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共10篇)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篇1
油菜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 同时也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油菜种子含油量35%~50%, 是含油量较高的种子之一。菜油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脂肪酸, 对人体具有抗衰老、抗氧化的功效[1,2]。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 2011年中国油菜比较效益低, 油菜籽生产出现滑坡, 国内菜油产量下降为l 115万t, 而菜油消费量预计为1 390万t, 供不应求。主要原因是种植面积下降及自然灾害的影响, 其中西北部、西南部单产大幅下滑。因此, 应提高油菜种植水平, 合理栽培油菜。
1 育苗期管理
俗话说:“壮苗三成收, 瘦苗一半丢。”壮苗由于其植物体内的叶绿素含量高, 因此其光合作用能力强, 因而植株内含水量较低, 含糖量较高, 为油菜花芽、果实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1.1 选种
要做到壮苗高产应从选种开始。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油菜品种有数十种, 而笔者通过数年大田试验发现, 在南方江浙闽一带较适宜种植的油菜品种为中油杂4号。该品种具有发苗快、植株矮、抗倒伏、耐密植、分枝短、产量大、早熟等特点, 是一种双低油菜品种。
1.2 播种
油菜播种时应考虑气温、光照、间苗、土壤等因素。如果油菜播种时间过迟, 因其每片油菜叶生长需要60℃的光照积温, 则不利于形成壮苗, 如果播种过早, 则易在过冬前现蕾, 大大减弱抗寒能力, 无法顺利过冬。最适播种温度应在22~25℃, 即9月22日至10月10日。应选择表面平整、土层质地疏松又适当紧密、向阳、灌溉方便的田地。对于苗床的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 配合其他氮、磷、钾肥的施用, 以保证第1片真叶的生长。播种量为500~800 g/hm2, 若播种过量, 则不易形成壮苗, 而且增加间苗工作量。播种时可将种子掺入细土或腐熟火土灰及少量肥料拌匀撒播, 能明显提高种子出苗率。
2 幼苗期管理
种子出苗后, 应定期除去丛生苗, 同时喷施100 mg/kg多效唑, 以防止高脚苗的产生。在幼苗长出第2片真叶时, 可开始第1次间苗, 苗距3.0~6.5 cm, 做到叶不搭叶即可。当苗达到五叶期时, 就要开始下1次间苗, 可采用宽行间苗 (如行距20 cm, 株距10~12 cm) 的种植方式。间苗时应边取苗, 边移栽, 边施定根肥 (施纯氮225~270 kg/hm2、五氧化二磷100~200 kg/hm2、氧化钾100~200 kg/hm2、硼砂7~10 kg/hm2) , 同时栽后应浇足定根水。原则上去弱留强、去病留健。当苗期生长较缓慢时, 应多次追肥。一般栽植数量应视土质和品种而定, 通常为15万~18万株/hm2最适。在苗期, 由于油菜植株较小, 易出现杂草滋生的现象, 主要以单子叶杂草为主。如果仅靠人工除草, 工作强度大, 且见效差。可根据杂草实际情况使用5%高效盖草灵乳油600~900 mL/hm2或50%禾草克600~1 000 mL/hm2对水喷雾防除。
3 蕾薹期管理
3.1 油菜早花控制
如果播种过早或者在冬前较高温度的情况下, 油菜易提前抽薹开花, 从而影响生长发育和受精结实率, 降低产量。因此, 除正确掌握播种期外, 还应加强肥水管理。对已出现抽薹的植株, 要及时用刀割去, 抑制顶端生长优势, 改变植株体内营养运转的途径, 使营养分配重心由主茎转移到下部枝条。同时对于这些植株应迅速补充氮肥, 保证其后续能够快速恢复生长。
3.2 合理调控水肥
油菜植株中含水量较多, 组织比较柔嫩, 越冬时极易遭遇低温出现冻害。为此, 应减少夜间水的灌溉量, 保证排水沟的通畅, 同时增强钾肥的施用量。钾肥有助于增加土壤的盐溶度, 降低水的冰点, 增强植物细胞的持水能力。在白天有日照的情况下, 可适当引灌, 缩小土壤昼夜温差, 提高植株抗寒能力。油菜的初花期和盛花期, 对土壤含水量有较高的要求, 只有土壤含水量达到70%以上时, 油菜才能开花, 如果土壤含水量不足则会严重影响油菜单产。
4 角果期管理
角果期是油菜直接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 光合器官也从叶片转向角果皮。植物也由营养器官生长转向了花等生殖器官的生长。
4.1 施好花肥
施好油菜花肥, 尤其是氮肥。可用尿素30~60 kg/hm2、0.3%~0.5%磷酸二氢钾及0.3%硼砂溶液对油菜叶表面进行喷施, 有助于油菜的增产、增重和提高含油量。由于此阶段花肥距油菜成熟时间较短, 因此肥料应施用得当, 如果过多, 则可能会造成作物贪青晚熟或者2次开花的现象, 会导致籽粒含油量下降、质量下降[3,4]。
4.2 调控水分, 防治病虫害
由于角果期花开结束, 含水量需求有所下降, 但总体上土壤含水量仍应达到60%。如果土壤含水量过高, 会导致根系吸收能力过低, 继而导致植株早衰。同时在春天, 潮湿的环境易滋生昆虫和真菌病害, 主要有油菜跳甲、茎象甲、菌核病等。此时, 可使用吡虫啉、毒死蜱和辛硫磷来防治病虫害。防治菌核病, 可使用比例为1∶2的草木灰、熟石灰混合粉, 撒于根部四周, 以消灭初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 将病害降至最低限度[5,6]。
5 适时收获
当油菜终花后25~30 d, 角果由黄绿色转变成黄色时即可收割。使用手工拔收有助于提高果实的千粒重和含油率。收割后, 刚脱粒的油菜籽含水量较高, 需要在高温下晒干或者室内风干, 防止霉变降低油菜籽的品质。储藏时含水量不能超过8%[7,8,9]。
参考文献
[1]宋稀, 刘风兰, 郑普英, 等.高密度种植专用油菜重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9) :1800.
[2]王维金.作物栽培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8.
[3]王晓燕.油菜需肥规律及科学施肥[J].种业导刊, 2008 (7) :22-23.
[4]黄丽芬.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效应研究[J].杂粮作物, 2010, 30 (5) :371-372.
[5]刘玉凤.作物栽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6]贺春贵, 潘峰, 王国利, 等.油菜蚤跳甲的为害分级及习性[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0, 35 (4) :377-381.
[7]穰青.油菜高产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 2007 (4) :26.
[8]王友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0) :126.
[9]胡红卫.油菜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 2010, 16 (20) :76.
