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环境

2024-09-21

草原环境(共12篇)

草原环境 篇1

农业部日前发布了《2014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通过禁牧封育和草畜平衡管理,我国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系统宏观结构整体稳定,草原固有的涵养水源、保持土壤、防风固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和增强。

农业部畜牧业司草原处处长李维薇表示,全国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去年达到53.6%,比2010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鲜草产量10.2亿吨 , 比2010年增加了4.7%,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我国草原生态持续恶化势头得到控制,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正在加快好转。

监测数据显示,全国重点天然草原牲畜超载率从2010年的30%下降到2014年的15.2%,其中268个牧区半牧区旗县牲畜超载率从44%下降到19.4%。在草原保护建设工程和草原补奖政策的推动下,牧区各地加快推进草原承包工作。目前,全国累计落实草原承包2.83亿公顷。其中, 承包到户2.23亿公顷,承包到联户0.54亿公顷。牧区各地以实施草原补奖政策为契机,通过加大棚圈和人工饲草地建设力度、改良牲畜品种、优化畜群结构、推广舍饲半舍饲圈养等措施,有效减轻了天然草原的放牧压力。(摘自中国草原网)

草原环境 篇2

风能是一种清洁、储量丰厚的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具有投资小、环境友好、环保效益明显的特性。风力发电的开发目前已成为一种具有大范围发展潜力的成熟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对区域缓解电力紧缺,调整能源构造,开发可再生能源及改善环境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呼伦贝尔市的风能作为清洁能源有效的缓解了东北地域煤电、火电的压力,并减轻了其所产生的粉尘、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风力发电减轻对草原煤炭的开采量,对草原生态植被的维护起到了积极作用。风力机车在草原上的建立也日益成为一道景色线,在呼伦贝尔飞速发展的草原旅游开发过程中已成为重要的组成局部。此外,风力发电的建立,关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宏大奉献。但风能资源的开发是人类干预自然环境的过程,风力发电场的建成必然会对区域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形成一定影响,因而,风电场开发应用的潜在环境效应剖析对区域生态环境维护及能源可持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呼伦贝尔风能资源空间散布及应用现状

呼伦贝尔市以大兴安岭为界,岭东为半潮湿季习尚候,岭西为半干旱大陆气候,区域整体地质条件稳定。从呼伦贝风能资源散布来看,大局部区域属于风能可应用区,但受大兴安岭的影响,风速表现出一定的差别性。依据呼伦贝尔16个气候台的记载结果,岭西地域草原宽广、地势平整,因而风速偏大,大兴安岭山上由于其海拔较高,风速呈现高值区,岭东距山地较远靠近松嫩平原的地域风能资源也较为丰厚。相比而言,该区风能最丰厚的区域位于满洲里、博克图、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有效风能和有效风能小时数的天文散布特性总体上表现为岭西多,岭东少,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6月,其中4~5月最为丰厚[1]。呼伦贝尔风能资源丰厚,现已得到一定水平开发。2003年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公布施行后,国华能源、华能集团、国电龙源集团等数个投资集团在呼伦贝尔建立风电风电项目,构成煤电与风电并举的供电场面,初步建成以海拉尔、满洲里、牙克石、扎兰屯为顶点的500KV双环电网,为复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了必要的能源动力。

草原环境 篇3

一、明确发展战略

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积极学习借鉴市场经济体制同家特别是成熟的现代草原畜牧业国家地区的发展经验,科学确定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模式,与我国提出的“新型工业化”相对应,走一条具有呼伦贝尔草原特色的“新型畜牧业”道路。

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要兼顾各个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型草原畜牧业应当以新型工业化的畜牧业加工业为龙头,以标准化集约化饲养方式的畜牧业为基地,以契约或合同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规则、法律为监管手段,实现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效益最佳生产方式。

加强对草原的保护与建设是培育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品牌的基础。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是现代畜牧业的必由之路,科技在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应用于产业的各个环节,科技是推动产业层次提升的不竭动力,人才是科技的载体,环境是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舞台环境需要政府来营造和监管。因此,促进呼伦贝尔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的环境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社会各种资源合理配置,统一协调进行。

二、加强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的研究和保护

对呼伦贝尔草原系统的研究是确立呼伦贝尔草原的基本功能定位的前提,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各级政府制定政策、规范市场的重要依据。

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陈耀春多次呼吁:“中国面临严重的草原‘生态赤字’”。呼伦贝尔地区是由草原、森林、湿地、水系、农田等有机组合形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不仅对呼伦贝尔自身的气候调节、水分涵养、防沙固沙、水土保持等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生态作用,而且成为嫩江水系、额尔古纳水系汛期安全的根本保障,是根治松辽流域洪涝灾害的生命线。更重要的是构筑形成了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的绿色生态屏障,是确保华北地区免受风沙侵袭的安全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北临近省区生态安全线的起始点。因此,保护和建设呼伦贝尔草原不仅是发展草原畜牧业的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更是呼伦贝尔乃至中国生态安全的要求。

呼伦贝尔草原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工作,特别是没有形成对国家政策有充分说服力的科学成果和依据。加上呼伦贝尔草原区域的产业缺乏系统的经验加以应用和指导,呼伦贝尔草原的退化程度只有感官的印象却缺乏系统的资料的说明,所以虽然得到了同家甚至世界高层次宽领域的关注,但国家相关的配套政策很难到位,或者即使在有政策的条件下也很难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建议国家在关注呼伦贝尔草原时,应当组织各方面力量对呼伦贝尔草原系统的机理、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进行科学的研究。提出具有充分说服力的成果,给予呼伦贝尔草原区域科学定位。从而对呼伦贝尔草原区域的发展给予系统地考虑,促进呼伦贝尔草原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应当是解决呼伦贝尔草原系统各种症结的基础工作和根本出路,要比一时一事甚至盲目地争取资金和建设项目要科学、重要的多。

三、提高草原畜牧业相关政策的针对性和地区发展的系统性

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欠缺体现在:划区轮牧或禁牧的草原围栏、牧区安全饮水、牲畜棚圈、交通,通信等方面。这方面不足的原因除了有投入不足之外还包括政策的针对性不强,使得国家的同一政策在不同地区表现效果不同。地方政府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差也是导致政策执行难的主要原因。同类政府建设的项目分别由不同的部门实施,各部门的项目管理缺乏统一标准和统筹协作的机制,使同类项目的建设呈现了部门化的特点,同时也导致了一些项目的部门化的利益,很难形成建设的合力。

目前在呼伦贝尔草原区域实施的政府投入较大的项目主要有:草原退牧还草工程、牧区节水灌溉工程、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等。这三类项目部分别山畜牧、水利、林业等部门实施,同时由各级农业综合开发办实施的类似以上三类项目的综合。然而在建设的区域、项目的管理各不相同,为了让国债资金的使用高有成效,还特别提出要清晰界定各个项目的建设地点内容。这样各个项目在实施中最明智的选择就是互不干扰,自行其事,使同类项目的建设呈现了部门化的特点,很难形成建设的合力。

四、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疫病防控体系、公共卫生体系是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安全线,同时也足人民健康生活的基本保证,足一种典型的社会公共产品,并已成为“开发名优产品,打造健康品牌”的重要保障。目前,呼伦贝尔牧区的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极其薄弱:一是疾病防控的手段落后,疫情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和控制;二是市场监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区域市场之间监管协作不力,使得牲畜疫情在周边地区蔓延;有的部门和地区还出现制售假疫苗假兽药的现象。

建立健全畜产品安全体系是涉及整个区域(包括国家、地区、甚至是跨地区跨国界的联合区域)的宏观大局问题,同时也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际贸易的通用规则以及我国食品安全的迫切需要,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发展要依托全国的食品安全体系的保护和监管。这既是民生的根本也是贸易发展的基础,也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呼伦贝尔草原接壤的俄罗斯、蒙古国,是“口蹄疫”等疾病的疫区,稍一疏忽就可能危及呼伦贝尔及至我国言产品的安全。畜产品安全体系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危险,要具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反应机制,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畜产品生产有严格的质量监控、安全检查措施。畜产品市场要有系统严密的食品安全的防控网络和快速灵活的反应机制。政府应当加强国家级动物疫病防治体系、亩产品安全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同时,加强国际间的公共安全体系的合作,因地制宜地构建国际间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

五、促进产业化发展

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是分阶段的,并不是所有实行产业化经营的地区都“五脏”俱全,这是一个区域经济的范畴。根据不同区域的条件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最终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产业化经营。

首先是鼓励牧民建立合作组织,在技术、贸易、维权等方面进行合作。呼伦贝尔的畜牧业生产足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基本上处于小群体、粗放经营的传统畜牧业阶段。这样的生产经营方式的生产单位与现代市场对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风险,诸如信息不畅、技术落后,规模不大、市场地位低等。如果引导和帮助牧民从草场建设与保护开始,组建自己的协会等行业组织,就能实现技术、信息、贸易地位等资源共享,并实现规模效应,充分维护自己的权益。另外,利

用市场机制发展经纪人等中介组织,作为牧民生产与销售的必要环节和纽带,进一步促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其次,要鼓励企业建立长远大局观念。企业在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是联系基地和市场的纽带,企业在产品的生产、产品的定位、品牌的培育、市场的开拓等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发挥着龙头作用。对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的龙头企业要有一个更高的标准,特别是在发展目标和方向上要体现出呼伦贝尔草原畜产品在全国、全世界畜牧业产品市场的独特的魅力。呼伦贝尔羊作为呼伦贝尔草原上孕育的晶种已经在畜牧行业、科技领域予以确立,它的生理上的特点已基本定位,而从市场方面对它的定位还不明确,草原畜牧业集约化模式尚待建立和完善,饲养模式、市场产品还有待于深度的开发。

目前呼伦贝尔牧区的现货交易方式受时空的局限性很大,这种单一的交货方式也由于信息、技术条件等限制而使得卖方经常处于弱势地位,承担额外的生产交易成本,蒙受经济损失。在社会中介协会等组织未有效发挥作用时,政府应当积极搭建各种形式的畜牧业产品的交易平台,培养多种形式的市场交易,特别是网上变易、期货交易等,同时政府要通过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等努力构筑公平交易的安全体系,保护牧民通过诚实劳动的收获。其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企业与基地的联接作用,避免政府主观或人为的过度干预。市场机制是产业化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政府应当注意市场体系的建设,为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净化市场环境,不能为扶持产业化的发展而造成行业的垄断。

