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专业

2024-09-25

设置专业(共12篇)

设置专业 篇1

随着经济的飞跃发展,各行业对技术人才的呼声愈来愈高。技工学校如何适应市场,如何为地方经济的腾飞培训各类人才,这是大家都关心的话题。市场经济的巨浪,直接挑战着中国劳动力市场,作为牵系着主要劳动力市场的技工教育体系,责任重大,任重而道远。如何使技校专业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如何在技校中大力造就一大批符合自身经济要求,有较强技能的、复合型的职业技术人才,并具有一定的实际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的人才,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并熟练掌握心智技能、新型技能的能手,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这是技工学校的办学宗旨。

当前的技工学校专业设置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经济体制的变革,管理体制、办学模式和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就日益凸显。专业设置表现为专业偏窄、科类单一、低水平的重复设计,这样浪费财力、能力,不适应工农业生产企业部门多方面、全方位的需求,技校资源难以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处在这样快节奏的经济市场大潮中,企业经营、生产部门为了快速发展,不得不面向社会招聘或短期突击培训急需的实用人才,以解决燃眉之急。造成不少技校毕业生改行,所学非所用,浪费人才,制约了市场经济发展,随着项目的更新与发展,每个层面需要不同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如果专业品位不高、毕业后难以胜任岗位,这就会使企业陷入困境,有些企业不得不通过媒体到社会上找专业人才。

我们的专业设置还表现在设计专业无连贯性、无代表性、更无渗透性。技工学校现有的专业设置,有的档次偏高,不受社会上大、中、小型企业的青睐,究其原因,基础理论课“超额”,实践操作吃不饱。实践证明,现有的对市场经济劳动力的需求,是要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要掌握过硬的操作基本技能,最好熟悉本行业管理和运行全过程的这样一大批人。而从现实来看,目前这些人都不能一一到位。这就造成分配到企业的毕业生流离于外,达不到需要的点子上,往往有机械专业的人才不对口、不对路,到外面跑营销,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去磨镜片、做皮鞋等。这样的专业不对口,直接影响技校毕业生的声誉和质量。

结合现行的教育专业设置状况,笔者通过大量的调查、观察、总结,提出解决专业设置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信息调查,把握市场需求。

技校走向市场后,必须考虑毕业生的分配问题,在办学上转变观念,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专业设置要强化市场调查,把握准确经济信息,与地方经济部门如劳动保障局、计经委等有关部门及招工企业多联系,打主动仗,摸清各企业对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五、课题研究提升音乐教师科研能力

课题研究是音乐教师提升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课题研究将教师多年的教育教学成果汇总进行推广,也可通过研究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和困惑;课题研究也是一个团结协作的过程,通过研究能增强音乐教研组的团队合作精神;课题研究也是广大音乐教师个人的评优和职称晋升的重要条件。

选题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环节,它决定着研究的方向和水平,我们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寻找和发现一些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选题的切口从小处入手,不可好高骛劳动力需求的种类、时间、人数,超前地对市场进行评估预测,主动服务于市场、服务于社会,把信息收集、预测、整理、反馈等一系列工作放到主要议事日程中,准确捕捉信息,建立恰当的专业信息库,快速传递和架起市场经济和专业设置的信息和桥梁,有的放矢地培训市场经济急需人才。按照市场企业需求,设立市场经济人才开发办公室,配备专门人员,专抓信息调查,建立人才库,为迎接市场挑战,千方百计地做好专业预测工作。

二、优化从专业调整和课程设置抓起。

在2006年我校立项的镇江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优化技工教育的行动研究》中,明确提出了“优化技工教育”的理念,“优化”就是思考和实践技工教育如何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地方骨干企业、支挂产业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适用型建设后备军,如何做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大文章。其核心是专业设置的优化。目前,我们要对现有的教材大力改革,将准确的合理信息转化为技校专业的设置平台,对旧的无益于能力培训的教材大“砍”特“砍”,要有大胆的意识,要有经济发展“前哨”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坚持“必需”“够用”原则。

在课程设置方面,要适应企业需求,兼顾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所谓共性,就是随着当前企业发展的深入,一些新技术必将得到推广应用,而英语、计算机能力应用将成为每个技术工人的必备素质。所谓个性,就是要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设置专业课程,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淘汰过时的教材。专业课和实习操作课要大幅度增加,以增强动手、动脑能力,保证培养符合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打造专业课和实习操作技术精品名牌,保证技校学生既懂一定的专业技能,又具有相当熟练的动手操作本领,保证技校所设置的每一专业都具有独立社会效益。

在专业调整方面,要设置复合专业,提倡在学好主专业的基础上,再自修1-2门专业知识。在时间安排上,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晚自习及寒、暑假时间,对于成绩合格的学生发第二甚至第三专业证书。

在培训教学方面,要走出校门,主动联系,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如我校举办的电气焊、电工培训班,采用了周末派教师到企业授课的方式,这既不影响企业生产,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三、专业设置要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求。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技工学校的专业设置更要面向农村、农业、农民,主动与县、乡一级的专业技术部门远,大而空。如我们研究的课题《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该课题范围选择从我们县内民间音乐、民歌、淮剧方面入手,通过发动学生参与,进行调查研究、问卷和论文撰写,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该课题不但成为了我校的校本教材开发的重要资料,更重要的是整理了我县即将消失的民间音乐文化。课题研究可以从校级课题入手,随着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亦可参加更高级别的课题开发研究。

当然,我校音乐校本教研尚处在起步阶段,我们仍需要共同努力,不断改进和创新音乐校本教研方式,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充分利用音乐校本教研平台助推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人生价值,转变教育形象。

细节决定成败

———结合调查问卷指导课例谈如何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常州市花园小学,江苏常州

调查研究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中一种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在我任教综合实践课程以来,所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几乎都要应用调查研究方法。但目前学生实施的调查活动存在极大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教师的指导缺乏整体感。要通过调查获取真实、客观、有效的数据资料,调查研究方法的设计、计划及操作规范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形成对自然、社会等问题的整体认识、客观的判断和合理的理解。

关注细节,意味着指导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深入活动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方法指导。指导教师习惯于用布置任务的形式要求学生完成查阅资料、调查采访等学习活动,而对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这些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都处在发展中的未成年人在活动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缺乏充分的预期,以“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名义放弃了自己的指导职责,使自己游离于活动过程之外,导致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得不到教师及时的指导,在兴趣衰减时得不到教师的鼓励和鞭策,主题活动流于形式。关注细节,实质是摒弃浮躁的、形式主义的教学态度,本着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精神,把教师的指导作用落到细处,落到实处,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下面以本学期的“生活中的DIY”问卷设计指导课为例,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反思重建的设想,力图以点带面,找到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实效性的思路所在。

教学片段:练习设计问卷题目

1. 本次活动我们各小组的主题分别是———(出示PPT)。

今天我们小队就要根据各自的研究内容,当场设计小队调查问卷的题目。事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写在了小纸条上。给10分钟,经过充分合作,形成小队调查问卷的题目。老师将选最有成效的展示。

2. 小组活动。

(1)出示要求:(1)组内分享智慧成果。(2)小组合作,对题目进行挑选、整理、排序,由组长粘贴在调查问卷上。比一比哪组出的题质量高、速度快?

(2)小组活动,师巡视。

(1)选取最有成效的一组师生互动点评:归类、修改、选择(师红笔修改)。

(2)各组改进,课后完善。

后续:设计好题目后请组长带领全组同学一起讨论,设计联合办学、办班,合理设置可行性技术专业,使这些专业伸延到调整农业产业化的路子上去,根据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设置专业。例如:建筑、畜牧、机械维修、液压附件加工、化工、财经等优势专业,大力培训、开发农技科学人才。除正规的招生外,可采取函授、讲座、短培、现场操作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手段,提高专业的灵活性、渗透性、可透性、实践性,充分发挥专业的良好效益。以切实的措施服务于农村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飞速发展。

四、坚持新专业开发,打造专业品牌。

随着市场的变化,人才的不断流动,对人才去向必须进行跟踪调查、总结经验,以便设置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和课程。

第一,每年在招生前,在市场中调查信息、梳洗、总结、提炼最需要信息的内容,吸纳到专业教学中来,明确市场需求。

第二,对近几年来的专业设置进行跟踪调查,对多种情况

好个人信息、导语与结束语,并连同题目打成电子稿。小组根据组内实际情况打印若干份,并可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双休日在家长的陪同下到校外发放,下周四上课前进行数据的初步统计。

剖析问题:现场设计问卷是本节课的核心环节,考验学生是否掌握问卷设计方法,并能结合本次研究内容恰当运用。在一定时间完成一份调查问卷题目的设计,需要小组内合理分工,充分合作。老师的指导如果只是布置任务,要求过于笼统,学生在问卷设计中就会遇到更大的困难,问卷设计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重建如下:练习设计问卷题目

1.本次活动我们各小组的主题分别是———(出示PPT)。今天我们小队就要根据各自的研究内容,当场设计小队调查问卷的题目。(时间放宽为15分钟)

2.小组活动。

(1)出示要求:(1)在组长的主持下先确定问卷的题型,题量分配,再由组员自由认领一到两题负责出题。(2)题目内容应尽可能多地得到与研究内容相关的信息,选择题尤其要推敲备选答案各选项是否科学合理。(3)小组密切合作,对题目进行挑选、整理、排序,并配合组长粘贴在空白调查问卷上。(4)由一位组员负责介绍,介绍时可选几例说明出题理由。

比一比,哪一组出的题质量高、速度快?

