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过程

2024-09-20

设置过程(精选8篇)

设置过程 篇1

DCS系统出现后,报警管理成为了工业生产中的普遍问题。报警的目的是用声和(或)光的方法来通知操作人员设备出现故障、工艺偏离或异常状态。根据文献[1]的描述,合理优质的报警应具备相关性、唯一性、实时性、优先级及可理解性等特点。但是随着DCS系统的广泛使用,相对于原来的模拟报警盘而言,报警的增加非常容易,使得报警越来越多,操作人员所要处理的点数急剧增加。如果报警设置的不合理便会产生报警振荡、瞬时报警、陈腐报警、报警洪水及重复报警等干扰报警。为此,需要通过定期监控和评估报警系统的性能,来确定报警系统是否符合原则中的定义,如果不符合,则需要考虑重新分析报警,使报警系统合理化。在此,笔者介绍了过程报警合理化设置的步骤和方法,并将它应用于某厂工业碱性废水处理系统中,使操作人员能够做出正确响应进而减少系统停车时间,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设备损坏成本。

1 名词解释①

振荡报警———报警在短时间内在报警状态和正常状态之间反复跳变。

瞬时报警———报警快速恢复至正常值,没有反应时间。

陈腐报警———报警长期始终存在(超过24h)。

报警洪水———对于单一操作台(区域),报警比率超过报警洪水的限度,如10min有10个报警。

重复报警———多个报警反映同一个现象。

2 过程报警合理化设置的方法

过程报警合理化是报警系统生命周期(图1)中的重要一步[2]。报警合理化是确保报警满足报警原则的一个过程,主要包括设定报警优先级、设定操作人员的正确响应、定义报警设定点及记录等内容。

识别测量变量。潜在报警的识别是通过工艺流程图、基础数据、功能说明、环境许可证、质量评估报告、工艺安全分析、保护层分析及事故调查报告等完成的。识别出来的潜在报警将被整理为报警合理化的数据库,用于后续合理化过程分析。

识别偏差后果。偏差后果是指报警未响应而导致的恶劣后果,并非指其他失效的可能后果。如,一个工艺储罐上设有液位高报警和高高联锁,此时高报警的偏差后果是触发高高联锁,并非溢出;但若此储罐上未设置高液位开泵抽出,高高液位将报警,此时报警偏差后果则为溢出。识别出偏差后果后,应在项目初期定义偏差后果的等级,具体见表1。

定义操作人员对偏差的正确响应。操作人员的正确响应是指能够阻止或减缓恶劣后果的行为。如,放热反应器的温度高报警,偏差后果是触发温度高高安全联锁,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为了减少经济损失,操作人员应正确响应,并根据操作程序全开冷却水阀门,同时检查进料情况。通过此操作,可以控制温度恢复至正常工况,避免高高安全联锁的产生。

估计操作人员响应,阻止偏差后果的允许时间。阻止偏差后果的允许时间是指在没有操作人员响应的前提下,工艺变量从报警触发开始到产生偏差后果所需要的时间。操作人员的响应时间是指报警触发至操作人员正确响应后阻止后果发生的时间。如图2所示,响应时间包括确认延时、操作人员行动时间、工艺响应延时和工艺恢复时间。如果操作人员的响应时间小于阻止偏差后果的允许时间,则说明此时报警的设定是有效的;反之,此条报警即为干扰报警。

定义报警设定点和设定点的设计基础。报警设定的基础应考虑到响应报警的时间。报警设定时,应考虑到报警触发开始操作人员的正确响应时间足够防止偏差后果的发生,并且恢复至报警设定点和报警死区的正常范围内。

确定报警优先级。报警优先级分为低、高、紧急等,具体见表2。当多个报警同时出现时,选择优先级较高的先进行处理。报警优先级的确定是根据偏差产生的后果和人员需要响应的时间共同决定的(表3)。通常,后果越严重,所需响应时间越短,报警的优先级越高。

定义报警抑制(旁路)的工艺条件。如,缓冲罐的低液位报警,在刚开车时要进行旁路,否则就是误报警,所以该低液位报警的抑制工艺条件是开车。然而并不是所有报警都需要抑制,应根据实际工艺进行定义。

每一条报警在经过上述步骤的合理化之后,应记录在报警合理化数据库中,然后归档,后续可以作为工厂操作程序的依据之一,并可用于对操作人员的定期培训。

3 应用实例

某厂工业碱性废水处理系统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工艺中,正常操作为高液位(80%)开泵把水抽走,低液位(20%)停泵。

根据上述方法对该工艺进行过程报警合理化设置。

工艺测量变量为集水坑的液位高高报警。偏差后果是工业碱性废水溢出,环境危害,等级为C2。正确响应为停泵,并检查泵是否存在问题。报警设定基础为泵启动后5%。报警设定点为85%。

工艺工程师根据集水坑的体积和泵的扬程,计算出从85%液位至溢流所需要的时间为30min。本案例中操作人员确认延时+操作人员行动时间约10min,操作人员动作后液位从90%恢复至83%(85%-2%死区)所需要的时间,即工艺恢复时间约10min,则总的操作人员响应所需时间为20min。综上,操作人员响应时间小于工艺报警至溢出的时间,所以此报警设定点在85%是合理的。