“双低”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篇2
关键词:“双低”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1-63-02
在推广应用“双低”油菜品种的同时,油菜生产要立足主攻单产,提高种植效益。在生产技术方面,要继续推广应用以“秋发,冬壮,春稳,活熟”为中心的油菜群体质量栽培技术,并提高技术到位率。
1 播种及育苗管理
1.1 精细整地 苗好一半收,土壤是基础。育苗移栽油菜,培育出壮苗,精细整地是关键措施。育苗地要选择肥沃,靠近水源的砂性土壤。地选好后,要深耕耙透,耙匀。然后开沟做畦,畦沟,围沟要沟相通。畦面要求平整,表土疏松细碎,水气协调,为出苗迅速,苗全,苗齐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
1.2 施足肥料 育苗地要结合耕整施足底肥,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3 000~4 000kg,45%复合肥50~80kg(或尿素30kg、氯化钾2.5kg、过磷酸钙50kg)、硼0.5kg,全层均匀施入土中。
1.3 品种选择 “双低”油菜品种优质高产,高含油量,抗寒性强,抗倒能力强。宜选用秦油Ⅱ,中双Ⅱ,核优46等。
1.4 适期早播 适期早播是力争早栽,早管,促秋发的关键。一般情况下,育苗时间9月初至9月上中旬,秧龄在30~35d之间。移栽密度以1.0~1.2万株左右/667m2为宜。直播油菜的适应期较长,从9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均可播种。不过,随着时间推迟,要适当增加播种量。
1.5 培育壮苗 在稀播、匀播的基础上,每m2留苗100~150株。同时用多效唑等生化制剂控制旺苗,使之墩实粗壮,提高抗寒能力。
1.6 早管促早发 大田要施足基肥,注重肥料的平衡施用;移栽时墒情要好,如遇干旱,应带水移栽或灌溉后再栽。活棵后即加强中耕、除草。
2 冬前化控,壮苗越冬
2.1 冬前化控 油菜在高产栽培条件下,由于播期早,移栽早,施肥量大,冬前生长量大,冬季易发生冻害。因此冬前要做好化控工作。通过控旺促壮,控上促下,达到提高地上抗冻能力和促进根系生长的目的。一般每667m2可用15%多效唑60~80g兑水进行喷施。生长过旺的田块用量可增至80~100g喷施。
2.2 壮苗越冬 除了早施苗肥,中耕除草外,还要及时做好培土护根工作。增强保暖抗寒能力,使其壮苗安全越冬。
3 合理施肥,促进生长发育
3.1 油菜的需肥特点(1)研究表明,甘蓝型油菜生产100kg菜籽,约需消耗氮10.5kg、磷3.5kg,钾9.6kg,三者比例为1∶04∶1。如果要生产150kg/667m2菜籽则需要施氮15.3kg、磷素5.3kg、钾素14.4kg。三要素施量少,产量低。(2)油菜不同生育期需肥不同。如苗期至蕾期吸收氮45%,磷50%、钾43%;蕾期至终花期,吸收氮50%、磷41%、钾40;终花期至成熟,吸收氮5%、磷9%、钾17%。(3)油菜对硼肥敏感。尤其是甘蓝型油菜不可缺硼,否则,造成“花而不实”,不仅籽粒变小,造成减产,而且含油量低,影响产量和质量。(4)油菜生长需要硫肥。在油菜的茎叶中含有较多的硫,生产50kg油菜籽,需要纯硫1.3~1.5kg。(5)油菜不能偏施氮肥。氮肥过多,如磷肥钾肥不足,不但易引起病虫危害,而且菜籽含油量降低。
3.2 油菜籽合理施肥 根据油菜生产需肥标准和特点,合理施用方法是:(1)施足基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氮磷钾配合,速缓效结合。如甘蓝型油菜每667m2应施土杂肥5 000~6 000kg,过磷酸钙40~60kg,碳铵60~80kg,硼肥0.25~0.3kg。(2)勤施苗肥。移栽活棵后结合中耕除草,每667m2施碳铵10~15kg。11月中下旬继续追施苗肥,每667m2施碳铵10kg左右,以加速叶片生长,促进花芽分化,确保壮苗越冬。(3)酌施腊肥。腊肥有冬肥春用,增温保墒,改良土壤之作用。每667m2可施塘泥或土杂肥2 000kg左右。(4)巧施薹肥。甘蓝型油菜,在花薹期每667m2追施硫酸铵10~12.5kg,以满足油菜生长期对硫的需求。
4 抓好“五防”,活熟到老
4.1 防渍害 油菜生长后期根系活力下降,如遇大暴雨或连阴雨,田间积水,易造成烂根,倒伏,要及时清沟沥水,排涝,严防渍害发生。
4.2 防病害 (1)如果发现油菜盛花期植株感染病毒病和菌核病,在病株达1%时进行喷药治疗,可用50%多菌灵可湿粉剂500~800倍液,喷药量为75~110kg/667m2,每隔7d左右喷1次,连喷3~4次。(2)初花期若发现油菜植株感染霜霉病,应及时使用75%的多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乙锰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并与该病发生初期进行喷雾防治。隔7d左右再喷1次,连喷2~3次。
4.3 防虫害 (1)如果发现油菜中有菜青虫出现,应立刻用80%的敌敌畏1 500~2 000倍液喷雾或75%,敌百虫晶体1 000~1 500倍液防治。喷药时间,下午4:00以后或早上露水干后为宜。如果遇到连阴雨天气,应在雨停间隙进行。喷药时以叶面充分湿润为宜。(2)蚜虫主要危害油菜嫩叶背面和顶端,刺吸汁液,使受害部位变黄卷缩,植株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出现枯死,对油菜产量危害极大。防治方法:用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防治。
4.4 防倒伏 油菜后期倒伏一般为茎倒,在籽粒为灌浆结束,如遇大风暴雨,造成田间积水,使茎秆倒伏,造成减产。防倒伏方法,立足沟渠高质量全面配合,及时清沟沥水,保水畅通,做到雨过田干。
4.5 防早衰 早衰一般减产5%~10%。防治方法,在初花期和盛花期进行2次肥药混喷,防病与防衰结合,确保油菜秆青籽黄,活熟到老。
5 适时收获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篇3
1 品种选择
引进选用良种是提高单产的关键措施, 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品种生育期等情况选用增产优势明显的品种。以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和农业部推荐的适合长江流域种植的中熟、中晚熟的优质高产品种为佳, 如德油、中油杂11、油研系列、德润油528、中油6303、渝黄一号等。
2 适期早播
油菜对播种期要求较严, 为提高油菜的抗冻性, 可结合当地的种植制度、气候条件、品种特性, 突出早播、早栽, 主攻秋冬发。一般中熟品种9月中下旬播种比较适宜, 早熟品种可推迟播种7~10 d。晚稻收获不及时的, 应掌握在收割前30 d播种育苗。
3 培育壮苗
培育壮苗、适时早栽是夺取油菜高产的关键环节。适期播种, 培育壮苗, 保证年前有较大的营养生长体和健壮的根系生长, 为春后迅速转向生殖生长、形成大量分枝花序和有效荚果打下基础。
3.1 壮苗标准
苗高16~18 cm, 绿叶6~7片, 根颈粗0.5~0.6 cm, 直观青绿色, 无高脚, 叶片厚, 叶柄短。
3.2 育苗
3.2.1 苗床准备。
以田面平整、土壤肥沃、背风向阳、田间沟渠配套、靠近大田的地块作苗床, 将苗床与大田按1∶5~7备足苗床[4]。播前精细整地, 施足底肥。整地应做到“细、平、实”, 播种前1周耕整2~3次。结合耕整施腐熟有机肥1 500kg/hm2、纯N 19.5~39.0 kg/hm2、P2O560 kg/hm2、硼砂7.5 kg/hm2。3.2.2种子处理。播种前选择晴天晒种2~3 h, 以提高其发芽率, 也可用1∶10的食盐水浸泡10 min, 并除去瘪种, 还可用40%菌核净或甲·K杀菌灵150 g/hm2对水拌种, 既能杀灭种子表面其他病菌, 又能有效防止油菜菌核病的传播。
3.3 播种
播种时要求分厢定量稀撒匀播, 并用细土或灰渣肥盖种。
3.4 苗床管理
一是早间苗、定苗。剔除异品种, 去小留大, 去弱留壮, 去病留健, 去杂留纯。一般间苗2~3次, 3叶1心时定苗, 留足90~110株/m2, 苗距5~8 cm, 以叶不搭叶为宜。二是早追肥。定苗后及早追肥, 一般施尿素60~75 kg/hm2。三是病虫害防治。由于苗期气温较高, 病虫害发生普遍, 可在出苗后每隔3~7 d用10%吡虫啉800倍液、万虫统杀800倍液喷雾防治菜青虫、蚜虫、黄曲跳甲、小菜蛾、甜菜夜蛾、白粉虱等;用灭菌威粉剂450 g/hm2对水750 kg/hm2喷雾防治茎腐病、病毒病等。四是勤排灌。遇干旱及时浇水, 雨多土湿要及时理沟排水。五是三至六叶期用15%多效唑600~750 g/hm2对水750 kg/hm2均匀喷雾于菜苗上, 培育矮壮苗, 切忌重复喷雾。
3.5 化学除草
油菜苗床较小, 除人工拔除外, 对一、二年生禾本科杂草2~6叶前, 用10.8%高效盖草毙375 m L/hm2, 或50%精禾草克750 m L/hm2, 分别对水600~750 kg/hm2定向喷雾。
4 整地移栽
4.1 整地
