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思潮讲稿(精选8篇)
当代社会思潮讲稿 篇1
当代艺术思潮讲稿
西方现当代艺术的主要美术思潮、美术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西方现当代艺术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发展阶段,一是现代主义时
期,它主要是指自1870年以后的后印象主义开始——抽象表现主义,前后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二是当代艺术时期,是指1960年代开始—— 目前,又称为后现代主义时期。
就现代艺术的发端来看,是在1900年代,由塞尚、凡高、高更 等为主的后印象主义充当了现代艺术的真正导火索,而且一发不可 收拾,使得现代艺术形成了与以往三千年完全不同的艺术观念、思 维和形式,艺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的写实性、唯美性、叙述性和传统的美学观念被推翻,而其非写实性、反唯美性、非叙 述性已经成为有目共睹的当前艺术的主流内容。塞尚沉迷于色彩跟 造型的关系,研究在相互关联的情况下各物体的形状,导致了起源 于法国的立体主义,被称为二十世纪立体主义和抽象绘画之父;凡 高用色彩和形状表达自己对所画东西的感觉和希望别人产生的感 觉,他的办法导向主要在德国引起反响的表现主义;高更向往获得 一种抛弃西方传统的习惯势力、回到史前人类和野人的真理中去的 一种表达方式,他的办法导向各种形式的原始主义。总之,他们都 有意识地抛弃“模仿自然”的绘画目标。今天,我们所称的现代艺 术就萌芽于这各种各样的向往和他们的不满足之中。
我们将20世纪西方现当代艺术史的发展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其 中第一个阶段是一战前,主要经历了野兽派、表现主义等的发展; 第二阶段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它经历了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的发展;第三阶段是二战以后,经历了抽象表现主义、极少主义等 的发展。
一、第一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艺术史发展
1.野兽派。野兽派是20世纪初期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绘画流派,它的历史很短,1905年产生,1907年已达到顶点,1908年他们就不 曾一起办展览了。在1905年的巴黎秋季沙龙展览会上,展出了马蒂 斯、弗拉芒克、德兰等人的作品,同时还展出了雕刻家马尔克的一 件多纳太罗式的雕塑。评论家沃塞尔叫道:“多纳太罗被野兽包围 了。”由此,便落下了“野兽派的名字”。马蒂斯是其领袖,主要代 表人物是马蒂斯、德兰、弗拉芒克等,其代表作如马蒂斯的《戴帽 的夫人》、《绿色的条纹》、德兰的《伦敦桥》等等。
野兽派对色彩的运用,既有表现,又有结构,这不能不让我们
想起凡高、塞尚、高更的导火索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野兽主义便可以叫做表现主义的一种形式了,它对现代艺术的表现主义一派,起了最迅速、最持久的影响,尤其是在二十世纪的头几年间,表现 主义在德国成熟的时候。
2.立体主义的美术。立体主义美术又称为“立方主义”或“立 体派”。1907年—1914年出现于法国画坛的现代美术流派。如果说野 兽派是一场“色彩革命”的话,那么立体主义可看成一场“形式的 革命”,它一反过去传统的透视法,明暗对比以及立体描绘法,以多 视点、多角度,带领西方艺术跨过一个最难跨过的门槛――模仿现 实,把艺术领进一个自由创作的天地,表现一个崭新的现实境界。
立体主义通常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12年前被称为“分析立体 主义阶段”;二是1912年后称为综合立体主义阶段。立体主义的最具 代表性的人物是毕加索、勃拉克等,其中毕加索的活动是二十世纪 艺术中最重要的,其立体主义开山之作是《亚威农的少女》,勃拉克 《艾斯塔克的房子》也是立体主义的代表作品。
3.表现主义。表现主义广义是包括后印象主义、立体主义、未 来主义、抽象主义等。狭义仅指20世纪初以德国的“桥社”、“青骑 士”为代表的美术团体,“桥社”1905年成立于德累斯顿,是由凯尔 希纳、海格尔、施米特·罗特鲁尔、布莱尔发起组织,其中主将是 凯尔希纳。在艺术上他们受到凡高、蒙克画风的影响。线条和色彩 粗犷且富于表现力。他们反对摹仿自然,强调绘画必须表现个人的 理想和趣味及艺术自身的价值。1913年,因内部意见分歧,“桥社” 解体。当“桥社”在德累斯顿,柏林活动的时候,1911年,“青骑士 社”在慕尼黑围绕现代艺术的伟大人物康定斯基开始了。青骑士取 自康定斯基的一幅画的标题,并注重以形式问题的探索。
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作有凯尔希纳的《街道》、蒙克的《呐喊》、康定斯基《蓝兰·84号》、克里姆特的《生命与死亡》等等。
4.未来主义。20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艺术思潮和运动。他们否 定一切文化遗产,赞颂革命、战争、现代技术的美,未来主义力求 表现在特定环境中同时出现的事,直接激发情绪,热心于无拘无束 的表现个人的理想和一种狂欢式的繁杂场面,来表现神秘的启示。代表人物之一是巴拉,其代表作《路灯—光的研究》,代表人物之二 是波丘尼,代表作《美术馆里的骚动》,把乌合之众的骚动成角度地 和直线结合为一体,创造了一种乱哄哄的刺激。
二、第二阶段: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艺术发展史
1.达达主义。它是 20 世纪 20 年代欧洲各大城市兴起的绘画、雕刻和文学上的一种虚无主义的文艺思潮。首先产生于瑞士苏黎世,后风靡欧美。达达主义主要是一种玩世不恭的攻击象征,无论是传 统的,还是具有 20 世纪初艺术性特征的试验性运动,只要是已建立 的运动,均在他们的扫荡之列。他们的作品带有幻想性、象征性、嘲讽性,也是无定形的构成。材料使用上广泛使用拼贴和现成物。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被废品艺术、波普艺术等所代表的“新达达”取 代。其先驱和领导人是法国画家杜尚,其代表作《泉》。
2.超现实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法国兴起的文艺思潮
和运动。1925年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第一组展览在皮埃美术馆举行。超现实主义画派受到弗洛伊德潜意识和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认为 下意识的领域,如梦境、幻觉、本能是创作的源泉,画中充满了荒 诞。超现实主义主要有两支:一支是由米罗、马宋以及后来的马塔 为代表的,称为有机超现实主义或绝对超现实主义;另一支是涉及 到达利、马格里特、德尔沃等人,主要表现精致描绘的细部和可以 认识的场面及物体,又称超级现实主义或自然主义的超现实主义。当然在这两个分支中也没有不可逾越的东西。
超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达利的《记忆的永恒》,软塌塌 的表实际上已变成大众心目中超现实主义梦幻想的一种可见形象的 同义语。
另外有魔幻的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平行发展,它来自于契里 柯,通过分散形象的并置,造成神秘感和似乎不可能的情景,感兴 趣于把日常生活的体验转变奇异的东西。罗依被认为是魔幻现实主 义之父。代表作有《日光储存》、《公制》等。
3.抽象主义。抽象主义绘画始于1910年,盛行于40—50年代,影响至今,是20世纪初的美术思潮和流派。
抽象主义有两种类型:一是以康定斯基为代表人物的热抽象,又称为抒情抽象,从自然物象出发,对具体物象加以简化,运用与 音乐相似的性质认为艺术必须关心精神方面的问题。二是以蒙德里 安为开创者的冷抽象,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而且通过独特的形式 因素—色彩、线、块面、形体和构图来传达各种情绪。
除了以上两位外,亨利·摩尔也是抽象主义的代表人物。抽象 主义的代表作有康定斯基的《光之间·559号》,蒙德里安的《红、蓝、黄构图》,亨利·摩尔的雕塑《内部和外部斜人物》等。
4.巴黎画派。巴黎画派是国际性的,不单指法国,这是因为20 世纪的巴黎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主要反映1930年代的抽象风 格、世纪中叶的抽象绘画、具体艺术、抽象雕塑和构成而言。其代 表人物有莫迪里阿尼、夏加尔、鲁奥等。代表作有夏加尔的《向阿 波利奈尔致敬》,莫迪利阿尼的《新郎和新娘》等等。
5.包豪斯。192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是国立包豪斯学 院的成立,第一院校长是格罗皮斯,成员有、康定斯基、克利、蒙 克等。在发展过程中,它更多强调工业设计训练、理论与实践、教 学与生产、技术训练的结合。1932年德国的纳粹主义政压制新兴艺 术封闭了包豪斯,1937年美国芝加哥创立新包豪斯,后改名为“芝 加哥设计学院”。
三、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艺术史发展
1.抽象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是50年代第一个出于美国的重
要现代主义绘画流派和艺术思潮,又称“行动绘画”或“纽约画派”。
与其说抽象表现主义是一种风格,不如说是一种思想,因为抽 象表现主义者们除了反映的目标一致外,其余的很少有共同点。使 用巨大的画布,画面的任何部分都被认为同等重要,满篇幅无中心 的构图,以线条、痕迹为符号表现作者的主观意识,展示出强烈的 笔触效果和动作效果。它促使美国现绘画第一次获得领导权。代表 人波洛克、戈尔基、孔宁等,代表作有戈尔基的《肝就是公鸡的冠 子》等等。
2.极少主义。又称为减少主义艺术,19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主张以极少的形式为主题,强调艺术必须精心制作和设计,它反对 波普艺术混淆雅俗,反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偶发性等思想。
虽然极少主义的内容少之又少,制作精心,但与传统绘画、雕 塑艺术家讲究个人的笔触特征相反,他们尽量不留下艺术家个人的 制作痕迹,在具体方法上并不完全循规蹈矩地走传统的审美的道路。代表人物和作品有:纽曼的《温漫一号》等等。
3.波普艺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和欧洲流行的美术思潮 和流派,1963年达到顶峰。其创作理论是在艺术领域中发展达达派 杜尚的“即成物”的概念,认为公众创造的都市文化是现代艺术创
作的绝好材料。从1950—1970年,它分为两支:一支是把工业产品用在艺术创作中的集锦波普艺术,另一支是以广告、电影、电视已 有的形象创作的影像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如美国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劳申柏的《床》等。
4.照相写实主义。又称超级写实主义流派,发源于美国,在1960 年代和1970年代,一些画家、雕塑家追随各种写实的具象形式,走 向了照相写实主义的顶峰,主张艺术的要素是逼真的酷似,绘画多 以比原头部大10倍的巨大画面呈现,纤毫毕现。雕塑和真人大小以 极度逼真之感觉示人。题材都以城市街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为 主。其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雕塑家安德利亚《座凳子的女人》、克洛 斯《自画像》等等。
5.光效绘画(op艺术)。西方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美术思潮,是用几何形象制造出各种光色效果引起运动幻觉的一种抽象派艺 术。是光效绘画产生的标志是65年在美国纽约现代美术馆举办的眼 睛的反应画展,其实,它几乎同时兴起于欧美各国。开创者为法国 画家瓦萨莱利,其作品有《索拉塔—T》、《沃诺尔—克茨》等。
6.概念艺术。概念艺术取自极少艺术家索尔•勒维特于1967年夏 天在《艺术论坛》上发表的《概念艺术短评》。概念艺术认为语言和 概念是艺术真正的精髓所在。对几乎所有概念艺术家而言语言或多 或少起到工具的作用,因此观众在画廊所看到的概念艺术往往只是 艺术家思想的记录,尤其是在语言性的作品中只有文字的痕迹。20 世纪60年代,发端于美国,中期以后流行于欧美及世界各国,1969-1972年间最为盛行,代表人物金霍尔茨《缩影式战争纪念》、阿孔奇《苗床》等。
7.大地艺术。大地艺术是把极限艺术的一系列方法和构思在大
自然中利用大规模的木工程,在大地表面进行创作。他们直接接触 自然界的物体,或在沙漠上挖坑造型,或移山填海、垒泼颜料、染 遍荒山等。它兴起的时间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主要在 北欧和美国。罗伯特·史密森是最早出现的大地艺术家,代表作品 有《漩涡》等。
四、关于后现代主义艺术
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丹尼尔•贝尔的著作《社会学的终 结》(1960),十年后查尔斯•詹克斯开始将它引用到建筑上。通常认 为1977年查尔斯•詹克斯的著作《后现代建筑语言》的发表标志着后 现代主义时期的开始。它植根并涵盖了自波普艺术、概念艺术、女 性主义艺术以来的许多流派,这些流派的共性在于反对形式主义的 审美观,反对现代主义向纯粹抽象艺术的演变,因此后现代主义最 广泛的定义就是20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这30年间的非抽象 艺术的总称。基本所有的西方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了,因此,没有一个中心,是一个国际化的艺术运动。
五、并非结尾
就如观看目不暇接的电影镜头一样: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开始,先驱们为我们打开了现当代艺术史的大门,从而为艺术不断 地翻新,造就了几乎全部的词汇;二十世纪后期,艺术家们也以同 样的方式,在抽象、立体、达达、超现实及其支流的传统之内工作,他们大大扩展了这些传统的可触性;今天,仍有无数个艺术家在谱 写着明天的艺术史,只要给艺术家一个在规模上史无前例的实践的 自由天地,未来的历史将更加丰富,因此,艺术史永远没有结尾。
当代社会思潮讲稿 篇2
一、社会思潮的内涵及特点
何谓社会思潮?学术界有多种解释。梅荣政教授认为, “综合分析各种研究成果中关于社会思潮的定义, 其焦点主要集中在对社会思潮本身的意识结构及其在社会意识结构中的地位这一问题上,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 则构成了界定社会思潮的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种是‘综合说’, 一种是‘中介说’。”“综合说”从社会思潮的结构体系出发, 指出社会思潮由社会心理因素和思想体系因素构成。中央党校邢贲思教授在《当代世界思潮》中写道, 任何社会思潮都是理论和心理两种形态的统一。“中介说”从社会思潮在整个社会意识系统中的地位出发, 认为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系统中的理论意识 (思想体系) 和普通意识 (社会心理) 之间的中介意识层次。有学者认为“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的相互转化一般地要经过社会思潮这个环节, 社会思潮在社会意识结构中处于中介地位。”
综合这两种代表性观点, 我们认为, 社会思潮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以人们的社会心理为基础, 以相应的思想体系为支撑, 反映某一阶级或阶层、社会群体的利益和要求, 得到广泛传播, 具有相当影响的社会意识的综合表现形式。它具有以下的重要特征。
第一, 时代性。梁启超说:“今之恒言, 曰‘时代思潮’……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 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 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社会思潮是一种社会意识, 来源于社会的经济基础, 总是反映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二, 群体性。仅仅是个人的理论观点称不上社会思潮, 只有当这种思想得到相当程度的社会承认, 成为覆盖面广泛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思潮。梁启超写道, “凡时代思潮, 无不由‘继续的群众运动而成’”。“吾知时代思潮之为物, 当运动热度最高时, 可以举全社会各部分之人, 悉参加于此运动。”
第三, 传播性。社会思潮要得到社会承认, 就必须借助各种媒介, 向大众宣传自己的思想观点, 才能在相应范围领域, 被某些阶级阶层或社会群体所接受, 形成一定规模后发展至高潮, 再随着社会现实生活的发展变化, 传播减弱甚至停止, 这一社会思潮逐渐衰落。传播是社会思潮内在的运动方式, 贯穿其整个活动历程。
第四, 流变性。社会思潮不是静态的, 而是动态的思想过程。它是反映一定社会经济生活状态的特殊意识形态。当社会存在发生变化, 反映社会存在的思维意识也发生转变, 新的社会思潮就会取代原来的社会思潮。社会思潮又是人们情感愿望的集中反映, 当人们的情感愿望发生改变, 社会思潮也随之转变, 或转向其他领域, 或流向另一群体。透过社会思潮的此消彼涨的演变可以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
第五, 政治性。社会思潮反映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群体的利益和要求。阶级社会中, 居于主流地位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 其他阶级阶层与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不尽相同, 就透过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表达出来。因此, 社会思潮带有政治性, 总是旗帜鲜明地支持什么或反对什么, 甚至在受众多时掀起轰轰烈烈的思想运动。
二、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态势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主要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社会流行并产生广泛影响的各种思想潮流。伴随着改革开放, 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人们的生产、生活、思维以及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社会思潮领域不可避免地产生变化, 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态势。
