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社会教案

2024-08-16

当代国际社会教案(共7篇)

当代国际社会教案 篇1

高三《当代国际社会概况》复习教案

湖北武汉中学 刘国胜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识记:国际社会的构成、国际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理解:国家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这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运用:列举当代国际关系中的重大事件,分析说明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能力方面 联系国际重大事件和我国对外重大活动的实际,理解课文的主要观点、知识:

运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释国际重大政治现象,正确认识其本质;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国际关系的内容、形式及其决定因素。

2.觉悟方面: 正确认识国家利益的国家力量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树立维护国家利益、增强国家力量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教具设备:CAI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知识点的复习

本课主要复习有关国际社会的基本知识、当代国际社会的主题及我国的对外政策。下面请同学们将本框题的知识点复述一下。

同学甲

1.国际社会的形成

国际社会是随着国家之间交往的发展而形成,其原因在于国家之间相互联系的需要。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国家之间虽有一定交往,但由于当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很多国家都处于闭关自守状态。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由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科技的发展,交通和通讯设备的改进,各国加强了联系,由于交往的需要,以国家为单位,形成了国际社会。今天,随着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的趋势越来越强,国际社会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同学乙

2.国际社会的构成

国际社会的成员主要包括两大类型:第一类是主权国家: 截止2002年,世界上共有198个主权国家,这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第二类是国际组织:是主权国家在某种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国家集合体。

提问:现代国际组织有哪些?为什么要成立这些国际组织?(学生回答主要的国际组织,为下面复习国际关系做铺垫)同学丙

3.国际关系

(1)国际关系的含义

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首先,国际关系是指超越国家界限的各种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一国范围内的任何关系都不属国际关系。

其次,在这些国际关系中,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即各国政府间的关系)是最主要的,因为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其它一切国家关系的基础。

(2)国际关系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国际关系从内容上看具有多样性:它包括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关系,其中最基本的是经济关系,最活跃最重要的是政治关系。

(3)国际关系的表现形式

国际关系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它包括合作与冲突、屈服与对抗、和平与战争等关 系。其中竞争、合作和冲突是最基本的形式。

(4)国际关系是变化发展的

各个主权国家因其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这必然对国际社会和其他国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原来的国际关系产生相应变化。

同学丁

4.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是一国制定和确定对外政策及其目标的基本依据,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基本因素。

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与推行本国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国家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而行动的。

每个国家的对外政策,首先是为了维护本国的独立和安全,其次是为了谋求和保护本国经济利益,各国政府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都要制定相应的、具体的外交政策:如独立自主政策、对外合作政策、结盟政策、战争政策等等。每个国家外交政策的执行过程,是国家利益的实现过程,也就是说,国家利益在对外政策的实施中也就得到不同程度的实现。

因此,国家利益是国际社会中各主权国家相互交往、合作与冲突的基本前提与缘由。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构成了国际合作的基础。在当代开放的世界里,主权国家的利益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在某些领域和方面出现了交叉性和共存性,相互间利益共同之处在不断地增加,因而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同时,就整个国际社会而言,也还存在着国际社会的利益。因此,一个主权国家追求其国家利益并不完全是以损害他国的国家利益为提前的。相反,一个国家在谋求自身的国家利益的同时,也可以惠及他国,做到互惠互利。唯其如此,在当代,尽管国家之间存在不同的阶级性质和不同的意识形态,但它们为着自身的利益和为了维护国际社会的利益,也可以超越意识形态的界限,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乃至军事等领域进行交流和全作。

同学戊

5.国家力量是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在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要通过同别国竞争、对抗、合作以确保自己的独立和安全,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就必须有相应在的力量,这就是国家力量。

国家力量也可称为综合国力,它是衡量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构成国家力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实物性因素、制度性因素和精神性因素。像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一样,各个主权国家的力量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一方面,这是由各国的国家力量因素的变动引起的。例如中东的一些国家,由于石油矿藏的发现和开采,使它们由原来的穷国一跃而进入富国的行列。另一方面,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引起国家力量主导因素的变动,也使国家力量随之发生变化。

构成国家力量的因素并不是同等重要的,其中,有些因素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力量因素却不是恒定的。在国际政治生活的不同发展阶段上,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引起了国家力量的主导因素的变化。在当代,经济和科学技术是构成一个国家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力量主导因素的变化会导致各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学生复述完知识点后教师展示CAI课件:

知 识 结 构 图

国际社会的形成:国家间相互联系的需要

主权国家

国际社会的构成

国际组织

当代国际社会 国际关系的含义

国际关系的含内容: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国际关系的表现形式:竞争 合作 冲突

国家利益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国家力量 专家教授举行记者招待会

(专家、教授、记者都由学生组成)

记者甲:我们经过很长时间的谈判加入了世贸组织,请教授您讲述一下我国入世的过程好吗?

教授甲:展示CAI课件:

国际贸易组织总部所在地---------日内瓦的美丽风光

朱总理在北京中南海会见 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穆尔 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易的申请

一锤定音

中国入世

展示CAI课件: 中国入世大事记

982年中国获得GATT观察员身份

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决定接纳中国为观察员1999年《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签署-2000年11月中国与欧盟达成双边协议

001年7月3日 世界贸易组织就中国正式入世问题达成一致

001年9月13日 中国完成了与所有世贸组织成员的双边市场准入谈判

001年11月10日晚6时38分(卡塔尔首都多哈当地时间),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申请。中国将从12月11日起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记者乙:中国入世谈判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教授甲:谈判最终结束是各方面综合努力的结果。全国管理经济的部门通过谈判逐渐形成共识,只有建立一个开放的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国内经济建设,比如服务业开放问题,我们就坚决排除了一些不必要的阻力,你搞现代化经济,就得有现代化的服务业。

当然,任何谈判都需要政治推动力。WTO本是一个国际经济组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谈判逐步被政治化,已经不仅是简单的经贸谈判,而演变成政治、外交的重大课题。最典型的是中美谈判,两国关系趋于和缓时,谈判就进行得较顺利,反之则很困难甚至会中断。像对华最惠国待遇问题是中美谈判多年症结,美国国会也卷入其中,使谈判更加政治化。中美能够达成双边协议,很大程度上是两国领导人从战略高度看待和处理了一些关键性难题,使谈判走向双赢。在谈判陷入僵局时,政治力量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另外,贸易谈判十分复杂,没有严谨、艰苦的技术操作也是不易谈成的,光是中美谈判就打了20多个回合,经常要几天几夜连续作战。

我想提醒一点,入世会使今后我们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纠纷不易被政治化,日本和美国的贸易磨擦持续几十年,但两国贸易战归贸易战,政治关系归政治关系,彼此不影响。而以前我们一旦遇到贸易纠纷就很可能影响到与对方的政治关系,企业也常因此受到许多歧视性或不公平待遇,长此下去,损失很大。WTO规则要求成员在出现争端时诉诸技术层面处理,就事论事,避免政治因素干扰,这个机制对中国很有利,各种贸易纠纷将正常化,有助于我们建立稳定良好的多边、双边关系。

记者丙:外界盛传中方在承诺中作了一次次让步,对此您怎么看?

教授甲::让步在贸易谈判中并非一个贬义词,它是双方达成共识、找到利益平衡点的必要手段,没有让步,什么也谈不好。其实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在作着让步,主妇在集贸市场买菜要跟小贩讨价还价,就是一种让步,这很正常。让步在谈判中是不可缺少的,最主要的得看谈判结果是否对双方都有好处。比如关税问题我们谈了很久,90年代初中国的关税总水平是46%,要作为WTO的成员是不够格的,我们承诺降低关税,并不断兑现,目前关税总水平已降至15%左右,而这些年我们的关税收入没有减少而是大幅增加,关税体制趋于规范,逐渐向国际惯例靠拢,这说明所谓的让步是与对外开放的程度相适应的,降税不是单方面的让步而是我们给自己补课,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进步。改革开放之初即这场复关和入世谈判之前,我们自主决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吸引外商,难道说那都是让步吗?不要因为在谈判中让了步就加以猜疑、指责。

记者丁:有人不太赞同“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观点,您是什么态度?

