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置(共12篇)
创新设置 篇1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与补充,作业的设置直接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怎样让作业贯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为教学服务呢?
一、创新作业形式,使其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作业设置的形式要新颖,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快乐和幸福、辛劳和收获,使之成为一种自觉的学习需要、生活需要。比如,每用一套作业本,我都让学生先在封皮上写“我作业我设计,我作业我欣赏”用以提示。扉页设置“数学万花筒”“数学名人名言”“数学知识天地”“知识树”等自己喜爱的栏目。做过作业后,教师会给学生留些空白,设置栏目有“小画板”“心语”“小问号”“自我评价”等。
实践证明,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体会到了做作业的乐趣所在,所以教师应不断完善作业设置,让作业真正成为辅助课堂教学的好帮手。
二、现实生活中应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本着这一目的,在作业的设计上,应把数学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所学的知识得到应用、拓展与延伸。比如,六年级学习过“圆的知识”后,可以设计如下作业:
学校教学楼的东南角有一个圆形花坛,它的半径是12米。
(1)在建造这个花坛前,首先需要画出这个圆,如果用圆规画是很难办到的,那么请你想一个可行的办法画出这个圆,并把你的办法写下来。
(2)如果要在这个花坛旁围3圈栅栏,那么至少需要多少米的铁栅栏?(保留整米数)
(3)这个圆形花坛,如果每隔5米埋一个木桩,那么大约需要多少个木桩?
这样富有生活情趣的作业设置,能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更进一步体验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三、自主开放空间,让作业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作业和课堂教学一样,理应担负起发展学生潜能的重任。在作业设置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比如,“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课堂结束前,对学生可提出这样的要求:请你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为同学们设计一道作业题。
生1:请你测量出学校草坪的长与宽,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生2:量出数学课本封面的长与宽,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生3:画一个面积是24平方米的长方形。
实践证明,学生对自己“创造”出的习题更感兴趣,练习也更投入、主动,他们才会在这个自由的空间里各尽所能,各展所思,兴趣浓厚。
总之,作业的设置应回归学生的需要,少一分形式,多一点实质。设计出真正适宜学生的有效作业,应当是我们一线教师长期研究的课题。
创新设置 篇2
我国关于创业教育的倡导、研究和实践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至今进行了二十多年。但就高校的重视度、大学生创新思维、大学生创业在全体学生中的所占比例、研究领域的成果而言,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则远远落后。创新创业教育从政策层面、战略层面得以大力倡导和引领则开始于近两年。在2015年3月份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总理提出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社会要厚植创新创业文化。社会赋予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及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和之前不同,传统的创业教育更侧重于强调大学毕业生创业率的高低,新提出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强调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有能力有条件有需求者创业活动的开展,创业率的高低只是衡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指标之一而非唯一指标。在这一大前提下,进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追溯
进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追溯,其目的是分析以往此方面研究的关注点和实践方面的发展程度,分析其所获取的成绩、研究和实践的空白点,为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做好铺垫。
1.1理论研究回顾
国外虽然没有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但是更多研究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其本质和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是相同的。近十年国内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徐茂华(2009)、赵世浩(2015)等关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价值取向和基本目标的研究;张鸽(2012)彭振芳(2015)等以某一大学为例进行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李昌八(2015)等以网络为平台的创业创新教育课程设置研究。从信息平台的搭建、微课内容的开发及团队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创业就业教育的微课程可行性探索;李昆益(2013)、赵世浩(2015)等对某类专业的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1.2实践发展追溯
在国外,创业教育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始于1947哈佛大学创业企业管理课程的开设,随后相继形成了哈佛大学的“注重经验”模式、斯坦福大学的“系统思考”模式及百森商学院的“强化意识”模式,这些模式自成体系,但均注重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如“创业融资”“创业营销”等。在国内,开展创业创新教育课程改革高校有很多,有特色且出成效的主要有以下几所:北京大学构建了“课堂思辨+网络互动+大赛训练+创业实践”的4G创新创业教育方法;清华大学构建了创意、创新、创业“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层次创新创业教学体系。
1.3综合分析
从总体上看,我国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研究数量少: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平台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为检索词对2005-2015年进行主题路径检索的文章为23篇,进行篇名路径检索结果为71篇。研究方向分散:对理论知识的某个方面进行深入而透彻的分析研究较少,以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为对象的研究较少,缺乏研究的针对性和实证性。在教学实践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数量不少,但取得成效的不多。尤其是绝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学生学到的知识缺乏系统性。本研究旨在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在分析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新思考。
2研究方法选择与数据分析
2.1方法选择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访谈法和调查法。对一些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查,主要采用实地调查法对相关主管领导和教师进行访谈,然后对访谈的资料分析整理。访谈的主要问题涉及到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设的数量,所开设课程的名称,课程选用的教材,课程开设的针对对象,隶属的管理部门,是否有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的学时,是否分配学分,是必修还是选修,在高校的哪一级学生中开设,是否有相关课程的实训课程,课程开设的效果如何,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是否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是否建设了开放式的创新创业实训系统,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和困难,提高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最主要应从哪些方面着手等。调查中对这些访谈内容进行记录,并在访谈结束后对记录内容进行整理,形成文字材料。对学生的信息收集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
2.2对数据的定性分析
调查的四所高校中,每一所高校都开设了创业基础相关的课程,只是所选教材或开设课程的称谓不同,有的为《创业基础》、有的为《创业学》、有的为《大学生创业指导》,有的将创业基础课程的内容融入了各个院系的专业教学过程;调查的高校中对此类课程的学时和学分设置不同,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为32学时,2个学分,少数高校设置为72学时,4个学分;此类课程均向全校所有学生开放;课程的隶属部门不同,有的隶属于招生就业部门,有的隶属于教务部门;有的有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有的初步建立了课程体系但不完善,有的则比较完善;各所高校都有较为完善的创业实训系统;但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整体不太理想,专职教师较少,只有极个别高校有较充分的专职教师配备。在大学生对当前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认同度及效果等的调查中,半数以上的学生都认为高校缺乏专门的创业指导老师,高校为学生提供的社会实践太少,高校没有提供创新创业方面的相应课程和知识支持。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认为创业老师虽然引导了学生从创新思路解决问题,但做得还不够好;也有少量学生认为教师完全没有引导学生从创新思路方面解决问题。接受调查的395位同学中193人认为创新型人才具备的重要素质中“独到的思维方式”最为重要,其次为“探索精神”“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责任感”“团队精神”“高科技素养”等。有44%的学生认为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类的课程不能够很好的考核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有46%的学生则认为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类的课程完全不能考核出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水平。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未来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以“案例分析研究”和“实操演练”为主,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计算机模拟”“专家讲座”“名师讲座”也是不错的教学模式;更多学生认为应该以“创业实践”和“创业模拟分析”作为创业指导的课程主体。在希望开始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内容和方式调查中,44%的学生认为创业实践和创业模拟分析应作为穿个指导课程的主体,有25%的学生认为应开设创业必修课程及由创业者成功者讲授创业经验,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应定期举办创业者及企业家讲座。
3研究结论
3.1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滞后
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多数地方高校尚无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和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和与学生就业指导融合在一起。二是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专门的科班出身的创新创业的教师,教师大都是兼职,主要来自于经济与管理学院和其他一些学院的教师,这些教师不仅要承担自己的专业课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创业基础的课程教学工作。造成这些方面的主要原因是绝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的课程教学工作都处于起步阶段,学校相关部门对此工作也处于摸索发展阶段,能够借鉴的经验只有一些在此方面起步较早的国内高校和一些国外高校的成熟做法。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任教师数量极其少,即使兼职教师的数量也不能够满足全校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
3.2学时、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
理论课时数量少,实践课时和理论课时脱节。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时量偏少,大多数为32学时,部分高校还将此32学时划分为理论与实践课时两大类。以宜春学院为例,创业基础课的理论课时安排为16学时,也即8次大课。实践课时教学计划安排为16学时,但由于设施、师资、操作难度等原因实际并没有开展实践课教学。因为师资力量有限,在课堂教学安排上,均采取了大班教学。如笔者所授创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为4个班级,合计160人左右,大班教学很难实现有效的互动,教学效果不明显。
3.3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教学方法上,大部分教师采取传统的授课模式,学生被动的吸收一些枯燥的知识,使得学生的课堂兴趣大大下降。大部分学生上课来听课,没有教材、笔记本,只带一只手机,更有甚者耳朵还戴着耳机,教师前去干涉,则表示很不耐烦。教学内容不具有针对性,启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思维的内容较少,和学生专业结合的创业案例较少,创业教育没有和专业相融合,专家与名师讲座较少。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这直接体现在期末的创业项目报告的反馈中。学生们学期末提交的创业计划书很少有学生或团队是自己真正构思的一些想法、思路,大多都是从网络上参照别人的创业计划书修改而成,有的直接拷贝,所以呈现在教师眼中的都是在学校周边经营“奶茶店”“咖啡馆”“甜品店”“超市”等项目,毫无创新思维可言。
3.4创业大赛和创业实践初见成效
从近几年几所高校学生参与各种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创业大赛来看,获取了一定的成效。在学校号召、教师动员及学生热衷共同的作用下,一些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类创业大赛,并有部分学生在省级创业大赛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各大学的部分学生也积极地投入到各类创业实践中,有的取得了成功,如宜春学院涌现出了朱霖望、黎江等一批创业典型。这些创业大赛的佼佼者和创业的初步成功者无疑和政府、高校重视创业的大环境有关,也和高校对创新创业实践和对各项赛事的重视度有关。
4几点思考
4.1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目的任何一个行动都有其背后的根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首先是为了适应社会的潮流、顺应政府的政策导向,但更重要的是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就业压力大、高校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不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等大的背景下,高校要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的正确教育理念,明确课程开设的真正目的。本文认为,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和创新型个性,使受教育者具有基本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知识结构、创业能力。基于此,本研究对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能力的需求做了调查,并思考根据需求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4.2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阶梯式需求
通过调研,研究小组发现,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的人占有比例不同。本文根据研究数据把大学生的需求层次分为:基本需求、中等需求和高等需求三个层次。基本需求指大学生希望过课程学习拓展自己的思维和视野,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了解基本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政策;中等需求是建立在基本需求基础之上的,指大学生除了基本需求希望的到满足之外,还希望自己能参与更多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过课程学习,提升自己大学期间的动手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高等需求是建立在基本需求和中等需求之上的,指大学生在上述需求满足之上,希望实实在在地从事创业活动,以创业代替就业。从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需求层次比例分配来看,三层次需求的人数百分比分别约为:22%、73%和5%,这说明相当部分学生希望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在大学期间参与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实践,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仅有极少部分学生希望以创业的方式就业。
4.3分层次的课程体系设置
本文提出进阶式的系列课程体系。主要思路是根据大学生的不同层次的受教育需求来界定课程关键目标,然后再根据课程目标设置课程体系。对于仅仅有基本需求的学生,将课程关键目标确定为创业意愿、创新意识及创新创业素质的教育,可以考虑开设创业基础、创业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意识塑造、创业心理学、创业政策等课程,同时增设与创业直接相关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显性课程,以弥补创业显性课程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采取在全校学生中开设公共选修课的形式进行,而且采取大班教学,有条件的采用小班化教学,学时设置为32学时。对具有中等需求的学生,将课程关键目标确定为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帮扶大学生参与各种创业赛事,建议开设创业项目计划、相关法律法规、团队精神训练、行业动态、相关市场分析、模拟创业演示等课程,采取小班化教学,对各个专业中有中等需求的学生采取小班化教学,为了方便讨论和指导,每个教学班人数为25人左右,学时设置为72学时,其中包含了专家讲座、创业项目指导以及实践课学时。对于具有高等需求的学生,将课程关键目标确定为协助大学生完善创业的前期准备及开业工作,建议开设创办公司(企业)流程介绍、创业融资方式方法介绍与帮扶、一对一课程指导、创业项目的可行性评估与开展等课程,采取团队教学的方式,即每几个创业团队安排1~2名指导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理论课程和创业过程的教学和指导,教学时间可以安排在大三和大四,课时可以灵活设置。如此设置可以有效提高不同需求层次的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效果。
5结语
全国范围内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行动已经开始,高校也已经拉开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帷幕,但由于各种原因,创新创业教育在绝大多数高校仍处于“高开低走”之势,无论是课程的设置、学时的设置、实践课的安排较为随意,没有成体系,系统性有待提高。本研究提出要针对大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并针对目标开设相应的系列课程,以提升现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效率,加强其针对性,期望此研究能丰富现行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内容并在实践中得以应用。
参考文献:
创新设置 篇3
一、遵循学生对情境的理解,深刻理解本质
1.遵循学生的学习兴趣,巧设教学情境。
华罗庚先生指出,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警醒我们,在教学时要注重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我们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中例题:“一杯纯牛奶,乐乐喝了半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热水。她又喝了半杯,就出去玩了,乐乐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水?”这样纯文字的叙述,学生读起来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笔者改变了情境,用图片配文字的方式呈现例题(图1),可以直观呈现杯中牛奶与水的变化过程,让学生通过阅读与理解,先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观察到的数学信息,再提出数学问题,呈现对已知条件和问题作进一步梳理和内化的过程。通过学生表述,在理解的基础上规范表达,将生活中的问题初步抽象成数学问题,学习阅读理解题意的方法。
2. 尊重学生对情境的质疑,学有用的数学。
在阅读题目时,有学生质疑题目的合理性。
生:老师,其实不会有人这样喝牛奶,牛奶凉了不是加水,而应该是整杯放到热水里,让牛奶变热!直接加水,不符合生活常规!
