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弹性理论

2024-10-01

心理弹性理论(共10篇)

心理弹性理论 篇1

一、心理弹性的概述

(一) 心理弹性的概念

心理学界用“resilience”意指人的心理功能及其发展未受到严重压力 (逆境) 的损伤性影响的心理发展现象。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 国外有关resilience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可作为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弹性概念, 国内外并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定义, 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类, 即结果性定义、功能性定义和过程性定义。结果性定义侧重从发展结果上定义心理弹性, 强调在严重威胁下, 仍能产生适应较好或发展顺利等结果的心理现象;功能性定义把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体的能力或品质, 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过程性定义则把心理弹性定义为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认为“心理弹性是人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心理弹性:心理弹性是以个体的先天素质为基础, 在后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动态心理特征。它是主体对外界环境的心理及行为上的反应状态, 随环境变化不断调控和适应。

(二) 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

一般来说, 影响心理弹性主要有两个因素:保护性因素和危险性因素。保护性因素是指那些能够使个体更好地适应对生活压力事件、减少消极发展结果出现可能性的个人或环境因素。危险性因素则和保护性因素相对, 而保护性因素又可分为内部性保护因素和外部性保护因素 (见表) 。

一般研究认为, 所谓心理弹性作用机制就是揭示保护性因素在弹性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具体来说就是, 个体遭遇逆境或压力时, 哪些保护性因素、通过哪些和怎样的途径、如何应对危险性因素, 从而激发和促进个体的心理弹性, 最终使得个体成功应对逆境, 并达到适应良好的发展状态。在这种作用机制下, 国外的心理学家提出了几种模型:补偿模型、挑战模型、条件模型和Kumpfer的弹性框架模型。其中Kumpfer的弹性框架模型颇具合理性 (见图) 。此模型包含了3个方面的内容:作为前提条件的环境特征 (包括危险性因素或保护性因素) 、作为心理弹性个体的特征、压力事件后对人、环境、结果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的动态作用机制以及个体的发展结果。

从以上心理弹性保护机制的几种模型我们可以总结出, 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共同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弹性。当外界的危险性因素多于或强于保护性因素时, 就会导致不良心理特征的出现, 而当个体的保护性因素多于或强于外界的危险性因素时, 个体将表现出较强的心理弹性以对抗外界的压力、挫折及挑战。

二、心理弹性理论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近些年来,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 我国高职教育迅速发展, 在高等教育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更多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大门接受高等教育。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当中一个特殊的群体, 心理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同时, 由于他们的心理机能并没有完全成熟, 加之面临着学习方法、交际环境、角色定位、生活方式等的转变, 比起其他同龄的青年人, 他们面临的压力事件和挫折也更加激烈和集中, 不管是在学业方面、情感、人际交往方面、经济方面还是就业方面, 高职学生都面临着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以往,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不管是在心理知识的普及宣传、教育教学、课程设计, 还是心理咨询等工作上, 多集中在对危险性因素出现时的应对方法和策略的研究上, 而忽视了对保护性因素的提高和促进。基于此, 心理弹性理论从积极提高保护性因素出发, 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供了新启示, 对于制定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方案, 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以及对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 心理弹性理论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意义

1. 心理弹性理论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思路

将心理弹性作为调控个体面临的压力、挫折与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引入到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 探讨面对学业、情感、人际交往、经济、就业压力和挫折事件时, 个体的心理弹性是如何影响心理健康的, 可以帮助我们构建新的模型及方案去应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2. 心理弹性理论将心理健康教育从被动适应变为主动调控

心理弹性理论不同于以往我们在面对心理问题时常常用到的防御机制理论和应激反应理论。防御机制强调在本能的基础上对外界刺激的回避性和自卫性反射, 而应激反应则是个体在环境刺激下所表现出来的激活状态, 二者均有被动的色彩, 而心理弹性强调主动调控并达到有效适应, 它免去了以往理论的一些缺陷, 可以被更好地利用。

(二) 心理弹性理论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意义

1. 心理弹性理论有利于高职学生更好地维护心理健康, 促进个体和谐发展

心理弹性理论的普及和应用可以提高学生自我调控和适应的意识, 注重自己内部保护性因素的维护和提高,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培养良好的个人气质和个性, 以更好地应对环境中的危险性因素, 使整个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2. 心理弹性理论有利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改进和创新

以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不管是在心理知识的宣传普及、教材的编写、教育教学的设计和心理辅导中往往以挫折教育为主, 其实这样并不利于学生自尊的培养。心理弹性理论的引用可以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加科学、全面地认识个体, 改变以往的工作思路, 制定更加积极的干预预防方案、措施,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心理弹性理论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从心理弹性理论我们可以看出, 该理论强调学生作为个体, 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 保护性因素的增加对心理状态的稳定及健康起着关键作用。因此,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内部及外部保护性因素的增加, 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的社会化及社会适应水平日趋提高与完善, 心理弹性不断增强, 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中的挫折和冲突。

(一) 提高心理弹性的内部保护性因素

1. 编写教学目标明确且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知识体系的建立

当前, 高职院校的心理课程并没有统一的课本教材, 教学主要依靠“教师收集资料—备课—授课”的模式进行。课程教材问题是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健康顺利进行的首要问题。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 编写出高质量且内涵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加上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才能保证学生学习和吸收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因为在心理弹性的内部保护性因素中, 个性因素, 不管是认知因素、特殊能力还是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技巧等, 都需要有一个系统而科学的体系向学生传授知识, 才能使学生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内部保护因素。

2. 注重将培养学生的优秀个人气质和良好个性设置为主要目标

在以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上, 教师多重视教学活动、教学形式的设计, 以及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技术的运用, 往往忽视了学生课堂的实际反应。在内容设计上应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乐观态度、富有创造性、幽默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3. 开设主题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来培养学生对自身积极肯定的态度

高职院校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往往不成体系、主题杂乱, 并且举办时间周期不定, 这样的工作并不利于学生自身心理积极气质、内控性及高自尊性的培养。今年来, 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泰勒·本·沙哈尔 (Tal Ben-Shahar) 主讲的积极心理学被选为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 该课被师生们誉为“幸福课”。它不仅在美国高校引起轰动, 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引起强大反响。该课程内容广泛而丰富, 并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幸福观体系, 对学生形成积极生活态度、增强自我价值感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的工作也可以借鉴外国的成功案例, 积极开展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讲座并定期举行, 这样才能对提高学生内部的保护性因素起到真正有效的作用。

4. 针对危险性因素建立心理辅导的预防干预机制

在Kumpfer的心理弹性框架模型中, 危险性因素与保护性因素交互影响, 如果危险性因素超过保护性因素, 个体的心理适应力将大大下降。高职院校学生面对的危险性因素通常来自前文所提到的学业、情感、人际交往、经济、就业等方面, 因此, 学校可以针对这些潜在的危险性因素建立起心理辅导的预防干预机制, 如开办恋爱、人际交往等辅导班, 针对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对学生进行事前辅导, 教会其化解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危机的能力, 以提高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自控性和自控能力。

5. 建立长期主动的团体辅导机制

当前, 高职院校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仍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 主要通过传统授课和心理咨询的方式进行, 长期的团体辅导往往被忽视。高职院校可以建立以班级为单位、以星期为周期的团体辅导活动, 在内容和形式上要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和潜力, 在辅导过程中培养起学生的高自尊感和自我价值感。这种长期主动的团体辅导将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对提升心理弹性起着重要作用。

(二) 提高心理弹性的外部性保护因素

1. 建立更加专业化的心理教师和心理督导队伍

当前,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普遍存在着数量少、不专业的状况。许多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不仅要授课, 还要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 这种师资匮乏的局面就难以满足全体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 有的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直接由辅导员或思想政教师担任, 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 就难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因此, 构建素质优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者队伍, 是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在招聘上不仅应该招聘心理学专业的人员, 具有专业技能从业资格证书, 还应该做好在职教师的定期培训工作, 以提高其应对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新问题的能力。

另外, 心理咨询教师督导队伍的建设也相当重要。一般来说, 一个心理咨询师须有两个以上督导对其精神状况和职业情形进行经常的、定期的交流、检查和指导, 目的是不让心理咨询师自身情绪、态度上等各方面的负面性带到咨询工作中, 并且其自身也会通过这种督导制度逐步成长。所以, 高职院校为了心理咨询工作者能更好地自我成长, 督导队伍的建设不容忽视。

2. 发挥学校教师及同伴群体的作用

Rutter等 (1979) 以及Werner和Smith (1988) 发现学校和教师在为个人提供保护性因素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如学校一般被认为为成功提供保护、温暖、稳定的环境, 并且它接纳个人运动、音乐和学业上的成就。因此, 高职院校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 在日常的工作中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接触, 深入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 在精神上给予关心与关怀, 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营造平等、和谐、温馨的氛围, 使学生们能够在友爱、团结互助的班级成长, 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心理支持与归属感, 从而增强学生的心理弹性。

