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油菜病虫害

2024-09-14

春油菜病虫害(共7篇)

春油菜病虫害 篇1

摘要:介绍主要几种油菜田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包括油菜跳甲、油菜茎象甲、油菜露尾甲、油菜角叶螟等虫害, 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油菜,虫害,发生,防治

一、油菜跳甲

1. 黄曲条跳甲成虫俗称蹦蹦虫、菜蚤、土跳蚤、地蹦子等, 幼虫称白蛆。

尤其在青海、新疆等干旱地区, 危害最烈, 成虫喜食幼嫩部分, 在油菜初现子叶时, 就可将子叶和生长点吃掉, 常造成成片枯死, 大面积缺苗, 甚至全田毁种。

2. 发生规律。

黄曲条跳甲在青海一年发生3~5代, 世代重叠现象普遍。一般以成虫潜伏菜园内、沟边、树林中的落叶下、草丛中等处越冬。青海春油菜区4月中旬由出苗后就遭受危害, 5月最盛。五代发生区的成虫发生期:第一代5月中旬, 第二代6月底, 第三代8月初, 第四代9月上旬, 第五代10月底, 以第四代危害冬油菜幼苗最严重。成虫活泼善跳, 遇惊动即跳跃逃避。成虫多栖息叶背, 根部及土缝等处, 取食多在早晨或傍晚, 阴雨天不甚活动, 有趋光性, 对黑光灯敏感。

3. 一般春播油菜受害重, 在靠近山地, 杂草多的油菜以及蔬菜附近的油菜田往往受害严重。

4.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清洁田园、轮作、播前灌水, 可以消灭田间成虫, 同时促进幼苗生长。

(2) 化学防治。药杀成虫, 可用溴氰菊酯乳油、辛硫磷乳油, 在成虫开始活动而未产卵时, 立即用药防治。用药时注意从田边向田内围喷, 防止成虫逃逸。拌种、播种前1~2天用锐腈特悬浮种衣剂拌种或用油秀拌种。或毒土处理, 将辛硫磷颗粒剂, 播前撒施于农田。

二、油菜茎象甲

1. 油菜茎象甲俗称油菜象鼻虫, 是油菜上的重要虫害, 分布于我国油菜产区,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受害较重。

主要以幼虫在茎中钻蛀危害, 成虫危害叶片和茎皮。

2. 发生规律。

一年一代, 以成虫在油菜地四周的田边杂草下及田间土中越冬。翌年油菜出苗后, 成虫开始迁至幼苗上危害叶片;幼虫期与油菜苔期一致, 在茎中上下钻蛀危害。每一茎内, 常有多头幼虫取食, 将茎内吃成隧道, 使髓部被蛀中空, 受风易倒折。茎受害后, 往往受刺激而膨大、丛生和扭曲变形, 甚至崩裂。受害株的生长、分枝和结荚均受阻, 促使早黄, 子粒不能成熟, 或全株枯死。成虫有假死性, 受惊落地不易被发现。深秋成虫潜入土中越冬。

3.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 实行十字花科作物与麦、豆、薯等倒茬轮作, 恶化其食料条件, 清除田间杂草、落叶、残枝、减少虫源。化学防治:防治时期要掌握在成虫产卵前 (苔期前) 进行, 可选用锐劲特悬浮剂、乐斯本乳油剂等农药喷雾。

三、油菜露尾甲

1. 油菜露尾甲又名油菜出尾甲, 分布在青海省民和、乐

都等县, 以成虫与幼虫危害油菜、白菜与芥菜的花蕾和嫩荚, 使蕾提早凋谢, 不能结实。

2. 油菜露尾甲发生规律。

1年生1代, 以成虫在土壤中或残株落叶下越冬, 翌春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开花后的5月中下旬, 即油菜进入蕾期时, 成虫开始迁入油菜田, 成虫多把卵产在未开花的花蕾上, 贴附在雄蕊处, 每蕾上产卵l至数粒, 6月进入为害盛期, 花中有很多卵和幼虫, 幼虫为害期20天左右, 老熟后入土筑室化蛹, 当年部分羽化, 10月开始越冬。

3.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避免晚熟与早熟油菜邻作;清除田间地头十字花科杂草, 消灭露尾甲的野生寄主, 可减少招引害虫的机会。化学防治:在油菜开花前, 当成虫集中在杂草花上危害时, 或在大量成虫侵入油菜田而未产卵时, 用乐果乳油喷雾防治。

