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对策

2024-10-17

设置对策(精选12篇)

设置对策 篇1

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2006年, 国家人事部颁发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 (国人部发[2006]70号)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 (国人部发[2006]87号) 。2007年5月, 人事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 全面启动了高校岗位设置改革工作。各高职院校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 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契约管理”的原则, 科学设置各类岗位, 确定岗位的结构比例, 合理制定岗位任职条件及晋升条件。通过高职院校岗位设置, 突破了传统人事管理体制和模式, 建立起科学的岗位动态管理、绩效评价和收入分配激励竞争机制, 实现了由“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的转变;建立起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 对调动学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 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实施岗位设置的重要意义

1实施岗位设置是深化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转换用人机制的内在要求

中共中央下发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等文件都明确提出,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以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 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 促进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人事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义务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三个指导意见的通知》和广东省、深圳市的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都明确要求, 要在高校开展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建立岗位管理制度。这一系列的连续政策是各高职院校要贯彻落实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求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也是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 是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迈进的重要一步, 是一项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

2实施岗位设置是高职院校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绩效工资制度的迫切需要

高职院校收入分配改革的核心是建立体现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收入分配制度, 突出岗位绩效的激励功能, 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 逐步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收入分配制度。2006年国家人事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通知》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改革实施办法》等文件, 明确规定在完成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之前, 专业技术人员暂按所聘职务对应岗位的最低等级套改岗位工资, 待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并经核准后, 再按确定的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也就是说, 在没有被认定完成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前, 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只能套到对应岗位工资的最低等级。被认定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后, 才能根据所聘岗位的等级确定相应的岗位工资待遇。2009年,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表示, 我国的事业单位将于2010年起全面实施绩效工资。绩效工资作为高职院校工资构成中活的部分, 是高职院校具有自主分配权的工作人员的主要收入, 给人事管理体制和思想带来变革。因此, 只有实施了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才能确保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尽快落实到位, 才能顺利推进绩效工资制度, 真正实现教职工的薪酬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直接挂钩。

二深化高职院校岗位设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事业编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未及时出台, 使“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停留在表层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 改革已触及深层次的矛盾, 岗位设置管理实践中,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现在, 企业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机制日趋完善, 参保率、社保关系转接等方面都有较快的提升和改善, 为在多种市场经济主体、多渠道就业的劳动者提供了基本的社会保障。然而,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至今没有缴纳养老保险。由于岗位设置管理改革, 推行岗位管理, 规范岗位设置, 实施竞聘上岗, 完善考核奖惩, 实行合同管理,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身份、编制为特征的“铁饭碗”被打破, 失业已经不应该是一种理论推定, 而是一个现实问题。因未购买养老保险, 特别是在解聘事业编教师时极易引发劳动争议和诉讼, 导致无法解聘教师, 限制了教师的流动, 制约了岗位设置改革的深入推进。“出口”不畅已经成为事业单位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问题。

2事业编岗位数的静态管理, 导致岗位数不足, 制约了各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目前高职院校的编制管理, 其机构规格、编制规模, 基本上是一个相对静态的管理模式, 一般是调整一次, 会多年没有变化, 监督与反馈机制较弱。因此, 导致财政供养与事业发展规模出现脱节, 相应的管理机制从某种程度上讲, 要么是管得过死, 编制不足, 超编用人, 财政供养不到位;要么是管得过松, 长期在编不在岗, 财政供养还包吃空饷, 不能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教职工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上了规模, 解决不了编制”、“解决了编制, 规模又发生了变化”, 有时“既成事实”就成了事业发展的另一种拖累。

3高级岗位数紧张, 导致待聘人数急剧攀升, 制约了优秀人才的成长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以及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高职院校, 拥有高级职称的人数较多, 在首次进行岗位设置聘用时, 就会造成高级岗位数紧张。根据岗位设置文件规定, 首聘时拥有职称的人员至少都能聘在对应等级岗位的最低等级, 导致部分单位的高级剩余岗位数寥寥无几。然而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 规模的不断扩大, 人才的不断聚集, 使岗位调整与聘用的压力空前, 矛盾突出。近年来, 各高职院校新进人员学历要求为研究生, 学位要求为博士, 且学术水平都较强, 每年申报评审高级职称的人员众多, 年龄层次趋于年轻化, 而现有的职称评审文件有许多依然是十几年前甚至更早制定的, 其条件的设置已不合时宜, 要求相对较低, 导致每年评审通过的人员都不少, 而每年减退的高级岗位人员为数不多, 这种进大于出的局面使本来就紧张的职数更加告急, 势必造成待聘人数增多, 加大了评聘矛盾, 使人产生一种想聘就得熬年限的消极思想, 从而极大的挫伤了部分优秀人员及年轻教师的士气和积极性, 制约了年轻人的成长, 也极有可能造成优秀人才的流失。

三完善高职院校岗位设置工作的对策

1尽快出台事业编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 保证岗位设置工作深入进行

只有出台和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出口”才能顺畅,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同管理、岗位管理。目前, 深圳市正在建立与岗位管理制度相适应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按“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的原则, 即在《深圳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实施前的在编在岗人员过渡聘用后仍实行原退休养老保障制度, 实施方案印发后常设岗位 (事业编的正式在编工作人员) 招聘的新进人员, 统一试行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制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为深化岗位设置管理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

2建立事业编岗位数的动态调整机制, 保障各高职院校向更高水平迈进

按照高职院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深化的要求, 进一步缓解高级岗位数紧张问题, 力求实现事业编岗位数的动态化调整, 建立和上级主管编制部门的反馈机制, 适时合理调整编制资源配置。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2年拟招生6000人, 在校生规模将达到12000人。目前, 该校的事业编人员编制仍按在校生6458人核定, 如不及时调整编制, 就会导致编制与现实脱节, 不利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 不利于岗位设置改革向纵深推进。因此, 积极与上级编制部门沟通协调, 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 重新核定了事业编工作人员编制数量, 建立起动态化编制调整机制, 以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统筹用好现有高级岗位数, 确保优秀人才和重点专业协调发展

目前高职院校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正高级较少, 副高级较多。但岗位设置文件对正高级、副高级的岗位比例有严格的控制, 不能突破。因此, 在上级人事部门核定的指标范围内, 如何高效率统筹好现有高级岗位数值得深入研究。为了做好岗位设置工作, 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好现有高级岗位数, 不浪费、不滥用。在不突破上级部门专业技术总体控制比例的条件下, 对于副高级岗位数不够用的现实情况, 适当借用正高级岗位数来解决副高级岗位数紧缺的问题, 即高职院校高级岗位数打通使用可以来缓解副高级岗位数不够用的矛盾。

此外, 高职院校由于专业发展的不平衡, 各二级学院的师资队伍和办学规模也不尽相同, 如果搞一刀切, 肯定不切实际。应根据各二级学院的建设规模和专业发展方向, 给予相应的岗位数量和结构比例。对国家骨干校专业、省级示范校专业及学校特色专业的建设在政策上应有所倾斜。

参考文献

[1]李俊, 庹祖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实践与思考[J].理论探讨, 2011 (4) :265.

[2]刘笳, 高旭.高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思考[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4) :193.

[3]朱中伟, 郑灵.论高校岗位设置后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1 (6) :13.

[4]钱德凤.对高校管理岗位设置的分析与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11 (33) :31.

[5]陆江东.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岗位设置管理有关问题的研究[J].出国与就业, 2011 (16) :33.

设置对策 篇2

摘要:以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为例,从实际需求出发,论述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未来变更和调整的研究对策。

关键词:独立学院;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对策研究

伴随着中国“一路一带”经济发展的需要,商务活动也日益频繁,在世界经济舞台中需要越来越多的能够熟练掌握英语、通晓国际商务礼仪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环境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由于我国商务英语建设起步晚,学校教育与人才需要出现脱节的局面,根据这个问题,以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教育为出发点,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调研与分析,找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与分析,提出实际优化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措施和解决方法,将理论落实在培养新型商务英语复合人才上。

一、独立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自从我国教育部设立商务英语专业以来,商务英语专业已经成为了国家高等教育专业序列中重要的学科。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已被我国500多家大中专院校所设立。据教育部相关部门的统计,商务英语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已经有必修课、选修课大约30余门课程。独立学院与国家一本、二本学校相比,其起步时间较晚,办学经验和基础培养不足,课程设置及应用方面有其不合理之处,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1.课程目标不明确

课程目标即教学意图。独立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是本着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商务人才的目的而设立的。商务英语专业属于跨学科、多领域的专业,对学科之间的综合要求比较高,需要独立学院各个院系及教研组、尤其是各个学科学术带头人进行紧密联系与沟通,共同来制定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教育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往往是对每个学期或一个阶段进行培养,没有统一系统全面的培养教学计划,各个院系没有统一的课程目标,各个学科之间缺乏沟通与联系,没有按照统一的方法来培养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1]。

2.课程类型与结构不科学

纵观独立学院的课程设立结构,各个学年开设的课程不能让该专业的学生在不同阶段学习建立起统一、全面、高效的学科知识结构。目前,大多的独立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和一般基础英语教育的课程、结构没有差别。低年级的学生一般以基础英语教育为主,缺乏商务专业教育,如:英语精读课程、英语阅读课程、英语写作课程等。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一般基础英语课程仅仅可以培养起学生英语基础能力,很难对商务英语相关领域知识进行提高。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学与实践出现脱节现象,课程没有根据“90后”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课程类型与结构。

3.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

课程内容不仅仅需要体现学科的基础性要求,还要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目前,课程内容往往与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脱节。课程内容的设立以知识教育为主,而对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培养不足。现阶段我国独立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内容还停留在传播学科理论知识教育层面,课程内容还比较陈旧,缺乏时代感,缺乏针对性,缺乏实用性,总体而言不符合新时期我国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

