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农民工社会保障

2024-11-03

当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共10篇)

当代农民工社会保障 篇1

一、当农代农民状下工隐社藏会着保严障重问的农题民现工状社会保障民但是工农为民城工市的的社经会济保发障展普做遍出缺了失重, 问题要这贡种献。现,

(一) 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现状

1.工伤保险。农民工参与的工作, 通常劳动条件差, 劳动时间长, 劳动强度大, 致死伤的概率较高。工伤保险本来是农民工最应该参加的保险, 而参险的农民工却不多。

2.医疗保险。有调查显示, 农民工的平均医疗保险参保率仅为10%。大多数的农民工找工作时主要关注薪酬, 对自身健康关注较少。

3.养老保险。在一些经济效益好的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 长期工作的农民工可以参加养老保险。其他流动性强的农民工享有养老保险的比例很低。农民工流动性大, 没有认识到养老保险的重要。

4.失业保险。农民工工作不稳定, 流动性大, 绝大多数农民工未参加失业保险, 失业时得不到保障。他们在失业时, 或依靠积蓄, 或借钱生活, 还有一部分人又回到了农村。

5.生育保险。当代农民工很多是在城市中结婚和生孩子。大部分女性农民工没有办理生育保险, 在生育期间的一切待遇都无法保障, 一般怀孕了就会被企业辞退。

(二) 农民工的社会救助现状

农民工的社会救助被拦截在社会救助体制之外, 一直没有得到有关部门重视。根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的规定, 救助对象是“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 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工没有提到。

(三) 农民工的社会福利现状

1.农民工的住房问题。由于户籍限制, 农民工在城市中只能租房或购买商品房, 享受不了住房福利, 也承受不起城市过高的房价。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关系到他们能否稳定生活, 能否向城市居民尽快转变, 所以解决住房问题迫在眉睫。

2.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当代农民工中, 有相当一部分把孩子带到城市中接受教育。调查显示, 流动儿童约有2000万人, 他们的失学率达到了9.3%, 近20%的流动儿童无法进入当地公立学校学习, 即使被学校接受, 还要交一大笔借读费, 但由于户籍的限制, 高考不能在上学的城市参加。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原因分析

(一) 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

传统的二元社会结构是造成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根本原因。城乡二元体制, 是传统的就业制度模式和二元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基础。二元体制加深了农民与城市居民在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差异, 还使农民失去了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 农民工享受不到城市居民可以享受的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

(二) 社保现有法律不完善

农民工社保的相关法律不完善, 只有一些单独的地方性法规, 不能形成统一体系, 很难发挥作用。大部分农民工和用人单位签订的合同不太规范, 一般都没规定农民工的权益, 不符合《劳动法》的规定。这种情况下发生劳务纠纷, 要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很难找到法律依据。

(三) 社保资金不足

由于社保资金的不足, 导致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统筹层次低, 覆盖面小。我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 青壮年一代, 包括青壮年农民工所要承担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央逐年加大社保投入, 但是还没有扩展到城市农民工这一群体, 同时农民工的增长速度也远远快于财政资金增长的速度。

(四) 农民工自身的原因

1. 农民工流动性强。

农民工流动性强, 我国由于地区间的社会保障建设程度的差异, 现在很难建立统一、完善的农民工社保体系。户籍障碍、执法障碍、管理障碍, 社会保险基金没有实现大范围的区域统筹, 导致农民工难以纳入统一的社保体系。

2.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意识淡漠。

当代农民工找工作主要看挣钱多少, 社保意识淡漠, 一般较少关心有关社保权益的问题。农民工挣到钱后, 一般是将钱寄回家或是存起来, 而不愿参加要缴费的社会保险。

3. 农民工收入偏低。

社会保障通常以自我保障为主, 政府财政支持辅助。保障制度建设和参保人员的支付能力有关。农民工由于收入水平低下, 参与社会保障困难, 加上地方财政困难, 无法支持, 导致农民工社保建设滞后。这种情况下, 社会保障体系无法达到城乡一体化。

三、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权益措施

(一) 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第一, 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应当包括五大社会保险。农民工还要积极参加商业保险, 为社会保险做有益补充。第二, 建立面向农民工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的社会救助制度。开展针对农民工的“低保”工作, 要分层分类逐步推进。同时, 要开展失业救助、大病救助、子女失学救助等形式的社会救助。第三, 建立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制度。鼓励用人单位为农民工提供职业上的福利, 建设面向农民工的社区服务体系。

(二) 完善相关立法

在立法上要重视农村和农民工, 完善与农民工相关的各项就业政策法规。将农民工纳入全国社保, 政府统筹兼顾, 社会加强监督, 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三) 改善户籍制度

