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低优质油菜

2024-10-01

双低优质油菜(精选11篇)

双低优质油菜 篇1

绿色“双低”油菜是指菜油中芥酸含量低于3%,菜饼中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低于30μmol/g的油菜品种。与常规油菜相比,“双低”油菜在生长发育上有许多特点:一是苗期生长慢,冬发不足,年前苗势略弱;二是感光性较强,常由于不能满足其对长日照的需求而使营养生长期延长,现蕾、始花推迟,花期缩短;三是对硼敏感,硼肥不足会造成荫角增加,甚至死苗;四是苔花期硝酸还原酶活性强,叶色深,耐肥性减弱,抗性下降。正确掌握壮苗培育技术和施肥技巧是绿色“双低”油菜获得优质高产的主要技术环节,现将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选择适宜品种

可因地制宜的选用以下高产优质品种,如德油6号、绵油15、蜀杂10号、蓉油12、德油8号等。绿色“双低”油菜有早、中、晚熟品种之分,从秋发高产角度出发,以选用中、晚熟品种为好,如德油6号、蓉油12等;因茬口、套种、直播栽培、避灾等需要,可选用中、早熟品种,如德油早一号。

2 合理规划布局,集中连片种植

选择无污染油菜主产区,作为绿色“双低”油菜生产基地,根据品种和熟期划片种植,防止因插花种植熟期不一致而造成的损失。合理轮作倒茬,减轻病害发生。

3 因地制宜,适期播种

播栽期是影响“双低”油菜产量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适宜的播栽期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温光条件、品种特性、栽培方法和生产条件等综合考虑,统筹安排,达到适播、适栽、秋发、冬壮、春稳的目的。一般来讲,中迟熟品种可适当早播;春性较强的早熟品种,年前早播易抽薹受冻,做应迟播。肥地宜早播,薄地可稍推迟。一般播期在9月中旬后期至9月底为宜,直播一般在10月底。此外,确定具体播期还要考虑当时的天气状况、土壤墒情等。

4 培育壮苗

4.1 选好地块,留足苗床

油菜苗床应选择没有种过十字花科作物、土壤肥沃、质地带砂性、地势较高、排灌方便的地块。苗床与大田比例一般为1∶4~5,即1hm2苗床地苗可栽4~5hm2大田。

4.2 精细整地,施足底肥

油菜苗床整地的要求:翻地不必过深,土壤必须细碎,厢面必须平整。开厢作畦,一般厢面宽1.5m左右,厢沟深15cm,四周应开好低于厢沟的围沟。开好厢后,施6.0~7.5t/hm2猪粪或30.0~37.5kg/hm2土杂肥、30%油菜专用肥750kg/hm2,均匀地撒在厢面上,并用铁齿耙等将其与土拌匀。

4.3 控制播量,匀播浅盖

油菜种子细小,播种量在7.5kg/hm2以内,播种力求均匀,播后应及时撒1层薄细土、渣肥,使种土密切接触,促进早出苗、出齐苗。

4.4 加强苗床管理

油菜苗床管理应抓好以下3点:一是早间苗早定苗。间苗时要求做到“五去五留”,即去弱苗留壮苗,去小苗留大苗,去杂苗留纯苗,去病苗留健苗,去密苗留匀苗。一般苗床间苗2~3次,第1次在齐苗时进行,间除丛苗,不使幼苗密集丛生;第2次在出现第1片真叶时进行,要求不搭叶,苗不靠苗。苗距约3~5cm;第3次在出现3片真叶时进行定苗,留稀留匀,苗间距以6.66~8.33cm为宜。二是适时浇水抗旱。油菜播种后常遇干旱,种子发芽出苗困难,要及时浇水抗旱。抗旱的方法一般是挑水泼浇,注意不要造成烂根死苗。三是早施肥早治虫,追肥次数用量应根据幼苗生长情况而定,一般2~3叶时追施腐熟人粪尿7.5~15.0t/hm2或尿素75kg/hm2对水泼施。油菜生长到5片真叶时,喷施1次硼肥,控制氮肥和田间湿度。油菜苗期虫害主要有蚜虫、菜青虫、黄条跳甲、菜蛾幼虫等,治虫要治早、治小,力争把害虫消灭在发生初期和部分地块。

通过科学管理育成苗龄30~35d、叶龄6~7片、苗高20~23cm、根茎粗0.6~0.7cm、叶柄短、无高脚苗、整齐一致、清秀无病虫的适龄壮苗。

5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5.1 适时移栽

油菜移栽期一般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栽培制度、土壤条件、油菜品种特性而确定。一般在10月中下旬开始移栽,11月上旬栽完。移栽苗龄一般为35~45d。

5.2 保证移栽质量

移栽油菜要做到“三要三边”和“四栽四不栽”。“三要”,即行要栽直,根要栽稳,棵要栽正。“三边”,即边起苗、边移栽、边浇定根肥(稀粪水和少量化肥)和定根水。“四栽四不栽”,即大小苗分栽不混栽;栽新鲜苗不栽隔夜苗;栽直根苗不栽钩根苗;栽紧根苗不栽吊根苗。高脚苗要深栽,以利早成活。还要运用多(烯)效唑,这样有利于形成壮苗。绿色“双低”油菜生长势强,移栽不及时容易形成高脚苗,直接影响油菜的早发。多(烯)效唑能有效抑制高脚苗生成,修饰株型,提高抗逆性,从而有助于产量的提高。在3叶时喷施150 mg/kg多效唑或30mg/kg烯效唑,喷洒要均匀,水量要充足。

5.3 合理密植

本着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播早栽宜稀、反之宜密的原则合理密植,适宜移栽密度为9~12万株/hm2。

6 平衡施肥

针对油菜生长发育对肥料的需求特点和目前油菜生产上普遍存在的重氮、轻磷、不施钾硼肥的施肥现状,采取控氮(施纯氮180~195kg/hm2)、增磷(施P2O590kg/hm2)、补钾(施氧化钾120~150kg/hm2)、配微(硼砂15kg/hm2)的平衡配方措施,做到有机无机结合,N、P、K、B配合。移栽前施有机肥15.0~22.5t/hm2、30%油菜专用肥750kg/hm2(或碳铵450kg/hm2、过磷酸钙600kg/hm2、氯化钾120kg/hm2)、硼砂15kg/hm2。在移栽成活返青后泼浇1次淡尿水提苗,11月下旬追施尿素75kg/hm2,促进营养体生长,12月底至翌年1月初结合冬灌追施尿素120kg/hm2作腊肥。油菜蕾苔期用磷酸二氢钾、硼砂各1.5kg/hm2、尿素3kg/hm2对水750kg/hm2进行叶面喷施。

7 加强大田管理,及时培土壅行

苗期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是早生根长叶,促进冬前生长。大田移栽后及时浇施定根水,促其早活棵,提高成苗率。栽后15d结合追肥进行1次浅中耕,疏松土层,清除杂草。12 月中下旬土壤封冻之前再进行1次深中耕,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促进根系下扎。翌年1月初结合冬灌追施腊肥。

油菜蕾苔期要重点做好培土壅行以防止后期倒伏;初花期选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防治菌核病;重病田于盛花期再喷1次;终花期及时打拾“三叶”减少病源;结角期蚜虫发生较重时可选用低互高效杀虫剂吡虫啉进行防治,安全间隔期在20d以上。

8及时收获,防止混杂霉变

油菜终花后30d左右,当全株2/3角果呈现黄绿色、主花序基部角果转现枇杷黄色、种皮变成黑褐色时,可抢晴收获。收获后在院场垛4~5d,堆顶加盖防雨层,抢晴摊晒、脱粒、晒干风净后入仓,脱粒、晾晒过程中注意防止混杂霉变。

摘要:介绍了绿色“双低”油菜优质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环节, 包括品种选择、合理布局、适时播种、培育壮苗、移栽密植、平衡施肥、田间管理、及时收获等内容, 为提高油菜产量, 增加菜农经济效益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绿色“双低”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刘秀清.优质高产双低油菜新品种[J].农村百事通, 2001 (15) :22-23.