第一, 从产生背景来看,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反映了国际国内的深刻变化。国际层面, 20世纪末, 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 苏东剧变使马克思主义遭受巨大挑战, 社会主义步入低潮;新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具有新的活力, 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博弈依旧剧烈。同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 各种西方社会思潮涌入国门, 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相继出现“萨特热”、“弗洛伊德热”、“尼采热”等, 完全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好不热闹。国内层面,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经济、政治、文化运行及社会发展方面都遇到前所未有的新情况, 出现新问题。面对全方位的社会转型, 各种社会矛盾层出不穷, 导致各种社会思潮涌现。
第二, 从主题来看,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是近现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历史延续。考察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历程, 发现中国社会思潮的活跃期一般在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例如春秋战国时期, 西周灭亡, 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诸多社会思潮涌现, 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改革开放以前, 中国社会出现了三次社会思潮活跃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三四十年代、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至“文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中国风雨飘摇, 仁人志士纷纷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 反传统主义、洋务主义、激进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潮等纷至沓来;20世纪三四十年代, 资本主义经济面临危机, 帝国主义瓜分世界, 中国如何抉择?所有先进分子都在思考, 三民主义、自由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思潮影响日益扩大。建国前这两次活跃期的社会思潮都围绕着一个时代课题——中国向何处去。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至“文革”, 国际共产主义发展问题重重, 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考验, 各种社会思潮的焦点都是对社会主义观念的反思和探索。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 从19世纪中叶开始, 实现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就成为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理想, 即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当代中国大地蓬勃兴起的社会思潮正是延续了这一主题。
第三, 从表现特点来看,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呈现多样并存的图景。社会思潮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当代中国显现出多样化的社会存在, 如经济成分的多样化、生产力的不平衡、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多种利益分配方式等, 导致社会思潮的多样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 社会思潮受主客体的影响, 由于不同的地域环境、教育程度、社会地位及不同的个性等, 导致认识主体的思维各异。同时由于改革开放的复杂环境, 导致认识客体的复杂多变。因此,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呈现多样并存的图景。从学科领域来看, 有哲学、经济、政治、法学及文化思潮学等;从发源地来看, 有本土及外来思潮等;从性质来看, 有马克思主义及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思想、还有封建主义思想残余;从功能来看, 有积极和消极的思潮、进步和落后的思潮、正确和错误的思潮等。
第四, 从发展演变来看,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呈现历时性的动态发展。任何社会思潮都产生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受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制约和人们思想认识的影响, 必然经历一个潜伏启蒙、发展高潮、蜕分衰落的动态发展过程。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随着社会矛盾的转化呈现潮起潮落的动态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之初, 随着一系列的拨乱反正, 以真理标准的哲学讨论为开端, 理性批判思潮席卷中国。80年代初, 随着中国社会发展重点的转移, 人道主义思潮逐渐兴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逐步确立, 自由主义在中国大行其道。90年代中期,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 国际经济旧秩序与中国经济发展利益产生各种冲突, 民族主义思潮在国内不断强化。20世纪以来, 科学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科技治国思潮在中国大地迅速流行。
第五, 从社会影响来看,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表现为实践性与批判性的统一。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不仅具有学术性, 更具有实践性。众多社会思潮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向民众传播, 争取大众认可, 在社会民众中产生广泛影响, 积极夺取话语权, 将理论付诸实践。因此, 许多民间思潮都影响着政府决策。随着思想大解放, 人们不断地去反思历史、审视传统, 批判错误的不良的以及落后的事物。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不仅批判资本主义的弊端, 更批判不合理的现行世界经济政治秩序, 也批判错误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如新左派思潮就对中国革命和改革进行反思, 对历史采取历史主义态度, 肯定中国革命和改革, 同时批判全球化的负面作用, 批判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 对基层民主给予充分肯定, 在制度问题上提出一些创新意识。
三、加强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引领
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综合表现形式, 受社会存在决定, 同时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对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有着重大影响。一种社会思潮, 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影响社会发展并给人们带来直接冲击的物质力量。如果这种社会思潮是正确的, 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 就会促进社会的前进发展, 如果这种社会思潮是错误的, 违背事物发展客观规律, 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当代中国, 社会思潮异常活跃, 复杂多变, 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强对社会思潮的引领, 提倡发展科学的、正确的社会思潮, 批判抵制反科学的、错误的社会思潮。
1、理论方面,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引领和整合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首先, 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中国社会的指导思想, 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 针对社会现实问题, 做出科学的正确的理论回答, 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 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多元社会思潮中居于指导地位。
其次, 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深入研究社会思潮的一般性质、特点、作用等, 以及各种具体的社会思潮, 从理论上澄清认识。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批判精神, 客观分析各种社会思潮, 借鉴合理成分, 摒弃错误思想, 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汲取营养。
最后, 运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和整合多元社会思潮, 明确目标方向, 形成共同的思想认识。当代中国社会, 经济、政治及文化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冲击着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 人们思想认识的差异性和独立性日益明显。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去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 尊重差异, 包容多样, 才能形成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思想认识, 让多元的社会思潮统一于一元的马克思主义, 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服务。
2、实践方面, 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路径。
首先, 完善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制度建设。社会思潮处于潜伏时期, 通过预测机制, 科学预测其发展趋势, 正确分析判断各种思潮;社会思潮处于发展繁盛时期, 运用疏导机制, 对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疏通, 引导其向健康的积极的方向发展。
其次, 构建良好的信息平台。关注社会信息 (包括人们的各种愿望要求和利益诉求) 的收集、整理和反馈, 及时掌握民众的思想状况, 以便作出积极反应, 及时有效地做好引导工作。
再次, 科学控制社会思潮的传播。媒体是社会思潮传播流行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正确引导舆论走向, 加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 积极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对话,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最后,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宣传队伍,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融入精神文明建设, 并通过国民教育体系, 使马克思主义真正走进人们的头脑, 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武器”。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纷至沓来, 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扩大。我们必须认真分析社会思潮的内涵及特点、深刻认识当前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态势, 从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强对社会思潮的引领, 提倡发展科学的、正确的社会思潮, 批判抵制反科学的、错误的社会思潮。
关键词: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引领
参考文献
[1]梅荣政:《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年。
[2]肖锦全:《论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意识一个层次的构想》, 《现代哲学》, 1997 (1) 。
[3]《清代学术概论》, 中华书局, 1954年。
当代社会思潮讲稿 篇3
【关键词】社会思潮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社会思潮是具有一定的理论色彩和影响社会的思想倾向,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反映一些民族,阶级,阶层以及社会群体利益,一般都是从知识分子到青年大学生,再到社会群众的逐步传递,渐渐深入人心。社会思潮是紧紧围绕着社会发展进程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或者是干扰的作用,对于社会现实局面,左右社会舆论和社会现实局面的存在着巨大影响。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国思想文化相互交流,网络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色彩和影响。就是由于这样的精神影响深入到校园,对青年大学生的造成了影响,从而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尤其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
一、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1.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带来的影响
西方资本主义奉行的是自由主义思想,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思想的自主性以及自由性,不受外界的控制。这种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推崇“市场万能”的主张,强烈反对国家的干预,认为国家对于市场的调控以及干预是没有必要的。宣扬资本主义私有制,反对社会主义公有制,更加主张全球的自由化和自主化思想,极力的维护西方资本主义主导下的自由经济,鼓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益处以及以欧美等大国影响下的全球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一体化,否认中国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形成,更加否认社会主义公有制带来的益处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对于市场经济的有效调控。
资本主义私有话以及自由主义思想慢慢渗透到中国,严重影响了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正确观念和建设美好社会主义国家的理想。如果一味的强调个人主义,将社会主义社会就变成了个体主义社会,个人在社会中就会出现自我封闭,大学生间以及社会人际关系将慢慢淡化,甚至变得陌生,这样发展下去,社会就会变得越来越分裂,越来越不和谐,更不可能出现中国是条龙的传奇。
2.自主消费思潮带来的影响
自主消费思潮分两个方面:一种是强调消费者自主消费的权利,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消费,每一笔钱以及用处都要有详细的记录,迫使自己有规划的利用手中的消费权利。第二种是缺乏正确的消费意识从而沉迷于消费的快感之中无法自拔。即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常用的“先享受后奋斗”的理念,虽然这种理念在我国曾经一度引起消费的狂潮,刺激了人们的购买欲望,但是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也使得生活品质以及生活提高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3.功利主义思潮带来的影响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的现代,追求金钱在中国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价值取向,衡量劳动价值的尺度和手段再也不是高尚的品德,而是货币以及物质方面的享受,这一切就导致了金钱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变得十分重要,把人们变得世俗化,都从现实出发,从钱出发,从利益出发。很多大学生更是在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从各种不同的功利主义角度来看待学习知识,而渴望学习知识以及追求自己的理想变得不再是单纯的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他们更看重的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金钱主义。