油菜需要肥沃疏松、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的土壤条件。整地时要做到深耕整细, 较好地调节土、水、气、热的关系, 加速土壤养分的转化释放, 为丰产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4.1.1 稻田。
无论是推行免耕还是翻耕, 稻田种植油菜, 关键是搞好开沟排水。一般应在水稻“散籽”时排水。免耕田在水稻收后抢晴挖沟开厢排水, 翻耕田要及时翻耕炕土[5]。厢宽2~3 m, 开好主沟、厢沟、围沟, 主沟深50 cm、宽40 cm;厢沟、围沟深宽各33 cm, 做到沟沟相通, 防湿除涝。
4.1.2 旱地。
当前季作物收后深翻23~27 cm, 清除四周杂草, 施足底肥, 开好厢沟和围沟, 以利于排水。
4.2 适时移栽, 提高移栽质量
油菜长至6~7片真叶, 即苗龄30~35 d时移栽, 移栽前5 d追施尿素45 kg/hm2, 移栽前1 d浇水润土, 以免起苗时伤根。移栽时, 先拔大苗, 大小苗分级拔除, 秧苗要求矮壮青绿, 无病虫, 叶片厚;带土移栽, 苗要栽稳, 行要栽直, 苗间距要匀, 根部要按紧, 边移栽边浇足活根水, 培土到子叶节部。
4.3 合理密植
根据土壤、施肥水平、品种特性和播期等, 采用宽窄行条栽。即移栽时采取1.1~1.2 m开厢, 宽行、窄行、窝距分别为0.7~0.8、0.4、0.20~0.27 m, 栽植5.25万~6.00万窝/hm2, 每窝栽2株。一般高肥力田块移栽12万株/hm2, 中等肥力移栽15万株/hm2, 肥力差田块移栽18.0万~22.5万株/hm2。
5 科学施肥
油菜在各生育时期对氮、磷、钾营养吸收的需求量不同。其中, 苗期和蕾薹期对氮肥的吸收量分别占总量的42%~44%和33%~46%;蕾薹期对磷、钾的需要量分别占总量的22%~65%和54%~66%。因此, 油菜应坚持氮、磷、钾、硼配施, 同时有机肥、无机肥结合施用, 在生产实践中应做到“施足底肥、早施苗肥、重施腊肥、稳施薹肥、巧施花肥、必施硼肥”。
6 大田管理
一是缺苗补栽。移栽7 d后, 检查田间苗情, 缺苗断垄要带土补栽, 以使田间秧苗全而匀。二是适时排灌。油菜苗期既怕旱又怕渍, 苗期干旱以淋水或半沟水润灌为好;封行后干旱要及时沟灌, 灌水以不浸过畦面为准;结荚后雨水较多, 要注意排水, 以降低田间的湿度, 减轻病害的发生。三是中耕培土。为促进秧苗早生壮发, 在油菜移栽返青后要及时浅耕松土、培土, 不仅有利于秧苗的生长, 而且可以起到清除杂草的作用。
7 病虫草害防治
7.1 杂草
翻耕整地前10 d, 用20%克芜踪水剂1.5~3.0 kg/hm2对水600 kg/hm2喷雾, 或用10%草甘膦水剂7.5~15.0 kg/hm2+洗衣粉1.5 kg/hm2对水450~750 kg/hm2喷雾。油菜在移栽后或齐苗后, 在杂草三至四叶期, 用盖草灵600 g/hm2对水450kg/hm2均匀喷雾在杂草上, 杂草较多的田块, 隔25 d左右再喷施1次。
7.2 病害
霜霉病、菌核病和病毒病是油菜的主要病害, 我国所有油菜产区均有发生, 尤其在长江流域发生严重, 发病率在10%~80%, 严重地块甚至达到100%, 产量损失在5%~30%。其中, 霜霉病主要危害油菜地上部分。菌核病在苗期危害近地面的叶柄、根颈, 成株期可危害茎、叶、果、花和种子等。油菜病毒病在不同类型油菜上表现的症状存在较大差异, 其中甘蓝型油菜苗期表现出2种症状:一是花叶, 有条斑、轮纹斑、点状枯斑3种形式;二是黄斑和枯斑。
防治方法:一是改善油菜的生态环境。如重施基肥、苗肥, 早施或控施蕾薹肥, 施足磷、钾肥, 防止贪青倒伏。深沟窄畦, 清沟防渍。在油菜开花期摘除病、黄、老叶。适时播种, 适当迟播。二是选用抗病品种。三是治蚜、驱蚜防病。四是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 减少初侵染源。如水旱轮作:旱地油菜的轮作年限应在2年以上, 且应大面积实施;油菜收后深耕, 在油菜抽薹期培土。五是药剂防治, 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25%瑞毒霉粉剂600~800倍液、65%代森锌500倍液、多硼合剂500倍液 (25%多菌灵2份加1份硼砂) 喷雾。在油菜苗期、初花期、盛花期根据田间发病情况及时防治, 药液喷在油菜中、下部茎叶上。
7.3 虫害
萝卜蚜、桃蚜和甘蓝蚜是为害我国油菜最严重的害虫。其以剌吸口器吸取油菜体内汁液, 为害油菜茎、叶、花、果, 使油菜发生死苗、卷叶, 造成角果、花序萎缩, 甚至使植株枯死。另外, 蚜虫是油菜病毒病的主要传毒媒介, 蚜虫的发生会加重病毒病的危害。生产上可用20%灭蚜松1 000倍液、40%乐果乳油或40%氧化乐果1 500倍液、50%马拉硫磷1 500倍液、150%久效磷乳剂2 500倍液、25%蚜螨清乳油2 000倍液喷防。也可在栽培时覆盖乳白色、银灰色、黑色地膜, 覆盖量为50%, 可以达到驱蚜、防病毒病的目的。同时, 可以饲养、释放蚜茧蜂、瓢虫、草蛉、食蚜蝇以及蚜霉菌等, 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8 适时收获
当油菜植株80%以上角果呈琵琶色时而上部角果未完全变黄时开始收获, 堆垛或摊晒5~7 d后及时脱粒, 扬净晒干入库。积极尝试机械收获, 一般推迟5~7 d一次性收获。
摘要:阐述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包括品种选择、育苗、整地移栽、施肥、大田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 以为油菜高产栽培服务。
关键词: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董家胜, 杨军章, 李岩, 等.双低油菜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J].河南农业, 2003 (11) :17-18
[2]李吉有.民和县油菜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4) :117.
[3]韩洁.豫南地区双低油菜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3) :217.
[4]陈峰, 汤继保, 林凯.油菜生长后期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J].农业科技通讯, 2001 (8) :30-31.
浅谈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篇4
【关键词】:双低油菜 优质高产 栽培
中图分类号:S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021-01
双低油菜是指菜籽油中芥酸含量低于3%、菜饼中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低于30微摩尔/g的油菜品种。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油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主要是利用冬闲地栽培,因冬闲地茬口均较晚,对油菜生长发育不利,为了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特对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做一介绍。
一、选用良种
选用优良品种是提高油菜单产的关键措施。生产中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品种生育期等特点因地制宜选用品种。生产中常用的品种有:中油杂4号、华油杂6号、华油杂8号、华油杂9号等。
二、适时早播
适时早播是实现优质油菜高产的前提。冬油菜适期早播,可利用冬前生长期促苗长根、发叶,积累较多的营养物质,实现壮苗越冬,春季早发稳长,稳产增收。播种过晚,冬前生长时间短,叶片少,根量小,所累积干物质少,抗逆性差,越冬死苗严重,春后枝叶数量少,角粒数少。但播种过早,秋季生长过旺,养分消耗过多,根茎糠老,抗逆性差,也易引起年前抽薹开花,减产严重。 油菜的适播期应在5厘米地温稳定在15~20℃时,一般比当地小麦适播期提前15~20天。 此外,确定具体播期,还要考虑品种特性、土壤墒情等。冬性强的品种可适当早播,春性强的品种适当晚播,遇墒时应及时趁墒播种。我省直播油菜田一般在9月下旬播种,育苗移栽在9月上旬播种。
三、精细整地 培育壮苗
采用育苗移栽技术培育壮苗是油菜夺取高产的关键,一般比直播田增产30%左右。育苗时,首先要留足苗床,苗床地要选择平整向阳、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灌方便、前茬2~3年未种过油菜及其他十字花科作物的田块,苗床与大田比例一般为1:5,每亩苗床播0.4~0.5千g种子。播种前苗床要施足底肥,整细整平,足墒播种。出苗前以保墒为主,防旱、防涝、防板结,力争苗齐苗全。齐苗后早疏苗,匀留苗,适时定苗,做到“一叶疏,二叶间,三叶定”。间除丛生苗、异型苗和弱小苗。定苗时要均匀留苗90~100株 平方米,定苗后可喷施15%多效唑150mL 亩,防止高脚苗。移栽田要早施基肥,早整地。播种前的整地尤其重要,应当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趁土壤湿润进行翻耕,(以防止表土板结。)要求达到耕作层深20厘米左右,平整,无明暗坷垃为准。开好“边、中、腰”三沟,做到能排能灌。这样会为种子发芽,根系伸展和幼苗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移栽前每亩施入3~5千g尿素做送嫁肥。
