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低温冻害防治技术

2024-05-27

油菜低温冻害防治技术(精选3篇)

油菜低温冻害防治技术 篇1

冻害是影响油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针对玉山县油菜发生冻害的特点, 注意以下防治措施。

一、清沟排渍

培土壅蔸化雪后及时清理厢沟、腰沟、围沟, 排除雪水, 降低田间湿度, 促进油菜生长。利用清沟土壤培土壅蔸护根, 减轻冻害对根系的伤害, 拔根掀苗严重的田块要做好培土壅蔸护根工作。

二、摘除冻薹

对受冻严重的叶片、早薹、早花, 应在晴天及时摘除, 切忌雨天进行摘除, 以免造成伤口腐烂。摘除后随即追施速效肥料, 补充油菜植株体内养分, 促进恢复生长, 以利早生、快生、多生分枝。

三、追施速效肥

摘薹后每亩追施尿素5~7千克或硼肥1两、磷酸二氢钾2两、多菌灵3两混合后对水50千克, 均匀喷雾, 能起到补肥、防油菜菌核病和促进基部分枝发生的作用。对叶部受冻的油菜, 追施尿素3~5千克, 促其尽快恢复生长。有条件的地方, 可以撒施草木灰等农家肥。

四、喷药防病

油菜受冻伤口或摘油菜薹伤口容易感染多种细菌, 引起油菜病害。应及时喷施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和代森锰锌等, 防治病害。

小麦低温冻害发生与防治探讨 篇2

1 小麦冻害症状

冻害麦株, 有的因冻融作用根茎损坏产生“拔根” (根系和分蘖节被拉出地面后受低温冻死) 和“凌截” (处在冻土层和非冻土交界处的根系和分蘖节损伤、拉断) ;有的叶片暗绿转枯黄、扭曲;有的生长锥冻死, 植株枯萎[1]。

2 麦苗发生冻害的原因

2.1 易受冻苗的种类

小麦冻害发生的严重程度除与温度有关外, 还与麦苗冬前的叶龄有关, 即与麦苗越冬时的壮、旺、弱程度有关。一般来说, 适期播种的麦苗生长健壮, 抗寒能力较强[3]。而播种过早和过迟的苗、密度过大的苗、田间水分过小和过大的苗、播种过浅的苗、肥力不足和过大的苗抗寒能力较弱, 冬季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冻害, 应该加强冬前管理, 增强抗寒能力, 防御冬季低温冻害。

2.2 品种选择不当

选用的小麦品种对小麦安全过冬也有很大影响, 如果选择不耐冻的小麦品种, 则肯定受冻。

2.3 气候影响

小麦处于春化发育阶段时期, 抗寒力较强;完成春化发育后, 抗寒能力稍有下降, 在完成光周期反应后, 抗寒能力进一步下降;在小麦拔节后, 无论是营养器官或生殖器官都处于含水量最多、组织细嫩的时期, 抵抗低温的能力大为削弱。可见, 小麦生长最快的时期, 往往是对低温反应最敏感的时期。此期如遇气温异常, 往往导致小麦产生冻害[3]。

寒潮是产生冻害的主要天气系统。冻害程度受3个因素制约:一是极端低温, 二是低温持续时间长, 三是冷暖骤变, 其中冷暖骤变最为严重。

2.4 未适时播种

冬前通过春化阶段而丧失抗冻性。播种量过大的麦田, 麦苗簇集在一起, 蹿高旺长, 麦苗细长。旺长的麦田小麦体内积累与贮存的糖分少, 抗寒性降低, 容易遭受冻害。部分麦田播种偏早, 土壤水分太充足, 使小麦旺长, 小麦冬前拔节, 有机物积累减少, 抗寒能力降低。

2.5 耕作不精细

部分农民为抢墒播种, 大多数地块整地粗放, 造成麦苗落土较深, 形成弱苗;土壤颗粒大, 不利于扎根, 麦苗体质弱, 同时冷空气易侵入土下, 冻伤根系;覆土不匀, 形成浮苗易受冻害;“三沟”不配套, 排水不良, 易发生冰冻现象。