生:这是童童(指情境主人公)遇到的问题!
师:我们只是为了帮童童而学习吗?
生:课本这么出题目,一定有道理,生活中一定还有类似的问题需要解决!
师:会有什么类似的问题呢?
生:一杯纯果汁,喝了一半,发现太稠,加满水,又喝半杯,一共喝了多少杯纯果汁?这时候维生素C补充得够不够?
生:装修房子,调涂料时,倒出半桶红色进行涂染,要改变颜色,给剩余的半桶加满白色涂料,又倒出半桶,进行涂染,这时候用了多少桶红色的涂料?
师:就如同大家所说的,在生活中有许多类似的问题需要解决,我们今天的学习不仅能帮助童童解决喝牛奶的问题,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提出,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要能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此环节表面看似与本课解决问题没有多大的关系,实际却是学生对题意的再理解,同时让学生经历着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过程,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敢说、能说的环境下,感受到自己将要学习的是有用的数学。
二、遵循学生“任性”的思维方式,突破难点
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主要是在能力方面的培养,要特别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放在首要地位。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就应该营造适合学生发展个性、培养创造力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在这节课中,像“半杯水和牛奶混合物中有多少杯纯牛奶和多少杯水”这种比较有挑战性的环节,如果能够放开,让学生大胆地去思考,那么就能给他们更多的思维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呈现了三种不同的思维过程,除了教科书中的思维过程外,还有学生课堂生成的思维过程——“水和牛奶瞬间凝固”与“折纸”解决方法。由学生自主讨论得出的方法,更贴近他们的思维方式,这个时候再由教师顺势而导,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更容易突破重难点。
在学生以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后,进行汇报。此处应明确,要解决“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和水”,关键是要知道“第二次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和多少杯水”,课本上的示意图给学生思考留出了很大的空间。此时,笔者遵循学生“任性”的思维方式,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思维一:水和牛奶瞬间分离。
学生:第一次喝了半杯都是纯牛奶,水是0杯,关键在第二次,加了水的牛奶是混合的,再喝掉半杯,到底里面有多少杯纯牛奶和多少杯水呢?我们对要被喝掉的半杯牛奶水施了魔法,里面的水和纯牛奶瞬间分离,也就是说水和牛奶各占半杯的一半,此时,整杯被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占整杯的,所以第二次喝了杯纯牛奶和杯水,加上第一次的半杯纯牛奶,就是+=杯。(图2)
喝掉半杯纯牛奶再加入半杯水,此时杯子里的混合物如何能看出多少,是学生最不能理解的地方,学生利用画示意图这一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说明,同时也展开大胆的假设,假设水和牛奶分离,顺利得出了、的数据。学生对喝掉的半杯进行想象,在想象中将一杯平均分成了4份,此时出现的分数,就是学生大胆思维的产物,学生找到了分数的生活原型,也进一步认识了分数,找到了解题的方法。
思维二:水和牛奶瞬间凝固。
学生:我们对剩余的半杯纯牛奶施了魔法,瞬间凝固,加入的水就留在上方,要喝掉半杯,里面有纯牛奶有水,也就是喝掉上面的水的一半,喝掉下面的纯牛奶的一半,此时就发现整杯被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占整杯的,所以第二次喝了杯纯牛奶和杯水,加上第一次的半杯纯牛奶,就是+=杯。(图3)
假设牛奶和水瞬间凝固,把复杂的、混合的一杯牛奶水简单化,像果冻一样凝固不动,应用“变中不变”的解题策略,通过这样“任性”的思维方式,让大家清晰地看到了蕴藏其中的4个,很好地解决了问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思维三:折纸折出分数。
学生:用折纸的方法来表示“第二次喝掉多少杯纯牛奶和水”。请看,喝剩下的纯牛奶在下面,加的半杯水在上面,你要喝掉半杯,这半杯里面肯定有纯牛奶和水,那么假设喝掉的是右边半杯,也就是喝掉水的一半和纯牛奶的一半,这样整杯被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占整杯的,喝掉的水是杯,纯牛奶也是杯。加上第一次的半杯纯牛奶,就是+=杯。(图4)
折纸的方法,将牛奶与水用纸张代替,喝掉的半杯便很形象地跃于纸上。折出的4个,让学生很快地明白喝掉的是哪部分,让学生在混沌中收获成功。
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富有个性的思路和策略是课堂中最宝贵的学习资源。而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能更好地解决学生自己遇到的难题。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经历分析问题的过程,并且根据课堂呈现的学生的思维顺势而导,从而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高校勤工助学岗位设置的创新研究 篇4
1 高校勤工助学岗位设置现状
1.1 勤工助学岗位分析
当前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都是明确的, 以一般的体力劳动或服务工作为主, 并且对岗位设置有工作量的计算, 以及具体的岗位名称;岗位主要表现为学校各个场所保洁、网络管理、各办公室值班、文明督查、校园保安等工作。学生通过适当的培训, 就可以上岗, 工作内容有明确的要求, 并有可操作可检查的办法,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校后勤服务和各项管理中人力不足问题。
1.2 勤工助学岗位管理体制不够规范
从当前我国高校勤工助学的管理体制来看, 各高校基本上都设立了由专门人员组成的勤工助学办公室, 或者分配专门的勤工助学管理小组来督察完成情况, 整个工作的监管仅有1~2人, 任务繁重, 各院系往往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 仅由辅导员兼管, 但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较多, 不可能将全部精力投入于此。从目前我院的管理情况来看, 学生在参与这些岗位工作中, 工作水平不及后勤社会化;如学生的保洁能力远不如学校招聘的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 保卫巡察工作也不专业, 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等;这些为勤工助学的管理带来了很多的困难。
1.3 勤工助学岗位设置以体力劳动为主, 知识技术含量普遍不高
纵观全国各高校, 勤工助学岗位设置普遍单一化, 多以学校的日常工作为基础来设置勤工助学岗位, 如假日的办公室值班、日常的校园保洁、保安巡逻、饮食服务、图书馆书籍整理等[3];这些岗位设置多属于低层次的劳务型工作, 学生在工作过程中, 觉得工作辛苦, 同时也让贫困生在同学中受到歧视, 从一定程度上讲, 这仅解决了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 对学生的学业促进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等育人功能并不大。
2 勤工助学岗位设置创新探讨
2.1 改革岗位设置创新
高校勤工助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把培养大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对学生有益长效完善的岗位设置。如根据学校各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重点实验室、课程教学助理等, 以此来设置勤工助学岗位, 在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化学基础实验室设置岗位, 让大学生参与实验仪器的清洗、实验试剂的摆放和实验试剂配制等工作;同时对学校每年申请到各类科研项目的老师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让学生帮助、参与科研工作, 亲自参与科研教师的整个科研全过程, 既减轻了科研人员的基础性工作, 也提升了学生的科研水平, 为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岗位的管理创新
在勤工助学创新岗位的管理过程中, 由于渗入了知识的学习和文化教育, 应该教多于管, 用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应该在工作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工作纪律和礼仪礼貌等方面的教育。如要求学生要遵循工作时间与内容按时到岗, 认真完成岗位规定的工作, 不能到岗的需请假, 事后将工作补上。如实验室的药品整理与摆放, 可以在实验结束后较长时间去摆放好药品。
为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按质按量完成工作, 岗位的监督由勤工助学机构承担, 负担考核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和工作质量等。以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为例, 勤工助学每天实行上班签到, 下班签退的制度, 然后由学院检查工作完成质量, 有效地保障了每个岗位都能按质按量地完成任务。
2.3 加强勤工助学岗位规章制度建设, 建立岗位退出机制
创新工作岗位, 必须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为保障, 只有建立了完整的规章制度, 才能“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学生也可以依章工作, 岗位到人, 责任到人。知识型的勤工助学岗位, 都有相关的学校工作人员指导其工作, 学校实行学校统一管理和工作人员具体管理相结合, 学校定期考察和岗位老师签署意见, 对学生的敬业水平、工作业绩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核, 促进学校全面成才。同时,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 不必要的岗位必须停止设立, 如随着湖南科技大学引进两家物业公司之后, 学生从事卫生打扫的勤工助学岗位就不再设置。
3 创新勤工助学岗位的意义
3.1 拓展了勤工助学岗位范围, 让勤工助学活动充满活力
通过改革创新岗位设置, 改变了过去学生不愿意从事校园保洁得岗位, 学生不愿意、以前也从来没有参与过保洁这样的工作, 在工作中, 表现出“既不专业也不敬业”的现象;从事教学助理和科研助理, 这类岗位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知识学习平台, 学生更容易接受, 也积极参与, 让勤工助学活动充满活力。
3.2 通过知识型、创新型勤工助学岗位, 实现实践育人的理念引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结合的过程。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 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 组织开展道德实践话动。”在这里, 党和政府继提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之后, 在中央文件中第一次写上了“实践育人”的新要求, 紧接着又以党和国家的名义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坚持实践育人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创新勤工助学岗位, 不应当只是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一时的生活问题, 而是应当通过勤工助学岗育人, 让学生创造性地获得知识, 在实践中创新, 在岗位体验中融入相关专业知识学习。
3.3 将教学研究、科学知识探索融入勤工助学岗位, 有利于大学生职业规划
高等学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必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 同时这也是贫困大学生的短板。我们培养大学生的成功与失败, 不过是教育学生所设定职业目标的实现与否, 目标是决定成败的关键。通过勤工助学岗位的发展, 服务职业规划将结合学生自身条件及发展状况, 确定学业发展目标。贫困生个体的人生目标是多样的:生活质量目标、职业发展目标、对外界影响力目标、人际环境等社会目标……整个目标体系中的各因子之间相互交织影响, 而贫困生职业发展目标在整个目标体系中居于中心位置, 这个目标的实现与否, 直接影响贫困生教育成功与否。因此, 通过设置知识型、科技型的勤工助学岗位, 有助学大学生树立职业目标, 为将来做好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 有效地开展创新型勤工助学岗位, 尤其是助理教学和科技创新等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是顺应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要求。面对当前勤工助学困境, 高校管理教师不能置之不理, 而需要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 主动探索勤工助学岗位创新和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把勤工助学与素质教育、能力培养教育、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勤工助学工作的新突破。
摘要:勤工助学作为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资助方式, 学生也乐于积极参与,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学生从事保洁、服务相关的勤工助学岗位变得越来越少。解决当前勤工助学岗位有限的矛盾, 高等学校应当改革管理体系的基础上, 对勤工助学岗位设置进行创新, 把勤工助学岗位设置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高校,勤工助学岗位,设置,创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我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情况与资助政策措施[M]. (2004-08-31) .
