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旅游资源

2024-08-04

草原旅游资源(精选11篇)

草原旅游资源 篇1

0 引言

据世界资源研究所全球生态系统试点分析小组的研究数据显示, 世界草原总面积约5250万平方公里, 占陆地总面积的41%;我国草原约有400万平方公里, 北方多半是干旱、半干旱草原, 南方以丘陵草地为主, 资源丰富, 类型多样, 特别是内蒙古保存了目前世界上草地类型最多、保护最完整的天然草原。随着城市化的进程, 人们越来越向往草原的辽阔与豁达, 草原以其独特的动、植物景观、游牧文化及风土人情吸引着大量旅游者。然而, 长期以来人们对草原资源采取自然粗放的经营方式, 盲目开发, 缺乏及时、必要的保护和管理, 过度放牧、滥采滥垦的现象越来越突出, 使得草地退化、沙化、盐碱化的面积日益增加, 草原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破坏。在这样的形势下, 如何发展草原旅游也由此受到关注, 大多数学者认为解决草原环境恶化的方法是发展草原旅游。因此, 有必要对草原旅游研究进行整理, 进而明确草原旅游的研究内容、研究焦点、研究方向及今后的发展前景, 以更好的指导实践。

1 文献回顾

根据所查阅资料来看, 北美和澳大利亚对草原游憩研究很早, 北美的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 十分重视草原的多种功能的研究。美国著名草原学家H.F.Heady曾提出, “草原有多种功能和用途 (指放牧、水土保持、游憩、保持生物多样性等) , 将它用于多种用途, 发挥多种功能时, 草原退化和破坏就会较少发生”。澳大利亚学者Ralf Buckley及Claudia Ollenburg通过对蒙古进行考察, 认为应该将草原及草原文化二者结合起来研究 (2007) , 并指出其在促进世界旅游业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国外的研究而言, 国内对草原旅游的研究较国外早, 根据检索到的文献, 以“草原旅游”为关键字, 共收集到110篇研究论文, 其中外文资料10篇, 硕士论文11篇, 博士论文2篇, 书评3篇, 综述1篇, 期刊论文83篇, 这些公开发表的论文客观反映了我国草原旅游发展的现状。1934年徐近之先生在《地理学报》发表的《西宁松潘之间草地旅行》是我国最早的带有学术研究性质的文献, 可以说是国内草原旅游研究的萌芽;大量文献还是起步于在20世纪90年代, 随着当时草原旅游热度的增加和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问题日益严重, 将草原旅游这一议题带入旅游界中;到了本世纪, 关于草原旅游的文章开始大量涌现, 直到现在一直是区域旅游研究的热点话题。

就文章作者而言, 主要研究草原旅游的国内学者有吕君、刘丽梅、钟林生、刘敏、郝小兰等, 且大部分来自于草原旅游资源丰富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地区, 对当地的草地及草原资源探讨的问题较多且涉及的范围广泛。

2 草原旅游主要研究内容

目前国内赵雪、钟林生、刘丽梅等学者先后对草原旅游给出了自己理解的定义, 但无论是哪种定义都认为草原旅游离不开草原生态系统及草原民族文化, 董笑梅等进一步对草原生态旅游进行了阐述。

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草原旅游资源开发、草原旅游开发评价、草原旅游开发模式、草原旅游产品、草原旅游功能分区、草原旅游对生态和经济的影响等七方面的内容。相对而言, 对于草原旅游区布局、参与者关系及其利益分配、草原旅游产品的营销及运营模式研究较少。

2.1 草原旅游资源开发

关于草原旅游的研究较多的集中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地管理、旅游发展战略、旅游经济研究、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 其中较多研究者将焦点集中在草原旅游资源开发上。而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草原旅游资源, 自然而然地就成为研究的热点地区, 他们针对锡林郭勒草原、克什克腾大草原、希拉穆仁草原等进行了研究。刘敏, 陈田, 钟林生在《草原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一文中着眼于内蒙古草原旅游现状, 通过分析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的特征和深度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提出开发理念、开发模式、区域合作和产品开发方面的设想, 尤其基于资源的状况提出三种资源开发模式:依托市场模式、组合集聚模式和依托资源模式。孙芊芊在《试说草原民族文化旅游与旅游产品的开发》一文中依托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对内蒙古草原旅游产品开发以及原生草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中的保护问题展开了研究。韩巍对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问题进行了探讨。草原旅游资源作为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与发展潜力所在, 钟林生 (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 、后立胜 (锡林郭勒盟旅游资源分析及其开发策略) 、张志国 (内蒙古旅游资源评价及形象定位) 、韩巍 (论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与开发原则) 、李宇虹 (内蒙古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思考) 对内蒙古自治区及其各盟市的草原旅游资源进行了归纳, 对其进行了分类与评价, 分析了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的特征、优势, 并提出资源开发思路。阎顺等对新疆地区的草原旅游资源开发提出了思路, 向宝惠探讨了青海金银滩草原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谢传儒对四川阿坝州草原资源开发与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刘丽丹等 (宁夏马兰花草原生态旅游的开发与研究) 对宁夏马兰花草原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郑伟、朱进忠 (新疆草原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对策研究) 以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分类标准重点介绍了新疆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 并提出了一些开发对策;杨萍就伊犁河谷发展生态旅游分析了其资源优势, 耿宝江等对伊犁河谷这一草原大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环境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2.2 草原旅游开发评价

目前, 旅游开发领域的的不少专家、学者都试着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对草原旅游开发给出客观评价 (详见表1) 。

除此以外还有学者认为, 开发草原观光旅游项目能够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广袤草原与民族风情的融合构成了一道鲜明的观光旅游特色, 为留恋至此的游客提供了一场丰盛的视觉盛宴。可以说, 草原就是西部地区开发经营生态旅游产业的基础资源, 开发草原观光旅游项目是西部对草地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最佳途径。

就目前来看, 西部鲜少关注对草原景区的开发定量评价。由于国内目前缺少针对不同地区的草原景区差异性开发评价, 导致大多数草原景区多多少少都存在同质化倾向。而草地资源属观光性旅游资源, 所以草原景区的选址及开发经营必须以视觉美感为重, 但是目前真正重视草原景观美感评价的学者并不多。

2.3 草原旅游开发模式

在我国, 专家学者对草原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较多, 对于草原旅游资源的开发学者们都一致认为走生态旅游的道路是开发草原景区的首选方式。任志远等对陕西省草原资源进行过实地调研。经陕西省政府审批通过的省级重点旅游风景区—陕西关山草原就是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 目前对该景区的建设已进入开发论证和前期规划阶段。另外, 其他学者也针对国内的草原景区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详见表2) 。

目前, 国内学者已就开发生态旅游产业达成一致。但草原生态旅游究竟以何种模式进行开发经营, 学者众说纷纭, 始终未形成共识。郝晓兰总结了三种开发模式:空间集聚规模开发与散点开发结合、草原生态观光与草原文化体验相结合、区内协作开发与跨区 (省) 合作开发相结合, 并给出了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旅游协作分区表;苏河有从旅游对当地文化传承及游客体验的角度将草原旅游开发模式概括为文化孤岛型与社区参与型两种;有些则从草原生态旅游产品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草原休闲度假、草原野营旅游、草原蒙古族风情旅游等多元化景区开发模式。

赵雪结合这些建议, 进一步分析了草原旅游作用的内在机制。按他的观点来看, 我国北部地区要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草原生态旅游产业, 必须重视几个关键要素:

(1) 要合理规划, 科学布局, 避免游客过于集中对景区造成旅游压力;

(2) 按照专用基地分类, 将草地资源合理规划成生产地、景观和活动场所等专用基地;

(3) 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 尤其要严格约束景区开发与经营者的经营行为。

隆学文和马礼对旅游扶贫对坝上脱贫致富的乘数效应进行分析之后指出:坝上旅游开发必须因地制宜、科学定位, 并且要把握一个适度的原则, 可以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在融资方面, 应尽可能多的开拓融资渠道, 并且应组织贫困农民共同参与旅游开发, 尤其要支持农产品及生态农业的开发与建设, 让旅游开发发挥优化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的作用, 从而带动贫困地区发家致富。

2.4 草原旅游产品

任何商品生产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卖给消费者以实现其价值, 旅游产品也是如此。根据查阅到的资料, 国内学者多从其功能游客参与程度出发提出了不同类型的草原旅游产品:董笑梅以草原功能为依据, 将草原生态旅游产品分为了休闲度假、学习考察、养成、观光、畜牧生产等几类。曹振杰则根据草原的特点, 将草原生态旅游产品划分为自然风光观赏旅游 (草甸草原生态风光、典型草原生态风光、沙地杨桦林、云杉林生态观光等) 、野生动植物观赏旅游、草原科普教育旅游、科学考察旅游、生态牧业观光游、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草原野生行车旅游、蒙古族民俗风情游等多种旅游产品。单从功能角度来看对草原生态旅游产品的概括已经很全面, 笔者认为还可以根据游客参与程度以及旅游产品的开发程度进行划分;另外, 很少有关于草原生态旅游产品构成的研究, 如果能进一步研究产品构成能够为草原旅游产品的营销和运营模式提供前提。

