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知识产权

2024-10-17

信息技术、知识产权(共12篇)

信息技术、知识产权 篇1

摘要:信息技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在全球化经济浪潮中, 已经发展的越来越快, 作为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对应的知识密集型高新技术企业而言, 已经成为拉动国内经济的重要方式之一, 而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的前提, 就在于知识产权的维护, 但是国内长期的忽视知识也是生产力的思想下, 导致了当前国内知识产权维护的诸多缺陷, 本文的重点就是讨论在信息技术产业下, 如何对实现对知识的产权的维护。

关键词:信息技术,知识产品,问题探讨

我国盗版业已经被誉为全球第一, 紧随之后的就是我国的战略伙伴俄罗斯, 造成这种现状, 就是长期忽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引起的结果, 而在新世纪的高新技术产业浪潮中, 作为高新技术的排头兵, 信息技术产业更是一个知识密集型产业, 如果失去知识产权的保护, 那么就极大的损害知识创新的积极性, 导致信息技术产业的不断落后, 因此加大国内知识产权的力度已经成了当务之急。下面就从分析当前信息技术产业知识产权维护问题。

一、信息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当前的现状及问题

有效的知识产权维护能够保护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技术和创新思想不被他人侵犯, 能够有效的促进信息技术产业不断的发展, 同时也能够给信息技术产业的竞争提供一个公平合理的环境, 知识产权已经被法律赋予了民事权利, 所以作为权利人应该积极的通过申请各项专利和注册各项知识产权来寻求相关法律的保护, 这样才能够防止因为知识技术的流失或者遭遇侵权而没有办法获得有效的法律援助, 造成损失难以弥补。

(一) 信息技术产业的专利保护问题分析

专利保护是当前信息技术产业非常核心的一个内容, 只有申请了相关的专利之后, 无论是公司还是著作人就可以拥有该项技术无可辩驳的专利权, 别人或者其他单位都是无法剥夺的, 不过在专利申请一环, 往往会存在着一种纠纷, 那就是职务和非职务发明权的专利归属纠纷, 不过随着专利法的实施, 这种纠纷已经被明确规定, 那就是发明人如果使用单位的资源来进行创造发明, 或者完成单位的创新任务之后, 该项专利应属于单位所有, 当然这之间可以通过合约协商, 来进行专利归属的约定。

(二) 信息技术产业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分析

信息技术产业从软件设计包装, 到程序代码, 再到界面设计以及各种通讯软硬件的发明创新, 域名, 网站等都涉及到相关的著作权问题, 这些都强烈的烙上了科技的印记, 所以对于这方面的著作权的保护, 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目前国内虽然对这方面有法律的规范, 但是执行起来却很难有效的实施, 导致目前互联网假冒产品横行, 盗版软件层出不穷, 而且很多都是明目张胆的去盗版去抄袭, 最为著名的例子莫过于腾讯, 到处模仿别人的创新成果, 但是在现有的著作权保护框架里面, 对于腾讯的模仿抄袭, 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是不被允许的, 所以这些都导致了当前国内创新动力的不足, 很多著作权保护有相应的法律条款, 但是同样又有各种各样的漏洞可以被突破, 导致当前信息技术产业著作权保护已经名存实亡。

(三) 信息技术产业下的商业机密保护问题分析

信息技术产业的商业机密保护是提升自己创新核心内容不被窃取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些商业机密能够给发明人或者创造人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和商业利润, 是信息技术产业最为价值的内容因此完善信息技术产业商业机密保护能够给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提供了有效的支持。目前对于信息技术产业的商业机密保护并没有突出的有效手段, 很多信息技术公司也对于本身的商业机密失去足够的认识, 比如很少有公司投入资金建设企业的防泄密系统, 导致企业信息内容肆无忌惮的到处外泄。

二、信息技术产业知识产权维护探讨

知识产权主要有五法构成, 分别是《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 当然还有其他的辅助法律条款, 上面这五种法律法规, 对于保护的知识产权客体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对于信息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来说, 结合自己的知识产权结构, 选择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 根据信息技术排他性程度来实施正确的知识产权保护

信息技术知识产权的排他性换一句话来说, 指的是, 这种信息技术知识产权所具备的垄断性和独占性, 这种信息技术, 如果不经过专利权人的许可和授权他人就不能够以此来谋取暴利, 而针对上面所述的五种知识产权保护法中, 其中《商标法》具有非常强的排他性, 而那些商业机密的保护措施, 往往并不能够获得有效的保护, 毕竟现在解密技术的强大, 已经能够突破各种加密手段, 而且就算是同样一种技术, 他人也可以通过反向工程和自己的研发队伍开发出相应的功能, 腾讯虽然很多在模仿别人, 但也是通过自己的研发队伍开发出了相应的信息技术产品, 所以腾讯的一切行为在法律的框架内, 是不违法的。

(二) 知识产权维护费用

信息技术产业下的知识产权的维护少不了相应的维护成本, 比如申请专利需要专利费, 申请商标也需要相应的注册费, 著作权除了计算机软件申请需要费用其他则不需要费用, 因此信息技术公司可以根据不同的收费采用不同的知识产权维护。

三、总结

信息技术产业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 但是对于信息技术产业公司而言, 寻求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对旗下知识产权的保护尤为重要, 在考虑排他性, 费用因素的基础上, 来合理有效的加强信息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同时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 来不断推动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蓬勃向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庆存.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M].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1]郭庆存.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M].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

[2]朱波尔.浅析教案的著作权保护问题[J].电子知识产权, 2003 (12) [2]朱波尔.浅析教案的著作权保护问题[J].电子知识产权, 2003 (12)

[3]陈传夫.高新技术知识产权法[M].法律出版社, 2000[3]陈传夫.高新技术知识产权法[M].法律出版社, 2000

信息技术、知识产权 篇2

一、Vb模块

选择题:

1、文本框获得焦点和text属性;

2、窗体和控制的caption属性;

3、滚动条min值;

4、定义变量语句;

5、方法的概念;

6、数学表达式转VB表达式;

7、变量命名;

8、关系与逻辑表达式。

填空题:

1、文本框输出结果;

2、字符串连接输出;

3、交换变量的值;

4、变量赋值并输出;

5、分支判断;

6、判断循环次数;

7、循环初值、终值和步长填空;

8、next语句填空;

9、判断偶数x mod 2=0 或判断整除x mod 7=0。

二、WPS模块

1、设置页边距、纸张大小;

2、设置标题及正文的字体、字号和颜色;

3、将标题分为两段即正标题和副标题,并设置副标题的格式;

4、设置字符间距;

5、设置段落的行距和对齐方式;

6、插入艺术字;

7、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和水平对齐方式;

8、设置文本框的环绕方式和水平对齐方式;

9、设置文本框的高度、线条颜色与线型、填充颜色;

10、分栏并设置栏宽和分隔线。

三、Flash模块

1、设置舞台大小、背景色和帧频率;

2、添加新图层并改名、调整图层顺序、删除图层;

3、设置关键帧内容的颜色、加粗、文本方向等;

4、设置关键帧对象的宽高;

5、为图形填充颜色;

6、元件打散为图形;

7、制作动作(动画)补间动画、顺时针旋转1次;

8、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信息技术教师个人知识的管理探析 篇3

【关键词】个人知识管理 Evernote印象笔记 教师专业成长 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B-0057-03

在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信息和知识的产出呈指数级增长,知识的更新周期变短。Internet带给我们海量的信息,但也让我们面临严峻的事实: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相关有用的信息与知识,“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但却忍受着知识的饥渴”。信息是免费的,但毫无目标的获取信息,我们就无法将信息转化为知识。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师,深刻体会到,现代网络学习,如果用有限的时间去学无限的知识,将会被知识“淹没”,我们应该有目标地去学习那些给自己带来最大提升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对个人知识的管理。个人知识管理(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一般是指个人通过工具建立知识体系并不断完善,进行知识的收集、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过程。简单地讲,个人知识管理可以分为三部分:知识的学习、知识的保存 、知识的分享。

