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热点问题(通用8篇)
当代中国社会热点问题 篇1
中国当代社会问题
【摘要】中国正在逐步地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方可更快速前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举目共睹。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也如影随形,走到哪里跟随到哪里。社会问题、民生问题值得执政党反思其执政思路,因为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将极大地困惑我们的社会。
关键词:社会民生政策发展
背景:中国的当代社会问题不止是从当代开始,缘由也与历史留下来的问题以及遭遇相关,中国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已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这些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日中国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就没有人民生活日见红火的生动景象。我国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是伴随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而逐步产生并日益凸显的,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一个现实国情。
中国存在的当代社会问题 :
中国如今的社会问题主要有房价高、物价高、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贫富差距大、官员腐败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资源破坏严重、企业创新能力低。最近出现的社会问题:公共信任缺失、公共道德缺失等。
一、房价问题
中国社科院于2011年12月7日在京发布2011年《经济蓝皮书》关注中国房价问题:今年全国城镇居民的房价收入比是8.76,比去年年上升了0.46,相当于普通城镇居民家庭
8.76年不吃不喝可买一套房。诸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要20多年不吃不喝才能买一套房。在城镇中需要购买新住宅的家庭,85%没有能力购买。今年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15%。1到8月,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5520元/平方米,2009年同期为4800元/平方米左右,预计今年房价涨幅为15%。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数据,其中关于房价上涨的数据为:10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价格同比上涨8.6%,8月同比上涨9.3%,1~10月的平均上涨幅度约为10.5%。对比统计局与社科院的数据不难发现,2010年全国房价平均涨幅似乎“被低估了近5%”。蓝皮书也对2011年房价走势进行了预测,如果调控放松,房价将会恢复性反弹,价格可能上涨20%-25%,甚至会更高。“目前中国85%家庭没有能力购买住宅,房价上涨速度仍然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房价·现状:居民收入涨幅比房价少5个百分点专家称:“如果买房花的钱超过自己6年纯收入的总和,那就不要考虑买房了。房价·走势:调控不能放松否则报复性上涨2011年的房价存在两种可能:一是价格上涨与暴涨之间恶性循环,二是房价略有下降,或者是温和上涨。2011年,房价有可能略有下跌,或者其涨幅最多为6%,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工工资增长速度。
解决政策:房价·调控:中国房地产深层次矛盾仍待解决蓝皮书指出了3方面的矛盾:一是实现居民买得起房的目标与猛烈推高房价的土地买卖制度之间的冲突;二是中央要求控制房价和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政税收关系不顺的冲突;三是土地是用来吃饭,还是用来居住的矛盾。
二、物价问题
物价的上涨,既和食品安全密切相关,也和房价牵连在一起。2012年5月份PPI同比下降1.4%,低于市场预期的下降1.2%和我们的1.1%。诡异的是,物价当然不仅仅是在上涨。最近媒体广泛报道的“卖菜难”,也是物价上涨的伸延问题。政府对房价调控制乏力,对一
般农副产品的调控却相当给力,但因为太给力了,隔山打牛,受伤的几乎都是最底层的老百姓。
解决政策:
1、物价部门加强市场物价监测、分析,每日在电视台公布一次主要食品价格情况;对蓄意涨价,合谋涨价的要严惩不怠。
2、市政府对上涨过快产品实行宏观调控和有效干预,降低居民生活成本。
3、建议市政府加大土地供应力度,采取市场机制,加快建设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如可以让开发商垫资,招拍挂时在竞拍10%的范围内,优先供应土地给经济适用房地产商建设,在税费、各种规费方面给予减免,推动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迅速启动。对开发商不按合同约定建房的,征收土地闲置费,并视情节给予处罚。对恶意炒作,哄抬房价的,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行为处罚。“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希望老百姓”居者有其屋“的梦想早日变成现实。
三、食品安全
近些年来中国食品安全事件,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海南毒豇豆、毒节瓜事件,染色馒头,瘦肉精,地沟油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国家安定、社会发展的根本要素。在任何一个国家,食品质量及其安全性都是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百姓共同关注的一个永恒主题。食品安全不仅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还涉及到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国家的声誉。由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的事件还会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以及国际间的合作。
解决政策:
(一)建立相应的食品安全管理组织和机构
第一,需要成立一个政府性质的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机构。当食品危机事件发生时,有一个专门的政府机构对危机事件做出快速反映,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而不是临时组织而成的部门。第二,以权威专家为中心,建立一个社会性组织。可以有效地解读关于食品安全的各种信息,进而避免安全危机事件的发生。
(二)建立食品安全危机预警系统
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历史上发生的各种食品安全危机事件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统一、系统的管理,可以有效地对危机事件进行分析及评估,及时对食品危机事件做出预警报告。
(三)加强对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方案的建设
根据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发生过程的关键点,预先建立各种应对食品安全危机事件的方案,避免事件发生后再盲目做出紧急处理,不利于做好事件的善后工作。
(四)建立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的评估体系
尽管我国发生了很多起食品安全危机事件,但是我们国家并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食品安全管理评估系统。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危机事件的社会损失和经济损失做出客观的评价,需要建立食品安全危机管理评估体系,以提高对食品危机事件的管理水平。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地预防、控制和管理食品安全危机事件,需要根据食品安全危机事件的特征,结合我国特殊的食品经济体系,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机制,才能减少或杜绝食品安全危机事件的发生。
四、教育问题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05 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国人口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74471 万人,占总人口的57.01%。因此,农村教育仍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
(一)农村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1.资金不足,虽然国家近年来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但农村教育仍然存在着资金不足的问题。很多地方的农村学校,仍然存在校舍陈旧、设备落后等现象,信息化教学等所需设备与城市差距甚大,有的设备根本都没见过,谈何提高素质。所以,资金不足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2.教师的收入和地位有待提高,由于工资低,教师的地位不得不下降,师道不再尊严,同时也引起部分教师心理的不平衡,不能专心从事教育工作。3.缺乏优秀教育人才资源,由于农村学校待遇低,各种大中专毕业生、艺体院校学生根本不愿到农村任教,同时许多优秀的教育人才或辞职下海,或通过各种途径的考调、跳槽,人才流失严重。
(二)针对农村教育的现状及问题提出的策略 1.加强宣传教育法律法规;2.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3.提高教师的收入和地位,打造高素质的教育人才;4.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5.建立阅读基地,营造阅读氛围;6.开设阅读指导课,提高阅读效率;7.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五、就业问题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动手能力强和高新技术类人员极度匮乏 基层技术人员精品少 大学毕业生所学课程脱离社会需求所以坐办公室的远远供大于求 为提高竞争力要在技术程度水平上下功夫活跃思维增强创造 也就是思想力行动力。
第一,城镇失业率仍然很高。截至2008年12月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在845万人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仍然为4%。第二,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550万人,2009年更达到创纪录的592万。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校就业率在65%左右,大学生失业率增加。第四,农民工待业现象比较突出。
解决政策:
第一,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将更加贴近社会人才需求,加强紧缺型人才培养第二,大力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第三,进一步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建立高效毕业生对农村教师岗位的补充机制。农村教师特岗计划是招募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逐步解决农村师资力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国家项目。第四,积极支持高校毕业生入伍,投生国防建设。
总结: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项经济社会制度,直接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宏观调控的加强,牵动着整个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大计,它能够改善居民对改革的心理预期,增加即期消费。重视人才教育培养,关注民生问题以及及时有效地解决,以促进我国社会安定平稳发展。问题的存在是外向成功的一道门槛,中国的发展会解决当代问题。
参考文献:【1】张则钦.推行农业标准化确保食品质量安全[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 周轶强.论物价变动会计信息的披露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8年第12期
【3】潘沈燕 广州教育网 2010年8月
【4】国务院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新华网,2009.