3. 做好学校—家庭的联合支持工作

在心理弹性的外部保护性因素中, 家庭因素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高职院校学生往往会因为学习成绩较差、约束力较差, 与家长产生隔阂。并且, 在传统观念上, 家长觉得孩子送进学校教育便是学校教师的工作, 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生活状况的尤其是心理状况的关心, 再加上家长大都缺乏一定的心理学知识, 就更难以使学生在家庭方面寻求到心理支持。基于这一现实状况, 班主任及辅导员应该利用家长会、电话、网络甚至家访等形式努力融洽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促进学生与家长相互之间的有效沟通。

通常, 各高职院校的心理咨询中都有自己创办的报纸来宣传心理学知识, 而这类报纸一般只是面向在校学生, 考虑到家庭因素, 学校可以办一份同时面向家长的报纸, 将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宣传教育工作从学校延伸到家庭, 从而使家庭保护性因素在增加学生心理弹性上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

4. 发挥网络、手机等新载体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够仅仅靠教师的教学、辅导和咨询工作, 也不能仅仅依靠社团、宣传栏、报纸的宣传。网络及手机的通讯设备, 也可以作为新载体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中心可以建立专门的心理网站, 通过网站宣传心理学知识, 也可以进行在线心理咨询。同时学院可以建立学生手机号档案, 每天向学生发送心理学小贴士, 比起报纸与期刊, 这种手机发送的方式更具有时效性, 使学生每天都能够吸收一定的心理学知识, 从而提升自我调节与教育的能力。

5. 给予学校弱势群体更大的支持和关注

一般来说, 高职院校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贫困学生、残疾学生和女大学生三类。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为问题多来自于经济、就业等方面;残疾学生由于自己身体的残缺, 容易产生敏感自卑的心理问题;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与恋爱与人际交往相联系, 一旦感情上受挫会出现情绪和行为上的强烈反应。这三类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所以对这三大群体进行积极关注、及时干预、有效疏导是心理健康工作者必须引起重视的工作。

总之, 高职院校的心理问题, 复杂多样, 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心理弹性理论, 基于“提高保护性因素, 对抗危险性因素”的基本观点, 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也提出了新要求, 通过对该理论的继续研究, 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合理有效的策略, 做好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马伟娜, 桑标, 洪灵敏.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3) .

[2]徐凡皓.浅谈心理弹性[J].社区医学杂志, 2012 (3) .

[3]高登峰.大学生学习压力—心理弹性—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心理弹性理论 篇2

【关键词】高职新生 心理弹性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C-0102-02

新生入校后,面对陌生的环境、人际关系、生活作息等应激源,容易产生情绪、适应等问题,进而影响心理健康。已有研究表明,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否在面对压力、挫折的情况下适应良好,心理弹性是其重要的内部资源。心理弹性是指个体在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生活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能力,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或挫折时的“反弹能力”。心理弹性研究对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看,心理弹性体现了积极心理健康的内涵,这对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可促使教育工作者重新思考人性本质,反思心理工作导向以及危机干预的思路等问题。因此,了解高职新生的心理弹性状况,探讨高职新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将为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同时也可促进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利于高职院校入学教育等工作的开展。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随机抽取某高职院校新生650人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650份,收回有效问卷600份,有效回收率为92.3%。其中,男生342人,女生258人,独生子女147人,非独生子女453人,425人来自农村,175人来自城市。

(二)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所用问卷包括:一是中国版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该量表共25个项目,包括坚韧、力量和乐观3个因子。坚韧因子由13个项目构成,描述个人的镇定、灵敏、毅力及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的控制力;力量因子由8个项目构成,集中体现个人在经历创伤后恢复并成长的能力;乐观因子由4个项目构成,反映个人在应对逆境时的信心,能够看待事物积极的一面。采用5级评分,分数越高说明心理弹性水平越高。本研究中,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4,坚韧因子α系数为0.77,力量因子α系数为0.75,乐观因子α系数为0.67。二是SCL—90问卷。该问卷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个角度,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共有90个项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10个因子。本研究中,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3。

(三)统计方法

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所用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多元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二、结果

(一)不同人口学特征高职新生心理弹性

以性别、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为自变量,心理弹性量表总分及坚韧、力量和乐观3个因子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在心理弹性量表总分及坚韧、力量和乐观3个因子分上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在心理弹性量表总分和坚韧因子分上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4.239,P=0.047;F=4.079,P=0.044);性别与生源地、性别与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与是否独生子女、性别与生源地及是否独生子女在心理弹性量表总分及坚韧、力量和乐观3个因子分上的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检验表明,男生的坚韧因子分和心理弹性总分均高于女生(P<0.05),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高职新生心理弹性得分比较(±s)

变量人数坚韧力量乐观心理弹性总分

性别男34245.92±0.5230.79±0.3813.91±0.1990.62±0.96

女25844.17±0.729.75±0.5213.71±0.2686.68±1.30

统计值t值1.7561.0450.1963.124

P值0.0470.1030.5410.044

(二)高职新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高职新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存在负相关(P<0.05),见表2。

(三)高职新生心理健康对心理弹性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为自变量,心理弹性总分及各因子分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方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健康可显著预测心理弹性,抑郁和人际关系敏感可解释心理弹性变量21.1%的变异,见表3。

表3 高职新生心理健康对心理弹性的多元回归分析(β值,n=600)

变量βtR2F

坚韧抑郁-0.351-7.117***0.19171.394***

恐怖-0.120-2.432*

力量抑郁-0.409-10.946***0.166119.815***

乐观抑郁-0.195-3.307**0.09733.059***

人际关系敏感-0.138-2.148*

心理弹性总分抑郁-0.358-5.960***0.21180.744***

人际关系敏感-0.123-2.050*

三、讨论

(一)高职新生的心理弹性特点

本研究显示:男生的坚韧因子分和心理弹性总分均高于女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已有研究结论相一致。究其原因,第一,社会期望与家庭教育方式不同。人们普遍认为男性应该在家庭或工作中承担顶梁柱的角色,对他们提出更高的期望,社会和家庭的期望内化为个体信念,使男生更注重心理弹性的培养,以适应竞争的需要。长期以来,家庭对不同性别子女的教养方式也易导致男女生心理弹性的差异。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女性属于弱势群体,更易产生自卑感,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心理弹性的发展。第二,人格差异。刚入新的学校,因生理条件、早期教育中性别角色规范的习得和认知方式的差异,男生在计划性、独立性、理智性、挫折耐受、自信心和情绪适应能力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在面对困境时,男性较女性更冷静、理智,能积极地调动个人资源,灵活地处理生活压力,故男性高职新生的心理弹性水平高于女性高职新生。相关研究亦表明,心理弹性与其人格特征关系密切,可以通过培养其乐观外向的人格特征,形成对事物积极正性的认知偏向,使个体产生更多的正性情绪,促进个体心理弹性的发展。本研究还显示,是否独生子女及不同生源地高职新生的心理弹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也与已有研究结论相一致。这一结论与当前社会发展趋势相吻合。首先,当前社会及家庭都十分注重对独生子女心理素质的培养。因此,独生子女也同样具有挑战精神,能乐观地看待问题,能在挫折中迅速地恢复,并变得更加坚强。其次,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趋于理性和成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学生也能接受与城市学生相同的教育。因此,农村孩子的心理弹性也能够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高职新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本研究显示:高职新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存在负相关,心理健康可显著预测心理弹性。这与已有研究结论相一致。这表明,心理弹性水平越高的高职新生,心理更加健康,心理弹性可促进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抑郁、恐怖和人际关系敏感可显著预测高职新生的心理弹性。其中,抑郁和人际关系敏感可解释心理弹性21.1%的变异。这说明,高职新生的抑郁、恐怖和人际关系敏感可作为其心理弹性水平的主要预测指标。心理弹性是个体在经历困境或创伤后仍然能恢复到良好适应状况的发展现象,它突出了个体在经历重大困境或创伤后身心的内部状态和良好适应状态,而抑郁、恐怖和人际关系敏感等症状的产生均与个体不能较好地应对当前困境有关。研究者认为心理弹性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有三种类型:一是直接影响;二是在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进行调节;三是在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大学生要努力增强心理弹性,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国外研究亦发现,除开展传统教学掌握知识外,情感教育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他们注重培养儿童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以增强儿童心理弹性,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可认为心理弹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心理弹性不仅体现了积极心理健康的内涵,而且可促进积极心理健康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林婉霞,任梦,张琰等.军医大学新生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44(9)

[2]杨阳.大学生心理弹性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J].开封大学学报,2013, 27(3)

