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一文的教学(精选11篇)
《草原》一文的教学 篇1
前不久上了一堂教学研讨课,执教的是现代作家马朝虎的《水》,课后作了一些反思,现就从教材的主题把握、教学的结构流程、课堂的细节关注这三个方面杂谈一二。
一、关于主题
对本文的主题,我初读的第一印象就是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人仍然要顽强地活下去,虽有困难,但仍要有积极乐观的精神。再者就是感受到水的珍贵,启示我们必须节约用水。基于这样的理念,我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人们虽在苦境却依旧快乐地生活。从母亲的两次“笑”入手,重在体会“乐”,感受人们的精神风貌。但后来又觉得不妥,回到教参中所定位的“体会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教育学生要珍惜水资源”,这样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便于展开教学,学生有话可说。只是在课堂教学结尾处轻点母亲的两次“笑”,对他们笑对人生的态度,略加点示。课后有人就本文的主题定位与我探讨:若只单纯地以“珍惜水资源”为主旨,是否显得有点浅薄。
课后反思这一个涉及语文教学深度的问题,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往往过多停留在理解文本表层上,基本以教参的解读为准。简单地对表层的语言进行评析,而不能深入地进行目标解读,做到深层的教学设计,讲解不能做到深入浅出,使得学生无法得到深厚的语言习得,深切的情感体验,深刻的思维训练,深远的人文涵养。如果长期这样过多地做表面文章,不能引导学生体味文本的深层义、言外义、双关义、象征义等,最终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无法切实得到提高。长此以往,只能是“帆过水无痕”。
二、关于结构
对于本课的教学流程设计,我先从关键词入手导入文章的两个重点画面:“下雨天洗澡”和“一勺水消暑”感受有水的快乐,再由乐到苦,又回到这两个场景,体会这背后所隐藏的缺水的苦。最后从母亲的两次“笑”中,体会他们笑对人生的态度,完成一个从“乐”到“苦”再到“乐”的过程。就是这个我自认为可行的设计,结果在实施时面面俱到,而效果却面面俱不到。
所以再回到一个老话题上,课堂要简约。王荣生老师说:一堂好课环节相对要少,两三个板块即可,但每个环节要充分打开。所以我们要“舍得”——舍得抛弃自己预先设计的精彩,不能因为自己理解深、准备得精彩,就舍不得,应把精彩留给学生。就如陶行知先生的话:“你要教一无所有的学生,你要自己先成为一无所有的先生。”而我们在设计时,为了展示出自己的“精彩”,一堂简单的课往往要弄出十几张甚至几十张幻灯片来。课堂教学只能变成钻设计好的圈套的游戏,老师牵着学生鼻子一路走下去,直至完成最后一张幻灯片的内容。这样课堂最终回到“满堂灌”“一言堂”的老路上去了,而多的只不过是多媒体教学的华丽外表。
我们的课堂要目标再简要些,结构再简洁些,手法再简单些,要学会在课堂中来点国画中的留白。这样“简”装的课堂才能有意想不到的精彩。当然,这简单课堂与追求语文教学的深度两者并无矛盾。简,简化的是复杂的结构,是冗余无当的训练、引导;而课堂的智慧不能简,内涵不能简。我们要用教师的智慧之火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让学生的智慧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三、关于细节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细节是全局的基础,细节成就成功,细节成就完美。好的语文课必有一些虽经雕琢,但又浑然天成的细节处理。课前我就对本文作了如下几个细节处理的预设:
1. 对“倾注”的理解。
(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说水是倾注而下的?(水多)那文中母亲就只有一勺水,为什么就用上了“倾注”?(事实上水很少,可这对孩子们来说这一点点水已经足够让他感受到有水的快乐了,同时这水也倾注了母亲对孩子们的爱呀!)
2. 对“饿”的理解。
(母亲锁上水窖,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这是我至今为止唯一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在这段文字中母亲为什么不说“渴”而说“饿”呢?(“饿”说明我们对水是多么渴望。对我们来说“渴”还是可以忍受的,而“饿”是难以忍受的,说明我们缺水已经很长时间了)
3. 对母亲的两次“笑”的理解。
(体会他们笑对人生的态度)
但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中,学生仅能对“倾注”体会到“水多”,而对“饿”和“渴”字的区别则不是很清楚,对“笑”字千呼万唤也仅仅回答出“乐观”两字。所以要把好的设想转变为真实的课堂实际,仍是一个需要反复磨合的过程。一堂精彩的课是由一个个精彩的细节串联而成的。教师能“深入”,未必能“浅出”,教师的功底往往就体现在一个词、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的处理上。教师要能把自己深入的理解,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领悟,继而能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体会,而不是把教师的理解强加成学生的理解。细节是有痕的,如同奔腾不息的流水中所溅起的朵朵浪花;细节也是无痕的,就如浪花最终仍要归回水流奔流到海。水滴石穿,让我们用智慧的细节滴穿学生的混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上好每一堂语文课,是每个语文老师不懈的追求,而一堂好的语文课标准又是不相同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我们上下求索,相信“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草原》一文的教学 篇2
《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的作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习俗。文章语言简洁通俗,描写细腻生动,结构清晰.针对本课的教学实际,结合教学的参考,我作如下反思:
1、本课教案合理流畅,把握教材准确深入,针对东部孩子的特点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予了充分肯定。
2、教学分析中贴近学生生活,教师注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过年的感受,同学们争先恐后、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整堂课学生们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比较热烈、浓厚。
但是,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每一节课都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我所教学的这一节课,也有以下几点不足:
1、在教学中,我努力地想让孩子们多说一点,把课堂还给他们,同时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今后的授课中,我应该学会把握教材,课上适当的放和收。
2、指导学生整理资料不到位,学生课前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他们还没有学会处理资料,不知道可以去除一些关系不太紧密的内容,从一大堆资料中提炼一些有用的精华资料。因此,我还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耐心地培养学生,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3、感悟老舍淳朴、风趣、通俗的语言程度不够,老舍先生的语言是很有风格的,对作者语言的体会应该结合具体的语
第 1 页 句和语境来感悟,本课的感悟程度还不够,不能达到学生积累语言的目的。问题即课题,立足于教学实际的研究必将有利的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阅读《有效教学》一文感想 篇3
一、有效备课,“让我欢喜让我忧”
《有效教学》指出,同一所学校,不同的老师,可以允许不同的备课方式。刚毕业的,倡导“手写式”,便于练习基本功,有更多时间思考,90%原创,10%打印,强调共享集体备课资料,这样利于其专业成长。对于骨干教师,为了减轻其职业倦怠,充分利用已有教学经验,可允许50%手写,20%“翻唱名家”(活页备课),20%借用集体备课,10%在书上批注,坚持写教后反思。成熟型教师,可允许用50%修改案,只需30%原创即可,10%在书上批注,20%借用集体备课。这样把握尺度,因师而异,减轻了教师抄写教案的负担。办法当然很好,可是要具体操作起来,如果没有业务主管部门的认可,哪所学校敢“自作主张”呢?