根据表3,本例的后果等级是C2,响应时间在10~30min,所以优先级为低。液位测量仪表损坏,则旁路报警。最后,在报警数据库中记录存档。

4 结束语

报警合理化作为生命周期中的重要一步,对生产运营、风险控制及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此,笔者介绍了一种过程报警合理化设置的方法,并将它应用于某厂工业碱性废水处理系统中,结果表明,该厂工业碱性废水处理系统的过程报警设置合理。在其他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工厂生产方式、介质及条件等方面,结合笔者提出的方法来确定具体的、适用的报警合理化设置方法,最后记录存档,作为定期培训操作人员和工厂运营条例的依据。

摘要:通过定义报警设定点、响应时间及优先级确定方法等,详细介绍了过程报警合理化的设置方法。该方法在某厂工业碱性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报警设置合理,笔者所提方法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报警,合理化设定点,响应时间,报警优先级,干扰报警

参考文献

[1]Noyes J.Alarm Systems:A Guide to Design,Management and Procurement[J].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2006,640(1):1~4.

[2]ANSI/ISA-18.2-2009,Management of Alarm Systems for the Process Industries[S].North Carolina: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utomation,2009.

设置过程 篇2

【关键词】高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 自主合作

高中数学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大量存在着可以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素材,研究性学习贯穿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

实施研究性学習既要把数学研究性学习作为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有效实施,并实现数学的本质特点和它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又要把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纳入学校校本科程范畴,开发和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确保研究性学习活动顺利进行,并突现数学的科学品质。本文介绍一下研究性学习的科学设置过程。

一、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1、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与主体能力,形成求真务实、积极探索的学习形式和勇于质疑、善于思辩、尝试批判的创造性思维品质.2、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学会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沟通、合作与表达交流,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

(二)分阶段目标:

目标原则:根据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课程进展状况,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应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基础性、反复性和递进性。

1、第一阶段,以“阅读材料”、“课外作业”、“研究性学习课题”及部分教学内容的招展与延伸为载体,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确定研究专题的方法,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探究意识和查阅文献资料技能、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沟通表达技巧等。

2、第二阶段,以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实施课题研究”和“撰写研究报告”为载体,学习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体验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重点培养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预见、构思与策划能力、多角度思考问题并提出个性化观点的能力及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

3、第三阶段,以“阶段汇报”、“解题答辩”、“成果展示”为载体,继续学习有关研究方法,重点培养学生资料佐证和提炼观点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清晰自如、条理清楚的表达能力、综合思辩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4、第四阶段,以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高考热点问题为专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二、数学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1、实践性原则。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应当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且新颖有趣的实践与应用机会,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在实践与应用活动中获取各种知识,发展各种技能。

2、指导性原则。发挥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组织、指导作用,坚持“教师指导在前,学生实践在后,监控评价全程”的原则,避免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和危险性,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成功率并从中获得自信和动力。

3、过程性原则。注意实践体验,注重全员参与,关注研究性学习中的过程感受与情感发展。

(二)课程计划

三、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

(一)准备阶段

1、请区教研室专家指导实施工作。

2、成立组织机构.成立以年级主任为组长,各备课组长和该学科任课教师为成员的实施课程的课题组,并以各学科备课组为单位,成立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小组。

3、做好请示、协调和物质准备,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各种方便。

4、宣传动员:对学生及家长召开宣传、动员会议,宣传课程的意义与价值,争取家长支持,激发学生兴趣。

5、指导学生组建“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小组。

(二)实施阶段

1、指导小组有教师相互协作,分工负责,管理教学时空,安排辅导与研究指导等。2、内容、方法与策略见《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四、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管理

(一)“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组在年级“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课程的开发、组织实施、监控评价与行动研究总结等;各备课小组主要负责课程的规划设计、研究指导与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价.各小组定期开会协商,保持密切联系与沟通。

(二)年级各备课组按课题组要求,具体负责各阶段课程的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指导和管理。

(三)按照预先设计的实施方案、评价方案、课程监控量表评价量表等组织课程实施,并随时研究解决实施中的问题.每一阶段实施结束,进行相应的总结,提出下一阶段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并根据实践中提出的问题修改原有方案和量表。

(四)课程实施随时注意积累相关资料,分阶段调查学生感受和进展情况,分析相关数据,为下一步行动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同时注意建立数学研究性活动课题库,汇总、展示相关成果。

五、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对教师的正确评价有利于激发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实施方面进行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工作。评价工作在学校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由科教部和数学教研室共同完成。通过教师所指导学生的研究成果质量,所指导学生的问卷反馈及其在课程实施中所发辉的作用而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评定:指导者的热情,学术水平与研究能力,提供研究方法的能力,指导课题设计的能力,组织课题研究活动的能力,课程开发实施及相关研究成果等.评价结果量化后纳入教师年级考核,并对优秀者给予奖励。

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要考虑课题研究的起点不宜过高,要便于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切入口,都能在过程设计中体验自己的参与,都能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展示自己的所长,体验自身的价值,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取得不同的提高,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研究性学习树立起自信和兴趣。教师是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更要成为参与者。在课堂上实施研究性学习,要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要积极的参与研究。这就要求教师提高应变能力和驾御能力,对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记录下来,研究解决。因此,研究性学习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也要开展研究性学习。

设置过程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作过程,会计专业,课程设置

一、传统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 过分重视学科体系

高职课程多年来一直沿用大学课程体系, 在知识编排上学科逻辑结构严密, 系统完整。这种课程对培养学科型人才是适用的, 而当前高职把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满足某一财经职业岗位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传统的课程模式显然已不再适应。