教授甲:我认为在全球化的形势下,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是大势所趋。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很多问题上要立足这个国情来考虑。中国从一个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发展,必须要成为世界经济主流的一部分,否则就会被打入另册,面临“边缘化”的危险。入世是一个很难得的契机,我们应该抓住它。

记者甲:有人说入世后中国面对的一个最大变化是从此将被纳入一个规则体系,您觉得我们能适应这种变化吗?怎样才能更好地适应?

教授甲:要适应这种变化很困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习惯于在规则面前躲着走,或者对规则采取实用主义,由此造成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走私、骗税、官员腐败、假冒伪劣等现象都是因为缺乏规则意识和信用意识。所以入世后政府部门也好,企业也好,出现不适应是可以预见的,但这一关必须要过。许多事情积重难返,仅仅凭自身的力量去解决往往不行,而一个健康有效的外力则可能推动我们完成那些想做却迟迟做不成的事。

至于如何适应,我想一是按照国际通行规则清理、修订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这里要强调一点,现在有个认识误区,以为入世后全社会都要来认真学习WTO各项规则,实际上更要学习依循WTO规则而建立的各种法律政策。一个普通老百姓,你让他把厚厚一本WTO有关协议、规则都弄懂,太不现实,这是专业人士的任务。但作为中国公民,在入世后需要了解和熟悉身边经过修订和完善的法律法规,这才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二是全民族都要培养规则意识、信誉意识,这是确保我们履行承诺的基础。三是要继续坚决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不法行为,否则,规则的实施就成了一句空话。

记者乙:目前对入世后的利弊得失众说不一,您认为判断这件事的标准应当是什么?

教授甲:我一直认为入世后既不会遭遇洪水猛兽也不会一夜之间发生经济奇迹。判断入 世利弊的标尺,应当看它是否有力地维护本国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利益。一些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会因入世后进一步开放市场而受到一定冲击,市场经济就是要优胜劣汰,而且这也是结构调整的需要。但对一些发展时间短、条件不成熟的行业,我们在谈判中还是守住了底线,没有做出什么实质性承诺。比如对金融、保险、电信以及文化领域我们就把握住了开放的“度”。总之,我们已经承诺的,一定要做到;我们承诺了但现阶段还达不到的,则争取了时间表;我们不能做到的,那就坚决不做。毕竟,我们顺应的是全球化而不是什么一体化,20多年对外开放,中国并没有丧失一点主权,我们主要的经济手段还保留着,根本利益不会受到损害。入世也一样,总体上利大于弊。国家主席江泽民指出,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这对中国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很大的挑战。他强调,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只有建立起与国际通行规则相适应同时又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经济贸易管理体制,才能更好地发展本国经济,更好地开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

记者丙:今年2月21日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30周年,请教授您给我们讲一下中美关系发展的历程和发展前景。

教授乙:

展示CAI课件: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周恩来迎接尼

卡特欢迎邓小平

江泽民主席在上海迎接布什

江泽民主席与布什总统

江泽民与布什总统会晤

1972年2月21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对中国进行了历史性访问。从此中美结束了相互隔绝的状态。此后,美国前总统福特、里根、乔治·.布什、克林顿也先后访问过我国。2002年2月21日,即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对中国进行历史性访问30周年之际,现任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开始对中国进行了两天的工作访问。

30年来,中美关系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但总的看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中美两国国情不同,存在一些分歧是正常的。历史证明,中美之间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分歧,但更有广泛而重要的共同利益,中美可以共同做许多事情。只要双方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的精神,就能缩小分歧、扩大共识,推进两国的合作。

记者丁:中美关系最敏感的问题是台湾问题。布什在讲话中把台湾称作“共和国”是一个口误吗?美台的关系到底怎样?

教授乙: 2002年4月5号,在美国国务院举办一个涉及关于美国自由贸易谈判的听证会,包括有一些企业家参加。布什有一个讲话,提到对美国的重要性,包括经济、政治各方面,其中有中国和台湾“共和国”。最近美国国务院的官员对此提法做了解释,认为这是口误,是布什犯的一个错误。如何看待呢?我认为,一方面,布什本人可以说经常有口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内心对台湾独立的倾向。美国的对台政策大家都很清楚,不用追溯历史。小布什上台以后,从共和党的理念出发,从小布什的过去一些言论出发,内心是倾向于台湾独立的,包括美国有义务保卫台湾的话都说过。而且他上台以后,对台军售逐步升级,量也有扩大,同时美台军事方面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层次越来越高。同时,我们也看到,也不能太高估这个事情,美国从内心来讲,尽管倾向于台湾,但是因为他和中国大陆的关系涉及到美国最根本的利益,也就是说,美国同中国大陆的关系,中国大陆对美国的利益和台湾对美国的利益是不能相比的,不仅是经济利益,涉及到全球的问题。尽管内心有这种倾向,但是实际上没有办法明目张胆地破坏美国坚持了二十多年的“一个中国”的政策,因此,有这种倾向,也不用过于夸大,过分担心。

记者甲:请问台湾问题会不会无休止地拖延下去?我国对台湾问题持何种态度?

教授乙:江泽民主席在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对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我们都坚决反对。台湾前途系于祖国统一。我们再次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尽早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我们愿与台湾各党派和各界人士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交换意见。江泽民说,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两千三百万台湾同胞是我们的手足兄弟,没有人比我们更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贯彻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的。中国人民将义无反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江泽民说,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复兴,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我们坚信,通过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的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记者乙:美国一心想对伊拉克动武,将萨达姆赶下台,现在的情况到底怎样? 教授丙:

展示CAI课件:

美军在伊拉克门口进行“沙漠之春”演习

科威特沙漠中的美军营地

长途飞行的美军B-2隐形轰炸机进行空中加油

布什:向伊拉克开炮

美特种兵按计划将空降到巴格达 被摧毁的伊拉克核反应堆

驻科威特美军观察伊拉克境内动向

卡塔尔美军基地探秘

有点“娇气”的“聪明炸弹”

2002年11月13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决定无条件接受联合国安理会关于伊拉克武器核查的1441号决议。1441号决议是联合国安理会11月8日一致表决通过的,这一决议是美英两国应俄罗斯、法国和中国的要求,在对原决议草案进行修改后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通过的。决议一方面强化了对伊武器核查机制,同时也为阻止美国单方面对伊动武,维护以安理会为核心的集体安全机制以及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

记者丙:据说2002年11月21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开幕的北约首脑会议也把倒萨作为会议的主题,是这样吗?

教授丙:

展示CAI课件:

北约首脑峰会开幕

东扩倒萨成两大主题

美军F-16战机参与了北约峰会的安保工作 布拉格警察如临大敌

美战机将参与巡逻确保北约峰会安全召开

布拉格城堡将成为北约峰会宴会会场

美国总统布什飞抵捷克首都布拉格 捷克警察在布拉格街头巡逻

2002年11月21日,为期两天的北约首脑会议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开幕,来自北约19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会议。北约在这次布拉格峰会上宣布了其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东扩名单,在10个候选国中,北约将邀请包括立陶宛、爱沙尼亚、拉托维亚在内的7国入盟,使成员国从目前的19个增加到26个。按照扩大进程,被邀国家将在20 04年正式 8 加入北约。当前国际形势的伊拉克问题以及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也将成为本次会议的主要话题。美国总统布什当天在与捷克总统哈韦尔联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是对世界和平的威胁”,他希望北约盟国能支持美国解除伊拉克拥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行动。布什同时表示,目前北约的敌人是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北约应该调整其冷战时期的战略重点,致力于应付“真正的威胁”,特别是“全球恐怖主义”的威胁。

记者丁:联合国以前不是对伊拉克进行过武器核查吗?这次核查与上次有什么不同? 教授丙:

展示CAI课件:

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核查大事记

1991年至1998年,联合国先后派出200多个武器核查小组到伊拉克进行了400多次调查,销毁了一系列导弹、导弹发射装置、化学武器以及用于制造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材料和设备,历经多次武器核查**。

1991年 :

5月1日,联合国宣布,以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为首的联合国销毁伊拉克化学、生物和核武器特别委员会(特委会)组建完成。