随着电脑的普及,不少学校逐渐尝试使用电子教案。在一门心思提高教学质量的今天,把教师写(抄)教案时间与精力省下来,走进教室,多上几节课,多辅导几个后进生,更利于提高成绩,自然成了校领导们不约而同的做法。
把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用于备课的做法值得提倡,资源共享的优越性也有目共睹,客观上讲,教师自己钻研教材,设计出来的教学流程,未必就比抄来的或复制来的好。笔者认为,真正的“有效备课”可以不在乎什么形式,但一定要切合学生与教者实际,一定要认真解读文本,慎重决定取舍。在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自主探究上,必须舍得花时间,下功夫,否则无法深刻领会编者的设计意图,无法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鉴于此,建议有关部门能否考虑弱化对实为“形式”的备课笔记本的检查,用更大精力去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确保备课更加扎实,更加有效。
《有效教学》一书中所推崇的特级教师于漪的“三备法”,我在敬佩之余,不由回味起自己教学实践中的酸甜苦辣。去年,我们六年级语文学科组只有一本教学参考用书,同轨的五位教师中有三位是首次任教,况且又是新教材。于是,这本参考书成了名副其实的“香饽饽”:你请我约,他请你带。学科组里数我岁数最大、教龄最长、职务最高,怎好意思强夺弟妹之爱?只好自己钻研教材,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思路,形成备课初稿;再上网查找,比较修改。集体备课时,和盘托出,敞开心扉,彼此研讨,求同存异,互补短长。倘若是教参上明确提示的,我立即在二次备课中标注出来,进行反思。尽管我一再要求自己恪守“备课不在字数的多与少,关键在于内容的‘真’与‘精’这一信条,天长日久,终究还是难以“完美”。毫不隐讳地说,有时一天工作下来,疲惫不堪,再也无心思考,更是懒得反思,第三次备课自然打了折扣。个人初备,我几乎都是晚上在家里进行的。不错,处理教材日有长进,但付出的时间确实不少。
毋庸置疑,随着学生家长的期望值、社会的关注度和主管部门业务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的压力也不断加大,职业倦怠感必然与日俱增。如果每节课都要做到“三备”,需要付出多长时间、多大体力和多少脑力!作为社会人,面对各行各业的工作现状和收入诱惑,要始终如一地安贫乐“教”,无“大勇气”“大毅力”怎行!
二、有效指导,“吾将上下而求索”
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缺少思考能力、倾听耐心、圈画批注的习惯和自我表现的强烈愿望,习惯于做听众与观众,就是人们戏称的“木头人”。课堂上,有的皱紧眉头,故作深沉,表示自己在思考;有的胡写乱画,假装斯文,借此来消磨时间;有的偶听同学回答有误,就立刻纠正,全然不管说没说完。如果问及有谁还有不同的想法,举手回答者往往仅改几字,实际同出一辙。如此的“自学、思考、倾听、回答”,岂不是浪费大好时光,课堂的有效性又从何谈起?