[2]潘海云.双低油菜秦优10号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24) :208.

[3]王燕, 王国槐.薹油两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26) :11287-11288.

[4]吴国良, 芮金富.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引种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8) :184-185.

双低优质油菜 篇2

内容摘要:中国双低油菜的产品质量是限制中国油菜产业的瓶颈因素。本文以湖北油菜产业为例分析中国油菜加工企业及加工工艺的现状,并计算出在目前的加工技术条件下,中国双低油菜产业在加工利用领域中经济效益值的流失。由此,本文认为如能采取相应对策,中国双低油菜产业则应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中国双低油菜 加工 利用 经济效益流失

在研究中国双低油菜产业化进程时,我们论证了加入WTO后,中国双低油菜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得出随着市场准入空间的扩大,中国油菜产业在价格上不会受到严重冲击的结论。但在调查研究中我们也发现,油菜产品品质正成为制约中国油菜产业竞争力的主要瓶颈因素。问题似乎出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双低油菜生产的普及率不高,存在普通油菜和双低油菜混合种植现象;二是油菜加工利用水平不高。这两方面的问题不解决,即使中国油菜产业在价格上不受冲击,也不能保证其在品质上不吃亏。因此,提高中国双低油菜生产普及率和加工利用的水准,就成为提高中国油菜产业竞争力的当务之急。本文以对湖北油菜产业的调查研究为基础,侧重于探讨中国油菜加工利用领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之道。

双低油菜加工现状

中国油菜加工企业概况

油菜加工龙头企业在油菜产业化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目前中国油菜加工企业却普遍存在着大型龙头企业少,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加工工艺落后和加工生产能力过剩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在产业链中的带动作用。以湖北省为例,目前该省油脂加工企业约有5000余家,其中95%以上是小作坊式的乡镇村办加工企业,这些加工作坊生产规模小,设备简陋,产品单一。如农胜粮油加工厂(以下简称“农胜”)就是其中一家,该企业雇有职工6人,油菜籽加工量只70吨,加工工艺主要是压榨,年生产时间大约只有4-5个月。在这5000余家油脂企业中,只有几家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龙头企业,但即使是这几家龙头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也存在着规模小、技术含金量不高、产品单一且无精深加工等问题。如三月花油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三月花”)是湖北省的一家油脂加工龙头企业,该企业拥有职工228人,年加工能力9万吨,实际加工量仅1.1万吨,占沙洋县油菜籽产量的14%,实际生产天数约200天,税后利润154.15万元(根据调查结果统计而得,下同),效益不佳。目前湖北省真正具有龙头效应的油脂加工企业只有一家——天颐公司,它是全国最大的收购和加工双低油菜籽的企业,也是全国唯——家专门从事双低菜籽加工经营的上市公司,年加工油菜籽达到30万吨。但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天颐公司仍存在精深加工滞后、产品单一、龙头带动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天颐公司与双低油菜产业化对龙头企业的要求存在差距。

中国双低油菜加工工艺现状

加工工艺是保证油菜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而中国双低油菜加工工艺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以加拿大CANOLA HARVEST股份公司与“三月花”和“农胜”为例做如下比较:CANOLA HARVEST股份公司对油菜籽的加工主要分为优质油脂和饼粕蛋白的制备、油的深加工和饼粕的饲用加工。其加工工艺程序是:油菜籽分级去杂——加湿加热——磨碎——压榨——饼粉浸提——粗油加硫去杂——加漂*粉脱色——加碱脱脂——高温高压除臭——成品包装

而“三月花”的产品主要是菜籽油、饼粕和油脚中的酸化油。其加工流程是:去杂——轧胚——压榨——浸出——水洗脱磷——加白土胶(脱胶、脱色、脱臭)——成品包装。饼粕通过脱毒后作为饲料出售。“农胜”的加工设备更为简陋,只能生产毛油,加工程序仅为加热——磨碎——压榨,饼粕的残油量非常高。

从上述比较中可看出,中国双低油菜加工工艺反映出技术含金量低,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等问题,但同时这种现状也隐含如下结论:中国双低油菜如能在加工阶段扩大企业规模、改进加工工艺,则中国双低油菜产业应有潜力巨大的增值空间。

中国双低油菜加工领域的经济效益流失现状

经济效益流失(特指双低油菜加工利用领域)是指油菜加工企业限于企业规模、加工技术等原因,而导致整个油菜产业增加值的流失。它既是当前产业经济效益的直接损失,又是产业单位产品间接成本的虚增。同时也反映了产业经济效益挖掘的空间。因此,本文采用中国油菜籽产量数据,逐步计算其加工领域经济效益的流失价值,亦既油菜经济效益可以增大的空间潜力。

油菜籽按龙头加工大企业的出油率来计算,菜籽油可增加的经济价值

小作坊落后的加工技术导致的低出油率,是造成油菜加工领域经济效益流失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首先以菜籽油为例,按龙头加工大企业和加工作坊不同的出油率来计算油菜籽加工领域的经济效益流失价值。

油菜籽按国际先进工艺进行加工,菜籽油可增加的经济价值

考虑到大中型加工企业加工工艺与国外先进企业仍存在一定差距,因而本文进一步计算如按国际先进工艺进行加工,其能产生的经济增值。按国外先进企业加工技术加工,菜籽油产量又将增加57万吨,产值增加25亿元,增值率为14%。如果按照国外先进企业技术将油菜产业链开发到最精、最深、附加值最高境界,则油菜整体效益还具有更大的盈利空间。

饼粕按不同技术水平加工可增加的经济价值

双低菜籽饼粕是优质饲用蛋白的重要来源,且价格比豆粕低廉。它可以分摊油菜产品成本,减少经济效益的流失。但是油菜籽饼粕一般需脱毒后,与其他饲料进行合理搭配后才能作为高蛋白的饲料来源。中国油脂加工企业限于技术力量,对饼粕附加值的索取极为有限,饼粕的经济效益流失严重。

双低油菜利用现状及问题

双低油菜利用与双低油菜加工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生产过程。双低油菜加工是指对双低油菜籽采用压榨、浸出或其他方法获取油脂和饼粕的生产过程,其主要经济学根据在于根据消费来提供供给。而双低油菜利用则是采用高、精、尖技术对加工获得的油脂和饼粕进行深加工以获得各种营养价值和安全性都高的油菜产品过程,它着重根据供给新品种来创造需求。

双低油菜主产品增值利用现状与问题

主产品利用现状及问题 油菜深加工品质量是占领中国油菜产品市场的关键。国外同行业先进的加工流程既保证油菜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性和营养价值要求,又提高了企业利润。而目前中国油菜龙加工头企业加工工艺只能生产菜籽毛油、二级菜籽油和色拉油,基本无精深加工产品,菜籽油增值率过低。如“三月花”主产品仅为二级菜籽油,其税后利润值在总税后利润中占81.7%,菜籽油工业增加值约为0.18元/公斤。限于企业规模小、加工技术落后等原因,企业无法将油菜籽进行进一步深加工。而其余分散在各个乡镇的小加工作坊,只能生产毛油,谈不上对油菜籽利用。因此主产品应该可以实现的产值未能实现,增大了油菜产业的机会成本。

双低油菜副产品利用现状与问题 仍以上述两个规模不等的加工企业为例来阐述双低油菜副产品利用现状:“三月花”加工的副产品仅为脱毒饼粕和酸化油。饼粕税后利润值在总税后利润中占17.8%,工业增加值约为0.04元/公斤,增值率为2.4%。酸化油税后利润值在总税后利润中仅占0.4%,工业增加值约为0.001元/公斤,增值率仅为0.05%。除此之外企业对饼粕和不可食用油脂再无其他利用措施。与此同时,“农胜”没有能力对饼粕进行任何加工,饼粕只能卖给附近居民养鱼、种花和喂猪。

