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建筑

2024-08-07

中国当代建筑(共11篇)

中国当代建筑 篇1

2014年4月15日, 文化部下属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与北京大学文 化资源研究中心、新浪网联合主办的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启动 , 这一评选有别于普利兹克奖、威尼斯双年展等以建筑美学为价值标准的评奖 , 也有别于国内各种受到商业利益侵蚀的 建筑奖项, 因为 , 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并非评奖 , 而是对中国二十年来城市现象的一次带有文化批评色彩的阐释 , 是中国当代城市现象的一次社会学意 义的聚焦 , 是一次对中国未来建筑乃至城市文化发展继往开来的展望。

01.“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新闻发布会

一.评选背景ELECTION BACKGROUND

2013年,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召开, 将城镇化作为未来10年推动中国发展的核心动力。2014年全国两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政府工作报告, 将城镇化作为新一届政府核心工作内容。纵观过去二十年, 中国城市持续高速发展, 城市化率快速提升, 中国仅用二十年的时间, 几乎完成了欧美两百年的城市化进程。据《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显示, 至2011年, 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而国家城镇化战略的提出, 则标志中国城市化从量变进入质变时代。而伴随这一质变, 人口激增、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多元城市文化乃至城市精神的蜕变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似井喷般纷纷涌现。城市建筑作为城市文化的物理聚焦, 则承载了这一剧变时代的各种互相冲撞的社会思潮。

目前全球超过300米高的超高层建筑前100座中有61座在中国, 国际著名顾问机构世邦魏理仕在2013年发布一份报告显示, 十年内, 中国超高层建筑将达到1000多座, 为美国同期的4倍。但中国各大城市并未停止疯狂的脚步, 仍在大量兴建各种地标建筑, 随广州塔、上海中心等标志性建筑相继建成, 以及北京中国尊、中央公园广场为首的城市新地标陆续开工, 人民网报道将2014年戏称为地标元年, “中国各种奇特地标建筑已超过有当代建筑博物馆之称的土豪城市迪拜, 中国城市正进入最疯狂的年代。”

如果将建筑比喻为刻在石头上的历史, 尽管中国拥有如故宫、颐和园等卓越的古建筑文化遗产, 但建国后, 受意识形态影响, 中国城市大量复制苏联式建筑, 这便是主导中国城市面貌40年之久的“革命建筑”年代。

进入上世纪90年代, 中国城市建筑受城市文化思潮影响, 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至2008年奥运会前, 影响中国城市的主流建筑形态, 一类是“乌纱帽”——以北京长安街沿线随处可见的中式大屋顶加西式包豪斯式样的国家机关建筑为代表。另一类则为“实验场”——以“鸟巢”、“央视大裤衩” 等国际建筑大师设计作品为代表的大型公共地标建筑。与此同时, 以张永和、王澍为代表的一批新锐建筑师开始在威尼斯双年展等国际建筑舞台崭露头角。2012年, 王澍更史无前例地获得国际建筑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但这些颇具才华的建筑师却基本上只能在如“长城脚下的公社”等小型项目上 实现其边缘艺术创意。

2007年, 北京国贸三期落成, 标志着中国商业地标建筑时代的来临, 天津津门津塔、广州塔、上海中心等超高建筑纷纷涌现, 武汉、沈阳、苏州等二线城市也各自制定超高建筑计划, 比高、比怪、比酷成为潮流, 中国城市进入以美国Gensler、SOM等商业建筑设计所为主导的国际主流建筑话语时代。而另一端, 如复制山西大院的中国院子、复制苏州园林的桃花源等建筑复古派则暗潮汹涌。

2010年, 青年新锐建筑师吴晨设计的中国尊, 在CBD中心, 北京未来最高楼设计招标中胜出。2013年, 另一位建筑界超新星马岩松以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山水为主题, 在位于北京价值巅峰的朝阳公园地标建筑——骏豪中央公园广场项目中夺标, 而马岩松也是第一位在欧美大城市地标性建筑设计中中标的中国建筑师, 他设计的玛丽莲·梦露大厦成为加拿大第七大城市——密西沙加市的地标。

吴晨与马岩松设计的地标建筑尽管仍为在建阶段, 但却代表中国新锐建筑师已从边缘走向主流, 成为代表未来的一种新势力。无论是乌纱帽、实验场、边缘艺术、国际主流、乡愁, 还是中国新锐建筑师的未来派, 如今, 没有哪一种建筑思潮能够主导中国城市文化, “中国石头”的历史, 更像一种文化大杂烩。此外, 今年3月25日, 有国际建筑设计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揭晓, 日本建筑师连续两年斩获这一奖项, 侧面折射出东方文化思潮不仅已成国际主流, 而且正深刻影响着当代建筑美学的发展。

二.评选纪实ON-THE-SPOT REPORT OF ELECTION

1.评委简介

为确保本次“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活动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主办方在举行网络票选的同时, 成立专家评委会并举办专业研讨会。评委会主席由中国著名当代建筑批评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副 所长王明贤担任, 其他评委会成员皆是建筑、文学、艺术、商业、媒体等领专业翘楚, 领域广泛, 水平深厚。兹作简单介绍:

02.网络评选结果

03.专家研讨会

2.评选过程

本次评选主要由网络评选和专家评议两部分构成。2014年4月16日, “中国当代十大建筑”网络专题于新浪网率先上线, 腾讯、网易、搜狐、凤凰等各大门户网站专题紧随其后。来自世界各地的17819196位网友对入围的20座建筑进行投票, 得票数从高至低依次为: 北京·中国尊、北京·骏豪·中央公园广场、北京·国贸三期、上海·中心大厦、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广州·电视塔、香港·环球贸易广场、深圳·万科总部、台北·101大厦、北京·中央电视台大楼、杭州·象山中国美院、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南京·紫峰大厦、武汉·绿地中心、上海·金茂大厦、天津·津门津塔、上海·证大喜马拉雅中心、深圳·新国际机场、深圳·平安集团总部、新疆·国际大巴扎。

5月28日, “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评委会主席王明贤、专家评委张颐武、顾孟潮、布正伟、刘心武、杨大明、王小山到场。宋建明、陈彤、苏鑫虽未能抽身前来, 但是将意见与建议通过邮件发至现场。会上, 各位评委就入围建筑和网络票选结果展开激烈的讨论与争辩, 并最终评选出前十座建筑:北京·中国尊、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杭州·象山中国美院、北京·骏豪·中央公园广场、台北·101大厦、广州·电视塔、上海·金茂大厦、上海·证大喜马拉雅中心、新疆·国际大巴扎、北京·国贸三期。

本次评选的最终结果按网络票选占40%, 评委会投票占60%的方式计算。综合两方面, 此次“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结果为:中国尊、鸟巢、骏豪·中央公园广场、杭州象山中国美院、台北101大厦、广州电视塔、国贸三期、上海金茂大厦、上海证大喜马拉雅中心、上海中心大厦。

3. 评选结果

“中国当代十大建筑”

ELECTION RESULTS:CHINESE TOP TEN BUILDINGS

(1) .中国尊

目前中国建筑师主创并在建的最高建筑。项目位于北京CBD核心地块, 建筑总高528米, 建成后将成为北京第一高楼。其巧妙利用中国传统礼器之重宝——“尊”的意象, 蕴藏着“华夏之礼”的古典韵味, 尊贵庄重, 气势恢宏。

(2) .鸟巢国家体育场

坐落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 主体建筑为“鸟巢”, 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它在场地和空间的设计建设上倾注了大量心血, 用树枝般的钢网把一个可容纳10万人的体育场编织成一个温馨鸟巢, 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奥运会后成为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

(3) .骏豪·中央公园广场

位于北京朝阳公园南侧, 是集办公、住宅、商业于一体的中国式绿色建筑综合体。它秉承中国“天人合一”思想, 把山形建筑融入朝阳公园, 并采用领先的建筑手法及设计语言, 以传统文化当代实践的方式, 解读“城市山水”, 致敬中国时代。

(4) .杭州象山中国美院

位于杭州转塘镇, 被青山绿水环绕。它在当代建筑美学叙事中重新发现中国传统的空间概念, 诠释出园林和书院的精神。在一个瓦解的郊区城镇重建有根源的场所, 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共存的建筑范式活用在今天的现实, 其营建方式体现了中国建筑"循环建造"的特点。

(5) .台北101大厦

原名台北国际金融中心, 坐落在台北市信义区最繁华地段, 曾以509米的高度享誉世界第一高楼, 是台湾建筑界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专案。它的设计融合东方古典文化及台湾本土特色, 造型宛若劲竹, 节节高升、柔韧有余。

(6) .广州电视塔

昵称小蛮腰, 位于广州市天河区, 与海心沙岛及珠江新城隔江相望, 整体高600米。它是国内第一高塔, 世界第三高塔。它于2011年正式获评“羊城新八景”之首, 成为广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7) .北京国贸三期

位于北京中央商务区, 由世界最先进的设计和建筑团队打造。是现在北京的最高建筑、眼下全球最大的国际贸易中心。它将世界最新建筑潮流与国贸中心现有建筑群有机结合, 成为一个新的综合建筑体系, 创造出令人无法忘却的标志性建筑物。

(8) .上海金茂大厦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黄浦江畔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楼高420.5米, 是目前上海第3高楼。它以创新的设计思想, 巧妙地将世界最新建筑潮流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结合起来, 成功设计出世界级、跨世纪的经典之作, 成为海派建筑的里程碑。

(9) .上海证大喜马拉雅中心

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 坐落于上海浦东核心区, 是当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综合商业地产项目。它以29个形态各异的单体结合而成, 形成上海最大的空中花园。以“现代立体山水园林”创造了多项上海“之最”。

(10) .上海中心大厦

位于上海陆家嘴核心区, 东邻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北面为金茂大厦, 建筑总高632米。它宛如一条盘旋升腾的巨龙, 建成后将成为上海最高的摩天大楼。它作为世界级的创新工程, 攻克了世界上最大、最高、最难的柔性幕墙设计、加工生产和现场安装的难题, 真正实现了中国“智”造。

三.中国当代城市建筑CHINESE CONTEMPORARY URBAN ARCHITECTURE

本次“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活动的核心意义, 不仅在于遴选出“众望所归”的十座城市地标, 更在于其引发的关于中国当代城市建筑的探讨与反思。在全球化背景下, 当代中国正在以势不可挡的城市化进程和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宣告着城市社会的来临;在跑步进入城市社会并急于同国际接轨的同时, 因“城市化急躁症”和“文化短视症”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发展与问题凸显的矛盾愈发尖锐。

有学者曾指出, 从整个城市的发展角度来说, 每个建筑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而是创造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份子, 它可以有自己的特性, 但前提应该是符合环境要求与功能定位。如果每一个建筑都要成为“标志性”建筑, 那没, 城市就丧失了特征。过分强调形态的建筑, 像一个饿极了的孩子, 大声地哭以引起大人的重视。这个孩子想引起社会的关注, 希望一鸣惊人地展示地方的形象。这些设计可能和地方经济相关, 可能和政治诉求相关, 唯独不一定和公众的真正需求相关, 摩天大楼成了权力和资本的纪念碑。

基于此, 本次活动主办方发起了关于中国当代城市建筑的专访, 各位专家学者不吝珠玑, 屡献箴言:

中国当代建筑 篇2

对地域建筑造型的抽象是指把该区域传统建筑的造型特征进行提炼,再用现代的建筑设计手法进行诠释。朱家角是上海保存最完好的水乡古镇,完整的具有水乡特色的民居肌理使得在其中建造的新建筑对周围建筑风格有极强的适应力。朱家角人文艺术馆,通过对传统建筑的造型的抽象,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新建筑融入周边环境的尝试。首先是建筑的整体布局。朱家角人文艺术馆一层采用环绕的布局方式,多个展厅围绕在中庭四周,二层抽象出江南建筑体量较小的特点,将几个庭院、展厅、咖啡屋、水院分散布局,使得艺术馆在民居之中不会显得很突兀。其次是墙体和屋顶。艺术馆的外墙采用白色,屋顶为深灰色金属板,一方面体现了江南民居白墙黛瓦的特点,另一方面展现了建筑的现代性,防止其成为一座纯粹的仿古建筑。此外,二楼的部分屋顶是坡屋顶,则又一次把江南建筑的特点体现到建筑中。从高处望去,艺术馆的坡屋顶完美地融入了朱家角地区的城市肌理之中。

