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设置原则

2024-09-27

专业化设置原则(通用12篇)

专业化设置原则 篇1

从1963年开始到现在, 我国共进行了四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 最近一次是教育部从1997年开始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第四次修订, 并于1998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 新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专业的种数由504种减少到249种, 减削幅度超过一半。但在目前, 我国高校在专业设置、调整、管理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如专业设置趋同现象、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专业设置滞后雷同、缺乏科学论证, 等等[1,7]。那么,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教育自身发展的特点, 高校在本科专业设置时究竟需要遵从怎样的原则才能规避或减少问题和矛盾?我试图从市场化视角出发, 谈谈自己的认识, 以求教于同仁。

一、实现知识本位、个人本位、社会本位三种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有机融合

高等教育价值观是高等教育价值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 是人们对高等教育基本价值的信念和理想。在高等教育思想史上, 以高等教育价值主要在于个人、知识或社会作为分界, 形成了个人本位、知识本位和社会本位三种高等教育价值观[2]。

这三种高等教育价值观各有侧重, 各有利弊。个人本位对个人的尊重, 对个体权利的推崇, 有利于在高等教育中突出人的主体性作用, 重视个体潜能的发展, 但同时也反映出其缺乏共同目标指引的缺陷, 毕竟社会的发展需要向心力;知识本位提倡为知识而知识, 为学术而学术, 有利于在高校实践中突显学术和科学的价值, 但却存在脱离社会之嫌;社会本位强调了高等教育的工具价值, 有利于将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 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家、社会的需要, 但同时也忽视了个人的发展, 并可能违背知识的内在逻辑。

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过程中, 始终受到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在我国, 对前苏联教育模式照搬的影响在今天依然发挥着强烈的作用, 过去在知识本位和社会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 我们的高等教育取得了时段性的成绩, 但在新时期, 高等教育面临着由于自身价值定位而带来的瓶颈, 我们的教育究竟是为知识、为个人、还是为社会?答案众说纷纭, 我认为是三者的结合。在高等教育要面向未来、加速国际化的今天, 高等教育既要发挥对我国传统文化及科学知识保存、传承和发展的作用, 又要重视教育过程中对个体自由天性的尊重, 以及个性的发展, 同时还要突出对社会的凝聚提升作用, 那么, 对三种价值观进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取其优点, 避开缺点, 将三者优点有机结合起来, 来指导我们在专业设置理念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无论任何时候, 人都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在我国, 长期以来教育忽视对人个性的发展、对自由的追求等, 导致对人自身健康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今天, 我们在选择、认定专业设置理念时, 不但要吸取三种价值观的优势, 而且要突出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 因为没有个人潜能的发挥, 就不可能有对文化的创新, 不可能有社会的不断前进。良好的个人素质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 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早已证明了这一点[3]。

二、专业设置预测要与市场预警机制紧密结合

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均衡理论告诉我们, 劳动力供求的数量和结构必须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基本一致, 才能使劳动力市场达到供求均衡。所以, 高校在设置专业时, 要充分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要对劳动力市场作深入的调查和预测。要加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前瞻性, 在立足于现实, 解决已有问题的情况下, 兼顾社会发展的未来需要, 使高等教育的专业发展能够引导并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何为市场预警机制?顾名思义, 就是一套用于快速捕捉市场变化的系统或管理行为, 它的任务就是告诉社会:市场需要什么, 需要多少, 何时需要。对于高校来说, 专业设置预测有助于我们提前做好准备以迎接市场的变化, 学者们已经敏锐地看到这一点, 同时, 我们不得不思考, 专业设置预测受哪些因素影响。招生和就业率是市场对高校专业设置最鲜明的反馈, 如果没有将招生和就业情况真实及时地反映在市场上, 没有对市场作出准确的预测, 高校对专业设置就很难作出适应市场变化与需求的反应和预测。一个基于市场需求预测的预警体系的建立将从源头上提升高校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通过提升市场预测质量这个源头去改善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让高校由事后的被动应对变为事前的主动掌控。所以, 高校如果要对专业设置做出相对准确的预测时, 就要重视对市场预警机制的研究, 将专业设置的预测与市场预警机制有机结合起来, 努力加强高校专业对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

三、专业设置要满足社会需求, 但不能盲从市场

高等学校自产生之日起, 就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 形成了培养人才、发展科学, 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而专业是高等学校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纽带之一, 高校通过专业设置与调整来适应社会的变化与需求, 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人才, 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故而满足社会的需求是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主要依据之一。

但目前, 我国一部分高校由于热衷于追求专业齐全, 盲目适应市场, 致使专业设置出现雷同等现象屡见不鲜[4]。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 高等教育本科专业必须作出积极响应, 在其设置和调整方面要努力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需求, 但同时, 也要保持专业设置的相对稳定性, 不能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当作高校专业设置的唯一依据, 不能盲目跟随市场变化。

首先, 市场经济运行有其自身规律, 如自发性、灵活性特点及盲目性等缺陷。周远清指出:“高等教育的某些活动规律, 如超前性, 周期性, 专业结构的相对稳定性等, 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之间存在着固有的矛盾。”[4]二者之间存在矛盾是其各自的规律所决定的, 也是正常的, 所以, 我们不能违背规律去消除这种矛盾, 只能以一定的方式调和, 尽量减少矛盾带来的负面影响。再者, 市场经济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盲目性缺陷, 高校在专业增设及调整时, 不能被市场的表象所迷惑而盲从市场。

其次, 本科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理论型或应用型人才, 而不仅仅是技师或工人。本科教育的学术性决定了一些专业更加侧重于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尤其是基础理论性专业, 而这些基础理论在市场层面很难得到及时而准确的反馈, 但从科学发展的逻辑角度讲, 这些专业是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所以高校在专业设置及调整时要进行宏观统筹, 要在尊重知识内在逻辑的同时, 力求适应市场变化。

四、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多样化的协调

建国以来, 我国进行了四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 其中第四次主要力图解决的就是“专业划分过细、范围过窄, 有的 (专业) 名称欠科学、不规范, 门类之间专业重复设置”[5]等问题。如今, 高校的通才和专才之争又愈演愈烈, 究其原因, 我们不难发现课程设置的影响。

专业与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是密切联系的, 支撑专业的基础元素是课程, 专业口径的拓宽无疑必须依靠课程来实现;同时, 通才与专才首先可以通过知识面与职业适应能力面来考查, 在高等教育学领域, 可将通才看作是广义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才则是狭义的“高级专门人才”;从更深层的心理机制来分析, 专才在确定的专业方向上更多的是依靠自己所掌握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去工作, 而通才在不同的专业方向上则较多的依靠自己的一般能力去工作。拓宽专业口径, 培养适应性强的“通才”, 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3], 上述所谓的专才的专门知识、技能和通才的一般能力差异主要是由于高校专业口径的宽窄导致的, 而拓宽专业口径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转变以往的课程观念, 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贯穿其中, 进行“厚基础, 宽口径”的人才培养, 在广博的基础之上, 拓宽专业口径, 是学生在拥有较强的理论基础上, 在各个专业领域内各有所长。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而且能促进多样化人才的培养。

五、高校自身优势与专业特色相结合

加州大学原校长田长霖应邀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指出:“世界上地位上升很快的学校, 都是在一两个领域首先突破。一个学校不可能在很多领域同时达到世界一流, 一定要有先后, 研究型大学一定要想办法扶持最有益的专业, 把它变成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如果不追求卓越, 就会平庸。在考虑自己的专业布局时, 大学不应该追求专业齐全、追求热门, 而应该追求特色、优势和高起点[6]。每个高校由于地理位置、历史传统、办学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都会呈现出其独特的背景, 一些高水平的学校在面临新的发展阶段时都会作SWOT分析, 即对学校本身的优势、劣势、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 这有助于学校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并进行定位, 专业设置也类似于此, 在新设一个专业时, 我们必须问自己几个问题:是否有充分的条件来办好这个专业, 能否在可见的未来办出高水平?要设置的专业和自身基础的关联度如何?和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 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是否一致?只有学校在充分了解自身特点的情况下来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 才能集中力量办出特色专业, 通过特色专业的发展来促进其他专业的提高, 从而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和市场对高等学校专业的多样性需求不断加强, 但现行的专业设置及调整又存在诸多问题, 文章从本科专业设置的教育价值观、市场预警机制、劳动力市场、人才培养多样化及专业特色等五个方面对我国本科专业设置的原则提出了几点认识。

关键词:市场经济,本科专业设置,原则

参考文献

[1]汪晓村, 鲍建强.我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史演变和现实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27) :1.

[2]胡建华.高等教育学新论:新世纪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3]任丽清, 李世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 (31-3) :55-58.

[4]周远清.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问题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 (11) :364-365.

[5]卢晓东.中美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 2001, (2) :22.

[6]邓岳敏.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趋同问题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9) :21.

[7]阳容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于调控研究[学位论文][D].上海:高等教育学专业, 2006.