二、如何抵制不良思潮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针对以上的不良影响,大学生应该首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正确认识国家的兴旺对于个人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汲取古代的文化教育儒家思想以及理念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构筑新型的文化主流思潮,合理的吸取西方文化的先进思想,取其精华,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思想,正确的审视自我,提升自我品质。
2.加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
引导大学生加强学习中国历史文化,学习历史出现的错误,从中悟出深刻的道理,有效的防范和抵御不良思潮的影响,在掌握历史的情况下,学习和比较历史,从中获得善于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能盲目的跟从,要有自己的一番独特的见解。学习历史的好处不仅可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而且还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于此同时国家更应该利用好报刊以及网络,影视等大学生感兴趣的宣传手段,引导和提倡大学生去追求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3.正确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正确的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化,认识到本土文化和外界文化有何不同之处,了解文化是人类智慧的体现,只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才能为我所用,才能了解别国文化和传统,自我反思,开阔视野。并把社会主义的政治体系融入到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中,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勇于面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从实际出发,正确的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改正问题和不足,抵制落后腐朽的思想,提倡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健康文化。
4.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
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课程教学,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事实说话,勇于面对社会中的各种挑战,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优势以及主体性,在尊重大学生独特个性的基础上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为引导,帮助大学生增强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帮助他们真正的认识到何为真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结语
众多的新社会思潮难免会影响当代的大学生,只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融入到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价值体系的社会思潮作为引导,相信他们一定会成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郑大俊,高立伟.当代社会思潮与青年发展问题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9(12)
[2]程祥国,周婷.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J].求实.2009,(5)
[3]新学子,当代大学生研究报告[R].中国青年基金会.2001
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 篇4
当代中国社会八种思潮分别是:邓小平思想、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新儒家思潮、民粹主义思潮。
邓小平思想
第一个思潮是邓小平思想,我们生活在今天都能感觉到这是主导性的意识思潮。我们平常在大学课堂里以及工作都有很多接触,我就概括地介绍一下。邓小平对再造中国立下了丰功伟业,做出了最大的贡献。最重要的是(官方提法叫总设计师)他提出并力推改革开放决策,改变了毛泽东时期的中国面貌。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一个突破。我们可以看看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他在中国学界里影响很大,他写过《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在这本书里哈耶克说资本主义就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就是计划经济,泾渭分明。一直以来整个学术界和政府都是这么看的,但邓小平把这两者界线打通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贡献非常巨大。特别是1992年“南巡谈话”,突破禁区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用市场经济制度再造了中国。应该说邓小平贡献最大的是其“南方谈话”,在“南方谈话”以后,竞争观念、自由观念、平等观念和追求私人财富的精神在大陆崛起。去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这也是邓小平的一个功劳,因此今天在座的诸位还是生活在邓小平思想延长线上。
邓小平思想的主要特点:经济上大胆突破,政治上多方设限,不能开展实质性的政治体制改革。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邓小平其实也做出了他最大努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议题是邓小平提出的,另外中国要走向法治社会也是邓小平力倡的,这是他了不起的地方。[查看全文]
老左派想恢复以阶级斗争为纲
第二种是老左派思潮。老左派年龄比较偏大,老左派思想有一个特点是和中国改革开放相始终,比如说最早的“两个凡是”,反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抵制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批评、抵制对文化大革命的批评、打击包产到户、压制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指责经济特区、压制作家艺术家的自由探索、反对商品经济的提法、更反对市场经济的提法,主张什么事都要问一个姓“社”还是姓“资”,姓“公”还是姓“私”,认为计划经济不容否定,同时还有多份万言书反对私营企业主入党,反对《物权法》的通过,还有指责中国全面复辟资本主义,认为中国的一些问题、灾难都是由于改革开放造成的。
马宾在《纪念毛泽东》书中说“中国已没有社会主义,统治中国的是帝国主义、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党内修正主义新三座大山„„无商不奸,无官不贪。窃钩者诛,窃国者候”。那中国怎么会造成马宾所说的这种局面呢?马宾说“历史根源就是文化大革命后期领导权被修正社会主义分子篡夺,而十一届三中全会背叛了毛主席路线,修正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不搞阶级斗争,不搞群众运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马宾说“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必须坚持进行第二次文化大革命”,他说“文化大革命非常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我们应该积极规划第二次文化大革命,第二次文化大革命的目标是把城里一切被私有化的财产重新收归国有。农村要重新实行劳动集体化、土地国有化、生活社会化。在城市要打倒炒房地产的私营房地产商,把他们所建的房屋全部没收,解决城市居民住房困难的问题。”这是马宾的主张。马宾认为“再来一次文革还不够,要进行好几次”。他公开要求彻底为毛主席、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和王洪文平反。另外乌有之乡现在的灵魂人物是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张宏良,他要求大家学习马列著作,专门开了一个会议“马宾著作座谈会”来助阵。张宏良说中国目前是一个邪教,要用文革的方式改变它。文革一开始提出的“敢想、敢说、敢干、敢革命、敢造反”是何等大无畏精神。张先生说:“我们中国是物欲肉欲至上,把人性和文明全部过滤掉了,把人降低到动物本性的原始状态,演变成反人类反文明的邪教行为,马宾同志率先捅破这层窗户纸,要求解决中国目前的贫富分化、腐败问题”。[查看全文]
新左派本身就是一个病,不是药方
第三种是新左派。新左派跟老左派很不同,新左派主要粉丝在大学校园里。刚才我讲老左派或者一些跟随者是处在弱势群体里的一些人和思想非常保守的一些人。刚才我给大家念了一些老左派的话,相当于文化大革命大字报,文章没有论证过程,上来就扣帽子,“你是汉奸”,为什么是汉奸没有论据。新左派完全不一样,北大巩献田教授是老左派,反对《物权法》。他给吴邦国写信,说不能通过这个,说违背了苏维埃的立法原则。那怎么讲这句话?他说应该是在“国有财产”前面加“神圣不可侵犯”,物权法提到国有财产时前面缺少一个帽子,即“神圣不可侵犯”。把国有财产和个人财产放到一块,就偏向个人,把国家财产地位给降低了。全国人大回答得很好,说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种竞争主体是平等的,如果公民个人财产不重视,不给平等保护,怎么能对得起人民。最后物权法通过了。
从老左派的说辞看,老说斯大林、苏维埃,新左派没有这个。新左派主要受西方当代新左派的影响。那么西方是否有老左派、新左派吗?有,西方老左派和中国老左派有点像,上世纪20年代苏联发生十月革命,西方老左派拥护列宁、前苏联,认为苏联找到了人类的前途,后来斯大林对苏联共产党员大清洗,杀掉了很多人,大家对苏联有了一些看法,不太赞同苏联的做法,于是老左派在西方就消沉了。也就是说在苏联那么多血泪、暴行面前站不住脚。后来新左派起来了,那么西方的新左派有什么观点?没有保卫苏维埃一说,而是:一反对资本,说资本奴役着我们,我们任何人跟资本对抗不了。二是反对大公司,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赖特·米尔斯在1960年就写了《论新左派》,反对大公司,认为大公司是主宰我们命运的,我们谁也抵抗不了大公司。所以中国现在的新左派提出反对跨国公司统治、反对资本、反对市场、反对WTO、反对全球化,这个跟中国的老左派有区别,而且新左派写文章基本上比较西化。大学是新左派主要市场,美国也是,因为大学里容易脱离实际。若到金融界、公司、企业说反对资本肯定是不行的。大学里有理想,在这个社会里生活反对这个社会,装成是社会的监督者。
新左派提出贫富分化、腐败问题非常严重,这个观察是比较理性的,提出的一些问题也是对的,崔之元有一篇名文《文化大革命有积极因素》,其中提出文化大革命有积极因素,应该从文化大革命中学习群众运动经验,学习大民主。当然也有学者指出来新左派本身就是一个病,不是药方,对中国来说是不合适的。[查看全文]
自由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人价值、个人权利
第四种是自由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改革开放一开始跟邓小平思想有一个蜜月期,改革开放一开始提出的口号是“思想解放,打破禁锢,打破僵化,扩展个人自由,冲破思想禁锢,呼唤民主法治”,改革开放初期这个提法也正是自由主义的一个主张,也是当时邓小
平的立场,但随着反自由化运动和精神污染运动,中国自由主义思潮和邓小平思想分道扬镳,因为自由主义思想显然是被清理的对象。后来在1990、1991、1992年邓小平主张受到抵制,中国左倾思潮回头,邓小平不得不发动南巡提出市场经济并且支持个体经济发展时,自由主义思潮和邓小平思想在1992年再度携手,有了第二个蜜月期。自由主义是主张市场经济的,左派是抵制市场经济的,主张计划经济的,所以自由主义在中国30年的命运蛮有意思,追溯得最早一点是北京大学的严复所提出的,严复说“人生而自由,他可以做他任何愿意做的事,但必须以不妨碍他人自由为界限”。严复翻译自由主义最重要的著作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论自由》,跟严复同时期的有郑观应、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蔡元培、胡适、陈独秀、鲁迅、周作人、丁文江、梁实秋、罗隆基、储安平、殷海光包括后来的顾准等人都是中国自由主义的重要人物。
自由主义思潮在经济上主张个人财产权,有一篇文章写“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引用的是英国18世纪首相一句话。是说我这个房子很破,很小,风可以吹进来,雨可以刮进来,但国王的千军万马要在我的房子面前止步,因为这是我的私有财产。这是自由主义的经济主张。
自由主义认为核心价值观是个人价值、个人权利。在政治上自由主义主张宪政、民主政治。李慎之先生给《弘扬北大的自由主义传统》一书作序说,“世界经过工业化以来两三百年的比较和选择,中国尤其经过了一百多年来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试验,已经有足够的理由证明,自由主义是最好的、最具普遍性的价值。”1998年12月,朱学勤发表《1998:自由主义学理的言说》,文中:“自由主义究竟是什么?它首先是一种学理,然后是一种现实要求„„它的变革观是渐进主义的扩展演化,与激进主义的人为建构相对而立。它在经济上要求市场机制,与计划体制相对而立;它在政治上要求代议制民主和宪政法治,既反对个人或少数人专制,也反对多数人以公意名义实行群众专政;在伦理上它要求保障个人价值„„” [查看全文]
民族主义在世界上的作用是加剧了中国威胁论
我曾在上海买了两个钱包,一个钱包上写着“中国人必须领导一切”,另外一个钱包印着“全世界必须说中文”,这里面曲折的表达了民族情绪。民族主义主要是非理性,是以血缘作为认同基础,忠于本民族的最高利益。另外民族主义只是一个外壳,没有内容,因此容易被人利用。有的时候民族主义可以成为一个联合抵御外部入侵的凝聚剂,这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的是正面作用,但现在没有这种亡国灭种的危险,就没有必要了。民族主义的边界和国家边界相重合。现在过分的鼓吹民族主义,岂不是帮助赞成疆独吗?民族主义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是各种各样的,是一把双刃剑。
现今的中华民族主义是过去中国长期积弱到今天发展起来的一种亢奋状态,同时中国现在的民族主义也是虚伪的,比如克林顿到北大演讲一个女学生给克林顿出难题,把自己的“爱国”炫耀一番,之后她嫁给了一个美国人,前后逻辑不能一以贯之。她到底是怎么想的,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是什么?难道表演扔瓶子是想使自己在毕业分配时处于最优势地位吗?
民族主义在世界上的作用是加剧了中国威胁论,加强中国和其它国家的紧张关系,不是中国的福音。[查看全文]
民粹主义认为穷人是对的,富人是错的第六种是民粹主义思潮。民粹主义思潮有五个主要的特点:一是极端贫民主义,以穷人是非为是非,穷人的就是对的,富人的就是错的。毛泽东的这句话就是民粹主义:“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否定精英的作用;二是反对代议制民主,要求直接参与政治决策,叫做大民主;三是要求结果平等,而不是起点平等。民粹主义更注重的是均平富。同样是人,他那么富,我这么穷,这就太不公平了,这是民粹主义典型的经济主张和经济要求;四是道德至上,道德高于法律,高于程序;五是诉诸暴力,民粹主义主张暴力,民粹主义还特别的看重、崇拜那些魅力型领导人。
今天中国民粹在抬头。刚才我说的老左派很多做法是煽动民粹,通过司法不公、官商勾结等问题刺激中国的民粹,由此出现了毛泽东热、文革热,这说明民粹在中国正在崛起。一个著名作家说文革好,文革打倒权威,都是打倒有权有钱的人,不打倒他们我们这些穷小子就起不来。最近炮打茅于轼就是民粹言论,说茅芋轼为富人说话,但他是替民营资本家受到国企排挤才给他们说话,但就是不行,被骂为“汉奸”“王八蛋”“老不死”“老狗”。最近还有全国28省声讨茅于轼,这个是左派策划的,目的是煽动民粹。
还有“富人原罪论”,原罪是指一些私营企业主“第一桶金”来路不明。有人发表文章说,要彻底清算私营资本,再来一次“文革”,把国门一封,搞工作组,从20年前开始查,谁下海了,追出来,一笔一笔彻底查,没收他们的财产。
另外网络也是一个民粹主义者的话语暴力场。贵州一个官员全家被杀,网上欢呼“只要杀当官的,我就举双手赞成”。包括杨佳被判,虽然程序上确实有很多问题,但杨佳杀人被判死刑不存在问题。网上说“杨佳是英雄、大侠、刀客等”,这也是民粹主义。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精英主义,邓小平是主张精英主义的。中国改革和毛泽东时期最大的变化是在社会意识层面、社会结构变化里,精英主义取代民粹主义,结果是财富喷涌,经济保障。当然文化精英、政治精英、经济精英里也是鱼龙混杂,营私者很多。当精英联手维护自己的权力走向特权和腐败时,精英反过来刺激民粹主义起来再度打倒精英。就社会变革而言,精英的主张是温和的、渐进的,比如最近20年中国出现了对英国改革道路的赞誉。英国虽然也杀过一些人,但总体来说跟法国大革命是不一样的,是渐进的。中国的精英界更多是选取英国道路,而反对法国大革命,认为法国大革命、俄国大革命都是不好的。但中国历史告诉我们,如果不及时推动变革,最后民粹就会起来。[查看全文]
新儒家提倡用“尧舜禹”替换马克思主义
第七是新儒家思潮。美国、台湾、香港的新儒家比如唐君毅、牟宗
三、杜维明主张提高道德:“吾日三省吾身”,一定要往圣人的方向努力。第二,海外新儒家一致赞成民主、自由和人权,并且他们认为儒家里面谈这个谈得很少,应该从儒家里进行变革。大陆新儒家蒋庆说海外新儒家主张道德等于是自己躲墙角自杀,只讲自己的道德能怎么样?别人就问你要怎么样,蒋庆们说最重要的是夺取国家政权,把中国的政权掌握在儒家手中,要把四项基本原则和马克思主义改成为尧舜禹,公务员考试考六经,最主要的是《易经》、《尚书》、《诗经》,脱离开六经的中国就不是中国人的中国,所以他说“政治儒家”。“中国必须回到六经轨道上,这样政权才有合法性,否则任何政权都没有合法性,马克思主义不适合国情”蒋庆直言。
康晓光说中国最重要的是建立儒教,当然康晓光认为现在的中国简直是不象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中国怎么能让人热爱、向往?他赞成用刚才所说的民主社会主义、自由主义来救中国,他提出儒教救中国,主张实行仁政。[查看全文]
民主社会主义以“公众是否幸福”为目标,反对暴力