四、油菜角野螟

1. 油菜角野螟又叫茴香薄翅野螟、油菜螟、茴香螟、莱菔螟, 在油菜上主要以幼虫钻蛀角果蛀食籽粒方式为害。

2. 油菜角野螟发生规律。

油菜角野螟幼虫在土中作土茧越冬。成虫羽化后喜欢在田埂、渠道、地边地头的草滩等长年不翻动、生长旺盛的杂草间活动。幼虫田间为害期长达60余天, 至油菜收获后仍在角果中继续取食为害。

3. 防治方法。

农业措施:做好秋季深翻和冬灌, 破坏幼虫越冬场所;播种时充分耙耱, 破坏越冬土茧;轮作。化学防治:土壤毒土处理预防成虫发生, 油菜播种时随种播施乐期本等颗粒剂农药。在终花期喷施防虫药剂防治。

五、油菜蚜虫

1. 蚜虫又称蜜虫、腻虫等, 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

芽等部位, 刺吸汁液, 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 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蚜虫分泌的蜜露还会诱发煤污病、病毒病并招来蚂蚁危害等。

2. 蚜虫发生规律。

在温暖地区北方地区年发生10余代, 南方年发生数十代。蚜虫的为害从春菜到秋菜、秋菜到冬菜、田块到田块, 主要靠有翅型蚜虫的迁飞扩散。

3. 蚜虫防治方法。

蚜虫高发期喷施, 阿维菌素、溴氰菊酯、氯氰菊酯乳油、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抗蚜威可湿性粉剂等农药。大力提倡农药轮用、混用, 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油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篇2

1 油菜病虫害发生原因

导致油菜病虫害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天气, 受天气影响最容易出现的一种病虫害就是蚜虫虫害。同时, 降水量也会对病虫害的产生造成影响。通常油菜开花时, 如果降水量≥5 mm, 就很容易出现病虫害, 降水量越多病虫害越严重;如果降水量约为3 mm, 病虫害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如果降水量约为1mm, 病虫害则不易发生。对于温度而言, 通常10~30℃为病菌生长的最佳温度, 这个时候病菌会大量繁殖。对于湿度来说, 通常湿度<90%时病菌生长比较快。

2 油菜常见病害

2.1 病毒病

油菜出现病毒病的症状是局部叶子出现黄色的斑点, 叶子背面的斑点会从褐色逐渐变为黑色, 然后叶子会大量枯死。如果病毒病比较严重, 油菜的叶心会蜷缩, 植株变矮, 无法在最佳时期抽薹。由于病毒病是一种转型的寄生菌, 在风雨条件下特别容易传播, 所以如果油菜花开花结荚时期遇到寒潮或者气温变化比较大时, 特别容易出现病毒病[1]。

2.2 菌核病

其属于软腐病, 一般发生在幼苗期, 从根部开始腐烂, 一直蔓延到整棵植株。油菜的叶子由青变灰, 好像烫伤了一样。菌核病危害比较大, 严重时会造成植株死亡, 甚至大面积死亡。如果植株在成株期感染了菌核病, 会严重损伤茎秆, 出现水渍状的黄色病斑, 气候干燥时感染的茎秆处还会开裂, 腐烂直至变成空心, 还会产生菌丝和菌核[2]。

3 油菜常见虫害

3.1 蚜虫

蚜虫是最常见的一种害虫, 通常出现在幼苗、较嫩的叶子和茎上, 依靠吸食幼苗、叶子和茎中的汁液存活。蚜虫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 食量非常大, 植株一旦感染了蚜虫, 很容易出现失水现象, 导致生长缓慢、发育不良。蚜虫不光吸食油菜的汁液, 还会通过口针中的汁液传播病毒。蚜虫病害会导致植株矮小、生长缓慢, 严重时会出现植株干枯而死。蚜虫会在油菜抬薹后存活在叶薹上, 导致叶薹枯萎, 严重时会还使叶薹的嫩头干枯。

3.2 菜青虫

菜青虫主要吸食油菜的叶片, 如果菜青虫比较多, 会将菜叶都吃光。在菜青虫啃噬的菜叶伤口处很容易感染病菌, 严重损害油菜的生长。可以使用阿维菌素或者40%的毒死蜱来杀灭菜青虫, 以有效防止菜青虫危害油菜。

3.3 跳甲

跳甲也称跳格蚤, 对油菜危害最大的一种是黄曲条跳甲, 不论是幼虫期还是成虫期, 对油菜的危害都比较大。而且成虫会从相邻的蔬菜上转移到移栽的油菜中, 进而危害油菜。跳甲对油菜的危害表现为幼苗和叶子上出现很多小孔, 损害幼苗生长。