专业化设置原则 篇2

各设区市教育局,省属中等职业学校:

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和《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9]3号)等文件的要求,为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突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重点的职业教育思想,更好地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制定教学计划,执行新颁布的教学大纲,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行为,现根据经济区建设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的需要,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真组织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

(一)实施性教学计划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和教师组织具体教学的重要依据,各地和学校要认真组织学习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以下简称原则意见),按照“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德育为先;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加强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的管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二)实施性教学计划要依据《原则意见》,按照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结合考虑地方及行业经济发展的实际,由学校根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组织编制。2009年秋季入学的新生,从新学年开始按新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教学。

(三)实施性教学计划必须明确专业名称、招生对象与学制、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学制1年。积极推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建立“学分银行”,允许学生采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

(四)实施性教学计划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技能要求科学设置课程,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大类。

公共基础课程含德育课、文化课(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课、艺术(或音乐、美术,以下同)课等必修课程及其他选修公共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约1000至1100学时。

专业技能课程含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习实训。每个专业至少确定3-5门突出体现技术应用能力、岗位工作技能以及职业资格考核所需的课程作为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约2000至2200学时,其中实习实训作为必修课必须保证安排1000学时以上。

心理健康作为选修课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物理、化学等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课程,可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也可以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安排。学校还应根据需要,开设民族团结教育以及关于安全教育、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人口资源、现代科学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

(五)实施性教学计划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每学年教学时间为40周(含复习考试),每周为28-30学时,顶岗实习一般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1学时)安排,三年总计约为3000-3300学时。必修课应占总课时的90%,选修课为10%。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一般16-18学时为1个学分,三年总计不得少于170学分。实行招收普通高中的专业,学制一年,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实习实训累计总数不少于500学时。每年9月1日统一为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开学时间,具体校历由各地或学校编制。

德育课、体育与健康课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每周必须各安排2课时。艺术课原则上安排学

生在校学习两学年,每周安排1课时。部分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可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及区域经济、行业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课时比例在公共基础课程总课时的15%以内上下浮动调整。

(六)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尚未制定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专业,各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原则意见》,在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本专业职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吸纳有关行业、企业专家和用人单位的意见,进行专业岗位工作分析和教学分析后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

二、认真组织实施新教学大纲

(一)中等职业学校新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组织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的教学大纲和部分基础性强、规范性要求高、覆盖专业面广的大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由国家统一制定。

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要认真学习、理解把握教育部颁布的新大纲的精神和要求,掌握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的特点,明确教学要求,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二)公共基础课程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为终身学习打基础。课程设置和教学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选修课含心理健康及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课程。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必须严格按照教育部已经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与《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执行,总课时为128-144,不得随意删除教学内容和删减教学课时。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均为必修课。文化课新大纲对教学内容设置了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语文、数学、英语)或基础模块、职业模块(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模块是国家规定的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可结合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实施教学;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学校可根据各专业的不同要求和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要自行确定教学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为必修课,应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组织教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要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有机整合体育和健康教育两门学科中相关的内容、方法、原理,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发展。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应安排进行1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艺术课以促进学生艺术能力与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注重学生综合艺术能力和审美水平的整体提高。要充分利用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不断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与个性发展,为学生终身有激情、有创意地投入学习和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专业技能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应当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采用基础平台加专门化方向的课程结构,设置专业技能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基础课是专业技能课程的基础平台部分,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为学习专业课(含实习实践)打基础。专业课课程内容应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并能及时反映本专业领域的新工艺、新技术和地方特色,课程结束应安排技能训练水平测试和检验。进一步完善学生“双证书”制度,在学生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实习实训

(一)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要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

[2004]8号)和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09]11号)要求,在充分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根据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不同课程教学特点,落实各学科思想道德教育任务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对中职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民族团结的教育;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进行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精神的教育;进行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的教育;进行敬业、乐业和创业精神的教育,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安排足够的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各种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努力拓展新形势下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含顶岗实习)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学校要与企业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处理好学生“工”与“学”的关系,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但第一学年不允许安排顶岗实习。

(三)要认真执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学校要健全完善实习管理制度,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要选派指导教师到实习单位全程参与实习管理和相关服务工作,建立学生实习管理档案,定期检查实习情况,处理实习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确保学生实习工作的正常秩序。同时要求实习单位有专门人员负责学生实习工作,推荐有经验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四、加强教材使用管理,保证教学资源质量

自2009年秋季新学年一年级新生起,各中等职业学校必须选用国家已经出版发行的国家规划新教材及国家规划新教材出版单位编写的相关课程的教辅读物,原则上国家已经开发出的课程和教材,省、市以及学校不再另行开发、编写,避免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和教材质量的降低。

各地和学校可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选择使用由教育部审定发行的国家规划新教材。德育课、文化基础课必须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德育课、文化基础课立项教材目录》中选用;专业课应在教育部陆续编写发行的国家规划新教材中选用。

五、建立省、市、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一)各地要设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健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确保新一轮教学改革目标的落实。

(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新一轮教学改革实施过程的管理,发挥职教教研部门对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新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的执行力度等方面进行指导、监督作用,组织开展对所属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检查评估工作,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检查评估结果作为衡量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

(三)各中等职业学校应建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加强对本校实施新教学大纲过程的监测,定期进行有关教育教学质量的数据采集、科学测评与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新教材使用的管理,保证教学资源质量,确保新一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顺利进行。我厅将在适当的时候,对中等职业教育教材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专业化设置原则 篇3

关键词:市场导向;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特点与原则

近几年,我校的招生数每年都以30%的比例递增。适应市场需求的交通运输管理(地铁运营与管理)、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服装设计、市场营销(汽车营销)等专业,深受广大学生和家长的青睐。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成为我校办学特色的一个突出亮点。下面结合我校的实际,谈谈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特点与原则。

一、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特点

1.专业设置的“实用性”特点。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不仅受到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还受到毕业生选择职业需求的影响,因此,专业设置除考虑经济发展的需要外,还要考虑毕业生的择业需求和就业的可能性。近年来,劳动力市场达到了饱和状态,中、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又使一大批经过中、高等教育的人才一毕业就面临激烈竞争。因此,考生在选择学校、报考专业时不得不考虑3年后的就业问题。就业形势好、市场需求量大的专业生源就好。我校的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正是考虑到温饱问题解决后,追求时尚、追求美丽必然成为人们的热点消费而开设的。第一届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学生在实习阶段就被各大美容院和形象设计公司“抢购一空”。所以,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考虑到毕业生的就业要求,注重“实用性”。

2.专业设置的“地方性”特点。

职业学校从创建的第一天起,办学宗旨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服务型的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在专业建设上要体现地方经济发展的职业需求。我校在广州修建地铁一号线时,就积极主动与地铁公司联系,特别是获悉将来拟建地铁2、3、4号线,需要大量的站场管理与服务人才的信息后,申报并设置了交通运输管理(地铁运营与管理)专业。该专业现已成为我校特色专业,深受广大考生的欢迎。职业教育设置的专业应贴近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培养地方急需人才,充分体现 “地方性”特点。

3.专业设置的“速变性”特点。

中职教育培养的是第一线的服务型、应用型人才,他们将直接和生产相结合,因此受经济形势变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较大。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新岗位不断涌现,岗位技术含量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中职教育在办学上应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表现在专业设置上必须符合新行业、新岗位的需求。例如,我校在传统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基础上,设置了汽车销售专业,适应了汽车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又如我校开设的模特表演专业就是满足新行业——汽车模特、时装模特的变化需求而设置的新专业。这充分体现了中职教育在专业设置上的“速变性”特点。

4.专业设置的“灵活性”的特点。

中职教育的专业是根据职业岗位设置的,不同岗位的人才具有不同的规格与技术要求,而不需要像普通教育那样,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水平。因此,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在以下几方面显示出较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一是从专业年限上来分,根据专业不同,周期可长可短,可以2年也可以3年;二是在学习方式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既可以实行全日制,也可以采取业余函授等学习方式;三是在学历要求上可开设国家承认并颁发的学历资格证书的专业,也可开设厂矿企业需要的、不颁发学历只发结业证或培训证的专业。如我校开设的电算化会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二年制业余中专班和颁发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结业证书的服装设计一年制大专班都深受学员的欢迎。

5.专业设置的“宽窄并存”。

职业教育一度把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强且专作为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职业的外延和内涵不断拓展,单一的职业教育和训练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越来越呈现出“宽窄并存”的特色,甚至出现了宽化发展的趋势。这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职业分工日渐综合化,要求人才一专多能。同时,随着社会岗位变化速度和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人们认识到人的一生已不可能永远从事一种专门的职业。我校开设专业较宽的有计算机应用及维护、文秘专业,较窄的有酒店服务与管理、服装QC等专业,突出体现了“宽窄并存”特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专业设置上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二、职业教育与设置的原则

职业教育在进行专业设置时,不仅要考虑以上五个特点,还要考虑学校的投资与效益、学校将来的发展等重大问题。因此,还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需求第一原则。

职业学校不应以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学科水平来设置专业,而应首先考虑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以市场需求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如我校不是根据自己的英语教师、会计教师多而开设传统的英语、会计专业,而是针对汽车行业迅速发展,专门性的汽车销售人员缺乏的情况,在前三年就及时地开设了汽车销售专业,及时地满足了汽车行业的需要,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

2.专业调向的原则。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围绕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不仅应体现在新专业的开设上,还应体现在对原有专业的调整上。如我校美术设计专业分为广告平面设计和装横美术设计两个方向,既注意了专业设置的“宽口径”,又强调了职业岗位的针对性。专业调向不仅缩短了人才培养的时间周期,而且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为老专业带来了新生机。

3.适度超前原则。

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适度超前原则是指专业构建既要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对技术、服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又要有长远眼光,走在经济建设前面,要有超前性和预见性。例如,前几年,我校考虑到会计专业的大专人才供大于求,下决心停招会计专业学生,而面对广州轰轰烈烈的地铁建设,大胆地预测将来需要大量的地铁运营管理和服务人才,在广州中职学校中第一家开设了“地铁运营与管理”专业。超前的专业设置意识为我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招生形势喜人。

4.校企结合原则。

由于职业教育受到经济、师资、服务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要满足专业设置的“速度性” “灵活性” “地方性”等要求,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仅靠学校自身努力,还有较大的困难。职业教育应树立“社会办教育” “大系统教育观”的观念,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社会中一切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资源(师资、实习实训场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职业教育走“校企结合,校校联合”道路,实现资源共享,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职业学校发展的需要。如我校与广州长隆酒店、祈福酒店合作共建的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与广州南景园新社区共建的物业管理专业等。通过校企合作共建,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训实习场地,不仅使学校降低了教育成本,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增强了企业的实力,扩大了学校的影响。

(作者单位:广州市总工会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吴启迪.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行产教结合,努力开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7).

[2]蒋乃平.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基本特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30).

[3]李志伟.可试行的四种办学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2).

[4]石伟平,徐国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论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9).