中国双低油菜副产品利用现状限制了油菜产业外部效应的挖掘空间。具体说来副产品利用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企业技术设备落后,副产品利用率极低,产业链条过短,饼粕和不可食用油脂(油脚)没有进入到下一生产链条中进行加工。企业生产成本高,在于没有被饼粕和油脚分摊。副产品质量不符合安全性和营养性要求。

中国双低油菜利用领域的经济效益流失现状

由于湖北双低油菜产业生产和加工能力位居全国之首,因而对湖北油菜产品利用的分析可以大致推断出中国双低油菜的利用几乎处于零状态的结论,为进一步量化双低油菜在利用领域中的`流失值,本文将分步计算双低油菜主产品和副产品应实现的经济增值。

中国双低油菜主产品应实现的增值

中国双低油菜如果按国外先进技术加工, 可生产出菜籽油产量455万吨和实现产值200亿元, 如果企业进一步将其中70%的菜籽油进行深加工(仅按25%的增值率计算), 则油菜主产品产值将提高到235亿元, 比按中国油菜龙头加工企业加工技术水平加工增加产值60亿元, 增值率将提高到34%。如果考虑到其他高利润产品, 则中国双低油菜主产品可实现的增值率空间十分乐观。

中国双低油菜副产品应实现的增值

如果中国油菜加工企业按国外先进技术加工, 可生产出饼粕产量626万吨和实现产值68亿元。如果将其中60% 来替代进口豆粕,按豆粕和菜粕每吨差价500元计算,每年就可节约进口成本约19亿元,仅这一项相当于中国饼粕产值增加22.38亿元(与按龙头企业加工技术水平进行加工获得的产值比较), 增值率38%,这既解决了菜籽饼的加工增值问题, 又避免了大量进口国外饲料来解决国内饲料供求缺口问题,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提高双低油菜经济效益的对策

培植龙头企业,打造精品名牌。中国菜籽油加工企业规模小,多而分散,加工工艺和流程难以控制油菜产品质量,油菜产品的精深加工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引导部分加工工艺落后、生产成本高的小企业走破产、兼并、联合之路,重点扶持壮大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力的加工企业,打造精品名牌,提高效益,实现双低油菜多元化加工的规模化和集团化。

提升企业加工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油菜产品增值率。中国油菜加工企业技术滞后,产品增值率过低,这种现状已严重影响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因此,企业应以健康、偏好为重点,提升加工利用技术,提高油菜产品增值率。

应充分利用WTO中的有关政策,逐步提高油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入WTO后,中国油菜产业的前途还有待于博弈。为推动双低油菜产业的发展,政府应充分利用WTO中的“绿箱政策”,为油菜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如在进出口贸易策略上,油菜行业在失去国家高保护的情况下,国家可以把用于价格和直接补贴的财力投入转移到“绿色”政策的合法名目之下,如引进外国先进的榨油技术和工艺及油菜籽的深加工技术,以此提升中国双低油菜产业加工企业的技术水准,以此提高油菜产品竞争力。

参考资料:

1.牛若峰,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吴淑珍,加拿大双低油菜的生产、加工与利用,作物研究[J],(4)

3.杨经泽、王新发,湖北省的油菜生产优势及双低油菜产业化,中国油料作物学报[J],1998

4.段志红、伍昌胜,加快油菜品种双低化,推进油菜产业发展,湖北农业科学[J],1998

双低优质油菜 篇3

一、特征特性

该品种生育期约210天,苗期长势较强,生长整齐一致,幼苗半直立,株型紧凑,开花集中,营养生长期长,不易早薹早花。植株高度190厘米左右,一次有效分枝10个左右,角粒数20粒左右,全株有效角果数400个左右,千粒重4.5克。综合性状好,抗倒伏,耐旱、耐湿,抗(耐)菌核病、病毒病能力较强。籽粒芥酸含量小于1%,硫甙含量小于25微摩尔/克·饼,含油量40%。大田表现产量高、品质优、丰产性好、适应性较广,适宜贵州省内各油菜生产区以及长江流域油菜生产区种植。

二、栽培技术要点

1.播种期:育苗移栽,宜在9月上中旬播种,5叶1心期移栽;直播,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

2.种植密度:中上等肥力田土,667平方米(1亩)保苗7000株左右;中下等肥力田土,667平方米保苗1万株左右。

3.施肥:该品种需肥量较大,应注意氮、磷、钾、硼肥的平衡施用。底肥667平方米施有机肥1000公斤,加过磷酸钙50公斤、氯化钾5~8公斤、硼肥0.5~1公斤混合施用,或667平方米施用硼肥0.25~0.5公斤,苗期喷施。

双低优质油菜 篇4

1.1 选用“两高双低”优质品种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实践和油菜品种特性, 因地制宜选用我省市近年来育出的“两高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 “蜀杂六号”、“蜀杂七号”、“蜀杂九号”、“川油18号”等, 为保证和提高油菜品质打下良好基础。

1.2 搞好隔离防杂, 集中连片种植

据研究, 甘蓝型油菜的异交率, 如果不同品种插花种植, 则当年品种间异交率就大6.15%, 最高可达到11.86%, ;开放种植, 当年芥酸平均含量将上升4%以上;但在成百亩的大田里种1年, 芥酸含量只上升1.2%。为了防止不同品种的异化授粉和生物学混杂, 应改变传统分家分户种植油菜的方法, 以整镇整村 (居) 连片集中种植, 并严格实行隔离防杂, 避免与普通油菜 (包括一些土杂类其他型油菜) 串粉杂交。同时, 还应特别注意防除野生油菜, 不用前茬是普通油菜的地方做苗床, 不用普通油菜果壳沤制的肥料做基肥, 以避免混杂。

1.3 建立制种基地, 实行统一供种

为了保证所用“两高双低”油菜种子的质量, 应选择具有严格隔离条件的地点, 建立“两高双底”油菜制种基地。基地的选择一般是充分利用山区、丘陵的冲田, 平原地区的湖心岛, 据统计分析, 品种保纯效果随着空间隔离距离的增加而提高, 在800~900m以上的隔离条件下, 能较有效地减少风力串花混杂。对于新的制种基地, 在油菜生育期内进行2~3次除杂, 种子充分成熟后单收、单打、单标签。同时, 对种植“两高双低”优质油菜的村社, 应采取统一供种的方法, 以避免与不纯种子及普通油菜种子混杂种植, 以及与普通油菜籽混收贮、加工。

1.4 防止机械和栽培混杂

在进行“两高双低”油菜籽收获运输, 晒场或田间脱粒, 器具装载, 仓库贮藏的过程中, 注意防止机械混杂和人为掺杂, 使“两高双低”油菜籽真正成为优质商品油菜籽。凡是种过常规油菜的旱地, 要求3年内不能做苗床, 3年内不能种“两高双低”优质油菜, 以防止由栽培条件而导致的机械与生物学混杂。另外, 大面积发展杂交优质商品油菜的地区, 最好以水稻作为前作, 以避免产生混杂。

2“两高双低”优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2.1 适时早播, 培育壮苗

根据当地温度条件、品种特性及耕作制度等因素, 改迟播或过早播种为适期播种, 杜绝迟播或过早播种的现象。对于“蜀杂六号”、“蜀杂七号”、“川油18号”等“两高双低”杂交油菜中熟种, 平坝、丘陵地区的最适播期一般选择在9月26日左右播种, 10月底移栽, 川南应适当晚播。为了培育壮苗, 在播期前应注意按苗本比为1:5~6的比例选好备足苗床, 做到将苗床开沟做厢, 精心整地。播种时, 进行种子清毒和精选, 并做到施足底肥, 均匀撒播, 播后施用细灰渣肥或草木灰盖种。出苗后, 做到第一片真叶时匀苗, 2~3片真叶时按苗间距8~10cm定苗、匀苗, 定苗时注意去除弱苗、病苗和杂苗, 保留健壮苗。同时, 加强苗床田间管理, 及时追肥除草, 防止菜青虫、蚜虫和苗期病害。