4 油菜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4.1 种子处理

要从根本上防治病虫害, 必须要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种子。选择油菜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选择颗粒饱满、无破损的优质种子。播种时要严格控制播种密度, 对种子进行消毒, 以杀灭种子上携带的病菌。不但要给种子消毒, 还要给土壤消毒。种子消毒的方法包括药剂泡种、晒种、温汤浸种等;土壤消毒的方法为使用福尔马林稀释液来浇灌土壤[3]。

4.2 科学轮作

通常改善农作物的生存环境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是进行科学轮作, 种植油菜也不例外。科学轮作有助于提高油菜的抗病害能力, 可以首先种植一些禾本科作物, 然后再种植油菜, 这样可以将土壤中的病菌全部消灭, 从而避免油菜感染病菌。

4.3 做好管理工作

油菜种植过程中有很多注意事项, 其中气候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要分析当地的气候特点, 选择最适合的时间播种。同时, 油菜种植过程中要进行科学的施肥管理, 各种肥料应合理配比, 比如苗肥、基肥和追肥, 以保证茎秆具有较强的抗虫害能力, 可以健康成长、正常结荚, 还可以减少油菜倒伏现象[4]。此外, 种植时要选择比较窄的深沟, 适当进行松土, 将沟中的水及时排出, 以避免油菜地产生渍害情况, 保证油菜健康生长。油菜开花的中后期, 要去除病叶和枯叶, 增加植株之间的通透性, 扩大生长空间, 还可以有效防止植株之间传播病虫害。

5 结语

油菜产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病虫害问题, 要确保油菜质量, 必须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以提高菜农的经济收益。近年来, 雄村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战略目标, 带动人民共同致富, 将农民和生产力放在重要的地位上。油菜是雄村镇的一个重要农作物, 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 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技术应用到了病虫害防治中, 有效防治了病虫害。将来还要积极研发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带来的损失, 增加农业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薛成英.油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 (69) :179.

[2]戴晓玲.油菜的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J].农业与技术, 201 (614) :84.

[3]王国华.春油菜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J].江西农业, 201 (65) :24.

春油菜病虫害 篇3

1.1 品种

共引进冬油菜区品种8个, 分别为常规种阳光2009 (武汉中油阳光时代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油研10号、油研50、油研57 (贵州油菜研究所提供) ;恒禾油998、德恒油900 (四川恒禾种业有限公司提供) ;陕油80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供) ;鸿优88 (陕西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提供) 。对照 (CK) 选择甘肃省春油菜区试对照品种青杂5号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供) 。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甘肃省民乐县永固镇南关村, 北纬38°21'00.05", 东经100°54'44.64", 海拔2 514m, 前茬作物为大麦。土壤质地为灰钙土, 土壤有机质含量1.8%, 碱解氮85mg/kg, 速效磷7.5mg/kg, 地势平坦开阔, 土壤质地均匀、灌溉方便。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小区面积15.0m2 (3m×5m) , 3次重复, 小区间走道0.6m。播前一次性施入过磷酸钙375kg/hm2、磷酸二铵75kg/hm2、碳酸氢铵600kg/hm2作为底肥, 采用露地条播方式种植, 于4月29日播种, 行距20cm、株距10cm定苗。6月23日灌溉一次, 灌溉前追施尿素150kg/hm2, 其他田间管理同大田, 收获前随机取样10株作为小区样进行考种, 小区单收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通过田间观察 (表1) , 各外引冬油菜品种在本区域内均能正常出苗和成熟。且出苗期一致, 均在播种后10天出苗。以德恒油900现蕾最早为6月24日, 较CK提前1天现蕾;油研50、油研57现蕾较迟为6月27日, 较CK迟现蕾2d。花期最长的是阳光2009与CK为30天;花期最短的是油研50, 为24天。成熟期最早的是阳光2009、油研10号和油研57, 均在9月1日成熟;成熟最晚的是陕油803, 于9月5日成熟。全生育期最短的是油研50, 124天;最长的是陕油803, 129天。

2.2 主要农艺性状

从田间考种数据得知 (表2) , 外引冬油菜品种在甘肃春油菜区株高均和CK株高差异较小。有效分枝部位较高的是德恒油900, 92.7cm;其次是阳光2009, 85.7cm;有效分枝部位最低的是油研10号, 59.3cm。全株有效角果数最多的是阳光2009, 259.3个, 较CK增加1.57%, 其他品种全株有效角果数较对照均较少。每角粒数最多的是阳光2009, 32粒, 较CK29.7粒增加7.74%;其次为鸿优88, 30.5粒, 较CK29.7粒增加2.70%;次之, 其他外引冬油菜品种每角粒数较CK均较少, 每角粒数最少的是德恒油900, 24.7粒, 较CK29.7粒减少16.84%。千粒重较CK最重的是阳光2009, 4.11g、鸿优88, 4.05g;陕油803与CK千粒重一致;其余品种千粒重较CK均轻。