5月14日,特委会第一批由34名专家组成的技术小组抵达巴格达,开始对伊境内核设施进行实地核查。

5月17日,联合国秘书长向安理会提出一项销毁伊拉克武器的三阶段计划。

1992年: 7月5日,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要求进入伊拉克农业部大楼搜寻有关武器的材料,遭到拒绝。到26日,伊拉克一直禁止联合国核专家进入伊农业部。

1993年:

6月11日至7月19日,伊拉克多次表示反对核查小组在其一些弹道导弹试验基地安置永久性摄像监视装置。

11月26日,伊无条件接受联合国安理会关于长期监督伊拉克武器生产的第715号决议。

1997年:

10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134号决议,要求伊拉克无条件允许特委会和核查小组进入伊的任何地区、设施进行检查。29日,伊决定禁止特委会和武器核查组内的美国人进入伊领土。

11月20日,伊拉克宣布允许特委会“原班人马”返回。第二天,伊拉克宣布禁止核查人员进入“总统府邸”。

1998年:1月12日,伊禁止以美国人斯科特·里特为首的军事核查小组进行核查,引发当年第一次核查**。

2月20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抵巴格达进行调解。

23日,安南同伊拉克达成协议,核查人员可以自由地、不受限制地进入包括8个总统府邸在内的任何地点。

3月26日至4月2日,联合国特别小组对伊多处总统府邸进行核查。特委会证实伊方面给予了合作。

10月31日,伊拉克决定完全中止同特委会任何形式的合作,包括特委会在伊境内的武器监测工作。

11月5日,安理会通过第1205号决议,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全面恢复与联合国所有武器核查人员的合作。14日,伊拉克接受决议。

12月17日,英美对伊发动了代号为“沙漠之狐”的军事行动,伊拉克随后中断与特委会的合作。

1999年:12月17日,安理会通过第1284号决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监督、核 查和视察委员会(简称“监核会”),代替名存实亡的“特委会”负责对伊销毁生物、化学武器和弹道导弹的核查,但一直遭到伊拉克的拒绝。

2001年:

2月26日,联合国与伊拉克关于恢复对伊武器核查问题会谈在纽约举行,这是自1998年12月以来双方首次直接接触。此后双方进行了多次会谈,没有取得进展。

2002年:

8月1日,伊外长致信安南,邀请联合国“监核会”主席汉斯·布利克斯访问伊拉克,并希望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能“在双方同意的最早时间内”抵达巴格达。

9月16日,伊拉克宣布无条件接受联合国武器核查。

11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伊拉克武器核查问题的第1441号决议。

11月13日,伊拉克接受安理会第1441号决议。

联合国出台对伊1441号决议具体工作日程表

联合国安理会2002年11月8日一致通过第1441号决议,伊拉克必须在决议通过后30天内,即12月8日前向核查人员提交有关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情况的报告。现在联合国已开始按照具体时间进度表展开工作。具体如下:

11月5日:伊拉克必须接受并保证遵守新的武器核查条件。

11月18日:联合国首席核查人员汉斯·布利克斯国际原子核能机构主席罕默德·埃尔-巴拉迪率约24名技术人员抵达巴格达,在当地建立通信及运输设备及相关办公室和实验室。

11月25日:由约12名武器检查人员组成的先遣小组预计抵达巴格达,开展一些准备工作并进行实地考察。

11月27日:开始核查,并着手准备详细的工作报告,于60天后完成。其中伊拉克有任何违反决议的地方都必须立即上报。

12月8日:伊拉克必须向联合国安理会呈上一份“全面、精确、完整”的报告,阐述其研发和处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能作军用武器的民用物资的计划。

12月23日:武器核查人员必须重新开始核查工作。80至100名核查及后勤人员达到伊拉克。

2003年 1月27日:武器核查人员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工作报告的最后期限。

根据联合国新决议规定,伊拉克将无条件接受武器核查人员进入其境内开展核查工作。届时,核查人员将可以在任何时候,前往伊境内任何地方进行检查。该决议还警告伊拉克,如果不接受,他们将面临“严重后果”。此前,美国方面也明确表示,如果伊拉克不能与武器核查人员合作,就意味着新战争的开始。

展示CAI课件:

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核查所用的尖端技术

侦查机U-2能够探测到那些卫星

配置在监视器上的摄像机是“合法”的 不能探测到的详细信息。

设备,能够将真实图片传送给指挥部,通过特殊滤纸提取的空气样本 核查员还要进行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能够取到大量沙漠尘埃 就是计数并标明所有

也有可能取到少量的化学、可能被用来制造致命材料的项目,生物或放射性物质 但最大的困难还是要找出这些项目

高空千里眼”——双子卫星

拖着这种设备在地面上穿行能够

发现地下的非常规设备

11月27日,大批记者在联合国武器核查

人员正在核查的一家名为“阿达哈迪”的 整个核查过程不允许任何记者随同采访。工厂门外等待采访核查人员。

11月27日上午,武器核查人员开始工作

武检人员进入核查地点

联合国核查小组在巴格达举行记者招待会

萨茹德宫殿

核查团深入萨达姆官邸内部 未发现任何可疑问题

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2002年11月27日已开始在伊拉克的武检任务。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表示,武检人员的工作有了良好的开始。联合国首席武器检查员、瑞典外交官布利克斯26日向联合国安理会汇报了他巴格达之行的结果和恢复武器核查的准备情况。基本设备和一组武器核查人员已在巴格达安排就绪,近四年来对伊拉克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首次核查按预定日期开始。他表示,希望一个月内能使这支由100多人的检查小组全面投入工作,而这次核查也是一项艰巨任务。

综上所述,本次核查有四大特点: 武器检查人员行动计划保密 ;总统府和行宫也列入检查名单;查明是否拥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是重中之重;安理会现任主席中国大使强调联合国作用。安理会现任主席中国大使王英凡说:“总的看法是,布利克斯博士和他率领的小组在伊拉克短暂停留期间所做的工作现在看来是良好的。目前一切顺利。我认为这是大家的共识。”他说:“我们强调我们需要伊拉克政府的合作来实施联合国各项决议,特别是安理会最新通过的第1441号决议。我们要求全面合作和全面执行。我们需要来自伊拉克当局的合作。”

美国表示,如果伊拉克实质性违反了安理会的最新决议,美国将可能对伊发动战争。对此,王英凡对记者郑重表示,安理会作为一个整体将就伊拉克是否违反了自己的义务做出决定。王英凡还说,这样的讨论只有在检查人员就伊拉克的表现提出报告后才会进行。预计,武器检查专家的通报将在明年1月末后才会进行。

记者戊:面对美英等国的压力,伊拉克目前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教授丁:

展示CAI课件:

经历10余年制裁下的伊拉克

伊反美宣传画:萨达姆刀砍布什布莱尔

巴格达街头日前展出一幅“政治讽刺”宣传画,对抗美国及其盟国要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的战争叫嚣。这幅宣传画上描绘了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正手举大刀,奋力向一只“三头蛇身”的怪物砍去。而怪物的三个脑袋,从左至右分别是英国首相布莱尔、美国总统布什和以色列总理沙龙。随着美国攻打伊拉克的风声越来越紧,巴格达展出这幅宣 传画的寓意不言而喻。

伊拉克军队在巴格达大街上游行,向国家元首表示效忠

在美国可能军事打击伊拉克的警报频频拉响之时,伊拉克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这片曾经孕育出光辉灿烂的两河流域文明的土地上,2200万伊拉克人已经经历了10余年的经济制裁,他们的生活是否像外界所披露的那样,贫穷落后而又充满危险?