当代中国社会热点问题 篇2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中国已进入全面转型期和最为关键的盘整期。在经济成功、硬件发展的同时, 道德滑坡、软件滞后等问题日益突出。系统全面地剖析关于社会问题报道的以上问题, 是新闻传播工作者积极参与社会变革的重要实践活动, 且利于加强和改进社会问题报道。
一、社会问题报道的前提及当代中国存在的主要社会问题
在研究社会问题报道之前, 需要先弄清什么是社会问题, 亦即如何界定社会问题。关于此点, 美国学者乔尔·查伦曾提出三点标准。即, 此问题要有社会起源;影响的人数必须众多;对社会造成了伤害。分析这种观点, 可以得出两个基本点, 一是诸多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模式只适合于社会中的一部分人;二是这些模式因自身存在不足, 不能很好地运行。笔者在此基础上, 认为构成社会问题需具备五个要素:首先, 现实社会中必须有一种或多种现象发生失范;其次, 这些现象的失范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甚至伤害了相当数量社会人群的物质或精神生活;第三, 这些现象的失范引起了社会多数成员的密切关注;第四, 相对来说, 这些失范现象的持续时间都比较长;第五, 这些现象失范的控制和消除必须动用社会力量, 但由于处于不同地位的群体会做出不同的评判, 因此对其的解决方案也难以达成一致。
基于以上论述, 考察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 可以清晰地看到, 我国正面临着以下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一, 环境污染严重。当前, 我国的环境状况局部有所改善, 但整体仍在恶化。不少地区片面追求GDP, 边治理边污染, 治理速度赶不上污染速度, 前景堪忧。其二, 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当前, 学术界多有人士认为, 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5, 超过警戒线。其三, 腐败大案层出, 反腐任重道远。相关国家机构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反腐, 但腐败大案仍然不断出现。其四, 社会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承受的心理压力太大, 近年来, 中国的自杀人数不断上升。同时, 弱势群体的待遇问题、迷信问题、个人心理卫生问题等, 也不断显现出来。其五, 道德滑坡现象严重。当前, 受过度功利化、物质化思想的影响,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得极为冷漠, “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现象尤为常见;诚信与关爱, 正义和公平正在受到严重考验。可以说, 传统价值观念逐渐失去, 但新的主流价值标准和信仰尚未建立起来。其六, 由于农民失去土地所引起的社会矛盾加剧。从有关学者的调研数据中, 可以得到明证“按征用土地量和农民人均土地量的保守估算, 目前初步认定全国有约4000万失地农民” (1) 。另外, 就业难问题、金融问题、资源问题、艾滋病和公共卫生问题、全球化问题等都是各界较为公认的社会问题。
二、当代中国社会问题报道中应具备的精神内涵
众所周知, 根据社会问题自身与新闻报道的特点, 在社会问题报道过程中, 不仅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技巧, 还要将某种精神内涵贯穿其中。对于当代中国而言, 社会问题报道应具备的则是人文精神, 即, 始终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出发去采访与报道问题。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及命运的维护、追求与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2) 。胡锦涛总书记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方面对和谐社会内涵进行的高度概括, 与此可谓极为吻合。因此,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不仅需要而且能够充分体现人文精神。新闻媒体与从业者对社会问题的报道, 应将此点彰显得淋漓尽致。
(一) 以对人的关注作为社会问题报道的出发点
这里所讲的“对人的关注”, 不是指对某个人或某个利益集团中的人的关注, 而是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 对于所有群体的关注。亦即, 对于处于社会问题中的各方, 不论是那些被动的受害者, 还是那些主动的既得利益者, 我们都应关注——既关注那些问题制造者, 找出症结所在, 促成其改进;更关注那些后果承担者、利益受损者, 了解其生存状况, 帮助其解决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 对社会问题的重视就是对人的重视。我国媒体对社会问题报道的价值, 归根结底也在于推动人的进步, 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而新闻工作者要做到将对人的关注作为社会问题报道的出发点, 得时刻着眼全局, 从大局利益出发, 以公正客观之心面对每一个问题及其中的人, 而不是从媒介、记者的局部或个人利益出发, 片面追求社会问题报道的轰动效应, 以便组织或个人出名得利。实践也证明, 只有那些真正客观公正、关注人生、胸怀坦荡的媒体和新闻工作者, 才能树立公信力, 赢得公众的信任, 并为解决社会问题提出积极的建议。
(二) 以对人的关怀作为社会问题报道的过程
从总体上讲, 这些为人所关注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实质就是具体的人的问题。对整体的关注, 其落脚点就在于对某个人或某些人的关怀上。在整个采访与报道社会问题的过程中, 新闻工作者应对每个人尤其是弱者充满关爱, 才有可能赢得他们的信任, 使矛盾得到及时化解。
(三) 以促进人的发展作为社会问题报道的终极目标
社会问题报道中体现人文精神的落脚点在于实现人的不断进步, 塑造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目前我国公众对解决社会问题的信心较差, 社会舆论环境对此亦尚缺乏宽容与涵养。因此, 对一些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的棘手问题, 新闻工作者应当利用采访、前期调研等机会积极进行协调, 缓解矛盾, 能内部解决的问题不必过多公之于众。对典型事件进行报道, 其度也在于能引起社会关注并促成问题的解决即可。对问题的过多报道易引起受众反感和焦虑, 导致更为广泛的社会问题产生。
三、社会问题报道的功能与突出议题
利益多元化是当前中国社会的突出特点之一, 由此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也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其中, 不同阶层有着不同利益诉求, 是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所发生的诸多社会问题或冲突的原因之所在。时下的问题是, 在缓解社会问题的政府决策过程中, 民众的意愿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呼声还不能被充分表达出来。而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 则在于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还不够通畅与多元。基于此, 笔者以为, 主流媒体应当加强和改进对社会问题的报道, 以便拓展群众性利益表达渠道, 这也是促进决策民主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当前, 我国在群众性利益表达方面, 机制尚不十分健全, 制度内利益表达渠道也不十分通畅。鉴于此, 主流媒体更应为普通民众表达利益搭建好有效的平台。邓小平曾多次强调:“群众有气就要出, 我们的办法就是使群众有出气的地方, 有说话的地方, 有申诉的地方……要让群众能经常表达自己的意见, 在人民代表大会上, 政协会议上, 职工代表大会上, 学生代表大会上, 或者在各种场合, 使他们有意见就能提, 有气就能出。” (3) 就说明了此点尤为重要。当然, 反映普通民众的意愿与呼声并非社会问题报道的全部内涵, 但主流媒体注重监测和反映民意舆情, 依法保障普通民众的合法话语权, 则是在践行社会问题报道的题中之义。
同时, 笔者认为, 就当前而言, 应当把呼唤社会公正作为社会问题报道的突出议题。而提出此点也有着充分的依据。经济层面, 近年来我国贫富差距持续扩大, 基尼系数已突破警戒线, 此点前已述及;社会层面, 中国不仅存在着数量惊人的一般意义上的弱势群体, 而且作为社会主体的工、农阶层也有明显的弱化趋势。这些一定程度上都与社会公正缺失密切相关。此种情况下, 能否实现社会公正则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党和政府多次明确提出并强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要反对平均主义, 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 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摘自《党的十六大报告全文》) 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 对于公正与效率关系的表述较先前有了显著差异, 明确区分了效率目标与公平目标所属的不同领域。简言之, 追求社会公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明确目标, 也是社会问题报道的应有功能和重要议题。
四、如何做好社会问题报道及受众心理引导
通过媒介的正确议程设置和得当报道, 可以彰显媒介作为社会管理软性手段的功能, 实现媒介的社会责任。因此, 研究如何做好社会问题报道并做好受众心理引导很为必要。
首先, 应直面当前存在的社会问题, 不回避, 更不掩盖。只有先做到此点, 才可能不断地发现社会问题, 进而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为职能部门提供信息, 建言献策。其次, 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反映民意、舆论监督、化解矛盾与稳定情绪方面的社会作用, 因为“新闻机构不是社会机构的替代物。它就像一盏探照灯的光束不停地四处移动, 把黑暗中的一件又一件事情暴露出来”。 (4) 第三, 恰当把握好社会问题报道的“度”, 化解社会矛盾。对于此点, 我国资深记者范敬宜也曾论及, “这个‘度’大有学问。什么时候需要旗帜鲜明, 什么时候需要韬光养晦;什么时候需要直截了当, 什么时候需要委婉曲折……什么时候需要大声疾呼, 什么时候需要点到为止;什么时候需要快速反应, 什么时候需要三思而行……都要根据不同的形势、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间, 灵活处置。” (5) 反之, 只能是适得其反。第四, 社会问题报道具有很大的震撼性, 因此要注重媒介话语公正, 对社会问题的报道既不能缺位, 也不能过度诠释, 否则将加剧社会偏见和受众认知不协调。
总而言之, 对社会问题报道的效果关乎媒介责任感与社会影响力, 是媒介获得公信力与生命力的保证。社会问题报道应充分反馈民意、贴近民生, 安抚民生, 对社会心理的缓解与调适起到积极作用。此外, 要在正确引导舆论中加强舆论监督, 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话语权和媒介接近权, 使受众的不满和诉求有畅通的表达渠道, 促进社会稳定。
摘要:中国当前存在着诸多社会问题, 主要表现在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社会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以及就业难等方面。中国社会问题报道应贯穿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拓展群众性利益表达渠道是中国社会问题报道的主要功能;呼唤社会公正是中国社会问题报道的突出议题。直面存在的社会问题, 正视媒体作用, 恰当把握好社会问题报道的“度”, 正确引导受众心理, 从而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极为重要。
关键词:社会问题报道,人文精神,利益表达渠道,社会公正
参考文献
①崔欣.社会问题与社会问题报道思考.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6年, 第1期.
②叶朗.人文精神的坚守与呼唤.人民日报 (海外版) , 2001年1月2日.
③邓小平文选 (第一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年, 第273页.
