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媒体(精选12篇)
信息技术媒体 篇1
一、教学媒体
媒体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edium”, 音译为媒介, 是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加工和传递信息的介质或工具。
教学媒体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将教学内容表现出来, 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 教学媒体就是在教师语言的基础上加入标本、模型、实体、图表、图像、动画等。教学媒体的实现手段有教科书、板书、投影仪、计算机等。
按照发展的先后, 教学媒体分为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两种。传统教学媒体指教学中为使传递信息更加丰富, 而在口头语言基础之上, 加入一些例如模型、实物等的媒体材料。相对于传统教学媒体的现代教学媒体, 是随着近代科技发展而产生的新型教学媒体, 现代教学媒体包含计算机、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媒体应用
教学媒体服务于教学目标,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要素在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中都不可或缺。
现代教学媒体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信息源, 是存储、发布教学信息的主要方式。现代教学媒体品种繁多、形式多样, 为信息传递增添乐趣, 能够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 现代化教学媒体将教学内容生动展现出来, 可以加深学生的认知、感知程度, 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开拓学生的思维。
与现代教学媒体相比, 传统教学媒体缺乏形象性。受技术、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传统教学媒体不能营造形象生动的情境教学, 信息传播量也较少。
虽然现代化教学媒体具有种种优势, 但是在教学中并不是多多益善, 如何正确选择、合理应用现代教学媒体, 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效果, 才是教师必须注意的。下面笔者就教学媒体选择时要遵循的原则进行分析。
(一) 目标性原则
教学媒体选用时, 首先, 要从教学的总目标出发, 保证实现总目标;其次, 要考虑到每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 针对不同的知识点目标, 使用不同的媒体来实现教学传递, 保证各个知识点目标的实现。
(二) 有效性原则
教学媒体要能有效体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 因此, 选择教学媒体也因学科的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别。即使是同一学科不同章节由于内容不一样, 对教学媒体的选择也不同。例如, 语文鉴赏课程, 较为注重感性, 则可以采用展现力强的媒体形式, 例如, 声音、视频等;而像数学这类学科注重逻辑和空间思维, 则可以采用多媒体软件制作相应的课件有利于学生建立思维联系。由上述可知, 要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
(三) 适用性原则
就是要应用不同的学生, 学生的认知结构是逐步形成的, 与学生年龄直接相关。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接受事物的能力不同, 低年级学生以激发感性认知为主, 可以采用活泼生动、形象直观的媒体形式;中高年级学生, 需要培养理性、逻辑性思维能力, 教学中可以借助各种不同性质的媒体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呈现。同一年龄段的学生, 接受能力也不相同, 所以要重视学生群体的平均水平和接收能力, 使教学媒体适用于更多的学生。
(四) 经济性原则
教学媒体的选用要考虑教学媒体的投资与预期效益, 尽量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大的收益。由于各地经济条件、资源状况、教书水平等不尽相同, 在选择教学媒体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五) 最优化原则
教学媒体的选择是教学设计的一部分, 教学媒体要与教学的其他方面相互协调, 使教学的各个方面达到最优效果。
三、媒体变化与教学模式创新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负责传授知识, 学生的任务是接受知识,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制作教学媒体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 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在这种绝对教与学的师生关系下, 教学就变成了灌输和命令。长期的这种使学生被迫接受、服从的方式导致了反抗与叛逆, 使学生厌倦学习, 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模式经过长期的实践, 其弊端已经暴露无遗。
多媒体信息技术下的课堂教学完全扭转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这种师生关系。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来选择适宜的媒体课件, 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终实现教学目标。而评价教师水平的依据不再是学生的成绩, 而是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现代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为主体,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使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 更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多媒体技术的引入, 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这关键是因为多媒体信息极大地促进了教育。传统模式下知识信息的传授, 基本都采用语言描述的形式, 这就对教师和学生提出很高的要求, 教师要具备丰富的表达能力, 学生更需要通过单一的语言信息去想象。这一过程相当困难。但是引入多媒体技术以后, 教学知识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促进学生及师生之间的自主、互动学习。
四、小结
现代教学媒体引入课堂教学, 目的是发挥多媒体技术具有的灵活、多样、生动、逼真、等特点, 创造全方位、立体信息空间, 激发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满足不同个体的学习要求。这种多维的、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 是其他教学媒体无法实现的。
在信息技术下的教学模式, 教学媒体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形象、生动, 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精彩的呈现方式, 提高了课堂效率。
摘要:信息技术的应用, 对教学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选择课堂教学媒体时要把握好选择原则, 合理应用教学媒体, 改变教学模式, 使信息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 以学生为主体,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研究探索, 勇于创新为目标, 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媒体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媒体,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妍红.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选择原则之异同[J].中国农业教育, 2010 (3) .
[2]闫春来等.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应用能力培训教程[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8.
信息技术媒体 篇2
心得体会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加之现代教学理论的更新,多媒体教育手段已经逐步运用于课堂教学,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教学工具。多媒体手段我们需要运用,但它不是教学时髦的“外衣”,更不应成为教学的“误导”,只有真正摆正了课堂与多媒体的位置关系,使用时遵循一定的原则,达成和谐的统一,才能更显示出多媒体手段的优势。然而,在肯定其优越性和先进性的同时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有很多老师不自觉地走进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误区,舍本逐末,不问需要与否,不分对象如何,一味地追求使用多媒体,换个角度冷静地审视小学教学“多媒体热”现象,引发了我们进一步的思考。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1.过分追求画面的装饰性,干扰课堂
心理学告诉我们,追求声像效果,容易唤起学生过多的无意注意。因为我们在追求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时,忽略了学生的注意规律,导致学生注意力的最终落点不在教材上而在媒体方面,过多的无意注意使学生无法专心于视听媒体所蕴含的教学内容,削弱了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训练。我见过这样一堂数学课,前后共设计有七个之多的动画片断,孩子们甚至在结束观看后仍然沉浸其中,结果反而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使目标难以达成。其实在一节课中动画的使用一般根据需要,不宜过多,而且一定要有利于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虽然我们力求让孩子能够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原本很枯燥的数学知识,但是不可否认数学具有一种天然的严谨性,低年级数学和语言仍然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我们的语言文字本身是具有生动性、形象性、情感性的,那么,我们把数学课中的语言文字内容统一于某一图像媒体中,不但剥夺了学生想象能力的发挥,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2.对学生的感官刺激片面
多媒体课件在视觉上占了很大优势,但是在一些动手能力方面,显得很无力。美国马里兰州洛克威尔市特定诊断研究会,对5300名学生进行了学习方式偏向测试后得出:普通学生的学习方式中,听觉学习者(声音、音乐)占34%,视觉学习者(通过图片来学习)占29%,动觉学习者(移动、触摸、行动)占37%,这说明,要使学生真正学好,必须三者结合起来,老师讲授,学生听讲,观察图片,并结合动手实践。过分依靠多媒体教学往往忽视了对动觉的刺激,三个要素失去平衡,必然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
3.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倾向,几乎所有的各种级别的教研课、观摩课或者参赛课都使用了课件,为了一场公开课,教师费尽心机苦战多日,方才磨出一个课件,而在平时教学中则敬而远之。我们应该明确这样一个观点:课件作为实现和支持特定课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及配套教学资料,只能定位于辅助教学、服务教学,它只是一种手段,而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有的教师上课时貌似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即采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实质上,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无疑是“换汤不换药”。
4.对弱势学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身处于弱势的学生可能由于使用了新的媒体,对课堂的容量,对上课的速度产生一些不适应,使得他们对于课堂知识不能完全接受,如果没有课后的努力,很容易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造成班级的两极分化。
多媒体网络教学,为教学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平台,显示了巨大的优势。如何有效地实现和优化传统课堂教学中各媒体资源的合理调控,是这种新形式教学的关键所在。备课充分与否,关系到能否正常开展教学,以及教学效果的优劣。网络条件下的教学,备课时,除了传统教学中的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等环节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室教学,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但对创设教学环境,选择教学网络功能,调控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提供了分配教学时间和确定教学策略的途径。