(二) 课程划分过细

传统的课程设置过分强调各自的学科体系, 专业面设置过窄, 知识结构不合理, 课程设置缺少横向联系, 课程之间缺乏整合, 导致一方面课程之间不衔接, 出现空挡;另一方面, 又交叉重复, 内容烦琐。

(三) 强调对学生的知识灌输, 忽视市场对学生的要求

传统的课程设置中, 开设的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输,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以及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内容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不考虑市场发展的需要, 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创业。

(四) 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课程教学仍沿用“教师+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 老师课堂以讲授为主, 学生以记笔记为主。这种课程模式忽视了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只为主导的基本特征, 不利于学生发展个性。

二、会计职业岗位群涉及的岗位及职责分析

(一) 单位业务的繁简和规模大小决定会计岗位设置

一般应考虑单位规模的大小、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的繁简。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企业的会计岗位按职责流程划分, 一般设置如下岗位:总会计师, 会计主管, 出纳, 稽核, 资本核算, 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 工资核算, 成本费用核算, 财务成果核算, 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 总账, 财务会计报告编制, 会计电算化, 会计档案管理等。

(二) 会计岗位设置决定各个会计岗位职责

会计岗位可以较综合, 也可以分工很明细, 考虑单位内部牵制的需要和各个岗位工作量大小, 各个岗位都要赋予相应的职责任务。

(三) 按照社会需求分析归纳会计职业岗位群

会计课程设置是为了解决会计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所需要的知识体系。会计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是通过主要会计岗位所需要的能力进行分析后明确的。它一旦确定, 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教学实施都将围绕如何实现会计技术应用能力目标而展开。

三、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课程体系

(一)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课程体系是培养岗位适应能力的重要条件

会计专业课程考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专业课程, 按企业单位对会计岗位的职业要求, 讲解和指导每个主要岗位涉及哪些工作任务及如何完成这些任务, 以会计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标准来设置课程, 把形成会计专业技能的课程设置成岗位课程, 实施岗位课程教学模式, 围绕岗位特点进行岗位技能教学, 使学生掌握各个岗位及会计职业岗位群的基本技能。

(二) 科学合理地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课程体系

会计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是综合性的能力, 它需要较完善的知识体系作支撑。会计岗位的综合性技术应用能力是由多个单项技术应用能力构成。我们应将综合能力分解为若干单项能力, 结合会计岗位对单项能力做出较科学具体的描述, 然后确定培养单项技术应用能力所需要的知识。使各项技术应用能力的内容更具体, 要求更明确。

(三)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

为了便于教学, 应分层次、分岗位建立模块, 会计课程的开设可按照基础技能、岗位技能和综合技能三部分内容逐层提高的顺序进行

1.基础技能课程。

在按会计岗位进行技能教学之前, 首先开设会计入门知识与技能课程, 讲授基础技能知识, 让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最基本的技能, 掌握会计工作的基本程序:制证→登账→编表, 为学生打好专业理论基础, 这是实施岗位技能教学的前提。主要介绍会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本课程的实训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同时进行, 不再单独开设实训课。

2.岗位技能课程。

按照岗位设置的岗位课程, 设想包括七个方面, 每个方面的主要内容都按岗位技能需要设置, 每门课程的实训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同时进行, 不再单独开设实训课。内容见表1:表:会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会计报表分析报告等。

3.综合技能课程

在开设基础技能课程和岗位技能课程的基础上, 再开设综合技能课程, 具体包括:

(1) 纳税申报与调整实务。各种税的核算方法, 办理公司税务上的缴纳、查对、复核等方法, 办理有关的免税申请及退税冲账等方法, 办理税务登记及变更等方法, 编制有关的税务报表及相关分析报告的方法, 办理其他与税务有关的事项等。

(2) 外贸企业会计实务。进出口业务流程、国际结算与融资方式、出口退 (免) 税理论与实践、外汇核销流程及操作、进出口业务会计处理。

(3) 财务软件操作与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通用账务处理系统、通用会计报表系统、其他业务系统。实训:账务处理、报表处理、综合练习等。

(4) ERP应用。会计信息系统及系统管理概述, 账务处理子系统, 各类子系统的业务流程、数据流程及基本使用方法等。

(5) 财务管理。筹资、投资、资金营运及收益分配的管理, 财务预算, 财务控制, 财务分析等。

(6) 内部审计。资产审计;收入、成本费用审计;利润审计: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利润总额等。

(7)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在按会计岗位群设置的模块实训教学的基础上, 再进行会计全程模拟实训, 能使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进一步系统化。模拟内容应分为手工实训和电算化实训两部分。手工实训是基础, 进一步训练学生制证、登账、编表的技能。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重在运用电算化会计软件来记账、算账、报账, 使学生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完成从初始化到报出会计报表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石兰东, 袁畅黄.按会计岗位群构建模块化会计课程[J].消费导刊, 2007, (7) 17-18.

[2]潘煜双.会计学专业实验课的“点线面”教学法[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10) 22-24.