[2]刘前贵.对高校后勤社会化与产业化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 (3) :28.
创新设置 篇5
创新活动方式
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华坪县石龙坝乡党委
【概况】
华坪县石龙坝是1988年区乡体制改革时新建的少数民族乡,辖区面积315.4平方公里。全乡辖6个村民委员会(其中两个省级贫困村),共有99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16725人,流动人口5300多人。杂居着汉、彝、傣、傈僳等十二种民族。乡党委下辖17个党(总)支部。共有党员599名。其中,农村党(总)支部6个,共有党员449名;乡机关、事业支部5个,有党员105名;企业支部6个,有党员45名。近年来,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增强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亮点】
一、优化组织设置,激发党组织活力
石龙坝乡是一个农业大乡,通过历届党委、政府实施的产业调整和精心培育。芒果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由于近年来种植数量的急剧增长,现种植面积已达50907.4亩,遍布了全乡的6个村,石龙坝成为名副其实的芒果大乡。在农村党员中,一半以上党员户种有芒果,在2009年全乡芒果产值10万元以上的13户种植大户中,党员户就有8户。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中,为促进芒果产业的健康发展,乡党委紧紧围绕创建“富民型”农村党建的目标,不断探索党组织设置和党员作用发挥的新模式。按照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必须主动适应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原则,按照“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党建工作思路,创新形势,对传统的党组织设置模式大胆创新,打破以地域相邻设置党组织的常规,以产业为纽带,将基左、德茂党总支下设的分支进行调整,组建了以芒果产业为纽带的产业分支2个,在全乡组建芒果产业党小组11个,分支书记、党小组长均为芒果种植大户或能手,党员均为芒果种植户。经过近半年的运行实践,新组建的产业党组织活动频繁,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大家认为,现在组织学习有重点,相互沟通有话题,参加活动有收获。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的设置方式,激发了党组织和党员的生机与活力,较好地实现了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的优化组合和更大范围的共享互惠,得到了广大农村党员积极响应。
二、扩大组织覆盖,增强政治影响力
石龙坝乡也是华坪县的工业大乡,辖区内有非公企业75户,其中煤矿企业37户,地面加工企业(含洗煤厂)29户,石灰石厂4户,砖厂5户,非公经济十分活跃,如何搞好非公企业党建,是乡党委面临的重大课题。近年来,紧紧围绕“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总体要求,在非公企业中按照“无党员的抓发展、有党员的抓组建、有组织的抓巩固提高”的思路开展党建工作。目前,已建立非公企业党支部6个,覆盖各类企业32户。其余43户企业规模较小。大多属无党员企业,目前尚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的条件。针对这一情况,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按照辖区管理和便于开展活动的原则,采取村企共建的方式,在德茂、基左、民主、龙泉四个村党总支增设了一个企业分支,将达不到单独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按照企业所属地域,将未建党组织的43户企业全部纳入各村下设的企业分支进行管理,由企业分支负责发展党员、管理党员、开展党组织活动,各企业分支书记由村党总支中负责联系工矿企业工作的委员担任。同时,加大对非公企业的引导、培育力度,待条件成熟时,再建立独立的非公企业支部。通过增设企业分支,做到哪里有企业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现已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通过扩大组织覆盖,增强了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的政治影响力,发挥了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
三、创新活动方式,增强“三会一课”吸引力
针对党组织活动形式单一、党员参与热情不高的实际,坚持与时俱进,对活动形式进行创新。一是统筹兼顾,突出了活动主题。党委在制定各支部党员活动计划时,把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与开展集中教育活动、传达学习会议精神以及重大节日纪念活动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一并安排,做到了政治学习、落实工作、发展经济、开展活动“四不误四促进”。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和实用实际的原则,改变过去在会议室学习开会的单一形式,广泛开展寓教于乐、以感促学的活动。农村党支部组织广大党员到带头致富农户的产业基地参观学习、现场体验,把支部会搬到田间地头。如龙井村第二季度支部大会就安排在西瓜成熟时节,开展西瓜采摘、包装技术培训,非公企业党支部经常性地组织党员职工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技能比拼、现场观摩、管理知识讲座等活动。三是创新党课方式,丰富学习内容。过去在农村党支部党员大会上讲党课的形式单一,只由挂钩领导讲党课。现在改由挂钩领导重点宣讲党的重要理论知识和重大方针政策、支部书记传达通报近期县乡重要工作部署及安排,并有针对性地邀请农技部门专家、技术员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农产业知识讲座,还有新农村指导员、大学生村官与农村党员就学习心得、致富信息、产业发展作探讨交流,使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丰富多彩,增强了“三会一课”的吸引力。
【启示】
创新设置 篇6
关键词:优化组织;工作模式;组织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145-02
第一采油厂管理着37个基层班组和两座集输联合站。现有员工1730名,青年419名,团员114名。采油一厂团委下设团支部14个,专兼职团干部43人。
一、优化组织设置,尝试片区管理
1.优化组织资源创建片区
针对采油一厂各团支部团员人数少,开展活动声势和力量不够的情况,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入手进一步整合力量,规范管理。首先科学划分片区组织。根据“有利于加强交流开展工作,有利于整合资源增强活力,有利于联系青年服务企业”的原则,按照单位属地将采油、输油、注水、技术、管理等不同岗位性质的14个团组织对等划分为东、西两个片区,构筑区域内基层团组织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工作新格局。其次择优选配片区组长。我们以综合能力较强、工作业绩突出为标准,通过团干部自荐、团组织推荐的公开选举方式为每个片区分别选定了组长,并由各团支部书记轮流担任所在片区的副组长,配合组长协调开展各项工作,从而充分发挥每名团干部的个体优势。三是明确片区管理职责。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及时按照厂团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协调片区各单位开展大型活动和生产突击行动,根据片区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片区特色活动;负责联络沟通,发挥上传下达作用,定期召开片区工作联系会议,传达厂团委工作部署和有关要求,及时向厂团委汇报、反馈工作和相关信息;负责督促指导,发挥检查指导推动作用,协助厂团委做好本片区团组织各项工作的检查和推动落实,指导帮助并全面提升基层团组织建设水平。
2.建立健全制度规范运行
一是片区集体办公制度。规定每周四下午为各片区单位集中办公时间,共同分析讨论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难点,研究制定下步工作。二是片区信息反馈制度。通过在片区中建立团组织“QQ”群、推行信息反馈卡、开设网络信箱等,畅通信息反馈渠道。要求各片区每周上报工作类信息不少于3条。三是片区活动开展制度。各片区要根据共青团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片区特色,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有规模和影响力的活动。四是交流互访制度。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片区间的现场交流会,以青年文明号创建班组、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特色团支部等各类示范点为标榜,共享经验成果。五是经费使用制度。划定片区管理专项使用经费,采用实报实销的方式,由厂团委直接审批。
3.强化阵地建设搭建平台
一是充分利用采油厂阵地。利用采油厂现有的厂史展览馆、港五井、采油二队展室三级教育基地,每季度分片区组织团员青年轮流参加“爱国爱企”主题教育活动。二是全力打造片区特色阵地。先后建立完善了共青团网站、青年广播站,成立了“摄影、舞蹈、文学、音乐”四个沙龙协会,开辟了文化长廊、制作了基层团支部橱窗、展板,为团员青年全方位搭建展示平台。三是全面共享片区阵地。利用各片区单位、培训学校等不同资源,组织开展青年管理平台使用、计算机基础操作、拓展训练、专题团课等培训学习活动,实现同一片区单位的团组织资源共享。同时,以片区为单位集中制作了“流动书吧”,实现了团组织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二、完善运行方式,实施项目管理
1.充分掌握“上情”,做实重点项目
一是抓实细化分解环节。以片区为管理单元,制定并进一步量化形成重点项目任务书及运行表,通过试点、承办、指派、认领的方式,由不同类型的工作单位分解承担不同的工作内容,规定具体落实时间,细化考核目标,明确执行回馈方式,使各A类项目都能得到较好的落实。二是抓实过程管理环节。通过片区内部交流、定期检查、分类指导等措施,确保重点项目在基层团支部有计划、有落实、有档案、有宣传,并利用每周四集中办公时间向厂团委总结汇报,每月在政工例会上进行成果通报及考核讲评。三是抓实评选推优环节。结合油田公司重点项目的评优申报工作,我们积极组织基层团支部开展成果申报工作,并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申报内容进行综合评定,从优筛选、公正推荐,既调动了基层团支部的参与热情,又提升了评优质量。全年共完成油田公司团委下达的重点项目11个,并有57人次在油田公司开展的青年创新创效、主题征文、技能比武等多项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2.深入研究“内情”,做精专题项目
首先,优选活动方案。厂团委根据工作需要在确定专题项目内容的基础上,采取竞标承办的方式对各团支部提出的活动方案、推动举措、经费使用预算等进行优化精选,最终通过投票的形式确定承办单位和项目方案,从源头上保证了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其次,精心组织承办。项目方案和承办单位确定后,我们及时成立了以片区组长为负责人的项目推动组,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严格按步骤筹备落实。在此过程中,采油厂团委适时地进行指导帮扶,并在资金提供、场地物资协调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确保了活动有序开展。三是,注重宣传展示。活动中,我们坚持做到团旗团徽展示率100%,邀请党支部书记参加率100%,广大团员青年宣传发动率100%,媒体宣传率100%,确保专题项目旗帜鲜明、氛围浓厚、参与广泛、影响力大。2009年,通过竞标承办的方式,我们先后策划并开展了“应对挑战、青年争先”知识竞赛、青工综合技能擂台赛、“青春献岗位,增产迎国庆”主题实践活动等10余项异彩纷呈的专题项目,取得了较好效果。
3.广泛了解“下情”,做亮特色项目
一是亮出特色主题。以团支部为单元打造具有本单位特点、符合青年需求的主题活动,积极建设特色阵地、创建特色文化、制定特色系列活动方案,通过各级青年网页、团支部橱窗展板进行全面展示,力求达到青工能详、厂内闻名、外界有声,如采油二队推行的青年志愿者五项服务工程、采油七队安全型团支部建设、地质研究所开设的“技术服务列车”等特色项目都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二是亮出特色做法。厂团委每月召开一次“个案分享会”,采取集中或片区内部交流互访的形式,组织基层团支部介绍自己成功或效果欠佳的特色项目案例,总结并分享经验,查找并分析问题,不断提升基层团干部的创新能力,促进基层团组织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三是亮出特色典型。通过建立健全激励评比机制,在班组间落实开展日常性的安全小明星、学习小明星、管井明星、创效明星等评比活动,典型形象上墙、典型事迹上网,并积极推荐参加采油厂优秀青年培养和选树活动。2013年,本厂开展的“十佳优秀青年”评选活动中,60%青年获奖者均来自于基层特色项目中的典型人物。基层团组织特色项目的开展具有一定的试验性和推广性,也为今后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强化激励措施,实行积分考核