4.教材的选择不实用

教材是实施教学的基础。教材的选择往往对于教育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教材的选择,不仅仅关系到学科的课程安排问题,还关系到如何更好、更优地安排教学过程,让教学更加精准到位。目前,据教育部统计发现,独立学院在低年级中没有商务英语专业开设,没有帮助学生建立起商务英语知识体系结构基础;而在高年级开设中,学生会发现基础不足,学习出现困难局面,很难建立起商务英语的体系。

二、商务英语的专业研究对策

1.明确商务英语专业的.定位

商务英语专业学科,作为独立学院的一个重要的学科设置,要明确其定位。首先需要迎合市场的需求,适应中国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中国倡导“一带一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明确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具体要求,根据独立学院的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建立起完善、系统、体系化的教育培养模式,将培养的目标具体要求写入课程内容中去。

2.制定明确的课程标准

据国内相关部门的调研发现,我国独立学院目前没有明确的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标准,所以需要建立起精准的、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标准,才能解决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事宜,进而制定出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在做好我国人才市场需求的调研基础上,通过考试摸清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以此为基础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课程标准,不能简单地依靠行政手段“自上而下”设置课程标准和细则[2]。目前,我国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以“90后”为主体,因此在课程标准设立上尤其需要参考学生的兴趣、情感情况、心理发展、个性性格以及学习习惯等多个方面,以此为重要的参考因素作为独立学院制定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此外,在满足学生的需求的基础上,还要以人才市场和社会发展为导向,以经济社会的发展为脉动,根据时代的要求,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变革的趋势,制定课程标准。

3.改变现有的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的改变,不仅仅是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设置等多方面的调整,也涉及到在课程目标下的各个学科的课程与经验课程、综合课程、以及分科课程,还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等结构和比例方面的问题。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结构性的调整,不仅仅是调整商务英语与基础英语的结构比例,更主要的是需要关注独立学院的学生对于商务英语学习的习惯性与连贯性。目前,我国独立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应该从大一新生就开始加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习,而不仅仅是学习基础英语,还需要从国际的法律法规、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等多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学习,让学生从大二下半年就可以熟练运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和理论,通过解决以往成熟的案例,从中发现学习的盲点与弱点,加强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独立学院中商务英语专业的选修课的比例一般较低,据教育部统计,一般独立学院的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为1∶5—6.5,学时一般为每周4学时左右。为了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该增加商务英语专业的选修课比例,同时增加课外活动或讲座。由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培养需要学生对中文和英文语言知识进行融合,因此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是至关重要的[3]。

4.加强校企合作

独立学院和企业的合作,是1加1大于2的合作。学校是培养和教育新型人才的摇篮,企业则是提供这些人才进行实习和就业的基地。校企合作可以便于学校和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接,避免出现学生所学非所用的局面。校企的合作不仅仅可以增强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力,还可以提高学校的就业率。独立学院作为一所大学,有其自身的先天劣势,它的科研能力普遍不如国内公立大学,但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却可以以培养实际商务英语能力为特色,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独立学院可以从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发现人才所需的特点,加强学生这个方面能力的提高。为此,独立学院应与企业、政府三个方面建立起合作机制,由政府建立起就业指导和政策的支持,为企业直接培养和输送商务英语专业所需的人才。根据独立学院的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市场人才的要求,改进课程设置,增加与商务实践相关联的课程,从纵向调整课程结构的顺序,从横向调整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与基础英语课程的比例,使课程设置更加贴合时代的要求。

5.加强师资力量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在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合理的课程设置,需要合适的老师来完成,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目前,我国独立学院中商务英语的开设不足,或者设置不完善,都是受师资力量不足这个方面的影响。因此,加强师资力量在当前是重中之重。目前独立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不仅仅需要增加产学研的研究,还需要到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针对有些教师口语表达能力差的情况,需要鼓励其尽快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时,也应该鼓励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到企业参与实际外贸活动,以此为依据制定学生培训课程,可以由独立学院派遣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到企业中定岗培训,学院应该在这个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另外,可以请相关学术带头人到学院进行授课,组织学院教师进行集体观课的形式,促进交流,从而推动教师队伍的发展和提高。随着全球一体化和中国“一带一路”发展,商务活动日益频繁,使得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各大院校纷纷开设商务英语专业。因此,笔者对独立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并提出解决建议和意见,以期为独立学院提高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健.从企业实战的角度看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训教学的模式创新[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2).

[2]夏璐.关于独立学院商务英语方向本科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4).

规避高校专业设置风险的对策探讨 篇3

[关键词]高校 专业设置 风险 规避

[作者简介]柳清秀(1954- ),湖北黄石人,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系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杨菲菲(1983- ),湖北荆州人,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系学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湖北 黄石 435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课题“高校风险管理”的阶段性成果(批准文号:鄂思政[2007]1号,项目编号:Y200712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2-0042-03

所谓高校专业设置风险是指在专业设置过程中,由于专业设置的不合理性、滞后性、前瞻性,造成培养的人才要么供不应求,要么供过于求,与市场需求脱节,进而带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这种专业设置收益的不确定性就叫做专业设置的风险。本文将对其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高校专业设置存在风险的原因分析

(一)对人文主义教育的误解,导致高校的专业设置脱离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的学生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差,就业困难

人文主义教育是人文主义思想在教育理念和实践上的体现。历史上无论是哪一个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在教育理念方面都强调以人为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陶冶性情,弘扬价值,促进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和自我实现,促进完满人性和完善人格的形成,这是人文主义教育的核心目的。①不可否认,人文主义教育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坚持、落实。

然而,在实践中,却出现了对人文主义教育的错误理解甚至故意曲解和利用的现象。一方面,一些人误以为二者是水火不容,将二者截然对立起来,以为人文主义教育必然排斥教育对社会的适应,反对职业教育,否定教育的经济功利性。在高等教育领域中体现在反对高等教育中实用主义的倾向,反对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对市场的适应。另一方面,一些人以人文主义教育为名,极力强调已经明显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夕阳专业存在的必要性,并美其名曰“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导致这些夕阳专业不能及时退出,从而阻碍了专业调整的步伐,使得夕阳专业更加落后于市场需求。总之,对人文主义教育的误解导致实践中高校的专业设置脱离市场需求,违背了教育应该适应社会发展这一教育规律,导致培养的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需要,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缺乏充分的科学论证,盲目地以就业率高低设置专业,导致专业设置与实际需要仍然脱节,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1.就业率能否准确反映社会需求。比如,目前矿业专业的学生就业难,是否能反映我们不需要矿业人才?高校逐年降低矿业人才的招生和培养,矿业专业学生减少,煤炭工业发展面临严重的人才危机。一旦煤矿行业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真正懂煤炭资源利用和安全生产的人才要在哪里培养?

2.高校能否片面根据社会需求来设置专业。现在,大学教育在就业的考虑下,“术”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专业设置偏向技能型而非基础理论教育似乎也理所当然。但如果所有的专业都变成了行业对口培训,培养的就不是人才,顶多只是高级匠人。

3.学校不断根据市场调整专业,市场是否买账?有的学校明明以理工科为特色,看见艺术类专业越来越热,就非要发展艺术类专业不可。这种做法,不但使新增的专业没有前途,而且自身的传统优势也会消失殆尽。

因此,仅仅以就业率为导向设置专业,其中存在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三)高校间专业雷同导致同一专业的毕业生供过于求,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专业设置雷同主要表现为专业点多,设置相同专业的学校多。由于一些高校过分注重自身的经济利益,热衷于追求专业齐全,办综合大学,盲目扩大办学规模,盲目适应市场设置专业,导致专业雷同。

高校间专业雷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设置同一专业的高校过多,而各高校又同时在扩大该专业的招生规模,使得同一专业的毕业生过多,在就业岗位一定的情况下,必然产生机会的竞争,大学生就业市场里毕业生就业面临巨大困难。就拿计算机专业来说:2003年,电子信息行业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开始减少,原先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热开始降温,计算机专业处于供大于求状态。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就业率以前都接近100%,而2003年却不到70%。②显然,由于市场需求是变化的,随着设置同一专业的学校数量的增加和招生人数的迅速扩大,该专业也会出现市场饱和,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因此,专业设置趋同隐藏着风险。

(四)专业设置的滞后性导致培养的高校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就业困难

目前仍然存在相当程度的高校专业设置滞后的现象,即高校专业设置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表现在:一是高校设置了市场需求不足的专业——夕阳专业;二是高校缺乏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朝阳专业。高校专业设置滞后导致两种后果,一是大学生结构性失业;二是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和“放弃录取”现象。据2001年一项面向全国高校的调查,42.11%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65.15%的学生愿意重新选择专业。另有数据显示,2000年秋季高考招生中,上海共1008名考生由于对录取院校或专业不满而放弃录取机会。③显然,不论哪一种后果,都意味着巨大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的一个共同的结果是:国家、社会、个人对高等教育投入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调整专业——增设新的专业、减少甚至撤销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同时很多毕业生被迫重新学习其他专业。所有这些都需要成本,而且还得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因此,高校的专业设置是存在风险的,应该得到解决。

二、规避高校专业设置风险的对策

(一)风险规避的定义

风险规避就是选择以放弃、停止或拒绝等方式,回避损失产生的影响。它尤其使用于重大的项目决策,如投资项目比较选择,新产品开发项目选择等。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④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几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来进行风险规避。

(二)风险规避的策略

1.政府。要加強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专业设置的规划者与信息的提供者,而不应该是专业设置的直接领导者。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的管理职能,不应在其具体的运作过程和环节上,而应在宏观调控上、在专业设置的方向和质量标准上。政府的管理,不能依靠长官意志和行政命令。而且,政府包办专业,还可能导致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相背离,妨碍学校调整专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政府要做的工作,一是制定专业设置的规范,并依据规范指导和监督高校的办学情况;二是发布社会需求信息,尤其应该充分利用教育中介调查、预测各类需求信息,并及时反馈给高校,以便指导高校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