10多年的制裁已经使伊拉克百业萧条,经济、社会百废待兴,普通百姓心情压抑。他们还要担心是否会不断遭受美国新一轮军事打击,对解除制裁已不抱多大希望。

教师小结:专家教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时事政治教育课,我认为,集中到一点就是,国家力量和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知识抢答

(把班上的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对本内容的知识点进行抢答,优胜者给予奖励。题目由主持人用CAI课件显示。)

教师总结(略)。

当代国际社会教案 篇2

命题趋势:从最近几年全国及各地高考试题的考点分布看, 本专题的重点有: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联合国、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时代的主题、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从考查的形式看, 本专题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均出现过, 但以客观性试题为主。

应对策略:在2015年的复习 备考中要注意:

(1) 运用国家主权、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时代的主题、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知识, 说明我国坚持某一具体外交政策的必要性及其说明的道理。

(2) 结合各国的经济、科技政策, 说明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及提高科技实力的重要性。

(3) 运用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 务、时代主题、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知识, 说明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驳斥“中国威胁论”。

(4) 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知识, 分析说明我国政府进行对外交往的必要性, 或者应如何处理某一具

体外交事务。作用

【重难点突破】

1.主权国家的相关知识

2.联合国的相关知识

3.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

4.全面理解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5.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但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抬头,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国家间贫富差距加大, 国际经济秩序不公正和不合理, 竞争日益加剧, 保护主义抬头;周边安全问题极为复杂, 存在民族宗教矛盾、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环境安全、网络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问题, 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为此, 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改变旧的国际秩序, 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6.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7.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典型例题】

1. (2014·新课标全国Ⅰ) 2013年3月,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 授权在刚果 (金) 的联合国维和部队部署专门的军事干预旅, 负责解除当地武装团体的作战能力, 在必要时采取行动保护平民, 并协助刚果 (金) 政府维持地区的安全稳定。安理会上述决议表明

1联合国积极参与成员国刚果 (金) 的和平重建工作2联合国代行成员国刚果 (金) 的部分独立权和自卫权3联合国是成员国以集体方式应对安全威胁的有效平台4联合国把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主要手段

A.13 B.14

C.23 D.24

解析: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联合国宪章规定了联合国本身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原则, 其中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 集体协作。由此可知, 13正确, 24错误。

答案:A

2. (2014·新课标全国Ⅱ) 2014年5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上指出, 中方愿与非方合作建设非洲高速铁路网络、高速公路网络和区域航空网络, 促进非洲大陆互联互通, 并愿提供金融、人才和技术支持。中国对非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

1彰显中非是战略互信、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区域共同体2符合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中非人民的共同愿望3反映了中国是推动非洲经济发展、造福非洲人民的主导力量

4表明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积极拓展中非共同利益

A.13 B.14

C.23 D.24

解析:1中“区域共同体”的说法错误。中国是促进包括非洲在内的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和力量, 3错误。

答案:D

3. (2013·福建) 2012年9月10日, 中国政府公布钓鱼岛以及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 声明将根据中国法律和国际法的有关规定, 稳定推进对钓鱼岛的管理。这表明中国

1坚决捍卫对钓鱼岛固有的主权2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态度3始终不渝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4致力于维护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A.123 B.234

C.124 D.134

解析: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中国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 是在坚决捍卫自己的主权, 维护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1 2说法正确。中国将根据中国法律和有关 国际法的 规定, 稳步推进对钓鱼岛的管理, 说明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3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中国坚决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4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A

4. (2013·重庆) 公共外交是政府外交的重要补充, 其基础是普通公众, 目的在于改善外国公众对本国的态度, 影响外国政府对本国的政策。目前, 我国每年出境旅游8000万人次以上, 普通游客的言行可以带来公共外交的效果, 如举止有度、谈吐得体有正面效果, 大声喧哗、不守秩序有负面影响。由此可见

1公共外交是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体现2公共外交表明公众利益高于国家利益3普通公众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的参加者4公共外交可以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爱国观

A.13 B.14

C.23 D.24

解析:我国公民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两者发生矛盾时, 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2错误。国际关系的参加者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3错误。

答案:B

5. (2013·新课标全国Ⅱ) 在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盟) 区域外的国家中, 中国第一个与东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第一个明确支持《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 第一个确定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这表明

1中国重视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2中国与东盟之间用战略伙伴关系取代了竞争关系3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共同利益高于各国的自身利益4中国对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事务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A.12 B.14

C.23 D.34

解析:当今世界, 形成了国家间既合作又竞争的局面, 2错误。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3错误。

答案:B

6. (2012·新课标全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据外交部统计, 2006年我国出境人员逾3452万人次, 2010年突破6000万人次, 驻海外企业超过1.6万家。2011年外交部开通中国领事服务网, 为出境中国公民和机构提供海外安全信息和领事服务, 这一年外交部门共处理各类领事保护案件约3万起。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1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2国际社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3我国坚定维护本国公民在海外的合法权益4我国与其他国家具有不同的国际法律地位

A.12 B.13

C.24 D.34

解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和机构对外交往日益频繁, 说明国家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 1正确。我国政府加强相关服务体现了我国政府相关活动的根本目的所在, 3正确。从材料中不能得出国际社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和我国国际法律地位高的论断。

答案:B

7. (2013·江苏) 当今世界, 各大国应超越零和博弈、集团政治等旧的思维方式, 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这就需要各国

1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在平等互信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3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4在维护共同利益基础上消除利益差别

A.12 B.13

C.23 D.24

解析: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的外交政策, 1不符合要求。“消除利益差别”说法错误, 4不选。

答案:C

8. (2013·浙江)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 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追求。但是, 在当今世界, 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价值文化等领域在内的“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激烈, 某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虑和猜忌明显加重, “中国威胁论”在一些周边国 家也有一定的 市场。对此,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央反复强调中国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增强综合国力, 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

结合材料, 运用“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有关知识, 阐述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基础的重要性。

解析:这是2013年浙江高考政治学科得分最低的一道主观题。“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属于综合探究的内容, 有些老师和学生对考试说明把握不到位, 对这一内容并未足够重视, 导致考生知识储备不足, 临场心情慌乱。此题对考生的审题能力要求很高, 不利于那些不会审题、只会拿到题目凭感觉作答的学生答题。对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可以理解成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 具体包括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利益、我国的外交政策、当今时代的主题等知识;对于夯实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基础的重要性, 可以理解成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义, 可从增强综合国力、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等角度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1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做出的战略抉择。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以往列强通过侵略扩张而崛起的道路已经走不通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 中国必须同国际社会一道维护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 进一步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化解“中国威胁论”。否则, 中国不可能有改革开放的良好国际环境, 有可能被孤立, 中国梦也将成为泡影。2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 进一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有利于使我国真正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有利于走和平发展道路。

【创新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管辖权是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下列事件中属于我国行使管辖权的是

1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2中国政府派海监船和渔政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3中国和俄罗斯在东海举行“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习4中国驻越南使馆提醒在越公民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A.12 B.13

C.24 D.34

2.妥善应对气候变化, 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和长远发展。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基本框架,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中国自主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比2005年减排40%到50%,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为15% 左右。但中国政府表示坚决拒绝海外监督机构检查其减排进展。由此可见

1我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2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3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4我国尊重主权国家的平等权, 坚决维护世界和平

A.123 B.124

C.234 D.134

3.2014年5月28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西点军校2014年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时表示, 在未来100年内, 美国还要继续领导世界。针对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言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5月2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时表示, 中国在历史上也曾经做过世界老大, 并且还不止100年, 在历史上有兴衰的经验和教训。正反两方面教训使国人今天牢记如同《左转》所言“禹、汤罪己, 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 其亡也忽焉”。中国的中学课本也一直收录汉代贾谊写的《过秦论》, 告诉后人两千多年前盛极一时的秦朝缘何如此之快灭亡, 是因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一让人刻骨铭心的话。这说明, 在国际交往中, 主权国家要适应和平发展的历史潮流, 做到

A.“攻心为上, 攻城为下, 心战为上, 兵战为下”

B.“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C.“以势交者, 势倾则绝;以利交者, 利穷则散”

D.“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4.自1990年到2013年4月, 中国共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23项, 累计派出维和人员上万人次, 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这充分表明

1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力量2中国履行其肩负的国际责任能力不断提高3中国协调发展中国家关系的作用显著增强4各国的根本利益因维和而趋于一致

A.12 B.23

C.34 D.14

5.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 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14年5月20日至21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并出席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访华期间, 两国元首共同出席了“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习开幕式, 双方签署了约50项合作文件, 数量之多创 历史纪录, 既包括分量极重的《中俄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 也包括被称为“世纪大单”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两国加强合作主要是因为

1中俄两国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2中俄两国人民存在着传统友谊3我国一贯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4我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A.13 B.23