2.6 施肥不当

种植上过多依赖化肥, 或为省工在小麦播种时施肥量过大且将氮肥一次性作基肥施用, 易造成小麦冬前旺长, 极易发生冻害。而冬前缺肥的田块, 麦苗幼苗黄瘦, 叶片小, 生长缓慢, 分蘖少, 积累的糖分少, 不耐冻, 在气温骤降时易受冻害。

2.7 田间管理不合理

由于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 农民往往对种下地的小麦疏于管理。对于麦田受旱受涝、麦苗旺长等不能及时处理, 这也给以后的小麦冻害埋下了隐患。

3 小麦冻害预防措施

3.1 播种前的预防

(1) 品种选择。选用抗寒性比较好且丰产性强的优质小麦品种。

(2) 提高播种质量, 培育冬前壮苗。首先, 小麦在播种前要施肥, 遇旱浇好底水, 做到精细整地, 及时挖墒。其次, 小麦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 使籽粒饱满, 大小均匀;要进行晒种和种子发芽试验;还需进行药剂拌种、浸种等处理。最后, 小麦要适时、适量、适深播种。根据小麦品种特性, 选择合适的播种期。播种过深或加大播量都会导致植株细弱而加重冻害[3,4]。

3.2 加强冬前田间管理

一是需灌溉的田块, 小麦播种后应及时进行灌溉, 土壤出现板结时要抓紧中耕划锄, 疏松土壤, 破除板结, 促进麦苗出土和正常生长。二是间苗、疏苗, 促进苗的粗壮成长。三是疏通“三沟”, 保证排水畅通。四是追施腊肥。对个体小的麦田要早施肥, 对生长正常的麦田, 追肥要适当推迟, 促进麦苗均衡生长。

3.3 抑制麦苗旺长

(1) 播种过早形成的旺苗。幼苗叶片狭长且垂披, 分蘖少, 主茎和一部分大蘖冬前幼穗分化时即进入二棱期。通过镇压可抑制主茎和大蘖生长, 控制徒长要使用多效唑或矮苗壮。

(2) 播量过大形成的旺苗。幼苗生长拥挤, 个体发育差, 分蘖少。应先及时疏苗, 建立适宜的群体结构, 促进个体发育, 再结合浇水补施适量速效氮肥和磷肥, 以弥补土壤养分的过度消耗。

(3) 肥水过量形成的旺苗。麦苗分蘖多, 叶片宽大, 田间郁蔽十分严重。当麦苗主茎长出5片叶时, 在小麦行间深锄5~7cm, 切断部分次生根, 控制养分吸收, 减少分蘖, 以培育壮苗。

(4) 品种选用不当形成的旺苗。一些春性及弱冬性品种播种过早形成旺长。应在及早划锄、镇压的基础上, 冬前壅土围根, 保护麦苗安全越冬。

3.4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以防小麦受冻

(1) 麦田覆盖。在冬灌、施肥之后, 给麦田行间盖上一层草或麦糠, 有利于防风、防冻、保温、保墒, 并防止来年春季旺长。麦秸、稻草等均可切碎覆盖, 覆盖后撒土, 以防大风刮走。开春后, 将覆草扒出田外。

(2) 适时冬灌。冬灌可形成良好的土壤水分环境, 调节耕层中的土壤养分, 提高土壤的热容量, 同时可以弥合土缝, 促进多分蘖、育壮苗。但当气温低于4℃时不宜进行冬灌。

4 小麦冻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发生冻害后的麦田不能轻易毁掉而改种其他作物。在一株小麦中小分蘖和小分蘖的蘖芽经过肥水促进, 可以生长发育成能成穗的有效分蘖[2,3,4]。

(1) 及时追肥, 促进小分蘖迅速生长, 用碳铵225~300kg/hm2对水泼浇, 可使麦苗迅速恢复生机。

(2) 一般受冻麦田, 仅叶片冻枯, 无死蘖现象, 早春应及早划锄, 提高地温, 促进麦苗返青;在起身期追肥浇水, 提高分蘖成穗率。

(3) 对受冻的小麦, 要注意养护受冻小麦的根系, 增强其吸收养分的能力, 以保证叶片恢复生长和新分蘖的发生以及成穗需要的养分。同时要做好受冻麦田的清沟排渍工作。