(2)小组活动,师巡视。

(1)选取最有成效的一组,组员介绍,其他小组点评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评议要点:题型简便易答,由易到难,考虑受调查者的接受程度;题目不但要与研究内容相关,还要尽可能多地得到针对研究内容有价值的信息。

(2)师补充并小结。

(3)各组改进,课后完善。下节课继续展示其他小组的问卷题目设计初稿,希望大家动用集体智慧,让每一小组都能设计出高质量的问卷题目。

后续:初稿经修改后,打印成最终电子稿,并请组长带领全组同学一起讨论,设计好个人信息、导语与结束语。利用信息技术课对问卷格式进行调整统一。小组根据组内实际情况打印若干份,并可针对预设的被调查人群,选择合适的时间发放问卷,比如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双休日在家长的陪同下到校外发放。建议小组集体行动,做好资料采集(摄影联系整理加以综合、归类,找出有代表性的、超前性的、有生命力的专业,作为下一年度新设专业基础,触类旁通,开设新型专业。

第三,常深入工矿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和一线企业座谈、取经,共谋专业设置大计,扬长避短,构建新品牌,打造新精品专业。

在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上下一盘棋,人人都上阵。技校服务经济,社会支持技校,我校专业设置虽已进行了一定的改革探索,但仍需在经费投入、人员编制、思想宣传等方面求得共识,一改到底,拼搏市场,不断求生存、谋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突出学校是先进文化的传播主阵地,是专业技能的学习主战场,是高级技能的发展主摇篮,大胆创新,让有前途、有生命力、开拓型的专业在技校中创生,让有一定的市场感召力、产学研结合的专业,牢牢扎根在这丰厚的水乡大地上。

设置专业 篇2

摘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为依据、以教育资源为基础、以教学基地为依托、与职业资格相衔接的原则,并正确处理专业设置稳定性与灵活性、专业口径普适性与针对性、专业目标的适时性与前瞻性、专业比例通用性与特色性的关系。

关键词:高职;专业设置;技术专业;岗位群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内涵与特点

在教育领域中,专业的含义是指学生今后的工作领域和当前的学习范围。

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大块。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是按知识分类,即按学科分类,其专业是“学科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是按服务对象或技术领域分类,其专业是“技术专业”。技术专业知识是由与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相关联的知识和职业世界的有关知识构成,它不像学科专业那样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强调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应用性。①与普通高校相比较,高职专业设置具有以下特点:

(一)“技术专业”的设置需要“学科理论知识体系”的支撑

不同国家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大都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发展,形成了各自结构完整、内容丰富、脉络清晰的理论知识体系。而我国高职教育只有20年左右的发展历史。特别是“技术专业”不像“学科专业”拥有庞大的理论体系,其“知识”只能依附于“学科体系”,“技能”只有一些零星分散在不同技术领域中的“专有技术”,这些技术无法形成“技术理论”,从来没有形成也不可能形成“技术理论体系”,因而专业设置需要“学科理论知识体系”支撑。

(二)“技术专业”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无论教学内容如何“与时俱进”,始终赶不上新技术发展的速度。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很难成为“先进技术的拥有者”,只能是“传统技术的传人”。②理应最能体现先进生产技术的“技术专业”,其教学内容总是“常换常新”,反而不如历史积淀深厚的“学科专业”那样“长寿”。教学内容量变的积累,必然引起专业设置的质变的发生。

(三)“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办学成本更高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教学内容必须与社会岗位能力的要求相一致,至少是“高度仿真”,这就使该专业设置必须以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巨额投资为基础。在学校难以承受巨额投资的情况下,通过校企合作,让企业分担部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本是“技术专业”的特点之一。

(四)“技术专业”师资培养的周期更长

“技术专业”公共文化基础课的师资可以从高一级普通高等学校相应专业毕业生中招募,但其知识结构必须进行“专业化改造”,③即除了执教前必须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外,这些教师还必须学习所从教的专业基础课知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站在专业培养目标的高度重新审视自身知识体系,改造自己的知识结构。专业课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或“双师化”的。无论“技术专业”教师来自哪里,都必须经过一个“专业知识的再造过程”,因此其师资培养的周期比普通高等教育要长一些。

(五)社会更重视高职毕业生岗位职业能力评价

对于高职毕业生,由于用人目的不同,用人单位不太在乎学历和学校名称,对所学专业名称也不是特别计较,而是更看中应聘者的岗位职业能力。那么在应聘之初,用人单位如何“简单快捷”、“粗线条”地判断其岗位职业能力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就是一种新的、可利用的工具。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原则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地市、面向全省、放眼周边

在目前全省各地市均拥有一家以上综合性或专业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情况下,“立足地市,面向全省,放眼周边”是比较合适的市场地域范围。

“立足地市”的含义:一是生源基地和就业市场以本地市为主,地方性高职院校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二是根据地方特色经济开设特色专业,而这些特色专业是全省甚至全国独一无二的;三是立足地市可以降低办学成本。

“面向全省”的含义:一是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全省可以统筹安排,在不同地市设置不同的特色专业,做到优势互补;二是各地市高职院校相同专业毕业生就业时可以形成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局面。

“放眼周边”的含义:一是一些特色专业毕业生可以到周边省市甚至全国各地工作;二是少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毕业生可以通过“技术移民”的途径输送到国外。

从行业发展和岗位变化来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但要考虑当前市场需求,更应考虑若干年内持续的市场需求。对于“朝阳专业”应积极发展,对于“夕阳专业”应及时调整,而对于“昙花专业”,不办也可。

(二)以职业岗位为依据,针对岗位群设置专业群

应该以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为依据,针对一个行业岗位或一组相关职业岗位来设置专业。对于就业相对稳定、需求量大的岗位,可以每个行业岗位设置一个专业,可体现专业性和深度。对于变动性较大、每个具体岗位需求量不大,但相近岗位比较密集的岗位群,可以依据岗位群设置专业。这样有利于毕业生在该岗位群内不同岗位之间选择或变更岗位,扩大就业面。以岗位群设置的专业,尤其适合于像金华这样“小企业大集群”的就业环境。

(三)以教育资源为基础,办好特色专业

如果说“以市场为导向”是知彼,那么“以教育资源为基础”则是“知己”。教育资源的优劣,不但关系到专业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而且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率。要创办一个新专业,必须有一定的教育资源作基础。对于千变万化、千差万别的市场需求,必须做到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有所为,在力所不能及的条件下有所不为。当然,对于前景看好而自身条件不完全具备的专业,则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努力做大、做强。

(四)以教学基地为依托,加强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对于专业设置具有以下几方面意义:

第一,解决了专业建设中实践教学基地的问题。我国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职业流动率高,决定了行业、企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不太可能承担主要的职业教育责任,政府必须在职业教育中继续发挥主体作用。④因政府短期内不可能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太大的投资,所以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是当前地方性、综合性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最佳选择。

第二,可以使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需求、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相贴近。通过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学校专业发展规划、专业结构调整、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咨询和论证,以保证专业发展的社会属性、企业属性、行业属性和就业属性。⑤

(五)与职业资格相衔接,证明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以课程作为界限分割为条块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不能整合为以实践作为检验标准的综合能力,以此为专业背景的学生就不能认为是真正的应用性人才,而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正是具备岗位职业能力的标志。各地方院校自行设置的专业的毕业生质量如何,必须统一由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鉴定考试来检验。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对学校来说,可以进一步校正和规范学校专业设置的方向,保证教学质量;对学生来说,可以充分证明其岗位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中应正确处理的几对关系

(一)专业设置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高职教育对各专业资源条件有特殊要求。专业教师的培养、实验设备的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以及教材建设和优化都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一定的稳定性,难以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也难以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知名度,还会造成教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要形成一个特色优势专业,必须经过长期积累和探索。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更贴近市场,必然要求专业设置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失去灵活性的“技术专业”比同样失去灵活性的“学科专业”更容易被淘汰。

只有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在保持专业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在瞬息万变的人才市场需求中“以少变应多变”、“以自变应他变”。

(二)专业口径普适性与针对性的关系

宽口径的优势有:第一,充分、有效地利用教学设备和专业教师等相对固定的教学资源,大幅度降低办学成本。第二,拥有相对接近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教材等教学文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第三,相同、相近或相关学科教师基数大,有利于形成浓厚的学科氛围,提高教师科研教学水平。第四,毕业生具有相对宽厚的基础,就业面较广,转岗深造的适应性强。但宽口径也存在不足:第一,专业知识不够精深,针对性差。第二,上岗后“顶岗”适应性差,“后熟期”长,过宽的专业不可能真正“专”,也就失去“专业”的原意。

专业的宽窄也不能仅在字面上泛泛而谈,应根据实际岗位的需求来决定。对于大型企业中需求量较大的专业岗位和社会上相对稳定的职业岗位,专业口径可以“窄”一些、“专”一些,而对于需求量不大、变动性强的岗位专业口径可以“宽”一些,比较好的办法是以岗位群决定专业口径。

有些情况下,可在同一专业中设置几个不同的专门化方向,以“宽口径,多方向”的专业设置模式应对职业岗位群中具体岗位的人才需求的变化。还可以通过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办法调节专业口径的宽窄。毕业证书上的专业名称可以按招生时的大类划分,即宽口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组织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多个职业技术岗位的全国职业资格考试,即多方向。

(三)专业目标的适时性与前瞻性的关系

高职专业设置中有一句行话:“社会需要什么专业,我们就办什么专业。”能否毫无选择地“有求必应”,单就社会需求的时效性而言,专业设置存在适时性与前瞻性的关系问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周期为2-3年,再加上专业论证,专业申报和审批需 1—2年,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就存在3-5年的时间差。前瞻性就是探索知识、技术发展的规律,了解今后几年的走向,然后预先设置新专业,培养掌握新技术的人才,实现时间上的最佳结合点。⑥但是,“前瞻”是有困难的,如果“前瞻”的结果有偏差或与现实相去甚远,则毕业生就业将面临困难。

人才市场的需求不会毫无先兆地骤然变化,一般有一个逐年递变的过程。3-5年的“中长期预报”有一定困难,但1—2年的“短期预报”还是可行的。解决的办法是:按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一年级开设基础性的公共基础课,二、三年级进一步明确专业方向。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预报周期”,及时调整并细化专业方向,做到“行进中的精确指导”。当然,这需要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允许各校或部分有实力的学校“按大类招生,一年后明确专业方向,最后按专业方向就业”。

(四)专业比例通用性与特色性的关系

现在,各院校在专业名称的设置上普遍存在相互“跟风”现象,缺乏调研,造成“热门专业过热,地方特色罕见”的“千校一面”的局面。

一所高职院校究竟应该办多少通用性专业、多少特色性专业,如何把握这一比例?笔者认为,通用性专业作为需求量较大、就业较为稳定的专业,一般面向本地市办学,因此通用性专业应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相适应。特色专业以本地市就业为主,部分可辐射到周边地市及省市,甚至国外。在当前的形势下,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考虑根据各地市产业特点和办学条件,适当增加特色专业的设置,以利于高职教育从粗放型的量的扩张向集约型的质的提高转变。

[注 释]

① 张海峰.论高职专业开发的目标、原则与机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7).