2、教学资源诸要素的搜集、整合课件的制作需要的教学资源往往比较零散,不成系统,这就需要我们对包括文本、视图、音像等教学媒体资源的合理组合设计,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课堂网络教学系统,储存到资源库中,以备教学时调用。对教学资源的搜集、整合,自始至终应从教学需要出发,融合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和方法。小学教学课堂教学中许多课型运用了课件、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技术,极大节约了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益。许多老师用语言很难表达清楚的,较为抽象的概念,用课件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很轻松就解决问题。例如,时分关系用课件清楚表达出同时走,一个快,一个慢,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60个小格。学生一眼就可以看出,1小时=60分钟,不须老师过多的解释。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课型都需要象《时、分的认识》一样。课件、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是一种形式,必须为教学内容服务,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选择恰当的时机,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网络教学资源的选择,应基于教学实际,该多则多,该少则少,切不可心中无数,更不能本末倒置。
3、教学操作的设计
教学操作的设计,应从课堂实际出发,遵循教学原则,合理分配时间,以提高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为原则,对各教学环节进行周密安排,精心设计。在此阶段,应考虑到在教学中应该使用网络的哪些功能,它们应该在教学的哪个环节使用,以及调配网络资源信息库中哪些教学资源等等问题。同时,理清教学思路,设计好教学流程,都要有事先安排,避免教学双方受制于教学网络。多媒体教学网络功能应围绕教学的需要,有所取舍,一切以服务教学为出发点,防止为使用而使用,追求表面的华丽。
信息技术媒体 篇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博客/个人空间的“用户规模”为43658万,较2012年增加了17%;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使用率”为70.7%,较2012年增加4.6%。微博的“用户规模”达28078万,较2012年下降了9.0%;微博的“网民使用率”为45.5%,较2012年下降9.2%。与微博在2013年遇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微信用户突飞猛进。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朱宏任在2013年7月举行的国新办例行发布会上透露,上半年中国微信用户已超过4亿。博客/个人空间、微博、微信虽诞生有先后、功能有差异、受热捧程度有别,但个人博客/个人空间、个人微博、个人微信均为自媒体的典型代表。博客/个人空间、微博、微信所拥有的庞大用户规模表明自媒体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自媒体”对应的英文词汇为“We Media”,首先出现在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利斯描述以博客为代表的个人媒体的报告中。他们将自媒体定义成信息分享的途径:“数字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把知识联系起来之后,公民能够提供或参与提供他们知道的真相、他们发现的新闻。”美国硅谷IT作家丹·吉尔默 (Dan Gillmor)将这种媒介形式称为Journalism 3.0,并认为其产生的原因是点对点的网络技术彻底改变了传者与受者的关系,受者变为了“草根发行人(Grassroots Publisher)”。在《自媒体: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一书中,丹·吉尔默将自媒体界定为“通过普泛化、自主化、私人化、平民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确定化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以上定义侧重于描述自媒体的表象,要理解自媒体的本质形态,还需将观察尺度扩展至整个人类发展史。
一、伊尼斯与麦克卢汉的真知灼见
加拿大经济史学家伊尼斯(Innis Harold Adams)倾向于将传播技术视作历史运转的轴心。他把媒介分为“偏倚时间的媒介”(time-biased media,如粘土、石头和羊皮纸等能长久保存的媒介)与“偏倚空间的媒介”(space-biased media,如纸草纸、白报纸等能广泛传播的媒介)。伊尼斯认为,“偏倚时间的媒介”有助于树立权威,从而促成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偏倚空间的媒介”有助于远距离管理和贸易,从而促进中央集权但等级性不强的社会体制,并促进帝国的扩张。作为伊尼斯的学生,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继承老师衣钵,高举“媒介决定论”的帅旗,提出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的功能)、“媒介即讯息”(媒介的本质)等重要观点。麦克卢汉解释:“所谓媒介即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也就是说,任何媒介或技术的“讯息”,其实就是“由它引入的人间事务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这一观点强调媒介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其所传播的具体内容,而在于传媒工具本身对人类认知、人格与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伊尼斯与麦克卢汉的媒介观虽有遭人诟病之处,但两位大师的真知灼见足以引导后人深思任何一种新媒介——包括自媒体的本质。接下来,我们就沿着大师的思路,从技术层面切入,先以大众传媒为参照对象,厘清自媒体的形态,然后略略关照一下自媒体的意义。
二、自媒体基本形态:个性化发布信息的社会网络节点
从技术层面上看,大众媒介隶属于电气化、机械化的工业技术,自媒体隶属于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技术。不同的技术基因赋予自媒体与大众传媒不同的形态。
1. 管理:分工的组织VS 集中的个人或小团队
工业技术致力于解决人类社会中的“绝对短缺”(包括物质短缺、信息短缺、教育短缺等),当技术设备所释放的生产潜能超过个人或小团队能力时,通过劳动分工提高效率便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大众传媒的劳动分工体现在两个层面:
第一,信息生产者与信息消费者分工。受众将生产、发布信息的权力委托给大众传媒,自己扮演信息接受者的角色。这一分工促使大众传媒在“延伸”人类“眼睛”(可以看到世界各地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与“耳朵”(可以听到世界各地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的同时,弱化了人类的“嘴巴”与“双手”(被动地“听”与“看”,而非积极“说”与“做”)。
第二,信息生产分解为采—编—播/发行等若干环节,交给分属不同部门的员工完成。个体员工被塑造成大众传媒组织这架大机器所需要的“标准件”,个体去留对组织生存的影响程度被降到最低。大众传媒组织亦因此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譬如《纽约时报》已经屹立了160多年;BBC也已80多岁。此外,大众传媒组织有明确的组织边界,与边界外的独立组织进行着外部资源交换。
自媒体准确地讲,可称为个人媒体或小团队媒体。“个人或小团体”是自媒体区别于“大众”媒体的显著标签。自媒体不再依赖细致的职能分工来提升效率,而是集内容生产、发布、接受、反馈于一体以突显“自我”。自媒体基于个人或小团队风格存在,失去具有独特风格的个人或小团队,自媒体将不复存在。没有程苓峰,“云科技”(现称“孕峰”)便不复存在;没有罗振宇,“罗辑思维”便也会走了味。与大众传媒组织相比,自媒体对个人或小团队风格的依赖使其寿命相对要短些。
2. 营销:产品起点VS关系起点
大众传媒致力于生产公众所需要的信息产品,并通过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与公众建立关系,获得公众的注意力。此即谓“先有产品,后有关系”;而自媒体则为了构建、维护关系而发布信息。
nlc202309031315
3. 规模:大VS 小
分工所带来的效率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大规模生产来实现,大规模生产解决长期困扰人类的“绝对短缺”问题。具体来讲,在物质生产领域内,大工厂与大商场解决了物质绝对短缺,加快了商品流转速度;在教育领域内,现代学校实现了教育普及;在信息领域内,大众传媒生产供普通民众消费的报纸、杂志及广播电视服务。在此过程中,大型制造业挤垮了个体手工业者或小作坊;现代学校淘汰了私塾;大众传媒消灭了小型的独立制作人。大规模生产解决了“绝对短缺”,却剥夺了个人或小团队生产的乐趣。
自媒体不管是个人独立运作还是小团体运作,受制于精力,其产品规模都很有限。单条产品常常是一段短视频、音频或是一小段文字。规模不大,但有着类似个体手工业者或小作坊的灵活。不过,灵活也常伴随着随意,因主人失去兴趣而被“抛荒”的自媒体比比皆是。
4. 质量:标准化VS个性化
大规模生产需要标准化的机器设备与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以确保产品质量合乎普通大众的一般要求。不管是在物质生产领域、教育领域还是在信息生产领域, 标准化生产保障了产品与服务的一般质量,却损失了个性。譬如,服装厂不再量身定做,而是划分出S、M、L、XL、XXL、XXXL等几种粗略型号以适应所有人的体型;麦当劳不会根据个人口味控制炸鸡块的咸度,而是选择大众都能接受的中间数;教育不再“一对一”或“一对几”因材施教,而是分为若干年级、若干班级,由老师“一对众”讲授;现代院线制定影院管理和员工行为标准流程,并进行严格的成本和服务质量管控,为观众创造一致化的体验;报社要求记者根据新闻价值取舍信息,提供大多人都可接受的客观、公正、平衡的新闻产品……
自媒体则往往打上很深的个性化烙印,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现个人风格。譬如 ,“留几手”的戏谑与尖刻,“罗辑思维”的哲思,“孕峰”对科技前沿的敏感等。
综上所述,从技术基因角度看,自媒体的基本形态可描述为,个人或小团队基于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构建关系而小规模、个性化地发布信息的社会网络节点。而大众传媒的基本形态则可描述为,基于工业技术,大规模、标准地生产大众所需要的信息产品的组织。图1直观显示了这两种媒介形态间的差异。
尽管自媒体与大众传媒有着不同的技术基因,但两者还是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第一,技术促使媒体不断推陈出新
在工业时代,随着新技术的涌现,大众传媒的门类由报纸、杂志扩展至广播、电视,并且每一门类的技术亦不断分化,譬如,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高清电视——云电视等。
同样,在信息时代,随着新技术的涌现,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应用不断出现。并且,鉴于信息技术革命的快速更新,自媒体推陈出新将更加频繁。2013年,微博用户规模的大幅下降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微信的冲击,而这距被称为微博元年的2010年也仅仅只有3年多的时间。微信目前正当红,但谁又能保证其若干年内不会凋零为“明日黄花”呢?我们虽然不太清楚未来的自媒体到底什么样,,但我们知道未来的自媒体必将以更富想象力的面貌展现在用户面前。
第二,同样受到管控
大众媒体受到组织内的自我审查与组织外主管部门的监管。从技术上看,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赋予每一个人“表达”的可能性,自媒体有可能摆脱组织层面的管控,但技术所释放的自由空间同样可以由技术加以反制。首先,负责网络安全的政府部门同样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对自媒体实行有效监管;其次,自媒体平台(如新浪微博平台、腾讯微博/微信平台等)可以有效地监测、审查甚至封杀自媒体账号。最后,自媒体人也会自我审查。2013年8月大V账号受到打击后,不少微博账号自动选择“慎言”便是例子。
三、自媒体的意义——影响人类人格、社会形态、经济权力分配
首先,社会主要矛盾选择什么样的技术成为社会主流技术。社会普遍存在的“绝对短缺”使致力于提升效率、增加供给的工业技术成为工业时代的主流技术。社会普遍存在的“相对短缺”(面对众多相似选项时的无可选择)使致力于个性化生产的信息技术成为信息时代的主流技术。
其次,主流技术的逻辑贯彻至所有社会领域。在工业时代,规模化、标准化、大型化、组织化的工业技术逻辑在物质生产领域内体现为大工厂;在教育领域内体现为现代学校;在信息领域内体现为大众传媒。目前,虽然工业逻辑仍到处可见,但信息逻辑已悄然渗透到各个领域。譬如,支持个性化生产的3D打印机对工业流水线的冲击;MOOC(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对现代学校的冲击;自媒体对大众传媒的冲击。
基于上述两点,可以说,自媒体体现的是信息技术基因对曾被工业技术所主导的信息传播领域的改写。工业时代背景下的大众传媒技术为破解绝对意义上的信息短缺而生。其秉持生产理念,依据劳动分工构建组织进行大规模与标准化生产——大规模生产使受众有大量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频道与节目可以选择;标准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在受众大体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又造成了相对意义上的信息短缺,即多样化、个性化信息的短缺。不仅如此,大众传媒的分工机制还造成了传——受者隔裂的状态,使人的“眼睛”“耳朵”得以延伸的同时,“嘴巴”(说)与“四肢”(做)则相对萎缩。信息时代背景下的自媒体有可能突破信息相对短缺。同时,还可能消除“传—受”隔裂的状态,使人的各种器官得以均衡发展。
人类创造的信息技术塑造着自媒体的形态,自媒体反过来又影响着人类的人格特征、社会形态及经济形态。由于自媒体目前仍处于新生阶段,上述影响更多表现为问题,而非答案!
(一)自媒体对人类人格特征的影响
