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高产栽培技术

2024-09-20

芝麻高产栽培技术(共10篇)

芝麻高产栽培技术 篇1

芝麻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 栽培历史悠久。芝麻种子含油量高达54%左右, 最高的超过60%, 一般出油率为48%左右。芝麻油中含油酸36%~53%, 亚油酸33%~48%, 并含有芝麻脂素、芝麻酚林等特殊成分, 具有浓郁的特殊香味, 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其品质好, 芳香可口, 营养丰富, 榨油后的油粕含蛋白质36%、碳水化合物24%, 既是优质饲料, 又是优质肥料;同时芝麻也是优良的蜜源作物。各地因气候及栽培制度不同, 芝麻生育期差异较大。如东北一年一熟制地区, 芝麻生育期为120 d左右, 江淮一年两熟制地区, 夏播芝麻为90~100 d, 江西三熟制中的晚芝麻及海南岛两熟制中的芝麻只有70~80 d。芝麻产量差异也较大, 最低只有150~225 kg/hm2, 最高可达2 250 kg/hm2以上, 增产潜力很大[1]。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选地整地

芝麻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在土壤微酸至微碱性 (p H值6~8) 的黏土或砂土上均可种植。但以地力均匀、灌溉和排涝条件良好的砂质壤土最为适合。芝麻怕重茬, 因此所选地块上年不能种植芝麻。芝麻种子细小, 出苗时顶土力弱, 应精细整地, 以保证出苗, 并防除杂草。套种时, 在前作收获后应中耕松土, 以保证幼苗生长。做到耕翻及时, 翻压彻底, 旋耕时破除明、暗坷垃, 拉平土壤表面, 将施入土壤中的肥料混拌均匀。对于旋耕不到的地边, 要结合人工翻地, 将其平整。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 冬春干旱, 风多雨雪少, 土壤需蓄水保墒;江淮地区夏播时气温高, 雨量少, 地面蒸发量大, 也需蓄水保墒。在多雨地区应开沟做畦, 防止在芝麻开花结蒴至成熟前 (7—8月) 受渍而患病和倒伏。

2 播种

选用耐渍性和抗病性强的芝麻品种。播种期应根据气候条件和品种生育期确定, 地表5~7 cm地温稳定在16~18℃时播种为宜。黄河以北地区多为春芝麻, 一般在5月上中旬播种, 黄河、长江之间多为夏芝麻, 5月下旬播种;长江以南多为秋芝麻, 在7月上中旬播种。播种时要掌握好天气情况, 最好雨后播种, 播后下雨易产生硬壳。播种有撒播、条播和点播等方法。单杆型品种采用窄行等距条播, 行距23~33cm、株距13~16 cm。分枝型品种行距50 cm, 株距18~23 cm。点播穴距33~60 cm, 每穴2~3株。芝麻种子小, 1 kg有32万~40万粒。撒播5.25 kg/hm2, 条播为6 kg/hm2, 点播为3.75kg/hm2左右。在土壤干旱、整地粗放时, 适当增加播种量。播种深度以2~3 cm为宜。

3 田间管理

芝麻播种后遇雨, 地面板结, 雨后晴天, 应及时破除土面板结。播种后不久的种子在萌动初期, 土壤干硬时, 要重压多耙, 当种子已顶土出苗时, 宜轻压多耙;同时进行间苗和定苗。间苗抓一个“早”字, 在苗出第1对真叶时进行第1次间苗, 2~3对时第2次间苗, 3~4对时按规定株距定苗。定苗根据早熟品种宜密, 晚熟品种宜稀;薄地宜密, 肥地宜稀的原则。北方干旱区春播芝麻一般密度在18.0万~22.5万株/hm2为宜。采用“双茎”栽培的宜在第2~3对真叶半展开时, 在茎尖0.3 cm处摘顶, 以诱异第1~2对真叶腋芽成“双茎”。芝麻苗期生长缓慢, 及时进行中耕锄草, 以达到除草、松土、通气、保墒、促进幼苗生长的目的。芝麻中耕锄草要抓“早”抓“勤”, 从出苗至始花以前, 除草3~4次。在杂草较多时, 始花前进行1次浅中耕, 封行以后, 停止中耕。中耕锄草应遵循雨前不锄, 地过干过湿不锄。中耕时结合培土, 有利于排水防渍, 防止倒伏[2]。

4 肥水管理

芝麻是喜肥作物, 生育期较短。施肥要根据地力和需肥特点, 合理施肥。在酸性土壤, 增施石灰和草木灰改土。在土壤磷、钾含量低的地块, 增施磷、钾肥有明显增产效果。重施底肥, 施农家肥30 t/hm2, 也可施复合肥750 kg/hm2。追肥一般以速效氮肥为主, 初花至盛花是芝麻一生需肥的高峰期, 在初花期追施速效氮肥, 增产效果显著。一般追施尿素150~225 kg/hm2, 利于促进植株分枝和提高产量。在芝麻始花至盛花期喷施0.3%~0.4%磷酸二氢钾1~2次或农宝3次, 每次间隔3~5 d, 以防止植株早衰, 保持旺盛的生活力。锌、硼、锰等微肥对芝麻也有较好的效果, 可适量使用。芝麻70%的产量构成要素均在终花期形成, 最大限度地延长这一生育时期的生长时间是高产的关键, 此期以养根护叶为主, 除保持田间上壤中有适度的水分外, 还应适时向叶面喷洒黄腐酸4 000倍液, 或1%的尿素液及低浓度的其他微量元素, 保证芝麻收获期仍有2~3片绿叶, 正常缓慢落色。在伏旱或秋旱时, 芝麻出现暂时萎蔫, 即需灌水, 以沟灌为宜[3]。芝麻苗期受渍, 幼苗黄化而生长缓慢。开花结蒴期受渍, 严重减产。要及时清沟排水。

5 病虫草害防治

芝麻的病害是土壤传播, 与棉花、甘薯、高粱等进行2~4年轮作, 可减轻发病。芝麻病害一般较轻, 主要以芝麻枯萎病和芝麻茎点枯病为主, 为防止病害发生, 全田喷施50%多菌灵800倍液加代森锰锌喷施1~2次, 或喷施100~150mg/kg多效唑1~2次。虫害以蚜虫为主, 可用吡虫啉粉剂300 m L/hm2喷雾[4]。其他虫害如地老虎、甜菜夜蛾、芝麻盲蝽象等, 应及时防治。杂草种类繁多, 生长快, 与芝麻争肥、水、光, 还会使芝麻病虫害加重。播后苗前用48%氟乐灵乳油1.875 L/hm2, 对水750 kg, 均匀喷雾上表面进行封闭除草, 或生长期用12.5%盖草能600 m L/hm2, 对水600 kg喷雾防除。

6 收获与贮藏

芝麻的果实是由下而上逐渐成熟的, 成熟时蒴果易开裂落粒, 需及时收获。在近地面3~6 cm处割断, 割取的植株扎成15~20 cm粗细捆束。每3束成支架, 竖架放置在地势高燥而又向阳的场所充分晾晒, 使其尽快降低水分, 防止发霉变质造成损失, 确保丰产丰收。当大部分蒴果裂开时第1次脱粒, 脱后再晒, 如此进行3~4次可以基本脱净。芝麻含油量高, 种子贮藏的安全水分含量为7%左右。

摘要:总结了芝麻高产栽培技术, 包括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内容, 以期为芝麻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芝麻,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

参考文献

[1]上官学平.无公害芝麻栽培技术[J].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 2008 (12) :21.

[2]饶月亮, 熊清云, 乐美旺, 等.芝麻轻简栽培技术试验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 2010, 22 (6) :45-46.