转变当代农民工的“身份”, 使其真正融入城市之中, 才能根本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通过改善户籍制度, 转变农民工身份, 打破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身份转变了,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住房、子女受教育等问题就容易解决。

(四) 实施农民工就业促进政策

解决农民工失业的最佳措施是要实行积极的就业保障措施。对农民工进行就业培训, 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促进其就业。

(五)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 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中起主导作用。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 促进提高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和扩大覆盖面。同时, 资金投入应注重向农民工群体倾斜, 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 制定一些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方案。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院)

当代农民工社会保障 篇2

2010112086

暑期实践报告

新生代农民工工薪与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赴武威就业见习小分队社会实践报告

10级食品质量与安全 鲁迎瑞

摘要: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1年3月发布的201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4223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335万人,他们当中新生代农民工约有1亿人。

农民工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力大军,已经成为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不仅包括外出打工的“离土又离乡”农民工,还包括“离土不离乡”从事有偿的非农劳动的农村人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历史还不长,而且相当部分进城务工者长期所处的劳动环境是工场、作坊式小企业,与社会化大生产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了解当代农民工的基本状况与思想状况有助于发现农民工面临的困难以及存在的问题,能够跟好地改善农民工生活质量,提高农民工文化水平等综合素质。

关键词:农民工 工薪 思想状况 调查

调查时间:2012年7与24日——2012年8月3日

调查地点:甘肃长城麦芽有限公司、云晓食业、甘肃达利有限公司、黄羊河集团

调查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赴武威就业见习小分队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调查对象:企业务工人员

调查分工:以小组形式调查,每组2或3人

2012年7与24日至2012年8月3日,我们积极参加了2012 年暑期大学生实践活动。活动地点为武威市凉州区。此次活动我们有三个目的:

一、参观食品类企业,结合专业知识,学习简单的食品生产工艺,熟悉生产流程,认识生产设备与机械。

二、对食品企业工作人员进行<企业关于食品专业就业情况的调查,了解食品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与工作情况。

三、对食品企业中的务工人员进行当代农民工工薪与思想状况的调查问卷,了解当代农民工面临的困难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

通过对企业务工人员的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我们掌握了大量的数据与信息。经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与统计,我们掌握了一系列农民工的基本状况,从中帮他找出问题,希望通过这些,能够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工解决困难,对他们有所帮助。

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基本状况

此次调查的外来务工人员多数是成年男女,且男性居多。在他们当中大多数人没有加入中国共青团也没有共产党员。由于外出务工主要以养家为主,为方便照顾家庭他们大多数选择就近原则,也有少部分人选择了去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这其中还有一部分的原因,在外务工的人员中,有16%是小学文化程度,53%初中毕业,而高中毕业人数近年来不断升高为23%,但还是有一部分是文盲。根据文化程度的不同,其视野或多或少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文化水平较高的人还是选择了去更高更远的地区务工,这也一定程度的反映了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我们还调查统计了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在农村没有耕田或耕田不足,有86%是为了增加经济收入,这是由于我国部分地区农民经济来源较为单一,粮食收入不稳定,价格便宜等诸多原因造成的,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大多数人通过亲朋好友或同乡的介绍,进入城市的一些工厂或者是建筑工地,主要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还有部分打零工(加工、修理、接送等),同时还不少女性从事家政服务,在餐馆当服务员等。而这些外出农民工大多数还是处于不稳定状态。

根据调查显示,有71%的人1—6个月换一次工作,20%的人7—12月换一次工作单位,也就是说90%以上的工作单位不会超过一年,而且其中大多数人希望能够工作1—5年左右。这就是之所以农民工的流动性较大的原因。

随着人们生活水品的提高,国民思想道德与精神文明的建设更加注重,然而有87%的人感觉到压力很大,农民工对农民的文化生活大多数持无所谓的态度,主要由于他们的生活压力过大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国民GDP超越了日本跃居第二,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系,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我国任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我们西北地区,农村的生活水平依然落后,存在的问题仍然突出,以下我们了解近代农民工存在的问题。

二、思想状况

调查显示:新生代进城务工者进城务工的主要原因是求发展、学技术、多挣钱。他们的职业发展意向依次是:成为“创业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的农民工相比,他们更注重自我,更注重权益保护,更注重发展前途。50.9%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职业身份是“外来工”,30.3%的人认为自己是“职工”,只有14.0%的人认为自己是“农民工”,仅有3.0%的认为自己仍然是“农民”。他们中57.9%最不能接受“看不起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的父辈打工挣钱后仍然会回到农村,但他们进城务工目的不再只是赚钱就回老家。他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命运的转变,他们试图离开农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小张对记者说“我们渴望融入城市,融入城市人群里面。”