自媒体的个性化生产常常伴随着较强的随意性,而随意带来良莠不齐的质量与大量冗余信息。用户不再面临标准化产品充斥时期“丰富的”无可选择,转而陷入有无限个性化产品可供选择的困境中,这种困境会引发怎样的心理特征?用户快餐式地浏览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是否会带来肤浅化、情绪化的人格特征?
nlc202309031315
(二)自媒体对社会形态的影响
自媒体打破精英阶层通过垄断大众传媒而掌控社会话语权的状况,使草根阶层同样可以获得“表达”的机会,但公众是否有能力利用自媒体理智而又富有建设性地协商公共事务?碎化、极化的媒介接触是否会导致“信息茧房”效应,进而阻碍不同意见间的碰撞,伤及民主社会的机理?
(三)自媒体对大众传媒经济权力的分流
自媒体打破了大众传媒大规模吸聚注意并将注意转化为经济收益的模式,使个人或小团队可以与用户建立关系(粉丝),获得关注,并将他人注意转化为经济收益。虽然,目前自媒体收入没有确切数据,且看起来总量不大,但已显示出分散大众传媒经济权力的趋势。自媒体对大众传媒经济权力的分流,一方面体现在自媒体自身;另一方面体现在自媒体平台。在这里,我们只看自媒体自身对大众传媒经济权力的分流。
1. 广告费
广告费是目前自媒体所采用的最直观、最可行的获利方式。自媒体既可以自己接单,也可以跟其他的自媒体结成广告联盟。广告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直接在文章中贴出广告的链接和信息,也可以将广告植入在文章中,还可以写广告软文。2013年4月底,“鬼脚七”开始出售微信文章后面的广告位,他从29家有意向的广告主中选出了7家,每天挂一家的广告,连挂7天,费用是每天2万元,共收入14万元。10月,“鬼脚七”尝试通过打包投放广告的模式,分别在微信、微博、千牛三个平台投放小狗电器的广告,一天的收费是5万元。2013年11月4日晚,“鬼脚七”在微信朋友圈中通过竞价拍卖方式,拍卖双十一当天微信公共平台文章中的推荐广告,并获得了7.8万元的收入。
2. 订阅费
自媒体可以尝试采用订阅收费的方式获得收入。目前“罗辑思维”收取会员费的方式就是订阅收费模式的典型代表。2013年8月9日,“罗辑思维”开始实施付费会员制,普通会员有5000个名额,每个200元;铁杆会员有500个名额,每个1200元。只有半天的时间,这5500个会员名额就销售一空,净赚160万元。总的来看,自媒体携带信息技术基因而来,其形态异于大众传媒且仍处变化中。自媒体对人类人格特征、社会形态、经济权力格局的影响已经并将继续发生。
面对自媒体,我们的问题多于答案!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多媒体互联网信息搜索技术 篇4
(2012-085-多伦多-010)
本项目将互联网的多媒体信息 (图像, 视频, 声音, 语音等) 进行分析, 提取其中有意义的目标然后分类存储, 建立索引。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 用浏览器把他们希望搜索的多媒体内容, 比如图片, 发到该多媒体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自动对用户提交的多媒体内容进行分析, 然后到索引数据库里查找相应的一致或相近信息, 然后把这些信息所代表的超链接内容返回到用户的浏览器。用户就可以进一步选择自己关心的内容了。
外方提议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入股、合作生产。
信息技术媒体 篇5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新媒体技术已经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尤其是在教育教学领域也被广泛的应用,如何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育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作为当代的教师应该怎样转换教育思想观念,在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进行改革,加速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怎样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真正做到素质教育,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关键词:新媒体网络教学;教育教学;新媒体技术;
刘岩
沈阳市第四十中学
110034 【正文】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这一新的科技手段已经渗透到教育领域。应用新媒体教学,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的空间,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更加容易理解,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但是,无论计算机技术如何完善,它都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和基本功,还必须熟悉和掌握新媒体教学,将新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法有机的结合。因此在课堂上找准使用新媒体的最佳时机,把握好“度”和“量”,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功能,提升教师运用新媒体技术的教学能力,便于整合各学科之间的教学资源,从而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一、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创新意识、提高整合能力
课程的改革,强调了学生自主参与和合作学习。新媒体、新技术是以网络技术作为学习工具,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利用网络技术收集、处理、交流进行探讨学习,从而获取知识,这种学习模式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真正突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背景下,更新教育观念是每一个教师不可忽视的问题。要强化创新意识。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精神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材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我们的教师也要不断地创新,如果教师缺乏创造性思维,将失去学科的灵魂和动力,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学习,保持旺盛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是一个全新理念的课程,它以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教学基础、又延伸到通信、网络技术等高科技的综合应用技能教学,需要知识性与技能性很强的整合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以提供大容量教育信息载体为特征,担负着开拓视野、搜索资料、整合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等功能。这其中,教师素质是关键要素。教师整合能力是信息技术发挥应有作用的前提。因此,在新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应该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用新媒体、新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1、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参与,升华内部动机,做好结果评价。
在创造性的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在一节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
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在高一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二节信息的编码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二进制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利用Flash软件制作了一个扑克牌的魔术游戏,同学们对这个游戏很好奇,非常想知道其中的奥秘,顺势我就将今天的主要内容二进制引入课堂,通过这种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论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思想教育应贯穿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可以在学生的思维阻塞点上巧设疑难引导学生的思路,就能够起到架设思维的桥梁作用。学生在学习某种思维时就会出现思维的堵塞,这时就希望能够找到合理的引导,以求得茅舍顿开。这时就可以运用手段设疑引导,就能起到雪中送炭、水到渠成的作用。使用新媒体,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发现答案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去探究里面的奥妙。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确定,交替使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
2、先进化教学手段/设备的应用 在教学中还应体现教师、学生和知识的互动,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引导,如利用电子白板。电子白板走进课堂,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轻松更容易掌握。教学过程中可借助电子感应笔在电子白板上随时随地书写,重点部分可以即时圈划,能体现教学过程修改、保留、再现等思维脉络。对书写得内容还可以整理保存到资源浏览器的个人资源中,便于以后再次使用。可以借助调色板的强大功能,书写、绘制出形状各异、线条粗细、颜色分层的各种文字或图形。老师或学生在电子白板上可以尽情操作,利用它,师生之间可以搭建起一个轻松、愉悦的交互平台,课堂气氛相对融洽,三维目标也较易达成。例如:在讲解信息技术的第五次革命时,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工具中的选择功能,看是否能成功拖动来进行判别正确性,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电子白板的功能还很多,利用它的视频播放功能讲解组建局域网是,可以将制作超五类双绞线水晶头的具体方法通过电子白板播放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讲Flash动画制作时,可播放七巧板逐诊动画视频。还可以利用该软件的投票功能,请学生对每一节课的三维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过程性评价和总结评价等。在网络环境下,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但没有网络的环境下组织教学,电子白板上的海量资源库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信息素材问题。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根据需要,随时调用并生成这些材料。如果教师提供的图形不符合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学生可以自己深入到资源库中寻找最适合的图形,并随意拖放到任意位置,这让我们体会到电子白板的资源库的强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去搜寻的问题不能太显空泛,问题也应该随教学进度而逐步深入。
3、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计算机学科知识更新较快,技术应用比较灵活,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求较高,因而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1)对全体采用按兴趣、特长分组,利用新媒体手段引导辅助学生探究。例如: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应知识多媒体教学软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及现有知识能力针对性的学习,把握学习的进度;进而利用“网络在线学习的平台”在同质、异质的的小组内合作探究,有效的交流,从而有效的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一个有效的发展空间和交流实施的有效平台。
(2)教师巧设任务,分层教学,及时把握教学反馈。基于计算机学科灵活及更新快的特点自学探究,教师对学科知识进行有效的整理分类,利用“电子教室”分类分发功能或者开发的“教学软件”中的分类管理功能分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小组中,还可以进行实时指导,从而实现任务分层,指导分层;为及时掌握教学的反馈,可以通过调查系统,能够随时让学生进行课堂中的小型测验和调查,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的评价。
4、微课