⒈明确考核体系
一方面细化考核标准。我们针对全年各类项目内容制定并下发了《采油一厂2009年共青团工作考核细则》,进一步明确工作内容、要求和标准。另一方面明确考核形式。我们根据基层团组织工作内容和特点将积分划分为基础分和附加分两部分。在基础分考核中采用扣分法,我们将组织建设、会议学习、计划安排、推优工作等基层建设体系要求的基础性工作以满分计算,根据各团支部完成情况进行扣分。在共青团重点工作、活动及临时安排部署的其他工作的考核中均采用加分法,根据工作创意、实施效果给予一定的分数。
2.抓实考核措施
一是自我评价。我们在每月初集中下发重点工作考核表明确阶段工作内容和考核标准,要求各团支部每季度对照考核内容和标准进行自查,做出自我评价,并将工作完成情况以书面报告的形式上报厂团委。二是督导检查。结合评价结果,厂团委采取日常与定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召开工作例会、总结交流经验等形式,进一步考核基层团建工作的情况。同时,成立检查组,每半年开展一次全面督促、检查和指导,客观的了解情况,做出公平评价,并将检查结果于当月政工例会上公布。三是综合考评。我们将基础工作和重点工作以4:6的比例进行划分,重点体现油田公司团委和厂团委重点工作内容的落实,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察看、走访座谈和进行青年满意度测评等方式综合评定全年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确保了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强化考核激励
一是物质奖励激励。我们重点对团组织工作业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提高奖励额度,扩大奖励级差,增强了激励效果。二是强化精神奖励激励。每年末组织召开共青团工作成果展示会,对一年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集中表彰,并宣传他们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引导激励团干部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投身共青团事业。三是政策导向激励。我们把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资格,多方结合为团干部畅通推优渠道。
几年来,在油田公司团委和采油厂党委的指导帮助下,经过两级团组织的共同努力,采油一厂团委涌现了一大批先进青年集体和个人,共青团工作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升。今后,我们将和全体团干部一道,带领采油厂广大团员青年,继续秉承务实的作风、严细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不断推进基层团组织建设再上新水平,为采油厂和油田公司的建设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阮霖.民办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探析[J].华章,2012,(20).
[2]龙妮娜.刍议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的创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6).
[3]章建,秦广龙,刘梅.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现状调查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S1).
体育院校跆拳道课程设置创新研究 篇7
1 体育院校跆拳道课程设置的总目标
根据近几年来体育院校跆拳道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以及在读本科生的未来就业意向, 以教育部教体艺[2014]4号文件颁布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中提出的具体要求为指导, 按照“综合、交叉、前沿”的原则, 在跆拳道教学过程中应降低竞技跆拳道动作难度, 增加大众跆拳道内容的学习,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拓宽知识面、扩大就业面, 培养出能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具有跆拳道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现代科学训练理论与方法及跆拳道训练技能、能胜任竞技运动、教学训练、科学研究等工作的跆拳道高级专业人才。
2 体育院校跆拳道课程设置的现状
2.1 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
跆拳道课程应包含礼仪、文化、竞技、品势等多方面的内容, 但奥运会跆拳道比赛只设置有按级别进行的竞技比赛。虽然我国从2006年开始组织全国大众跆拳道锦标赛以加强品势在跆拳道训练中的地位与作用, 但受到奥运战略和举国体制的影响, 长期以来各体育院校无论是对跆拳道专选班还是跆拳道选修课, 仍然过多地注重竞技实战技术的训练而忽视对于跆拳道品势的学习。其主要原因有: (1) 品势的练习方式与内容较枯燥乏味, 无法引起教师的重视和同学们的兴趣; (2) 跆拳道运动在我国起步较晚, 许多跆拳道教练员和教师都是从其他格斗类项目转来的退役运动员或教练, 对跆拳道品势接触较晚; (3) 国家大众跆拳道比赛是在跆拳道引入我国十年后才逐渐开展, 比竞技比赛整整晚了10年, 这也体现了主管部门对于品势的重视程度不足。
2.2 课程学时分配不均
“0”代表未开课
现阶段, 我国10所体育院校对于跆拳道的学时安排如表1所示, 虽然10所体育院校的运动训练专业或民族传统专业均开设有跆拳道专选课程, 但课时分配相差较大, 北京体育大学在本科四年期间开设课时最多, 共800课时;而西安体育学院开设的课时最少, 为504课时。5所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开设跆拳道课程, 其中武汉体育学院在此专业将跆拳道作为学生的第一专项或第二专项进行训练, 致使跆拳道课程在课时安排上有所不同 (部分体育学院将跆拳道设为其他专业的第一或第二专项) 。同时, 除了天津体育学院和上海体育学院没有开设跆拳道必修课外, 其他院校在各个专业均开设有跆拳道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各体育院校在跆拳道课时分配上的明显差异, 需要专业的跆拳道课程编制者或实施者以北京体育大学和武汉体育学院跆拳道课程课时的分配情况为基础, 探索出更加科学的培养专项人才的跆拳道课时安排。
2.3 理论课时少, 课程缺乏趣味性, 学生实践能力较差
由表2可以看出, 有7所院校对于跆拳道竞技、品势与理论的课时安排分别为70%、20%和10%, 而天津体育学院与广州体育学院的技术课占所有课时的90%左右, 这样的课时安排使跆拳道教学变得枯燥乏味、缺少趣味性, 也严重影响学生掌握必要的跆拳道理论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造成一些学生理论意识淡薄、几乎无自学自练能力以及毕业后“基础不牢、专业不专、能力不全”的后果;只有山东体育学院是相对减少了技术训练的课时, 更加注重学生在专项上的全面发展。同时, 根据这10所体育院校对跆拳道毕业生的要求发现, 纸质论文的字数均在5000—6000之间, 并运用多媒体进行论文答辩 (北京体育大学需先进行论文预答辩) ;90%以上的院校要求毕业生在毕业时具有二级及以上的专项裁判等级, 仅有武汉体育学院毕业生需达到跆拳道黑带二段。但这样的毕业要求与当今社会对于跆拳道专选班学生实践等方面能力的要求相距甚远, 造成有的学生在毕业后连最基本的跆拳道教学与训练工作都无法胜任, 更无教学的创新能力可言。
2.4 教师教学缺乏创新, 科研能力较弱
我国各个高等体育院校的跆拳道教学实践能力并不逊于国外体育先进的国家, 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跆拳道教育工作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非常严重, 再加之体育教师的实践工作负担过重, 体育科研条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大多均只停留在跆拳道教学改革、发展现状及跆拳道各类比赛的赛况分析上, 难于进行专题研究, 导致我国跆拳道理论研究比较落后。
3 体育院校跆拳道课程设置创新的具体实施细则
3.1 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跆拳道运动在我国的不断普及与推广, 跆拳道的教学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如果教师不及时更新知识, 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就不能适应跆拳道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要求。因此, 各体育院校应尽可能地提供场所和设备供教师进行专题研究, 并根据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 有目的、有计划地派遣跆拳道教研室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体育院校间的互相交流或直接派遣到韩国优秀的跆拳道队进行学习交流, 培养造就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跆拳道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名师或专家, 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好的青年教师队伍。
3.2 教材建设
我国已出版的跆拳道教材虽逐年增多, 内容也在不断增加, 但无法对当今跆拳道在体育院校开设的不同性质的课程起到全面性的指导作用, 且缺乏与教材配套的音响光碟。因此, 应通过在全国各个体育院校及专业队召集跆拳道领域比较有威望与造诣的专家与教师结合跆拳道在高校的发展现状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共同商讨教材编写的计划与方案, 使最新跆拳道教材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动态性, 并与学生的兴趣和实践的需要相结合。同时, 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行现场动作分析, 使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各种技术动作来规范和提高技术水平及对技术动作的分析能力, 从而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 跆拳道技术课必须在传统的以竞技跆拳道教学为主的基础上, 适当增加品势的练习时间, 并增添一部分适合大众在跆拳道馆和俱乐部练习的跆拳道相关内容 (如跆拳道操、跆拳道舞等) , 使学生丰富本专业技能, 从而更好地适应大众对于跆拳道健身的需要, 拓宽就业渠道。
(2) 在跆拳道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形式, 培养学生创造、创新及自主创业能力, 加强学生思维和方法训练, 培养学会学习的能力及科研能力。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过去过分注重跆拳道竞技技术的倾向, 逐步培养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以及社会体育的相关工作能力。
(3)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跆拳道教学要突破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技术以及发展体能的局限, 教师要从只提要求、下达命令向重视情感激发过过渡;从提倡苦学苦练向创造条件使学生乐学乐练过渡;从单向知识传授向多向情感互动过渡;从一味指责失误向让学生品尝成功喜悦过渡。同时, 教师应根据跆拳道项目在国内外的最新动态和进展, 着实推进跆拳道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 确保综合性、创新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实践教学比例有所增加。