[3]吉文丽.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2) 51-520

设置过程 篇4

摘要:通过对学科知识体系的课程分析,指出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性。并归纳出电子类企业一般工作过程理念,针对笔者所在学校实际条件进一步分析电子信息专业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构建的步骤。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构建电子信息专业

0引言

自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中把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类型以来,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到由量变到质变的历程之上。特别是国家启动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示范性高职院之后,职教界更是做出了大胆而有益的试尝,而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是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电子信息类专业是大多数职业院校都设置的一个专业,因为电子类专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支柱专业之一,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质量培养的成功与将否直接影响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1高职院电子信息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现状及改革简介

勿庸置疑,电子信息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现状是继承传统学科知识体系结构的。虽然前几年高职院校也作了一些改革与探索,比如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体系、案例化课程体系等。但从根本上来说都没有摆脱传统学科知识体系的影响。课程的设置还是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课程的内容还是强调知识的逻辑性和推理性;实训试验的内容还是以验证性和简单重复性为主。职业教育多年的教学结果显示,我们按照传统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达不到电子信息业界发展需求的人才标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界提倡的改革主流方向,其强调的是课程与工作过程深度融合,实践操作能力要体系化的同时,理论知识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同时体系化。

2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工作过程理念提炼

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模式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的德国,是针对传统职业教育的培训内容和企业实际需求相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德国的施耐尔教授等认为:“工作过程是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的,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在此理念的基础上,我们对南京国显电子有限公司、南京伟幅电子有限公司、南京夏普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等大量电子信息类企业调研,并参照相关国家示范高职院的建设成果后深入总结,得出下面的电子信息类企业工作过程框图:

图1表明了电子信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范围设置。

3根据电子信息类企业工作过程确定的职业能力分析

电子信息企业的工作过程是高职院毕业生从事的各个具体工作岗位,也是电子信息企业必定设置的工作环节。每个岗位的所要求的职业能力是不相同的,我们把这些工作岗位所需求的职业能力罗列出来,并进行科学归纳,就是高职院毕业生的专业培养目标,经过研究我们把各个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列在下面:

3.1电子产品辅助设计高职院毕业生的定位应在辅助设计的岗位上,根据研发工程师提供的原理电路图搭建硬件电路,并进行前期测试:根据研发工程师提供的软件模块熟练地使用调试工具进行调试;能读懂软件工程师开发的一般应用程序;能帮助研发工程师编写设计文档:会编写产品的使用说明书等。

3.2产品工艺文件设计工艺文件设计是高职院毕业生的重要工作岗位之一,也是企业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的重要联系渠道岗位。通过实际调研,我们发现多数企业的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的原因是缺少一定数量的即能在一定水平上懂得产品的研发流程又懂得产品生产工艺的人员。

3.3电子产品装配电子产品装配工作是高职院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的首次就业就职的大多数岗位之一,也是体现高职院学生动手能力特点的岗位。但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不能长时间定为在这个岗位上,他们要有发展空间,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后能成长为更高职位上的发展能力。

3.4电子产品检验在对电子信息类企业调研后,认为电子产品检验是我们高职院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这个岗位的自身特点是:对企业的产品性能十分熟悉;对产品参数要牢记于胸:对产品结构了如指掌;对电子测量仪器使用非常熟练。

3.5设备运行与维护这是单独列出来的一项职业能力,主要是针对大型电子类企业的实际生产环境而要求的。在对南京熊猫电子有限公司,夏普显示器公司等企业调研后,注意到这些大型企业的生产大部分都采用SMT设备来加工产品,因此对SMT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的能力至关重要。

3.6售后服务售后服务这个岗位对人的素质有特殊的要求:首先在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基础上,能够适用长期出差要求;其次对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要求很高:第三是职业道德与忠诚企业的素养十分严格。

3.7现场管理管理能力贯穿于上述各个岗位之中,只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让来默化,在条件成熟后,他们也能自然地胜任管理岗位。

4根据职业能力确定的学习领域及课程设置

根据电子产品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所要求的职业能力确定学习领域的内容,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课程结构进行重组,设定一个个能涵盖学习内容的学习情境。在学科知识体系课程中,学习领域内容体系单一,比如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C语言编程技术、专业英语、电子测量与仪器、单片机原理、传感器原理、电子整机工艺、电视技术、平板显示技术等等。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按照学习情境的顺序来组织教学,在学习情境内部按照工作过程的环节组织教学。一个学习情境的设置按照人的认知能力的特点结合工作过程的实际构建,达到正在学习的和正在练习的目标高度统一,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发展相吻合。

在实际安排过程中要考虑人文素质学习领域课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素质拓展学习领域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可素质拓展课程根据我院区域特点和就业方向设置结构关系如图2所示:

5总结

设置过程 篇5

笔者根据工业设计中可燃有毒气体检测仪的设置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计算和安装方法,并总结了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 可燃有毒气体检测器的设置场所(1)

根据文献[1]的规定,为预防人身伤害、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企业的安全,在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储运设施的区域内对可能发生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泄漏进行检测。根据文献[2]的规定,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包括甲类气体和液化烃、甲B类液体的储罐区、装卸设施以及灌装站等)的2区及附加2区内,应按该规范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

因此,甲类、乙类生产装置和存储罐区如果有危险气体泄漏的可能,能够形成爆炸性气体危险环境,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器;如果泄漏气体中含有有毒气体,则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测器。

2 可燃有毒气体检测器的设置

2.1 一般气体的检测

根据文献[1]的规定,当可燃气体或含有有毒气体的可燃气体泄漏时,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爆炸下限,但有毒气体不能达到最高允许浓度时,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器;当有毒气体或含有可燃气体的有毒气体泄漏时,有毒气体浓度可能达到最高允许浓度,但可燃气体浓度不能达到25%爆炸下限时,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测器;在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场所,若可燃气体浓度达到25%爆炸下限时,有毒气体浓度也达到最高允许浓度,应分别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器,若同一种气体既属于可燃气体又属于有毒气体,只设置有毒气体检测器。