2.5 草原旅游功能分区

规划草原旅游项目时, 草原功能分区是必须关注的一个方面。合理划分功能分区, 能够优化旅游区的设计和布局, 为旅游区的开发与经营提供可靠依据。通过分析文献发现, 对草原旅游功能分区的研究还停留在对个别案例地区进行空间布局研究, 而鲜少有学者重视旅游接待区及草原核心赏景区的规划与设计。对此, 赛江涛以河北省察北牧场第一分场分为规划案例, 对旅游区规划进行了调研分析。他主要介绍察北牧场第一分场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思路, 根据其资源特点规划了功能分区, 包括管理服务区、度假别墅区、汽车野营区、观光农业区、康体娱乐区、时尚野营区、滨水游憩区, 为同类草原景区开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意见。李凡等分析了西藏那曲才曲塘草地畜牧业科技示范区, 根据才曲塘景观要素及景观结构, 将该区划为其七大功能区和六大旅游功能板块。其中, “七大功能区”分别是牧民新村区、高效农业区、湿地保护区、天然草场喷灌区、草畜产品加工区、围封草场改良区、人工草场区。“六大旅游功能板块”是指湿地生态区、牧民新村区、草原牧歌区、草原竞技区、高原氧吧区和中心广场区。

2.6 草原旅游对生态、经济的影响

2.6.1 积极的影响

正因为草原旅游资源的脆弱性使学者们都十分关注草原旅游开发对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影响。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能够正确地发展草原旅游产业, 发挥草原畜牧生产、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的资源优势, 强调草原资源低消耗利用, 通过合理规划功能区使生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民族交往提供有利条件、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与复兴;对畜牧业、第三产业与基础设施具有经济带动作用;赵雪认为开发草原生态观光旅游, 能够极大的带动周边村落的经济发展, 并且有助于恢复和保护草原建筑和历史古迹。人们通过参与草原生态旅游真正体会到自然环境的珍贵, 这对于提升他们的环保素质十分有益, 同时也使我们的生态保护行动得到了经济支持, 环保工作质量必然进一步提高。陈志凡等认为开发草原生态旅游有助于拓宽农牧产品销售渠道, 加速农牧产品商品化, 使草原资源的畜牧生产、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从而最大限度综合利用草地资源带动本地经济发展, 同时有效保护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

2.6.2 消极的影响

对生态安全的消极影响学者们做了较多的阐述:赵雪通过对河北坝上草原旅游的研究发现:开发利用草地资源极易导致草原沙化, 并且有可能对草原的植被造成毁灭性破坏。鉴于此, 卫志军等从草原生态旅游对草原动植物、草地环境和土壤的影响, 以及旅游者废弃物对草原生态造成的污染等几个维度, 重点分析了观光旅游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危害。吕君从地理学角度分析了发展草原旅游对生态安全以及植被—土壤的影响, 并总结了影响结构框架图, 如图1所示。但以上结论多数是通过考察和理性推理而得, 缺少量化数据, 是研究中存在的缺憾。

但同时, 学者们还注意到发展草原旅游还会造成传统民族文化的淡化、民俗民风商品化等等负面的影响。

2.7 其他

草原旅游参与者环境意识调查分析研究。刘丽梅等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社区居民环境意识进行了调查, 发现旅游管理部门惯用“环境意识制约型”环保管理模式, 从旅游环境知识、旅游环境态度、旅游环境评价、旅游环境行为四个维度, 重点调研社区居民在发展草原生态旅游中的环境意识水平, 发现社区居民的环保水平为“环境知识制约+环境行为制约”模式, 且多半受经济利益驱动。

草原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柴庆雯整体分析内蒙古草原旅游情况后, 肯定呢该区发展草原生态旅游的优势, 同时对其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担忧, 因此结合该区资源组成结构, 运用4P理论制定了一套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现阶段对于草原生态旅游资源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 需要进一步推进它的研究深度;刘敏从体验经济的角度提出了营销策略:树立体验营销观念, 注重人员促销与公益活动等促销手段, 积极与旅游者沟通, 准确细分市场。体验经济与草原生态旅游开发的研究。刘敏等认为, 体验经济对旅游具有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准确把握市场、使旅游者更舒适愉悦等意义, 并在体验经济理论下结合内蒙古草原旅游的实际情况, 提出内蒙古草原的体验设计和营销策略;尹立军以呼伦贝尔草原为例, 针对其草原旅游发展现状, 提出应注重草原旅游体验的效果, 提高草原旅游的品味。

草原旅游与草原法律法规。杨予海从法律角度列举了与草原旅游有关4种相对人, 即草原行政主管部门、草原承包使用者、承包经营者、草原旅游者和在草原上开展旅游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等法律规范。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以期引导人们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草原旅游活动。

3 研究地域

我国国内的草原旅游资源可分为东北草原区、蒙宁甘草原区、新疆草原区、青藏草原区和南方草山草坡区等五大草原区, 主要分布省区为内蒙古、新疆、青海、河北、四川、甘肃和西藏。

从研究区域的省际分布看, 研究范围涉及10个省 (内蒙古、河北、新疆、甘肃、西藏、陕西、四川、青海、山西、贵州) , 但集中于内蒙古、河北、新疆、甘肃等省区, 特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整体、锡林郭勒、河北坝上地区是研究热点区;从研究的地域等级来看, 全国和旗县的研究比例分别仅占9.62%和17.31%, 研究较多关注景区 (23.08%) 、省区 (28.85%) 和地区级 (21.15%) 的区域, 既有对具体景区的实证分析, 也有整体的开发方向分析。

对景区关注的逐渐增多, 显示出草原旅游研究视角向微观发展。草原研究地区分布显示了研究与实践的良性互动, 草原旅游实践发展推动了研究, 研究也为主要的草原旅游区提供科学开发依据。同时也显示草原分布的非遍在性导致草原旅游开展和相关研究的地域集中性明显。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纵观多年草原旅游研究的状况, 大体存在以下几种研究特点:

(1) 研究内容多元化, 但是深度不够, 多数仅停留在表象上的分析和宏观的战略探讨, 对微观层面的研究少有探讨, 没有进行深层次剖析;多侧重于对目的地的研究和对供给的分析, 对市场需求的研究匮乏;

(2) 研究大多建立在案例基础上, 针对性很强, 理论的借鉴意义和普遍适用性不强, 突出的成果不多;

(3) 研究方法以定性描述为主, 定量分析少之又少;

(4) 研究地域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河北、新疆等草原旅游资源分布集中区, 对西南地区及南方的草原旅游资源研究相当匮乏;

(5) 学科交叉研究较多, 主要涉及草业科学、生态学、地理学、历史学、管理学、旅游学等, 但各学科理论在草原旅游研究中的应用还都只是初探。

4.2 展望

首先, 草原旅游研究应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与地域。由于大部分草原资源分部比较集中的地区, 也都是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区, 因此, 在研究中不仅要从旅游学和生态学的角度研究草原旅游, 而且应该从民族学和文化性以及经济学的学科和角度切入, 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草原旅游者心理特征;不仅要对草原资源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研究草原旅游, 还需对南方草地和湿地草甸、高山草地等地域、具体的草原旅游点进行更多深入研究;不仅要研究我国草原旅游资源的整体布局, 还要对具体景区内的功能分区及布局深入探讨。

其次, 研究需要继续深入系统与精细化。在概念界定上, 形成大多数学者公认的草原旅游概念, 在研究方法上, 应运用多种研究方法, 增加定量研究, 突出研究的科学性。

最后, 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草原旅游中相关利益群体的研究;草原旅游开发中差异化的问题;草原旅游的运营模式及保障体系的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草原旅游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地域的分析, 认为目前草原旅游研究多集中于开发研究, 且地域集中, 定性方法居多, 尚处于起步阶段。今后草原旅游研究应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加强总结, 注重方法多样性, 并关注几个重要问题:1草原旅游中相关利益群体的研究;2草原旅游开发中差异化的问题;3草原旅游的运营模式及保障体系的研究。

关键词:草原旅游,研究内容,研究地域,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1]刘敏.草原旅游深度开发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 2004.

[2]朱琳, 赵英伟, 刘黎明.我国草地旅游资源及其合理开发保护[J].商业研究, 2004 (14) :169-171.

[3]吕君, 刘丽梅.对草原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探讨[J].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 , 2005, 26 (4) :134-140.

[4]Birgit Reger, Tim Mattern.Assess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rassland age in amarginal European landscape[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9, 0 (90) :2900-2909.

草原旅游资源 篇2

清晨,我推开蒙古包的门,放眼远眺,草原边际镶了一层金晖。金晖洋洋洒洒地在草原周边踱来踱去,牧民们看到此景,不禁放声高歌,歌声溢满整个草原。

不一会儿,太阳渐渐升起来了,却怎么也不见日出时的“鱼肚白”,恰恰相反,天际越来越红了,从浅橘色到橙色,气温也随之升高,一眨眼太阳已经挂在了天空。

天亮了,抬头仰望,天空如此的蓝,蓝得似海,一朵朵洁白的`云儿,如一艘艘美丽的帆船,轻轻地驶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不一会云儿仿佛又变成了天鹅,在海中搏击风浪。

海就在我们的头顶——伸出手似乎可以触碰到海水,可以招呼任何一艘船儿停下。

这种景致在宜昌是从未见过的。对比了我才知道,宜昌的天从来就是铅灰色的啊。现在我才恍然大悟:并非每一片天空都可以叫做“蓝天白云”的。

晌午,天渐渐热起来,马儿都蹲下来了,怏怏的,一望无垠的草原上,只有小草还顽强地立着。

夜晚,夜幕低垂,累了一天的太阳无力地忱在山脊上,放射出最后一缕余光,看到草原都散上金光才拖着疲惫的身影离开。

西北草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篇3

【关键词】西北草原地区;水资源;生态环保;开发利用

在我国的西北草原地区,水资源与当地生态系统的状况息息相关。由于以前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比较差,对当地的水资源进行了无序的开发,导致了许多河流和湖泊的断流甚至枯竭,使得当地的生态系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生态环保经济的发展,要想使我国西北地区草原的生态系统得到改善,就必须重视当地人们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确立一条有序的、生态的、环保的水资源开发之路。