(4) 体育院校跆拳道专选班的学生主要来自于省市级运动队以及普通高中, 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因材施教:对于普通高中生要增加跆拳道技战术等专业运动训练;而对于来自运动队的学生要加强跆拳道专项理论学习, 提高其文化素质, 避免就业时出现“一边倒”的现象。同时, 各体育院校在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跆拳道人才的大背景下, 应根据跆拳道专业学生的未来就业意向, 如体育教师、跆拳道教练、自主创业或公安干警等,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具有针对性的内容供学生选择。 (见表3)
(5) 对于应届毕业生的毕业要求除了毕业论文及多媒体答辩外, 也可根据学生在大四学年的具体实习情况, 让学生拍摄一段关于自己实习期间的小视频来展现自己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专业技术水平、教学能力、实践能力或创新能力;同时, 教师要与每届毕业生探讨他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学校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 以此来更加完善体育院校的跆拳道课程设置情况。
3.4 教学评价
由于体育院校专业的特殊性, 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尽可能多的专项理论知识, 还要具备熟练的专项技能, 因此, 单一期末成绩的教学评价已经无法判断学生对于本专业专项的掌握程度。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应从终结性向过程性转移, 突出示范特点, 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促进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配合, 落实课堂考能力、单元考技评、期末考技术、结业考理论的考核方法。在目前新时期的课程改革下, 为培养复合型人才, 体育院校跆拳道课程评估体系应根据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组织与管理、考核、教学改革、教学效果六个方面构思, 形成多层次、多因素的课程评价体系。
4 结论
(1) 目前我国大部分体育院校的跆拳道课程内容较为单一, 课时分配比例不均且缺乏系统性, 教师上课缺少趣味性和创新性, 导致本专业学生基础不牢、专业不专、能力不全, 在毕业后无法胜任跆拳道基本的训练与教学工作。
(2) 优化体育院校跆拳道课程的教学内容, 完善教学内容体系。跆拳道课程在传授竞技技能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社会体育工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加强跆拳道理论方面的教学, 并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及就业意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以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培养出能适应未来社会需求高级跆拳道专业人才。
(3) 教师作为课程的实践者, 应参与到跆拳道教材的编写过程中, 使跆拳道教材能够真正的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动态性, 并与学生的兴趣和实践的需要相结合。同时, 学校应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机会与其他国内外优秀体育院校的跆拳道教师或教练进行交流与合作, 鼓励团队建设, 通过互相学习不断提高跆拳道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以及与跆拳道方面的科研能力。
(4)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从目前期末考试的终结性评价向课堂能力考、单元技评考、期末技术考和结业理论考的过程性评价转移。改变过去单一式的教学评价, 逐步建立多层次、多因素的课程评价体系, 客观上使教师和学生注重平时的努力和积累, 使整个教学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S].教体艺[2003]7号文件.
[2]申旭.西安体育学院跆拳道专项课教学改革初探[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16) :178-137.
[3]唐伟.国外体育院校课程改革对我国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发展的启示[J].2012 (06) :50-53.
[4]庞俊鹏.我国高等院校跆拳道教材建设现状的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 2012 (05) :598-600.
[5]刘兵.“十二五”时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6]魏忠凤.后现代课程语境下我国体育院校课程建设的构想[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2 (05) :110-113.
创新设置 篇8
一、语文作业设置应遵循的原则
1.作业的有效性
在目前的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 即教师在下课前匆匆布置一下作业, 很多同学都没有弄清该如何将作业与上课内容相联系。为激发学生对课外作业的兴趣, 教师首先要对他们讲解语文课外作业的意义和目的, 提出明确要求, 指导其完成作业应遵循的步骤和方法, 从而保证作业的有效性。
2.作业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应是一个自主进行的过程, 而作业在激发其语文学习兴趣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带有趣味性的作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还能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作业的层次性
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既要面向全体, 又要兼顾个别差异, 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提高他们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发展语言交际能力。
4.作业的针对性
教授完一堂语文课后, 教师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学生的知识、语文水平, 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 以帮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5.作业的延伸性
社会需要的是全面的高素质人才。语文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课本知识;教师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让他们了解各方面的知识。因此, 教师可要求学生借阅一些图文并茂、幽默诙谐的趣味读物, 便于他们在轻松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敏感性, 感受语言学习的乐趣。同时, 教师还应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在课外阅读有关书籍和报纸, 以培养他们持续阅读的习惯。如《中学生语文报》既有报道国内国际大事的“实事之窗”, 又有“校园热点”“名人风采”“开心驿站”等栏目, 内容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又能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6.作业的实践性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具有实践性的语文作业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多元认知能力。例如, 教师在学校中可组织学生进行话剧表演;在家里要求学生与家长扮演角色进行交流。
二、语文作业设置应注意能力的训练
教师应适量安排作业, 尽量少布置一些死记硬背、机械的客观性题目, 增加一些课外活动, 如朗诵、书法等, 让学生真正做到劳有所获, 做有所得。
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获得语言基础知识和具有用语文交际的能力。因此, 教师应灵活设计课外作业, 既包括口头作业, 又有书面作业, 同时还应注重知识性和实践性, 以利于学生全面地巩固知识、发展语言能力并反馈教学效果。
三、语文作业设置须注重方法, 提高实效性
1.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相结合
口头作业, 如角色表演、朗读、背诵、讨论等, 不仅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还有助于他们在完成作业中形成互学互助的团队精神。书面作业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 书面作业的量不能太大, 作业内容也要注意具有代表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课外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 是对学生这四项语言技能的检验和强化手段。因此, 教师要灵活处理每节课的作业, 时常变换作业的形式, 从而能有效避免学生产生单调、乏味的感觉。
除此之外, 教师不但要布置书面作业, 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现状布置, 读词组, 朗读、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回答问题, 表演课文和根据课文内容排练话剧等其他形式的口头作业。
2.应注意语言的知识性和实践性
熟练掌握语言基础知识是学生各种语言能力形成的前提, 教师在布置语文课外作业时一定要以巩固、加强和检查学生的语言知识为主。但是, 语文是一种学习工具,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学习工具的能力。课外作业如果仅注重语言的知识性还是远远不够的, 还应强调语言的实践性, 这样才能贯彻交际语言的教学思想。所以,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学生用语文做社会调查或通过其他渠道获取信息, 然后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教师汇报。
四、语文作业设置要多样化
教师可增加作业的难度, 让学生设计制作语文小报、墙报, 给他们指定话题或题目, 收集、整理并摘抄一些令其感兴趣的内容, 同时要求他们设计插图、进行排版等, 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入手来拓展知识面, 掌握制作报纸和处理文档的简单技能。
1.布置基于网络的语文作业
教师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如网络平台, 建立学习网站和交流论坛, 开发语文教学资源, 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师生间交流的方式, 或将学生的作业上传到论坛上以增强学生对作业的重视程度, 提高他们的成就感。
2.组织丰富的语文课外活动
教师可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 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话剧表演、主题班会、作品展览等, 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相关活动之中, 如语文课本剧的表演、生日晚会、暑假夏令营等, 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总之, 教师应围绕语文教学要求和目标布置作业, 从听、说、读、写等多个角度来拓宽学生的视野, 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使学生获得初步运用语文的能力, 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2]《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中央文献出版社, 1988.4.
[3]晓苏.语文教学与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1992.
[4]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2.
[5]庄文中.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234.
[6]潘纪平.语文审美教育概论.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5.6.