2.3 产量分析

注:Duncan多重比较采用新复极差法分析

通过小区实际测产表3、产量方差分析表4与产量多重比较表5得知, 在8个外引的冬油菜品种中, 阳光2009其产量最高, 折合产269.63kg/667m2, 较CK增5.51%, 呈极显著水平;其他外引品种较CK呈减产, 减产最多的是油研10号, 较CK减20.87%。

3 小结

在8个外引冬油菜品种中, 以阳光2009折合亩产最高, 为4044.46kg/hm2, 全生育期较CK提前2d, 千粒重较CK重4.58%。通过综合比较, 阳光2009该品种在本生态区有较好的适应性, 可在类似区域内进一步示范推广[2,3,4,5]。

在外引的8个冬油菜品种中, 德恒油900较CK现蕾提前1d, 虽产量德恒油900较CK减产2.90%, 但我们可以考虑通过下移海拔高度, 让其较早开花, 在对产量影响不大的情况下, 促进旅游业观光业的发展。

通过对全生育期观察, 油研50产量虽为3 500.02kg/hm2, 较CK减产8.70%, 但与CK相比全生育期较CK提前3d, 可在较试验区海拔高的生态区进一步试验示范推广。

摘要:近年来,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农业产业机构的调整, 作为我国主要油料作物的油菜, 其菜籽油消费比例占国产食用植物油的57%以上。而北方春油菜区作为我国油菜的主要高产区, 品种更新换代较快、栽培技术先进, 可综合形状好的品种较少。为此, 我们综合多年来与冬油菜区育种单位合作经验[1], 引进了不同区域的8个冬油菜品种, 在甘肃春油菜区进行适应性和丰产性比较试验, 从而筛选出适应冬春两区的油菜新品种。

关键词:油菜,引种,试验

参考文献

[1]秦润玲, 王浩瀚, 李继强, 等.油菜新品种阳光85及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 2014, (8) :87.

[2]唐黎葵, 杨霞.8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 (系) 在临夏州的引种表现[J].甘肃农业科技, 2013, (4) :19-20.

[3]李继强, 蒲小伟.23个双低油菜品种_系_在山丹县的引种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 2015, (7) :61-64.

[4]徐娅梅, 李继强.不同优质双低油菜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15, (18) :15-16.

豫南地区双低油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篇4

1 苗期病害

1.1 病毒病

病毒病又称花叶病、缩叶病, 是油菜生产上常见的一种病害, 其主要传染途径是蚜虫的活动。该病发生时, 最初在新叶的叶脉间产生油渍状的小斑点, 以后变为黄色斑块, 开花后长出的新叶病斑快速扩展, 变为花叶, 下部叶片变黄并脱落, 发病末期, 茎叶产生坏死的病斑, 颜色变黑, 最后枯死。

防治措施:以预防为主, 预防苗期感病, 防治的关键是防止蚜虫传毒。一是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 大力推广种植甘蓝型油菜是减轻病害损失的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 如杂97060、杂双1号、丰油9号等品种。适期播种[1], 当地秋季气温高, 在秋季干旱年份, 适当延迟播期, 错开有效蚜迁飞高峰的时间, 可减轻病毒病的危害。不重茬种植, 选择前茬作物不是十字花科的田块集中种植, 集中管理。经常对田块进行检查, 及早发现病株并及时销毁, 减少病害的发生几率。二是药剂防治。在菜秧长出真叶后即开始用40%毒死蜱对水防治, 或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对水喷雾防治, 每隔7 d喷1次, 连喷2~3次。

1.2 猝倒病

猝倒病病菌侵染油菜幼苗后, 在近地面的茎基部处产生水渍状的病斑, 后逐渐变黄腐烂并干缩, 导致折断死亡。根部发病后, 常出现褐色的斑点, 严重时地上部开始萎蔫, 导致近地面处折断。在潮湿的环境条件下, 病部密生病菌孢囊梗、菌丝与孢子囊;发病轻的新的须根与支根可以长出, 但其生长发育不良[2]。