1、过去西北草原地区对水资源的无序开发所带来的问题

1.1地表水储量不足,地下水水位严重下降

由于缺乏有效的用水管理体制,西北地区的用水工程大部分都集中在了河流的上游,由于上游的用水量比较大,导致了下游很多河道的断流甚至干涸。这就直接减少了河流对地下水源的补给,导致了地表水的储量下降,地下水的水位日益严重下降。以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为例,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上游用水量的大增,使得输入下游的水量严重减少,进而导致了部分河道的干涸,出现了河道缩短的现象。

1.2粗放的用水方式直接导致了土壤的次生盐泽化

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对水资源的开发主要用于对农田、牧场及饲料地的灌溉上。由于受到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当地的用水方式非常的不合理。加上人们只注重灌溉,轻视了排泄,使得当地的土壤呈现出严重的次生盐泽化现象,而且,这种情况正在愈演愈烈,每年因为土壤次生盐泽化的土地面积在逐年增加。以内蒙古的阿拉善、甘肃的石羊河流域为例,由于缺乏地表水的灌溉,人们迫不得已采用地下的苦咸水灌溉,加上技术上的不足,使得当地的土壤出现了典型的灌溉型盐泽化的现象。

1.3草场和自然植被严重退化

由于上游用水量的增多,使得下游的的河流出现了干涸、断流的现象,导致了整个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储量不足。进而,影响到了当地各种植被的生长,也就出现了如今的草场面积的减少、自然植被的衰减等一系列问题。

1.4草场出现沙漠化现象

由于下游水资源的匮乏直接影响到了当地各种植被的生长,使得原本应该覆盖着大量绿色植被的草场出现裸露的现象。大面积裸露的草场在风力的作用之下,开始出现草场沙漠化的现象。在塔里木河,原本有的170km的绿色走廊,现在已经消失殆尽了。

2、怎样合理的利用西北草原地区的水资源

由于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要想恢复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我们就必须合理、有序的利用西北地区的水资源。

2.1开发利用我国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必须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协调

水资源作为西北地区当地生态环境重要的组成因子,我们在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时,势必会造成对生态环境平衡的破坏。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要兼顾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要考虑周全,要把上下游和干支流之间的关系协调统筹好。我们可以把每一个流域划分为一个单元,然后进行的统一的管理和调度,进行有序的开发和利用,最终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2加强蓄水能力,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各种水资源的自用率,提倡节水型农作物的种植

要想合理的利用西北地区的水资源,除了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外,还要加大对现有降水的利用率,不断的提高科技水平,大力发展节水型的农作物。在西北地区降雨比较充沛的季节里,应该积极修建河坝,拦截洪水,增强对水资源的存蓄能力,以备在降雨稀少的季节里使用。除此之外,还要不断的提高开发、利用水资源的科技能力,充分、有效、合理的利用當地的苦咸水,争取在科学技术的带动支持之下,让苦咸水能够代替部分正常的水资源,让苦咸水发挥自己最大的功效。当地的牧民,在选择牧草等各种农作物种类的时候,要积极的选择、种植节水型的牧草和农作物。对于那些水土条件比较好的区域,应该建立绿洲饲料基底,加大对条件较好的土壤的利用率,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3大力提倡植树造林,为水源建设环境,增加新水源

众所周知,森林对水分具有很好的涵养功效。由于森林有很多茂盛的枝叶,这样在自然降水的过程中,就能够很好的截留住雨水,避免了大量的雨水降落到地面上以后造成的水土流失。而大量植被也具有非常强大的根系,这些根系深深的扎根到了土壤的深层,那些被叶子截留住的雨水,就可以顺着植物的根系渗入到土壤的深处,这样不仅有效的利用了自然降水,而且还很好的补给了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而提高了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的储量。

3、结束语

水资源,作为我国西北地区非常重要的分子,相关人员一定要制定合理、有序的开发管理规定,使得有限的西北地区匮乏的水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发挥自身最大的功效。另外,大家还要提高对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合理开发、循环利用。相信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开发技术将会应用到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开发过程中来;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西北地区将会有更多的片片绿洲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参考文献

[1]郭中小,岳茂华,贾利民.西北草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J].中国草地学报.2009(4).

[2]方汝林.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几个主要问题[J].灌溉排水学报,2008(7).

[3]曲玮,梅肖冰.西北水资源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10(4).

草原旅游资源 篇4

一、广辟资金来源, 不断增加投入

改良和建设草原, 发展牧区经济, 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需要巨额资金投入, 一定要千方百计调动各方面的投资积极性。首先, 国家投资要向草原畜牧业倾斜, 不断加大投资力度, 提高投资份额。国家投资主要用到关系全局和能够发挥长远效益的重点建设上, 为牧区21世纪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培育充足的后劲。其次, 积极引导牧民投资。今后草原畜牧业发展可采取以牧户为投资主体, 有些大型草原建设项目可由集体开发经营, 向牧户发行股票、债券集资;建立牧户生产积累制度;国家对草原牧区的各种专项资金投入和金融部门的开发贷款, 都要以牧户本身配套投资一部分作为先决条件, 以促使牧户增加投入。再次, 制定优惠政策, 加快引进外资。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沿边牧区众多边境口岸和依托内地许多大中城市的优势及有利条件, 进一步加大改革和开放的力度, 及时制定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 加速交通、通讯、能源及设施建设, 以利于更多更好地吸引集纳省 (区) 外和国外资金与技术。

二、搞活流通,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市场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整个牧区经济的发展, 没有完善的市场体系和顺畅的流通渠道, 就不可能有草原畜牧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因此, 积极培育市场, 搞活流通,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牧民的买难卖难问题。

牧区畜产品市场建设, 要有长远发展目标, 向更高层次推进。在继续发展多种形式初级市场的同时, 要加强批发市场的建设, 并在现货交易的基础上, 逐步向远期合同和期货贸易发展, 要努力培育一个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多种类、我功能、开放式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牧区畜产品市场体系。

在大力发展畜产品市场的同时, 还要积极培育和发展技术、劳务、资金、信息、土地等牧业生产要素市场。同时, 要加强牧区市场制度和法制建设, 强化执法监督功能, 在发展草原畜牧业市场经济中真正发挥规范保障作用。要通过深化改革, 加速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畜牧业管理体制, 以加快草原畜牧业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

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建立健全双层经营, 积极稳步推行股份合作制

没有强大的集体经济实力,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也不可能搞好对草原畜牧业的社会化服务工作。因为只有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了, 才能对家庭经营遇到的困难和牧民承担不起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及时予以帮助, 也才能担负起装备和改造畜牧业的使命, 并在家庭小生产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架起桥梁, 促进科技进步, 加快市场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步伐。为此, 要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当前牧区工作的重点予以高度重视。

同时, 要注意搞好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因为只有把家庭经营的积极性和集体经营的优越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使牧区的生产要素得到优化组合, 推动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当前, 要适当增加统的成分, 草、畜和资产要保留一定比例的集体经营部分, 大型“草库伦”、打草场、种公畜要由集体统一管理, 专业户承包经营。防疫、改良、建设、抗灾、扶贫、科技推广和畜产品收购等实现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服务, 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纳入社会化大生产和规模经营的轨道, 以促进专业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 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发展和要求。

股份合作制是产权股份化、投资多元化、经营自主化、分配合理化、管理民主化的一种新型生产经营方式。它适合于现阶段牧区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是牧区畜牧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它有利于集中劳力、资金、技术, 优化资源配置, 达到扩大再生产, 搞活流通, 强化服务的目的。因此, 应采取积极引导, 大力扶持的办法, 在深化牧区改革中, 逐步推行股份合作经营。首先在有条件的村 (嘎查) 试行以草场和牲畜为主要内容、适应牧区特点的股份合作经营方式, 总结经验, 以点带面, 逐步推广;同时, 一定要注意坚持牧民自愿互利原则, 要严防违背牧民意愿, 采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强制推行, 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明晰产权关系和转变经营机制上, 形成有效的资产积累制度;要把实行股份合作制的着眼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和给牧民以更多的实惠上。

四、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龙型经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牧区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措施之一就是加强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从牧民实际需要出发, 发展多样化的服务组织, 形成乡 (苏本) 科技综合服务站、县 (旗、市) 服务中心、地 (州、盟) 各类科技推广站 (所) 和各种专业技术协会等与牧民联合组织相结合的服务网络。重点抓好草业、良种繁育推广、兽医防疫灭病、牧业机械化服务、畜产品加工、科技培训与科研普及、经营管理与信息服务、草原畜牧业标准化等八大体系建设。尤其要在完善服务功能、强化服务手段、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方面狠下功夫。与此同时, 要把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同发展“龙型经济”结合起来, 拓宽服务领域, 为牧户以及企业生产提供一条龙全程服务, 使其真正成为联结家庭经营与社会化生产的纽带和桥梁。因此, 一定要抓住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或产品, 大力发展“龙型经济”。近期内, 从牧区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地抓好肉食品、绒毛、皮革皮毛、乳制品、活牛羊出口和饲草料生产加工等六大“龙型经济”体系建设, 逐步建立市场牵龙头, 龙头带基地, 基地连牧户, 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为一体的生产经营新模式, 推动分散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接轨, 引导牧民走向市场。通过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大力发展“龙型经济”, 以加快集约化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步伐。

五、加强领导, 建立机构

草原旅游作文 篇5

都说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这不,我也骑了一次马。当我看到马时,它们正在奔跑,那威风的样子令我兴奋。马跑到我的跟前,我开始有些害怕了:这么高,我怎么上得去?看着大人们都稳稳当当地做在了马背上,有的还跑了起来,我也跃跃欲试。我来到马的左边,(听说这样比较安全)左脚踩到马左边的马镫上,扶着马鞍,一用力,就坐到了马鞍上。