2.教育行政部门。(1)加强专业设置审批管理,确立有效的专业设置评估指标和评估制度。各教育行政部门应重视专业设置问题,加强专业设置的审批管理,严格控制各专业的审批数量。与此同时,要建立起有效合理的专业设置评估体系和规范的专业审批制度,即设置一个新专业所应具备的条件指标体系和专业审批程序规范等。在专业审批过程中,严格依据专业设置评估体系,执行专业审批制度,防止因为人情关系而放松审批。(2)进行专业人才需求預测,为高校专业的设置与调整提供决策参考,避免专业雷同,进而规避风险。专业人才供给是否超过社会的需要,不能凭感觉判断,而应该通过科学预测。由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和对其他校情况的不可把握,单个学校的预测往往缺乏准确性,专门的中介预测机构的预测相对科学。依据中介机构的可靠预测结果,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确定专业培养规模和布点,进行专业布点的调整,审批新专业,裁撤旧专业。(3)扩大高校专业设置权,增强高校专业自主适应市场的能力。积极地增强高校专业设置的自主权,不仅可以发挥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的优势,而且能够赋予高校更多的责任和压力,调动高校自主设置专业的积极性。比如,美国高校的本科专业设置完全由高校自己确定,所以美国高校在专业设置、专业名称、学位授予等方面具有多样性,较好地适应了市场需求。⑤应该认识到,专业设置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高校自己的权力,在实践操作中,可以借鉴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少走弯路。同时也要注意采取渐进的方式下放专业设置权。事实上,2002 年教育部已经做出决定:授予北京大学等6所著名高校本科专业自主设置权。⑥这标志着我国在增强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增大高校专业设置的自主权,离不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3.学校。(1)正确认识人文主义教育和高校专业设置市场化的关系,坚持面向市场设置专业。人文主义教育和高校专业设置市场化之间并不矛盾,一方面,二者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人文主义教育的实质在于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完美人格、高尚情操、和谐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而市场化取向的高校专业设置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另一方面,面向市场需要设置专业是为了解决专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而坚持人文主义教育是为了解决大学生人文素质不高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完全可以同时解决,所以,面向市场需要设置专业和坚持人文主义教育完全可以“和平共处”,甚至互相促进、相得益彰。(2)做好各专业人才需求信息的搜集和整理,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作为人才市场一部分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也逐渐形成。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情况必然影响到高校入学者的专业选择,高校为了自身的生存不得不适应市场需要而对专业设置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就业市场中各类毕业生的供求比、竞争性、工资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着未来一段时间内社会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这些都可以为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指明一个大致方向,避免专业设置的滞后性与盲目性。根据发达国家教育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和实践经验,运用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系统,可以较早地预测未来对各相应学科专业的市场需求,⑦从而科学合理地设置与调整专业。(3)高校自身要合理定位,为了长期发展应优先发展优势专业。高校自身合理定位,即是哪一类型的学校、哪种性质的学校。我国高校根据类型可划分为四类:科研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和技能教学型;根据性质可划分为:理工类、工科类、医学类、师范类、综合类等。不同类型、性质的高校既有自己的特点与长处,也有各自的缺点和不足。各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优势开办相应类型、层次的专业,从而最大可能地发挥其潜能。(4)既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与时俱进地设置专业,又要跟上形势,超前预测,设置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专业。专业设置滞后,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是必然的。一些著名高校办学成功的实例说明,只有敏锐地瞄准市场走势,走在潮流的前面,大胆地做出预测,早做准备,在专业设置上“提前半拍”,才能真正实现与社会需求合拍。(5)拓宽专业口径,设置宽口径专业,增强所培养的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所谓专业口径,就是指划分专业时所规定的主干学科或主要学科基础及业务范围的覆盖面。⑧现代社会里,社会发展与变化十分迅速,个人的职业和变动更加频繁,因此,高校的专业设置要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广泛适应性,拓宽专业口径。

4.教师要转变观念,理性对待专业调整成本,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促进专业设置的优化。巨大的成本阻碍了专业调整,但是如果我们运用“成本—收益”方法来分析这一问题,就可以做出理性决策,加快专业调整步伐。我们应该认识到,尽管进入朝阳专业和退出夕阳专业需要很大成本,但是也带来更大的长期利益和整体利益,利大于弊,因而应该坚定不移地调整、优化专业。并且一部分夕阳专业的退出成本是不管做何种选择都不能收回的,这在经济学中称为沉没成本,在做退出夕阳专业的决策时应该忽略它,无论沉没成本有多大都不应该受其影响。高校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只有当自己的劳动满足学生和社会需要时,才能对社会具有价值,也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所以,夕阳专业教师应该顺应社会和学生需要,积极主动进行新的专业性人力资本投资,为专业设置的优化做好准备。

5.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可以通过提供反馈信息以及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来规避专业设置的风险。在影响专业设置的因素上,学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学生可以通过提出学科建设的建议,选择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完善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来促进专业设置的发展和优化。与此同时,在大学期间对自己的职业目标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解自我,锁定感兴趣的专业,提升职业修养。毕业后要有多元化的就业观念,对自己要有一个合理的定位,不能让市场来适应你,而自己要能主动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注释]

①孙百才,吴克明.多学科视角中的高校专业设置滞后[J].高等理科教育,2006(3):70-73.

②何岸.高校专业设置雷同浅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5):93-97.

③金志明.1108名考生为何放弃录取[N].中国教育报,2000-10-11.

④王晓霞.企业风险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27.

⑤卢晓东.中美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1(2):21.

⑥练玉春.自主设置专业,给高校带来什么[N].光明日报,2002-04-18.

⑦谢仁业.上海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报告[A].丁刚.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三辑)[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83-125.

设置对策 篇4

本文分析了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偏离社会需求的现状, 采取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 考虑不同产业单位从业人员创造产值的不同, 根据2005—2008年《上海统计年鉴》公布的三大产业产值及相对应专业的毕业生人数, 得出各个产业产值比及对应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人数比例。发现三大产业产值比与相关专业毕业生人数比例差值分别从2005年的0.11%、9.96%、9.952%扩大到2008年的0.336%、13.894%、14.23%, 差值扩大趋势明显, 表明各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设置的吻合度越来越小, 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偏离现象。另外, 笔者对中国某大学2005—2009年间的特色专业与非特色专业的就业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对高校专业设置不符合社会需求的种种问题, 一方面分析其原因, 另一方面借鉴高等教育发达国家采取的措施, 根据本国国情, 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一、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偏离社会需求的现状

近年来, 人才市场上出现了“人找岗位”与“岗位找人”的局面。究其原因是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一) 专业设置自身定位不明确

高校专业设置经过多年的调整, 初步形成了自身特色和优势专业。在新的发展时期, 很多高校提出了发展计划。计划的提出, 对自身发展无疑起到激励作用, 但计划的提出不一定都是经过科学规划的。很多高校相继提出建设高水平综合院校, 而同一时间建设成众多的高水平综合院校是不现实的。这种不符合自身定位的专业调整必将带来相关问题。

1. 教育资源被分配, 优势专业不再优势

在一定时期内, 高校本身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不符合高校自身定位而设置的新专业, 一方面需要配备大量的硬件设备, 另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引进师资所需的资金。这些都会剥夺大量优势专业教育资源, 势必会对优势专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 新建专业缺乏竞争力, “有量无质”、“专业不专”

新专业设置所需的硬件容易投入, 但配备足够的专业教师却是一个长线过程。不符合自身定位的新专业, 师资力量薄弱, 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必定缺乏竞争力。

(二) 盲目追求“市场需求”, 缺少前瞻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校纷纷增设市场需求量大的“热门”专业。然而, “热门”专业几年后未必仍属热门, 相反却可能对学生未来就业带来供大于求的市场风险[4]。表1为我国部分“热门”专业的设置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1]国家教委高教司.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160-286。[2]教育部高教司.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 (2005年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455-680.

表1揭示了部分热门专业设置情况。从表1中可以看出部分“热门”专业的设置比例非常高, 无论是综合大学还是师范、农林院校都纷纷设置这些热门专业, 这将导致高校向同一专业领域过度输出人力资源而使相关专业人才供大于求。这种盲目增设市场需求量大的专业、缺乏前瞻性的做法, 增加了毕业生的择业风险。

(三) 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不符

为考察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否与地方产业结构相符合, 笔者以上海市为例, 分析了2006—2008年各个产业的产值比及对应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人数比例。

注:由历年《上海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出。

注:由历年《上海统计年鉴》数据计算所得。

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 在三类产业发展中, 第一、二产业产值比呈下降趋势, 第三产业产值比有所上升。同时可以看出, 各产业对应的专业毕业生人数与各产业产值比下降, 上升趋势基本符合, 即第一、二产业相关专业毕业生人数比例下降, 第三产业相关专业毕业生人数上升。

从图1可以看出, 2005—2008年三类产业产值比与产业相关专业毕业生人数比例的差值呈现出扩大趋势。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上海市各高校根据经济发展的形势对专业结构的调整, 同产业结构的调整基本上是一致的。然而, 在改革过程中, 高校基于自身利益的专业调整势必有较大盲目性, 盲目集中设置未来产业需求的“热门”专业。由于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整力度不足, 出现了看似高校专业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一致的情况, 但是却出现“热门”专业的重复设置和“冷门”专业的“过度撤销”等问题, 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呈现出越来越不符合的趋势。

二、促使高校专业设置符合社会需求的对策

我国高校面临着专业设置偏离社会需求的种种问题及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的任务。各国高等教育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专业调整的措施与经验具有普遍性和借鉴价值, 笔者借鉴国外高等教育, 结合我国国情与教育理念, 提出了相关措施。

(一) 高校自身准确定位, 注重学科内涵建设

现阶段, 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不平衡促使高校专业调整势在必行。高校正确的自我定位, 是顺利实施专业调整的前提, 只有这样, 才能最可能地发挥其潜能, 集中师资、设备等教学资源投入优势专业的建设, 相应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不断提高。

笔者以国内某大学为例, 统计出近年来该校的部分特色专业与非特色专业在就业率方面的差距, 详见图2。

调查表明, 2008年以前, 特色专业的就业率维持在95%左右, 甚至达到100%, 而非特色专业基本在40%—80%之间。2008年后, 受金融危机的冲击, 特色专业还基本维持在90%左右, 而非特色专业则降到20%以下。