防治措施:一是农业防治。苗床用50%福美双, 或50%多菌灵, 或50%敌克松8 g/m2对20倍土混匀撒施处理。加强田间管理, 适时开沟排渍, 合理密植。二是药剂防治。用75%百菌清1 000倍液, 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25~900 g/hm2, 对水750 kg喷雾, 连喷2~3次。

2 蕾薹至扬花灌浆期病虫害

2.1 菌核病

油菜菌核病为一种真菌性病害, 又称菌核软腐病, 也称霉杆、烂杆等, 其危害时间长, 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生, 尤其是在开花后发生最多。苗期感菌核病后, 叶柄茎和基部出现红褐色的斑点, 后逐渐扩大, 转为白色, 组织腐烂, 上着生白色絮状的菌丝, 最后枯死。病组织外可形成许多黑色的菌核, 现蕾至成熟期发病:叶片上产生不规则形或圆形的病斑, 病斑的外缘有黄色晕圈, 中心灰褐色, 中层暗青色;发病后期病株茎杆易开裂折断, 茎杆变空, 皮层破裂, 维管束外露, 内有浆囊状黑色菌核。

防治措施:油菜菌核病的防治以农业防治为重点, 于花期抓紧时间进行药剂防治。一是农业防治。选用早熟、高产、抗病品种, 错开盛花期与病菌孢子主要传播期, 是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根本措施之一[3]。菌核在水中浸泡1~2个月后即可腐烂, 所以应实行轮作换茬, 特别是旱地应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开深沟排水, 做到雨停不积水, 以降低地下水位和田间湿度。深耕深翻, 深埋菌核。合理施肥, 达到冬壮春发、稳长不旺, 提高抗力。摘除病叶与老茎叶, 以减少病源, 促进通风透光率。二是药剂防治。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5 kg/hm2, 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0 g/hm2对水750 kg喷雾, 喷药的次数应根据病情酌情掌握, 一般连喷2~3次即可。喷药在初花后进行, 尽量喷于植株的中部及下部。

2.2 霜霉病

霜霉病又名露菌病, 自苗期至开花结荚期都有发生, 危害叶、茎、花和果, 影响菜籽的产量和质量。叶片发生霜霉病后, 初出现淡黄色病斑, 后扩大成黄褐色的大斑, 由于受叶脉的限制, 呈现出不规则的形状, 病叶的背面出现霜状的霉点。

防治措施:一是农业防治。选用丰产、抗病品种, 种植甘蓝型油菜。实行水旱轮作, 避免连作。及时剪除肿胀花枝, 并带出田外或者深埋。开深沟排水除湿。搞好田间管理, 清沟排渍, 合理施肥, 适当增施磷、钾肥, 减少氮肥施用量, 并适时对黄叶、老叶及病叶等进行摘除。二是药剂防治。苗期用波尔多1∶200倍液喷于叶背面, 一般喷1~2次[4]。初花期病叶率达10%时进行第1次防治, 隔5~7 d进行第2次防治, 如果阴雨天气多最好防治3次。植株上下部均应喷药, 常用药剂有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或50%瑞毒霉素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

2.3 油菜蚜虫

蚜虫是油菜的主要虫害之一, 以刺吸口器刺吸叶片汁液, 使叶片干枯死亡, 在干旱年份更为严重, 同时蚜虫也是传播油菜病毒病的主要媒介。

防治措施:防治蚜虫的关键是早治、连续治、普治, 早治即油菜出苗就开始治蚜虫;连续治及普治即防治时与其他十字花科作物一起进行。注意抗旱和清除杂草, 保持土壤湿润, 抑制蚜虫繁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 或40%毒死蜱对水喷雾, 生长期间连续喷2~3次即可。保护及人工饲养蚜茧蜂、草蛉、瓢虫等天敌, 使天敌的数量保持在总蚜虫量的1%以上。

参考文献

[1]董家胜, 杨军章, 李岩, 等.双低油菜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J].河南农业, 2003 (11) :17-18.

[2]信阳市罗山县植保站举办农作物病虫专业防治员阳光工程培训班[EB/OL]. (2011-11-29) [2011-10-05].http://www.jinnong.cn/ny/news/2011/11/29/201111299192238917.shtml.

[3]李吉有.民和县油菜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4) :177.

