除落叶、病虫枝, 刮除老树皮, 集中烧毁或深埋, 深翻树盘, 中耕除草, 消灭部分越冬病虫。
3.2 萌芽前 (4 月上旬)
全株 (枝梢、主干) 喷施5 °Bé 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150 倍液, 杀灭越冬病虫源。
3.3 现蕾期 (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
越冬成虫出蛰盛期, 也是花芽受害集中的时期。在萌芽前如果未喷施5 °Bé 石硫合剂, 可喷施5%桉油精可溶性液剂800 倍液、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 500 倍液、5%阿维菌素乳油6 000 倍液, 也可喷施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 (生产加工椒芽菜的地方禁用) , 控制花椒跳甲、棉蚜、花椒绵粉蚧等害虫。
3.4 果实膨大期 (5 月中下旬)
此期是铜色花椒跳甲老熟幼虫盛期、花椒窄小吉丁虫成虫羽化期, 也是棉蚜虫口密度最高的时期。可选用5%桉油精可溶性液剂800倍液、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 500倍液、5%阿维菌素乳油6 000倍液中的任一种药剂, 大幅度降低虫口密度, 控制花椒跳甲、花椒窄小吉丁虫、蚜虫的危害, 还可兼治山楂叶螨。花椒窄小吉丁虫危害严重的区域还可在树体主干50 cm处捆绑草圈, 阻断成虫产卵[3,4]。
3.5 果实着色期 (6 月上旬)
此时离果实采收期只有30 d, 不能向椒树喷洒任何农药, 但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挂设黄色诱虫板诱杀有翅胎生蚜;二是在树体上捆绑牛皮纸, 营造天敌昆虫迭球螋适宜生存和繁衍的良好环境, 增加其种群数量来控制棉蚜;三是利用枯草芽孢杆菌 (1 000 亿个活芽孢/g) 可湿性粉剂100 倍液重点防治花椒黑胫病, 每隔10~15 d防1 次, 连续防治3 次;四是对大枝干上发病较轻的病斑, 可进行刮除, 并在伤口处涂抹治腐灵来防治枝枯病。
3.6 果实采收期 (7 月中旬至8 月上旬)
避免因重剪, 造成大面积伤口, 加重病虫害发生。
3.7 秋季至土壤封冻前 (9—11 月)
及时清除枯枝、病落叶并集中烧毁, 以减少越冬病虫源椒树基部培土, 施足基肥, 防治冻害的发生[5]。
参考文献
[1]张炳炎.花椒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谱[M].北京:金盾出版社, 2006.
[2]赵小霞.低产花椒综合改造技术[J].中国林业, 1993 (8) :55.
[3]陈春叶.陇南花椒病虫害防治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 2013 (1) :46-48.
[4]熊德敏.花椒病虫害种类与防治措施探讨[J].现代园艺, 2014 (10) :60-61.
病虫害症状 篇5
1 小麦条锈病
1.1 危害症状
主要发生在叶面, 成熟时表皮开裂一圈, 有别于叶锈病。必要时可把条锈菌和叶锈菌的夏孢子分别放在2个载玻片上, 往孢子上滴1滴浓盐酸后镜检, 条锈菌原生质收缩成数个小团, 而叶锈菌原生质在孢子中央收缩成一个大团。
1.2 防治方法
当田间病叶率达0.5%~1.0%时, 立即进行普治, 可用12.5%禾果可湿性粉剂450~525 g/hm2, 或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0~1 000倍液+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7 500倍液防治, 7~10 d喷药1次, 连喷2~3次。
2 小麦赤霉病
2.1 危害症状
小麦赤霉病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域, 尤其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受害严重。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 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 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穗腐。苗腐是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病残体侵染所致。先是芽变褐, 然后根冠随之腐烂, 轻者病苗黄瘦, 重者死亡, 枯死苗湿度大时产生粉红色霉状物[1,2,3]。
2.2 防治方法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喷雾, 药剂持续期为7~10 d, 对麦株无药害, 防效可达80%~90%, 防病增产率一般可达20%~40%, 病粒率可下降70%以上。也可用0.05%多菌灵与尿素混用, 比单用多菌灵防病效果好。防治赤霉病的时间正好也是防治吸浆虫、蚜虫、白粉病、锈病的时间, 杀菌剂、杀虫剂、腐植酸微肥、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 实现一喷多防。但注意用药量不可过大, 浓度不可过高。
3 小麦全蚀病
3.1 危害症状
小麦染病后, 幼苗瘦弱, 分蘖减少, 成穗率降低, 千粒重下降, 轻者减产10%~20%, 重者减产50%以上, 甚至造成绝收。麦田一旦染病, 扩散蔓延较快, 由零星发病到大发生一般只需3年时间, 而且发病田较难彻底根除。
3.2 防治方法