[3]汪强, 赵莉, 徐桂珍, 等.芝麻育苗移栽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5) :386-387.

[4]刘国胜.夏芝麻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 2010 (7) :46.

豫东南优质芝麻高产栽培技术 篇2

良种选用豫芝11号、郑杂芝3号、郑芝98N-09等。上述品种品质优良。高产稳产,抗病性强,早熟性好,适应推广。

2 提高播种质量

2.1 拌种防治病 每667平方米用2.5%的适乐时种衣剂10毫升,对水10毫升,拌芝麻种0.5千克,阴干后播种,可有效预防苗期根腐病、立枯病、炭疽病等,同时培育壮苗。

2.2 适时早播 芝麻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5℃以上,且属于无限生长植物,当最高气温在25℃以上时,播种越早,产量越高。根据多年试验、观测,夏芝麻每早播一天,可提高单产1.5~2.5千克。因此,要求我市南部芝麻应在6月1日前播种,北部应在6月3日前播种,最迟6月10前播种。

2.3 精细播种 芝麻一般进行铁茬抢播,即麦收后立即用耧播,播种深度1.5~2.5厘米。土壤墒情黑墒至黄墒均可。墒好则浇播,墒差时可适当深播,但最深不得超过3厘米。种植模式采用宽窄行播种,要求宽行距40厘米、窄行距20厘米。667平方米种量要求0.3~0.5千克。

3 芝麻苗期管理

芝麻从出苗至开花,称为芝麻苗期,一般要一个月左右。本期管理应主抓以下几个方面:

3.1 及时中耕灭茬 芝麻田的灭茬一般在出苗后7天就应进行。本次灭茬宜浅不宜深,以免伤至芝麻根系。

3.2 及时间苗 每667平方米播0.5千克种子,墒情适合时可出苗10万株以上,远远高于留苗密度,为减少无效养分消耗,应及早进行间苗。一般要求在芝麻长至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每隔5厘米左右留一株,应除去丛生苗,留单生壮苗,减少所留苗的根系损伤。

3.3 防病虫害 芝麻间苗后,每667平方米留苗在4万株左右,这时就应防止死苗。苗期易发生的病害主要有枯萎病、疫病、根腐病、茎点枯病等,每667平方米用80%的乙蒜素50~70毫升对水30千克进行叶面喷雾。苗期虫害主要是地老虎、蟋蟀、金针虫,可用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15毫升对水15千克傍晚喷雾。

3.4 化学除草 在芝麻苗长至4~6片真叶时,应进行化学除草(切勿在芝麻两片真叶前喷施),每667平方米用8.8%的精喹禾灵40毫升对水30千克,混匀后叶面喷雾防治。此次除草只能除去禾本科杂草及自生麦苗。

3.5 及时定苗 在芝麻6片真叶期进行定苗,对宽窄行播种的(即宽行40厘米、窄行20厘米)株距20厘米,是最适密度。

3.6 中耕培土 在定苗后3~5天,应进行第二次中耕,深度要求6~10厘米。切记只在宽行内进行,并将中耕的土一半培在窄行内。提高窄行高度,并掩埋窄行内杂草。

4 芝麻中期管理

从初花起至第一个蒴果长成,为芝麻生育中期,此期管理的好坏是芝麻能否夺得高产的关键,因此对此期的管理不可放松。

4.1 合理追肥 万、千、百亩示范方一定要改以前的撒施为条施,可用独腿耧在窄行内施芝麻示范专用肥(万亩方25千克/667平方米、千亩方30千克/667平方米、百亩方30千克/667平方米),施肥时间应掌握有50%的植株第一朵开放(即6月底前后)。施肥深度要求15厘米左右。

4.2 中耕培土 施肥后2天内要进行第二次中耕,要培土至15~20厘米,按第一次培土的方法从宽行内向穿行内封土,同时也要彻底清除杂草。

4.3 病虫害防治 此期易发生的病害主要有疫病、褐斑病、叶枯病、细菌性角斑病、茎点枯病等,应于7月中旬前后普遍喷一次20%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每667平方米用量40克对水30千克;若病害发生较重,应于7月底每667平方米用0.3%丁子香酚30毫升+20%二氯异氰尿酸钠30克对水30千克混合喷雾进行防治,或50%多菌灵25克+20%二氯异氰尿酸钠15~20克+25%唑醇8克对水30千克喷雾。

4.4 及时排水 芝麻属耐旱怕涝作物。通过两次中耕培土沟垄明显,只要及时将其与地头沟、路边沟疏通,就能顺利排水,有效防止涝灾发生。

5 芝麻的后期管理

5.1 做好排水防涝的准备,及时防涝。

5.2 注意测报病虫害发生情况,对造不成大的危害的可以不防。

5.3 打顶保叶:打顶时间一般要求在8月20日前后,掐去植株顶端2厘米左右。不准打叶。

6 及时收获

芝麻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篇3

芝麻种子较小, 如果整地不平、不细或没抢墒早播, 会影响出苗整齐度。因此必须作到2点:一是看墒精细整地, 要求土壤保墒好、透性强、根层上虚下实, 表土平、细、净和易于排涝抗旱。兴县多为黄绵土, 要早灭茬, 既可防风蚀、干旱, 又可灭杂草, 秋耕留垡或冬耕耙磨, 开春顶凌耙地, 播前耙地, 播后耱地保墒。二是要抢墒整地。方法根据当时土壤墒情而定, 墒情较好时, 采用犁种的方式, 先密犁、浅犁, 再横直耙地, 造成疏松的碎土层, 耙平后开沟抢墒播种, 播后耙地盖种, 镇压保墒。

2 播种

早播是芝麻优质高产的基础, 必须力争一个“早”字。芝麻应在5 cm地温稳定在18℃时播种。芝麻种子小, 顶土力弱, 播深3 cm左右为宜, 切忌深播。播种方法一般有撒播、条播、点播等。撒播覆土浅, 出苗快, 幼苗比较健壮, 但不便于管理;条播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的地方适应;点播在人多地少, 小面积试验的情况下可用, 可在播种时加入炒熟的谷子等小粒种子, 或用饼肥碾碎, 均匀拌入选好的种子播种, 以防播量过大, 造成出苗拥挤。播行要直, 便于管理。播种量在种子发芽率90%以上的正常情况下, 每0.067 hm2用种0.75 kg左右为宜。

3 选种

根据芝麻的不同用途, 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芝麻品种。播前晒种1~2 d, 催醒种子休眠状态, 提高生活力, 增强发芽势, 促使出苗整齐健壮。晒种后, 进行选种, 一是用风车选, 二是用清水选, 出去秕籽、小籽、杂质, 然后进行发芽试验, 要求发芽率在90%以上。

4 合理密植

种植密度一般根据植株的类型确定。单秆型品种每0.067 hm2留苗密度为10 000~12 000株;分枝型品种每0.067 hm2留苗密度为8 000~10 000株。还应考虑肥地、施肥较多的稍稀;瘦地、施肥较少的稍密。

5 间苗定苗

芝麻间苗、定苗要突出一个“早”字, 有谚语说:“要吃芝麻油, 先破十字头。”芝麻在1~2对真叶时间苗, 3~4对真叶时定苗。

6 中耕除草和培土

在幼苗期主要结合间苗、定苗时拔除杂草。第1对真叶时不宜中耕, 到第2对真叶左右时, 可结合中耕进行除草。芝麻从出苗到始花前, 可进行3~4次中耕除草。第1次中耕时, 要轻锄、浅锄;第2次、第3次中耕时, 中耕可加深为6~7 cm或8~9 cm, 但切忌雨前中耕松土, 以免“灌蔸”, 发生渍害;当芝麻长到5~6对真叶后, 也应及时锄草。一般芝麻封行后, 停止中耕。

