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谈谈多媒体教学的几点隐忧

2024-11-08

[信息技术]谈谈多媒体教学的几点隐忧(共10篇)

[信息技术]谈谈多媒体教学的几点隐忧 篇1

[信息技术论文]谈谈多媒体教学的几点隐忧

前言: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我国已有些年头了。许多人对它表现出了高度的热情,他们属于“热情派”; 但也有不少人对它不感冒, 满腹狐疑,甚至嗤之以鼻,他们大概算是属于“怀疑派”。本人介于“热情派”和“怀疑派”之间。我毫不怀疑计算机进入教学主流的前景,对此我满怀乐观;另一方面,我又对目前我所看到的许多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试验持深深的怀疑态度――其中大多数的是根本计算机辅助教学没有必要的,它们有的是本末倒置,有的是兼收并蓄,模糊教学的重点难点,还有的老师根本不会做课件确堂而皇之用自己的课件在上多媒体课。下面本人将谈谈自己对多媒体教学的几点隐忧。

关键字:课件 隐忧

一、课件制作缺乏通用性方面的考虑。

通用性是考察课件效率和效益的最重要的标准。许多人制作课件,出发点不是为整体的教学服务,只是为了偶然上公开课的需要。课要好看,要充分显示出“运用了最先进的教学手段”----这就是许多人运用计算机上公开课的心态,为此花很多的时间(可能是半个学期,也可能是一个学期)来制作课件。因为这个课件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某一节特定的课例而设计的, 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它不可能用在别的课上或者不能用在别的老师的课上。这样搞出来的课,大部分都是很好看的。这种课我们最常听到的评语是:课件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课堂气氛很好,信息量很大,效果比传统教学方式好,等等。“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这能说是好处吗?假如这些时间精力花得不值得呢?“课堂气氛很好”,学生不是天天在多媒体课室上课,一年才上这么一次两次,感觉新鲜,又加上是公开课,有那么多的老师来听课,注意力能不集中吗?课堂气氛能不好吗?“信息量大”,“效果好”,大多数的多媒体公开课课例,信息量是大的,这是事实;这个课是花了几十甚至上百个小时的艰辛劳动弄出来的,效果当然会显得好一点。

这就等于效率和效益高了吗?平时用三个小时备的`课,现在因为要用多媒体,花了六十个小时去准备,也就是说多投入了二十倍的时间和精力,而那节课能好二十倍吗?我们都知道,一节公开课,能比平时好三倍就不得了了,哪怕你花一百个小时去准备。算它效果好三倍吧,投入跟产出折算,二十减三得十七。也就是说,效率降低了十七倍。当然计算一节课的效益,不能是这么简单的数学运算。但运用了昂贵的先进的工具,效率反而降低了,这一事实却是确凿无疑的。何况,一个人能有多大的精力? 整一个学期都在为一节课翻肠倒胃, 其它的课肯定打折扣。这对学生、对学校都不是好事。

二、课件制作简单地以计算机代替一切。

计算机是功能十分强大的工具,传统的教学手段似乎都可以由它来代替。于是有人觉得有了计算机黑板粉笔也可以不要了,投影仪也可以不要了,幻灯机录音机录象机也都可以不要了。在不少人的眼里计算机就等于是多媒体的同义词,多媒体课就是用计算机上的课,多媒体课成了独媒体课。

机确实拥有传统教学工具的一切功能。但有必要让计算机来代替一切吗?录相机放录相很方便,把带子往机子里一塞就好了,干吗非要把录象资料转到计算机中去呢?计算机转存影视文件要花很多时间,考虑到效率和效益,这时间花的不值得。也有不少人喜欢把图片转存到计算机中去。多媒体室有实物投影仪的话,这样的转存也是在浪费时间。 举个例子。好比说某人要向快餐店订个比萨,打个电话,说一声,电话放下,事情就办妥了。如果那人是个电脑疯子,他非选择上网来订购他的比萨。他得开机,移动鼠标,点鼠标,一步步进入特定的网站,再键入他要的物品名称,然后确定,他这比萨才算是订好了。从这例子我们学到什么?电脑是什么都能做,但不是什么都非得让电脑来做。

当我们在设计课件的时候,一心想着什么环节可以用计算机,那很容易觉得每个环节都可以用计算机。我们的思路应该反过来,应该想着什么地方可以不用计算机,首先把没必要使用计算机的地方确定好,剩下的就是可使用计算机的地方。计算机应该是能少用就尽量少用,能不用就尽量不用。能用别的工具达到预想的效果,就用别的工具。多媒体不等于独媒体,能把计算机跟其它传统媒体结合得好的课,才是真正好的多媒体课。如果只是把教材、教案、图片简单地‘搬’到电脑上,和放幻灯片有什么区别?重形式而轻内容,用电脑玩花样,使多媒体课件看上去像一块块美观漂亮却内容贫乏的黑板报。

三、课件制作不能体现计算机的优势。

计算机课件的优势在于超文本功能、人机互动功能和网络功能。目前许多已制作出来的课件,都不能体现这三大功能,都只不过是把图片、影视或文本简单地转换为计算机演示罢了。与其花那么多时间、那么大的精力去把它们制作成计算机课件,还不如直接使用投影录象来得方便省事。 比如《故宫博物院》,如果只是放放课文录象, 用录象机就行了。如果要用计算机来演示故宫的建筑构造,那就要跟一般的录象有所不同,调用者要能够通过操纵鼠标或键盘随意进出故宫各处,并且可以即时调出解释说明或相关背景资料或有关诗词歌赋趣闻逸事等等,起码这样,才能是计算机的《故宫博物院》。总之,计算机课件必须至少体现上述三大功能的其中之一,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还是不要用计算机的好。计算机要么不用,要用就得用在点子上。

四、不顾实际,忽视条件的是否可行。

目前的中国教育,总体上还是相对落后的。除了少数条件较好的地区、学校享有“全方位”的多媒体教学的优厚待遇外,大多数普通的学校,其落后的设施让多媒体根本无用武之地。一般的学校只拥有一两间专用的多媒体教室,如果真的提高了多媒体制作的“ 普及率”,其结果还是僧多粥少,难逐人愿。

由于客观条件和个人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学科教师很少有人能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而帮助其制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又大多对教学内容不熟悉。“熟的不会,会的不熟”,就很难达到内容与效果的最佳结合。教师在讲课中处理不好与多媒体的关系,要么先画面后讲解,要么只顾讲忘了换,造成讲解内容与多媒体画面的不同步。人机“两张皮”,很大程度上使上课变成“看电影”,教师成为“解说员”。