C.14 D.24

6.2014年5月5日, 李克强在非盟总部演讲时, 提出了中非合作的“461”框架, 作为中非全面合作升级的基本准则、方针及措施。“461”框架即坚持平等相待、团结互信、包容发展、创新合作等四项原则, 推进产业合作、金融合作、减贫合作、生态环保合作、人文交流合作、和平安全合作等六大工程, 完善中非合作论坛这一重要平台, 打造中非合作升级版, 携手共创中非关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上述事实说明

A.我国在经 济全球化 中发挥着 主导性作用

B.我国坚持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走和平发展道路

C.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D.维护我国的发展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7.2014年上半年, 我国通过一系列重大外交行动, 将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等工作密切结合, 科学统筹, 综合施策, 践行亲、诚、惠、容的理念, 开辟了中国外交科学发展的新境界。这表明

1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2我国致力于发展同周边国家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3我国加强同发达国家的战略对话, 缔结发展中国家战略联盟4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策略

A.12 B.23

C.14 D.34

8.2014年3月8日, 马来西亚飞往北京的MH370航班与地面失去联系, 引发全球关注。“只要有一线希 望, 就绝不放 弃”。为了机 上154名中国公民和其他外国公民, 中国政府大规模运用海空力量辗转搜救于无垠汪洋。在这场空前的国际大营救中, 一些国家故意隐瞒信息、婉拒开放领海等不和谐做法, 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材料反映出

A.世界多极化在艰难曲折中日益形成和发展

B.基于人权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国家 合作的基础

C.国际关系的多样性取决于国家间 利益的复杂性

D.国家利益不是抽象的, 归根到底是人民的利益

9.某校高一的同学们准备参加主题为“与邻为伴, 合作共赢”的演讲, 下列选项最能支持演讲主题的是

A.我国为叙利亚销毁化学武器提供海运护航

B.大陆与台湾签署《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C.我国与中亚四国谋划布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D.日本修改教科书, 错误宣示岛屿主权, 中韩提出抗议

10.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2014年3月26日, 习近平访 问法国。50年弹指一 挥间, 尽管国际局势和两国各自都经历了很大变化, 但两国都追求和尊重文明多样性, 都视对方为重要合作伙伴, 都始终坚持友好合作的大方向, 中法关系始终充满活力, 日益走向成熟。其政治依据是

1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2中法两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4共同构建和谐世界已成为中法两国的共同愿望

A.12 B.13

C.23 D.24

11.2014年1月22日, 习近平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 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 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 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 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这是因为

1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内容之一, 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2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 尊重其他国家的国家利益3我国致力于国与国之间用合作关系取代竞争和冲突关系4我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

A.12 B.14

C.24 D.34

12.2014年3月24日, 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在荷兰海牙举行。峰会以“加强核安全、防范核恐怖主义”为主题, 共有53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以及国际组织负责人与会。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介绍中国核安全 措施和成就, 阐述中国关于“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的核安全观, 呼吁国际社会携手合作, 实现核能持久安全和发展。中国之所以秉持这一观点, 是因为

1核安全会消除军备竞争, 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2核恐怖主义会增加国际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 不利于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3核恐怖主义会助长强权政治, 导致世界战争不可避免4核安全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

A.12 B.13

C.24 D.34

二、非选择题

13.我国是传统的陆权国家, 海洋国土观念淡薄, 对海洋问题长期缺乏足够的重视, 加之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我国的海上形势日趋严峻、复杂, 其中尤以我国与周边海上邻国的海洋权益争端为甚。当前, 钓鱼岛主权是我国维权任务的重中之重, 考验着我国的智慧和实力, 钓鱼岛问题的解决方式及其所产生的后果, 将对黄海、南海问题产生重大影响。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 有一位西方记者提问:中国政府一直宣称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但为什么不承诺在钓鱼岛和南海争端中放弃使用武力?

假设你是外交部新闻发言人, 你该如何回答?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阐述理由。

14.1991年11月, 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 中华台北和香港 (1997年7月1日起改为“中国香港”) 以地区经济体名义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PEC)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3年来, 中国一直以亚太地区为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依托, 同时, 又用自身的快速发展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促进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2014年, 中国将抓住APEC在中国办会的契机, 积极唱响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主旋律, 构建成员间更紧密的伙伴关系, 努力为本地区的长远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 使亚太地区继续在世界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结合材料,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 分析我国做法的依据。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防空识别区和领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二者有着本质区别。领空是指处在一国主权支配之下, 在国家领土之内的陆地和水域之上的空气空间;防空识别区一般是沿海国面向海洋方向上空在领空之外划设的区域, 即防空识别区往往在领空之外划设。防空识别区主要体现了自卫权, 1不选。3主要体现的也是自卫权, 不选。

2.A从材料 第一句可 以看出, 1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独立权, 这一权利在我国外交政策中的体现就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23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发展问题不是和平问题, 4错误。

3.B 国 家 利 益 是 国 际 关 系 的 决 定 性 因素, 一国追求自身利益, 不应该损害他国正当利益和人类共同利益。

4.A材料没有指出维和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 3和本题无关。4本身错误。

5.C 共 同 的 国 家 利 益 是 国 家 合 作 的 基础, 1正确, 排除 B和 D。3本身错误。

6.B其他三个选项本身错误。

7.C结合材料“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等工作密切结合”可以判断2说法是片面的。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3错误。

8.C国家利 益是国际 关系的决 定性因素, 复杂的利益关系是不同国家在这一事件中采取不同做法的根本原因。

9.C叙利亚不是中国邻国,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抗议是维护国家主权和 领土完整, A、B、D不选。

10.B2与材料无关。4本身错误。

11.B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 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尊重其正当的国家 利益, 2错误。竞争、合作、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3错误。

12.C1中“消除”说法错误。3中“战争不可避免”说法错误。

13.回答: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主张通过谈判对话和友好协商而不是武力威胁来解决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 但不会在钓鱼岛和南海争端中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这与和平发展并不矛盾。

理由:1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自卫权和管辖权, 任何国家受到外国武力攻击时, 均有权进行自卫。2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 的决定性 因素,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钓鱼岛、南海问题涉及我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 我国的和平发展决不会以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为代价。3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必要的军事斗争准备反而能威慑敌对势力, 维护国家安全, 促进区域和平发展。 (第三个要点如果从外交政策的决定性因素, 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基本准则分析, 言之有理亦可)

14.1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积极利用亚太经济合作创造的良好条件来发展自己, 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2我国外交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 致力于增强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致力于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 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的稳定与世界和平。4我国倡导开放包容、互利共赢, 助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专题七 当代国际社会 篇3

1. 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权 利&含 义&举 例&独立权&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一国可以自由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进行自卫战争&平等权&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各国在国际上的法律地位平等;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在外交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自卫权&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防御(国家使用自己的一切力量进行国防建设,建立军队、建筑要塞,以防外来侵犯)和自卫(即当国家受到外国攻击时,有权进行自卫等)&管辖权&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对本国公民和物的管理;对居住国外的侨民和驻外使馆的管理&]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

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是主权国家应该履行的义务而不是行使独立权的表现。

【重要提示】 国家主权对实现人权有决定性作用。主权是人权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国家的主权是该国人民享有人权的前提;人权是主权的体现,“人权高于主权”是一些西方国家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借口,是错误的。

2. 政府间和非政府间的区分

[&政府间的国际组织&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参加的主体&国家(政府)&民间各界人士&与会者的身份&主要是政府首脑、外交部长等官方人士&一般是民间各界人士&举 例&联合国、欧盟、东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约、上海合作组织、世界银行、北美自由贸易区、非盟、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奥委会、国际红十字会、万国邮政联盟、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同盟,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

非政府组织,按照最为权威的联合国的经济暨政治理事会1950年的决议:任何国际组织,凡未经政府间协议而建立,均被视为是为这种安排而成立的非政府国际组织。包括独立组织,民间组织,第三部门,志愿协会。

3. 对联合国认识的误区

①联合国的作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注:不是始终发挥积极作用,在成立初期,常被美苏争霸所利用)

②联合国的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审议机构)、安理会(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实行大国一致原则)

③中国与联合国: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进行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项工作(不是支持联合国的所有工作)。我国对联合国的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也从联合国及其有关组织得到有益的支援。中国在联合国的活动表明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国家。