第八是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的来源主要是恩格斯的一句话形成了两批学生。当然马克思、恩格斯主张暴力夺取政权,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这个在《共产党宣言》中早期著作一直是这样的。恩格斯去世前几个月写了一篇文章《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这篇文章恩格斯说“利用选举权夺取我们所能夺取的一切阵地是一个主要的手段”,结果在恩格斯去世以后,他的学生分为两波人,一拨人是伯恩施坦、考茨基主张赞成恩格斯的主要手段和意见,放弃暴力革命,和平展入社会主义。伯恩施坦说恩格斯这篇文章表明他与通过暴力手段夺取政权手段已经分手。再一拨人是列宁,他坚持暴力夺取政权。
社会党主张主要有几条:一条是把经济蛋糕做大。混合所有制经济,比如法国17%是国企。二是主张支持私有制,这和邓小平思想一致,它提倡保护私人产权。三是政治上主张实行宪政民主,特别支持工会、宗教、妇女、环保、社会团体活动,当然民主社会主义赞成普选制,多党竞选,互相监督,轮流执政,新闻自由,司法完全独立。四是社会政策,民主社会主义最有名的是福利国家,从摇篮到墓地一直保障,从儿童的生存权利一直到养老保障。英国、丹麦那样的社会保障达到了百分之百。荷兰、挪威、瑞典社会保障面超过百分之一百,中国的社会保障面也就是40%多。
第一章当代经济与政治讲稿 篇5
一、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一)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 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
当今主要世界经济组织是指有较大影响的全球经济组织,主要有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些组织的性质不同。它们共同构成了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成为国际经济调节的重要杠杆。世界贸易组织是独立与联合国之外的,相当于经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联合国的机构
世界贸易组织作用是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有稳定国际金融秩序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当今主要世界经济组织是指有较大影响的全球经济组织,主要有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些组织的性质不同,作用也不同。它们共同构成了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成为国际经济调节的重要杠杆。
(1)世界贸易组织(WTO)它的前身是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是一个关于关税和贸易准则的多边国际协定,1948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1986年至1994年的乌拉圭回合谈判形成的“最后文件”在规范世界贸易竞争规则和加快贸易自由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宣布成立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1995年1月1日正式运行的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机构,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它在调节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世贸组织继承了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以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为目标,将有效执行乌拉圭谈判成果,特别是将知识产权、投资措施和服务贸易等纳入世界多边贸易体系的法律框架。它的成立,是世界贸易史上里程碑式的大事。标志着统一的世界贸易组织与规则的诞生,将对国际贸易关系发生重大影响。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它是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成立于1945年12 1 月,1947年11月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是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要任务是保持汇率的稳定、国际收支的平衡,主要解决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时产生的短期外汇资金需求。它具有根据协定监督、协调和融通资金的作用。1980年俄罗斯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席位,并担任执行董事会董事的职务。
(3)世界银行(又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于1944年,现有成员国170多个,属于全球性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它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紧密配合、互相联系。世界银行侧重于支持成员国经济发展计划和经济开发,提供和组织长期贷款,重点在发展中国家。1980年世界银行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权。
这些经济组织在当今世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关贸总协定通过一系列多边谈判,在规范世界贸易竞争规则和加快贸易自由化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对推动世界贸易的增长起到了显著作用,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更是日益明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在维护世界经济秩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的世界经济中,这些经济组织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这些组织被发达国家所控制,因此在运作中较多地向发达国家的利益倾斜,有时甚至被少数国家用来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约束和限制。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总之,在战后短短的50多年中,世界经济格局经历了从一极到多极的演变过程。
(一)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两个原因,第一个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一般来讲战争对任何国家都是不利的。莎士比亚讲过一句名言,任何一场战争都不可能有所谓的胜利者,有的只是有几个死者几个伤者。这句话对其他国家都合适,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合适。但是对美国是一个例外,美国没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损失,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了一笔横财。主要是本土没有收到战争的破坏。再加上美国搞了一个租借法案,向交战国提供剩余的农产品,和军火大发了一笔横财。战后美国在世界中占有绝对的优势。
第二,是美国战后利用了有力的形势,采取了种种的措施,拥有了称霸世界的地位。
经过二战,战败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的经济完全被破坏;英、法等战胜国经济实力大大被削弱;苏联在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唯独美国经济在战争中不仅未受到破坏,反而大大地膨胀起来。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具有绝对优势,主要表现在:1948年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占56.6%,出口贸易占32.5%,黄金储备占74.6%,是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纽约成为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美国拥有最大的经济规模和市场,领先的科学技术,大大高于其他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国正是凭借自己的巨大经济实力和优势,采取种种措施,夺取了世界经济霸权。其基本步骤有:
1、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个国家参加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即《布雷顿森林协议》,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
有两个内容,规定美元和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这样美元就成为了世界性的货币。第一个是国际金融方面,我们看第二个是对国际贸易方面。关贸总协定是世贸组织的前身。
2、缔结关税及贸易总协定。1947年,美、英、法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从形式上看,它只是一个有关关税和贸易准则的国际性多边协定,但一直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它作为《布雷顿森林协议》的补充,为美国在经济领域谋取全球霸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客观上也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贸易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三加强对西欧盟国的控制,主要是两个计划。
马歇尔计划是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美国的哈佛大学发表演讲,声称西欧各国是自由世界的兴旺地带。这些国家的繁荣稳定直接影响到世界的繁荣和稳定。美国有责任也有义务向这些国家提供援助。只要这些国家提出要美国援助的计划。并且得到美国的核准,就可以得到美国的援助;马歇尔计划制定之后纷纷得到欧洲各国的响应。原因一个是经济贫困,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欧各国贫困的也是无法想象的。再加上46年西欧发生了严寒西欧各国粮食和 3 燃料极为短缺。当时为了发展经济急需外援,这是美国抛出了马歇尔计划。当时英国首相说,马歇尔的演说是最伟大的演说,马歇尔计划实施之后,在51年6月,美国向世界各国拨款165亿元,其中十分之一采取贷款的形式,十分之九采取的赠与的形式,这就是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各国应该说对西欧经济的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加强了对西欧国家政治和经济的控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对于西欧来说是是馅饼同时也是陷阱
3、实施“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方案”(即“马歇尔计划”),加强了对西欧国家政治和经济的控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建立“经济安全网”和“军事安全网”。建立了两个网,美国主动的承担了西欧各国经济上、军事上安全的义务。这样一方面使西欧各国经济上,军事上更加安全,增强了西方盟国的经济、军事安全感,另一方面,加强对西方盟国的控制又使西方盟国完全接受美国的领导地位。
4、推行“第四点计划”。
主要针对不发达国家,杜鲁门在第二次竞选总统,演说中提到技术援助落后国家政策
1949年,杜鲁门提出援助开发落后地区的“第四点计划”,实质是在给亚非拉地区不发达国家以技术援助和投资的幌子下,加强对外经济扩张,控制不发达国家的受援国。
5、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和技术封锁。1949年11月,美国操纵西方国家共同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封锁。1951年,美国通过《巴特尔法案》(通称《禁运法案》),迫使其他西方国家完全纳入美国的战略轨道。
(二)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进入70年代,发生的大的动荡,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①美国经济的衰退,国际金融体系在70年代初受到了巨大冲击,1971年12月、1973年3月美元两次宣布贬值,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②73年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利用石油为武器,对支持以色列那些西方国家搞了一系列斗争,比如说石油禁运。减少原油产量,大幅 4 度提高原油价格,造成了世界性的能源危机。③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逐渐陷入了经济增长缓慢而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的困境。
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力量中心的确立。由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到70年代末,欧共体的经济实力超过美国;到70年代初,日本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美国独霸世界经济的局面为美、欧、日三大经济力量鼎足而立的格局所取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最终崩溃,这标志着战后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丧失。1975年召开的第一次西方首脑会议是三足鼎立形成的标志。西欧是50年代在美国的扶植发展起来的。西欧这些国家经济底子比较好,后来由于受到了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自身又调解了经济结构,50年代走上了西欧一体化的进程。60年代成立了欧共体。欧共体的经济总量在70年代已经超过了美国。日本是在50、6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60年代,是日本经济的第二次起跳。70年代已经发展成为近似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大国。60年代是美国发展的黄金时期,原因一个是美国的援助,这个没有问题。美国对日本的援助主要不是经济上的,是政治上的。最主要的是美国为日本设计了一整套相当完备的法律体系,这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再加上日本赶上了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浪潮,进行过大调整。到70年代初,日本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美国独霸世界经济的局面为美、欧、日三大经济力量鼎足而立的格局所取代。美国从1985年开始由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沦为最大的债务国,并长期出现对外贸易逆差,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2、苏联经济实力增中有减。五六十年代苏联经济发展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60年代已成为实力雄厚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原因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应该说捞了不少的好处。得到了很多战争的赔款和很多的领土。200多万的战俘免费为他劳动。其次和苏联模式有关系。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也适应当时工业化的需要。所以经济发展比较快。苏联模式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要完全否定,但从70年代开始,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明显下降,在世界多极化过程中走向弱势。
苏联模式的弊端暴露出出来了。再加上和美国走上了军备竞赛的道路。使他的综合国力受到了很大的削弱。不管怎么样苏联的发展也是推动世界经济向多极 5 化发展很重要的因素。
3、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出现。
虽然发展的不平衡,但是也很快。特别是崛起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的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和拉丁美洲的巴西、墨西哥、委内瑞拉、阿根廷等。这些国家主要是依赖世界经济大调整时期,搞大进大出战略。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是促进世界经济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新生力量。
总体来说,世界经济在560年代保持了较快的发展。这个时期我们的国家在干什么,在搞人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政治运动,后来的文化大革命整整的耽误了20年时间,57-76年这20年时间,我们国家经济处于停滞,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没有二十年可耽误,这是挺可惜的。
(三)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
80年代,在世界经济不稳定、低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普遍进行经济调整和改革,促使世界经济格局进一步发生变化。80年代末以来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欧洲联盟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当前,世界经济正朝着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统一市场、亚太经济贸易区这三大地区集团化方向发展。
