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概论

2024-05-13

信息技术概论(共11篇)

信息技术概论 篇1

一、信息技术概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对课程本身认识上的偏差

大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计算机是工具”的层面上, 对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缺乏基本了解, 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计算机就是程序设计”“计算机基础课程就是讲解软件工具使用”等片面观点。这些问题的存在给信息技术概论教学, 特别是大学第一门信息技术课程带来了挑战。

2. 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广、知识点多, 系统性弱

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尽可能使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主要领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如计算机是什么、能做什么、如何做等, 课程教学内容广泛, 知识点丰富且相互交叉, 基本上是各领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的浓缩。现有课程包含十多个知识模块, 学时接近;各个模块间无太多相关性和顺序关系, 基本相当于若干讲座性内容的集成, 系统性弱。

3. 教与学方法陈旧, 缺乏计算思维能力培养

这样的课程体系带来的问题是教和学的困难。由于涉及的知识点较多, 而授课教师又有各自不同的研究领域和专业方向, 难以做到对所有知识模块都有较深入的理解。由于知识点多、概念多, 理解教学内容十分困难, 基础和课程之间的断层很难弥补。多数学生学完该课程后, 获得的只是一些零散的概念以及对办公软件的基本应用能力, 难以有系统性的理解, 无法达到“建立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基本思路”的要求。

二、计算思维与信息技术概论课教学

2005年, 美国总统信息技术咨询委员会 (PITAC) 提交的报告《计算科学:确保美国竞争力》认为, 虽然计算本身也是一门学科, 但是其具有促进其他学科发展的作用, 21世纪科学上最重要的、经济上最有前途的前沿研究都有可能通过先进的计算技术和计算科学而得到解决。2006年, 美国周以真教授提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的思维活动。计算思维是与形式化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相关的一个思维过程, 其解决问题的表示形式应该能有效地被信息处理代理执行。

2010年, 全国9所“985工程”建设高校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了首届“九校联盟 (C9) 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 并在会后发表了联合声明。声明指出, 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内容, 就是要潜移默化地使他们养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即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对问题进行求解、系统设计和行为理解, 即建立计算思维。要把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 并由此建立更加完备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进而为全国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树立标杆。

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作为信息技术概论教学的核心任务, 不仅可以紧紧围绕现有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根本任务和核心知识内容, 而且反映了计算机学科的本质, 也体现了通识教育应有的特征, 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掌握在计算环境下的问题求解方法, 这是今后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专业问题的重要基础。显然, 这样的教学定位, 不仅摆脱了以“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造成的“危机”, 也更好地诠释了课程建设的目标, 体现了信息技术概论课程的基础特征。

三、计算思维视野下的课程教学改革

1. 课程教学内容优化研究

信息技术概论课需要有相对稳定、体现计算机学科核心思想和思维方式的内容, 不但要解释相关知识是什么, 还要回答它们为什么, 特别是要在不局限于特定机器的条件下, 抽象表达计算模型和原理、方法及其实现, 因此需要在更高层次上进行课程教学内容建设。

围绕计算思维的核心思想, 梳理和删减现有课程教学内容, 避免概念的堆积, 建立围绕计算思维核心思想的内容组织体系, 突出核心的基础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形成特色鲜明、层次清晰的特色模块, 用不同模块间的组合构建信息技术概论知识体系。同时强化与不同专业的横向联系。通过研究不同专业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设置与专业相关的信息技术概论课程内容,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科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充分考虑学生个性需求和专业有机结合, 建立前后呼应、相互联系的多层次信息技术概论课程内容体系。表1展示了笔者所在学校信息技术概论课的主要知识模块及学时安排。

2. 融合计算思维的教学手段、方法

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教学内容体系的梳理, 更重要的是在各部分内容的具体教学中如何组织和呈现相应的教学内容, 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计算思维的基本方法, 而不是简单的概念堆积和知识堆积。基于计算思维, 实现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 建立和完善围绕问题求解作为基本过程的教学过程, 即能否通过问题引入, 寻求解决问题思路, 进而引出问题解决方法或实现方法的教学组织形式。实践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建立全新学习模式。在课程教学中逐条分解学习目标, 按照学习任务“提出———目标———实现———总结”的一体化思路, 逐渐健全为能力培养为主的全新学习模式。

实施任务及问题驱动式教学。打破常规教学思路和教材章节的制约, 以项目为导向, 以任务及问题为驱动, 明确每节课的目标, 可操作性强, 让学生轻松掌握所学知识。

分类别教学。分专业设置教学内容, 对文史类和理工类专业分别编写不同的教学大纲, 针对专业特性进行侧重教学。同时, 文史类和理工类的考试试卷也有所区分, 以适应对不同类别学生进行课程知识与技能的考查。

3. 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概论课程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计算思维的核心是基于计算模型 (环境) 和约束的问题求解。围绕计算思维相关的内容体系, 结合应用实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较高的层次上去理解计算过程、计算原理和相关方法。面向各专业计算机应用需求, 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 为将来创新性地解决专业问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波.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J].中国大学教学, 2012, (7) .

[2]刘夏, 陈明锐.引入计算思维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探索[J].计算机教育, 2013, (5) .

[3]陈国良, 董荣胜.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1) .

[4]侯彦利.“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计算思维[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18) .

[5]何钦铭, 陆汉权, 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九校联盟 (C9) 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解读[J].中国大学教学, 2010, (9) .

[6]王移芝, 鲁凌云, 周围.以计算思维为航标拓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新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 2012, (6) .

信息技术概论 篇2

第一章 物流信息技术概论

名词解释

1、物流信息:物流信息是物流活动中各个环节生成的信息,随着从生产到消费的物流活动而产生,与物流过程中的运输、装卸、储存、包装等各种职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是整个物流活动顺利进行所不可缺少的。物流信息通过物流信息技术不仅对物流活动具有支持保障的功能,而且还起到整合整个供应链的作用。

2、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技术指运用于物流各环节中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分类编码技术、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在这些技术手段支撑下的数据库技术、面向行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等软件技术。

填空题:

1、一般信息系统都具有输入、(输出)、存储、加工和(传输)等功能。

2、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是(信息源)、信息接收者、(信息处理器)、信息传输通道和信息管理者。

论述题:

一、说明信息与决策的关系。

信息与决策的关系表现为信息经过分析、处理形成决策,决策执行的结果又成为新的信息,如此往复循环。

每一种决策都与对决策方案的影响因素的掌握程度有关,对有关因素的信息掌握越充分,对实施的结果越有把握,因而越容易做出决策。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但本身不能决定决策。决策最终依靠于决策者的判断。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决策者面前会产生不同的判断,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信息与决策的关系还表现在不同的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也不同。

二、说明物流信息的特点、作用和分类。

物流信息除了具有信息的一般特点外还表现出以下特点:

1、信息量大、种类多、分布广,信息的产生加工传播和应用在时间、空间上也不一至,方式也不相同。

2、物流信息动态性强,实施性高,信息价值衰减速度快,时效性强。

3、物流信息趋于标准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要求物流信息标准化。作用:

1、物流信息在物流管理活动过程中起着协调各环节,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使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

2、物流信息对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计划、协调与控制,达到系统整体优化的目标。

3、物流信息有助于提高物流企业科学管理和决策水平。

分类:

1、按物流信息载体,分为单据、台账、报表、计划、文件等多种类型。

2、按信息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

3、按信息稳定程度,分为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

4、按管理层次,分为操作管理信息、知识管理信息、战术管理信息、战略管理信息。

三、说明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及趋势。

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的现状:

1、大部分企业信息化意识普遍提高,信息化进程加快,但仍处于初级阶段。

2、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基本内容为主,供应链管理系统极为罕见。

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的趋势:

当前我国物流信息市场化处在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将呈现一个二元化结构。以跨国公司和国内少数先进企业为主要客户的高端市场,以国内中小企业客户为主的普通市场。

1、国内企业基础信息化仍然是当前需求的主要内容。

2、信息化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

3、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大型物流企业将继续深化信息系统的应用,尤其是全套供应链系统的建设与完善。

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概论 篇3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基础工程