④ (美) 雪莉·贝尔吉.媒介与冲击——大众媒介概论.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年, 第333页.
当代中国社会热点问题 篇3
关键字:离婚;社会转型;家庭危机
中图分类号:C91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38-01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离婚。
离婚是指夫妻双方通过协议或诉讼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终止夫妻间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行为。按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是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后专指通过法律手续解除夫妻关系。
(二)家庭危机。
西方学者总结了六大家庭危机,分别为违背期望、丧失荣誉,即家庭成员损害家庭荣誉、经济萧条、家庭成员分离指由于人口流徙和工作变动使得家庭成员离家生活、离婚和死亡。
二、离婚的收益
根据默顿的正功能与反功能理论,离婚在带来一系列危害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收益。
(一)离婚可以为婚姻双方创造重获幸福的机会。
首先,在封建社会的包办婚姻中,双方缔结婚约全凭父母做主,双方很难了解彼此的性格特征与生活习惯,有些甚至从未见过面,因此,婚姻失败的可能性比较大,但由于封建社会伦理道德和家庭规范的约束,离婚率较低,但这并不能代表婚姻质量高。另外,在当代社会中,受拜金主义和物质至上的观念影响,部分人在缔结婚姻时只考虑经济利益,因此忽略了对于对方生活习惯和脾气品性的考察,造成了失败婚姻。无论上述何种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双方的自由,也限制了双方追求幸福的机会。通过离婚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双方因为各方面差异导致的矛盾,而且可以在自己解脱的同时也为对方和自己创造了重寻幸福的机会。
(二)离婚有可能使子女免除不幸婚姻的侵害。
孩子是婚姻的产物,是夫妻双方爱情的结晶和生命的延续。但不幸的婚姻使得本应作为家庭核心部分的子女成为父母婚姻的受害者。无数案例证明,在不幸的婚姻中,孩子往往是最大的牺牲品。首先,孩子在名存实亡的婚姻中要忍受着父母的争吵甚至暴力,更有甚者会成为父母发泄不满情绪的出口。其次,子女也要忍受社会排斥与压力,“单亲子女”的标签会使得子女在就学、人际交往甚至就业中遭到排斥,无形中受到社会剥夺。最后,失败婚姻会影响子女对于婚姻的看法,甚至有可能使得子女因此丧失对于婚姻和爱情的信心,从而影响到子女的幸福。
综上所述,离婚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孩子被虐待的可能,可以在法律上保障了单亲子女的物质生活,而且有利于使子女免受不幸婚姻观念的影响。
三、离婚的弊端
(一)离婚会给双方带来心理压力与社会压力。
离婚双方在从夫妻到单身的角色转变必然经历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常伴随着痛苦与压力,一些人还会因为失败的婚姻经历丧失对于幸福婚姻的追求或草率步入下一段婚姻,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单亲父母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还要承担独自抚养子女带来的社会压力和经济压力,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身和其子女的向上流动。
(二)离婚不利于社会良性婚姻观念的形成。
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西方价值观念的侵入,不少年轻人以追求幸福和自由、拜金享受为借口草率对待感情和婚姻,完全抹杀了婚姻的神圣内涵。加之性观念的开放和社会转型时期新旧制度交替的异步性所导致的制度和规范真空,婚外恋等社会失范现象高发,严重危害了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和良性婚姻观念的形成与建设。
(三)离婚不利于社会整合。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整合的基本单位。而离婚高发必然会造成家庭破裂数目增多、家庭破裂程度加深,甚至会造成因不幸婚姻导致的极端行为,从而使得社会失范现象频现,社会稳定性降低,以至于危害到整个社会的社会整合。
四、对策和建议
一要树立和引导明确和合理的婚姻观念,形成主流的核心的道德准则,社会既要制定出相应的适应社会变化的道德规范体系也要批判道德价值相对主义。社会应当主动提倡核心价值观,在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的同时弘扬中国优秀道德,强调和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和爱情观。
二要引导青年人培养自己独立健全的人格和对人生的责任意识,增强责任心;引导和教育社会成员增强社会包容,以宽容和责任为基础建立和维持婚姻。青年人要自觉抵制不良外来文化的冲击,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远大理想的目标,重视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择偶时注重双方生活习惯和性格的合适程度,不以经济条件为唯一标准。另外,当婚姻出现问题时,应当有宽容的态度,加强双方的沟通和理解,做到推己及人,不把离婚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
三是提倡 “贵和”理念,崇尚并培育宽容与多元主义的人文精神,树立与弘扬尊重人性尊严及包容他人的理念,重构婚姻家庭关系的伦理价值体系,重申与坚守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建构与完善婚姻家庭的法律环境,真正实现婚姻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健康。
综上,离婚虽然正趋于常态化,但笔者认为离婚仍是弊大于利,因此社会。国家和个人都应当付出努力,共同促进符合时代要求和伦理道德要求的婚姻观念的形成,从而降低整体社会的离婚率,促进社会和谐良性运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当代中国离婚问题的伦理思考 付红梅
[2]社会转型时期离婚问题的研究 栾海珠
[3]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人口的离婚态势研究 胡巧娅
[4]家庭社会学 杨善华
作者简介: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考试 篇4
A.何清涟B.吴敬琏C.薛兆丰D.陈志武
2、腐败问题的要素描述不正确的是?(1.00分)
A.以权谋私B.掌握公共权力C.违反公共规则的事实D.道德堕落
3、收入统计复杂性不包括(1.00分)
A.小金库B.逃税现象C.涨工资D.贫富差距不可知
4、我国一把手腐败描述不正确的是?(1.00分)
A.向高层蔓延B.家族式腐败严重C.比例逐渐上升D.受到很好的监督
5、尚重生列举的社会问题中,居于首位的是什么?(1.00分)
A.农民问题B.腐败问题C.贫富差距问题D.教育问题
6、改革开放后,导致犯罪的原因,以下不正确的是?(1.00分)
A.利益结构调整B.市场经济的影响C.社会文化、功利文化的影响D.法律规范
7、以下哪项不是改革开放后当代中国犯罪的一般原因?(1.00分)
A.利益格局失衡B.过渡追求经济利益C.显规则与潜规则的矛盾冲突D.精神生活不断丰富
8、中国教育要改革,要改变的指挥棒是什么?(1.00分)
A.高考制度B.初中考试制度C.大学考试制度D.研究生考试制度
9、以下不属于解决就业问题政策的是?(1.00分)
A.对极端弱势群体给予帮助B.组织失业者进行手工劳动C.帮助失业者创业D.产业结构的调整
10、我国建国后的三年苦难时期发生于什么时候?(1.00分)
A.1959-1961B.1958-1960C.1957-1959D.1960-196211、“人口问题是一切问题麻烦的根源”是谁的观点?(1.00分)
A.马尔萨斯B.毛泽东C.邓小平D.马寅初
12、青少年的天才有多少(1.00分)
B.百分之二C.百分之三D.百分之四
13、改革开放以后犯罪一般原因是(1.00分)
A.家庭影响B.文化影响C.利益结构变更D.收入差距
14、以下哪项不是界定社会问题的标准?(1.00分)
A.是否妨碍社会的正常运行B.是否损害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C.是否引起社会成员的困惑与焦虑D.是否维护统治集团的利益
15、以下不属于我国就业高峰的是?(1.00分)
A.知青返城B.大量农民工进城C.大学的扩展D.人口的增加
16、存在“下岗”现象的国家是(1.00分)
A.美国B.芬兰C.中国D.日本
17、知青返城大概时间(1.00分)
A.七十年代初期B.七十年代末期C.八十年代初期D.八十年代末期
18、以下属于中国社会的头号问题的是?(1.00分)
A.腐败问题B.法制问题C.制度问题D.经济问题
19、中国农业的矛盾不包括:(1.00分)
A.农业集约化生产与家庭承包经营之间的矛盾B.农业人口的严重过剩与城镇化发展滞后的矛盾C.农村村民自治与政权机构不断扩张的矛盾D.城乡发展不平衡20、与人交往中底线是什么(1.00分)
A.让别人尊重你B.让别人重视你C.让别人觉得舒服D.让别人抬举你
21、以下属于中国现实问题的是?(1.00分)
A.农民问题B.腐败问题C.贫富差距问题D.以上都属于
22、“枪杆子里出政权”是谁的思想?(1.00分)
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
23、建国以后三农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原因是(1.00分)
A.城乡经济剪刀差B.领导人没想解决C.很多人反对D.不需要解决
24、教育危机深层根源是(1.00分)
A.教育教师不足B.教育装备不过关C.学生素质差D.教育资金不足
25、黑社会存在的原因不包括:(1.00分)
A.政府职能未能正常发挥B.保护伞C.模糊的“黑白边界”D.国家打击不严
26、农村人才流失的关键是什么?(1.00分)
A.待遇问题B.道德问题C.个人问题D.家庭问题
27、现在的利益格局有什么特点(1.00分)
A.现实化B.利益化C.固化D.灵活化
28、婚姻的真相是(1.00分)
A.真实B.激情犯罪C.平淡D.责任
29、中部崛起以哪里为中心(1.00分)
B.合肥C.武汉D.宜昌30、下面哪项不是我国改革的特征?(1.00分)
A.渐进的改革B.增量的改革C.从上到下的改革D.从下到上的改革
31、以下属于中国对孩子的教育是?(1.00分)
A.听话教育和潜规则教育B.知识教育C.人格教育D.政治教育
32、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1.00分)
A.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B.培养独立人C.培养有素质的人D.培养党员
33、我国犯罪类型分为几类(1.00分)
A.1B.2C.3D.