六、开展技术推广,合理利用草原

草原产权制度的改革已经基本结束,但草原“双权”制度的落实并未使承包的草场建设与保护有所改善,单靠产权制度并未完全实现对草原的使用和保护。保护只能局限在为我所用的目的,却不能真正实现合理使用。

呼伦贝尔草场依靠资源型的畜牧业发展方式已走到尽头,发展草原畜牧业首先要解决的是提高呼伦贝尔草场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包括发挥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效益,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科学合理地利用草场,使草场得到休养生息的同时提高呼伦贝尔草原的承载力;以科技为基础加快呼伦贝尔畜牧业优良品种的选育,提高其单产能力和品质水平;加强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科学研究和科技培训,普及呼伦贝尔畜牧业的科学饲养管理模式,协调好牲畜出栏时间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培育出禀承呼伦贝尔草原南牧业历史,又能适合呼伦贝尔特点和未来消费需求的畜产品品种。

七、创立和保护“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品牌

对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要立足于树立大品牌,谋求长远发展,通过塑造品牌争取获得超额利润,这是取之不尽的利润源泉。品牌的塑造不是一个企业本身就可以实现,还有赖于市场的发育,产业的提升和政府引导。鉴于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地位、科研方面的价值,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实行品牌经营、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以其优良的原料品质、产品档次、以及精深加工水平来实现呼伦贝尔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

树立“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品牌的意义有如下方面:一是可以兼顾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实现呼伦贝尔草原系统的和谐。二是呼伦贝尔草原在世界范围享有良好的声誉,畜牧业的发展依托呼伦贝尔草原是历史和现实的选择,也是呼伦贝尔草原在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上体现。三是可以促进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向集约化方向转变,促进产业升级。

首先从构建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入手,培育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的原产地绿色品牌。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应当依托呼伦贝尔天然草原生态价值、科研价值、原生草原的营养价值等来充分挖掘其经济价值潜力,把呼伦贝尔天然草原品牌打造成世界级的大品牌,适应21世纪人类食品消费取向,注册“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产品的品牌,进一步规范畜牧业生产标准、提高品质。届时,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不仅仅足以载畜、产畜、卖畜等单一的畜牧业生产模式,以旅游休闲等为模式的呼伦贝尔草原旅游观光畜牧业的发展潜力不可限量。为此保护和建设好呼伦贝尔这片天然无污染的绿色净土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竞争潜力。把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实行科学养畜,转变畜牧业的增长方式。科学规范养畜是树立畜产品品牌和合理使用草场的重要方面。粗放式发展的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最终是死路一条。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粗放式发展草原畜牧业必然造成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草原畜牧业产业的衰竭。

实行草原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在目前呼伦贝尔畜牧业以小群体,大规模、低效益、低市场化的环境和条件下,政府应当按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对资源的整合,恰当运用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引导推进呼伦贝尔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八、建立科学的公共资源使用后果的评估与责任追究制

有效的公共管理评估与责任追究制度是确保制度实施和完善的必要手段。

首先是与草原有直接与间接关系的政策的评估与责任追究。政策的评估是对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行为。政策计估对于改进政策制定系统,克服政策运行中的弊端和障碍,增强政策的活力和效率,提高政策水平,合理配置资源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我国的政策评估工作“刚刚起步,问题重重”的现状,我们应当下功夫从思想、组织、制度和手段等方面推进政策评估事业,使其向纵深发展、日益成熟。

其次是对与草原有关的具体的行,向后果进行的评估与责任追究。在以往草原使用和建设中,从决策到使用开发都缺少科学的论证,给草原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对于类似的政府行为往往是客观原因分析为主,而对主观的评估经常是轻描淡写,特别是没有形成社会监督和法律监督机制。这里面主要是政府决策机制的缺陷给人为操作的随意性提供了可能。目前各级政府对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仍有很大的主导权,亟待健全科学的政府决策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弥补政府的决策制度缺陷和杜绝政府人为的过失行为。

九、抗灾保青工作应当理性思考

大灾减畜是自然规律,应当因势利导,借助灾年帮助牧民大最减畜,以解决草场长期超载的根本问题,使草原得以休养生息,逐渐向畜牧业的集约化生产方向转变。救灾中更要充分认识和发挥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的作用。保畜也只能在草原能承载的范围内保住必要的基础母畜,做到以草定畜,实现草畜平衡。应当把抗灾救灾重点放在提高畜牧业的抗灾能力上,加大对草原建设的投入,把救灾资金转变为防灾抗灾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切实提高畜牧业抗灾能力。

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能力,建立灾害预警应急体系。建立各级政府部门分工负责的气象灾害应急机制,构建气象灾害预警应急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气象灾害对生态环境和牧业经济造成的损失。

草原环境 篇4

1 草原现状

1.1 草原类型

1.1.1 草甸草原类:

草原面积为2.18万km2, 占草原面积的26.1%。此类草原分布在平坦开阔地和漫坡、江河两岸的二阶地。土壤为草甸土、风沙土、苏打盐渍土。植物以中旱生和多年生的丛生和根茎型禾草为主, 植被平均盖度15%~80%, 草群高度12~60cm, 多度80~1120株, 其主要优势种为羊草、星星草、虎尾草、萎陵菜等。

1.1.2 草甸类:

面积为2.7万km2, 占草原面积的32.3%。该类草原不呈地带分布, 多以零散条块出现。水的来源靠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 多分布在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的平坦低地和丘陵坡地。主要土壤为草甸土。其主要优势种为野古草、剪股颖等。植被平均盖度为25%~100%, 草群高度6.0~80cm, 多度55~940株。

1.1.3 沼泽草甸类:

该类草原面积为3.14万km2, 占草原面积的37.6%, 草原水分的来源是地表径流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是在排水不畅, 通透性不良, 土壤过分潮湿等条件下发育起来的。主要分布在嫩江以北, 沿音河、阿伦河呈平行分布。土壤是沼泽草甸土。植被平均盖度40%~95%, 草群高度35~120cm, 多度150~1600株。主要优势种为小叶章、三棱草等。

1.1.4 草本沼泽类:

面积为0.33万km2, 占草原面积的4%, 分布在常年积水的江河两岸、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土壤为沼泽土、泥炭土。草群结构为湿生、沼生的芦苇、毛果苔草、三棱草等为优势种。植被平均盖度为95%~100%, 草群高度55~150cm, 多度214~640株, 此类草场多为常年积水, 所以利用率很低。

1.2 利用程度

草原“三化”, 即:草原的盐碱化、沙化和退化。在现有的草原中, “三化”面积占草原面积的80%以上, 牧草产量也由原来的4500kg/km2减少到现在的1200kg/km2, 草质组成下降, 草群中原有的一些优势种逐渐衰退和消失, 大量一年生或多年生的杂草相继侵入。可食性牧草产量降低。由于地表裸露, 土壤类型又多为风沙土和苏打盐渍土, 加之降水少, 蒸发量大, 风大等自然条件, 致使以裸露地表为中心的土壤沙化、碱化面积逐年增大, 草原生态环境恶化。

2 治理建议

2.1 提高认识, 树立草业观念, 加强草原建设的领导

草地资源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主要饲料来源, 各级政府一定要加强草原工作的领导力, 真正把草原工作摆上日程。珍惜重视草原、维护草原的生态平衡, 造福于子孙万代。要切实摆正农与牧的关系, 当前和长远、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

2.2 继续落实完善草原承包责任, 建立新的经营机制

在对草原进行长期、有偿、分户承包的基础上, 在草原合同中应明确草原保护、建设、管理、使用等条款, 如对草原承包者明确草原鼠虫害的灭治、草原防火、草原封育、围栏等指标和责任。

2.3 加强法制教育, 加大执法力度, 向农民普及《草原法》

各级政府一定要坚持不懈地抓草原执法工作, 利用对草原违法案件的查处, 教育农民学法、懂法、并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使草原管理工作走上法治化轨道。草原监理人员要加大执法力度, 对违法单位和个人严肃查处, 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草原管理、审批权限, 坚决制止越权审批、越权行政等问题。

2.4 增加资金投入, 加快草原建设、管理、保护工作

草原环境 篇5

通过建国以来,鄂尔多斯地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历程的.回顾,结合当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经历,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论,探索和论证了鄂尔多斯地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可行性与成功之路,以期实现鄂尔多斯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作 者:刘建华 刘海胜 杨永锋 郭曙芬 作者单位:刘建华,刘海胜,杨永锋(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草地牧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内蒙古,东胜区,017000)

郭曙芬(内蒙古杭锦旗农牧业局,内蒙古,杭锦旗,017400)

草原环境 篇6

锡林郭勒草原;矿产开发;草原生态保护

1.锡盟矿山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截至2011年5月,全盟实有在期采矿权635个。其中石油17个,煤炭32个,黑色金属矿24个,有色金属矿22个,贵金属矿7个。目前,全国五大电力企业集团全部入驻锡盟,胜利煤田、白音华煤电、上都电厂等一批重点能源工业项目相继建成。在矿产资源开发的同时,因开矿造成的环境破坏现象日趋突出。目前,全盟已形成明显矿区生态环境破坏的有锡林浩特煤矿、西乌旗哈达图煤矿及其建材工业区、西苏旗查干淖尔碱矿及其工业区、东乌旗宝力格银矿矿区等。部分矿产企业缺乏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意识,在开采中只追求短期利益,环境恢复治理力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矿产资源采、选、冶过程中“三废”数量大,治理率低,矿业开发引发的地面塌陷、废石堆放、破坏土地、污染水源等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尚未健全,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仍需加强。

2.锡林郭勒草原的环境及现状

锡林郭勒草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典型草原类型最多,保护最完整的优质天然草原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从自然资源利用角度而言,它既是一种生产资料,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千百年来,推动着传统畜牧业经济的发展,维系着广大草原人民的生产生活;同时,作为地带性植被,它又具有不可替代的绿色屏障功能,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美化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上世纪90年代起,由于超载过牧、矿产开发等原因,使原本脆弱的典型草原出现了明显的退化趋势,荒漠化进程正在加速,草原的各项功能出现减退。目前,不断扩张的城市、露天煤矿及其它矿山和天然草场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当前的能源基地、生态屏障和边疆少数民族牧区多重身份的形象注解,矿产开发、生态保护和牧民的生产生活在这片广褒的草原上交织碰撞。

3.如何在矿产资源开发的同时,更好地保护草原生态

A.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草原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可持续发展,良好的草原生态环境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同时,没有经济的快速增长就会缺乏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条件和资金支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重视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将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要求纳入统一的发展模式之中,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共赢”发展。