专业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是通过人才的内在质量予以体现的[5], 通过分析看出, 突出学科特色, 注重学科内涵, 才能提高人才内在质量, 满足社会需求。

(二) 重视高校自治权力, 加强高校微观决策能力

我国初步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校作为人才市场的主体,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理应在招生、学生就业、经费筹措与使用、国内外交流等微观决策上拥有自主权。微观决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统筹考虑市场供求, 进行自我协调

高校培养的毕业生, 以一种特殊的商品形态进入市场, 因此同样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当某类专业人才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时, 这种市场供求信号会迅速反馈到学校决策阶层, 及时作出调整、变革。

2. 准确预测社会需求变化

社会经济对人才的数量结构、质量规格等要求是不断变化的。但是, 培养人才所需的周期相当长, 如果仅依据当前的人才市场信息调整高等教育结构, 往往造成人才的数量结构与质量规格同社会需要脱节的结果, 造成巨大的浪费[6]。高校应建立自身的预测机制, 预测社会的未来需求, 合理引导专业设置, 超前设置相关的学科。如此, 既维系了专业结构的相对稳定性, 又避免追随经济发展的盲目从众行为[7]。

(三) 按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 建立和完善国家宏观决策

高校微观决策与高等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决策是相辅相成的。教育发达国家在重视高校自制权利的同时, 也不断完善对专业设置的宏观决策, 以弥补微观决策的不足。美国劳工部负责宏观政策和就业调查, 劳动局和高等教育委员会等机构对就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变化定期进行预测, 分析各行业的需求形势和不同职业对知识、技能的要求, 预测经济发展对未来就业的影响, 为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选择专业提供指导。国家宏观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定期对新设学科、专业进行评估审核

高校新增专业办学质量应接受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的评估, 及时了解新增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果新设专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调控其招生。

2. 调节人才培养结构, 与产业结构相适应

高等教育的人才主要是为地方经济服务, 因此对不同地域的高校, 应针对地方产业结构特点, 在专业审批制度方面有所侧重。对符合地方产业结构特点、且供不应求的专业设置, 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倾斜。

3. 重点项目等相关专业, 统一调配

关系国计民生、综合国力强弱的国家重点项目、急需项目、高科技项目需要通过计划设立相应专业或专业方向, 进行调配, 保证供应相应人才及一些边远地区急需的建设人才, 缩短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

此外, 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律性决定了高校专业结构不可能与社会需求完全重合, 总有一定的缝隙。社会需求的多变性与高校专业结构的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也需要通过宏观决策得以妥善解决。

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导向相协调的问题是一个庞大的课题,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科技发展的适应程度。本文采取了更为合理的统计分析方法, 分析了现阶段高校专业设置偏离社会需求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结合相关高等教育发达国家采取的一些举措, 提出了相关措施, 对高校今后在专业设置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晖, 孙绍荣.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的宏观调控制度设计[J].纺织教育, 2008, (1) .

[2]浩歌.加强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时不我待[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13/14) .

[3]贾万刚.大学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相协调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 2005, (4) .

[4]宗利永等.本科专业重复设置的现状、成因及应对策略——以上海地区高等学校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 2007, (12) .

[5]张永祥.高校专业调整与就业市场要保持“适度距离”[J].许昌学院学报, 2007, (3) .

[6]孙绍荣, 焦玥, 宗利永.研究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教育系统工程方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0) .

设置对策 篇5

摘要:岗位设置工作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最基础和重要的工作。它能够全面有效的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事业单位用人制度,能有效的促进和落实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本文主要分析了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从而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对岗位设置工作的管理,提高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解决办法

事业单位是为社会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和劳务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2006年我国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改革重点主要为:一是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立法进程。二是完善聘用合同制度,规范合同管理,探索完善聘后管理机制,研究制定聘用合同规定。三是完善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岗位设置动态管理机制。四落实和规范公开招聘制度。事业单位对岗位进行合理的设置,是改革的基础,能够促进单位人事制度的完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将从对人员身份到对工作岗位的转化,通过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实现对岗位数量的控制、对人员结构进行调整,达到因事设岗、按岗用人、以岗定薪、聘用管理,从而确保事业单位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岗位设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目标不够明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的目的是要转换用人机制,实现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然而在具体实施中,部分管理人员思想不到位,观念陈旧,没有真正改变以前旧的用人制度,认为岗位设置工作就是搞形式,签订聘用合同,而对通过设岗、竞聘上岗,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促进单位的长远发展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思路。

2.岗位结构比难以优化控制。岗位结构比例是岗位设置的工作的核心要素之一。岗位结构比例包含三个层面:一类是岗位类别结构比例,即专业技术、管理、工勤技能三大类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二是同类不同职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如专业技术岗位中正高级岗位、副高级、中级和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三是同类同职级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如专业技术正高级岗位二至四级之间的结构比例。目前有部分事业单位随着事业的发展,有的职能强化、有的职能弱化,而岗位设置工作没有随着单位的发展进行调整,影响岗位设置工作的进行和实际效果,从而阻碍单位的发展和人员的积极性。

3.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价值体现不明显。优秀人才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是单位的一项核心竞争力,能够帮助单位取得更大的发展。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在项目立项时需要优秀的项目带头人,在进行过程中还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这些人才在事业单位中的一些关键岗位无法体现自身价值,同时与其他员工的工资待遇也类似,这使得事业单位无法留住一些专业人才,这对单位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4.聘后管理不到位。单位仅仅把聘用作为一种辅助的、补充的形式,简单的以聘代管,没有把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国家对岗位设置的文件,没有对岗位管理做过多的表述,并不意味着是“重设置,轻管理”。单位在进行岗位设置工作时,“一聘定终身”的现象依然存在,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职工没有产生竞争意识,没有能够有效的调动起职工聘任后工作的积极性。

二、岗位设置工作中的对策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岗位设置工作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在建立和推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单位领导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岗位设置工作作为当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加深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认识,深入研究其历程、聘用制度及岗位管理等一系列内容,全面了解岗位设置工作的目的及意义,在此基础上,才能统一认识,从而有效开展岗位设置工作。其次,单位要加强宣传,全面提高部门人员对岗位设置工作的认识,全面理解实施岗位设置工作是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政策的重大调整,核心是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最后,事业单位各方面领导干部要从旧的管理模式中摆脱出来,更新观念,要在具体工作中必须适应这种转变的要求,在管理各个环节上必须充分体现这种转变。

2.优化结构比。根据单位实际情况,优化岗位结构比例。单位的结构比例既要符合国家的政策要求,又要符合单位的实际,要可操作,可实行。首先要明确岗位总量,以岗位设置原则为基础核定人员编制的数额,确定单位岗位总量;其次在单位的社会职能及工作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工作的性质、规模、效益等因素,合理划分结构比例,以重点岗位为主,兼顾其他岗位,并配合单位的发展,适时进行调整。对现有人员的机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应该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尚未达到该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等情况逐年逐步达到。单位既要推进改革,形成竞争机制和氛围,又要有利于人才队伍的稳定,必须把稳好改革的力度。

3.岗位设置工作必须服务于单位的战略规划,突出重点岗位。岗位设置管理要服务于单位的战略规划,根据事业单位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依据工作性质、规模大小、效益高低、发展潜力等要素进行统筹考虑,支持重点学科、扶持优势学科的发展,在岗位设置政策上要予以倾斜,努力为重点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不断提高其在专业技术、申报国家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培养优秀人才等方面的能力,以提升单位整体水平和创新能力。

4.加强聘任后管理,以岗位设置工作为契机,推动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岗位管理主要通过岗位设置、岗位数量和结构控制、岗位聘用、合同管理和具体管理制度实现,“设置”是“管理”,但“管理”不仅仅是“设置”,单位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除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管理,坚持岗位聘用、聘约管理、科学考核、动态管理,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实现从事业单位考核向岗位聘期考核的转变,建立以岗位绩效评价为重点的人才评价工作,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完善岗位评价体系;完善聘任合同为重点的人才聘用工作,建立“能上能下”的岗位聘任制度;结合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在岗位聘任的基础上,建立以鼓励贡献和创新为导向的分配激励机制。

三、结语

设置对策 篇6

关键词:阅读教学;问题设置;误区

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策略。问答作为外语课堂中最普通的一种话语形式,对语言的习得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1],甚至可以说,一节课的成败就在于问题的设置是否能培养能力、训练思维、渗透文化,是否能带领学生走向文本的深处。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因为缺少听者意识,仅仅从自身的角度,而没有从听者或者学生的角度来设置问题,从而导致预期的效果难以达成。下面笔者以NSEFC Book 6 Unit 5中的“An exciting job”教学为例来说明问题设置中的常见误区。

一、针对问题指向不明误区的对策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一个个问题就像是指引学生前进的一个个路标,只有每一个问题都指向明确,学生才能顺利地到达教师期望的目的地。如果指向不明,学生就很难找到前进的方向。

导入部分,笔者在让学生观看完视频,并且介绍了火山各部分的名称后,提出了一个问题:What will happen when a volcano erupts?这个问题的指向并不明确,因为听者既可以理解为火山喷发时,火山本身会发生什么变化,也可以理解为火山喷发时,周围的环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在提这个问题时,笔者希望学生进行如“Boiling rock erupts from the crater; the lava flows slowly down the mountain”的回答,以此来补充火山学家工作的恶劣环境。结果,由于问题的方向不明确,学生从火山喷发的后果来回答(All the plants will be destroyed),影响了课堂的进程。

如果教师时刻把学生放在心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设置问题,就能有效地避开此类误区。或者可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用同样的问题来问自己,看能否回答出自己期望的结果。所以,如果把上面的问题改成:Can you describe the process of the volcano eruption? 那么学生回答起来就不会出现太大的偏颇。

二、针对问题难度太大误区的对策

在课堂上,偶尔会出现学生回答不出问题而冷场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多数是由于问题设置的难度较之前的问题提升得太多,或者是思维的跳跃过大,学生没有跟上课堂的节奏。

“An exciting job”这篇阅读文本,从文章结构上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作者对于这份工作的热爱,二是介绍了作者第一次经历火山喷发的情形。在处理第二部分时,笔者利用表1(斜体部分为学生所填),要求学生找出火山喷发时及喷发后火山学家所见、所闻及所做的事情。

找到表格需要的细节信息之后,笔者提问:What kind of job do you think it is? Give some adjectives.教室里一片沉寂。显然,与直接从课文中找出信息,完成表格相比,这个问题难度较大,不仅需要学生对作者的工作有深入的理解,同时,需要有一定的概括能力,概括出一些形容词来描写这份工作。

问题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工具,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内容和层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2]5,所以,在第二次上课时,笔者设置了一系列难度较小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一定的逻辑联系,且环环相扣,由易到难,逐层铺垫,形成了完整的“问题链”。

(1) Why did they have to put on the special clothes?