芝麻也可用质量分数为48%的拉索乳剂化学除草, 防止一年生杂草如旱稗、狗尾草、蟋蟀草、马唐、牛筋子、铁苋菜等效果极好。在芝麻播种后, 将地面压平, 再以每1 hm2用拉索乳剂2 250~3 750 m L, 稀释到1 125~1 500 L水中, 进行喷药, 要喷匀, 不漏喷, 喷后1 d内不破坏药土层。其他如敌草隆、绿肥麦隆、杜阿、甲草胺等除草剂, 也可用在芝麻除草上。

7 施肥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 全靠肥当家。”芝麻需肥以氮、磷、钾为主, 还需要各种微量元素, 如硅、钙、镁、铝、铁、钠、锰、钼、锌、硼等。这些元素一生中进行代谢作用, 合成不可缺少的有机物等。

7.1 施足底肥

底肥应以农家有机肥为主, 配以无机肥相结合。一般每0.067 hm2要施腐熟的农家有机肥2 000~2 500 kg, 一般按照预定产量提供氮肥, 每0.067 hm2产200 kg以上提供纯氮20 kg, 磷、钾与氮等量。底肥占总氮量的1/2, 其余的在生育期中分2~3次追施。N、P2O5、K20底肥比例为1∶2∶2。磷、钾全部作底肥, 底肥还可利用绿肥 (如苕子) 和豆科作物收青豆后的秸秆翻入土中, 并根据土壤普查需要, 补施锌、锰、硼等微肥。

7.2 分期巧追肥

掌握施足底肥, 轻施苗肥, 重施花肥的技术要点。苗期少量追肥;现蕾至初花期追肥量要大, 可显著提高产量;生产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1~2次, 可延缓叶片衰老, 提高光合强度, 达到增产的效果。

上述施肥时要注意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配合, 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 做到底肥、种肥、追肥三肥配套, 科学施肥, 实现芝麻早发、稳长、不早衰。微肥可拌种也可喷施。

8 严防打叶适时打顶

为提高产量和品质, 要严禁打叶, 为提高千粒质量, 减少黄梢、秕籽, 提高芝麻的产量和品质, 要实施打顶措施。芝麻开花20 d时籽实千粒质量达到1.5 g以上, 因此最佳打顶期应在子实千粒质量达到1.5 g以上的时候。

9 适时收获

芝麻成熟的标志是植株中部蒴果基本成熟, 籽粒颜色呈现品种的固有特征。收获过早, 将降低粒质量, 增加黄梢秕籽, 因此, 可以适当晚收。芝麻上部与下部的蒴龄差距较大, 生育后期是籽实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即使大部分叶片脱落, 茎叶落黄, 籽实灌浆仍在进行。收获季节要注意天气变化, 尽量避免阴雨的影响, 采取适当的防雨措施。

1 0 贮藏

芝麻籽的贮藏, 在于商品标准保持较高的纯净度和食用品质, 如作种子还应按种子标准保持较高的发芽率。影响安全贮藏的因素较多, 主要有水分和温度的变化, 以及仓库害虫、腐霉菌类和鼠、雀等为害。

芝麻种子安全贮藏的水分一般以7%左右为宜。如果种子含水量高, 容易在贮藏中发热, 使种子脂肪分解, 降低出油率, 甚至引起霉菌寄生和虫蚀。因此在贮藏时, 必须选择通风干燥的地点, 底层有防潮隔潮物垫底;同时将仓库及周围环境打扫干净, 并严格消毒处理;芝麻种子要晒干或风干, 风扬过筛除杂, 防止夹杂物吸潮, 影响贮藏的安全。并要设置消防、保管设施, 注意防火、防盗、防鼠雀等。

贮藏可用囤藏或袋藏。囤藏必须把上面的种子堆平并加防潮覆盖物, 如麻布或防雨布等。种子入库后, 要经常检查堆中的温度变化。一般只要种子干燥 (安全含水量7%左右) , 防潮措施严密, 处于密闭环境之中。由于种子的呼吸作用逐渐消耗种子堆中的氧气, 使二氧化碳增多, 可以减少种子中的物质消耗, 并可抑制好气性霉菌和害虫活动, 减轻危害, 保证种子安全。但在冬季低温情况下, 要开仓通风、降温是防治害虫、霉菌的有效措施。

摘要:芝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 以其良好的抗旱性和自身抗病能力, 成为兴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油料作物。同时, 芝麻整个生产过程基本上无须使用农药, 被公认为绿色食品, 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特殊的抗氧化物质, 在抗衰老和保健方面备受关注。

芝麻高产巧施肥 篇4

据研究,每生产50公斤芝麻种子约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4-5公斤 、磷素1.2-1.5公斤、钾素5-5.5公斤,其比例为4:1:4.4。根系进入生长旺期,吸肥量逐步加大,这时如果肥力不足,就会导致植株矮小,花荚少、籽粒也少,产量又低,也就失去了“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生产意义。因此,要想获得高产,一定要满足开花、结蒴阶段对肥料大量的需求,确保肥足、节节花高、荚大、籽满。在施肥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施足底肥。

底肥充足有利于促进植株根系发达,主根增长则根多,苗期早发,叶面积增大,光合作用加强。一般每亩要求施有机肥1500-2000公斤、碳铵4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氯化钾5公斤、硼肥0.75公斤。据高产单位经验表明,施足底肥的增产率在25%以上。在缺磷的地块增施磷、钾肥,能提高芝麻的含油率。据试验,每亩施25-40公斤过磷酸钙做底肥,可比对照增产8.9%-21.7%。

合理追肥。

追肥可分苗期追肥和花期追肥。苗期追肥的作用是促根壮苗,追肥时要看土壤、看苗情。土壤肥沃、底肥足、幼苗长势健壮,苗肥可少施或不施;土壤较瘦,底肥不足或晚播的夏芝麻,苗肥应早施并适当多施,一般在定苗后,每亩追施尿素2.5-3.5公斤,从初花期到盛花期,进行追肥能促进花芽分化,并为盛花结蒴阶段对养分的大量需求打下物质基础,具有显著的增产和改善品质的作用。一般可在始花期每亩追施尿素6-8公斤,或硫酸铵15-25公斤,或碳铵15-35公斤。施用方法有两种:一是条施。即在距芝麻植株15-20厘米处挖穴施入后覆土。二是在行间串施。尿素、硫酸铵浅施,碳铵深施。如天旱,追肥后必须浇水。还可在开花结蒴阶段补追一次,每亩追施尿素5-7.5公斤。

叶面施肥。

花期追施氮肥配合叶面喷施磷钾肥和硼肥,能增蒴、增粒、增重,具有显著的增产和提质的效果。在芝麻初花期连续喷施2次叶面肥,间隔时间为5-7天,每次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硼砂100克,对水50公斤,稀释后均匀喷布于芝麻叶片的正反面,能促进花的发育,提高结实率。喷叶面肥应选择在晴天下午进行,避开高温和干热风,防止营养液水分蒸发过快,减少损失,促进吸收。其增产率可达8%-15%。

喷施激素。

在芝麻初花期,用1000倍的802溶液连续喷施2次,对保证芝麻的正常生长发育,促进蒴果和种子的相继形成和发育,防止早衰,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对于徒长芝麻,可在初花期喷施1次浓度为万分之一的缩节胺溶液,能抑制徒长,使芝麻茎秆矮健粗壮,增产效果显著。另外,在芝麻徒长期每亩撒施草木灰100-150公斤左右,也有较好的促进稳健生长和增产的作用。