《有效教学》中提及教师的有效指导,要做到适时、适度、适当、适合、适应。对照“五适”,我常抓不懈,常抓常新,日日记录整理,常常深刻反思,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有效倾听、交往互动”等良好习惯。天道酬勤,一个学期的反复抓,果真收效明显。
三、有效评价。“山重水复疑无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教师越发感到不会教书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不是思想老化,也不是教学理念滞后,只因为教学过程的具体要求与教学结果的实际评价权重,两者不相吻合,让人无所适从。
再如,“有效教学”关注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有效性。是不是说,与本节课教学目标无关的教学行为都是无效的呢?显然不是。因为语文学科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事实表明,对学生的熏陶、感染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读书像腌菜一样,在适度的卤水中,浸泡久了。自会人味。
现实中,教学结果的评价近乎“分数至上”,这势必导致一切教学工作“唯分数是瞻”。不计“投入、产出”,乐此不疲地大搞“题海战术”,何谈内涵发展?“不择手段”地增加“分数”,追求那所谓的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完全有悖于新课改所倡导的“注重能力培养,智力开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一主旋律。
新课标要求学生多读书、读整本书,习作说真话、吐真情,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教会学生观察生活,抒写自己的见闻感受。为了考试拿分数,纵容孩子抄作文、背作文的教师应该不在少数。大家都知道,作文选每生一本,操作起来便利快捷。同时,许多教师撰写论文,离不开网络搜索,离不开剪贴拼凑,有朝一日当真要亲自动笔,恐怕为数众多者,绝对没那么“神气”了。
“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的飞跃,我深信不疑,且一直鼓励着学生,鞭策着自己,与孩子们同读、同写、同乐,享受着别样的欣慰与幸福。开学以来,好几个学生已经写了两万多字的日记,就是一个佐证。当然,相比之下,少做了许多家庭作业,考起试来,很可能暂时稍有落后。因而,常有“山重水复”之沉重,有时也难免心生“同流”之意念。在心灵的煎熬中,每每看到“小荷露尖”,无形之中平添了“坚守”的无穷动力,霎时间仿佛已经“柳暗花明”。
浅谈《老王》一文的情境教学 篇4
情境一:老王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师:看到你走进一个房子, 我问你这是你的家吗?你会怎么回答?
生:我会说“是的”。或者说“恩, 这是我家。”
师:那么你试着比较下老王的回答和你的有什么微妙差异?
生:我觉得老王没有用“家”这个温暖的词来形容他住的地方, 他内心应该是有点自卑, 不想让别人知道这里是他的“家”, 也可能他觉得这里不像个“家”, 只是一个安身之所。
师:说得太好了, 看来老王的内心可不像他不露声色的回答那般平静, 其中的辛酸和无奈是值得我们琢磨的。
生:我觉得其实老王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像他这个“家”一样千疮百孔, 毫无温暖可言。
师:哦, 能否具体说说。
生:老王无依无靠, 既无子女更无社会保障, 身边的人还看不起, 他的生活是很凄凉的。
师:你读得多仔细啊, 你能否模仿那些闲人的口吻, 来读一读“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 害了什么恶病, 瞎掉一只眼”这句话。
生读。 (闲杂人等对老王轻蔑、诋毁的语气)
在这个情境创设里, 我抓住了我们对“家”的感觉让学生体会老王的与我们生活处境的不同。由“家”切入对同学来说很容易感同身受, 学生一下子就能体会老王的生存环境。学生能明白本文语言平淡但耐人寻味, 因为它是以最简省的文笔来揭示人物生活和内心的本质。由老王的“家”出发, 学生进一步读懂老王的不幸。这不只是来自于生理的缺陷, 而是正常的生理残疾在众人的眼里成了揣测老王为人的证据。面对他人的谣言诋毁老王无力反抗, 只能默默忍受。所以老王不但生活苦, 而且“名声坏”, 精神更苦!
情境二:这样的老王你愿意帮助吗?
(PPT展示) 作者这样形容病中的老王:他面色死灰, 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 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 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 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 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 打上一棍就散成一堆白骨。
师:假设同学们在大街上看到这样一个车夫, 他说小姑娘坐车吗?你会怎么反映?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病中的老王还要拉三轮车维持生活的情景, 因为老王是病不得的, 如果他生病了, 他要靠什么生活呢?谁会来帮他呢?他最宝贵的财富仅仅是香油和鸡蛋啊!)
生: (慌忙摆摆手) 我会吓一跳, 想赶紧逃走。 (笑)
众笑。
师:为什么?
生:有点可怕……
师:你有爱心吗?
生:…… (不好意思地笑)
众: (有的点头)
师:我相信你们都是有的, 但我们是不是爱父母、亲人、明星、偶像更容易, 可是爱丑陋的人, 爱一个被生活折磨得不像人形的人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我们的第一反映可能是想跑, 可是杨绛却气定神闲地坐下来, 还和他拉起了家常。
众: (有的沉默) (有的会心点头)
在这个情境创设里, 我设计了一个病中的老王拉车载客的场景, 让同学想象你是不是愿意帮助一个这样落魄的人?于是, 教师可以步步紧逼:让我们试着拷问自己, 你究竟善良吗?老王需要什么?什么是真正的平等?假如你是作者, 你会愧怍吗?为什么?这样的愧怍你怎样评价?