还有,如火如荼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直接影响着“评级”“评优”等各项考核,那种“非多媒体(课件)者一票否决”的不平等原则也导致了诸多矛盾和隐患。众多教师心有不乐却也无可奈何。

总而言之,教学情况千差万别,不能单纯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对待,调查显示,当前多媒体教学在基层已形成热潮,但却只“热”了教师一头。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有必要做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一哄而上,势必带有盲目性。人人赶时髦,难免产生负效应。多媒体不是惟一选择,三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问题,为何要费力做成多媒体呢!多媒体终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多媒体的关系,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而不能本末倒置,陷入误区。教学要从实际效果出发,眼光不能盯住多媒体不放,而应该提倡“土”、“洋”结合,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教学。避免“两张皮”,力求“二合一”。教师要真正懂电脑,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人与机的结合上做文章,把着眼点放在结合多媒体手段提高授课能力上。多媒体教学需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不能一味代之以多媒体,搞教学手段的“一刀切”。

参考文献:

1.《多媒体教学的体会》……《计算机教育报》第2期6版

2.《进台“过招”多媒体》……《计算机世界》第5期

3.《课件制作的三大失误》……《教育文摘报》第8期4版

[信息技术]谈谈多媒体教学的几点隐忧 篇2

通用性是考察课件效率和效益的最重要的标准。许多人制作课件, 出发点不是为整体的教学服务, 只是为了偶然上公开课的需要。课要好看, 要充分显示出“运用了最先进的教学手段”----这就是许多人运用计算机上公开课的心态, 为此花很多的时间 (可能是半个学期, 也可能是一个学期) 来制作课件。因为这个课件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某一节特定的课例而设计的, 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它不可能用在别的课上或者不能用在别的老师的课上。这样搞出来的课, 大部分都是很好看的。这种课我们最常听到的评语是:课件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课堂气氛很好, 信息量很大, 效果比传统教学方式好, 等等。“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这能说是好处吗?假如这些时间精力花得不值得呢?“课堂气氛很好”, 学生不是天天在多媒体课室上课, 一年才上这么一次两次, 感觉新鲜, 又加上是公开课, 有那么多的老师来听课, 注意力能不集中吗?课堂气氛能不好吗?“信息量大”, “效果好”, 大多数的多媒体公开课课例, 信息量是大的, 这是事实;这个课是花了几十甚至上百个小时的艰辛劳动弄出来的, 效果当然会显得好一点。

这就等于效率和效益高了吗?平时用三个小时备的课, 现在因为要用多媒体, 花了六十个小时去准备, 也就是说多投入了二十倍的时间和精力, 而那节课能好二十倍吗?我们都知道, 一节公开课, 能比平时好三倍就不得了了, 哪怕你花一百个小时去准备。算它效果好三倍吧, 投入跟产出折算, 二十减三得十七。也就是说, 效率降低了十七倍。当然计算一节课的效益, 不能是这么简单的数学运算。但运用了昂贵的先进的工具, 效率反而降低了, 这一事实却是确凿无疑的。何况, 一个人能有多大的精力?整个学期都在为一节课翻肠倒胃, 其它的课肯定会打折扣。这对学生、对学校都不是好事。

2 课件制作简单地以计算机代替一切。

计算机是功能十分强大的工具, 传统的教学手段似乎都可以由它来代替。于是有人觉得有了计算机黑板粉笔也可以不要了, 投影仪也可以不要了, 幻灯机录音机录象机也都可以不要了。在不少人的眼里计算机就等于是多媒体的同义词, 多媒体课就是用计算机上的课, 多媒体课成了独媒体课。

计算机确实拥有传统教学工具的一切功能。但有必要让计算机来代替一切吗?录相机放录相很方便, 把带子往机子里一塞就好了, 干吗非要把录象资料转到计算机中去呢?计算机转存影视文件要花很多时间, 考虑到效率和效益, 这时间花得不值得。也有不少人喜欢把图片转存到计算机中去。多媒体室有实物投影仪的话, 这样的转存也是在浪费时间。举个例子。好比说某人要向快餐店订个比萨, 打个电话, 说一声, 电话放

订购他的比萨。他得开机, 移动鼠标, 点鼠标, 一步步进入特定的网站, 再键入他要的物品名称, 然后确定, 他这比萨才算是订好了。从这例子我们学到什么?电脑是什么都能做, 但不是什么都非得让电脑来做。

当我们在设计课件的时候, 一心想着什么环节可以用计算机, 那很容易觉得每个环节都可以用计算机。我们的思路应该反过来, 应该想着什么地方可以不用计算机, 首先把没必要使用计算机的地方确定好, 剩下的就是可使用计算机的地方。计算机应该是能少用就尽量少用, 能不用就尽量不用。能用别的工具达到预想的效果, 就用别的工具。多媒体不等于独媒体, 能把计算机跟其它传统媒体结合得好的课, 才是真正好的多媒体课。如果只是把教材、教案、图片简单地‘搬’到电脑上, 和放幻灯片有什么区别?重形式而轻内容, 用电脑玩花样, 使多媒体课件看上去像一块块美观漂亮却内容贫乏的黑板报。

3 课件制作不能体现计算机的优势。

计算机课件的优势在于超文本功能、人机互动功能和网络功能。目前许多已制作出来的课件, 都不能体现这三大功能, 都只不过是把图片、影视或文本简单地转换为计算机演示罢了。与其花那么多时间、那么大的精力去把它们制作成计算机课件, 还不如直接使用投影录象来得方便省事。比如《故宫博物院》, 如果只是放放课文录象, 用录象机就行了。如果要用计算机来演示故宫的建筑构造, 那就要跟一般的录象有所不同, 调用者要能够通过操纵鼠标或键盘随意进出故宫各处, 并且可以即时调出解释说明或相关背景资料或有关诗词歌赋趣闻逸事等等, 起码这样, 才能是计算机的《故宫博物院》。总之, 计算机课件必须至少体现上述三大功能的其中之一, 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 还是不要用计算机的好。计算机要么不用, 要用就得用在点子上。

4 不顾实际, 忽视条件的是否可行。

目前的中国教育, 总体上还是相对落后的。除了少数条件较好的地区、学校享有“全方位”的多媒体教学的优厚待遇外, 大多数普通的学校, 其落后的设施让多媒体根本无用武之地。一般的学校只拥有一两间专用的多媒体教室, 如果真的提高了多媒体制作的“普及率”, 其结果还是僧多粥少, 难逐人愿。