一开始,我的马由别人牵着,我在上面悠闲地坐着,观赏着优美的风景。当我适应了马背上的感觉后,我就自己操动缰绳。我用力夹马的肚子,并放松缰绳,马就跑了起来。正当我享受着马上的快乐时,马突然停住了。仔细一看,才知道是我把缰绳拉紧了。学会控制马后,我骑在马背上,望着辽阔的草原,感受着天地合一的美景,视线顿时开阔了许多,自己好像完全融入到了大自然中。一切都十分美妙。

【关于草原旅游作文7篇】

论加强草原建设 遏制草原退化 篇6

关键词:草原退化 生态系统

草原畜牧业主要是以天然牧草和采取放牧方式经营的畜牧业,因此天然草原的优劣和丰欠程度决定着草原畜牧业的兴衰。建国初期,我省牧区草原状况相对良好。60年代末牧区开始发生草原退化现象,随后愈演愈烈,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近年来青海省90%的天然草原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30%的严重退化,导致牧草产量、品质下降,载畜能力降低。如何解决日益尖锐的草畜矛盾,保护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草地资源的永续利用,直接关系到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

一、草原退化原因

草原退化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主要是人类对草原生态系统长期的严重干扰,导致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最终失去平衡。

1、超载过牧超载过牧是不顾草原第一性生产的能力,盲目加大畜群规模和放牧频率,使牲畜的采食量长期超过牧草再生量,实行掠夺式经营所造成的。在草原退化的情况下继续增加牲畜数量,形成了牲畜增加→草原退化→牲畜继续增加→草原加剧退化的恶性循环。据调查贵德县的牲畜数量由60年代的17.40万头(只)发展到目前的64万头(只),增长了2.70倍,畜均占有鲜草产量由7 622.90kg下降到2 081.04kg,超载23.85%,所以,没有不良的草原,只有不合理的利用制度和方式。

2、乱采滥挖草原牧区、半农半牧区由于缺少燃料,农牧民群众烧茶做饭,主要依靠拾粪捡柴,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为生活用能的需要,大量铲草皮、砍伐草原上的乔木、灌木、半灌木作薪柴,对原生植被造成严重破坏。

青海省大部分高寒阴湿草原生长有中药材,如冬虫夏草、羌活、秦艽、赤芍、柴胡、黄芪等,而且品质优良,市场需求量大,行情看涨。每年入春以后,都有大批农牧民涌入草原采挖,不仅使药材资源日趋枯竭,而且使植被遭受到严重破坏,在荒漠草原,搂发菜、挖甘草、麻黄的现象年年都有发生,使本已脆弱的荒漠生态系统,雪上加霜。

3、鼠虫危害草原鼠虫害的发生与猖獗是在一定气候、土壤、植被条件下形成的,气候干旱和草原退化为鼠虫害的发生与蔓延创造了条件,而鼠虫的发生危害,又加剧了草原的退化,处于一种恶性交替过程。草层高密度大鼠虫害不易发生,而草原退化、草层变矮、变稀,有利于鼠虫害的繁衍。近年来,草原鼠虫害危害面积仍在逐年扩大。全国的面积已达6亿亩,仅鲜草折合人民币损失60多亿元,经济损失严重。虽然每年都采取化学、生物等防治措施进行防治,但因经费不足,防治面积小,每年的防治面积只占发生面积的10%左右,造成“年年防治,年年成灾”的被动局面,防治成果难以巩固。

4、毒草危害长期以来,随着草原“三化”面积的日趋扩大,许多草场优良牧草减少,有毒植物不断生长蔓延,加剧了草原退化。在青海天然草原上分布的主要有毒植物有棘豆、狼毒、醉马草等,面积达到1500万亩。这些有毒植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返青早、生命力强、并有较强的抗逆性,它不仅与优良牧草争地,而且和优良牧草争夺土壤中的养分、水分。在草原上逐年增多,甚至在某些草原上形成明显的优势种群,使草场利用率下降。

二、治理草原退化的措施

1、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落实草原分户有偿承包使用,理顺草原管理体制,合理利用草原,防治“草原无主、放牧无界、使用无偿、建设无责”,使草原的管、建、用同责、权、利相结合,适应现阶段家畜私营形式的首要措施。这项工作在很多地方还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得到落实,因此,各级政府、领导、业务部门要依据《草原法》,全面彻底地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健全投入机制,明确建设责任,真正做到“谁承包、谁建设、谁受益”,才能调动农牧民主动建设草原的积极性,也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草原退化,促进植被恢复。

2、以草定畜,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加强草原围栏建设,以草定畜,以畜定草,严格控制牲畜数量,实行划区轮牧,科学合理利用草原,用养并举。在合理利用改良草场时,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首先要明确,草原是牧业生产资料之一,不单纯是自然综合体,更不能认为是荒地。在研究、改造它的时候,必须具有生产观点,而在利用中应该强调,要利用它就必须付出一定的劳动进行保育,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然生产能力。只有通过一系列的人为措施,才能维持并逐步提高草场生产力,使牲畜得以稳步发展。

3、充分发挥夏季草场,发展季节畜牧业依据草原的季节分布特点,在调整畜群结构,提高适龄母畜比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夏季草场的牧草优势,适时转场轮牧,发展季节性畜牧生产,扩大出栏率和商品率,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农牧民收入,还可以有效减轻冬春草场的放牧压力,防治进一步退化。此外加强人工草地建设,生产足量优质饲料,增加牧草贮备,降低放牧家畜对天然草原、尤其是冬春草原的压力,促使退化草原的自然恢复。

4、加大鼠虫害防治力度,巩固防治成果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是草原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草原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业务部门必须加强草原建设,搞好鼠虫害防治工作”。因此,必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鼠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首先要认真各项防治措施,理清工作思路,加大投资力度,加强队伍建设。二是加强预测工作,建立健全预报体系,不断改善预测预报工作的手段。三是健全目标责任制,把草原鼠虫害的防治工作同农牧民草原承包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四是大力推广以生物防治为主的无公害药物防治技术,保护天敌,不断探索新的防治措施,加大鼠虫害综合防治力度,变被动防治为主动防治,才能有效地减轻鼠虫害对草原的危害。

5、加强草原毒草的防除以牧区草原为重点,建立重大毒草灾害报告制度。实施草原毒草调查、技术规程和防治标准,逐步减少毒草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开展毒草灾害的风险评估、生态示范工程、防治机具购置、治理设施的建设、除草药剂的研制及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草原旅游资源 篇7

关键词: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资源

一、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优势分析

(一) 草原文化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草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承载地之一。自战国到秦汉, 匈奴族在北方草原崛起, 建立起南越河套与阴山、北抵贝加尔湖、东至大兴安岭、西逾帕米尔高原和伊犁河域的第一个草原王国, 创造了草原游牧文明的雏形;魏晋以来, 鲜卑族逐渐成为中国北方草原最强大的民族, 入主中原, 建立了北魏政权,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大范围的碰撞与融合;隋唐一统之际, 突厥与回纥相继崛起先后建立强大汗国;宋辽金时期, 契丹、女真连续勃兴, 与宋鼎足而立长达一个多世纪;13世纪开始, 成吉思汗集北方文明之大成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 促进了东西文明的交流;其后忽必烈入主中原, 建立了元朝, 成为中国北方草原所有游牧民族和中原民族继魏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民族空前融合的时代。蒙古民族至今仍是传承、发展草原文化的主体民族, 在与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草原文化的精神内涵。

(二) 地域特征显著, 形式丰富多样

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及其草原文化, 具有鲜明地域特点, 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在草原上世代生活的蒙古民族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并创造独具特色的音乐舞蹈、绘画艺术、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 成为内蒙古发展草原文化旅游的重要支撑。

热情奔放的蒙古族歌舞成为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发展中的一大品牌;由迎接礼仪、敬客礼仪、送客礼仪三大部分组成隆重热烈的蒙古族接待礼仪, 成为草原文化旅游的一大特色;集聚民族智慧的蒙古包是草原文化的结晶, 既能展现蒙古族风俗民情, 又可作为服务设施, 成为草原文化的基本建筑载体;博大精深的蒙餐文化古老且自成体系, 至今仍保留着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习俗中浓厚的贵族化特点, 成为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发展中的一大亮点;独具匠心的蒙古族服饰适应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游牧经济需要, 反映着蒙古民族的审美观念、思维特点, 成为草原民俗文化展示窗口;盛大隆重的那达慕大会汇集了蒙古族民间竞技和游戏等多种民俗事项, 摔跤、射箭、蒙古象棋、木牌等项目既能让游客充分了解蒙古族传统竞技和游艺民俗, 又能增强草原文化旅游产品的参与性。

(三) 政府重视度高, 投资力度大

随着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 特别是草原文化旅游的展开和升温, 政府不仅围绕草原文化积极开展各项保护活动、出台相关政策, 还大力引导旅游投资。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以及很多大企业甚至上市公司投出巨资开发旅游资源, 参与旅游景区 (点) 和旅游饭店的建设, 解决了长期困扰内蒙古草原发展的资金投入问题, 切实有效地完善了旅游景区的配套设施。

二、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

(一) 草原文化旅游产品结构单一, 市场化水平落后

大多数草原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差、管理水平低, 加之深层次开发的成本较高, 景区内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旅游活动的丰富性受到制约, 造成了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市场化水平低、内容单调、结构单一。表现为内蒙古草原旅游区数量多而分散, 以小型产品为主, 难以形成规模;简单的蒙古族民俗风情旅游产品居多, 未能与市场进行很好地融合, 且缺乏层次感, 地域之间的差异也较小;在开发方式、活动组织和规模上严重雷同, 没有形成产品的规模等级, 造成游客逗留时间短。