(2) If the clothes were broken, what would happen to them?

(3) Do you think it’s easy or difficult to walk with the special clothes?

(4) Which words tell you it’s difficult?

(5) Why didn’t the author collect the lava?

(6) Why did collecting lava need experience?

有了这些小问题的帮助,学生能够体会到火山学家工作的危险、费力、高强度和高要求等,就可能找出一些形容词,如dangerous, risky, tiring, exhausting, tough, demanding等。这些词与文本标题中的exciting不同,与作者自己的感受也不完全相同。但正是这些差异,才进一步地反衬出作者对这份工作的热爱。

三、针对问题比例不合理的对策

按照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法,我们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提的问题分为展示型问题、参阅型问题和评估型问题[2]6。展示型问题依赖文本的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参阅型问题是在获取文本信息之后,针对文本一些要点、亮点进行延伸提问。评估型问题则是在获取信息、理解文本后,对文本或文本主题或作者态度做出的全面综合的思考。

展示型问题、参阅型问题和评估型问题的比例应该设置合理,如展示型问题占60%~70%,另外两类问题占30%~40%。如果全部都是展示型问题,学生能够获得文本的细节信息,但不能形成较完整的整体印象,不利于发展和训练学生的思维,尤其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事实上,促进学生在阅读时与作者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成为有自己判断和独立见解的阅读者是阅读的终极目标之一。反之,如果参阅型和评估型问题过多,那么,在同等时间内,学生没有把握文本信息,就来回答这些需要概括、推理、判断的问题,难度会很大,也就很难达成目标。

笔者在进行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时首先设置了以下问题。

(1) Which sentence in Para 1 show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his job?

(2) Why does he think so?

(3) What does he do as a volcanologist?

(4) What did the author feel, hear and see during the eruption?

(5) What did the author do after the eruption?

(6) What does the writer find impressive about volcanoes even after studying them for many years?

显然,这些问题都紧扣文本,可以直接在文本中找到答案。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些问题上,学生很难对文本有深入的理解,也很难体会为什么作者对这份工作有这样深厚的情感。所以,笔者又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

(7)What do you think makes the writer overcome the difficulty to continue his work?

(8) Do you want to be a volcanologist in future?

(9) Which qualities and skills do you think a volcanologist should have?

问题7是一个参阅型问题。通过阅读文本,学生能够体会出作者对于工作的热爱,也正是因为热爱,他才能坚持自己的工作。但学生需要重新回归文本,来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句子,如:

I have the greatest job in the world.

I am never bored.

I don’t mind because danger excites me and makes me feel alive.

I am enthusiastic about my job.

I am still amazed at their beauty ...

问题8既可以说是一个参阅型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评估型问题。因为学生必须参考文本内容,才能做出自己的判断。问题9则是一个评估型问题,它基于文本,但是又高于文本。学生可以根据文本中所了解的,也可以借助自己头脑中原本已有的关于火山学家工作的信息来做出一个比较全面的回答。这个问题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学生的思路能够充分展开。教师的设问有效驱动了学生的深层阅读和思考,促进了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思维碰撞[3]。

四、针对问题过于封闭的对策

根据回答者回答的自由度大小,问题通常可以分为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有相对固定的答案,可发挥的空间比较小,常用于阅读过程中的问题设置,以帮助学生获取文本的细节信息。有些教师为了更好地掌控课堂,大多使用封闭性问题来组织教学,这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使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围绕文本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发表意见,进行语言建构和输出表达。

上文提到,笔者在阅读后环节向学生提问:Do you want to be a volcanologist in future?这是一个封闭性问题。如果只是提问学生是否想当一名火山学家,那么学生回答完“Yes”或“No”之后就坐下了。这样的问题并没有太大存在的价值和必要。

但笔者的设计并非如此。在学生表明自己的态度之后,适时追问,把这个封闭性问题扩展延伸,才是笔者的真正意图。通过追问Why?/ Why not? What do you want to do?等问题,获得学生更多更真实的回答,形成师生间真实的沟通与交流,这才是弥足珍贵的,也是不可复制的课堂随机生成。

事实上,在笔者试上和正式上这节课的两个班里,学生们都有不一样的精彩表现。例如,有学生满脸兴奋和向往地回答:Yes. This job is so interesting and exciting. Although it is a bit dangerous, I want to face the challenge. 也有学生答:No, because it’s so dangerous. I want to live longer. 还有学生答:No. I want to become a cook.当笔者表现出惊奇和兴趣时,那个学生非常骄傲地说:I like delicious food. 笔者真的相信,这节课让学生们有了对未来工作的看法和对心目中理想工作的选择,这让人感动。这是封闭性问题不可能达到的效果。

要避开问题设置的种种误区,我们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同时把握好问题的难度和比例,才能形成和学生的真实交流,收获意外的精彩。

参考文献:

[1]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43.

[2]梁美珍,黄海丽,於晨,等.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评判性阅读视角[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设置对策 篇7

一、目前《中医诊断学》设置的教学环节及出现的问题

在本科阶段, 全国各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目前广泛使用的是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1) , 按其大纲, 《中医诊断学》教学设置有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临床见习三个教学环节并对应相应的学时。各院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 三个教学环节基本涵盖, 但每个环节的教学时数有差异, 总体上理论教学所占的课时多, 为主;实验教学及临床见习课时少, 为辅。《中医诊断学》既然是架设于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课程, 这就决定了这门课程的特点即:它不是一门纯理论的课程, 而是一门除要传授理论知识还要传授中医诊断基本技能和培养中医诊断逻辑思维能力的课程。现行大纲设置的三个教学环节体现了这门课程的特点,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 往往不能合理安排这三个教学环节, 使《中医诊断学》的教学不能充分实施, 从而难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在我们学院《中医诊断学》教学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在临床见习这个环节中。主要问题是:其一, 《中医诊断学》课程见习的教学需在学校属地的医院进行, 且属地医院还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条件如带教老师需有较高水准的中医诊断方面的知识、病床的数量及所住的病人能满足课程所需等, 受制于这些条件, 符合的医院屈指可数, 所以目前我院《中医诊断学》课程见习的教学主要集中在附属中医院进行。然而, 附属中医院却很难满足教学的要求, 原因是在大学扩招后医院每年都要接纳大量的实习生及研究生, 这一块的教学压力已很大, 再加上每学期《中医诊断学》课程见习的学生有300~400人之多, 超越了医院的承受范围, 在这种情况下, 势必就要压缩课程见习的时数, 我院的《中医诊断学》见习时数已从起初的12学时减到目前的3学时。其二, 通过课程见习后反馈的情况, 我们发现医院方对早期的学生动手能力、中医诊断知识的水平多为肯定, 但目前对学生无论是动手的能力还是知识水平更多的是不满, 比如不少学生不知如何诊脉、望舌、按腹等, 更不知如何正确辨证;而学生方的反馈也有明显的变化, 这些变化从学生所写的见习报告可窥一斑。之所以目前的《中医诊断学》课程见习教学出现这些问题, 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一是课程见习时数太少及见习时间与课堂讲授的内容不同步;二是根据医院反馈的意见分析, 主要是大多数学生不能顺利地完成从课堂到临床的过渡;三是学生没能很好地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四是临床带教老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前面两个原因。

二、主要对策:增设《中医诊断学》操作及辨证能力训练教学环节

针对我院《中医诊断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加以实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于课程见习时数不足及与课堂教学同步的问题, 在目前情况下则是很难解决的, 因教学医院客观条件所限, 不论是增加教学时数还是与课堂教学同步都是不可行的, 需要找到一种方法给予弥补;而如何让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从课堂到临床的过渡也需要找到一个可行的方法。根据《中医诊断学》这门课程的特点和我们的教学体会, 我们认为, 解决课程见习时数少和让学生顺利地完成从课堂到临床的过渡, 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在学生见习前增加《中医诊断学》操作及辨证能力训练教学环节, 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 一方面可突破见习课时少的困局, 顺应现实, 另一方面可提高学生临床操作和辨证能力, 使学生能自如地将所学的知识及技能运用于临床, 使所学知识为临床所用, 顺利过渡到课程临床见习阶段, 提高学习的热情, 为以后的学习直至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中医诊断学》诊法操作及辨证能力训练教学环节设计内容

1. 诊法操作训练。

设计的主要内容有: (1) 规范望诊、闻诊、问诊、舌诊、脉诊、按诊操作方法及程序。 (2) 学生观看诊法操作方法的示教片。 (3) 学生观看常见的舌象及神、色、形态等图片, 老师给予讲解。 (4) 学生之间互相诊脉练习并利用已有的脉象模拟手辨识一些脉象;学生对常见舌象的辨识;按诊常用手法练习并在模拟人身上进行训练。 (5) 依据望诊、脉诊、舌诊、按诊操作教学的考评标准对学生进行考评。

2. 中医辨证能力训练。

设计的主要内容有: (1) 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临床病例进行示例分析。 (2) 应用中医辨证训练软件, 对中医辨证的技巧和方法进行强化训练。 (3) 依据辨证能力训练教学的考评标准对学生进行考评。