怀仁芝麻蜜甜瓜高产栽培技术 篇5

1 适宜种植芝麻蜜甜瓜的土壤条件

芝麻蜜甜瓜耐旱不耐涝, 喜温又喜光, 最好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切忌在低洼地、透气不良的黏土地上种植。甜瓜忌连作, 其最好前茬是玉米、谷子、高粱等大田作物。种瓜地一定要秋翻, 翻深20~30 cm, 翻后耙平、耙细。

2 芝麻蜜甜瓜的特性

芝麻蜜甜瓜植株生长势强, 根系发达, 主根入土深, 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该品种雌雄同花, 生育期为55~60 d, 早熟性好, 抗病能力和结瓜能力均较强, 单瓜质量250~300 g。果实长而圆形, 呈灰绿色, 上覆8根条线, 果肉脆甜、含糖量高。

3 芝麻蜜甜瓜高产栽培技术

3.1 种子处理

3.1.1 晒种消毒

播种前二三天, 把种子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晒种1 d, 并经常翻动种子, 起到打破种子休眠和增强种子活力的作用。将晒好的种子放入55℃的热水中, 边放种子边搅拌, 保持水温均匀, 浸泡25 min左右;把种子捞出, 再用清水浸泡2~3 h;然后放入质量分数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0 min。捞出并洗净种子, 以降低病害的发生。

3.1.2 浸种催芽

经过消毒的种子, 在15℃的温水中浸泡4~8 h后捞出、洗净, 用湿布将种子包好, 放入28℃环境中催芽。期间要经常检查温度及水分是否适宜。这是因为温度和湿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种子发芽。当有75%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3.1.3 育苗播种

营养土配制。选择没有病源的田间土和腐熟的农家肥, 分别研磨、过筛后, 按6∶4的比例配制, 再加入适量的氮磷钾复合肥, 边配制、边喷洒代森锰锌或多菌灵200~400倍消毒液消毒。

育苗器装土。选用10 cm×10 cm的塑料钵, 将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入其中, 并将育苗器整齐摆放在育苗温室内, 然后给育苗器浇足水。

播种。播期的确定要根据定植期而定, 一般在定植期前40 d左右播种。每个营养钵内播种一二粒发芽的种子, 然后覆盖1 cm厚的湿润营养土, 再覆盖地膜, 以增温和保持营养钵内土壤湿润。幼苗出土时除去地膜。

3.2 苗期管理

3.2.1 温度管理

在育苗过程中, 温度是关键, 所以可将育苗期温度分为4个管理阶段: (1) 幼苗出土前床温要高, 保持白天温度25℃~30℃, 夜间不低于17℃~18℃, 这一温度下的种子出苗快而整齐。 (2) 出苗后至真叶长出前要降低温度, 白天降温至20℃~15℃, 夜间温度15℃~18℃, 这时保持较低的温度, 可防止形成高脚苗。 (3) 真叶长出后, 适当提高白天温度2℃~3℃, 夜间保持温度15℃~20℃, 以加速幼苗的发育, 促使幼苗早发、稳长。 (4) 定植前3~5 d, 在10℃~20℃的低温条件下进行炼苗, 以提高幼苗的抗寒性和适应外界气候条件的能力。

3.2.2 水肥管理

在播种前浇足底墒水的条件下, 第1片真叶出现前一般不浇水;苗期可根据墒情浇水一二次;定植前3~5 d可浇水1次。由于营养钵内配有适量的营养成分完全的肥料, 所以幼苗一般不会缺肥, 但是若配制的营养土养分不足, 幼苗叶色发黄, 生长迟缓而瘦弱, 应考虑补充氮肥, 即用质量分数0.3%尿素液结合浇水来浇施。另外, 在幼苗出土后, 为了防止苗期病害, 可每隔7~10 d喷施1次质量分数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3.3 定植

3.3.1 定植前的准备

在每0.067 hm2选好的定植地上, 撒施3 500~4 000 kg腐熟的农家肥, 30 kg硫酸钾复合肥, 然后翻地、整平, 浇一次底水, 等地干时铺上地膜。地膜应选用横纵拉力强、透明度好、不易老化、幅度80 cm、厚度0.08 mm的高密度聚乙烯薄膜。

3.3.2 定植

用制钵器按一定的距离在地膜上边打孔、边将带土幼苗移植到孔穴内, 然后封穴。定植量1800~2000株/0.067hm2。

3.4 定植后的管理

3.4.1 摘心

在幼苗四五片真叶时进行摘心。摘心就是把秧苗的生长点连同小叶一起摘除。摘心的目的是控制母蔓继续延伸, 使母蔓上的腋芽迅速地萌发出子蔓, 利用子蔓开花结果。或者再把子蔓的先端摘除, 促使孙蔓基部第一二叶位的雌花结果。

3.4.2 整枝

生产上一般采用双蔓整枝和四蔓整枝。双蔓整枝瓜比较早熟。为了提早上市, 提高经济效益, 芝麻蜜甜瓜多采用双蔓整枝。双蔓整枝就是在幼苗四五片真叶时进行主蔓摘心, 选留2条健壮子蔓垂直拉向两侧, 子蔓8~12片叶时摘心, 在子蔓中上部发生的孙蔓上留二三叶而摘心。为瓜早熟, 也可在2叶1心时, 用细竹签拔除生长点, 促进2条子蔓早发, 以后不再整枝, 利用子蔓和孙蔓结瓜。

3.4.3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中耕可以疏松表土, 增加土壤的通透性, 提高地温, 还有防旱保墒的作用。苗期进行一次浅中耕, 可培土护根, 固定瓜蔓。

灌溉与追肥。第1雌花开放前, 视瓜地墒情轻浇水1次, 促进茎叶生长, 为开花坐瓜打好基础;在初花期和坐果期控制浇水, 以防止茎蔓徒长;坐果以后应浇一二次水, 以满足膨瓜期需水要求;采收前1周要停止浇水。若植株生长细弱, 可进行土壤追肥或叶面追肥, 以增强植株长势, 促进开花坐瓜。

授粉与翻瓜。为了提高坐瓜率, 可在晴天上午进行人工授粉。瓜坐住后选择晴天翻瓜来提高瓜的商品性。

3.4.4 病虫害防治

主要是: (1) 炭疽病的防治。该病是甜瓜生产上常见的病害, 幼苗、成株、果实均可受害。可选用质量分数3%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5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 (或75%百菌清600倍液) , 每7~10 d喷1次, 连喷二三次。 (2) 枯萎病的防治。该病在甜瓜整个生长期都会发生, 但以开花、坐瓜后发病最多, 危害最重。可选用质量分数72%农用链霉素4 000倍液, 或50%甲霜铜600倍液喷雾。发病初期, 用抗枯宁500倍液灌根, 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3) 白粉病的防治。白粉病俗称白毛, 主要侵害叶片, 也危害茎部和叶柄, 一般不危害果实。可选用质量分数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或50%多菌灵600~800倍液喷雾, 每7~10 d喷1次, 连续喷三四次。 (4) 疫病的防治。选用质量分数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 于发病前开始喷雾, 每7~10 d喷1次, 连续喷二三次。 (5) 蔓枯病的防治。茎叶和果实都可能受害, 可选用质量分数75%的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 或代森锌700~800倍液, 每7~10 d喷1次。 (6) 蚜虫的防治。可用质量分数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喷雾。 (7) 白粉虱的防治。选用质量分数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喷雾。

以上化学药剂应在采收前15 d停用。

3.5 采收

芝麻蜜甜瓜色艳、皮薄, 与其他品种比较不耐贮运, 一般在九成熟时采收。

摘要:芝麻蜜甜瓜是由失传多年的地方农家品种经专业科技选配而成的, 因其种子极小似芝麻粒而得名, 其外形美观、色鲜皮薄、果肉红绿相间、口感松脆香甜, 深受瓜农和市场的青睐。从营养钵育苗、地膜覆盖、水肥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芝麻蜜甜瓜高产栽培技术。