用12%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02%~0.03%拌种, 防病效果较好。也可用2.5%适乐时种衣剂按1∶1 000包衣处理, 对小麦全蚀病有一定防效。苗期可用12.5%禾果利300~450 g/hm2或50%多菌灵7.5 kg/hm2, 对水3 t/hm2, 沿垄喷茎基部。
4 小麦白粉病
4.1 危害症状
小麦被侵染后, 叶片正面症状最为明显。严重时也危害叶梢、茎秆和穗部。病斑近圆形或长椭圆形, 表面覆有一层白粉状霉层。发病重时病斑连成一片, 形成一大片白色或灰色的霉层。一般叶下面的病斑比叶背面多, 下部叶比上部叶症状重[4,5]。
4.2 防治方法
播种时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 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1%~0.3%。还可兼治锈病、腥黑穗病、散黑穗病、全蚀病等;成株期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也可用禾果利拌种或喷雾。
5 小麦纹枯病
5.1 危害症状
小麦受纹枯菌侵染后, 在各生育阶段出现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 (1) 烂芽:芽鞘褐变, 后芽枯死腐烂, 不能出土; (2) 病苗枯死:发生在三至四叶期初, 仅第一叶鞘上现中间灰色、四周褐色的病斑, 后因抽不出新叶而致病苗枯死; (3) 花秆烂茎:拔节后在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 病斑融合后, 茎基部呈云纹花秆状; (4) 枯株白穗:病斑侵入茎壁后, 形成中间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 造成茎壁失水坏死, 最后病株因养分、水分供不应求而枯死, 形成枯株白穗[6,7]。此外, 有时该病还可形成病侵交界不明显的褐色病斑。
5.2 防治方法
小麦纹枯病发生较重地区, 用5%井冈霉素1 500~2 250g/hm2, 手动喷雾器对水1 500~2 250 kg/hm2喷雾, 或机动喷雾器对水225~375 kg/hm2喷雾, 也可对水4.50~6.75 t/hm2泼浇。
6 小麦蚜虫
6.1 危害症状
麦蚜前期集中在叶片正面或背面, 后期集中穗上刺吸汁液致使害株生长缓慢, 分蘖减少, 千粒重下降。间接危害是指麦蚜在危害的同时还能传播病毒, 其中以传播小麦黄矮病危害最大。
6.2 防治方法
当抽穗期百株平均蚜量500~800头时应立即进行防治, 麦二叉蚜要抓好秋苗期、返青期和拔节期的防治, 麦长管蚜以扬花末期防治最佳。可用2.5%辉丰菊酯375~450m L/hm2或25%快杀灵乳油225~450 m L/hm2, 或25%辉丰快克600 m L/hm2对水900~1 125 kg/hm2喷雾。
7 小麦麦蜘蛛
7.1 危害症状
麦蜘蛛于春、秋2个季节吸取麦株汁液, 被害麦叶先呈白斑, 后变黄, 轻则影响小麦生长, 造成植株矮小, 穗少粒轻, 重则整株干枯死亡。株苗严重被害后, 抗害力显著降低[8]。
7.2 防治方法
50%马拉硫磷2 000倍液喷施麦种, 对麦蜘蛛防效均较理想;或田间喷雾40%吡虫啉乳油2 000倍液、40%三氯杀螨醇乳油1 500倍液、50%马拉硫磷2 000倍液, 药液用量1 125 kg/hm[9,10]。
摘要:做好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对小麦获得高产至关重要。该文主要分析小麦全蚀病、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麦蜘蛛等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 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以为确保小麦稳产高产提供科技支撑。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危害症状,防治方法
参考文献
[1]宋玉立.搞好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确保小麦丰产增收[J].种业导刊, 2007 (6) :21-22.
[2]李海军, 孙苏阳, 王永军, 等.小麦赤霉病发生原因与防治[J].农技服务, 2008 (9) :122.
[3]刘万华, 于杰.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于防治[J].天津农林科技, 2009 (2) :15-16.
[4]张兴德, 王丽.小麦中后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种业导刊, 2008 (4) :21.
[5]陈国峰.建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机防队的思考[J].种业导刊, 2011 (1) :33.
[6]李德奇, 李向东.小麦播种期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J].种业导刊, 2002 (10) :23.
[7]朱素娟, 张存山.小麦吸浆病的发生与防治[J].农家之友, 2011 (7) :20-21.
[8]杜景学.小麦吸浆病中后期防治技术示范效果[J].种业导刊, 2008 (7) :77-78.
[9]郭金花.优质小麦中后期技术[J].种业导刊, 2006 (3)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