3.2对地域传统空间语言的转译

对地域传统空间语言的转译是指在设计建筑时,把建筑所在地区的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和塑造手法在设计中体现。将地域传统空间语言转译到现代建筑中,不仅可以让建筑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也有利于继承古老的传统空间语言,并使之与时俱进。苏州博物馆在平面布局上,转译了平江图的构图方式,此外,还运用了苏式古典园林的空间塑造手法,完成了对地域传统空间较好的转译。

3.2.1对平江图的转译平江图是宋朝苏州的地图。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宋朝苏州的布局比较方正规整。由多个长方形组成。右下角是一个大块的长方形,其四周由小而狭长的长方形镶嵌而成。长方形之间由笔直的路相连。苏州博物馆转译了平江图中苏州城市建筑分布的特点。由苏州博物馆的平面图可以看出,建筑大多为方正的长方形,整齐排列由小道相连。而除此之外,苏州博物馆的建筑平面布局不完全受平江图中传统长方形的约束,例如大厅的平面为正八边形,倒有点苏州古典园林中亭子的意味。

3.2.2借景、对景、框景的应用借景、对景、框景是古典园林设计中常用的空间塑造手法,设计者贝聿铭老先生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时进行了巧妙地运用。苏州博物馆水厅北面的墙与拙政园相邻,这堵墙没有特别高,而这一个细节恰是贝老的巧妙设计——让拙政园的葱郁的树从墙顶上钻出,与白墙黛瓦石山相称,给人一种生机盎然之感。同时,苏州博物馆的植被之疏与拙政园的植被之密形成了一种刻意的对比,这其实是体现了建筑功能的区别,江南古典园林讲究的是以小见大,将自然融入一方园林天地,而现代博物馆更多关注的是室内的展览功能,自然景观只是辅助,所以并不需要太多植被,而恰巧拙政园又有大量的树木参天而起,何不问其借一借?苏州博物馆的水景在所有景色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实体建筑与水景之间就存在对景关系。一方面,中央大厅一面巨大的`落地玻璃窗有利于欣赏水池、亭子、小桥、假山等美景;另一方面,中央大厅特殊的屋顶形式引入了自然采光,使得大厅内部熠熠生辉,具有雕塑感的建筑造型也使得游人在凉亭休憩或是在小桥上漫步时可以欣赏到这样华丽的人造景观。在苏州博物馆中,窗户被用做框景的主要工具。博物馆多处运用正六边形开窗,以恰到好处的尺寸将窗外的景致框在其中——或是绿树衬以白墙,或是碧湖远山之景,或是凉亭小桥之景。窗户起到放大镜的作用,让匆匆而行的游人能够留意到不为人注意的美丽。同时,窗外雅致的景观也对室内的气氛起到了烘托的作用。

3.3对地域记忆场所的再现

对记忆场所的再现,即把人们熟悉的记忆中的场景抽象出来放入建筑中,让人感到似曾相识,熟悉亲切。著名建筑设计师王澍设计的宁波博物馆再现了宁波的山水风光和村镇记忆。

3.3.1宁波当地山体意象的再现宁波博物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山,它的整体外观是对山体的抽象。宁波博物馆的下部为矩形,各个空间分布集中紧凑;上部则是分为几个向四周开裂且墙体倾斜的不规则几何体,模仿山的绵延起伏。一层的入口是扁平的、跨度三十米的长方体穿洞,如此使得游人临门时自然地进入了“大山”的情境之中。上部两个“山峰”之间的“山谷”是一条长长的阶梯,游人沿着楼梯,向左右张望,会产生一种身在山间的感觉。此外,上部建筑的墙体还开凿了四个“山洞”以及规格不同的窗,体现出了山的神秘感。上部的山峰与山峰之间,以中庭相互联系,中庭的低平宽阔与山峰形成虚和实的对比。

3.3.2宁波当地村镇记忆的再现宁波博物馆的墙体材料丰富,主要由混凝土构成,夹杂毛竹、瓦片、青砖、龙骨砖等材料。瓦片、青砖、龙骨砖属于宁波古老街道中的建筑元素,建造墙体的砖有一部分就是来自宁波的古老民居。砖瓦的运用,使得建筑贴近宁波村镇的记忆,而又显得古朴雅致,渲染了博物馆的氛围。水是宁波村镇的又一元素。宁波博物馆的入口为一座桥,桥下有水流过,而建筑的北部也被水环绕,这样的设计能够唤醒游人对宁波“小桥流水”的记忆。

3.4对地域符号的运用

地域符号有其特殊性,一个标示、一个图腾看似不起眼,却能轻易唤起人们对当地文化的记忆与认知,当这种符号被运用到设计中时,往往能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种在建筑中体现符号元素的方法在苏州博物馆中有所体现。苏州博物馆的外墙为白色,同时采用黑色涂料勾边,是对江南建筑白墙黛瓦中黑与白元素的体现。此外,苏州博物馆中的六边形窗和花窗在江南传统园林建筑之中也是很常用的。这样的窗户是对苏州古典园林文化的尊重,暗示人们其与江南园林的文化传承关系。

4广西博物馆的设计

基于上述将地域文化融入建筑设计的思考和对广西文化的了解,笔者提出广西博物馆的设计构想。

4.1对广西地域传统建筑造型的抽象广西多山地,气候炎热潮湿,吊脚楼应运而生。另外,近代以来,岭南地区流行建造骑楼。此两者是广西地域文化的代表、各族人民生活方式的缩影。因此,在博物馆的建筑造型方面,笔者将吊脚楼与骑楼的造型特征进行融合:博物馆选址在山脚下,利用山坡的坡度建造吊脚楼式的建筑,建筑向入口广场延伸形成底层架空,成为城市公共空间,并将博物馆的入口售票、纪念品商店等设计在底层。设想中,博物馆设计为三层,第二层设计为公共性较高的场所,主要布局集散大厅、临时展厅、报告厅等;第三层则作为固定展厅和办公室。此外,由于传统的民居体量较小,第三层将采用分散布局的方式,将几个固定展厅分散开来,其间由中心广场、走廊等公共空间连接。博物馆的屋顶造型将模仿吊脚楼的坡屋顶,但会选择诸如铝板等更为现代的材料。

4.2对地域符号的运用铜鼓、壮锦、花山岩画是壮乡广西的特色。将铜鼓和壮锦上精美的花纹和花山岩画神秘的图案作为地域符号运用到对广西博物馆的设计之中,能够体现广西地域文化的典型特征。首先是主体建筑前面的入口广场,可以将铜鼓表面的纹路抽象出来,作为广场铺地的图案。其次,广场前方设计一面较大的铜鼓墙,起到点题和屏风的作用。第三是将壮锦、花山岩画、绣球等的元素运用到对博物馆建筑的设计中,如将壮锦、花山壁画图案元素蕴含到墙体的花纹、窗户、支撑柱中;柱头、护栏头部等可以设计为绣球的形状。结语想要解决建筑缺乏辨识度的问题,地域文化是毋庸置疑的参考因素,对地域传统建筑造型进行抽象、将地域传统空间语言进行转译、再现地域记忆场所、运用地域符号都是非常有效的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建筑设计中的手法。本文进行这样的探讨与研究,就是希望能激励自己或是启发他人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能出现更多有特点、有深度、有文化底蕴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张琪,钟晖.“新”和“旧”的诠释——解读苏州博物馆的美学内涵[J].华中建筑,(03):155-158.

[2]陈敬,王芳,恵善康.传统园林设计手法在苏州博物馆的传承与转译[J].华中建筑,(09):26-29.

[3]王澍,虞刚,陈宇.当空间与记忆相遇宁波博物馆[J].室内设计与装修,(01):49-56.

[4]赵鸿灏.地域文化对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影响--地域文化与多种建筑因素关系的解析[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当代建筑 篇3

热词:海外推广 丛书推广 走出去

《中国当代建筑大系》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的一套全面反映中国当代建筑设计成就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出版项目。该套丛书共分为7个分册,涵盖了住宅、学校、博物馆、酒店会所、文化建筑、绿色建筑和城市景观等不同类型的建筑形态。该系列图书从策划、海外推广到最终出版耗时3年,是迄今为止中国建筑设计类图书出版走出去中分量最重的出版项目。

为何尝试大部头丛书走出去?

在推广这套《中国当代建筑大系》之前,我社所做的走出去图书都是以单册出版形式完成的,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海外推广模式。再加上我社对出口图书一直以来有着严格的质量要求和审核把关,多年来深受海外客户的认可和信赖。

但随着走出去工作开展的不断深入,我们越发感觉到依靠单册出版的形式开展走出去很难实现较高的利润空间,难以形成图书品牌影响力且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并不比成套图书走出去少。

单册图书在走出去的推广过程中,从谈判到完成出口需要一系列环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消耗很大的精力和投入很高的推广成本,而且因为是单册图书,客户提供的报价和最终谈成的合同金额都不高,往往在做成订单之后的利润核算时,除去成本和其他消耗后所获得的收益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单册图书依靠“单打独斗”也很难在海外图书市场中形成影响力,吸引不了客户的眼球势必难以形成图书品牌。再加上设计类图书本身的读者受众面比较小,单册图书的海外发行数量也相对较少,也就较难形成全球的销售热度。

与单册图书相比较,成套图书从选题策划到实现走出去所经历的环节和过程,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相同的,但收益和影响力却是单册图书的数倍之多。因此,无论是寻求更大的利润空间,打造图书品牌影响力,还是提高出版效率,实现收益最大化,都有必要尝试大部头的套书走出去。正是因为如此,我社结合多年来在中国建筑设计类图书走出去过程中积累的设计资源和出版优势,提出策划并出版一套反映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主题的大部头丛书。这才有了《中国当代建筑大系》的策划、出版、海外推广及形成海外的销售热潮,同时因为我们对每个环节都认真对待并取得较为理想效果,才有了获得国家对外推广计划项目的大力支持。

做大部头丛书的海外推广容易吗?

从我社走出去的切身经历来看,大部头丛书的海外推广自然不是轻而易举的,然而只要你找到了恰当的突破口,其开展过程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我社在提出《中国当代建筑大系》的选题策划之时,就已经做了大量的海外市场调研。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很快发现,随着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中国的建筑市场便出现空前繁荣,大量海外设计师涌入中国,中国建筑市场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中国题材的建筑设计类图书也受到海外市场更为广泛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结合我社此前所完成的中国建筑设计图书走出去工作所积累的经验,我们很快发现国际上虽然存在关于中国建筑题材的设计图书,但都是以单册形式出现,缺少对中国建筑设计领域有深度和全面报道的系列图书。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我们与客户的不断沟通,我们发现有很多海外客户一直很渴望能够有成套此类型的选题图书。鉴于以上多方面因素,我社得出的结论是策划这样一套图书符合当前海外市场的客观需求,具备很大的海外推广潜力。

为了能够使接下来做海外推广的过程相对顺利,我社制定了细致可行的工作计划。

我们精心为《中国当代建筑大系》挑选主编并组建编委会。通过筛选和细致比较,我们最终选定了崔恺院士作为该系列的丛书主编。确定了由刘克成、张雷、朱晓峰、杨维菊等多位设计师及专家组成编委会同时承担各分册主编,这些编委成员既包括具备国际影响力的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也包括具备时代精神和设计新思维的青年设计师,此外还包括在高校从事研究的设计专家,正是因为编委成员具备的丰富的层次性,能够分别从设计和理论两方面角度对该丛书的内容进行全面把握,也使得《中国当代建筑大系》在作者层面具备了很高的起点。通过专家们的把关,我们在收入作品的过程也有了严格的入选标准和审稿机制,确保了丛书内容的权威性和代表性。

大部头丛书海外推广要点有哪些?