夏芝麻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 篇6

1 选择地块

芝麻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 但要想取得高产, 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方便、透水良好的砂壤土和轻壤土。还要轮作倒茬, 一般同一块地3年种1次芝麻。这样既可以预防病害, 又可合理利用地力, 使前后茬都能增产。芝麻生育期短, 腾茬早, 还是小麦的好前茬[1]。芝麻是喜温作物, 必须早播, 前茬以油菜、豌豆为最好, 比麦茬增产20%左右。因此, 麦茬芝麻要育苗移栽, 以保证提高产量。

2 整地做畦

麦子收获后, 要立即趁墒犁地, 随犁随耙, 切勿晾晒, 以免跑墒。结合整地防治地下害虫, 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45 kg/hm2, 拌细干土30 kg/hm2, 在犁地后耙地前撒垡头。耕地深度以17~23 cm为宜。地要耙碎、耙实、耙平、无暗坷垃。然后做畦, 畦宽140 cm, 畦沟宽30 cm、深15~20 cm。

3 施足基肥

芝麻生育期短, 需肥较多。施肥应以底肥为主, 通常施优质农家肥75 t/hm2, 要配合增施氮、磷、钾肥。增施纯N 7.5kg/hm2, 可增产芝麻粒37.5~75.0 kg/hm2, 但以氮、磷、钾配合施用效果更好[2]。芝麻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13∶1.25, 基肥用量占施肥量的70%。

4 育苗移栽

在小麦收获前20 d开始育苗, 育苗床要施足底肥, 灌足底墒水, 精细整地。种子撒播后, 用堆肥或细土盖籽。下种量为30 kg/hm2左右。出苗后, 要立即疏苗、拔草, 使幼苗生长一致, 等长到3、4对真叶时即可移栽。移栽前苗床灌1次透墒水, 便于起苗, 起苗时要稍带老土, 同时剔除弱苗。移栽时按33 cm等行距, 株距按23~33 cm, 一般情况下, 分枝型品种栽7.5万株/hm2左右, 单秆型品种栽10.5万~12.0万株/hm2。移栽深度以保持原来的生长位置为宜。栽后先封半穴土, 点浇适量水, 等水渗完后再封满土, 即可成活。

5 田间管理

5.1 中耕除草

中耕可以除草, 疏松表土层, 增加土壤透气性。既可以抗旱, 又可以排涝, 能改善作物生长的土、肥、水、气、温等因素, 促使芝麻早发苗, 迟衰老。中耕要做到“雨后必锄, 有草就锄”。直到盛花期中耕伤根时, 不再进行中耕。中耕要浅, 以免伤苗伤根。

5.2 灌溉与排涝

芝麻对水分的反应敏感, 不能长期干旱, 也不能涝, 要保持适量的土壤含水量。如果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50%, 应浇水防旱;高于田间持水量的90%, 应及时排水防渍。

5.3 适时追肥

试验表明, 在土壤肥沃、施足底肥的基础上, 以初花至盛花期追肥效果最好, 因为初花至盛花是芝麻全生育期中的需肥高峰期。一般施尿素120 kg/hm2可显著增产。在始花至盛花期选择晴天下午喷施0.4%磷酸二氢钾, 能增加蒴果和粒重, 提高含油量[3]。

5.4 适时打顶

适时打顶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 它可调节养分分配, 有利于上部蒴果发育, 提高上部蒴果的籽粒饱满度, 从而增加产量。打顶时期以开花末期茎叶出现黄梢尖时为佳, 选择晴天摘掉16 cm左右的顶尖即可。

6 病虫害防治

芝麻病害主要有青枯病、枯萎病、立枯病等。防治方法:一是实行轮作倒茬, 3年轮作1次;二是培育壮苗, 提高芝麻抗病力, 可减轻发病;三是用药物防治, 在苗期、初花期、盛花期各喷1次多菌灵, 防治效果较好[4]。芝麻虫害主要有蚜虫、玉米夜蛾、芝麻天蛾等。防治蚜虫用10%吡虫啉600 g/hm2对水450 kg/hm2喷雾。防治玉米夜蛾、芝麻天蛾用2.5%敌百虫粉45 kg/hm2喷撒或敌百虫800倍液喷洒。

7 适时收获

芝麻适宜的收获期是植株变成黄色或黄绿色, 下部叶片脱落;中部蒴果的籽粒已充分成熟, 种皮成固有色泽, 上部蒴果的籽粒已进入乳熟后期。为了促进芝麻植株上部的蒴果籽粒成熟, 提高品质, 芝麻收割后捆成15~20 cm的小捆, 运到晒场就应堆积成垛, 堆闷3 d。上部籽粒基本变成本品种固有色泽, 即可开垛晾晒, 3次即脱净。脱掉的籽粒必须晒干扬净, 不含杂质, 含水量降至7%即可安全贮藏。

参考文献

[1]高云龙, 刘艳侠.芝麻高产稳产“十改”技术[J].安徽农业, 2004 (10) :21.

[2]陈明道, 张家奇.芝麻栽培技术[J].作物栽培, 2000 (2) :200-213.

[3]任万军, 杨文钰.芝麻的栽培技术要点[J].作物栽培学, 2011 (1) :376.

淮北地区芝麻高产栽培技术 篇7

1 播前准备

选用高产、优质、抗性强、耐涝抗病的品种, 并注意选择生育期稍长, 但能抵御后期低温冷害的品种。近年来, 生产实践证明单杆型豫芝4号、豫芝5号、豫芝10号等良种适宜在杨小街乡种植。播前应进行种子处理, 可用100 mg/L缩节胺或矮壮素溶液浸种, 晾干后待播。合理轮作倒茬可减轻土壤中有害微生物对芝麻生长发育的影响, 从而减轻病害。轮作倒茬应注意:不重茬, 选早茬, 选高地。芝麻一般与甘薯、玉米等茬口实行3~4年轮作为好[1]。对排水不畅和地势低洼地块做到畦沟、腰沟、地间沟和排水沟四沟相通, 一般畦面宽2.1~2.3 m, 沟宽30 cm, 沟深20 cm, 达到雨停畦面不留积水。

2 播种

抢墒早播种是高产的基础, 杨小街乡5月底至6月初为夏芝麻正常播种时间。播种时应用条播与撒播相结合的双保险播种法, 即将1/2种子条播, 1/2种子撒于播种沟内, 然后用耙镇平。合理密植, 根据土壤肥力高低品种分枝特性和播期早晚确定密度[2]。一般单杆型品种、肥力高的地块, 在5下旬播种的, 留苗12.0万~13.5万株/hm2;6月上旬播种的, 留苗15.0万~16.5万株/hm2。土壤肥力中等的地块, 5月下旬播种的, 留苗13.5万~15.0万株/hm2;6月上旬播种的留苗16.5万~18.0万株/hm2。

3 肥分管理

科学施肥, 促控结合。芝麻生育期短, 需肥量多而集中, 应施足底肥。一般产量为1 125~1 500 kg/hm2的田块, 施氮磷钾复合肥 (15-15-15) 225~450 kg/hm2。另外, 可补施硫酸锌15 kg/hm2、硼砂7.5 kg/hm2。施肥可结合整地灭茬进行, 贴茬播种的可选用耧将化肥条施后再播种。芝麻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 于全田植株80%开花时 (分枝型品种在蕾期) 巧追肥, 可追尿素75~120 kg/hm2;如植株前期长势较差, 或种植较稀时, 可追尿素105~165 kg/hm2。追肥方法以穴施为好。对前中期施肥少的地块, 可在盛花期以后及终花期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 延缓叶片衰老, 提高光合强度。多效唑对控制苗期旺长有明显的作用, 可结合施药时使用。