2.2 混合气体的检测

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经常会碰到的是混合气体的检测报警,以下例举两种可燃性气体混合的情况:氢气含量为60%,甲烷含量为22%。这两种气体的爆炸下限分别为4%、5%,所以当25%爆炸下限时两种气体都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器,但由于混合气体组分固定,可通过计算求取先到达爆炸下限的气体组分,只设置一种可燃气体检测器来进行检测报警。

首先假设有100体积气体,计算当这100体积气体中两种可燃气体分别达到爆炸下限的25%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经计算,每100体积气体达到爆炸下限时混合气体的体积,氢气为1.666,甲烷为5.680。所以当混合气体泄露1.660体积时,其中的氢气已经达到了爆炸下限。由此可知,这种混合气体中只需设置氢气的可燃气体检测器即可。

另一种情况为两种或多种有毒气体的混合,例如某有毒混合气体的组分分别为一氧化碳7.0%、硫化氢0.2%,两种气体的最高允许浓度分别为20、10mg/m3,分子量分别为28、34。由此可以计算出1m3气体中一种有毒气体的最高允许浓度:

经计算,得出两种气体均超出最高允许浓度。假设两种气体均为1m3,可计算其在最高允许浓度下的百分比K:

通过计算式(3)可知,一氧化碳的最高允许百分比为0.001 6%,硫化氢的最高允许百分比为0.000 7%。而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浓度为7.0%,硫化氢的为0.2%,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含量是硫化氢的35倍,而最高允许百分比中一氧化碳是硫化氢的两倍多,所以一氧化碳会先达到最高允许浓度,只设置一氧化碳检测器即可。

3 检测器的选型与安装

3.1 可燃有毒气体检测器的选型

文献[1]中规定,烃类可燃气体可选用催化燃烧型或红外气体检测器,高腐蚀环境宜用红外气体检测器,氢气检测可用催化燃烧型或电化学型检测器;硫化氢、氯气和一氧化碳可选用电化学型或半导体型检测器。

3.1.1 可燃气体检测器的选型

催化燃烧型气体检测器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可燃气体检测器之一,其利用惠斯通电桥原理,感应电阻与环境中的可燃气体发生无焰燃烧,使感应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打破电桥平衡。其特点是精度高、反应快,但是某些场合会使催化剂中毒。需要注意的是催化燃烧型气体检测器一般寿命为2a,之后就会失效,一般工厂的仪表从采购到货到整厂建设完成需要2~3a的周期,这期间气体检测器很容易因为过期而失效,因此设计时应注明此类仪表为后期采购仪表。

红外光学型气体检测器的原理是利用红外传感器通过红外线光源的吸收来检测现场环境中的碳氢类可燃气体,其特点是精度高、测量范围广、寿命大于2a,但是其价格较高,且不适合氢气检测。

3.1.2 有毒气体检测器的选型

电化学型检测器包括电位电解法、隔膜电极法等,其优点是工艺成熟、受环境影响小,缺点是使用寿命短(1~3a)、零点不稳定。

半导体型检测器是利用被测气体的吸附作用,改变半导体的电导率,通过电流的变化激发报警电路。其特点是选择性好、反应灵敏,但其受环境影响较大,寿命为3~4a。

3.2 可燃有毒气体检测器的安装

根据标准,检测比重大于空气的可燃气体检测器,其安装高度应距地坪0.3~0.6m;检测比重大于空气的有毒气体的检测器,应靠近泄漏点,其安装高度距地坪0.3~0.6m;检测比重小于空气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测器,其安装高度应高出释放源0.5~2.0m;检测与空气分子量接近且极易与空气混合的有毒气体时,检测器应安装于距释放源上、下1m的范围内。其中,相对气体密度大于0.97kg/m3的即认为比空气重,相对气体密度小于0.97kg/m3的即认为比空气轻。可燃有毒气体检测器在安装时还需注意:现场不应有强电磁干扰,检测器安装高度不应过低,并与周围设备留出0.5m以上的距离。

4 结束语

可燃有毒气体的检测和报警直接关系到现场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是工艺现场消防安全的关键设备。只有正确地选型、设计和安装,才能确保报警器安全可靠的运行,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笔者根据实际应用要求提出了检测器在选型和安装时的注意事项,为可燃有毒气体检测仪的选型、安装使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GB50493-2009,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设置过程 篇6

一、岗位设置管理及其意义

1. 岗位设置管理

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 很多学者对岗位设置管理的概念提出了不同意见。

寇文誉认为, 高校岗位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所谓岗位设置, 就是单位对所需岗位的类别和结构进行分析、设置;岗位管理就是单位按照岗位和聘用合同进行人员管理, 打破事业单位现有的用人壁垒, 为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真正实现社会化用人提供良好的环境。