在教学中,我采用微课配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一节微课有一个导学案,导学案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教学任务单,这节课要讲什么东西,讲到哪个地方,前期需要进行规划,而微课主要是任务单上的重点和难点。一张任务单可对应两个微课或者三个微课,然后学生自习的时候通过微课来学习,每个微课的时间很短,但是给我们的感觉是这个老师上了一门完整的课程。学生可以从第一课入手,也可以从第三课入手,这就是微课的一点优势。而在传统方式下老师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你说这一课我懂了,让老师跳过去,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网络这种翻转课堂的模式下,微课这种载体上能做到。所以说微课对于传统课堂向翻转课堂的转变更具意义,这不仅仅是教学的结构翻转,实际上角色也翻转了。这个时候,老师在课堂上不是一个教授者,而是一个指导者;对于学生而言,不再单纯是以前的填鸭式学习,他已经变成一个真正的学习者。因为他在家里学到了这些知识点,带着一些问题、疑惑到课堂上来,是带着这个驱动力来的,他在课堂上更多的是求知、求索。所以我觉得这方面是微课的魅力,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教育要改革的部分。
5、低成本、高效率的交互软件在教学管理中的选择和应用。
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时候经常需要教师的指导或者同学的帮助,我选择了简单易操作的QQ软件。QQ作为普遍使用的计算机网络交流工具之一,在功能上,除了具有在线聊天、视频电话、点对点断点续传文件、共享文件、网络硬盘、自定义面板、QQ邮箱等多种功能,还可以使用QQ进行远程教学辅导,具有方便、实用、高效的和学员联系等诸多优点。利用QQ实施双向互动、实时全交互。远程教育改革模式,是要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以此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和范围。利用QQ则可以不受白天、晚上时间的限制,平时可以双方把QQ挂在网上,一旦双方都上线,则互动马上就可以实现,并且可以不受人员数量的限制,实行多方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QQ的点对点断点续传文件、浏览共享文件、浏览网络硬盘共享功能、QQ信箱等功能,进行网上答疑、学习资料的传输,实现论坛无法实现的“双向互动、实时全交互”功能,即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
三、依托局域网丰富校园网达到资源共享,进一步服务教学
学校应该重视校园网资源库的建设,专人负责,统筹规划。并安排熟悉计算机操作和网络维护的教师专门负责本校校园网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维护
(1)建立网站,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
我建设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网站,学生在利用教学网站进行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信息技术学科能够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成为平常生活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工具和手段,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2)利用网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课前,教师通过学科教学网站的虚拟课堂栏目中发布学习任务、教学内容和相关练习。教学过程可以采用教师辅导和学生自主学习方式,也可以结合教学网站进行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利用教学网站进行课前的探究,这也是新课程实施的一种方式。
(3)利用在线测试,检查教学质量更便捷。
教师可以使用教学网站的在线测试系统,课前设计一些课堂练习,学生在学完本节知识后在线完成练习。计算机自动批改并将答案和成绩通过网络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反馈对每个学生做出适当的评价和小结。
(4)利用“作业提交”,改进教学管理方式。
学生课后可以通过计算机登录到教学网站,完成课后作业,并把作业上传到教学网站中提交给教师批改。通过虚拟课堂栏目或下载相关的课件和学习资料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到教学论坛中向其他同学和教师请教。
四、新媒体与课堂教学结合的注意事项
1、结合传统教学方式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
在计算机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投影+黑板),便于引导学生思考,梳理知识框架,为计算机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所必不可少的,而多种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则为后期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方式的支持,两者要结合使用。
2、新媒体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动手机会和创新意识 在新媒体中得到的知识越多,学生的问题也会越丰富,多创造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使其感受学习和探究新知的乐趣,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有创造性的问题。教师需要综合运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发现并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把计算机新媒体技术引入学校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教育媒体运用于教学,不仅可以作为知识信息的载体,而且还可以作为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计算机技术对文、图、声、像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运用新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可以解决常规教学难以解决的问题,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新媒体技术走进课堂,正显示出无与伦比的优势。同时也对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拓展学生思维、调控教学信息、优化教学过程等都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善于把握运用现代教育媒体的最佳作用点,对教学的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1.期刊类
[1]郑芳.教育信息化及其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实施.信息技术教育,2006,(4).[2] 周象贤.浅谈心理学教学案例的选择原则[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36期.[3] 杨秀清.浅谈有效教学的心理能力[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3,(S1):45-47.[4] 刘奕.对教师进行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建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7):31-32.[5] 希建平.开放教育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杂志,2002,(06):21-25.[6] 牟海燕.国内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刊.2008年10期.[7] 梁碧湘.基于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评价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7期.[8] 连进军,杨旻旻.试论有效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J].高等理科教育.2007年02期.2.专著类
[9] 徐红彩.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A].2002.7.[10] 冯秀琪.电化教育教程.[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11]潘云泽,王以宁.信息化进程中教育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12]温寒江,连瑞庆.构建中小学创新教育体系.北京科技技术出版社,2001,1.3.报纸类
[13] 魏彩萍.新媒体教学现状与改进的思考.辽宁高职学报.2006,(01):13-16.4.论文集
[14] 徐新强.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5.学位论文
多媒体信息技术助力小学语文教学 篇6
关键词: 多媒体 小学语文 学习兴趣 突破难点 训练思维
目前,小学应用电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主要体现于课堂教学形式上,即利用电化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通过电化教育设计,使教育信息高速、准确、全面地传授给学生。尤其是多媒体具有集文本、图形、影像、动画、视频、声响、音乐等多种信息符号于一体的功能,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其魅力,促进语文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以及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从而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引发语文教育的革命。
一、运用多媒体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们的一切意图,一切探求,一切理论都会落空。”教师如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和艺术魅力,就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夸美纽斯说:“教学艺术的光亮就是注意。”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具有形象、生动、真实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课件,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1.引入新课时利用多媒体“激趣”
例如在教学《火烧云》一课时,我首先请学生欣赏火烧云的美丽画面,并加上课文字幕和配乐朗读;画面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仿佛已置身美景中。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生开始学习课文,并很快理出文章的脉络。接着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等方面体会火烧云的变化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最后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又把学生课前制作的美术作品——贴画,在屏幕上放大展示。学生看着色彩丰富、形状不一的贴画,人人争着发言,个个讲得精彩。在这堂课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所特有的美的画面、美的声音、美的文字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2.讲读课文时利用多媒体“创境”
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乌鸦喝水的部分,先播放动画,然后让学生说说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书上哪一部分写出了这一画面?……让学生带着问题或没有感知到的部分,从课文中寻找答案,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课文的学习。随着课改的深入,新课标课本所选的范文,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较多地增加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文章。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发展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语言。但是教这些文章时,如果仅靠老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关键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而如果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就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中,体现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既陶冶情操,又提高审美能力。
3.课堂训练中“持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练习题。如选择题,可以让学生用鼠标点击选择答案,当答案正确时,除了在荧屏上显示出来外,还可以配以热烈的掌声;当答案错误时,可以配以其他声音,提醒学生重新再找。可以让学生用鼠标拖动的方法选择答案,当答案拖放在正确位置的时候,就会停在那里;如果放错就会往回跑。
二、利用对媒体可以直观呈现,突破难点