虽然专业的主编作者团队为这套图书的内容质量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但在大部头丛书海外推广过程中,还需要把握三个要点。

第一,要明确做海外推广图书的同时也是在宣传中国的建筑文化。有了使命感,在洽谈的时候就会有高度,碰到困难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虽然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图书走出去,但是我们在做《中国当代建筑大系》这套丛书走出去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在做中国的建筑文化走出去,与客户谈判的时候更多谈到的是中国建筑设计市场的繁荣以及中国本土建筑设计的进步,所以当客户有意提出质疑的时候,我们都能以中国建筑设计整体的高度将其化解。也就是说,通过面向海外推广这套丛书,我们对祖国的建筑设计也越发增强了信心,继而用这份自信来影响客户,用坚定的态度打消他们的顾虑。

第二,基础工作做的实才会对内容有自信,在谈判时碰到客户有意压价时才会有底气去争取。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走出去的过程其实都是一个商业过程,讨价还价是伴随始终的。之前我们经常碰到客户有意压价的情况,而在一些具体操作中,因为要考虑到很多因素,我们往往会在与客户谈判时吃亏。这次在做《中国当代建筑大系》丛书时,我们也碰到了类似情形。但这次我们没有妥协,而是选择了力争。我们将内容和条件摆在客户面前,认为他再也找不到与这套书同等质量的选题,可能是看到了我们的坚定信念,客户在多次试探之后终于做出了让步,我们争取到了应得的权益。

nlc202309012205

第三,谈成订单本身不是目的,能够将中国建筑设计推广到更多国家才是出版人的职责和使命。

在做中国图书出版走出去的过程中,相信会存在一些出版单位为了做成订单而谈订单,因为我社曾经有段时间也是这样,在海外推广时缺少话语权,距离真正的传播中华文明还存在很大一段距离。而当我们在做《中国当代建筑大系》的海外推广时,我们得以有机会承担起推广中国建筑设计的历史使命,这种责任感让我们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更多看重对方的发行渠道和全球的辐射力。因此与我们最终选择签署走出去版权合同的是具备全球发行渠道的出版机构,通过其强有力的全球销售系统使本套图书得以实现真正的全球推广。

申请国家工程,心里有底吗?

在《中国当代建筑大系》完成订单之后,正好赶上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的申报时间。那么,我们能否有机会申请国家工程并获得国家的资助呢?

在申请项目时我们并没有想太多,而是将其作为一项份内的事情来操作。我们怀着一颗平常心,能够获得国家支持获得国家的肯定当然是最好,反之即使我们没有获得国家支持也没关系,毕竟并不是所有项目只要申报了就一定能获得通过。当然,在做申报工作的过程中每个环节我们都是非常仔细。我们深入研究了申报的要求,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加项目通过审核的可能性,我们也深入研究了历届入选推广计划的其他出版单位的申报项目,研究其内容撰写的角度、所包含的方面。在这个基础上,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和海外推广所做的具体工作内容,有条理地将该项目做了详细的汇报,并将中文版图书一并附上。

在提交项目申报资料的同时,我们的内心都存着强烈的期许感,隐约感觉到这个项目是能够通过的。而当我们的项目最终真的获得总局的肯定并通过审核,顺利列入2013年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的时候,我们内心的那份激动和兴奋真的无以言表。

总结这套丛书走出去的过程,我们觉得做中国题材的图书走出去工作,自信是基础。只有踏踏实实地对所策划的走出去选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充分的论证,并在操作环节做到细致认真,才能建立自身对选题的自信,有了自信才能够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掌握主动权。此外,使命感是开展走出去工作的必然要求,在具体开展走出去工作的时候,自身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因为我们代表着中国,我们的图书是来自中国的图书,在与海外客户谈判时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掌握了自身的特长,自然就能够发挥优势,在走出去工作当中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作者单位系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当代中国建筑教育思索 篇4

1 “启蒙”的80年代, 市场化的90年代

每个建筑人在20世纪80年代睁眼看外面世界的时候, 都不可避免的出现眩晕的感觉,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是西方绚烂多彩的现代化建筑, 那些曾经代表着对立, 代表着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城市和建筑文化, 多少令我们感觉到一种落后的压力。

建筑界80年代对美国后现代的学习, 是以思想界和文化界追求思想解放和启蒙作为背景的, 但和绘画界对现代主义的引进不同, 在詹克斯和约翰逊鼓吹下的西方后现代建筑 (尤其是其对形式自由的呼吁和文化符号的假面具, 更暗含了中国的文化传统) 被剥离了发展的文脉, 作为一种风格和流派, 遵循着可操作性的原则被中国建筑界引入, 成为在中国红极一时的潮流, 客观上满足了起飞的中国经济对于建设的大量需求。中国建筑似乎在一夜之间就走向世界, 找到了和世界建筑发展完美契合的轨迹, 今天当我们再回头看这段历史, 清晰的发现这种后现代形式具有清晰的乌托邦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个人发展还是被固定在集体主义的范围内的话, 90年代到现在, 中国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获得了更多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机会, 建筑教育工作的所有参与者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改革开放倡导的市场经济, 不仅使中国的GDP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 而且也深刻的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艺术, 人们再也不能无视经济、市场对每个人发展的影响, 谈论经济成为社会以及关系每个人生存质量的问题, 整个学术界的职业化趋向不可避免的将建筑这一和经济、社会关系有先天密切联系的学科包含在内, “挣钱”也成为影响建筑教育的中枢神经, 市场对建筑教育的渗透日渐清晰和深刻的影响着从专业设立、教学思路到教师的生存环境、学生就业等方方面面, 为建筑教育创作了一个优劣并存的发展空间。建筑教育学术上的职业化趋势似乎更加明显, 学术研究和职业经营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对立, 从而深刻的改变了从业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教师们被迫重新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 成为社会结构重组中的一员。

2 现实的分裂

从后现代到现代主义补课论再到建构理论的教学移植, 西方的现当代建筑运动一次又一次被中国建筑所引进, 虽然随着我们自身对建筑鉴别能力的增强, 已经不再将其作为简单的风格流派, 脱离其产生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技术的背景来片面的借鉴, 但西学如何用的问题仍然没有很好的解决, 那些经典的西方现当代建筑被作为完美的范例, 一次一次的被植入那些对建筑充满热情的建筑学的学子头脑中, 但由于对中国建筑社会现实 (经济理性、技术理性、环境理性、功能理性的思考欠缺) 问题的漠视, 这些被灌输的经典建筑碎片不能有效地转变为对现实的创造, 没有了现实的依据, 我们只能停留在对于西方建筑浅层次的二维图像中, 不能在经济、文化、社会、技术、环境等建筑的各个层面上和中国进行有效的对接, 这种教育的乌托邦模式 (过于注重形式化的培养) 已经丧失了生命的活力, 只能作为一种悬浮在空中的幻梦。

这样的教学模式以及必然的评判标准使多数的建筑学学子们不能获得对于自身创作环境的清晰认识, 大多眼高手低, 毕业后只能发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而那些本来就缥缈可怜的书本知识, 还没来得及巩固, 就被苛刻的建筑环境和业主、甲方、投资、技术官僚等冲击的七零八落, 最后丧失了抵抗的能力, 只能落得自己的作品都不敢承认的地步, 最后成为拷贝西方形式的中间人员。抛掉社会上的原因不讲, 我们的教育模式本身就存在问题。

学习经典作品的意义在于学习他们思考的方式, 并积累原创的素材, 而我们把经典现代建筑作为一种现实的目标和标准, 无疑加剧了教学中鲜明的乌托邦色彩, 是教学中“建筑自治”的表现。立足自身, 将自身思考作为创作的主体和根本, 深入思考当前中国建筑和城市的特殊政治经济文化 (比如特殊的人口, 东西部发展的不均衡, 建筑工业化基础薄弱, 新农村问题, 经济适用房) 背景以及全球性 (可持续、能源、气候变暖) 的问题, 将西方的发展经验作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 创造性地解决中国现实问题, 才是中国建筑教育和中国建筑发展的根本。

另一方面, 教师传统的社会地位依然稳固, 在转型过程中, 作为高校教师的职责要求也已经悄悄的变化, 专业教师一方面要进入市场, 一方面还要维护自己既有的社会地位, 坚守自己的专业信念, 相比社会上的建筑师就有了更多的心理顾虑和负担。而且加上评聘职称等政策中不合理因素的影响, 学术追求本身就存在着浓重的功利色彩, 成为学术层次内的矛盾。

3 分析

建筑教育的问题在于市场和教育学术两个系统之间的矛盾, 而每一个系统似乎又有其独立的循环规律和规则, 并有着各自严密的组织, 该如何解决系统之间的矛盾。

建筑业对于资本市场循环的广泛介入是由其本身的固有属性决定的, 摆脱了80年代的理想意识, 市场成为90年代对建筑教育影响最大的因素, 无论是注册建筑师制度的实行, 还是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就业, 都受到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操纵, 虽没有革命的声势, 但却影响深远。

从教师来讲, 市场的介入也许并不都是坏事, 对于实际工程的广泛介入使他们的建筑教育能够直面现实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技术条件。那些80年代西方现当代建筑在他们的眼中, 再也不是纸上谈兵的二维图像, 现实的条件使他们的教育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建筑工程化经验成为摆脱建筑教育自治和乌托邦模式的有利武器。他们能够发现实践中的问题并思考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地转化, 从教学思维到任务书的制定, 给了学生们如何面对现实中苛刻的建筑和社会问题的武器, 同时也为他们的学术研究注入了活力。

同时, 消费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发展, 导致理想主义的沉沦和政治意识的淡化。建筑师普遍缺失了社会责任意识, 再谈论建筑理想一时成了不合时宜的事情, 而且市场化的初期运作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漏洞, 社会个人自主权的增加使一些地产老板, 技术官僚增加了决定城市和建筑权利的砝码, 而超速度的设计周期往往使多数人不能兼顾自己学术的提高, 他们都对建筑师的自主创作增添了困难。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和建筑学专业学术发展的固有矛盾也日益清晰的突显。

一方面, 建筑教育在逐渐摆脱象牙塔乌托邦的教学模式之后, 需要重新找到自己在市场的定位, 市场刺激教育变得不再缥缈。另一方面, 市场也需要建筑学术研究引领方向。因此, 国家要出台有效的科研措施保证学术精英研究 (对于通俗出版的抵制和通俗教授的批判) 的进行, 以把握中国建筑文化大的发展方向, 保证那些能够甘心书斋和忍受寂寞的科研人员一定程度的脱离市场, 不让学术问题演变成为一种功利行为, 变成社会建筑实践额度附庸。

因此, 市场和教育矛盾的清晰, 激励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寻找新的平衡点, 建筑教育需要更大的弹性机制, 鼓励教师将实践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转化, 并培养新的学术精英。当代中国的建筑教育, 经过20世纪80年代狂飙突进式的西方建筑思潮的胡乱吞咽, 到了21世纪的今天, 随着全盘西化的风潮渐渐的消隐, 略显沉寂的建筑学术界已经开始思索更为深刻的中国建筑问题, 面对自身的社会现实与生存条件, 从解决自身的紧迫问题中选择自己的表现方式, 这需要建筑学术和市场的有机配合。

从西方到中国, 从乌托邦到现实, 从全球化到寻求地方性 (关注地方特色和发展, 与地方在城市规划、建筑发展、教育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 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的支点) 的建筑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型正在到来, 30年的风雨沉淀已使当代中国建筑有了自主创新的能力, 趋利避害的同时选择市场和学术是建筑教育发展的必然, 中国建筑教育正在找到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平衡。