B.加大投资力度,采用先进技术,恢复矿区的植被与环境,实现开发与恢复并举,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如采用先进的植被恢复技术,用专业的喷播设备,在被破坏植被的高陡裸露岩石边坡上,瞬间制造出具有优异性能的“土壤培养基”,使边坡快速形成理想的植物群落。此外还可以采取“生物笆”灌草结合(灌木、草本型)人工补播、自然恢复植被技术;草藤型(草本、藤本结合)绿化技术等,快速恢复矿区植被,减少粉尘对周边草原的危害,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C.进一步强化草原生态监理机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草原生态支持

各级政府切实把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落实到草原生态监理上来,草原监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草原作业进行监督检查,对于相关证件齐全的单位,划定占用草原的面积,明确界线,签定保护周围草原生态环境的协议,征收草原养护费,发放草原作业许可证。对于无任何证件的单位责令停产,加收草原养护费。对于一些可占可不占或少占草原的单位和个人,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草原,从而使草原的征、占、用有序进行,为草原环境保护设置一道制度保障。

D.把开发与保护和谐统一,树立保护优先原则,实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首先,草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前,考虑保护优先,并对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作评估。这里的保护优先主要是指首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明确哪些区域必须保护不能开发。另外,矿产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方案,也要先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明确矿产资源开发项目面临哪些生态环境风险,需要有哪些环境污染和损害的治理项目。

其次,在草原矿产资源开发时,划定禁采区、限采区、开采区。开采区要体现对生态环境破坏少,资源开发的相对利用价值高等特点,并遵循“保护、协调、治理相结合”的原则。矿产开发利用过程中,严格实施矿产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落实“谁破坏,谁治理”原则,实现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最后,草原矿产资源开发后,要进行恢复。为此,矿产资源开发者应建立矿区环境治理恢复补偿保证金,用于矿区资源开发过程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治理与恢复,保证金的建立、运转由草原环境保护行政部门进行监管,承担监管责任。

E.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一方面补偿草原地区的政府和人民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而导致的经济收入减少,鼓励其保护草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规范、督促企业,爱护环境、减少排污的自觉性。

总之,在发展资源开发经济的同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的草原环境价值和功能,认识到经济增长和草原生态保护都是人们正当的需要,我们既反对完全排斥外来经济发展的“生态原教旨主义”,也不赞成以牺牲草原生态环境换来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主张的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同时推进,实现双赢。

[1]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锡林郭勒盟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2008.10

[2]锡林郭勒盟国土资源局.内蒙锡林郭勒盟矿产开发秩序督查工作阶段总结.2011

[3] 王 堃.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陈 敏.论草原资源保护与工业的和谐发展.北大法律信息网.2007

草原环境 篇7

1 玉树州草原生态环境现状

由于青海省玉树州地处高原腹地, 海拔高、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草场生态环境不仅是畜牧业的基础, 也是三江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好草场生态资源, 对整个青海省乃至全国以及东亚区域的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玉树州在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 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 开展了草原黑土滩治理、荒漠化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游牧民定居工程、鼠虫害防治等工程, 局部生态环境好转, 但是仍存在着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沙漠化面积增大、冰川湿地萎缩、雪线逐年上升、水土流失加剧等问题。截至2011年, 全州水土流失面积已达940万hm2, 占土地总面积的35%, 土地侵蚀、荒漠化危害呈上升趋势。土地沙漠化面积达195万hm2, 裸岩、石砾地面积120万hm2。全州鼠害发生面积389万hm2, 全州退化草地面积达346万hm2, 占可用草地面积的30%, 其中中度以上退化面积98万hm2, 占退化草地面积的28.3%, 在退化草地面积中, 有近43.7%约151万hm2的退化草地变为裸地, 即俗称的“黑土滩”。

2 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

2.1 自然因素

2.1.1 自然气候原因。

玉树州平均海拔在4 200 m以上, 高寒是该州气候的基本特点。全州气候只有冷暖之别, 无四季之分, 全年冷季7~8个月, 暖季4~5个月, 没有绝对无霜期, 气候寒冷而干湿不均, 年平均气温-0.8℃, 年最低气温-42℃, 最高气温28℃, 年平均降水量463.7 mm, 空气含氧量要比海平面空气含氧量低1/3~1/2。全州年日照时数为2467.7~2 789.1 h, 年辐射量为623.5~674.7 k J/cm2, 均大于同纬度的东部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制约, 牧草生长期短, 植株低矮, 退化草场不断扩大, 牧草单位面积产草量下降, 严重制约着农牧业生产的发展。

2.1.2 鼠虫害肆虐。

经调查, 全州草原鼠害面积259.27万hm2, 灾害面积225.41万hm2。根据样方调查, 平均鼠害自然洞口数为1 624个/hm2, 有效洞口597个/hm2, 有效洞口率36.76%。捕获数170只/hm2, 洞口系数28.5%, 120只/hm2。按1只成年鼠兔每天采食鲜草66 g, 大小鼠兔年采食鲜草17.4 kg, 按鼠兔8只/hm2计算, 受鼠灾害面积225.41万hm2上约有鼠兔2.7亿只。全州每年损失牧草470万t, 相当于286万只羊1年的饲草量[1]。

2.1.3 草场分布不均。

青海夏秋草场面积较大, 占全省可利用草地面积的近1/2。由于暖季牧草生长旺盛, 生产力高, 利用时间短, 相对来说比较充足, 而冬春草地由于利用季节牧草已经枯黄, 营养成分降低, 可利用的枯草只相当于生长旺季的1/3~2/3, 故相对来说比较紧缺。冬春草地和夏秋草地面积比例大致是1.1∶1.0, 而冷暖季载畜力之比则为1.0∶5.6。因此, 生产上存在着冬春草地不够, 夏秋草地利用不充分的问题。由于草场时空分布原因, 冷季牧草产量供应不足, 家畜越冬期间体重损失较大, 是高寒牧区传统畜牧业发展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

2.2 人为原因

2.2.1 过度放牧。

青藏高原的草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最宏伟的区域, 是很有价值的自然资源。草地放牧家畜的历史悠久, 许多土地已放牧达到了几个世纪, 草食家畜放牧的很多区域已经达到成千上万年[2]。在古代, 玉树草场得天独厚的放牧条件是古藏民族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基石, 他们在草山的利用与管理方面发挥充分的主观能动性, 可是如今在长期传统游牧畜牧业经营方式下, 牧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淡薄, 加之对草地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科学的管理, 片面追求牲畜存栏数, 超载过牧现象普遍存在, 致使草叶面积不断减小, 光合效率降低, 植物养分供给的来源减少, 仅依靠贮藏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 使草场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严重时导致植物的死亡。植物贮藏的营养物质减少, 降低了植物的生命力和与其他牧草的竞争力, 若植物在秋季贮藏营养物质不足, 则越冬性差, 第2年春季牧草的生长发育也受到影响[3]。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导致草地退化问题严重, 究其原因, 主要是经济利益与牧民自身技艺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三江源地区生态问题的根源是贫困问题, 尤其是在2010年玉树地震中部分移民群众遭受较大损失, 由于牧民的劳动文化素质过低, 文盲、半文盲占总人数的1/2以上, 文化水平限制着他们接受新的知识和技术。牧民不能自主的投工投劳获得收入, 只能重返草原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去解决生计问题, 因此牧区草原牲畜存栏数开始升高, 而天然草场的面积却在逐年减少, 导致草畜供需矛盾突出。

2.2.2 历史时期的垦荒对草场造成的破坏恢复困难。

历史上玉树草场的使用权由千户和部落头人拥有, 并非由牧民掌握, 牧民除了放牧没有其他的技能, 1 000多年前玉树就曾有小块农业区种植青稞的现象。新中国成立之后, 片面强调粮食生产, 以农挤牧, 在“牧民不吃亏心粮”、“农业要上, 牧业要让”等口号影响下, 出现了到处乱垦草场的现象, 破坏天然植被, 导致各地草场均有不同程度的沙漠化现象[4]。而玉树地区也受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等运动的影响, 违背自然规律, 在一些天然草场上盲目开垦草原发展农业[5], 由于受到气候、温度等自然因素以及牧民本身对农业技术掌握水平低等因素的影响, 农作物的收获呈现出“投入多, 生产少”的困境, 相较于放牧带来的经济利益来说农作物产出少, 而在此时又出现了大范围“弃地从牧”的局面, 但已被开垦的草场尚未恢复, 这样边开边撂的现象对草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2.2.3 草原生态保护方法与民生平衡之间的难题不能有效解决。

藏族传统观念以及他们的精神与物质文化都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 并以此为主导而展开延伸。藏族文化生态所提供的最重要的观念是“万物一体”的整体与相互联系观念。出于对自然的崇敬, 于是出现了对自然的禁忌, 走遍藏区到处有神山、神湖、神泉、神河, 也有神圣的动物、植物。凡神圣的都带有禁忌特性, 因此有神山、神水的地方以及寺院所处的区域, 都成为神圣的自然保护区, 无论是僧人还是普通人, 都应该尊重保护区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 与其共同生存。这样便保护了这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从而使保护区内草木茂盛, 动植物种类繁多, 逐渐形成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6]。

而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沙化现象严重, 政府提出了“禁牧与休牧”的政策, 给予草原修养生息、恢复生机的时间, 有利于草场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家实施了草地承包到户政策以后, 牧民一方面希望通过禁牧休牧来保护草场, 但另一方面又不想减少自己的收入。牧民在建设分割草地的围栏, 对草地的管理和维护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 由于政府的补助金不能完全满足牧民的需求, 而且牧民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 生存技能单一, 经济来源非常窄, 相对造成了经济收入减少, 出现了“偷牧”或过牧, 草场超载, 破坏了草原生态的平衡。

2.2.4 在经济利益追逐过程中对原有的民族传统习惯产生冲击。

南文渊在《古代藏族关于自然崇拜的观念及其功能》一文中提出:“古代藏族人生活在一个神灵的世界中, 他们认为无论是天上、地下, 还是前世、今生和后世, 神灵总是无处不有, 无时不在。在自然环境中, 山山水水都有神灵存在、神灵是自然环境的灵魂与生命。人生活于神灵之中, 受神灵佑护, 也可能由于独犯神灵而受惩罚。崇敬自然神, 也就是崇敬神灵。崇敬自然的人, 受自然界诸神的保护;违抗自然的人, 受诸神灵的惩罚。”反映了藏民族对于神山神水等自然环境的崇敬。