(4) 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 防止早衰。受冻麦田由于植株体内消耗的养分较多, 后期容易发生早衰。在春季第1次追肥的基础上, 看麦苗生长发育状况, 按照麦苗的需要, 在拔节期或挑旗期适量追肥, 促进穗大粒多, 提高粒重, 争取把冻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提高小麦当年产量。

摘要:介绍了小麦冻害症状, 分析了其发生原因, 并提出预防措施和补救措施, 以期将小麦冻害损失降到最低。

关键词:小麦低温冻害,发生,预防,补救措施

参考文献

[1]赵立尚, 石明权, 梅涌现, 等.关于小麦冻害问题的研究与探讨[J].农业科技通讯, 2005 (10) :15-16.

[2]施卫红, 刘文广, 邱永华.小麦春季冻害增施补伤肥试验结果初报[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 (6) :35, 37.

[3]马少华, 刘翠玲.小麦冻害原因分析及防御对策[J].河南农业, 2008 (21) :22.

园林绿化树木低温冻害的防治措施 篇3

1.1 树干

主干受冻后有的形成纵裂, 一般称为“冻裂”现象, 树皮成块状脱离木质部, 或沿裂缝向外卷折。一般生长过旺的幼树主干易受冻害, 这些伤口极易招致腐烂病。形成冻裂的原因是由于气温突然急剧降到零下, 树皮迅速冷却收缩, 致使主干组织内外涨力不均, 因而自外向内开裂, 或树皮脱离木质部。树干“冻裂”常发生在夜间, 随着气温的变暖, 冻裂处又可逐渐愈合, 毛白杨树常见此冻害。

1.2 枝杈和基角

枝杈或主枝基角部分进入休眠较晚, 位置比较隐蔽, 输导组织发育不好, 通过抗寒锻炼较迟, 因此遇到低温或昼夜温差变化较大时, 易引起冻害。树杈冻害有各种表现:有的受冻后皮层和形成层变褐色, 而后树枝凹陷, 有的树皮成块状冻坏, 有的顺主干垂直冻裂形成劈枝。主枝与树干的基角愈小, 枝杈基角冻害也愈严重。这些表现依冻害的程度和树种、品种而有不同。

1.3 芽

花芽是抗寒力较弱的器官, 花芽冻害多发生在春季回暖时期, 腋花芽较顶花芽的抗寒力强。花芽受冻后, 内部变褐色, 初期从表面上只看到芽鳞松散, 不易鉴别, 到后期则芽不萌发, 干缩枯死。

1.4 枝条

枝条的冻害与其成熟度有关。成熟的枝条, 在休眠期以形成层最抗寒, 皮层次之, 而木质部、髓部最不抗寒。所以随受冻程度加重, 髓部、木质部先后变色, 严重冻害时韧皮部才受伤, 如果形成层变色则枝条失去了恢复能力。但在生长期则以形成层抗寒力最差。幼树在秋季因雨水过多贪青徒长, 枝条生长不充实, 易加重冻害, 特别是成熟不良的先端对严寒敏感, 常首先发生冻害, 轻者髓部变色, 较重时枝条脱水干缩, 严重时枝条可能冻死。多年生枝条发生冻害, 常表现树皮局部冻伤, 受冻部分最初稍变色下陷, 不易发现, 如果用刀挑开, 可发现皮部已变褐;以后, 逐渐于枯死亡, 皮部裂开和脱落。但是如果形成层未受冻, 则可逐渐恢复。

1.5 根颈和根系

在1年中根颈停止生长最迟, 进入休眠期最晚, 而开始活动和解除休眠又较早, 因此在温度骤然下降的情况下, 根颈未能很好地通过抗寒锻炼, 同时近地表处温度变化又剧烈, 因而容易引起根颈的冻害。根颈受冻后, 树皮先变色, 以后干枯, 可发生在局部, 也可能成环状, 根颈冻害对植株危害很大。根系无休眠期, 所以根系较其地上部分耐寒力差。但根系在越冬时活动力明显减弱, 故耐寒力较生长期略强。根系受冻后变褐, 皮部易与木质部分离。一般粗根较细根耐寒力强, 近地面的粗根由于地温低, 较下层根系易受冻, 新栽的树或幼树因根系小又浅, 易受冻害, 而大树则相当抗寒。