参考文献

国际化对中国当代建筑审美的影响 篇5

关键词:国际化;建筑;全球美学;西方思潮;中国民族;发展趋势

0 绪论

建筑当中所谓的本土化意味着建筑地域特征的凸显,建筑当中的民族特色文化也是建筑民族精神和当地风俗的体现。建筑审美其根本意义在于满足且丰富人们日趋多样化的建筑审美需求,而当今国际化的建筑风格使得先进的建筑材料、技术、设计信息思维涌现到建筑设计上来。本土化的建筑具有当代特征,其发展和延续取决于建筑大师们对具体地方性特征的总结和感悟,是无法仅依靠一种特定的建筑设计方法来维系的。发展到今天的全新技术以及创新材料是城市建筑发展的必然方向。事实上,中国当代建筑却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如何让“国际化”潮流思想与各区域建筑文化相融合,二是如何让中国的当代建筑传承传统建筑的元素和意义。

1 建筑设计审美的现状

1.1 我国古代建筑美学的传统文化特征

建筑具备着其功能性特征,能够为人们遮蔽风雨,给人归属感和安全感,并对人的精神方面产生影响。使人充满愉悦感受的建筑是与人的精神内核相适应的,也是充满着正能量的,在中国文化传统审美中,非常注重人与居住环境之间的交融,这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的核心,即“天人合一”。我国的特色文化底蕴十分丰富,很多传统建筑是由当时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所产生。中国的建筑发展也需要考虑到发展时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现代建筑发展中需要更好地吸取传统文化元素,这并非是局限于传统复古文化,而是传统美学和现代技术两者结合,这样才不会使得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发展脱节。

1.2 建筑领域的变革

特定时期的美学和文化都是以这一时期的领域为先导的。并且这一领域的变革又将会深受这一特定时期的文化思维感染。当今西方建筑美学受到的首要影响是世界科技的发展。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这场变革涉及材料科学等众多的领域,并取得瞩目的成就。然而材料科学的发展相继为人们带来了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这类材料。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木材等天然材料,大大节约了不可再生资源,这也是环保的趋势。

在新时代,高科技是生产力的重要主导,人们越发地清楚了我们所处的世界,感到了科技的力量。这就出现了在建筑美学领域中以科技为美,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科技和机械美的崇拜。

1.3 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后,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到了新世纪之初,中国融入了国际社会全球化。获得了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加入了WTO;中国在与国际相接轨,在此背景下,“国际化”和“本土化”的较量更加明显,中国的面貌不断被刷新。但在中国的旧社会中,人的个体审美遭受着社会伦理、宗法制度、儒家礼教的束缚与压迫,使当时的审美观趋向一致性。现代的审美没有了礼法纲常,而趋于转向世界,审美观就越来越片面单一,少了一个时代的地方文化环境的审美生成。人们需要在对身边的环境理解他的特性,需要在审美过程中寻找出特有的价值。

在现代审美的蜕变中,现代人们对日常活动有了更多的感受和理解。这样的审美也是人们应有的生活状态。这种审美观念也是走入现代进程的一个向导。

现代社会中的审美需要个性也应该是个性的。所以更加不能让审美趋向单一。现代的审美没有了礼法纲常的约束,人们可以追求他们所向往的审美风格。就这一方面来看,当今社会中的审美观念已经没有了特定文化理念的规则,而越来越趋于追求新奇的新法则。

2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发展

协调好本土化和国际化关系: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协调关系到建筑现代化的艺术审美。从建筑的形式风格来看,人们往往等同于建筑钢结构,生硬的东西,抹去了建筑的艺术风格,需要思考建筑的当代文化以及国际前沿的现代精神。利用独特的背景文化来解决这一现状。

将现今的建筑作品同价值观,审美观相结合,我国的建筑方向需要同价值观念相呼应。用徐志摩的几句诗:“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建筑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和这也相似:交会的闪光点,不是彼此的融汇,而是源自彼此不同的方向。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中,不断思考、交流,每一次的学习的过程,这些方案没有不该添加的外表,一切都是“需要”所得出的形态。建筑设计来自于本身的叙述和故事,这样的建筑才能唤起人们的思考。用最朴实的材料建构建筑的外形,随着时代的推移,新旧材料的演变,反而能够清晰地反映出时间的轨迹,这些恰恰是历史的轮廓。

同时,在理论的支持下,还需要国家建筑基本理论的指导。有必要深入研究建筑理论基础,特别是目前的建筑设计市场较为浮躁。国际定制的政策要符合建筑的基本原理,一般说来,国家政策是政府需要根据当前国情来修正,由政府的支持、大众们的支持以及建筑大师们的优秀成果,真正地协调好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关系,创造现代化的建筑。

3 中国传统建筑美学在当代居住建筑中的承扬

我们国家的建筑在国际化的同时,首先应尊重中国民族本土的建设,以民族背景的差异为前提,跨越文化和艺术实践能够得到更为宽阔的空间发展,容易让人接受。但这仅是文化交流得出的结果,还不能达到建筑美学升华的最高境界。中国历史是文化的河流,而巨大的世界历史文化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也是一个无穷的数据库,供人们查看享用。要正确地面对建筑文化内涵,为现代化建筑注入新的精神体验,使之具备传统建筑最初的象征含义,激起人类探求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文化内涵。面临世界全球化,中国在各方面都在与国际相接轨,建筑文化也该顺应当下潮流,正确地对待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历经几千年洗礼,中国的建设艺术和建筑风格仍然保持着其基本特性,左右着当今的审美发展和审美取向。因而,在现代建设过程中,我们则需要把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和文化精髓转为具体的设计语言,继续建构属于中国的现代化建筑,跨时代地将中国的建筑文化表现出来。

4 结语

浅析当代中国标志性建筑 篇6

近年,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仅在新世纪前十年,就达到了西方国家历时数十载才实现的城市化率。因此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城市数量激增、规模扩大、功能多元、特征模糊和类型趋同等。同质化的竞争氛围,造就了城市间愈发激烈的个性化竞争,使得夺人眼球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上至城市规划决策者,下至城市建设设计者,均从不同视角出发,追求新建建筑单体或群体脱颖而出的个性形式。

矗立在古城北京中轴线一侧的国家大剧院,以闪亮夺目的铝板与玻璃材料塑造了“水煮蛋”;热闹喧嚣的北京中央商务区地块,中央电视台新楼以克服重力的独特姿势跨立在道路一侧,睥睨古城。这些地标性建筑从竞标到建成,伴随着专业领域及大众范围内的热烈讨论,拨动着人们的视觉神经。标志性建筑不断落成,其中有大众喜爱认可的建筑,但也不乏招致争议批评的作品。

2. 标志性建筑的概念引入

标志性一词的英文为Landmark,标志性建筑为Landmark Building,也可译为地标性建筑。标志性一词词义多指向象征性和识别性,即强调个体间差异性。因此标志性建筑必须可以在众多建筑中轻易凸显出来。

标志性建筑这一类描述方式最早见于美国的凯文·林奇教授所著的《城市意象》一书。凯文·林奇在书中将构成城市心理印象的基本成分归为五类:路径、区域、边缘、标志和结点。他认为城市标志物是认知城市的主要途径,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可快速识别的唯一性。标志物或有清晰的形式,或与城市背景对比突出,或处于城市重要位置。

综合看来,标志性建筑应理解为某一城市或区域内外观突出、位置显要的公共性建筑物或构筑物,对于周边地块具备一定的影响力,营造公共空间,融入区域文脉肌理,塑造城市形象,可作为辨别方位的参考物。

3. 标志性建筑的理性批判

从城市体验上讲,标志性建筑是公众聚集、市民活动的重要场所;从城市空间上讲,它是区域的聚焦点和空间依托点。近年来我国很多新城建设标志性建筑的指导思想出现偏差,出现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设计脱离城市肌理

当前,很多城市都陷入了盲目建设标志性建筑物的浪潮中,一味追求高、新、奇,注重建筑形式的现代感,片面脱离了每个城市特有的肌理。虽然过程中也不乏成功案例,但是这种指导思想忽略了文化、精神等要素在建筑中的作用。城市肌理通常由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等要素构成,其本身蕴含着浓厚的城市历史文化,是推动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城市肌理的保护和城市文化的传承,需要统筹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贴近城市发展路径。盲目的追求高、新、奇的“标志性”,必然导致城市特征符号的削弱,弱化城市间的差异性,造成经济、资源等方面的浪费。同时,过分追求建筑单体独特性不仅不能使其成为城市标志,更甚于成为破坏城市肌理的“毒瘤”。

建筑师马岩松主持设计的哈尔滨大剧院坐落于松花江北岸的河滨湿地之中,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它的选址在合理保护与利用生态湿地的基础上,以当地自然文脉为背景,将建筑完美的融入环境中,实现了艺术、人文与自然文脉的融合。大剧院展现了自然尺度、城市尺度和人体尺度的丰富层次,整座建筑延绵起伏,建筑边缘与湿地、水岸交错缠绕,模糊着自然与人工的边界。而广场、坡道、平台等开放性空间的交错组合,则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大剧院的落成成为哈尔滨独具特色的地标建筑,同时也成为一处极具魅力的城市公共场所。

相比之下,坐落于北京城市轴线一侧的国家大剧院,在体量及形式上虽具备标志性建筑的特征,但带给人们的是一个单调的建筑形体和距离感。人们依旧会以契合北京城市肌理的天安门、人民大会堂等建筑作为城市标志。

3.2 建筑话语杂乱无序

标志性建筑布局上的无序是很多快速建设的城市存在的共性问题,很多建设投资者为彰显自己的地位和财力,极力想使自己的建筑具有地域标志性。设计师也从形式选材等方面赋予建筑更为突出的标志性特征。整体规划和区域设计管理失控,呈现出自说自话的建筑话语,建筑之间只有对抗没有对话,其标志性也随之大大的削弱。这种攀比的建设行为也使得城市空间高楼林立、大同小异,缺乏识别性,形成了单调乏味的城市天际轮廓线。

3.3 盲目崇尚国际设计

近年来,我国很多大型设计项目都由国外建筑师及事务所主持设计,如“鸟巢”、水立方、中央电视台新楼等。尽管上述建筑具备标志性建筑的部分特征,但由于国外建筑师对中国文化的片面理解,建筑内涵中缺乏地域特色及文化特征。同时,城市决策者及广大群众对国外建筑师盲目推崇,致使他们的审美趣味无形中引导了我们的审美倾向。而意图在设计中展现本土特色的中国建筑师反而难以得到设计机会。城市形象的塑造需要历史文脉的沉淀与积累,作为城市名片的标志性建筑更应体现出城市历史文脉。

4. 标志性建筑的设计策略

通过上文对当下标志性建筑存在不足的批判,笔者提出几点设计策略。

4.1 讲求点面体全面建构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或区域的作用,如同核心思想之于文章、视觉焦点之于绘画,有主次,分从属,方能塑造出和谐统一的城市空间。当下许多城市并不缺乏标志性建筑,而是缺乏合理的城市规划。

城市或区域中的标志性建筑,应从设计之初贯彻点面体的全面建构。“点”,是指设计过程中对标志性建筑功能性、文化性、精神性等方面的综合考量;“面”,是指城市空间中对竖向形态和水平形态构成的合理把控,标志性建筑在竖向形态上应塑造具有丰富层次的城市天际线,在水平形态上应突出城市主次轴线;“体”,是指标志性建筑在时间和空间、文化与精神层面上的多维建设,重视时间和空间的协调、文化与精神的传承。总之,标志性建筑应当起到加强城市特性的作用,而非为了凸显自身而掩盖城市特性。

4.2 注重传统现代相融合

建筑是城市文化的特定载体,承载着城市文脉的延续与新生。随着建筑规模、功能以及形态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传统材料已无法满足当代建造活动,因此我们在强调标志性建筑文化内涵时,不应片面忽视其与当代新技术新材料结合的可能性。例如古希腊的帕提农神庙,开启了石柱在建筑中应用的新纪元;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将钢结构大规模应用到构筑物及建筑物中;英国的水晶宫,实现了首次在建筑中大规模地应用玻璃。标志性建筑不应忽视与其所处时代的技术的结合,应该努力创造出具有前瞻性、包容性、具有时代意义的建筑。建筑师何镜堂设计的大厂民族宫汲取了当地建筑文化特色及中国各民族建筑精髓,方与圆结合的建筑构图符合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打造出端庄秀美的建筑形象。结合当地民族特色设计的花瓣式柱廊空间象征我国各民族的团结共荣。大厂民族宫将现代设计手法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打造出一张极具标志性的特色文化名片。

与此同时,在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过程中,理性对待传统与现代的权重关系,一方面可以保持原有建筑蕴含的文化内核和精神气质,另一方面可以重塑历史建筑的标志性。以大英博物馆改造项目为例,建筑师福斯特在设计之初即放弃塑造标志性外观,着重利用现代技术,扩展和重塑城市内部空间。整个工程保持了大英博物馆原有建筑风貌,利用原有建筑院落,加以屋盖形成额外的公共空间。最终,这个项目以保留建筑原貌、融入周边环境而深受人们认可。

4.3 给予本土设计话语权

2020年东京奥运会主场馆的第一轮竞标中,由英国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的方案胜出,然而却遭到了日本本土建筑师和民众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该设计不符合城市文脉肌理,最终方案由本土建筑师隈研吾设计,这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倾向。回望中国这块国外建筑师的“试验田”,在经受了西方的物质和技术层面的洗礼后,如何较好地保留自身的文化根性呢?