② 詹伦敏,熊伯坚.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5):31-33.

③ 杨晓东,肖珊美.从知识的多维性看高职课程体系的维度缺失[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31):42-44。

④ 石伟平,徐国庆.世界职业教育体系的比较[J].职教论坛,2004,(1):18-21.

⑤ 杜世禄.打造统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职办学模式[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4.

高职专业设置现状分析 篇3

[关键词]云南省沿边州市;高职专业设置;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5-0041-03

专业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其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各高校的专业建设已从单纯的求“多”向求“质”转变。如何有效的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促进高校内涵发展,进而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的能力,是当前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中必须考虑的事情。本文以云南省沿边州市12所高校近三年高职招生专业和招生数据为例,找出云南省沿边州市12所高校高职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一、专业设置现状

截至2015年7月,云南省沿边8个州市,除怒江州外其余7个州市有高校13所,其中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7所(公办高职院校6所,民办高职院校1所),6所本科学院中有5所院校有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有高职招生专业的12所高校近三年高职招生专业151个,其中1所院校近三年招生专业数不到10个,8所院校近三年招生专业数在11~30个之间,3所院校近三年招生专业数超过30个,其中招生专业最多的学校有52个招生专业。12所高校近三年共计划招收高职类学生49791人。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专科)专业目录(2012版)》的分类统计分析,云南省沿边州市12所高校近三年高职招生专业结构分布详见表1,其特点如下。

第一,专业大类,二级专业类覆盖率高,但具体专业数覆盖率低。近三年来,云南省沿边州市12所高校招生的高职专业覆盖了除公安大类以外的18个专业大类,覆盖率为97.74%;开设78个二级专业类中的52个二级专业,覆盖率为66.67%;共开设具体专业151个,覆盖率18.76%。

第二,各专业大类专业布点数不均衡。专业设置主要集中在财经、文化教育、土建、旅游、电子信息和公共事业等8个大类上,共开设85种专业,合计招生数30352人,分别占近三年招生专业总数和招生计划总数的56.29%和60.96%。农林牧渔、制造、轻纺食品、医药卫生、法律等6个大类专业布点数和开设院校相对少,合计专业数57个,合计招生数16679人,分别占近三年招生专业总数和招生计划总数的37.75%和33.51%。交通运输、水利、材料与能源、环保、气象与安全4个大类专业布点数和开设院校数都较少,合计专业数9个,合计招生数2760人,分别占近三年招生专业总数和招生计划总数的5.96%和5.53%。公安大类专业设置率为0。

第三,专业设置注意对产业和市场热点的适度超前把握。如面对云南省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战略的优势,切实推进沿边开发开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决策,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等都相继开设了应用缅甸语、应用泰国语、应用老挝语、应用越南语等专业,培养服务 “一带一路”的相关专门人才。当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永久落户临沧之时,地处临沧的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于2014年开始增设了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招收本专科学生154名。

二、专业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类别分布集中,专业类型结构不合理。一方面,表1显示:财经、土建、文化教育、生化与药品、电子信息、旅游、公共事业、艺术设计与传媒等8个大类的专业开设率均在50%以上。这些大类的专业在这些学校中都有一定的规模,专业类别分布集中。通过表2可以发现:近三年,在云南省沿边州市高校高职专业设置最多的前20个专业中,除了应用缅甸语专业外均是云南省控制布点的专业。由于办学院校过多,导致毕业生供过于求。另一方面,面向农、林、水、地、矿等艰苦行业所设置的专业,是云南省沿边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量较大的专业,开设的学校却相对较少,如水利大类,仅有两个学校开设有相关专业。专业集中和专业类型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出现了结构性失业和用工荒并存的局面。这同时也导致高校同类竞争激烈,却难以应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2.专业数量多,规模却普遍偏小。根据云南省沿边州市高校近三年高职专业和专业人数的统计分析显示,除了学前教育、初等教育、护理、会计电算化、语文教育、数学教育和临床医学这几个热门专业近三年的招生计划数在1000人以上,其中护理专业达3835人外,其余的专业招生规模相对不大。其中近三年招生规模小于300人的就达99个,占招生专业总数的65.56%。而近三年招生规模在50以内的还有20个,占招生专业总数的13.25%。“因专业建设本身也存在边际效应,而过小的专业规模同样需要足额的专业资源支撑,但累加的专业资源却无法产生对应的规模效应,从而导致高职院校有限的资源配置日趋紧张,专业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1]

3.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对应程度不高。通过对云南省沿边州市近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数据进行分析,近五年来,云南省沿边州市发展迅速,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占主要地位的除了德宏和西双版纳外都是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然而,从表3中可以看出:云南省沿边州市12所高校近三年招生的高职专业中,服务第一产业的专业布点数21个,服务第二产业的专业布点数34个,服务第三产业的专业布点数96个,三类产业布点数占总专业布点数的比例分别为13.91%、22.52%和63.58%;服务三类产业专业近三年招生计划数分别占近三年招生计划总数的6.28%、21.46%和72.26%。从以上数据发现,云南省沿边州市近五年三大产业发展比重顺序分别是“二、三、一”,而云南省沿边州市高校开设的专业数和招生学生数的比重顺序却是“三、二、一”,服务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专业数和学生数与云南省沿边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尽吻合。

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对应程度不高的现象仍明显存在。以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2014年,学校与第一产业对接的专业8个,与第二产业对接的专业2个,与第三产业对接的专业38个。近五年来临沧市三大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顺序分别是“二、一、三”,而学校开设专业数和在校学生数的比重顺序却是“三、一、二”,与三大产业的发展情况正好相反。在GDP中占最高产值比的第二产业,其对应专业数仅仅2个,学生数仅占全校学生总数的6%。在GDP中占第二高产值比的第一产业,其对应专业数占学校开设专业数的14.16%,学生数仅占全校学生总数的8.51%。在GDP中产值比最低的第三产业,其对应专业数占学校开设专业数却高达82.17%,学生数占全校学生总数的98%。而临沧市将重点发展的产业——林产品加工、轻纺工业、商贸物流、四通道建设等,学校都没有开设相关专业。

三、高职类专业设置与建设的建议

1.做好专业建设规划。学校要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区域地区社会经济近五年、近十年发展规划,认真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和论证,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发展规划,以确保学校专业设置的科学合理。

2.做好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和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学校要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组织专门人员深入区域各行各业,对区域产业发展规划、近五年、近十年产业和行业发展需求等,做充分细致的调研,结合学校实际、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现状,做好专业设置规划和调整。同时组织专门人员对毕业生就业情况做好跟踪调研,通过调研分析,对学校的专业设置、招生计划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等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3.做好专业的适度调整。首先,对于社会需求量大,但招生相对困难的专业,学校应加强招生宣传,加强对考生的引导和教育,以保证招生率和报到率,最终保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吻合。其次,对于社会需求量逐渐减少,但招生情况较好的专业,学校应控制专业招生规模或实行隔年招生制度,以保证毕业生毕业能上岗。最后,结合区域人才需求,适时申报新专业,并依托专业群建设成果,加强新专业的开发和建设。

[ 参 考 文 献 ]

[1] 潘荣江,姬瑞海,伍红军.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

设置专业 篇4

2012年5月20日-21日, 由亚洲制造业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制造业论坛年会暨2012中国制造业最优投资环境城市颁奖典礼活动在上海隆重举行。经亚洲制造业协会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 我市被评为“2012中国制造业最优投资环境城市”, 经济总量经过初步核算, 2011年东莞生产总值 (GDP) 4735.39亿元, 比上年增长8.0%。外资经济增加值1789.98亿元, 增长7.9%, 占37.8%外资经济增加值1789.98亿元, 增长7.9%, 占37.8%。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机械制造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绒及其制品业) 、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 (包括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 、造纸及纸制品业成为东莞的支柱产业, 在以往的家具、电子产品制造、鞋业出口等等的经济体以往, 东莞加快经济转型, 产生以松山湖工业园区为主导的新兴产业孵化器, 光伏产业等等蓬勃发展。在这一经济前提下, 将产生大量对外语外贸人才的需求, 尤其是对中高端翻译人才的需求将达到一个顶峰。东莞作为一个制造业城市, 在人才方面一直依赖“外援”, 本地教育“供给”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而且, 近年来, 长三角经济崛起、西部大开发等使各地区人才需求增加, 也造成了一定的人才分流。因此, 据悉, 东莞未来5年的人才缺口将达到85万人。特别是以“灰领”为代表的中高级人才缺乏, 已经成为在莞私企和外企的最大人才缺口。东莞市目前拥有的高级人才仅占人口总量的7%, 比起广州25%的比例相差甚远。同时, 随着东莞“松山湖工业园”、“东部工业园”等重点经济园区的启动和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 中高级人才的不足已成为东莞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 中高级人才在东莞的就业前景颇为乐观, 在中高级人才的需求中, 对外语人才的需求, 尤其对英语口译方面的需求处于“买方市场”。

二、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及结合分析

一般来说, 专业建设要遵循以下的几个要点:

(1)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人才培养规律出发

(2) 从学科、专业本身的发展变化的现实出发

(3) 要从实际出发, 随时调整专业结构

(4) 要按学科基础或服务对象的范围划分专业

(5) 专业的范围应有较宽广的覆盖面

(6) 专业设置要考虑布局的合理性

(7) 专业设置应考虑学校的办学条件

课程设置改革, 既要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具有实用性;又要依据经济技术的发展趋势, 具有超前意识;还要根据本地实际优化课程资源, 以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如何使学生的潜能向现实的职业素质生成, 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适应, 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亟待解决的实践课题。只有对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使之与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合拍, 才能培养出现代社会需要的有文化、有技术、有道德的高素质劳动者, 实现教育的目标。口译和笔译是英语专业的高端市场的导向, 它是专业细分和升级的产物, 从各大主流高校, 如211工程院校 (中山大学为例) 和各大外语类院校如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 无不把口译和笔译作为英语专业中的重中之重, 口译以及笔译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同样炙手可热, 受到用人单位的亲睐。在当今知识社会和以网络为主导的信息社会中, 借助互联网的力量, 和传统的书籍等相结合, 我们可以接触到最新、最快的信息量和信息流, 帮助我们了解最新的词汇和国际动态, 达到和社会接轨的作用。