(1)欧洲联盟(EU)。欧洲统一思潮由来已久,二战后进入高潮。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6国在巴黎签署欧洲煤钢联营条约(1953年7月生效),这是欧洲一体化的最初形式。1957年3月,西欧6国进一步签订了《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生效),决定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7月,依据6国1965年签订的《布鲁塞尔条约》,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三个机构合并,称为欧洲共同体。1973年,欧共体吸收英国、丹麦、爱尔兰参加,1981年吸收希腊、1986年吸收西班牙、葡萄牙加入。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的《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确立了欧洲经贸联盟和政治联盟的目标,1993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正式成立。1995年1月奥地利、瑞典、芬兰加入,欧洲联盟由12国扩大为15国。2004年5月后扩大到25国。1999年1月欧元正式启动,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国际货币体系中最重大的变革。由11国首先共同使用欧洲统一货币欧元,实现了货币经济联盟的计划。欧盟是目 6 前世界上最有成效、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性集团。
(2)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1987年美国与加拿大签订自由贸易区协议,1994年吸收墨西哥参加,形成了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组成的统一大市场。根据协议,贸易区将用15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取消关税及其它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自由流通。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具有重大意义。它是美国实现其“美洲倡议”的第一步,目标是逐步取消关税和投资障碍,进一步推动西半球的贸易自由化进程。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它是亚太地区的一个主要经济合作组织。东亚是世界上经济最具活力而且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地区,有着巨大的经济潜力,但经济一体化步伐明显落后于前两个地区。1989年,亚太地区有组织的经济合作正式起步,1993年6月,正式启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名称。刚成立时,该组织只是一个政府间的联络及论坛式组织,1994年进入机制化合作阶段。创始成员为亚太地区的12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在1991年参加。现有成员21个,包括美国、中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墨西哥、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文莱、智利、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秘鲁、越南和俄罗斯。它已成为把亚太地区各个国家和地区联系起来、开展合作的重要纽带。APEC从1993年开始每年召开一次部长级会议(外交、贸易部长参加)和领导人(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非正式会晤。APEC是一个经济论坛,不是一个具有实际管理职能的地区组织,但它又不是一个空谈俱乐部。
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功经验有:
一是坚持亚太经合组织的经济论坛性质,集中精力开展区域经济合作。这是亚太经合组织发挥积极作用、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前提条件。
二是亚太经合组织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合作方式,即大家公认的“APEC方式”。这一合作方式承认多样性,强调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灵活渐进等原则。实践证明,这些原则对保证各成员的经济合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是按照多样性特点的要求,在实施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同时,照顾各成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规定两个时间表,不强求一致。
四是重视经济技术合作,努力推动科技交流、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以及在基 7 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合作,使经济技术合作与贸易投资自由化这两个“轮子”一起转,共同承载亚太经合组织前进。
五是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加强对金融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并对维护正常金融秩序、共同防范金融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
除了这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外,还有众多的经济集团遍布世界各地。跨洲际的集团之间的联系也更为密切。1996年以来连续召开五届的亚欧会议,为建立亚欧新的平等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
三、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一)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所有国家、地区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国际化的发展,现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越来越分不开,就导致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一种趋势,这就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具体掌握三个要点:动因,为什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动因一个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国际化的发展。第二个是科技革命的推动,特别是90年代后,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科技信息发展,导致了科技全球化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它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其突出表现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货币和跨国公司等领域的发展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这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趋势。
然而,由于经济全球化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以及世界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仍在危害世界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只能在曲折中发展。
经济全球化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以及世界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 8 变化,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在危害世界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只能在曲折中发展。
经济全球化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世界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也就是不可测的因素还很多。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在危害世界的发展,所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只能在曲折中发展。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对世界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随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客观趋势。现代科技的进步,先进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产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特别是近十年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给全球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带来深刻影响,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也为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它有利于促成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形成优势互补,推动经济的发展。
有哪些机遇呢?各国生产要素可以在世界互相流动和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新一轮的国际经济机构的大调整,会为很多国家提供发展机遇。科技成果的传递加速。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
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的地位和处境是很不相同的。
经济全球化的话语权在西方国家主导,话语权在他们那,应该讲各个国家的处境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讲对发达国家有利,对发展中国家不利。但并不是对发展中国家都不利,要不然我们还加入WTO干什么。
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世界贫富差距拉大、一个表现是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经济全球发展、南北发展越拉越大。金融风险加大
东南亚金融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越南的金融危机,都和经济全球化有关系。
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冲击等方面。不管怎么样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还是次要的。
3、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一方面,各国必须适应这一趋势
任何国家要孤立这个经济全球化发展是不可能,应积极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积极稳妥地开放国内市场,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与协调,进一步调整和制定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缓解国际经济矛盾;另一方面,各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经济风险和安全问题要有足够认识,采取有效政策与措施,趋利避害,确保经济安全。
4、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趋利避害、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关键在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引导经济全球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怎样的发展才是正确的,江泽民
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所有国家,无论南方还是北方,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都应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少数国家的富裕不应该也不能够建立在广大南方国家的贫困之上;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公平的经济全球化,世界的贫富差距应逐步缩小,而不是不断扩大,否则人类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共存的经济全球化,只有相互尊重,相互促进,保持经济发展模式、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样性,世界文明才能生机盎然地发展。江泽民在联合国的千年首脑会议上的一段讲话。发表了很多讲话,站在第三世界国家的立场上讲话,得到很多国家的同情。
5、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关系。总体上来说是所谓区域经济集团化即地区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毗邻的若干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合作、经济联合和经济融合的一种趋势,主要表现在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等五种区域经济集团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上。其作用有:①有利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合理配置,市场扩大,促进区域经济增长;②促进区内、区外的国际贸易;③使经济集团和组织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尖锐;④有利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矛盾的统一体,既有相互排斥的一面,又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从长远和整体来看,两者是并行不悖的,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尽管区域集团化多少具有排它性,但有成效的区域组织 10 都努力把地区经济与全球经济衔接起来,因而区域集团化发展,反过来又推动和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二)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拥有的全部实力,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物质力、精神力以及国际影响力。过去,大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军事力量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冷战结束后,几乎所有国家都意识到:一个国家的强盛衰弱,最终起作用的是综合国力,核心是科技与经济发展水平,而不是单纯军事力量,因为经济和科技始终是国家强盛、安全、发达的基础。这与冷战时期相比较,冷战时期主要是军事
具体表现在:①各国把经济安全确定为对外战略的重点。②积极调整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③各国竞相调整科技战略和政策。④争夺科技人才成为高科技竞争的焦点。各主要国家都在调整国家战略,把争夺经济和科技优势作为主要目标。
(三)科技革命的影响加深,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战后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到20世纪70年代又掀起了新的高潮,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这次科技革命中充当“火车头”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使全球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科技知识空前快速地生产、传播和转化,对世界经济、各国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国际经济竞争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巨大影响。一方面科学技术对传统产业的高度渗透和改造,另一方面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兴起,各国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对世界经济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将会逐步表现出来。