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杨绛的愧怍是可贵的, 这里蕴含着真正的平等意识, 而社会对老王如此不公, 老王依然善良、诚实、义气、感恩, 老王拷问着我们社会的良心。
通过这两个情境来教《老王》, 我发现学生的感受经历着隔膜、同情、反思这样的情感变化, 我可以感觉到学生渐渐走近老王、作者, 他们对身边平凡的小人物也不再止于廉价的同情, 在主旨认识和人生、社会方面都有了深化。
沈冬芳, 上海师范大学附中教师。
摘要:《老王》一文的主人公对现代高中生而言可以说是隔膜的, 走近老王, 情境教学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之一。通过恰当地创设情境, 让学生与老王共情, 与作者共鸣, 获得深层的内心体验。
《珍珠泉》一文教学反思 篇5
《珍珠泉》这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珍珠泉水又绿又清,水泡既美丽又有趣,表达了作者对珍珠泉、对家乡的赞美和喜爱之情。珍珠泉这篇课文又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怎样上,一直是我比较困惑的问题。上得太细了,怕把它上成讲读课文,无法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上得太粗了,又怕把阅读变成了走马观花。我通过对这篇课文的仔细研读,我设计了了解美景中悟情的教学思路。
1、泉水的特点。泉水的特点是:绿、深、清。我让学生充分的.想象:那样清,清得能倒映出 ( )。水是那样清,清得就像 ( )。从而让学生感受泉水的美,为进一步的朗读做基础。具体感受完三个特点后,我创设了让学生给老师们介绍珍珠泉的水有多美,为学生感情朗读提供了语言环境。
《草原》一文的教学 篇6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3-0066-01
拜读了2013年第5期董富秋、李玲老师的《水平四立定跳远教学设计》一文,笔者经过在小学六年级的常态课中进行实践,针对文中的部分设计提出个人见解,愿与董富秋、李玲老师以及各位同仁进行探讨。
一、目标的叙写
原文:“通过观察,合作尝试,使学生感知立定跳远合理的起跳角度,提高学生蹬地、摆臂的力度,提高他们的协调性”,“使92%的学生掌握用力蹬地、协调摆臂、充分蹬起,提高立定跳远能力”,“通过合作学练,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积极竞争意识品质”。
辨析:教学目标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叙写时应该是“学生……”,而原文中出现“使学生……”、“提高……”、“培养……”,教学目标的主体变为了教师,教学目标也随之变成了教学任务。
改进方法:通过观察,合作尝试,学生能够感知立定跳远合理的起跳角度,蹬地、摆臂的力度以及协调性都有所提高;通过反复练习,92%的学生蹬地充分、摆臂协调,立定跳远能力大幅提升;通过合作练习,学生学会了团结意识和拼搏竞争精神。
二、游戏“收割”阶段
原文:“收割”游戏规则,四路纵队,两名学生手拉橡皮筋,从排头开始,经学生的膝关节以下部位向排尾移动做“切割”,绳到,学生跳起,移至排尾换人拉绳,集体后转“切割”返回,循环进行。
辨析:通过原文提供的器材12根橡皮筋,猜测一:应该是四路纵队,第1路纵队与第4路纵队学生拉绳,那么相对于第2路纵队与第3路纵队学生,完成一组练习他们要少练习一次。猜测二:笔者经过实践,全员参与循环拉绳,队伍调动有点混乱。针对两种猜测,从队伍调动与学生练习次数方面,笔者提出改进措施。
改进方法:将学生分成两组,一、二路纵队一组,三、四路纵队一组,每两人一根跳绳,排头开始“割”到排尾,然后在排尾站好,第二排学生继续“割”,依次进行,避免学生向后转,队伍调动整齐。同时在这个环节进行练习时,注意学生间隔,前后0.5米为宜,以防学生站不稳发生推人事件造成意外伤害,建议进行两轮练习。
三、“双手扣篮”游戏阶段
原文:根据文中图片所示,学生运用篮球进行扣篮。
辨析:如果用篮球进行练习,教案的本节课所用器材中却没有提到篮球。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学生如果双手持物进行扣篮练习,那么手臂只能在体前上下摆动,而立定跳远摆臂是需要体侧前后摆动,才能产生向前向上的动力。
改进方法:可以进行徒手的摆臂、蹬地“扣篮游戏”,或者在练习者前上方挂轻物,进行摆臂、蹬地摸轻物练习。
四、建议
1.原文:在进行“收腹举腿”过橡皮筋练习时,学生四人一组,两人拉绳。通过观察图片发现,原文学校训练场地有很多树,而且间隔适宜,为了提升学生练习次数,完全可以将橡皮筋系在两树之间,通过调节起跳线距离以及橡皮筋高度进行练习,充分体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
2.立定跳远落地要缓冲,如果场地选择不合理易对学生造成身体伤害,建议有条件的学校部分练习内容可以选择在沙坑场地进行或者是质地比较松软的场地。
以上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本设计的理解与建议,有不当之处还望与董富秋、李玲老师以及各位同仁进行探讨。
【编后语】:房老师提出的几个实践反馈值得我们反思,在编辑过程中,我们也曾考虑“扣篮”和摆臂之间的限制问题,持球和摆臂之间是否存有矛盾?编者的建议是,两人一组合作练习时,一人起跳,双臂摆至头前上方时,同伴给以喂球,练习者随手将球接住,是否可取?但练习不宜过多,接球练习多了以后,快速回收两臂动作会成干扰。在“收割”这一环节上,组织尤为关键,组与组之间间隔距离要大些,前几次练习时,“割”的同学速度要放慢,等到练习几次熟练以后,再逐渐提升速度,有些学生跳起高度有限是否可以进行分层,随着分层后,速度和高度就可以有所体现。文中所提出的教学目标问题较为牵强,教学目标确实是学生为主体,而“使学生”这一文字意思不存在主体与非主体的问题;从目标设置的合理性上看,情感目标存在大而空的语句,建议用更朴实的语言表达学生的情绪和体验。希望大家积极争鸣,共同提高。
《草原》一文的教学 篇7
比如,《落花生》就是一篇语言质朴、意蕴丰富、极富哲理的老课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突出“议花生”这部分内容。在教学时,教师如果把握不好文本的价值取向,不能联系时代的特点,就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校一位教师在一次公开教学时执教了《落花生》一课,在突破教学难点时就因没有联系时代特点,引发了一片哗然。