在水利工程中,基础施工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之一,它的施工直接关系到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下游居民的健康用水以及生命安全,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有些许不当,很可能造成致命的危险,所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要对加强施工管理,保证施工的质量,高效管理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应该保持认真的工作态度,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具有专业的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施工的有效进行,进而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1.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要求

相对于一般性的土木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对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更高,而这不仅仅是因为其是一项关乎能源供应、利国利民的重要工程,而主要是由于其施工环境通常特殊、复杂、多变,一旦基础施工处理不当,则会对工程功能、性能、寿命构成威胁,严重时甚至会功亏一篑,由此可知,充分发挥施工技术这一要素的优势,对于施工质量的改善意义重大。具体而言,水利水电基础施工质量应满足:基础与地基强度足够,既要可以承受地基所在的反作用力,也能承受上方所有的结构荷载;工作面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基础必须具备足够的防潮、耐蚀、抗冻以及耐久性能,以便确保地基稳定;为防止建筑物出现倾斜、开裂或者标高变化,地基的实际变形量既要小于自身变形允许值,也要在建筑物变形容许量之内等。同时以上述施工要求为基本指导,认真分析、掌握基础与地基的地质勘查报告和施工图纸,并在开挖土方前妥善处理已有道路、建筑、管线、树木等,但若工程所在地为山区,则要根据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等资料科学处理坡面、危岩、古滑坡体等,以免造成基础工程不稳;而在测量放线时必须精确控制基槽灰线、水基准点、定位控制桩等,并予以经常复测和合理保护,以免产生大的尺寸偏差;若无特殊要求,场地坡面应与排水沟方向一致且坡度大于其2%,不然则要满足临时排水和排水坡度;此外,在开挖在地下水位之下的管沟、基坑时,需要先降低水位直至低于开挖底面的50㎝,随后在进行作业面施工。

2.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1软弱夹层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

由于软弱夹层基础主要是由淤泥质土、淤泥、高压缩土质等构成的,承载能力一般在50KN/㎡,显然与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要求不符,故对其进行处理是必然的。但考虑到软土基础有着较低的抗剪性、透水性和较大比例的孔隙,如此一来,软塑-流塑状态以排水不畅的基础层面便会在有效压力加大时强度大幅衰减,且当荷载过强时,地基会因孔隙水压力增高而弱化压密固结能力等,故针对该种情况,通常会根据软土基础施工实际选择恰当的施工技术。如当淤泥层地基的实际厚度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可进行换土操作,其中粗砂、灰土、砂土壤、水泥土等换填材料较为有效,或者借助沉井基础方法稳固地基;与换土法相似的振动水冲法则常被用于基础强度的提高,即先地基打孔,后回填碎石、砂土等材质,最后经夯实操作后强化基础的稳定性能;若水利水电软土基础渗水隐患较大,建议采用旋喷法,就是首先将旋喷机特定喷嘴事先至于设定的土层结构中,随后通过缓慢提升生成高压,以此紧密水泥、土体与固化浆液,提高地基密度与强度,从而有效控制地基渗水;若基础工程涉及的地基多为粉土、黄土、杂填土,或者处于滨海沉积层和河流冲基层,则可以将重量合适的夯锤置于适宜的高度,使其在自由落体中夯实土质,改善软土基础情况;若软土基础中的地基结构以淤泥为主,且较为松散,可选用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的桩基法,即因为将较高强度的水泥桩打入原有地基中,有助于地基强度的增强,进而符合施工要求;其实利用理化原理也利于软土基础施工条件的改善,如混合水泥浆、泥沙浆等化学浆材或者注入适量的氯化钙与硅酸钠材料均可起到加固地基的作用。

2.2其他不良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

除了软弱夹层基础这一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常见施工难题外,还面临着坝基涌泉、强透水层等诸多复杂的作业条件,具体分析如下:一是处理深覆盖层的施工技术;该基础层通常空隙比大、相对松散、渗透性强,容易受外力干扰出现渗透和变形,若伴有软弱夹层,其抗滑稳定性则会更低,故一般采用摩擦桩基调整其受力状态,或者为其增设复合土防渗工模、夯实覆盖层强化其稳定性能、构筑防渗墙以及基于灌浆法提高破碎岩土的整体性或设置防渗帷幕等技术方法加以处理;二是处理强透水层的施工技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中涉及的坝基而言,往往会因砾石、砂、卵等较强的透水性造成大量水分流失,并影响建筑物结构稳定,故经常借助帷幕灌浆、高压喷射灌浆、铺盖反滤层延长渗径以及粘土或混凝土回填等技术加以控制,但在回填粘土或混凝土构建截水墙前必须先清除冗余的卵、砂、砾石等杂质;三是处理淤泥软土的施工技术,考虑到软土地基易在高压环境下出现侧向膨胀、压缩变形进而引发建筑物失稳,故可通过淤泥软土的封闭固化实现变形量的缩小,同时立足实际选择排水固结、抛石挤淤、镇压层法、沉陷量预留、基础面扩大等技术处理边坡坍塌、建筑失稳、加固地基问题。

3.结束语

对于水利水电建设项目而言,基础工程施工水平尤为关键,而高效、可靠的施工技术和方法作为保障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选择,必须得到充分利用。这就要求我们认真遵循施工要求,立足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具有针对性、安全可靠的施工技术,并予以规范操作,以此改善施工质量,收获双重效益。

参考文献:

[1]吕中东.水利水电地基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陕西水利,2012

信息技术概论 篇4

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人类已经全面步入了信息化、科技化、智能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且信息时代下的国际竞争与以往相比无论是在激烈程度上还是技术含量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为了应对来自国际上的压力和竞争力,我们国家的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大批量高素质、高水平的外语人才。外语教学模式则成为高校重视和改革的重点,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的教学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占据主导地位,且主要教学方式是硬性的语法、单词、阅读等知识性的灌输,这不仅遏制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也使得外语成为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网络信息时代下的教学模式则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将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为自己搭建丰富的外语听、说、读、写等学习平台,不仅能使学生自觉学习外语,更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精神体验中学习、消化并吸收语言知识,从而综合提升自己的外语水平。因此在信息时代的潮流下,改革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让大学英语课程变得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整合化外语教学模式成为当今各大高校教学改革的趋势。2015年2月由汪莹编著、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网络环境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整合化教学模式概论》一书,则立足于当下信息时代这一大背景,以英语课堂的整合化教学为切入点,从现代教育的观点阐述了网络信息技术对外语教学的作用,对于未来高校的课改和教育学方面的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分析网络作用

英语课程实质上就是能够和信息技术发生学科性融合的课程,一方面源自英语的世界通用性,网络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这一世界通用语,且到目前为止,英文网站仍然是世界上浏览量最大、应用程度最广泛的网站;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网络极强的时效性和资源共享性,无论师生,均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平台上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英语学习资源,例如英文有声阅读、英语测试题、口语练习、写作练习等。因此,网络信息技术的问世从根本上颠覆了外语教学设计的传统理念,拓宽了教学设计的思路、广度和深度。在现如今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辅助下,大学英语课堂已经成为集趣味教学和情景体验于一体的活动园地。在“虚实相生”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计算机辅助教学法明显更受学生的青睐与支持。该书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在综合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现状基础上,从课堂作用、技术应用、教学模式构建、外语教学特征、改革实践成效等方面综述了网络信息技术对大学英语课堂所发挥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学也正在朝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教育方向不断发展着。