他们不仅崇拜自然, 而且崇拜天地, 崇拜动物, 崇拜植物。譬如居住在湖边的游牧民族就不愿意将他们的家安置于别的地方, 因为在宗教中, 他们崇敬养育他们的一湖圣水, 湖是个人或者一个部落、一个民族灵魂的寄托地, 同时湖泊或泉水往往有其神———龙神。龙神往往是山神的配偶, 他几乎遍布每一湖泊、泉水、江河之中。她会给人们带来吉祥, 但前提是要诚心敬仰她, 保护她及湖水泉水不受污染[7]。再譬如处于牧业区的民族崇敬山, 处于农业区的民族崇敬土地。游牧民定居工程中, 很多牧民都不愿意离开那片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他们认为山是一种生命体, 便产生了山神神灵, 有了神山, 神山成为一个部落历史凝聚点和文化集储点。而农业区的民族不愿离开故土, 因为农业区人们注重对土地的珍惜, 产生了对土地神的崇拜[7]。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 很多牧民都认为没有被人为干预和挖掘的草地是充满活力的“活地”;被铲掉草皮或采挖的土地因失去活力而成为“死地”。如果在不得不动土的情况下, 人们必须先请示神灵, 获得神的许可才能够动土, 而他们将自己的家建立在草原上, 就是要亲自守护着这片庇佑他们生存的草场, 若要离开这片草场, 也要向神灵请示。在放牧过程中, 他们也从来不会恶意对待动物, 因为他们认为鼠虫并不会对他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只是单纯地会对草产生破坏。牧民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自身生存环境与宗教信仰之间的矛盾, 不能合理解决追逐现代的、世俗的富裕生活与生存坏境保护之间的问题, 即使是在政府优惠的保障机制之下, 也很难完全落实以草减畜、退牧还草等草场保护工程。

3 加强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3.1 充分将国家法律与民族习俗有机结合

“法律首先产生于习俗和人民的信仰”[8], 历史长河中, 青海藏族游牧社会本质上是一个民俗的社会, 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往往是习俗或习惯, 而不是国家的法律。譬如青海果洛莫坝部法规定:“引起草山失火者, 罚全部财产的1/2;超过草山界限放牧者, 罚牛一头”[9]。刚察部落习惯法规定“千百户对下属部落和帐圈的草山有调整权和因草山纠纷引起争斗的裁决, 对气候温和、水草丰美的草山有优先使用权。禁止越界放牧, 各帐圈之间越界放牧, 按下列规定罚款:1头牛或1匹马越界吃草罚银币2元, 2头牛或2匹马越界吃草罚银4元, 以此类推;1群羊越界放牧, 罚羯羊1只;在草原上生火取暖, 罚羯羊1只;草原失火, 罚牛2头;属民的牲畜越界到头人的草场范围吃草, 从严处罚。搬迁帐房, 由头人择日统一行动, 迟搬、早搬或乱搬, 罚1只羊或几斤酥油”[10]。被草原上的民族所接受和遵守的习俗, 作为一种自发的社会秩序, 像社会规则那样对成员行为有一种强制性的自我约束, 这种约束对青海草原的保护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我国正处在法制建设和发展时期, 强调是法治的统一。就草场保护来说, 国家正在试图用高度集中的国家法替代藏族社会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习惯法, 国家提出“禁牧休牧”、“游牧民定居”、草原保护奖补等政策, 引导牧民配合政府来保护草原生态, 从而达到使草场休养生息的目的。在这层关系上, 国家是主导, 牧民扮演着服从并执行的地位。古往今来, 草场养育了一方民族, 他们能够在法制并不发达的时期制定出能够制约本民族的规范, 这与古藏民对草场的了解以及世代在草场居住生活的经验分不开。因此, 牧民的经验以及对草场的了解是如今保护草场生态环境工作中所不容忽视的。应该发挥国家政策的优势, 给予草场养草方面一些资金、技术、信息方面的支持, 而牧民则应根据先辈的经验以及所掌握的实际情况来实施最适宜的草场恢复方法, 传承优良习俗, 将国家法规与民族习俗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促进草场生态环境保护。

3.2 加强生态补偿立法,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等制度规范, 但是偏重于污染治理, 规定了排污者对其排污行为所产生的损害后果进行补偿, 并未考虑到对生态保护行为所产生的利益进行奖励。《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规定了资源有偿使用原则, 而对资源生态效益价值、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主体应承担的义务等方面未作规定。同时, 藏族自治地方立法在本地区生态补偿方面的规定也相对模糊, 如《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办法》第47条:“在草原上从事采土、采砂、采石等作业活动, 应当报县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并依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向草原承包经营者给予补偿。作业活动结束后, 应当限期恢复植被或者委托草原监督管理机构代为恢复”。《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沙区植物保护条例》第八条:“禁止在沙区植物封育区内采伐林木和采挖固沙植物。在沙区植物封育区内采樵或采药的, 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林 (牧) 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并缴纳沙区植物资源保护费。”制定单行法宜细不宜粗, 可以按照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分别建立森林、草原、矿产资源补偿机制, 规定生态补偿方式、经费来源、法律责任、补偿标准等内容。

3.3 加大监督机制, 防止公权力的滥用

宪法、法律规定:居民拥有各种私权利来对抗公权力的干预、不受公权力及其他主体的侵犯, 但为了资源保护和公共利益的需要, 设置了限制私权利的条款———政府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对居民私权利进行干涉。地方立法应该引入立法听证制度, 在广泛听取各种意见的基础之上融合有关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建议, 从而提高牧民对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增强认同感, 参与环境决策。

3.4 遵从自然规律, 转变生产方式

为了减缓草场超载过牧的现象, 国家从2000年以来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禁牧还草、围栏封育等政策, 十几年来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是, 也凸显出了矛盾。比如在禁牧之前, 牧民对草场拥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禁牧后, 牧民得到国家补偿, 而牧民有哪些权利, 承担什么义务, 牧民不是很清楚, 主人翁意识越来越淡薄, 有的仍然放牧, 给退牧封育草场生态恢复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3.5 拓宽牧民就业渠道, 增加收入来源

三江源地区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贫困问题, 尤其在玉树地区, 牧民全民信教, 就业往往面临着更多的压力与限制, 他们劳动文化素质低, 文化水平低下, 限制了他们接受新的知识和技术, 还承受着赡养父母的压力、抚养更多子女的压力以及传统家庭观念的羁绊[10], 长期从事畜牧业生产, 离开赖以生存的草场后基本无其他生存技能, 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或打短工, 他们在参与市场、自谋生路中丧失了主动性。

在2010年, 学者朱韶晖随机抽取了青海490名藏族大学生, 进行就业心理压力与社会支持的调查, 结果发现, 藏族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和社会支持分别在性别、家庭收入、是否班干部、是否参加社会实践等几个方面存在差异;而且藏族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中的家庭、个人因素和压力总分与社会支持中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总分之间呈显著性负相关, 藏族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和社会支持之间互有预测性。说明建构社会支持的质量、平衡的社会支持网络、支持的利用度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1]。

草原环境 篇8

吉林省西部现有草原2 158万亩, 草地资源比较丰富, 植物种类宽泛, 具有发展草地牧业的天然优势, 是维系生态的主要植被, 也是我省面积最大的生态屏障。由于草原使用的责、权、利不固定, 管理相对滞后, 破坏草原植被的现象比较突出, 加之牲畜头数增加, 超载过牧, 草原得不到休养生息, “三化”面积日益扩大, 草原面积锐减, 生产力明显下降。特别目前严重的草原“三化”成为我省西部地区环境恶化, 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 也直接威胁到我省生态安全, 因此加快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1 草原生态环境恶化产生的原因

我省西部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等自然灾害和人为过度利用有关。

1.1 地理位置

我省西部草原地处松嫩平原科尔沁草原腹地, 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土集中分布区之一, 周围百余条携带可溶性盐的无尾河流向草原形成了大面积的湿地和泡泽, 近几年的长期干旱和蒸发, 大量盐碱成分累积在土壤中, 加重了草原的盐碱化程度, p H值可达8~9, 严重盐碱化草原占现有草地40%, 盐碱地治理难度大, 是全省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的地区, 又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1.2 气候和自然灾害

我省西部草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春季干旱少雨多风,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严寒少雪, 年平均降雨量偏少, 蒸发量是降雨量的3~6倍。加上大兴安岭的“焚风效应”等强烈的蒸发、全球和区域性气候异常, 气温转暖加剧等原因, 江河断流、湿地干涸、草原枯萎、草原“三化”面积加剧。

1.3 鼠害严重

“三化”草地稀疏、低矮群落结构与开阔性环境特征, 为群居鼠创造了良好的生存与繁衍条件, 因而种群数量恶性膨胀, 从而加剧了鼠害的发展, 鼠害不仅消耗了牧草饲料, 且通过其生存活动, 破坏了牧草根系和草原土壤结构, 并加剧草原的“三化”。

1.4 人为过度利用

由于人口的增加加重了草原资源的过度利用。一是超载过牧, 长期以来我省西部草原处于过度放牧状况, 1986年每个羊单位占有草场4.8亩, 此后十几年间, 牲畜头数大量增长, 2004年平均每个羊单位仅占有草场1.2亩, 超过草场承载能力1 512万个羊单位。可利用草原面积由80年代减少了22%, 而牲畜由560万个羊单位, 增加到目前的1 750万个单位, 超出理论载畜量1 190万个羊单位, 牲畜数量的增加, 更加重了草地的负荷, 加之牲畜的践踏作用, 地表裸露, 草原“三化”面积逐年增加;二是草原面积减少, 产草量下降。草原面积由1986年的2 698.9万亩减少到1996年的2 158万亩, 11年间草原总面积减少540.9万亩, 平均每年减少49万亩。同时产草量也逐年下降, 由80年代平均每亩产干草100公斤下降为每亩产干草40公斤。优良牧草的比例减少, 有毒有害植物的比例增加, 退化草原植物群落的高度、盖度也大大降低, 呈现小型化与矮化的特征。

另外, 私开乱垦、非法取土、毁草栽树、挖塘养鱼也是人为过度利用之一。而且, 吉林西部属于温性草甸草原, 该地区处在我国温带半湿润地区地带性的天然草地类型, 年降水量350~550 mm, 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因此, 面临被开垦压力较大。