课文结尾,教师提了下面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从落花生的身上,你们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和教师预想的一样,回答说:“做人就要像花生那样朴实无华,而又有实用价值。不做像苹果、石榴那样,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正是教师所期望的答案。于是,教师继续启发:“现在,大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做哪一种人呢?”教师的问题一提出,就有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我觉得刚才的结论有问题。苹果、石榴营养丰富,很多人都喜欢吃。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像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呢?现在不是提倡要表现自我,张扬个性,展示自己的才华吗?”又有学生提出:“老师,做落花生那样的人,如果一辈子没有被伯乐发现,自己的才华只能被埋没。我觉得还是应该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学生的回答完全超出了教师的预设,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明确的答复,而是急匆匆打断学生的话,进行小结:“同学们的回答也很有道理,老师没有想这么多。课后老师好好考虑一下,下节课我们再一起讨论。”
课后,听课者也议论纷纷。有的说,像落花生那样的人,一辈子默默无闻,吃亏的只能是自己;有的说,现代社会做像苹果、石榴那样的人更现实,才能生存下来,不被社会淘汰;更有甚者说这篇课文不适合时代特点,不应该编排在当今的教材中……
学生的回答和听课者的讨论似乎都否定了文本的原本价值观。文本原本的价值取向是“要求孩子们要像落花生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做一个有用的人。”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落花生品质的可贵。可是人们的价值观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不同时期的人对同一文本的解读都会因生活背景和个人经验的不同而大不相同。人们对它的理解往往与自己的生活巧妙融合,这就是文本的教学价值。20世纪80年代的教师解读文本时,苹果、石榴一度被打击、贬低,甚至还有的教师把苹果、石榴解读成“炫耀”的代名词。当时的观念很难被现代人接受,但“做有用的人”这一点却是永恒的。
其实,我们审视父亲举出苹果、石榴的形象,也不难发现,父亲只是教育孩子们不要有那种炫耀的姿态,骄傲的心态,强调的是品质,但是父亲的比喻还是有失偏颇的,容易使人产生错觉,似乎像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就是文中所说的“只讲体面,对人没有好处的人。”其实如果做个既体面,又对社会有用的人何尝不是件好事。如果教师不能体会到这个层次,不能正确进行引导、点拨、指正,那么就会发生上面的尴尬,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以上理解,我认为,教学时,教师要转换教学理念,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文章所包含的哲理,还要结合时代特点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明白做人的道理。就本节课而言,我认为,首先应该充分肯定,任何时候,无论干什么事,都应注重实际,无私奉献;其次还应该学习苹果、石榴勇于展示自己的才华、张扬个性的精神。等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后,再回归文本,引导学生再次感悟“父亲的心”,再一次领悟父亲的意图。
总之,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教学时,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结合时代特点,老课新教,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草原》一文的教学 篇8
生:最让我感到神奇的地方是文成公主用树干搭桥过河。我们义乌江上的桥都是用钢筋水泥建的, 而文成公主竟然用一段树干就可以搭桥过河, 实在是太神奇了。
生:我看见过用石头建的桥, 中间有桥墩。
生:我在回奶奶家时看见过用一根木头搭的桥, 爸爸说叫独木桥。
生:桥的种类有很多, 我们不是还学过玻璃桥、塑料充气桥……
生:但一段树干肯定搭不起桥, 文成公主竟可以用树干搭桥, 真是神奇!
……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各种各样的桥, 还有学生说到文成公主用羊毛铺路、头发的多少决定这个地方树木的稀密、天鹅给公主报信及公主背乃巴山等让人感到进藏神奇与艰辛的地方。交流得差不多时, 有一学生高高地举起手来。
生:老师, 我还有一个疑惑, 能说吗?
师: (点头) 当然可以。
生:既然是神鸟, 为什么在恶乌鸦说坏话时不来报信, 而要等到公主伤心难过那么久了才来?这还算什么神鸟?
听到有同学这样说, 几个不安分的学生纷纷举起手来, 争着要说。
生:公主进藏应该有许多侍从陪着, 碰到乃巴山为什么会让公主亲自去背?
生:对呀, 公主是大家闺秀, 哪来这么大的力气?要背也肯定是随从去背, 不可能公主亲自背。
生:课前我查过资料, 当时公主进藏时带的嫁妆可多了, 包括诗文、经史、农事、医药、天文、历法等书籍, 还有谷物、蔬菜、果木种子以及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等等。这么多东西, 这么多人, 怎么可能在树干搭成的桥上通过?课文就是骗人的。
……
其实课始, 我就直接点明了此篇课文是一篇民间故事。这是一种特殊的文体, 故事性强, 富有民间传说的传奇色彩和浪漫主义风格。学生似乎并没有理解, 继续从这一角度向学生作解释肯定也是苍白无力的, 该怎么办呢?急中生智, 我决定换个角度引导:“同学们很会读书, 也很会思考, 刚才大家所提的这些都是文章的破绽, 都与现实不符, 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短暂的沉默之后, 终于有学生战战兢兢地举起手来。
生:我想人们之所以这样编故事, 是为了体现故事“一波三折”的情节, 这样就更能吸引读者。
生:作者让文成公主去背乃巴山应该是为了体现文成公主没有把自己当公主, 而是把自己看作和普通人一样, 是个了不起的公主。
生:我觉得作者这样写是体现文成公主伟大功绩的需要, 很多电影电视也都是这样的, 主人公常常会有超乎寻常的本领。
生:作者这样表现文成公主, 可见文成公主在人们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
生:是的, 预习时我查过资料, 说在唐朝的时候, 为了边塞的和平, 唐朝有19位公主嫁给边塞小国的国王或王子。这么多公主中, 最了不起的就要数文成公主了, 到现在, 在西藏的大昭寺和布达拉宫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呢!