4 田间管理

芝麻播种量7.5 kg/hm2, 如80%种子能正常出苗, 则基本苗可达230万~240万株/hm2, 苗期田管的主要工作是间苗, 在1~2对真叶时分2次间苗, 3~4对真叶时定苗, 同时应及时中耕松土、除草。中耕松土的具体做法是:第1遍锄窑、灭茬, 第2遍锄苗, 第3遍浅锄、裁苗。中耕第1遍轻锄, 灭茬第2~3遍可稍深一些, 但应注意大雨前不能深中耕。芝麻苗2对真叶时喷施1 500倍菊酯类农药, 防治小地老虎幼虫;花蕾期用菊酯类农药防治芝麻蝽象、芝麻天蛾等害虫。中后期喷施40%多菌灵胶悬剂500~800倍液或硫酸铜1 000倍液, 防治芝麻枯萎病、茎点枯病、叶斑病等病害[3]。大草要及时拔除, 防止草荒和苗荒。对于芝麻地杂草的化学防除可采用播种后出苗前用乙草胺乳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也可在幼苗期用高效益草能喷雾防除。

5 打顶保叶

芝麻属无限开花作物, 在温度适宜、营养充足、根系健壮等条件下能不断现蕾开花结蒴。当日平均气温低于20℃时, 根系发育受阻, 营养水分供应不足, 叶片衰老变黄脱落。因此, 在生产实践中应采取适时打顶保叶的方法来保证芝麻蒴果充实饱满, 以提高产量。打去空尖梢, 可控制和减少上部无效蒴果竞争植株养分, 增强有效蒴果养分供应, 达到蒴果壮、粒饱满。芝麻打顶的时间和方法根据种植时间、植株长势和气候因素确定。一般在芝麻盛花后7 d或初花后20~22 d打顶, 增产效果显著, 一般可增产8%~10%。打顶时植株长势好, 生长时间充足可只摘顶心, 反之可摘除顶端幼小花蕾或3~4 cm空梢部分, 同时分枝也要摘除。通过清沟防渍及喷施浓缩肥料补充营养等措施, 延缓叶片衰老时间, 保持和稳定后期光合面积, 达到蒴壮粒饱、高产的目的。严禁打叶, 以免影响光合产物的形成, 造成严重减产。

6 适时收获

芝麻终花后一般20 d左右已成熟, 应抓紧时间适时收获[4]。收割应于早晨或傍晚进行, 以减少损失。收获时以每30株左右扎成小捆, 3~5捆一起放在场面棚架晾晒, 经3~4次脱粒即可归仓。应改变当地农民收后上大堆、堆闷后再晾晒的习惯, 防止种子变灰失去光泽, 以提高种子质量, 增加经济效益。留种田应先收割病株杂株, 进行单脱粒收藏, 然后再统一收割无病株留种。

参考文献

[1]张英杰.黑芝麻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2006 (12) :43, 105.

[2]卫双玲, 张体德, 卫文星, 等.夏芝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 2001 (5) :12-13.

[3]高新国, 孟祥锋, 张春生, 等.淮北芝麻枯萎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 2003 (6) :24-25.

芝麻高产栽培新技术的应用 篇8

芝麻富含多种营养, 用途广泛, 集油、饲、药、食品、化工为一体, 是我国主要优质油料作物之一, 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中发展潜力巨大的油料作物。芝麻虽有适应性强、耐干旱、耐土壤瘠薄的特性, 但春夏干旱对芝麻的出苗影响较大, 加之秋后阴雨多、病害严重、产量低而不稳, 已成了影响芝麻高产高效的主要因素。

山西省的芝麻以露地种植为主, 春夏连旱、出苗保苗率较低, 在其生长中、后期的八九月份, 又恰遇高温阴雨天气, 植株病害较多, 平均单产多年来一直徘徊在70 kg/0.067 hm2左右。

针对芝麻产业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 山西省探索出了芝麻覆膜垄侧穴播沟灌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操作简单易行, 在种植成本大致相当的情况下, 单产可达到120 kg/0.067 hm2以上。

1 芝麻覆膜垄侧穴播沟灌栽培新技术

1.1 选地、整地、施肥

1.1.1 选地

选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 肥力中等, 保肥保水能力较强的地块。前茬以禾谷类作物为宜。

1.1.2 整地、施肥

准备种植芝麻的前茬作物收获后, 要及时灭茬深耕。结合深翻土壤, 施腐熟的农家肥2 000 kg/0.067 hm2左右, 耕后要及时耙耱保墒, 做到无大土垡块、表土疏松、地面平整。开春后, 施过磷酸钙20~30 kg/0.067 hm2和尿素10 kg/0.067 hm2作基肥, 结合整地全田施入或在起垄时集中施入垄行带内。

1.2 起垄和覆膜

芝麻播种前, 起垄、开沟、覆膜一次完成。

1.2.1 起垄

垄距70 cm, 垄底50 cm, 垄面25~30 cm, 垄高20~25cm, 沟宽20 cm。用起垄机起垄, 然后进行一次性铺膜。

1.2.2 覆膜

整地、起垄后, 用宽70 cm、厚0.008 mm的超薄地膜对垄面进行全覆盖, 膜边拉紧至垄底, 用垄沟的表土压住地膜, 覆膜后的地膜与垄面应贴紧, 用膜量为6.0~6.5 kg/0.067 hm2。每隔2~3m横压土腰带, 以防止大风揭膜;要防止人畜践踏、弄破地膜, 如有破损, 及时用细土盖严;铺膜后要经常检查, 防止大风揭膜。垄沟不覆膜。

1.3 顺垄沟灌

播种前5 d左右进行顺垄沟灌, 沟内水面与垄面齐平即可, 灌水量20 m3/0.067 hm2左右。一般灌水后5d内, 膜下垄面表土湿润, 土壤含水量可保持在16%~20%;播种期有雨的情况下, 也可以延后至出苗再浇水, 沟内水面刚刚淹至播种孔即可, 灌水量20 m3/0.067 hm2左右。

1.4 优选良种, 适时播种

选择抗病虫、抗倒伏、适宜当地的优质、早熟、丰产品种, 如晋芝2号、晋芝3号、晋芝4号、汾芝2号、冀芝157等。播前晒种1~2 d, 以催醒种子, 提高其活力, 增强其发芽势。晒种后进行选种, 去秕籽、小籽、杂质, 要求籽大粒饱, 均匀干净, 无病斑、虫眼、霉变。然后进行发芽试验, 要求发芽率90%以上。播种前1 d, 用质量分数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 g拌种子500 g, 可预防芝麻枯萎病。

播种时间在5月上中旬。播种方式为穴播, 用手推点播器播种或人工播种均可。播种孔开在垄侧, 垄上小行距30 cm左右, 穴距15 cm左右, 播种深度2~3 cm, 每穴点播5~8粒种子, 然后用湿土压好膜孔。