2.2 中苗早栽, 合理密植

我省多年油菜生产实践证明, 中苗早载可减少根系损伤, 返青成活快, 利于油菜早生快发提高单产, 相对传统的大苗迟载有许多优点, 应普及推广中苗早载技术, 对于翻耕田地, 在前作水稻散籽时及时进行开沟排水, 水稻收获后精心整地, 开好“三沟” (边沟、中沟、厢购) , 排除“三水” (地下水、潜层水、外来水) , 施足底肥, 在油菜生长到4—6片真叶时, 在采用宽窄行移栽, 移栽时做到选用壮苗, 进行“三带” (带土、带肥、带药) 移栽, 栽后立即浇灌定根粪水, 确保苗全、苗余。油菜种植密度一般确定为每亩8000株左右, 在此基础上, 土壤肥力较好和移栽较早的可适当稀些, 反之, 则可适当密些。

2.3 配方施肥, 增施硼肥

针对生产上存在的施肥不合理或施肥不足等问题, 按照油菜需肥规律和“两高双低”油菜需肥特点, 采取“施足底肥、早施提苗肥、重施开盘肥、看苗施好蕾苔肥”的施肥方法, 同时, 应针对“两高双低”油菜对硼肥敏感的特点, 增施硼肥, 防止油菜出现“花儿不实”.一般施纯氮12~15kg/667m2, 氮硼钾肥比例为1:0.5:05~0.8, 用硼砂500~750g/667m2作底肥, 或在苗期, 苔花期各用100g硼砂对入防病药液中喷施。

2.4 加强田管, 综防病虫

在油菜移栽后, 对田间湿度大的田块, 应及时清理“三沟”, 做到沟沟相通, 排除渍水。及时进行中耕除草, 摘除老黄病叶, 并综合防治病虫害。油菜苗期主要防治蚜虫、菜青虫、跳䖬, 花期重点防治菌核病、霜霉病、青荚期重点防治蚜虫。

参考文献

[1]吴德芳, 刘基敏.“两高双低”优质油菜保优高产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 2001, (9) :17.

双低油菜大苗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篇5

1.适时早播育大苗 双低油菜的生育特性与普通油菜有明显不同,如苗期生长缓慢,抽薹开花迟等。适时早播,可有效地克服上述不足,为培育大龄壮苗奠定基础。以中熟品种为主,在9月上旬播种,比常规栽培提早10 ~ 12天。留足苗床,苗床与大田的比例为1∶5。每667平方米(1亩)大田需种子100克。苗床要求肥足、土碎,每667平方米施人畜粪1250公斤或三元素复合肥30公斤,钙镁磷肥25公斤。3叶龄前及时间苗,去密留稀,保持幼苗疏密得当。2 ~ 3叶龄,视苗情浇施1 ~ 2次粪水加尿素提苗。5叶龄后生长加快,此时应采取促控相结合的措施,一方面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加喷施宝促进生长,同时又要喷多效唑(每667平方米用100克,对水30公斤)防止徒长。移栽时,油菜苗必须达到7 ~ 8片绿叶、苗高25厘米、根颈粗0.7厘米、苗龄40 ~ 45天的壮大苗标准。

2.科学施肥夺高产 大田的整地方法与常规栽培相同。黏性土畦宽1.1米,沙质土畦宽1.4米。根据双低油菜的需肥特点和有关研究表明:每生产100公斤油菜籽,需施纯氮10公斤,纯磷4公斤,纯钾9公斤,三要素比例为3∶0.4∶1。磷、钾肥全部做基肥施入。氮肥60%做基肥,30%做苗肥,10%做薹肥。大田基肥要求每667平方米施猪牛栏粪2000公斤,尿素12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氯化钾10公斤,硼砂1公斤。

3.大苗稀植促秋发 在10月上、中旬带肥带药移栽,最迟要在10月25日前完成。移栽早,气温高,成活快,利于秋发。采取宽行窄株栽植,行距34厘米,株距18厘米,以减少荫蔽,利于通风和除草追肥。大苗稀植,每667平方米栽8000 ~ 9000株。栽后浇水定根(天晴可全田灌水代替浇水),第2天喷施乙草胺等芽前除草剂。活苗后主攻秋发,这是夺取高产的关键。用粪水掺尿素连浇2次(每次每667平方米用尿素3公斤),同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加喷施宝2次。12月底前,要求植株达到有绿叶12 ~ 13片,最大叶片长25厘米,宽度15厘米。

4.打顶发枝增角果 角果、粒数、粒重是构成油菜产量的三个要素。粒数、粒重因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人为控制的增产潜力较小,而角果却是个最活跃的产量构成因素,打顶能促使腋芽发枝,是增加角果最简便有效的方法,而大苗稀植,植株健壮,中下部通风透光,为打顶后发枝创造了有利条件。大苗稀植苗龄大,移栽早,比常规栽培提早6 ~ 8天抽薹,应在油菜抽薹15 ~ 17厘米时打顶,摘去薹尖6 ~ 9厘米。为促使发枝快而壮,打顶后应立即施1次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4公斤加氯化钾2公斤(趁下雨追施或对水浇施)。

双低优质油菜 篇6

近年来, 随着国家油菜产业结构的调整及油菜“三高 (高产、高抗、高效) ”“五化 (机械化、轻简化、集成化、规模化、标准化) ”的产业发展要求, 对油菜品种选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此设计了本次优质双低油菜品种比较试验, 希望可以通过科学的试验, 筛选出适合当地的有利于“三高”“五化”的双低油菜品种, 为广大农户增产增收乃至张掖市油菜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民乐县永固镇南关村, 海拔2 430 m, 前茬作物为大麦, 试验田播种前旋耕、耙耱各1次, 镇压1次。土壤为耕灌栗钙土, 土层深厚, 土壤肥力中等, 地势平坦[3]。

1.2试验材料

供试油菜新组合13个, 具体如表1所示, 均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提供[4]。

1.3试验设计

试验设14个处理, 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 以生态区主栽品种青杂5号 (青杂305) 作对照 (CK) 。2次重复, 试验采用间比法排列, 小区面积15 m2 (6.0 m×2.5 m) , 行距20 cm, 株距10 cm, 小区走道0.8 m[5,6]。

1.4试验方法

试验播前施磷肥375 kg/hm2、磷二铵75 kg/hm2、碳铵600 kg/hm2、颗粒硼15 kg/hm2。4月29日开沟播种, 6月15日浇水。浇水前追施尿素225 kg/hm2, 其他管理按照试验设计和大田管理相结合进行。

2结果与分析

2.1生育期和抗逆性调查

由于油菜生长期内有效降水较往年偏多, 致使整个张掖油菜产区花期延长。9月中旬整个产区受到了冻害, 所有参试品种虽个别角果出现黄斑, 但由于低温过后气温回升较快, 试验区未受到影响。田间观察得知, 在参试材料中A8 (1801R×5A) 较其他材料偏早;B3 (25-3R×5A) 较其他品种偏晚;B4 (1584R×168A) 组合田间长势较差, 抗倒能力较差 (表1) 。

在收获前, 对各参试材料进行抗逆性调查, 随机选取100株的样本数进行油菜抗倒性及菌核病感染株观察统计 (表2) , 表明在所有材料中对抗倒能力较弱的有A3 (1801R×168A) 和B4 (1584R×168A) , 其余材料的抗倒性较好。在菌核病调查中, A2 (9-1R×98-2A) 和A8 (1801R×5A) 与CK的菌核病感染株数相同, 均为1%, 在所有材料中表现为相对高抗;B4 (1584R×168A) 有6%的感病株, 表现为相对低抗;其余材料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

2.2性状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 所有材料中株高最高的是A6 (9-1R×10A) , 为183.3 cm, 较CK高0.1 cm, 株高最低的是B2 (105R×98-2A) 和B4 (1584R×168A) , 均为159.3 cm, 较CK低13.05%;有效分枝部位CK最高, 为116.2 cm, 其余均在100 cm以下, B3 (25-3R×5A) 最低, 为54.4 cm, 较CK偏低53.18%;单株有效角果数最多的是A6 (9-1R×10A) , 为228.4个, 最少的是A8 (1081R×5A) , 为119.4个。