刘霞提出, 应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讨论岗位设置管理。从广义上来讲, 岗位管理是以岗位为核心展开的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流程, 是由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环节组成的管理链, 岗位设置就是这条人事制度管理链的第一个环节;从狭义上来讲, 岗位管理是指对岗位本身的管理, 是对岗位自身建设的总结, 包括岗位设置的原则、岗位分析、岗位设计等一系列过程。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转发人事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的通知》 (豫人社[2009]418号) 作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指导性文件, 主要对岗位设置的意义、原则、范围等提出了宏观要求, 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专业技术、工勤技能三类, 并对各类岗位进行分级。一是管理岗位, 主要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包括校、院 (直属系) 以及其他内设机构的管理岗位, 分为10个等级。二是专业技术岗位, 主要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分为教师岗位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 共13个等级, 其中教师岗位是专业技术主体岗位。三是工勤技能岗位, 主要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 技术工岗位由高到低分为5个等级, 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笔者认为, 岗位设置管理既包括前期对岗位本身的管理, 也包括在岗位设置后期的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环节。也就是说, 岗位设置管理就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岗位说明书, 提出岗位任职条件, 然后进行“人岗匹配”, 之后对任职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实行以岗定薪的管理办法。

2. 岗位设置管理的意义

在传统的事业单位用人制度下, 高校的事业编制受政府的严格控制, 用人数量和规模取决于编制, 而不是实际需求, 一旦录用为事业编制即成为终身职员, 而且事业编制已经成为一种身份, 一旦拥有便可享受许多福利待遇。这种“一聘定终身”的制度抑制了高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不利于教职工个人和高校的长远发展。因此, 要改变传统的身份管理, 实行岗位管理, 这样才能明确教职工的职业发展方向, 通过对不同岗位类别、等级的岗位设置, 使高校的内部岗位设置趋于科学合理, 提高高校效能;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鼓励他们钻研业务、奋发向上, 使他们对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有明确的预期和奋斗目标。

二、河南省岗位设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改革具有创新性, 改革是对现有制度的挑战, 改革的过程必然面对许多矛盾。岗位设置管理是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一项基础性和重要性的工作, 也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难点之一。笔者在对河南部分高校进行调研后, 结合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 分析并归纳出河南高校岗位设置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4种问题。

1. 教职工思想观念难以改变, 岗位设置管理流于形式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 传统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对于一些“中庸者”, “大锅饭”保全了他们的利益。而改革实质上是利益的再分配, 对于一些位高权重的管理者, 改革损害了他们的既得利益, 他们对于新的改革制度当然是强烈反对。岗位设置管理之所以难以顺利进行, 就是因为改革没有明确的受益主体。与此同时,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经济体制和政府体制的外在压力, 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推动。这种缺乏明显受益主体的状况必然制约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使岗位设置管理只能是一种口号、一种空想的目标。

2. 岗位设置没有明确统一的任职条件, 难以科学地“因事设岗”

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只对岗位类别进行明确的划分和界定, 并没有对任职条件进行统一的规定。国家及河南省对各类岗位的任职条件仅有基本年限的要求, 并没有统一规定其他聘用条件。根据目前的实际状况和外省的经验, 各类岗位中较高级别的岗位, 除基本年限外都要根据自身特点设置相应的教学、科研条件。没有统一的规定使各高校在实施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有很大的主观性, 不能全面、准确、客观地进行岗位分析、设置;没有统一明确的任职条件, 使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效果参差不齐, 进而影响到河南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3.“兼职”问题难以明确解决

高校作为科研型事业单位, 专业技术人员是其核心成员, 而领导岗位和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又要求从事这一岗位的人员必须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背景, 因此这些岗位上的一些人员既属于管理岗, 又属于专业技术岗。很多管理岗位上的领导在专业技术上都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不可否认, 这种“兼职”带动了高校的学术科研工作, 也提升了高校在专业技术方面的影响力。但是, 由此造成的弊端是:这些人员如果把精力投入学术研究, 他们的管理工作就会受到影响;反之, 如果过多地考虑行政事务, 他们的学术研究就会受到影响。而如果他们占着领导岗位却领着专业技术岗位的工资, 就会造成不公平。而且高校的事业编制数是有限的, “一人两岗”既影响其他人员的聘岗, 也导致学校编制不足, 进而使编制问题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

4. 没有配套、完善的评估和分配制度

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打破了传统的身份管理, 过去的“铁饭碗”变成了现在的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签订聘用合同。在竞聘上岗的过程中, 有人上, 有人下, 还有人没有被聘用, 而对于怎么解决这些没有被聘用人员的收入分配问题却没有明确的规定, 真正意义上的按岗取酬、优质优酬并没有实现,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更没有体现。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 高校就难以做到公平地实施分配制度。收入分配作为对教职工最直接的激励, 一旦失去了公平合理性, 就必然造成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主动性大大降低。

三、对策研究

高校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就是为了打破原有制度, 建立新制度, 激发教师开展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创造性, 简单地说就是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岗位设置管理作为改革的基础和核心工作, 在推行的过程中阻力不断、障碍重重。为了使岗位设置管理顺利实施、运行, 各有关部门在改革过程中要做到以下4点。

1.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领导带头, 全员参与

如果不改变过去“大锅饭”“铁饭碗”的思想, 改革就很难真正落到实处。因此, 高校要开展有关岗位设置的讲座, 宣传岗位设置管理的意义, 结合教职工自身利益设定改革目标, 使他们的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的发展目标有效统一。改革过程中, 群众是基础, 领导是“催化剂”。因此, 领导要积极配合, 大力支持, 带头改革, 这样群众才能广泛参与, 改革也才能顺利进行。