一、知识的学习

信息通信技术带来了人类知识更新速度的加速,知识更新的周期也越来越短。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不单要熟练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更要广泛地涉猎其他知识领域,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加深自己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知识更新的速度,充实自己的教学知识。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知识的载体和学习的方式也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交互网站、App、富媒体(Rich Media)等形式已越来越多,随着这些媒介方式的蓬勃发展,书本不再是知识唯一的载体,纸质书的阅读不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更多类型的学习手段和更容易被大脑接受的学习方式更值得我们去尝试。学习是一种对知识的追求,其学习的方式不应该喧宾夺主,它最终只是一种手段,我们需要学习的只是知识载体所承载的知识。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笔者乐于尝试和接受新的学习方法,充分运用学习工具,以更快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如今,Google被学者广泛地用作做学术的利器,WIKI维基百科、百度百科被作为电子版的大百科全书进行专业检索,使用CNKI中国知网查阅文献,探索和挖掘信息技术相关的信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电子书是人类进步的电梯,各种电子形式书籍的涌现,极大丰富了人们阅读方式的多样化,用豆瓣书评作参考,用Kindle阅读器 、多看等下载电子书进行碎片化阅读,假期里沉浸式阅读,适时地做笔记,并整理导出到Evernote印象笔记中,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此外,Coursera、edX、udacity、学堂在线等MOOC(慕课) 的蓬勃发展,在线学习已成为知识学习的一种新趋势。在线课堂一般指无人物教学,录制电脑画面教授编程、设计类知识,重点在于实战,可边看边操作,同时提供多种交互。在线课堂整合多种社交网络工具和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突破传统课程时间、空间的限制,使人们能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知识的提高。通过浏览TED(TED:http://www.ted.com/)某一观点的阐述,可以给人以启迪;大学公开课(如网易公开课:http://open.163.com/)包含一系列的专业性大学课程,集数多,细致深入地介绍这门课程,在線课堂不仅是技术类的,还有哈佛幸福公开课之类的,能给人们带来生活方面的启示。

二、知识的保存

知识的学习,对个人知识管理来说,只是开始的第一步。很长时间以来,笔者也只做了这一步,即已形成了常态的知识学习,可是,为什么感觉没有进步?整体上没有提高,在教学上没有突破?原来我们忽视了知识的保存与分享。

月光老师说:“保存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在使用的时候能够以快速和准确地查询到相关内容。”信息技术老师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所使用的机器设备因场所不同而变换,上课、办公、在家所使用计算机各不相同,知识的学习变得分散、零乱,极不利于保存与查阅。而目前云端服务的兴起为用户带来了便捷,使知识的集中保存与学习成为现实,因工作生活的使用习惯,笔者选择了Evernote印象笔记,作为知识保存和查找的工具。Evernote是一款笔记软件,拥有简洁的操作界面和稳定的远程存储功能,支持多平台使用,支持微信,微博的转存,运用印象笔记,让我们的课堂鲜活起来,笔者尝试了以下的做法:

(一)保存信息技术相关资讯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为学生奠定在今后工作与生活中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的学科。在信息技术课上,为学生展示最新的信息技术与相关资讯,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是对教材内容的最好补充。学生能因此了解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沿,增加学习的动力,激发创新灵感。笔者将平时知识学习看到的优秀的Flash 动画、TED视频,学生比赛现场录像,等等,随时保存在印象笔记中,在信息课开始前的几分钟,从印象笔记中找出来,给学生播放,最大程度地实现知识的分享。当学生看得兴致勃勃,觉得“好厉害”、“好酷”的时候,告诉他们这是同龄人的作品,只要他们愿意尝试和努力也可以做到,将极大地激发他们有意识地去开动自己的脑筋并动手实践。

(二)随时记录课堂上的闪光点,应激事件,及时反思

课堂上,老师若只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而对课堂中出现的各种不同情况,学生的反应等及时记录,进行反思,那么昙花一现的教学机智可能转瞬即逝,同时,原有的旧理念和不适当的行为也很难改变,其结果将有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同时,也难与其他教师共享。因为没有反思,即使工作了20年,也只是一年经验的20次重复。因此,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应该要有意识地去分析自己的得失,对课堂环境和学生听课情况进行分析反思,对教学情境产生的直觉进行深思,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比如,同样的编程题,1班的学生反应就是不懂,不明白。反复讲两次,很多学生还是一脸迷茫。于是在上课的间隙,随手在印象笔记中记下:1班学生对1+3+5+7+……+99=0中,s=s+(2i-1),i的取值范围不理解,下节课前用其他方式再进行解释。课后备课时,翻看笔记,按照笔记的记录去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将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

(三)多平台同步使用,及时反馈课堂情况

多平台同步使用,更能及时反馈课堂情况。某次,一学生放学时找到笔者,说班主任要班里上午信息课的旷课名单,电脑已经关机,门也锁了,只能叫该学生明天来拿。本学科平时的考勤,用的是南软教师端的“点名”,以电子表格的形式存在电脑里,教师很少去翻看统计,而且有时因为输入法切换不了,某些学生是签到不了的,甚至个别学生上课几分钟才到,错过了签到时间,使得考勤数据不准确。于是笔者思考,可不可以换一种方式完善和保存?结合印象笔记的截剪+标记(如图1),在每班签到时截个图,标注上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正常签到但已到的学生,余下就是缺课的。划上下划线,存起来。在课后,通过电脑或手机,发送到班主任的QQ、微信,与班主任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及时反馈了课堂情况。

(四)记录软件使用体验,逐步挖掘,深入运用

信息时代,各新技术层出不穷,各种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记录软件的使用体验,有助于逐步挖掘、深入运用该软件。而善用小软件,可以提高我们课堂的上课效率。信息技术老师上的班数多,不能记下每个学生是常有的事。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如何去体现?带着对问题的思考,笔者寻找并使用了倪明的点名器(如图2)。使用印象笔记,记录使用体验:1)优点。可以分班级进行统计,每节课程分别设置,课堂上随机点名,按回答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打分,软件即时生成记录,可作为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的一种依据。2)不足。如设置了课程后,未点、已点,从未作用不明显,还是会出现点过了又点的情况。通过逐步摸索软件使用和改善的方法。最后,还可以根据体验情况与开发者进行联系,为改进软件出一点微薄之力。

三、知识的分享

个人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知识在线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荣扬认为“显性知识可以说只是冰山的一角。而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底部的大部分。隐性知识是智力资本,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显性知识不过是树上的果实。”教师的隐性知识对教师专业成长至关重要,必须挖掘出教师的隐性知识,让教师的实践知识得到显性化。个人知识管理能帮助我们作好归纳和总结,但还无法上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当有了这些显性和隐性知识的共同积累后才谈得上质变,质变的结果就是我们经常需要的创新思维和系统观。

个人知识的管理,不但要关注知识积累,更要注重知识能量的释放。知识学习和积累的出发点就是对知识的使用,并在知识的利用、交流中创造新的知识。即最关键是进行知识的分享,在显性知识的分享、共享中,通过使用和交流,让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从而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实现螺旋式上升,进而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对信息进行获取和保存后,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判断,然后系统的整理和学习、思考、最后或者告诉别人或者写成文字,完成这一完整的过程,这些信息才是我们的,会为我们所用。如果不懂得分享,知识永远只是我们自己的,知识不能流动,就像地上的一滩水,面积永远只有这么大,流动的知识才能被注入更多的活力。分享知识不只是分享,也完善了你的知识。重视个人知识的管理,做好知识的分享,能够以综合的方式利用隐性和显性知识,鲜活教师的课堂,提高教师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知识共享的渠道很多,其中Evernote印象笔记自带有笔记分享的功能;另外,简书,知乎,微博、博客等是很好的知识共享、交流反馈的网络平台。把我们收集积累的知识,通过保存,整理,编辑后,上传到网络平台,既可以利用平台的存储功能代为保存,也能让更多的教师、学生共享,让知识在分享过程中得到增值。还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学习平台(如广西南宁市教师研修社区http://nnjs.yanxiu.com/)与同行教师进行教学交流,突破时空、身份的限制与隔阂,以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事物,激起彼此之间的思想震荡,实现教学经验的传播,在重新组织自己的理解和思路时,将分散的、零碎的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组织化,将理论知识内化成个人知识,逐步形成个人的知识体系,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加强自己的信息素养,积极主动掌握各种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重视个人知识的管理,真正把各种新型信息技术互相结合,进行知识的学习,知识的保存,知识的分享;恰当地运用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各个环节,鲜活我们的课堂,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沈俊慧.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应用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2006

[2]黄娟. 信息时代的個人知识管理探微[J].现代教育技术,2005(3)

[3]林晗. 课堂五个细节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小学电教,2014(3)

[4]张红太. 浅谈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1(7)

信息技术、知识产权 篇4

知识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 就拿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说, 造纸和印刷术使得文化的传播更为便捷, 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到教育。指南针让世界变得更加紧密, 航海的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火药更是改变了人类社会战争的方式, 结束了人类的冷兵器时代。知识产权是对知识的创造者权益维护的体现, 也是促进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保障, 更是现在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建设的必要一环, 它充分地表现了国家对智力劳动者的尊重。

知识是无形的, 但它确是一种资产, 在欧洲很早就有人将知识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售卖。但是知识有它自己独特的一面, 它不像商品可以看得见摸得到, 可以通过交换来衡量它的价值。知识作为人类的财富, 它的价值是无法衡量的, 这些智力的成果往往是作者凝结了一生的心血, 如果得不到正确的保护, 又有多少人还会为社会提供自己的智慧呢?