(四)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把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随后,一场大规模的市场化浪潮席卷全球。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在当前世界经济秩序中取得了全面的支配地位,使世界经济获得了通行的规则和共同语言,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5√(五)人口、粮食、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一些全球性经济问题 所谓全球性经济问题,是指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影响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世界人口增长、自然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短缺、粮食匮乏等关 11 系到世界经济持续发展乃至人类社会生存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围绕着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存在严重分歧,发达国家片面强调环境保护优先,而发展中国家则要捍卫自己的发展权。出于经济上的利己考虑,发达国家不能正视其工业发展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不愿意承担起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不愿意在资金和技术上增加对发展中国家治理环境的支持,反而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甚至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产业或排放污染物。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发展问题,目前还没有能够找到一个既能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又能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
全球性经济问题的解决不是仅仅依靠某些国家或地区的努力就可以做到,而必须通过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具有全球的协调一致性和相互合作性。要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探索出一条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六)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这种不平衡既是指经济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表现是多方面的:(1)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衡。美、日、欧三足鼎立,美国经济实力仍居首位。(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南北差距愈来愈大。(3)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致使南北经济关系更加错综复杂。
(七)世界各国不断调整经济结构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新科技革命的加速发展,为了在当前和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大国,都在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强强合并、跨国兼并方兴未艾。这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主要内容:
1、经济调节机制的调整与改革。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的越来越紧密的配合,是现代各国经济调节体系发展的基本趋向。
2、所有制实现形式的调整与改革。私有制和公有制这两种所有制,从经济利益的社会性质角度看是对立的,但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们的实现形式和发展方向,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共同性。在资本主义国家,各种股份公司乃至多国或 12 跨国公司得到迅速发展,资本的股份化就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一个突出趋向。进入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各国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3、国有经济地位、结构的调整与改革。国有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及其部门分布与比重都会随着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变化而变化。
4、现代企业组织和规模的调整和改革。以股份制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和规模因市场竞争需要而不断发生变化,又一轮企业兼并浪潮正在全球风起云涌,大大推动了全球化经营,从而在不小程度上调整了世界和地区的经济结构与生产布局。
5、社会保障体系的大幅度调整与更新。西方社会的福利制度正面临两难境地。
6√(八)跨国公司的作用
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营活动的公司,它包括母公司及其在国外设立的分公司,是世界经济中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新科技革命的推动,跨国公司迎来了黄金时代。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活动重要的组织与管理方式,主要表现在:①在绝对数量上迅速猛增。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更加迅速,作用日益突出。据统计,目前世界上跨国公司的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产值的40%,占世界贸易的50%,工业研究的80%,生产技术的90%,左右着世界技术转让的3/4,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贸易的90%。②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和错综复杂的网络结构,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对各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影响。
就其影响看,跨国公司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客观上发挥了合理的资源配置者的功能,有利于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具体地说,主要影响有:①加速生产资本国际化,使国际分工更加深化,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②加速了国际资金流动,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③促进和控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④促进了科学技术进步,加快了国际技术交流。⑤加快了经济行为国际化步伐,推动世界经济发展。跨国公司不光在经济上有重要作用,在政治上也有重要作用。跨国公司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如果发生战争对他们的发展有影响,跨国公司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最不希望发生世界战争的。13 大多数国家对跨国公司是相当的欢迎的。跨国公司给各个国家带去了资金技术管理、税收、还有解决就业问题,还可以解决世界性的生产和销售的网络,特别是管理。如果大家毕业有机会去跨国公司去发展,应该努力的搜集一下他们的管理条例,应该是相当的完备的。我们只有把管理条例本土化,就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些都是不能忽视的。以后你们要是自己想当大老板,应该是非常有用处的。
但是从实质上看,跨国公司是高度国际化的垄断资本组织,经营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追逐国际高额垄断利润。它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在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它强化了发达国家的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加深了南北矛盾。现在的跨国公司还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获得了高额的垄断利润后,把大量的外汇汇到了我国,加强发达国家的发展优势,再加上,用很少的钱就把发展中国家的优秀人才给网罗走,这样使发展中国家本来就很少的人才和资源,更加雪上加霜。
一些跨国公司甚至凭借强大的实力,操纵弱小国家的经济命脉,插手它国内政。
当代国际社会 篇6
多次严正声明,日方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采取任何单方面举措都是非法和无效的,并采取相应措施。这充分体现了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②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目标④我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近段时间,多国爆发了领土争端:日韩独岛之争、中日钓鱼岛争端、日俄北方四岛之争以及中菲黄岩岛事件,围绕海洋权益和海洋国土的争端日益突出。据初步统计,全球有近60个国家存在岛屿争端,占世界沿海国的40%。这说明
①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参加者②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④中国的对外政策无法适应时代需要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3.2012年9月上映的美国影片《穆斯林的无知》引发了整个中东地区的反美浪潮,并向其他地区扩散,且有长期
蔓延之势。这一事实反映出美国中东政策的失利,所谓“阿拉伯之春”正在走向“阿拉伯之冬”。这说明
A.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B.我国的国防政策必须彻底改变
C.文化实力是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得人心
4.2012年12月,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美发表演说时强调:“我到美国来就是为中美关系增加正能量。” 中美关
系需要增加正能量是因为
A.国家间存在着共同的利益B.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
C.国家间的合作代替了冲突D.加强区域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5.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反对,与所谓的土地所有者签订“购岛”合同。日本政
府的行为侵犯了我国
①主权②领土③人口④政权
B.③④.C.①④D.②③A.①②
6.中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 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
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下列属于维护中国核心利益的是
①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市——海南省三沙市
②温家宝总理在第八届中欧工商峰会上发表《做21世纪国际合作的典范》的讲话
③“海巡1826”巡逻船正式列编服役,以提升海事执法装备水平和能力
④总书记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深入基层调研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我国从“和平、开放、合作、和谐、共赢” 的理念出发,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联合国改革,反对恐怖主义、参与地区维和行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地建设性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尊重和认同。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A.只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B.体现了我国外交原则的重大变化
C.符合我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D.可以在国际社会获得更多的战略盟友
8.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已按计划完成建造并进行海航行试验。对此举所引发的国际
关注,中国军事科学院专家称,中国拥有航空母舰对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是一种重要的稳定因素,中国不会 I
因为有了航母而调整自己的防御性国防政策。这是因为
①我国坚定的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②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外交政策
③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所决定④我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9.2012年3月16日,“中国海监”50、66船编队在钓鱼岛附近海域执行巡航任务。这是我国在行使
①独立权 ②平等权 ③自卫权 ④管辖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香港就《基本法》23条立法咨询时期,香港反对派、美英反华势力、台湾“台独”势力等,借机发起反23条立
法、“去中国化”的恶浪;香港反对派诬蔑“湾区计划”是“香港„被规划‟”,造谣高铁是“中共希望藉高铁来统战香港”和“加速香港内地化”,诬蔑“自由行”是“中国加快对香港殖民统治”,发起“反国民教育”、“中国人滚回中国去”及“香港自治运动”等,这种从酝酿、成形、渐进到激进“港独”的过程警示我们
①必须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维护祖国统一和安全
②香港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
③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安全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④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2012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延长联合国叙利亚监督团任期决议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指出,叙利亚的前途和命运只能由叙利亚人民自主决定,而不能是由外部强加,叙利亚问题只能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军事手段没有出路。这是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一贯和明确的立场。上述主张主要说明()
A.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之一B.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C.我国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解决国际争端D.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12..在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部分发达国家试图弱化《京都议定书》二期承诺,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减排
责任。对此,我国政府的立场是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但这种责任不应是被强加、依附于别国的,而是共担的、有区别的,这一立场表明
①竞争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②各国在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
③中国政府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④中国政府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同时愿意承担国际责任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2012年9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海洋局、民政部将钓鱼岛等岛屿及其周边海域部分地理实体的标准名
称及位置示意图予以公布。18日以来,驶入钓鱼岛附近海域的中国海监船与渔政船已增至共20艘。这体现了主权国家在行使 ①独立权②平等权③自卫权④管辖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4.北京时间2012年9月19日凌晨三点,美国当地时间18日下午三点,第67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开幕。叙利亚
争端持续升温,伊核问题、巴以冲突悬而未决,在今后的两个月内,193个联合国成员国将就这些热点国际事务交换意见。9月25日至10月1日举行联大一般性辩论,这说明()
① 联合国是全球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② 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是联合国的宗旨