2.3产量结果

通过对重复间小区产量比较发现, B1 (15R×5A) 小区产量最高, 为6.80 kg, 折合产量4 533.33 kg/hm2, 较CK增产2.56%;其次是A4 (104R×33A) 小区产量, 为6.78 kg, 折合产量4 520.00 kg/hm2, 较CK增产2.26%;产量最低的是B5 (27-1R×5A) , 为5.45 kg, 折合产量3 633.33 kg/hm2, 较CK减产17.80%。

3结论

本年度由于全生育期内有效降水较往年偏多, 所有参试材料产量表现较好, 通过田间观察, B1 (15R×5A) 其小区折合产量最高, 同时在收获时成熟度较对照青杂5号 (青杂305) 好, 拟推荐该品种参加省级油菜区域试验。

摘要:在张掖市开展双低油菜品种试验, 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内有效降水较往年偏多, 所有参试材料产量表现较好, 通过田间观察, B1 (15R×5A) 其小区折合产量最高, 同时在收获时成熟度较对照青杂5号 (青杂305) 好, 拟推荐该品种参加省级油菜区域试验。

关键词:油菜,品种试验,双低,优质,农艺性状,产量

参考文献

[1]施菊裕, 石超民, 郁建萍.我市双低油菜新品种 (系) 比较试验[J].种子世界, 2004 (11) :21-22.

[2]赵祥祥, 刘葛山.双低油菜淮油16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 2000 (11) :9.

[3]双低油菜常规新品种:华油双3号[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00 (9) :17.

[4]朱建方, 杨献中, 王云华, 等.双低油菜“沪油12”的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 2000 (1) :48-49.

[5]聂丽群, 徐一兰, 高建彬, 等.南县油菜新品种引进及适应性试验初报[J].湖南农业科学, 2012 (17) :16-18.

双低优质油菜 篇7

1 特征特性

1.1 性状表现

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核不育杂交种, 全生育期平均236d。幼苗叶色较浓, 冬季匍匐型, 叶片缺刻浅, 长柄叶裙边明显, 叶面平展, 蜡粉较厚, 花瓣鲜黄色, 椭圆形平展, 主花序较发达, 角果长度中等, 种皮黑褐色。平均株高155cm, 分枝节位35cm。一次有效分枝8个, 二次有效分枝7个, 主花序长60cm, 单株有效角果数400个, 每角粒数20粒, 千粒重3.7g。菌核病发病率23.3%, 病指10.68, 病毒病发病率18.3%, 病指7.6, 低抗菌核病和病毒病, 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区试抽样检测, 芥酸含量1.06%, 硫苷含量35.4μmo L/g, 含油量40.76%, 品质符合双低优质油菜标准。

1.2 产量表现

在上海市2000年、2001年的区域试验中, 连续2年产量居首位, 分别达到2 904.0kg/hm2和2 704.5kg/hm2, 比对照沪油12增产17.8%和24.8%, 达极显著水平。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33.05kg/hm2, 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2.85%, 该品种自2005年引进太湖县区试, 位居12个参试品种第二名, 产量2 901.0kg/hm2, 2006~2007年试种5.3hm2, 平均产量2 814.75kg/hm2, 比对照绵油11增产9.47%。在2008~2009年度的油菜高产创建活动中, 太湖县弥陀镇白洋村一农户创下了3 996kg/hm2的新纪录, 位居15个参加高产攻关品种的第一名。同年, 太湖县新仓镇选用核杂7号兴办的47.3hm2的油菜示范片, 片内产量平均达3 205.5kg/hm2, 其中一农户创下3 889.5kg/hm2的高产纪录。

2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1 苗床准备

选择土质松软肥沃、排灌方便、地势平坦的地块作苗床, 按1∶5~6的比例配置苗床面积。播前1周结合耕整施腐熟有机肥22.5t/hm2、尿素52.5kg/hm2、磷肥375kg/hm2, 优质硼砂7.50~11.25kg/hm2, 全层均匀施入土中。

2.2 培育壮苗

9月25~30日播种, 精选合格油菜种7.5kg/hm2拌土来回均匀撒播, 播后覆盖1层细土。1叶1心间苗, 3叶1心定苗, 拔除杂苗、异生苗、弱小苗, 均匀留苗110~130株/m2[3]。结合定苗除草松土, 浇水补墒并喷施150mg/kg多效唑溶液 (15%多效唑粉剂50g对水50kg) 培育矮壮苗, 栽前5~7d追尿素37.5kg/hm2作送嫁肥。

2.3 大田整地

大田耕整达到土细土爽, 开沟做厢, 厢宽1.5m, 田内腰沟、围沟、厢沟畅通, 厢平沟直, 确保明水能排, 暗水能滤。根据太湖县实际, 产菜籽3 000kg/hm2以上, 施肥总量纯氮、纯磷、纯钾、纯硼必须分别达到195, 75, 105, 1.65kg/hm2以上, 其中磷肥全部用作基肥, 氮、钾肥60%作基肥, 40%作追肥。基肥施优质土杂肥22.5t/hm2, 35% (16∶9∶10) 测土配方肥525~600kg/hm2、优质硼砂3.75 kg/hm2, 于耕整时施入沟内或穴内。

2.4 移栽

以宽行窄株的条栽方式为宜, 行距38~40cm, 株距22~25cm, 栽10.5万~12.0万株/hm2。稀植高产栽培技术配套条件下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左右。在移栽前2~3d喷好送嫁药, 防止将病虫害带入大田[4]。在移栽前一天下午, 苗床浇透水, 以利起苗, 拔苗速度快;少伤根, 多带护根泥, 提高成活率;栽入大田后不易失水干枯发生死苗现象, 恢复生长快。浇至土壤湿润容易起苗为准。移栽时做到选用壮苗, 进行“三带” (带土、带肥、带药) 移栽, 确保苗齐、苗全, 边栽边浇定根水。核杂7号育苗至移栽一般35d左右, 以10月底至11月上旬移栽为佳。

2.5 大田管理

重在清沟排渍与抗旱保墒、防冻保苗、科学追肥和防治病虫害。油菜返青成活后, 追尿素75kg/hm2作提苗肥, 20d左右再追尿素112.5kg/hm2作促苗肥, 浇水穴施或雨前撒施。每隔20~30d松土除草1次, 草害严重时选用高效盖草能等进行化除。及时防治油菜蚜虫和菜青虫, 遇干旱期要适当增加防治次数, 避免发生病毒病。一般用啶虫脒或吡虫啉防蚜虫, 用菊酯类加阿维菌素防菜青虫。12月底至翌年1月上旬重施腊肥, 以有机肥为主, 施腐熟人粪尿7.5~15.0t/hm2加尿素75kg/hm2。越冬期进行1次松土壅根, 增加土壤通透性能, 提高抗寒力。中耕松土后叶面喷施100~150mg/kg的多效唑, 并在油菜行间覆盖稻草或草木灰, 预防低温冻害。薹高10cm左右时, 用金地来速溶硼750kg/hm2对水750kg叶面喷雾, 初花期再喷1次。雨后及时清沟查淤, 保证腰沟、围沟、厢沟通畅, 防止渍害, 降低田间湿度。预防菌核病, 在抓好清沟排水, 摘除基部老、黄、病叶的基础上, 注重化学防治。即在油菜主茎开花95%时用80%多菌灵超微粉或40%菌核净1.5 kg/hm2或25%咪鲜胺乳油750m L/hm2对水900kg喷雾, 7~10d后再喷1次[5]。

2.6 适时收获

终花后30d左右, 当植株2/3角果呈黄绿色, 主花序基部角果转现枇杷黄色, 种皮黑褐色时, 为适宜收获期。在油菜收获时间, 采取早、晚收获, 早晚气温低、湿度大, 不易裂角落粒。收割后经堆垛或摊晒, 在角果充分干燥后及时脱粒, 做到颗粒归仓。

参考文献

[1]康圣好.高产优质油菜品种“核杂7号”[J].农村百事通, 2008 (14) :32, 77.