434、教育拨款的问题,实质是什么问题?(1.00分)
A.自主权问题B.经济问题C.文化问题D.政治问题
35、以下属于反腐败的对策的是?(1.00分)
A.监督机制B.末端反腐C.经济控制D.文化警醒
36、尚重生认为,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中国是什么样的发展?(1.00分)
A.断子绝孙式B.非正常式C.不科学式D.资源集中式
37、以下不属于婚姻与家庭的内在困境的是:(1.00分)
A.婚姻经验上只能自己实践B.文明要求与动物本能C.人是孤独的D.繁衍后代
3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问题的定义的是?(1.00分)
A.公共问题B.一种情景C.一种社会现象D.个人感受
39、文革时期,人们探讨过以下哪种问题?(1.00分)
A.人是否要吃饭B.政治问题C.经济问题D.文化问题40、美国总统谁患有老年痴呆症(1.00分)
A.华盛顿B.布什C.奥巴马D.里根
41、西部的“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在哪个领导人时代做得很好?(1.00分)
A.温家宝B.朱镕基C.邓小平D.李克强
42、我国经济发展单位能耗创造的GDP是美国的(1.00分)
A.三分之一B.五分之一C.六分之一D.四分之一
43、中国财务什么形式(1.00分)
A.联通式B.一支笔C.分散式D.监督式
44、胡鞍钢认为,腐败分子侵吞的国家资产和社会财富,相当于每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是多少?(1.00分)
A.1%-3%B.3%-5%C.5%-7%D.7%-9%
45、以下社会问题的特点中,正确的是?(1.00分)
A.发展中存在的问题B.历史存在的问题C.现实的问题D.不可解决的问题
46、以下属于人口输入地区的是?(1.00分)
A.东莞B.河南C.山东D.四川
47、我国素质教育口号下实行的仍是什么政策?(1.00分)
A.应试教育B.素质教育C.人格教育D.政治教育
48、青少年犯罪的总特征,不正确的是?(1.00分)
A.人数增多B.低龄化C.手段残忍、成人化D.可以治理
49、以下省份是留守儿童大省的是(1.00分)
A.湖南B.吉林C.北京D.广州50、当代中国新型游民不包括?(1.00分)
A.无固定职业者B.自由职业者C.大学生蚁族D.律师
1、决策者的失误和腐败也是导致失业的原因。(1.00分)
是否
2、私有制的形成是腐败产生的历史根源。(1.00分)
是否
3、高等教育应该产业化。(1.00分)
是否
4、只有犯罪率较低的国家,不存在没有犯罪发生的社会。(1.00分)
是否
5、腐败合乎人性(1.00分)
是否
6、中国目前最大的腐败是决策腐败。(1.00分)
是否
7、农民的利益是最脆弱的(1.00分)
是否
8、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具有极端的复杂性。(1.00分)
是否
9、对收入问题的研究存在着很难的操作性。(1.00分)
是否
10、犯罪者,就丧失了最起码的人权。(1.00分)
是否
11、事件和问题是否损害了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是国内外对社会问题定义的共同主题之
一。(1.00分)
是否
12、农民如果不能主动地争取权利,三农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1.00分)是否
13、有很多孩子没有度过危险期(1.00分)
是否
14、解决经济发展瓶颈的有效措施之一是科技创新(1.00分)
是否
15、莫斯科地铁爆炸案很多是由车臣黑寡妇制造的。(1.00分)
是否
16、作为一个人要不断的学习,打开自己的心灵,才能不断取得成功。(1.00分)是否
17、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考试的内容,而不是如何考试。(1.00分)
是否
18、部分国有企业腐败会带来地区百姓贫困(1.00分)
是否
19、农民的政治地位的问题是农民的关键问题之一。(1.00分)
是否
20、来自各种媒体的舆论监督,在反腐败和预防腐败的实践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1.00分)
是否
21、贫富差距是改革开放带来的。(1.00分)
是否
22、一般来说,人口流动性高的地区犯罪率较高。(1.00分)
是否
23、三农成为问题本身就是社会的病态和不正常的反应。(1.00分)
是否
24、流动人口有匿名效应(1.00分)
是否
25、“下岗失业”带有浓厚的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色彩。(1.00分)
是否
26、贫富差距问题关键是贫富差距问题的存在,而不是差距的大小。(1.00分)是否
27、社会问题是社会有机体不正常的病态或失调的现象。(1.00分)
是否
28、北京不缺水(1.00分)
是否
29、道德没有物质条件的支撑不可能持续(1.00分)
是否
30、纵向集权太多,横向分权不够,是教育危机的根源之一。(1.00分)
是否
31、对犯罪的界定,学界的认识是比较统一的。(1.00分)
是否
32、美国掌握权力和隐私权利成正比(1.00分)
是否
33、农业发展受制于资源分配不均衡(1.00分)
是否
34、下岗失业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1.00分)
是否
35、当前我国的中产阶级队伍比较壮大。(1.00分)
是否
36、在青年中,“天才少年”只占百分之一。(1.00分)
是否
37、宗教问题涉及对生命的敬畏(1.00分)
是否
38、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演变呈现出恶化的趋势。(1.00分)
是否
39、高考改革不应取消高考加分制度。(1.00分)
是否
40、中国农民是弱势群体(1.00分)
是否
41、游民是黑社会人员的主要来源。(1.00分)
是否
42、信仰是除了道德和法律之外的第三道社会防线。(1.00分)是否
43、解决农业问题,关键是要加大政府的投入。(1.00分)是否
44、《乡土中国》是费孝通的作品。(1.00分)
是否
45、犯罪是一种反社会行为。(1.00分)
是否
46、中国农民具有小农意识尚重生不同意(1.00分)
是否
47、短期之内农村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1.00分)
是否
48、贫富差距是一种感觉视觉,靠人的眼睛就可以感受到。(1.00分)是否
49、腐败是不可反的。(1.00分)
是否
当代中国社会热点问题 篇5
一、简答题
1、简述社会问题形成的基本条件。
第一,社会生活中确实存在着某种社会现象或公共问题的具体客观事实,而不是人们头脑中的假设和臆测。
第二,这种社会现象违背了现存的社会规范和价值原则。
第三,这一现象的发生和后果是社会性的,涉及这个社会生活,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才能获得解决。
2、简述社会问题的认定过程。
认定社会问题,往往要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复杂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包括以下诸方面的内容:第一,某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引起人们的注意;第二,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的觉察和认识;第三,社会舆论的作用;第四,公众的认识;第五,决策者的认可和支持。
3、简述社会流动的概念和意义。
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某一种社会地位转移到另一种社会地位的现象。如果转移流动的方向是由较低社会地位流动到较高社会地位,称为上升流动(向上流动);反之,称为下降流动(向下流动)。有些社会成员从一种职业转移到了另一种职业,但其收入、声望、社会地位却基本相同,是在同一水平线上流动。
4.、简述斯米尔塞集群行为发生的六个必要且充分条件。
1)环境条件:有利于产生集群行为的周围环境,如公园、广场、剧场、街道、体育场等往往成为集群行为出现的地方。
2)结构性压力:任何使人感到压抑的社会状态,如经济萧条、自然灾害、贫困、不公平待遇、难以捉摸的前途等,都刺激人们通过集群行为来解决问题。3)诱发因素:集群行为出现往往需要一个“导火索”多是一个戏剧性事件,其作用在于助长普遍性的社会情绪,加速集群行为的发生。
4)行动动员:群体内的领袖人物或鼓动者的鼓励和口号,标志着集群行为开始。它可使许多最初仅旁观的人成为实际的参加者, 使原本松散的无组织群体产生一致行动的倾向。
5)普遍情绪产生或共同信念形成:人们还必须对处境形成某种共同感受,对某些问题产生共同看法,出现普遍情绪。
6)社会控制机制:集群行为最后是否产生取决于社会控制的成败。
5、简述中间阶层存在的意义
历史经验表明,在社会中间阶层规模大的社会,社会资源的配置一般都比较合理,分配差距比较小,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一般都不会很大,这样的社会最稳定、最可持续发展。
原因在于:第一,中产阶级是介于社会高层与底层之间的缓冲层,这是社会稳定的政治原因。第二,中产阶级在社会上代表温和的、保守的意识形态,当这种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时,极端的思想和冲突观念就很难有市场,这是社会稳定的思想原因。第三,中产阶级也是引导社会消费的最主要群体,当中产阶级占社会的多数时,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就保证了社会庞大稳定的消费市场,这是社会稳定的经济原因。
6、简述马克思与韦伯关于分层的基本标准
马克思用社会阶级理论来解释整个社会结构,认为工业化以后,整个社会就是两个极端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提出掌握生产资料的标准。
韦伯的分层理论认为,马克思的阶级概念是个经济概念,社会具有经济、政治、社会三种基本秩序,就有根据财富收入、权力和社会声望标准区分的三种基本分层系统。
7、简述“相对剥夺感” 相对剥夺感(relation deprivation)是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弗等人首先提出。这主要指一种以他人或其他群体为参照物形成的心理感受。社会学家默顿(Merton)曾用“参照群体”(reference group)理论解释相对剥夺感,认为关键是人们将哪一个群体视为自己的参照群体,同哪一个群体进行比较。
相对剥夺感可能更强烈地影响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人们由于贫困问题形成的不满情绪,更多来自相对贫困,即来自与他人相比较而言自己的劣势地位。
8、罗尔斯正义论的基本内容。
正义即公平,正义应该体现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原则: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去拥有可以与别人的类似自由权并存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权。
第二原则:对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安排应能使这种不平等不但(1)可以合理地指望符合每一个人的利益;而且(2)与向所有人开放的地位和职务联系在一起。
9、简述道德失范。
指在社会生活中,作为存在意义、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及其伦理原则体系或者缺失、或者缺少有效性,不能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的个人生活发挥正常的调节和引导作用,从而表现为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失控、失序和混乱。它常常是社会急剧变革或转型时期的产物。
二、论述题(答案仅供参考)
1、结合工作实际或社会现实,对当前我国某一突出的社会问题及其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
中国当前教育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在:
第一,体现在教育投入不足上。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要求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世纪末达到4%。这个目标一度跌到了1996年的2.44%,2003年才占到3.41%。尤其是农村教育经费的不足,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平衡。
第二,体现在对教育资源的配置上。要让社会各个阶层成员能够公平合理地流动,尤其底层成员能够有机会向上层流动,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极其重要。
第三,教育不公平还体现在一些不尽合理的政策上。录取分数线和录取率不公平,给一些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造成阻力,人为地加大了城乡差距。
卫生资源享有的不公平
第一,医疗资源总体不足。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目标。80年代初,我国政府多次承诺达到这一目标。然而,2000年已过,目标最终未能实现,一部分社会弱势群体并没有分享到卫生改革带来的“实惠”,他们甚至被排斥在现行医疗保险制度之外。