③ 集体协作是联合国本身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原则④ 联合国是多边国际贸易处理机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2012年10月23日,第四次中美亚太事务磋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双方就中美关系、亚太地区形势、中美在亚
太互动、如何进一步推进地区合作等交换看法。其中“一岛”(钓鱼岛)、“两核”(伊核、朝核问题)、“三海”(台海、黄海、南海争端)成为中美博弈焦点。这表明()
①利益冲突是国际争端的根源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
③地区和平已成为两国共同关注的焦点④“中美共治”局面基本形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有多家国际著名经济机构预测,到2030年,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将是中国占19%、美国16%、印度9%,其他
前几位依次为日本、巴西、俄罗斯、德国、墨西哥、法国、英国。这一预测说明()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将进一步发展②中美两极格局正在演绎重组形成③我国经济竞争力将进一步提高④提高经济增速就能增强国际竞争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7.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2012年8月28日谈及钓鱼岛问题时,将钓鱼岛表述为“尖阁诸岛”,即日本当局对钓鱼
岛及其周边附属岛屿的称谓。这一称谓()
①挑起中日国家之间矛盾的“小动作”②是美国谋求全球霸权的表现
③是美国在领土争议中“不站边”持中立立场的表现④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A.①② B.②④ C.①④D.②③
18.2012年4月10日,菲律宾军舰闯入南海中国黄岩岛海域,对中国渔船进行袭扰并准备进行抓扣。中国国家海
洋局派出中国海监船对中方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外交部发言人强调,中国对黄岩岛拥用无可争辩的主权,要求菲律宾军舰立即撤离该海域,避免使事件复杂化、扩大化。中国政府关于黄岩岛局势的做法是()①中国政府行使管辖权的体现②中国政府行使平等权的体现
③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体现④以两国共同利益为出发点的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9.2012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延长联合国叙利亚监督团任期决议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指出,叙利亚的前途和命运只能由叙利亚人民自主决定,而不能是由外部强加,叙利亚问题只能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军事手段没有出路。这是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一贯和明确的立场。上述主张主要说明
A.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之一B.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C.我国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解决国际争端D.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20.目前世界上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欧盟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
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材料体现的是
A.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长期存在B.国际间的合作趋势在加强
C.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D.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 21.我国可以管辖的300多万平方千米海域,有52%与邻国有争议,对此,我国建立了全海域定期巡航维权制度,以显示我国对争议海域管辖的能力与决心。这表明
A.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B.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C.我国坚决捍卫主权领土完整.我国坚决捍卫主权领土完整
D.我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
22.海盗问题已成为一大国际公害。今年发生多起严重威胁中国船舶和人员安全的海盗劫持事件。2012年,中国政
府根据国际法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继续派军舰赴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参加护航活动。这表明
①中国积极支持和参与联合国的各项活动②国际法对所有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③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④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2012年6月18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又成功实现交会对接,中国航天人成功叩开通向空间站时代的大门。
某校政治兴趣小组就“建造中国载人空间站的必要性”问题进行讨论。下列选项中,最能说明这一讨论主题的是
A.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B.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C.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D.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24.湄公河水域走私毒品、武器弹药等犯罪活动比较突出,船舶遇袭事件时有发生,为共同维护湄公河航运安全,在中国的提议下,中老缅泰四国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于2011年12月正式启动,湄公河国际航运得到全面恢复。这表明()
A.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B.中老缅泰四国存在共同的根本利益
C.和平共处是各国外交奉行的基本准则D.中国履行国际义务谋求区域和平稳定 25.当地时间2011年11月3日,胡锦涛在G20戛绅峰会上指出,截至2010年底,中国通过双边渠道累计向发展
中国家提供粮食援助共计43亿元人民币,共帮助其建设基础设施项目632个。2010年至2012年间将向非洲提供100亿美元的优惠性质贷款,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至2015年间将为发展中国家援建200个清洁能源和环保等基础设施项目。中国不断实现对最不发达国家发展的援助承诺。这体现了我国
A.以平等、互利、务实、开放为基本外交准则B.把维护共同利益作为处理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根本出发点
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当代社会的符号消费 篇7
消费商品符号意义的观点最早是由波德里亚提出的。他指出,消费已经成为我们这个世界的伦理与风尚:正如中世纪社会通过上帝和魔鬼来建立平衡一样,我们的社会是通过消费及对其揭示来建立平衡的。无论是在符号逻辑里还是在象征逻辑里,物品都彻底地与某种明确的需求或功用失去了联系。
在消费主义的时代,消费与以往不同之处在于,它既不是受生物因素所驱动,也不纯然由经济决定,而是更带有社会、象征和心理的意味,并且自身成为一种地位和身份的建构手段。物和商品除了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以外,还有符号象征价值。它使消费由过去对商品的崇拜转向了对商品形象和意义的崇拜,使人们越来越注重商品的精神价值和情感意义,并将其看作是自我表达和社会认同的主要形式。因而,后现代文化中的消费概念,就成为一种系统化的符号操作行为,工业社会的物的消费由此转化为关于社会的符号的消费。
二、符号消费的诞生
对商品符号意义的消费,是伴随着消费主义的诞生而慢慢出现的。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首先出现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这种消费至上的情境下,商品的使用已经远不及它的符号价值更能吸引人。消费主义的大潮鼓励、诱惑人们无休止地购飞翔那些对他们来说可能并不迫切需要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看似可以满足人们某种社会需要,他们具有或高或低的符号价值,用以填补人们心中被消费社会不断激起且毫无止境的欲望之沟。不管消费者的购买力是否达到,它都迫使他们想方设法地去得到、去购买。对于世界各地的普通家庭的表少年来说,一双“耐克”牌球鞋并非他们生活的必需品,甚至就算是篮球爱好者也没有十足的必要来拥有这样一双价格昂贵的球鞋,它的价格远远超出他们的支付能力,但他们要得到它,他们伸手向父母要钱。尽管与其他同类商品相比,耐克并不具备更高更多的使用价值,但它特有的符号价值——购买一双130至140美元的耐克芏,就能够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使它不断被消费者所追捧,甚至已经超越了一双鞋。
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消费主义开始在我国蔓延开来,并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高档市场在中国遍地开花,这些商场里的国际大品牌普遍比美国贵50%以上,价格如此昂贵的背后,是趋之若鹜的中国消费者。难道中国人真的如此有钱了么?不必说,答案是否定的。但铺天盖地的广告和消费至上的观念让普通大众认为没有钱就必须向往这些东西,有了钱就一定得拥有它们。原因很简单,消费者购买某些高档商品,是因为这些商品具有某种能够使他们得到心理满足的符号价值。
三、符号价值对人们的意义
对商品符号价值的消费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经济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在消费者对其的乐此不疲的追求中,可见符号消费的重要意义:
[a]寻求一种平等感
资产阶级的福利革命在原则上主张人人平等,但事实上却表现为在物的使用以及社会成就方面的平等。这种思想随着全球化中国的改革开放被随即中国群众广泛接受,在需求和满足原则面前人人平等,在物与财富的使用价值面前人人平等。
中国社会在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形成了等级分明的传统,皇帝就是皇帝,百姓就是百姓,皇帝所有的东西百姓是连想都不能想的。明黄就是只有帝王天子才能够使用的颜色,其它人,别说是普通百姓,即使你是皇亲国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官,也一辈子都不别想使一回,这可是砍头的罪。无怪乎那些农民起义领导者在成功后都要先洋洋得意地穿上皇帝明黄的龙袍来享受一番,中国人对平等的渴望自古以来就压抑了太久。
今天,福利国家和消费社会里的所有政治游戏,就在于通过增加财富的总量,从量上达到自动平等和最终平衡的水平,使人人感到平等的光环在笼罩。于是今天,当大家都解决了温饱问题时,这种对身份平等的追求就转化为对经济平等的好奇。“等咱有了钱也感受下有钱人那些玩意儿”成了普通市民的一般理想。网上也在流传着“等咱有钱了,别墅买两幢,一幢住人一幢养猪;等咱有钱了,保镖请两队,一队背着另一队”的歌谣。
商品的功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其本身简单的使用价值,而变成了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地位的中介物:去星巴克喝一杯咖啡,俨然让人觉得自己跟小资没什么距离感;打一条金利来的领带,成功人士的感觉自然也就找到了。对平等的渴求,不论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地位上的,身份上的,成了人们追求商品符号价值的一大原动力。彰显平等的优越感,也就成了商品符号价值对人们的首要意义所在。
[b]虚幻而又真切的幸福感
幸福是什么?这一纯粹关乎心理感受的问题在消费时代被与物联系了起来。消费社会中的幸福,“必须是物、符号、舒适能够测得出来的福利。”
现在,伴随着商品的极大丰富,人们已经习惯了生活在一个被物包围的环境下,在充满物的诱惑的环境下,人们慢慢变得益发官能了。消费时代的极大丰盛使人们渐渐迷失了自我,对幸福的概念也越发模糊。十几年前在大年夜吃上一碗肉饺子这种莫大的幸福放在今天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何谈幸福感?物质越丰盛,人们心中对幸福就越呈现出一种普遍的焦虑感,幸福在哪里?这时候,消费社会为人们设置了一套幸福生活的标准组件,引导人们来寻求这种看似幸福的幸福。人们开始信仰标志的无比威力,整个社会经济试图以极大的丰盛来消除贫困与不幸,这更加深了人们的一种价值观念:富裕、富胡就是幸福符号的积累,拥有的越多,越幸福。
人们于是对越来越多的事物见怪不怪,拥有的越多感觉越麻木,这正是消费社会必然的趋势,促使人们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这种欲望从侧面说,可以是一种对幸福感的原始的追求,企图通过占有更多丰富的物质来造成一种心理上虚幻且真实的幸福感。
因而,人们希望拥有更多,尽管他们对这些物品的使用价值的需求并不是极为迫切。儿童们拥有数不清的玩具与零食,女士们拥有很多的包包和衣服,人们并非在生理上离不开这些堆积的物,他们更多的是在心理上离不开它们,这些东西就是他们小小的幸福感,哪怕这种感觉只能维持短短的一段时间,他们很快便会失去继而不得不通过购买新的产品来维续这份小小的幸福。这种追求幸福感的消费不是受生物因素驱动的,也不纯然由经济决定,而是更带有社会、象征和心理的意味。
[c]作为炫耀资本
如果说寻求平等感是社会中下阶级试图通过消费达到的一种目的的话,那么相对于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优势阶层来说,消费更多地成为了一种炫耀、显示其自身优越性的工具。
在任何时代,君主贵族都是通过奢侈的高消费来证明他们的优越地位的。今天我们的社会中,虽然已经消除了贵族与奴隶的阶级区别,但仍旧无法摆脱人与人在各个方面的差别,尤其是经济方面的。这是因为无论财富的绝对量多少,无论再分配中如何努力,都避免不了会含有一种系统的不平等。于是对于优势阶级来说,他们是社会中成功分子的象征,他们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来证明和展示他们的与众不同,他们成了社会中高消费和奢侈消费的主力军。
专题七 当代国际社会 篇8
1. 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权 利&含 义&举 例&独立权&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一国可以自由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进行自卫战争&平等权&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各国在国际上的法律地位平等;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在外交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自卫权&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防御(国家使用自己的一切力量进行国防建设,建立军队、建筑要塞,以防外来侵犯)和自卫(即当国家受到外国攻击时,有权进行自卫等)&管辖权&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对本国公民和物的管理;对居住国外的侨民和驻外使馆的管理&]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
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是主权国家应该履行的义务而不是行使独立权的表现。
【重要提示】 国家主权对实现人权有决定性作用。主权是人权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国家的主权是该国人民享有人权的前提;人权是主权的体现,“人权高于主权”是一些西方国家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借口,是错误的。
2. 政府间和非政府间的区分
[&政府间的国际组织&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参加的主体&国家(政府)&民间各界人士&与会者的身份&主要是政府首脑、外交部长等官方人士&一般是民间各界人士&举 例&联合国、欧盟、东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约、上海合作组织、世界银行、北美自由贸易区、非盟、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奥委会、国际红十字会、万国邮政联盟、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同盟,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
非政府组织,按照最为权威的联合国的经济暨政治理事会1950年的决议:任何国际组织,凡未经政府间协议而建立,均被视为是为这种安排而成立的非政府国际组织。包括独立组织,民间组织,第三部门,志愿协会。
3. 对联合国认识的误区
①联合国的作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注:不是始终发挥积极作用,在成立初期,常被美苏争霸所利用)
②联合国的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审议机构)、安理会(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实行大国一致原则)
③中国与联合国: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进行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项工作(不是支持联合国的所有工作)。我国对联合国的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也从联合国及其有关组织得到有益的支援。中国在联合国的活动表明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国家。