三、课程设置及就业前景分析

在课程设置和课程的培养模式中, 口译专业的设置要立足本土, 引进外来的先进经验。我们建议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基础英语、英语语法、英语视听说、英语语音、英语听力、大学语文、英语写作加专业课的模式, 在大学二年级以上要加上英语翻译、英语口译、综合英语、英美文化知识、时事英语、跨文化交际等课程, 并把以通过英语专业四级为导向;大学三年级以英语听力、综合口语、英汉交替传译, 新闻英语、酒店及旅游管理口语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在大学四年级英语安排相应的实习和实践机会, 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巩固。

在班级的规模方面, 我们建议一个班级的规模尽可能的少于或等于二十人, 这样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和开展, 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在新生入学以后, 可以进行全校性的筛选, 选拔出比较优秀的学生作为我们的后备力量, 重新进行编排, 使最优秀的学生能够得到锻炼和提高的机会。

证书支持:对于口译专业的学生来讲, 除了大二要考的专业四级之外和大四要过的专业八级考试以外, 我们建议口译专业的学生在大三的时候, 参加由中国人事部举办的全国翻译等级考试 (第三级) 口译 (笔译) , 于此同时, 鼓励优秀的学生参加由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举办的大学生英语口语大赛以敦实就业基础和增强的就业砝码。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我们认为, 引进一批高质量的外教有助于英语专业学生在听力、口语、文化等等方面得到认知和熏陶, 提高学生的对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另外, 需要开设相关的市场营销、管理学、金融学、国际贸易等课程以增强学生的“大文科类”综合知识。通过举办英语辩论赛等活动, 提高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等等。

摘要:专业的划分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为前提, 又与一定的学科基础相对应。因此, 专业设置既要因循社会发展特点, 又要依据一定的经济社会的阶段特征。专业设置的原则与指导思想是专业建设的基石和保证, 专业设置还要根据高校所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因素加以考虑, 这样才能符合专业设置的定位, 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专业建设,社会背景,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http://210.34.0.192/07edutech/course/jiaoxuelun/charpt10/lesson3/material/jx_10_03_1.htm.

[2]http://www.dg.gov.cn/business/htmlfiles/cndg/s2569/201205/499781.htm.

机械专业课程设置计划 篇5

一.专业设置计划

一年级开设科目《普通钳工与测量基础》(两学期)周课时4,《机械识图》并有配套习题册及《机械CAD》(两学期)周课时4,《机械基础 》(两学期)周课时3,《公差配合与量具使用》(上学期)周课时2,《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并有配套习题册(上学期)周课时3和电工电子基础与技能的基础性相关课程(下期)周课时6。

二年级开设《金属切削加工—车削》(两学期)周课时6,《数控编程》(上学期)周课时4,《机械制造工艺学》(两学期)周课时4,《数控车床编程与仿真加工》(两学期)4,和焊工相关的基础性理论与技能课(上期)周课时6。

高职专业设置不可肆意“越界” 篇6

有这样一所农学专业的高职学校,本应该以农业专业的教育特色来开设相应的专业,可为了招生吸引人,也开设了环境保护、文秘、新闻、旅游、会计、审计、光伏、电力等30多个专业,真正能与农学专业搭上界的也就四五个。这一现象在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煤炭和交通运输等高职学院也普遍存在。甚至一些学校跨领域开设专业,基本上与本行业不搭界。比如,一个煤炭高职的学校去开设影视传媒、新闻出版的专业,还有的煤炭高职居然开设了幼儿教育师范专业,真的是风马牛不相及。

此外,还存在专业设置过多过细、不够合理科学的现象。例如工业民用建筑专业又被分成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监理、建筑造价、建筑工程、建筑预算、建筑安装学8个专业,学生只读一个专业,读造价的专门学造价,毕业了不会施工,连图纸也看不懂,搞造价又怎么能搞好?有的学生学习的是建筑监理,可连水泥标号、砂浆标号、配比都不明白。

过去50年代的专业设置并没有这么细。以煤炭为例,学采矿的必须学机电、基建建井、通风安全,还有运输、提升、防水排水、地质、测量、矿山救护。这是有道理可讲的,因为缺哪一门专业知识都干不好采矿这个专业。在井下采煤,要使用机电设备采煤,不懂机电行吗?在井下采煤要开掘方位,不懂测量行吗?在井下采煤要安全生产,不懂通风安全救护行吗?单独学一门学科是不够的。正是因为学得专而光,当时很多毕业生成了煤矿的技术主管,统管全面。

本科专业体系设置策略研究 篇7

高等教育要与经济发展趋势相一致, 培养适应经济形势的人才, 要确立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观念, 使高等学校在专业体系设计中更加重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中有宽、创新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升等问题。

1、专业体系设置与调整的相关因素

1.1 专业体系设置及调整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专业体系课程设置及调整的关键在于树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理念, 及树立与这种教育理念相一致的战略思想。要做到这一点, 就要求我们必须思考时代特征是什么?树立与其一致的战略思想, 它关系着本科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一致等问题。

专业体系课程调整的主要动因是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 企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升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企业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必须通过科学技术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单纯依靠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缺少技术创新, 产品就缺乏核心竞争力。而要利用新的技术进步途径, 加强技术创新, 加强管理决策创新。与此相对应的大学应用专业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专业的定位等都要围绕这种变化, 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也会导致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 由单纯的专业型向有专业的、眼光开阔的、创新型人才转变。

可以看到推动本科教育发展变化的根本力量, 是经济发展及生产力提高导致的社会需求的变化, 专业体系设置及调整时应考虑人才市场的需求, 根据需求特点及专业特点来设置专业内容、确定专业培养计划。

当然专业体系设置及调整还会受到其它方面因素的影响, 比如会受到社会文化开放程度的影响等, 综合如下:

技术进步缓慢, 经济发展缓慢, 社会文化较封闭, 则专业体系调整频率低;

技术进步活跃, 经济发展较快, 社会文化开放发达, 则专业体系调整频率高。

1.2 明确专业定位, 确定专业的服务方向及目标

国内同样的专业, 不同的学校, 课程设置差异很大, 这本身就表明存在的问题, 表明专业体系设置及如何进行调整上人们的认识及实践上存在的问题。课程的开设参照什么样的准则, 这都是面临的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首先要找准专业的定位、确定专业的服务方向及目标, 要明确专业的服务对象, 学生通过专业学习能具备什么能力, 能解决现实中的什么问题, 要搞清楚专业的界定范围, 是否真正具备鲜明的特点, 避免与其它专业重复, 应当有自己的范畴, 设计的专业能为社会或企业提供一定类型的服务。

教学计划调整的依据是经济发展变化及技术进步, 实际还是生产力的进步, 当初我们专业体系课程设置的初衷是什么, 随着经济的发展, 技术的进步, 产业的升级换代, 历史条件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

充分认识专业体系设置现状, 了解学生毕业工作的反馈情况, 学生所学与工作需要是否匹配, 研究现行专业体系设置的情况, 是否有与时代不相称的环节, 研究专业内容还应当包含哪些新元素。

2、系统化的专业体系设置

教学计划中课程应当划分为几个组成部分, 并使得组成部分之间构成统一的整体, 用系统化的思想研究课程应当划分成哪几个组成模块, 每个组成模块又应当包含什么成分, 模块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模块是否有较好的包容特性。

这些模块中的每个完成各自的功能, 正因为它们之间的差别化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演绎出系统的功能, 即专业的目标, 因此设计时必须使每个模块有良好的内聚拢特性, 每个模块都不松散, 模块间又能体现相互联系及促进的作用, 使整个系统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 发挥专业的功能, 结构如图1所示。

教学计划不能年年改, 因为它的调整有个周期, 而新知识、新技术及新的理论可能发展很快, 为解决这个问题, 有些课程的取名应尽量用涵盖广泛的名称, 比如《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比起《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有更加广泛的意义。

了解经济发展的战略, 专业体系课程设计的战略要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脉络一致, 通过研究经济发展战略的要素, 归纳专业发展应当体现的课程要素。

建立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模式, 研究模块之间的依存关系及相互作用, 总结规律性, 提出专业体系设置及调整的合理模式。

3、专业体系课程设置的三维模型

专业体系课程应当划分成三个层次内容:校定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每个层次又应当包含若干成分, 建立专业体系课程设置的三维模型, 如图2所示, 包含三方面的维度, 有横向方面、纵向方面及时间维, 时间维体现的是随时间的推移课程应当有新的内涵, 相应模块要适当的调整。

其中三个层次所包含的课程类型可用表1来说明。

校定必修课不加论述, 对其它情况说明如下, 举例均以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 并列出部分涉及的课程, 只是想说明问题。

3.1 专业基础型: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

从事本专业的基础知识, 相当于本专业的地基, 也可以说是专业的必备知识, 有了这些知识, 将来即使从事较复杂的研究, 也有应对的基本能力, 如高等数学、管理学原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等。

3.2 专业能力型:

专业重要的理论知识, 虽说也是专业的基础知识, 但应当说是地基之上的内容了, 它更加体现专业的一种能力, 掌握这些知识, 对于应对专业上的难题可能更加得心应手, 它应当是专业的主导, 决定专业能力的功底, 在实践中能否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同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有很大的关系, 如数据库系统原理、生产运作管理、运筹学等。

3.3 能力拓展型:

开展专业应用或研究应有的知识, 是专业的基础, 但更是让基础、能力得到升阶, 使见识进一步的提升, 使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水平有效提高, 有能力解决专业领域内更复杂的问题, 如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决策支持系统概论、市场调查与预测。

3.4 能力延伸型:

属于选修的内容, 应用或开展研究希望补充的知识, 开展本专业或本专业相关领域应用或研究遇到的可能较大的相关知识, 可从几个多的视野思考, 让同学也有一个回旋的余地, 从而进行选择, 如企业资源计划、管理决策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等。

3.5 研究辅助型:

属于选修的内容, 某种专长的学习, 有目的性, 是开展专业领域或专业领域相关应用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技能、方法或特殊工具, 这部分的学习有针对的特性, 它和学生希望在什么领域发展有关, 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选择, 是从事某种工作或研究的一种专门技术或专长, 如计算方法、仿真应用概论等。

4、专业体系设置策略

4.1 专业必修课的设计要体现基础和能力

本科教育的功能, 是传授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并在实践中善用这些知识, 同时具备创新的可能, 专业课是加深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的课程, 因此专业必修课要体现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立足解决专业的基本问题, 应体现专业必备的素质, 反映专业的基本功能, 使学生学习后能用基本理论解释和解决面对的问题。