第二,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城乡人口比例大约为36%和64%,但城乡公共卫生资源占有的比例刚好颠倒了过来,即城市占了60%以上,而农村占了不到40%。根据国情专家胡鞍钢的研究,我国卫生资源约80%集中在城市(北京高达85%)。
第三,医疗费用上涨过快,穷人看不起病。近年来,中国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平均每年分别增长13%和11%,大大高于人均收入增长幅度。从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来看,是呈现上升的趋势,1980年为2.92%,1999年第一次达到了5%的最低标准,为5.10%。但20年间,中国卫生总费用在稳步上升的同时,政府卫生支出却在逐年下降。
2、对我国某一底层群体的基本状况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改善底层状况的对策。
1)从事农业生产的贫困农民。基本生存需求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其一是民西部地区的贫穷者。其二是富裕地区的贫困人。如广东地区的山区仍有50万人没脱贫。城乡差别很大:1:6。从占有的金融资产来看,1999年末农户储蓄余额约为10000亿元,不到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五分之一,而农民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将近65%。
2)城市中的下岗职工为主的新贫困层,国家统计局统计有900万左右,总工会统计有3000万左右,民政部测算,目前处于城镇低保线以下人口是2000多万人。亚洲开发银行按照支出标准估计的城市贫困人口为3700万人。数字不一样。现在每年最多能够创造的900多万个就业机会,但有2000多万人竞岗,800万失业人员,700万下岗职工,200万失业农民工,80万待业大学生。
对失业问题提出了两个新概念。老失业群体,主要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失业群体。第一,年龄在40-50岁之间,再就业非常短暂。第二,基本生存不成问题,但生活艰难。第三,对自身不抱希望了,只要子女有希望他们就不会彻底的绝望。另一个概念是新失业群体,指没有在国有、集体企业工作经历的待业人员。第一,数量方面,可能在一些地方已成爲失业群体的主体。第二,这些人原来高中或初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在社会上闲荡,当时只有16-17岁,主要靠父母维持生活,但是现在生活变得很艰难。第三,比国企下岗职工更爲弱势。调查发现,他们连描述自己生活的能力都不具备。因此要建立请愿机制,防止社会矛盾冲突
3)进城的农民工,1.5亿左右。绝大多数农民工进入城市的时候,有的只有劳动力。只能从事那些城市人不愿从事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差或具有某种危险性的工作。90年代初涌入城市的农民工人数众多,在城市中做一些拾遗补缺的工作,或从事一些城里人不愿从事的工作。但在一些行业中,比如建筑业,他们已经成了一线工人的主体。但僵硬的户籍制度仍然将他们排斥在他们所工作和生活的这个城市之外。在城市社会中,他们无疑是下等人。多年来农民工实际工资是在下降。2000年在广东惠州曾发生一起打工仔当场累死的事件。他们常常遭到公安、城管、工商等等执法人员的粗暴对待,无疑会滋生出社会仇恨。有一部分人走上犯罪道路。
4)特殊贫困层,本身可能不贫困,他们是具有“相对剥夺感的人群”,他们的贡献很大,但得到的回报不是很大,两者的差距就是他感受到的相对剥夺的部分,因而把自己划到相对贫困层去的社会群体。改革开放使这些人感到相对受损,有一些失落感。
3、结合实际分析我国当前社会流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社会流动的意义。
主要归因于当前社会流动机制不合理。
我国社会存在显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和潜在的城市二元结构。一方面,户籍制度仍然制约着市民和农民从出生到死亡的逐个生活境遇;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在政策上为农民提供了非农化路径,但在城市中,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和市民一直处于冲突和对立,突出表现为市民对农民的歧视,以及农民对市民的厌恶。
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某一种社会地位转移到另一种社会地位的现象。如果转移流动的方向是由较低社会地位流动到较高社会地位,称为上升流动(向上流动);反之,称为下降流动(向下流动)。有些社会成员从一种职业转移到了另一种职业,但其收入、声望、社会地位却基本相同,是在同一水平线上流动。
社会分层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描述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内容、形式和分布形态。社会流动是从动态的角度,分析描述社会阶层结构分化中各层次间的互动、动力机制。
封建社会及以前时代,个人的社会地位是由先赋型规则决定的,凭借个人先天具有的如性别、年龄、出身血统等因素的地位继承,阶层之间等级森严,上层社会具有封闭性和精英内部循环特征。社会流动很少,主要是复制式社会流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近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社会开始流动,通过后致性规则亦即通过个人后天的努力奋斗,实现上升流动到更高层次的社会地位的愿望。“富不过三代”是替代式社会流动的典型,可被称为“家族盛衰循环定律”。
4、社会公平正义的含义及实现途径。
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社会公正问题是一切政府和社会必须面对和处理的问题,我们对它的关注是与我国社会快速转型联系在一起的,20多年来,社会结构转型带来的巨大变化表现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中国社会变化的总趋势中,一方面,各个领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优化;另一方面,又引发出现了大量问题,有些问题还十分严重,当前社会不公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2)明显的财产分布差距;(3)就业与劳动报酬中的歧视因素;(4)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5)公共卫生资源分配和健康的不平等;(6)社会保障权利的不平等;(7)财政体制再分配功能的弱化引起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公共物品提供上的差异性。
1.始终坚持发展首位。在发展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不是一个抽象的口号,须具备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满足公民对社会公平的要求,增加公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必须具备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较好的物质条件。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途径,仍然是努力发展社会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为实现更高水准的社会公平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2.建立公正的社会分配结构。对于现有的社会资源如何分配,最直接体现了公平原则的兑现制度,这种公平主要是一种结果上的公平。但这种结果上的公平不是收入上的均等。由于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收入分配公平一方面受社会主义制度规定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中国初级阶段现实国情的制约,现阶段得到的分配公平是相对的公平。为此,初次分配是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分配中坚持以公平为主的分配原则;
3.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机制。制度上的公正是政治上的保证。制度是人们所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行为的框架,规则制定和程序执行的公正直接关系到制度本身的公正。应拓宽和健全监督渠道,把权利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加强社会监督,保障公民的检举权、控告权、申诉权,保障公民参与有关切身利益的各种决策。社会公正必然是大多数人民众意志的反映。唯有在完善的民主集中制中才能真正确立社会公正,也只有社会公正才能支撑民主机制的有效延续,使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塑造信息对称的政治环境,建立一套有效机制来保证信息的公正、公开和有效传递,实行信息公开化,推动决策民主化,是当前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
4.建立公正的社会保障机制。社会保障是政府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手段之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改善贫困群体的生活处境,缓解贫富差距过大带来的社会矛盾和冲突,社会保障的目标应立足于社会公正和社会安全,通过社会救助、社会养老保险、失业救助保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优抚等多个方面的措施来实现社会公正和社会安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首先要改善国家的再分配,现在迫切的问题是要增加政府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农村基础教育及医疗的投入,高度重视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建立城乡统筹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公共卫生和大病统筹制度。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培育和增强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源优势,根据社会财力的实际可能,逐步扩大保障的社会覆盖面,使更多的人能够享有社会保障。[3]
5、试分析现阶段收入分配状况。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国家统计局将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数据分别汇总和公布,所以无法通过既有统计获得全国居民家庭收入分布数据,也就无法计算出全国总体收入不平等程度。另一点需要说明的是,选取“大岛指数”作为反映我国城镇居民不平等程度的指标。所谓“大岛指数”,是指在居民收入五等分中最高20%居民的收入总和与最低20%居民收入总和之比,也可以表示为最高20%居民平均收入与最低20%居民平均收入之比。
(一)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收入不平等程度逐渐增加。1985~2009年,我国城镇大岛指数不断上升,由1985年的2.33上升到2009年的5.61。这说明,我国城镇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在2002年,我国城镇大岛指数由2001年的4.64迅速上升到6.33,并且突破了大岛指数6.0的警戒水平。这说明,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不平等程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二)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状况
我国农村地区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严重。从图2可以看出,2002年我国农村地区大岛指数为6.88,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大岛指数为6.0的警戒水平。2009年,农村大岛指数更是达到了7.95,这表明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已经非常高了。由此可见,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变化趋势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变化趋势并不相同。
(三)城乡之间收入差距