专业化设置原则 篇4

关键词: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原则,依据,法学专业

近年来, 全国各法律学院都开始关注、研究法学实践教学。综合来看, 实践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其内容的角度,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 是指直接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学;二是从其形式的角度, 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 是特指通过一定的实践工作形式 (包括真实的和模拟的)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1]本文探讨的法学实践教学是指传统的理论教学之外的, 以规范化的实践课程体系为载体,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为直接目的的教学方式。本文将围绕教学形式的核心内容———实践课程设置来展开。“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 如何使大学各门课程之间发生有机联系, 为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 体现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 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根本问题。”[2]

一、法学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原则

实践课程设置的原则, 既要体现高校课程设置的基本规律, 又要融合法学专业以及实践课程自身的特点。

1.目标明确化原则。一直以来, 中国大学法学教育都是一种“通识教育”, 一种知识灌输性的基础理论教育。以本科教学为例, 法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一般涵盖了各个主要部门法, 如刑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诉讼法等。教学内容侧重于法律概念、理论框架等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至于这些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过程, 少有提及。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是框架式的、顺序式的、完整的, 而实践中发生的案件没有一个和理论完全契合, 需要实践者去补充和修正。所以当学生亲身经历实际案件后会发现和书本理论的巨大差异, 无从下手。

应当说, 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并非排斥的关系, 职业教育是在具备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使学生尽快地掌握理论知识。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 但知识并不等于能力, 知识只有被适当地应用才表现为能力。能力反过来又促进知识的掌握、增长。学习理论增长知识, 实践训练培养能力。”[3]因此, 我们认为理论教学即通识教育是基础, 实践教学即职业教育是目标。

2.结构系统化原则。实践课程设置的系统化, 即结构完善、体系完整, 避免散乱无序。法学专业长期以来并非没有实践教学, 例如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几乎每个法律院校都有开设。但这样的实践教学形不成体系, 不具有完整性。首先从形式上看课程种类太少, 数量有限, 无法实现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其次, 从开设时间上看, 传统的法学专业实践课程大多设在大学四年八个学期的末期, 无法做到全程实践教学;第三, 各项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和系统性指引, 单兵作战, 形不成合力。

3.形式规范化原则。“规范化原则是强调在运行机制上的规范管理, 包括实践教学计划管理、实践教学运行管理、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以及实践教学制度管理。”[4]

在规范化建设方面, 相对于理论教学所具有的教学因素简单, 教材明确, 知识框架具体, 考核机制健全的特点, 实践教学完全不同:首先, 教学因素变得异常复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要亲身接触社会、接触实际案件。参与主体除了校内指导教师, 还包括实践单位、校外指导教师、甚至是当事人等社会方方面面的因素。那种教师手拿一本教材就可以讲一个学期的情况不复存在, 指导教师要不断根据这些变化着的社会主体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其次, 教学内容的框架性增强, 具体性减弱。因为实践教学是学生参与实践, 实践问题要具体案件具体分析, 通过分析这些具体的案件总结出框架性的指导思路。因此, 相对于演绎式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更多表现为归纳式教学。最后, 实践教学的考核机制难以把握。与理论教学的效果评价主要靠期末考试这种结果控制的思路不同, 实践教学不可能有规范化的试卷作为考核依据, 更多的是靠实践工作的完成作为教学考核的依据, 所以实践教学更多的是一种过程控制。

目标明确化原则指明了实践课程设置的整体思路, 是一项宏观性原则;结构系统化原则表明了在目标的指引下所设置的各项实践课程的内部相互关系, 是一项中观性原则;形式规范化原则体现了具体实践课程运作过程中的要求, 更加细化, 是一项微观性原则。三者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了法学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原则。

二、法学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依据

(一) 宏观依据和微观依据

1. 宏观依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等法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法律人才、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律精神、涵养法律道德。法律人才的能力范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1) 思想素质, 即法律至上的坚定信念和恪守职业道德的自律精神; (2) 法律素质, 即法律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对事实的探索能力; (3) 人文素质, 即广泛的知识背景、工具性技能和人际沟通能力。”[5]实现职业教育这一目标的核心是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能力是法律人才能力的一个下位概念, 实践课程的设置必须紧紧围绕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法学专业人才来展开, 遵循“教学目标—学生能力培养—课程设置”三步走的战略。具体而言, 包括如下几方面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法科学生的能力集中体现为一个“辩”字。通过辩论活动能够综合地反映学生的材料搜集能力、文字驾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法律文书写作能力。目前高校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偏低, 关于职业能力训练的写作较少。原因是学生在写作时的针对性不强, 接触不到实际案件, 过于抽象。调研分析能力。法律人应该及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捕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对南京市两级法院2002—2006年录用的法学本科生问卷调查来看, 凡是大学本科阶段积极撰写法学调研文章的, 到法院工作后都能结合审判实践, 写出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高的调研文章。”[6]人际沟通能力。法科学生普遍受当前司法考试等规范性考试的影响, 精力都集中在如何解决疑难复杂案例问题上, 而忽视了最基础的与人沟通的问题。法律职业者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与当事人、与公检法办案人员沟通, 沟通能力至关重要。

2. 微观依据——学生的个性发展。

“大学课程的设置, 不能仅仅拘泥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还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知识、能力取向的基础上, 应以致力于人格的完善为目标, 不断提升知识、情意、人性在大学课程设置中的地位, 确保人的整体性发展。”[7]法科学生应当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关注社会弱者, 弘扬法治观念, 倡导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 匡扶正义。实践课程的特点是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应当关注通过让学生接触实际案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 让他们感受到法治的力量。

(二) 外在依据和内在依据

1. 外在依据———社会需求与发展现状。

中国法学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进步的要求, 以及国家和社会对法律人才培养的要求。目前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法科学生的就业难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个人能力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关注度不够的因素, 还有高校在就业引导培训方面的不足, 但是这其中高校课程设置方面同样存在问题。高校好比一家工厂, 毕业生就像工厂生产出的产品, 这些产品是否畅销对路, 将遵循市场经济法则, 由市场 (社会) 的认可决定。因此, 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在培养方案的确定上以社会需要的人才能力培养为目标。学生就业过程中, 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没有动手能力, 无法直接处理实际问题, 学生则抱怨学校没有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这样的矛盾为法学专业的课程改革发出了信号, 尤其是在实践课程的设置方面应当突出锻炼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内在依据———教学条件。

高校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尤其是实践教学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首先, 指导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开展实践教学, 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应当有所侧重, 应注重自身知识的更新和转变。另外, 还应当吸引更多具有实践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参与, 以弥补高校教师的不足。其次, 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应完备。从国外开展实践教学的经验来看, 实践教学是一项投入较大的工作, 它不同于传统的人文学科, 需要更加细致的教学设施, 如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课程都需要必要的基础设施满足教学需要。第三, 建立满足教学需要的实践基地。实践基地是法学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平台。任何实践性活动都是活动主体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所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 都离不开一定的活动平台。否则, 法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就会因脱离一定的空间条件而无法进行。实践基地是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基础。

实践教学是法学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课程是教学的基础, 我们应当重视实践课程设置问题, 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法学专业人才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邓建民, 李芽.论法学实践教学形式的完善和更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6, (10) .

[2]雷呈勇.大学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7) .

[3]高勇, 王福友.论法学实践教学[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3, (4) .

[4]李小鲁.本科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以法学实践教学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 .

[5]田肇树.革新法学教育模式强化法学实践教学[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3, (2) .

[6]邱春艳.从法学院到法院有多远[EB/OL].正义网, http://review.jcrb.com/200801/ca668256.htm.

弃土场设置原则与方法 篇5

弃土弃渣产生的原因:

1、经调配平衡后产生的弃方。

2、不能作为填方材料利用的挖方。

3、部分路段路基挖方受地理位置,运距较远和运费较高等因素的限制,就近处理的土方。弃土弃渣场地的选择应考虑以下要求:(1)避免选择在雨水汇流量大,冲刷严重的地方;(2)不占或少占耕地,选择在荒山或荒地;(3)选择在肚大口小,有利于布设拦渣工程的地型位置。除以上3点外,还应考虑景观路,生态路建设要求,弃土弃渣场地应尽量布置在高速公路视野范围之外。

弃土场位置选择和设计是土方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弃土场如选择在陡坡上,甚至在滑坡体上,极易产生工程滑坡,或者诱使古滑坡复活。而由于施工不慎造成的整治工程将得不到业主的认可,费用也将得不到业主的支付,另外,废方随意堆放于挖方坡顶,会给边坡施加不小的超载,并可能造成坡顶积水,在荷载作用和雨水下渗的影响下,很容易造成边坡滑塌失稳。

因此,应慎重选择弃土场位置,并应进行详细的弃土、防护、排水设计。

弃土场应尽量选择在洼地或谷地的底部,以达到自身稳定的状态,避免出现单坡场地。特殊情况下弃土场可以与高速堤或陡坡路堤结合设置,可达到路堤稳定和弃土场稳定的双重效果。弃土场设计投地形一般可分为沟头弃土、沟岔弃土、顺沟弃土、填沟弃土、和弃土填坑5种设计类型。

(1)沟头弃土场

一般位于主沟的最上游,但临空面坡脚位置较高,远在主沟道水位以上。由于此处是洪水形成区,故支档防护工程和引排水工程规模较小。

(2)沟岔弃土场

具有上游汇水面积不大,坡面来水量较小的特点。

(3)顺沟弃土场

顺沟弃土一般都不同程度地缩窄沟道行洪断面,影响沟道安全泄洪,在采取防护措施时必须同时考虑防洪与水土流失防治的要求。(4)填沟弃土场。

弃土填沟是利用弃土充填沟道,抬高沟底。(5)弃土填沟

弃土填沟,填河滩洼地及自然凹坑。

2.3弃土场设置要求

目前,各标段土方工程施工已陆续开展,如果对取,弃土场位置的选择及取、弃土方式不够重视,随意取土和弃土,将可能导致自然边坡滑塌失稳,不仅会对当地社会、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也会给工程治理带来困难,甚至导致工程造价的额外增加。