2 造冻害因素

影响树木冻害发生的因素很复杂, 从内因来说, 与树种、品种、树龄、生长势及当年枝条的成熟及休眠与否均有密切关系;从外因来说是与气象、地势、坡向、水体、土壤、栽培管理等因素分不开的。因此当发生冻害时, 应多方面分析, 找出主要矛盾, 提出解决办法。

2.1 植物的生理因素

树木的春季解除休眠的早晚与冻害发生有密切关系。解除休眠早的, 受早春低温威胁较大;休眠解除较晚的, 可以避开早春低温的威胁。因此, 冻害的发生一般常常不在绝对温度最低的休眠期, 而常在秋末或春初时发生。所以说, 越冬性不仅表现在对于低温的抵抗能力, 而且表现在休眠期和解除休眠期后, 对于综合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

2.2 抗冻性与树种、品种的关系

不同的树种或不同的品种, 其抗冻能力不一样。如樟子松比油松抗冻, 油松比马尾松抗冻。

2.3 与枝条成熟度的关系

枝条愈成熟其抗冻力愈强。枝条充分成熟的标志主要是:木质化的程度高, 含水量减少, 细胞液浓度增加, 积累淀粉多。在降温来临之前, 如果还不能停止生长而进行抗寒锻炼的树木, 都容易遭受冻害。

2.4 与枝条休眠的关系

冻害的发生和树木的休眠和抗寒锻炼有关, 一般处在休眠状态的植株, 抗寒力强, 植株休眠愈深, 抗寒力愈强。植物抗寒性的获得是在秋天和初冬期间逐渐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称作“抗寒锻炼”, 一般的植物通过抗寒锻炼才能获得抗寒性。到了春季, 抗冻能力又逐渐趋于丧失, 这一丧失过程称为“锻炼解除”。

2.5 低温来临的状况与冻害的发生有很大关系

当低温到来的时期早而突然, 植物本身未经抗寒锻炼, 人们也没有采用防寒措施时, 很容易发生冻害;最低温度愈低, 植物受冻害就越大;低温持续的时间越长, 植物受害愈大;降温速度越快, 植物受害越重。此外, 树木受低温影响后, 如果温度急剧回升, 则比缓慢回升受害严重。

2.6 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1) 水体对冻害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同一个地区位于水源较近的植物比离水远的植物受害轻, 因为水的热容量大, 白天水体吸收大量热, 到晚上周围空气温度比水温低时, 水体又向外放出热量, 因而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 (2) 栽培管理水平与冻害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同一品种的实生苗比嫁接苗耐寒, 因为实生苗根系发达, 根深抗寒力强, 同时实生苗可塑性强, 适应性就强。 (3) 砧木的耐寒性差异很大, 桃树在北方以山桃为砧木, 在南方以毛桃为砧木, 因为山桃比毛桃抗寒。 (4) 树木遭受病、虫为害时, 容易发生冻害, 而且病虫为害越严重, 冻害也就越严重。

3 措施

3.1 保护树体

减少冻害对树体保护方法很多, 一般的树木采用浇“冻水”和灌“春水”防寒。为了保护容易受冻的种类, 采用全株培土如月季、葡萄等;箍树;根颈培土;涂白;主干包草;搭风障;北面培月牙形土埂等。

3.2 因地栽树

因地制宜的种植抗寒力强的树种、品种和砧木, 在小气候条件比较好的地方种植边缘树种,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越冬防寒的工作量, 同时注意栽植防护林和设置风障, 改善小气候条件, 预防和减轻冻害。

3.3 加强管理

提高抗寒性加强栽培管理有助于树体内营养物质的贮备。春季加强肥水供应, 合理运用排灌和施肥技术, 可以促进新梢生长和叶片增大, 提高光合效能, 增加营养物质的积累, 保证树体健壮。后期控制灌水, 及时排涝, 适量施用磷钾肥, 勤锄深耕, 可促使枝条及早结束生长, 有利于组织充实, 延长营养物质的积累时间, 从而能更好地进行抗寒锻炼。此外, 夏季适期摘心, 促进枝条成熟;冬季修剪减少冬季蒸腾面积;人工落叶等均对预防冻害有良好的效果。同时在整个生长期必须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

上一篇: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下一篇:素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