按照城乡分解之后,我国总体收入差距可以划分为城镇收入差距、农村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因此,除了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之外,城乡收入差距也是影响我国总体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总体上讲,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上升的趋势。
198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1.86,而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已经增加到3.3。由此可见,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总体呈现出扩大趋势。
6、结合实际谈我国道德失范现象及成因。现象:
公共生活领域:实体空间、虚拟空间 职业生活领域:公共部门、企业、社会组织 家庭生活领域:
道德失范的成因
(一)从宏观层面看, 社会转型出现失控
“失控”有两种表现: 第一种表现是社会控制欠度。社会成员的实际社会行为在一定范围内超出了社会规范的限度。如一些有损于社会公德的消极现象屡次出现: 坑蒙拐骗、假冒伪劣、背信弃义、“黄赌毒”等。邓小平同志指出: “十年最大的失误在于教育, 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 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 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第二种表现是缺乏新的道德规范。列宁曾经指出: “任何一个新的社会制度都要求人与人之间有新的关系, 新的纪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社会上所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新问题, 用旧的规范是无法作出适当、全面评判的, 如互助与竞争、平等与差距、法治与人治、集体精神与自我表现等诸多关系的处理, 需要新的规范加以判断和约束。(二)从中观层面看, 教育活动存在失误
我们通常谈到的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学校教育重视科学,轻视人文。科学求真, 人文求善;科学是基础, 人文是导向。在学校里, 科学提到了重要位置, 人文处于较薄弱的环节。“只要学习成绩好, 就是一个好学生。”“为集体争光, 向高分看齐。”这样的论调不足为怪。家庭教育重视物质, 轻视精神。物质求生存, 精神求发展;物质是经济基础, 精神是上层建设。父母过多地注重孩子的衣、食、住、行, 却忽略了他们更高层次的需求—— 社交、尊重、自我实现。家长重“身”轻“心”,重“智”轻“德”的现象大量存在, 应该作为问题来研究。社会教育重视经济、权力, 轻视政治、思想。社会上有不少人对名利趋之若鹜, 对道德滑坡却熟视无睹。甚至有的领导干部直言不讳地传授提职晋升的“妙招”:从上到下, 层层加码, 马到成功;从下到上, 层层掺水,水到渠成。面对现实, 困惑种种。
(三)从微观层面来看, 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结构中急剧增长
当代中国社会热点问题 篇6
1、尚重生认为当今社会的头号问题是:腐败问题
贫富差距是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之一:是
三农问题是49年以前出现的:是
2、我过人口众多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倍:
我国的耕地有18亿亩,到2020年人口控制在16亿以内。
3、尚重生教授列举了9个社会问题:
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择校腐败:是
尚重生认为,信仰是我们唯一的防线:否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问题的定义的是:个人感受(是公共问题、情景、社会现象)
据统计,中国的同性恋有四万:否
一般来说,社会问题指的是社会麻烦,公共麻烦:是
5、十七届四中全会集中解决的问题是:腐败问题
49年以后带有转折性的群体性事件是贵州瓮安事件:是
社会问题是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被多数人认为不和需要或不能容忍的事件或情况:是
6、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特点:发展的过程性
界定社会问题的角度之一是:一个社会时间是否妨碍了社会的正常运行:是 校园贫富差距和社会贫富差距毫无关系:否
7、“中国要防止‘右’,主要是防止‘左’”是谁说的:邓小平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清晰,毫不复杂:否
一开始有很多人反对改革开放:是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腐败三要素的是:社会的发展(是能够运用公共权力的主体、谋取私利的行为、违反公共规则的事实)
中国没有腐败:否
腐败是以权谋私:是
9/
13、反腐败真正需要依靠的是:制度设计
反腐败的主要手段是精心的制度设计与末端腐败:是
尚重生认为,道德教育永远是反腐败的辅助手段:是
共6页2-
20、属于我过三次就业高峰的是:60年代初
短篇小说《伤痕》是谢婉莹的作品:是
是毛新宇提出了知青青年要上山下乡:是
21、下岗失业的正面效应主要针对:个人
中国社会仍然是一个江湖社会,存在草莽英雄:否
名校毕业生只是成为社会精英的一个条件:否
22、国家把丈夫的工资直接打到老婆的银行卡的国家是:日本
下岗失业的原因是需要就业的人数与就业岗位供给差别很大:否产业结构调整倒是失业:否
23、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不包括: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包括 对极端弱势群体给予帮助、劳动者再学习、加强就业观念教育)
部分高校毕业生因为“低不就高不成”的观念导致毕业即失业:否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最高期望来选择求职道路:否
24、有些学者认为,中国社会问题牌子第二位的是:失业问题
尚重生认为,大学生创意应该多向成功的有经验企业家学习,少走弯路:否 “创业”非常挑战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否
25、“新村运动”是哪个国家的:日本
“光谷”是除了浦东以外的第二个科技示范区:是
“光谷”坐落于北京中关村:是
26、哪种不公平不会导致人们的不满:制度安排(制度安排、腐败问题、非法剥夺)
贫富差距问题只存在中国:是
个人先天有的优势被称为持有的不公平:否
2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产阶级存在的重要性的是:消费的主体(社会存在的稳定器、消费的主体、时尚的主体)
白领是中产阶级的组成人员:否
少先队员是未来中产阶级的生力军:是
28、毛泽东选集 哪一卷被禁止发行:第四卷
华国锋是山西省人:否
尚重生否认50年代是中国道德的最高峰:否
共6页4-
城市黑社会人员的主要来源是城市流民:否
38、莫斯科地铁爆炸案很多是由车臣黑寡妇制造的尚重生认为,为这个社会提供秩序的人应该是广大人民群众。是 警察和法官自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否
39、犯罪的根源不包括下列哪项:制度不正义(贫穷、社会巨变、制度不正义)
1977年高考恢复,邓小平起到的重要作用:否
社会主公有制下不容易犯罪:是
40、下列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得过老年痴呆症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对暴力的崇拜:否
“人口问题,在中国,是一切麻烦的根源”是邓小平说的:否
41、《他改变了中国》是描述中国人口众多对国际社会压力的中国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平均资源匮乏:否
武汉处于长江与松花江的交汇地:是
42、当代中国新型游民不包括:自由职业者(无固定职业者、自由职业者、大学生蚁族)
尚重生认为,蚁族的生活方式容易导致“反社会”,是一个定时炸弹。否 人口的风险在于就业:否
43、我过发电量最大的是火力
尚重生认为目前这种高消耗的发展方式是断子绝孙的发展方式:否“宁要青山绿水,也不要毁坏轻松绿水的GDP和发展”是朱基说的:否
44、“教育是要立人”是鲁迅说的三观教育指的是:人生观、世界观和革命观:是
教育基本理念直接关系到教育应该怎么办,应该如果管,教育问题如何解决:是
45、小说《青春万岁》的作者是 史铁生
尚重生认为高考制度改革是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否
尚重生认为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考试的内容而非如何考试:否
46、下列选项中具有某种公共产品属性的是:食品
尚重生认为教育应该产业化:是
据统计,青少年中“天才少年”只占到百分之三:否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篇7
一、社会思潮的内涵及特点
何谓社会思潮?学术界有多种解释。梅荣政教授认为, “综合分析各种研究成果中关于社会思潮的定义, 其焦点主要集中在对社会思潮本身的意识结构及其在社会意识结构中的地位这一问题上,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 则构成了界定社会思潮的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种是‘综合说’, 一种是‘中介说’。”“综合说”从社会思潮的结构体系出发, 指出社会思潮由社会心理因素和思想体系因素构成。中央党校邢贲思教授在《当代世界思潮》中写道, 任何社会思潮都是理论和心理两种形态的统一。“中介说”从社会思潮在整个社会意识系统中的地位出发, 认为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系统中的理论意识 (思想体系) 和普通意识 (社会心理) 之间的中介意识层次。有学者认为“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的相互转化一般地要经过社会思潮这个环节, 社会思潮在社会意识结构中处于中介地位。”
综合这两种代表性观点, 我们认为, 社会思潮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以人们的社会心理为基础, 以相应的思想体系为支撑, 反映某一阶级或阶层、社会群体的利益和要求, 得到广泛传播, 具有相当影响的社会意识的综合表现形式。它具有以下的重要特征。
第一, 时代性。梁启超说:“今之恒言, 曰‘时代思潮’……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 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 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社会思潮是一种社会意识, 来源于社会的经济基础, 总是反映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二, 群体性。仅仅是个人的理论观点称不上社会思潮, 只有当这种思想得到相当程度的社会承认, 成为覆盖面广泛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思潮。梁启超写道, “凡时代思潮, 无不由‘继续的群众运动而成’”。“吾知时代思潮之为物, 当运动热度最高时, 可以举全社会各部分之人, 悉参加于此运动。”
第三, 传播性。社会思潮要得到社会承认, 就必须借助各种媒介, 向大众宣传自己的思想观点, 才能在相应范围领域, 被某些阶级阶层或社会群体所接受, 形成一定规模后发展至高潮, 再随着社会现实生活的发展变化, 传播减弱甚至停止, 这一社会思潮逐渐衰落。传播是社会思潮内在的运动方式, 贯穿其整个活动历程。
第四, 流变性。社会思潮不是静态的, 而是动态的思想过程。它是反映一定社会经济生活状态的特殊意识形态。当社会存在发生变化, 反映社会存在的思维意识也发生转变, 新的社会思潮就会取代原来的社会思潮。社会思潮又是人们情感愿望的集中反映, 当人们的情感愿望发生改变, 社会思潮也随之转变, 或转向其他领域, 或流向另一群体。透过社会思潮的此消彼涨的演变可以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
第五, 政治性。社会思潮反映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群体的利益和要求。阶级社会中, 居于主流地位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 其他阶级阶层与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不尽相同, 就透过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表达出来。因此, 社会思潮带有政治性, 总是旗帜鲜明地支持什么或反对什么, 甚至在受众多时掀起轰轰烈烈的思想运动。
二、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态势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主要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社会流行并产生广泛影响的各种思想潮流。伴随着改革开放, 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人们的生产、生活、思维以及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社会思潮领域不可避免地产生变化, 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态势。