由于客观条件和个人素质等因素的制约, 学科教师很少有人能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 而帮助其制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又大多对教学内容不熟悉。“熟的不会, 会的不熟”, 就很难达到内容与效果的最佳结合。教师在讲课中处理不好与多媒体的关系, 要么先画面后讲解, 要么只顾讲忘了换, 造成讲解内容与多媒体画面的不同步。人机“两张皮”, 很大程度上使上课变成“看电影”, 教师成为“解说员”。

还有, 如火如荼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直接影响着“评级”“评优”等各项考核, 那种“非多媒体 (课件) 者一票否决”的不平等原则也导致了诸多矛盾和隐患。众多教师心有不乐却也无可奈何。

[信息技术]谈谈多媒体教学的几点隐忧 篇3

关键词 药物应用护理多媒体技术 传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随着国内外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以前上课就是一根粉笔,几张挂图,这样的教学早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而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专业课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或者说是教师的一种专业技能。

药物应用护理这门课程是以医学基础课与临床课以及医学与药学之间的桥梁学科,药物种类多,作用相互之间缺乏联系性,而且我们招收的又是直接入学的学生,知识层次以及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再用过去的一块黑板讲到完的教学方式,即使老师讲的是天花乱坠,十分卖力,但往往不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而,我们根据药物应用护理这门学科的特点,制作了许多适合我们护理专业学生的多媒体课件,不仅把丰富的声、像、信息传递给了学生,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以及学习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现将多媒体在药物应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谈一点体会。

1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1 多媒体教学能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药物应用护理这门课程时,普遍认为名词多,很抽象,药物与药物之间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有相似之处,不太容易用语言表达清楚,又非常容易混淆。如果应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把复杂的情景、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通过课件中新颖的画面、生动的场景把学生引入情景,再通过多媒体的图、文、声、像并茂,从视觉及听觉等多个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即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又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了那些抽象的内容,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

1.2 多媒体教学能使课堂信息量大大增加。在我们护理专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方针指导下,压缩了专业基础课的学时数,所以,为了达到教学进度,在有限的教学时数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课件,就能把教学大纲中所要求讲述的知识完全传授给学生。例如,我们在讲授传出神经系统药这一章时,用传统教学方法,很难将疑点、难点、重点讲授清楚。大多数学生对所学内容都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就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先给学生讲清楚传出神经的解剖和生理、受体和递质的分布及其生理效应以及其生物合成和代谢、药物作用类型及分类等,涉及到以前的生理、解剖的知识以及临床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条理清楚,可利用事先做好的课件, 涉及哪方面的内容就可调出相应内容的片子,虽然容量大,但循序渐进,条理清晰,这是传统的板书教学无法做到的。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3 多媒体教学能促进教师不断的学习计算机相关技术。教师不但要学习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不断地学习有关计算机操作技术,例如:文字、表格及图像的处理。另外,还包括常用的Powerpoint课件以及简单的网页和Flash动画制作技术。还要学习和研究教学设计、相关的教育理论对多媒体教学的指导等知识。使教师理论知识水平、计算机多媒体应用技术等诸多方面都大大得以提高。

2 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不足之处

2.1 有的多媒体教学只流于形式。在讲授药物应用护理这门医学基础课时,如果一味的追求多媒体教学,不但忽视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甚至,有的教师只是到课堂上把自己的课件对着学生读一遍,根本不去理会学生的反应,甚至忽视了课堂中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导致学生完全丧失了学习兴趣。从表面看好像是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实际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对于要求掌握的知识只是一知半解。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学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能恰当的使用板书,使学生易于接受,更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2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及内容欠佳。有的多媒体课件实际上是文字的演示,有的图表也是教材图表的复制,无论形式上,还是视觉效果上,都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的课件甚至连文字都是教材上内容,这是有违多媒体辅助教学初衷的。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各种媒體的优化组合,扬长避短。如将文本、图形、动画、静、动态影像和声音等媒体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注意动物与静物、前景与背景的色彩对比,线条的粗细,字体的大小(对于大教室尽量用32号以上的,并加粗),将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用途、不良反应及各种病症置于图文并茂,集光、声、色、动画于一体的多种媒体的综合环境之中,将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生动,易于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制作课件要注意用各种颜色或字体区分重点与难点,使学生一目了然,有的放矢。尽量做到每一节课的模板都不一样,给学生以新奇,减少学生的疲劳。把内容相近的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比较,如促凝血药、半合成青霉素类,四代头孢菌素以“抗菌谱广、阴盛阳衰、第二代开始对厌氧菌敏感、第三代开始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肾毒性越小、酶越稳定等加以概括”,化繁为简,提高了学生记忆的积极主动性,便于他们理解和掌握。

2.3 因教学条件简陋,窗户无法遮蔽,教室里光线强;另外课件选用的背景与文字颜色相近,画面配色太多,学生看的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引起视觉疲劳。在有些遮光性较好的教室里,学生无法做课堂笔记,也影响了课后的复习。

综上所述,在药物应用护理等专业课的教学中,恰当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最大限度的发挥其长处,同时与传统教学方式相互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能让多媒体技术真正服务于课堂。

参考文献

[1] 高姗姗.浅谈高职药剂学教学体会[J]. 卫生职业教育. 2009(11)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4

张思胜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实验中学,广东佛山528200)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将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上机操作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应当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提高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几点思考;初中

在初中信息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了。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应当关注学生本身,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掌握。本文通过深入思考详细指出了当今信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也指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个人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对于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绝不容忽视。下文详细分析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1.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错误。信息技术课程虽然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学科,但是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喜爱,促使学生深入学习计算机的运用技能。当今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着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错误认识,不仅制约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教师对于信息库技术课程的认识错误。部分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不是主要学科,所以并没有认真对待教学设计,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掌握也没有严格要求。这导致信息技术教学氛围散漫,信息技术课程流于形式,学生并没有学到有用的知识。其次,学生没有正确看待信息技术教学。由于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太大影响,学生想当然地认为信息技术课程不重要。这种错误的想法导致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按照教师要求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和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错误认识使信息技术教学效率低下,学生难以获得有效的知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兴趣关系着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态度,也关系着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兴趣缺乏是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问题,它不仅使学生在信息教学中难以收获知识,还导致学生存在应付心理。首先,信息技术课程缺乏趣味,学生兴趣缺乏。教师在信息教学中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无趣致使学生兴趣缺乏,难以提起学习劲头。其次,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存在偏差。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在人们的生活得以普遍应用,人们主要用来看视频、听音乐、玩游戏等娱乐活动。这导致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比起老师讲授的基础知识,更愿意接受娱乐性质的活动。这种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兴趣的偏差和缺乏也为教师的有效信息技术教学造成了阻碍。