生:我感受到文成公主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很高很高。
……
《草原》一文的教学 篇9
善待孩子的好奇心
课文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萨沙一家在森林中赏花游玩, 突然, 暴风雨袭来, 一家人彼此关爱, 互相传递雨衣, 最后年仅五岁的萨沙把雨衣遮在了“比自己更弱小的”蔷薇花上。
萨沙能成为保护弱小的勇敢者, 与母亲的谆谆教导密切相关。当萨沙穿上包含着一家人关爱的雨衣时, 他不解地问:“妈妈, 您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 为什么要给我呢?”
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 大人该怎样回答呢?我想有的家长一定会对这种“幼稚”的问题不以为然, 进而对孩子的提问不理不睬, 或是很不耐烦地埋怨孩子:“你哪儿有那么多的为什么呀?”
其实孩子能提出问题就说明他在动脑子思考, 他的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求知的渴望, 家长对孩子这种不满足于表面现象、试图挖掘深层内涵的表达方式, 要以真诚的态度倾听, 以积极的态度回应孩子的问题, 千万不要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 也不能不懂装懂, 用一些不科学的答案回答孩子。
用智慧的语言启迪孩子的心灵
如果想做一名智慧型的家长, 该怎么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呢?看看萨沙的妈妈说了什么吧!她回答说:“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这一句话不仅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之情,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懂得了“弱小者就理应受到保护”的深刻道理。
接着萨沙又问:“这就是说, 我是最弱小的了?”妈妈摸着萨沙的脑袋继续启发道:“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 那你就是最弱小的。”多么巧妙的回答呀!这位母亲并没有直接简单地回答“是”与“不是”, 而是为孩子指引了两条道路:如果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 就是强者;如果做不到, 那自己就是最弱小的一个。这位智慧的母亲用她智慧的语言开启了孩子本就纯真、善良的心灵。萨沙勇敢地朝蔷薇花丛走去, 找到了那朵已经被大雨打掉了两片花瓣的野蔷薇, 掀起雨衣, 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
由此可见, 处理孩子的提问也要讲究方法, 巧妙的回答会对孩子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首先, 家长要善于启发孩子, 鼓励孩子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对于一些知识性的问题,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查阅工具书, 使孩子认识到书籍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的问题涉及到伦理道德方面, 家长则需谨慎对待, 可以讲故事阐述道理, 也可以启发引导他自己去分析思考, 找到问题的答案。其次, 在孩子积极主动地获取答案后, 家长要与孩子一同分享收获的喜悦, 并进行肯定和鼓励。这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会愈加旺盛, 无形中扩展了知识。
不可小觑榜样的力量
年幼的萨沙之所以保护了比自己更弱小的野蔷薇, 也是因为受到了家人的熏陶。
“突然, 雷声大作, 天上飘下几滴雨点, 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妈妈赶紧从背包里拿出雨衣递给身边的托利亚, 托利亚又把雨衣给了萨沙。”这一处细节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母亲保护孩子的感人瞬间, 同样让人感动的还有, 哥哥托利亚不假思索地把雨衣让给弟弟萨沙。
心理专家指出, 小孩子在不到一岁的时候, 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 到了两岁则能模仿复杂的动作, 到三四岁的时候模仿能力就发展得更快了。对年幼的孩子而言, 这一时期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实际上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 无时无刻不在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母亲和哥哥的身体力行, 就已经将关爱的种子播撒到萨沙幼小的心灵中, 虽然萨沙仅仅只有五岁, 但是他依然会把从妈妈、哥哥那里得到的关爱传递下去, 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娇弱的蔷薇花上。
所以,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用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首先,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 只有父母的思想正确、高尚, 才会给孩子作出正面引导。其次, 家长要从小事做起。生活是由无数个小事组成的, 孩子同样也在这些琐碎的小事中成长, 做好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 就是在为孩子树立榜样。最后, 家长要从自己做起。形象的示范是最生动、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日常生活中, 家长一定要事事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要求孩子做到的, 自己首先要做好。
《草原》一文的教学 篇10
师:谁想来读读狐狸的建议?
生:你的窗子再开大一些,空气就更新鲜了。(语气很平淡)
生:老师,他读得不好,他没有读出狐狸的味道。
师:噢,那你能告诉我们狐狸的味道是咋样的?
生:我认为是不安好心的。因为我看过《狐狸和乌鸦》的故事,狐狸为了骗乌鸦嘴里的那块肉,说尽了好话。
师:你能联系自己读过的一则故事来体会狐狸的用心,会动脑子。你能把这种味道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学生朗读,读时眼珠子骨碌碌直转)
师:确实不安好心,我从你的眼睛中看出来了。
生:我觉得应该读出狐狸很狡猾的味道。因为课文最后讲:“于是,鸡妈妈把窗户又开大了一点,可是有一天它从外面回来,却发现鸡娃娃们都不见了。”这里告诉我们鸡妈妈听了狐狸的建议后,小鸡们都不见了,可见狐狸是多么的狡猾。
师:你能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真会读书。你能读出这种味道来吗?
(学生朗读,读完后还下意识地舔了一下舌头)
师:这只性急的狐狸,都快流出口水来了。下面,请大家自己练习。
(学生自由练读,老师再次指名朗读的时候,大家的面部表情、动作淋漓尽致地诠释了狡猾二字)
“老师”,这时一位叫小洁的女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这样读不好。”这是一个比较另类的声音。教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讯息。“能告诉我们原因吗?”
“因为如果像斯以和何可(刚受到表扬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几个同学)这样读,一旁的鸡妈妈就会看出来了,就不会上狐狸的当了!”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教师光顾着和学生练习表情朗读,却忽视了具体的对话语境。
“那你认为应该怎么读呢?”