2 草原生态存在的问题

2.1 草原“三化”突出, 生态环境恶化

植物低矮稀疏, 土壤表层紧实、有机质及植物营养元素降低, 对植物生长不利, “三化”草地的发展, 加剧了风蚀与土壤侵蚀过程, 从而可能为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提供沙源。据研究, 草地植物群落的总盖度低于50%最易引起风蚀。不仅如此, “三化”草地较低的生物量与生产力, 将加剧灾害的发生。

2.2 私开乱垦严重

由于人口压力和粮食价格高等因素影响, 农民非法开垦草原的现象较为普遍, 更有个别单位和个人, 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土地整理、植树造林为由, 非法大面积开垦草原。草原一经开垦, 有机质分解很快, 且春季风大, 农田无植被覆盖, 风蚀严重, 表层细微土粒极易被吹散, 从而造成草原沙化、退化和盐碱化。

2.3 草原承包责任制不完善

我省部分地区草原承包责任制, 还停留在口号和合同的签订上, 不像承包农田那样对草原承包经营, 就是承包出去的草原不是亟待建设的草地而是将优良的割草场和国家投资建设的围栏草场承租给个人和公司, 这些个人和公司对草地建设投入不多或根本没有投资, 是靠卖草获利, 导致我省草缺, 加重了草地的压力, 加快了草原的“三化”的速度。

2.4 草原保护经费不足, 草原监理能力还有待提高

各级草原建设保护项目, 在经费安排上, 只有工程建设费用, 没有草原监理体系建设费用, 草原监理机构建设投入不足, 基础设施落后, 缺少必要交通、野外作业和通讯设备, 很难适应新时期草原保护的需要, 也严重影响着草原监理职能的发挥。

2.5 草原配套法规的制定相对滞后

随着草原违法案件和纠纷的增多, 草原配套法规还很不适应草原监理工作需要, 在草原执法实践中, 特别就追究刑事责任时, 仍然遇到许多缺乏相应执法依据的突出问题,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草原执法工作的开展。

3 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及思路

3.1 建立基本草原保护制度

为加快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和草业经济的发展, 有必要将重要放牧场、采草地、人工草地、退耕还草地和一些具有特殊作用的草原划为基本草原, 象保护基本农田一样保护草原, 严格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绝对禁止开垦, 不得以建设项目的名义非法占用, 不准违背自然规律在基本草原上植树造林、挖塘养鱼和采挖野生植物。通过采取建立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的办法, 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些绿地, 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发挥积极的作用。

3.2 加强草原生态的建设

建立具有本地特色、成规模的优质草产品生产基地, 提高现有草原生产能力。在扩大青贮饲料种植面积的同时, 搞好秸秆两贮两化, 增加饲草饲料贮量。采取免耕播种、条播、断蘖浅耕等必要的技术措施, 改良现有草场。积极争取资金, 加快草原围栏建设步伐, 为科学合理利用草原, 推行科学禁牧制度奠定基础。

3.3 采取科学的禁牧措施, 实现草畜平衡

草地出现“三化”, 超载过牧是主要原因之一, 实行科学的草畜平衡制度是合理利用草地资源防止草地“三化”的核心。因此, 必须要坚持以草定畜, 把超载的家畜逐步退出草原, 要把精力用在饲养优良品种上。一是全年禁牧, 对碱斑面积超过30%、沙化的放牧场, 草原围栏和人工草地, 一律划为禁牧区, 实行全年禁牧。二是季节休牧, 对碱斑面积少于30%的草原, 划为季节性休牧区, 在早春牧草返青期 (4~6月份) 和雨天及雨后48小时休牧, 并严格控制放牧强度, 做到计划放牧科学舍饲, 实现草畜分离, 达到全面禁牧。三是由于禁牧后, 农牧民饲养成本相对提高, 各地在争取国家项目的同时, 财政对禁牧农户的青贮、青饲料种子和青贮机械给予一定补贴。满足禁牧后牲畜舍饲的需求。

3.4 建立健全草原有偿承包经营体系

落实草原家庭承包经营制, 是开展草原保护和建设的重要基础, 也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在充分尊重广大农牧民意愿的同时, 引入竞争机制, 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在承包中应量化草原恢复标准, 承包者既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可恢复草原植被, 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草原监理机构加强对承包当事人的监管力度, 促其完成草原建设的各项义务。

3.5 草原监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经费缺乏使得草原多年的建设成果得不到保护, 草原执法工作无法开展, 执法队伍素质难以提高。建议上级有关部门, 在交通、野外作业和通讯设备尽快装备草原执法队伍, 现代化的装备和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是草原监察机构快速处理案件的基础。同时各级政府应在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安排资金用于草原建设和保护。

3.6 坚决禁止和严厉打击非法开垦和占用草原的违法行为

草原环境 篇9

西乌珠穆沁旗(以下简为西乌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部,南与赤峰市相接,西与锡林浩特市相连,所跨地理坐标:东经116°28′00″~119°22′00″;北纬43°58′30″~45°22′00″,东西长220km,南北宽90~110km;面积为22 960km2;人口7.1万人,其中蒙古族4.84万人,其它少数民族0.1万人。这里是典型草甸草原,水草丰美、山川秀丽,被誉为是锡林郭勒草原最华丽、最优美的草原。近几年来,随着生态气候的变化,乌珠穆沁草原遭到连续性干旱,同时又受到虫害的侵袭,大面积牧草得不到返青,再加上过度放牧及草场不合理利用,使得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现象严重。牧户追求经济利益,加快发展粗放式畜牧业,而粗放式畜牧业既破坏草原植被,造成草原沙化、退化,又限制畜牧业可持续的发展。为此,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推行划区轮牧、休牧和禁牧制度等[1]。西乌旗人民政府积极地实施围栏封育、封山育林、生态移民、基本草牧场、水源工程、节水灌溉、小流域治理、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等工程,为保护典型草原生态环境做出重要贡献。

随着生态工程建设的深入,各种生态工程数据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这一科学管理工具,为当地政府提供决策工具、管理方法、技术支持,为生态环境与畜牧业、草业资源协调发展奠定理论基础[1]。开发西乌旗地理信息系统,创建生态工程数据库、牧户信息档案库,并集成环境监测、土地利用、水文气象、交通信息,为西乌旗的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典型草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我国重点牧区和传统畜牧业的生产基地,是我国蒙古民族文化保留最好和主要传承的地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加强对典型草原的保护力度,在典型草原上进行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西乌旗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目标

西乌旗地理信息系统包括:牧户信息档案库、生态工程、环境监测、土地利用、水文气象、资源开发,为政府各部门行政管理提供数字化管理工具,为工程设计、规划与管理提供决策服务。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GIS将在西乌旗的牧业、林业、防灾减灾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为西乌旗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专家指导。该系统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技术手段建立生态工程数据库、牧业信息数据库、牧户档案库等,为科学放牧、草场建设、环境保护及环境监测提供科学指导及技术支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 系统的总体设计及主要子系统功能

西乌珠穆旗地理信息系统及数字化政府总体功能,如图1所示。

2.1 牧户档案信息模块

牧户档案信息数据库主要包含牧户的家庭成员情况、地理位置、牲畜种类及数量、草场面积、草场类型、理论畜养量,并与空间地理数据相关联, 可对牧户基础信息进行动态管理,以及对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的物资调度提供科学指导。针对牧户属性数据索引在数据库中应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的编号思想来实现树型结构,通过优化二叉树实现树型结构的方法,实现快速查询、编辑[2]。用中图法优化二叉树实现树型结构, 如图2所示;在牧户档案信息数据库设置数据表,结构如表1所示。该模块已与2007年6月9~12日成功应用于西乌旗巴拉嘎尔郭勒镇的牧区人口普查。

按编号的升序排列为:A B C D E F G H…

2.2 生态工程模块

根据地形图(1:200 000)、Landsat5卫片(2002、2003、2004)、中巴资源卫星数据、行政图数据,结合西乌旗人民政府积极进行围栏封育、封山育林、生态移民、基本草牧场、水源工程、节水灌溉、小流域治理、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等生态工程,该模块为当地政府提供的数据进行草原宏观解译,监测生态工程的结果与草原的演绎变化。通过VB程序实现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动态连接,生成相应的专题图、对比图等。本模块已与2006年8~10月间被应用于制定西乌旗生态环境建设“十一五”规划。

2.3 环境监测模块

根据生态工程和牧户草场类型,对草原进行划块分区,指导牧户科学放牧、轮牧、休牧。在空间地域准确地反映牧户、嘎查、苏木、全旗的草场和草原变化趋势。针对空间数据管理,利用地图叠加分析作为地理信息系统基本的和有效的空间分析,提供矢量、栅格一体分析,对不同要素的图层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生成专题图,如将不同时间序列的草原沙化线图层进行叠加,可观察沙化的位置、面积及运动趋势等信息数据。空间叠加分析将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要素层,其结果是将原来要素分割生成新的要素,新要素综合了原来两层或多层要素所具有的属性[3]。采用改进的四叉树空间索引结构,是一种面向主存的空间索引技术[4]。由于其简单性,四叉树通常被用来加速对二维平面中的空间对象的存取访问,尤其是在优化点查询和开窗查询等空间查询操作方面,四叉树索引具有独特的优势。四叉树索引方法对一个大地图逐步4等分,细分层次由用户视情况而定,细分的结果可生成四叉树结构,从四叉树中可以确定被索引类中每个对象实例的被索引属性值,属于哪个最小范围块,将其对象标识符(iod)加到该最小范围块所带的链表中[5]。每个四叉树结点表示具有一定数目的、相似位置和大小的多边形、互相远离的多边形,其MBR(主引导记录)的中心将位于不同四叉树结点上;具有明显不同大小的多边形将被分配到位于不同层次的四叉树结点上。在进行空间查询时,利用四叉树本身的自顶向下的高效递归搜索机制,可以快速地选出查询点或用户所关心区域、所在最小层次包含的最小范围块中的对象[6]。

2.4 土地利用模块

利用0.61m分辨率的QuickBird(2006年5月)卫星遥感图像,经Erdas Imagine处理,并用Surpermap Deskpro对基础数据进行矢量化,清晰准确地规划城区,集成街道信息和水、气、电等管线信息。通过连接专题数据库,用户经过管理员授权许可,可调用城区各种规划数据、基础属性数据及空间数据信息,同时利用遥感数据及时地计算土地利用现状、居民生活环境等,为下一步城区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2.5 水文气象模块

以当地水文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基础,结合卫星遥感图片,针对西乌旗境内主要以典型草原生态植被为主,通过监测气候变化对草原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揭示小流域预测草原生态沙漠化的演绎进程,指导相关单位进行科学、合理的生态治理,减缓草原生态退化的速度。