3.信息技术教学条件不足。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信息技术教学条件不足会导致难以高效地进行信息技术教学,难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和学习信息技术知识。首先,学校在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时,并没有设立足够的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这种教学设备不足的现象导致学生难以做到一机一人,学生学习的机会不均,学习积极性也因此受到影响。同时教学条件的不足也使信息课程课时少,学生上机操作的机会和时间少,难以及时学习和巩固知识。其次,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由于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不重视,经济制约等,学校招聘的信息技术教师不符合教学要求。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热爱之情。

1.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当今信息技术教学也应当以素质教育为指导,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创造力能够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独特想法,做独特的事情,创造力的培养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和发展前景。教师优化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引导学生自由思考和想象,就可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在讲解word文档的使用时,可以先向学生演示一下各种工具的用法。在讲解完后,让学生通过word文档中的工具制作静态的电子贺卡。这可以让学生自由想象,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贺卡,既可以让学生巩固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潜力,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2.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虽然对于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学习要求,但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可少的。现今时代信息技术不仅运用于人们的生活,还在人们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能够为以后的信息技术学习减少阻力。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学习word、ppt等办公软件时,可以让学生分析它们的相似之处,并努力加强记忆和操作。这种总结式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以后学习相似软件时减少困难,推动学生快速有效的学习。因此,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热爱。信息技术的运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对于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有着很大的需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信息技术的热爱能够让学生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计算机的学习中,在不断挑战和进步中成为社会需要的信息技术人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能够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热爱。教师通过有趣的讲解和神奇的操作能够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的奇妙,从而激发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热爱之情,使其投身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以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热爱。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开展

初中信息教学应当以素质教育为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重视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积极加以改善,丰富教学方式和内容,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开展,推动学生的学习进步。

1.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教师的教学观念应当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以更长远的眼光看待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意义,改进教学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积极学习。首先,教师要重视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积极进行教学设计,使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趣,教学课堂更加自由,从而吸引学生参与,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其次,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讲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学习主体的体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和操作时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优化,有利于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增加和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

2.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师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主导者,应当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优化信息技术教学,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可以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当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主动参与。首先,教师可以采用比赛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教师在教学生正确打字时,可以选择一定的`文本内容,规定时间,看看谁能够在有限时间内最快打完字。这种比赛的方式更能够激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动力,从而锻炼学生的打字速度和方法。其次,教师可以采取寓玩于学的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机画画,让学生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谁赢了谁就可以操作一次,最后看谁先画完。这种游戏的方式可以寓玩于学,教师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又可以让学生体会玩游戏的快乐。教师丰富教学内容可以让信息技术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和练习。

3.运用多媒体,促进学生的学习。多媒体是有效的教学媒体,教师通过多媒体的运用能够让信息技术教学更加直观,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当运用多媒体,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首先,教师采用多媒体让学生掌握操作方法。例如,教师为了让学生详细了解操作步骤,可以将每一步操作都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从而能够让学生更仔细地了解操作步骤,同时教师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地方也可以及时进行讲解。其次,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使学生了解和喜爱信息技术课程。例如,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动画播放信息技术的发展史,让学生全面了解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兴趣。教师巧妙运用多媒体,可以更加直观生动地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4.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有效优化课程。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高效展开信息技术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教师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组织者,不仅要重视教学内容,还应当重视教学氛围的营造。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当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有效优化课程。首先,教师应当亲和教学,改进教学气氛。教师在信息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以亲和的态度对待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从而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也使学生更愿意听课和参与。其次,教师应当多与学生互动,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教师在学生操作时,可以多走动走动,对于学生的疑问要积极地给予回答。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交流拉近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重视教学氛围的营造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优化信息技术教学。

四、结语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长远学习和发展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当开展有效信息技术教学,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增长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冬梅。信息技术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电化教育,,(3)。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几点感想 篇5

左权中学 张彦萍

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也必然促使课堂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变革,这种深刻变革将会改变教学模式、内容、方法,并最终引发整个教育思想的根本变革。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计算机运用意识、提高科学文化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现今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但是高中信息技术课不是高考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地位受到了削弱。那么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如何去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呢? 我对此有一下几点感想和看法。

一、教学内容上联系现实生活,精选内容,拓展思路。

首先,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教材不断更换,但始终不可能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步。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教材中的一些内容有的学生早已经熟练掌握,一些学生又从未接触过,面对这样的现状,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现状,准确地把握各阶段教学内容,把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注意初中、高中内容的衔接问题。

其次,要不断地拓宽思路,吸取新理论、新知识。因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有别于其他学科,它具有较强的动态性,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时代感,既要有相对稳定的知识,又要不断补充更新。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体现这一迅速发展趋势,通过创设综合性,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教学内容,如引入IT界的新闻动态,新技术知识介绍等,让学生了解认识掌握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知识,做到与时代的发展同步,与信息技术发展并轨,使得信息技术课成为以方法为主,常用常新的课程。

最后,在展开某个模块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应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以基本操作为切入点,以“任务驱动”展开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掌握有关操作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获取、传输、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因此,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建议不要将一个模块或一个应用程序从最易到最难连续完成,这种学习方式既不符合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又容易出现“熊掰玉米——一得一失”的尴尬局面。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妨将应用程序的学习分难度级别,同一难度水平的学习内容放在一个学习层面上,学习起来不费力,而且容易形成综合运用程序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组织形式上,以班级授课为主与小组学习个别指导相结合。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快,同一班级中,学生家庭条件不同,信息技术基础不同,信息技术水平差异很大,这种差异远远超过学生在其他学科中的差异。如果完全采用班级授课制,必定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吃力,另一部分学生又“吃不饱”。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尝试在一节课中采用三种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小组学习、个别化指导。教师可以事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要有不同层次的学生,设一名组长(通常是信息技术基础较好的学生)。课堂伊始,采取班级授课形式,对本节主要内容进行讲解;之后,由学生分组学习,各组组长负责本组的纪律和学习讨论,有问题尽可能组内解决;对个别学生,教师有针对性地单独指导。这样三种教学组织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弥补单一教学形式的不足,体现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