二、引入生态学情景,构建英语教学网络生态环境

生态教学系统的概念源于教育生态学,其理论依据是整体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教学过程,强调教育系统中各项功能和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有机统一。外语教学本身是一个“生态化”的教学过程,何为“生态化”?就是教学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的动态平衡运转。首先,外语教学需要稳定的教学结构来兼容教师、学生、知识等各个教学要素,此外要在此结构上维持稳定的教学运转,即在保证班级学习成效的基础上促进个体的学习发展,因此,英语的教学过程就是兼容、和谐、灵活的过程,这也是英语教学的本质所在。但这一生态化特质并不是教学系统一建立便具有的,而是在不断地摸索、调整过程中慢慢成型的。在这一过程中会有诸多阻碍,但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让外语教学变得更加立体化,网络协作环境和交互式多媒体学习资源的出现和不断更新,使得知识的获取更加便利,渠道更加广阔,大学英语教学渐渐变得更加个性化,而随着远程教育的盛行,教学环境也变得更加虚拟化,英语教材也更加立体化、网络化,因而计算机逐渐成为教学生态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网络教学这一生态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手段变得灵活,环境也变得生动,虚拟空间中的“真实”语言场景为大学生创造了更多开口说英语的机会,这对于他们口语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影响。此外,生态化教育也更能帮助学生迅速、灵活地掌握国内外第一手信息资源,以便于随时更新所学的知识信息,了解最前沿的学习动态等。除此之外,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核心的ICT(信息通信技术)素养也成为衡量英语人才的重要指标,提高ICT(信息通信技术)素养,提升自己获得知识、整合信息的能力,是提升英语水平的前提和基础。《网络环境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整合化教学模式概论》一书将计算机网络和大学英语教学课堂相整合,从生态化的视角分析了外语教学立体化互动模式,并对网络语境下的英语教学进行生态化思考,还涉及高校教学生态系统中大学生的ICT(信息通信技术)素养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旨在表明构建完善、和谐英语教学网络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无论对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还是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都具有极强的学习性。

三、结合自主学习和引导学习,突出教师角色定位

现如今的教育模式和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存在千差万别,在立体化的现代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认清此时课堂的主体不再是自己,而是学生,教师本身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转变成了学习互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领导学生自发进行英语学习,也是为了监督他们学习中能够利用好互联网的优势,而不是将更多的时间用在“网上冲浪”中。此外,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陷入困境失去学习方向的时候,教师应该站出来解答他们的疑惑并为他们指引学习的方向,促进师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从而完成立体化互动教学过程。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教师需要具备教学技能和网络资源运用技能,更应高屋建瓴、洞悉学科发展的前沿,为学生开辟一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互动式学习之路,加之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兼容性,英语学习者更应该用一种批判的眼光和思维去看待网络上提供的信息资源,切不可“全盘接受”,而这一思维方式的培养同样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网络环境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整合化教学模式概论》一书站在实战的角度,准确对网络信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进行了定位,对教师如何设计引导策略、培养自身的资源整合技能和信息素养等都有的放矢地提出了建议,主张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习惯,结合引导学习和自主学习阐述了教师及学生在教学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兼具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四、基于合作学习模型,实证研究网络技术的影响

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所谓自主学习,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加强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从而互通有无,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唯有加强合作才能达到共赢。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大学生创造了更多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合作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是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线上交流、资源共享。以线上的互动“社区”为例,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上的通信工具等实现两人、多人之间的实时交流,在小组互动的情况下可共同完成一项或多项学习任务,这不仅有利于知识的交流,更有利于问题的讨论和解答,可以集思广益,让群体的智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该书基于网络和课堂相融合的大学英语学习环境,构建了大学英语合作学习模式,实证研究了网络信息技术对其产生的影响,并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英语学习的自主性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能力。

五、启示

信息技术概论 篇5

总学时:30

学分:1.5

适用对象:《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职升本)》及有关工科、农科、管理类专业 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基础

考核要求:本课程采用期末考核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予以评定,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核成绩占6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实验报告与考勤,期末考核方式为笔试,试卷命题依据此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农业信息技术概论》是农林院校包括《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高职升本)》专业在内的理、工、农、经类专业均应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作为一门概论性课程,其特点是涉及面广、内容多、深度难于把握、讲解难度较大。本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在于:介绍农业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发展状况,概要讲述各类农业信息技术的主要知识内容,以及一些农业信息技术软件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理论学习和编程训练,使学生了解农业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发展应用情况、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一定深度上对各主要技术产生适度的理解和认识。了解或掌握常用的农业信息系统的功能,开发建设及使用方法,从而为计算机农业应用开发课程(专业限选课)的学习与实践奠定基础,具体要求掌握如下概念、知识,了解相关工具软件的使用:

1、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农业信息技术、农业生产计算机测控技术、三维数字化设备、仿真、可视化、可视化仿真、仿真农业、虚拟现实、虚拟植物、虚拟农业、农业专家系统、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知识获取、推理机、RS、GPS、GIS、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精细农作、精细农业、精准农业系统集成、VRML、VRML传感器节点、MATLAB、LabVIEW、L系统、MultiGen Creator/Vega、变量处方设备。

2、相关软件:VRML语言、MATLAB仿真/虚拟工具箱、L-Studio、农业专家系统平台

理论教学部分

理论课学时:2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李乃祥主编,《农业信息技术导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参考书:

曹卫星主编,《农业信息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韦有双.虚拟现实与系统仿真.国防工业,2004 吴小华.VRML从入门到精通.国防工业,2004 刘怡.虚拟现实VRML程序设计.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石纯一.农业专家系统入门.清华大学,2000 白广存主编,《计算机在农业生物环境测控与管理中的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一、学时分配

章节 1 2 3 4 5 6 7 课程内容

农业信息技术概述 农业信息管理与发布技术 农业生产计算机测控技术 农业试验计算机设计与分析技术 虚拟农业和主要支撑技术 智能化农业管理与决策技术 3S技术与精细农业 合计

学时 2 2 2 2 4 4 4 20

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本课程涉及面广、内容多、深度难于把握、讲解难度较大,教学形式以面授为宜。

2、虽然是概论课程,但还应注重具体技术内容,包括一些常用工具的讲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应用专门技术的能力。

3、对关键性概念、难于掌握的软件的使用等问题,可辅以课堂讨论的形式。

4、如条件许可,应利用板书与课件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授课、答疑和讨论。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农业信息技术概述

1、基本内容

农业信息技术的概念与内涵;国外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中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加速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进程;天津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现状与展望。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农业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与阶段划分;理解农业信息技术的概念与内涵,农业信息技术的作用与影响,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展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主要对策。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农业信息技术的概念与内涵;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第二章 农业信息管理与发布技术

1、基本内容

农业数据库技术;农业信息网络技术;农业信息系统;涉农网站的开发与建设;农业网站开发实例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农业资源信息系统、农业科技研究信息系统等各类农业信息系统的功能与作用,农业信息网络的产生与发展概况,我国农业数据库及农业信息网络的发展状况,农业数据库技术发展趋势;理解农业数据库、农业信息网络、农业信息系统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世界4个大型农业数据库、AGNET、CGRIS的基本情况。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农业数据库、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概况、世界4个大型农业数据库、AGNET、CGRIS;难点:农业数据库技术发展趋势

第三章 农业生产计算机测控技术

1、基本内容

计算机测控与现代农业生产;农业生物系统信息的获取技术;植物工厂中的计算机测控;动物农业中的计算机测控;农产品鉴定与贮藏加工中的计算机测控;环境温度计算机测控系统的开发。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信息采集过程中的信号处理技术、动物农业中的计算机测控内容与方法、农产品鉴定与贮藏加工中的计算机测控内容与方法;理解农业生产计算机测控技术、农业生物系统及设施栽培的概念,设施栽培环境控制的主要内容、农业生物系统的主要信息内容、农业生物环境信息采集方法、作物的生理特性指标监测与采集方法;掌握作物的环境指标和生理特性指标、计算机测控对现代农业生产的意义和作用。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农业生物信息内容;难点:农业生物信息获取技术。

第四章 农业试验计算机设计与分析技术

1、基本内容

农业试验计算机设计与分析概述;常用统计方法概要说明;SPSS软件及基本操作;SPSS应用案例介绍。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农业试验计算机设计与分析的概念和基本内容,以及常用统计方法;初步掌握SPSS软件的基本操作与使用,能使用SPSS完成试验结果的分析。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农业试验计算机设计与分析的概念;常用统计方法;SPSS软件的基本操作与使用;难点:使用SPSS进行试验结果分析。