2.6 交通信息模块

通过对国道、省道、县级公路及常用的草原路进行矢量化,建立交通信息数据库,实现了简单的最优路径查询、地点查询。同时,在该系统中已把医院、公安、消防部门的详细信息附带空间位置信息进行集成,能够指导当地相关部门应对草原的“白灾”“黑灾”“蝗灾”等自然灾害。

2.7 系统维护与帮助模块

设置该系统的还原点和系统更新点,通过程序实现系统还原与更新,并且在系统变化时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自动进行备份。

3 系统开发实施过程

1)进入西乌旗实地考察,进行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设计、修改模型,并确定最终方案;

2)对西乌旗的地形图、遥感图、行政图进行前期的矢量化处理,创建生态工程、交通规划以及水域等数据源;

3)组装各个功能模块,进行调试,完善系统性能,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4)集成系统预留扩展接口;

5)进行系统运行、更新、维护。

4 解决的问题

1)利用SuperMap组件、 Visual Basic6.0、SQL Server2000,开发西乌旗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牧户信息档案库、生态工程数据库、水文气象数据库、交通规划数据库、旅游规划数据库,为当地政府提供决策工具、管理方法和技术支持。

2)利用VB控件调用SQL数据库时,如果采用直接设置属性会导致西乌旗地理信息系统的可移植性差。针对这一问题,所有控件属性特性采用程序设置,利用程序调用控件命令,提高系统的可移植性和稳定性。

3)针对空间数据则采用改进的四叉树空间索引结构,实现对空间数据的快速准确查询、编辑,及时地更新因生态工程所引起典型草原植被面积变化,准确反映生态工程效果。

4)为了实现快速访问SQL数据库,根据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不同特点,采用编制不同的编程代码。基础属性数据采用中图法优化二叉树实现树型分层结构,通过VB编程实现其快速准确查询、编辑。

5 结语

通过开发西乌旗区域环境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牧户信息档案库、生态工程、环境监测、土地利用、水文气象、资源开发功能模块,形成典型草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指导当地政府与牧户科学发展畜牧业、合理地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典型草原。部分功能模块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当地部门的认可。本研究将继续开发灾害动态仿真专家系统、防灾预案专家系统、抢险救灾调度等扩展专家系统,并集成到西乌旗地理信息系统中,为西乌旗政府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经济建设、资源开发、防灾救灾等方面将发挥更大的指导、决策作用。

摘要:以地形图(1:200000)、行政区图、遥感图、工程专题图及当地政府提供的牧户信息为基础,以GPS、GIS及RS等空间信息技术为手段,利用Visal Basic、SQL sever2000、SuperMap Object,开发西乌珠穆沁旗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牧户信息档案库、生态工程、环境监测、土地利用、水文气象、资源开发功能模块,实现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和生态工程的科学管理及规划;通过优化VB程序、设置属性等方法实现快速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针对档案库中属性数据采用“中图法优化二叉树的数据结构”编制代码优化查询语句,实现牧户档案数据的快速准确存储、查询、修改;同时,根据乌珠穆沁草原现状、生态工程实施和规划,监测草原生态变化,指导典型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使得环境与畜牧业、草原资源协调发展。

关键词:区域地理信息系统,典型草原,生态环境,牧户信息档案库

参考文献

[1]冯立涛,叶尔江.保护草原生态、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J].新疆畜牧业,2004(3):56-57.

[2]胡翠华,陈登科.用中图法实现树型结构[J].情报学报,2002,21(3):284-287.

[3]陈述彭.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50-60.

[4]刘东.主存空间对象的索引方法[J].环境遥感,1996,11(4):302-308.

[5]李立.空间索引技术及其在Sambase中的实现[J].交通与计算机,1995,13(3):42-47.

草原环境 篇10

我国草地资源约有4亿多公倾,其中有近3亿公倾的草原和1亿多公倾的草山草坡,约占农用土地面积的一半[1]。草原是人类赖以生存至关重要的资源,尤其在广大的半干旱、干旱区,天然草原是非常重要的可更新资源,它不但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净化空气、缓解洪涝灾害、防止水土流失等众多作用,而且为畜牧业提供了物质基础,这已成为科技界和经济界的共识。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到如今,由于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人口的迅速增长和人们经营活动强度的加大,导致我国草原退化严重,载畜能力严重下降,各种灾害屡次发生。因此,及时了解草原牧草生长状况和草原气候特点,并研究分析草原气候因素对牧草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影响,对于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合理放牧, 科学掌握草原气候变化规律等至关重要。

无线传感器网络( WSN)[2]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的大量、 具有感知能力和通信的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构成的多跳自组织网络。而Zig Bee[3]最适合作为WSN无线通信方式的选择,具有低功耗、低成本、低复杂度等优点。因此,为更好地监测草原气候变化的动态,促进畜牧业的生产,本设计提出了基于Zig 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草原环境监测方案,实现对影响草原牧草生长的气候因素,包括空气温湿度、光照度、降雨量的实时、远程监测。

1系统结构设计

1.1气候因素对草原环境的影响

诱发草原退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气侯因素,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 如干旱、大风) 可以引起草原退化的发生,反过来,当草原退化到达一定的程度和面积时也会对该区域气候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得气象条件进一步恶化。气候条件对草原天然牧草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如空气温湿度和天然牧草的生长发育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在适宜的温度[4]下才能生长发育; 光照度直接影响着天然牧草的光合能力,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能力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当光照度超过饱和点后,反而会导致光抑制作用,引起牧草的生理障碍; 降水对牧草产量的高低有很大的影响,降水充足牧草产量就高,反之就低,并且降水量影响着牧草生长的高度。

1.2系统体系结构

针对草原环境监测系统设计的要求,基于Zig Bee无线传感 器网络技 术,构建了草 原环境监测 系统,该系统由Zig Bee监测网络和远程 监测PC机组成。本设计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中Zig Bee监测网络包括传感器节点和协调器节点。传感器节点完成草原天然牧草生长环境的空气温湿度、光照度及降雨量等参数,并通过Zig Bee监测网络将采集到的信息周期性发送至协调器节点; 协调器节点实现组建Zig Bee网络,分配网络地址并发送入网响应等功能,同时完成与监测PC机的通信; 监测PC机用于显示、存储草原环境信息,以便管理人员对影响草原天然牧草生长发育的气候因素进行分析,用于调节和管理天然牧草。

2节点硬件设计

节点硬件设计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以TI公司的CC2530芯片为核心 设计了传感器节点、协调器节 点。节点结构主 要包括处 理器与无线 通信模块、传感器模块 ( 仅传感器节点) 、 太阳能电源模块、 GPRS模块 ( 仅协调器节 点) ,其结构如图2所示。

2.1处理器与无线通信模块

该模块选用TI公司推出的是CC2530芯片[5],它为新一代片上系统解决方案,内部集成了低功耗的8051微处理器和高性能的RF收发器,工作频段为2. 4 GHz ISM( 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 。支持宽电压供电范围2 V ~ 3. 6 V,工作环境温度为 - 40 ℃ ~ 125 ℃ ; 支持接收、发送、休眠等五种工作模式,并且转换时间短,在发送和接收模式下,电流消耗分别为29 m A、24 m A,在休眠模式下电流仅为0. 4 μA,满足超低功耗的设计要求。由于CC2530功耗低、封装小,硬件设计简单,且内部集成了一些常用的功能模块, 在WS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2.2传感器模块

传感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它们的输出形式分别为数字输出,电压输出,干簧管通断。

2.3太阳能电源模块

由于传感器节点被放置在草原上,阳光充足,并且传感器消耗较大和节点长时间工作的要求,因此能量供应采用太阳能电源模块,该模块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及控制器。

2.4GPRS模块

GPRS模块选用西门子公司的MC39i模块[6],该模块的稳定性与性价比较高,工作在EGSM900与GSM1800双频,提供数字、 短消息、语音及传真,支持GPRS多时隙Class10和AT命令编程, 利用ZIF为用户提供RS - 232、SIM卡以及语音等接口,具有低功耗、接口简单等优点。MC39i模块通过串口与协调器节点相连, 从而实现Zig Bee监测网络内数据的远距离传输。

3系统软件实现

系统软件包括协调器节点、传感器节点以及监测中心三部分。

3.1协调器节点软件设计

协调器节点是整个Zig Bee网络的核心,主要负责建立网络,允许节点加入网络和分配短地址。先是给协调器上电,之后便进行初始化,包含系统初始化与任务初始化。接着就扫描配置一个合适的信道用来建立Zig Bee网络,当有节点请求加入网络时,协调器给它分配短地址并自动进入允许绑定模式,用来响应节点的绑定请求。绑定成功后协调器节点便接收从路由节点和传感器节点传送来的数据,并通过GPRS网络将它传送到远程监测PC机。协调器节点软件流程如图3所示。

3.2传感器节点软件设计

传感器节点主要负责采集草原环境信息并发 送给路由节 点或者协 调器节点。节点上电后, 先是进行初始化,扫描信道,并请求加入已存在 的Zig Bee网络。接着在加 入网络成功后请求绑定, 若绑定成功,便开始采集数据,并将数据发送给路 由节点或 协调器节点,之后便转入低功 耗模式并计时,若是时间到,便继续采集,如此循环。传感器节点软件流程如图4所示。

3.3监测中心软件设计

监测中心使用北京亚控公司的组态王6. 55,该软件具有丰富的函数控件和图库,可以快速完成用户界面。监测软件主要包括实时数据曲线显示、报警设置和历史数据查询等。其中,在组态王界面实现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以及降雨量的实时显示,并将组态王与SQL SERVER连接起来,可以实现数据的查询。

4测试及其结果分析

4.1系统测试

由于Zig Bee网络中节点间的无线传输受周围环境影响比较大,为保证系统测试可以顺利进行,本文测试是在天气晴朗、场地开阔的操场上放置四个传感器节点,节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50 m,而协调器节点放置在距离最近的传感器节点的70 m处,并通过USB转串口线与计算机相连。经测试该系统运行稳定,可以在30 s内完成数据的采集,系统测试数据如表2所示。

4.2节点温湿度采集精度测试

以空气温湿度为监测对象,对节点的传感器精度进行了测试,测试时间为2014年5月20日9时至18时。 利用精准 测试工具 希玛AR837空气温湿度检测仪, 与节点通过SHT11传感器所测得的空气温湿度进行比较。如图5所示。