油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篇5

1.1 天气原因

病虫害发生和泛滥的首要因素,就是天气原因。在调查中了解到:春秋两季干旱的话,将加重蚜虫的发生。而遇到阴雨潮湿的季节,蚜虫的发病几率相对减少,生长受到抑制,由此带来的损失更是微乎其微。而且,不同的气候特点,将造成不同的病虫害。比如:桃蚜适温范围更广于萝卜蚜。故秋季后病虫害的防治,以萝卜蚜的防治为主。

1.2 降雨影响

降雨的多寡,同样关系到油菜病虫害的发生。处于开花期的油菜花,降雨量在5mm时,更容易发重病。而降雨量在1~3mm时,发病相对要轻些。降雨在1mm以下时,很少发病。同时,湿度同样是导致油菜发病的另外主要原因,湿度在超过80%时,更容易导致油菜花病菌的传播和感染。

1.3 温湿度变化

温湿度的变化,是油菜病虫害肆虐的又一关键因素。播种栽培期间,应留意温湿度的变化。通常情况下,气温在6~16℃,相对湿度在90%以下,光线条件较弱的情况下,将更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和侵扰。而在湿度较高、低温多雨等情况下,同样加重病虫害的发生几率。病菌活动的温度范围在10~30℃,而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45%~75%发病较快,低于25%也能孢子也能萌发引起发病,超过95%则会抑制病情的发作。又因病菌能够借助风雨传播,因此注意防范,及时做好农业措施会使病虫害的防治达到最好效果。

2 油菜常见病虫害种类

常见的病虫害种类,有如下几种:

油菜菌核病:此类病害主要是散落在土中和混杂在种子中的病菌为发病源,因此要做好播种前的大量准备。油菜菌核病主要损害油菜花的茎秆,使得油菜花在开花结荚时常常枯死,并形成类似老鼠屎一样的病菌团。

猿叶甲和跳甲:每年的4至5月和9至10月为病害多发期,10月份油菜受跳格蚤害虫危害最为严重。由于跳甲(跳格蚤)的成虫和幼虫都有危害,因此在幼苗期常会导致油菜种子受损,造成无法发芽的情况。当其成虫时,即使高温它也能飞行,因此中午时分跳格蚤极其活跃,常群聚以油菜叶为食。

蚜虫:蚜虫常群聚在桃蚜、萝卜蚜是危害油菜的两种主要蚜虫。在油菜生长期中破坏油菜叶绿素,导致枯死情况,并且在开花结荚时出现嫩芽受损发黄的情况

霜霉病和白锈病:油菜在形成白锈病时叶背将有脓疮状病斑,稍微隆起并呈现出白色光泽。幼茎和花轴发病则会呈现明显的龙头状,并在其上生成白色的斑点。霜霉病则表现为叶片背部生成霜状霉片,叶片脱落发黄,油菜茎秆枯萎等现象。

3 综合防治技术

3.1 早期种子处理

早期遴选种子,务必无病,要求:抗病性强、抗逆性强等。而且,作为上佳的种子,颗粒要饱满,外表无破碎。早期做好防蚜虫的准备,可将种子放在盐水中浸泡,有坏粒和病粒的及时挑拣出来,之后再行播种。播种时间同样很关键,最好安排在九月的中旬。播种时,注意加大间距,提升单株素质,增强秧苗的自我保护能力,提升其抗病体质。

3.2 及时有效药防

药物防治,在病虫害防控中,仍然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可选用菌核灵可湿性粉剂,经充分喷施1~2次,形成较强的防护罩,达到驱除病虫害的目的。选择药物时,务必选择常规厂商,切忌使用廉价的农药,避免由此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而影响最终的防治效果。可选择乐果加氯氰菊酯,对蚜虫、稻象等虫害防治,具体用药参照药物使用手册。对蚜虫等虫害的防治,还可选择安泰高绿宝等药物。待到油菜进入开花期,以防菌核病为主。喷施防治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遴选。而且,要兼顾防治蚜虫工作。

油菜菌核病防治方法:杀菌剂推荐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防治。应在盛花期叶病株率达10%以上,茎病株率在1%以下进行喷药,重点喷植株中下部基叶和地面。播前采用适乐时+锐胜包衣方法,用锐胜10g加适乐时10ml混合后拌油菜种1.6kg,既可防治油菜三甲,又可防治油菜菌核病。

虫害防治技术:适时进行药剂防治,播前采用适乐时+锐胜包衣方法;油菜出苗后,成虫盛发期,用杀虫剂于晴天中午喷雾,每隔7d喷1次,喷2~4次。

蚜虫防治方法:用高效杀虫剂喷防,在蚜虫为害期,每隔7天喷1次,共喷2次。杀虫剂推荐用52.25%农地乐乳油1 200ml/hm2、48%乐斯本乳油300ml/hm2、2.5%敌杀死乳油225~300ml/hm2、19%氯氰菊酯乳油225~300ml/hm2、2.5%保得乳油300~450ml/hm2等药剂,对水225kg喷施。

3.3 农业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今后应作为重点对象发展。合理增施氮肥、磷肥、钾肥,有效增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通常情况下,湿度环境易滋生病虫害。由此,改善田间管理,及时开沟放水,为病虫害防治的重中之重。油菜开花之前,注意清理田间水沟,注意排出田间的污渍,为油菜的生长营造干净洁净的环境。同时,发现的所有病株,应及时清理,集中清除,避免残留叶片带来的病毒性侵害。此外,能根据油菜的水旱轮作,抓住油菜的生长发育规律,及时采取必要的农业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潘传清.油菜低温冻害的发生与防治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16,(14):117.