三、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创造意识和实用意识。

努力突破其它课程只能单独给学生一些孤单经验、缺乏横向联系、缺乏各学科相互作用、不能给学生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限制。通过运用多学科综合知识、有目的、有系统地进行“教、学、研、做”合一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科研意识、创造意识和实用意识得到系统的培养。例如,由教师组织引导,让学生自己运用学到的各种计算机知识,动手制作各学科简单的课件,几个学生组成1个小组,从策划、写脚本、美工、到运用学过的各种软件制作、处理各学科素材、然后整合集成、得出结论或成果,让学生把学过的各学科知识消化揉合,变成一种综合能力。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知识都应该先进。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因此对学生进行的计算机操作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教育时,应把计算机定位成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辅助工具,让学生感受到掌握使用这一工具的方法和要领的重要现实意义。教师要具有超前意识,尽量让学生接触到代表电脑操作系统发展方向的最先进的操作环境,并经常性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流行的、最新的应用软件或小程序,介绍它们的用途和综合运用方法。也可以让个别学生上台介绍他们使用某个软件的心得和同学共享,通过这些做法,让学生自觉接受、学习、探究计算机知识。

五、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教学。

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已经具备制作动画等能力;有的对Windows的操作还一无所知。这需要教师采取分层教学,注重以人为本,因材(学生)施教。在备课时,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兴趣学,并学有所得;利用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以达到不同的目标;实现人人学有所值,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操作知识;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在课堂上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对于高二的学生该如何确立分层教学目标?到底教学的结果是让学生能写出简单的VB程序,还是具备规范的算法思维,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关键是学生要掌握科学的算法思维。只要有了算法思维,用什么编程语言都能写出好程序,解决问题。而VB只是作为学生学习算法思维的其中一条途径而已。所以在学生掌握书里的例题作为基础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引申出许多不同难度的数学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思考,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达到一定目标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

六、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

[信息技术]谈谈多媒体教学的几点隐忧 篇6

泰山学校

刘秀诚

内容摘要:本文从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出发,试图理清信息技术课的本质特点、教学目的及实现途径。并提出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专职计算机教师,应当对信息技术课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出发,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反思,在不断的反思改进中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教学 反思

一、信息技术课上我们要上什么?

一方面,从发展历程看,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正处于一个广泛探讨、不断更新与高速发展的阶段,似乎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模式,各个地方甚至各个学校各自为政,每个学校因条件不同在信息技术课程方面也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是我们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课程必将逐步成为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另一方面,从学界定义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爱好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把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信息技术课的特点

信息技术课程有它独有的特点,即不断更新的资迅、实践性强、富有意想不到的挑战、丰富的多媒体感官刺激等,这一系列极富魅力的因素决定了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有了一个令人

羡慕的施展才华的空间。好奇的孩子们的天性,计算机中有太多奇妙的东西,在这个领域中,信息以惊人的速度更新,能够极大的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计算机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充满幻想的空间里,学生可以尽情放飞想象的翅膀;计算机是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合作与沟通的主题贯穿始终;计算机世界里充满了声音与色彩的交响、智慧与灵感的碰撞,创新思维的火花随时被激发;信息技术是一门动手操作很强的课程,它比以往任何一门课程更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动手操作往往是创新的必要条件。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其他学科无法比拟,信息技术课程与创新教育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互相促进的影响力。

三、信息技术课将为学生传授什么?

这是问题其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争论得很多的问题。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说法:一是有人认为应教给学生最常用、最实用的应用软件的使用。如汉字处理软件Word、WPS,电子表格Excel,多媒体编辑制作软件Author ware等;其次有人认为应教给学生编程的技能,因为只有让学生学会编写程序学生才有发展,才能发挥计算机的相应功效;第三,还有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众说纷纭,各有道理,思考并探讨这样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信息技术课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对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培养,而不是让学生沉没在信息的海洋里。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使信息技术课有别于电脑学习班的重要标志。虽然目前的信息技术课教材仍然像“软件说明书”,教师们仍然还是以教授软件操作方法为主,受教育者在老师的示范下采用记忆、模拟式学习方法,但是重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信息技术课不容忽视的未来发展方向,信息素养的培养具体而言就是在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创新信息的能力,并引导他们逐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信息工具实践,将这些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形成影响人一生的信息素养品质。

四、怎样上好信息技术课?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发展,教师不仅要考虑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而且思考为什么教的问题。要让学生学有用的信息技术,必须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切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落到实处。具体来讲,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围绕学生中心,合理组织学习。信息技术指导纲要规定学生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这就是说本门课程的学习多半时间是在学生自学中进行的,上好本课程,教师的组织引导起关键作用。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据学生素质情况进行分组,通常每小组安排有一两名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辅导这部分素质较好的学生,他们接受速度快,然后由他们再去指导他们小组同学学习,学生中有部分基础较好的同学也可以选出作为班级辅导员,多给学习相互讨论的机会与时间,同时多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总体说来是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二是要突出以用促学,实现学以致用。学习了的信息技术要加以应用,不但要在本学科上用,而且要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要和其它学科有机整合,要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去,这样一个可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求知欲,二个有利于学生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内化。在教学中,许多教师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而采用以用入手,在教学中采用从实际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零碎到系统,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在讲资源治理器中文件的“路径”表示时,一般教师按照先讲解路径的概念,在举例讲解路径概念,最后学生练习体会路径的含义;假如在讲解它时,先以学生学过的文件的打开与保存入手,通过解决学生日常出现的常找不到自己的文件这一问题入手,引出路径的概念,我想它的教学效果会比第一种方法好得多。三是要注重学习效果,及时反馈评价。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其教学方法也不能完全沿用传统学科的教学方法,它有其本身的非凡性,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堂教学对计算机机房有着很强的依靠性,对计算机的可操作性要求很高,信息技术知识更新又快。所以,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非凡性,正确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和反馈是进行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具体评价和反馈手段有:考查学生实际操作和评价学生作品。考查学生实际操作充分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既考了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又体现了中

学信息技术课程考试的现代性。评价学生作品就是给定学生某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到网上去搜索相应素材,从而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电子作品,评价的方式就多种多样了,如小组竞赛、机器评分、教师评分、同学之间不记名的互评和学生自评,形成立体反馈,强化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还可以将学生做好的作品放到学校网站上让学校的其他同学或更多的网上读者来评价,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和大胆创新。

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7

一、计算机硬件知识理论的教学

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硬件知识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何上好这部分内容呢?