四、高标准移栽 合理密植
河南省适宜的移栽期在10月中、下旬。当苗龄长到30~35天左右,叶片在5~7片时即可移栽。 移栽取苗时要做到不伤根,多带护根土,取大苗,留小苗。取苗后施清水粪或少量化肥,促小苗迅速长大,在适栽期内第二批移栽。移栽时大小苗分栽不混栽,当天取苗当天栽完。同时,要注意高脚苗深栽(即将高脚部分栽人土中),栽后及时浇定根水,有利于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相对于传统的大苗迟栽来说,中苗早栽技术可减少根系损伤,返青成活快,利于油菜早生快发提高单产。一般亩栽植8000~12000株,移栽密度可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适当增减。 直播的油菜则可适当增加密度。
五、配方施肥
双低油菜的生长期长,需肥量大,尤其对磷、钾、硼素需求量较大。为发挥品种增产潜力,施肥时要按照有机与无机肥结合的原则,实行配方施肥。要少施氮肥,增施磷、钾、硼肥,做到施足底肥、早施提苗肥、重施开盘肥、看苗施好蕾薹肥。在施肥方法上,首先要改过去“重施蕾薹肥”为“重施基肥”的习惯,一般每亩施入有机肥2000千g,氮肥20kg,磷肥25kg,钾肥15kg,硼肥1kg做基肥。(若基肥不足,幼苗瘦弱,即使大量追肥也难弥补。)其次是早施提苗肥。移栽油菜在栽后7~10天活苗后每亩追施尿素10kg以促苗早发。三是巧施蕾薹肥。根据苗势每亩施复合肥6~10kg,做到腊肥春用。
六、科学管理
对冬前旺长田块,可采用深锄断根,摘去老叶和适量绿叶,控制旺长;对僵苗、弱苗可适量补施肥料,促进生长。冬季来临时要进行冬灌,(灌水后及时松土保墒,培土封根。)还可在油菜苗上覆盖一层草木灰,以减轻低温冻害。在油菜苗6~7片真叶时可用15%多效唑粉剂配成溶液喷施,能有效地增厚叶片,抑制根茎延伸,增强抗冻能力。春季雨水多,一定要做好田间清沟沥水,做到旱能浇涝能排。
七、适时除草 防治病虫
危害油菜的主要病害有菌核病、霜霉病、白粉病和病毒病;主要虫害有菜青虫和蚜虫。一般双低油菜的耐病性比常规油菜品种差,因此更应该注意病虫草害的防治。防治时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主要措施有:
1.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油菜品种时不但要求优质、高产,还要注意抗病性(尤其是抗油菜菌核病)。
2.种子消毒 适时播种 播种前利用盐水选种,漂除夹杂于种子中的菌核。适时播种,培育壮苗,提高秧苗抗病能力。
3.轮作换茬,实行窄畦深沟栽培,开好三沟,降低田间湿度。
4.加强田间管理 春季是病虫害的易发时期,在早春时要进行中耕,破坏菌源;施肥时要少施氮肥,防止后期倒伏或早衰。盛花、终花期摘除植株中下部病、黄、老叶。
5.药剂防治 开展药剂防治时,针对不同的病虫要选用不同的农药,抓住防治适期,及时防治。
八、防杂保纯
种植双低油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优质菜籽油和菜籽饼,因此栽培上要防止异花授粉和生物学混杂。为了避免与常规油菜串粉,确保商品菜籽质量标准,一要提倡连片种植;二不能用常规油菜果壳沤制的肥料作为基肥;三要防止在收获、运输、脱粒过程中的机械混杂。
九、适时收获
油菜收获期一般在终花后30天左右,当全株2 3角果呈现黄色,种皮黑褐色时收获。确保“八成黄,十成收”。收获后进行堆垛。堆垛4~5天后,抢晴天散堆摊晒、脱粒、晒干扬净,即可入仓。
参考文献:
[1]敖礼林.双低油菜丰产高效栽培技术【J】.科学种养,2007,9,(1)
[2]敖毅 无公害双低油菜生产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7)
作者简介: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篇5
西畴县位于云南省境内, 总行政面积为1 500 km2左右, 地处东经104°22′~104°58′、北纬23°06′~23°37′之间。近年来, 西畴县充分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目标, 积极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结构进行调整, 在原来种植的作物类型的基础上, 使油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进一步提高, 使优质油菜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目前, 西畴县的油菜生产中存在种植分散、品种杂、产量不高等问题, 现结合当地特点, 将油菜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以提高油菜品质及产量[3,4]。
1 适宜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西畴县油菜要获得高产, 一个关键的因素即为选择品质优良、产量高、含油量高、对倒伏及病害抗性强、适宜在当地种植的品种, 如常杂油2号、常杂油3号、华杂9号等。在播种前几天应将选好的种子置于阳光下晒1~2 d, 每天确保3~4 h, 然后浸没在9%左右的盐水中进行选种, 以剔除瘪粒, 选出籽粒饱满的种子, 置于温水 (52℃左右) 中20 min, 不仅可起到催芽的效果, 还能够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
2 播种育种
油菜种植常选择土层肥沃、便于排灌、至少2年没有种植油菜的地块作为苗床, 其面积与大田面积的适宜比例为1.0∶5.5左右。结合西畴县的气候条件、选择油菜品种的特点、上茬作物生长情况等, 确定油菜播种的最佳时期。对于半冬性或者冬性油菜品种, 要在适宜的播期范围内尽量提前播种, 以增长油菜的营养正常期, 充分发挥出品种的增产潜力, 播种时的平均温度一般要求达到20℃。
播种结束后, 要加强对苗床的管理, 及时进行定苗、间苗, 多浇水、排水。追肥要尽早进行, 可结合除草追施1次肥料。遇到气候干旱, 为防止油菜发育受到影响, 要及时浇水。苗期的主要害虫有蚜虫、跳甲虫等, 可选择2%~3%敌杀死280~320倍液进行防治。为了使幼苗植株矮化, 近年来油菜种植中常用多效唑等生长调节剂来调节植株的高度, 促使根茎加粗, 增加植株的分枝数, 提高移栽后的成活率。
3 整地及施基肥
油菜有较为发达的根系, 枝叶长势繁茂, 在土质肥沃、疏松、有深厚土层的地块上可以较好地生长, 进而取得较高的产量;在肥力差、土质差的地块上, 通过对土壤进行深耕、加大肥料施入等, 也可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种植地块的土壤要确保透气性良好, p H值7左右为最佳, 如果土壤透气性不好, 则种子播下后难以萌发, 造成烂根现象。因此, 在种植油菜前, 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土壤进行精细深翻, 一般在上茬作物收获后, 结合油菜适宜的播种时期, 及时做好整地工作, 确保土壤细碎、疏松、均匀一致, 以促进移栽后油菜植株的根系紧密接触土壤, 提高成活率。若上茬为水稻田, 收获之前应在适宜的时间排水、晒田, 待水稻收获后及时对土壤进行耕翻处理, 使土层达到上虚下实、平整、无大土块的待播状态。油菜不耐涝, 因此若种植地块的土壤较为黏重、地势低、难以排水, 则采用挖深沟窄厢种植的方式。
地块整理好后, 将充分腐熟的家畜肥37.5 t/hm2、氯化钾90 kg/hm2、碳铵300 kg/hm2、钙镁磷肥375 kg/hm2等均匀、充分拌合在一起进行堆沤处理作为基肥, 一般堆沤10 d左右即可。
4 移栽
移栽一般要求温度在15℃左右时进行。移栽前1 d在苗床上浇入充足的水, 以便于起苗且尽可能多带土, 不对根系产生损伤。移栽时根据油菜苗的大小分级栽, 确保均匀, 结束后油菜幼苗的根部要用泥土掩盖, 以促进尽快长出新根, 随起苗, 随移栽, 在栽植的同时及时将定根肥施入, 最后浇入充足的水。
5 田间管理
移栽结束后, 要及时中耕培土, 做好查苗、补苗工作。移栽后的7 d左右施入尿素30 kg/hm2。11月下旬施入稀释后的人粪尿9 t/hm2, 此期易发生干旱, 要及时浇水, 做好防旱工作。
6 病虫害防治
油菜主要病虫害有菌核病、蚜虫等, 可施普力克、35%~45%氧化乐果、65%~75%灭蚜松等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1]关周博, 田建华, 董育红.我国油菜发展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J].陕西农业科学, 2016, 62 (3) :99-101.
[2]静婧, 蔡丽伟.油菜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 2010 (14) :24.