第五章 虚拟农业和主要支撑技术

1、基本内容

仿真与虚拟农业;模拟模型与虚拟植物技术;可视化与多媒体技术;VRML标准与虚拟场景设计;L-Studio与虚拟作物设计。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植物模型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作物模拟系统及其特征、虚拟现实有关硬件设备、仿真及虚拟现实软件的使用;理解仿真与仿真农业、虚拟现实与虚拟农业、作物生理生态模型、虚拟植物模型、虚拟现实系统的实现基础;掌握数据可视化的意义,仿真与可视化、多媒体、虚拟现实之间的关系,虚拟现实仿真交互控制的机制,仿真与虚拟农业技术对于农业的意义与作用。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仿真及虚拟农业的概念、应用内容及意义;仿真与虚拟现实软件;作物生理生态模型与虚拟植物模型;难点:作物生理生态模型与虚拟植物模型;系统仿真、虚拟现实及相互关系。

第六章 智能化农业管理与决策技术

1、基本内容

农业专家系统;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PAID;苹果种植专家系统的开发;农业决策支持系统。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农业专家系统发展概况,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过程,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工具,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过程,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类型,农业专家系统平台的使用;理解专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农业专家系统及其特点,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及其特征,专家系统开发工具,专家系统的分类;掌握推理机的工作原理,决策支持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与专家系统的关系,专家系统与传统程序的根本区别,不精确推理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识的规则表示与推理;不确定推理计算方法;专家系统的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农业专家系统平台的使用;难点:不精确推理及常用计算方法。

第七章 3S技术与精细农业

1、基本内容

遥感(RS)技术;GPS技术简介;地理信息系统;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精细农业;基于3S技术的农业应用系统实例介绍。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RS技术、GPS技术及GIS的发展史,GIS的应用与开发,精细农业的历史与现状,遥感的主要理论依据,GPS的定位原理,智能农业机械装备的构成及工作原理;理解遥感的概念、分类、系统构成、各部分的功能及工作过程,GPS的概念、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GIS的概念、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精细农作与精细农业的概念;掌握精细农作及精细农业的技术思想,精确农作和精确农业的区别。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遥感的概念、分类、系统构成及理论依据;GPS的概念、系统组成及定位原理;GIS的概念与基本功能;精确农作、精确农业的概念,技术思想及相互关系;难点:遥感的主要理论依据;GPS的定位原理。

实验教学部分

实验学时:10

实验指导书:内部电子资料

一、实验目的与基本要求

加深对概念和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了解农业信息技术相关软件的使用;初步具备农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要求学生每次试验前做好预习和准备工作,包括提前熟悉实验内容,编写好应用程序。每个必做试验要提交实验报告一份。

二、实验考核方式及办法

实验考核采取上机操作、试验报告评判的综合考核方式,上机操作和实验报告得分作为该门课程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三、实验项目一览表

《农业信息技术概论》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类型 实验要求 适用专业 学时 1 涉农网站的开发 设计性 必做 信息技术类 2 2 SPSS软件的使用 验证性 必做 信息技术类 2 3 基于VRML的虚拟场景设计 设计性 必做 信息技术类 2 4 基于L-Studio的虚拟作物设计 设计性 必做 信息技术类 2 5 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使用 设计性 选做 信息技术类 2 6 遥感图像处理与GIS软件的使用 验证性 必做 信息技术类 2

四、实验项目的具体内容

实验一

涉农网站的开发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熟悉ASP.NET、SQL等基本语言工具,掌握使用上述工具开发涉农网站的基本方法,包括涉农网站的前台设计和后台设计。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学生首先要熟悉系统环境的配置过程、ASP.NET基本控件的使用方法、如何通过ADO.NET接口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等内容,细致分析案例程序,动手开发一个涉农网站,然后上机试验,写出实验报告。

2、实验内容或原理

涉农网站的开发、发布与使用。

实验二 SPSS软件的使用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加深对农业试验设计和分析方法的理解与认识,熟悉SPSS的集成应用环境和基本操作方法。通过实验掌握使用SPSS软件分析试验结果的一些基本方法与技术。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学生首先要熟悉SPSS的集成应用环境,细致分析试验案例,利用SPSS环境完成试验结果的分析,写出实验报告。

2、实验内容或原理

使用SPSS完成试验结果的分析。

实验三

基于VRML的虚拟场景设计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加深对VRML的理解与认识,熟悉VRML的基本程序结构和VRML编程的基本方法。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应通过实验掌握VRML传感器节点、消息传递路由的使用以及动态交互设计方法。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学生首先要熟悉VRML的基本程序结构、VRML传感器节点、消息传递路由等内容,细致分析实例程序,动手编写虚拟场景程序,然后上机试验,写出实验报告。

2、实验内容或原理 基于VRML的虚拟场景实现程序的编写、调试及运行。

实验四

基于L-Studio的虚拟作物设计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加深对分形、L-语言、L-studio的了解与认识,熟悉L-studio软件的基本内容和集成环境。通过实验掌握L-studio软件的使用方法,学会通过L-studio软件的集成环境改写或自行设计虚拟植物。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学生首先要熟悉L-语言、L-studio软件的基本内容和集成环境,仔细阅读和分析实验指导书中的有关样例程序,然后,修改或编写虚拟植物程序,上机调试运行,写出实验报告。

2、实验内容或原理

使用L-studio软件的集成环境,完成虚拟植物修改或设计

实验五

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使用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了解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的使用以及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过程与基本方法。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学生要提前熟悉有关内容,准备好农业专家系统知识库,课上完成农业专家系统设计与调试,课后提交实验报告。

2、实验内容或原理

使用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进行农业专家系统开发。

实验六

遥感图像处理与GIS软件的使用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加深对3S技术的理解与认识,了解遥感图像处理与GIS软件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验初步掌握遥感图像处理与GIS软件的使用方法。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学生首先要熟悉ERDAS Imagine和ArcGIS软件的集成使用环境,包括材质、对象等库的使用,纹理贴图等基本操作,细致分析实例程序,动手开发一个虚拟场景,运行展示开发的虚拟作品并写出实验报告。

2、实验内容或原理

信息技术概论 篇6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184-02

1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特点

现阶段,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在高校普遍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及其他相关专业的选修课,而其中土木工程专业土木概论课程的开设时间一般为大一第1个学期[1]。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入学以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土木工程概论》在土木工程专业整个课程教学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它肩负着把这些基本没接触过专业知识的学生引入土木工程这个行业大门,并要促使他们了解并热爱这个专业。[2]《土木工程概论》这门课程内容射击非常广泛,知识点比较多,每一章节的内容都自成系统。所以,这门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要求上课老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先后出版了多本关于土木工程概论方面的教材,也相继开发了一些配套的多媒体课件[3]。但是相对于其他一些己经讲授了多年的课程而言,在拓宽专业范围的特定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论》这门课程无论从教学实践还是从教学研究方面来看,都不能认为是成熟的。鉴于《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一些特点,笔者拟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前人已有的相关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对多媒体技术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2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现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应用的日益普及,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高校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教学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集合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动画等功能,多角度、多视角、全方位的呈现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形式新颖,尤其是在有些较为抽象的专业课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够将抽象的理论通过计算机技术惟妙惟肖地演示出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视觉、听觉和立体图像等刺激性环境,诱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愿望。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在开展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重要手段,其已在我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教育部开展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中,把教师应用多媒体授课占必修课课时量比例大小作为衡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在我校,老师在第一次采用多媒体上课之前,都必须进行多媒体技术培训,并且通过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组织的多媒体技术考试,拿到合格证后才能正式进行多媒体授课。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在高校已是大势所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我国高校教学中现阶段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 多媒体的教学的优点及不足

作为现阶段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优点[4]:

(1)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节省书写板书、在黑板上画草图的时间,使教师能在单位课时内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

(2)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师上课时将教学内容直接表现出来,充分表述清楚老师的教学意图,不但增强了教学方式的活泼多样性,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多媒体课件将图、文、声、像及视频剪辑整合为一体,能够有序、生动地在课堂上展示素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多媒体教学通过声、光、色、音等多种信息作用于学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记忆质量,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虽然多媒体教学具有上述优点,但统计分析后可知我国高校现阶段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实施情况,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1)许多老师对多媒体教学认识有误区,过度使用多媒体课件。如有的教师为追求多媒体效应,过分使用动画、声音、图像等“渲染修饰性”内容,分散了学生课堂注意力,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