(一)实物展示——百闻不如一见

实物展示是一种最简单实用的教学方法。其优点是直观明了,可以帮助学生打开计算机的神秘“面纱”,让他们了解计算机并不像他们想象中的那么神秘、触摸不得;记得第一次教计算机的有关硬件知识时,我特意打开几台不同型号旧主机的机盖让学生自己观察不同的硬盘的大小、型号,我边展示边讲解。这样,同学们不但知道了它们不同的方面,而且还知道了它们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硬盘容量的大小不同。接着我拿出了显卡、网卡、内存条、声卡等计算机板块,让同学们自己仔细观察主板插槽,找出不同的板卡对应的主板插槽。然后我简单讲解了不同的板卡在计算机中的不同作用。学生很快就知道了:声卡是处理声音信息的,处理好的声音信息通过音箱播放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了;有了网卡,我们就可以和其他计算机交流信息,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实物观察与分析,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计算机由一块块功能不同的板块构成”的印象,这时教师再及时指出制造计算机的基本思路是功能模块化,学生就很容易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架了。

(二)形象、生动的比喻

在硬件知识的教学中,有些东西看不到、摸不着,还有一些东西根本拆不下来或者说一旦拆下来就不能再用了,这个时候就无法通过实物展示来讲解了,而生动形象的比喻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在教内存与外存这部分内容时,我做了这样一个比喻:一个顾客到商店购买练习本,如果他只买几十本,则营业员只要从商店内(内存)取出给他即可;如果他要大批量的,则要到仓库(外存)去取货,而仓库(外存)离商店(内存)距离比较远,因此在取货速度上(CPU运行数据或执行程序)要慢了,必须将货(数据)从仓库(外存)运输到商店(内存)才可以售出(CPU执行指令或程序)。这个例子既说明了内存相对较小、外存相对较大,同时也说明了内存是直接与CPU交换数据的,速度比较快,而外存要通过内存才能进行数据交换,因此速度相对来说就比较慢了。这样通俗形象的比喻,使深奥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教师好像是在陈述生活中的某个众人皆知的事情,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对所学知识就能理解。这在教育学上称之为备学生,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前要多花时间搜集查找资料、并做仔细的研究与探讨。

二、采用生动活泼,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一刚开始上第一课时,利用形象的演示引导学生。我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系统的广播功能播放了徐志摩的课《再别康桥》,利用声音、动画、图片、文字样样俱全。在播放的过程中同学们很兴奋,有的窃窃私语,有的发笑,还有的若有所思……这种方法,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观看诗歌时受到启发,激发了他们对新知识的求知欲,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教师就能更好更容易地组织课堂教学,从而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

(二)边操作,边辅导

基于学校的基本教学条件,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在机房中进行,我利用了以下的教学模式:

1边讲边练

计算机学科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所以一堂课我一般只安排10-15分钟进行讲解、示范,按照需要,该堂课的内容可以一次讲完,也可以分几次进行,讲完一个问题就让学生实践一下,等他们掌握以后再讲下一个知识点。这样每堂课讲授的知识学生们都能应用于实践并得到巩固,最后达到熟练掌握。

2精讲多练

讲课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出适当调整,力求精讲、少讲,仅把同学们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识点及难点作为主要内容来讲,把时间最大限度地放给学生去操作实习。实践证明,学生在操作时提出的问题远比讲理论时提出的问题要多得多,这说明操作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积极主动的思考能力的提高。

三、德育为先,注重学生信息伦理道德的教育

[信息技术]谈谈多媒体教学的几点隐忧 篇8

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效率

作者:韩金

单位:德州解放南路小学

关键字:兴趣、合作、多媒体。

摘要:要想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效率,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玩中有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自主的学习增强小组合作探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多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课程逐步成为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也就是说小学信息技术课被越来越重视了,本人从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已有几个年头,感觉信息技术教学和其他科目教学有着许多的不同,像其他科目的教学学生在学到新的知识以后学生可以根据学到的知识进行课后复习,在学习新知识前还可以进行预习。而信息技术课学生学到的知识在课后很难进行练习,也很难进行考察思考,可前更难以进行预习。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对课堂教学的质量要求就比较高,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并能加以熟练的运用。那么如何优化课堂,如何更有效的利用课堂,向45分钟要质量呢?我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心得:

1、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造的源泉。”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一个寓教于乐、上机实践的活动过程。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营创设宽松的学习气氛和课堂气氛。有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信息技术知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性、好奇性强,往往坐不住,而对于单调的讲解和练习常常感到厌烦,往往教师讲上几分钟学生就蠢蠢欲动了坐不住了,像其他科目教师控制课堂还比较容易,但是信息技术课上学生的好奇心非常的强烈,我就根据这种实际情况,在课堂上适当地采用一些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配合教材内容,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一些既适合小学生又具有很强趣味性的游戏软件。例如:我在教学泰山版三年级上学期第三课《计算机鼠标的使用》时,我简单的把鼠标的左右键使用方法介绍给学生后,就给学生演示了《打地鼠》这个练习鼠标左右键单击双击的小游戏,当我演示的时候学生被深深地吸引着住了,学生在兴高采烈地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把鼠标的双击单击掌握练熟了,又如:我在教学四年级汉字打字的时候,我让学生在课堂上联系金山打字中的打字游戏。懂得了平常课堂中很难理解的回车键、空白键、换档键、光标键、退格键、功能键的作用与使用。由于游戏中巧妙地设置一些障碍和关卡,迫使学生去理解键盘上的一些键的功能与使用,这样他们就在无形中学会了键盘的使用。如果强行让他们去学习理论知识,背熟键盘字母排列、键盘功能,学习效果不见得

会很好,同时学生也没有更大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正确地引导小学生玩电脑游戏是利多弊少。适当的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电脑游戏的取材和活动时间必须要严格控制,要选择优秀的适合学生的游戏,更要强调趣味、益智、学习的功能。一定要杜绝游戏上瘾,要把游戏用于教学,让游戏为我们的学生服务。而不是让我们的学生成为游戏的奴隶。让子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学到更多的知识。

2、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合作的作用。

(1)小组合作探究

根据情况,为了让学生人人参与,教师要努力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多实践,多合作,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吸收课堂教学中,我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出发,积极探索,采取“以学生为主体,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总,作为教师的我只是一个引领者和组织者,学生变成了真正的主人,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我们应该充分的放手,因为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接受和消化要比成人容易得多。比如我在教学六年级logo语言绘图时,logo绘图是一个比较枯燥的程序,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这时我就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谈论,一个图形的logo命令是怎么组成的,大家在讨论过程中各抒己见非常的积极,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了好几种结果,但是最终的目的都达到了,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我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设计程序,制作画面,表现出各种独特的个性和爱好。让他们在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探索中不断获得新知、得到满足、得到发展。例如:在《让海龟飞起来》教学中,我只将PU(抬笔)、PD(落笔)的命令格式以及用途作了介绍,然后给他们几个中文字(如:中国、由、田、日等)要求用海龟命令系列完成这些字,甚至可以自己画出自己喜欢的汉字„„其中也包括自己名字。在这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创造空间里,成功的喜悦带给学生学习的信心,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在充满成就感的学习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创造意识、创造才能。