目前社会主流思想的话语权实际掌控在广泛的城市中产阶级手中,其精英思想往往利于本土设计的存活。然而决策权掌握在城市建设的决策层手中,城市建设决策层对于中国本土建筑话语的不自信和片面理解,引发了在标志性建筑竞标或设计过程中国际话语的泛用和本土话语的滥用。因此,标志性建筑的设计应从根本上改变城市建设决策层的理解认知,进而引导大众审美取向,争取更多的本土设计话语权。

4.4 秉持生态可持续理念

生态问题是当下全球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建筑也应具备这一时代性特征。根据我国目前相关规定,是否有效应对生态问题是评判公共性建筑的重要标准,标志性建筑亦在此列。提高建筑生态性,势必引入新的技术手段与建筑材料,使得建筑本身能够反映当下人类文明的进步程度和社会形态的发展趋势,这恰好能够契合标志性建筑的必要特征。同时,目前社会主流思想以城市中产阶级为主导,其对于精神层面的满足有更高的需求,对建筑生态性的关注亦符合这一精神性需求。

标志性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承担城市或区域的标志性属性,另一方面也要承担部分社会责任,结合新技术和新材料,融入生态性理念,贯彻可持续发展宗旨,实现城市能源的良性循环。

5. 结语

标志性建筑几乎存在于任何一个区域,大至国家、地区,小至社区、聚落。一座建筑往往在经历了时间洗礼、观者批判和业主使用后,才能逐步体现出其艺术魅力和创造力,这也是标志性意义的所在。因此,在标志性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应当注重尊重城市文脉肌理,合理实施规划布局,充分融入生态理念,恰当结合高新技术,细致把控建造细节。在当前的城市建设过程中,一座优秀的标志性建筑不应仅代表建筑自身,更应体现一座城市或区域内的精神内核。

摘要:在中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因缺乏对标志性建筑的理性认识和科学评价而不断对其产生争议。本文通过阐述标志性建筑相关概念,对当下标志性建筑的不足进行批判和评价,探讨了标志性建筑的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关设计策略。

关键词:标志性建筑,理性批判,设计策略

参考文献

[1].吴焕加.标志性建筑50年——当代中国建筑艺术风尚的嬗变[J].建筑师,2009,01:5—8.

[2].吴晨.标志性建筑的精神与生态特征[J].建筑学报,2004,11:72—74.

[3].郑时龄.建筑批评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31.

[4].代晓利,仇嵘刚标志性——现代建筑的彷徨[J].现代城市研究,2008,02:8—11,

[5].周拥军,郑卫民.标志性建筑的原生与创新.中外建筑.2010(2)

[6].克里斯·亚伯著.张磊,司玲,候正华,陈辉译.建筑与个性一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7].张玉坤,黄水坤.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孤塔认西东——在历史的理性中反思当今标志性建筑[J].中外建筑,2005,06:45—48.

中国当代建筑 篇7

为建成一座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大国地位相称, 与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相称, 与蓬勃发展的中国现代化事业相称, 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称, 与天安门周边建筑环境相协调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综合性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从前期可行性研究与概念性设计, 到国际招标与方案评审, 再到修改中标方案和优化必选方案, 至最终方案落实、动工实施、工程告竣, 十年磨一剑, 步步为营, 扎实推进。略作梳理, 其工程进展脉络主要如下:

一 . 改扩建方案可行性研究与概念性设计

与一般项目直接向规划管理部门申请规划条件不同, 国博因其历史背景、现实身份及所处地段的特殊性, 即老国博大楼作为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十大建筑”之一, 由于历史原因, 其南、北、西三面的用地红线紧贴老建筑的须弥座外边沿, 且东侧与公安部大楼之间的国博东路尚在规划中, 建筑退红线的距离亦无法确定。至于建筑物高度, 因涉及与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公安部大楼、国家大剧院等周边建筑的协调, 亦须慎重考虑, 以及位于北京核心区老“十大建筑”所涉及的历史名城保护问题。故需要在改扩建工程开始前进行详细而缜密的可行性研究与概念性设计。

早在2001年,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受首都规划委员会委托, 开始了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可行性研究。在此次可行性研究中, 设计研究组考察了前部庭院加顶的可能性, 以及内部填实庭院的可行性, 并强调在不破坏老建筑形态和风格的前提下实现新建筑和老建筑的协调、融合。

2003年4月, 中国国家博物馆委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及清华大学等四家单位, 为国家博物馆设计可行性方案, 并邀请包括多位院士在内的专家组评审方案。此次可行性方案再次强调了新与旧的关系, 即国家博物馆的改扩建部分需尊重天安门广场周边既有的建筑高度、空间布局、轮廓及风格;新的建筑元素将会弥补原国博东侧部分的不足及功能的缺陷, 完善设施, 增添时代特征, 强化天安门广场的对称性。

专家组从各个方面对可行性方案提出意见, 对四家设计单位逐一点评, 并一致认为:应该保留国家博物馆原有格局, 基本保留原有建筑物风貌, 保持天安门广场的形象。要实现新老融合, 文脉传承, 和谐统一。国家博物馆的改扩建不仅是增加面积, 而且要重新组织空间, 组织交通流线。

可行性研究结束后, 为进一步加强可靠性并为后期工程招标提供较为明确的目标和设计轮廓, 国博改扩建工程办根据北京国金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的建议, 组织国内五家知名的设计单位进行了概念性设计方案征集, 并就征集到的方案组织建筑规划界知名院士、专家以及国家发改委、文化部、文物局、北京市文物部分的领导召开评审会, 还特别邀请了老国博设计人张开济大师来评审现场审阅方案并提出意见, 使各方结合概念设计方案就规划条件和建筑设计的原则要求达成共识, 使国博工程在评审会后很快取得了规划条件, 并为下一步的方案招标和工程启动奠定了基础。

二 . 改扩建方案国际招标及竞标方案

2004年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招标之际, 同处于天安门广场附近的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国际竞赛引发了国内建筑界反对中标方案的事件, 此后, 又发生了关于中央电视台新大楼的极大争议, 一时间, 中西建筑师在观念上产生了强烈的冲突。而国家博物馆地处天安门广场东侧, 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博物馆的形象, 其招标亦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因此, 国内规划、建筑界的权威专家曾提出拒绝国际招标竞赛的建议。但是, 为使改扩建后的国家博物馆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水平, 为了最大程度地集思广益, 该建议未被采纳。

正因为中国持续的建筑热潮吸引了众多国际顶级建筑设计事务所投入到此次方案征集中, 共有55家国内外设计单位参与征集, 经过综合评估, 最终于2004年3月26日由国家博物馆向11个中外投标单位发出了招标文件, 并最终收到10家设计单位投送的设计方案。他们分别是澳大利亚丹顿·廓克·马修建筑设计事务所、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日本株式会社·黑川纪章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联合体、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瑞士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联合体、澳大利亚考克斯公司和上海建筑设计院设计联合体、英国福 斯特及合伙人公司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联合体、美国KPF公司和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联合体、美国RTKL国际有限公司。

这十个设计单位或联合体均具备雄厚的设计实力和丰富的设计经验, 其设计方案虽手法各异, 风格多样, 但均基本实现了设计书的要求。

三 . 修改中标方案

2004年6月28~30日, 由规划、建筑、结构、经济和博物馆学等领域共13位专家组成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建筑设计方案招标”评标委员会对10个投标机构的投标方案进行了第一轮评审, 并认为:10个投标方案采用不同的建筑手法均基本满足了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本着科学、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按照原定的计划和严格的评标程序, 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 推选出了3个入围设计方案: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设计联合体的4号方案、英国福斯特及合伙人公司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联合体的8号方案以及美国KPF公司和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联合体的9号方案。在经过公开展示, 征询社会各界意见和对入围方案的第二轮评审后, 确定了排名第一的8号方案为中标方案。

鉴于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属国家重大文化建设工程项目, 且位于天安门广场, 社会影响巨大, 为此, 决策十分慎重。中咨公司受国家发改委委托, 于2006年1月7日召开论证会议, 组织国内著名的建筑、结构、经济等专家对中标方案进行专题论证。专家们建议对中标方案进行修改, 以取得与原有建筑和天安门地区整体环境的协调。

根据2006年1月7日中咨公司组织专家论证会议的意见精神, 中国国家博物馆请原中标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与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新设计出三个比选方案 (“双庭院方案”、“叠落式方案”、“四庭院方案”) , 上报文化部、发改委, 供中咨公司组织有关专家做进一步论证。

1. 双庭院方案

方案特点:

1) 入口大厅南北面设有两个庭院。“双庭院”在布局上和老馆南北两个庭院的现状具有历时性的呼应关系;

2) 建筑东西方向长度向东扩展, 与人民大会堂的北立面长度接近, 使天安门广场两侧建筑群体量基本达到平衡和协调;

3) “双庭院”入口大厅的面积从原中标方案的24000平方米, 缩小到8005平方米‘

4) 新的中央大厅依然位于建筑东侧中部, 与老建筑的布局保持一致。

2. 叠落式方案

方案特点:

1) 入口大厅内南北向通往各层展厅设有“叠落式”宽大楼梯, 形成叠落有序的层次感;

2) 建筑东西方向长度向东扩展, 与人民大会堂的北立面长度接近, 使天安门广场两侧建筑群体量基本达到平衡和协调;

3) “叠落式”楼梯布局的入口大厅面积从原中标方案的24000平方米缩小到15000平方米。

3. 四庭院方案

方案特点:

1) “四庭院”方案南北各设两个庭院, 通过四个庭院来分隔展览空间和活动空间;

2) 建筑檐口高度34.8米, 与公安部大楼立面檐口高度一致;

3) 建筑东西方向向东扩展, 与人民大会堂北立面基本均衡;

4) 入口大厅的面积从原中标方案的24000平方米缩小到9000平方米。

四 . 深化论证——优化比选方案

2006年5月10日至12日, 受国家发改委委托, 中咨公司召开专家评估会, 对《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可研报告和设计方案》进行评估。专家们在对该工程全面分析与论证的基础上, 形成了对三个设计比选方案及新一轮可研报告的专家组评估意见。三个设计比选方案中, 专家多数赞成“双庭院方案”, 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建议。同时, 专家提出保留原老馆西、南、北三面, 新馆向东侧扩建的方式, 并建议做出相应设计方案, 以供进一步比选。