(2)有些教师尽管制作多媒体课件热情较高,但由于多媒体制作技术掌握不够或者是教学经验不足,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过分强调课件外表新颖性和观赏性,忽视了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的研究,使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华而不实。

(3)在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教师讲课的速度一般比较快,使得许多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来不及记笔记,更没有时间多所讲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影响了教学效果。

(4)多媒体课件一般在上课之前已经提前做好,使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及时根据学生的兴趣及课堂气氛及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4 多媒体技术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鉴于“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对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培养体系中的重要性,为了促使学生更好掌握好这本专业课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热情,在采用多媒体技术上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5]:(1)根据自己选用的教材,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目前,国内一些开设土木工程专业的院校撰写了土木工程概論教材,并编写了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但是由于各高校对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侧重点不尽相同,且不同的教材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鉴于此情况,长沙理工大学撰写了最新的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材《现代土木工程》,并制作了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紧紧的把握了以下四个原则:紧扣大纲、寻求创新、力求精致及实现互动。多媒体课件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的教学方式,激发“教”与“学”的潜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应在每一年上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之前,根据国内外已有的一些土木工程研究进展,对课件里面的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增加一些最新的工程实例和工程照片,让学生了解到土木工程行业的最前沿的知识。(2)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把握好多媒体课件在土木概论课程中应用的尺度如今虽是大力提倡应用多媒体教学,但笔者认为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中应避免走向极端,完全依靠多媒体教学,应对现代化教学手段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应用进行完美结合,即在采用多媒体授课的同时,依靠一些传统的教学手段,如在上课的时候对一些难点重点问题进行板书,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分析和探讨,力求让学生弄明白上课的内容。(3)多媒体课件内容要适量,讲授速度不易过快由于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因此在进行多媒体授课时,教师应注意控制讲课速度,要留些空余时间让学生来做笔记和思考问题,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必要时可以结合板书,并进行反复讲解,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水平。(4)结合采用其他多媒体技术在上土木工程概论这名课程时,除了应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同时,还应适当的收集一些工程施工资料录像及相应的工程建设介绍方面的电影在上完课堂规定内容后或课间休息的时候播放给同学们观看。笔者在上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时会根据不同的章节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电影给同学观看。如在土木工程材料这章时,就在课间休息的时候给大家播放了北京水立方工程建设中材料的选用及修筑过程,让大家对膜结构这种新型的材料给予足够的了解,同学们非常感兴趣,反映非常良好。

5 结语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其前景比较广阔的。要想更合理得使用这一新型的教学手段,克服现阶段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课堂教学的弊端,使多媒体技术更好的为我们服务,不但广大教师要学习先进的多媒体制作技术,而且要从根子上转变思想,以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课堂教学。具体到土木工程概论这名课程时,更应根据其课程本身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日历和教案,制作出质优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熟练并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才能走出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付宏渊,刘建华.汪优.现代土木工程[M].北京:交通出版社,2010.

[2]何忠明,胡庆国.高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0(16):100~101.

[3]刘建华,付宏渊.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特点及教学探讨[J].中国青年科技,2009(4):113,111.

[4]罗梅娟,喻炜.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的思考[J].高教装备,200,5(1):32~34.

信息技术概论 篇7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社会已经踏入了信息化时代。在信息时代中, 人们享受着海量信息资源带来的各种便利。但是在享受信息化带给人们的巨大便利的同时, 信息的安全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式。个人信息泄露、银行账号被盗、垃圾信息、诈骗电话甚至是国家、企业和个人的重要秘密丢失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引起全球关注, 并且仍在持续发酵的“斯诺登”事件更是提醒人们, 信息安全的威胁就在身边, 时时刻刻威胁着人们的个人信息乃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安全。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随着技术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逐步加深推进, 能够接触和使用信息设备的人群已经越来越庞大。然而, 在这些人里, 绝大多数都不是接受过相关专业培训的人员, 从而造成信息网络中的使用者和管理者, 信息安全知识严重匮乏, 安全意识不强, 操作技能较差, 人员的整体水平与技术的发展存在极大的矛盾。这种矛盾造成信息管理者存在思想麻痹, 管理松散, 有章不循, 操作随意等问题, 而这些问题给信息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作为保障国家安全的大事来抓, 专门为此设立了相关机构进行网络反黑工作。我国也非常重视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安全对于保障一个国家的政治、乃至经济、文化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 信息安全问题已经不是从事信息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的一门专业知识, 而是一门应该面对整个院校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 培养全体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学习防范信息攻击的技能成为当务之急, 面向所有专业的“信息安全概论”课程应时代需求而生。而如何改革传统信息安全课程的内容, 在所有专业, 特别是非信息类专业中讲授信息安全课程, 使教学真正达到课程开设的目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结合课程特点, 改革教学模式

1.1“信息安全概论”课程特点

“信息安全概论”课程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①“信息安全概论”课程涉及的相关学科领域较为广泛, 除了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相关的学科, 例如数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通信、信息管理等, 还需要了解法律、相关法规以及心理学等多个科学领域的知识内容, 涵盖内容十分广泛, 既要掌握基本原理知识, 也要具备应用技术能力。

②“信息安全概论”的内容模块更新非常快。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 人们享受信息的方式也在快速发展着。几年前大家还是主要通过计算机获取信息, 现如今, 手机、pad、各种家电都可以接入信息网络之中。伴随着硬件的发展, 操作系统和芯片技术也随之快速发展, 获取信息的手段越来越多。从硬件方面来看, 窃取信息已经不是窃听器、偷拍这样的老办法。随着电子, 微电子, 激光, 遥感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 信息窃取的技术手段层出不穷, 窃取方式越来越难以防范;而在软件方面, 常用的服务器、操作系统中被发现的漏洞越来越多, 网络中的恶意攻击也变得越来越频繁, 涉及网络安全的报告每年都呈几何式增长。因此, 如果仍旧把授课内容定位在原来的知识体系中, 例如密码技术、网络传输的原理等来进行授课, 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③“信息安全概论”的实践性非常强。在信息安全的授课中, 要把深奥的理论变为浅显易懂的真实感受, 必须要在教学中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 让学生在应用中加深理解, 才能更好地在具体的工作中应用这些技术, 如果离开实践, 课程的开展只会使学生兴趣索然, 摸不着边际。

1.2“信息安全概论”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信息安全课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意识培训和专业培训 (表1) 。

意识培训重在强调信息安全意识, 一般由行政体系或者政治思想教育部门组织实施, 通过课堂理论讲授、观看录像等方式强调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此方式缺乏技术内涵, 对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十分有限, 甚至因为缺乏对网络窃密技术的讲解, 一味强调信息丢失之后的危害会使得学生谈网色变, 正常使用网络都不敢的情况出现。

专业培训重在传授信息安全技术知识, 其中包括涉及个人的信息安全知识, 甚至还包括专业信息管理人员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这类安全课程适用于信息类专业开设, 而对于广大非信息类专业, 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的差距, 而且由于包含了大量专业性极强的知识, 使得学生无法在课堂上迅速理解, 随着课程的持续势必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 授课效果无法保证的情况出现。

综上所述, 要对更多的专业以及更多的学生开设信息安全课程, 课程的内容以及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必须进行改革。

1.3 教学模式的改革

结合信息安全课程的特点, 针对信息安全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 我们选择从以下四个方面同时下手, 来扩大信息安全教育的适用人群 (如图1所示) 。

1.3.1 培养信息安全意识

现代条件下技术当然是信息安全的基础, 但是, 信息安全课程要面向所有专业不同, 层次不同的学生, 换句话说, 学生所掌握的相关专业技术大不相同。因此对技术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本课程若针对全部专业的学生, 如果将信息安全技术作为重点势必出现老师泛泛而谈, 学生一知半解的结果。所以, 本文将重要教学内容定位在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采取案例式教学的方法, 让学生了解在现在的信息环境中, 可以做什么, 不可以做什么, 怎样做会有危险, 怎样做是安全的, 从而让学生在意识上对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况有了了解, 能对学生今后的个人工作, 生活起到帮助作用。