(2)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即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所谓自主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教育者所施加的教育影响,而是主动地、积极地去选择、去接受,同时还根据自身的认知需要来主动地获得学习资源。也就是说,学生不仅可以决定学什么,还可以决定怎么学,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自由。作为一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教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进而构建新的知识。“自主探究学习”,在学习活动的安排上,把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探究发现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用“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创造”的现代教育理念组织教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探讨,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创新学习的精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过程,各环节逻辑而严密,生生都能参与探究;注重情感,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避免正面否定学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态度。信息技术课要让学生先看书,明白上机的目的,碰到问题自己动脑筋,通过查阅书看能否把问题解决,如果是在不行,再向老师请教,这样能客服学生学习和练习上的惰性,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

3、利用现代的试听手段辅助教学

(1)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投影展示功能,激励学生进步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计算机绘图的时候,我利用投影仪展示给大家一些漂亮的优秀作品,学生被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深深地吸引住了,思路也一下子打开了,饶有兴趣地创作起各具特色的美术作品来。

(2)多利用多媒体课件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课件的视、听效果,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形象生动的演示,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给学生以新颖感、惊奇感,调动了学生全身的视觉、听觉神经,学习效果当然明显提高。教师既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视听环境,使自己教得轻松,又使学生学得开心。

(3)多利用网络资源

学生的情绪、兴趣、动机都影响着学生学习效果,其中最直接影响因素是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力量源泉,有了兴趣,才能唤起学生求知欲望。我在教学中注意从生活、体育、军事等方面引入知识要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word时我就在网上下载有关word制作的电子报刊演示给大家,让学生知道word原来可以制作的这么漂亮。为此我们学校还成立了计算机学习小组,来学习计算机绘图、word电子报刊的制作以及logo语言设计。这些方法都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4、注意知识的学习质量,适当进行检查测评

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每讲完一个单元都会设置一些相关理论题、的作业设计模式来检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概念的理解情况和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并安排一定的考试题目让学生上机进行考试。这样做的目的是根据据学生回答和作业设计所反馈出的信息,分析学生接受的程度,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重点地指导。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听取学生的意见,这样对今后的教学有着非常主要的指导意义。

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教师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把学生

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为学生营造适合创新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创新,自主发展,让创新的课堂、快乐的学习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熠熠生辉!

作者姓名:韩金

作者简介:韩金 男 1979年6月生汉族大学本科文化。1997年参加

工作。现任德州解放南路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工作单位:山东德州解放南路小学

[信息技术]谈谈多媒体教学的几点隐忧 篇9

【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正开启着教育的“微时代”。很多教育工作者们认为微课吹响了教育改革的号角,让我们再一次审视课堂,审视师生关系,笔者认为微课就像老师手中的利刃在课改那布满荆棘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用的好大可大刀阔斧一路向前,但是运用不当则无人问津。

【关键词】自主学习;信息技术;微课

随着“微博、微信、微小说、微访谈、微电影……”的流行,全世界都在进行着一场“微革命”。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人们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也变得越来越高效、便捷,与“微时代”的产物应运而生的“微课”也在整个教育界了引起一阵轩然大波。那么到底什么是“微课”呢?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是这样解释的:微课,又称为微课程,就是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问题的小课程。从2012年开始,我市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教研员的带领下学习了微课的发展,以及在国内外的广泛应用。并且组织培训如何制作一个有效的微课,从此“微课”开始走入了我的信息技术课堂。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逐渐发现要想更好地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用好微课,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的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见解。

1.分析学情,不可盲从

首先我们微课的主体是学生,而微课的优点之一“以便学习者利用零散的时间随时随地开展学习”这里的学习时间是个关键问题。学生们没有时间来学习,微课程便开展不起来。在升学压力日益严重的今天,学生课外时间也被满满的练习占满,要求学生课后花时间来学习不考试的“副科”,似乎有点异想天开。而即便是有时间,但是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思维活跃但自觉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在课外缺少教师的引导和监督,学生很难持续性的学习与思考,而缺少监管学生很可能利用手上的工具做一些学习无关的事情,老师辛苦反而好心做了坏事。综上两点希望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学习微课变得不太现实。

2.回归课堂,提升课堂效率

对学生来说,真正学习的核心是课堂上的45分钟,如何合理高效的运用这个课堂时间把课堂交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由教师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些都是对教师的一种考验,学生毕竟是我们教育的主体,一切的教育都是为了学生,只有学生能学习到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但是在这个学生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更需解惑,对于重点难点的解惑,但是如果教师干涉的多了,很容易把课堂又带回到老思路中回去,很快教师又变成为了课堂的主角;干涉的少了学生又对重难点理解不深刻透彻,无法达到课堂的预计效果。微课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所以我们更要充分挖掘出微课的特长为我所用。

(1)微课时长简短。

微课是一个短小的视频,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超过10分钟,根据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在这段时间里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保持完全的集中,学习效果自然就得到了保证。

(2)内容单

一、目标明确。

微课内容一般是针对某个环节或者是重点、难点的细致的示范合讲解,微课把我们的传统课堂中复杂的教学环节变得更加精简。

(3)重复性。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重复的观看微信,进行巩固与重复学生,加深印象,这样就不会因为稍稍分神而错过重要步骤,而学生学习过程中被难点难住时学生也能很好的进行重复学习,加深理解。

(4)资源容量小使用方便。

微视频及老师的教学分析与反思等配套的辅助资源容量小,便于学生在线观看和研究,也有便于学生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进行移动学习。

(5)多样化资源构成学习的情境。

以微视频为主线并统领了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等相关内容的微课,能够与具体教学活动紧密相结合,形成真实生动情境化的微教学资源情境。