4.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①国际关系的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等。

②国际关系的形式:是多样的,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其基本形式。

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任何国家都不应该以维护本国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干涉别国的内政。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5.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①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但是威胁和平的因素仍然存在,世界人民争取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②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尤为紧迫。世界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质量,注重可持续发展。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继续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南北发展不平衡还在扩大。

③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⑤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识记)。

6. 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认识

①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世界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向(注:不能说当前世界已经是多极格局),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俄、日、欧盟等都有成为未来多级格局中的一极的可能,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而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这必然导致各国竞争加剧。

②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世界各国把竞争重点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以经济、科技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③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措施:要大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增强国家实力。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要着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7.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①制定依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②基本内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8.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①要坚决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②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断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注: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伙伴关系不是结盟关系)

③要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不称霸。

[【解题方法指导】]

例1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参加的国际组织大大增多,国际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下列选项中均属于我国参加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是( )

A. 国际奥委会与联合国

B. 北约与世界卫生组织

C. 亚太经合组织与国际红十字会

D. 世界银行与上海合作组织

误区指导 本题易误选A项,错在把国际奥委会当作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解题技巧 按照“从问题限定词入手,做到题干与选项相符”的原则,较好地使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国际奥委会与国际红十字会属于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我国不是北约成员国,故排除A、B、C项。

答案 D

例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以下简称“执董会”)于北京时间2010年11月6日晨7时30分就份额和治理改革一揽子方案达成一致。根据该方案,我国份额占比将增加2.398个百分点至6.394%,排名从并列第六跃居第三。该方案将实现向有活力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转移份额达6个百分点,基本满足G20匹兹堡峰会所要求的目标。这表明( )

①中国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②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③国际新秩序已经形成 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nlc202309032240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误区指导 准确把握国际社会的大局有利于对纷繁芜杂的国际事务、国际关系形成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判断。

解题技巧 ①③说法与事实不符,故选D项。

答案 D

例3 自利比亚战乱以来,联合国安理会积极斡旋调停。并于2011年10月27日举行投票表决,全票通过了结束国际社会在利比亚一切军事行动的决议。此项决议的生效时间为利比亚时间10月31日晚11时59分。安理会的15个理事国一致赞成,在该时间以前撤销对利比亚的禁飞区管制,并结束一切旨在保护抗议民众的军事行动。上述材料表明安理会( )

A. 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组织

B. 是联合国的审议机构

C. 负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

D. 自成立以来,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始终发挥着积极作用

误区指导 联合国问题是高频考点。对联合国和安理会,同学们常有错误认识。要详细了解联合国的历史、宗旨、原则、作用、主要机构特别是联大和安理会及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等知识。

解题技巧 安理会是联合国的机构之一,本身不是国际组织,故排除A项。联合国大会才是其审议机构,故排除B项。D项错在“始终”二字。

答案 C

[【考题预测】]

1. 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10年来,先后对阿尔及利亚、伊朗、印尼、巴基斯坦、海地等国开展了十多批次国外救援行动,成功救出60多名幸存者,医治4万余名伤病灾民,深获好评。2011年3月14日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国际救援队又第一时间赶赴日本灾区开展救援。这表明( )

A.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决定力量

B.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C. 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D. 中国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2. 苏丹内战发生后,联合国积极调停。根据苏丹北南内战双方2005年达成的《全面和平协议》和2011年1月的公投结果,2011年7月9日,南苏丹正式宣布独立。2011年7月14日第六十五届联合国大会就是否批准南苏丹加入联合国举行全会讨论,并对有关南苏丹加入联合国的决议草案进行审议表决,结果以鼓掌方式一致通过决议,接纳南苏丹共和国为联合国第193个会员国。这表明( )

①南苏丹共和国将成为一个新的主权国家,政权是该国的生命和灵魂 ②南苏丹共和国将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同其他主权国家平等的权利 ③南苏丹共和国将享有以和平方式解决同苏丹共和国之间的争端的权利 ④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3. 2011年2月柬泰边境冲突发生后,中方细致地做了双方的工作,建议双方务必保持冷静、克制,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通过协商解决彼此分歧。这表明( )

①世界的和平局面是不稳定的 ②我国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维护周边和平稳定是中国作为超级大国应当担负起的责任 ④我国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 2011年8月13日在印尼万鸦老闭幕的东盟与中日韩(10+3)经贸部长会议和东亚峰会(10+6)经贸部长非正式会议上,建立亚洲区域范围自由贸易区的倡议再度被提上日程。会上,中国和日本提出了加快“东亚自贸区”(10+3)和“东亚全面经济伙伴关系”(10+6)的联合提案。这说明( )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中日韩和东盟各国加强合作的基础 ②竞争、合作是中日关系的基本形式 ③中日都十分重视巩固同东盟的盟友关系 ④谋发展、促合作是当今世界的潮流所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5. 2011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中美签署联合声明,要求双方促进高层交往,通过对话推动双边关系,建设全面互利的经济伙伴关系。两国元首均深信,和谐稳定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整个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上述材料表明( )

①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④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中美两国外交政策的共同目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6. 2011年10月15~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的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之所以重视文化强国,是因为( )

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文化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我国主张在文化上各国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7. 2011年,我国继续开展全方位外交,与各国加强联系、深化合作和积极交流,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表明( )

A. 我国已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一极

B. 维护国家主权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C. 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D. 加强国家间的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场

8. 下列做法中,最能够体现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立场的是( )

A. 参加G20峰会,同与会各国讨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等重要问题

B. 派出护航编队执行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保护各国商船安全

C. 进行神州八号、天宫一号等航天发射,实施和平利用太空系列工程

D. 顶住国际压力,按照我国的发展水平和经济现状自主确定汇率政策

9. 近几年,各国在探索太空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美国计划重返月球、印度、日本也发射了自己的月球卫星、中国发射了嫦娥一号、二号、神八、天宫一号······中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这表明( )

①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科技竞争 ②当前国际形势渐趋紧张,呈现出对抗与冲突的复杂格局 ③当前国际竞争越来越多地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 ④印度、日本、中国已经成长为多极化格局下挑战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重要一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0. 继建设“和谐社会”之后,我国又提出建立“和谐世界”新理念,其政治意义有( )

①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有利于杜绝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 ③有利于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 ④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 “亚太经合组织(APEC)低碳技术与产业合作论坛暨2011南京国际技术转移大会”于2011年10月20~21日在南京召开。本次论坛围绕低碳技术,以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四大领域为重点,邀请了美、澳、港、加、日、俄、新、马、泰、印尼等10个APEC经济体及其他16个国家共100多位学者、专家和机构代表前来参会,与会代表通过了《APEC低碳技术与产业合作论坛南京倡议书》(简称《倡议书》),将推动建立“APEC低碳技术合作及转移信息中心”,开展与低碳技术相关的信息交流共享、项目合作、技术转移、能力建设、考察交流及研讨会等活动,为各成员共同发展低碳技术、开展产业合作创造条件。

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各国积极参与论坛交流、通过《倡议书》的原因和意义。

12. 2011年10月3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6届大会表决通过了关于接纳巴勒斯坦为教科文组织成员的决议。中方对该决议投了赞成票。11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举行例行记者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进一步表明了中方的观点:中方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认为独立建国是巴人民不可剥夺的合法权利,是实现巴勒斯坦、以色列两个国家和平共处的基础和前提,有利于中东地区的长治久安。中方一贯反对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地上修建犹太人定居点。中方支持国际社会加大劝和促谈努力,争取巴以早日重开谈判。我们希望有关各方从中东和平的大局出发,继续努力推动巴以和谈,继续支持教科文组织发挥重要作用。

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在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问题上的外交立场。

13. 2011年9月21日,美国国防部国防安全合作局宣布已正式知会国会有关对台湾军售计划,包括为台“改装”其现有F-16A/B型战斗机、售台军用飞机零配件并提供有关训练项目,军售总价值约为58.52亿元。根据此项计划,美国将为台湾145架F-16A/B型战斗机提供有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AESA)等最新装备,以及其他相关设备、零配件等。同日,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紧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

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回答:假如你是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你认为在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时表达哪些观点是最适宜的(在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原则下)。