1.3.2 结合实际树立学生的法规意识

信息安全教育不能局限于书本的知识。笔者在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整理收集了一些单位, 企业等在信息方面的管理规定。让学生形象的了解将来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信息方面的工作法规。

对于意识的培养往往是抽象的。而且现在互联网十分普及, 很多问题往往不是老师讲过, 学生就认同。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接触到的各种情况, 以及规定有认同感, 在信息安全课程中必须注入足够的动力。

1.3.3 介绍相关的技术原理

仅有信息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技术原理, 通过对信息安全技术的分析, 使学生充分认识信息安全威胁就在身边, 从而实现对信息安全要求的认同。这种方法让学生理解任何一种技术在带给人们积极地正面效应的同时, 因为不正当使用技术, 或者别有用心者有意识的非正常使用等因素, 可以导致负面效应。而就信息安全而言, 人们完全可能在充分享受信息处理、存储、传输、共享带来便捷的同时, 也遭受因为信息的毁坏, 泄露而导致的灾难。

1.3.4 建设信息安全实验室, 开设信息安全课程的实践环节

文字上的技术介绍和口头的表达往往不能令人信服, 因此为了给学生加深印象, 还增加了信息安全实验环节, 通过实验室建立一个真实的浓缩的网络环境, 实验室中包含了现实生活中常用的网络场景, 以及工作中常见的网络配置。在实验课中将学生分为攻、防以及普通用户等角色, 让学生在实验中尽情发挥, 将课堂上讲授的网络攻击过程真实还原出来。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了解, 授课过程中讲到的各种手段并非天方夜谭, 它们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从而强化学生的信息安全的防范意识。

2 实践效果

经过教学模式和内容的改革之后, “信息安全概论”课程作为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开设。经过几学期的教学实践表明,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成功的, 学生能较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各项内容, 课堂气氛活跃, 特别是在实验课程中学生动手欲望强烈, 参与积极性高, 对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以及认知度大大提高。在每学期的学生问卷调查中发现, 经过模式改革后的“信息安全概论”课程在大大增加了授课学生数量的基础上, 学生满意度提高了10%, 从而可以肯定教学模式的改革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将繁琐复杂的理论知识变为简单易懂的实践学习内容, 从而使信息安全概论课程能够面对所有专业的学生。集信息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水平和安全管理于一体的信息安全教育模式可以很好地实现多目标的统一。通过危机意识培养, 技术解剖, 实践教学深刻揭示安全隐患, 最终提高学生的技术防范能力, 同时实现学生自身对信息安全重要性的自觉认同。借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全校学生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技能, 从而能够从容应对严峻而复杂的信息安全形势。

参考文献

[1]柳景超, 王志峰.“信息安全概论”课程教学研究[J].CECP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8) .

[2]肖红光, 谭作文, 周亚卉.大学生信息安全意识教育[J].当代教育理论实践, 2009 (4) .

鞋靴定制中的客户信息采集概论 篇8

客户信息采集是鞋靴定制的首要环节, 包括填写客户基本资料, 了解客户需求, 随时掌握客户与鞋靴定制相关的信息。一般而言, 客户信息采集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填写客户基本资料, 例如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二是测量客户脚型。三是记录客户对定制鞋靴的需求, 包括鞋的品种、基本款式、特殊性能、功能等。客户信息采集看似简单、易操作, 因此, 经常被大多数设计师所忽视, 造成在鞋靴设计、制作环节中无从下手。实践证明, 客户信息采集包含很多值得关注的方面, 是鞋靴定制的依据和核心。

一、“人”是客户信息采集围绕的中心

关注“人”即关注客户, 说白了也就是掌握客户的基本资料与信息。客户的基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籍贯、职业。除此外, 通过与客户沟通, 应关注更多与鞋靴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 包括客户的衣着习惯、审美、生活品位等。例如, 从与客户初次见面的衣着打扮判断出他的着装风格, 时尚程度, 穿着鞋靴的风格、材料、类型。通过交流了解他的着装喜好, 包括着装颜色、服装款式以及对时尚的热爱程度。对一位追求时尚、注重鞋靴与服装整体搭配、着装风格新潮时尚的客户, 其鞋靴设计可以注入流行元素, 突出创新。相反, 对一位着装风格随俗从众的客户, 鞋靴设计要相对保守。再者, 掌握客户的健康状况, 询问客户是否患有影响下肢活动的疾病 (例如糖尿病、痛风等) , 如果有, 鞋靴就应具备缓解病痛和病情发展的性能。诸如,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 大部分鞋靴设计师根据Tovey’s原则设计糖尿病鞋。设计原理一是减少足底压力, 减少震动和切变力;二是适合足的形状和大小, 一般最宽敞的地方是在跖趾关节处;三是足趾及足背有充足的空间, 系鞋带的鞋能够调整大小适应足水肿和变形;四是足跟部位舒适、合脚;五是鞋子可适当限制关节的活动, 加强足的稳定性, 减少疼痛;六是平衡有困难的患者, 宽松和鞋跟低的鞋可改善其稳定性[1]。

二、“脚”是客户信息采集的关注点

脚是鞋靴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是客户信息采集的重点。对客户脚型的研究通常采用观察和测量两种方式。就观察而言, 一是观察客户脚部肉体饱满程度, 划分出脚的基本脚型, 分为正常脚、肥脚 (俗称肉脚) 和瘦脚 (俗称骨脚) 。对于瘦脚而言, 鞋更容易对脚部骨骼造成伤害, 因此, 其鞋靴在设计上更要强调柔软性和舒适性。二是观察脚部是否畸形。常见的畸形脚包括拇指外翻 (第一跖趾关节部位明显外突, 大拇趾外翻角度超过20度以上) 、拇指内翻 (五指撒开, 呈扇形, 脚前部宽大。穿鞋时拇指内侧和小趾外侧易受挤压和疼痛) 、平脚 (脚弓部分下塌或全部下塌的脚或没有脚弓的脚。由于脚弓下塌, 构成脚弓的骨骼相互位移或走样, 附着于脚弓的肌肉和韧带产生变化, 脚部长度和宽度增加) 、高弓脚 (脚背高, 跗骨突点较一般脚高3~5毫米) 、跟内、外旋 (后跟极度向内、外偏移, 穿鞋时, 易摩擦鞋后跟两侧, 使鞋变形和过早破损) 、弓趾脚 (脚趾弓起, 不能伸直或脚趾重叠) 、老茧 (脚的某部位因经常摩擦使皮质层增厚, 感觉迟钝, 易裂口, 难愈合) 、鸡眼 (皮的角质层厚, 经常挤压和刺激神经末梢的乳头) 、汗脚 (脚部排汗量大, 鞋经常潮湿, 容易滋生细菌) 。若是以上症状应做详细记录。诸如, 对脚部拇指外翻的客户, 在脚型测量方面, 除了划出脚印图, 测量围度尺寸, 同时应测量出拇指内外翻部位的高度。在鞋楦设计上, 根据脚印图适当增加楦底样第一跖趾里宽1~2毫米, 并适当增加第一跖趾部位肉体高度。款式设计上避免在第一跖趾部位出现帮样分割, 诸如带包头的款式。帮面适宜采用软质、弹性好、透气性优异的材料制作。