二、技术创新的信息效率

中国目前正由制造大国向技术大国转变, 技术的创新才能真正提升国家实力。近代我们国家被西方先进的技术所征服, 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摧毁了东方泱泱大国, 可见技术创新的力量不容小觑。现在是和平发展的时代, 经济的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础, 而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技术创新的存在需要依赖市场, 只有符合市场需要的技术创新才能得到更大的利益, 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信息需求在不同阶段都有所不同, 日本的斋藤优把技术创新过程分为设想、研发、实用化、商品化四个阶段, 并提出了各个阶段的信息需求。

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是以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作为前提的, 企业要通过有效的信息资源配置来实现技术创新, 同时技术创新也需要信息效率为媒介来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优势作用。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效率包含着两个内容: (1) 企业获得信息的效率; (2) 企业处理信息的效率。那么怎样控制知识产权将技术创新创造的新成果达到最大的资源优化配置, 从而得到最优的信息效率呢?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分析知识产权的两种传播形式, 从而分析出每种形式下的技术创新的市场效率。

三、知识产权影响下的技术创新信息效率分析

新技术的出现必然伴随着旧技术的淘汰。而当一个企业拥有足够的知识产权, 对一个市场的技术拥有垄断地位后。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本就会有所增加, 旧技术的淘汰也就是意味着旧产品将作为废品, 因此新的技术会受到旧技术的成本压制。虽然新技术必将取代旧技术, 但是这一过程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被企业和市场所接受。越来越多矛盾不断衍生, 新的技术不能及时地代替旧技术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不同地区信息不均衡的状态导致新技术的传播延迟, 当新技术出现时, 还在一味地生产过时的产品, 造成产品积压, 导致最终破产。与此同时新技术诞生后, 知识产权的争夺也使得新技术不能完全地发挥出它的作用, 存在着利用不足的问题。

(一) 知识产权“分享”对技术创新市场效率的影响

“分享”是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热词, 也是解决新技术得不到充分利用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如果一项新的技术出现, 在可控的范围内能够实现技术的共享, 各个企业分享知识产权所带来的效益, 实现强强联合, 那么新的技术不仅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 也能够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企业的效益也会实现整体上升, 不失为一个双赢的好方法。这不仅仅是利用新技术发展企业的最小成本, 也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尊重, 让知识产权从一个新企业进入市场的障碍变成发展的机遇。但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都是自私的, 充分的分享就会不可避免地让一些被利益驱使的投机者钻了空子, 所以有了分享也等于就有了“搭便车”的行为。

一部分人为了无偿地得到自己的需求, 就会选择“搭便车”, 而这种搭便车的行为一定程度上是介于分享和剽窃之间的混合概念, 很难区分它的好坏。但是这的确是存在着负面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降低新技术的效益, 利润的空间被缩小, 往往是“一人买千人瞧”, 这对知识产权保护来讲是十分不利的, 也不利于技术的创新, 打击劳动者的积极性, 会阻碍新事物的产生。而且还会出现恶性循环, 不付出任何等价物就得到新事物带来的好处, 长此以往就会越来越多的人放弃购买而选择其他途径来获取。

在图1中, S表示信息服务市场的供给曲线, 这里尽量考虑一次的分享, 多次分享被看成是一次分享的重复, 所以D2=2D1, D1表示信息服务市场的名义需求曲线, D2表示由于分享产生扩张的实际需求曲线, 也可以看成是禁止分享时的需求曲线。

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对于技术创新的分享降低了市场对新技术的需求程度, 因为在一定阶段内, 由于时代性和资金的影响, 企业对于新技术的开发能力是有限, 所能提供给市场的新技术的供给也是有限的, 限于此, 我们姑且将某一阶段内的新技术供给设为一个固定值,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 “分享”所带来的低成本和高利润在无形上减少了对新技术的需求数量, 因为低成本的多次分享并未给技术开发者带来等额的收益。技术开发者是否允许技术以“分享”的形式传播是由生产的边际成本和租赁这个技术的交易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的。如果生产成本比较高, 租赁成本比较低, 技术开发者保持最大收益的方式是提供少量的复制品以高价格出售, 并允许购买者“分享”。另一方面, 如果租赁的交易成本超过生产的边际成本, 那么开发者获取最大收益的方式就是禁止租赁, 这就会造成“盗版”的产生。

(二) 知识产权“盗版”对技术创新市场效率的影响

对新技术企业来讲, “盗版”绝对是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 但我们细细地分析“盗版”到底对市场的创新效率有多大的影响呢?首先, “盗版”是无偿地使用版权者的智力成果, 而无偿就使技术本身创造的利润降低, 因此新技术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成本的比例增大, 开发难度增加;其次, “盗版”使正版技术的占有的市场份额降低, 客户在选择是一般会选择无偿的盗版, 这也使得正版的市场会越来越小, 最终退出市场;最后, “盗版”使技术创新的积极性降低, 新技术的更新换代变慢, 致使市场经济发展缓慢, 不利于市场新技术的开发与发展。

在图2中, S1表示正版厂商供给曲线, S2表示技术创新开发和技术创新盗版的总供给曲线。阴影部分分别表示由于盗版而导致的销售损失, 图2颜色较深的面积被盗版者占领的市场销售额, 颜色较浅的面积为技术开发者损失的开发成本。

技术创新是知识产权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 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从根本上来说可以保障企业技术创新的不被他人盗走利用, 从企业自身角度来说, “盗版”作为获取商业利益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虽然违背道德和法律, 却也在技术创新层面最大程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对于整个技术市场的资源配置来说, 技术创新作为一种新的知识产权在早期肯定被开发者和利用者严密保护, 很难在市场上流动, 其市场的资源配置肯定是不均衡的。但技术创新的早期保密性可以为开发者和购买者在一定阶段内获取最大利益, 从而在市场上维持阶段性的优势, 但是这种优势会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而消失。更新的技术的到来会使开发者逐渐失去优势, “盗版”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的新技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 但是这种影响是不稳定的, 不受到法律的保护。技术创新可以为企业带来非常可观的收益和市场份额, 企业使用新技术势必会让自己的市场地位更加的稳固。同时技术的更新具有周期性, 因此企业的发展也会随着周期变化而变化, 在技术研发阶段优势逐渐显现, 实用化阶段优势最大, 商品化阶段技术创新的优势逐渐趋向为零。相反, 近年来一系列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和制度的不断完善, 也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对技术开发者和第一购买者的激励机制, 从而刺激了技术创新的创新速度和质量。

“分享”改变了市场的需求曲线, 而“盗版”则改变了市场的供给曲线, 与“盗版”相比, “分享”没有影响技术创新开发者的研发资金。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的专有信息私有化会降低信息的传播速度, 影响企业对于有效信息的接受和处理, 盗版引发的社会资源配置的小范围非法流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了技术创新市场的公平竞争性。

总体来说, 无论针对“盗版”还是“分享”, 知识产权保护将企业技术创新私有化, 将严重阻碍竞争性市场的运行, 降低整个市场的信息效率。然而, 如果公开的信息没有私有化倾向, 企业将不会对技术创新投资感兴趣, 企业不会选择对新技术开发投入足够的资金, 而没有足够的资金技术创新是很难有所进展, 信息效率也就无从谈起, 社会总利益也不会因此而提高。

参考文献

[1]范在峰.论知识产权法律对技术创新的功能[J].科技与法律, 2002 (04) :63-69.

[2]贺贵才, 于永达.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理论分析[J].科研管理, 2011 (11) :148-156+164.

[3]韩为友.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D].武汉理工大学, 2003.

[4]周寄中, 张黎, 汤超颖.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联动与效应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6 (05) :106-112.