2. 进行岗位分析, 制定岗位说明书

在进行岗位分析时, 可以采用“标杆定岗法”, 广泛收集同一层次、同等规模的其他高校的岗位设置情况, 深入分析研究, 以此为参考进行本校岗位分析, 之后再制定科学合理的岗位说明书, 明确任职条件。

3. 严格设置“兼职”人员的任职资格, 提升任职门槛

很多高校领导都涉及“兼职”问题。对于“兼职”问题, 不能简单地实行“一刀切”, 而要考虑职位的特点。对于那些确实需要专业技术知识的管理岗位, 应该允许“兼职”, 比如, 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科技处处长、研究生处处长、教务处处长、人事处处长等岗位, 要实行管理岗位与专业技术岗位的双重考核。对于这些岗位, 可以从限定任职资格入手, 提高任职门槛, 一是要求取得正高级职称, 二是要求承担科研课题或项目并指导研究生。校级领导“兼职”需要由省级相关部门审批, 处级领导由学校审批, 而对于那些不需要专业背景的管理岗位, 则要坚决“一刀切”。

4.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实施岗位设置管理, 就要做到竞争上岗、优质优酬。这就要求高校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 对聘岗人员进行绩效评估。目前很多高校的考核方法都存在“轮流坐庄”的现象。这种考核方法抑制了教职工的进取心, 违背了岗位设置管理的初衷。合理的考核制度能够对教师的绩效进行正确评价, 从而实现奖惩性、发展性的目标。因此, 考核要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分类进行, 比如, 管理人员的考核可以按年度进行, 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考核可以按聘期进行。科学考核之后就要对收入进行分配, 而传统的分配制度“平均主义”现象严重, 没有突出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工资也实行终身制, 只能多不能少。新的分配制度就应打破这种“工资终身制、能上不能下”的分配模式。

四、结语

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 岗位设置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彻底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因此, 在岗位设置的过程中要做到因事设岗、公平公正、严格条件、规范程序, 逐步实现人员能上能下, 这样才能选拔出优秀人才。对于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各高校要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 勇于创新, 打破陈规, 将岗位设置管理顺利推进, 吸引、培养一批优秀人才, 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进而提升河南高校在全国高校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责编:一木

摘要: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 岗位设置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彻底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因此, 在岗位设置的过程中要做到因事设岗、公平公正、严格条件、规范程序, 逐步实现人员能上能下, 这样才能选拔出优秀人才。

关键词:高校,岗位设置管理,人事制度改革,难点,对策

参考文献

[1]寇文誉.浅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与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6) .

[2]刘霞.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理论与操作[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6.

[3]刘建林, 武银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 (10) .

[4]孟毅芳.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J].理论探索, 2009, (2) .

设置过程 篇7

编写导学提纲要注意突出双基, 目标明确, 内容科学正确, 突出课文重点、难点、知识点。在导学提纲中要把知识点设计成问题串, 在情境中提出学习和探究的主题。在问题的设计中, 注意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去自学和探究。如果学生基础比较差, 提纲则要做到“低起点、小台阶”, 先让学生温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 以利唤起学生的记忆, 向新知识过渡。在导学提纲中教师必须提出学习任务, 设计学习流程, 提供典型资料, 提出研究角度, 提升学生认识, 对教学主体和内容进行加工处理, 也可重新组织建构。一句话, 提纲要达到统领整堂课教学内容的作用, 越细越好, 越有启发性越好。

上课后, 教师首先用生动简洁的语言导入课题, 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课题后, 准确清楚地向学生明示课堂导学提纲, 以使学生学有所依, 带着明确的任务独立参与自学过程。

导学提纲可板书, 可印发给学生, 也可字幕展示。提纲要在上课后两分钟内传达给学生, 如果用板书形式, 最好在课下准备好, 当导语结束板书完课题后, 即刻整体展示出来。

在导学提纲的引导下, 学生边读、边画、边想, 动眼、动手、动脑, 围绕导学提纲读书寻找答案, 同桌边看边讨论。这里读书是基础, 学生依据提纲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可朗读, 可阅读。读的过程中, 学生要分清哪些是旧知识, 哪些是新知识;哪些自己能懂, 哪些自己不懂;哪个地方是重点, 哪个地方是难点;哪些自己查资料能解决, 哪些不能解决。学生根据导学提纲把握主线找要点, 力求自己解决, 真正做到“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在读书的过程中, 强调让学生根据导学提纲记诵要点、知识点, 达到基本掌握的程度, 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能理解, 积极主动地构建这些知识信息, 自始至终根据导学提纲处于一种积极思维、不断创新的状态。利用目看、耳听、口读、手写的机会, 亲自感悟知识产生的过程, 不但学会知识, 而且学会学习。

在学生依据导学提纲自学期间, 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 不断地巡视, 辅导差生、点拨中等生, 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能创造性学习的学生, 并不断发现在自学中学生不懂和有偏差的问题, 且加以梳理归类, 为精讲做好准备, 使点拨具有针对性。教师在巡视时切忌喋喋不休, 以防分散学生注意力。自学巡视中教师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 应及时准确地获得学生反馈的信息。

在学生自学15分钟后,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知识竞赛。知识竞赛题可以是导学提纲上的问题, 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 概括本节课的知识点, 但不管采用哪种形式, 都要保证竞赛题有梯度, 紧扣重点。