[3]王汝红, 李明香, 吴丹.如何发展西畴县优质油菜产业[J].云南农业, 2016 (1) :55-56.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篇6
关键词: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油菜产量是由单位面积内有效油菜株数、每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构成的,历年油菜丰产方、高产田的生产实践结果表明,油菜高产群体不仅要有足够的个体数量为基础,而且同时要提高群体内个体的质量。
高产油菜群体质量的核心是角果群质量(角果的数量和质量)。如何调整主轴与分枝的构成,使角果群组成结构更趋合理,并保持后期良好的受光姿态;如何协调源库关系,使前中期积累的营养生长优势转化为生殖生长优势,提高油菜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是提高角果群质量,充分挖掘油菜潜在产量,实现高产的关键。
1 高产油菜的栽培策略
在应用优良品种的基础上,因本地冬前积温不宽裕,应充分利用秋季宝贵的热能,使油菜在临冬前长出较多叶片,确保适量物质积累形成壮株,为争取较多一次分枝和提高角果群数量与质量奠定物质基础,也为今后生长发育创造更有利条件。
针对冬季气温低,油菜处于间断性缓慢生长阶段,心叶出生慢,下层大叶脱落快的现象,为确保油菜顺利越冬,应使油菜绿叶数缓慢增加,确保群体干物质平稳积累,为提高春发势奠定基础;针对春季油菜生长速度快的情况,在确保油菜较快生长的同时,避免旺长带来群体偏大、角果群数量和质量变劣;针对油菜后期根系活力差,易染病、易早衰等,应保活、保熟,提高干物质积累等。总之,首先要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的栽培策略。
南京市高淳区多年的试验结果和高产栽培经验证明,合理群体起点,努力提高单株生产力,采取“秋发、冬促、春稳、活熟”的方法,是油菜角果群数量与质量能协调提高,最终实现高产稳产的技术途径。本地优质油菜品种,产量在200~250 kg/667 m2范围内,要求栽8 000~9 000株/667 m2,单株一次有效分枝10个,有效一次分枝8~9万/667 m2,有效角350~400万/667 m2,每角粒数16~18粒,千粒重3.6 g以上。
2 油菜高产的关键技术环节
2.1 秋发
2.1.1 秋发目的及苗情指标
秋发油菜冬前出叶多、干物质积累量大,不仅有利于增加分枝和角果数量,而且也有利于改善角果群质量。同时秋发油菜被要求在11月中旬开盘发棵,临冬转入“得氮增糖”的充实期,抗寒能力也得到加强(偶遇突发性早、强寒流袭击,冻后恢复能力也强),因此,秋发是高产油菜临冬期的理想苗类。多年典型高产田块及丰产方在临冬期绝大多数均为秋发苗,这一实践也充分证明秋发苗获得高产的概率高。
秋发油菜要求在适宜群体起点基础上,越冬始期(12月20日前后)主茎叶龄达16~18叶,单株绿叶9~11张,其中大叶(叶宽≥10 cm的绿叶)4~5张、根颈粗1.4~1.6 cm,叶面积指数1.6~2.0。
2.1.2 秋发调控技术
2.1.2. 1 适期早播,育足矮壮苗
壮苗是秋发的基础,没有壮苗也就谈不上秋发。提高菜苗素质,培育适龄矮壮苗,在选好旱地肥茬苗床,施足、施全肥料和精整苗床的基础上,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结合本地温光条件和茬口情况适期早播。在确定播期时既要考虑避免过早播种造成秧龄过长、菜苗性状恶化或冬前早苔,又要考虑避免过迟播种造成冬前温光资源得不到合理应用而生长量不足。南京市高淳区的最佳播期为9月中旬。
二是稀播匀播。在相同条件下,秧田的留苗密度与秧苗素质密切相关。虽留苗密度越低,栽前秧苗素质越好,但留苗密度过稀,不利于提高土地总产出。根据栽前秧苗素质的指标要求,以1:6备足秧田,并在稀播匀播的基础上,留100~120株/667 m2菜苗为宜。
三是控高促壮。应在三叶一心期兑足水,喷15%多效唑50 g/667 m2,控制纵向叶柄和根颈伸长,促进根颈增粗,叶片增厚、增宽,延长绿叶功能期。同时,还应做好秧田期内的其他田管工作,确保油菜栽前达到叶龄6.5~7.0,单株绿叶5.5~6.5张,根颈粗0.5~0.6 cm,且秧苗矮壮的指标。
2.1.2. 2 提高移栽质量,早管促秋发
围绕油菜越冬始期要求达到的苗情指标:一是适龄早栽。适龄早栽是促秋发技术中的重要一环。通常秧龄达30~35 d在10月中旬适墒移栽的油菜最易实现秋发。若在10月25日后移栽,由于冬前有效积温不足,秋发指标较难实现。
二是合理群体起点,栽足适宜株数。合理密植是油菜角果群数量与质量协调提高的基础,高产栽培以8 000~9 000株/667 m2为宜。
三是施足、施全肥料。高产油菜大田,每667 m2需氮、磷、钾化肥用量通常分别为23~25 kg、9~10 kg、10~11 kg。基肥要求:每667 m2施优质有机肥1 000 kg的基础上,化肥用量氮肥(N)7.5~10 kg、磷肥(P2O5)6~7 kg、钾肥(K2O)7~8 kg、硼肥0.5 kg。
四是栽后及时盖宕护苗、沟系配套、浇好活棵水。浇水时每667 m2加氮肥(N)2.5~4.0 kg作提苗肥。
五是做好化学除草、查治蚜虫等其他田管工作。
若冬前气温偏高,油菜生长过快,有旺长趋势,应于11月中下旬,每667 m2用15%多效唑80~100 g兑足水喷施,控制茎秆、叶柄生长,促进物质积累,增强御寒能力;若降雨不顺,应及时采取应变抗灾措施。
2.2 冬促
2.2.1 冬促目的及苗情指标
当地12月20日至翌年2月5日为油菜越冬期,常年此期间气温虽忽高忽低,油菜仍能缓慢生长(约出生新叶3~5张)。
一方面,秋发苗冬前生长量大、地力消耗多,冬促可补足植体能量,使冬季油菜维持平稳生长;另一方面,此期间正是油菜分枝、花芽分化,根系向纵深扩展,茎秆增粗充实阶段,冬促可促进分枝、花芽分化,促进根系深扎扩展,提高茎壁厚度,增强抗倒能力,为提高角果群质量奠定基础。
因此,冬促既是巩固和发展秋发基础的需要,也是提高春发势,奠定春稳基础的需要。
冬促要求油菜在冬季(越冬至返青)出生新叶3~5张(暖冬年4~5张,冷冬年3~4张),单株绿叶净增2.0~3.0张(暖冬年3张、冷冬年2张);返青期达到叶龄20~23,单株绿叶11~14张(其中叶宽≥10 cm的大叶5~7张),根颈粗1.8~2.0 cm,叶面积指数2.0~2.5。
2.2.2 冬促调控技术
在做好清沟理墒、培土壅根、增施有机肥等护苗促进的基础上,追施化肥是冬促的最有效方法。由于冬季气温低,肥料释放和吸收均较慢,因此可将春肥的较大比例移前作腊肥施用,实行春肥腊施。具体应在元月上旬,每667m2用碳铵30~35 kg加25%复混肥25~30 kg进行打洞穴施。
2.3 春稳
2.3.1 春稳意义及苗情指标
油菜自抽苔开花,即进入以生殖生长为主的经济产量形成期。实现春稳是将高起点的群、个体营养生长优势转变为经济产量优势的基础,是高产栽培春季田管的关键。开春后,油菜已进入现蕾抽苔期,在春季如何既保持油菜营养生长量大,分枝抽生快,形成理想的角果群,不早衰,为提高盛花后高干物质积累奠定基础,又能有效地预防贪青和倒伏,使角果群保持良好的受光姿态,这是春稳的核心,也是高产目标最终能否实现的关键。
春季生长是否既快又稳,在苗情指标上可用“平头高度”来诊断。高产油菜要求“平头高度”达到38~45 cm。高于这一指标生长过旺,低于这一指标春发不足。
2.3.2 春稳调控技术
合理指导春肥施用是实现春稳的核心。在春肥腊施的基础上,苔肥施用应根据因田定时、因苗定量的原则灵活掌握。构成“平头高度”的这组叶片在越冬后期到返青期逐步展开,返青期的“叶层高度”与“平头高度”密切相关。因此,提前用返青期的“叶层高度”来指导苔肥施用较为实际。高产油菜返青期的“叶层高度”通常为25~30 cm,一般苔肥用量掌握用尿素10~12.5 kg/667 m2。如“叶层高度”高于此值,应减少用量,反之则应适当增加用量。
2.4 活熟
确保后期活熟是力争产量形成期高光效、高干物质积累的关键。要确保“单株一次有效分枝10个、群体总有效角果达350万~400万/667 m2,每角粒数16~18粒,千粒重3.6 g以上”这一高产目标的全面实现,后期“四防”要扎扎实实落实。
一是防渍害。油菜后期根系活力差,防渍害、保根系正常吸收是确保光合物质制造、运输、积累的核心。
二是防病害。高产油菜群体花期花瓣脱落多,菌核病易蔓延扩展,以菌核病为主的病害威胁大。
三是防早衰。油菜一旦早衰,光合物质来源减少,势必难高产。
四是防倒伏。油菜出现倒伏,结角层将被压缩,角果群的数量与质量均会明显下降。
油菜秋发高产栽培技术 篇7
关键词:油菜,秋发技术,措施
油菜秋发高产栽培技术是现阶段提高油菜产量的重要技术措施。该技术就是采用生育期较长的中熟 (中晚熟) 品种通过适时早播, 壮苗早栽, 肥料早施等综合配套技术的实施, 使油菜充分利用秋末冬初的温光资源, 在冬前充分发裸长叶, 增大营养体, 并达到一定生长数量 (11月底植株绿叶9~10片, 12月底植株绿叶12~13片) , 积累尽可能多的干物质, 为春后多分枝、多结果奠定物质基础, 从而实现高产。其主要技术措施是:
1 提早播种
在适宜播种时期内, 播得愈早, 产量愈高。生育期长的品种, 海拔偏高的地区, 播种期偏早;生育期短的品种, 浅丘平坝的区播种期偏迟。重庆市海拔300m左右地区, 中晚熟品种在9月中旬播种, 早熟品种在9月下旬播种。
2 培育壮苗
壮苗是油菜高产的关键。秋发油菜要求严格按培育壮苗的技术措施 (选好留足苗床地, 667m2的本田用苗床地100m2, 适时播种, 精选种子, 稀播匀播, 加强管理, 早匀苗、定苗、追肥) 育苗, 达到壮苗标准 (苗龄25~30d, 苗高13~17cm, 绿叶4~5片, 根茎粗, 根系发达, 植株矮健, 叶柄粗短, 叶片深绿, 无弯脚、高脚苗, 无病虫, 表现本品种固有性状) , 实现壮苗移栽。
3 壮苗适时早栽
壮苗早栽具有苗龄短, 起苗伤根少, 栽后返青成活快, 抗逆性强, 为实现油菜冬前发裸奠定基础的作用。栽插密度因品种和施肥水平而异, 迟熟种、肥力条件好的地块密度宜稀;早熟种、肥力条件差的地块栽插宜密。667m2密度一般中熟种7000~8000株, 早熟种9000株左右。
4 早施苗肥, 抓好三期施用硼肥