“我想应该读得真诚一点,这样鸡妈妈才不会起疑心!”
“你能试一试吗?”
(学生朗读,满脸的诚意)
“大家同意小洁的看法吗?”
“同意!”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是啊,同学们,坏人是不会把坏字清清楚楚地写在脸上的。越是装得真诚,越能表现内心的狡猾。让我们怀着真诚的心把感激的掌声送给小洁,感谢她让我们体会到了狐狸的味道。”(掌声响起)
萨特曾说过这么一句话:“阅读就是自由的梦。”也许这句话太诗意,但可以肯定的是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感悟,是一种体验。小琴老师的这一堂课,给人的启示是深远的。
一、读,当有所指
在课堂教学活动展开时,每个读的环节都应该有明确的“行为指向”。读全文是为了什么?读某个段落是为了什么?读某个词、某句话又是为了什么?教师必须精心地、细致地考虑设计,而且设计要有针对性,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要针对学生易于忽略的地方提问:提问要有思考性,要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才能答出;提问要有层次性,保证每次读后都有新的收获、新的体会;提问要有向心性,始终围绕文章中心发问,使学生每一次朗读后都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获得一种感悟。
朗读,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中去揣摩人物的心理,领会文章的深刻主旨———“对别人的劝说不能盲听盲从,要学会动脑,认真思考”,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为他们的人生抹上了一层亮丽的底色。
二、读,当有所法
汉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中指出:“西洋的语言是法治的,中国的语言是人治的。”即西方的语言必须依靠严格的形态变化来显示句子的语法关系,而中国的汉语只有抓住语境才能显示语言的意义。朗读正是通过清晰响亮地念(读)出文字,从而探寻文字语言的“意蕴”、培养语感、积淀语感。朗读并不是“心不在焉”“千篇一调”的唱读,也不是“逐字逐句”“技法空间”的展读,而是一种“其言皆若出自吾口,其意皆若出自吾心”的情读。朗读凭借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理解语言内涵,理解语言情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对一些情感丰富的内容的朗读指导,试图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教师必须带学生走近作者、进入课文,全身心地感受,以准确体会、表达情感。
小琴老师倾心聆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悉心引导每一次思维的转换,耐心等待每一回思想的升华,让文本的主题探究都产生于相互问询的复杂过程。把课堂的空间尽量地打开,让学生尽情地舒展自己、释放自己、提升自己。只在那关键的节点上,同学们出现语调、语速、语音表达方面的“针锋相对”时,她才巧妙而自然地作一下提点:“噢,那你能告诉我们狐狸的味道是咋样的?你认为应该怎么读呢?请大家自己练一练。”这样,就巧妙地把创造和收获的快乐与惊喜,留给学生去体验。把握学法的能力就会如田园之菜———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三、读,当有所得
语文课堂要向富于人性、人情的生命世界升华。这是一个最基本而又关键的命题。这意味着语文课堂要像任何其他学科的课堂一样回归到教育学的原点:尊重人,关怀人,特别要还给每位学生基本的人性,并使之得到正常的释放,如尊严感、自主性、表现欲这些最普通的人性。小琴老师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充分释放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使语文课堂由传经授道的讲堂变为心灵共享的学堂。置身于这种等边对话的框架内,教师的角色是对话的主持人和对话进程的协调者,其责任是保证对话进程的持久开放,保证每位学生以同样的资格参与对话,保证对话质量高于封闭的“沉默”;置身于这种等边对话的框架内,学生既善于聆听,更乐于倾吐。课堂,不再是死气沉沉的泥水潭,而成了汹涌澎湃的思维场。学生在诚恳的倾听中学会思考,在坦率的表达中获得进步,日益趋向个性化的言语,不仅仅是学生所使用的一种工具或技能,更是学生心灵搏动本身、血脉涌动本身的源泉———由此,学生获得了超越语文学科意义上的完美成长。对“狐狸的味道”的叩问,使学生悟出了“对别人的劝说不能盲听盲从,要学会动脑,认真思考”的道理,这何止是文本的内涵,这又何止是语文的境界,这分明是人生的感悟啊!
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的确,阅读教学中的“读”是理解、领悟和吸收阅读教材的手段。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无论是学生的口头语还是书面语的表达都是通过“读”这种原生态的方法来达成的。朗读能让我们的孩子在母语学习中觉醒,在母语学习中感动,在母语学习中陶醉,在母语学习中生长并成人。
摘要:朗读作为当下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开展朗读教学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重点。本文以一个具体的案例为切入口,从朗读教学的目的、方法、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朗读教学,目的,方法,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郑逸农.“非指示性”教学模式初探[J].语文学习,2000(7).
[3]陈向明.在行动中作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潘涌.语文新课程与教学的解放[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草原》一文的教学 篇11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要活跃学生思维, 使他们在愉快而积极主动的氛围中, 进行字词句篇、听读说写训练的同时, 接受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审美情趣熏陶。教学中, 我从紧扣文本、激发兴趣入手, 取得了较好效果。下面我以《翠鸟》一文为例, 谈谈教学体会。
一、力求以情感人, 激发学习兴趣
情感, 是人对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满足了需要, 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 从而使人精神振奋, 产生内驱力。只有唤起学生丰富的积极情感, 才能使学生兴趣盎然, 不怕困难, 勇攀知识的高峰。
在教学过程中, 除了要注意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直接感染作用外, 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 以情感人。小学讲文教材, 情义并茂, 一篇篇佳作均蕴含作家文人情感的结晶。它反映了文学艺术美。那么, 如何把这些美的意境和美的情感让学生领略体会, 进而受到感染, 激发兴趣呢?