无所不包的专业课程体系是没有的, 一个好的专业课程体系不仅在于它所包含内容的多少、质量的高低, 更在于能否提供一种强有力的学习指导, 在指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的过程中, 主动地去加深、拓宽。

4.2 选修课要延伸能力及辅助开拓思考

选修课的作用是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 扩大知识面, 选修课要体现能力的专长, 可能在某一方向上有重点的加强, 选修课的设计不是孤立的, 应是围绕专业这个大目标下有效的延伸, 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能力侧面对专业有促进作用, 它可能代表一种技术、一种方法、一种新理论, 但它必须是为专业这个大的主题服务。

纯粹的孤立的设置一个选修课应该是作用不大, 失去了设置的目的, 缺乏针对性, 知识的海洋非常庞大, 区区的大学四年不可能学成通才, 能把专业基本理论学好, 并带有一定的延伸已经是相当好了, 而延伸的目的是能把理论运用自如及能提出创新的想法。

选修课的设置应由两方面组成:一是研究方向课程, 必须掌握研究方向上的新成果, 跟踪国内外发展的新趋势, 关注学科领域和专业方向的前沿;二是交叉学科和跨学科课程, 它们是拓宽知识面的课程, 使学生具备交叉学科的知识。

在能力结构、学术思想、学习思维上形成交叉复合效应, 才会有更大的创造力, 在专业领域内有创造性的工作。

4.3 关注国际国内新技术, 归纳新知识技术集合

了解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积极的部分, 了解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部分的产业其现在及可预见的将来可能的技术、管理决策理论方法。

归纳、总结可能的集合, 分析研究这些元素中哪些同现行的专业课程内容有联系, 研究可否成为专业的组成部分, 关注如下方面的资料:

促进管理水平提升、提高决策效率的优化理论及决策技术。

帮助管理者进行企业管理决策的辅助工具。

目的是使专业体系同产业升级及技术进步尽量保持一致, 使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

5、结语

经济的发展、企业技术的进步、社会需求的多样化都会促进高等学校专业体系的调整, 相关产业运用知识及技术的能力不断增强, 知识及技术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贡献日益明显, 专业体系的调整是一个必然的过程。高等学校要有策略的调整专业体系设置, 使教学能以战略的眼光同经济发展保持一致, 做到学校所传与经济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与产业升级保持一致, 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科学的发展, 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经济发展及生产力水平提高导致了社会需求的变化, 这也是推动本科教育发展变化的根本力量, 高等教育要能培养适应经济形势需要的人才。因此专业体系设置及调整要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树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及战略思想, 系统化的进行专业体系设置, 建立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模式, 并研究专业体系设置策略。

关键词:社会需求,专业定位,课程设置,能力结构

参考文献

水文气象专业设置初探 篇8

一、水文气象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导致水旱灾害非常严重,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洪涝、干旱、台风、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多发,1949年以来已发生较大洪水50多次,发生较大范围的严重干旱17次[1]。灾害分布范围广,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可能发生各种类型、不同程度的洪水,大部分地区面临不同程度的干旱威胁,且洪涝、干旱造成的损失惨重。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的发展、财富的积累和人口的增加都需要更高的防洪抗旱安全保障,然而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将导致水旱灾害频率和程度增加,防洪抗旱和减灾形势更趋严峻。为有效地减轻洪涝旱灾损失,就必须在加强防洪工程建设的同时,不断完善非工程措施,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做到早预测、早警报、早反应,进一步提高预测警报的时效性和准确率,以便有关部门及早制订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有效地规避或减轻水旱灾害。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气温增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频发,不仅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而且也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其形势严峻,任务艰巨。研究制定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战略措施,特别要研究针对极端气象事件的有效适应措施,提高应对复杂条件下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3]。

为解决上述种种水文气象事件,必须加强水文、气象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整合。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气候事件增加给水文气象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开展水文气象及其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水文气象专业的设置是当务之急。

二、水文气象专业社会需求情况分析

2008年7月17—19日的KALMAEGI(台湾地区译为“卡玫基”,大陆译为“海鸥”)台风,在台湾东部宜兰登录,18日在屏东、嘉义、南投、台南及高雄地区的实际降雨量皆超过1000mm。2009年8月8—10日莫拉克(Morakot)台风袭击我国台湾岛和大陆,2天雨量达到2327mm(台湾,屏东尾寮山),3天的雨量达到2777mm(台湾,嘉义阿里山),创造了中国暴雨的新记录[4]。这彻底改变了现有的对PMP估算的认识,这样罕见的特大暴雨是很难用常规的天气模式来模拟和解释的。诸如此类的极端强降雨事件给中国的水文气象研究人员带来极大的挑战:这样罕见的接近世界记录的大暴雨有没有可能再现?它出现的天气形势和气候背景是什么?如果莫拉克台风移动的速度再快一点,它有没有可能在福建的北部或是浙江的南部降下如此异常的暴雨?PMP估算时怎样来考虑有横向水汽入流时的情形?又如何来定量地考虑“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当类似莫拉克台风袭击我国东南沿海大陆时,是否可能造成类似2005年8月底美国卡特里拉飓风(Hurricane Katrina)登陆美国新奥尔良时形成的特大洪涝灾害,对沿海城市造成巨大的破坏?我国沿海地区的防洪规划如何来应对这种新的挑战?这些问题都是水文气象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问题,是水文气象研究的机遇也是挑战。结合中国地理水文气象的特殊性,研究PMP估算新方法,特别是资料稀少或短缺地区,是当前急需的事情。单靠水文学科或气象学科已无法培养出适用的人才,必须加强水文、气象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整合,因此对水文气象的人才需求尤为强劲迫切。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水电开发潜力、发展空间巨大。进入21世纪,面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新形势、新任务,水电作为清洁能源的发展优势更加突显。目前我国水电装机约2亿千瓦,西南水电开发比例只达到30%多,而发达国家已达70%~80%,北欧有的国家甚至达到90%左右,大型水电工程和核电站建设的防洪设计需要大量的既懂水文又懂气象的、能从事“可能最大降水(PMP)估算”的人才。此外,全国80%的大坝防洪设计标准需要重新计算。在中国和美国,大型水利工程和核电站工程的防洪设计标准、设计规范都规定了必须进行可能最大降水—可能最大洪水估算。同时也需要推求稀遇频率的洪水,这都是防洪设计标准研究的范畴,最新的研究方法都是通过水文气象途径来实现的。可是,实际工作中往往很难找到既懂水文又懂气象的合格人才,这是工程设计和管理部门最感头痛、也最需要的地方。

江河的防汛工作,过去使用水文预报和利用分蓄洪区,基本上可以防御较大洪水。在防洪形势严重时,也可以采取临时扒口和有计划的分洪来避免大提溃决的灾难局面的发生。可是现在由于分蓄洪区的人口越来越密集,工农业生产越来越发展,使用分蓄洪区的难度越来越大,扒口分洪的办法更难实施,因此就要更加重视暴雨洪水的预报工作。暴雨洪水的监测、预报和警报系统,特别是山洪预警预报系统,将是近几年来我们国家水文与气象最有前途的结合点之一,这也需要大量既懂水文又懂气象的人才。

近年来,每当夏季暴雨来袭,大城市屡成泽国,内涝问题成为近期困扰中国城市的燃眉之急。防涝成了每年夏季城市应急的“必修课”。如何治水,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安全的新命题。城市内涝的防治和城乡防洪规划也需要水文气象人才[5]。

水文气象专业毕业后能够在全国水利部门各勘测设计(规划)院、核电建设部门、城建部门、环保部门、水利(文)局、各大流域机构、气象、海洋、民航、工程施工单位、中外合资公司、教育部门、部队等部门从事理论与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该学科或相关专业研究生。据招生反馈信息,2010和2011年,各大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招收的水文新人中懂气象的毕业生都得到优先录用。

三、水文气象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1. 水循环要素监测。

水循环要素监测主要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监测降水和蒸发等水循环要素的特征及其变化。降水监测包括降雨量、降雨强度(在降雪地区监测雪的覆盖面积和雪深)的监测。测定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方法,有直接测定(降雨用雨量器、雪深用量雪尺测量)和间接测定(雷达监测资料、卫星云图估算)两种。蒸发量监测是对某一地区水体表面蒸发量的观测,一般用蒸发器测定。由于蒸发器与实际水体的物理条件不同,蒸发器测的蒸发量均大于自然水面蒸发量,且随着器皿的形式、安装方式和不同季节而异。因此,必须通过实验求出蒸发器的折算系数,以此估算实际蒸发量。

2. 精细降水预报。

就降水预报而言,尽管水文气象学与气象学从观测本身上看没有什么不同,但要求不同。水文气象要求降雨预报的精细化,即降雨的落区、降雨的时程变化以及面上平均降雨。水文气象学的降雨(或融雪)预报是针对河道防汛、水库防洪、兴利调度以及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而进行的专业化预报。降雨(融雪)、洪水、洪灾三者既有内在联系又有本质差别。水文气象预报力图将大气环流等气象条件与水文特征紧密联系起来,把降雨的天气模型与洪水模型结合起来(在积雪地区则要考虑融雪率及其径流问题)。一般在进行降雨预报的同时,还根据河流流域地貌、流域水分状况、水利工程质量和标准以及降雨和径流的关系等因素,针对防洪要求做出未来暴雨、洪水可能发生地区的预报;鉴别和判断流域发生非常洪水的可能性;洪水发生后,预测洪水发展趋势以及库区来水预报等。为了提高暴雨落区、落点、落时预报的精度,当前已发展了一种以气象卫星、气象雷达、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相结合的暴雨监视和短时预报(见天气预报),预报时效为几小时到十几小时,预报精度较高。它有可能将降雨预报和洪水预报完全结合起来,从而延长洪水预报时效并提高洪水预报精度[6]。

3. 可能最大降水。

PMP是指特定流域范围、一年内一定历时可能的理论最大降水量。这种降水量对于大型水利枢纽的设计运用是十分重要的。一般这些工程要采用可能最大洪水(PMF)作为保坝标准。推求可能最大洪水的方法之一,是先确定可能最大降水。确定可能最大降水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是暴雨(或融雪)频率分析,也就是把年极值降雨当作随机事件来处理,即根据实测的和调查的暴雨(或融雪)资料,推算出极为稀遇频率的降水量,一般称为统计学方法。另一种是成因分析方法,即根据形成暴雨的基本因素──水汽和动力条件,拟订合理的模式,使这些影响因素的指标极大化,取其在气象上所能接受的物理上限值,然后将这些指标组合在一起,构成更严重的、但在气象上和水文上可接受的时序,推估可能出现的最大暴雨量。此外,还有暴雨移置法等[7]。