[3]雷鸣,宁维卫,张庆林. 心理复原力的内涵及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5)

[4]丁洁,杨红培,赵泽.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领悟社会支持的现状与关系[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研究立项课题(2012SZ023)

【作者简介】安华平(1982- ),女,河北藁城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唐 立(1982- ),男,云南曲靖人,云南技师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李 辉(1957- ),女,云南玉溪人,云南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弹性理论 篇3

国外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Garmezy (1970) 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发现, 尽管所处的环境对他们的成长发展来说具有破坏性, 但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依然可以健康发展。20世纪70、80年代以来, 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报告、论文纷呈迭起, 成为国际研究关注的热点之一。

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Richardson (2002) 的身心灵动态平衡模型 (Biopsychospiritual Homostasis) 和Kumpfer (1999) 的心理弹性框架。有关心理弹性领域研究拓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视角, 从生态角度提供了“人—过程—环境”的心理弹性框架, 同时给予我们惯性思维“危机处境——发展不利”逻辑的挑战。在个体遇到困境时, 心理弹性通常是压力缓冲效应、钢化功能、补偿功能等积极人格防御措施的扮演者, 继而来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心理弹性研究在我国港台地区研究与应用开展比较早。1994年, 香港社会福利署和教育署共同参与, 在全港中小学开展了一系列“成长的天空”心理弹性早期干预计划, 涵盖了高危青少年早期筛查以及后续的高危青少年早期干预心理课程。

我国内陆地区目前对心理弹性的应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部分教育课程如“心理弹性课程青年课程指南”、“生命技能训练”等已经发挥了奠基性作用。但基于心理弹性多维性特点, 个体在某些情境下具备了心理弹性, 在某些情况下却并不具备, 即个体在某些领域表现出心理弹性, 在某些领域表现出问题行为。

二、心理弹性的评估方法

目前关于心理弹性评估的方法主要有:自陈问卷测量法、投射法、实验法、行为或症状评定法等。其中Connor和Davidson (2003) 编制的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包含能力、忍受消极情感、接受变化、控制、精神影响5个维度。得分越高, 心理弹性越高。该量表在心理弹性评估和干预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

国内学者胡月琴、甘怡群 (2008) 编制《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应用较好。投射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估心理弹性的工具, 开拓了新思路。对实验法的应用比较少, Folkman (2003) 等采用心理生理实验法发现个体积极情绪反复体验可以提高个体心理弹性。行为症状评定法是基于心理弹性指标的界定标准来进行评定。

除此以外, 还有观察法、个案法、访谈法、查阅档案法、影像资料等可以搜集翔实的一线材料, 从中发现不同心理弹性个体特点、环境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关系等。

三、心理弹性相关领域的研究

心理弹性相关领域的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 Fredrickson, Tugade (2003, 2004) 研究表明高心理弹性在压力情境下生理和负性情绪恢复能力更强。Leipold, Greve (2009) ;Chan, Lai, Wong (2006) ;Dong (2007) 实证研究表明心理弹性在突发灾难, 困苦生活, 以及抑郁症状行为失调物质滥用, 甚至身体健康手术恢复中都有积极的作用。Aspinwall和Taylor (1992) 的研究显示, 注重任务的应对与心理弹性正相关, 注重情绪的应对与低心理弹性相联系, 应对策略可能提供人格和健康之间的中介连接。

我国学者基于国外学者相关研究以及测量问卷的初步形成, 展开了一些列心理弹性的实证研究。席居哲 (2006) 从中小学生选取275名曾经经历过严重压力/逆境的被试, 基于社会认知视角探索不同心理弹性水平儿童对压力/逆境认知、社会能力自我觉知、心理揣测能力和人际关系认知等社会认知维度上的差异, 且心理弹性儿童在大部分指标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缺乏心理弹性儿童。

郑裕鸿, 范方等 (2011) 以经历过地震灾害的青少年为被试研究证实, 感恩、社会支持通过心理弹性作用显著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席居哲, 桑标 (2011) 采用故事测验法, 从压力/逆境敏感度、觉知严重程度、持久程度及可应对程度方面对心理弹性组和缺乏心理弹性组研究发现, 具有心理弹性儿童对压力/逆境敏感度显著高于缺乏心理弹性组, 并且前者在压力/逆境持久度上显著低于后者。崔丽霞, 殷乐 (2012) 采用压力情景试验方法, 对37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发现心理弹性越高者拥有更多的积极情绪, 进而促使个体在压力下生理恢复更快。陶云, 张莎, 唐立, 刘艳 (2012) 采用实验情景法, 对450名大学生进行研究发现, 高心理弹性大学生注意偏向分显著高于低心理弹性组;高心理弹性组被试在无应激情景下对低应激词表现出注意警觉, 低心理弹性组则对高应激词表现出注意回避。孙仕秀, 关影红等 (2013) 以中学1092名青少年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显示, 社会支持和高心理弹性对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具有保护作用, 并且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有利于培养提高青少年心理弹性。

以往研究表明心理弹性的发展与情绪调节 (Luthar (1993) ;应湘, 白景瑞 (2010) 等) 、攻击性行为 (Bonanno (2007) 等) 、人际关系困扰 (席居哲, 桑标 (2011) 等) 有密切的关系, 不同高职大学生心理弹性高低可以预测情绪调节方式及效果、攻击性行为缓和人际关系困扰的程度等。这些视角的研究彰显了心理弹性的重要性, 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和需进一步完善的部分。

四、心理弹性与高职生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是指某个范围内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社会心理学中, 将其定义为在社会中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心理距离或行为倾向。人际关系是高职大学生必然碰到、必须面对的根本问题之一。高职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多表现为人际交谈困扰、人际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与异性交往困扰等。

广义的高职学生人际关系, 指高职学生和与之有关的一切人的所有的人际联系。可以是个体, 也可以是群体。在这些人际关系中, 有的对大学生的心身具有重要的影响, 如家人、亲朋好友以及老师、同学等。广义的高职学生人际关系, 即涉及时空相连的人际关系, 也涉及时空阻隔的人际关系。

狭义的高职学生人际关系指在校期间和周围与之有关的个体或群体的相处及交往的关系, 主要是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室友关系等。高职生的人际关系可以分为人际交往和人际相处。前者主要指在日常生活中和周围他人的相互交流和往来, 分为交往适应和交往障碍;后者主要是在较长时间内和周围他人的共同生活, 分为相处融洽和相处紧张。

心理弹性 (Resilience) 作为影响心理健康和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重要因素, 对高职学生人际关系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如下图:

具备高心理弹性的学生, 往往具备较高的心理应对的素质及相应的技能, 在忍受消极情感方面具有较大的免疫力, 接受变化速度快, 自我控制, 情感表达方面具备良好的技能。对其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帮助作用。反之, 低心理弹性能力的学生, 易形成人际关系困扰。

结语

心理弹性高低对人际关系的确存在影响。高心理弹性学生的对人际关系的认知系统具有明显的积极偏向;低心理弹性学生则没有这种偏向。未来的追中研究, 可适当的考虑, 探寻和建立有效人际关系、获取社会支持资源的重要主体因素。

摘要:伴随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 高职大学生在所有高校学生人数中的比重不容低估,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抗挫能力, 提高他们心理素质,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心理弹性 (Resilience) 作为影响心理健康和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成为研究重点。针对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当今扬弃了以往关注“问题心理”的模式, 开始从新的、积极的视角来挖掘个体自我实现和各种积极品质的心理潜能。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良好心理素质培养成为迫切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心理弹性,人际关系困扰,高职学生

参考文献

[1]郑裕鸿, 范方等.青少年感恩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关系: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5:522-528.

[2]崔丽霞, 殷乐, 雷雳.心理弹性与压力适应的关系:积极情绪中介效应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 3:308-313.

[3]孙仕秀, 关影红等.青少年社会支持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与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 1:114-118.