测量关系到脚型数据的准确性。在对测量工具进行校正后, 首先要根据客户要求, 确定脚型的测量项目, 避免误测、露测。各种鞋靴适宜的脚型测量项目可参考表1。鞋靴定制的脚型测量属于个体测量, 与群体测量相比, 其强调个体差异及特殊性, 因此, 适当增加几个高度尺寸的测量, 可以避免挤压脚趾、磨脚等不舒适感产生, 例如拇指高度、外踝下缘高度及后跟凸点高度等。每个测量项目要确保测量2遍以上, 避免误测。对于中老年人而言, 测量的围度尺寸可适当放松1~2毫米, 穿着宽松的鞋靴能促进他们足部血液流通。再次, 记录好测量的季节和时间。经研究发现, 人的脚型易受季节冷热的变化而胀缩, 其尺寸变化大约是3~8毫米。四季中, 夏季脚型最肥, 冬季脚型最瘦。许多客户多是为下一个季节做鞋靴, 因此, 记录好季节时间, 方便对脚型尺寸做进一步的调整。与季节相同, 受环境温度、活动量的影响, 脚型也会发生变化。早晨脚的跖围是一天中最瘦的, 逐渐到下午脚的跖围增长到一天中最肥的尺寸, 这种变化大约在3~5毫米, 因此, 测量应尽可能选择在下午。除此之外, 还应注意测量的姿势。脚是一个松软的有机体, 其在抬脚、静坐、站立和运动等不同姿势下, 即使同一部位, 所测得尺寸也是不一样的。由于人们穿鞋时, 脚多处在运动状态下, 即人脚处在尺寸最大的情况下穿鞋。因此, 我国的脚型测量多选用站姿[2]。然而, 实践发现, 很多人在站姿测量中容易将身体重心偏向被测脚, 受体重、用力等因素影响, 测量围度尺寸往往会偏大。相比较而言, 静坐测量的数据更稳定准确, 且便于操作。因此, 对体重正常的人群可以采取坐姿测量 (参照表2的测量调整脚型数据) 。由于体型偏胖人群站立与静坐的尺寸差超出标准量很多, 对这部分人群尽可能采用站姿测量。

三、客户需求是客户信息采集的重点

客户需求是做好鞋靴定制的核心。对客户需求务必要做到仔细询问, 充分理解和详细记录。在这个环节最好能将客户当天穿着的鞋作为参照物, 让客户描述对该鞋的穿着感受, 同时提出客户的需求。

在鞋靴定制中, 客户信息的采集是做好鞋靴的前提, 客户有很多有关鞋靴的信息需要我们用眼仔细观察, 用手认真测量, 用心深入领会, 用脑详尽的思考, 只有认真关注和挖掘客户“个性化”信息, 我们才具备做好鞋靴定制的条件。

摘要:鞋靴定制是在对客户进行脚型测量的基础上, 根据客户需求专门设计、制作鞋靴的方式。本文主要阐述了客户信息采集在鞋靴定制中的重要性及客户信息采集需要关注的三个方面, 包括客户信息、脚型数据及客户的特殊需求, 从而为鞋靴定制提供方向, 以此保证定制鞋靴的美观性、合脚性和舒适性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范丽凤, 张小群, 郝建玲, 等.530例糖尿病患者对选择、穿着合适鞋袜知识了解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 2005, 21 (5) :10-12.

信息技术概论 篇9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核心的教学模式,直接关系着高职教育的成败。传统教学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负责“传”、“授”、“解”,学生处于“接”、“受”、“听”的被动接受者位置,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职教学必须打破常规,构建体现高职特色,符合高职培养目标的创新教学模式。根据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教学改革是贯彻实现专业教学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转变的迫切需要,各职业院校纷纷把教学模式改革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重点。

1 课程《信息安全概论》教学现状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都不同程度地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渗透到教学各环节中去,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力度不大,教学中不加分析地引入情景教学、任务驱动、讨论法、模拟实训等教学模式,并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毕业生无法体现其竞争优势。

《信息安全概论》课程是对高职院校司法信息安全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学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与环境安全、操作系统安全、计算机软件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数据库系统安全、反病毒技术、计算机系统安全风险评估、计算机安全等级评测与安全管理等内容,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信息安全的专业知识打下基础。然而,该课程在教学实施中却遇到了很多问题:

(1)职高学生素质普遍不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弱,动手能力一般,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难以拓展,学习信心有可能发生动摇。

(2)教学偏重理论,实训环节少。实训教学主观上过于强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适应信息安全岗位工作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缺乏科学考虑。

(3)教学模式单一,学科间缺乏联系。教学常采用以知识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学生按照老师的讲授,被动的接受、记忆和进行“验证性”的实验。实验内容也仅是围绕本课程设置,不利于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4)实验环境脱离“职业环境”,无法模拟真实工作平台中复杂的系统。这直接导致学生在信息安全实验环境中所学知识点在实践中不能灵活运用,学生产生“专业课与实际工作没有联系”的厌学思想。

(5)学生成绩评价方式单一,考试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不利于学生求职意识、职业技能与社会能力发展的培养。

(6)在工程应用领域使用最广泛的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信息安全专业教学中没有得到有效运用。

根据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司法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主要面向政法机关、行政机关和企事业部门(如工商企业、网络公司、金融、保险、学校等单位)的网络管理中心、计算机信息中心和其它计算机信息安全部门从事计算机信息管理与维护、网络和网站建设与维护、信息安全设备维护和数据库系统的开发与维护等技术工作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作为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必须深入分析不同职业对计算机信息安全应用能力的需求,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进行本职业岗位中的应用实践。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来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2 项目管理在《信息安全概论》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定义,项目管理就是运用各种知识、技能、方法和工具开展一系列活动,来满足或超越各方对项目的需求与期望。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来改革教学模式,可以立足岗位要求,提出“推进项目管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理念,以项目组工作方式,由学生按照项目运转的完整流程,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和理论,制定项目计划、分角色完成整个项目。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了方法,获取了技能,真正体现了“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思想精髓。教学改革的具体构想如下:

(1)以高职计算机信息安全教学目标为参考,以项目管理理论为支撑,结合计算机信息安全教学现状,提出基于项目管理的《信息安全概论》教学模式,对司法信息安全专业《信息安全概论》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培养与本专业领域紧密结合、符合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2)目前没有适合项目管理教学的《信息安全概论》高职类教材,但本课程大部分章节都会开设后续的专业课程,因此在课程建设期间,计划编写体现高职特色的高水平项目管理教学教案,制作相关课件,初步构建《信息安全概论》项目管理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倡导探索性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推动高等职业学校司法信息安全专业课程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并为其它专业课程实践提供可行性参考。

(3)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并定期组织教研活动,探讨教学方法,交流教学心得,发表教研论文,培养锻炼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以促进课程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有助于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专业持续建设和发展。

虽然实施过程由于项目不同有所差异,但都有共同之处:(1)项目管理教学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的教学模式。(2)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来源于国外,主要侧重在基本概念、特征、要素和实施环节上。(3)信息安全是个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学科,通过用项目管理来改革教学模式,可以更全面地将知识和技能融入系统分析,工作活动安排,实施方案拟定,分析和评价,工作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和沟通等方面,全面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通过探索在课程《信息安全概论》中实施项目管理教学模式,可以紧紧围绕“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教学宗旨,对学习环境设计、团队建设、角色扮演、课程流程、项目模拟和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来进行构建,以达到知识教育目标更明确、专业教育更注重职业能力、教学过程更灵活和质量评价更实用,知识与技能相融合,对高职信息安全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目的。

3 结束语

项目管理是一种帮助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教学模式,提出基于项目管理的《信息安全概论》教学模式,能够凸显专业特色,以市场和岗位需求为主线。学生不仅能够学到专业知识,而且能够提升职业素质,丰富个人学习和团队工作经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同时也有助于高职司法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更新、教学体系设计、教材体系建设、双师队伍建设,对高职司法信息安全专业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Harold Kerzner.项目管理:计划、进度和控制的系统方法(第10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张会斌,张光海.Project 2007企业项目管理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3]杨文明.高职项目教学理论与行动研究[M].长沙:科学出版社.2008.