[5]任志芬.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 201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点 篇5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组成。

课程结构如下表:

必修:模块1:数据与计算;

模块2:信息系统与社会;

选择性必修:

模块1:数据与数据结构;

模块2:网络基础;

模块3:数据管理与分析;

模块4:人工智能初步;

模块5:三维设计与创意;

模块6:开源硬件项目设计;

选修:模块1:算法初步;

模块2:移动应用设计;

二、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课程围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精炼学科大概念,吸纳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内容;课程兼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通过丰富多

样的任务情境,鼓励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与实践;课程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课程提供学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沟通、共享、合作与协商中,体验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增强信息意识,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信息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从而成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三、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2.设置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选择体现时代性和基础性的课程内容,支撑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4.培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

5.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推动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创新。

四、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

五:课程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全体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教学评价原则:

1.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2.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评价应公平公正,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4.评价应科学合理,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七、教学评价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过程)

1.确定评价目标与内容

2.确定评价方式和评价的具体指标

3.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

八、教学建议:

信息技术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具体建议如下:

1.领会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2.把握项目学习本质,以项目整合课堂教学。

3.重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加强学生探究性学习。

4.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九、课程设计依据(特点)

1.以立德树人为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2.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设置课程结构与内容。

3.参照国际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

信息技术、知识产权 篇6

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创新学习的高效课堂,是我们现在众多信息技术教师努力思考和探索的新问题,以下是我自己的观点可以和老师们分享一下:

一、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提高课堂吸引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取得成功的欢乐,那么这种课就不会把教师弄得心情焦躁、心力交瘁……因为在这样的课上,他们的精力都被纳入了正当的轨道。”可见优秀的教学设计可以引导学生朝教师预设的目标前进,课堂管理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

教师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例如,在Photoshop软件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了学生更为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这一心理特点,设计了名为“45分钟畅游世界”的内容。上课开始时,教师问:“你们谁想45分钟环游世界?”,很多学生紛纷举手,接着教师又问:“我这里有许多世界各地美好风景的图片,我用数码相机给一个同学照一张照片,大家帮他制作畅游世界的图片好不好?”学生们都很感兴趣,于是老师给一个学生照了一张数码照片,学生通过教学软件接收完照片和世界风光的图片后便开始制作了。学生们热情高涨,遇到问题积极讨论。最后,教师又展示了学生的作品,老师一边演示,一边问学生:“这样的效果是如何实现的?”,问到的每个学生都讲了自己的具体操作步骤,这样老师也就完成了总结知识点的环节。这堂课的气氛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了解要想完成这些效果,需要用到Photoshop中的各种技巧,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

二、针对不同学龄段学生特点,合理利用益智型小游戏激发兴趣。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强的课程,如果只是枯燥的照本宣科,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失去学信息技术课的积极性,教师可针对不同学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活动,多应用新鲜、有趣的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贴近该学龄段学生生活、贴近实际来进行教学,以激发不同学龄段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小学生好奇、好动、好游戏的特点,教师可恰当地运用游戏,把学习寓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认识鼠标”一课主要练习操作单击、双击和拖动。老师可通过让学生玩“扫雷”游戏来练习单击、双击的操作;运用“空档接龙”、 “纸牌”等智力小游戏来学习鼠标的拖动。在达到“快乐学习”的同时,又在玩中提升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初中这个学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但注意力不能长久、自制力相对较差,因此他们对游戏和娱乐很容易“着迷”,而对于打字、绘画、等方面的学习活动兴趣并不浓,如果教师一味地要求他们打字、绘画、搞设计,学生们就会感到枯燥乏味。要想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他们的心理特点出发,适当安装一些益智型小游戏,从而把玩游戏与学习电脑知识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开发了学生智力,又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

其实游戏也不是不能玩,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把握,在信息课堂中游戏也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师在讲课前就应该给学生提出要求,建立一个尺度,让学生必须完成教学任务后再玩,让学生即会玩又会学,这样学生就会感到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充满情趣和诱惑力的课程。

三、给予学生成就感,调动学习兴趣

点滴的成功对于学生都是进步,都是下一步学习的动力。在学生学习中可以通过回馈,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每个小成功都要给予肯定,教师要充分利用“真不错”、“很好”、“你真棒”这类的词语,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肯定,使学生产生成就感。

同时,计算机本身的可操作性为我们因材施教提供了有利条件。每节课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设计几项任务,分层次指导,最基本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所有学生都可以完成的,其它的任务则是根据上课的实际内容,发给那些最早完成基本任务的学生,有的学生可以完成两个任务、三个任务甚至更多的任务。

四、成品展示,延续乐学

有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说过: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节课都安排一个成品评价环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在作品展示时,即使是一个不理想的作品,也要找出它闪光的地方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从中找到自信,找到学习目标。

信息技术、知识产权 篇7

首先我们来看两种教学现象: ①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类似情况:有的计算机知识比较难, 教师虽然耐心讲解, 学生听的似懂非懂, 操作起来错误百出。但其他同学却能给他讲懂, 他操作起来顺利流畅, 效果很好。②杜郎口中学在教学改革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们的教学模式体系中的时间模式是:“10+35” (教师讲解少于10分钟, 学生活动大于35分钟) 或者“0+45” (教师基本不讲) 。

在这两种教学现象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教学规律? 我们该如何将这种教学规律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来?

2 “知识节点”理论构想

2.1 理论构想

我经过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发现, 人的知识体系是由若干彼此联系的知识链组成, 而每条知识链是由若干个顺序排列的知识节点组成的, 从这个知识节点到另外的知识节点可能有很多的路径。从知识节点1到知识节点4存在很多路径, 这里只选取两条, 分别是:①从知识节点1出发, 经过知识节点2和知识节点3, 最终达到知识节点4。②从知识节点1出发直接到达知识节点4。

教师解决问题范式:从知识节点1出发, 直接到达知识节点4。由于教师知识和经验丰富, 他们有能力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选择最优的路径, 直接从知识节点1跳跃到知识节点4, 中间不经过知识节点2和知识节点3, 但此时问题已得到完美的解决。

学生解决问题范式: 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时, 学生由于已有的知识体系不够丰富, 当他们从知识节点1出发的时候, 要到达知识节点4, 有很多路径可以走, 包括正确的路径和错误的路径。其中必然会有一部分学生走到错误的路径上, 这时候如果请教教师, 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由于教师自己头脑中已建构好“知识节点1直接到知识节点4”的路径, 教师不可避免的按照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路径来引导学生, 此时教师默认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知识节点2和知识节点3, 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感到理解困难, 所以收效甚微。而让其他同学交流展示, 因为其他同学具备同样的学习水平, 要达到知识节点4, 必须经历知识节点2和知识节点3, 而该同学已经经历过, 所以其他同学能迅速指出这位同学“卡壳”的地方, 并及时引导他走入成功的路径。因此同学们互相交流探究, 互相纠正“出错点”, 能够高效理解掌握知识, 找到通向知识节点4的路径, 连通知识节点空间, 也就是自身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这就是杜郎口中学提倡教师少讲, 或者完全不讲, 只靠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交流所能得到巨大成功的原因, 也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

2.2 理论兼容性

根据“知识节点”的原理, 我们能很好理解其他重要的教育、心理重要理论, 如“最近发展区”理论。通过测试法、观察法、实验法等方法分析测定学生课前具有的水平, 也就是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节点结构 (知识节点1) , 通过自主探究和组内、组间探讨交流, 形成向新的知识节点的路径 (知识节点4) , 学生的水平也就提高了。从最初的只能解决知识节点1的能力, 建构到能够解决知识节点1、知识节点2、知识节点3、知识节点4的能力。这既是有效教学的目标, 也是新课程所追求的目标。

3 有效教学的策略

有了“知识节点”理论后, 我们再来看有效教学。何谓有效?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组长钟启泉教授认为:“所谓‘有效’, 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 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1对应“知识节点”理论就是从知识节点1→知识节点4。那么我们就有必要知道学生现在的认知结构和水平 (知识节点1) , 学习后将要达到的水平 (知识节点4) 。我们要依靠现有教育、心理理论指导教学, 找到教学的最佳切入点, 优化教学策略, 使得教学效率最大化。

3.1 课前准备策略

3.1.1 备 学生:学 生知识节点空间 状态预评估。

学生的知识节点空间状态可以通过软件来测试, 而教师教学中积累下来的“学生出错点”记录表就是对学生真实学习路径的再现, 尤其是错误路径能够检测学生的能力, 看看学生是否已经从错误概念中走出, 获得了连通知识节点的能力。

3.1.2 备教材:知识建模与知识节 点切分

教师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知识节点空间状态, 来确定对知识节点进行切分, 以便更利于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学到最多的知识。专家型教师和新手之间的差别很重要的评估指标, 就是看他们头脑中拥有的“学生出错点及其解决方法、学习最优路径模板”的数 量和质量如何, 能否解决在各种出错情况下的问题。

3.1.3 备环境:创造适合学生建构 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否利于学生的建构, 可以参考前几届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监控数据。因为在以往学生的知识节点路径形成的过程中, 遇到某个学习障碍点, 后面的学弟学妹通常也会在这个知识节点出现问题。教师对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进行仔细研究和学习设计, 促使大家利用集体力量, 攻坚克难, 战胜难题。教师应该多设计小组分工协作、交流讨论等交互环节, 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克服学习障碍点, 向更高的知识节点迈进。