[2]周熙荣, 庄静, 孙超才, 等.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双低杂交种核杂7号的选育[J].上海农业学报, 2006 (4) :6-9.

[3]胡正元, 李宇峰.双低杂交油菜高产保优制种模式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 2005 (1) :27-30.

[4]邹晓芬, 汤洁, 戴兴临, 等.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赣油杂2号”菜油两用栽培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 2005 (4) :32-35.

双低油菜高产途径与栽培技术 篇8

1 高产途径

1.1“秋发”是双低油菜高产栽培的基础

油菜秋季发棵称为“秋发”。秋发型油菜形态指标是秋末 (11月底) 油菜有9~10片绿叶, 叶面积指数1.5~2.0, 苗子长相似钵子大, 其开盘直径在30 cm以上。油菜秋发增加了油菜的叶片数、叶面积, 为春后油菜高产奠定了坚实的生理基础;秋发油菜生长快, 叶面积发达, 光合能力强, 光能利用率高, 贮藏养料多, 是油菜春壮的基本保证;秋发型油菜抗寒性强, 肥料利用率高, 植株分枝数、角粒数、角果数、千粒重均比冬发型油菜多, 具有较大的增产能力。

1.2“春壮”是双低油菜高产栽培的关键

春壮是优质油菜品种生育特性的需要。双低优质油菜一般生育期较长, 普遍表现开花迟, 花期短。豫南地区春季多有倒春寒, 还有较重的阴害、湿害、干旱等自然灾害。因此, 应以培育壮苗越冬、春季稳发为宜。如果春后生长不壮或贪青晚熟, 容易感染病害, 甚至造成倒伏, 明显降低产量。因此, 只有春季生长健壮, 才能达到防病、高产的效果。

2 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选择丰产性、稳产性好、纯度高、品质优、安全放心的杂交油菜品种, 如双油8号、杂98033、德油8号、渝油21、油研九号、华油2790、陕油8号等。播种前用比重为1.03~1.10的盐水 (5 kg水加盐750 g) 或泥水选种, 除去上浮的菌核、秕粒和虫蛹, 将下沉的种子取出用清水洗净、晾干 (不能曝晒) 后播种, 以保证种子饱满、整齐一致。

2.2 精细整地

稻油轮作田要在水稻蜡熟期开中沟排水。水稻收获后在土壤干湿适度时进行翻犁晒垡, 深耕20 cm左右;秋茬地要早腾地、早施基肥、早整地;旱地应及时犁耙, 注意保墒。整地要求土块耙碎平整, 使土壤上虚下实, 以利适时播种。同时, 抓好沟厢配套, 厢面不宜过宽, 以1.5 m左右为宜。厢沟、中沟、围沟要配套, 以利于年前和年后的清沟排渍工作, 使明水能排, 暗水能滤、雨住沟干[1,2]。

2.3 连片隔离种植

油菜属于常异花授粉作物, 生产上易发生生物混杂, 导致产量降低, 品质变劣。为了保证品质优良, 提高其商品性和经济效益, 优质油菜生产必须集中连片, 严格隔离。根据具体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以村或乡建立隔离区[3], 隔离区与其他油菜品种或能串花的十字花科蔬菜的距离应在600 m以上。1个隔离区只能种1个双低油菜品种。

2.4 适时早播, 合理密植

豫南地区油菜适宜播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播种方法为直播时提倡条播或点播, 行距30~40 cm, 株距18~20cm。播种后覆盖约0.5 cm厚的优质、腐熟、干细有机肥。大田播种量为3 kg/hm2左右。正常播期田块, 留苗15万~18万株/hm2;晚播田块可适当密植, 留苗27万~30万株/hm2;早播、肥力较高田块可适当稀植, 留苗12万~15万株/hm2。

2.5 科学配方施肥

根据油菜的需肥规律和产量指标来确定施肥量、施肥种类和方法。中等肥力土壤要获得2 250 kg/hm2产量或者高肥力土壤要获得3 000 kg/hm2的产量, 需施纯氮150~180 kg/hm2, 中等肥力土壤要获得3 000 kg/hm2产量或者高肥力土壤要获得4 500 kg/hm2的产量, 需要施纯氮210~240 kg/hm2。磷、钾肥用量可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 施五氧化二磷112.5~150.0kg/hm2和氧化钾150.0~187.5 kg/hm2及优质硼砂15 kg/hm2, 氮、磷、钾的施用比例以1.00∶0.64∶0.80为好。在施肥方法上, 把经过充分发酵腐熟后的有机肥及50%的氮肥和全部的磷、钾、硼肥作底肥一次性施入。然后根据苗情早施苗肥、追施腊肥、稳施薹肥、补施花肥。使油菜苗期健壮、薹期稳长、花期茎杆坚硬、角果发育期不脱肥早衰, 也不贪青倒伏。氮肥作底肥、苗肥、蕾薹肥的施肥数量比例为5∶2∶3。在开花期结合防治病虫害, 喷0.2%的硼肥和磷酸二氢钾溶液300~1 125 kg/hm2。在底施硼肥的基础上, 油菜生长过程中还应喷施硼肥2次。第1次在苗期进行, 时间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 第2次在蕾薹期进行, 时间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用0.2%硼砂溶液750 kg/hm2, 或速东硼450 g/hm2对水750kg叶面喷施。

2.6 田间管理

齐苗后在3~4叶间苗, 单行留苗, 株间距3~5 cm。5~6叶定苗, 依据行距大小, 按照留苗密度确定株间距。定苗后应及时追施苗肥, 中耕除草, 尤其是晚播油菜田更要搞好中耕松土和除草工作, 加强管理, 促苗秋发。在5~6片真叶时, 用15%多效唑粉剂750 g/hm2对水750 kg喷施, 能有效增厚叶片, 抑制根茎延伸, 增强抗冻能力;在油菜封行前长至8~9片真叶时, 即11月初进行中耕培土, 培厚、培严实, 围好根颈, 防止根颈外露受冻[4]。春雨后要结合土壤墒情浅锄保墒;抽薹期结合中耕培土, 可破坏菌核病的子囊盘和保墒防倒。

2.7 病虫草害防治

为保护环境, 确保油菜质量, 严格禁止使用残留期长、残留量大、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油菜生产过程中主要病虫害有菌核病、霜霉病、蚜虫、跳虫、菜青虫、小菜蛾等。要采取合理轮作、培育壮苗、控制氮肥施用、春季中耕培土、摘除枯黄老叶、病叶等农业措施与适当的药剂防治结合, 可取得良好效果。油菜草害种类主要有看麦娘、猪殃殃、巢菜等。可以通过水旱轮作、精细整地、适时中耕等措施除草。化学防治可采用免耕灭茬、土壤封闭和苗后除草3种方式。

2.8 适时收获

当全田80%左右有效角果呈现淡黄色, 种皮显示固有色泽, 种子变硬时, 油菜即进入成熟期。在油菜进入成熟期后适时收割, 以阴天或早上露水未干时收割为宜, 不要过早收割, 以免影响产量和含油量。收回的油菜要注意堆垛促进后熟, 及时脱粒晾晒, 防止霉变。

参考文献

[1]张永泰, 李爱民, 惠飞虎, 等.杂交油菜新品种扬优8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中国农学通报, 2007 (6) :295-298.

[2]寇志强, 沈东风, 刘亚丽, 等.豫油5号油菜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2002 (2) :14.

[3]刘鹏, 吴朵业.油菜“史力佳”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 2007 (10) :27.