微课这一事物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它给我们的课改变得更加简单,它是把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转向学生自主学习的一块重要的跳板;知识传授方式由课堂上一师对多生改为一师一生。由于学生个体存在着学习基础、生活环境、兴趣爱好、个体素质等各方而的差异,所以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起点是不同的,有的同学从小就玩电脑,对软件操作的领悟力超强;但有些学生,平时很少用电脑,鼠标键盘使用不熟练,对于任何一款新软件,都有惧怕心理。因此信息技术课堂的两极分化现象更为严重,这种教学方式的出现比较好的适应了不同的个体需求。教师录制好的教学资源上传至学校服务器,学生在上课时从服务器上下载并观看教学资源,利用教学资源,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他们始终处于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状态中,真正实现了个性化学习。

3.利用微课,但不可依靠微课

当然一堂课中,不可能只有微课,我们需要利用微课来完善我们的教学细节但切不可全部依赖微课,由于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思维活跃但自觉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因此如果老师只是将简单的把一个整合好的教学资源包(其中可能包括学案、任务、微课、反思等)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可能很难达到效果,这也是有初中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决定的,他们没有成人的求知欲和自觉性,很可能会取得非常不理想的效果。因此老师上课的引导铺垫更显得重要是整节课的精华所在,只有老师循循善诱,学生才能积极互动,主动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等虽然现在教育要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貌似对教师的要求降低了,但实不然辅助的教师却更显教师的功底,整个课堂都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干涉,不可过度也不可过少,就是乐团的指挥者,看似轻松无用实则最为重要。

微课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当然对于教师也不是一无是处:首先,通过微课制作,能够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更重要的是微课的制作更是教师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经验积累的一个过程,做微课,其实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在不断地反思中,教师能够不断地成长。微课程便于传播,教师间可以相互学习好的经验方法。优秀教师有许多好的经验,过去缺少好的的办法总结、传播,而微课程恰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此外,我们在把重难点做成一个个微课的时候,实际上是对教材的知识点进行了再加工,让老师对各个教学要点、知识点有了更细致、更为深度的分析,对教师成长有很大的益处。

站在课改道路上的我们,学习之路依旧漫长,更应该结合每一个学科自身的特点合理的最大化的利用微课,只有因地制宜才能事半功倍,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只是的传授、技能的模仿、方法的重复,而是对学生智慧的启迪,只有你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门,学生才能发现里面的精彩,才能欣喜若狂,才能自己去学去要,才能让学生始终保持热情。这何尝不是每位老师的梦想呢,追梦的路很远很漫长,但只要我们不放弃,梦想的光辉就会有照进现实的时候。

参考文献: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建议 篇10

一、学习计算机从小学生抓起,是每个家长和教师都要转换的观点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计算机成为跨世纪人才必备的工具。因此,有许多家长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学习计算机,但是又担心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低,学不了计算机,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邓小平同志曾说过:“计算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对于小学生来说,电脑有声有色、能动会静、形象直观,有很强的吸引力。一台计算机配以适当的教学软件,就是一位出色的家庭教师。所以,我认为许多家长的担心是没必要的,计算机教育就是要从娃娃抓起。

二、兴趣是学生敲开信息技术之门的关键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计算机兴趣和意识,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使用教学软件或教学游戏软件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用于开发孩子的智力。现今教育界提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轻松、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学会创造、构建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本身彻底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该弄清楚“教”与“学”的关系,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培养学生的兴趣,唤醒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在我的教学实践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计算机概念,我经常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穿插他们感兴趣的动画来帮助我的教学。比如,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主要是解决键盘和鼠标的操作问题,但是这两部分恰恰是最枯燥的地方,它的教学软件也不好选,如果选择不当,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我精心的挑选了多种软件,如flash做的游戏、金山打字通等等,让学生结合使用。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我们要解决的是他们如何操作鼠标的问题。在课堂中我抓住小学生爱玩游戏和爱表现自己的特点,告诉他们动画片放在哪里,只有用鼠标经过哪些操作,才可以看到动画片。小孩子本能地想看动画片也帮助了他们练习鼠标的操作。此外,还可以借助一些flash游戏,如“打地鼠”等让学生练习。这样,学生们在“玩耍”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有的家长担心孩子用电脑玩游戏,把电脑当作游戏机使用,荒废了学习。其实,游戏不光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玩游戏的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有意识的通过各种手段去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因为我知道兴趣是小学生敲开信息技术之门的美键。

三、认真地对学生的行为管理是教学的保障

学校机房由于使用率较高,再加上有些学生操作不当,极易造成windows系统运行不稳定甚至崩溃,给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带来诸多不便。半个学期的机房管理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对学生们的行为管理是教师教学的保障。刚开始对机房进行管理的时候,由于经验不足,对学生们的一些错误操作提醒太少,所以经常发现计算机在学生们使用后就无法再启动了。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是有些学生在上机操作时乱删除系统文件,导致系统无法启动。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提醒学生们不要随意删除电脑上的文件。同时,机房的管理措施应该不断地进行改善。由于机房里面只有教师用机装有光驱,往往学生机用重装系统时要从别的地方把光驱拆下来,或者拆下一个好的学生机硬盘,把它接到坏的机器上进行硬盘的克隆,其实这两种方法都很烦琐。半学期的实践经验告诉我,应该对计算机上重要的东西进行备份。在这里我总结了几个方法:

(1)装好一台学生机后应该当即对系统进行备份并将其保存在每台学生机的电脑上,当系统需要重新安装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异host软件,将系统进行恢复。

(2)装好一台学生机后,随即建立window 9x的脚本文件。运行Windows 9x光盘中Tools Reskit Batchbatch.exe文件,选择“现在收集→保存设置到INF”,如文件名取win 9x batch.inf。然后在每个学生机的硬盘上建立一个文件夹,如Windows 9x,通过局域网将win-dOWS 9x光盘上windows 9x文件夹中的所有压缩文件拷贝到该文件夹中,一旦系统彻底崩溃,可直接运行该文件夹中的Setupwin 9x batch.inf。这种方法虽然要花费较多时间,但比从光盘安装方便快捷得多。

(3)如果系统上有某个文件损坏,运行“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统信息”,在“系统信息”窗口中打开“工具”菜单,运行其中的“系统文件检查器”,通过该检查器来扫描系统文件,如扫描到损坏文件,可以通过局域网将其他好系统下的相同文件拷过来将其覆盖,然后重新启动即可。

当然,平时一些重要的文件和注册表的即时备份也很重要,但具体的一些操作因每个学校机房具体的情况而异,在这里不再多加解说。所以机房的管理任务很繁重,一个好的机房管理人员是在平时不断摸索中积累出经验的,只有这些基础条件好,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去学习计算机,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带您走向西藏考试答案下一篇:我学会了等待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