3. 诊法、辨证综合训练。

学生进行随机分组, 学生一方扮演病人, 一方扮演医生, 在模拟诊室完成诊法及辨证的综合训练, 最后根据制订的标准予以考评 (2) 。

四、结语

通过增加《中医诊断学》操作及辨证能力训练教学环节, 强化和规范了诊法操作方法和规程;通过图片、影像及示例教学等, 使教学内容生动、具象, 便于学生多角度地对相关内容的正确掌握;通过中医辨证能力训练,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较充分地认识中医辨证的技巧;通过诊法、辨证的综合训练, 使学生对诊病的规范流程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使《中医诊断学》课程从课堂到临床之间有了合理的过渡, 缩短了课堂与临床间的距离。增设的《中医诊断学》操作及辨证能力训练教学环节, 在缓解因扩招后带来的课程见习压力、弥补学生普遍存在的诊法操作和辨证思维能力较弱的问题、使《中医诊断学》教学环节之间衔接更为合理外, 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该教学环节的设立, 不拘于传统的中医教学模式即非课堂就临床的教学模式, 使《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模式更为灵活和多样;更重要的是该教学环节的设立顺应了目前医学教学环境的需求。众所周知, 随着人们自我保护及法律意识的增强, 很多病人对实习生和见习生常常抱以拒绝的态度, 这样就很难有实践的机会, 所以这个环节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及顺应当前中医的教学环境设置的教学环节可以解决目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使《中医诊断学》的教学环节的设置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合理, 把握了教学中的关键。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教学环节,对策

参考文献

[1]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设置对策 篇8

从教育角度看, 影响就业的问题主要有三个, 一是教育不足的问题, 指劳动力由于教育程度不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二是教育过度的问题, 指教育的供给超过了社会的需求, 受教育程度过高的人难以在社会上找到相匹配的岗位;三是教育结构失调问题, 教育的专业类型与社会需求发生错位。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教育过度———扩招造成的。而且, 从历年的招生人数与就业率的数据看 (参见表1) , 确实是扩招人数越多, 就业率越低。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各年)

本文认为, 大学生就业难显然不是教育不足造成的, 但扩招也不是根本原因。尽管我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变革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 分析当前专业设置仍存在的问题不难发现, 高校专业设置失当导致的教育结构失调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一、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变革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变革

自1998年来, 普通高校总的专业设置种数已从1998年的779种降低到2007年的641种。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提供的数据看, 可以肯定, 1998年以来专业设置种数降低不是简单地精减专业, 它反映我国专业设置积极变革的方向。 (1) 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已逐渐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例如:2001年我国根据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增设了管理学这一大类, 以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2) 拓宽专业口径, 增强了专业的适应性。这方面的变革以工学最为突出。工学的专业种数由1998年的381种减少到2007年的206种, 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工学的专业口径, 相应的专业基础也得到拓宽。 (3) 对传统专业的归并调整, 增设并培育新兴、边缘专业[2]。对一些传统重复专业进行整合规划, 同时有意识地改变建国初期重理轻文的状况, 加强文科专业建设。

(二) 从就业角度看目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上述变革值得肯定, 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

1. 由专业种数过多转变为专业设置大量趋同。

专业种数过多, 表现为对单一学科更加细致的分割, 这种背景下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存在基础薄、口径窄、创新不足且发展乏力等问题。随着科技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社会越来越需要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强的专业人才。1998年以后我国高校不断合并专业, 减少专业数量, 拓宽专业基础和培养口径, 表达了高校培养学生应变迁移能力、创造力, 增强学生就业实力的积极努力。然而近年来不断下滑的就业率说明, 高校人才培养出现了新问题。

据调查, 近年来高校专业设置出现趋同现象。自从1998年开始, 我国高等院校的专业种数迅速下降, 与此同时, 我国在校大学生的比例则迅猛上涨, 毕业生也大量增加, 这就产生了一种现象:每个专业的平均学生数急剧增加, 同一专业的人才重复培养现象十分严重[3], 即专业设置大量趋同现象。2005年4月30日《中国教育报》提供的数据显示, 在全国目前设置的近500个本科专业中, 2004年共招收本科生2099151人, 其中英语、计算机软件、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56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占当年本科招生总数的69.89%, 而其他400多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占当年本科招生总数的30.11%[4]。专业趋同使得部分专业培养的人才过剩, 部分专业人才过少难以满足社会需要, 导致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间的结构失衡, 而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间的结构失衡必然产生两个后果, 一是教育资源的极大的浪费, 二是趋同专业培养出的人才不断闲置, 并形成庞大的群体, 给大学生就业带来极大的困难。

2. 我国的专业多以单科专业为主体, 缺少跨学科专业[5]。

跨学科专业通过不同学科的有机组合, 构建新型专业课程体系, 有利于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适应性强的综合型人才[6]。在英美大学中, 跨学科专业设置比较广泛。例如美国, 以教师为主,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课程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形成跨学科的专业课程。这种课程与单一传统的专业课程不同, 后者只面对本专业学生开设, 而前者是由学生到不同的开课系选修。英国大学除为学生提供单学科的课程外, 还广泛地为学生提供双学科或三学科组合的联科课程, 联科课程除文科或理科内部结合的课程外, 文理交叉的课程也不少, 这样有助于打破学科间的壁垒, 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7]。我国的专业多以单科专业为主体, 缺少跨学科专业。多数学校以开公修课的方式开设单一的非本专业的课程, 这些课程开设以挖掘校内资源、满足学生兴趣为目的, 其针对性不强, 课时少, 内容较浅, 难以与本专业形成有机结合, 达到跨学科专业的效果。

3. 专业的开设与退出存在盲目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新兴行业领域的出现, 高校确实需要开设新专业以满足市场需求。然而, 我国高校新专业的开设具有盲目跟风现象, 即发现哪个专业热门, 高校纷纷争抢开办。当这种热门专业的扩招速度大于实际社会需求时, 就会造成就业的困难。另外, 我国高校在专业的退出方面也存在盲目性。比如有很多专业随着社会发展其社会需要趋微, 然而却因为开办时间较长, 有很多专家, 或该专业是重点或是名牌专业, 因而即使就业率低, 学校也很难将其撤掉[8]。总的来说, 专业开设与退出的盲目性都增加了大学生就业难度。

二、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原因

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 必然影响学生就业, 而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 我国大部分的高校目前仍然没有专业设置的自主权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 专业设置自主权和调整权属于高等学校, 因而设置什么专业, 开设什么课程是高等学校自己的事情。但是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专业设置的权力在很大程度上由政府掌握着, 设置专业要经过教育部审批, 而且有数量和类型的限制[9]。在2002年4月, 教育部授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6所著名高校本科专业自主设置权[10]。除以上学校外,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没有自主设置专业的权力, 对这些高校来说, 即使意识到调整专业的必要性, 也无权及时地调整, 因此会导致某些专业的毕业生供过于求, 就业难问题就在所难免了[11]。

(二) 高校缺乏一定的自律机制

我国高校专业管理的自律机制还不完善, 在专业设置上存在着贪多求全和盲目抢办“热点专业”的现象, 比如, 很多高校盲目追求学科专业设置的“大”而“全”, 追求办综合性大学[12]。这种高校在专业设置时, 既不考虑社会的实际需求, 也不考虑学校的实际水平与力量, 一味追求专业多, 专业门类全的做法, 这其实是高校在设置专业方面的盲目与自我放纵, 会造成许多专业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并直接导致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三) 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缺乏科学论证

高校专业设置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工作, 必须进行科学论证。现在的实际情形是, 社会上缺少专业评估机构为高校专业设置提供论证服务, 学校在开设专业前也缺少科学、严肃的自我论证。许多学校在设置专业时仅仅看眼前的就业形势, 不分析预测四年后的就业需要, 更不考虑长远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 因此造成了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另外, 一些高校在设置专业时, 只从眼前利益出发, 不考虑学校是否具备开设该专业的实际力量。在各方面条件不健全的情况下开设的新专业, 师资力量严重缺乏, 培养方向模糊, 课程设置欠佳, 培养质量不高, 最终必然影响学生的就业率。

三、加强高校专业设置合理性的措施

(一) 给予高校专业设置的自主权, 并积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

在此方面做得好的例如美国, 学校拥有专业设置的自主权, 这一自主权使得学校获得实质性自治, 而不仅仅是程序性自治, 高校因此能够根据自身特点设立在类别、层次、任务和目标上与众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学术发展计划, 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即使在同一学科领域, 各学校专业设置也宽窄不同[13]。高校可以灵活地根据社会的现状, 对学科专业进行调整或合并, 或取消, 或建设新的专业, 这就使得其培养的学生能较好地适应社会。而且政府还应该相应地加强宏观调控, 在宏观层面调控高校专业设置, 否则会出现专业重复的现象。在我国, 为了使高等教育做到放而不乱, 在将专业设置权交给高等学校的同时, 我国政府还应当通过制定相关的教育标准来指导和规范高校的专业设置, 还可以通过控制拨款和专业的评估等方式来予以宏观指导和管理, 避免高校在自主设立专业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14]。

1. 借鉴国外高校专业设置, 使专业设置基础化、知识化和综合化。

例如法国强调专业基础化教育, 加强国际交流需要及信息时代需要的基础学科, 如外语和计算机;在专业高等教育中重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 使学生打下宽厚的专业基础[15]。美国就强调以知识为主导的专业模式, 其淡化了专业方向, 以综合性整体化为主, 加强基础, 拓宽口径, 而且美国没有“专业”一词, 只有主修和辅修的说法[16], 这就使得每个学生都掌握了大量基础知识, 在就业时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 不至于出现很多人挤到一个地方的现象, 这对适应未来的形势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2. 从高校自身来说要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

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应当依据国家和地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高等学校自身办学的内在条件, 例如学校现有的资源等, 并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和人才需要、就业现状等来自我定位[17]。以此来优化我国高校现有的资源配置, 使高校办出自己的特色并形成自己所特有的优势, 扩大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例如, 一般而言, 文理综合院校应当突出基础性和学术性, 工科类院校应强化应用性等。这样高校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设置出的专业才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适应社会的发展。