当代国际社会教学反思 篇4

本课复习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是当代国际关系中诸多矛盾的两个聚焦点,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是时代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外部条件。只有把握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才能正确认识当代国际社会、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的作用和我国的对外政策的宗旨等问题。

讲透这一重点,一要解释和平问题的概念及其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含义和原因,讲清楚和平、发展不等于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二要解释发展问题的概念及其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含义,三要阐明当今世界各国人民面临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任务。

2、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一个国家能否在经济和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综合国力,说到底就是国家力量,即捍卫本国利益的能力。正确认识综合国力的竞争,有助于坚持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和“科教兴国”战略,有助于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加速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突破这一重点、难点,首先要讲综合国力的含义、主要内容;其次要讲清经济力、科技力已成为决定的因素;再次要讲清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意义;此外,要讲清当代世界各国都在调整发展战略,以求增强综合国力。在讲解这一重点、难点时,还要适当补充有关综合国力竞争的实例性材料,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中掌握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增强国际竞争意识。

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点

首先,外交是内政的继续和延伸,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其外交政策,外交政策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在国家对外关系中的反映,而且是实现国家对外职能的手段。因此,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国家,性质、国家利益有密切的关系。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同时,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屈辱外交的历史,开始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新历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活动进入了建国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不仅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且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这又是一个现实问题并且与日常的国际政治息息相关,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讲述这个问题,要注意归纳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基本点。

4、作为复习课,讲解时不必面面到,应该突出重点,抓住常考考点,大胆放弃没有考过的考点。

5、采用讲练结合的形式,加以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练习的挑选应结合高考题或模拟题,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6、作为复习课,本课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说的机会少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还需要加强。作为农村高中的学生,还需要老师加强引导,让他们逐步体验知识,拓展他们的思维,引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所以,提问学生应该多一点。

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合作与竞争教案 篇5

奉贤区曙光中学 政治组

刘小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懂得国际关系变化的决定因素,理解当代国际关系中国际竞争的实质及当代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作用;结合学生探究活动,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形成对某一问题的正确认识与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我国在国际关系变动中的做法与实践,增强学生对我国制定对外政策及对外交往活动的认识,引导教育在个人的对外交流活动中自觉维护我国的安全与利益,增强个人的国家意识与观念。教学重点:当代国际竞争特点与实质及国际关系发展的突出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对影响国际关系变化中的决定性因素的理解与掌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对外交往中的做法,增强学生对我国国家的认同感。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学生时事演讲 导入 幻灯:课题

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不断提高,对外关系持续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已与世界上150多个国家与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这些成果的取得对我国的长期稳定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从历史和战略的角度来看,中美关系的发展不仅对两国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而且对整个世界产生着重要影响。今天我们就以“中美关系”为话题,一起探讨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

师:先有请我们同学带领大家一起回顾“中美关系发展的历程” 学生演示介绍“中美关系发展的历程”

教师根据学生的资料,展示“中国四代领导人”图,引出以下问题:

中美关系发展历经中国四代领导人,这期间两国关系发展跌荡起伏、时好时坏,那么,大家想一想:中美关系亲疏冷热其变化的因素有哪些?你认为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2~4个同学)学生可能回答:台湾问题(美国对台出售武器、支持“台独”势力等)地缘因素、经济因素(美国认为中国是一个威胁,中国的发展崛起让美国感到不安全、中国的发展威胁到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人权问题等

师:总结肯定同学的回答。进一步设问:中美关系可以因某一问题变好,也可以因同一问题变坏,这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师生共同探讨总结)

“中美关系”中“台湾问题”始终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基本因素之一。中美正式建交的重要政治基础是中美之间关于“台湾问题”的三个联合公报。每当出现美国违背三个联合公报原则的行为时,中美关系就会出现紧张。这其中最本质的原因是什么呢?“国家利益”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主权,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我国政府不会允许美国或任何第三方国家在台湾问题上有任何干涉行为。同样,在解决台湾问题的过程中,又可能会触及美国已有的国家利益,出于对自身已有的国家利益的保护和未来国家利益的考虑,美国对台湾问题又不可能甘心坐视不管。所以在台湾问题上,虽然有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但美国仍然会反复无常,对台湾与大陆的最后统一制造麻烦与障碍。因此,中美关系不可能始终表现为一种状态,总是有紧张有缓和,有合作有矛盾冲突等。

幻灯:共同利益与不同利益对国与国关系的影响。邱吉尔名言。

本质上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决定因素。

师生在前面探讨的基础上结合教材总结归纳。

一、当代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的含义 国际关系的内容

国际关系的形式

国际关系变化的决定因素

幻灯演示:“中国驻南使馆被炸”“中美撞机事件”侵害我国国家利益

讨论:在竞争日益的国际社会中,我国依靠什么来维护国家利益?中国凭借什么真正屹立于世界?为什么?(3~5分钟)交流:(3~5分钟)学生回答:(1)美国侵犯中国,凭的是其超级大国的实力,我国要维护国家利益,也必须不断发展我国壮大我们的实力。

(2)我国的经济实力不够强,必须通过不断发展经济来增强我们的实力。

(3)我们的技术不够发达,所以在对外贸易中频频遭受美国的起诉,利益受损,所以应该加强科技的发展。

(4)应该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大部分是美国人,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美国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将其他国家很多优秀人才吸引到了自己的国家。

(5)健全的民主法制制度,政治体制等。(6)现代国际社会,影响国际安全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单凭中国一个国家的力量很多时候是不能起作用的,所以必须通过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来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教师总结:在我们同学看来,维护国家利益离不开强大的“武力”(军事实力),在中美关系中,美国只所以敢频频向中国发起挑衅,主要还在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实力。那么,我们真的要把国家利益建立在强大的军事基础上吗?我们能不能象美国一样动辄使用武力呢?

显然不能,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而且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我们的中心和根本任务。抛开这个根本任务,一味地追求与别国的军事竞争,有可能将中国带入“冷战”时期的状态,最终的结果不是增强了国力,维护了国家利益,而是削弱了国力,对国家的长远发展不利。正是出于长远的战略的考虑,我国在处理对内对外事务中,坚持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从国家长远的根本利益出发,立足于国内经济的发展的要求,加强科技的发展,同时不忽视国防、政治、文化、科等方面的发展。因为现代社会的竞争是以经济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资料:中美综合国力比较。

师:从中美两国的综合国力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我国综合国力的优势与劣势在哪里?

师生总结:科技与劳动力素质。

师:劳动力资源在我国的综合国力中既是我们的优势,同时又是我们的劣势,如何将劣势转变为我们真正的优势,是我们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的关键。邓小平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在新时期,为了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提升我国的竞争力,我国家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与人才强国的战略。

幻灯总结:

幻灯:

二、当代国际关系中的竞争与合作

1、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2、我国力争在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3、当代国际关系的特点

当代国际社会教案 篇6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伊朗强调有权和平利用核能,同时愿意与国际社会合作。伊朗的态度体现出()A.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

B.主权国家既享有基本的权利,又要履行国际义务 C.国家权利与国际合作是冲突的 D.国际社会有权干预主权国家的事务

解析:“有权和平利用核能”强调享有权利,“愿意与国际社会合作”强调义务,故选B项。答案:B

2.每到关键时刻,国际原子能机构都会发挥其作用,使伊朗核问题的谈判进程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向前推进。这表明国际组织的作用是()A.保护环境免受核威胁 B.解决地区冲突

C.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 D.制定国际关系准则

解析:由“使伊朗核问题的谈判进程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向前推进”可以看出是强调协调国际关系,故选C项。答案:C

3.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3月22日至24日对俄罗斯联邦进行了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在莫斯科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声明中称,中俄两国将积极开展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在涉及对方主权、领土完整、安全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中俄两国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因为()①中俄关系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为大国间和谐共处树立了典范 ②中俄两国均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③中俄两国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 ④双方合作有利于维护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共同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中俄之所以要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因为中俄双方加强合作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同时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③④正确,故选B项。①②与题干不相符。答案:B