2006年7月, 中咨公司再次组织专家评估会, 对优化后的“新双庭院方案”和新设计的“留三面方案”进行论证。专家会议充分肯定了“留三面方案”, 并希望对此方案进一步优化设计, 以成为最终实施方案。

1. 新双庭院方案

方案特点:

1) 采用“落架扩建”的方式, 按照原有建筑风格进行扩建, 从根本上提高和改善博物馆的使用功能;同时与人民大会堂、公安部大楼在城市空间、建筑体量关系上达到平衡和协调, 并保持原有建筑布局和建筑立面风格;

2) 入口大厅与南北两庭院, 在布局上和老馆具有历史性的呼应关系, 新建的中央大厅依然位于建筑东侧中部, 与老建筑的布局保持一致;

3) 建筑檐口高度为31.2米, 与人民大会堂的北立面两翼檐口高度一致。建筑东西方向长度向东扩展177米, 与人民大会堂北立面长度一致, 使天安门广场两侧建筑体量基本达到平衡和协调。

2. 留三面方案

方案特点:

1) 根据专家评估会议的意见精神, 以保留西、北、南三部分原有建筑为原则, 设计本方案;

2) 保留原有建筑的西、北、南三面并对其进行加固改造, 将原建筑的东部、中部拆除, 同时利用原有两个室外庭院进行扩建;

3) 新建筑向东扩展37米, 与老建筑保持适当距离。考虑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区别, 新的建筑立面风格与老建筑既有不同, 又保持协调;

4) 保留老馆南北中轴线, 设计南北贯通的多用途艺术长廊, 并作为接待和疏散观众的中心区域;

5) 在细部老建筑与新建筑之间设计南北贯通的室外庭院, 供观众休息, 同时解决建筑通风和采光等问题。

五 . 结语

经过多轮的评审、修改、设计,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的实施方案在“留三面方案”的修改完善中产生。实施方案无论在新旧建筑的和谐统一、周边环境的协调融合、建筑空间的合理布局、建筑功能的完善强化等方面均有众多可圈可点之处, 加之整个改扩建工程步骤缜密、细致, 考虑周详深入, 堪称我国大型文化建筑之典范。

参考文献

[1].王双、陈溯:《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 《建筑创作》2010年10期。

[2].《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 《城市环境设计》2005年01期。

[3].斯特凡·胥茨:《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设计》, 《建筑学报》2011年07期。

[4].李守义:《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舍变迁史略》,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12期。

[5].邵韦平、刘宇光等:《追寻历史的记忆:国家博物馆改扩建方案设计回顾》, 《建筑创作》2004年12期。

[6].杜燕红:《新与旧的交融——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中老馆与新馆的交接设计》, 《工业建筑》2012年09期。

[7].唐克扬:《于内外动静之间: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中的空间议题》, 《建筑学报》2011年07期。

[8].高宝东:《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及其项目管理概述》, 《中国工程咨询》2010年03期。

[9].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http://www.chnmuseum.cn.

中国当代建筑 篇8

1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

在我国的古代建筑设计中, 通常都比较重视园林景观设计的部分, 古代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它更加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规律。在商州时期, 我国的建筑设计中就已经开始有将园林景观设计融合在建筑设计中的思想。而当我国发展到了魏晋南北朝的时期,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在不断的壮大和繁荣, 我国的文化和艺术也有了空前的发展面, 人们对自然美的重视也使得我国建筑中园林景观的设计和应用逐渐受到欢迎。而当历史进入到隋唐时期的时候, 园林山水和建筑设计相互结合这一特点已经到达了一个最为兴盛的阶段。在明清时期由于思想的不断发展也使得我国的很多建筑设计真正的实现了顺应自然, 天人合一的思想。

2 中国古典建筑的设计特点

当代建筑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它的“虽由人做, 宛自天开”的自然特色在众多形式和风格各异的园林设计中脱颖而出, 不仅对日本、朝鲜等友邦均有广泛的影响, 而且对欧洲一些国家的园林艺术创作也都产生过很大影响。它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对当代的建筑和环境设计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我国人文历史的发展中, 我国的古典建筑形成了自己比较独特的风格, 所以其自身的观赏性也十分明显, 在注重观赏性的同时, 我国古典建筑业重视建筑功能的实现。而中国古典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也有着自己独到的特色, 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对其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首先是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比较重视的是宁静的氛围和简洁的视觉效果。我国古代的很多建筑中都比较重视的是清幽和致远的意境, 同时也比较重视自身功能的实现。其次是建筑设计本身有着十分明显的独特性。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中, 多种元素的应用使得整个建筑的轮廓具有十分明显的多样性特征。中国古典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因为不同元素的加入也使得我国古典建筑当中有了自身的特色和多样的变化性。再次是建筑和自然方面要体现出非常强的融合性。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环境不是一个建筑的衍生产品, 它和建筑本身就是一体的, 它应该和建筑形成相得益彰的关系, 这样一来也极大的体现出了自然建筑的美观性, 体现了顺应自然, 融入自然的特点。

3 中国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建筑设计手法不但在古代倍受推崇, 在当代的建筑设计中也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当代的建筑设计中, 设计人员仍然会将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合理融入到建筑设计中, 通过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来设计出符合当代审美观念的建筑。

3.1 设计思想的应用

中国古典建筑当中的设计思想主要是通过建筑本身得以体现的, 主要是借助人们的感官和思维来表达出设计者想要表达的内在涵义, 这种设计思想比直接将影像展现给人们更加深刻的思想, 这种思想也非常有利于人们审美水平的提升, 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思维本身的能动性作用, 使得建筑当中的情趣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 设计者在这一过程中也会更容易将自己的情感和艺术取向表达出来, 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更加充分的去展现自己对空间运用的能力, 这种设计思想会使得整个建筑更加的有活力。

3.2 布局形式的应用

中国的古典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元素就是环境要素, 这一要素也成为了设计人员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 通过造型和样式以及色彩等方面的合理组合和应用, 使得建筑和环境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机的融合, 建筑物自身的形式也可以和环境融为一体。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会使用不同的搭配手法, 中国古典建筑会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好的凸显出更多自身的特点, 可以充分的体现出当时人们生活和思想的具体情况。在很多建筑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都是比较重视古代布局形式的应用, 这也是对我国古代建筑的一种传承, 在建筑设计的发展中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笔。

3.3 景观设计的应用

中国古典建筑造景常用手法有借景、对景、框景、漏景、障景等, 园林造景如撰文画画, 有法而无定式, 同一景观可用不同构思设计。造景有独特的立意, 做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意境就可称为佳作。造景不可忽视动观和静观的景色, 通常狭小的庭园以静观为主, 动观为辅。遵循“小中见大”的原理, 创造出“有限中见无限”的美景, 重视障景、框景、借景等手法的应用。在相对较大的园林中, 以动观为主, 静观为辅, 注重空间分割, 通过对景、夹景、添景等形式, 造成或开郎、或收敛、或幽深、或明畅的空间, 使景色更为丰富。以对景为例, 本人设计项目西安院子别墅小区廊架小品景观设计中的一个廊架节点, 置身廊架中看外边是小桥流水、葱郁树木、缤纷花卉, 置身路中看到的四方廊架, 中置桌椅, 宛若世外高人对桌畅饮。相互为景, 又自成一景。

3.4 装饰手法的应用

中国古典建筑形式多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 代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建筑此起彼伏, 同时这些建筑细部也不失为精彩的点缀。这些装饰手法既与建筑整体相结合, 又自成一景, 彰显建筑特色。例如恭王府的蝙蝠装饰, 设计者为了突显福文化这个主题选择了蝙蝠纹样。据说在王府花园里有1万只造型各异的蝙蝠贯穿始终, 在彩画、窗棱、穿枋和灰塑上都可以见到蝙蝠形象, 因此也有人叫它“万福之地”。

4 结论

综上所述, 中国古典建筑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 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其所代表的文化历史内涵是其他建筑设计无法比拟的。即使在今天, 中国古典建筑依然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将古典建筑设计理念融汇到当代建筑设计中, 结合现代设计手法及技术, 打造出独具中国艺术魅力的现代建筑, 将是建筑领域设计的持续课题。

摘要: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发展历史的国家, 资源十分丰富, 同时, 建筑层面也有着非常强的多样性, 中国的古典建筑在我国的建筑发展史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同时我国的建筑通过不同民族特点的相互融合使得我国的建筑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 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国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当代建筑,现代建筑

参考文献

[1]杨秉德, 池丛文.“建筑领带”设计手法——整体规整局部变异的建筑设计手法探讨[J].华中建筑, 2009 (11) .

[2]丁治宇.当代动态建筑设计手法研究——基于外部环境中的动态构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 , 2010 (4) .

[3]张丽, 张冬月.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手法与现代技术结合构想[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19) .

中国当代建筑 篇9

在全球化不断加快的步伐中,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工地, 各式各样的建筑思潮涌入中国, 外来的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发生了强烈碰撞。千城一面的水泥森林与各种玻璃盒子的堆砌不断涌现,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和内涵逐渐消弱、模糊、甚至消失于中国的现代建筑中。

中国的建筑设计目前处于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之中, 如何合理地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将其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 至今仍是建筑师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与挑战。

在应对全球化影响的同时, 继承和汲取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 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建筑是一重要课题, 笔者通过实际案例来分析了当代建筑观念、技术与地域性、传统文化等相结合的方法, 对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的结合进行了探索。

1 传统的沉思

读王军先生所著的《城记》, 知道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北京城已经不再是传说中刘伯温、姚广孝联手设计的“八臂哪吒城”, 不再是康乾盛世时的京师, 不再是民国后期那个战火纷飞的北平, 但又可以说我们看到的北京还是那个北京, 只不过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

我们现在无法目睹明清时期北京的城墙有多高、有多厚, 我们现在无法目睹天安门广场前曾经的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 我们现在无法目睹皇城里几千条历经数百年风雨却在现代化建设中销声匿迹的胡同, 我们现在无法目睹的太多。

梁思成先生曾经对北京的古城墙提过这样的建议:“城墙上面面积宽敞, 可以布置花池, 栽种花草, 安设公园椅, 每隔若干距离的敌台上可建凉亭, 供人游息。由城墙或城楼上俯视护城河与郊外平原, 远望西山远景或紫禁城宫殿, 它将是世界上最特殊公园之一:一个全长达三十九点七五公里的立体环城公园!”然而我们现在连城墙的影子都难寻觅, 更何况是这城楼之上的游园。

1950 年, 梁思成与陈占祥提出了北京城市规划方案, 核心思想是平衡发展城市, 一方面建议把中央行政中心放到西郊, 为北京的未来发展预留更大空间, 对古城进行整体保护, 避免发生大规模拆迁, 另一方面则提出应增进城市各个部分居住与就业的统一, 采取多中心模式, 完善各个中心的功能, 从而防止跨区域交通的发生。

“梁陈方案”这种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的主张, 既可避免城市的无限膨胀及容量的超饱和与超负荷, 也可有效地进行城市传统文化与风貌的保护。但遗憾的是, 这一方案遭到了批判, 被完全放弃, 北京城的规划采取了苏联专家以莫斯科规划为蓝本的方案, “以旧城为单一中心、以改造旧城为主导方向发展城市, 形成了新区包围旧城、同心同轴向外蔓延的‘单中心+环线’生长模式”。

时至今日, 北京城发展的弊病早已显露, 不禁想问如果那些被拆掉的古建能够完整保留?如果行政中心被放在西郊一带?如果城墙真的变成空中公园, 城门依旧屹立如彼呢?如果“梁陈方案”最终被执行了呢?

我们轻而易举抹除了有着千年历史的故土与回忆。不禁要问, 传统是否已一无是处了, 我们真的不再需要了吗?取而代之的可以是那些标志着工业化成就的烟囱和高楼吗?