秋发的关键是要增加油菜冬前生长量, 在措施上, 要求苗肥要早, 量要足, 以充分满足油菜幼苗生长量加大的需要, 达到根强叶茂的要求。试验证明, 施肥的比例为:底肥50%, 苗肥30%, 蕾苔肥20%, 667m2用纯氮12.5~15kg, N:P:K为2:1:1。抓好三期施用硼肥, 有利油菜健康生长, 预防花而不实, 提高产量。一是苗期施硼肥。苗期 (营养生长阶段) 是油菜一生中对硼最敏感的时期, 需硼不多, 如果苗期缺硼, 易造成花而不实的隐患, 即使花期追施硼肥, 也不能补救, 具有不可逆性。因此, 一是坚持苗床施硼肥, 每667m2苗床用含硼7.5%的硼酸150~200g, 或含硼11.3%的硼砂200~250g, 先用温水少许溶化, 然后对水150~200kg, 喷于苗床上即可播种。或移栽前每亩用硼砂50~100g, 加水50kg, 即配成0.1~0.2%浓度的硼砂溶液, 叶面喷施。二是坚持底肥或移栽返青后施硼肥。底肥可混施磷硼, 667m2用硼砂200~250g, 先用温水溶解, 再对水2~4kg, 配成硼液, 将硼液喷在25~30kg钙镁磷肥上, 边喷边拌, 拌匀后, 穴施。返青后施, 在栽后5~10d, 每667m2用硼砂50~100g, 加水50kg, 即配成0.1~0.2%浓度的硼砂溶液, 进行叶面喷施, 有利于发根、长叶。二是苔期施硼肥, 667 m2用100g硼砂, 先用温水溶解, 然后对水50kg, 配成0.2%溶液, 叶面喷施1~2次。三是花期施硼肥。花期是油菜一生中需硼量最大的时期, 为了满足油菜需硼要求分别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一次。667 m2用硼砂100g、磷酸二氢钾100g、多菌灵100g、增产菌100g, 对水75~100kg喷雾来保持油菜叶面青绿, 延长上部叶片功能期, 减少菌核病和“花而不实”的现象, 提高结实率、粒重, 提高油菜产量。
5 抓好病、虫、草、湿的防治
山区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篇8
1 播前准备
秋玉米收获后,及时翻地耙细,使土壤疏松,有利于积蓄雨水,减少水分蒸发,为油菜幼苗根系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并结合犁耙施腐熟农家肥15 t/hm2,做到墒平土细。选用高产品种,用盐水选种,盐水的比重为1∶(0.5~0.8),倒入油菜种子搅拌,除去菌核、秕粒等,然后捞起冲洗晾晒,一般晾晒1~2 d,每天晒3~4 h,然后用多菌灵拌种[1],用量为1 kg油菜种子拌20~30 g多菌灵,可防白粉病、白锈病。
2 适期播种
由于山地耕作层薄,前茬作物为秋玉米,此时地力差,宜采用直接穴播方式播种,一是可以使直根系不断向下深扎,而支根系则在耕作层横向发展,这样既能够吸收土壤深层水分,又能够尽可能吸收耕作层养分;二是无移栽过程,油菜主根发育好,生长旺盛,提高抗旱抗虫抗病性,为高产打基础。适期抢种是直播油菜利用冬前有效生长期争取越冬绿叶数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油菜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当地实际,宜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雨后天晴播种,利于种子的萌发生长,争取在越冬前多长几片绿叶,形成较大的营养体。播种期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过早可能会早通过春化阶段[2],在冬季或早春抽薹、开花易造成冻害,影响产量;过迟播种,气温低,油菜生长缓慢,越冬时冬季营养体小、抗寒性差,同样影响产量。山地直播油菜单株生产力低,要适当加大种植密度,以增加群体密度以弥补个体生长的不足,以增加产量,一般播种量为3.75~4.20 kg/hm2。
3 田间管理
一是合理密植。油菜产量由密度、单株角果数、每角实粒数和千粒重构成,密度与其他几个因素相互影响,此消彼长。群体大,个体相对较弱,有效一、二次分枝少,角果数及千粒重低,而群体小,个体生长则较强,有效一、二次分枝数,角果数,粒数及千粒重也略高,只有让个体有一定的生长空间,同时使群体得到充分发展,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山区地势陡,墒情差,肥力低,耕作水平不高,生产中个体的生育得不到充分发挥,一、二次有效分枝少,仅有3~4个,与合理的产量比例有一定差距。因此,在生产上要合理密植,使群体、个体得到协调发挥。密植遵循肥力宜稀,瘦地宜密原则,一般不少于10.5万~12.0万穴/hm2,每穴留2~3株,控制在30.0万~37.5万株/hm2。二是适时间苗、定苗。直播油菜播种量大,密度高,为了不使幼苗相互拥挤,产生细弱瘦苗,需及时间苗、定苗。间苗、定苗不宜过早,否则遇寒流袭击,幼苗营养体小,造成冻死苗,导致整体密度不够,影响产量。一般间苗2次,齐苗时子叶平展,第1次间苗,间苗后苗不挤苗,棵棵放单。2片真叶时第2次间苗,间苗后叶不搭叶。4片真叶时适时定苗,以整体适宜密度为准。间苗、定苗把握去密留稀、去病留健、弃小留大的原则,拔除弱苗、病苗、杂株,选留无病大苗、壮苗,同时做好查苗、补苗工作,以保证单位面积的种植密度。三是化学调控。山区直播油菜一般在雨后墒情好时播种,出苗后在较高温度条件下,生长较快,组织幼嫩,易遇寒流,易受冻害。因此,使用多效唑或烯效唑培育壮苗,增强抗逆能力,是一项不可缺少的环节。油菜达到3~4片真叶时,用15%多效唑40 g对水50 kg,进行叶面均匀喷雾,能使油菜幼苗壮根增叶,叶色转为浓绿,根茎增粗,单株干重增大,防止高脚苗、曲颈苗、弱苗发生,冬季冻害也会减轻。
4 合理施肥
油菜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吸肥能力强,对氮肥、钾肥需要量大,对磷、硼反应敏感,山地干旱缺水,肥力不足。因此,油菜苗期应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增施盖种肥,追施苗肥,狠施蕾薹肥。盖种肥可施尿素75~150 kg/hm2、普钙450~750 kg/hm2、钾肥75~150 kg/hm2、硼肥15 kg/hm2,以满足油菜幼苗生长需要。齐苗后施沼气液1~2次,在三至五叶期追施壮苗肥1次,即尿素225~300 kg/hm2。壮苗肥可根据油菜品种春性强弱以及长势来定,春性强的品种和长势弱的宜适当多施肥,反之,则适当少施。蕾薹期是油菜生长最旺盛的时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狠施蕾薹肥能使直播油菜苔期分枝抽薹时能获得充足养分,促进二次有效分枝和大中角果的形成,为高产奠定基础。因此,蕾薹肥要普遍施,施用尿素150 kg/hm2左右,施肥时间遵循“三看”原则,一看地块封行期,抽薹封行(薹高二指),适时施肥,抽薹未封行,早施,反之晚施;二看薹峰长相,光主枝长,分枝不长,早施,反之晚施;三看薹色,薹茎上下全绿,迟施,薹茎上下为红色,早施。适时施蕾薹肥,防春发猛长,后期脱落,降低有效角果数、粒数,造成产量损失。
5 病虫草害防治
油菜生产上主要病害以病毒病、菌核病、霜霉病为主,虫害以蚜虫、菜青虫为主,采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方针,优先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的方法。当病虫害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用药防治。菌核病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对水喷雾;霜霉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水喷雾[3];病毒病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克星500倍液和绿叶宝400~500倍液混合喷施。病毒病主要是蚜虫在地间传播,因此防治蚜虫是关键,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或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喷雾时喷头向上,重点喷施叶片背面(蚜虫多在叶背危害),将药液尽可能喷到蚜虫体表,以确保防治效果。也可在防治菌核病或霜霉病的药液中加入大功臣或蚜虱净进行防治。菜青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天王星乳油3 000~4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直播油菜种子出苗和秧苗生长与杂草基本同步,对油菜生长构成极大威胁,适时采用化学除草与中耕除草相结合的方法。除草可减少土壤养分消耗,避免水分损失,改善光照条件。在播种前5~7 d用20%百草枯水剂300 m L/hm2,对水450 kg喷雾,以防止杂草与幼苗争水肥,影响幼苗生长[4]。出苗后结合间苗、定苗中耕除草,中耕不但可以疏松土壤,流通空气,提高地温,增强微生物活动,促进幼苗健壮,而且可以消灭杂草,特别是山地墒情差,还能防止水分蒸发,起到防旱保墒的作用。整个苗期中耕除草3次,第1次在三叶期,深度2~3 cm,此时幼苗小,要避免压苗、伤苗;第2次在5叶定苗时;第3次在12月中旬,深度8 cm左右,中耕的原则是苗旁浅耕,行间深耕,并对菜苗培土壅根,利于营养生长期根系发展,多长绿叶,形成壮苗。春发后,万物复苏,杂草丛生,可乘选在杂草4~6叶时,晴天露水干后,用快刀1.35~1.80 L/hm2或双力1.65~2.25 L/hm2对水450~600 kg均匀喷雾。
6 适时收获
收获适期为整片地块的油菜80%的角果成枇杷黄色,主枝大部分角果籽粒呈褐色时收割。适时收获是实现油菜高产的保证,过早收割,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低,影响产量和含油量,过迟收割,在收运过程中开裂撒落较大,造成浪费。收获时要接近植株基部低割,利于种子后熟,收割时应在早晨露水未干时进行,割后平摊于地块晾1~2 d后,运回库房集中放置2~3 d,将油菜连茎杆放置在平铺的塑料薄膜上捶打抖落、晒干、扬净、入库。
摘要:为提高山区油菜种植产量,从播前准备、适期播种、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山区油菜高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山区油菜生产。
关键词: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山区
参考文献
[1]吴明,廖必长.浙西南高海拔山区油菜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9(4):88-89.