信息技术概论 篇10

《信息安全概论》作为司法信息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的前导课为《局域网组建与维护》、《操作系统原理》等,并与后续要开设的专业课程《计算机取证技术》、《信息监听与隐藏技术》、《计算机病毒与防护》等课程自然衔接,这门课的特点决定了其综合性和实践性强、与其他课程交叉大的特点,而高职学生对基础知识不够好,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对概念性的理论知识不太感兴趣,如果老师只是空洞无物地讲概念、说理论,就不能激发学生对学习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很好地诠释《信息安全概论》这门课。因此,有必要对《信息安全概论》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寻求一种“教与学互动,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

1 课程《信息安全概论》教学现状

《信息安全概论》是司法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以培养学生在信息安全岗位所必须的信息安全能力为目标,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框架和技术,使学生掌握常见的信息安全技术、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防病毒技术、入侵检测、防火墙技术、拒绝服务攻击、欺骗攻击、常见的系统漏洞等安全方面的内容。但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专业课程之间衔接差强人意,课程内容容易重复

由于课程教学的学时数限制、教学内容繁杂和跨学科的特点,同时考虑到作为主干专业课程对学生专业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在学生的培养计划中会有相应重要的教学内容,如数据加密技术、防病毒技术、网络安全等内容都会设置相应的课程,来组建司法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但是,这些课程之间的内容易重复,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的衔接也常出现问题。

(2)课程内容综合性很强,难以深入掌握

《信息安全概论》课程具有跨学科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教学要使学生获得在工作过程所需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知识,并解决信息安全管理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学内容实践性很强,内容看似简单,但要深入掌握却很难。

(3)教材选择困难,没有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统一教材

《信息安全概论》课程教材的有很多种版本,但要找到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设计原则,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合适教材比较难。

2 项目管理对《信息安全概论》理论知识体系的影响研究

项目是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是在一定的组织内,利用有限的资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满足一定性能、质量、数量、技术指标等要求的任务。项目管理以“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技术和人力”为目标,将项目管理的思想应用到教学改革工作中,可以在学校教学处室的政策指引和支持下,转变教学观念,将学校人力、物力和信息等多方面资源有效结合,优化配置。可以促使学生基础素质(逻辑思维能力、基础知识)和专业素质(专业技能)的提升,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即学习到思考问题的方法,又学习到项目管理的方法和理念,全面提高了制定决策、人际交际、营销和表达的能力,促使学生向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成为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促进教学效果的显著提高。

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以实施、维护岗位的“工作需求”和“岗位需求”为主线,以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为依据来设计活动项目,以真实的计算机信息安全案例分析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学会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等知识,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信息安全岗位所需的基本职业能力。依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要求,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工学结合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共制定了10个学习项目,如表1所示。

由于《信息安全概论》课程内容涉及多个领域和学科,若在教学过程中泛泛而谈,教学效果肯定不好。因此,应对教学手段和方式进行探索与实践,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1)教学中应进一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注意结合国内外信息安全技术的最新成果。针对当前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和信息安全知识体系,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所遇到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可借助一些公开发行的信息安全技术案例等视频资料进行案例解析,深化学生对相关原理、方法和技术的理解。同时,要积极鼓励和支持任课教师从事科研和社会实践锻炼,聘请实践能力强的企事业专家来校做讲座和专题报告,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课件。

(3)教学内容上,加强课程设计环节,适当加入信息安全软件的教学。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资料,这使得学生把理论与实践联系得更为密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工作中去的目的。

3 结束语

为了加大建设课程的教学改革力度,最大限度地改善教学质量和效果,在教学改革工作中应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学生作为项目实施者即可以学习到项目管理的管理方法及其相应领域的技术,同时也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团队精神调动项目组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在项目型这种全新组织中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新思路。

摘要:《信息安全概论》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应用型很强的课程,在加强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必须强化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文从课程内容编排、教学方法应用等方面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项目管理,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郭庆军,刘惠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7.

[2]张兆梁.应用型本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

[3]潘安平.浅谈《建设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温州大学学报.2004.

[4]郭庆军,刘慧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7.

戏剧舞台布景技术概论 篇11

远景一般多用画幕, 布景画家们利用自己绘画技术的高超和熟练, 画出剧情所需要的远景, 如云、山、水、天, 以及树、屋子、街道、田野, 等等。在较近的中景上, 用线网连缀的树片, 或是柱子一类的浮雕式布景。近景多用立体或半立体的布景。

使布景立体的方法主要有:1.配合灯光使2个面造成几个面;2.伪造透视面减少布景厚度;3.伪造阴影和扩大阴影范围, 以增加投影物和受影物的立体感;4.用背面射光来辅助颜料光度的不足, 并弥补布景因正面受光后被破坏的立体感;5.用黑色呢绒补贴以表现物体深暗处。

用透视原理, 使布景深远的方法有:

1.有层次地悬挂透视形的大吊灯, 并铺上特制的透视方块地毯, 延长走廊的深度。

2.在狭小的舞台上布置皇宫的布景, 可将屋顶分成三层, 最后一层似一大块画幕紧贴在舞台最深处, 最前一层布景悬挂在吊杆上, 中层柱子使用半立体柱, 最后安上去。

3.真假布景装置在一起, 呈现天地间的舞台环境。一般多用纯绘画的远景挂幕, 幕上绘出各种需要的远景, 如天、云、山、水、树木、田野等, 并将地平线提得较高, 衬托背景的深远, 然后在画幕下端与舞台面衔接的地方, 放上真实的立体布景或实物。

4.将舞台里层地板降低, 使观众看不到舞台尽头, 无形中感觉布景的深远。

特殊布景技术有泛滥的洪水、海水布景, 河水布景等。

如话剧《万水千山》的舞美设计, 完全是依靠着写实绘画布景的理念进行创作的, 力求在舞台上创造真实的环境, 增强长征的气势与气魄。

龚和德在《评话剧 (万水千山) 的舞台美术创作》 (《戏剧报》1956年6月号) 一文中也有如下评价:“一幅幅生动的舞台画面随着红军的步伐不断地更换着, 给我们带来了各地不同的生活和战斗的场景, 使观众亲切地感觉到红军在前进着……”刘露也在《话剧舞台美术创作问题的探讨》一文中, 对《万水千山》的布景这样评价道:“在月光下显出高山的衬景, 衬托出沈家祠堂的内厅, 内厅桌上放着半明不灭的油灯, 从特点, 墙壁上张贴着文武二魁的壁画, 和零散可见的反动标语, 室内道具凌乱, 表现了匪军逃走后的混乱情景。这一幕的设计不仅有助于表现戏剧的前后情节, 而且烘托了符合历史真实的时代精神。通过这样的设计, 观众很快就能联想到长征的历史生活。”

1957年由李畅设计的《上海屋檐下》的舞台呈现是:上海弄堂房屋的剖面, 画面分割成上下左右四个主要部分, 连接四部分的是中间的楼梯与过道。设计者通过这样一个构思, 把人物生活的环境淋漓尽致地呈现于舞台之上, 并使观众感觉到拥挤的生活令人透不过气来的压抑。这样深入的描绘符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和剧中的规定情境。

再如话剧《屈原》的舞台设计是齐牧冬在学习苏联写实绘画布景的基础上, “洋为中用”的典型例证, 他的设计被列宾美术学院作为优秀作品永久地保留。

1957年, 齐牧冬留学苏联, 深受列宾美术学院和俄罗斯巡回画派的影响, 即强调绘画基本功在专业学习中的作用。与此同时, 他并没有放弃对民族的审美追求, 开始自觉追求西方写实与东方非写实风格的结合。毕业设计时, 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屈原》。

在设计风格上, 他大胆地将中国画的写意风格与苏联舞台美术强调用立面、体积感营造戏剧环境和舞台氛围的手法相结合, 赋予了《屈原》舞台空间一种独特的视觉感受。比如, 他用古希腊和古罗马高耸的立面和高大的立柱来支撑舞台空间, 以期凸显人物命运的悲剧感;当屈原受奸人所害, 面临牢狱之灾时, 他又以类似中世纪欧洲的古堡———高耸封闭的院墙和突出体积感的堡垒, 表现牢狱的森严, 催人联想到巴士底狱。而当场景转到屈原的住所外景时, 则是松柏、飞檐、凉亭, 一派中国风骨。他用西方手法体现悲剧气氛和命运的强大, 用东方手法表现主人公清新的气质与不屈的品格, 而这两种感觉的统一则是靠着舞台两侧始终存在的立面。“两立面时而靠近, 表现危机和压力, 时而远离, 创造出开阔的视野以展现主人公的宏图大志与宽阔胸怀。值得注意的是在物理上的同一空间———松柏凉亭, 设计者通过让两边立面回收, 紧缩空间, 准确地表现出前后两场戏, 人物处境和心情的强烈对比。地方还是那个地方, 可在主人公眼中, 则完全不同, 物是人非了。”

上一篇:澳门葡语下一篇:法律责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