我们需要对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社会和时代有一个认识, 我们需要对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和文化有一个认识, 我们需要知道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要去向何方, 我们在割裂与拥抱传统的过程中, 我们需要沉思。

2 传统是什么

当下的中国, 我们正处在社会文化的一个剧烈的变化和转型期, 我们对于我们的传统存在怀疑, 我们对于我们现存的价值观存在怀疑, 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存在怀疑, 但我们却不遗余力地承认并用实践来证明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 我们的建筑越来越相同, 我们的城市越来越单一, 我们分不清我们是在南京还是在北京, 我们把北京建设成了傲立于世界的现代化都市, 但我们却发现, 真正能让我们发现自己所在的是七朝古都的建筑越来越少, 是央视大楼和国家大剧院吗?还是胡同里的四合院和国子监的两座牌楼?

笔者认为, 不管中国经历多少春秋冬夏, 不管中国历经多少惊天巨变, 有一些传统深深根植于中华大地, 它们对于我们来说, 对于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来说, 都起着相同的作用, 不生不灭, 不增不减, 我们无法回避, 或者我们已经习以为常, 我们热衷于高谈阔论那些令人目眩神迷的文化奇观, 那些极具现代商业气息的楼宇符号, 但是我们却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传统的气质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怀旧, 它是我们的根, 是哺育我们的土壤, 如果你要向高空处成长, 如果你要枝繁叶茂, 我们离不开传统这片沃土, 我们离不开紧连土壤的根, 无论我们长得再高, 长得再壮, 我们依然要与传统共度春秋冬夏, 共同吞吐于自然之间, 我们仰望星空的同时, 我们也要脚踏实地。

3 传统的应用

龙应台说“:传统不是怀旧的情绪, 传统是生存的必要。”

3.1 杨廷宝

一般运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到现代建筑身上, 无论是公建还是住宅, 大家总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坡屋顶。是的, 这种可识别度最高的处理方法, 梁思成先生大力推崇, 但是, 童雋先生在《中国建筑的特点》中批评了以大屋顶为特征的伪中式建筑, 认为这是“穿西装带红顶花翎, 后垂发辫, 不伦不类, 殊可发噱。”而今的许多仿古建筑, 岂不是牵强附会, 只能引得人们看个稀罕罢了, 妄谈传统。

究竟要怎么将传统融入到现代建筑身上?这使笔者想到了杨廷宝先生。

杨廷宝先生是建筑界的一代宗师, 他的作品不但体现着西方建筑的比例原则, 更重要的是, 他不拘泥于现代建筑的法则, 而是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融入到他的现代风格的作品中, 巧妙地展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典雅与气质。

他1930 年的作品北京交通银行, 就是西方造型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相融合的典范。它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西方古典主义与近代装饰艺术, 更展现出来了杨廷宝先生对这些西方风格建筑能够加入中式处理手法。入口处的石狮子采用的并不是西洋的写实主义样式, 而是中式传统的写意风格样式。入口的上部采用的是垂花门的处理手法, 可以看到传统的琉璃瓦与穿斗的构造, 窗户栏杆也采用的是传统的中式纹样, 建筑装饰所用的折线采用的是中式传统的云纹样式。在形式上, 我们没有看到大屋顶, 但是我们却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的气质与神韵, 杨廷宝先生的这件作品堪称中西建筑风格结合的典范。

3.2 王澍

很多时候我们一说传统与中国, 脑海中可能浮现出来的是气势恢宏, 绚烂夺目, 而更多地时候, 我们漫步在乡间田园, 我们看到的是市井人家, 朴实平凡, 任云卷云舒, 花开花落, 它们静静伫立了千百年。传统是皇城还是乡村?这使笔者想到了王澍。

王澍先生一直说自己是个文人, 恰巧会做建筑, 媒体说他是“中国最具文人气质的建筑师”。他长期以来致力于将传统文化融入进现代建筑当中, 尽管有人调侃说他用破砖烂瓦来体现传统, 但笔者认为, 他聚焦的不仅仅是气势如虹的皇城, 更关注的恰恰是那隐藏在山野乡村间的智慧。他像梁思成一样痛心于中国当下传统文化伴随着一座座美丽的村落被推平而消失, 但他却比梁思成有更好的机遇, 比如说他有机会做了宁波博物馆。

“当我着手设计这座建筑时, 我想到了巍峨的群山。我无法为这座城市设计什么, 因为这里还不存在城市。因此我想做一些有生命的东西。最后我决定设计一座山。它是中国传统的一部分。”王澍在面对《Domus》记者采访时如此说道。王澍他每日习练书法, 钟情于山水画, 以致于他把象山校区设计成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当然, 宁波博物馆被他设计成了山, 一座假山。

笔者所理解的这片场地是几十座曾经美丽的村庄被摧毁后的墓地, 往日的炊烟袅袅不再, 只剩这毫无生机的一片废墟, 而这就是王澍所面对的宣纸。建筑的结构并不传统, 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但是建筑外墙的建造恰恰是王澍多年乡土调研的成果与当地传统最好的体现。从周围拆迁工地回收的大量的破砖与烂瓦, 当地农民用废墟上的材料来砌筑墙体的传统技术, 这种墙体称之为“瓦爿墙”, 还有竹条模板混凝土。远望之, 宏达而幽深, 俭淡而凝重, 它真的被王澍画成了峰峦, 笔者甚至感到, 宁波博物馆似乎长在了那里, 拔地而起的一段山峰。它的身上体现着王澍的文人情怀, 更体现出传统文化当中的君子之道, 中庸之道。

常有有村民来看这座“山”, 据说他们从中能看到曾经故乡的影子。

3.3 都市实践

都市中高度密集、高度综合和高度效率的聚居场所的产生是现代社会和经济所需要的。或许传统的民居离我们越来越远, 我们所看到的仅仅是那混凝土所构建的城市堡垒。随着四合院越来越少, 大量的村子被城市的扩张所湮没, 我们从这些传统的民居当中到底能学到什么?这使笔者想到了都市实践的作品, 土楼公社。

客家的先民从中原迁徙到福建, 他们具有根深蒂固中原儒家传统的观念, 聚族而居, 共御外敌, 巧妙利用自然条件与当地的土石材料, 建成令人拍案叫绝的堡垒与家园, 土楼。就当我以为这种传统的民居早已不再需要防御外敌的功能和仅仅作为观赏古迹的时候, 都市实践的建筑师们, 让福建土楼在广东南海以极具人文关怀的姿态, 绽放了更加璀璨的光辉。

为了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 为了解决周围环境恶劣的问题, 为了解决现在邻里关系生疏冷漠的问题, 为了解决传统住宅与现代空间相结合的问题, 土楼公社应运而生。它外部的封闭性抵御的已经不再是强盗, 而是外部恶劣的环境, 内部的向心性也并非意味着族群当中长老的权威, 而是创造出温馨的公共交流空间。

作为在这座城市拼搏的年轻人, 如果在此入住, 有廉价的房租, 不大的房间面积却带有厨房与浴室, 每层都有公共活动空间, 比传统的板式宿舍楼更富有亲和力, 这是一种人文主义的关怀, 建筑师将传统客家土楼的居住文化与低收入住宅结合在一起, 全新演绎了土楼的尺度与空间, 功能与环境, 这件作品, 不但是对当下中国社会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一种反思, 也是对当下集体人文主义几近瓦解所做出的努力, 我们看到, 建筑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传统民居, 不但诠释着建筑的本质, 也永远给予我们启迪。

4 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措施

4.1 传统建筑元素的运用

中国传统建筑的构件如斗拱、基座、纹饰、粉壁墙、花窗棂等组成建筑的各个部件, 直接或间接地取之应用是创作富有传统特色建筑很有效的策略。

传统建筑的色彩与材料的使用也非常重要, 在体现传统文化时, 可以把传统建筑的色彩搭配传统的材料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 如白色抹灰墙面、灰砖线脚, 以灰、白为基本色调, 采用木、竹等材料装饰, 凸显特色。

4.2 传统空间设计的运用

在建筑中布置庭院是中国传统的建筑模式, 庭院与现代建筑结合, 使得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 能使建筑的空间更加生动并且富有韵味。在建筑的院落中设计出假山、竹林等元素, 这样不但深化了建筑设计中的文化内涵, 为观赏者创造广阔的想象空间, 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运用。

4.3 传统人文观念的运用

在传统文化中, 讲究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 即“天人合一”,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在现代设计过程中, 要综合考虑地域环境与建筑之间的联系, 更应注重对“人”的尊重, 注重对“人”的关怀。从人文性出发, 落实在为“人”服务的思想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基本标志和特征。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天人合一”观, 并非单纯体现在造型上的简单复古, 重要的是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人文气质, 或典雅、或质朴, 取得人、建筑、环境、工艺、材料的和谐, 体现出独特的人文之美。

5 结语

传统不仅仅体现在我们所能触碰到的器物层面, 传统还体现在我们所能感知到的精神层面, 我们的实践与交往, 我们的气质与审美, 都需要传统来滋润。所有传统的出现都源自我们人类社会的需要, 当传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我们就不应该再固执地坚持, 我们应当融会贯通, 而非一味遵循。面对新的功能需要, 我们就必须进行新的设计, 我们可以不用传统的技术, 我们可以不用传统的材料, 我们可以不用传统的构造原理, 我们为了获取更为舒适的体验, 我们可以做出大刀阔斧的改变, 但是我们要知道, 传统带给我们的恰恰是告知我们应当如何革新与改变, 我们对现代所评判的标准, 就源于我们对传统的认知。正如格罗皮乌斯所说“:真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 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 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乘之愈往, 识之愈真。如将不尽, 与古为新。

摘要: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 中国已成为世界建筑的试验场。在此背景下, 本文探讨了传统建筑文化为我们带来的智慧及其意义, 举例分析了如何从中汲取营养, 将现代风格与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进行完美融合的方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王军.城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2]赵广超.不止中国木建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3]余秋雨.何谓文化[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

[4]王澍.设计的开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5]潘谷西, 李海清, 单踊.现实主义建筑创作路线的典范——杨廷宝建筑创作思想探讨[J].新建筑, 2001 (6) :1-4.

[6]刘晓都, 孟岩.土楼公社[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0 (6) :66-75.

中国当代建筑 篇10

《中国当代8位建筑设计师作品集》(英文版书名《M8》)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在2009年开展设计类图书实体出版走出去的典型案例。通过这本书的走出去,不仅让国外建筑界认识中国当代建筑的设计水平,让外国出版社认可中国出版图书的品质,同时作为当年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之一“中国当代建筑图片展”的出版物向更多的国际出版人展示了中国出版的力量,并获得了国家领导和总署(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一致好评。

作为编辑团队中的一员,我有幸参与了2009年与德国DOM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中国当代8位建筑设计师作品集》从策划到出版的全过程,尤其是谈判过程至今记忆犹新。

《中国当代8位建筑设计师作品集》缘起

图书出版走出去是每一个国内出版机构的梦想和奋斗的最终目标,然而,如果缺乏对海外图书市场需求和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接受的程度进行深入研究,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走出去肯定是要遭遇惨淡收场的。

我社在早期开展走出去工作时,由于对国际市场缺乏深入调研,一味强调推广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图书。在参加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时,我们特意将其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但老外几乎无人问津。当我们壮着胆子拉着几位外国参展商询问时,得到的一致结论是他们看不懂书中的内容,而且因为大多都是老旧照片,不精彩。我们在叹气之余也开始反思,并对法兰克福书展中设计类集中的四馆展开了“地毯式”的选题调研。通过对参展出版社展位的观察和走访,我们发现了诸如Thames&Hudson、Bloomsbury、DE GRUYTER等多家出版社都出版了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类图书,而图书的作者均是外国人。虽然品种很少,但也说明此类选题还是受到境外出版机构的关注,只是他们找不到此类图书的国内出版资源,所以不得不用外国人编写的、以外国人的角度研究中国当代建筑的出版物。我们认真翻阅了书的内容,发现收录的设计作品大多都是外籍设计师创作的大型项目,很少涉及到中国本土设计师。假如我们策划一本属于中国本土设计师的当代建筑设计类图书是否能够有在国际推广的可能性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这几家出版社做了进一步的沟通,让我们倍感欣喜的是他们都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只是他们尚不了解中国本土设计师的设计水准如何,希望我们回国后给他们先发些资料再进一步洽谈合作事宜。