3.2 学习过程策略

3.2.1激活先期知识

学生新知识的获得, 是在旧知识节点控制基元上进行的新链接, 把新知识节点链接到原有知识节点空间的尾节点上。那么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 时候, 必然要激活先期的知识, 也就是原有知识节点空间的尾节点。如何激活呢, 可以适当的借助“认知冲突”。比如从学生的某个错误概念中引入, 能够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2 获取新知识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获取新知, 如任务驱动法、层次教学法、分组探究法、鼓励创新法等等。 但是, 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时候, 不一定每一步都是正确的, 有时候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首先要定位出错点, 然后根据学生出错点的位置和类型给予相应的帮助, 进行认真细致的引导, 使学生回归正确的方向, 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

3.2.3 认 知精致化, 促 进知识网络 节点连结

比如网上视频有一段关于杜郎口中学两个学生的对话, 其中一个同学解释血液循环动力的时候, 说“血液循环就像农田浇地时的水泵浇水一样, 把水从地上抽出来”。学生头脑已经有“水循环”、“气流循环”的知识节点 , 因此借助这些相关概念解释“血液循环”, 使“血液循环”这个图式顺应到自己的知识节点空间中去。

3.2.4 关注师生 、生生交互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问题 (从知识节点1到知识节点4的过程, 有很多的路径:正确的路径和错误的路径) 。比如在理解书本上的某个知识点时, 或者在操作计算机时, 很有可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操作方式,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操作方法, 按照学习小组展开积极、充分的交流探究, 并采取有效措施, 如补充学习资源 (提供素材, 适合本问题的学习研究方法等) 和学习过程再设计 (动态生成) , 引导学生最终能够攻克难题 (完成知识节点1到知识节点4的路径构建) , 使同学们的能力得到提升。

3.3 课后评价策略

教师应该及时反思课上学生自主探究和讨论中取得的成果, 并反思自己教学方法应用是否恰当, 为后继的课程中打下基础。通过多元评价方法, 对学生取得的成果给予积极的评价, 促使他们能够兴趣高涨的完成后继的学习探究。

4 知 识节点理论在信息技术教 学中的应用

从知识节点理论可以看到,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样的内容的时候, 可能要经历不同的学习路径和遇到不同的出错点。如果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路径进 行监控并准确定位学生的出错点, 教师就可以高效的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优化学习路径。

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通过Capa- tive软件对学生知识节点路径进行了观测和研究。Capative软件提供的间轴功能, 可以清楚地显示学习者每个操作花了多上时间。

同样, 其他的学习路径幻灯片的鼠标操作、高亮显示等各个操作的时间都可以用表格表示出来。研究学生操作PowerPoint时, 软件自动生成的截屏图像。利用这些图像, 可以清楚的看到学生的操作路径, 以此来推测学生的学习路径并准确定位学生的出错点。

摘要:利用知识节点理论可以引起学生注意, 激活学生的思维, 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当前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 纠正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 使新知识顺利进入他们的知识节点网络, 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信息技术有效教学。

关键词:知识,信息技术,教学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知识产权 篇8

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大纲对计算机理论知识要求不高, 更着重于学生实践操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局限于书本, 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旧知识很快就被淘汰。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中, 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丰富的网络资源、先进的多媒体技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经验?如何帮助和促进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获得新的知识经验呢?它的具体方式有哪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探索。

一、支架式建构

学习新知识时, 先有同性质的旧知识, 将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者非常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搭“脚手架”的过程, 就是根据学习者已有的可利用的知识结构, 提出任务或者提供知识点, 帮助其进入探索情境, 进而自主学习和探索。其教学流程为:搭“脚手架”→进入情境→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如信息技术课所学习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初识Excel》, Excel是学生以前从没有接触过的软件, 如果按普通的教学方式分别介绍软件的界面、各个菜单和工具, 学生对枯燥的功能说明兴趣不大, 不但费时而且教学效果不好。使用支架式教学法, 用一个游戏《找相同》将Word和Excel的界面同时展现给学生, 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Word和Excel界面的相同之处, 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教师适时引导。因为, Word和Excel都是Office办公软件中的组件, 如新建、保存、格式的设置有很多功能都是相通的, 这样就将学生以往所学的Word的旧经验迁移到了Excel的学习中。再如:信息技术课所学习的《应用文档的设计》, 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外寻找自己喜欢的书籍封面并分析封面设计的要素和所使用的知识还有哪些是自己没有学习过的, 在课堂中设置小讲台, 由学生自己来介绍, 如标题、作者、出版社、自选图形、字体字号、段落格式等。学生通过分析发现, 通过将以往的知识重新组合再加上一些设计技巧, 就可以设计出精美的书籍封面, 兴趣大增, 甚至会创造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作品效果。

二、抛锚式建构

抛锚式建构是指当学生学习新内容时, 先呈现一组实例, 学生围绕实例学习。抛锚式教学策略以“学”为中心, 要求建立在有实际意义的任务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 确定这类任务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 因为一旦任务或问题被圈定后, 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随之确定了。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实例或问题为基础, 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策略”或“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其教学流程为: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如在教学《数据处理与统计》一节时, 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Excel, 应用操作能力还不强, 所以, 教师给学生的表格通常比较简单, 数据处理和统计要求也不高, 会有一部分学生用口算或者笔算的方法直接将答案填入表格中, 而不愿使用公式的方法。这个现象表明虽然教师着重讲解了公式的特点, 但是学生还是不能理解使用公式的优势。如果设计使用一个比较合适的实例 (如表1) 进行教学, 学生在用自己原有的方法完成任务发现行不通或很麻烦时, 很自然地会想到使用公式, 并在实例情境中学会使用公式的方法。

三、随机进入教学建构

随机进入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源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分支——认知弹性理论, 这种理论是斯皮罗等人于1990 年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流派。他们指出:“所谓认知弹性, 是指以多种方式同时重构自己的知识, 以便对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境领域做出适宜的反应。这既是知识表征方式 (超越单一维度的多维表征) 的功能, 也是作用于心理表征的各种加工处理过程的功能”。它主张一方面要提供建构理解所需的建构基础, 另一方面又要留给学生广阔的建构空间, 让他们针对具体情境采取适当策略。其教学流程为:呈现基本情境→随机进入学习→小组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如在《数据图表与分析》的学习中,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比赛, 有ABCD四个信封包含四种不同类型图表, 让学生随机选择一个打开其中的题目进行制作, 评选哪个小组制作出的图表最符合数据表现要求, 并且最美观。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 学生产生主动建构的行为, 提高学习的效率。其实学生不管选择哪个信封的题目制作都需要理解数据源、图表选项和图标位置等知识, 并合理应用才能做出满意的图表。

信息技术、知识产权 篇9

经研究学者广泛验证和被现实接受的技术采纳模型(TAM)认为,个体的认知构成预先的用户接受或者对技术的使用。2002年,国外学者JOHN BENAMATI等率先提出技术采纳模型适用于信息技术外包决策研究,并提出了信息技术外包采纳模型的基本框架。本文针对该研究模型,对影响企业外包决策者态度的外部因素从知识角度分析入手,构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外包接受模型。并结合信息技术外包中核心的知识管理问题:知识获取与保护,提出基于知识获取与保护的信息技术外包策略。

一、信息技术外包采纳模型介绍

信息技术外包采纳的概念来源于著名的技术采纳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简称TAM)。技术采纳模型是由Davis、Bagozzi、Warshaw等1989年提出,他们意图用一个一般化的理论来解释技术接受度的决定性因素。2002年,JOHN BENAMATI等率先提出技术采纳模型适用于信息技术外包决策研究,他们认为信息技术外包决策者的态度对最后的外包决策起着决定性作用,并提出了信息技术外包采纳模型。IT外包决策者的“外包态度”受“外包易用认知”和“外包有用认知”影响,而这两个因素又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商业应用的外部环境,外包前与潜在承包商的关系,及对外包风险的认知;“外包有用认知”与外包信息技术的效用直接相关,“外包易用认知”与外包信息技术的运作及控制相关,外包的易用认知正向地影响着外包的有用认知;“外包态度”不仅包括主观的意愿,而且还包括企业客观上已具备的基础条件。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外包决策

1. 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外包采纳模型

JOHN BENAMATI提出的信息技术外包采纳模型给予我们的启发是,可以分析外部因素来对外包的易用性和有用性获得认知。因为IT外包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从IT供应商中集成知识的机制,所以本文从知识的角度给出影响信息技术外包决策者态度的外部因素,建立基于知识的信息技术外包采纳模型(见图1)。