保证双低油菜品质的办法与措施 篇9

油菜籽主要有两大用途:一是主产品油脂, 菜籽脂肪含量一般在33%~50%, 主要用来加工食用油;二是副产品饼粕, 菜籽饼粕蛋白质含量一般在22%左右, 主要用作饲料。

近年来, 随着人口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和养殖业发展, 食用植物油和蛋白饲料需求量不断增加。但受多种因素影响, 国内油料生产能力增长缓慢, 产需缺口扩大, 进口增加, 对外依存度上升。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和大豆进口国, 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不到40%, 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国内油料生产能力, 挖掘增产潜力, 保持一定的自给水平。在此基础上, 湖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的指导意见》, 其指导思想明确为: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以“调结构、转方式、稳产能、增效益”为主线, 以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经营为重点, 以满足城乡居民健康营养消费需求为目标, 全力建设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 打造在全国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菜籽油品牌, 振兴油菜产业。

钟祥市位于湖北省中部, 常年油菜种植面积在60万亩左右, 无论面积、单产、总产、加工能力都位居湖北前列, 是湖北省双低油菜保护区建设的重点区域。

1 油菜品质的现状

钟祥市从2005年开始, 在农业部油料及其制品检验检测中心的支持下, 对油菜籽品质进行监测。油菜籽的芥酸含量与品种密切相关, 田间抽样结果显示, 非“双低”品种, 芥酸含量全部超标, “双低”品种生产出来的油菜籽芥酸也不能百分百的达标。随着“双低”品种推广面积的扩大, 芥酸含量的达标率在逐年提高[1]。

中粮祥瑞公司是钟祥市的重点油脂加工企业, 年加工油菜籽的能力在30万t以上。企业在2004年建成初期, 每年收购钟祥市及周边县市的油菜籽10万~15万t, 对稳定油菜籽面积及保证农民种植油菜的经济效益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对该企业生产的菜籽油芥酸进行检测得出, 2004年芥酸含量为20%, 2010年下降到15%, 2015年下降到8%, 2016年检测结果基本与上年持平。

菜籽中的硫苷含量是关系到菜粕中蛋白质利用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检测结果显示, 非“双低”品种硫苷都在40μmol/g以上, “双低”品种硫苷都在30μmol/g以下。华中农业大学研究, 双低油菜饼粕可以加到生猪的配合日粮的比重由不到8%提高到20%, 极大地降低了生猪的饲料成本。

2 采取的办法与措施

按照湖北省《关于建设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的指导意见》要求, 钟祥从2016年秋播开始着手进行双低油菜保护区建设, 争取早日完成任务, 打造出双低油菜品牌, 提高油菜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 明确双低油菜的质量标准

目前, 双低油菜质量标准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416-2000。该标准规定, 菜籽油中芥酸含量小于5%。低芥酸菜籽油国家标准GB1536-2004。该标准规定, 芥酸含量小于3%。canola标准, 该标准规定, 芥酸含量小于1%, 饱和脂肪酸小于7%[2]。这个标准是目前国际上最严格的标准之一。

2.2 筛选优质高产品种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 总结出:在推广品种的筛选上必须坚持“安全、优质、高产”的原则。安全放在首位是确保农民种植油菜利益的前提条件, 不能马虎, 不能掉以轻心。油菜品种安全主要是指播种品质, 品种的真实性, 品种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修改后, 油菜种子由审定制度改为登记制度, 扩大了种子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也增加了农民选择品种的市场风险。

钟祥在油菜品种的筛选上主要采取的措施:一是每年坚持从市场上收集品种进行集中展示, 按照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质量标准等表现进行评分, 从中选择适宜的品种。二是每年坚持进行品质检测, 跟踪到品种。检测样本来源主要是田间取样和仓库取样, 田间取样样本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品种的品质, 仓库取样容易造成机械混杂, 样本往往不能真实反映出品种的品质状况。三是坚持集中统一供种试点, 实现区域化、规模化种植。按照湖北省财政厅、农业厅关于油料大县奖励资金使用办法的相关规定在油菜主产区域实行优惠或免费供种, 从2016年秋播开始, 试点由村扩大到乡镇, 在区域内种子实现统一供应, 要求做到“一镇一品”, 减少生物混杂和机械混杂的可能性, 确保双低油菜品质达标。

2.3 推广油菜全程机械化技术, 降低劳动强度

国家在油菜籽收购政策调整后, 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在下降。要想提升油菜生产效益, 在生产上必须通过机械取代人工劳动, 降低生产成本。

钟祥的油菜机械播种技术得到农民认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通过改良播种机, 能够做到精量播种, 每亩播种量可以控制在200g左右, 比油菜撒播省种, 能够达到育苗移栽的效果。

机械收获效果也有很大提高, 机械收获的田间损失率可以控制在8%以内。

2.4 与企业签订订单, 让农民得到实惠

中粮祥瑞公司是钟祥境内最大的油脂加工企业, 该企业积极配合钟祥市双低油菜保护区建设项目, 公开承诺凡符合双低油菜质量标准的油菜籽, 在公司当天挂牌价基础上加价0.1元/kg。企业与相关乡镇签订了油菜籽收购合同。

3 将要达到的效果

钟祥从1990年开始在湖北省率先推广优质油菜, 小规模加工出低芥酸菜籽油产品, 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能力, 不能满足和保证市场供应。通过双低油菜保护区项目建设, 达到以下效果:

一是打造荆楚花牌低芥酸菜籽油品牌。中粮祥瑞公司菜籽油的自主品牌是荆楚花, 是普通菜籽油品牌, 在市场上竞争能力不强, 受外界市场冲击比较大, 效益得不到保障。

目前市场食用调和油0.9万元/t左右, 普通菜籽油1万元/t, 低芥酸菜籽油至少在1.2万元/t以上。要打造低芥酸菜籽油品牌, 满足市场供应, 项目区生产的油菜籽必须满足和保证企业的最低加工能力, 尽力保证产品质量。中粮祥瑞公司现有的加工能力为:日加工油菜籽1 000t, 精炼菜籽油400t。如果不能满足这个基本条件, 其产品就容易被非双低菜籽机械混杂, 品质达不到标准。

二是充分利用菜粕中的蛋白质资源, 降低饲料成本。大豆饼粕价格在4 000元/t左右, 菜粕价格在800~1 200元/t。按照纯蛋白质计算, 菜粕成本比豆粕降低了40%以上。

摘要:通过推广双低油菜保护区建设项目, 在质量标准的制定, 品种选择, 推广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 与企业签订订单等事项上的落实, 打造低芥酸菜籽油品牌, 达到提升油菜生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双低油菜,低芥酸菜籽油,硫苷

参考文献

[1]高世海, 郑厚国, 柳喻, 等.钟祥市油菜品质现状及优质油品牌创建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 (12) :21-23.

双低优质油菜 篇10

一、合理摘薹

1. 摘薹时间。育苗移栽的“双低”良种油菜,当薹高达到30~35厘米时摘薹较好。应做到早薹早摘,迟薹迟摘,切忌大小薹一起摘而影响菜薹和菜籽产量。

2. 摘薹标准。“双低”油菜摘薹高度适中,不仅能够增产“双低”油菜菜籽,而且出售菜薹又可增加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倘若摘薹过高,则会导致油菜籽减产。据试验,摘薹10厘米高的比不摘薹的增产油菜籽15%,因此,摘薹的标准一定要把握好,以摘去薹尖10厘米高最佳,基部应保留10厘米高以上,以便其分枝。考虑到油菜薹的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摘薹高度以10~15厘米为宜。

3. 直播油菜也能摘薹。近年来,稻田免耕直播“双低”油菜发展较快,主要原因是直播具有省工、节本、增效的特点,而且直播“双低”油菜摘薹也能增产油菜籽。试验结果表明:在稻田免耕直播条件下,每亩播种134克,在薹高30~35厘米时摘去嫩薹20厘米高,菜薹、菜籽产量及经济效益均最高;但考虑到菜薹的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直播“双低”油菜的摘薹高度仍以10~15厘米为宜。

二、蕾薹期施肥管理技术

1. 施用薹肥和喷多效唑控长防倒伏。在“双低”油菜薹高6厘米时,亩施尿素7.5千克左右做薹肥。对基肥不足或肥力跟不上的田块,要早施,每亩施用尿素量可增至12.5千克左右,以满足油菜薹期生长发育对氮素的需要。长势强旺的田块可不施或少施,而是在油菜薹高10厘米左右时,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克对水50千克喷雾。如果旺长厉害,多效唑用量可加大约1倍(55~60克)。