播种密度1.0万~1.2万穴/0.067 hm2。

1.5 田间管理

1.5.1 查苗补种

芝麻播后5~6 d, 如不能及时出苗或出苗不全, 应立即用同一品种的种子及时催芽补种。

1.5.2 间苗定苗

齐苗后要及时间苗。在芝麻植株二三对真叶时间苗, 每穴留苗2株。定苗时间不宜过早, 特别在病虫害严重时, 要在幼苗生长稳定时定苗。间苗、定苗要疏弱留壮。

1.5.3 及时中耕

结合定苗进行第1次浅中耕, 消灭膜间沟里的杂草;在初花期, 沿垄沟进行第2次深中耕, 盛花期后不再进行中耕。

1.5.4 重施花蕾肥

初花期, 结合深中耕重施一次花蕾肥, 结合沟灌 (20 m3/0.067 hm2) , 每0.067 hm2施尿素4~5 kg, 混合磷酸二氢钾2~3 kg。在这一时期, 自然降水一般较多, 需因墒而异, 灵活施肥。另外, 结合花期防病虫害, 叶面喷施质量分数0.4%磷酸二氢钾和质量分数0.2%硼砂液二三次, 可明显增加单株蒴数、蒴粒数和千粒质量。

1.5.5 适时打顶

一般在芝麻盛花期后、成熟前的25~30 d, 于晴天上午摘除植株顶端生长点。

1.5.6 病虫害防治

与平作芝麻相比, 垄作芝麻枯萎病显著减轻, 化学防治可酌情减免。防治枯萎病可在出苗后、现蕾前进行, 用质量分数70%甲基托布津或抗枯灵500倍~600倍液喷雾;盛花期每0.067 hm2用质量分数40%多菌灵胶悬剂100~150 g兑水喷雾, 每隔7~10 d喷1次, 连喷二三次。此时期的主要虫害为蚜虫、芝麻天蛾、黏虫等, 可使用质量分数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来防治蚜虫, 用2.5%溴氰菊酯或4.5%高效氯氰菊脂乳油2 000倍液防治芝麻天蛾和黏虫。

1.6 适时收获

当芝麻植株变成黄色或黄绿色, 叶片几乎完全脱落, 茎顶4~6 cm呈青黄, 最下部二三排蒴果已经开裂, 中部蒴果子粒饱满、种皮呈现固有色泽时, 即为适宜收获期。收后要小捆架晒, 确保子粒洁白, 品质优良。

2 结果与分析

经过近几年的试验推广, 芝麻覆膜垄侧穴播沟灌技术使农业用水从大水漫灌转向顺垄沟灌, 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示范结果表明, 该技术具有以下创新点。

2.1 节水、节肥、节药

与大水漫灌相比, 该技术每0.067 hm2减少灌水量60 m3左右, 节肥 (纯养分) 7 kg左右, 节药0.5 kg;农业用水的水分生产效率提高1倍, 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 节省农药投资20元/0.067 hm2。

2.2 省地

覆膜垄侧穴播沟灌技术可节约田埂占地5%左右。

2.3 增产、增收, 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实施覆膜垄侧穴播沟灌技术可增产40 kg/0.067 hm2以上, 节支增收700元/0.067 hm2左右。

2.4 改土、提质, 有利于无公害芝麻生产

无公害芝麻生产技术 篇9

摘要:无公害芝麻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基地选择、品种选择、整地施肥、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

关键词:无公害;芝麻;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2.054

1 品种选择

选用通过国家或地方审定并在当地示范成功的优质、高产芝麻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

2 肥料使用原则

应符合NY/T496的规定。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和生物肥料。

3农药使用

应符合GB4285、GB/T8321的规定。要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或具有负交互抗性的药剂,克服和推迟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有害生物控制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方针,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出发,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

4栽培技术

4.1 选地

芝麻选地不是太严格,砂壤土、岗坡地、瘠薄地均可种植。忌低洼易涝地。

4.2 整地

芝麻种粒小,幼苗发育缓慢,而且大部分根除系分布在表层,因此土壤要深耕细耙,疏松肥沃。种芝麻地块要早整地,耙细、整平,有利于保墒抓全苗,有条件的地块,最好灌溉后再整地播种。

4.3 施肥

每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配合施尿素10公斤。

5播种技术

5.1晒种

播种前晒种能增强种子活力,提高种子发芽率,对抓全苗作用明显。选择晴朗天气,将种子均匀摊开,并经常翻动,晒3~5天,高温天气晒2天即可。

5.2精选种子

应选择籽粒饱满、色泽鲜艳的籽粒作种子。可通过筛选、粒选、风选或盐水选等方法进行选种。选后的种子整齐一致,播种后可收到苗全苗壮的效果。盐水选种法是:在播种前1~2天,每50公斤水加食盐8公斤,食盐充分溶解后把芝麻籽放入并搅拌,剔除瘪粒、杂物等。在盐碱地上种植,一般采用盐水选种较好,能增加种子的抗盐能力。盐水选种后,要用清水冲洗一遍,晾干后即可播种。

5.3适时播种

芝麻的适播期主要取决于土壤温度。播种过早,种子长期处于低温的土壤中呈休眠状态,易因病虫害而烂种;播种过晚会因缩短生育期而影响产量和品质,播种时间一般在5月15日左右为宜。

播种方法:坐水后播种。播种适宜深度4~5厘米,播后踩好底格子,覆土不超过3厘米,不宜过厚。

适时镇压,播种后视墒情适时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不仅能保墒,而且还有提墒作用。播种时土壤湿度大,应先“晾墒”,当土壤表土晒到“背白”时再镇压,若播种时墒情中等或欠缺时,要踩底格子,播种后要及时镇压。

6田间管理

6.1及时间苗

芝麻出苗10天后要及时间苗,间苗后细培土。间苗要及时,过晚造成植株拥挤,幼苗瘦弱,留拐子苗为好。

6.2合理灌水

根据土壤墒情和气候条件适时灌水。

6.3 中耕除草

通过中耕除草,对土、肥、水、热等因素进行改善协调,可使土壤疏松,提高地温,有利于生长,减少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消耗,改善植株的通风透光的条件,中耕除草应做到二铲三趟。

6.4防治芝麻枯萎病

一是实行3年以上轮作;二是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三是选抗病品种;四是药剂防治,可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防治。

6.5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有地老虎、蚜虫、芝麻天蛾等。综合防治方法:一是采取提早播种、铲除杂草、消灭虫源等农业措施;二是黑光灯诱杀成虫等物理防治;三是使用晶体敌百虫、吡虫啉、菊酯类等药剂进行化学防治。

7适时收获

芝麻果实由下而上逐渐成熟,一般在下部叶片凋萎,茎叶变黄,蒴果有的变为淡黄色或黄绿色就应收获,时间大约在9月25日左右为宜。收获的芝麻应捆成捆,晒干后及时脱粒。

8贮藏

芝麻应选择通风、干燥的独立库房进行贮藏,同时做好防鼠工作,防止机械混杂和二次污染。

参考文献

[1] 范荣蟾,孙作连.芝麻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总结[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87,(04).

[2] 刘书凯,李玉荣.芝麻双茎高产栽培新技术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2,(03).

[3] 黄子庆,邵民.芝麻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1994,(12).

[4] 张定选,丁法元.芝麻超高产理论与栽培技术探讨[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6,(01).