由于外包是企业从供应商中集成(或者说聚合)知识的一种方式,固本文认为信息技术外包是企业从供应商中集成知识以实现全部或部分的信息系统功能的一种方式。就外包企业自身知识资源有限考虑,分析实现信息系统功能需求的知识与企业提供的技术供给的知识匹配情况,将会识别企业哪里产生短缺的知识,即为知识缺口。企业明确自己哪里存在知识缺口后,才会对缺失知识属性产生认知。知识缺口的识别可以采用VENN图解法,本文不详细介绍。

从前面信息技术外包采纳模型的分析知,信息技术外包决策结果最终取决于外包决策者的态度,而决策者对于外包的态度又取决于其对信息技术外包的易用认知和有用认知。由于外包决策中影响企业长期绩效的根本问题是知识管理问题,即知识流动与保护问题,所以,企业在外包决策中既要考虑如何能获得外部能力,又要考虑如何保护使自己赖以获得长久竞争力的核心知识。本文认为影响外包易用认知和有用认知的因素有:缺失知识属性认知和外包知识风险认知。

2. 外部因素分析

(1)缺失知识属性认知

缺失知识属性认知这个外部因素的提出来源于国外学者Jens Dibbern等研究的支持,他们认为企业内部相对于外部供应商的技术性知识缺乏的认知对信息技术外包决策有着重要影响,而企业所掌握的核心知识是影响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知识缺口识别后,有必要明确企业缺失的知识的属性:核心或是非核心。

基于价值链理论将IT业务分为支持核心业务的IT业务和支持非核心业务的IT业务。按知识对企业的作用和贡献大小将知识划分为核心知识和非核心知识。核心知识是指能使企业为顾客带来特别利益的独有技术,并使该技术迅速、高效地转化为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非核心知识是指辅助核心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制度、文化、技术及知识等。所以,本文认为支持核心业务的IT业务即为核心知识,支持非核心业务的IT业务即为非核心知识。

(2)外包知识风险认知

外包在许多方面为企业带来益处的同时,为也可能导致企业核心技术流失,丧失长期竞争力。外包使企业丧失长期竞争力的根本问题即知识管理问题。于是,就产生了外包知识的风险。但是,风险又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它取决于决策者如何看待。当决策者缺乏能力对风险控制时,他们对风险的认知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外包决策因素。

三、基于知识获取与保护的信息技术外包策略

从企业长期竞争力的战略考虑,在外包决策中需要关注如下两个问题:一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知识核心度。知识核心度主要指知识对企业核心业务支持的作用或权重。二是影响企业竞争力保持的知识流失度。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知识获取与保护的信息技术外包策略,见图2。

1. 完全型外包IT业务

处于图中I的IT业务,应采用完全外包策略。对外包企业而言,该IT业务的特点是知识核心度和知识流失度均低。由于IT业务属于非核心知识,即IT业务只是支持企业的非核心业务,该IT业务的运营状况对企业的整体运营绩效的影响不大,企业可以对该IT业务采用一般性的控制策略。另外由于企业对于该IT业务外包的知识保护程度高,即知识流失度低,可以与服务承包商签订明确的合同。

2. 选择型外包IT业务

处于图中II和Ⅳ的IT业务,均应采用选择型外包策略。对于II的IT业务,其特点是知识核心度高且知识流失度低。由于该IT业务属于核心知识,即IT业务直接支持企业的核心业务,则IT业务的运营状况直接影响核心业务的运营绩效,因此需要防止IT业务影响企业的运营策略,导致企业商业机密的泄漏,这样,企业必须能采用有效的控制策略;另一方面,由于该IT业务的知识流失度低,则企业可以把握该IT业务的未来发展趋势,与IT的服务承包商签订一个周密的合同,从而达到保护该IT业务的知识的目的。对于Ⅳ的IT业务,其特点是知识核心度低且知识流失度高。由于该IT业务属于非核心知识,即IT业务只是支持企业的非核心业务,该IT业务的运营状况对企业的整体运营绩效的影响不大,因此企业可以采用一般性的控制策略。但由于该IT业务的知识流失度高,难与外包的服务承包商签订一个明确的合同,这将使企业面临知识保护的困难,从而导致外包该IT业务运营成本的增加,失去外包的成本节约优势,为此,对于这类IT业务,应采用选择性外包策略。

3. 完全内制IT业务

处于图中III的IT业务,应采用完全内制策略。该IT业务的特点是知识核心度和知识流失度均高。由于该IT业务属于核心知识,即IT业务直接支持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则IT的运营状况直接影响核心业务的运营绩效,因此需要防止IT业务影响企业的运营策略,导致企业商业机密的泄漏,这样,企业必须能采用有效的控制策略;另一方面,由于该IT业务的知识流失度高,也使得如果外包该信息技术,难以签订一个完善的合同来保护该核心知识。因此,对于这类业务,应采用完全内制策略。

四、结论

本文基于知识管理角度对信息技术外包决策进行研究。首先,本文认为信息技术外包决策者的态度对最后的外包决策起着决定性作用。然后,从知识角度改造信息技术外包采纳模型,归纳出两个影响企业外包决策者态度的外部因素:缺失知识属性认知和外包知识风险认知。最后,根据知识核心度与知识流失度两个因素综合考虑,提出相应的信息技术外包策略:完全外包,完全内制或者选择型外包。

摘要:信息技术外包决策者的态度对最后的外包决策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引用技术采纳模型(TAM)思想,从知识角度提出两个影响企业外包决策者态度的外部因素:缺失知识属性认知和外包知识风险认知,构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外包决策模型,然后结合信息技术外包中核心的知识管理问题:知识获取与保护,提出基于知识获取与保护的信息技术外包策略。

信息技术、知识产权 篇10

从这一系列特点中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自我专业知识的剖析, 并拟定适应本人专业发展的计划, 这是维系教师个人专业完善和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在这个复杂而艰巨的自我提高过程中, 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利用现有资源参与富有共性的“知识学习”以完善专业知识结构, 更重要的是要对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管理、整合、创新, 以实现共性知识个人化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目的。由此可见, 引入知识管理技术对于提升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要重视知识管理新概念

知识管理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 最初出现在管理学领域。1996年,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 将知识划分为关于事实的知识、关于自然原理和科学的知识、关于如何去做的知识和知道谁拥有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四种类型。同时根据知识获取的方式, 知识管理理论进一步将上述知识进行了分类, 共分为两大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知识管理的理念也被引用到教育领域, 上海师范大学黎家厚认为:“从社会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角度看, 知识管理是研究人类获取、传播、共享、利用和创新知识的活动规律, 管理有关知识的各种连续过程, 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由此可见, 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管理能力的培养, 对实现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是大有裨益的。换句话说, 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去指导信息技术课的改革, 将是事半功倍的。

本文从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入手, 探讨利用知识管理理念和技术提升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水平的方法。首先, 让我们从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结构谈起。

二、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知识具有跨度广、更新快、实践性强等特点, 我们可以从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四个角度探讨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

1. 本体性知识

本体性知识是信息技术教师所应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它是信息技术教师进行特定教学工作的基础, 应呈现系统深入、组织良好的状态。这些本体性知识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知识、计算机科学知识、教学设计知识三个方面:信息学的相关知识包括信息与教育、信息存贮与检查、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学方法论等;计算机科学知识包括计算机软硬件、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与通讯、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等;教学设计知识包括新的教育理念的掌握,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 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馈等。

2. 条件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是成功地进行相关工作的必备知识之一, 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主要包括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方面的知识。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讲授, 而这一过程就是教师将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本体知识转化为学生可理解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教师应用教育和心理等方面的科学规律, 对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知识进行重组和表征, 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同化和顺应, 建立自身的内在知识体系。

3. 背景性知识

背景性知识是影响教师成功的重要因素,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有综合的文化涵养、宽泛的知识范畴。哲学知识可以帮助教师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方法学、逻辑学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决策和管理的知识有助于教师掌握现代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理论、原则、程序和方法, 并应用到学校教学中;而教学研究方法的知识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整理, 认识教学现象之间内在的联系与规律, 寻求解决各种教学问题的途径。

4. 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开展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 是信息技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提炼, 主要以隐性知识的形式存在。根据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性质, 实践性知识主要包括以教学设计为中心的实践性知识、顺利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性知识、构造维护物态教学系统的实践性知识、进行媒体开发应用的实践性知识、进行现代教育研究的实践性知识等。

上述知识群, 正是知识管理的对象和目标依据, 也是呈现知识管理成效的具体领域。那么究竟怎样利用知识管理技术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运用知识管理技术提升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水平

前面所讨论的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中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也有共性知识和个人化知识。对于信息技术教师个体来说, 为了达到完善个人专业知识体系、提高实践应用技能、促进全面持续发展的目的, 应该运用知识管理理念与技术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共性知识的个人化, 使各类知识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实践, 同时促进新知识的生成、共享。我们从知识生成管理、知识积累管理、知识应用管理、知识交流管理四个方面加以探讨 (如图1) 。