在小语教材中,往往出现一些是小学生难以理解的文章。这些课文,即使学生会读、会背,也不一定能真正理解段落和句子,这就是教学的难点。这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学生感知的事物,就能帮助学生克服认知障碍,从而达到其他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例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我认为小青蛙的生长过程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于是在教学时首先让孩子们凭借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尽情地说说青蛙的生长过程,但由于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很少到田野中玩,即使去玩了,由于家庭环境、年龄特征的影响,能说清楚青蛙生长过程的也几乎没有。我就抓住这个学生想说又说不清,越说不清越想表达的时机,播放一段优美的多媒体画面:在美丽的池塘里,一群青灰色的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慢慢地长出两条后腿,接着长出两条前腿,然后尾巴变短,最后尾巴不见,并配上《小蝌蚪》的歌曲。绚丽的色彩、动听的音乐和迷人的画面,不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青蛙的生长过程一目了然,伴随着多媒体课件在看看、唱唱、演演的过程中,加深对青蛙生长过程的理解和记忆。
三、利用多媒体化抽象为具体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年龄小、知识面不广,抽象思维刚刚开始发展,在课堂上教师单纯依靠语言文字进行抽象的讲解,学生就会感到很难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多媒体,把枯燥无味的文字变为生动有趣的画面,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直观形象中感悟知识。教学小语第四册《看月食》一课,“月食形成的原因,月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是重点也是难点,但是应用了flash课件,这两个问题就迎刃而解。需费许多口舌,花很多时间讲解的内容,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多媒体有利于启发想象,训练思维
知识是无限的,而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利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以特定的音响、画面,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观,有效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因子,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在教学《荷花》第二自然段时,用荷花的全景、进景及动听的韵律,把学生“带入”公园的荷花池边,使他们“置身”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接着要求学生观看画面,在音乐的旋律中说一段赞美荷花的话。这样使学生步入作品的意境,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似乎与作者一起在荷花池边散步赏花,从而有效诱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参考文献:
[1]吴伟民,李婷,杨玉洁.关于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再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1(06).
[2]袁华莉,余胜泉.网络环境下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07).
浅谈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教学 篇7
1 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一般理论
要深入了解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 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所谓多媒体技术, 是指多媒体信息的输入、输出、压缩、压储和各种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 是指能够同时捕捉、处理、编辑、存储和播放两种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 是一套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的技术。简言之, 多媒体信息处理即是将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的各种媒体信息以数字化形式输入计算机, 由计算机对它们进行加工处理, 并以某一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我们日常见到的信息媒体类型包括: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计算机多媒体信息处理的过程相对复杂, 但特点也是十分明显,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数字化。数字化是指, 各种媒体的信息并非以传统的模拟信号方式出现, 而是以数字形式 (即0和1) 进行存储、处理和传输, 不涉及其它的内容。其二, 集成性。由于不同媒体的运转方式、传输信号、处理路径不同, 各种各样的媒体很难协调一致, 因此需要媒体的集成处理。所谓集成性, 正是指通过各种各样的软件等对文字、图形、声音、视频、动画等信息媒体进行综合处理, 将各种媒体信息有机结合起来, 达到各种媒体的协调一致。其三, 交互性。交互性是指人能方便与系统交流, 以便对系统的多媒体处理功能进行控制。譬如, 能随时点播辅助教学中的音频、视频片断, 并能立即将问题的答案输入给系统进行“批改”等。在多媒体处理和网络传输过程中, 涉及许多重要的技术。其中, 数据压缩技术和大容量存储技术最为关键。
2 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教学的具体组织实施
计算机技术在当今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是教育同科技有机结合的完美产物。由于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出现, 一些在普通条件下原本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与现象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同时, 技术的运用可以大大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因此, 必须要切实加强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研究和组织工作。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多媒体信息处理"这门课程的地位更需要不断提高, 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教学改革要深入进行。
2.1 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在国家教育部门关于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三层次方案的指导下, 我国高等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其中, 作为第三层次的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正是面向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设置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同时,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 多媒体技术领域里的新技术、新概念层出不穷, 对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严峻挑战。其一, 要明确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教学的内容架构。教学内容要及时跟进技术的发展, 这是教育教学的必然规律。在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教学工作中, 要完善多媒体技术基本原理、多媒体硬件、多媒体软件应用设计三大内容, 突出多媒体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地位, 巩固好教学工作的基础;要强化硬件和软件应用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着力提高多媒体硬件、多媒体软件应用设计的水平。其二, 要明确教学目标。任何教育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固然重要, 但是, 没有正确合理的教学目标, 任何努力都于事无补。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让学生们充分了解多媒体系统的基本概念、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切实掌握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声音信息处理技术、图形图像信息处理技术、视频信息处理技术、动画处理技术等基础知识, 熟练使用Photoshop等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基本技巧;要明确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人才, 培养大批既具备扎实的多媒体技术基本原理又熟悉多媒体硬件和软件的灵活应用的高素质人才。
2.2 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
综合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教学实际, 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课程教学规律, 做好教学工作。宏观角度而言, 就是要抓好教学的两阶段论。即是说, 将一学期的教学划分为两个阶段, 即初期学习阶段和后期学习阶段。在初期学习阶段中, 教师要对教学项目涉及的多媒体技术软件进行正常的教学, 要向学生布置适当的作业和任务, 巩固教学效果, 达到教学的初步目的。在后期的第二阶段中, 教师要设计一个相对复杂的开发项目, 明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同时, 让大家在经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后, 发挥个人的专长, 组建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共同完成任务。通过这个过程, 实现扬长避短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目标, 激励所有学生用心参与项目工程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 多媒体技术课程主要是围绕各个媒体对象的创建、编辑入手的, 每一种媒体对象涉及相关的多种专业性软件。如文本对象中的Word编辑软件, 图像处理中的Photoshop, 音频处理方面的Gold Wave, 视频处理方面的Premiere, 多媒体合成制作方面Authorware等等。具体到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 就是要在每个阶段和过程中将与软件应用相关的背景理论知识介绍给大家, 然后, 主要由学生动手完成这一系列的任务, 学会使用各种各样的软件。其一, 文字编辑方面。要精心组织和编排好截图工具Hypersnap和Power Point的教案, 鼓励学生们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软件的使用。其二, 图像处理方面。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设计食品的包装纸盒的案例, 让大家在初步掌握了Photoshop的基础上, 亲自动手去实现上述目标。其三, 音频处理方面。让每个学生将自我介绍录音, 在完成个人自我简介后, 再配以音乐背景合成。其四, 动画处理方面。在这个环节中, 教师引导大家将个人的照片输入到电脑中, 制作出人物的不同年龄段的成长过程的浏览, 增加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学会软件的使用和技巧的运用。其五, 视频处理方面。引导大家制作一属于自己的电子相册。其六, 多媒体合成。在完成了上述对文字、图形、声音、视频、动画等信息的初步处理后, 进行多媒体集成就提到了我们面前。在多媒体合成过程中, 要将Authorware的基本原理和使用告诉学生, 增加他们的认知和储备。然后, 引导他们用Authorware完成拼图游戏及个人简历的制作。
当然, 任何课程的教学工作都有规律可循, 需要教师们认真研究, 找出其中带有共性的东西来, 并将其应用到具体工作中, 实现教学的最佳效果。同时, 任何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又存在着许多的变数和不确定性, 需要我们根据改革的实际要求和技术的发展制定符合实际的改革方案。具体的改革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也并非一成不变, 需要根据情况进行修补和完善。笔者认为, 只要我们任何研究教学改革实践, 不断完善改革方式, 提高计算机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会取得圆满成功。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形态开始产生和出现, 并在不断创新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集图像、声音、视频处理以及动画技术等信息处理技术于一身, 为人们提供了一套强大的信息系统。本文拟对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集中探讨, 希望裨益于这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处理,教学
参考文献
[1]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计算机教育, 2006年02期.