4. 防洪设计标准。

水文气象分区线性矩法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通过水文气象途径对水文气象极端事件进行分区频率计算的方法。美国NOAA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首先采用这种途径对降雨极值进行频率分析,确定防洪设计标准,并定位国家标准。

5. 水文气象集合预报和流量概率预报。

这是一种考虑了降雨不确定性的水文—气象耦合的动态数值预报系统,它综合应用了水文学和气象学的理论通过改变不同的初始条件去模拟各种可能的未来天气情势,以概率的形式考虑了预报的不确定性,以提高降雨预报的精度和预见期。另外,考虑了某地某时段的历史降雨的统计特性,结合当时的天气形势,推测当地未来一段时间可能的降雨情势,再结合水文学原理,做出河流流量预报及其变化范围,这就是河流流量的概率预报。以上这些都是水文气象学研究的新领域[8]。

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独特的资源优势

经过长期的积累与发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南京气象学院)形成了以大气科学为核心的学科体系,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和资源体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具有“气象人才”摇篮的美誉,在大气科学方向具有雄厚的实力,气象学学科1981年建立硕士授予点,1988年被评为中国气象局重点学科,199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2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长期以来,学校为我国乃至世界各国输送了大批的气象技术专业人才,很多毕业生成为各级气象部门的业务和科研骨干。

为充实大气科学的学科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挥学科交叉优势,本校于2009年10月17日成立了应用水文气象研究院,特聘原美国NOAA水文气象设计研究中心首席统计水文学家林炳章教授回国主持研究院的工作,依托本校大气科学学科的学术优势,开拓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水文气象研究领域的深度和广度。成立两年来,应用水文气象研究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世界上只有4个水文气象研究中心,分布在俄罗斯、瑞典、英国、乌克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水文气象研究院(AHMRI)是国内第一家以水文气象学为主攻方向的专业研究和教育机构。

面对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群雄奋起的局势,我校积极开拓,勇于进取,敢于争先,树立了“建一流特色重点大学”的发展目标。在这一发展目标的指引下,我校水文气象方向,依托大气科学专业雄厚的科技资源和学术优势,在现有学科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努力推进水文气象交叉学科的发展,通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努力培养从事水文气象事业的应用人才。

我校大气科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37人,其中专任教师92名,专职实践教学人员25名,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23人、副高24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28名,有博士学位的64人,40岁以下教师博士化程度达100%。学院另有海内外兼职教授60余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江苏省“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6人、江苏省“青蓝工程”1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应用水文气象研究院(AHMRI)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博士后2人,博士9人,是一支研究力量雄厚、学科结构合理、年轻有后劲、教学科研能力强的优秀队伍。目前,水文气象专业方向的师资、管理队伍建设已具初步框架。在未来3年内,预计引进优秀博士8~10人,届时研究院专任教师规模增至25人左右。同时,大气科学学院在大气相关学科方面师资雄厚,可以提供相关学科教学必要的支援。这些均为水文气象专业设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办学条件。

另外,大气科学学院设有教学科研型气象台和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这为水文气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应用水文气象研究院出面组建了一支“水文气象防洪减灾海外学术团队”,承接了两项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项目和香港地区“可能最大降水估算前期可行性论证”研究项目,主导并联合河海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等单位,共同申报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在水文气象领域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取得了良好的科研成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国内率先成立水文气象(方向)本科专业,成为中国首家培养水文气象专业本科生的高校。

参考文献

[1]http://www.nanjing.gov.cn/mjxw/200910/t20091018_281097.htm

[2]雷Wen,查尔斯A.Lin.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J].水科学进展,2003,14(5):667-674.

[3]董李勤,章光新.全球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水文的影响研究综述[J].水科学进展,2011,22(3):429-436.

[4]尹茂祥.莫拉克台风重创台湾[J].两岸关系,2009,(09):12-13.

[5]http://news.qq.com/a/20100712/001008.htm

[6]王艳兰.2007年6月7日大暴雨定量降水精细化临近预报初步探讨[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S2).

[7]王国安.可能最大暴雨和洪水计算原理与方法[M].北京: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

设置专业 篇9

一、公共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管理”的基本范畴及概念学术界存在许多争议, 这些争议集中表现为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等各自研究领域的区别与关系上。

管理按照其适用领域的不同分为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两大类, 而公共管理按照其适用领域的不同分为立法管理、司法管理、执法管理、国有企业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在我国主要体现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 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1]。因此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方向含有科技事业管理、教育文化管理、卫生医疗管理与体育事业管理。但现有的认识误区有把公共事业管理等同于公共管理, 把公共事业管理的某一个专业方向等同于公共事业管理的全部, 从而造成了专业方向定位要么笼统、要么不精确。

二、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地处河南省的高校共有33所, 通过对各高校网站和部分高校专业设置方案的查询与数据统计分析, 发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 专业方向门类不齐全

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成为高校新设专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但仍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调查显示:33所高校中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方向的共有16个院校, 占调查对象的48.5%, 同时开设两个及两个以上专业方向的只有5个, 占开设的3 1.3%。

2. 各高校基本依托自身优势开设有限的专业方向, 没有囊括所有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如师范类院校开设教育管理方向, 医学类院校开设卫生管理方向, 还有院校按照特殊需求 (中原工学院) 设置的空中乘务与空港管理方向等等。

3.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混同。调查对象中只要开设有不同专业方向的高校, 全部都是把专业与专业方向平级;均遗漏科技事业管理;部分高校混同了专业区别, 生搬硬套, 如社会工作、文秘管理等。

(二) 专业归属划分不统一

如表1所示, 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院系归属上“各自为战”, 对该专业认识缺乏科学性, 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同一专业隶属不同院系。以郑州大学为例, 体育管理在两个不同院系均有设置。

2. 不同专业隶属不同院系。如河南师范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 教育管理方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教育科学学院, 再如安阳师范学院教育管理方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教育科学系, 文秘方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汉语言文学系。

3. 专业所隶属的院系性质不统一。在15所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及其相关方向的高校中, 该专业所隶属的院系名称、性质存在较大差异, 即便是在设置上存在共性的“公共管理学院 (系) ”也只占开设的2 0%。

(三) 专业课程的设置不科学

在教育部和各高校共同努力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取得可喜的成果, 但是当前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仍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1. 专业课程体系缺乏完整性。

表1显示: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课程涉及管理和公共事业两个领域, 公共事业管理开设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9门课程, 教育管理6门, 体育管理和城市管理均为4门, 卫生事业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均为2门, 没有一个专业开齐两个领域的所有课程, 所有专业均没有开设战略管理学、决策学和科学技术管理学三个课程。

2. 专业课程选择缺乏统一性。

如表2所示, 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课程选择上缺乏共识, 有20%没有开设管理学和公共关系学, 90%没有开设领导科学和公共行政;分别有1 0%、3 0%、4 0%的院校没有开设人力资源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和公共财政;一半院校没有开设公共政策。

3. 具体方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缺乏专业必修课。

教育管理缺乏66.7%的管理领域课程和60%的公共事业领域课程;卫生事业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两个领域课程分别缺乏83.3%和90%;体育管理分别缺乏66.7%和80%;城市管理没有开设管理类的任何课程, 缺乏公共事业领域60%的课程。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社会各界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国情、省情、市情发展需求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规律认识不足, 这是造成当前我国该专业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 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建设理论体系不完善、实施方案不系统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起步晚, 时间短, 专业建设指导理论有待商榷, 具体实施方案不够完善, 使得该专业建设与发展相对缓慢、混乱。这在河南省33各调查对象身上体现明显, 当前各高校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上莫衷一是, 且存在相互模仿、相互抄袭的现象, 这必然阻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地域内的发展。

2.专业师资力量缺乏、硬件设施和学术交流不足

当前高校设置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依托于原管理专业、社会科学专业或行政管理专业的师资筹建的, 有一定的现代管理学、经济学的基础, 但是缺乏教育、卫生、环保等专业性强的教师队伍, 这势必会影响专业方向开设的种类、数量、质量, 也会影响教学及学生的质量[2]。加上缺乏专业教学必需的实验室、实习基地和国内外高校间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的学术交流, 使得部分专业方向的开设“心有余而力不足”。

3.部门利益博弈

当前部分高校各院系旨在追求本部门在行风评议、教育教学、科研评估等方面利益的最大化, 因而抵制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及其相关方向的院系安置办法重新洗牌, 这使得专业的院系归属不统一, 这种发展过程中非常态的利益博弈无疑是目光短浅, 对专业前景认识不足的表现, 必然破坏专业建设发展的土壤。

4.盲目扩招

自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立以来, 其以非正常的速度迅猛发展, 各高校未对自身专业发展硬件、软件资源进行全面、必要的评估;未对地域内人才需求做实地调查和科学预测;未对专业学生相关职业生涯做科学规划而盲目扩招, 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及其相关方向成为接受专业调剂学生的“集中营”, 学生缺乏专业学习意向和兴趣必然影响教学质量。

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建议

在美国, 公共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为政府机关和非营利组织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 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 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以及中高级职员[3]。此外, 美国公共管理学科最重要的课程包括公共管理的理论、操作、组织行为和领导力培养 (85门课, 平均每个院系有5门) , 政治法律制度介绍 (55, 平均3门) , 地方政府和经济发展 (51, 平均3门) , 此三类课可归纳为一般意义上的公共基础课, 加起来191门, 算重头课[3]。由此可见,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当注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专业课程体系的原则框架应体现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机结合, 专业知识和非专业多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4]。

总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应当以学生为中心, 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人本原则, 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走出一条引领时代潮流、符合我国国情的建设道路, 为我国公共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通过对河南省33所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方向、学科属性、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 发现由于专业设置时间短、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社会需求多样等因素, 导致了当前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方向门类不齐全、院系归属杂乱、课程体系庞杂等问题。依据实际调查和国外专业建设经验, 可从专业教育制度、专业培养方案、师资力量和课程体系设置等角度来规划专业建设。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体系,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R].1998