3. 从社会来看, 根据当前市场和社会需求信息来灵活调整专业、设置专业。

例如美国高校的专业设置, 除了某些基础研究之外, 都普遍重视专业设置满足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各个高校名目繁多的学士学位来看出其专业之多, 凡是有社会需求的地方就会有相应的专业设置, 美国的高等教育紧紧围绕社会经济的发展来设置专业, 增加专业或是调换专业[18]。此外英国在这个方面也做得不错, 高校会主动了解劳动力市场的动态信息, 以此作为依据来设置专业, 在基于学校自身的实力和特长的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来设置专业, 使得专业和社会、市场联系紧密[19]。对中国高校来说, 我们要依据市场和社会需求来调整专业, 并不意味着高校的基础性专业就可以不设置, 笔者认为, 这些基础性的专业不能依照市场需求来设置, 而应按照基础学科内在逻辑性来设置, 这些基础性专业长期来看对社会发展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应当继续保持下去, 而且国外的高校也是除了基础研究的学科外其他专业是按照市场和社会需求来调整的。

(二) 可以建立相应的评估机制, 来反馈专业设置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应当科学地制定评估的标准体系, 这一体系不仅要全面而且还要突出重点, 不仅要有一定的规范性而且还要有比较强的可操作性。并且参与评估的主体应当是多方面的, 既要有学校的评估, 还要有来自社会的评估, 要有来自学术专家的评估, 还要有来自用人单位有关人员的评估, 必要时还要借助第三方的中介组织来进行评估。而且评估的方法也应当多种多样, 评估的结果应当定期地以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布[20], 以此来反馈专业设置的情况, 以便政府更好地进行宏观调控。

(三) 可以针对专业的设置来建立就业预警系统[21]

笔者认为, 可以建立专门的机构来进行就业的预测, 我国可以开发这一就业预测技术, 并成立相应的专门机构进行预测, 并建立相应的学科跟踪系统、公示系统和更新系统, 培养相应的人员, 使我国的就业预测走向专业化、可操作化阶段。而且就业的预测主要是以信息通报为主要的内容, 通报各个专业的市场走势, 要经常向社会发布高校学科专业办学条件指标数据、劳动力就业市场信息、毕业生就业率、人才需求调查状况等。及时发现新专业, 淘汰已经过时的专业, 以更好地为学生就业服务。

总之, 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全国人口的5.7%[22],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 不能说我国的大学生大多处于饱和甚至供过于求的状态, 大学生就业难与其说是扩招造成的, 不如说是专业设置不当造成的。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专业设置必须科学化。

摘要:当前, 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从就业角度看目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存在诸多问题。经分析, 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是缺乏自主权、自律机制和科学论证。为避免因高校专业设置不当带来的大学生失业问题, 应在给予高校充分自主权的同时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建立相应的评估机制;建立相应的就业预警系统等。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设置,就业

参考文献

[1][3]刘小强, 彭隆辉.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5) .

[2][10]何玲, 伍思云.略谈中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发展[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1) .

[4]邓岳敏.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趋同问题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 .

[5][6]刘楚佳.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改革探讨[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07, (2) .

[7][13][15]陈昀.从“知识失业”现象分析我国高校专业设置[D].南京:东南大学, 2006.

[8][9][11]王毅, 于晓钧, 王伟等.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就业之探讨[J].科技信息, 2009, (2) .

[12]任丽清, 李世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 (3) .

[14][20]黄江美, 曾冬梅.关于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问题的思考[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07, (6) .

[16][18][19]贾万刚.大学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相协调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 2005, (4) .

[17]鲁虹.社会需求与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专业方向设置的关联性[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 2009, (7) .

[21]任海华.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就业预警系统[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10) .

设置对策 篇9

一、艺术院校英语课程设置现状

英语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说, 就好比是其软肋, 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有的学生经常感叹, 英语课, 让他们又爱又恨, 想学又学不好, 放弃又可惜。那么根据多年来针对艺术院校英语课堂存在问题的现状, 本文现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 艺术类院校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 基础较差。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对于艺术类考生的招生要求都是以专业成绩加上文化课成绩两部分构成的, 其中多以专业课成绩为主, 文化课成绩相对要求较低, 特别是英语课的成绩更是差强人意了。而这部分艺术专业的学生通常在平时的闲暇时间里也多是以专业训练为主, 无暇顾及文化课的学习, 更不用说英语课了。就是普通中学的学生中, 也是大多以英语课为难题的, 何况是这些艺术考生了。所以大部分的艺术考生普遍英语成绩很差, 这也是艺术生对英语提不起兴趣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 艺术院校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组织纪律性较差。

因为是搞艺术的, 这就决定了大多数艺术生性格迥异, 个性十足。他们思想活跃, 标新立异, 在认知, 心理, 行为等各个方面都有个性的表现。当然这些对于艺术学习与创作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用在英语学习上就不十分合适了。我们都知道, 英语学习毕竟是语言的学习, 是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稳定的情绪的, 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这也是造成艺术生英语成绩相对较差的一个原因。

(三) 艺术类学生专业课与共同课在时间分配上存在诸多矛盾的地方。

艺术类学生的空余时间多被专业课所占, 几乎没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复习英语。但是, 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说, 英语又在他们进行专业学习, 艺术交流活动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懂英语, 很多学生乃至教师都失去了很多到国外求学的机会.这有造成了艺术生专业学习与英语学习上的矛盾, 也是现存的一个问题。

因此, 只有在艺术院校的英语课程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 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真正把英语学到实处, 让英语真正成为一种语言工具, 发挥其本身语言桥梁的作用, 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艺术院校英语课程设置改革方案

在了解了艺术院校英语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之后, 就要探讨如何改革现有的英语课程设置, 使其真正为学生服务, 为艺术服务。结合教育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 本文力图根据艺术类院校学生的特点,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所得, 设计出艺术类院校英语课程设置的改革方案, 并且提出了重新设置英语课程的构想, 设计方案如下:

(一) 思想上的改革。

改变目前艺术类院校学生与一般本科生英语课程设置完全一致的现状。毕竟是艺术类学生, 不论从专业特点上还是学生来源上, 都与普通本科生存在很大的不同。这也就决定了艺术类院校学生的英语课程设置不应该雷同于其他专业的本科生。所以在思想上要取得共识。

(二) 课程设置上的改革。

这是艺术类院校英语课程设置的关键所在。

1. 教材改革。

建议采用适合艺术院校学生使用的英语教材, 更换原来与普通本科生共同使用的本科英语教材。教材应该更接近艺术院校的生活和内容, 更加简单, 更加生动, 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英语课程学习的目的。

2. 课程设置改革。

(1) 分层级教学。在广大艺术考生中, 英语成绩参差不齐, 这也导致英语课堂上效果不佳.所以, 在艺术类院校开展分层次教学, 更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

(2) 小班教学。艺术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 思想活跃, 那么小班教学是更适合于他们的教学方法, 这样才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

(3) 开设艺术赏析课程。针对艺术生的特点, 开设有关西方文化习俗, 艺术赏析课程。虽然大部分学生对西方的文化习俗, 文学常识, 历史常识都有所了解, 但不是很具体详细。那么就需要在英语课堂上丰富他们的认识, 强化他们对此的了解, 让英语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了解西方国家风土人情, 风俗习惯的一个窗口。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又可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也就能更加关注英语听说读写的学习上来。

(4)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一是指导学生制定英语学习计划。刚从高中来到大学, 很多学生还没有养成自学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就要帮助大学新生制定本学期的学习计划, 指导学生合理利用大学阶段的学习时间, 努力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 要学会学习, 爱上学习。二是提高艺术院校英语课堂的趣味性。通过一切手段, 培养艺术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有效地改善艺术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 才能真正丰富艺术院校英语课堂气氛,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利用各种手段, 如:可以让表演系的学生做课前5分钟的英语演讲, 既锻炼了英语口语, 又能发挥表演系学生的特点;或者, 在听力课上, 可以做些互动训练, 在听力课堂上一般的音乐系的学生由于长期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 他们的英语听力水平也较一般专业的学生要强, 那么在听力课堂上, 可以借鉴音乐系视唱练耳的训练方法, 推荐到其他专业的学生中去, 这样, 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 借鉴他们的专业学习方法, 有的放矢地进行英语教学。

三、结语

总之, 本文旨在为艺术院校英语课程设置改革提供一些建议, 希望能够通过课程设置改革, 转变艺术院校英语教学的传统观念, 改变艺术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 激发艺术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促进英语课堂设置的改革, 真正提高艺术生的英语成绩, 让他们在艺术交流活动中克服语言障碍, 发挥语言优势, 真正融入到国际舞台中去。同时, 真正为我国培养出创新型艺术人才。

摘要:本文首先对艺术院校英语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了回顾, 并且对英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结合教育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 根据艺术类院校学生的特点,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所得, 设计出艺术类院校英语课程设置的改革方案, 并且提出了重新设置英语课程的构想, 探讨了针对艺术生如何进行英语课程设置的改革, 并最终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艺术院校,英语教学,课程设置,教材改革

参考文献

[1] .戴炜栋, 张雪梅.对我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反思[J].外语界, 2007

[2] .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

[3] .董焕玲.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其思考[J].中国音乐, 2005

设置对策 篇10

一、河北省专业设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 河北省独立设置的具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64所, 占河北省总高校 (98) 的65.31%。2012年, 河北省高职院校共设置366种专业, 涵盖了18大类 (公安大类空缺) , 68个二级类, 专业类别比较齐全, 但综合分析, 河北省在专业设置方面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 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对应度不高

按照河北省产业规划, 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比12%, 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36.33%, 而专业布点数仅占布点总数的2.27%, 计划招生数仅占招生计划总数的2.28%, 专业设置结构、招生结构与产业结构错位幅度约10个百分点, 而招生与就业结构的错位幅度则高达3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比52.7%, 而专业布点数仅占21.36%。2012年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33.31%,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错位幅度为19个百分点。河北省高职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问题。