多媒体信息隐藏技术研究与应用 篇8
关键词:信息隐藏,数据嵌入,多媒体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普及,对信息的安全存储、传输及访问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隐藏作为保障信息安全的新技术,为研究信息安全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先进的信息隐藏技术使隐藏的信息不但能经受人的感觉和仪器设备的检测,而且还能抵抗各种人为的蓄意攻击。基于多媒体的信息隐藏技术在当前互联网隐藏通信领域,特别是在迫切需要解决的版权保护、信息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及应用价值。
1 信息隐藏的方式
1.1 传输隐藏
在通信系统的信道中隐藏信息。在保障通信信号质量的前提下,利用通信压缩编码中的资源,嵌入压缩的信息编码,形成秘密通信信道。同时数据通信中的ip包或tcp包,均有未使用的保留空间,可用来传输隐藏信息。比如,ip包的时间戳可嵌入秘密数据进行传送。
1.2 载体隐藏
在文本、图像、声音、可执行文件等载体中嵌入秘密信息,可实现信息隐藏。如将秘密信息插入图像文件中对人的视觉系统不敏感的比特位;利用可执行文件中的冗余信息,加载秘密信息等。
1.3 存储隐藏
利用计算机系统中保留或未使用的空间保存秘密信息,通过隐藏分区、操作系统中未使用的空间来隐藏信息。或者通过外挂的usb、光盘和云存储空间实现信息隐藏。
2 信息隐藏的实现方法
2.1 替换
就是互换秘密信息与载体中不重要的比特。即改变隐藏消息中的字节或字节顺序,让人们感知不到文件内容的变化,它不会在载体文件中增加新内容。常用的替换方法:一是最低比特位替换。是将某几位比特替换成秘密信息的相应比特;二是伪随机置换。是把秘密信息比特近似随机地分散在整个载体中,因插入比特的顺序是无规律的,从而增加了检测及被攻击的复杂度。三是载体区域和奇偶校验位替换。是将载体不同区域的奇偶校验位与其内嵌入的信息比特反转,使二者相等,排列起来重构信息。四是osi网络协议帧结构替换。就是将秘密信息插入tcp/ip包中未使用的空间,形成一个秘密的通信信道。
2.2 插入
插入方法不会改变原始数据,但增加了文件的额外数据。因此通过插入方法隐藏消息会有一些额外内容,比如,文件制作工具的标识。这种方法通常会利用文件格式中的空白部分。常见的插入法有:追加插入法,是在文件末尾附加数据。在不导致文件损坏的前提下可以在多种类型的文件后追加数据;前置插入法,可插入批注内容的文件都可被插入数据,比如可在HTML和JPEG文件的标识符区域隐藏大量的数据。除此之外,基于变形技术、神经网络等信息隐藏方法也在研究中。
3 多媒体音、视频文件信息隐藏技术
互联网时代,数字音乐、播客、视频电话和媒体流等各种多媒体得到广泛传播使用,它们改变了我们的沟通方式。我们使用多媒体来传播思想、培养员工、吸引客户,当然也会被另有用心的人用来传输隐蔽消息、泄漏知识产权和组织内部机密。
3.1 数字音频中的数据隐藏
音频文件作为数据隐藏的载体有其特有的优势:人类的听觉系统有其局限性,利用这些局限性欺骗人耳从而达到隐藏数据的目的;随着MP3文件的普遍使用和i Pad等音乐播放器的出现,大量的数字音频文件在全世界流通,带有隐藏信息的音频文件更容易混淆其中。载体文件越来越大,这意味着可以在其中隐藏非常多的载荷。例如,可以在一首歌曲中隐藏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
最常用的音频数字化方法是对模拟音频信号进行取样并保存一些样本,用这些样本来重建原始的音频信号。重建覆盖整个人类听觉频谱(22.5 k Hz)高质量录音文件,需要每秒采样44 100次。由于音乐通常都是立体声(双声道)的,所以一个立体声音乐每秒要进行88 200次采样。这些样本值极有可能被用来隐藏数据。而且这些采集的样本值都是以有符号1 6位整数形式存在的,即-32 768~+32 768。因此,改变这些样本值的最低有效位(LSB),只会略微影响模拟信号的效果。音频文件的这个特性说明它是可以用来隐藏数据的良好载体。
3.2 在.wav文件中隐藏数据
修改16位整数的最低有效位以编码隐藏信息。如我们提取某一.wav文件的右声道的前8个样本,然后将样本值由小端序转换为大端序,再将每个值的最低有效位依次替换为字母“A”的ASCII码的二进制位,可以得出两点结论:(1)每替换一个8位的ASCII码需要使用8个样本;(2)此例中的8个样本值只改变了5个,因为其他3个最低有效位不需要修改,因此这种替换并没有引起可察觉的改变。如果要隐藏8 000字节的信息只需要修改大约32 000个样本,而不是64 000个。因此,波形文件通过LSB隐藏的数据是很难察觉的。
3.3 在高级音频文件中隐藏数据
针对高级音频文件(如MP3或AAC)的数据嵌入可借助一些工具软件实现,如MP3Stego采用一种特殊的量化方法,将数据隐藏在MP3文件的奇偶校验块中。MP3编码器将。wav文件和一个要隐藏的载荷文件作为输入,生成一个新的MP3文件。采用这种方法的载荷文件不能太大,一个5 MB的全频谱波形音频文件最多只能嵌入5 k B的信息,嵌入率约为0.1%。
3.4 数字视频中的数据隐藏
基于数字视频文件的数据隐藏有可能成为隐藏通信的首要手段,主要原因在于如今流通的视频文件容量之大、数量之多,以及通过互联网和虚拟云中视频交换的普遍存在。借助工具软件,可在压缩和非压缩的视频文件中嵌入数据。如TCStego是个新式数据隐藏武器,它在加密的基础上增加了隐写掩盖功能,可以把包含外层卷和内层卷(隐藏卷)的True Crypt容器隐藏到MP4或Quick Time多媒体文件中,这使得处理后的文件运行时既可以是一个标准和多媒体文件,也可以是一个可挂载的True Crypt卷。
典型的视频文件的简化结构包括文件类型,媒体数据MDAT和采样表块偏移STOC。通过操作MADT和STCO,TCStego可以嵌入一个不包含原始音频或视频,却含有True Crypt隐藏卷的内容的数据块,在嵌入数据的过程中会丢弃外层卷,但内层卷还是完整的,因此,如果用十六进制编辑器查看视频文件,不会看到MDAT中有任何可疑数据,播放媒体文件也不会有任何异常。
4 结语
要隐藏较大的数据块时,通常会选择使用多媒体文件作为载体,因为多媒体文件本身的体积就很大。多媒体文件可以隐藏的数据量多,质量更好。多媒体文件嵌入数据后,音频或视频效果基本不受影响。因此,基于多媒体音、视频文件的数据隐藏技术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必将吸引广大图像、语音、网络、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者加入这一行列,从而推动信息安全技术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美)Michael T.Raggo,Chet Hosme.编数据隐藏技术揭秘[M].袁洪艳,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多媒体使信息技术教学如虎添翼 篇9
作为一个信息技术教师,我喜欢研究各种新型的教育技术———从简单的PPT,Ausware,到电子白板,思维导图,再到万用拼图,魔灯平台,一个个新型的技术带给我不断的惊喜和震撼,往往在学习了一个新型的软件和硬件之后都急于设计课例,想好好发挥这些先进技术的功能。现在想来,这个思想本身就存在偏差。是技术为了教育?还是教育为了技术?答案当然是前者,可是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就成了后者。正如一名专家作的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作用是如虎添翼——教学的设计本身就非常精彩,适合学生,有了“虎”之神气,而教育技术就给了这只“虎”以“翼”,让其更为强大。
通过长时间的摸索我发现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因为信息技术学科中包含很多深奥的理论和名词,学生不容易理解,课堂教学一旦走错方向或教师一丁点的不在意就会使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失去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宝贵动力,兴趣没有了,必然给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带来困难。我们的教学目的不是让几岁的学生把信息技术理论和名词理解得多么深刻,而是如同教学生怎样使用筷子,怎样骑自行车一样,让学生掌握这种工具如何使用,使他们初步具备信息意识与信息思想,为学生适应现代化发展打下基础。多媒体电子教室中特殊功能的灵活使用、巧妙使用是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给四年级学生教复制文字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的特点,分四步完成教学。第一步:演示教学。教师给学生演示复制文字的全部过程,并进行分析讲解。第二步:转播教学。在演示教学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转播的功能请部分学生在学生机上操作,将其机面转播给大家。学生在学生机上操作从心理上要更放松一些,这样也更容易发挥自己的水平,就是遇到问题老师也可以悄悄地利用教师机给予及时点拨而丝毫不漏痕迹,不仅让学生亲自参与更让学生感悟到了成功的滋味。第三步:辅导教学。通过前两步教学,学生开始自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遇到问题后,教师及时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辅导的功能通过教师机给个别学生进行辅导,被辅导学生可以跟着老师同步操作,使之记忆更为深刻。在这种非面对面辅导下学生不仅保持了自尊和自信,还激发了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信心。第四步:总结教学。在辅导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我记住了学生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在总结教学中及时给予反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来学习,因为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学生才能真正找到问题的根源。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我还适时地添加了展示教学,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将平时不敢展示自己的学生的作品以及优秀学生作品给予转播,供大家欣赏,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同时也促使其他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认真练习,奋力争取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激发了所有学生学习的热情。与此同时,在不知不觉中灌输给学生信息意识与信息思想。