[4]Connor KM, Davidson JRT.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Depression&Anxiety, 2003, 18 (2) :76-83.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述评 篇4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理论;积极;保护性因素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069-02

自1994年提出“留守儿童”的概念以来,国内教育和学术领域已经对留守儿童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至今国内关于“留守儿童”的概念没有统一界定,还存在许多争议。

随着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关注度的提高,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2002年以后做了大量相关研究,经过对文献的梳理,把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者一般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比如心理健康问题,应对方式,依恋,父母教养方式,社交焦虑,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等[1]。第二阶段,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开始出现了一些与以前不一致的结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很多方面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并无明显差异,留守并不必然对儿童造成负面影响产生心理问题,也不是导致个体发展差异的直接原因。第三阶段,随着积极心理学的逐渐兴起,心理弹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支撑,研究开始转向寻找提高儿童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目前我国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主要包括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弹性的影响等。

一、心理弹性理论

(一)心理弹性(Resilience)的概念

心理弹性理论是在对处境不利儿童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Resilience的研究始于美国,中国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翻译方式。查阅《汉语词典》对比弹性和韧性的解释发现韧性更强调耐受力,而弹性体现复原,弹性的解释和英文原意更加接近,所以本文采用心理弹性的译法。

学术界对心理弹性的概念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查阅大量心理弹性的研究文献,发现主要有三种定义方法:结果性定义、过程性定义和品质性定义,结果性定义重点从发展结果上定义心理弹性;过程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成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品质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人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2]。

李永鑫等根据已有观点对心理弹性作出如下的操作性定义:心理弹性是在遭遇逆境时,有助于个体良好适应的保护性因素。个体自身因素以及个体外部因素是保护性因素的主要组成部分[3]。

(二)心理弹性理论模型

1.系统模型(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of resilience)

Mandelco&Peery;提出了心理弹性系统模型。该系统模型与我国易经中的“守恒”有异曲同工之处,模型把影响心理弹性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部分,其中内部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而生物因素又包括身体健康、性别等;心理因素包括认知方式、人格特点等。外部因素指家庭内因素和家庭外因素,家庭内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教养方式等;家庭外因素包括同伴、学校、社会公益机构等。模型中的各种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一个因素缺失或发生变化时,另外一个因素若能及时补充,也可以适应良好。留守儿童是属于家庭内某些因素的缺失,但如果学校和社会这些外部的因素能及时给予支持,也能表现出良好的心理弹性。

2.心理弹性动态模型(framework of resilience in action)

随着对心理弹性研究的深入,很多科研机构和心理学家开始转向实证和应用研究,把重点放到建立新的心理弹性模型和开发有效的测量工具上,于2003年提出了心理弹性动态模型。

该模型呈现了保护性因素是如何对儿童的弹性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把影响心理弹性的因素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及青少年需要。外部资源和一些保护性因素比如积极参与和亲密关系等,这些能满足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安全、归属与爱等心理需要。而内部资源主要是由青少年自然发展起来的个体特征构成,主要包括自我意识、问题解决、合作等。这些内部资源会在青少年遇到危险因素时起到保护作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

(一)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在人口统计学变量学的研究

李永鑫等(2008)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进行研究,研究从父母外出情况、外出时间、团聚频率等6个方面考察了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年级这个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无影响;女童的心理弹性显著高于男童[3]。李志凯(2009)也得出一致的结论[4];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有显著影响;父母外出的时间越长团聚频率越低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造成的负面影响越大;由母亲照看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最高,由父亲照看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最低。安容瑾的研究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年龄、年级、留守类型、性别等因素上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等级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5]。

在人口学变量上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显著地成果,但还不够全面,很多研究集中于农村,对城市留守儿童的研究还很少,也缺乏城乡对比。

(二)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特质

李永鑫等(2009)从人格特质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这个侧面的研究发现,积极的人格特征可以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水平,进而提高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人格特征比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的影响更大[6]。骆鹏程(2007)从不同心理弹性水平的儿童的人格特征差异角度也进行了研究,发现高心理弹性留守儿童与低心理弹性留守儿童在人格的大多数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7]。由此可见,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水平与人格特质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三)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

分析目前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作为一种保护性因子在影响心理弹性的各种因素中,对留守儿童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8]。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客观支持这3个维度对儿童心理弹性的发展都产生积极影响,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一样,都比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影响更显著[6]。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在性别上差异显著,留守女童比男童更多的寻求和利用社会支持,社会支持的高利用率也提高了心理弹性的水平[9]。而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高低也反过来对社会支持产生影响[4]。

(四)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

尽管目前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关系的直接研究还很缺乏,但是很多研究者都认为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心理弹性中可能发挥着潜在的重要作用。在心理弹性的动态模型中,自我效能感也是作为内部资源的一部分。

徐书萍(2007)在研究上海市吸毒人员子女的心理弹性进行时发现,心理弹性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显著[10];胡会丽(2009)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能有效预测心理弹性,是心理弹性的一个重要保护性因素,心理弹性也反过来影响自我效能感[9]。我们可以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训练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

现有研究的共同点在于,研究重心从关注留守儿童的发展困境转移到寻找影响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保护性因子和提高适应能力上来,通过挖掘儿童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来减少留守对儿童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国内对留守儿童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的方法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实证研究也不够全面具体,关注点范围比较狭窄,因此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还要具有前瞻性,以便在后续研究中作出改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第一,查阅文献可以发现,目前的实证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方法比较单一,由于问卷编制不能很好地体现个体差异,必然给调查结果产生影响,所以以后的研究者应该注意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结合,另外在研究中还可以加入访谈和实验研究等方法,力图使我们的研究结果更加准确。而实证研究大多集中在行为和心理社会因素,还需要对生物因素进行研究,才能更真实全面的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弹性。

第二,研究选取的对象不够全面。目前研究主要针对留守儿童中的在校学生,而忽视了辍学留守儿童;另外,第一批留守儿童已经面临就业和婚姻,留守经历对他们的学业、工作、家庭是否造成影响也是研究的重点。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选用不同的被试类型,被试的数量和取样的范围也要增加,使取样更具有代表性,提高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第三,目前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但还没有制定出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可以推广的预防或干预方案。建议学校组织专业老师进行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或班级辅导,这种自我体验式的活动方式,更有利于儿童心理弹性水平的提高。研究重点应放在如何通过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来弥补留守儿童父母的缺位,增强他们的心理弹性。

参考文献:

[1]丁玲,韦炜.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J].社会心理科学,2008,(Z1).

[2]李海垒,张文新.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3]李永鑫,骆鹏程,谭亚梅.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李志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4).

[5]安容瑾.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社会支持网络、应对方式和生活事件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6]李永鑫,骆鹏程,聂光辉.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7]骆鹏程.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7.

[8]王玉花.从心理弹性理论视角看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J].教育学术月刊,2010,(10).

[9]胡会丽.一般自我效能感训练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影响[D].重庆:西南大学,2009.

[10]徐书萍.上海市吸毒人员子女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的探索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心理弹性理论 篇5

心理弹性在国内外的研究广泛而深入, 相应的量表也逐渐成熟, 但这些量表都是针对某一群体的量表, 对于特定事物对心理弹性影响的量表并不多见。运动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必不可缺的, 它不但可以使青少年身体上得到一定的锻炼, 对其心理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 为编制青少年运动心理弹性量表提供理论依据。

2 心理弹性的概念分析

心理学领域将心理弹性主要界定为以下倾向:

( 1) 心理弹性是一种结果, 即在经历巨大的创伤后可以产生积极适应性的结果, 如Masten, Best和Garmezy将其定义为:经历压力、挫折、创伤后机能的维持, 即处于危险情境中的青少年仍有胜任行为级有效机能。

( 2) 心理弹性是一种能力、品质。个人处在危险情境中或遭遇挫折, 仍可以做出健康的策略应对。也就是说个体从消极的挫折中恢复, 且灵活多变的应对外界变化的能力。

( 3) 心理弹性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适应过程。是个体与外界环境的一个互动过程。此定义包含两条件: 个体处在危险情境或挫折中; 尽管有负面情绪, 个体却能通过自身的适应应对技巧来获得良好适应。

心理弹性大小不但有先天遗传, 后天的各种生活经历对其影响很大。它有高低, 后天训练可使心理弹性提高, 且从低龄开始培训越利于其心理弹性发展。青少年正处在身心不断完善的年龄, 且运动的过程是复杂多变的, 会给青少年带来一定的挑战与挫折, 相比较日常的学习生活, 运动或是促进心理弹性良好发展的途径。

3 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3. 1 对不同人群的研究

对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弹性通过Bartone, Ursano和Wright等人编制的心理弹性量表来测量其心理弹性, 对结论数据进行了统计与总结, 最后得出: 在心理辅导后比心理辅导前的心理弹性要好。

多重侵害青少年情绪问题及其与心理弹性关系主要是做了对比研究, 结果发现多重侵害青少年存在着更多抑郁情绪、焦虑, 心理弹性好的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较少。吸毒人员子女心理弹性主要是偏重于质性研究, 对吸毒人员女子进行了扎根及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 最后对吸毒女子的心理恢复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青少年核心心理弹性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一主要是来探究青少年在高危情境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对青少年心理弹性的辅助作用。总之, 心理弹性研究的方法多样, 且在心理学领域对于心理弹性的研究多集中于以下几类人群: 青少年 ( 大学生为主) , 特殊人群 ( 经历重大灾难、吸毒人员、留守儿童等) 。