(二) 专业设置交叉重复

2012年河北省64所院校中有52所开设了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全省20所以上院校开办的专业有18个, 30所以上院校均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和机电一体化技术7个专业。专业设置过度分散的专业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类和财经类。专业设置交叉重复, 造成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

(三) 专业设置前瞻性不足, 朝阳专业设置偏少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专业备案结果》, 高职高专共设1159 (含目录外) 个专业, 而河北省高职高专仅设366个专业, 占专业总数的31.58%, 不足1/3。自2005年至2011年,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高职高专 (目录外) 专业已达508个, 而河北省366个专业中目录外专业仅32个, 仅占新目录的6%。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河北省经济战略的调整, 各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必然会需要大量新型人才, 河北省应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及时申报新专业。

二、河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的对策

(一) 加大政府对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力度

高职院校的直接服务对象是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高职院校要针对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灵活变通的新增和调整专业, 根据产业发展需求, 做好专业设置规划。河北省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等因素, 将项目建设与职业教育事业规划、地方资金筹措、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运行保障等工作相衔接, 统筹协调、综合规划, 有计划、分步骤的增加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相关专业的设置力度, 使专业的发展程度适应产业的发展力度, 实现二者的对接。

(二) 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控和专业信息公开的管理机制

河北省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联动和统筹, 整合区域内的教育资源, 集中区域内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信息, 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控和专业信息公开的管理机制, 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控和专业信息公开的管理机制, 有利于进一步优化高职院校专业结构,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避免专业设置的低水平重复或专业的重复建设。

(三) 提高专业集中度, 凝练专业特色

目前, 河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比较分散, 专业集中度和聚集度较低, 导致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大, 发展中面临的重复建设等问题, 不利于形成特色专业, 培养的人才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应从数量增长向内涵发展转变, 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自身条件, 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 凝练特色, 打造优势专业, 在全省逐步形成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结构, 更好地适应河北省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四) 依托特色专业, 构建紧贴市场的专业群

各高职院校应针对河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新兴产业, 结合自身条件, 加大专业群扶持和发展力度, 构建以重点专业为龙头, 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 为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专业建设应紧贴市场需求, 保持与产业、行业技术领域紧密联系, 并根据技术进步和市场发展, 不断发展和调整专业群。专业群建设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实现资源共享及优化整合, 提高综合实力。

(五) 加大对高职教育的资金投入

职业教育偏重于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需要配备更多更先进的实训设备, 因此往往需要更大的投入。一方面, 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 提高公共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 调整普通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公共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 提供公平的教育财政政策。增加财政职业教育专项经费, 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 各级政府要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教育发展, 多渠道解决高职教育的资金问题。

综上所述, 河北省政府及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专业规划和设置, 加大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调整的引导力度, 鼓励和扶持人才紧缺型专业、产业支撑型专业的发展, 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控和专业信息公开的管理机制, 适度限制供过于求的专业, 加强新专业的开发和建设, 使高职院校培养更多“适销对路”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设置对策 篇11

一、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相脱节

中专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仿效高等教育课程模式,这不仅脱离中专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也与当前和今后我国护理人才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中专护理教育比较注重强化专业能力训练,但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良好职业道德、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还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2.课程设置缺乏护理专业特点

现行中专护理专业课程内容轻视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责任感、与人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课程设置甚少。部分学生表现为: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注重伦理道德修养,在诚实、守信等基本文明方面表现欠佳;缺乏对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及人际关系的认识和了解,心理承受能力不佳。

3.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

目前,国内大多数护理院校均采用传统的“三段式”课程模式,即基础课、专业课、实习三阶段,这种模式在客观上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课堂、实验教学与临床脱节。在临床实践过程,学生对于临床的常规处理产生诸多不解,动手操作常常束手无策,从而引发学生专业自信心不足,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临床实习的顺利进行。另外,课程设置本身造成了某些课程的前后衔接困难,临床实践与理论教学相对脱节。如大多数临床课,安排在《护理心理学》和《健康评估》之后,学生对疾病没有感性和理性认识,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心理就更难以想象,很难开展案例教学和讨论式教学。

二、对中专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设想

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

课程设置应适应先进的系统化整体护理的需要,趋向合理化、实用型,注重对人关怀和整体护理,注重奠定继续教育基础,强调通用技能的训练、关键能力的培养,使受教育者具有从事各种护理服务工作必备的知识、技术和能力。

2.课程体系淡化学科意识,强化整体观念

创立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以人为本的、以综合课程为主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中体现各门课程都是以护理教育为主线,为共同的专业培养目标服务。因此,护理课程结构改革必须紧紧围绕护理教育的宗旨,即在人、环境、健康、护理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突出护理教育的特点,突出整体护理的理念。设置上应淡化学科意识,打破传统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护理的课程设置模式,强化整体观念,建立以综合课程为主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构成是公共和人文修养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和专业课程群三大部分。

3.按护理人才素质要求,构建素质教育课程模块

课程设置影响学生素质水平的提升,而学生素质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完成。按照护理人才素质要求,构建素质教育课程模块具有很强的教育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师生双方对素质教育的认识程度,有利于学生自觉按素质教育的要求去磨练自己,不断提高职业综合素质。以全面素质为基础,加强和改革文化基础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必修内容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政治教学以德育课为主,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及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加强护理哲理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和专业课程、学生学习及日常生活的联系,把德育教育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每个课堂之上。

4.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使护理教学更贴近临床

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强的学科,根据中专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护理专业实训课程主要是加强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包括生活护理技能、生命体征的观察与维护技能、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技能以及专科护理操作技能等。建立规范的实验室和稳固的实习基地。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合作式学习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强调培养独立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定期组织学生到医院、社区见习,使护理教学与临床紧密对接。

目前中专护理教育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尚未形成独立的、完整的、具有鲜明护理专业特色的护理学课程体系。护理学教育仍要坚持不断改革,把握好课程设置,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和医疗卫生改革的需要。

设置对策 篇12

一、高校翻译教学的迫切性和价值

翻译是一门专业的学科, 需要翻译者有良好的英语基础知识积累, 再加上一些理论、技巧和经验才能够做好。一些人认为只要词汇量够大、语法知识够全面、阅读理解水平高就能自然而然的会翻译了,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不是每个英语成绩好的大学生都能做好英语翻译工作。英语和汉语在文化等各方面有很大差异, 翻译并不是单纯地解释词语的意思, 而是用另一种语言将要表达的意思转述出来, 如果没有一定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做基础, 很难做好。所以说在高校中开设翻译课非常必要。

当今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翻译课程的潜力非常大, 如何通过翻译教学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翻译人才是当前的重点工作。人们一般情况下会将翻译理解为外语学习五大技能中的一项, 其实翻译对人的情感认知领域也有一定影响。翻译并没有固定的程序, 与之相关的内容非常之多, 涉及社会生活的各方各面。教师可以在翻译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的翻译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高校翻译教学内容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 教材缺乏实用性

教师的教学主要是按照教材来进行的, 教材的好坏决定了教学质量的优劣。目前适合我国大学的英语翻译类的教材很少, 仅有的一些也是大多都注重翻译方面的理论知识, 缺乏一些具有实用性、技巧性、趣味性的教学软件、音像教学材料等内容。而且这些教材大多都是比较落后的, 没有及时更新, 与当今时代的发展不相匹配。一些教材的内容设置上仅仅将英语翻译当做课后习题一样的巩固性训练, 这样学生根本意识不到英语翻译的重要性, 难以学到实用性的英语翻译知识, 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翻译能力的提高。即使一些在大学时看上去成绩不错的大学生在遇到实际需要英语翻译的情况时, 也是捉襟见肘、疲于应付, 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二) 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条理性

教学内容反映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大学英语教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地按照教材内容来安排教学, 并没有按照大学生的需要来制定系统性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是教材和其他参考资料上面的, 缺乏条理性。英语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学模式的转变来吸引学生对英语翻译课程的兴趣, 却忽视了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改进, 然而这些才能真正让学生学到更多翻译理论和技巧,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让每个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都能够得到切实提高。

三、高校翻译课程教学内容设置

(一) 选择合适的高校翻译教材

针对现阶段教学的需要, 适时调整学校的教材, 选择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英语翻译教材。多选一些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具有时代性的教材, 要包含英语翻译理论、英语翻译方法和技巧、注重对学生的实际练习和学生翻译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创造力的提高。

(二) 教学内容注重实用性

1.教学内容要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在翻译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一些社会热门话题的专业性的文章让学生来翻译, 多教学生一些类似的专业术语, 让学生意识到英语翻译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可以直接运用的方面, 从而认识到英语翻译学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翻译的热情和动力, 锻炼学生的翻译水平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为其以后步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多教学生一些实用性强的翻译技巧。高校英语翻译的教学内容要结合实际需要, 有较强实用性。大学生在学校学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后的应用。在高校翻译教学中要结合学生本身的情况, 既要帮助学生从根基上学好基础的英语翻译系统知识, 又要考虑到以后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实际需要, 选择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翻译技巧教授给学生, 让学生可以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3.引导学生进行贴切的翻译练习。英语翻译是对不同的语言进行解释并用另一种语言将之转换表达出来的实践活动, 翻译水平要在重复不断的练习中才能提高。翻译教学的无数实践证明, 学生只有亲身动脑、动笔、动口、多做翻译练习, 才能将课堂上教师教授的翻译理论、翻译技巧等理解透彻, 并转化为自己的翻译能力。所以在高校翻译教学中要多为学生提供一些贴合实际的翻译练习的机会。

四、结语

外语翻译的重要性已经为人们所熟知, 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 高校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开设翻译课程。英语教师在翻译教学上要根据学生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领会到翻译学中的精髓知识和文化内涵。为祖国培养出一批高技术水平、应用能力强的创新型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上一篇:ERP投资效益下一篇:信息技术、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