竞赛完毕, 教师再把学生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不得解决的问题, 交由全体学生共同讨论, 最后教师作出评价, 肯定自学及讨论中成功的地方, 鼓励表扬表现良好的学生, 并精讲点拨学生在自学中不能完全掌握的重点教学内容, 以及教材中的难点、关键点、易错点、易忽略点等, 拓展引申, 进一步完善导学提纲的内容。

设置过程 篇8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实践教学环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4门主干课程之一, 内容上涵盖了“98”方案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等内容, 贯彻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理论性强, 内容丰富, 目的是进一步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 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本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并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观察和分析事物的大问题。虽然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思辨性, 课堂理论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仍需要在以下内容上辅之以实践教学, 以增强教学效果。

(1) 可以通过参观自然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 (包括网上博物馆) 的方式, 加强对大学生的世界的物质性和唯物史观等教育。博物馆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实物和形象化的展示图景, 这种具体形象的直观感受能起到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通过参观博物馆里地球及地球上各种生物的进化乃至宇宙的演化, 可以更加直观地认识和了解到,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 物质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从而加深对“世界是物质的”这一唯物主义科学论断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参观人类进化的实物展示, 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人类存在和发展本身也是一种物质运动的认识。同样, 通过参观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展览, 可以加深对“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论断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参观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演示, 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这个规律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 只有认识和把握好这个规律, 才能更自觉和更好地加以利用, 并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2) 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实况的实地考察和分析, 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了解并加以比较, 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为例, 通过对我国企业在这次危机中受到冲击实况的亲身考察, 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加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活教材。我们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多个理论, 说明经济危机发生的制度起因, 说明它为什么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避免, 说明马克思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性, 也从价值的角度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取的、应遭到否定的制度。具体说来, 这次经济危机对帮助大学生学习以下知识点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新的社会形态即社会主义所取代, 等等。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

“概论”课是高校思想理论课体系中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使大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 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进程及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使他们坚定科学社会主义信仰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了加深学生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直观感受, 并使其上升到理性认识, 坚定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可以安排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小组为单位, 选定调研的总课题及个人负责的子课题, 完成设计方案, 撰写调研计划, 实施调研, 以后再补充调研, 撰写调研报告, 教师择其优秀者组织课堂交流。通过这样的形式, 学生能够深入基层, 详细了解、深入接触社会实际, 既锻炼了学生观察社会、与人沟通的能力, 又提升了学生撰写调研报告的能力。具体做法就是在总的学分上分出一定比例作为社会实践用的学分, 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进行考评, 并给出分数。此外,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专门的实践基地, 让学生有固定的定期的实践场所。此外, “三下乡”是一种非常好的促进“概论”课学习效果的教学和活动形式。通过这种活动, 引导大学生在理论上进行思考, 整理归纳, 写出调研报告, 从而激发他们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的主动性, 提高他们明辨是非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他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信心和决心。实践证明, 通过这种实践的教学方式, 比仅仅在书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更有效。

在选择实践场所时, 应综合考虑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进程的时间脉络。如学习毛泽东思想内容时, 可以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设施, 还原当时的社会场景, 让学生对当时的国情有深切的感受, 对先辈们的艰苦奋斗有真切体会, 对这一理论指导所取得的各项事业的胜利加深理解。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进行学习时, 更多的可以选取实地场景, 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感受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的科学和魅力。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实践教学环节

“纲要”课是“05”方案中新增加的课程, 旨在通过对史实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 深刻领会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其实践教学是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基础上的一个综合实践过程, 目的在于通过对形象生动的历史素材的感知, 创设特定的历史或现实情景, 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 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感, 引导学生形成朴实的爱国爱民情感和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提升其历史使命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由于“纲要”课兼有历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特征, 因而在实践教学上有很多生动、具体的历史资源可利用。如历史古迹、历史博物馆、历史名人及当代伟人的故里、革命遗址、纪念馆、烈士陵园等重要历史纪念地、改革开放的先进典型和成就的现实案例、生动直观真实的展览等, 这些宏大的历史场景, 从多方面展示了中国近现代史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事件, 体现了中华民族奋斗和创业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 展现出中国历史的巨大变化。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环节

“基础”课是对高校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门课的突出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这是它区别于一般理论教育课程的重要特征。

“基础”课的特点就是特别需要与实际结合。道德观教育和法制观教育只有通过道德和法律实践的鲜活案例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总之, 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都离不开对知、情、意、行的培养。社会实践能很好地帮助解决这一问题。一是配合课堂教学, 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 为了深化和巩固学生的道德和法律认知而开展的认识性实践, 如参观、访问、展览、征文等活动;二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认知的基础上,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制信念和情感而开展的体验活动。如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及竞赛活动、重大纪念性节日等活动形式, 强化学生情感体验;三是开展“道德法庭”、“大学生形象设计”、“‘两难’道德行为选择”、“模拟法庭”乃至直接旁听法院开庭等活动, 培养大学生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评价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四是根据“基础”课教学目的的要求,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的实践活动, 如开展学雷锋月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做文明大学生、创文明班级”活动, 以及抵制校园不文明行为活动等,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养成和法制习惯。需要指出的是, 在新的“05”方案的“基础”课教学中, 社会实践课特别要结合网络伦理、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等知识点来开展。

参考文献

[1]胡祥.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强化实践教学环境[J].理论界, 2009 (8) .

[2]傅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2008 (1) .

上一篇:我国适度从紧货币政策下一篇:儿童阑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