从法兰克福书展回来后,我社组建了由采编、图书编辑、翻译和版式设计组成的专业出版队伍,将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类图书作为走出去重点突破口。经过几个月的奋战,大家终于完成了第一本自主创作的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类选题的版式小样,当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将PDF发给这几家出版社时,收到的答复却是NO、NO、NO。因为对方的名气都比较大,所以他们虽然对此类选题感兴趣但对于中国出版社的实力和水平是非常不屑的。当时,对方的拒绝就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我们刚刚燃起的希望。

然而很多事情往往就是,在你就要绝望、放弃的同时会出现一丝转机。

在2008年,恰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在策划2009年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我社因为开展走出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中国当代建筑设计领域的著名设计师和设计项目资源,并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故所申请的主宾国活动项目——《中国当代建筑图片展》成功入选。在兴奋、激动之余,我们又重新燃起了制作图书并将其推广到海外的欲望之火。

我们邀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支文军教授作为展览策展人,从众多建筑设计师中选取了8位参展设计师。同时我们在组织策展人、参展设计师召开多次会议时,就将出版图书的想法明确提出,并得到了设计师们的一致认可。于是便有了这本书——《中国当代8位建筑师作品集》的策划。

有了这个明确的出版方向,接下来就是论证如何将这本书由概念到出版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社领导、编辑与策展人一起前往德国法兰克福,一方面与德方洽谈、落实展览场地及费用,另一方面寻找最佳的英文版境外合作方,同我们一起共同策划该书的内容及讨论海外市场推广等相关问题。

找谁合作很关键

有了上次的碰壁事件后,我们在选择新的合作伙伴时格外认真。为了防止被外国出版社“忽悠”,我们避免直接寻找大牌出版商。经过细致的考察和调研后,决定与德国DOM出版社洽谈合作事宜,之所以最终选择DOM,是因为当时这个出版社在德国是唯一一家专业出版建筑设计图书并且老板也是从事建筑设计出身的专业出版机构。更重要的是在往来的信件沟通中,他们表示出了极大的诚意。但是它对图书内容的专业性要求比较高,因此如果成功与其合作,不仅对于《中国当代8位建筑师作品集》这本图书走出去是一个成功,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提升我社在该出版领域的专业水准及在行业内的国际地位。

当然,在谈判的初期也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最明显的就是DOM出版社对于中国建筑设计的水平处于知之不多的状态。当时中国的本土建筑设计作品很少有机会传播到西方,因此他们虽然当时也知道中国的建筑行业已经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但是他们认为中国的好建筑都是外国设计师设计的,本土设计师只是完成项目的施工方而已。虽然我们给他们看了部分中国优秀建筑设计项目的照片及设计图纸,但仍然无法打消他们心中的疑虑。

为此,我们决定邀请他们来到中国,由中国的本土建筑师领着他们实地考察。在项目现场由建筑师做介绍,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中国本土的建筑设计理念和内涵,他们被震撼了:中国的建筑设计确实已经到达了国际水平,是应该被充分肯定的。

如何争取自身利益

在具体落实合同谈判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项目设计案例的选取、对图片的要求等等,我们在与其交涉的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对于图书内容的标准和要求。另外,走出去是采取版权输出方式还是成品输出的方式也成为当时谈判的一个焦点。

相较于版权输出,成书出口会给出版社带来更为可观的利润。我们通过成书出口可以向DOM出版社收取与海外制作、印刷所需的同等费用,这样除了版权收入之外,我们还可以增加制作环节的收入,而这笔收入要比单纯版权收入大得多。但在洽谈过程中DOM对于中国的制作工艺和印刷水平同样存在着明显怀疑。在他们的概念里,我们是无法控制出版、印刷质量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的。因此,我们给他们看了几本我们之前做过的自认为质量不错的建筑设计类图书,然而他们在看过后并不买账。

那么,就此放弃么?我们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做了进一步的争取:我们先做2本样本邮寄给DOM,如果他们觉得满意,那么我们就签署以成书口形式的出版合同,如果他们不满意,那么我们只做版权输出。DOM出版社被我们的坚持所打动,并最终同意了我们的提议。

为了保证样书的质量,我社安排责任编辑及版式设计人员直接驻在印厂,对图书质量进行现场监控,从选纸、调色、看版、装订、裁切等一系列环节里全程跟踪,让印刷厂的工人也受到感动并积极配合,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将样书做得非常精美。DOM出版社收到样书后表示非常满意,同时也特别惊讶,中国的出版社竟然也可以将书做到如此精致。

就这样我们通过不懈的努力不仅完成了任务并签署了成书出口合同,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自信,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无心插柳柳成荫

订单终于做下来,然而事情远没有结束。

在我们与图片展承办方德国建筑博物馆馆长彼得·卡克拉·施马尔联系的过程中,无意中将与DOM出版社即将合作出版这本《中国当代8位建筑师作品集》一事提起,却引起了施马尔先生的极大兴趣,他要求我们将图书的电子文件发给他看,当看到收录其中的建筑设计作品后,他被深深吸引了,并主动表示要做这本书的英文版编者,从技术层面给予详细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使图书内容更加完善和丰满,并提出在展览期间会将这本书摆在入口大厅的最显眼位置,将其也作为展览的一部分。

就这样,我们不仅实现了目的,更让德国建筑博物馆馆长成了本书的作者之一,提升了图书的分量。至今,我还仍清晰地记得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主宾国活动期间,当我们迈进德国建筑博物馆的那一刻,发现大群的外国建筑师围在门口大厅最明显位置翻阅红色书皮的《中国当代8位建筑师作品集》,那种骄傲和满足感是发自内心最由衷的。

那一年,因为《中国当代8位建筑师作品集》的走出去取得了非同寻常的效果和成绩,我社荣获总署颁发的主宾国活动一等奖,加之此前我社在走出去过程中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和取得的成绩,我社被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而我们将这种走出去过程中积累的进取精神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当代建筑 篇11

关键词:中国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当代建筑

在世界建筑设计领域, 中国古典建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所特有的文化和历史给建筑设计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东方建筑特色。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对世界各国的建筑设计发展起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直到今天, 依然是世界建筑设计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通过建筑设计手法研究中国的人文历史、思想、技术。同时古典建筑在当代建筑中也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 体现地方特色、展现区域文化的建筑设计手法一直是设计师追求的艺术表现形式。本文通过对古典建筑设计手法的分析, 结合本人在实践中的实例对中国古典建筑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 中国古典建筑的发展

中国古代较为推崇以园林景观为基础的建筑设计手法, 古代建筑设计师坚信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设计理念。早在商周时期, 我国就已经开始将园林景观艺术融合在建筑设计理念当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社会经济空前繁荣, 从而促进文化艺术快速发展, 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烈追求, 促进了建筑与园林的发展。到隋唐时期, 园林山水与建筑设计结合, 寓情于景, 实现了我国文化艺术的巅峰。园林景观艺术与建筑设计的融合在明清时期达到最高峰, 我国古典建筑设计手法与风格得到定型, 形成完整的古典建筑设计体系, 通过人工与自然的结合, 实现天人合一的建筑设计思想境界。

2 中国古典建筑设计的特点

在以人文历史为背景的前提下, 中国的古典建筑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 具有极大的观赏价值, 既注重建筑的实用性, 又形成建筑的观赏性。中国古典建筑设计手法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本人总结有以下三点:a.建筑设计的宁静简洁性。中国古典建筑以清远、简洁、宁静等手法为设计出发点, 建筑即使建于闹市, 也具有清幽自然的感觉。b.建筑设计的独特性。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元素使得建筑的轮廓有着多样的变化, 通过不同的设计元素组合构成独特的建筑设计形式。c.建筑与自然的融合性。在建筑设计中, 环境不是建筑的附属品或衍生物, 也不是点缀建筑, 而是与建筑和谐共处, 相互点缀衬托, 体现自然的建筑景观效果。

3 中国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建筑设计手法不但在古代倍受推崇, 在当代的建筑设计中也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当代的建筑设计中, 设计人员仍然会将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合理融入到建筑设计中, 通过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来设计出符合当代审美观念的建筑。

3.1 设计思想的应用

中国古典建筑的设计思想由作品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通过人们的感官及思维反应出不同的意境, 是比直观景象更为深刻、更为高级的审美提升, 发挥意象思维的能动性, 激发思维意识, 创造出比实际景物更为丰富的艺术情趣, 感受设计者所赋予建筑的思想内涵。设计师自身的设计水品、思想情感、事物认知结合当时的人文历史背景组成设计手法凝聚在建筑中, 体现在空间环境里。本人设计靖边县芦河城区段景观设计中就有这种手法的应用。如图1, 结合陕北特色及长城的设计手法对管理用房进行设计, 体现适合靖边特色, 突出陕北文化的建筑。

3.2 布局形式的应用

中国古典建筑是在结合环境的基础上对建筑进行的设计, 通过造型、样式、色彩等设计手法使建筑与环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建筑物的格局与环境结合, 联系需求群体、人文历史, 设计适合所处环境的建筑布局, 建筑物通过高低、色彩、样式的搭配, 反应建筑的类型。在不同搭配手法的结合下, 中国古典建筑更加凸显了其浓郁的地方特色, 展现着当时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思想、技术等情况。以苏州园林耦园为例, 由于是主人有归隐之意, 故庭院设计悠远、秀丽、赏心悦目。大门在南, 经门厅、轿厅, 至大厅西墙小门, 进入西园。主厅为织帘老屋, 南北各有庭院, 置假山。北院东北隅有藏书楼, 与住宅相通。自大厅往东, 经小院二重和小客厅, 达东园, 西北置假山, 东南为水池。北端主厅城曲草堂, 为一重檐楼屋, 下有主厅三间, 上为重楼复道, 与住宅毗连。

3.3 景观设计的应用

中国古典建筑造景常用手法有借景、对景、框景、漏景、障景等, 园林造景如撰文画画, 有法而无定式, 同一景观可用不同构思设计。造景有独特的立意, 做到“虽有人作, 宛自天开”的意境就可称为佳作。造景不可忽视动观和静观的景色, 通常狭小的庭园以静观为主, 动观为辅。遵循“小中见大”的原理, 创造出“有限中见无限”的美景, 重视障景、框景、借景等手法的应用。在相对较大的园林中, 以动观为主, 静观为辅, 注重空间分割, 通过对景、夹景、添景等形式, 造成或开郎、或收敛、或幽深、或明畅的空间, 使景色更为丰富。以对景为例, 如图2, 本人设计项目西安院子别墅小区廊架小品景观设计中的一个廊架节点, 置身廊架中看外边是小桥流水、葱郁树木、缤纷花卉, 置身路中看到的四方廊架, 中置桌椅, 宛若世外高人对桌畅饮。相互为景, 又自成一景。

3.4 装饰手法的应用

中国古典建筑形式多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 代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建筑此起彼伏, 同时这些建筑细部也不失为精彩的点缀。这些装饰手法既与建筑整体相结合, 又自成一景, 彰显建筑特色。例如恭王府的蝙蝠装饰, 设计者为了突显福文化这个主题选择了蝙蝠纹样。据说在王府花园里有1万只造型各异的蝙蝠贯穿始终, 在彩画、窗棱、穿枋和灰塑上都可以见到蝙蝠形象, 因此也有人叫它“万福之地”。

4 结论

综上所述, 中国古典建筑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 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其所代表的文化历史内涵是其他建筑设计无法比拟的。即使在今天, 中国古典建筑依然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将古典建筑设计理念融汇到当代建筑设计中, 结合现代设计手法及技术, 打造出独具中国艺术魅力的现代建筑, 将是建筑领域设计的持续课题。

参考文献

[1]王其钧.中国园林建筑语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上一篇:中小物流下一篇:幼儿教育生活化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