[2]金丽红.油菜病虫害防治措施及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5,(19):49.

油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篇6

菌核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旱地菌核存活数量过大, 施肥时所用的油菜残渣未经过充分腐熟, 种子本身携带细菌等, 均会导致田间菌核数量增加。菌核病好发于茎、叶、花等部位, 其中茎部最为严重, 初期主要表现为浅褐色病斑, 后续转成纹状长条班, 边缘部分为褐色;如含水量增加则会在发病部位表面形成棉絮状白色菌丝, 病茎内则出现黑色鼠粪状菌核;叶片受害主要表现为不规则水渍状斑点, 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形成白色棉毛状菌丝, 导致叶片穿孔、腐烂等。白粉病好发于茎、叶、种荚等部位, 主要表现为圆形的放射性白色粉斑, 叶片两面均会产生菌丝体。白粉会布满整个叶片、种荚;病害不严重时仅表现为荚果处稍微变形, 为丰严重时则叶片发黄, 种子瘦瘪。春油菜霜霉病主要是由于病残体、土壤及种子上的病源感染所致, 霜霉病的发病比较严重, 不过春油菜发病情况较少, 且为害较轻。霜霉病好发于茎、叶、角果, 病害部位会呈现附着白色霉状物的黄色, 叶片受害初期会呈现出一些浅绿色小斑点, 随着病情发展变为黄色斑块, 叶片背部会出现白霉等。

2 春油菜主要虫害特点分析

春油菜的主要虫害包括蚜虫、菜蛾、菜粉蝶等, 其中油菜蚜虫的种类包括桃蚜、菜蚜、甘蓝蚜等, 又称为油虫、蜜虫等, 成蚜和若蚜刺吸油菜叶片茎枝、花轴的汁液, 一般密集在叶背面及菜心中, 叶片被害后形成褐色的斑点。叶片受害后会产生褐色斑点, 病情严重者会出现变形、枯死等情况;如为害花梗、嫩茎等部位, 则会导致该部位发育畸形, 从而导致角果发育畸形, 甚至枯死。菜蛾主要在幼虫阶段吸取叶肉为生, 留下表皮在叶片上出现一个透明斑, 当其成长至3~4龄幼虫时, 则开始吞食叶片, 导致叶片上形成孔油;苗期集中为害心叶, 影响油菜包心;而菜蛾还会进一步为害留种株的嫩茎、籽粒、幼荚等, 为害较为普遍。菜粉蝶2龄前主要吞食叶肉, 后续会随着其成长吞食整个叶片, 导致叶片出现虫口, 为害严重者会仅留叶脉, 严重影响植株的成长。菜粉蝶的虫粪还会污染油菜球茎, 降低油菜的品质。

3 油菜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分析油菜病虫的特点,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防治:

3.1 种子处理

从根本上选择抗病虫害强的优质的油菜种子,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优良油菜品种, 比如丰台9号、丰油10号、冠油杂8号、华杂62等, 均是我国种植面积较广的、优质产量高的品种, 这类种子抗逆性、抗病虫性强大。选种时要保证种粒均匀、饱满、无破损;春油菜最佳播种时间为3月下旬, 注意播种密度;要对油菜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其主要作用是消灭种子上覆盖的病虫害细菌, 除了要对种子消毒外, 还要对土壤进行消毒, 可以采用晒种、温汤浸种、药剂泡种等方法进行种子消毒;采用福尔马林稀释液浇灌土壤进行消毒等, 以降低土壤中的细菌残留。

3.2 加强田间管理

种植春油菜时, 要在种植前1年入冬前对土壤进行深耕, 以冻死害虫;科学、合理的施肥、密植;彻底清理农田的沟渠, 将枯枝烂叶及时清理干净, 以提高田间通风效果, 降低湿度;对油菜进行定时查看, 发现病虫害的苗头则及时进行针对性处理, 以免病虫害进一步扩散。轮作可有效控制田间油菜菌核数量的累计, 减少田间病原体, 减轻油菜菌核病的发生, 因此要提高轮作的合理性。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进行增肥, 需要注意一点, 要及时开沟放水, 在开花前要彻底清理田间水沟及污渍, 为油菜花的生长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生长环境, 以免病虫害大面积滋生。及时清除已经发病的植株及死叶, 以免对其它植株造成侵害。