1. 知识生成管理

知识生成管理主要包括知识的获取和知识的创新。知识获取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的来源, 也是其专业能力得以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教师获取知识不应仅限于学校教育和专门培训, 应随时随地学习以补充提高自己, 特别是在人际交往中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习不到的隐性知识。

信息技术教师还应具有知识创新的意识与能力, 能够对原有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变革与升级。知识的创新往往伴随着知识的应用, 这时信息技术教师面临一个新的问题情境, 原有的知识可能无法解决问题, 教师需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反复的分析、整合、再应用, 从而产生适用于新情境问题解决的知识。

2. 知识积累管理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不断地对已经获取的知识进行分析、整理,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并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以保证知识的正确性、鲜活性、有用性和条理性。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更新较快, 教师应根据所面临的环境变化, 对原有知识进行实时地更新和升级, 始终保持其掌握的知识与所面临的环境相适应。

3. 知识应用管理

知识应用就是学以致用, 是知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选择应用的知识需要与实际情境相符合, 通过原有知识或将原有知识进行优化组合, 形成解决问题的新能力, 进而实现知识创造价值的飞跃。特别是对于应用起来较为困难的隐性知识, 更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对其进行科学地整理和保存, 如:积极参加由专家莅临的脑力激荡或一对一的指导等, 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动个体的元认知不断进行总结与反思, 以扫除隐性知识的应用障碍。

4. 知识交流管理

信息技术教师之间应合作互助, 实现知识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自由使用。这样扩充了知识应用的范畴, 减少了个体再次获取和整理知识过程中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提升知识的使用价值。建立基于Blog的学习共同体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在学习共同体内信息的交流可以不受空间、时间限制。学习者之间相互影响, 共同研究、共同分享、共同创造新知识, 不断地促进自身的发展, 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结构, 为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注入了持久的动力。

要真正做到提升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水平, 在掌握专业知识体系、增强知识管理能力的基础上, 还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在实践应用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管理知识、创造知识。

四、小结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信息技术教师应以系统整合的观点来看待自身的进步与发展, 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和知识的管理者。在知识管理中能够恰当运用各种现代化的知识管理工具高效地提高专业水平、挖掘专业潜力, 从而对外部教学环境变化作出快速、积极反应, 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资源有效地预测和把握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美好前途。

参考文献

[1]尹俊华等编著.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2]李雪莲.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模型[J].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进展, 2005.

[3]曼燕霞, 刘敏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养刍议[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6, (8) .

信息技术、知识产权 篇11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习平台 提高能力 推进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225-01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较强的信息意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功能,了解和掌握网络的基本知识,并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搜集、获取、传输、处理各种信息;学习并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获取知识和传递知识的手段促进其他课程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条件下,自主学习、动手探究的能力,并将信息技术广泛的应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去。其中,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原理和功能,并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信息、开发信息、传递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因此,信息技术课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提高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搭建学习平台谈几点体会。

1 为什么要搭建网络学习平台

时下,“时髦”的网络聊天工具QQ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了,人们广泛利用它可以方便地用文字、语音和视频等方式进行在线联络,因而是人们比较喜爱和推崇的一种交流方式。“QQ群学习平台”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上网聊天工具QQ里的“群聊”功能进行网上交流学习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QQ群学习平台”凭借其方便、实时、高效的特点,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网上教学研究中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学生对网络知识的深入了解,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更重要的还要开发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扩宽学习平台。我们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网络的“双刃剑”特点,避其弊,利其利。通过社会性软件构建学习共同体,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引导学生网上学习。在信息技术教育课教学中告诉学生,互联网是知识的汪洋大海,上网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可让共同体成员共同讨论、协作、交流与互动解决面临的问题,如相互交流应该登录哪些网站?如何上网查询资料等等,有效促进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成长。

2 如何搭建网络学习平台

笔者结合信息技术教育课,指导学生建立了“东光找王镇教育学习平台”的QQ群,制定了加入该QQ群的有关规定。一是是规定了进群的身份验证规定,严格要求进群的学生提供学生证编号准入制度;二是设立群管理,明确群管理的职责和义务;三是鼓励学生加群,并要求学生必须以“年级+姓名”的真实信息加入QQ群;四是群管理按学生所在的班级划分学习小组,并委派组长具体管理该组的群活动。除此之外,可以邀请往届毕业生和教师作为助学者加入,彼此交流学习经验,相互促进共同提高。QQ群里和同学讨论一些话题,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样,利用QQ群学习平台,自主学习、网络下载、链接互动、搜索交流、相互探讨、一起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授课教师利用QQ群学习平台发布各种教学信息,如布置预习提纲,布置课外作业,课前导学,课后问答等都极为方便;在“群共享”栏目里,可以上传教学资料和辅导材料,作为教师和学生学习资源共享等;充分利用“群论坛”栏目平台,创建“学科论坛”、“作文展示”、“教材分析”、“疑难问答”、“作品赏析”等板块。师生、生生之间可以随时随地的自由沟通、讨论和交流。遇到共性的问题、研究性学习、一题多解等问题,上传到“群论坛”栏目平台,适时互答,讨论及时热烈。利用群聊功能让所有的群成员都可以看到并进行学习。这样,由于利用QQ群这个虚拟的学习平台,成绩稍差的学生提出问题显得更加自然随意了,克服了羞涩感和答错的难堪的状况。同学们能够在一个无所顾忌的空间里,思维尽情奔放,倾诉更加真实,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怪有的学生说:“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谁,因此QQ群是一个绝佳的交流学习平台,回避了学生因答错的尴尬局面。”

3 运用网络交流平台为我们的学习带来的优势

反思是对自己所作所为进行重新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过程是认识的过程、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感悟的过程。养成反思的习惯,对于查找不足,发现问题,吸取教训,改进思维方式,调整新思路都是非常有效的。

在利用QQ群学习交流平台展示反思文章的时候,教师要首先带头,结合教学实际,实事求是总结、剖析,不留死角,设身处地的谈感受、找不足、挖根源,坦诚交流。在老师的带动下,学生可以署名,也可以不署名的发表自己的反思文章,可以就一节课,或是一个教学环节,一个教学片段的感受和体验,以及所思所想都可以。教师阅读后及时回复、点评、肯定优点,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做到客观评价,并将学生署名的反思文章评价结果记入反思成长记录袋中。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结果对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可以从其他同学的不足中吸取教训。教师抽出时间浏览学生的空间日志,仿佛走进学生的心间,可以直接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4 做好学生的监管工作

利用QQ群学习交流平台,要做好学生的监管工作。互联网是知识的汪洋大海,上网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在QQ群学习平台交流讨论时,教育学生不要漫无目的地聊天,更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要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充分利用网络方便、快捷、通达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就是说,网络是我们学习、工作和研究的科学工具,不能当做玩具,否则就是对现代科技的最大浪费。因此,我们要时刻教育学生,千万不能放任不管,并动员学生家长做好监管工作。

总之,QQ群是一个绝佳的交流平台,是信息交流的极好方式。在初中教育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学习平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参考文献

[1]刘克金.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基础研究[J].中小学电教,2009(6).

[2]宋守信.创建与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库的新突破[J].中国远程教育,2010(7).

[3]张步云.创设网络学习参与平台的實践与研究[J].甘肃教育,2009(10).

信息技术、知识产权 篇12

一、信息技术与技术

什么是信息技术?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至今没有统一的答案。信息技术的中心概念是“技术”, 对技术的认识影响到人们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进而影响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与教的行为。人们对技术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即技术是技艺、技术是物质手段、技术是系统性行动知识。长期以来,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局限于技艺、物质手段的层面。例如, 人们曾经批评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成为“微软培训”, 它的特点就是教材以软件说明书的形式出现, 教师教的就是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这种“手段说”有其合理性, 但“手段”只是技术可见的标志, 而技术的本质是已经内化到机器、设备等工具中的人的本质力量, 如创造力、智慧等。技术是个历史性概念, 其内涵和外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技术是一个“多面体”, 认识技术的角度当然是多样的。早在1990年, 美国一个技术教育研究小组出版了一份权威文件《技术教育的概念框架》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echnology Education) 。在这份文件中, “技术”概念是这样定义的:“技术是一种知识体系, 是对资源的利用, 以产生能满足人类愿望和需要的结果。”[1]这个界定不仅指出了技术是一种知识形式, 而且进一步认为它是一种利用资源的知识形式, 当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时, 技术知识可以系统地操控有关知识、工具、设备、规则和概念, 最终实现问题解决。把对技术的认识向知识维度集中, 使人们对技术的认识不再局限于人造物、技能、技艺, 这是一个很大的认识飞跃。