为避免由于取土乱掘乱挖、弃土乱堆乱放以及取、弃土场边坡过高、过陡等引发新的地质危害(滑坡、泥石流),消除边坡稳定性及工程隐患,规范施工,对取、弃土场位置的选择、取(弃)土方式以及坡面防护、排水等作如下要求。(1)取、弃土场位置的选择,应由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及当地有关政府部门共同配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定,由设计单位就每处取、弃土场进行取、弃土临时设计和提出相关要求。(2)取、弃土场位置应远离路基范围以外,不致影响路基稳定,不能只片面考虑取、弃土方便,运距短。(3)弃土场应尽量选择在地址条件相对较好的低洼路段,无水流或水流较小的支沟、山间沟谷。避免在水源地、水库上游设置弃土场,当必须设置时,应征得当地环保部门的同意,切实做好弃土场防护、排水设施,以免造成对水体的污染。(4)取、弃土前应清除表层腐质土、种植土,并堆放在旁边以备坡面绿化和复垦时用。(5)当弃土场自然地面横坡大于15%时,应在原地面开挖宽为2~3m、内倾坡度为3%~4%的台阶。(6)当自然地面横坡较陡,弃土难以堆放时,应设置必要的支挡防护工程。弃土堆放时应自下而上分层填筑,并摊平碾压,最大层厚不超过1m,横坡至少为6%,并按照GTR所规定的条件进行中等强度压实处理,但顶面层可不进行压实。(7)当弃土高度大于8m时,应在8m处设边坡平台,平台宽度4m,上级边坡坡率采用1:1.5,下级边坡坡率采用1:2.0,顶面层设置不小于6%的排水坡。(8)取、弃土场周围应设置完善的截、排水设施,将地表水引排至取、弃土场外。(9)取、弃土完成后,应对场地进行绿化或复垦,并对场地形状进行修整,尽量与周边环境相协调。(10)土方的堆放应按照《专用技术条款》(CCTB)B2.11条之规定执行。

2.4弃土场的综合防治工程和施工方案设计

(1)支挡防护工程

支挡防护工程是为了拦挡弃土弃渣,在弃土场临空面的底部修筑拦挡工程。支挡工程多采用浆砌石挡土墙,挡土墙体采用重力式结构。

(2)排水工程

排水工程是为了保证弃土弃渣安全稳定,兴建的排除弃土场周边坡面及区域内洪水危害的工程措施。排水工程一般修建在弃土场边缘四周,其基础应尽量修筑在自然山坡上,以避免弃土的不均匀沉降带来的不利影响,排水工程设计应根据集水面积、产渗流系数以及降雨强度等确定其结构形式、布置方式和过水能力。设计洪水标准一般按10a一遇24h最大降雨强度,采用有关文献介绍的方法进行计算。排水工程主要由挡水埂、排水沟、急流槽、墙前边沟和沉砂池等组成。

(3)植被恢复工程

植被恢复工程是指在弃土弃渣堆垫台面上,通过人为措施恢复原来的植物群落,或重建新的植物群落,以防止水土流失的水土保持工程。由于弃土弃渣是经过人为扰动的不成熟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缺乏,持水性能差和物理性质不良,所以施工初期应预留临时场地堆放路基清表土和弃土场原场地的耕植土,用于后期场地覆土,同时优先选用天然生长的乡土植物。设计时应在以人为本的理念前提下发挥弃土场经济、生态和文化价值,尽可能考虑还地设计,避免简单绿化造成的空洞和浪费。

弃土场的施工方案设计包括表土保护、土方调运、临时排水、防护工程、场地压实、后期场地平整等内容。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对施工注意事项如表土保护等内容具体说明,提供表土保护的临时用地设计图表;土方调运的具体方案应作个别说明,并在土石方总体调用的设计表格中详细体现,临时排水和防护工程应进行总体方案设计,部分困难位置进行细部设计;场地压实、平整等问题应作详细说明,明确目标要求。

3结语

弃土场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经常出现的具有破坏性的线外附属工程,它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在多年的高速公路建设中已经的到了验证。同时,由弃土场引起的占用耕地、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问题,对环境、经济以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大类招生主体评价和设置原则探究 篇6

[关键词]高校招生学科大类主体评价

[作者简介]方守湖(1961- ),男,浙江宁海人,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招生就业处处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招生、就业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浙江杭州310018)

[课题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09年课题“大类招生改革与认同评价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zjks2009013)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054-02

大类招生就是高校在招生过程中,按学科大类招生录取,消除大类内专业之间的分数级差,降低考生填报高考专业志愿的风险,提高志愿填报效率和满足率。同时,大类招生也是大类培养的前端和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大类招生相应延长了学生选择专业的时间,缩短了专业教育与用人市场的距离,便于发现学生的个性,提高人职匹配度,促进学校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一、大类招生设置的基本现状——以浙江省为例

浙江省实行大类招生始于1994年,由浙江大学在个别学科试行,至2008年共有43所院校(部分)实行大类招生,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得到了多数院校的基本认同。当前浙江大类招生基本情况如下。

1.平均大类专业数。从2007年浙江省属高校的统计来看(仅以理科一、二、四批次为例,下同),本科院校共有32个大类,包含了100个专业,平均每个大类有3.1个专业。其中,包含2个专业的大类有11个,占34%,包含3个专业的大类10个,包含4个专业的6个,最多包含专业11个。高职院校共有43个大类,包含123个专业,平均每个大类专业数为2.9个,包含2个专业的大类22个,占35%,包含3个专业的大类10个,占16%,4个专业的有7个,最多包含专业6个。由此可见,在大类包含的专业个数上,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区别不大。

2.分流年限。对于大类招生的分流年限,本科院校一般为1~1.5年,其中1年后实施分流者偏多,占大类数的81%,分流最长的是台州学院,为2.5年;高职院校多采用1年后分流,占大类数的79%,3所院校的8个专业大类采取0.5年后分流,主要以工科专业为主,选择2年后分流的仅有1所院校的1 个大类。由于高职院校至少要保证半年时间的顶岗实习教学,有的考虑专业的稳定性,采用半年后分流;极个别考虑学生适应社会形势和就业的问题,实施2年后分流,但这样人才培养方向性不明显,学生认可度一般。

3.大类包含专业数与分流时间的关系。从学生选择上看,专业越多越利于学生选择分流。笔者调查发现,有79%的学生希望有3个以上的专业可供选择,但对应的分流时间相应缩短。理论上讲,大类包含专业数少,相应分流时间可延长,因此,大类包含的专业数和分流时间存在着一定的反比关系。

二、大类招生的主体评价

从大类招生改革及培养的主体来看,涉及社会的各个系统,包括有关政府主管部门、社会成员等,但主要涉及学生、教师、学校三个主体。

1.学生主体评价。首先,学生进校前对所在学校的专业不可能全面了解,从得知高考分数到填报志愿仅有几天时间,既要确定学校志愿,还要确定专业志愿,时间非常紧迫。同时,考生一般只能从网络和电话中了解自己考虑到的问题,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无法触及,造成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普遍采用“自然发生法”和“目前趋势法”两种常规思维的情况,考生未仔细考虑自己的性格、志趣,只是考虑考分和各学校、各专业的录取分数,在此基础上做出选择。还有的考生跟随市场趋势,盲目地投入新兴的热门行业、专业,这样的选择可能造成未来就业情况比较乐观的假象,但没有考虑到几年后形势是否会有所变化。而实施大类招生留给学生再次选择所学专业的机会,多数学生都不会拒绝。其次,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在我国高中阶段尚属盲区,中学没有进行生涯辅导,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性格、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缺乏认知。而高校目前已将生涯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工作逐渐走上正轨,这样大类招生就给学生留下了解自我的时间和空间,在提高认识的同时,增强对专业的了解,清楚自己将来做什么,现在该怎么做。最后,多数院校实施专业分流时,实行“志愿+考核”的工作规则,对于部分希望通过分流而进入心仪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努力学习,取得优良成绩,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据调查,现在大学里只有20%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满意。①实行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其积极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

此外,我们也应看到大类招生不利的一面,一是由于实行“志愿+考核”规则,可能会形成大类招生政策的非受益者群体,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二是分流后原来的班集体被打乱,要重新建立学习、生活的集体,学生需要再适应的过程。个体分流对班团集体建设带来的不利因素,也是个别院校不愿实施大类招生的原因之一。

2.学校主体评价。著名学者康拉德对大学课程的变革提出了这样的结论:内在和外在社会结构压力的存在,导致冲突和利益群体的出现,他们促使管理者介入,并建议改革当前的教学计划,这些变革其实是由那些最有权力的决策群体推动的。就笔者看来,实行大类招生也是基于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提升的需要,是适应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的需要,目前的情况多数属于学校推动的招生和教学改革举措。事实上,大类招生改革对于院校以改革促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校风建设,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学生充分就业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然,大类招生对学校造成的最大挑战是学生管理和教学资源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班主任和学生导师、辅导员等要重新认识学生,短时间内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效果会变差。同时,大类招生也给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带来了挑战,给学生的生活管理带来了不便,如宿舍变动、调整等问题。此外,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紧缺,学生的从众心理,就业形势欠佳等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学生选择的盲目性,造成专业之间的不平衡,而学校受制于专业教学设施要限制专业分流的选择人数,这也对一些条件相对薄弱的专业建设提出了要求。

3.教师主体评价。教师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教书和育人两方面,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是学风建设的根本内容,学生专业意愿得到满足,学风自然会得到改进,教师教学也会变得顺利。有的高校基础课采用挂牌选课、上课的方式,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而在分流时,专业教师个人魅力的作用也非常明显,对科研能力突出、教学效果优良的教师以及结构合理、整体力量强的专业团队,学生难免会有倾向性。但与此同时,无疑会造成另一方的尴尬局面,更关键的工作还在于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解决专业意愿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悲观情绪。这些问题都造成了教师主体在大类招生及培养上观点不是十分鲜明。

三、大类招生设置的几个原则

学校生存靠质量,而质量源于管理,按照逻辑关系,学校生存也靠管理。大类招生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为学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服务,为其他各方面的管理服务,是学生入校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高校大类招生设置要遵循“人本、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从学校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关键角度,实施科学管理,具体要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专业冷热度均匀原则。太冷或太热的专业不适合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常以学科为标准,按学科性质划分成若干个招生大类,把同一学科内的专业或相近学科的零散专业划分为一个招生大类。这样,一个招生大类就可能同时包含“冷、热”专业,大类内出现“冷、热”专业时,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受大类内“冷”专业影响,考生在填志愿时放弃这一类专业,从而影响整个专业大类的招生;二是在专业分流时,大类内的学生热衷选择“热”专业,“冷”专业很少人问津,对“冷”专业的发展不利。因此,有的院校设置了20人以上才开班的附加条件,失去了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原有之义。