从空气温湿度对比图中可以看出测量的结果准确性高,温度误差不超过 ± 0. 3℃ ,湿度误差不超过 ± %2RH。

5结束语

草原那边多期待 篇11

这位今年只有26岁的蒙医传人,正计划环绕着伟大祖先成吉思汗陵园的周围,投资45亿元建设世界最大的国际蒙医药研发基地。該基地除了蒙药研发生产机构外,还包括一座国际蒙医药博物馆,一所国际化标准蒙医特色专科医院等项目。他要在祖先的根基上,完成缔造一个蒙医药帝国的梦想。

问起他这个“帝国之梦”的来源,阿南达的回答是:“我来自草原,是草原赋予我的雄心。”

这不由令我们耳边响起著名歌唱家德德玛演唱的那首《我从草原来》歌曲:“马头琴拉响的时候,百灵鸟唱起歌来,亲人们啊欢聚的时候,诉说我久别的情怀。我从草原来,我从草原来,草原那边花正开;我从草原来,我从草原来,草原那边花如海……”

歌曲是那样情深韵美,沁腑荡神,用最朴素的语言唤起人们对辽阔草原的无限向往,勾起人们仰望苍穹的无尽遐想。

多少年来,有一种独特的现象不由你不惊叹: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万里神州大地上,东有浩瀚无边的大海,南有钟灵毓秀的山水,西有苍茫寂寥的戈壁,中有富饶无垠的平原,千百年来人们留下的不朽经典,浩如烟海。可是,你不得不承认,进入当代中国,在民族歌舞的发展和成就中,表现最丰富、数量最大的,莫过于对草原的赞美和歌唱。

对于少数民族,人们最深的印象是能歌善舞,“能说话就会唱歌,刚走路就会跳舞”,构成了众多少数民族独特的天赋。可对于不同地域和民族而言,我们平时能记起来的,大都是那几首传统经典的歌曲。唯有赞美草原的作品,新歌不断,好曲不绝,呈现着日新月异、蓬勃兴盛之势。

前几年,台湾蒙古族作家席慕容第一次回到自己家乡,站在那芬芳的草原上,满脸流泪地写下发自肺腑的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样一首高难度歌曲竟然迅速在全国流行开来,能够在不同的朋友交往之间瞬间激起情感的浪花。“虽然已经不能用母语来诉说,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心里有一首歌,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每当这歌声萦绕空间,让多少人心头战栗、泪落如雨……

这似乎是个颇难解开的谜团。中华大地上有如此壮美的山川,绚丽的景色,多姿的气象,为何只有草原能给人激发出无穷无尽的灵感,流淌出绵延不断的才思,抒发出天苍野茫的情怀?

循着草原的歌声,我们或许能深入他们的内心,寻找到些许答案——

草原的景色,实在是太美了。茫茫草原地衔苍穹,白云悠远,河水蜿蜒。身置她的怀抱,很容易让你陶醉其中,不能自拔;生活生长在这里,只能让你身心专注,不再移情。

草原的历史,实在是太辉煌了。远古的不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驰骋万里,横跨亚欧,开创了中华历史上最为广阔的疆域版图,缔造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强悍的帝国。伟大的业绩,撼世的壮举,千古传送,万世流芳。

草原的今天,实在是太骄人了。且不详说在抗日战争、解放全中国的宏大事件中草原人民的杰出贡献,就提改革开放以来,这片地处内陆腹地所发生的巨变和创造的财富,便足以让全国瞩目,世界注视。随着西部大开发掀起的春潮,内蒙古立足资源优势,积极调整优化结构,促进科学发展,在各省市你追我赶的快速发展中,经济增速年年成为全国的领头羊。来自草原的“伊利”“蒙牛”等奶产品,覆盖神州;鄂尔多斯大草原的人均GDP,已经与东方明珠香港比肩。如此骄人的成就,怎能叫人不歌唱?

但我们知道,这一切肯定远没有追朔到草原人充满激情的根源,远没有探寻到他们内心里放飞的梦想,远没有复制出他们为草原美好明天所描绘的蓝图。

“我从草原来,草原那边多兴衰;我从草原来,草原那边多期待。”

这些来自草原的儿女,还有多少美好梦幻的期待?我们本期采访了几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人物,就让他们来告诉你吧。

草原环境 篇12

天祝藏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武威市东南部。东靠景泰县, 南接永登县, 北邻凉州区、古浪县, 西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 西与青海省门源、互助、乐都县毗邻。境内兰新铁路、312国道纵贯南北。山脉与交通线交汇的乌鞘岭是地扼东西的通道, 势控河西的咽喉, 地势险要, 素有“河西走廊门户”之称。全县辖域面积71.49万hm2, 居住着藏、土、汉等16个民族, 全县有8镇11乡, 即华藏寺、打柴沟、安远、石门、炭山岭、赛什斯、松山、哈溪等8个镇, 东坪、赛拉隆、天堂、大红沟、毛藏、祁连、旦马、朵什、西大滩、抓喜秀龙、东大滩等11个乡, 共22.14万人。天祝地势西部高峻, 而东南逐渐变低。属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境内4 000 m以上的大山有马牙雪山、雷公山、牛头山、歪巴郎山、代乾山、干沙峨博、磨脐山、响水顶、卡洼掌等。全县以代乾山及乌鞘岭、毛毛山为界, 也是内陆河和外流河的分水岭。岭南主要有大通河、金强川河、石门河等为黄河水系;岭北主要有毛藏河、哈溪河、南岔河、响水河、西大滩河等为石羊河水系大小10多条河流, 地表水年径流量10.24亿m3, 地下水补给量4.2亿m3。以乌鞘岭为界, 岭南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 岭北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 年均气温-8~4℃, 日照时数年均2 500~2 700 h之间, 相对无霜期90~145 d, 年均降雨量265~632 mm之间。气候带的垂直分布十分明显, 小区域气候复杂多变, 常有干旱、冰雹、洪涝、霜冻、风雪等自然灾害发生。境内群山环抱, 峰峦叠嶂, 有郁郁葱葱的苍茫林海, 终年积雪的雪山大川和碧草如茵的广阔草原。海拔最高4 874 m, 最低2 050 m, 属大陆性高原气候, 空气清新, 环境优美, 素有“高原金盆”之称。

全县有耕地2.12万hm2, 草原39万hm2, 天然林地19万hm2。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油菜、豌豆、青稞、马铃薯、大麦、蔬菜等。主要畜种有白牦牛、岔口驿马、高山细毛羊、绒山羊、黄牛、犏牛、驴、骡等。主要树种有云杉、松、柏、桦、杨等乔木和柳、金露梅、沙棘、杜鹃、小檗、锦鸡儿等灌木。珍贵野生动物有雪豹、石羊、雪鸡、蓝马鸡、马鹿、麝、猞猁等。野生中药材主要有鹿茸、麝香、党参、黄芪、羌活、大黄、秦艽、冬虫夏草等。矿产资源丰富, 已探明的矿石有22种, 产矿点134处。物产资源富饶, 农畜土特产品丰富, 有农作物品种400多种, 林木品种100多种, 家禽家畜品种20多种, 还有世界珍稀畜种“天祝白牦牛”, 驰名中外的“岔口驿马”和毛皮肉兼优而享有盛誉的“甘肃高山细毛羊”, 有国家保护的一、二类野生动物40多种, 名贵中药材100多种, 山珍名贵野菜20多种。境内水源充足, 有金强河、哈溪河、毛藏河等10多条内外流河, 年径流量8亿m3, 为工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利资源;林木资源种类繁多, 有天然水源涵养林18.6万hm2, 活立木蓄量3.72万m3, 植被覆盖率达80.7%, 森林覆盖率为27.4%;境内文化古迹和景点多, 有始建于唐宪宗年间闻名遐迩的古刹天堂寺, 风景险峻秀丽的“天祝三峡”, 宏伟壮观的“引大入秦”工程。天祝县旅游产业, 现已开辟以“天祝三峡”、石门沟、马牙雪山、抓喜秀龙草原、祁连布尔智为代表的多处旅游专线, 开发景点20多处。

2 生态建设与畜牧业经济的发展

天祝县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注重突出产业优势, 加快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经济体系的思路, 即以“十大工程”建设为总纲, 突出实施科教兴县、基础优先、开放带动三大战略, 着力打造中国民族自治第一县、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西北生态旅游避暑胜地、雪域高原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四大品牌, 集中力量发展白牦牛、旅游、特种养殖、特色种植、藏酒藏药五大特色产业。

从武威乘车到祁连林场, 草原森林面积187.5 hm2, 境内云杉、圆柏、青杨分布均匀, 金露梅、高山柳环绕乔林。林木资源丰富, 有树木10余种, 2008年, 全县全力推进石羊河流域源头综合治理,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467 hm2, 义务植树135万株, 重点公益林补植补造49 hm2, 补植各类苗木222.4万株, 森林覆盖率达到38.26%。

畜牧业生产, 特种养殖增势强劲。全年实现畜牧业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2.94%。种植优质牧草1.1万hm2, 新建养畜暖棚157 hm2, 肉牛繁育示范村7个, 完成退牧还草、禁牧休牧围栏15万hm2, 工程补播改良任务4.7万hm2, 草原补播改良2万hm2, 改良绵羊13.6万只、黄 (肉) 牛1.02万头。发展规模育肥示范户1 000户、规模养殖户1.03万户。天祝白牦牛生长在中国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 因天祝独有, 故命名为“天祝白牦牛”。其生长在海拔3 000 m的严寒地区, 是我国稀贵地方类群。此畜种适应于高寒缺氧、气压低的生态环境, 能充分利用其他家畜难以利用的高山草场, 属半野生畜种, 其肉细嫩味美, 适口性好, 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显著特点, 是纯天然绿色食品。经测定:白牦牛肉每千克中含蛋白质31.13%, 较其他牛肉商1~4个百分点, 球蛋白比例高, 含脂肪1.40%, 比其他牛肉低3~8个百分点, 每千克脂肪中含胡萝素19.1mg, 是普通牛肉的2.65倍;肉内含有大量的钙、磷等矿物质, 以及人体所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 比例合适, 易于吸收;白牦牛肉热能值高达2 297.43l kcal/kg, 比普通牛肉高600~1 000 kcal, 对增强人体抗病力, 增强细胞活力、器官功能均有显著作用。