创新设置 篇9
一、专业及课程建设
(一)专业及专业群含义
专业群建设的意义:一是建设专业群有利于形成专业集群,形成群体优势;二是有利于做强骨干专业,形成品牌优势;三是有利于建成系列化实践教学条件,形成教学资源的共享优势;四是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形成教师的相互补充和支撑优势;五是有利于处理好专业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可形成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专业方向,促进学生充分就业优势;六是有利于增加学校与企业的结合点,扩大职业院校的服务面向;七是有利于增强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形成竞争优势。
(二)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目标要明确
建设一个专业或专业群,必须根据专业调查和市场需求,明确提出专业或专业群总体建设目标。(1)围绕产业链构建专业群。(2)围绕职业岗位群构建专业群。(3)围绕学科基础构建专业群。
(三)专业及课程建设内容要翔实
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内涵发展
基于专业群建设的课程体系,适合采用“平台+模块”式的模式构建,以酒店管理专业群为例。“平台”是由公共课和职业技术基础课组成,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要求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
建设思路:多管齐下,强化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素质;灵活制订教学计划,做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模范,全力提升专业人才的技能水平;针对酒店企业人才能力要求,重视技能培养,增强学生专业能力,通过科技创新等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就业岗位的层次和质量。
建设措施:一是加强社会实践和实习的引导,让学生到对口帮扶的贫困地区进行社会实践,接受教育,并邀请企业家进校园举办讲座,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学生主动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意识;通过党团、社团、文娱、体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每个专业每学期开展一轮这样的活动。二是各专业继续加强与区域内知名酒店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扩大校企合作的接触面,并将校企合作层面从目前的企业支持高校办学为主,扩展到学校支持企业发展的高度,实现校企双赢。每个专业建设1~2个甚至更多的紧密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三是各专业紧跟技术进步,跟随企业的用人标准,及时调整各种主流技术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比重,提高学生对相关国际标准的了解程度,提高对学生适应就业岗位的各种能力的要求,使专业建设在产业主流技术变化中进退有据,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始终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四是加大校企订单、定向等方式联合培养的实践力度,实现全程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人才,通过学生到企业岗位工作实践,真正实现工学交替。五是以品牌专业建设为契机,深化教学与考核方式的改革,继续施行“以项目(任务)为中心、案例驱动教学、边讲边练”的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采取工学结合的方式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2. 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团队
专业群建设有利于教师团队的形成,构建良好的师资队伍环境。建立“专业带头人”制度,其选拔标准,一般从技术水平、领导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加以评判。教师团队建设的另一项任务是“双师型”骨干教师的培养,要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教师团队。
建设思路:建设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素质、知识结构不断完善的教学和科技创新团队。
建设措施:加强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在各专业构建培养梯队;教师培训继续向“双师型”努力,加大力度,采取措施鼓励教师获得“双师”认证;进一步加强与实习基地企业的合作,加强专业教师在企业的技术交流和兼岗,确保专业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市场实际;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种相关学术会议,聘请与本专业相关行业企业专家交流、讲学、合作科研或兼职工作,以带动和提高本专业教师的技术创新和服务水平;鼓励专业教师面向社会,积极参与政府、社会、行业协会的相关技术服务工作,聘请旅游、酒店领域的专家、学者、高管担任顾问,指导学生创新和毕业设计;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教师团队。
3. 以“工学结合、项目为中心、案例驱动教学、边讲边练”为核心,搞好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
建设思路:根据“项目为中心、案例驱动教学、边讲边练”的指导思想,从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评估标准化、专业主干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四个方面着手,同时推进。
建设措施:以就业为导向,做好每年一次的专业(群)市场调研,研究企业用人需求,划分各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依此设计课程模块,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酒店业各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参照星级酒店认证的资格标准,建立各专业课程评估办法,实现课程评价的标准化。
抓好各专业(方向)主干课程的建设,每个专业建设4~5门核心课程。全部核心课程均按照工学结合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标准建设。
每年定期完善和优化各专业(方向)教学计划、课程大纲、实训计划、实训指导书、教师教案等基本教学文件。
在重构行动体系的思想指导下,按照生产实际,建设可供旅游、酒店类专业进行专项实训、顶岗训练(项目再现),以及跨专业综合实训的一体化实训环境。
4. 建设开放、共享的实训基地,使培训和社会服务达到新层次
建设思路:利用“宗科”集团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的契机,发挥整个专业群的优势,大力拓展面向社会的酒店人才培训,配合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努力成为本地域酒店高级人才培训认证基地;成为立足成都、辐射四川乃至全国的服务基地;加大对社会服务的力度,进一步扩大专业群对社会的贡献。
建设措施:坚持“双证制”培养方案,专业认证的推广力度,扩大现有初中级培训的规模,形成初中高多层次、全考培训体系。
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应为:(1)专业群内各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基地;(2)校企合作企业的职工培训基地;(3)本地区职业技能训练考核鉴定基地;(4)技术开发应用与推广基地。
5. 建设高度共享的专业群教学资源库
建设思路:教学资源库是指按照一定的技术规范和专业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的,由优秀的数字化媒体素材、知识点素材及示范性教学案例等教学基本素材构成的,可不断扩充的开放式教学支持系统。
建设措施:发挥龙头专业和群内各专业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整合专业与合作企业的教学资源,以及技术、行业发展的相关信息,对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平台,对外向合作企业甚至全社会开放。
二、专业管理创新
1.专业管理目标的准确定位是专业管理创新的逻辑起点。有什么样的管理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专业建设水平。高职院校自主设置专业必须充分考虑专业体系的结构、规模、质量和效益。
2.专业管理组织结构的调整优化是专业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管理应实行院系两级管理,院级严格审查专业设置条件,把握专业建设方向;系部负责专业建设的规划与实施;教务处对专业的设置与调整进行指导协调与监督,以保证专业建设能最大限度地贴近市场需求,贴近职业岗位群,贴近技术领域,提高专业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3.专业管理队伍的开放建设是专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形成教育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和实践工作者三位一体的结构系统,使专业建设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将市场经济规律和高职教育规律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专业建设的市场化、现代化水平。
4.特色专业的创建是专业管理创新的中心任务。形成专业特色是专业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不懈追求。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为依据,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订单式培养为特色的专业,以特色专业的发展带动高职高专办学特色的形成。
5.专业的整合分流与结构优化是专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1)专业的分类整理。当前,要对照教育部最近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目录(试行)》(教高[2004]3号)、《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教高[2004]4号),根据市场需求和专业师资等条件,对学校现有高职专业进行分类整理,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做到“稳定规模、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2)专业的结构优化。要在保持与国家产业政策相适应,与劳动力流向相一致的基础上,立足地方,面向市场,服务经济,以创办优势专业。
高职教育始终要面对两个市场: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满足了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体现了就业市场的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的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需求,是目前最典型、最切合中国高职高专教育发展实际的专业建设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廖克玲.当前中国高职院校产学研与就业关系问题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07, (1) .
[2]李洛, 廖永红, 陈建潮.以就业为导向确定高职高专培养模式[J].辽宁教育研究, 2006, (1) .
[3]卢致俊, 曾华, 张海峰.高职院校专业体系的特征及其构建[J].教育与职业, 2006, (33) .
[4]郑确辉.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J].教育与职业, 2006, (30) .
[5]应智国.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 2006, (14) .
[6]刘欣.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摭论[J].职业技术教育, 2003, (1) .
[7]陈家颐.高职专业设置创新与管理体制变革[J].职教通讯, 2003, (4) .
创新设置 篇10
1 课程设置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国内已有数十所大学为翻译专业本科学生开设了同声传译课。以北京为例, 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以及中国石油大学等几所高校都先后建立了同声传译语言实验室。此外, 国内还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复旦大学和四川大学等几所大学也加入了这个行列。此前, 这些院校的同传课主要是为硕士研究生开设, 或是面向社会开办同传培训班。毫无疑问, 利用高规格的同传语言实验室专门为本科生开设此课程, 其初衷和目的是使学生具备更为专业和精准的语言翻译能力, 使他们在走向市场时具有更大的竞争力。但是如何在本科生有限的语言能力和水平上开展同传教学,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传授复杂灵活的同传技能, 这对学生和老师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教学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实际操作难题。
首先, 在课程的硬件条件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一些院校的同声传译实验室或实践基地并不完善。部分院校没有真正的同传仿真实验室, 而是利用传统的语音实验室进行这门课的讲授。即使有独立的同传实验室的学校, 条件也不尽理想。因为本科生数量往往多于研究生, 所以只有两个或四个同传箱的实验室无法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由于这门课程的特殊性, 实战训练占很大比重, 学生除了课上的理论学习和训练, 更需要借助大量的课外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同传技巧和能力, 需要利用仿真的同传设备来建立起同传独有的反应机制。而且由于同传的高难度和高强度, 往往需要两人合作共同完成一项同传任务, 所以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除了翻译技巧, 还要熟悉各种机器的使用和功能的转换, 包括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交替与配合, 这些都需要借助专业的设备来训练。
从更为科学的角度来说, 这门课程的开设需要依托一个同传实验基地, 即学校除了要开设专业的同传实验室来支持实践教学, 还应当建设配套的网络平台、人才和翻译服务系统以及各种翻译成果推广和转化机制:“高校的数字同声传译实践基地应该具有数字化、智能化、综合化、网络化等特点, 实践基地要基于校园网络平台, 并引进各种信息化管理手段, 根据学科教学和科研的发展规律, 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服务功能来进行。” (赖妙芳, 2011:20) 这样的实验基地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课堂学习, 也能够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实战演练机会, 使他们得以接触最新的知识领域和翻译市场, 在实践中迅速掌握和提高同传技能和水平, 同时也达到了服务社会的目的。
其次, 在课程的软件配置方面——师资力量和教材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情况。口译训练离不开大量实践。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口译课授课老师必须有一定的实践量, 同传课老师更是如此。为此, 授课老师自己本人要积极参与口译实践。这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同传水平能力的提高, 也使他们能够在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补充最新鲜的资讯和专业知识, 使授课内容围绕市场需求不断更新,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比如, 复旦大学就要求这门课程的授课教师“除了必须具有国内外具备相当资质的高等院校会议口译专业硕士或以上学历外, 还必须保证每年80-100天左右的会议口译出勤工作量”。 (管玉华, 2010:83) 令人担忧的是, 有的院校缺乏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同传教师。一是因为同传人才本身就稀缺, 二是因为有些老师一旦成为这方面的人才就会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课堂之外, 实践与授课本末倒置。种种原因都造成同传师资质量和数量上的不足, 从而影响了课程质量。