3.3 其它防治措施

北方冬、春油菜栽培技术要点 篇7

1. 育苗移栽

华北、关中地区育苗播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 移栽期在10月上旬。苗床播量为7.5~11.5千克/公顷, 密度105万~120万株/公顷, 播深2厘米。出苗后2~3叶间, 定苗并追肥、灌水、除草和防病虫等。移栽密度为, 甘蓝型油菜18万株/公顷左右, 白菜型油菜20万~25万株/公顷。深栽至苗最下叶柄基部, 覆土权紧实, 栽后及时浇定苗水。移栽时, 要求苗龄40天左右, 绿叶6~8片, 苗高18~24厘米, 根茎直径6~8毫米, 无病虫害。

2. 直播栽培

华北、关中地区直播期较育苗播期晚7~10天。播量3.7千克/公顷, 播深2~3厘米。第一片直叶时第一次间苗, 2~3叶二次间苗, 4~5叶定苗。留苗密度与移栽密度相同或更密些。结合间苗、定苗应进行灌水、施肥、中耕和防治病虫, 培育壮苗, 以利越冬。越冬时壮苗特征为单株叶龄达到主茎总叶数的50%, 绿叶8~10片, 根茎粗1厘米以上。

3. 越冬管理

北方冬油菜越冬管理的重点是防冻抗旱。除灌水和施肥外, 还需要在封冻前进行间浇耕翻土压苗或锄土盖苗, 将短缩茎段埋在土中, 培土时不要压住菜心。冬后扒土露苗, 盖土以4~5厘米深为宜。

4. 春季管理

冬油菜返青后需立即施肥、灌水, 并在解冻扒土清棵后尽早耕松土。重点抓好后期, 病毒病、蚜虫等病虫普遍发生, 应及时防治。开花期还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或放养蜜蜂, 以提高授粉率。

5. 施肥灌水

油菜施肥应遵循“施足基肥, 增施种肥, 早施苗肥, 重施薹肥, 适量施花肥和重视根外追肥”的原则。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以占总施肥量的30%~60%为宜。油菜生长初期为缺磷反应敏感期, 故磷肥宜作基肥。高寒春油菜区春季气温低, 肥料分解迟缓, 应特别重视种肥施用。苗肥施用要早, 冬油菜早施基肥是“冬壮春发稳长”的重要措施。薹肥要在抽薹前早施, 施肥量宜大, 应占总追肥量的40%左右。初花之前适量施花肥也有良好的增产作用。苗薹期或初花期喷硼对缺硼油菜效果良好, 有防止油菜华而不实的效果。

北方冬油菜区冬、春季降水少, 油菜安全越冬和增产的关键在于土壤水分的掌控。因而在培育壮苗的基础上必须进行冬前灌溉, 返青期和蕾薹期春灌。当日均气温下降到0~4℃时冬灌最适宜。春油菜区灌水经验为“头水晚, 二水赶, 三水满”。头水晚灌以不影响花芽分化需水为准, 二水要赶上现蕾抽薹需水, 三水要满足开花需水。

6. 收获

当大田油菜终花后25~30天, 主茎角是现黄白色, 分枝角果尚有1/3仍为绿色时收获最为适宜。农谚有“黄八成, 收十成, 黄十成, 收八成”, 若收获过迟, 落粒现象严重, 收获过早, 对产量和品质影响也较大。

二、春油菜

1. 适时早播

春油菜适时早播, 可使苗期处于较长低温条件和较短、较弱光照条件下, 延长苗期和花芽分化有效期, 增加一次分枝和有效花芽数, 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适时早播也是春早地抢摘保苗的有效措施。生产上, 在春季解冻, 昼消夜冻, 土层解冻深度达3~4厘米时, 即应播种。

2. 合理密植

白菜型春油菜适宜密度为播量7.5~18.5千克/公顷, 在精细管理下或在热量较好的地区保苗75万~120万株/公顷, 一般150万~300万株/公顷;甘蓝型春油菜密度与直播冬油菜相同或稍高, 芥菜型春油菜依地力水平密度为22.5万~75万株/公顷。

3. 培育壮苗

上一篇:改革教法下一篇:公路医疗货物运输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