2.不失特色原则。特色是立校之本,特色办学是提升一所学校人才培养视野和高度的重要举措。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办学历史和独特的学科专业优势,这些专业大都是学校最具优势、最能代表学校特色的、至今仍适应社会需求的拳头专业,要珍惜学校的这一无形资产,保持其“品牌”效应,这对一般院校尤为重要。如某林学院将机械设计与自动化、交通运输、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木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设置为机械与材料类,虽然它们均属工程类专业,但木材科学与工程显现了这所院校的特色,而机械、交通类专业显然不是特色,因此,这样的大类设置并不科学。

3.内涵拓展原则。大类内有较多的专业,给学生提供选择发展方向的机会,为其职业潜力的充分发挥打下基础。同时,符合高校高效、优质办学的基本要求,分流前拥有相同的教学计划、课程和教材等,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相同、相近或相关学科教师基数大,有利于形成浓厚的学科氛围,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②因此,院校如有条件应尽可能增加大类内的专业数量。宁波大学2007年招生大类为24个,在相同学科专业的前提下,2008年缩减为7个,大类平均包含7.9个专业。浙江大学将112个专业从2007年的29个招生大类缩减到2008年的14个大类。从多种途径可以发现,大类招生渐成趋势,一些名校更是逐渐加大大类招生改革力度,进一步促进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创造条件尝试以学院为单位进行招生、培养,但在高职院校这种举措尚未发现。

4.动态变化原则。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和变化,高校要充分兼顾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和办学目标的相对稳定性,使自身处于主动调整、适应的变化状态中。招生大类的设置也同样要适应外部形势的需要。如2005年某交通大学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包含了工商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8个专业,随着近几年社会对经济、金融学科的热衷,形成了专业的“冷、热”分化现象,从2007年起,该校就将经济学、金融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设置为经济学大类。

5.主体意愿配合原则。实行大类招生涉及社会系统的各个方面,大类招生的社会性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学校、学生是并存的。学校在大类招生中扮演倡导者和扶植者角色,学生、教师是其拥护者和响应者,家长是其评判者和支持者,政府的有关部门是其监督者和鼓励者,而得到学生主体的意愿配合尤为重要。因此,学校在教学和学生工作中,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直接参与学校各项改革活动的条件,使他们成为学校的主人。为此,在设置大类前,应充分调研,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注释]

①程艺.谋虑志愿,还等什么[J].高校招生,2008(1):27.

②杨晓东.高职专业设置:特点、原则及关系处理[J].职业技术教育,2005(31):47.

[参考文献]

[1]葛为民.普通高校招生(4):2006年文理科第一批至第五批招生计划[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

专业化设置原则 篇7

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目前, 在我国各高校中, 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 更没有深入去研究课程设置的一些方式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观念上的不重视。

各高校大多都秉持经验主义, 盲目地进行课程设置, 并没有把课程设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课程设置没有相应的课程理论的指导, 也没有做较为深入合理的学科论证, 在很多课程上出现内容重复、难易程度先后倒置的情况, 引起学生的不满。

2. 课程设置一般都是从早期一直沿用下来,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保持不变。

还有的学校在学生进校的时候就把四年所用的教材全部发给学生, 也就是说在四年的课程已经全部安排好了。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更新较快的学科, 学校对于这种更新的反应却严重滞后。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社会在高速发展, 环境在不断变化, 而学生学习的课程却没有任何改变, 导致知识与社会发展的严重脱节。

3. 课程内容选择的偏颇。

艺术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专业, 涉及到不同领域的知识, 包括美术学、心理学、营销学、认知科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等等。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时, 直接照搬其他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没有结合本专业自身的特点, 比如有些高校开设的广告学课程内容侧重营销方面, 而不是设计方向, 导致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指导设计实践。

4. 课程设置缺乏计划、没有形成一个体系, 很少考虑与其他课程的衔接问题。

课程零散、琐碎, 面面俱到, 但都是浅尝辄止, 难以达到对专业的“专”。可见, 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当中存在很多问题, 这也是课程改革首要解决的问题。

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的主要原则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素质教育思想的确立, 高校必须设置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构建科学的、合理的课程体系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 学生是学习课程的主体。因此, 课程要为学生服务并着眼于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和职业需要。“在课程的开设上, 不仅要关注学生整体的主体性, 还要关注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因为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这样一个群体内部, 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文化素质及行为方式有着较多的相似性, 但同时在个人兴趣、爱好、特长、个性方面存在着差异。课程的设置既要重视整体学生水平的提高, 又要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在开设本专业必修课的同时, 增加选修及辅修课程, 有条件的话, 可以开设跨校辅修课程,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获取知识的途径, 满足其多方面的需要, 为其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有力保障。

2. 全面性、专业性

这里所说的既要全面又要专业其实是不冲突的, 而是相辅相成的。全面的知识的获得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是专业能力提升的基础。而专业性的知识作为全面知识的一部分, 其学习的程度更加深入, 也为全面能力的提高推波助澜。因此, 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既要符合素质教育全面性的要求, 又要体现高等教育的专业特色, 建立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 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或一专多能的人才。

3. 体现创新意识

创新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体现创新原则, 包括对课程体系的创新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的结构和内容不是始终如一的, 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 不断进行完善。开设前沿性的新兴课程, 不断删除陈旧的内容, 补充新知识, 使学生具备与时代相适应的知识结构。此外, 艺术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需要设计者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开设《创造方法学》这门课就很有必要。通过对创新方法的讲授, 让学生清楚了解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的途径和要求, 以便在设计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创新意识。

4. 体现社会需求

艺术设计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其专业特点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必须与市场相结合, 培养适合市场和行业需要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课程的设置上, 要改变以往重技法轻能力的方针, 注重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这方面主要体现在一些设计实践及实习课程的开设上, 根据课程的要求, 让学生走出校门, 对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调研和实践, 锻炼其工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建议及改革对策

课程设置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 在整个课程建设中举足轻重。面对目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我们有必要进行仔细梳理, 扬长避短, 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提供多样化的课程,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更好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落实到课程设置上, 应着眼于以下方面:

1. 课程结构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将科学知识进行有效选择和重组, 并有计划地渗透到日常教学当中。课程之间不仅要有横向衔接还要有纵向衔接, 横向衔接指的同一班级在同一学年开设的所有课程之间的关系, 纵向衔接则指的是同一班级在不同学年开设的课程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这两种关系将有助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根据学校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 依据其人才培养目标, 可将课程类型分为五大模块: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选修课程, 并制定合理的开课计划。公共课程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进行, 本专业的课程安排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先开设与专业相关的通识性、普遍性的课程, 然后开设与设计基础有密切联系的课程, 最后开设与专业有关的课程。此外, 必须提高实践课程所占的比重, 强化专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还有一个模块就是选修课程, 它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针对外系学生开设的选修课程, 没有文理科的限制, 内容相对简单;另一部分是针对本系学生开设的选修课, 提供在专业领域内的更广泛的课程, 以形成学生各自的专业方向。

2. 课程内容

高校的课程正向着文、理、工相互渗透、交叉与结合的方向发展。鉴于此, 需要立足于艺术设计专业, 以专业为出发点, 并根据学科间的内在联系, 达到文理的有机结合。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公共课程一般包括政治、体育、英语、计算机基础等等内容。专业基础课是学好专业课的前提, 基础不扎实又怎能做到专业精湛?这些专业基础课程应阐明基本知识, 让学生了解设计发展的普遍的规律性, 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 比如素描、色彩、构成、图形创意等等课程。专业课主要是传授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 应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有不同侧重, 比如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的学生主要在于选择最佳视觉符号以充分准确地传达信息, 产品设计方向的学生主要侧重人机工程学和感性工学, 环艺方向则是关于一定空间内各要素的位置、形状、色彩、材料、结构等。视觉传达方向的主要学习二维软件 (Photoshop, Coreldraw) , 产品和环艺方向的则主要是三维软件 (3DSMAX, Rhino) 。当然, 这些专业方向的区分只是相对的, 更多的涉及到许多学科的交叉结合, 如美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 可增加对地域文化课程的设置。利用地域优势, 使专业教育更具特色, 比如在延安, 可围绕陕北地区的民俗文化、传统民间设计、传统图案纹样开设一些理论或者实践课程, 要求学生走出校门去做实际考察, 并将搜集到的资料转化为设计理念运用到设计作品中, 相信教学效果要好很多。

结语

我们要正确认识艺术设计专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既要看到原有课程体系的不足, 又要看到其值得保留的方面, 努力探索课程建设方面的新思路、新模式, 不断进行完善和充实, 这是摆在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杨浩文, 高中兴.论高校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原则[J].滨州师专学报, 2000.

[2]单炜.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探讨[J].科学中国人, 2005.