芝麻新品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篇10

一、芝麻适宜品种

1. 辽9501-2 (辽芝7号)

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从保存的芝麻品种资源中经过多年选育而成的优良芝麻新品系。生育期105天左右, 属中熟单秆型品种, 稀植时有侧枝。株高155厘米, 茎粗1~1.1厘米, 茎4棱形, 茸毛较少。花浅紫色, 1叶3花。柱头2裂, 雄蕊4枚。植株在整个生育期内生长健壮, 叶色深绿。节间较短, 成熟期单株蒴果数110个以上。蒴果4棱, 每个蒴果含66粒种子。种子卵形, 白色, 千粒重3.2克。品质优良, 蛋白质含量22%, 含油率53.2%。喜温, 特别耐干旱、耐瘠薄, 抗病, 但耐渍性稍差。该品种2008年在朝阳、阜新、辽阳进行产比试验, 平均比对照增产29.6%;2009年在辽阳、朝阳、阜新、洮南、通榆进行品比试验, 结果比对照辽品芝一号增产18.2%。同年在辽阳、阜新、朝阳进行生产试验, 由于辽西地区遭遇严重干旱, 总产较低, 但比对照增产32.6%。正常年份每亩产量90公斤以上, 最高可达120公斤。

刘澍才站长、研究员 (右一)

2. 冀157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选育而成。该品种在辽宁生育期115天左右, 属中晚熟品种。株高160厘米左右, 单秆型, 每叶腋3花, 蒴果4棱, 单株结蒴果数在130个以上, 籽粒白色, 千粒重3克, 品质较好。该品种经过2009~2010年在朝阳、阜新、辽阳多点产量比较试验, 比对照增产明显。一般每亩产量在80公斤以上, 最高可达100公斤。该品种的初始结蒴果部位较低, 适合辽宁省推广种植。

3. 晋芝2号

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该品种在辽宁生育期120天, 属中晚熟芝麻品种。株高165厘米左右, 叶色浓绿。1腋3花, 花浅紫色, 蒴果4棱, 单秆型, 朔果长3.5~3.9厘米, 蒴果密集, 单个蒴果粒数80粒左右。籽粒白色, 千粒重3克左右, 含油量55.28%, 含粗蛋白质量26.92%。经多年多点产量比较试验, 该品种比对照增产明显, 抗病性好。一般每亩产量在80公斤以上, 最高可达120公斤。

4. 辽品芝1号

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芝麻新品种。该品种在辽宁生育期105天左右。单秆型, 稀植时有侧枝, 株高140~160厘米, 茎粗1.2厘米, 每叶腋3花, 蒴果4棱, 每单株结蒴数在120个以上。籽粒白色, 千粒重3.2克, 含油率54.1%, 含蛋白质量24.13%。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 该品种适应性强, 耐旱、耐瘠薄, 丰产性突出。一般每亩产量90公斤以上, 最高可达120公斤。

5. 辽品芝2号

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2007年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该品种在辽宁生育期110天左右。单秆型, 株高160厘米, 茎粗1.1~1.2厘米, 每叶腋3花, 蒴果4棱, 蒴果长3.2厘米, 单株结蒴果数120个以上, 单蒴果粒数68粒。籽粒白色, 千粒重3.2克, 含蛋白质量21.6%, 比对照辽芝1号高0.22%;含油率58.4%, 比对照高0.36%。经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 该品种喜温, 耐干旱、耐瘠薄, 抗茎点枯病, 品质优良。一般每亩产量80公斤以上, 最高可达120公斤。

6. 辽品芝3号

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从保存的黑芝麻品种资源“8603-2-1”中经过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良黑芝麻新品种。在辽宁生育期105天左右。单秆型, 稀植时有侧枝。株高度150厘米以上, 茎粗1.1厘米左右, 茎4棱形, 茸毛较少。花为筒状唇形花, 花浅紫色, 1叶3花。柱头2裂, 雄蕊4枚。蒴果4棱, 蒴果长3厘米, 果宽0.9厘米, 每个蒴果有70粒种子, 单株结蒴数100个以上。种子卵形, 籽粒黑色, 千粒重3.3克, 蛋白质含量22.1%, 含油率50.1%。一般每亩产量75公斤以上, 最高可达100公斤。

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1. 整地施肥

芝麻忌连作, 轮作年限至少在3年以上, 小麦、高粱、玉米等禾谷类作物是芝麻良好的前茬。芝麻怕渍, 不耐涝, 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方便, 透水性良好的砂壤土和轻壤土种植较为适宜。芝麻种子较小, 播种较浅, 幼苗时期根系生长缓慢, 吸收能力差。所以要精细整地, 地面要尽量平整。起垄后及时镇压, 以保蓄土壤水分, 有利于种子发芽出苗。蓄水保墒是整地的核心, 各地应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和土壤类型进行整地。施肥要根据地力和需肥特点, 合理施用。以农家肥和绿肥为主重施底肥, 配合施复合肥;蕾花期根外追肥、叶面喷施磷钾肥和以硼为主的微肥。底肥一般在播种前沟施或播种时随施肥随播种。一般每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或磷酸二胺20公斤左右。

2. 播种

选用高产优质、抗病的芝麻品种, 并进行播前种子处理, 如晒种或进行种子消毒。东北春芝麻产区播种适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采取套种、混种的播种期, 应以当地最适宜的播种期播种, 芝麻与主作物可同时播种, 也可晚于主作物, 具体情况可酌情而定。播种方法最好采用条播, 播种后踩好底格子, 覆土后镇压。一般覆土厚度2厘米左右为宜。也可根据土壤性质、墒情、温度等因素适当灵活掌握。吉林西部碱土区可采用“深种浅出”播种技术播种。每亩播种量0.5公斤左右。种植密度根据芝麻品种的特性、株型、土壤肥力等因素决定。一般应掌握分枝型品种密度宜稀, 单秆型品种密度宜大;早熟品种宜密, 晚熟品种宜稀;薄地宜密, 肥地宜稀的原则。东北春播芝麻一般每亩密度在12000~15000株较为适宜。

3. 田间管理

芝麻间苗要抓一个“早”字, 在幼苗长出1~2对真叶时进行间苗;定苗不宜过早, 特别是病、虫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年份和地区, 更不应早定苗, 待幼苗生长较为稳定, 达到4~5对真叶时再定苗, 以防定苗过早, 造成芝麻缺苗。芝麻幼苗生长缓慢, 及时进行中耕锄草可起到灭草、松土、通气、保墒、促进生长的作用, 培育壮苗, 促进增产。中耕锄草也要抓“早”抓“勤”。一般苗期中耕锄草3次, 锄草的深度坚持浅—深—浅的原则。植株进入始花期后, 根系扎得深分布广, 为避免伤根和防止遇雨受渍, 自此以后中耕深度要浅。芝麻封行后停止中耕。在蕾期至初花期追施速效氮肥增产效果显著, 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分枝型品种分枝期追肥更有利于促进植株分枝和提高产量。叶面喷肥是一种用量少、成本低的经济施肥方法, 在始花至盛花期喷施0.3%~0.4%磷酸二氢钾1~2次, 每次间隔3~5天, 具有明显增加单株蒴果数、提高千粒重的作用, 可增产6.2%~43%。叶面喷肥可以防止植株早衰, 保持旺盛的生活力。对芝麻也有较好的效果。也可根据情况喷些锌、硼、锰等微肥。叶面喷肥要选择在晴天的下午近傍晚或阴天进行, 以防止温度过高和干热风, 影响吸收。

4. 病虫防治

芝麻是喜温耐旱作物, 病害多发生在低温多雨年份, 主要以枯萎病、茎点枯病、叶斑病、叶枯病为主, 要早喷药早预防, 才能收到好的防效。苗期和初花期发病可喷施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800倍液加70%代森锰锌喷施2~3次, 或喷多效唑100~150毫克/公斤溶液1~2次。为害芝麻的害虫主要有小地老虎、蝼蛄、金龟子、金针虫等, 一般可用50%辛硫磷乳油拌毒土撒于播种沟内防治, 出苗后为害严重可用5%辛硫磷水溶液灌根防治。食叶性害虫小地老虎、桃蚜、甜菜夜蛾、芝麻天蛾、芝麻鬼脸天蛾、盲蝽象、芝麻荚野螟、短额负蝗、棉铃虫、蓟马、蚜虫等, 可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亩20毫升喷雾防治;其他害虫用相关杀虫剂均可防治。

5. 收获芝麻成熟后要及时收获。

上一篇:曲线病害下一篇:课文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