在研究对象的选择方面, 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心理不断完善的过程, 特别在心理 ( 除特质) 建构方面处在一个重要的时期。此阶段他们的认知、情感等都在不断的完善与建立。心理弹性是可以不断强化的 ( 心理弹性量表, 分值越高, 心理弹性越强)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主力军, 但是肥胖儿童、心理问题儿童在当今时代成上升趋势。特别在计划生育政策下, 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 家人都比较娇惯与宠爱。导致他们吃苦能力差, 不喜欢参与挑战与竞争, 情绪不稳定, 遇到逆境困难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参与运动时, 许多时候有着抵触心理甚至是厌烦心理。甚至有时会发生青少年的体育暴力现象。且许多研究认为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群如: 运动员的心理弹性高与常人。

3. 2 采用干预的方式来探究心理弹性的可塑性

在张军《学校体育心理弹性干预研究》一文中, 作者意在削弱消极因素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信息、能力促进体育教学更好进行, 同时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作者通过对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体育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的合理期望和愉悦的体育教学氛围来设计体育课模型, 学生遵循设计好的课程进行去学习, 结果发现对课程中具体细节细微的处理和对保护因素的有效利用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心理。

在刘步委的《体育干预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危机的实验研究》一文中, 通过调查、分析、设计实验、实验室测等环节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用体育的方式来干预, 最终促进了他们心理弹性的提高。

3. 3 对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分析

多通过调查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来探析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 通过成人心理弹性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等对大学生进行测试。测试对象被分为: 男、女; 贫困、非贫困群体。结果发现贫困非贫困社会支持因子的差异较显著 ( 社会支持因子、性格外向性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 , 男女生在自我认知, 未来计划上差异显著。最终得出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神经质及生活事件可有效预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3. 4 对心理弹性机制的探究

压力缓冲效应: 可以缓冲压力逆境消极影响的因素。如社会的支持, 责任感等。

链接效应: 认为与心理功能发展无直接因果关系的 ( 父母离异、工种等) 因素可引起心理疾病。

敏化及钢化效应: 挫折、逆境若使面对消极的心理增强为敏华效应, 反之为钢化效应。

补偿模型: 保护型因子与危险因子的相互正负向补偿。

挑战模型: 危险因子与过程结果有曲线关系, 低级中等级别的危险因子对应消极发展结果。只有中等水平的才对应积极发展结果。

调节模型: 保护性模型中的因素与危险因子的交互作用。

3. 5 对心理弹性量表编制的研究

心理弹性量表在中国多数研究是将国外量表汉化, 然后进行信效度检验. 如: 《Wagnild - Young心理弹性量表 ( RS -11) 中文版的信效度检验》。

4 小结

研究多是干预性研究为主, 且在心理弹性量表的应用上多是直接综合运用前人所编制的量表, 针对了不同人群进行了研究, 没有对不同的事件以及不同的情境做一个限定。心理量表是规范化、标准化的问卷。量表法是运用量表调查、测定研究对象主观态度以其强弱程度的一种测量方法。多用于心理测验, 如智力、能力、情绪、态度等心理特征等的测定。量表需要明确的理论依据, 通常量表编制都是根据理论来决定它编制的架构。青少年运动心理弹性量表将在已有量表的基础上, 结合运动情境进行及质性研究进行。

摘要:结合心理弹性量表的相关研究, 解读心理弹性的相关理论构成, 分析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影响, 为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的编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青少年,运动,心理弹性,量表

参考文献

[1]席居哲, Sang Biao, 左志宏.心理弹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心理科学, 2008, 31 (4) :995-997.

[2]胡月琴, 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 心理学报, 2008, 40 (8) :902-919.

[3]王燕秋, 张佳佳, 任景敏, 等.大学生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第三军医大学, 2010, 32 (7) :684-686.

[4]曾守锤, 李其维.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综述.心理科学[J].2003, 26 (6) :1091-1094.

[5]周跃萍, 马剑虹, 李韬.心理一致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 2003, 26 (6) :1134-1135.

[6]于肖楠, 张建新.韧性 (resilience) —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 2005, 13 (5) :658-665.

[7]曾守锤, 李其维.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综述[J].心理科学, 2003, 26 (6) :1091-1094.

[8]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5.

[9]张军.学校体育心理弹性干预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13, 36 (2) :303-306.

心理弹性理论 篇6

心理弹性 (resilience) , 也译为“心理韧性”、“ 心理复原力”, 1971 年由Block正式提出并将其视为适应良好所需具备的人格特征, 现已逐渐成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一个热点话题。富有弹性的个体, 在不利的情境中会积极调动他们的社会网络、问题解决的灵活性以及强烈的自我感来支持他们的活动直到处境得到改善, 其结果就是他们在更多的时间里能感受到积极的情绪和效能感, 也因此降低了心理疾病和问题行为的风险, 比如抑郁、焦虑、自杀行为、药物滥用和反社会行为。值得注意的是, 保护机制的产生过程不是避免外在负向环境的影响, 而是利用个人力量及环境资源, 来减缓危机事件的影响, 打破连锁的负向影响效应, 促进个体内在资源的开发, 促使个体变得更有能力面对困境、适应挫折并得到良好发展。

教师心理弹性, 综合相关文献, 我们定义为:教师在面对充满挑战的条件和不断出现的挫折中能坚持教学承诺和良好的教学行为。教师职业生涯是一个充满了困难、挫折和挑战的持续发展的过程。从教师的发展过程来看, 初任教师面临着职业认同、学生管理、文化融入等挑战, 熟手教师则会陷入自我发展的瓶颈。从教师工作的内容和对象来看, 在教育部门实施的一轮接一轮的教育改革之中, 教师不仅仅是参与者还是执行者, 无论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不得不重新学习和探索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才能符合社会和教学对象———学生的新要求。有人将教师评为二十一世纪最具压力的职业之一, 大量在岗教师出现了适应不良, 职业倦怠、教学效率降低、缺乏幸福感甚至有辞职想法的教师比率在上升。

在Janice等人的研究中列出了“弹性”教师 (即具有心理弹性的教师) 的几个特征: (1) 弹性教师有一套能够引导他们作出决策的个人价值观; (2) 弹性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发展诉求并且能够找到发展的方法; (3) 弹性教师能够给其他人提供指导; (4) 弹性教师不会是受害者———他们总是控制和解决问题; (5) 弹性教师能持续关注学生及他们的学习; (6) 弹性教师能够采取一切措施帮助孩子成功; (7) 弹性教师有富有情感和智慧的朋友和同事来支持自己的工作; (8) 弹性教师不会止步于一个“最好的”教学方法而是乐于不断开拓新思路; (9) 弹性教师知道什么时候参与什么时候退出。

目前对教师心理弹性的研究表明, 心理弹性是教师教学质量的保证, 是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Gerald对美国市中心一些高中学校中从事了12 以上教学的教师进行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 发现市中心的高中教师所感受到的压力比一般教师更多更重, 但是他们多数仍然愿意继续任职, 并对未来充满信心。经过深入访谈, 他们认为心理弹性正是教师留在教室并保持高质量教学水平的重要条件。Bernshausen的研究同样证实了弹性是教师应对课堂压力的关键。另外一些研究更深入地研究了弹性作为一种在面对不利情境下能够帮助人迅速“复原”的能力, 能激发教师强烈的使命感及教学动机。英国研究者在2006 年从100所小学里挑选了300 名教师作为研究案例, 对教师本人、家长、学生以及学校管理者进行了长达四年的跟踪访谈, 结果发现有心理弹性的教师比普通教师具有更高的专业承诺与教学效率, 并且教授的学生数更多, 往往也被安排接受更加棘手的班级。

如何提升教师心理弹性呢?国外研究发现, 两大因素与心理弹性的发展机制密切相关:危险性因素 (risk factors) 和保护性因素 (protective factors) 。危险性因素, 是指阻碍个体正常发展, 使个体更易受到伤害而得到不良发展结果的生物的、心理的、认知的或者环境方面的因素。保护性因素, 指能减轻不利处境中的个体所受到的消极影响、促使个体心理弹性发展的各种因素。研究者们倾向于将心理弹性的机制从操作意义上定义为具体的保护性因素作用的结果, 寻找并发展保护性因素, 是提升教师心理弹性的重点。有学者 (马伟娜等, 2008) 根据来源将保护性因素分为三类, 即分别来源于个体本身的智力机能、人际交往能力、自尊自信等;来源于家庭方面的父母权威、亲子关系、家庭环境、支持性的家族网络连接等;来源于家庭外的亲社会行为、有效学习。值得注意的是, 保护机制的产生过程是利用个体力量及环境资源来减缓危机事件的不良影响, 促进个体内在资源的开发, 促使个体变得更有能力面对逆境、适应挫折并得到良好的发展。这体现了心理弹性研究的积极心理学思潮, 即充分发挥个体自身的力量和美德, 不仅减少危险性因素产生的消极连锁反应, 而且以此为契机促使人们达到更高的心理弹性水平。