[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专业化设置原则 篇8

一、现有体育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1、国内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大同小异

目前, 国内的20多个体育新闻专业点除个别院校外只有一个专业, 且大多采用大而全的课程编排, 一般以设置课程模块来细分课程。如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新闻系采取“四、三、二、一”的体育新闻教育模式, 其四个课程模块为新闻传媒、体育新闻传媒、文学、体育。

北京体育大学在2006年修订教学计划时, 在限制性选修课中设计了5个包括媒介管理、平面媒体、体育理论、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在内的拉通排课课程模块, 每个模块8学分, 要求学生至少要选其中两个模块, 其余可零选。

武汉体育学院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为“夯实基础、突出体育特色、注重实践, 面向全媒体”, 但是其课程体系却是在上海体育学院和成都体育学院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整和整合。纵观各个开设体育新闻传播专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不难发现, 他们基本上大同小异。

2、体育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创办于20世纪末期, 绝大多数为体育院校开办。除上海体育学院最早 (1986年) 设立体育新闻专业外, 其他体育院校如北京体育大学、成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等都是2000年以后才陆续设立的。相对于体育教育、体育社会学等一些比较成熟的专业, 体育新闻专业尚处在探索、发展阶段, 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距社会对体育新闻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各个学校的这些课程设计原则均是在整体教育目标下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思维的基础之上设置的, 但与其他一般新闻院校的课程比较可以看出, 体育新闻专业的新闻传播类理论与实践课程时数明显偏少、体育特色的突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可以说, 各个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的大同小异, 一方面说明对体育新闻传播专业基本课程的设置已经达到一些基本共识, 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各个学校课程设置仍然存在不断完善的空间。

二、制约体育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与调整的因素

体育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与调整既是主观观念下的产物, 又是客观条件要求的结果。制约体育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与调整的因素主要有对体育新闻传播专业培养目标的明确程度、专业认识程度的高低等主观因素, 还有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具备的软件和硬件条件等客观因素。

1、主观因素:专业意识是否清楚、培养目标的明确与否, 以及对体育新闻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的明确程度

目前, 全国先后开设体育新闻专业的有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等, 其他体育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也纷纷跟进, 相继开设了体育新闻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 各高校在探索中初步形成了两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思路。一类是以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为代表, 强调体育新闻人才的通用性, 认为体育新闻应淡化专业特性, 以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实行通才培养模式。另一类是以成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为代表强调以特色立专业, 突出体育新闻的专业特性, 重视“专才”与“通才”的结合。这两种人才培养模式都处于探索阶段, 尚不成熟, 与之相匹配的课程设置自然也存在着缺陷, 无法满足迅速发展的体育新闻事业的需要。我们常常说, 理论来源于实践, 并指导实践, 如果在人才的培养目标方面存在着认识方面的问题, 那么在课程设置上必然会受到这种意识的影响。

2、客观因素:学校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

课程设置调整和改革, 不仅会受到主观意识因素的制约, 还往往会受到学校硬件、软件这两个客观因素的制约。首先, 从硬件条件方面来看, 学校的试验设备和器材条件往往会制约一些课程的开设, 新闻传播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 部分专业课程的开设, 如广播电视节目编辑制作、平面媒体排版编辑、播音主持等对实验室、语音室、编辑室的硬件条件要求比较高, 一般的实验室、语音室、编辑室的建设动辄几十万, 甚至几百万, 学校对这些硬件条件的缺乏必然会影响到这些课程的开设;而理论课程的开设对学校硬件的要求则低得多, 最简单的只要有一间教室就足矣。

其次, 软件方面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和教材方面的制约, 这是很多学校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也是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方面, 在师资力量方面, 很多学校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教师中有媒介尤其是体育媒介实践经验的比例十分低, 从设立该专业的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成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的统计情况看, 师资队伍中有媒体工作经验者均达不到该专业教师总人数的20% (1) 。一些急需媒介经验的教学课程难以开设, 即使开设也难以保证其教学质量, 如播音主持、体育解说等此类体育新闻专业中非常重要的, 也是最需要实践经验背景的课程。由于我们国家各种教学培训本身就缺乏对这一方面的人才的培养, 而业界在本方面的人才由于工作性质及报酬的缘故很难到高校进行讲学, 更不用说在高校承担教学任务了。

师资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力量的相对短缺。如北京体育大学为了突出其特色而设定了五个模块, 学生可以从五个模块中选择两个进行学习。不可否认, 这种通过模块的选择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实际能力来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学习, 并能扬长避短, 但是, 模块的设置会受到师资力量的制约, 也受到学生数量的限制。模块越多, 就意味着上课的老师的增加, 同时也就意味着学生的分散程度加大, 如果学生数量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 那么, 这样过度分散上课必然会导致教师教学任务的增加, 同时也会导致由于开课人数的稀少而缺乏规模经济。目前各个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学生比例基本上没有达到国家规定比例, 如果再这样细分是不现实的, 也是难以实施的。

另一方面, 体育新闻传播方面的教材短缺也是制约课程设置与调整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体育新闻传播教材的短缺, 众多学校都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 但是真正要建设一批具有体育新闻传播特色的教材却并非易事, 我们缺乏一批既懂体育、又懂新闻传播还有媒介经验的专业人才, 所以, 目前现有的不多的体育新闻传播类教材中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体育和新闻传播两张皮的现象, 很难真正体现出体育新闻传播有别于其他新闻传播的独特征。

三、体育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应该遵循的原则

基于对体育新闻传播专业发展的现状和该专业课程设置所存在的问题, 以及对制约体育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的主客观因素的分析, 笔者以为, 在体育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和调整中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结合本校学生特色的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是教育学中的一个最为基本的原则, 而且也是行之有效的原则。作为体育学院的学生与其他重点学院的学生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 他们在对理论知识的接收和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往往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体育学院的学生在对理论知识的接收方面比其他重点大学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他们却有着很强的动手能力, 而体育新闻传播专业, 排除对其进行学术研究的部分, 真正在媒介进行实践的专业人才中, 动手能力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 因此, 在课程设置和调整中, 可以结合本校学生的实践情况, 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设置, 并在教学中把理论课程更好地与实践结合起来。

2、结合体育新闻传播专业特色的原则

体育新闻学的学科性质属于新闻学的分支学科和体育学的应用学科, 它可以说是最专业的分支新闻学, 承担着运动赛事、规则、明星与体育事务、体育科学、体育文化传播的任务;同时也可以说是最庞杂的应用体育学, 担负着通过策划、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新闻技能进行体育新闻报道的职能。因此, 基于体育新闻传播的体育特色, 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与体育相关的课程是很有必要的。

3、合理有效地使用校内资源的原则

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 不仅要考虑到本专业特色, 而且还要合理、有效地使用本校的现有资源。体育新闻作为一门交叉学科, 其涉及的学科面相当广泛, 既有经济学方面的, 如体育营销、体育经营等方面, 还涉及法学内容, 如体育暴力、兴奋剂、黑哨等等, 同时体育还与社会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些学科在体育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和重要性随着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体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越来越彰显出来。作为体育院校, 其本身就具有对体育经济学、体育法学、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基础, 且在这一方面的师资力量也相对于综合性院校强, 因此, 体育新闻传播专业在课程设置中有可能也有必要合理有效地利用本校的资源, 打造出既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又适合媒介体育新闻传播市场需求的体育新闻传播人才。

4、遵循体育新闻传播市场人才需求原则

近几年高校大规模扩招, 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 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2002~200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145万、212万、280万、338万、413万、495万。其中2007年比2006年净增82万, 增加了20%,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 很多用人单位对应届本科毕业生需求冷淡,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应届毕业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 角色转换慢, 适应过程长。他们在挑选和录用大学毕业生时, 通常优先考虑那些曾经有过工作经历或具备社会实践能力的毕业生, 而没有实践经历或实践能力差的毕业生只能望而却步。因此, 体育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与调整必须与时俱进, 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重视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有研究成果表明, 美国目前设立了体育新闻、传播、信息类专业的院校虽然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但是也很“重视宽厚的人文基础, 宽泛的知识结构, 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设置了很多史论类课程, 如媒介史、新闻事业史、20世纪摄影史、体育心理学、生物力学、运动机能学 (2) 。据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的调查研究显示, 用人单位选拔毕业生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排序依次为:动手能力、文史哲等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社会活动能力、外语水平 (3) 。因此, 加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课程的调整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必然结果。

5、结合本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从世界各国新闻人才的教育培养来看,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形成了美国、西欧和日本三大人才培养模式。但无论是以社会科学为依托, 以人文主义为目的, 重视实际业务能力和社会科学理论素质的培养, 较好地将新闻课程与大众传播课程的美国模式, 还是英国侧重在职训练“学徒式”的报馆新闻训练, 或是日本主要靠传媒自身而非学校, 即传媒仍采取“师傅带徒弟”的传统职业训练模式, 总体来看, 国外体育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侧重于职业训练, 其课程设置重视对学生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的全面培养, 体现的是通才式教育;在专业核心课上, 又特别重视新闻实践能力与新闻伦理的培养。

各个学校必须根据自己学校专业培养目标来实现专业课程设置与调整。如“大体育、专新闻、泛传播、全媒体”是当前北京体育大学新闻学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4) , 即突出体育特色、培养新闻素养、跳出新闻局限、强化复合能力、注重学风建设。在此基础上, 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坚持理论和实践结合、媒介形态结合、体育与新闻结合等基本原则, 力求构建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

四、体育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与调整应该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自20世纪60年代电视媒体大规模地介入体育赛事报道以来, 体育新闻的专业性越来越明显, 体育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和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 体育记者与编辑本身所具备的知识结构与技能技巧、专业素质、业务能力越来越表现出相对的专业性和特殊性。这使得体育新闻的很多特殊问题非普通新闻学所能涵盖和解决。因此, 针对体育新闻的特质及有关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以及对体育新闻从业人员进行专业性训练变得越来越迫切。1985年, 美国依阿华州州立大学出版的《体育新闻学》标志着体育新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闻学分支学科被国际新闻学界正式认同, 是体育新闻学发展的里程碑之一。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把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摆在了第一位, 这就充分说明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普遍现象, 体育新闻专业毕业生同样存在增强实践能力的问题。

在课程安排上, 通过教学改革, 合理安排专业理论课与技能实践课的比例, 适当增加技能实践课的比重。美国的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是以社会科学为依托, 以人文主义为目的, 重视实际业务能力和社会科学理论素质的培养, 较好地将新闻课程与大众传播课程结合在一起, 其体育新闻的采、写、编、评等基础业务课程非常充实, 社会科学与应用实务性课程学分比一般为1∶1。而我国经过对专业人士和本专业学生的调查显示, 多数认为专业理论课和技能实践课的比重以6∶4为宜。尽管这一结论存在一定的主观意识因素, 但仍然可以作为专业课程设置与调整的一个参考的数据。

总之, 体育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与调整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成熟的过程, 其目的是培养出能满足社会对体育信息传播日益增长的专业人才的需求, 而如何根据本校具体情况, 结合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每个开设体育新闻传播专业的学校必须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呼吸机常用参数的设置原则 篇9