除了师资, 同传教材的不够完善也是这门课程的一个软肋。由于该课程在国内开设时间较短, 虽然近几年随着同传成为大热的专业越来越受到重视, 新的教材也有所涌现, 但和其他课程的教材相比, 同传类的教材数量不是很多, 质量也参差不齐。尽管很多口译教材中都会有专门的章节谈到同传, 但这些教材基本上都是以交替传译为主, 同传仅仅是作为一两个单元的概论式介绍, 不能提供系统的训练指导。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市场上专门的同传理论书籍和教材主要有以下几本:仲伟合等编写的《同声传译基础》, 由外研社与2010年出版;曾传生编著的《英语同声传译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曾传生编著的《英语同声传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出版;仲伟合主编的《英语同声传译教程》, 高教出版社2008年出版;陈翔编写的《同传捷径——英语高级口译实战演练教程》, 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出版;胡刚和陈鸿金编写的《新世纪英汉同声传译》,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张建威编写的《实用英语口语同声传译》,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初版, 2005年再版;张维为编著的《英汉同声传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初版, 2006年再版。这其中, 除了仲伟合等编写的《同声传译基础》在时效性、理论性和科学性上比较突出之外, 大部分教材或理论书籍都不能完全满足授课需求。有的内容略显单薄, 只是对同传理论和技巧做了简要的梳理;有的则堆砌了大量练习材料, 缺乏针对性和根据不同技巧训练而进行的更为细致的划分, 内容也稍显滞后。当然, 同传课的上课材料并不完全依赖于教材。如前所述, 教师必须随时补充新鲜的训练材料, 让学生接触到第一手的专业资讯, 了解翻译市场的即时需求和热点话题, 但一本比较完善的既包含理论介绍, 也包括技巧进阶训练的同传教材还是必不可少的。
2 教学策略和模式的创新
由于硬件和软件设施的不够完善, 同传课的开展面临着不少困难, 具体表现在教师自身能力的欠缺、教学内容的陈旧或杂乱以及教学方法的不够科学等等, 因此必须摸索出一套“因课制宜”的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效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建立特色鲜明的授课模式;2) 推广教学相长的实践模式;3) 积累实效性和实用性兼具的教学材料。
首先, 要建立起独具特色的授课模式, 具体手段包括严格筛选生源, 实行小班授课和双教师授课等。由于本科生的英语水平有限, 可以根据不同学校学生的实际水平, 把这门课设置为必修或选修课程。如果是选修课程, 则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筛选, 从而保证教学进度和质量。可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 通过笔试和口试进行选拨。笔试旨在考察学生的语言基本功, 可以以四六级考试的成绩作为参照。口试旨在考察学生的语音、语调、表达能力和英汉互译等实际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此外, 考虑到实验室条件和该课程自身的特点, 最好能抛弃传统的授课模式, 大胆创新, 比如可采取小班授课以及双教师授课的方式。同传是一门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的课程, 学生不仅要有很好的英文功底、快速的反应速度、超强的短时记忆能力和广博的背景知识, 更需要建立一个至关重要的大脑机制——分脑, 即一脑多用的机制。学生要在听的同时, 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翻译, 同时不间断地接收新的信息, 再进行分析和翻译。也就是说, 要具备听说同步的能力。等分脑机制基本建立起来之后, 再进入其他的技巧训练, 比如顺句驱动、预测、整合以及视译等等。这些复杂的技巧训练必须依赖大量有针对性的练习, 小班授课的条件下, 同学们可以分组进同传箱模拟练习, 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足的练习机会。而双教师授课, 则有利于老师对每位学生的练习进行监听、评论、纠错以及提出指导性建议, 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让外籍教师参与授课, 充足合理的师资配备将对学生起到很大的帮助。筛选生源、小班授课和双教师授课等这些独创性的做法都凸显了同传这门课程的独特性。实践证明, 灵活的授课方式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 更有利于学生技能的切实提高。学生们通过高强度和科学化的训练, 能够在短时期内迅速提高同传技能。
其次, 在同传这门课程中尤其要注重教学相长。在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 为低年级开设的是一些基础课程, 注重语音、语调、语法以及口语等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而到了高年级, 课程设置则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战性, 所开课程更注重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综合培养, 同传课尤其如此。教师在讲授时不仅要阐明理论和基本技巧, 更应该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 使同传理论深入浅出, 紧密结合实际, 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吸收。此外, 高年级学生往往已经进入课外实践甚至找工作的阶段, 他们会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专业问题请教老师, 这对老师也是一种挑战, 老师自身的实践技能直接决定了其指导的水平。优秀的同传教师不仅要能胜任课堂上的教学, 还要保持不断学习的精神和积极实践的劲头, 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最后, 要注意搜集和积累实效性和实用性兼具的教学材料。前面我们已经谈到过同传教材的不尽人意, 所以授课老师必须通过多种渠道, 结合自己的实践, 为课程配备大量极具实效性和实用性的练习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来自各种大型会议的资料, 也可以是来自网络、电视媒体等的录音、录像或光碟材料, 如每年的国务院总理、外交部长的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新闻发布会、国家领导人互访时的演讲、各类国际会议现场音频视频、CCTV国际频道访谈, 主题讨论节目以及国外新闻社的新闻等等。第一手的练习资料可以增强课程的信息量、实用性以及趣味性, 为学生尽快融入实际的翻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 在本科阶段开设同传课程是一种挑战, 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各个院校必须逐渐完善硬件和软件设施, 同时大胆创新, 制定科学合理的授课方式, 在摸索中不断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摘要:近年来, 随着同声传译人才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强, 一些高校先后在本科生中开设了同声传译课程, 使这门原本只为研究生设置的课程成为英语本科课程体系中的一门精英课程。考虑到同声传译的特殊性, 该文探讨了这门课程在面向本科生开设时遇到的硬件及软件设施的不足, 并针对其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包括建立筛选机制、实行小班授课和双教师授课等。
关键词:同声传译,本科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赖妙芳.高校数字同声传译实践基地的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 (11) .
创新设置 篇11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在满足市场、行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要着力从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创新能力上来改善课程体系,凸显学科与职业的对接作用。高职教育在办学理念上明确了市场需求的重要导向,在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中,更应该从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教学目标的明确、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及课程有效实施上进行不断探索,由此来厘清制约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对策和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建筑装饰 课程体系 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157-02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在目标定位上更加侧重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在工科院校中,更需要从专业特色的培养中为学生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以下简称建筑装饰)专业作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点学科之一,在推进人才层次化发展中,应该从课程建设的方向发展上来厘清课程改革中共性问题,从历史沿革的课程教学创新中来构建专业特色。
在课程整合上,一方面要结合区域经济人才培养需求进行多种学科知识渗透,另—方面还要从装饰材料、装饰构造、装饰工艺以及装饰施工等方面来强化学科的应用性。因此,本文将针对建筑装饰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改革进行探讨,就建筑装饰专业学科改革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和对策。
1 高职建筑装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培养目标是学科专业设置的前提,也是适应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首要问题。对于当前高职阶段的建筑装饰专业来说,针对学科特点、行业人才需求以及毕业生就业能力等方面的调查和跟踪,根据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及目标来进行定位等,都将关系到整个学科建设的有序发展。
1.1 当前建筑装饰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结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要求来看,对于土建工程类下属的子类学科中,建筑设计并未详细界定学科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目标定义上,逐步确立了以项目为导向,以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目标在于通过“工学结合”来推进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然而,在学科专业细化上,对于建筑装饰专业课程设置上并未能突出装饰设计与装饰施工的平衡,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对于建筑装饰设计专业与学科专业目录中的室内设计专业在课程内容的区分界定不清。室内设计专业凸显艺术类学科培养方式,对于学生美术基础有一定要求,而建筑装饰专业则强调对学生施工方面的技能要求;二是装饰施工与装饰设计并重问题难以落实,特别是在有限学时限制下,对于设计与施工难以兼顾,更难以深入推进学科发展;三是装饰施工主导型课程最能契合专业设置,但对于装饰设计类课程与施工类课程的配合上却问题较多。因此,从学科建设及学科专业化发展上,要能够从工学结合导向上强化对学科与岗位职业的衔接,能够从学科体系的重组与整合上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1.2 建筑装饰专业学科分析
在建筑类学科建设与教育实践中,传统的课程体系包含在土木工程建筑体系中,如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城市规划等。学科的相互分离,使得建筑装饰学科显得更为单一,也造成了建筑类专业间缺乏协同的弊端。因此,在逐步打破学科体系藩篱的实践中,针对建筑装饰学科一体化课程的构建问题,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方法,才能够从传统学科教育的体系模式中不断优化,从而促进该学科的逐步完善。我们从建筑类学科目录中来看建筑装饰专业特点,其人才培养的方向主要侧重于技能型人才,尤其是注重高职教育与市场相衔接,学科教学与行业、产业的融合。学科与课程体系的改革,还要对装饰设计企业、装饰安装施工企业的职业岗位要求进行分析,对建筑类及艺术设计类课程进行融合,突出学生懂设计、会管理、能施工等综合应用能力,更好地满足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此,在职业院校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及职业迁移能力培养上,要结合建筑装饰学科的自身特点,从专业基础知识的共享、共建中,逐步过渡到高年级相关学科的拓展和延伸。如对于造价员要以造价知识为主,对于施工员要体现在材料及质检上,对绘图员则侧重于设计类科目的学习等,由此来逐步形成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科特色,也为学生能够更好地走进行业岗位,承担相应的岗位职责奠定基础。
2 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的课程重构
学科建设中,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学科在课程体系的梳理与总体设置上,应该体现学科内课程间的协作关系,特别是在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构建中,以典型的工作任务来明确学生在某学科中的具体能力,也增加了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主要特色。当前,针对课程改革实践中的课程体系的重构问题,一直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使命,特别是对实践课程的融入上,更要凸显理论与实践的平衡。
2.1 以职业成长为导向对课程体系进行分析
针对高职教育建筑装饰学科课程体系的分析,首先要从课程的结构和排序上进行探讨。高职阶段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认知规律,能够从学生的职业成长上凸显课程的综合性。基于此,针对过程导向下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要从课程结构的优化上满足公共素质课程、职业主干课程、职业基础课程与职业拓展课程的相互补充。如对于公共素质课程,要以专业课程为依托进行平行延伸,从学科专业的职业能力上,融入非专业课程的占比;对于选修课的设置上要能够拓展专业课的认知领域;对于职业基础课程,可以从职业核心课程中进行渗透不同领域的知识,以满足具体岗位在职业能力形成中的全面性要求;对于专业主干课程与拓展课程的搭配,要从行业领域的延伸上,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能力的职业迁移。
2.2 强化对学科内各专业间的融合与对比
高职阶段的人才培养注重于能力养成,建筑装饰专业在优化课程体系实践中,要把握住具体课程体系内各专业课程间的渗透与融合。举例来看,对于全能型专业,可以从施工岗位、设计岗位及管理岗位的成长上融入学习过程,让学生从中提升施工能力、设计能力和管理能力。因此在课程的组合及构建上,要能够从“施工、设计、管理”三方位进行综合,体现出课程设置的序列性。同时,在建筑装饰施工类专业课程优化上,结合学生职业岗位特点,要从职业基础课、岗位技能、职业拓展上有所构建,把握好设计类课程与施工类课程的融合,并能够从职业课程中细化施工与设计。另外,对于职业岗位上凸显工种实操方面,要结合各专业的主体导向,合理地渗透相关课程,提升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nlc202309041400
2.3 强化对职业能力的分析与课程教学的衔接
专业课程教学应该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在学生的职业成长上积极与企业、行业人才需求相适应,能够满足对特定岗位、特定工作任务的完成要求。在课程教学与学生能力衔接上,要着力从课程教学上凸显学生的能力培养。以课程体系构建为例,对于岗位能力要素通常是多方面的,要从岗位的职业迁移能力上,结合新手、熟手、专家的渐进流程,着力从课程组合中顺应学生认知的养成。如建筑基础课程模块,对于建筑构造、计算机绘图、手绘等课程的安排应该在低年级,特别是在凸显学生设计基础能力上,要结合行业特色进行课程安排。对于主干课程的设置,从基础设计延伸到建筑装饰设计,这个过程要从设计能力的培养上,结合施工技术要求来细化和完善设计课程,训练学生从中掌握必要的设计能力。对于施工技术的培养,着重从业务的拓展上来渗透相关基础知识,如工程造价、招投标管理等。