(二) 草原文化旅游产品地方特色不突出, 缺乏创新

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品供给目前还处于被动和力不从心的落后状态, 地方特色不突出, 仅停留篝火晚会、民族婚礼、男儿“三艺”等传统项目开发上, 缺乏创新, 难以满足日益变化的旅游市场需求, 市场竞争力下降。有待拓展内容、延伸形式、加强大型文化活动的策划等。

(三) 草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难度大

内蒙古有形的草原文化旅游产品主要有召庙、成吉思汗陵、蒙古族服饰等, 由于在历史变迁中受到严重破坏, 可利用资源严重匮乏, 有待进一步修缮和传承。无形的草原文化旅游产品主要包括蒙古族传统民俗风情, 由于各民族杂居和自然融合, 不同程度的汉化现象严重, 了解真实的蒙古民族优秀的传统草原文化、恢复蒙古族传统的草原民俗文化, 以满足国内外游客需求难度非常大。

(四) 缺乏专业旅游人才, 影响草原文化旅游事业长远发展

我区旅游专业人才匮乏, 从业人员多数是非专业出身, 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储备, 导致旅游景区管理和服务的不到位, 不利于我区草原文化旅游事业的长远发展。对于草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更应由旅游、地理、历史、文化、民俗、经济、艺术、建筑、环保等多学科专家协同工作, 也需要专家学者在该领域理论研究的支撑, 当前比较匮乏。

(五) 草原文化旅游宣传力度不够

虽然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规模不断扩大, 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健身、探险等草原文化旅游项目不断增加, 但公众认识程度不高, 我区在进行旅游宣传时涉及到草原文化旅游项目的宣传和促销也相对薄弱, 宣传及促销的投入不足、形式限于电视、报纸、宣传单、宣传册等媒介, 效果不理想。

三、推进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建议

(一) 培育专项草原文化旅游产品, 打造地区特色旅游

为避免草原文化旅游产品的重复建设和雷同, 应结合地域空间分布规律, 将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划为四个各具特色的片区来打造。

东部草甸草原和森林草原旅游区主要拥有呼伦贝尔大草原、满洲里口岸、达来湖和贝尔湖两大淡水湖、鄂伦春族的狩猎文化、鄂温克族的牧猎文化以及达斡尔族的鱼猎文化等, 可以将蒙古族独特的婚礼、剃发、骑马仪式及渗透在人们行为心理中的各种文化要素, 体现在景区建设中突出其个性;陈巴尔旗呼和诺尔草原、鄂温克旗巴彦呼硕草原等已开发景区, 可扩大规模、改善设施, 提升为高档次旅游度假区;还要发挥口岸优势, 拓展跨国旅游市场, 以草原观光游、漂流游、少数民族风情游、口岸边境游等多元化旅游活动来增加草原文化旅游的吸引力。

中东部典型草原旅游区主要拥有科尔沁草原锡林郭勒草原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辽代契丹文化遗址、元上都遗址、乌珠穆沁及科尔沁民俗文化。可大力开展辽代契丹文化及赤峰红山文化科考旅游, 以成熟的科学研究为基础, 开发多元休闲旅游项目, 增强草原文化旅游吸引力。

中部都市周边草原旅游区主要包括昭君墓、五当召、希拉穆仁草原、辉腾锡勒草原、格根塔拉草原、赛汗塔拉草原、哈素海敕勒川等呼包两地的旅游景区。开发中应将匈奴文化、明清文化及近代历史文化有机组合, 依托现存的地面文化遗存——佛塔、召庙等宗教景观开展宗教旅游, 将宗教建筑、宗教器物、宗教仪式等开发成旅游专项产品, 借助临近城市的有利条件, 全面展示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原文化形态。

西部荒漠草原和沙漠旅游区主要包括鄂尔多斯草原、乌拉特草原、阿拉善草原;鄂尔多斯及土尔扈特蒙古族民俗文化;成吉思汗陵和阿拉善寺庙为代表的蒙元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黑城子和居延遗址的西夏文化等。可依托响沙湾、恩格贝、腾格里月亮湖等老旅游景区, 积极拓展其他沙漠、湖泊、绿洲旅游资源, 扩大规模增强影响力;依托成吉思汗陵等, 开展草原祭祀游, 创造内蒙古西部草原文化旅游新品牌。

(二) 建立大众的文化旅游产品, 丰富旅游文化内容

满足大众游客的需求, 提升内蒙古草原旅游文化内涵, 开发民族音乐舞蹈艺术游、游艺竞技民俗旅游和民俗博物馆观光游。

内蒙古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 民族音乐文化绚丽多彩。高扬优美的蒙古民歌、轻快刚健的蒙古舞蹈、悠扬深情的马头琴及火不思、头管、三弦、四胡、乌力格尔、好来宝等艺术形式都可得到开发, 让游客感受草原歌舞音乐, 学习体验当地文化精品, 以此来打造民族文化产品特色品牌。

竞技文化中赛骆驼、马术、蒙古象棋、掷布鲁、踢乌兰红、布木格、鹿棋、传统的“男儿三艺”——摔跤、赛马、射箭等都极具参与性和娱乐性, 合理开发可增强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魅力, 极大地提高了内蒙古旅游的知名度。

草原上的民俗博物馆、民俗文化村、石刻、石像、建筑、岩画等都可开发成旅游产品供游客参观, 让游客欣赏五畜及其他动物造型的雕塑、标本及刺绣、帐毡艺术、手工制蒙古袍、蒙古刀等民族工艺美术品, 适时开发作为珍贵的旅游纪念品, 增加收益。

(三) 完善草原文化旅游所需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草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 其生产过程相当复杂, 涉及众多性质、功能不同的部门和行业。因此草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系统规划, 全面协调发展, 优化各旅游要素的合理配置, 才能保证旅游活动的正常进行, 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例如, 建立与草原文化主题相适应的场馆、娱乐设施, 丰富各种娱乐活动所需配套的活动设施, 保障参与性旅游活动的安全性;特别是具有蒙古特色的一些草原文化活动所需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 既要丰富又要有特色和创新性, 突出我区的地方特色。同时要加强交通、食宿、购物、通信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满足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的需求。

(四) 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开拓草原文化旅游市场

草原文化旅游经营者和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 运用影视、广告、互联网、文博会以及文艺演出等多种宣传促销形式, 提高草原文化旅游宣传促销的影响力, 加强人们对了解本土文化的重视、提高大众对草原文化旅游的兴趣;充分利用内蒙古发展文艺演出的条件和优势, 扩大影响力。如在《蒙古婚礼》表演中融合蒙古族八大部落的婚礼习俗, 充分展示蒙古族婚礼、服饰、饮食、宫廷、宗教礼仪、那达慕等六大文化, 并呈现呼麦、马头琴、四胡、口弦琴等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轮美奂, 能够吸引游客, 开拓草原文化旅游市场。同时要加强与国内外旅游界的合作, 参加国际旅游会议、活动等, 提高知名度。

(五) 规范完善草原文化市场, 大力培养文化经营管理人才

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发育的土壤, 而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建立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 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也是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 结合我区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 加快草原文化旅游市场建设, 就必须建立政府——企业——高校三渠道合作, 规划、经营、服务等环节人才齐发展的供需接轨人才培养和发展机制, 为草原文化旅游的明天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

参考文献

[1]胡匡敬, 王学俭, 董汉忠.论草原文化第二辑.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2006

草原旅游资源 篇8

一、引言

众所周知,“不到新疆不知祖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蜿蜒的伊犁河谷,因具有独特的地形条件,使这里的降水丰沛,成为新疆干旱内陆上的一块湿宝。

现今那拉提草原已成为由接待站、赛马场、草场等景点构成的国家AAAAA级名胜风景区。作为新疆最著名旅游风景区之一,在持续开发过程中,更应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如何在开发当地旅游资源的同时,实现保护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那拉提草原旅游资源分析

为实现旅游资源的生态开发与保护,对旅游地旅游资源有充分的认识和详细的分析则成为了必要前提条件。应从以下几点认识新疆那拉提草原的旅游资源。

(一)自然旅游资源

1、地理区位

从行政规划、旅游交通方面分析。那拉提草原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那拉提镇,东距新疆省首府乌鲁木齐市465公里;西距伊犁州首府伊宁市256公里;南距巴州首府库尔勒市415公里;北距新疆省地级市克拉玛依市195公里。217国道、218国道与316省道为主的公路四通八达,将草原与东西南北各地相连,加之已经运营的乌伊铁路和通航的那拉提机场,使那拉提草原成为南北疆的交通枢纽,具有十分重要的行政地理地位。

从地形地貌方面分析。那拉提草原地处天山山脉中部,伊犁河谷东端。伊犁河支流巩乃斯河流经那拉提草原全境,北面连接着鲁尔德宁草原,南面延展着唐布拉草原。四周近有天鹅湖、伊犁河大桥、果子沟、霍尔果斯口岸、惠远古城等景区环绕;远有博斯腾湖、库车天山大峡谷、克孜尔千佛洞、乌尔禾魔鬼城等景区相连。那拉提草原自然成为了伊犁河谷东部的旅游集散地。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作为优质的旅游资源,为旅游地的发展奠定了牢固基础。

2、自然景观

那拉提草原独有的河谷地貌造就了优美的温带山地河谷草原景观。这里植物资源富饶,生长的植物种类多达百余种。其中优质牧草类植物占80余种,养育了这里成群的牛羊,使这里成为放牧的天堂。草类植物以外,每年春末至秋初,各类山花也竞相开放,促成了伊犁草原特有的山花节庆典。