心理弹性理论 篇7

大学生面临生活、学习、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 与同龄青年相比, 他们所面临的压力往往更加复杂和集中。有学者调查了13所高校2007名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 研究发现, 49.3%大学生有中等程度的心理压力。[1]研究显示:“近年来我国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可见, 高压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目前, 心理弹性已成为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研究者转变了先前的病理心理学模式进而倡导积极心理学思想。[3]心理弹性也随着压力应对和个体发展模式的深入研究而兴起。心理弹性指面临压力事件时, 使个体恢复和保持适应行为、在逆境中成长的能力和人格特质。[4]心理弹性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 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5]当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 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一系列能力和特质动态交互作用而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来自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的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和过程, 共同抵抗环境的不利影响。研究心理弹性不仅可以促进个体能更好进行压力应对和适应, 而且可以进一步探索个人生存和成长的力量源泉。[6]

综观国内外心理弹性的研究主要包括概念的界定和变量的探讨两方面。心理弹性的研究视角集中于特殊群体的研究, 很少涉及普通个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 结果缺乏普遍意义。本研究以心理弹性为视角, 在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分析心理弹性本质的基础上, 探讨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以及心理弹性促进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二、方法

(一) 研究对象

黑龙江省某大学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350人, 回收有效问卷306份, 其中被试基本情况:男生182人, 女生124人;城镇168人, 农村138人;独生子女175人, 非独生子女131人。

(二) 测量工具

1. 心理弹性量表

该量表由Sandra Prince-Embury于2006年编制, 由掌控感、关系感和情绪反应三个分量表11个因子、共64个项目组成。掌控感分量表包括乐观、自我效能和适应性因子;关系感分量表包括人际信任、社会支持、人际舒适性以及宽容因子;情绪反应分量表包括情绪敏感性、情绪恢复性和情绪破坏性因子。国内应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 抑郁自评量表与焦虑自评量表

两个量表都包含20个项目, 评分标准为1~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 国内应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状态焦虑量表由Charles D.Spielberger等人编制, 描述一种短暂性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抑郁自评量表由Zung编制, 并能相当直观地反映受试者的主观感受。该量表不仅可以帮助诊断是否有抑郁症状, 还可以判定抑郁程度的轻重。

(三) 统计软件

所得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 心理弹性、心理健康之间相关分析

*0.05水平显著, **在0.01水平显著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弹性总分、掌控感、关系感和焦虑、抑郁之间两两负相关, 除情绪反应, 都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焦虑和抑郁显著正相关。

(二) 焦虑与心理弹性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在相关的基础上, 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以心理弹性各维度为自变量, 焦虑、抑郁为因变量, (进入标准F<0.05, 移除标准F>0.10) , 检验心理弹性对心理健康 (焦虑和抑郁) 是否有显著预测作用?

由表2可知, 心理弹性3个自变量预测焦虑和抑郁因变量时, 3个自变量都进入回归方程, 进入焦虑方程的顺序分别是关系感、情绪反应、掌控感, 多元相关系数R为0.795, R2为0.632, 联合解释变量为63.2%, 即3个变量能联合解释焦虑的63.2%的变异量。标准化的回归方程:焦虑=-0.777关系感+0.254情绪反应-0.185掌控感。即:当其它预测变量不变, 关系感每增加一个单位, 焦虑将减少0.777个单位。

进入抑郁方程的顺序分别是关系感、掌控感、情绪反应。多元相关系数R为0.565, R2为0.319, 联合解释变量为31.9%, 即3个变量能联合解释抑郁的31.9%的变异量。标准化的回归方程:抑郁=-0.416关系感-0.357掌控感+0.207情绪反应。即:当其它预测变量不变, 关系感每增加一个单位, 抑郁将减少0.416个单位。

四、讨论

(一) 心理弹性、心理健康之间相关分析

除了情绪反应, 大学生心理弹性总分、掌控感、关系感和焦虑、抑郁之间两两呈显著负相关, 即:心理弹性越高, 焦虑、抑郁症状越少。掌控感越强, 焦虑和抑郁症状越少。关系感越强, 焦虑和抑郁症状越少。说明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焦虑和抑郁呈显著正相关, 说明两种心理症状之间的联系相当紧密。

(二) 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关系感、掌控感、情绪反应3个变量都进入回归方程, 说明心理弹性对于心理健康具有较高的预测作用, 预测力很强。说明心理弹性是影响理健康的变量。当掌控感和关系感增加时, 焦虑和抑郁总分都减少。由此可以推出:大学生的乐观的态度, 自我效能程度高、适应性好的焦虑和抑郁显著减少, 心理健康水平更高。大学生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和宽容的态度可以显著减少焦虑和抑郁程度, 进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情绪比较敏感、情绪难以恢复的个体焦虑和抑郁的程度显著增加, 不利于心理健康。

增强心理弹性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的态度,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提高自我效能感, 帮助他们有良好的适应;充分、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提高心理弹性, 减少不良情绪, 进而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

(三) 小结

本研究分析了心理弹性及其各维度和心理健康之间关系, 验证了前人关于心理弹性是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的理论, 进一步说明了心理弹性在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内在关系。

摘要:采用心理弹性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状态焦虑自评量表, 以306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施行测试, 考查大学生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对大学生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 (抑郁、焦虑) 的关系进行相关和回归研究。结果:焦虑总分与心理弹性各因子及总分之间两两呈极其显著负相关, 抑郁总分与心理弹性各因及总分均呈显著负性相关, 并且都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焦虑和抑郁两者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及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发现关系感、掌控感、情绪反应3个变量都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焦虑、抑郁两种心理症状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心理弹性可以预测心理健康之间的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弹性,焦虑,抑郁

参考文献

[1]张林, 车文博.中国13所大学本科生心理压力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流行病杂志, 2006, (5) .

[2]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3]徐慊, 郑日昌.国外复原力研究进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 21 (6) :424.

[4]于肖楠.韧性——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 2005, 13 (5) :658-659.

[5]马伟娜, 桑标.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8, 26 (1) :89.

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篇8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弹性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发展。现阶段的农民工更倾向于以家庭形式的整体迁移, 这也就促成了另一个特殊的群体——流动儿童的出现。由于户籍因素的影响, 流动儿童在城市中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 由此也滋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这种处境不利的儿童一直备受心理学家的关注, 近年来对于心理弹性的研究, 为对处境不利的儿童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一流动与流动儿童

1.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少年是6~14周岁 (或7~15周岁) , 随父母双方或一方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他们最为典型的特征就是没有所在城市的户籍。

流动儿童根据流动途径分为三种: (1) 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儿童; (2) 从一个城市流向另一个城市的儿童; (3) 从一个乡镇流向另一个乡镇的儿童。目前, 第一种情况的流动儿童所占比例最多, 另两种则比较少见, 第三种尤为少见。

2.流动给儿童带来的影响

流动给流动儿童带来了生活环境的巨大转变, 而在儿童人格发展过程中, 儿童早期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流动儿童的身心状况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 国内的许多研究表明, 流动给流动儿童带来的影响有这样几方面:

首先, 多数研究表明流动给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由于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生活条件、家庭教养、社交环境等方面都有一定差距, 两者在习惯和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成绩等方面出现比较明显差异。他们对城市有着明显的疏离和隔阂, 人际交往圈狭窄, 受到歧视和排斥较多, 社会支持较少, 学校满意度低, 自我效能感显著低于非流动儿童。他们的自我评价、自我发展和自尊水平都偏低, 人格健康水平也偏低。由于其父母多忙于生计, 容易忽略家庭教育, 导致流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突出。

然而, 并不是说流动儿童都会“变质”, 有研究表明相对于农村来说, 流动儿童的自豪感比较强。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由于家庭的困难, 使得流动儿童更早地习得坚强、独立。流动儿童跟随父母进入城市, 到城市学校学习, 家庭经济状况和教育环境得到改善, 扩展了流动儿童的学识、眼界乃至价值观, 这就促进了儿童的心理和认知发展。

二心理弹性与流动儿童

1.心理弹性

对于心理弹性的定义目前心理学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目前人们普遍能接受的是指心理功能未受到曾经历的或正在经历的严重压力/逆境损伤性影响, 甚或愈挫弥坚的心理发展现象。

2.心理弹性与流动儿童的关系

心理弹性是由resilience译过来, 很多人把它翻译成复原力或者是心理韧性。心理弹性通常指三种情况: (1) 曾生活于高度不利环境的儿童, 战胜了逆境, 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结果; (2) 儿童虽然仍生活在不利的环境中, 但能力不受损害; (3) 指儿童能够从灾难性事件中成功地恢复过来。所以, 心理弹性这个概念应该是就儿童而言的。