4.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①国际关系的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等。
②国际关系的形式:是多样的,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其基本形式。
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任何国家都不应该以维护本国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干涉别国的内政。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5.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①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但是威胁和平的因素仍然存在,世界人民争取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②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尤为紧迫。世界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质量,注重可持续发展。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继续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南北发展不平衡还在扩大。
③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⑤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识记)。
6. 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认识
①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世界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向(注:不能说当前世界已经是多极格局),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俄、日、欧盟等都有成为未来多级格局中的一极的可能,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而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这必然导致各国竞争加剧。
②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世界各国把竞争重点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以经济、科技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③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措施:要大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增强国家实力。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要着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7.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①制定依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②基本内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8.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①要坚决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②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断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注: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伙伴关系不是结盟关系)
③要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不称霸。
[【解题方法指导】]
例1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参加的国际组织大大增多,国际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下列选项中均属于我国参加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是( )
A. 国际奥委会与联合国
B. 北约与世界卫生组织
C. 亚太经合组织与国际红十字会
D. 世界银行与上海合作组织
误区指导 本题易误选A项,错在把国际奥委会当作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解题技巧 按照“从问题限定词入手,做到题干与选项相符”的原则,较好地使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国际奥委会与国际红十字会属于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我国不是北约成员国,故排除A、B、C项。
答案 D
例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以下简称“执董会”)于北京时间2010年11月6日晨7时30分就份额和治理改革一揽子方案达成一致。根据该方案,我国份额占比将增加2.398个百分点至6.394%,排名从并列第六跃居第三。该方案将实现向有活力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转移份额达6个百分点,基本满足G20匹兹堡峰会所要求的目标。这表明( )
①中国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②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③国际新秩序已经形成 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nlc202309032240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误区指导 准确把握国际社会的大局有利于对纷繁芜杂的国际事务、国际关系形成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判断。
解题技巧 ①③说法与事实不符,故选D项。
答案 D
例3 自利比亚战乱以来,联合国安理会积极斡旋调停。并于2011年10月27日举行投票表决,全票通过了结束国际社会在利比亚一切军事行动的决议。此项决议的生效时间为利比亚时间10月31日晚11时59分。安理会的15个理事国一致赞成,在该时间以前撤销对利比亚的禁飞区管制,并结束一切旨在保护抗议民众的军事行动。上述材料表明安理会( )
A. 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组织
B. 是联合国的审议机构
C. 负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
D. 自成立以来,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始终发挥着积极作用
误区指导 联合国问题是高频考点。对联合国和安理会,同学们常有错误认识。要详细了解联合国的历史、宗旨、原则、作用、主要机构特别是联大和安理会及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等知识。
解题技巧 安理会是联合国的机构之一,本身不是国际组织,故排除A项。联合国大会才是其审议机构,故排除B项。D项错在“始终”二字。
答案 C
[【考题预测】]
1. 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10年来,先后对阿尔及利亚、伊朗、印尼、巴基斯坦、海地等国开展了十多批次国外救援行动,成功救出60多名幸存者,医治4万余名伤病灾民,深获好评。2011年3月14日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国际救援队又第一时间赶赴日本灾区开展救援。这表明( )
A.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决定力量
B.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C. 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D. 中国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2. 苏丹内战发生后,联合国积极调停。根据苏丹北南内战双方2005年达成的《全面和平协议》和2011年1月的公投结果,2011年7月9日,南苏丹正式宣布独立。2011年7月14日第六十五届联合国大会就是否批准南苏丹加入联合国举行全会讨论,并对有关南苏丹加入联合国的决议草案进行审议表决,结果以鼓掌方式一致通过决议,接纳南苏丹共和国为联合国第193个会员国。这表明( )
①南苏丹共和国将成为一个新的主权国家,政权是该国的生命和灵魂 ②南苏丹共和国将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同其他主权国家平等的权利 ③南苏丹共和国将享有以和平方式解决同苏丹共和国之间的争端的权利 ④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3. 2011年2月柬泰边境冲突发生后,中方细致地做了双方的工作,建议双方务必保持冷静、克制,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通过协商解决彼此分歧。这表明( )
①世界的和平局面是不稳定的 ②我国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维护周边和平稳定是中国作为超级大国应当担负起的责任 ④我国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 2011年8月13日在印尼万鸦老闭幕的东盟与中日韩(10+3)经贸部长会议和东亚峰会(10+6)经贸部长非正式会议上,建立亚洲区域范围自由贸易区的倡议再度被提上日程。会上,中国和日本提出了加快“东亚自贸区”(10+3)和“东亚全面经济伙伴关系”(10+6)的联合提案。这说明( )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中日韩和东盟各国加强合作的基础 ②竞争、合作是中日关系的基本形式 ③中日都十分重视巩固同东盟的盟友关系 ④谋发展、促合作是当今世界的潮流所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5. 2011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中美签署联合声明,要求双方促进高层交往,通过对话推动双边关系,建设全面互利的经济伙伴关系。两国元首均深信,和谐稳定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整个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上述材料表明( )
①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④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中美两国外交政策的共同目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6. 2011年10月15~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的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之所以重视文化强国,是因为( )
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文化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我国主张在文化上各国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7. 2011年,我国继续开展全方位外交,与各国加强联系、深化合作和积极交流,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表明( )
A. 我国已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一极
B. 维护国家主权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C. 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D. 加强国家间的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场
8. 下列做法中,最能够体现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立场的是( )
A. 参加G20峰会,同与会各国讨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等重要问题
B. 派出护航编队执行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保护各国商船安全
C. 进行神州八号、天宫一号等航天发射,实施和平利用太空系列工程
D. 顶住国际压力,按照我国的发展水平和经济现状自主确定汇率政策
9. 近几年,各国在探索太空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美国计划重返月球、印度、日本也发射了自己的月球卫星、中国发射了嫦娥一号、二号、神八、天宫一号······中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这表明( )
①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科技竞争 ②当前国际形势渐趋紧张,呈现出对抗与冲突的复杂格局 ③当前国际竞争越来越多地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 ④印度、日本、中国已经成长为多极化格局下挑战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重要一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0. 继建设“和谐社会”之后,我国又提出建立“和谐世界”新理念,其政治意义有( )
①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有利于杜绝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 ③有利于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 ④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 “亚太经合组织(APEC)低碳技术与产业合作论坛暨2011南京国际技术转移大会”于2011年10月20~21日在南京召开。本次论坛围绕低碳技术,以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四大领域为重点,邀请了美、澳、港、加、日、俄、新、马、泰、印尼等10个APEC经济体及其他16个国家共100多位学者、专家和机构代表前来参会,与会代表通过了《APEC低碳技术与产业合作论坛南京倡议书》(简称《倡议书》),将推动建立“APEC低碳技术合作及转移信息中心”,开展与低碳技术相关的信息交流共享、项目合作、技术转移、能力建设、考察交流及研讨会等活动,为各成员共同发展低碳技术、开展产业合作创造条件。
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各国积极参与论坛交流、通过《倡议书》的原因和意义。
12. 2011年10月3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6届大会表决通过了关于接纳巴勒斯坦为教科文组织成员的决议。中方对该决议投了赞成票。11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举行例行记者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进一步表明了中方的观点:中方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认为独立建国是巴人民不可剥夺的合法权利,是实现巴勒斯坦、以色列两个国家和平共处的基础和前提,有利于中东地区的长治久安。中方一贯反对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地上修建犹太人定居点。中方支持国际社会加大劝和促谈努力,争取巴以早日重开谈判。我们希望有关各方从中东和平的大局出发,继续努力推动巴以和谈,继续支持教科文组织发挥重要作用。
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在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问题上的外交立场。
13. 2011年9月21日,美国国防部国防安全合作局宣布已正式知会国会有关对台湾军售计划,包括为台“改装”其现有F-16A/B型战斗机、售台军用飞机零配件并提供有关训练项目,军售总价值约为58.52亿元。根据此项计划,美国将为台湾145架F-16A/B型战斗机提供有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AESA)等最新装备,以及其他相关设备、零配件等。同日,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紧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
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回答:假如你是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你认为在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时表达哪些观点是最适宜的(在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原则下)。
【当代社会思潮讲稿】推荐阅读:
当代社会思潮10-29
当代社会机构07-18
当代国际社会教案08-16
专题八当代国际社会07-05
当代社会的符号消费09-03
当代主要社会思潮剖析听课笔记07-04
当代中国社会热点问题09-20
五四精神与当代社会08-09
儒家忠恕之道与当代社会调节09-05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