除草原植物景观外,那拉提草原还汇集了高山、河流、湖泊,甚至冰川、雪原等各种自然景观。因此,这里也被誉为具有中国瑞士风光的“空中草原”。

3、气候条件

那拉提草原不仅具备独特的景观资源,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伊犁河谷带来了年平均880毫米的充沛降水量,而西天山山脉所形成的的天然屏障又保证了温和的气温。温暖湿润的温带山地草原气候使那拉提草原被视为最适宜旅游度假的温带草原之一。

特别当时至夏季,因为这里平均海拔达1800米,平均气温仅20摄氏度,且天山山脉顶部的积雪终年不化,可在一日之内览四季之景。神奇的气候条件促成那拉提草原成为集避暑度假和揽胜探险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

(二)人文旅游资源

1、民俗文化

现今的那拉提草原上的哈萨克族人口占新源县哈萨克族人口的83%,占全国哈萨克族人口的11.3%,成为新疆哈萨克族的最大聚居地。2005年,吉尼斯世界总部将那拉提作为“哈萨克族人口最多的草原”收入榜中。可以说,那拉提草原就是哈萨克族的代表,能够集中展现出哈萨克族的民俗、文化和历史。

追溯哈萨克族的历史文化,能够在草原上探寻到哈萨克族的主要祖先——乌孙人留下的历史遗迹。据考察数据显示,至今已在那拉提草原上发现的乌孙古墓群约有200余座,这些宝贵的乌孙国遗迹是历史的见证。

因此,草原可以展现出哈萨克族民俗风情和乌孙古国历史文化两大主题。基于草原上这浓郁的民俗和悠久的历史,可发展举办多元化的观光体验项目。那拉提草原的民俗文化成为了景区发展的重要资源,被誉为“浓缩伊犁草原文化的露天博物馆”。

2、历史文化

实际上,那拉提草原的历史早在乌孙古国以前就已存在。向前甚至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欧亚历史文化时期。乌孙之前,这里存在过塞人、月氏文化;乌孙之后,这里经历了匈奴、突厥和蒙古文化时期。虽然民族和政权不断更替,但那拉提作为中亚地区的地理中心要塞,却一直保持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的重要地位。东西方的不同民族和文化在这里接触、碰撞、交流、冲突、融合,对中亚地区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那拉提不仅是中亚大陆的地理中心,也是欧、亚、非三大陆地交界处,因此既是军事要冲也是宗教传播发展的十字路口。这里留有天主教、佛教两大宗教发展、兴盛、衰落的遗迹,现在的伊斯兰教则是在18世纪定格下来的。

那拉提草原蕴藏着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2007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景区合作,将中国的欧亚草原文化从那拉提坐骑,正式启动了那拉提欧亚草原文明研究的考古挖掘活动。这将进一步提升景区发展的内涵和品质。

3、娱乐活动

依托那拉提草原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开发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旅游娱乐活动。这里必不可少,最常见的娱乐活动当属骑马、射箭。此外,漂流也是当地独具特色和激情的一项娱乐活动。景区特有的娱乐活动已成为景区发展的重要资源优势。

三、那拉提草原景区出现的生态问题及解决方案

由于那拉提草原拥有优质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那拉提草原景区已被成功开发为国家AAAAA级名胜风景区。景区被誉为“天山绿岛”、“绿色家园”、“五彩草原”,被世人看做是自然生态的博物馆、民俗文化的大观园。但与此同时,草原资源和景区开发之间也呈现出矛盾。

(一)那拉提景区出现的生态问题

1、景区缺少完整详细的旅游规划方案,景区未按照总体规划执行开放建设项目。

造成景区经营过盛,游客接待量饱和的现象。每年7月、8月的草原旅游旺季,那拉提景区的日平均接待量达万人左右。若赶上“山花节”等旅游高峰期,日最高接待量甚至可接近2万人。过多的人流给草原生态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让景区失去了原始的辽阔宁静的草原风情。

2、政府对景区的指导和监管力度不足,未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和调节机制。

由于对投资开发项目审查不严,投资商数量过多,与景区实际消费需求不符的同时,景区的商品和服务存在定价混乱,质量不过关的现象。

3、在景区核心区的草场和赛马场周围,存在大量违章建筑和违法经营活动。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草场周围有经营者违法圈地,自行收费;有牧民违法出租马匹,经营马场。这些行为即破坏景区形象,还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4、人为因素严重破坏景区旅游资源。为满足旅游观光需要,在草原上铺设水泥道路,修建现代化宾馆酒店,虽然方便了眼前的旅游,但却损害了自然旅游资源。更严重的是,对景区内历史遗迹的监管不严,出现了游客破坏和不当改造的现象,这都对人文旅游资源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5、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景区内过度经营的宾馆饭店排放出过量的煤烟、生活污水和餐饮污水,这不可避免地污染了景区的大气和水体;过剩的游客量必然带来超出限制的机动车数量,汽车尾气也是景区污染的一大因素;大量的游客和娱乐项目产生了难以处理的固体废弃物旅游垃圾,影响景区清洁和卫生。因为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让景区形象大打折扣。

(二)那拉提景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

发展成功优质的景区固然重要,然而要在发展景区的同时,长远地、完整地保护那拉提草原的旅游资源,才是着眼全局的正确选择。如何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思路。

1、建立生态旅游环保规划体系。通过合理的旅游景区规划,对那拉提草原

景区生态旅游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预测和设计,确保草原旅游能够维护和合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开发道路。在编制生态旅游规划时,应注意:生态旅游开发和保护与旅游相关行业配套发展;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统一;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生态旅游区环境进行功能分区和保护;注重生态旅游开发中的大环境建设。

2、要突出生态旅游的主体地位。自然风景是那拉提草原的特色,是吸引旅

游者的亮点。因此,在设施建设上,尽量与自然风景生态结合。在草原规划、建设、管理、经营等方面,要突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题意识,加强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尽量减少人工造景设施,特别要反对在山区建假山、在湖区建假水景的做法。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

3、要凝练草原地区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特色。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是那拉

提草原的生存与持续发展之本。特别要注意新疆地区各景区建设项目雷同化的问题。保持本色的历史遗迹风貌和固有的民族文化特色,这样才能使那拉提草原对不同地区的游客有持续的吸引力。

4、建立一套完整的旅游景区生态开发和保护法制体系,并从严执法。为完

成生态开发保护的目标,应明确立法机构职责,除环保部门,各级旅游管理部门也应设置相应的机构,完善生态开发保护相关法律的实施细则。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做到彻底整治和取消有损景区生态旅游的违法行为和经营项目。

5、重视对旅游景区的生态开发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成立那拉提旅游景区专

门生态环保教育小组,利用不同形式宣传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景区内的管理者、投资经营者和居民为主要教育对象,进而影响非景区常住居民的导游、旅游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草原旅游资源 篇9

1. 1品牌内涵挖掘不够

自1993年建成以来,中都草原度假村已有二十年的建设历程,但对草原文化特色品牌内涵挖掘不够。近年来引进的娱乐项目也同都市游乐园项目类似,致使人文景观同自然景观不能融合在一起。同时精品观念淡薄,未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总认为草原风情产品特色在国内唯我独优, 而忽略了旅游者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特征。在旅游品牌建设过程中只围绕旅游资源去开发产品,很少考虑旅游客源市场的需求趋势,品牌推介速度缓慢,特色产品开发因循守旧。县域文化产业观念刚兴起,与旅游区发展的关联性基本未确立。

旅游区基础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跟不上旅游业发展的步伐。通往旅游区只有一条县级公路,离省道还有十分钟车程,遇到举办大型旅游节庆活动时,需增派人力缓解交通压力。

1. 2品牌建设力度不够强化

中都草原旅游区占地4400亩,独立经营,与周边乡镇行政区划分割管理。这些乡镇行政区包括二泉井、郝家营、馒头营三个乡,以及元中都遗址、中都博物馆,中都草原旅游区与这些乡镇设施有着紧密联系,但是作为各自独立区域, 与建设现代化大旅游区的产业化园区的定位、理念、人员素质都极不相称,这就限制了景区的长远发展。现状只能以 “散、小、弱、差” 来形容。中都旅游除门票收入外,食、 住、行、购、娱等其他要素一直难以跟进,产业链内各行业和企业间尚未实现资源互补、环境共享,难以实现协同效应,使旅游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较高,旅游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并不理想。

1. 3旅游区内缺乏专业人才

旅游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专业内容管理人才、项目创意人才和复合经营管理人才都必不可少。但度假村现代旅游服务业的技术含量不高,产业竞争力弱,关联度较低。旅游区内缺乏与旅游开发和发展相关的专业人才,既懂旅游又懂经济发展动向的复合型人才更加缺乏。且现在我国高校、政府以及社会培养机构注重的是人才总量上的增加,却忽视了质量以及各种人才比例方面的提升。

1. 4草原文化推介力单一,营销服务技术含量不高

中都草原度假村实体营销和文化营销策略整体较传统。 草原文化推介力单一,宣传营销力度不够。中都草原旅游最大的缺憾就是依托特有的旅游文化风情设计出与游客能够互动参与的旅游产品既单一又陈旧,也缺乏持续性宣传的动力和支持。作为张北县的对外窗口产业,中都草原旅游区一直是县财政的重点扶持对象,度假区担负对上级调研部门和相关领导的接待任务; 对外承办大型产业活动的收入,因处于旅游区的发展阶段,各方花销基本持平,对县域文化产业的贡献较少。

2强化草原文化特色品牌建设,促进县域文化产业品质提升的具体措施

2. 1坚持政府主导与旅游区发展实际相结合

中都草原旅游区处于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的过渡区,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可利用。政府部门要坚持政府主导与旅游区发展实际相结合的态度,要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时局和国家对发展地方文化产业、旅游事业的总体方针指导下,树立深入发掘弘扬草原 “根”文化深刻内涵的总体思路,在深入一线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发展经验以及与相邻省市,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和载体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规划和方案。政府要把旅游业当作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扶持旅游业发展; 协调好服务配套建设,促使旅游业在近期有较快的发展。