第一, 从产生背景来看,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反映了国际国内的深刻变化。国际层面, 20世纪末, 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 苏东剧变使马克思主义遭受巨大挑战, 社会主义步入低潮;新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具有新的活力, 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博弈依旧剧烈。同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 各种西方社会思潮涌入国门, 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相继出现“萨特热”、“弗洛伊德热”、“尼采热”等, 完全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好不热闹。国内层面,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经济、政治、文化运行及社会发展方面都遇到前所未有的新情况, 出现新问题。面对全方位的社会转型, 各种社会矛盾层出不穷, 导致各种社会思潮涌现。
第二, 从主题来看,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是近现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历史延续。考察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历程, 发现中国社会思潮的活跃期一般在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例如春秋战国时期, 西周灭亡, 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诸多社会思潮涌现, 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改革开放以前, 中国社会出现了三次社会思潮活跃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三四十年代、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至“文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中国风雨飘摇, 仁人志士纷纷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 反传统主义、洋务主义、激进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潮等纷至沓来;20世纪三四十年代, 资本主义经济面临危机, 帝国主义瓜分世界, 中国如何抉择?所有先进分子都在思考, 三民主义、自由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思潮影响日益扩大。建国前这两次活跃期的社会思潮都围绕着一个时代课题——中国向何处去。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至“文革”, 国际共产主义发展问题重重, 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考验, 各种社会思潮的焦点都是对社会主义观念的反思和探索。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 从19世纪中叶开始, 实现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就成为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理想, 即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当代中国大地蓬勃兴起的社会思潮正是延续了这一主题。
第三, 从表现特点来看,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呈现多样并存的图景。社会思潮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当代中国显现出多样化的社会存在, 如经济成分的多样化、生产力的不平衡、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多种利益分配方式等, 导致社会思潮的多样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 社会思潮受主客体的影响, 由于不同的地域环境、教育程度、社会地位及不同的个性等, 导致认识主体的思维各异。同时由于改革开放的复杂环境, 导致认识客体的复杂多变。因此,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呈现多样并存的图景。从学科领域来看, 有哲学、经济、政治、法学及文化思潮学等;从发源地来看, 有本土及外来思潮等;从性质来看, 有马克思主义及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思想、还有封建主义思想残余;从功能来看, 有积极和消极的思潮、进步和落后的思潮、正确和错误的思潮等。
第四, 从发展演变来看,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呈现历时性的动态发展。任何社会思潮都产生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受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制约和人们思想认识的影响, 必然经历一个潜伏启蒙、发展高潮、蜕分衰落的动态发展过程。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随着社会矛盾的转化呈现潮起潮落的动态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之初, 随着一系列的拨乱反正, 以真理标准的哲学讨论为开端, 理性批判思潮席卷中国。80年代初, 随着中国社会发展重点的转移, 人道主义思潮逐渐兴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逐步确立, 自由主义在中国大行其道。90年代中期,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 国际经济旧秩序与中国经济发展利益产生各种冲突, 民族主义思潮在国内不断强化。20世纪以来, 科学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科技治国思潮在中国大地迅速流行。
第五, 从社会影响来看,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表现为实践性与批判性的统一。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不仅具有学术性, 更具有实践性。众多社会思潮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向民众传播, 争取大众认可, 在社会民众中产生广泛影响, 积极夺取话语权, 将理论付诸实践。因此, 许多民间思潮都影响着政府决策。随着思想大解放, 人们不断地去反思历史、审视传统, 批判错误的不良的以及落后的事物。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不仅批判资本主义的弊端, 更批判不合理的现行世界经济政治秩序, 也批判错误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如新左派思潮就对中国革命和改革进行反思, 对历史采取历史主义态度, 肯定中国革命和改革, 同时批判全球化的负面作用, 批判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 对基层民主给予充分肯定, 在制度问题上提出一些创新意识。
三、加强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引领
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综合表现形式, 受社会存在决定, 同时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对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有着重大影响。一种社会思潮, 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影响社会发展并给人们带来直接冲击的物质力量。如果这种社会思潮是正确的, 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 就会促进社会的前进发展, 如果这种社会思潮是错误的, 违背事物发展客观规律, 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当代中国, 社会思潮异常活跃, 复杂多变, 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强对社会思潮的引领, 提倡发展科学的、正确的社会思潮, 批判抵制反科学的、错误的社会思潮。
1、理论方面,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引领和整合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首先, 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中国社会的指导思想, 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 针对社会现实问题, 做出科学的正确的理论回答, 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 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多元社会思潮中居于指导地位。
其次, 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深入研究社会思潮的一般性质、特点、作用等, 以及各种具体的社会思潮, 从理论上澄清认识。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批判精神, 客观分析各种社会思潮, 借鉴合理成分, 摒弃错误思想, 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汲取营养。
最后, 运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和整合多元社会思潮, 明确目标方向, 形成共同的思想认识。当代中国社会, 经济、政治及文化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冲击着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 人们思想认识的差异性和独立性日益明显。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去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 尊重差异, 包容多样, 才能形成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思想认识, 让多元的社会思潮统一于一元的马克思主义, 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服务。
2、实践方面, 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路径。
首先, 完善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制度建设。社会思潮处于潜伏时期, 通过预测机制, 科学预测其发展趋势, 正确分析判断各种思潮;社会思潮处于发展繁盛时期, 运用疏导机制, 对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疏通, 引导其向健康的积极的方向发展。
其次, 构建良好的信息平台。关注社会信息 (包括人们的各种愿望要求和利益诉求) 的收集、整理和反馈, 及时掌握民众的思想状况, 以便作出积极反应, 及时有效地做好引导工作。