呼吸机必须具备四个基本功能,即向肺充气、吸气向呼气转换,排出肺泡气以及呼气向吸气转换,依次循环往复。

1 呼吸机的工作原理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呼吸机的机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其主要工作原理是:自主通气时吸气动作产生胸腔负压,肺被动扩张出现肺泡和气道负压,从而构成了气道口与肺泡之间的压力差而完成吸气;吸气后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产生相反的压力差完成呼气。因此,正常呼吸是由于机体通过呼吸动作产生肺泡与气道口“主动性负压力差”而完成吸气,吸气后的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产生肺泡与气道口被动性正压力差而呼气,以满足生理通气的需要。而呼吸机通气是由体外机械驱动使气道口和肺泡产生正压力差,而呼气是在撤去体外机械驱动压后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产生肺泡与气道口被动性正压力差而呼气,即呼吸周期均存在“被动性正压力差”而完成呼吸。

2 呼吸机的常用参数设置

为了在实际应用中,使呼吸机的功能得以全面发挥,更准确地施行治疗和救护,认识、理解和正确选择呼吸机的各种参数调节和设置,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潮气量、压力、流量、时间(含呼吸频率、吸呼比)四个参数具体阐述其调节原则。

1)潮气量

对于潮气量的选择,一般分儿童和成人。一般足月儿6-8mL/kg,早产儿10-12mL/kg。另外还要考虑是不是有ARDS。新生儿插管的确很少有气囊,在机械通气时会有漏气。因此定压通气更为常用。足月儿10-15cmH2O,2500g以下的早产儿15-25 mL/kg,1500g以下的早产儿25-30 mL/kg。这些都是基本理论设置,具体要根据患者的血气分析情况作进行进一步调整。

成人潮气量一般设置为5~15mL/kg,8~12mL/kg。潮气量大小的设定还应考虑以下因素:胸肺顺应性、气道阻力、呼吸机管道的可压缩容积、氧合状态、通气功能和发生气压伤的危险性。气压伤等呼吸机相关的损伤是机械通气应用不当引起的,潮气量设置过程中,为防止发生气压伤,一般要求气道平台压力不超过35~40cmH2O。对于压力控制通气,潮气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预设的压力水平、病人的吸气力量及气道阻力。一般情况下,潮气量水平亦不应高于8~12mL/kg。成人设定潮气量要根据实际情况,低潮气量是ARDS肺保护策略的一部分,这只是ARDSNet提出的,同时又有控制性膨肺的出现与之匹配。如果病人没有ARDS,其潮气量没必要设得那么小,但也不应该设定过大,过大的潮气量仍然会造成肺损伤。

2)压力

呼吸机压力的设置主要包含气道封压(PIP)和呼气末正压(PEEP)。

气道峰压(PIP)的设置,当肺部顺应性正常时,吸气压力峰值一般为10-20cmH2O,肺部病变 轻度:20-25cmH2O;中度:25-30cmH2O;重度:30cmH2O以上,ARDS、肺出血时可达60cmH2O以上。但一般在30cmH2O以下 ,新生儿较上述压力低5cmH2O。

PEEP使用IPPV的患儿一般给PEEP2-3cmH2O是符合生理状况的,当严重换气障碍时(RDS、肺水肿、肺 出血)需增加PEEP,一般在4-10cmH2O,病情严重者可达15甚至20cmH2O以上。当吸氧浓度超过60% (FiO2大于0.6)时,如动脉血氧分压仍低于80mm汞柱,应以增加PEEP为主,直到动脉血氧分压超过80mm汞柱。PEEP每增加或减少1-2mm水柱,都会对血氧产生很大影响,这种影响数分钟内即可出现,减少PEEP应逐渐进行,并注意监测血氧变化。实际设置时还需根据具体情况:

(1)急性呼吸衰竭(ARDS/ALI)呼气末正压(PEEP)设定原则:

(a)般为5-25cmH2O,但是注意高于15cmH2O是很少有必要的,有可能肺泡过度膨胀,同时影响血液动力学。

(b)恰当地联合应用吸气压力/潮气量、PEEP、氧浓度和吸气时间达到PaO2(SaO2)、PaCO2目标值和实现肺保护策略。

(2)COPD伴Ⅱ型呼衰呼气末正压(PEEP)设定原则:

(a)这类患者一般不需要加用PEEP来改善氧合和提高PaO2,只要适当提高FiO2即可以解决;

(b)对存在内源性PEEP(PEEPi),可以加用75-85%PEEPi的PEEP来对抗可降低PEEPi。

(3)急性左心衰加用PEEP:有研究表明加用5-10cmH2O PEEP可能缓解心衰、肺水肿、改善氧合。

(4)支气管哮喘:可以加用5-10cmH2O PEEP。

3)流量

许多呼吸机需要设定吸气流率。吸气流率的设置应注意以下问题:

(1)容量控制/辅助通气时,如患者无自主呼吸,则吸气流率应低于40L/min;如患者有自主呼吸,则理想的吸气流率应恰好满足病人吸气峰流的需要。根据病人吸气力量的大小和分钟通气量,一般将吸气流率调至40~100L/min。由于吸气流率的大小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呼吸功和人机配合,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2)压力控制通气时,吸气峰值流率是由预设压力水平和病人吸气力量共同决定的。当然,最大吸气流率受呼吸机性能的限制。

4)呼吸频率

控制通气呼吸频率一般设定为12-20次/min,老年人、基础呼吸频率快的病人、急慢性限制性疾病的病人可能设定为20-25次/min。但还得具体考虑:

(1)恰当的呼气时间或恰当的吸呼比1∶1.5-1∶2.0;

(2)A/C模式设定机器后备频率比自主呼吸频率低2-4次/min,如果自主频率发生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加快)时应适当调整机器后备频率或调整潮气量/压力;

(3)注意设定的呼吸频率是否能够达到理想的分钟通气量——血气、临床、自主呼吸频率;

(4)呼吸频率、吸气时间和吸呼比之间有联动关系,前两者改变可以引起后者的改变。

5)吸呼比

一般可以设定为0.8-1.2 s或吸呼比1∶1.5-1∶2.5 。具体考虑:

(1)自主呼吸频率和自主呼吸吸气时间。如果自主呼吸比较快/自主呼吸吸气时间比较短,则设定的吸气时间(如A/C或SIMV模式)应相应缩短。

(2)容量控制通气模式可以设定吸气暂停时间,吸气暂停时间一般计入吸气时间内。

(3)如果设定吸气时间>1.5 s,可能需要镇静剂或肌松剂。应用这种长吸气时间甚至反比通气可能加重或引起内源性PEEP-PEEPi。

(4)直以来都有学者认为应用反比通气可以增加肺气体交换的时间,改善氧合。但应注意:如果呼气时间过短,可能增加PPEPi,可以考虑降低呼吸频率,增加呼气时间;减少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5)吸气时间、呼吸频率、吸呼比是相互关联的。一般直接设定前两项;也有直接设定吸呼比(吸气百分比)的呼吸机。

(6)在容量控制模式下,有的呼吸机不直接设定吸气时间,而是设定吸气流速,在潮气量设定的条件下,调节吸气流速就是调节吸气时间,吸气流速越高,吸气时间越短;反之亦然。成人吸气流速一般设定在40-100L/min,平均约60L/min;婴儿约4-10L/min。这种情况下:潮气量、流速、吸气时间是相互关联的。

以上基本就是呼吸机在操作中需要选择和设置的四项基本参数,除此之外还有氧浓度参数设置、触发灵敏度设置、顺应性、吸入氧浓度等。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只要充分了解呼吸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各种设置的含义和范围,就能掌握基本操作,以便能够正确的使用呼吸机。

参考文献

[1]俞森洋.呼吸机参数的设置和调整[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4(3)。

[2]李文侠;王川.呼吸机常用的通气模式及参数调整[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9.33(1)。

[3]肖奇明.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呼吸机常用参数的设置[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9(10)。

专业化设置原则 篇10

关键词:薄弱高中前置作业

生本教育的“生长观”认为:“退一步, 海阔天空。”其背后的教育智慧就是老师不要把课堂设计成过于严密的流程图, 要在简单、根本、开放的教学中, 给学生以更大的发展空间;老师不要过多地预设, 要让学生在个性化的发展中展现出五彩纷呈的智慧才能;老师要做的, 就是帮助学生立一个‘根’, 然后让其尽情生长。”这里的“根”便是“前置作业”, 而“简单、根本、开放”便是立根之本。

然而, 对于“薄弱高中”, 面对基础差、能力弱的学生, 应该怎样从自己的位置上“退一步”呢?我们应该在认可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和保护学生固有学习自尊的思路之下, 做到“有方、有效、有度”, 合之为“简单有方, 根本有效, 开放有度”。

———何谓“简单有方”呢?褒义的“简单”有“头绪少, 容易理解、使用或处理”的意思, 还有“对自然规律的一种理解和追求”的意思。因而, 难得简单, 教学中必须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将“简单”“疑难”调和好。

———何谓“根本有效”呢?就是要放弃玄怪, 搁置偏远, 澄霾荡雾, 显山露水。

———何谓“开放有度”呢?就是要让问题成为课本放出去的风筝, 收放自如, 而不能成为飞出去的鸟儿, 难觅踪影。

这样, 当学生思维的“藤枝”由“根”而发后, 就不会匍匐蔓延, 而会寻“架”而攀, 攀“架”而长, 直至结出思维的“葫芦”。

下面, 用一例具体说明一下。

示例:“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第一课时) 前置作业

1.求下列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2.画出二次函数y=x2+x-1的图像, 观察其图像:当取何值时, y<0?当取何值时, y>0?