[2]宋桂芝, 洪瑾.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与设想[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1 (4) :86

[3]阳盛益, 杨雪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经验借鉴与改革思考[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8 (6:) 756-760

关于设置“设备工程”专业的设想 篇10

一、急需培养设备工程管理人材

根据人才市场提供信息, 在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对设备工程人才需求十分迫切。目前, 企业设备部门管理技术人员70%从相近或相关专业 (本科) 调配上岗。一方面进入设备管理岗位后, 感到对设备管理技术不熟悉, 另一方面原学校专业知识大多被荒废而无法起到更大作用;另外30%设备部门管理技术人员是从内部提拔上岗而来, 对设备工程理论内涵的理解要花费很长时间。而设备的专业技术人才短缺情况更为严重, 而且在知识面、能力、职业素质、实践经验等方面, 对214家各类企业抽样调查情况来看, 差距也是很大。详见表1、表2、表3。

为了解决设备工程人才需求迫切性, 全国各地有关部门组织多种形式培训, 但这些短期在职培训, 毕竟花的代价太大, 而且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设置“设备工程”专业必要性

设备是提高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设备是指可供企业在生产中长期使用, 并在反复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和功能的劳动资料和物质资料的总称。它包括机器、仪器、炉窑、车辆、船舶、工业设施等。

1. 现代设备的特点

(1) 大型化。大型化是指设备的容量、规模和能力越来越大。例如:我国石化行业中合成氨生产装置, 20世纪50年代年产只有6万t, 现已建成的大型装置年产量已达60万t;冶金行业的宝钢高炉容积为4063m3, 日本新日铁最大高炉容积为5150m3;发电设备国内已能生产30万kW的水电成套设备和60万kW的火电成套设备。设备的大型化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2) 高速化。高速化是指设备的运转速度、运算速度以及化学反应速度等大大加快, 从而使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例如:纺织工业中国产气流纺纱机的转速达6×10000r/min, 国外可达10×10000r/min;电子计算机方面, 国产银河Ⅱ型计算机运算速度达10亿次/s;前几年, 由联想集团研制成功“深腾6800”超级计算机, 运算速度达4万亿次/s;2009年10月29日, 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的“天河1号”超级计算机, 运算速度达1206万亿次/s。

(3) 精密化。设备的精密化是指最终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越来越高。例如, 制造业中的金加工设备, 20世纪50年代的加工精度为1mm, 80年代提高到了0.05mm, 到2005年期间加工精度又比80年代提高了5倍。目前, 主轴的回转精度达0.02mm、加工零件圆度误差<0.1mm的精密机床已得到广泛使用。

(4) 电子化。由于自动控制与计算机科学的高度发展, 以机电一体化为特色的新一代设备, 例如, 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制造系统等已广泛用于生产。

(5) 自动化。自动化是指对产品生产的自动控制、包装以及设备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报警、反馈处理。在我国汽车制造业已拥有多条锻件、铸件自动生产线;宝钢二炼钢二连铸单元采用了4级计算机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

2. 当前设备工程的新动向

(1) 设备投资费用越来越大。目前企业设备工艺先进、性能高级, 所以设计和制造费用都很高。大型、精密设备价格一般都达几十万元, 进口高级设备价格更加昂贵, 有的高达几十万美元。现代企业设备投资一般要占固定资产总额的60%~70%。

(2) 设备运行成本日益增大。现代设备的能源、资源消耗量大, 运行费用也高。同时设备维护保养、检测检验费用也十分可观。据统计我国冶金企业的维修及检查费占生产成本的8%~10%。

(3) 故障停机造成经济损失巨大。现代设备生产效率高、作业连续性强, 一旦发生故障停机造成生产中断, 就会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例如, 鞍钢的热轧板公司, 停产一天损失利润100万元;北京燕山石化公司乙烯设备停产一天, 损失400万元。

(4) 发生事故带来严重后果。由于设备在高速、高负荷、高温、高压状态下运行, 承受的应力大, 造成设备的磨损、腐蚀也大大增加。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环境污染, 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5) 社会化协作发展迅猛。设备从策划、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到使用、维修、改造、报废各个环节要涉及不同行业的许多企业。同时改善设备性能, 优化设备效能, 更好的发挥设备投资效益, 不仅需要企业内部努力, 而且也需要社会上的协作配合, 所以设备工程已经成为社会系统工程。

3. 设备工程持续的发展

现代设备工程是以设备的一生为对象, 包括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 (指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改造直至更新、报废) 以及设备的价值运动状态, 即设备的投资、运行、维修费用支出、折旧、改造资金的筹措、支出等的管理, 以确保设备良好状态, 并保证设备的有效使用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 系统理论的应用扩展。企业对设备实行自上而下的纵向管理以及各个有关部门之间的横向管理, 这些都是系统理论的体现。现代设备工程已成为多学科的交叉, 包括运筹学、综合工程学、行为科学、可靠性工程、工程经济学、人机工程学等。通过对系统进行分析、评价和综合, 从而建立一个以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为目标的系统, 保证用最有效的手段达到系统预定目标。

(2) 设备维修专业化。现代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生产实践证明, 专业化生产必须采用高效专用设备才能使劳动生产率提高、质量好、成本低。同样设备修理的专业化, 具有维修效率高、修理质量好、修理成本低、服务周到等优点, 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减少固定资产占用额, 降低备品配件积压资金, 从而提高设备工程的经济效益, 使设备的技术性能更快适应生产的发展。

(3) 设备管理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推广, 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企业已采取了自动控制的生产管理系统, 并逐渐在设备管理与维修部门中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

计算机信息系统除了广泛应用自动控制和检测技术外, 还具有数据处理的能力, 完成数据报表的统计分析以及计划的编制。在设备信息化管理中主要用于数据储存分类、统计计算和编制预算, 对维护记录、故障排除、停机工时、修理工时、修理费用、备件库存等均可用代码收集在数据库内, 需要时随时调出使用。

(4) 设备的可靠性。现代企业要求设备能长期可靠地工作, 不出故障及损坏。近几年设备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平均寿命、平均维修时间、可靠度、故障率、综合效率等已普遍推广和使用, 对于设备故障的控制起到积极作用。通过监测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 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监测和诊断, 根据实际状态进行相应的维修。采用振动、温度、噪声、油液分析等方法, 可以准确地判断故障部位和原因, 以减少维修时间和费用。

(5) 加快设备更新改造。

设备更新与改造是提高设备技术素质的重要途径, 对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 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重大意义。设备更新在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日益受到重视, 目前更新规模越来越大、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效果也越加显著。

(6) 节能减排是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环节。由于能源短缺已影响或危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低能耗少污染是当前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的主要指标之一, 而能源的消耗主要是设备, 因此在现代设备工程的节能减排这一特点也越来越明显和重要。

三、设备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

1. 设备是保证生产经营的前提

设备是工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 是生产经营的前提。劳动生产率不仅受员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影响, 而且还取决于他们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的完善程度。设备的技术状态直接影响企业生产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协调配合, 如果不重视设备管理, 会使设备生产效率降低或故障停机损失增加或引起事故, 破坏生产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所以现代工业企业劳动生产活动逐渐从依靠人的体力操作转移到依靠设备的技术状况。

2. 设备是提高效益的必要条件

企业在设备方面的费用 (如:能源和材料费、维修费、固定资产占用费、保险费等) 越来越多, 搞好设备的经济管理, 对降低生产成和提高企业效益本意义也越大, 同时设备的技术状态影响能耗、产品质量、原材料消耗、产品工时消耗等。

3. 设备正常运行是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有力保证

设备与人身事故不仅扰乱了企业的生产秩序, 同时也使国家和企业遭受重大的损失,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有效地预防设备事故, 减少人身伤亡, 减少污染物排放已经成为现代设备管理的主要考核指标。工业企业发生的设备故障和人身事故的性质和次数、环境污染客观上反映其设备管理工作的好坏。

4. 技术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技术进步的过程是劳动手段不断完善的过程, 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往往迅速地应用在设备上, 所以讲设备是科学技术的结晶。另一方面新型劳动手段的出现又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新产品的开发都靠设备来保证。力求设备每次修理和更新, 使设备在技术上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对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5. 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是保证质量的重要基础

产品质量直接受设备精度、性能、可靠性和耐久性的影响, 高质量的产品靠高质量的设备来获得。特定情况下, 发挥操作者的技能可以在精度差的设备上加工出质量高的零件, 但是往往质量不稳定, 并且效率不高, 不是最经济的加工方法。所以保证设备处于良好技术状态, 也就是为生产优质产品提供的必要条件。

四、“设备工程”专业设置

在校学生要坚持理论知识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从企业的实际出发, 以培养业务能力为主, 使学生毕业后具有管理、技术、经济的基础, 掌握和了解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 包括公共基础、生产技术基础、管理基础、设备管理专业等知识。通过对这些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贯通, 逐渐具备一门新型的设备工程学科专长, 构成新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如图1所示。

1. 课程设置

为了保证“设备工程”专业的教育培养达到人才需求的目的, 应对学生进行多学科、多课程的教学安排。笔者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粗浅建议, 具体见表4。

除了正规教师讲课的课堂学习环节外, 还应有实习环节, 实习教学环节的具体安排建议见表5, 关于各类课程的课程时数及比例见表6。

2. 研修课程

设置专业 篇11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课程设置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加入WTO后,最感到棘手的问题就是农业(农产品)问题。可以说,农业迈向现代化是我国提高世界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第一产业,基础经济的农业在这一新的时期能否腾飞,关键是提高其科技含量。而有一支高素质的从业人员,无疑是关键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农”字头专业不应任其萎缩,应从现阶段农业生产对从业人员的特殊需要这一角度深入探究、设置专业、改革课程,为新的时代培养新型农民。

一、针对当地农业生产实际设置相关专业,开设相应课程

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农”字头专业的萎缩尽管有多种原因,但是专业设置及其开设的课程一直沿袭以往传统而未能紧贴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没有能够紧跟农业生产的发展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农”字头专业毕业生应该无论在科学知识方面,还是在专业技术、劳动技能方面都要强于未经这类专业教育的从业人员。只有毕业生从事农业生产后能够显示出自身优势,才会增强专业吸引力。如果学生怀有“学不学习该专业,回家种地都一样”的偏见,那么学生及其家长就不会认可。自然,“农”字头专业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入困境了。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农”字头专业设置及其课程开设应改变以往过于注重农业理论学习的做法,要努力培养贴近现代农业生产实际的劳动技能,使他们毕业后能够尽快地发挥自身所学,以增强专业吸引力。