2. 喷施硼肥和叶面肥。抽薹期(薹高15~30厘米),分两次喷施,每次间隔15天。每次每亩用活力硼或速乐硼50克+磷酸二氢钾100~150克(以提高油菜籽饱满度和重量)对清水60~75千克(即4~5桶水),选在晴天下午喷施,以油菜叶片正反两面黏满雾滴、水不下滴为宜(气孔在叶的背面,喷施背面效果更好)。如喷施后4小时内遇雨应补喷1次。喷施时期宜早不宜迟,最迟不要超过初花期,因开花以后喷施效果就不明显了。

关中地区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篇11

为改善生活用油供给缺口逐年增大的现状, 调动农民种植油菜积极性, 实现油菜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 必须要推广实施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油菜的科学选种、施肥、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是保证种植效益的根本, 但还有一些措施可以增加油菜的种植效益。间作套种结合当地地域环境优势, 发展立体种植, 充分利用当地的光、温、水等自然资源, 挖掘大田增产潜力, 增加种植效益。目前实施的有棉花、西瓜、玉米、黄豆与油菜套种等种植模式。采用秸秆覆盖种植油菜, 用以取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新方法不仅投资减少, 而且避免了地膜覆盖留下的残膜污染问题, 保护了环境, 同时充分利用了秸秆资源, 变废为宝, 提高了效益。全程机械化操作结合实际大规模种植油菜, 实施油菜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全程机械化, 与人工加机械的方式相比, 可以大大节省劳动力, 提高油菜生产的综合效益。现将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选择优良杂交种

遵循因地制宜原则选择最优品种, 每一地区气候条件、生产管理水平均不尽相同, 应根据地域特色选择相应的杂交品种, 优良杂交种相对于常规品种来说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 具体表现在植株粗壮、生长旺盛、高产稳产、抗逆性强。在关中地区适宜推广的优良品种有秦优7号、秦优10号等。

2 地块整理

夏闲地秋季早深耕, 耕深20~25 cm, 雨后及时耙耱保墒, 保好口墒。前茬有作物的田块要做到早腾地、早施基肥、早整地、播前结合施底肥浅耕, 精耙细耱, 使土壤达到松、碎、平整的待播状态, 以利适期播种。

3 适期播种

遵循以积温定播期的原则, 满足冬前个体成长和群体的合理构建要求, 关中地区油菜的适宜播期为9月10日以后, 播期不宜晚于10月初, 具体播期根据年纪变化而异。但一定要保证冬前有效积温可以达到900℃。直播沟深10 cm, 留沟3~4 cm, 行距45~50 cm。直播播量为4.5 kg/hm2左右。

4 合理密植

关中地区早播、肥力较高和可以灌溉的田块要适当稀植, 留苗密度18.0万~22.5万株/hm2, 旱地和晚播田块可适当偏密, 增加到22.5万~30.0万株/hm2。

5 田间管理

出苗后3~4叶时间苗, 原则:单行留苗, 株间距7~9 cm。5~6叶定苗, 原则:根据行距和即设密度确定株距, 此项工作需在查苗、补苗作业后进行。定苗后及时划锄, 特别是晚播田块更要及时做好划锄工作, 既能提高地温又能减肥耗。冬天到来以前对大田中的弱小苗地块提前适当补充肥料, 促使其生长成壮苗, 保证安全越冬;油菜旺长地块, 就需要进行锄地去叶断根以减缓油菜长势。在油菜长到6~7片真叶时, 喷多效唑能有效增厚叶片, 抑制根茎延伸, 增强抗冻能力。土壤封冻以前进行中耕培土, 增加油菜根系周围土壤厚度, 从而来提高保温抗寒能力。

6 肥水运筹

科学施肥是保证油菜高产稳产的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油菜生长各个阶段对肥料种类、用肥数量、用肥时间要求差异很大, 施肥必须严格按照此规律进行[2]。根据油菜不同生育期的不同需肥特性, 按照磷钾硼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 氮肥按照底肥∶苗肥∶薹肥比例5∶3∶2分期施入。底肥的施用随整地作业足量施入, 一般施入有机肥30 t/hm2、纯N 345kg/hm2、P2O5345 kg/hm2、K2O 195 kg/hm2。具体操作步骤是:耕前撒施有机肥, 随深耕作业过程将有机肥翻入底层, 浅旋耕时施入氮、磷、钾肥, 以便供应植株苗期的用肥 (NH4HCO3为300~375 kg/hm2, Ca (H2PO4) 2和Ca SO4·2H2O为375 kg/hm2, KCl为150~225 kg/hm2) 。在寒潮到来前可以中耕松土增施农家肥, 既提高地力, 又具有较好的防冻保苗作用。开春后油菜进入薹期, 植株迅速增长, 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步进行, 是一个需肥高峰期, 也是主要产量要素形成的关键期。主攻目标是春发稳长, 及要求春发, 也要控制生长量, 旺长郁蔽, 也影响高产。要求根据植株长势酌情施肥:植株生长健壮田块, 可不施肥;田间肥力明显不足、有脱肥趋势田块应追施尿素75~120 kg/hm2。

土壤解冻后及时对油菜春灌和施好蕾薹肥。春灌后要浅锄保墒, 抽薹期中耕培土, 可以破坏菌核病的病原体和保墒防倒。已冬灌的油菜田块一般不再春灌, 以防植株徒长和病害蔓延。在生产上, 对光温水的需求和对病虫草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要贯穿油菜的整个生育过程。水分管理要做到干旱季节能够及时浇灌, 防止旱灾发生。结合当地天气预报, 防止低温和冷冻天气对油菜造成冻害。油菜受冻后, 抵抗力降低, 比正常油菜更容易感病, 需要随时监测注意变化动态。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 提前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准备, 等到突然发生冷害、冻害以及重大病虫害时, 要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将抗灾减灾措施落实到位, 将损失降到最低。在低温来临之前及时灌好冬前水, 可以缓解低温冷冻给油菜带来的致命伤害。冬前水一定要浇透, 同时田块中不能有积水, 否则会对积水田块油菜的根部造成伤害。

7 病虫害防治

7.1 病害防治

关中地区油菜生长期主要病害有菌核病。对菌核病的预防和治理, 可以通过倒茬轮作、氮肥使用严格控制、培育壮苗、春季中耕、薹花期摘掉枯老病叶等方式进行防治, 在此基础上配合药剂防治效果更好, 具体方法是初花期、盛花期喷洒40%菌核净1 000~1 500倍液或3%菌核净粉剂[3]。

7.2 虫害防治

油菜虫害主要有蚜虫、菜青虫等。蚜虫用吡虫啉2 000倍液或吡虫啉和菊酯类杀虫剂混合2 000倍液防治;菜青虫幼虫可以选用2%蔬丹杀虫剂450~750 g/hm2对水750 kg/hm2、高效Bt可湿性粉剂750~1 000倍液或0.2%阿维虫清乳油2 500~3 000倍液喷雾处理。

8 收获

常见的机收方式有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机械分段收获方式要求油菜80%角果呈黄色、大部分籽粒呈黑褐色时收割;联合收获则要求全田85%以上的角果呈黄色、主茎角果籽粒呈黑褐色时收割, 此时的油菜成熟度高容易被脱粒下来, 收获同时可以直接进行秸秆还田, 省时省工还环保[4,5]。机械化联合收割方式会逐渐被接受并在生产上迅速推广开来。

摘要:从选择优良品种、适期播种、肥水运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全面阐述关中地区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在为调动农民种植油菜积极性、实现油菜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等方面提供了科学的实施方案, 可操作性强, 为今后的油菜生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双低油菜,高产栽培,关中地区

参考文献

[1]俱苏耀.关中地区油菜高产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 2013 (1) :274-276.

[2]常建军.双高双低油菜品种秦优1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 2011 (2) :277-278.

[3]刘丽卿.双低油菜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 (S2) :152-153.

[4]吴凤丽, 刘丽红, 杨淑芳.双低油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6) :47.

上一篇:心理弹性理论下一篇:企业组织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