2. 2完善旅游区公共服务设施

旅游公共产品的提供,需要在政府主导下,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特别是基础设施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旅游信息平台,方便旅游者查询。并考虑休闲旅游重游率高的特点,建立旅游者服务档案,提供更为针对性、个性化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合理需求。

塑造优势旅游品牌,推出兼容地域文化特色和坝上草原文化品位的精品项目和文化产品。在原有草原风情录的基础上,既保留草原的传统项目,又要引进开发时尚的旅游项目。要善于把握本土资源和商业先机,搞开发联谊。政府和旅游区应紧握先机禀赋,强化硬件的同时,引进人才技术建立自己的人事和商业品牌,扩大品牌的吸引力。

2.3丰富草原文化理念,完善旅游产业链

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一方面,市、县两级政府应根据旅游产业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以调整产业结构;另一方面,企业应根据市场竞争环境以及旅游者的需求来调整自身的发展,加强产权和体制改革。通过管理体制改革、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现代公司制度的建立等方式,实现市场对交通运输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出旅游新产品,培育旅游新业态,形成旅游消费新热点,推动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示范点。通过建立完善旅游产业链,实现资源互补、环境共享、共享外部经济性,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旅游综合效益。

2.4以文化经济项目为载体,注重旅游营销策略

加强中都文化生态保护,建设中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遴选文化生态保护示范点,抢救濒危民俗技艺,重视传承人培养,设立专门机构推进理论研究,加强文化交流合作,以文化发展促进旅游项目的创新发展。第一,进行文化旅游宣传。在影响较大的全国性电视台、报纸上做广告、办活动,获得较高的社会知名度;邀请世界各地的作家、艺术家到中都的文化旅游景点进行体验采风,通过他们的文学、摄影、美术、影视作品,可以扩大中都文化旅游资源的影响力。第二,可利用网络工具造势。在互联网上开设一个中都旅游网络论坛或网络博客,通过网络与网民进行沟通互动,探讨交流中都旅游发展的好点子,借以宣传中都旅游。

2.5设立适合草原文化旅游发展的专业人才体系

实施人才开发战略,设立适合本地草原文化旅游体系发展的专业人才体系。一是要加强各类专业人才培养,本地区的各类高等院校增加对旅游、文化、历史等专业的教学内容,加强旅游学科的建设,建设区域旅游教育中心。同时,积极与地方旅游单位合作,结合实际情况来开展学生的实践活动。二是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完善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建立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和发展环境。三是制订积极的人才吸引计划,营造和谐的用人氛围,加强和国内外旅游人才的交流活动,发挥旅游人才市场功能作用,吸引海内外旅游文化产业人才到欠发达地区发展。企业要积极主动地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交流活动,鼓励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联合,形成优势互补,促进资源整合。四是在高等院校积极开设与文化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新专业,完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休假疗养和年度体检制度,提高对扎根当地尤其是贫困村镇的优秀人才的政治待遇。

摘要:中都草原度假村位于坝上草原的核心区域,因其位于元代中都遗址而得名。但在其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忽略了旅游者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特征。针对张家口元中都草原旅游区在建设草原文化特色品牌过程出现的问题,笔者通过此文做了如下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草原旅游资源 篇10

甘南州是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位于甘肃省西南部, 甘、青、川三省交界处。全州由山地草原、山地丘陵和高山峡谷三个地貌类型组成。水土资源丰富, 畜牧业是全州的支柱产业。据相关资料统计:1998年畜牧业生产总值13266.4万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67.32%。草地面积2723253.333 hm2, 占土地总面积的70.28%。保持甘南州良好的草地资源、自然生态平衡, 合理稳定利用草地资源发展甘南州的草地畜牧业, 对可持续发展甘南州的民族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甘南天然草地水土资源的基本特征

甘南州草场牧草茂密、全州除少数地方峰岩裸露外, 植被覆盖度达85%以上。全州共有草地面积2723253.333 hm2, 占土地总面积的70.28%, 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为2565346.667 hm2, 占草地总面积的94.20%, 天然草场平均亩产鲜草336.76kg, 总储草量为120亿kg左右[1]。饲养方式多为逐水草而游牧。全州共有7个草地类、17个草地组, 29个草地型。在天然草地诸类中, 亚高山草甸草场成为甘南天然草地的主体和精华、其次是亚高山灌木丛草甸草场, 以上两类草地合计占全州草地总面积的86.97%, 这两类草场的兴衰, 左右着甘南畜牧业的生产形势。组成草地植被的植物有94科, 369属, 917种, 其中可食牧草有890种, 牧草以禾本科莎草科为主, 豆科牧草较少, 草丛平均高度35cm。在大陆性季风气候的综合影响下, 一般从四月下旬开始萌发, 九月中旬开始枯黄, 枯草期达七个月。

3 甘南天然草地水土资源现状分析

3.1 草地面积大、类型多

全州草地总面积2723253hm2, 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70.28%, 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为2565346.667 hm2, 占草地总面积的94.20%, 平均亩产鲜草336.67kg, 总储草量为120kg亿左右, 理论载畜量为621万个羊单位。草地主要分布在玛曲、碌曲、夏河、卓尼的部分地区及合作四县一市。

3.2 草地类型及产量简述

各类草地各县均有分布, 是面积最大, 利用价值最高的一个草场类型, 总面积1328046.667 hm2, 其中可利用面积1274493, 333 hm2, 占全州可利用草地面积的53.71%, 平均亩产鲜草374.72kg, 0.5193 hm2草地可养一个羊单位, 其次是亚高山灌丛草甸草场、是甘南的第二大类草地类型。另外, 高山草甸类、林间草甸类、盐生草甸类、沼泽草甸类、山地草原类草地面积、可利用面积分别、占全州可利用草地面积及平均亩产鲜草详见表1。

3.3 草地质量简评

草地的产量与质量是通过划分类型等级判定的。“等”是表示草地质量的好坏, 以牧草适口性, 营养成分和利用程度分为5等 (见表2) 。“级”是表示草地产草量的高低, 共分为8级 (见表3) 。草场中4、5、6级比例量大, 相应产草标准在亩产鲜草100~400kg之间, 这三级草场占全州可利用草地面积的80.39%;2、3级草地产草在亩产鲜草400~800kg之间, 这二级草地占全州可利用草地总面积的18.24%。7级草地仅占1.37%, 说明该州天然草场的类型和级差差异甚大, 产草量差异明显载畜量也各不相同。

4 天然草地水土保持及畜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4.1 牧场超载及过度放牧造成草地退化是水土流失最根本因素

全州草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仅284 hm2, 治理程度只有12.4%左右, 中度及重度退化面积在217.33 hm2以上, 占全州草地总面积的50%, 并且部分地区出现较为严重的天然草地沙化现象, 这标志着草地作为家畜放牧基地和牧业生产资料的属性基本或完全丧失, 也意味着草地崩毁或即将崩毁[2]。草地水土流失造成的草原退化使草地产量下降, 载畜量减少, 直接给草地畜牧业带来损失。面积2565346, 667 hm2的草地1982年至1996期间牧草总产量从5610kg/hm2下降到4500kg/hm2, 下降率为35%, 而毒杂草量增加25%, 优良牧草减少20%。调查表明, 全州因草地退化年损失牧草总量80kg/hm2左右, 占全州总产草量的17%, 1998年底各类牲畜实际存栏数为48.7%万羊单位, 超载46.8%。这种退化状况, 已对牧民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单位:万亩

4.2 水土流失导致某些生物种质遭到严重破坏

甘南草原特产的河曲马、牦牛、藏羊、厥麻猪是适应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特殊环境的独特种质资源。高寒草地是世界唯一的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这些生物种生存环境严酷, 由于滥捕乱杀和滥采乱樵, 以及草地的不合理利用, 使生物种质遭到严重破坏, 甚至一些特有种质资源已丧失而无法补救。生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是可再生和可更新的资源, 为了满足当代人类及子孙后代的需求, 寻求持续利用生物资源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已迫在眉睫。

4.3 自然灾害频繁, 鼠虫灾害严重加速了天然草原的水土流失

甘南州地处江河源头, 生态平衡的失调, 造成草地保持水土能力减弱, 水土流失严重, 已构成对下游洪涝灾害的威胁。从1950~1990年, 全州共发生大范围风雪、寒潮和强降温灾害78次, 平均每年有1.95次;发生暴雨、冰雹灾害共计279次, 平均每年7次。1961~1980年全州出现53次干旱, 导致牲畜成批死亡。例如, 1974年碌曲县春末夏初干旱, 导致1975年春乏期, 造成牲畜死亡33.679头, 占当年初总畜数的9%, 仔畜死亡6996头, 成活率仅为66.9%。对天然草地来说, 长期超载放牧、牲畜过度啃食是最主要的退化、沙化、草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其次是鼠虫害[3]。据有关资料表明, 甘南共有鼠害面积325080ha, 占全州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3.92%;虫害面积136000 hm2, 占全州可利用面积的5.67%, 年损失牧草11亿kg。据调查每公顷有洞口125~1700个, 每公顷土丘覆盖面积有46.64~47.86m2, 一年消耗牧草22.68kg, 草地由原来每亩产草799.6kg下降到每亩359.2kg, 下降了55.1%。