3 对建筑装饰专业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工学结合在推进高职建筑装饰课程一体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最为重要的—项举措,也是当前大环境下校企联合培养的重要方式。也就是说,建筑装饰专业应该着重从课程内容的更新与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上来完善,需要从职业培养能力和课程体系构建中来重新组织课程内容,以适应企业对该职业的要求。
3.1 对于专业基础美术课的重新定位美术课作为建筑类学科教育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一直颇受争议,特别是对于高职阶段建筑装饰专业来说,对于美术课的学习应该结合专业教育的需求,不能与岗位职业脱节。在职业教育视角下的建筑装饰专业,美术学科知识依然非常重要。因此,美术课程并不能仅仅作为学生审美和鉴赏能力的选修课。对于空间造型的认识、对于色彩的运用、对于质感的体验等,都是该专业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由此,对于素描、色彩等美术课程,要进行整合,以满足对建筑装饰岗位能力的优化要求。比如,对于素描,可以从结构上加以练习;对于色彩,可以从对色彩的搭配上进行练习;对于平面构成可以从建筑立面或天花平面练习中来塑造应用能力。
3.2 注重对建筑装饰材料的重点补充
材料是装饰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建筑装饰效果的基础。在建筑装饰专业课程优化上,要将材料学作为教学任务的重要内容。要从学科教学内容的融合上,打破传统课程体系中的材料学单独的局面,注重装饰材料知识的学习和渗透,让学生能够从装饰材料的构造及施工工艺中掌握相应的能力,满足未来装饰岗位对相应职业素质的要求。在材料课程的组织及教学上,需要从职业教育的应用性上入手,突出建筑材料贵在应用,而非研究的主要对象。因此,在装饰工程学科技术上要始终贯穿装饰材料的教学过程,能够从不同侧面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好装饰材料。
3.3注重构造与施工类课程的一体化教学
在建筑装饰专业课程构建上,对于构造技术、施工技术等知识的设置,要避免重复性,特别是在建筑装饰行业发展上,要在课程知识的渗透整合上凸显一体化教学。对于某一学科若需要分学期来实施教学,则应该从分型工程的划分上来进行系统化整合,避免教学的重复。如可以要对水电设计与施工、墙面装饰工程施工、固定式家具制作施工、门窗装饰工程施工进行单列,以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行分项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4 结语
作为高职教育中一门新兴学科,特别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及当前房地产业一片利好前景下,建筑装饰专业在社会上可谓如日中天,一专多能也使该专业学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欢迎。我们在长期专业教学中,根据社会所需不断对专业课程进行优化、组合、重构,加强校企合作,实施产学研结合,将艺术与工科项目施工完美融合,培养出既懂设计,又懂施工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满足社会对建筑装饰专业人才的需求。
创新设置 篇12
王正胜认为, 外语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人文环境构建体系, 创新型外语人才人文环境的构建要有创新的思维与方法。围绕创新型人文环境构建的要求, 国内外专家从社会需求、学校资源、学生主体性等不同方面对人文意识构建做了不同的研究。
根据我国目前的需求, 有学者从我国目前需求的长期价值取向与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判断能力、还有理智训练方面研究了我国人文环境构建对常识性知识的需求问题;从学生们的就业问题和人文环境构建内容相关性的方面进行了实证的研究和分析。秦秀白提出了人文环境构建体系模块:语言知识与技能模块、科学知识模块、经济与管理模块。
在学校设施方面, 从学校的公共设施要求、大学设施及学生能力需求等方面进行不断地深入研究, 并对教师在人文环境构建中所充分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从高校的教育理念和师资队伍对人文意识构建的影响角度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研究。
在学生需求的诸多方面, 我们认为“分析学习者的需求和目的”是人文环境构建的必要前提, 把需求细分为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 指出学校和教师认为的人文意识构建内容和学习者想要或感到有必要进行的建构内容有所不同;分析了学生兴趣与人文环境构建体系不和谐的问题。在具体层面, 贝纳特指出, 人文意识应该以历史、哲学、语言、文学、外语为构建基础,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外语人文素养。管春提出了需求分析的步骤;田仙枝基于品质机能展开理论研究, 将学生视为外部顾客与内部顾客, 对学生需求进行了分析;黄源深从学生思辨能力需求角度, 提出了高校人文环境建构内容改革的设想。
在学生的承受能力方面, 我们认为目前的人文环境构建的最大问题来自于学生的积极性, 即学生是否有激情、有兴趣进行积极建构。
在学生自主构建方面, 想出了外语人文环境建构自动产生模型, 并结合社会的功能性需求探讨了意识生成的步骤。对多种生成方式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总结。我们基于外语人文环境培养的理念, 提出了“创作与研讨式”构建模式。安琪通过对美国的高校外语人文环境建构研究, 提出了“巅峰体验模式”设想;方艳构想了外语人文环境的隐性培养设置。我们也曾想出“外语人文意识构建团队协作模式”的构想, 但却是在对少数高校的调查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 尚未进行大范围的调查和系统性的研究, 这些为本课题留下了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基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 本课题针对高校外语人文环境构建的现状, 将学生作为构建的主体因素纳入到研究核心当中, 与社会、学校共同组成外语人文环境建构体系的主体, 借鉴前人对这些因素单独研究时所取得的成果, 将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 构建一个动态模型, 通过寻求均衡条件来求解能取得一致性共识的最好的人文意识构建模型。
2 创新型外语人才的意义和特点
(1) 创新型外语人才的意义
关于创新型外语人才的意义, 笔者比较认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的观点, 他认为创新型外语人才, 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并且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应着重从教育观念创新、组织制度创新、科技队伍创新等几个方面进行, 采取不同的措施开发、挖掘、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笔者将其归纳为几个方面, 主要包括了培养目标、教学制度、教学模式、校园环境四个要素。教学模式是高校培养模式的执行要素, 它一般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要素构成。校园环境指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软环境。
(2) 创新型外语人才的特点
我们所说的创新型人才就是指不仅具有开拓性, 而且还有创造能力的人才, 他们有能力开创新的局面, 对我们的文化生活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创新型外语人才不仅非常开放、灵活、具有好奇心, 而且还是精力旺盛、注意力极其集中、做事坚持不懈、想象力非常丰富, 并且拥有冒险精神的人。经总结, 创新型人才主要具有下面的几个特征:
第一, 在某个方面或某个领域具有广博扎实的基础知识, 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水平;第二, 有很强的探索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第三, 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第四, 创新型人才一般都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身体, 可以很好地承担艰苦工作;第五, 创新型人才一般都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可以和人良好共处并合作。创新型人才有智能、人格及身心三方面基本要求。例如:创新型人才必须要有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 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严谨的治学方法、丰富的科学知识。另外, 创新型人才必须要有为真理献身的、良好的科学与道德的高尚精神。创新型人才是人类文化的继承者, 也是最新科学成果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建设创新型实验室, 科技是创新型实验室建设的关键, 人才是创新型实验室建设的核心。
3 充分吸收国外的经验来构建创新型外语人才体系
当今世界各国都把推动自己国家的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作为提升整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战略。
(1) 教育理念对创新型外语人才体系构建的影响
不同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学校环境等都会对人才的培养、创造力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美国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创造力培养, 它强调开发学生更高水平的思维, 而不是突出对知识的记忆。尽管美国地方分权的教育体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但它确实为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和多样性的课程的形成留有一定的空间。它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教育环境, 鼓励创造力的运用, 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创造性的、甚至是怪异的想法, 美国教师给予的是鼓励而不是批评, 这也是最值得中国教育借鉴和研究的。创新型国家教育, 从小学到大学都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实践动手能力, 鼓励学生大胆置疑, 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注意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
(2) 重视开放式教育, 培养优秀的创新外语人才
创新型外语人才发展的基础在于性格的和谐、全面和自由发展。因此, 为了培养创新型外语优秀人才, 大多数大学都力求建造一个广泛的课程教育新体系, 实现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如国外的发达国家, 广泛设置跨学科课程甚至跨学科辅修、开放式教学。总而言之, 大多数大学是把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作为主要培养对象, 为此大多数学校除了建起实验楼、图书馆、博物馆外, 还特地为学生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场所。大多数学校则在加强学生的文化课教育的同时, 也辅助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 规定所有本科生都要学习一年的人文社会学科的课程。克服大学专业过分专业化的不足之处, 以保证培养出创新型的外语优秀人才。
(3) 我们对高校专家进行了采访, 以探究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学业建构设置。
张杰, 光物理和等离子体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认为现在一些地方往往偏重于花大钱从外国引进名气大的高级人才, 期望科研水平可以有很大提高。可是实际上, 创新型人才还是要慢慢教育和培养的, 不是一蹴而就的。少数的专业人才可以通过引进来填补不足, 但是我国的许多研究单位引进不了外国的发展, 科研要靠本国先进科技的发展。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在发展的进程中能不能掌握更多先进的技术, 决定了这个国家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能不能取得主导的地位, 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和发展是不是有前途。在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学先进技术大会上, 国务院都明确指出要用10年的时间, 不断完善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将基本建立起创新型国家。这不仅是对科技界的号召, 也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为了实现建设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 面对国际国内新挑战而做出的全局性、战略性决策。放手让人才在承担科研项目中得到锻炼, 是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的最佳的方法。科学院目前还有不少重大项目, 为培养人才创造了坚实的平台, 应该成为我们以后工作的重点。当然把那些世界顶尖级的人才短时间“请进来”的做法也是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 因此, 我们要不断加强对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 使我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 结语
目前我们怎样才能来应对经济全球化形式下的创新外语人才的需求, 及怎样面对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学业建构设置实验研究, 是当前外语教育改革的重点。这迫使我们一定要有加强创新教育, 不断地培养面向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创新型外语人才;不断地构建学生为中心, 更大程度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及主体地位, 让我国的每个学生都能在能力、知识、素质这几个方面有机地融合;不断地激发人们的创新能力, 不断改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从每个教师、学生及学校到社会等各个层面来寻求互动, 对现在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非常彻底的改革;不断地加快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学业建构的步伐。随着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创新型人才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参考文献
[1]蔡红生, 饶定轲.高校跨世纪人才成长的规律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0 (8) .
[2]陈希.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23) .
[3]文静.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谈大学生应该怎样学习[N].中国青年报, 2004-10-8.
[4]王永斌, 许鹏奎, 蔡中宏, 杨宗仁.拔尖创新人才与研究生教育的使命[J].现代教育科学, 2006 (1) .
[5]夏学龙, 钱燕萍.在知识经济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实验室与研究, 1999 (1) :15-18.
[6]张秀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大学教育创新[J].大连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1) .
【创新设置】推荐阅读:
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构建城乡基层党组织设置新格局07-17
ERP实验四设置会计科目及设置凭证类别06-18
框架设置07-14
设置现状07-20
设置意义10-14
设置对策10-17
门诊设置10-19
新闻设置05-12
分层设置05-18
设置条件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