[2]聂战声,王耀.高海拔山区油菜高产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09(1):118.
[3]吕翠芳.半干旱山区油菜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4(7):9.
油菜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应用探讨 篇9
关键词 油菜;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S565.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9-0-02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油菜的但产量得到了稳步的提高,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种植回报。但在油菜不断增收增产的同时,农民的油菜种植技术还存在诸多不足。不仅如此,油菜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也没有引起农民的重视,病虫害的爆发也给农民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而油菜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油菜种植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该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势必会在油菜增收、增产的同时,提高农民的种植收益。
1 油菜种植影响因素
1.1 油菜品种
油菜增产的关键要素在于油菜品种的选择,油菜品种的优良与否是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决定因素。我国具有较为庞大的油菜产业,纵观其发展状况,笔者发现与农业先进国家相比,尽管我国的油菜产业规模较大,但是在每667 m2单产量和油菜的出油率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油菜品种有问题。我国农业科技对油菜的改良工作投入不高,导致高品质、抗病虫害的油菜品种偏少。
1.2 育种技术
育种技术同样会影响油菜产业的健康发展,以重庆地区的油菜种植为例。重庆地区地处长江流域,气候适宜,具有种植油菜得天独厚的优势。2015年,重庆地区的油菜种植面积为24.2万hm2,较2014年增长了4.1%,8 a平均年增幅为9.1%;油菜籽总产量高达46.6万t,较2014年增长了6.1%,8 a平均年增幅为7.5%;油菜籽单产128.4 kg/667m2,较2014年增长了1.9%,8 a平均年增幅为1.7%。重庆地区之所以取得如此可惜的种植成果,一方面是因为重庆市政府加大了对油菜产业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是因为重庆地区推广了先进的育种技术,最大程度的利用油菜杂交优势,从而提高了油菜的产量。
1.3 收割技术
油菜的收割技术限制了油菜产业的可耻与发展。油菜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其收割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随着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劳动力开始转向城市发展,这就使油菜成熟需要收割时,没有充足的农村劳动力参与其中,导致油菜的收获效率大大降低,也造成了油菜产量的损失。
2 油菜高产栽培理论探析
油菜产量的三主要构成因素有千粒质量、角粒数和有效角果数,菜的高产栽培目的是使上面三产量构成因素乘积尽可能实现最大化。经过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发现,3种因素影响油菜产量的程度是有所差别的,其中有效角果数的影响程度最大。不同的栽培技术会使得有效角果数产生很大的区别,其最大差异可能达到十几倍。当然,这并不能说明千粒质量、角粒数不重要。在有效角果数达到较为理想的状况时,就需要关注千粒质量、角粒数,提升千粒质量、角粒数的水平也是油菜增产的关键环节。
农业科学家依照生产过程中育种技术、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不同,研究出来3种不同的有才高产栽培技术:一是以每株的有效角果数为主的田块,这法适合于大肥大水的育苗移栽的田块;二是以每公顷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有效株数为,此法适用于中等肥力以上的田块;三是每公顷有效株数为主,此种方法适用于推迟播种和中下等肥力的田块。
3 油菜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3.1 品种精挑细选
农民在选择油菜种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它直接关系到来年的收成。市场上流通的油菜种有很多,每种油菜种的质量各异,它们的特征不尽相同,它们对气温、水分等环境条件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农民在选择油菜种时,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这样才能选出适合自家土地生长的油菜种。
3.2 适当早播,均匀播种
油菜育苗田地应选用土壤疏松的田地,秧田和大田的比例为1∶5,苗床施足量的基肥,基肥主要由腐熟有机肥、过磷酸钙、碳铵及硼砂组成,苗床土壤要疏松,细平。油菜播种不宜过晚,可以适当的早播,通常在9月中下旬播种。有些农民认为,密播有助于提高油菜的产量,其实这只是经验之谈,油菜的播种讲究稀播匀播,`通常情况下每667m2需要油菜种子100g左右。播种后将土壤压实,并喷施除草剂以防杂草生长。播种后要做好保湿措施,以保证有油菜苗生长,最好在10月中下旬移栽。为保证油菜苗的健康成长还需要后期的定苗工作,定苗完成后,要追加一定的肥料,以尿素为宜,并喷施多效唑,以促进根系生长,控制秧苗徒长,防止高脚苗,培育矮壮苗。
3.3 精心整地
近年来,我国北方的油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因为油菜在农民种植作物的面积中占据很大比重,油菜不能有效更替种植,同一块土地连续种植棉花已成为普遍现象。而这种连续种植的方式不仅影响了油菜质量,而且使得土地肥力受到损害。因为油菜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不发生变化,在一块土地上连续的种植油菜,会导致土壤中油菜生长必要的营养元素急剧缺失,甚至会造成油菜生长不良的现象。因此,合理规划油菜的耕作方式、适当改变油菜的种植频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4 优化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可以从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除了油菜的生长土地外,灌溉和施肥也是油菜提高产量的关键要素。因为土地所提供的水分和营养是有限的,因此,必须通过人力进行外在的补充。灌溉期间,要根据油菜不同生长阶段所需水分的不同,适时适量的进行油菜补水。施肥要讲究一定的方法,有机肥料和化肥的配合应用是施肥的关键,因为有机肥量包含的元素多样,而且含有能够改善土地种植环境的营养成分,很大程度上增加土壤肥力,减小对农民生活用水的损害。在病虫害的处理环节,要了解油菜在不同阶段的病虫害是有差异的,要根据病虫害的类型对症下药。油菜的虫害主要有小菜蛾、潜叶蝇、蚜虫、跳甲、叶蜂、菜青虫和地老虎等,病害主要有如根肿病、白锈病、白粉病、霜霉病和菌核病等,应对这些病虫害进行适时合理的防治。秋冬季以防治油菜蚜虫为主,兼治其他害虫。
3.5 创新收割方式
从收割时间和收割方式进行革新来提高收割的效率和质量。一是收割时间。一般在油菜种子含水量35%左右进行割晒,在含水量12%左右进行捡拾;待油菜全株有75%左右的角果呈黄绿至淡黄时进行收割,晒5 d左右,在早晚有露水时或在阴天捡拾脱粒。二是收割方式。采用分段收割与联合收割合的方式。
4 结语