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 篇10
1多媒体与图像合成和编辑
图像合成是多媒体常用的一个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对多媒体的设置编程,构建出二维的图像空间。在实际的应用中, 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1) 要根据客户的需要,制定好图像的大小、颜色、版式。这一部分主要需要专业美术人员的参与制作。
2) 采集图片素材。使用数码相机或摄影机,对所需的图片内容进行选景拍照。整个过程最好由专业的摄影人员进行操作。然后将所得到的素材传入到计算机中,并对多媒体图片素材进行筛选。
3) 进行图片处理,合成和编辑。对筛选出的图片进行合成修饰和编辑。按照客户的需求,将二维的图片进行处理。
4) 在图片中加入特效文字。图片处理完成后,可以按照客户的需要,加入一些特效的文字。特效的文字可采用透明、火焰等二维文字,也可采用立体的形象生动的三维文字。
利用多媒体进行图像合成与编辑可以应用在摄影图片、宣传广告和商业用途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2多媒体与三维动画
现代动画的制作都离不开多媒体的制作合成。动画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二维或三维的动画图像、配音、字幕和背景音乐。通过动画制图软件,构建立体的三维动画,使其运用到商业广告、宣传片或动画片制作中。动画对于多媒体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它所需要的素材内容信息量较大。而且现在对动画的需求越来越多,尤其是三维动画,让三维动画的虚拟空间更加接近现实空间,是现在多媒体动画制作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了解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成为了现在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
3多媒体与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教育只限于黑板教学,费时费力。教师不但要提前备好课,在批改作业方面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在多媒体发展的今天,利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普及到了各个学校。上课前,教师们的备课只需要制作PPT课件来准备所讲的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不但能省去在黑板上写版面的时间,还能更加直观地体现出教学的内容。多媒体的课件一般采用图、文字和视频的方式展示。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同学们能更加直观的理解教师所讲的知识。另外,也能增加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下课后,针对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写作业。写完后发到老师的邮箱。这样,不但能省去批改作业时,众多作业本的烦恼。还能提高批改的速度。另外,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更多的选择了互联网的沟通方式。微信、QQ和MSN等社交软件,方便了人们的交流沟通。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和家长们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交流沟通。对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可利用社交软件进行交流传达。这样也有利于加强家长对孩子的监督和增加对孩子教育的重视。
4多媒体与管理信息系统
多媒体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许多的便利条件。多媒体给当代的许多管理方面带来了不小的价值。例如,利用多媒体, 我们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在刑事案件的破案中,这些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破案的关键。我们在出行时,各种售票服务窗口都与多媒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办理银行业务时, 金钱的存入与输出都离不开多媒体的服务。所以说,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我们离不开多媒体,因此,了解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是当近社会不可小觑的问题。
5多媒体与经济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使用的人数正在快速增加。因此,利用多媒体制造商业服务价值也越来越多。例如,现在常用的社交软件,微信、QQ等利用人们的交流沟通的需求制造的一个服务平台。随着人们的需求,这个服务平台的内容也在逐步的更新。如微信的红包功能,增加了人们交流的乐趣,也方便了人们之间的金钱流通。还有一些服务软件,像滴滴打车、 饿了么等软件,都是为了方便人们出行和解决餐饮等设计的软件。这些软件不但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也给一些网络公司创造了商用的价值。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6多媒体与科技的发展
众所周知,多媒体是促进科技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科技的发展也离不开多媒体的支持与运用。现在的一些科学技术,如航空航天的应用操作技术,都是是多媒体为基础的。 多媒体运用它的储存、编制、设计的功能,对专业的技术进行操控,才能使得这些技术得以研发。未来,我们要持续重视多媒体的发展,开拓创新,为科技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7总结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多媒体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关注点。多媒体的发展更多的是来自当今社会的需要。 多媒体给现在社会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不可缺少的。想要发展多媒体,必须要将多媒体理论的内容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了解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以此为探究的课题,走上科研与需求相结合的科学发展道路,是当今社会需要探究和发展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1]钟玉琢.多媒体计算机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2]王强.电子分色机原理与技术[M].武汉:武汉测绘大学出版社,1993.
[3]金惠娟,吴东,张晓式.微机动画制作的关键技术[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1994,11(3):8-17.
[4]Petra H.Synchronizing the presentation of multi-media objects[J].Computer Communication,1992,15(9):557-564.
[5]何克抗.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与发展[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
[6]肖伟器,吴恒山,冯玉才.空间对象管理系统结构与模型[J].计算机科学,1993(3):46-49.