Luthar等人认为心理弹性包含了各种危险因素与保护性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危险因素是那些预示着极高消极后果可能性的因素, 如贫穷、家庭暴力等。保护性因素是能减轻处境不利儿童所受到的消极影响, 促使儿童良好发展的因素。目前, 研究者发现保护性因素主要有三种:儿童自身的积极倾向即人格倾向性、家庭环境、外支持系统。

心理弹性泛指人们在遭遇困难环境后受到的影响很小, 或者是发展得很好的现象。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在困境或者是不利条件下才能够有心理弹性这一特性的出现。而流动儿童所处的环境到处充满了不利条件, 这也就意味着流动儿童中存在心理弹性者的可能性最大。那么, 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如何、怎样才能激发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则越来越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

三关于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目前国内对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还比较少, 现阶段关于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多集中在心理弹性与歧视知觉以及适应方面。

在歧视知觉与心理适应方面, 胡芳芳经调查研究发现, 近一半以上的流动儿童都有中等程度的歧视体验, 流动儿童多数适应情况较其他同龄儿童要差些。心理弹性与歧视知觉之间无显著相关, 与心理适应成负相关。心理弹性对歧视知觉和心理适应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王中会和蔺秀云的研究发现, 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对其城市适应有积极影响;在依恋方面, 毛向军和王中会的研究发现尽管流动儿童个人、家庭、学校因素对其心理韧性有预测作用, 但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对其心理韧性有更强的预测性;对于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内部结构研究, 杨柳发现了心理弹性的八个维度:自我效能、自我认知、心理控制感、目标感、问题解决能力、情绪稳定性、助人和参与感、人际支持。另外父母投入对心理弹性有显著正向影响, 缺乏监督对心理弹性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四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

1.存在的问题

第一, 目前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中, 大多数都是研究前文所提到的第一类流动儿童, 也就是从乡镇流动到城市的流动儿童。然而, 另外两类的流动儿童则被普遍的忽视。再者关于流动儿童, 大多研究的关注焦点基本上都集中在中小学阶段的在读流动儿童, 而更小的幼儿以及更大的未读书的流动儿童却基本上无人问津。

第二, 目前的研究中, 关注的负面因素太多, 容易给社会大众一种刻板印象, 容易引起对流动儿童的歧视。关注光明面的太少。

第三, 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本身就存在很多争议, 很多内容都还不明确。研究流动儿童心理弹性可能会引起更多的争议。

第四, 目前的研究方法还不够成熟, 大多数都是采取问卷量表形式, 但是目前还没有公认有效的量表。目前人们所使用的量表的信效度都有待研究。

第五, 我国目前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的研究比较少, 但是对其干预的研究更是少见。改善流动儿童现状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对其心理弹性水平进行干预, 因此对干预的关注与研究应该更多一些。

2.展望

第一, 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 我们可以尝试更多的研究方法, 使对流动儿童的研究更加完善, 更加全面。此外, 就目前使用的量表测量法而言, 尽快地使用一套公认的、信效度能够得到认可的量表才能减少许多疑虑。

第二, 对于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等相关研究, 我们目前所做的基本上都是横断研究。然而对于一个个体的成长过程, 只用横断研究是不严谨的。所以, 在以后的研究中, 应该更多地去对流动儿童进行追踪研究, 更客观地了解他们成长的每一个过程。

对于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方面的研究, 目前的关注面还太少。分析其风险和保护因素, 应该关注的方面还有很多, 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此外, 还需要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进行干预研究, 进一步探索呵护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方法。

第三, 就目前研究而言, 我们缺少大规模的取样。未来, 我们需要做大规模的取样,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 最好能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取样。

五结束语

流动儿童之所以存在这么多的问题, 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流动”。所以, 减少流动, 就能缓解流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加速农村发展, 则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对于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问题, 需要更多的关注、研究。相信不远的一天, 我们能够真实地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 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干预, 呵护我国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 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1号)

[2]谢文标.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文献综述——基于CNKI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 (2001-2011年) 的分析[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2 (2)

[3]席居哲、左志宏.心理韧性者甄别诸法[J].心理科学进展, 2009 (6)

[4]章超.近二十年来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 (上旬刊) , 2013 (8)

[5]辜美惜、郑雪、邱龙虎.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 2010 (4)

[6]路晓倩、麻彦坤.心理弹性研究回顾与展望[J].天中学刊, 2011 (1)

[7]胡芳芳.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 2012

[8]王中会、蔺秀云.流动儿童心理韧性及对其城市适应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 2012 (12)

[9]毛向军、王中会.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及对其心理韧性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 2013 (3)

[10]杨柳.外来工子女初中生心理弹性结构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广州大学, 2009

心理弹性理论 篇9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面临相同的或相类似的压力情境时,不同人会出现不同的反应。例如,在遭受重大的创伤性事件时,有一些人会长期的低迷、消沉,甚至自杀,而另外一些人则能够较快的从悲伤中缓解过来,甚至发展的比预期的还要好,无论当时的处境有多么的艰难,他都能够不断地涌现出不被打倒的力量,并对未来进行积极的规划。这一现象所折射出来的就是心理弹性(Resilience)的概念,即个体面对内外压力困境时,激发内在潜在认知、能力或心理特质,运用内外资源进行积极修补、调适机制的过程,以获取朝向正向目标的能力、历程或结果[1]。

随着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的变迁,在后现代思维(强调人在环境中是一个主体精神的创造者,而不是一个被动的反映者)的影响下,一些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心理咨询理论更加强调个体内在力量的增强,而不是症状的消除[2]。心理弹性的理论就是强调个体正向、积极的能力与特质,重视个体自身的内在力量与潜能,认为心理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健康的个人保护机制——即心理弹性[1],并建立具有整体互动结构的心理健康环境。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往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关注点主要是对个案进行病理分析、探讨问题的来源以及协助消除症状的治疗模式上。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对大学生内在品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内心力量的增强。一个人如果有较强的内心力量,在面对任何事情、任何人,他都会灵活应对,而内心力量较弱的人稍微受到打击就可能会不能承受。但是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内心力量并不是很强,在面临各种压力时,很多大学生并不能坚强应对,却选择逃避甚至自杀。这说明,很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辅导,通过提高其心理弹性,使其更健康、更积极的面对生活。

目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中,团体咨询是一种十分有效和经济的方法,它一方面缓解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不足的现状,另一方面,它充分利用了团体的动力,使其效果更加显著和持久。因此团体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研究依据认知行为治疗理论,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以增强他们抗逆的能力,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使其健康的成长。

1 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经过招募、筛选,选取中国地质大学7名大学生形成被试小组,其中男生3名,女生4名。

1.2 评估工具本研究使用了《大学生心理弹性量表》,此量表是滕秀杰等人对Sandra Prince-Embury的《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3]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修订后的版本,适用于测量国内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弹性水平,包括掌控感、关系感和情绪反应三个分量表。总量表和分量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9090、0.8521、0.8829、0.8868,具有良好的聚合、区分效度和结构效度。另外采用了《团体成员自我评定量表》量表,此量表参考了樊富民《团体心理咨询》中的《团体成员自我评定量表》量表[4],基于本研究的设置,我们删除了原量表中与本研究相关不大的三个项目,最终采用了17个条目组成的新量表。

1.3团体干预方案的设计按照认知行为理论的基本观点,个体的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产生于错误的思维方式以及对现实的错误感知。只有帮助个体学会辨识并改善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价值观、感知、归因等认知及其过程,才有可能有效的改变其不适应的行为[4]。因此,本研究以认知行为理论为指导,有针对性的设计小组活动方案,分别对心理弹性的三个方面(掌控感、关系感和情绪反应)进行干预。方案主要包括人际信任的探讨、社会支持系统的探寻与利用、适应性求助行为探讨、乐观幽默的培养、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以及情绪管理等主题。具体的辅导方案见表1。

1.4干预方案的实施在制定完干预方案之后,进行被试的招募,我们采用了在网上发布信息的方式来招募志愿者,对于报名的被试,根据其参与的动机以及人格特质进行了初步的筛选,最后确定了7名被试。整个活动持续进行四周,每周两次,每次约90—120分钟。小组活动重点在于讨论和分享,每次聚会后会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下次讨论,分享成员的体会和感受。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评估活动效果。定量方法有两个,一是采用《团体成员自我评定量表》在小组第四次活动结束时进行过程性评估,考察成员参与团体的状况;二是使用《大学生心理弹性量表》对被试进行前后测,并在三个月后进行追踪测量,考察团体活动对成员心理弹性的影响及维持情况。定性方法包括作业分析、感受总结以及小组成员的事后反馈。