3.求下列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4.解下列关于的不等式:

设置思路及目的:高中学生已经学过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一元二次函数图像的画法, 因而本作业试图以其为突破, 继而“攻取”第3题, “伏击”第4题, 采取循序递进的方式以为“简单有方”。而本作业的“根本”何在呢?当然在于“数形结合”, 教学中, 教师要适机地激发、点拨、引导学生思考“只需确定好一元二次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和“与横坐标轴的交点”这两个要素就能够利用其将相应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解好”这个问题, 进而促使学生觉悟画图的目的是什么?图像的作用是什么?最终使学生明白:图不能画得“图”有其表———太精细则“图”劳无益, 太粗糙则“图”有虚名, 只要“形”之“有效”就可!最后, 为了提升学生对“两个要素”的运用能力, 本作业又设置了第4题的两个变式, 在“两个要素”的“一明一暗”中以期“开放有度”。

对于“薄弱高中”数学前置作业的设置问题, 只要把握住“简单有方, 根本有效, 开放有度”这条原则, 尽可因地制宜, 不拘一格。再如, 在学习“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这一节时, 因为含于本节例题的重难点较为集中, 于是笔者便采取了“先行铺垫”的方式来设置前置作业;而在学习“椭圆的标准方程”这一节时, 因为教材中重难点又较为分散, 于是笔者又采取了“大问题引领小问题”的方式来设置前置作业;再者, 在学习“简单逻辑连接词”这一节时, 因为知识点却较为零散, 于是笔者便采用了“表格整合”的方式来设置前置作业。

生本教育的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 而“高度尊重”的先决条件和充分体现应该是“从实际出发”。面对“薄弱高中”的学生, 帮学生支一个“架子”, 而不是仅仅帮学生立一个“根”便是对这一点的积极诠释。

摘要:对于“薄弱高中”, 面对基础差、能力弱的学生, 应该怎样从自己的位置上“退一步”呢?笔者认为, 应该在认可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和保护学生固有学习自尊的思路之下, 除了要帮学生立一个“根”以外, 还要帮学生支一个“架子”, 即在确保“简单、根本、开放”的前提下还要做到“有方、有效、有度”, 合之为“简单有方, 根本有效, 开放有度”。

专业化设置原则 篇11

【关键词】新课程 例题 习题 原则

面对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新课程教材与原人教版教材相比较,例题、习题的数量明显减少的新情况,广大数学教师必须积极地投入到课程教材的开发中,激活、重组、补充、“裁剪”或加工教材的内容,精心地设置具有现实性、挑战性的例题、习题,帮组学生巩固所学新知识,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做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为此,在使用新课标教材设置例题、习题时,我们可以把握以下几个主要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

贯彻《数学课程标准》,施教课标教材,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只是教师带领学生“玩一玩”、“做一做”而已。事实上,数学基础依然是中学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仍要把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基本技能的训练作为设置例题、习题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提供基础知识题和基本技能题,供学生练习与交流。涉及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必须严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不扩大范围或提高要求。

二、目的性原则

教师应该从教材发出,根据授课的类型、施教的对象、教学的内容和侧重点等,设置相关的例题、习题,做到重点突出、目的明确,为相应的教学目标服务,不能东拼西凑,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新授课中,为了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所学新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教师应多提供基础题和具有收敛性的题目;在复习课中,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教师应多提供中档综合题,中档综合题区分角度较好,训练价值高,教师讲得清楚,学生听得明白,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在活动课中,教师应多提供生成性探究题,供学生进行试验与探究,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

总之,例题与习题设置的内容、形式和难度因不同的教学目的而异,也因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异;同一内容也可设置不同的题型。

三、渐进性原则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系列例题、习题,使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区向最近发展区自觉迁移,促使学生的认知呈螺旋式上升。

例如,九年级下册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内容,课本设置了三个探究,其中两个增长率,一个面积问题.教材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数学中,教材就已渗透了单循环和双循环,倍数问题,面积问题,但是学生仅通过这些题,并不能灵活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结合新教材的例题、习题,循序渐进地设置了单循环和双循环,数字和倍数,增长率(下降率),面积,经济五个方面的内容让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体现了渐进性原则,较全面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应用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把书本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向实际生活回归,向学生经验回归。

例如23.2.2中心对称图形的练习中有这样一道

如图的汽车标志中,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再举出几个中心对称图形的实例

在新教材中象这样的例题有很多,教材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的生活的意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展开例题、习题的选择和设置,做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也可选取其他学科中的问题作为例题、习题的素材,这样贴近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五、开放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教师必须多设置一些开放性、探索性问题,改变过去封闭式题目一统天下的局面。

开放性题具有结果开放、方法开放、思路开放等特点,能有效地放映高层次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平时数学成绩较差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体验智力活动的欢乐与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而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倍受青睐。教师在设置开放性问题时,应以“问题”为核心,“讨论”为手段,“探究”为途径,“发现”为目的。

总之,开放性问题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它要求解答者具有某种程度的独立见解和创新精神:开放性问题具有不同的解法或多种可能的解答,答案通常“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六、创新性原则

例题、习题的形式和内容等应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精,给学生带来新奇与挑战,给学生带来启发与冲击。课堂上教师应释放地给出一些新颖的创新型例题、习题,使学生感到新奇,不断地进行思考和研究,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挑战性较好的例题、习题能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名学生在数学课上都各有所得。

有的例题、习题不局限于对知识本身的考查,而是以考查能力为立意,重在创设新的情景,考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这类例题和习题在教学中能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探究其中的奥妙。有时,教师也可从课本中具有典型性的例题、习题出发,进行“深加工”,挖掘、引申和改编,一题多变,进行创造性设计,吸引学生探究,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有这样一道习题:晚上,小明写作业时,突然他看到了笔的影子,影子使他想起今天老师讲的相似三角形,小明想利用影子测测自己的身高,他测得笔的长度为14厘米,影子是10厘米,他站起来一看,影子的一部分射在墙上,墙上的影长为20厘米,测得在地面上的影子长为100厘米,请你计算一下小明的身高。

在编拟这样一道习题时,教师采用了创新手法:小明的影长100厘米和20厘米分别在不同的平面上。题目发生了变化,结果多数学生没有改变解题方法,当然得出的答案是错误的。

教师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置例题、习题时,需要掌握的原则很多,以上是一些主要的原则。注意在应用以上原则时,不能生搬硬套,应以学生为中心,设置各种例题、习题,重新组合教材内容,注重内容的开放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探索、交流与合作精神。同时,在展示各种例题、习题时,应抓基础,注重过程,渗透思想,突出能力,强调应用,注重创新,打破章节、学科的界限,拓宽学生的视野,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2]《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作者简介:

专业化设置原则 篇12

一、设置大学体育课程的必要性

体育教育是大学教育中的必不可少的有机构成, 其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高校教育中, 设置体育课程具有极大的必要性。

( 一) 促进学生体质提高和全面发展

由于大学生尚处在青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 这一阶段的身体锻炼在人的一生中影响是比较大的, 通过设置体育课程, 促使学生进行定期体育锻炼, 能促进过渡阶段身体素质的提高。同时, 由于学生在大学期间, 学习任务、生活压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沉重, 长时间思想上的压迫和束缚, 使其精神状态处在昏沉状态, 迫切需要得到调节。体育锻炼可以为他们提供一种健康的、放松精神的有效途径, 舒缓其心情, 让久经紧绷的心情得到放松, 调节学习的状态, 使其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加充满活力。

( 二) 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性

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 他们在步入大学以前的学习生活是仅仅围绕着学习的, 缺乏体育意识, 因此, 在步入大学后, 很多人会对锻炼缺乏热情———即便是能意识到锻炼的重要作用, 但是却在行动上无法迈出那一步。这也是导致我国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下滑的重要原因。采取体育锻炼课程化的形式, 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体育意识, 并帮助他们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 三) 锻炼学生的思想精神

通过体育锻炼, 学生进行自我身体完善及与他人协作的同时, 能逐渐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 提高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 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做好准备, 激发学生敢于面对、敢于拼搏、敢于进取、勇于坚持的勇气和毅力, 做身体健康、心理阳光的新时期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原则及规律

大学期间是一个特殊的时期, 其不同于高中及以前的青少年阶段, 也不同于大学之后的青年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是处于转型期, 一方面, 还处在不成熟的状态; 另一方面, 学生也存在自己个性化的一面。因此, 这个时期的体育课程设置面临的挑战也是极其艰巨的, 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 以适应这个阶段的学生特点, 引导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实现身体和心理的健康转型。

( 一) 基础理论和体育实践并重, 循序渐进

众所周知, 在一般的体育教学中, 实践课所占比例是极大的, 因而造成了体育教育中普遍存在重视实践教学而忽略了理论教学, 由此造成了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对体育教学的不够重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现如今, 体育教学的目的不单单是以实践为主了, 而是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大学生尚处在刚从高中走出来的阶段, 对一些体育实践中的技能课尚缺乏正确的理解, 因此, 理论教学必然是必不可少的。这一方面, 是适应学生特殊时期的转变;另一方面, 也是为了后续进行正常的实践工作做好铺垫。通过基础理论教学, 让学生对一些基本的体育锻炼概念、注意事项、基本常识进行了解,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锻炼的重视度。

同时, 在基本的理论教学学习之后, 为了更有效的巩固理论知识, 应循序渐进采用适当的体育实践, 让学生在实践状态下, 利用有限资源, 积极参与锻炼, 对所学理论进行巩固, 加深体育锻炼项目的印象, 提高锻炼意识。

( 二) 适应学生年龄特点, 因材施教, 由易到难

由于大学阶段学生在身体、心理上都处在不稳定的转型期, 因此, 这个阶段的体育教学课程设置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因材施教, 由易到难。大学期间体育课程的开设一般是3年, 即大一、大二、大三, 由于每个阶段的学生都具有不同的特点, 因此这三个阶段的课程设置也不尽相同。大一阶段处在大学体育教育的基础阶段, 这一阶段的学生处在刚刚脱离高中“纯理论学习”的时期, 理论学习能力较强, 同时体育实践能力上尚有提高, 因此这一阶段主要是夯实理论基础的阶段。大二阶段, 学生已在理论上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实践上尚未有成熟的思想, 因此这一阶段应结合学生个人的特点, 开设一部分较容易的实践课程, 如中长跑、跳、单双杠, 等等。大三阶段, 应该说学生已经是处于相对成熟的阶段, 这一阶段, 可以选择适当难度的体育实践, 对学生进行培养, 如游泳、障碍、攀岩等。以此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 进行不同方式的体育培养, 以在体育教学上实现连贯性, 同时实现教学目标。

三、总结

大学阶段是个特殊时期, 体育课程的设置要根据这一时期的学生特点, 理论和实践学习并重, 在教学上实现循序渐进, 引导学生由易到难逐渐掌握大学体育教学的内容, 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体育意识, 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 做新时期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为祖国建设储备尖端后备力量。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141-150.158.

[2]教育部.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结果公告[R].教体艺[2011]4号.2011.

上一篇:自由表达下一篇:农民素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