再次, 科学控制社会思潮的传播。媒体是社会思潮传播流行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正确引导舆论走向, 加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 积极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对话,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最后,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宣传队伍,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融入精神文明建设, 并通过国民教育体系, 使马克思主义真正走进人们的头脑, 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武器”。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纷至沓来, 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扩大。我们必须认真分析社会思潮的内涵及特点、深刻认识当前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态势, 从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强对社会思潮的引领, 提倡发展科学的、正确的社会思潮, 批判抵制反科学的、错误的社会思潮。
关键词: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引领
参考文献
[1]梅荣政:《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年。
[2]肖锦全:《论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意识一个层次的构想》, 《现代哲学》, 1997 (1) 。
[3]《清代学术概论》, 中华书局, 1954年。
中国当代口译译员的社会地位 篇8
关键词:口译译员;社会地位;口译认证考试,口译行业规范化
口译的起源很难考证。一般认为,口译的出现先于文字的使用。虽然口译是一种古老的人类活动,但一直到20世纪,人们都还普遍认为口译太普通,根本不值一提(Pochhacher 200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口译工作需求量大大增加。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首次有了同声传译服务,于是口译工作渐渐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盟军在纽伦堡审讯纳粹战犯的审判,庭上对话全部用同声传译。这次审判让人们充分见识了口译服务的魅力和价值。如今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强,国与国之间的经贸、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往越來越频繁,口译职业渐渐被人们称为“金领职业”,是日进斗金的工作。而中国的经济腾飞给口译服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口译服务和译员社会地位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拟结合译员工作特点和工作环境谈谈中国现代口译译员的社会地位问题。
一、译员地位偏低
首先,从译员本身来看,他们普遍长期忍受“从属情意结”,就是“终生没有机会做老大而产生的自卑与无能感觉”、“终生做别人的‘跟班’”(周兆祥、陈育沾1988)。虽然笔译工作也会令人产生这种感觉,但在口译方面表现得特别明显。通常译员都是坐在或站在主角旁边,做着人云亦云的“机器”。风光都是属于主角的,译员有时甚至连露面的机会都没有,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但却有可能听不到观众或听众的一点掌声。
其次,从口译服务用户角度来看,由于社会上的译员水平参差不齐,许多人自诩为译员,但实际上根本就是名不符实。现在充斥于口译市场的一些从业人员只是会说外语,但这并不等于能担任口译工作。有些人员虽然接受过一定的专业培训,但因口译培训市场尚不规范,其资质并不足以胜任口译工作。这些水平低的译员会对译员的地位和工作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虽然也有一些高素质的译员语言技能好,认真负责地对待重要复杂的文件和演讲,但口译服务用户更多的时候看到的是前者(Gile 1995)。由于目前中国的口译服务还缺少规范与监督,译员的地位问题显得尤其突出。有些口译服务用户,在与口译人员直接打交道过程中,常常认为只要是懂外语的人就能充当全能的口译,就理所当然能够胜任任何领域的口译工作。口译常被认为不过就是转述别人所说的话而已,是一个传声筒和工具,其技术含量并不高。再加上相关行业规范的缺失,口译人员的薪酬往往存在主观随意性,所得的报酬与劳动并不相符。此外,由于口译市场上从业人员鱼龙混杂,译员资历或素质高下不一,翻译企业经营不规范等原因,一些不合格的口译工作给客户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直接影响了译员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地位。而在翻译领域,口碑是极其重要的。
另外,译员的地位低从口译培训现状也可见一斑。王恩冕是这样总结口译培训现状的:口译学员英语水平普遍不理想,进入市场的译员水平良莠不齐;全社会对口译职业的认识不清;口译培训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口译市场管理不规范,用人单位各自为政,没有完善的聘用机制和标准,市场信息不通畅。这种培训现状表明译员及口译工作在社会上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译员地位还有待提高。口译培训对译员素质和服务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口译培训现状不改善,提高译员地位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提高译员社会地位的必要性
首先,要提高译员的社会地位,是因为口译工作本身的重要性毋庸讳言。正如钟述孔先生所说,实践证明,口译并非单纯意义上的言语行为,而是一种涉及诸多知识层面的跨文化的交际行为(钟述孔,1999)。随着区域性和全球性交流的与日俱增,各种涉外事务与活动日益频繁,而要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各行各业都需要译员。大至联合国大会、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国际会议、国际谈判、国际冲突的解决等,小至人与人之间的日常接触,都无法离开口译,译员扮演着语言与文化桥梁的作用。口译工作使操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的沟通更加到位有效,他们的社会地位会随着国际合作的增加而不断上升。
其次,口译工作特点也决定着译员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口译工作看似容易,似乎只要略懂两种语言者都能做口译。实际上要做好口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我国著名的口译教学专家梅德明教授把口译的特点归纳为五个方面(转引赵军峰,2003,1):
(1)即席性强(extemporaneousness)。口译人员往往在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即刻投入双语转码的临场操作。而且在整个交谈过程中,交际双方,无论是说话者还是听众,一般都不希望中介占有过多的时间。这就要求译员具有很快的即席反应能力和高超的临场发挥水平。
(2)压力大(stressfulness)。译员必须要能适应在正式场合严肃气氛的压力下工作。紧张的情绪会影响译员的自信心,怯场的心态会使口误频生。
(3)独立性强(independence)。通常,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员始终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译员的责任性自然也就大。译员无法回避所出现的任何一个问题,更无退路可走。许多口译活动都无后面补救的机会。译员必须遵循“译责自负”的原则。
(4)综合性强(comprehensiveness)。口译是一种综合视、听、说、写、读之大成的综合性语言操作活动。口译属于一种立体式、交叉式的信息传播活动,多层次的信息来源和传播渠道会给口译工作带来困难,如说话者口音、说话者语言逻辑性差等。
(5)知识面宽(miscellaneousness)。口译过程中传递信息的覆盖面无限定边界。口译的内容可以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涉,无所不包。口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口译要求译员有扎实的语言功底,一流的双语表达能力和娴熟的转译技能。译员既是语言专家又是略通百事的杂家。
人们了解了口译工作的特点并充分认识到口译工作的不平凡之处以后,会更加重视口译工作及译员的地位,尽量为口译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条件,并以正确的态度看待译员在工作中的一些失误。这些都是译员社会地位提高的表现。只有译员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译员的工作环境才能得到更有效的改善。
三、提高译员社会地位的措施
1口译认证考试的设立。口译认证考试的内容,实际上就是一名合格口译员应该具备的所有素质,包括语言能力、语言外知识、口译技巧与策略以及职业素养等(Gile 1995)。口译认证考试的开展,有利于促进译员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促进口译行业的规范化,为口译人员提供平等的市场准人机会,引导口译
市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起到保护译员,提高译员的社会地位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渐渐建立起了较大规模的口译认证考试。1997年上海市实行了外语口译岗位资格证书考试,随后出现的是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翻译资格证书考试(2001)、厦门大学英语口译资格证书考试(2002)、由教育部和北外联合举办的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2003)以及由人事部主办的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2003)。
2口译研讨会的举行。全国口译研讨会暨国际研讨会的举行总结了国内口译教学与评估的现状与问题,探讨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关系。这对促进我国口译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1996年由厦门大学发起了首届全国范围的“口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此后,每两年举行一届。1998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2000年西安外国语大学主办,2002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2004年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200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2007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主题从关注口译教学状况及教学改革发展到研究口译的国际化与专业化。从口译研讨会的发展历史来看,“规模不断壮大,研讨广度和深度均不断提高,与国际接轨程度不断加深”(慕媛媛)。口译研讨会的举行表明译界人士更加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推动口译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从而有利于扩大口译影响及提高译员社会地位。
3口译教学的发展。目前的翻译培训已经出现多元化趋势,有:本科生三四年级的翻译基础培训、研究生阶段的高级口笔译培训、理工科院校开设的翻译选修课,社会上不同机构组织的初级、中级和高级口译培训班,围绕职业资格认证开设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培训课等(刘和平,2005)。
此外,2007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3次会议全票通过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MTI)。翻译学发展成了独立的二级学科。教育部批准的15所翻译专业硕士教育单位将于2008年春季开始招生,其中有8所院校将开设两年制国际会议传译方向。这个学位的设置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专业化翻译人才提供了重要途径。尽管口译教学還面临着诸多考验与挑战,但它为培养更多高级口译人才带来了机遇。
【当代中国社会热点问题】推荐阅读: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论文11-03
当代中国贫富分化问题10-23
当代中国生态环境问题11-25
从小悦悦事件看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建设08-18
中国当代艺术的当代性11-22
中国当代诗歌05-13
中国当代景观07-30
当代中国美学08-01
中国当代建筑08-07
当代中国设计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