二、着眼引导未来农业发展设置相关专业,开设相应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农”字头专业设置及其课程开设应有前瞻性,要积极面对未来农业发展的特点,努力培养能够从事未来农业发展的高素质从业人员。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形成,日趋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所造成的竞争使农业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加之随着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农业生产受到发达农业国家的压力也将会越来越强烈。而目前这种以土地“包干到户”为主要特征的、带有某些自给自足性质的小农经济生产经营模式,是难以应对来自国内国外的这股巨大的压力的。可以说要“化解”这股压力,使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走专业化、规模化与集约化之路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农”字头专业设置及其课程开设应以未来农业发展这一特点为主,积极探索、引导与培养未来农民(即学生)把握这一特点去经营农业,使之更加适应未来社会的农业生产。

三、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设置相关专业,开设相应课程

随着WTO规定的农业关税保护措施的消失,未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肯定会发生大的变化。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活动类型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应积极加强对学生应对这一变化的知识、技术,甚至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引导。

可以想见,未来我国农业一定会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化、从分散型转向规模化、从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特点转变成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规律为特点。中等职业学校“农”字头专业的设置及其课程的开设要积极培养学生这类知识技能,为“三农”工作做出自身的贡献。

四、针对农业产品增产增值设置相关专业,开设相应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农”字头专业设置及其课程开设,不仅要促进农业产品产量的提高,更应向产品增值方面延伸与拓展。从某种角度而言,中等职业学校“农”字头专业目前比其他任何专业的“宽基础,活模块”都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加强“农”字头专业建设,要努力改变以往传统这类专业设置及课程开设僵化、单一的做法,要以农业增收和农产品增值为主要目标,使学生能够灵活地在农业生产中的各个领域、各种生产项目中都能有一定的技能(专长),要使学生能够依据市场的变化灵活转变经营方向。这样无论对学生自身,还是对整个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都会大大增强。

而这也会大大增强中等职业学校“农”字头专业的吸引力,从而促进专业建设和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五、结合产品加工、流通领域设置相关专业,开设相应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的“农”字头专业建设应该着眼于“大农业”,要和农业产品的加工、商贸及金融服务等专业相结合,要对与农业相关的各种技能都有所涉猎,努力改革以往只是局限在狭隘的农业种植(养殖)等方面的技能培养。

目前,在农业生产的加工、商贸与金融服务等领域中的这类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是属于低层次的经验型人才。现在中等职业学校“农”字头专业无论是在专业设置上,还是在课程开设上都远未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对这类人才的需求。而一些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毕业生又很少能亲临农业生产第一线。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中等职业学校应抓住这一时机,努力培养能够胜任农业产品加工、商贸及其金融服务等类型的初、中级应用型人才。可以说,开设有关农业加工、商贸与金融服务等“农”字头专业及课程,不仅是农业生产实际的需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总之,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的工作者应努力加强专业建设及课程的改革,以促进“农”字头专业的重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的意见,1999-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2005-03.

应用法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篇12

关键词:应用法语,课程设置

法语是联合国的五种工作语言之一, 以其精确性闻名于世;全世界有28个国家将法语作为官方语言, 仅次于英语;讲法语的国家面积为2062万平方公里, 也仅次于英语位居世界第二。这些都表明, 法语在国际事务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之一, 也在改革开放后加快了国际化的进程,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我国对法语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这些因素都促进了我国高校法语专业的发展。

一应用法语专业的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后, 各大主要外语学院法语专业 (四年制) 的招生规模扩大了将近一倍;十年间, 又有一大批学校新增了法语专业;不容忽视的还有, 各高校及社会开办的各类非学历性质的法语进修班也培养了大批懂法语的人才, 这些都表明, 中国的法语教育已呈高速发展趋势。

随着这样的“法语热”, 应用法语专业 (三年制专科) 在各大高校也有了显著的发展。与四年制法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 三年制应用法语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法语基础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虽然这个初衷是好的, 但是目前的应用法语专业教育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第一, 应用法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国内大多数应用法语专业的培养目标都包含有:“具备较强的法语表达能力, 成为适应法资企业, 旅游企业, 涉法事务的应用型法语人才。”这个培养目标实质上和本科法语专业的培养目标类似, 缺乏自己的特色, 没能体现出专科教育的技术性特点, 毕业生自然也缺乏和本科毕业生竞争的资本。

第二, 应用法语专业的生源问题。与本科教育不同的是, 应用法语专业招收的学生学习能力普遍不高。由于不善于学习, 修业时间又短, 加上法语本身很难掌握, 导致学生毕业时法语水平不高, 达不到具备较强的法语表达能力这一教学目标, 学生很难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第三, 应用法语专业教育缺乏宏观、科学、合理的规划。在“法语热”的大背景下, 很多高校不管条件成熟与否, 盲目开办应用法语专业, 缺乏合理的规划。此外, 目前开办应用法语专业的高校多为综合性大学, 对语言的教学规律并不是十分清楚。因此在招生时, 往往为了经济利益尽量多招学生, 导致班级规模过大, 一个班有30人, 有些甚至达到40人, 使得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教学前景堪忧。

第四, 师资问题。由于高校法语专业发展过快, 导致法语教师的数量、学历构成、职称比例、年龄结构、性别比例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还有些高校为了开办该专业, 直接招收本科毕业生任教, 对教学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此外, 在国内大学毕业的法语教师大多没有接受过FLE培训, 使用的教材也比较陈旧, 教学方法死板, 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第五, 应用法语专业缺乏社会认可。由于有大批的本科法语专业毕业生, 加上近几年大量法国留学生回国, 使得专科学生在毕业时不被看好。企业招聘的第一条往往是:具备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第二条则是:通过法语专业四级考试。而法语专业的四级考试是本科生才有资格参加的, 专科学生即使达到水平也没有参加这一考试的资格, 自然也拿不到相应的证书。

总之, 由于应用法语专业的整体设置都模仿本科法语专业, 不能突出自己的特点, 加上专科生学习能力不如本科生, 毕业后无法和大批的本科法语毕业生竞争, 导致全国应用法语专业的局面非常尴尬。为了求得生存发展, 应用法语专业不能一切照搬本科法语专业, 必须走特色路线, 重新审视教学体系, 定义培养目标, 科学系统地设置课程。

要解决以上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它涉及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师资配比、课程设置等多方面的问题。本文仅从课程设置这一点着手, 其他方面将在后续的研究中继续说明。

二应用法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应用法语专业为专科三年制, 全国各大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大同小异, 基本遵循传统的教学思路, 与本科培养模式相同, 注重语言基础, 同时设置有很多专业课程来提高学生的水平。但是, 由于受众是专科学生, 因此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 课程设置繁多。应用法语专业也分高年级和低年级两个阶段, 在低年级阶段通过精读、泛读、听力、口语等课程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问题是在高年级阶段, 应用法语专业还是模仿本科专业, 设置了笔译、口译、报刊阅读等课程。初衷是好的,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但是却没有考虑到专科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较本科学生差, 两年的学习还不足以达到欧标B1水平, 所以应该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继续打好语言基础上。

第二, 特色课程不突出。目前各大高校有一个共同的倾向, 就是在课程设置方面不注重特色的打造, 比如旅游院校应该加入与旅游相关的课程;外贸院校应加入外贸类的特色课程, 并且认真踏实地开展教学活动,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就业时有一定的竞争力。

第三, 教学大纲陈旧。很多学校的教学大纲很久没有修订, 已经落后于时代, 即使修订过, 也往往停留在表面, 很多老师并不按大纲上课, 而是根据自己的习惯, 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上课, 这样新教师往往会无所适从, 没有整体的连贯性。

第四, 课程设置缺乏宏观规划。目前的课程设置往往是照搬英语专科的课程设置, 并没有科学的规划和整体的框架, 各门科目的联系和分工也不明确, 先修课程、后续课程, 所上的学期数都由各个学校自行决定, 这样的课程设置体系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三课程设置改革方案初步构想

针对以上一系列问题, 根据其他专业的成功案例, 我们也提出了应用法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方案。 (1) 增加精读课程的学时, 精读课程应该贯穿始终, 从第一学期开设到第五学期, 并且保证每周8课时的教学量。精读课应该注重“精”字, 全面、系统讲述法语语音、语法以及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 要求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2) 听力会话课程从一开始就引入, 并且由外教授课。共开设5个学期, 每周至少4课时。语言不能独立于文化而存在, 由外教上课能让学生从一开始就体会到原汁原味的语言, 避免学生学成“哑巴外语”。 (3) 增加语法课程, 可开设3个学期, 每周至少2课时。对于基础较差的专科学生来说, 语法学习非常重要, 对语言基础的掌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上三点是保证学生在中教及外教的带领下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在这基础上, 应该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走特色路线。同时, 我们提出了模块教学, 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 选择以下适合自己的版块学习。

外贸、旅游模块, 从学生的就业需要出发, 开设北京导游、商务法语等课程, 使学生在进入职场之前对专业词汇知识等有个初步认识。阅读模块, 这一模块主要是弥补基础阶段阅读量的不足, 开设课程可以是法语泛读、文学选读、报刊选读等课程, 使真正对法国文化感兴趣, 有志在这方面发展的同学可以继续学习。视听说模块, 这一模块的主要课程为法语视听说, 它以法语听力、法语口语等课程为先修课程, 利用多媒体技术, 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 在课程设置上, 我们提出了“金字塔结构”, 塔底为基础阶段 (1、2年级) , 塔尖为各个模块 (3年级) , 但是在这里, 模块部分的重点并非继续增强学生的语言知识能力, 而是重在特色技能的培养。当然, 课程设置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还涉及课时的分配、学期的搭配等众多问题, 这里我们只是针对专科生的实际情况, 提出课程设置的初步构想, 目的在于抛砖引玉, 使更多的业内人士重视这一问题, 力争培养出具有实际运用能力的法语专科生。

参考文献

[1]郑书九、刘元棋、王萌萌.全国高等院校西班牙语专业本科课程研究:现状与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国语文双月刊) , 2011 (4)

[2]吴湘.近年来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 2010

上一篇:润滑油市场下一篇:高中历史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