从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来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大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人性化的信息技术产品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 信息技术已超出了技艺的概念水平, 也不能再简单地看作是与信息相关的机器、设备等这些物的东西。在信息社会, 信息已成为一种资源, 信息技术是对信息资源利用的知识体系, 其目的就是满足人们利用信息资源实现问题解决。将信息技术定义为一种技术知识, 突破了传统信息技术是人的信息器官延伸的技术的藩篱, 在这样一种认识下, 以问题解决为目的, 依据信息活动的各个环节建立知识体系, 揭示技术、人与社会的关系成为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 提高学生利用信息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成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分类与建构

长期以来, 知识只是在哲学和教育学研究中被涉及, 现代认知心理学兴起以后, 知识成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对知识进行分类, 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其中具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广的有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和加涅的学习结果的分类, 在他们的分类体系中, 尽管在表述上两者有一些差异, 但他们都是将学习的结果分为动作领域、认知领域和情感态度领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 动作领域的学习不是主要学习内容, 情感态度领域的学习应贯穿于其它领域学习之中, 这样知识的学习即认知领域的学习就成为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了。笔者认为, 将信息技术看成是利用信息资源解决问题的知识体系, 可以将其概括为事实性知识、技术思想与方法、问题解决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个方面。从这四个方面来构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 可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和科学的课程体系。

1.事实性知识———培养问题解决的意识

“事实性知识”是对事物实际情况的一种陈述, 其内容是事物的实际, 具有客观性;其形式是一种陈述或判断, 具有主观性。学习信息技术的事实性知识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资源解决问题的意识。信息技术的事实性知识主要包括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常识、信息技术发展与演进的重要历史事件 等。李艺教授指出:信息技术发展的实例, 史实的恰当运用能够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激发学习兴趣、引发思考、加深印象等作用。[2]学习信息技术的事实性知识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常识,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如果一个人缺少对某一技术的基本了解, 也就不可能对它产生意识, 没有相应意识也引起不了他的注意, 更不要说用它来解决问题了。

2.技术思想与方法———获得问题解决的理论知 识和实践经验

信息技术的思想与方法是指蕴含在信息技术中的概念、科学原理和实践经验。信息技术不但包括传统的信息技术部分, (例如计算机设备、外围设备、操作环境、应用软件) 而且也包括蕴藏在技术中的科学原理。法国科学家艾尔伯 - 费尔和德国科学家皮特 - 克鲁伯格发现巨磁电阻效应, 导致我们今天的硬盘越来越小, 而存储的数据量却越来越大, 从而荣获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因此, 信息技术的发展说明一个道理, 就是今天的信息技术中科学知识的因素在增长, 要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就必须知道蕴含在其中的科学原理。

尽管在信息技术中, 科学理论知识的地位在提高, 但是经验因素并不失去它应有的地位。经验不但可以产生技术思想, 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技术原理, 例如, 在因特网上有大批协议几乎与因特网同步问世, 确保了网络的畅通, 最著名是“TCP/IP”协议。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并不需要学生知道具体网络协议的代码, 研究这些代码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但是我们可借助于在高速公路中行驶的车辆必须遵守事先公布的交通法规才能保证高速公路畅通无阻这一经验, 理解协议的功能和意义, 从而理解网络工作的基本原理, 只有了解网络工作的基本原理, 才能正确判断和解决网络中的故障和问题。经验知识是现代信息技术加工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利用信息资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信息的存储、转换、传递和加工等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处理经验知识。例如, 人们利用信息资源解决问题时, 常常需要利用搜索引擎收集相关的信息, 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取需要的关键字, 然后将关键字输入到搜索引擎中让计算机进行处理,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不断地进行这样的尝试, 信息技术能够快速、高效、无损、低成本地为人们的尝试提供支持;人工智能研究中的所谓专家系统, 就是把许多专家的知识 (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 用“如果……那么……”的形式汇集到电脑中并使之条理化, 以供解决问题时咨询和利用。信息技术为经验知识的积累和继承提供了全新的方式, 也为经验知识发挥更大作用创造了条件。所以, 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 既是师生之间经验相互交流的过程, 也是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获得问题解决的经验知识的过程。

3.问题解决的策略———掌握问题解决的思路与 方法

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离不开信息技术的硬件与软件。信息技术的硬件是人们根据科学的原理将有形的物质原材料经过加工后的物理产品, 软件是人们为了获取、管理、加工、利用信息资源, 包括硬件、软件资源而制定的代码。运用作为硬件的设备按照人们的需要和客观的规律去影响相应的过程是技术运用的实质所在, 没有硬件设备, 这种过程就无法完成, 技术也不可能产生存在, 但要完成一种技术过程, 仅有硬件是不够的, 还必须有涉及技术过程的方法、程序、规则等软件。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本质是处理“0”和“1”, 所以人们制定的计算机软件代码实际是一组规则。我们处理、表达信息时, 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时, 必须按照有关工具软件的规则去做。例如, 我们要用电子表格来处理数据, 就必须按照电子表格的规则来输入公式, 尽管这种表达方式与我们平时学习数学时的表达方式不完全一致, 否则我们就无法使用电子表格来加工信息解决问题。

心理学家认为, 每一个问题都是由三个成分构成的, 即起点 (问题情境的描述) 、终点 (即问题解决后要达到的目标) 和改变起点状态使之向目标转化的手段 (问题解决的方法或策略) , 根据问题的起点、目标和允许操作的方法, 可将问题分为结构良好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结构良好的问题与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策略是不同的。在信息技术课程中, 不同的学习内容有着各自的特点, 适宜于培养学生不同类型问题的解决的能力。“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主要培养学生运用算法求解策略和高级语言设计程序来解决结构良好问题的初步能力, “人工智能初步”模块主要培养学生运用启发式策略、人工智能语言或工具软件来解决结构不良问题的初步能力。我们日常生活中对文本信息的加工、多媒体 技术对信息的加工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多都是结构不良的问题。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调控问题解决中的 形为

现代认知心理学十分重视情感态度领域的学习。目前, 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相互作用的研究, 即所谓的“热认知”的研究成为国际心理学研究的趋向。技术总是与各种意志、动机、渴望、意向和选择联系在一起, 没有人的意志、动机、渴望和意向, 就不会产生技术这一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能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信息技术 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需要技术文化引领和法律法规约束。

一种技术, 当它在社会中得到普遍的认可和运用, 并且普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行为方式时, 就会形成一种文化。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待信息技术, 可以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信息技术所取得的成就和局限, 从而发展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信息技术课程只有建立在真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上, 挖掘信息社会中所携带的文化价值, 学生才能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的行为与他的文化积淀是不可分离, 学生只有经历了信息文化的积淀, 才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碰到问题时, 自觉地以已经内化的个体文化做出相应的判断与抉择, 引发正确的信息行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需要信息文化的引领, 同时也离不开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约束。“技术为人类的行为创造了新的可能性, 但也使得对这些可能性的处置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技术产生什么影响, 服务于什么目的, 这些都不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 而取决于人用技术来做什么。”在于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面, 在给人们解决问题带来高效、便利的同时, 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有的又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许多事实已证明, 在当今信息技术已成为大众化技术的情况下, 不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产生不良信息技术行为的根源之一。因此,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了解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显得特别重要。

长期以来,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缺少一个较为完备的体系。课程改革前, 大家围绕各种应用工具软件来组织课程内容, 课程改革后, 人们在反思以往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结构之后, 提出了以信息的获取、加工、发布等信息活动的过程来组织课程内容, 在信息加工、发布等环节, 又不得不回到工具软件的应用上。其实, 这两种方式者是基于人们的经验来建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随着科学的发展与进步, 人类对“知识”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 现代认知心理学在更广义的范畴上来理解知识, 开创了这一领域研究的新视野。将信息技术看成是利用信息资源解决问题的知识体系, 以事实性知识、技术思想与方法、问题解决的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构建信息技术课程内容, 这些内容在问题解决方面有不同的功能与作用, 构成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科学性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体系, 将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建设与教学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

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 技术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的认识, 越来越受到各国技术教育工作者的认同。本文从技术是知识体系的视角, 以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学习分类理论为指导, 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内容进行了分类和建构, 希望能够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建设提供一种思路和框架。

关键词:知识体系,现代认知心理学,学习分类,信息技术课程

参考文献

[1]马开剑.国际视野中的高中技术教育——基于课程与史实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2]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杨玉辉.现代科学技术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4]杨心德, 蔡维静.社会学科学习与教学设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5]舒红跃.技术与生活世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6]沈阳.论信息技术文化.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9 (3) .

上一篇:设置对策下一篇:面板堆石坝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