信息技术媒体 篇11
关键词:多媒体 阅读 思维 共鸣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比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环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可以超越时空限制,在教学过程中能为学生建立了一个立体式的课文情境,动态的教学环境,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并发展个性爱好,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随着科学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的应用已被大部分教师认可。
一、再现场景,让学生乐学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电教手段以形、色、光、画的独特效果,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形象性,最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知觉地进入教学内容之中,从而开启形象思维之门。使之愉悦地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
《望庐山瀑布》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山水诗。由于古诗语言精炼,含义深奥,富有韵律。四年级的小学生,对此很难领会诗文的意境,运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把学生顺利带入古诗意境,理解诗句内涵。教师创设音频、视频兼备的画面,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展现的是一幅天然山水画面:“香炉峰冉冉升起团团白烟,白烟漫飘在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照耀下,远远望去好象万缕紫色的云霞。气势磅礴的瀑布,象飞一样从山上直泻而下。”这样把学生带入大自然的世界里,把古诗中“生紫烟”、“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落”这些精炼的语言,深奥的含义具体化、形象化,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学生形象思维就以意象运动形式展开,达到与表象相结合,真正地领悟了文章所表达的意蕴。
二、渲染气氛,让学生勤学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色彩缤纷,图文并茂,情景相融的教学情境,可使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体验,使其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运用各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的认知活实际教学中,那些学生生活实际距离较远的文章,老师往往搔断头发也难找楔入口。常见这样一种尴尬场面:老师在讲台上慷慨陈词,有时甚至声泪俱下,而学生则无动于衷,冷眼旁观。而合理运用多媒体,则可打破时空的局限,把学生很快带入那情那景之中。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教师在黑板上挂好总理的遗像,让学生看“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悲壮场景,然后,教师用同样悲怆的语言进行教学。当在投影屏幕上出示这段文字:“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象在等待周总理回来。”让学生领悟“静静地站着,站着”这句所表达的意,所抒发的情。教师凝视周总理遗像再深沉地说:“站着,站着,我们不会忘记周总理让邓奶奶给站岗的战士送雨衣的情景……”受到启发,学生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争相发言,把以前学过的,课外看到的周总理的故事用“我们不会忘记……”的句式表达出来。此时此刻,周总理的高大形象和崇高精神深深地吸引了学生,震撼着他们幼小的心灵。于是,他们眼睛里闪烁出晶莹的光芒,深情地捧起书诵读起来……在那倾注感情的诵读中,他们的情感得到了释放,精神得到了升华,爱戴总理的思想深深地烙记到了他们幼小的心坎里。
三、逐层疏导,让学生善学
小学生思维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没有外界媒体的刺激,启迪,他们在思考问题时,经常出现思维障碍,有时还会出现思维不完整现象。这时使用电教媒体的刺激,引导,就会启开学生思维闸门,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
祖国的语言博大精深,浩瀚无际,理解语言文字,不能只拘泥于语言字面的解释,必须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品尝出它的真滋味来。如《詹天佑》一课,对詹天佑接受任务,文中这样写的写道:“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任务,开始勘测线路。”这里用“毅然”来形容他的态度,“毅然”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为“詹天佑不怕困难,非常勇敢”,这样的理解还不能准确把握人物的精神境界。这时,教师恰当使用幻灯再现詹天佑开凿隧道采用“两端凿进法”、“中部凿进法”和设计“人”字形铁路的情景,丰富学生的想象,启发学生的思维。“他为什么勇敢?别人为什么做不到?”学生很快把他这种态度与“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中心联系起来,明白他接受任务主要是为国争光,不让外国人讥笑,再深究一下,如果只凭一腔爱国热情就敢接受这个任务吗?当然不行,必须具有完成这个任务的能力,这正是他杰出的表现,这样逐步疏导、理解,把对“毅然”这个词的理解和文章中心联系起来,理解就有了深度,从而拓宽了思路,使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得到了同步发展。
四、启迪深思,让学生活学
创新是人类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江总书记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使用多媒体,进行阅读教学,由于学习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可以促使不同领域的信息融合、互补和泛化。从而触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如教学《称象》时,先运用媒体,放《称象》的动画片,再对原文精读细究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挑战曹冲:“如果你是曹冲,你会用什么方法称象?”学生想:利用水的浮力称象,确实很好,不过,用石头代替大象并非最佳,用沙子就比用石头省事,只要称一桶或其他容器中沙子的重量,然后,不断地装运,数一数总桶数,相乘即可;有人想到了船外之水代石头,在船舷一舀就成,方便极了;有人想到了人,一呼而上,一挥而下,只要算一下人体重量的总数就行,省去了搬上搬下的麻烦……用多媒体展示场景,的确能够启迪想象,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如火山喷薄而出,达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适时精心设计、实施电教手段,可以将静止、抽象、干涩的书面文字变成活泼、具体、有血有肉的直观形象,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有效地促进小学生感知认识与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情感品质和意志品质的和谐发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教学气氛,扩大知识容量,提高教学效率。让我们有效掌握这把金钥匙,去开启学生智慧之门。
信息技术媒体 篇12
1. 多媒体信息传输流程设计
在网络教学系统中, 教师端的屏幕信息和音频信息通过采集、压缩后传输给学生端计算机, 并在学生端计算机进行同步后在学生端计算机播放。网络教学系统中多媒体信息的传输流程如图1所示:
在多媒体信息传输流程中, 受到网络传输速度的限制, 在多媒体信息采集和传输时, 需要注意多媒体数据采集频率、数据传输策略以及数据的压缩等方面的内容。
2. 屏幕信息的采集与传输
在多媒体教学系统中, 需要将教师端计算机的屏幕信息进行传输, 并且在学生端计算机中进行显示。其实现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对教师端计算机屏幕的分块, 并且在教学过程中, 周期性对教师端屏幕进行检测, 将信息发生改变的教师端屏幕分块信息传输给学生端计算机进行显示。
(1) 教师端计算机屏幕分块
根据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特点, 可以讲教师端计算机的屏幕进行分块, 并在相隔一个固定的时刻检测教师端屏幕相对于上一个时刻教师端屏幕的变化区域, 并只针对发生变化的教师端屏幕分块信息进行传输, 由于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特点, 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间隔内 (例如100ms) 教师端屏幕的大部分区域不存在变化, 因此只需要在网络中传输较少的屏幕信息即可完成屏幕信息的传输。而屏幕图像信息的对比可以采用C语言中的memcmp () 函数来判断分块屏幕信息在时间间隔内是否发生了变化。
(2) 屏幕信息采集
屏幕信息的获取主要分成两种:一种是直接获取屏幕DC上的位图信息;另一种是借助于DirectShow技术获取屏幕位图信息。为了提高屏幕信息采集的速率以及提高系统的通用新, 一般多媒体信息系统大多采用直接从屏幕DC设备上获取屏幕DIB位图的方式。其实现的主要代码如下所示:
(3) 屏幕信息的压缩
为而来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 需要对将进行传输的分块屏幕信息进行压缩, 从而进一步降低网络中传输的数据量。一般图像的压缩主要分成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两种。在多媒体教学系统中, 对屏幕图像的质量要求并不严格, 因此, 可以采用有损压缩的方式来提高图像压缩速度, 降低图像压缩后的体积。在VC技术所的有损图像压缩实现如下所示:
(4) 屏幕信息传输
由于传输网络的不稳定性, 可能造成屏幕信息丢失、先发送的屏幕信息晚到达等情况, 因此在学生端计算需要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同步后再进行播放。通过使用缓冲区策略, 并且根据教师端屏幕信息的发送顺序对缓冲区内的教师端屏幕信息进行排序后, 按照数据采集的周期在学生端计算机进行播放。
(5) 屏幕信息的显示
学生端计算机按照多媒体数据采集的时间周期顺序从排好序的缓冲区中读取屏幕信息进行显示, 屏幕信息的显示实现关键代码如下所示:
3. 音频数据的采集与传输
3.1 音频数据采集
音频数据采集主要通过麦克风采集硬件, 并使用VFW (Video for Windows) 来实现, 首先通过使用VFW中的CapCreateCaptureWindow来获取麦克风硬件句柄, 并且通过窗口注册和回调函数来实现音频数据的采集。
3.2 音频数据压缩
目前比较主流的音频压缩标准主要有ADPCM、WMA和MP3音频压缩标准, 其中ADPCM的音频压缩标准较差, 但是其压缩的比例较高, 而且由于在多媒体教学系统中, 对音质的要求并不高, 因此考虑音频数据的传输性能, 采用ADPCM来进行多媒体教学系统中音频数据的传输。为了降低开发成本, 通过美国TI公司所开发的TMS320C2XX芯片进行音频数据的压缩。
4. 多媒体信息的组播实现
在多媒体教学系统中的多媒体信息传输过程中, 如果采用多媒体信息的一对一传输, 那么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 学生计算机数量的增加, 网络中传输的多媒体信息成倍的增加, 从而导致系统中信息传输效率的下降, 为此在多媒体教学系统中一般采用组播技术来进行多媒体信息的传输。
多媒体信息的组播采用Socket技术来实现。在WinSocket2中, 通过函数WSAJoinleaf、WSASocket以及WSAloctrl函数来实现多媒体信息的组播。其中WSAJoinleaf函数可以将一个客户端加入到组播组中, 函数的原型如下所示:
其中, socket为组播组的套接字句柄, name表示由组播组所选用协议来决定的套接字地址结构, length表示地址结构的字节数, lpCallerData为传输的数据结构, 在会话连接成功后, 发送端将信息存入该数据结构, 并且将信息组播传送给组播组中的信息接收端。
5. 结语
多媒体信息的采集和传输时多媒体教学系统实现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由于多媒体数据数据量大的特点, 本文主要对屏幕多媒体信息的分块、采集、压缩和传输以及音频数据的采集和压缩进行了研究, 并且通过IP组播技术来进一步降低网路中传输的多媒体数据量, 从而提高多媒体教学系统性能。
摘要:多媒体信息的采集和传输是多媒体教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针对多媒体教学系统中的屏幕信息以及音频信息的采集以及传输进行研究。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系统,屏幕信息,音频信息,组播
参考文献
[1]黄伟伦.MS-Windows多媒体程序设计实务与范例,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
[2]刘冰.现代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信息技术媒体】推荐阅读:
现代对媒体信息技术07-08
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07-09
体育信息多媒体技术12-18
[信息技术]谈谈多媒体教学的几点隐忧11-08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初中几何教学的整合12-13
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论文08-13
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10-26
VIEWGOOD流媒体技术在部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应用形式09-01
信息技术信息素养10-22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