4.(2014·全国新课标Ⅰ卷)2013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在刚果(金)的联合国维和部队部署专门的军事干预旅,负责解除当地武装团体的作战能力,在必要时采取行动保护平民,并协助刚果(金)政府维持地区的安全稳定。安理会上述决议表明()①联合国积极参与成员国刚果(金)的和平重建工作 ②联合国代行成员国刚果(金)的部分独立权和自卫权③联合国是成员国以集体方式应对安全威胁的有效平台 ④联合国把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主要手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14·江苏卷)2014年5月,中国与肯尼亚正式签署蒙内铁路项目合作协议。该铁路将由中国公司承建,中国的资金、技术、标准、装备制造和管理经验将惠及铁路沿线的非洲国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平等互利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促进发展是中非共同关注的主题 ③体现了中非平等互信、合作共赢 ④国际援助是促进非洲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①说法错误;非洲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而不是靠国际援助,④说法错误;题中中国与肯尼亚正式签署蒙内铁路项目合作协议,体现了②③,故选C项。答案:C

9.2013年上半年,围绕中国出口欧盟的光伏产品,中欧双方剑拔弩张,贸易战一触即发。下半年,通过谈判协商,中欧关系大为改观。中欧关系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A.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B.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C.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国际交往的基本准则

解析:A项不符合题意;题中问的是中欧关系变化的原因,而不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因此B项不符合题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而不是国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因此D项说法错误;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故选C项。答案:C

10.2013年1月2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朝鲜“射星事件”再次凸显从根本上解决半岛问题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中方一贯主张,应通过对话协商化解矛盾,全面均衡解决各方关切,以和平方式解决半岛相关问题,实现半岛无核化和半岛及东北亚地区的长治久安。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推进六方会谈进程,维护半岛及东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作出积极努力。这()①说明中国积极履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义务 ②说明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反映出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④与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相吻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化解矛盾,体现了③。中方愿为维护半岛及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作出积极努力,体现了④。①②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本题选B项。答案:B

11.漫画《差距》主要反映了()

A.国际社会贫富差距逐步拉大 B.维护和平是推动世界发展的前提

C.利益分歧是世界发展差距增大的根源 D.恐怖主义蔓延影响国际经济发展

解析:此题考查发展问题。漫画反映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现状,故选A项。B项漫画无体现。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是导致差距发生的根源,排除C项。漫画没有体现恐怖主义,排除D项。答案:A

12.中国连续17年成为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口多、经济规模大,非常多的产业都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中国与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市场竞争的关系。这表明()A.经济利益关系决定国际关系 B.中国主导世界经济发展 C.国家力量影响国际关系

D.经济利益已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重点之一

解析:此题考查国际竞争的实质。通过经济斗争,可见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故选D项。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种名为“云计算”的互联网应用新模式,正越来越快地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这种模式可以将成千上万台电脑和服务器连在一起,形成超强的存储能力和计算全球数据的能力。用户通过电脑、手机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便可按自己的需求存储数据或进行数据处理。但是主导“云计算”技术的是美国政府支持下的微软、亚马逊和谷歌等美国IT企业。这让许多国家都担心身为信息领域“霸主”的美国,将通过开辟“云计算”的时代,进一步加强其对全球信息的控制权。

材料二 在谷歌公司因不满中国的网络审查退出中国的事件中,美国政府对中国网络自由的无端指责,使中国人领教了美国的网络霸权主义。如果我们不具备自有的“云计算”实力,那么绝大多数企业和个人为了满足应用需要将别无选择地通过美国公司的“云计算”中心存储和处理各类数据。同时,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也将越来越受制于国际IT巨头制定的信息化标准和规则。有关专家和媒体呼吁要维护我国的网络安全。

当代国际社会教案 篇7

关键词:霸权稳定论,国际公共产品,美国,国际关系

一、霸权稳定论的起源和发展

纵观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历史进程, 我们可以将霸权稳定论的发展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始于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创立霸权稳定论, 结束于罗伯特·吉尔平对前辈理论的修改和完善。如果读者同时对政治学和经济学的知识有所了解或是掌握, 便不难发现, 吉尔平关于霸权稳定论的一些观点与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那么, 这两个理论到底拥有怎么样的历史渊源呢? 其实, 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的理论结构就是以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为依托建筑起来的, 换句话说, 前者的理论来源深植于后者。也由此可见, 国际政治经济学, 顾名思义, 国际政治经济学也就是政治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第二阶段的关键主角是罗伯特·基欧汉, 最初的霸权稳定论在基欧汉这里又有了进一步的变化和完善, 逐渐发展为“后霸权主义”, 这一阶段的霸权稳定论倡导霸权合作, 寄希望于以合作换取稳定与和平。

二、霸权稳定论与美国

提及霸权, 人们自然而然会联想到美国。美国作为当今国际社会中的唯一一个超级大国, 无论是它的军事实力还是文化影响力, 都让全世界的人民不敢小觑。这里套用一句中国古话, “美国动一动, 世界抖三抖”。如此的形容也许有些夸张, 但对美国来说似乎也并不为过。

如果将霸权稳定论比作是一副血肉躯干, 那么国际公共产品理论必定画龙点睛之笔, 为这副肉身赋予跳跃的灵魂和思想。美国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认为: “国际经济体系的稳定运转需要某个国家来承担‘公共成本’。”依照当前的国际力量形势, 其中金德尔伯格所指的“某个国家”无疑是美国, 那么“公共成本”又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呢? 一般而言, 公共产品可以指: 国防、外交、治安、道路和桥梁等社会基础设施, 路灯、灯塔等公共设施。再将这些公共产品的内容投射到国际层面上, 可以推理出国际公共产品的三大种类如下: 1、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2、国际安全保障体制; 3、稳定的国际货币体制。按照财政学的定义, 公共产品具有非分割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三个特点, 而这三个特点也导致了公共产品的另一个特点, 即“搭便车”现象。霸权国家在承担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义务时, 它得到的回报将是国际社会中其他国家对霸权国家所制定的国际秩序的认可、遵守和拥护。这些回报恰恰正是霸权国家的需求, 因此, 与义务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一样, 对“搭便车”的容忍也是霸权国家所要承担的成本。

三、霸权稳定论与美国衰落说

苏联解体和冷战之后至今, 美国始终牢牢占据国际头号一流强国的地位不动摇, 而随着俄罗斯、欧洲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逐渐强大, 尤其是在美国核垄断被打破之后, 有些评论认为, 美国的霸主地位已不复存在, 甚至于美国的衰落正在开始。从经济实力的角度来看, 美国的经济确实失去了过去所拥有的压倒一切国家的巨大优势, 但并不是说美国的优势地位已经丝毫不剩了; 再从军事能力的角度来看, 美国权力背后倚靠的基础———军事力量的衰弱也只是相对的衰弱了, 并且这里的“相对”指的是现今的美国军事实力和其本身过去曾经掌握的军事力量相比较而言, 而非现今美国和现今其他国家的对比。在理解时, 可将这里的“相对衰弱”一词与物理学中的“加速度”概念加以类比, 物理学认为, 只要加速度大于零, 那么物体的运动就是处于加速状态的, 同理, 美国实力“相对衰弱”后, 美国的经济军事力量也许不像“辉煌的历史”中那样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各国, 但仍然是超出其他国家,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以上的内容就是相对权力论, 由布鲁斯·拉赛特提出的相对权力论认为, 美国的军事经济实力是“下降”了, 当然了, 这里的“下降”是相对下降, 但美国对于国际局势的控制能力并没有减弱。

对于一国国力的衡量, 不仅是要衡量其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大小, 即硬权力的大小。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国家软权力的重要性也日益体现出来。软权力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价值标准, 例如西方的自由、民主和人权; 市场经济, 例如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西方文明, 例如文化、宗教等的影响。1软权力最明显的影响就是现如今国内年轻人纷纷热衷的圣诞节、情人节、白色情人节等西方节日, 这就是西方文化向外辐射、对其他国家文化不断渗透并加以影响的最鲜活的例子。可见, 美国除了仍然持有其他国家不可及的硬权力之外, 其软权力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美国国力衰竭的观点显然是立不住脚的。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M].杨宇光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9.

[2]Joseph Nye, “Soft Power, ”Foreign Policy, No.80 (Fall 1990) .

[3]Joseph Nye, “The Transformation of World Power”.

上一篇:干部考察工作表态发言下一篇:运输部内燃机车司机岗位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