1.5 统计方法百分比分析法和t检验

2 结果分析

3.1定量分析

3.1.1《团体成员自我评定量表》报告在团体活动第四次结束的时候,为了评估成员参与活动的情况,要求成员填写《团体成员自我评定量表》,这样我们就能够及时看到成员对活动的书面反馈,以及团体活动的动力情况,以便于有针对性地调整或改进后面的内容。这个量表是用来评估团体动力的,要求成员利用下面的句子,以1到5的尺度等级评估自己参与团体的状况。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下面我们列出了选择3和4的人数百分比。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的成员都能够积极的参与活动,团体的动力已经显现出来。

3.2.2 《心理弹性量表》的前后测及追踪测量的差异性检验对团体辅导前后测以及追踪结果的平均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由于被试人数较少,不符合T检验的条件,所以我们采用了配对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法,具体使用了wilcoxon符号等级检验法,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经过团体辅导之后,小组成员的心理弹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并且追踪测量结果表明,团体辅导效果的保持良好。总量表后测和追踪测量得分均显著高于前测,追踪测量得分虽低于后测,但差异不显著;从各个分量表的情况来看,掌控感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前测和追踪测量,追踪测量得分虽高于前测,但差异不显著,说明在该维度上,辅导效果明显,但保持不佳;在关系感分量表上,三次测量之间差异均不显著,说明此次团体辅导在这一维度上效果不明显;在情绪分量表上,后测和追踪测量得分均显著高于前测,追踪测量平均分甚至高于后测,尽管差异并不显著,说明该维度上辅导效果和保持效果均较好。

3.2 定性分析从成员的作业以及活动后的反馈分析看,学生在认知和行为上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成员主要从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活动结束之后的收益两方面进行了分享和反馈。关于过程中的感受,成员们谈到:“每一次的活动都让我开心,让我期待”,“感谢你和我们的组员”,“感觉到了信任的力量与作用”,“从内心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支点”,“发现的确自己的情绪和前一刻的想法有很大的关系”;关于活动后的收益,成员们谈到:“我整个人的心态变了”,“让我懂得了很多,我在心中默默感谢”,“好心情,真是来的容易多了”,“以后更加会好好珍惜生活,拥抱生活的,快快乐乐的过好自己生命的每一分钟”,“收获蛮大的,对自己的心理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与了解”,“正在尝试着改变自己的一些想法”,“试着将自己的想法与事实分开,效果还可以”,“在试着让自己从内心真正去改变自己的一些偏见或者是错误的想法”,“挺好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辅导对我很有用,收获很大”,“能够更加了解自己,避免一些负面情绪。并能够让我更好地体谅他人,了解他人”。从这些书面的反馈中,我们可以看出成员的变化。

4 讨论

从效果评估的结果来看,团体辅导之后小组成员在心理弹性以及掌控感、情绪反应上均有显著提高,并且,心理弹性总分和情绪反应长期效果明显。但是在关系感这一维度上,效果并不明显,针对出现这样的结果,我们认为:

第一,这首先说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心理弹性的提高是有一定效果的,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来提高个体的心理弹性,是可行且经济的一种方法。

第二对于情绪反应这一维度来讲,效果明显,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情绪的认知理论对于日常生活中情绪管理方面的作用很明显,而且它的长期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这种团体辅导的方法对于提高个体管理情绪的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第四,掌控感这一维度长期效果不明显,但短期效果显著,这说明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来提高个体的掌控感是有效的,但是可能还需要设计一些活动设计或采取某些技术使效果得以维持,例如,增加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训。当然,对于几乎所有的团体心理辅导来讲,长期效果的维持都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

心理弹性理论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2014年3月,在获得江西省某高校学工处的帮助下,按照该学工处所提供的贫困生名单在该校随机整群抽取4个学院的二年级贫困生418名,用抽签法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均为209名学生) 。实验组接受本研究的心理弹性干预实验,对照组不参与干预实验。实验组坚持参加全程有效干预实验的学生有205名,平均年龄为( 19. 8±0. 87)岁,男生89名,女生116名; 对照组前测和后测均有效的学生有204名,平均年龄为( 19. 7±0. 91) 岁,男生86名,女生118名。

1. 2 测量工具 本研究采用重复测量设计,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前测和后测。前测在课程开始前的1个星期进行,后测在课程最后1节课结束时进行。研究中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心理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5]。SCL - 90是反映过去1周内心理状况的5点评分量表,共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10个因子。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该量表各症状效度系数为0. 77 ~ 0. 99[6],是国内外应用较广泛的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之一。

本研究运用该量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测量,并参照有关文献[7],根据被试该量表第15项“最近1周想结束自己的生命”的得分情况对其自杀意念进行判定,若得分≥2则判定为有自杀意念,得分= 1则判定为无自杀意念。

1. 3 心理弹性训练方案 本次实验由拥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团体心理训练经验的心理学专业人员担任指导老师。在学工处的帮助下,以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为名将实验组随机分成7组,每组约30人作为一个团体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按照实验方案进行训练。每周训练1次,每次1. 5 ~ 2 h,持续8周。训练方案制定时参考了Sternberg等提出的“3R”培训方案[8],宾夕法尼亚大学塞里格曼博士设计的心理弹性训练计划( PRP)[9],以及国内一些较为成功的心理弹性训练案例[10,11]。

训练方案初步制定后,根据心理学教授提出的建议进行了相应的修订。训练方案正式形成后,指导老师进行集中备课,统一教案。训练课程共分4个阶段8个单元,第1阶段———团体形成阶段( 第1单元,相识) : 制定课程规则,确定课程目标,引导学生找寻自己的期望,对整个课 程提出意 见或建议。第2阶段———团体巩固阶段( 第2单元,信任) : 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分享,增加同学之间的信任,帮助学生放下防御,真诚分享,认识到身边的朋友是环境资源中的优势。第3阶段———团体工作阶段( 第3 ~ 7单元,自我探索; 情绪把握; 学会感恩; 问题解决; 积极期望) 。此阶段通过自我探索,挖掘自身优点,悦纳自己,建立自信; 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学会把握情绪,乐观辨证地看待逆境; 通过讲述感恩故事发现有用的社会支持力量; 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群策群力的合作精神; 通过对未来的展望,鼓励学生在困境中坚持目标、解决问题。第4阶段———团体结束阶段( 第8单元,美好祝福) : 处理离别情绪,鼓励成员有信心地走向新的生活。每次训练结束后均要求成员写出心得体会,在下次训练时指导老师给予总结、评价,以达到反馈与强化的目的。成员累计缺席3次及以上时作为无效干预,数据不作统计学处理。

1. 4 统计分析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后测数据资料用SPSS 17. 0统计软件进行录入、整理和分析。主要的分析方法有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见表1。

(  ± s)

注: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P < 0. 05,**P < 0. 01; 实验组实验前后比较,△P < 0. 05,△△P < 0. 01。

由表1可见,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SCL - 90总均分、各因子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 05) ; 实验后,实验组的SCL - 90总均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其他等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 P < 0. 05或P < 0. 01) ,但两组在强迫、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 > 0. 05) 。实验前后,对照组的各项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 > 0. 05) ; 实验组前测的SCL- 90总均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其他等因子分均高于后测( P < 0. 05或P <0. 01) ,但在强迫、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 > 0. 05) 。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自杀意念检出率分别为21. 95% ( 45 /205) ,23. 04% ( 47 /204) ; 实验后,两组自杀意念检出率分别为20. 49% ( 42 /205) ,21. 08% ( 43 /204) ,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0. 069,0. 022,P值均 < 0. 05) ,实验组实验前后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χ2= 0. 130,P > 0. 05) 。

3 讨论

心理弹性是积极心理学中研究人性积极面的重要内容之一。Howard[12]认为心理弹性是指个体能经得起困境及在困境中适当调适的能力。Turner[13]认为心理弹性是一种卓越的能力,这种能力有助于帮助个体对抗逆境,以一种健康的感觉持续着有意义的生活。Masten[14]认为心理弹性是即使在严重威胁下,仍能产生适应较好或发展顺利等结果的一类现象。富有心理弹性的个体,在不利的情境中会调动他们积极的情绪和效能感,从而降低心理疾病和问题行为的风险。因此,有许多心理学工作者或研究者旨在通过心理弹性训练来达到提升个体心理健康、预防自杀行为的目的。尤其是美国,由于有着较高的大学生自杀率,当局政府和心理学界一直在努力探求一种有效的心理弹性训练方法,以达到干预自杀的目的[15]。

【心理弹性理论】推荐阅读:

欧拉弹性理论05-20

服务弹性07-18

弹性设计05-11

弹性分组05-19

弹性控制05-26

弹性空间06-18

弹性学分06-29

弹性规划07-08

弹性关系07-24

弹性屈曲08-09

上一篇:糖类的水解反应下一篇:双低优质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