1.重视挖掘课文的语言因素
语文教材有强烈的文学性和感染力, 单纯地讲述字词句, 教学必定是索然无味的。若是教师紧扣作品的精言妙语, 把学生导入作品的意境, 以至乐而忘返, 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对语言文字的兴趣。
《翠鸟》一文, 作者为梳理翠鸟的“羽毛”, 让学生品味翠鸟鲜艳玲珑的静态美。在第一自然段中, 用“它的颜色非常鲜艳”使学生总体感知翠鸟“颜色鲜艳”, 然后按“头部—背上—腹部”顺序, 从上到下依次描述翠鸟的“羽毛”, 在学生眼前展示出一幅“头巾翠绿”、“外衣浅绿”、“衬衫赤褐”色彩鲜艳的情景图, 使学生读起来倍加喜爱。教学时, 我首先抓住“头巾、外衣、衬衫”三个拟人句, 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其次抓住“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三个颜色词, 体会翠鸟的颜色美;最后抓住“透亮灵活, 又尖又长”两个形容词, 体会翠鸟的“小巧玲珑”美。第二自然段中, 抓住“一动不动、注视、等待”三个词, 体会鸟聚精会神的专注美。这样教学, 学生宛如身临其境, 沉浸在享美之中。
2.抓住作者文中寄予的思想感情
语文教材的一篇篇名课佳作, 之所以感人肺腑乃至千古传诵, 都是因为其凝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的任务是教文, 是如何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教育鼓励学生, 使课文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融合, 这就需要我们抓住作者在文章中寄予的思想感情所依赖的“主线”培养感情进入角色。随着教师情趣讲述, 层层深入剖析, 渐渐把学生带入作品的意境, 引起感情上的强烈共鸣, 从而受到感染, 达到寓道于文的作用。
文中的翠鸟原是一只令人不起眼的小鸟, 但在作者笔下, 它俨然成为一位玲珑可爱的“小姑娘”, 那清脆悦耳的声音, 轻快敏捷的动作, 机警专注的神态, 无论是栖息溪边的静态, 还是疾飞捕鱼的动态, 翠鸟都深深地吸引了读者。诚然, 没有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 怎能有这么淋漓尽致的画面;没有作者对生活充满热爱, 哪能捕捉这么美妙的生活情境。正因为作者对美的物和景充满了激情的描绘, 才能有读者审美情感的震颤。教学中, 教师以作者寄予文中热爱生活、追求审美的感情感染学生, 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达到悟文明理、净化思想的目的。
二、力求感知悟情, 提高学习兴趣
小语教材内容含义深刻, 情感深挚, 有些课文不免给学生理解带来了困难。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必须进行探索, 帮助学生在感知理解悟情的情况下, 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1.抓住重点词句, 理解课文内容。
对课文重点词的理解, 必须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或是整篇文章才能理解透彻。《翠鸟》文中的第二、三自然段, 作者首先用“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给读者“翠鸟动作迅速敏捷”的先导感知。其次用“捉小鱼”的具体事例, 画下了一组“鱼儿已被叼走, 翠鸟已经飞远, 苇秆还在摇晃, 水波还在荡漾”的令人目不暇接的快速捕鱼情景, 赞美了翠鸟动作之快捷、目标之准确。教学这部分内容时, 一要抓住“悄悄地”、“吹”这些体现小鱼机灵的词, 抓住“蹬开”、“叼起”、“飞走”、“还在……还在……”这些表现动作快速的词;二要比较, 将机灵的小鱼和快速的翠鸟作比较, 体会翠鸟嘴如何“叼”, 脚如何“蹬”, 眼睛如何“锐利”;三要想象翠鸟“蹬”、“叼”、“飞”动作完成之后, “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的情景, 回味“鱼儿被捉, 鸟儿已去, 水波惊奇, 苇秆赞叹”的美景。
2.加强朗读指导, 体会作者情感。
《翠鸟》这篇文章感情深挚, 倾注了作者喜爱翠鸟、细心观察翠鸟的思想感情。因此, 要加强朗读指导, 使学生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通过朗读, 学生头脑中浮现一幅美丽可感、动静交融的“翠鸟飞捕图”, 力求通过朗读, 完成动静相映, 领会美好意境。
朗读第一自然段时, 要抓住“橄榄色”突出“头巾的美丽”;抓住“浅绿色”突出“外衣”的漂亮;抓住“赤褐色”突出“衬衫”的鲜艳;抓住“透亮灵活、又尖又长”突出“小巧玲珑”。这些表现翠鸟“颜色鲜艳, 小巧玲珑”的重点词, 朗读都要加重语气, 重音轻读, 传达陶醉、赞叹的情感, 突出翠鸟的静态美。
朗读第二自然段时, 要抓住“悄悄地、吹”突出小鱼的机灵;抓住“锐利、蹬开、叼起、飞走”突出翠鸟的动作迅速。尤其要重音慢读“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漾”这一句, 深层次体会翠鸟捕鱼的快、准、灵。
【《草原》一文的教学】推荐阅读:
春一文教学设计07-16
水知道答案一文的读后心得07-18
人教版草原的教学设计08-08
《草原的早晨》语文教学设计12-09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反思01-07
《西门豹》一文教学案例及反思(人教版三年级教学反思)12-19
庆六一文娱汇演上的主持词07-26
《草原》教学反思01-19
五一文案01-10
六·一文艺活动记录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