促进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 利用白牦牛开发加工了系列产品, 白牦牛分割肉系列产品是以屠宰后经低温排酸处理的新鲜白牦牛肉为原料, 在低温下, 通过部位分割、修整、计量、真空包装、速冻等工艺处理, 保持了白牦牛肉原有的风味及色泽, 该产品肉质细嫩, 色泽深红, 高蛋白, 低脂肪, 并含多种脂溶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是优质的天然绿色食品, 该产品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A级绿色食品认证。产品品种:大腿肉、腱子肉、背脊肉、辣椒肉、肋条肉、共黄瓜条、西冷、牛柳、精牛排等, 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3 生态与畜牧的发展要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

天祝藏族自治县是祁连山东端的天然生态屏障, 也是少数民族居住区, 而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因此其生态与畜牧经济的发展应在保护中开发, 和在开发中保护。天祝白牦牛产区天祝藏族自治县, 位于甘肃省中部, 祁连山脉的东端, 青藏高原北边。境内南部有终年积雪的马雅雪山, 东部有毛毛山, 乌鞘岭横跨中部。地势复杂, 地貌类型多样, 沟谷长深, 山系纵横交错。海拔2 040~4 874 m, 无霜期90~120 d, 年均气温-0.2~1.3℃, 气候寒冷, 最低气温-30℃, 降水量300~416 mm。相对无霜期77.8~95.8 d。拥有天然草原39.14万hm2, 灌丛放牧林地11.42万hm2。全县23万人, 饲养各类牲畜60万头 (只) , 其中有牦牛9万头, 牦牛中白牦牛只有3.94万头, 占牦牛总数的40%。

一是天祝藏族自治县具有繁育白牦牛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天祝牧区的藏族人民历代饲牧牦牛, 具有丰富的饲养管理经验。据藏族牧民介绍, 相传100多年前, 天祝地区人烟稀少, 水草丰美, 藏族牧民逐水草游牧, 在天祝马雅雪山草原上饲牧的牦牛中就有白色个体。在我国明朝的藏传佛经中就有白色牦牛的记载。由于天祝白牦牛不仅是当时给朝廷的贡品, 而且毛能染色其经济价值高, 是远销国内外的珍品, 可制作古戏装和圣诞老人的胡须、蝇拂、刀剑缨穗及假发等, 加之肉质鲜嫩, 食之有野味, 深受消费者青睐。因此, 来天祝收购毛、肉的商人多, 促使当地牧民历来就注重繁育白牦牛。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重视发展畜牧业, 积极开展白牦牛的选育工作, 使白牦牛的数量迅速增加, 质量显著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成立了天祝白牦牛保种选育领导小组和天祝白牦牛育种实验场, 专门从事白牦牛的保种选育工作, 并确定了“肉毛兼用”的选育方向, 制定了选育计划、《天祝白牦牛评级试行标准》及种质资源保护实施方案, 建立了选育区和育种核心群, 使天祝白牦牛品种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得以科学有序地进行。可以说, 天祝白牦牛是在原有少量白牦牛的基础上, 经产区劳动人民, 不断选育而发展起来的。因此要在保护中开发, 要有计划的发展这一珍贵品种的现代畜牧产业链。

二是要加快对这一物种的科学研究, 才能进行有效的开发。天祝白牦牛是牦牛亚属的一个白变种, 全身被毛纯白, 密长且丰厚, 耐严寒。从天祝县有关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研究资料显示看:头部发育正常, 眼大有神 (选留黑眼圈的) , 有角或无角, 角粗长, 黄褐色, 角型向外上方或向后上方月牙形伸出, 角轮明显, 角尖锋利。嘴唇圆而薄, 采食灵活。体型结构紧凑, 全身肌肉发育良好, 皮肤为粉红色, 大多数有黑色素沉着斑点。前躯发达, 胸宽而深, 耆甲高, 后躯较前躯差, 但发育正常, 尻部一般较窄。四肢粗短, 结实有力。偶蹄, 蹄形小而圆, 蹄叉闭合良好, 蹄壳呈黑色或淡黄色, 质地致密, 善爬山。尾形如马尾, 体躯各突出部位, 肩端至肘, 肘至腰角, 腰角至髋结节, 臀端联线以下, 包括胸骨的体表部位, 以及项脊至颈峰, 下颌和垂皮等部位, 着生长而光泽的粗毛 (或称裙毛) 同尾毛一起围于体侧, 胸部、后躯, 四肢、颈侧、背侧及尾部, 着生较短的粗毛及绒毛。公牦牛头大额宽, 头心毛曲卷, 眼大有神, 雄性突出, 鼻镜小, 颈粗, 垂皮不发达, 耆甲明显隆起, 前躯宽阔, 胸部发育良好。睾丸较小, 被阴囊紧裹。母牦牛头部清秀, 额较窄, 有角或无角。外表特征是全身毛长。尤其是额部毛很长, 往往眼睛被覆盖, 嘴和鼻孔比公牦牛稍小而瘦凸, 颈细薄, 耆甲稍高, 身躯发育协调, 腹大而圆不垂, 乳房小, 乳头短, 着生均匀, 大小相称, 发育良好。经在天祝白牦牛产区现场对不同年龄、性别白牦牛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活重等主要指标进行了测定, 天祝白牦牛体态结构紧凑, 前躯发育良好, 耆甲隆起, 后躯发育差, 尻部一般窄而倾斜, 四肢较短, 骨骼粗而结实, 耳、垂皮小, 体表很少有皱褶, 相对体表面积小, 唇薄灵活, 口裂较小, 属良好的高寒草地肉毛兼用牦牛体型。

三是天祝白牦牛生活在海拔3 000 m左右的高山草原生态环境条件下, 耐严寒和粗放型的饲养管理。在高寒少氧的特殊环境影响下, 天祝白牦牛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 研究者发现了其具有特殊的生态生理特性:全身被毛丰厚, 进入冷季后粗毛间密生绒毛, 形成良好的保温层, 不怕冰雪严寒;四肢健壮有力, 善爬高山峻坡;嘴唇薄而灵活, 齿质坚硬, 舌端宽, 舌面丝状乳头发达, 对高山草原的低草采食性能很好;鼻孔大, 气管短而粗, 胸部发育良好。心脏和肺叶发达, 呼吸、脉搏快。据测定, 成年公牦牛呼吸为17~18次/min, 脉搏为45~46次, 母牦牛相应为22~23次、50~51次, 使白牦牛在正常呼吸外, 能获得必需的氧气, 以增加血液、肌体组织中的氧容量。在其他家畜难以生存的海拔高、气压低、空气含氧量少的高山草原上, 天祝白牦牛能正常生活、繁殖, 它的肉、毛、绒、乳等产品, 对高山草原严酷的生态环境适应性很强。

四是畜牧兽医研究者对其生产性能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 认为天祝白牦牛晚熟, 一般4岁大才能体成熟。初生重公犊牛10~13 kg, 母犊牛为8~11 kg。平均断奶日龄20 d, 断奶重70 kg。初生至4岁, 公牦牛增重200~230 kg, 母牦牛增重160~180 kg, 1~2岁增重最快, 母、公牦牛年均增重58~60 g, 母牦牛相应为57~59 kg。而繁殖性能天祝白牦牛繁殖性能与当地黑、花牦牛基本无差异, 一般母牦牛12月龄第一次发情, 初配年龄母牦牛为2.5~3岁, 初配体重160 kg, 一般4岁才能体成熟。发情季节为6~11月份, 个别母牦牛12月份也发情, 7~9月为发情旺季。发情持续期多为12~48 h, 因年龄、气温、体况及营养等因素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强度比普通牛种弱, 不易辨认。发情周期为22.19±5.49 d, 具有一次发情受胎率高的特点, 平均为76.5%。怀孕期为255 d。多为两年产一犊或三年产二犊, 产犊母牛大多当年不再发情, 连产母牛占6.07%~15.02%。产后到第一次发情间隔时间平均为105 d。终生可产犊6~9头, 最高可达20头。公牛一般在10~12月龄时, 具有明显的性反射, 但多数不能发生性行为。在2周岁即具有配种能力, 但实际在母牛群中参与初配的年龄为3~4岁, 利用年限为4~5年, 8岁以后很少能在大群中交配。均为自交, 公母配种比例为1∶15~1∶25。据试验采精测定, 供体种牛射精量为0.5~2 m L, 精子数8.0~13.4亿/m L, 原精活力为0.7~0.9以上。

4 要实施好畜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天祝白牦牛是我国特有珍贵动物, 是宝贵的畜牧资源, 保护和发展天祝白牦牛, 提高其生产性能, 加强产品系列开发利用, 对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支援国家建设等,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 有关研究专家建议建立中国天祝白牦牛自然保护区。继续组织实施天祝白牦牛保种选育, 采用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 进行纯种繁育。重点搞好天祝白牦牛种质保护, 为国家保护和保存优良畜种种质基因, 丰富国家优良畜种遗传基因库, 使这一宝贵的畜牧资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生活在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的白牦牛是我国乃至世界稀有而珍贵的牦牛地方品种, 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家畜种质资源, 已被列入《中国牛品种志》和《甘肃省家畜品种志》。2000年, 被农业部列入全国78个国家级畜龠资源保护名录。2006年, 又被农业部列入138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名录。自20世纪80年代初实施“天祝白牦牛本品种选育”课题以来, 广大的教学、科研及推广单位的专家、学者和科技推广工作者, 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 在天祝白牦牛资源调查、生物学特性、遗传繁育特性、生理生化特性、疫病普查与防治、产品开发与利用、选育方向与技术路线的确定等方面, 进行了广领域多学科的潜心研究, 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 积累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自世界《生物多样性公约》签署以来, 保护家畜多样性已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内容之一, 天祝白牦牛的资源保护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天祝县委、县政府将天祝白牦牛作为振兴天祝经济的优势畜种, 积极开展品种保护工作, 大力发展以天祝白牦牛为主的特色畜牧业, 为天祝白牦牛的保护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使天祝白牦牛育种保护、研究和探索为进一步做好天祝白牦牛的保种选育工作, 引导牧民群众将先进的养殖技术应用于天祝白牦牛生产中, 加快种群扩繁步伐, 提高种群质量, 使这一特色物种质资源保护和产业化发展服务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天祝有丰富的自然生物资源, 又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 在发展中要在保护中开发研究, 在开发中保护, 特别是在畜牧业发展中对白牦牛这一珍稀物种进行研究繁育, 保护开发, 并将纳入《生物多样性公约》, 保护家畜多样性已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内容之一。

上一篇:高血压高危人群下一篇:跨国企业人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