4.4 草地经营管理水平低, 草原水土流失导致经济效益低下, 形成恶性循环

草地退化影响到家畜品种的退化, 个体生产性能降低。据调查, 60年代至70年代牦牛平均胴体重约105kg左右;藏羊胴体约28kg;80年代牦牛96kg, 藏羊25kg;90年代牦牛胴体86kg, 藏羊23kg左右。牧业产值近年虽有增加, 但同内蒙等地相比, 差距较大, 牲畜出栏率低 (生产性能逐年降低) 是产肉能力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5 几项保持草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5.1 提高对天然草地水土流失治理的认识

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生态环境承载力加重, “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十分严重, 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也应认识到全州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因此, 要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绝对禁止挖掘一切防风固沙的植物, 合理开发中药材资源, 减轻放牧强度, 促使生态环境逐渐走向良性循环。

5.2 加强预防监督职能, 依法防治草原水土流失

进一步健全与加强水土保持法制队伍, 切实执行《水土保持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法》等法律, 以及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规政策, 加强地方法规健全, 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 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水土资源的强大舆论, 依法打击各种破坏资源与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逐步健全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的草地资源管理制度, 制定各类型草地载畜量, 放牧强度等方面的定量标准。

5.3 处理好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

强调减蚀减沙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才能发动广大群众参与水土保持工作。以草定畜, 加快畜群周转是解决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切实可行措施, 草地又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生态系统, 实践证明:系统一旦遭到破坏, 则很难在短期内恢复。“以草定畜、限制超载”是合理利用天然草地的关键。目前草地承包已逐渐到位, 今后要对承包户的草地按面积等级科学地确定载畜量的最高限量, 合理利用草地, 保障牧草完成生育期使其得以繁衍、更新。“提高母畜比重-加速繁衍-快速育肥-扩大出栏”应成为甘南州的草地畜牧业最佳的生产模式和周转方式。同时可根据情况加强人工草地建设, 提高第一生产力。

5.4 加强草原水土保持的科技投入力度, 提高科学治理水平。

实施科教兴水保的战略, 提高科学技术在水土保持治理开发中的贡献率, 是达到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有效途径, 是加快实现由分散治理向规模治理、由防护型治理向开发型治理、由粗放型治理向集约型治理开发转变的重要措施。就目前情况看, 科技投入少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全州水土保持经费紧张、科技人员待遇低的现象, 设备落后, 高新技术应用少, 无力有效地开展示范推广工作。加强水土保持的科技投入和对水保人才的重视, 是提高水土保持治理水平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马范, 石隐孝, 向得福等.甘肃草地资源【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0:26~65, 65~71, 96~137

【2】李巍, 师守祥.甘南生态经济建设支撑体系研究 (四) 草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草业科学.2003 (5) :67~70

草原旅游资源 篇11

由于将草原作为资源管理, 只利用其使用价值, 而忽略或不谈其它方面的价值造成管理草原的观念是草原无价和在开发利用上不计草原资源的培育成本, 政府和个人在不花任何费用或少花时就可以开发利用, 使对草原的利用状况为开垦和掠夺式经营, 再加上现实生产中没有按价值规律建立起完整有效的草原资源补给机制, 使我国现存的草原管理结果是:一方面草原资源大量消耗, 另一方面现有的草业生产缺乏“再造血”功能, 从而使草原面积急剧减少, 草原植被的质量急剧下降, 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由于草原的现存管理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有偿流转机制, 使得目前草原的生态补偿无从谈起, 再加上草原投资的效益低, 草原资源在长时间培育, 经营过程中只有大量投入而不能及时产出, 投资回收期长, 再有国家政策因素的不确定, 使欲投资者望而却步, 久而久之形成了只能靠国家单一投资的局面。

由于对草原资源价值量的系统研究滞后, 直至现在基本还是一个空白, 使人们对草原资源资产定性认识, 尤其是定量认识严重缺乏, 在草原管理上没有按照草原实际的价值规律去管理草原, 忽略了草原的整体价值, 体现在草原管理缺乏科学合理性。为此, 研究草原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政策体系, 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是摆在草业经济研究工作者和管理者面前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研究的目的

草原的土地资源作为草原资源中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 它是生物群落 (动植物和微生物) 生存的基础条件, 也是草原环境资源形成的基础条件,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没有土地, 草原资源也无从谈起。但是, 长期以来的草原管理, 没有充分体现土地的价值, 再则, 我国草原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 实行无偿划播, 人们只管无偿使用草原, 而不给予回报, 致使草原退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深化草原,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理论创新和运用, 在草业经济现实活动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的经济现象, 如草业生产中的合作、合资、股份制经营、使用权的有偿流转等, 这一切均涉及到草原的土地, 这些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为搞活草业, 促进草业的可持续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同时也迫切要求草业经济理论研究者, 行政主管部门摆脱原有的旧的草原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束缚,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草原资产管理办法。因此草原资产化管理研究的目的应是: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反应草原资产特征的, 合理合法的草原资产化管理体系提出可行理论, 为构建我国草原资源资产化管理体系等做出贡献。具体的目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1.1 提出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相适应, 符合我国有关法律规范的草原资源资产产权涵义和产权制度理论。

1.1.2 创建一套科学, 合理, 简便易行的草原价值核算和会计核算体系。

1.1.3 构划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草原资产市场和草原资产评估方案。

1.1.4 设计一套科学合理, 简便有效, 易操作的草原资源资产化管理机制。

1.2 研究意义

1.2.1 改变草原管理长期以来形成的草原资源无价或不按价值规律办事、无偿占有和使用草原的观念, 杜绝政府和个人随意改变草原用途的活动, 明确草原资源资产产权的涵义和产权制度, 维护草原所有者和经营者权利。

1.2.2 丰富社会主义市场内涵, 发展我国市场要素, 推进草原资产合理, 有序流转, 促进草原资产的优化配置, 草业改革的深化和草业的可持续发展。

1.2.3 通过草原资源资产化研究, 构建草原资产中牧草、土地两大类资源性资产的价值核算体系, 为建立完整的草原资源资产核算体系奠定基础, 为草原管理资产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准备条件, 填补现行的草原资源经济评价缺少价值量核算的空白, 对加强草原资产化管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为其他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探索出一条可行途径。

2 研究原则和方法

2.1 研究原则

2.1.1兼收并举, 博取重长的原则

坚持研究以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 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 广泛吸收世界各国资源与环境核算的创新成果。

2.1.2依法务实的原则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及国家相关财经法规, 在草原法规规定的总框下, 研究探索现实中的草原资产化管理问题。

2.1.3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在研究中, 特别是在草原资产核算, 草原市场化管理体系设计中, 既考虑各省经济发展情况, 又注意到全国各地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状况。

2.1.4坚持科研必须为生产力发展服务的原则

在各类方法设计时, 努力做到科学性, 合理性, 实用性, 可操做性相结合。

2.2 草原资产化管理研究方法

草地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 作为理论和应用紧密结合型的工作, 是一个包含自然、社会、经济和管理影响因素, 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的复杂工程。因此, 开展此项研究不仅在研究人员组成上注意吸纳教育科研人员、政府部门行政和业务管理人员、基层生产单位财会人员共同参与, 而且在具体研究中要坚持辨正唯物论的观念, 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 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 吸收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 综合运用经济学、政策学、会计学、统计学、草业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开展, 坚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 全国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宏观微观分析并举。明确研究的主线应为:草原资产产权和产权制度-草原资产价值核算-草原资产会计核算-草原资产市场-草原资产评估-草原资产管理。在此基础上, 明确各个组成部分的研究技术路线, 通过上述研究, 构建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操作性较强的草原资源资产化管理体系, 为进行草原资产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3 草原资产化管理研究内容

3.1 产权制度的研究

目的是通过产权制度的研究, 把握草原资源资产化管理中产权制度的发展动态, 对草原资源资产管理和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路设计提出总体设想。草原资源资产化管理和产权制度在草原资源资产化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 没有明确的产权主体和明晰的产权关系, 草业资产化管理就没有明确的服务对象, 根本无法进行, 而明晰的产权关系, 必须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来实现。产权制度如果存在缺陷必然会影响到经济的形式, 技术进步的速度和经济绩效。因此, 产权是草原管理的前沿和基础, 开展该问题的研究可为草原资产管理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草原资产价值核算的研究

目的是把草原资源管理从实物量管理模式变成价值量管理模式, 从而为资产与环境决策提供一定的信息支持, 草地与牧草的价值如何确定是我国草原资源由实物量管理转为资产化管理中必须解决的基础性工作, 也是我国草业深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新的经济活动, 如草原使用权有偿转让, 作价出资或入股, 草原租赁, 国有集体牧场股份改革等经济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保证。因此, 必须对草原资产的特性及价值特性进行研究, 进一步确定草原资源资产的价值核算。

3.3 草原资产的会计核算的研究

在完成草原资产价值核算的基础上, 还要对其会计核算进行研究。其主要内容为: (1) 草原资产的核算, 包括合算对象, 计价确认, 核算范围, 核算期限等; (2) 草原资产折耗的分别处理; (3) 草原资本核算; (4) 草原资产的财务报表的编制; (5) 草地资产与牧草资产的关系等。

3.4 草原资产市场的研究

市场是草原资产化管理的重要载体, 是草原资产化管理的前提, 其研究内容应为市场的主客体体系, 价格体系, 中介服务体系, 市场运行体系, 监督管理体系, 通过这些问题的研究提出构建草原资产市场的对策和建议。

3.5 草原资产价值评估的研究

它是草业资产化管理的重要环节, 是解决草原资产价格计量的主要方法, 其研究内容为: (1) 草原评估的现状问题; (2) 确定好的评估方法; (3) 评估队伍建设; (4) 评估机构的管理; (5) 评估的法律法规的建立与完善等。

3.6 草原资产化管理体系建设的研究

上一篇:创新设置下一篇:糖尿病营养知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