油菜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的应用是保证油菜增产增收的关键技术,需要农业工作者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油菜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 篇10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作为基层一线的农技人员, 我们不断研究并探索出最轻松简便的一套生产技术———油菜稻田免耕撒播秸秆覆盖规模化高产栽培技术 (也可称为油菜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 。通过近3年来的反复实践, 采取了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播种时间、统一种植密度、统一化学除草、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化收购、分户田间管理的“八统一分”生产模式, 已经引起了苍溪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并总结推广。
一、提早规划, 成片示范
油菜生产要提前在7~8月份搞好规划, 打破传统的千家万户零星种植方法, 改为规模化、规范化、规格化生产, 编制好实施方案, 做到整村、整镇推进。全镇连续3年实施了规模化生产, 2013年龙门村种植560亩, 全镇种植7500亩。
二、三沟相通, 分段排湿
即围沟、中沟、厢沟三沟相通, 沟厢无积水。第一个时间段是在水稻收获前稻谷九成黄时, 拨稻开围沟和中沟, 沟宽40cm、深35cm。第二个时间段是在水稻收获后及时按每厢5~6m宽, 沟宽35cm、沟深30cm放线开沟。开沟的同时将沟中的泥土挖上厢面, 一并把四周的杂草杂物清理干净, 保持沟直、渠深、厢平、土细, 四周无杂草, 以便撒播种子。
三、稻草腐熟, 播后覆盖
水稻收获后及时将活稻草集中3~4处堆集。堆集时根据稻草的多少, 亩用腐熟剂2~3kg分层堆集, 密闭充分腐熟。种子撒播后将腐熟的稻草 (有机肥) 均匀撒盖在稻田厢面, 它能起到遮光抗旱保湿, 提高种子出芽率, 防寒保温, 减少杂草, 提升土壤有机质, 培肥地力的作用。
四、筛选良种, 适量撒播
1. 筛选良种
目前市场上审定的品种种类较多, 为确定当地最佳适宜品种, 农技人员应在当地选一块有代表性的田块, 选10个以上通过审定的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生长势强、耐肥、抗性好, 植株较矮, 生育期适中, 适合当地气候, 产量又特别高而稳定的4~5个品种作为下一年当家推广品种 (如绵油33、绵油309、绵油88、绵油322、绵油328、亚科油58) 。
2. 适量撒播
亩用种200~250g, 先将种子参与备好的1 000g尿素中拌匀后, 找有撒种经验的农民均匀多次重复撒播, 直至播匀为止。
3. 适期播种
撒播比育苗播种推迟20天左右,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平均气温稳定在18℃左右, 9月28至10月5日为最佳播期。过早冬季早花遇寒受害, 过迟春性明显影响产量。播种时必须躲过大雨和特别干旱天气, 湿度过大容易烂种, 湿度不够达不到出苗效果。
五、播前苗期化学除草
油菜免耕撒播田化学除草最关键, 草害将严重影响产量。播前7~10天亩用200g/L百草枯150~200mL对水45kg充分搅匀周到喷雾, 对秧儿谷苗等各类杂草有较好的杀伤效果。播后40天左右, 阔叶草杂草2~3叶、禾本科杂草3~5叶期、油菜苗4~6叶一心时, 亩用120g/L烯草酮45g加21.2%喹、胺或草除灵75g对水45kg充分搅匀周到喷雾, 防除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化学除草过早, 杂草出土不整齐, 后期又会出现草害;化学除草过迟,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 除草效果差, 还必须加大用药量。
六、科学测土, 配方施肥
油菜免耕撒播秸秆覆盖技术施肥要科学, 方法要得当, 突出重底早追, 配方施肥, 种子撒播完及时均匀覆盖腐熟稻草。覆盖好后按亩用测土配方有机无机油菜专用肥40kg[总养分51%, 其中:N+P+K+B养分量36%, N∶22, P∶7, K∶6, B∶1%, 有机质15% (含氨基酸4%) ], 拌匀撒施于秸秆上, 自然落入土壤表层秸秆下面, 可减少肥料与种子直接接触, 提高出苗率。苗龄4~6叶期, 亩用尿素15kg, 趁雨天或雨后叶面无露水撒施提苗肥, 根据不同的土壤, 个别田块看苗适量施用蕾薹肥, 按中等肥力田计算亩用纯氮13.5~15kg、纯磷7~9kg、纯钾5~7kg、硼1kg (含土壤中固含量) , 苗期和蕾薹期各喷1次0.2%硼肥, 可增强授粉授精结实。末花期喷1次0.2%磷酸二氢钾, 以增加粒重。
七、防病治虫, 促健壮苗
油菜播种后5~8天时间内及时亩用25g/L氯氟氰菊酯50mL, 对水45kg周到喷雾, 防治秸秆下、土壤表面甲壳类害虫。6~8叶期亩用进口500g/L日曹托布津 (甲基硫菌灵) 75mL, 对水45kg喷雾。春季蕾薹后期亩用18%阿维菌素50g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g, 对水45kg喷雾, 防治蚜虫、菌核病, 8~10天左右再喷1次。如初春长势特别旺, 为了后期不倒伏, 可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70g对水45kg喷雾, 促苗健壮, 控制徒长, 防止后期倒伏。
八、保证密度, 匀苗补栽
多年实践证明, 油菜免耕撒播增产的关键是以密度取胜, 高密度可促使植株秆细, 适宜推广机械化收割。4~6叶期全面对田块进行一次匀苗补缺, 亩基本达到30 000~36 000株, 保证1m245~55株 (如播种时, 撒播越均匀, 匀苗补栽工作量就越小) 。
九、人工养蜂, 辅助授粉
每年春季油菜花期, 到春寒天气明显, 气温极不稳定, 靠自然授粉不能完全达到理想的授粉效果。采用人工养蜂辅助授粉与自然授粉相结合的方法, 初花期开始至末花期亩放蜂1~2箱效果最好, 可提高油菜15%~25%的产量, 还可增加蜂农的收入。
十、适期成熟, 机械收割
油菜收割方式不同, 需要成熟度就不一样。如一种是人工收割, 籽粒全部发黑, 枝、角完全变黄末干就可以收割, 从油菜分枝处割下, 扎把倒立, 自然脱水, 几天阴雨不会长芽, 割后7~9天菜籽枝、角全干就可在田里人工脱粒。第二种是两段机械化收割:先用人工收割 (成熟度同上) , 3~4天后用收割机脱粒。第三种是机械化一段收割, 待菜籽完全成熟, 用手攀微少部分自动脱粒, 用柳林或久保田等收割机收割, 这种方法速度最快, 节省劳动力, 秸秆处理最好, 更于下茬作物田块翻耕。推广机械化收割油菜比人工收割亩节省劳力4个, 省钱280元 (减机械化作业费120元/亩) , 比两段收割节省劳动力3个 (减机械作业费120元/为) , 省钱180元 (人工每天100元) 。
十一、产量测收, 效益分析
1. 产量比较
2013年免耕撒播秸秆覆盖与育苗移栽技术产量分析, 以4户免耕撒播与1户育苗移栽农户相比较为例: (1) 何其富, 免耕撒播亩产253kg, 比李平育苗移栽亩增产40kg。 (2) 何有昌, 免耕撒播亩产276kg, 比李平育苗移栽亩增产63kg。 (3) 何有端, 免耕撒播亩产264kg, 比李平育苗移栽亩增产51kg。 (4) 何有平, 免耕撒播亩产281kg, 比李平育苗移栽增产68kg。推广稻田免耕撒播秸秆覆盖技术比育苗移栽技术亩平均增产55.5kg。育苗移栽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基本苗悬殊差异过大 (育苗移栽亩基本苗8 200株, 撒播30 000~360 000株) , 光合作用、土地自然资源利用率不够, 更不便于机械化收割。
2. 效益分析
稻田免耕撒播秸秆覆盖技术与育苗移栽技术的比较经济效益:
(1) 省工在同等条件下免耕撒播每亩减少耕耙整田用工1个, 移栽用工2个 (含放灰线、扯苗、移栽) , 人工收割脱粒2个 (已减机械作业折算工时) , 合计省工5个以上, 按100元/工日计算可减少投入500元。
(2) 增产亩均增产55.5kg, 按2013年市场价5.60元/kg计算, 亩增加310元, 两项合计亩增加纯收入810元。白桥镇龙门村油菜稻田免耕撒播秸秆覆盖技术规模化种植面积560亩, 此项技术全村可累计增加收入4 53 600元。全镇种植面积750亩, 可累计增加收入6 080 000元。
十二、认真总结, 示范推广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推荐阅读:
高产油菜施肥技术08-11
山区油菜高产栽培技术09-12
油菜高产示范栽培技术10-19
优质杂交油菜秦优10号高产栽培技术06-03
杂交油菜的高产栽培08-20
油菜高效栽培新技术08-27
稻田油菜免耕栽培技术10-01
双低杂交油菜栽培技术10-06
油菜低温冻害防治技术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