(一)择偶观念和行为处于拐点

进城务工扩大了新生代农民工的交友圈。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者的交友圈,基本上以同乡、同事为主,好友中有城里人的占1/4。因亲缘(父母/亲戚介绍)、地缘(在老家相识、同乡介绍)结识对象/配偶的,占49.7%;因业缘(打工时认识、同事介绍)而结识对象/配偶的,也已占43.7%。

“从社会学角度观察,人们的社会关系纽带从以亲缘、地缘为主向以业缘为主发展,正是人们的观念、行动逐渐城市化、现代化的体现。由此可见,新生代务工受访者的择偶观念和行为,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拐点。”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会长、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洪天慧分析说。

(二)城乡互动,婚姻圈扩大。

数据显示,超过3/4的未婚受访者认为可以不考虑对方的户籍;而有21.4%的希望对方是城市城镇户籍。通过婚姻使自己成为“城里人”,女性比男性更具优势。

另外,农民工找对象难。被调查者认为原因依次是:“男工收入低,婚恋交往没底气”、“工作时间长,缺少社交机会”、“个性原因,不善于与异性交往”、“忙于打工挣钱顾不上谈对象”、“文化程度低”。调查显示,已婚有孩子的被调查者中,58.2%的孩子已经进城与父母双方或一方一起生活。举家进城已显趋势,这对于夫妻团聚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均有益处,是个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

三、融入城市困难不少 很多问题需要破解

新生代农民工鲜明特点是年纪轻、文化较高、观念更新,对农村和土地的感情日益淡漠,在城里安居乐业、做城里人已成为他们新的憧憬。多数人希望在城市/城镇定居。排在首位的是“留在目前打工城市”(35.2%);其次是在“老家所在/附近的城镇”(21.8%);只有4.1%的被调查者计划“回乡当新农民”。

憧憬与现实之间还有很大差距,能否适应是融入城市的关键一点。被调查者中,城市适应达到“中等”程度的,占45.5%;处于“较低”水平的,占44.3%;处于“很低”水平的,占5.4%;处于“较好”的仅有4.5%。

同时大城市中存在的就学、就业的压力及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诸多问题,对新生代进城务工者也是要面对和适应的问题。目前他们面临的困难依次是 “没有合适住房”、“子女入托/入学难,费用太高”、“缺乏社会保障”、“家庭收入偏低”和“无力赡养老人”。住房问题是他们在城市生活的最大困难。

四、总结:

通过对当代农民工基本状况的调查结果分析,解决当代农民工以上问题需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提高对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认识

农民工应和其它所有劳动者一样,应该享有应有权利;保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

(二)加强对农民工的引导和教育

增强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发展能力,加快他们融入产业大军的进程,政府在制定农民工的培训和就业管理规划的同时,制定对农民工的引导和教育规划,有效提高他们的城市工作生活的适应能力和法制意识。应进一步加大针对农民工的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基本素质,增强其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

(三)改善农民工居住和子女受教育条件

改善农民工居住和子女受教育条件是增强进城农民工对政府和社会的认同与归属感的重要举措。相关部门应关注房地产租赁市场,让农民工租得起房;同时规划建设一部分农民工有能力租住,且符合基本安全卫生标准的简易住房,改善农民工的基本生活条件。接受义务教育是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法定权利,也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要求,应多渠道解决好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让他们享有与城市孩子相同的受教育权利。

(四)增强项目负责人对民工的关心,继续发挥民工学校的作用 进一步强化企业和项目负责人对民工生活的关心,切实关注农民工作业环境,给予农民工更多的关怀。继续深入推行建设民工学校活动,发挥民工学校的教育平台作用,积极开展相关的安全和技能知识培训。建设主管部门应定期检查跟踪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民政部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

论当代新型农民的培育 篇3

[关键词]新技术革命;新型农民;科学伦理观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我国有8亿农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本文拟基于对新技术革命中科学伦理观的分析,就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新型农民的培育进行探讨。

一、新技术革命推动下的现代化进程与中国农民的现代性转型

新技术革命是指以信息工业为主,包括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光导纤维、激光、海洋开发、太空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这是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的又一场技术革命。1940年代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问世,预示着一场新技术革命即将到来。[1]在国际上,有人将新技术革命称为“新的产业革命”或“第三次浪潮”,它引起了当代社会产业结构、生产组织、劳动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诸方面的重大变化。

同样,新技术革命不断推动着我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进而不断促使中国农民的现代性转型。农民的现代性转型即农民的现代化,本质上是指把农民从传统主义价值观下缺乏文化能力和民主意识及权利观念的工具性的传统人变为与现代社会价值观相适应的融理性、科学性、制度性于一体的现代人的过程,它至少包括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价值观念的现代化三部分内容。新技术革命进程中,现代化的生产、管理与技术推动农民积极地从事创造性劳动,要求劳动者不是以体力和经验为基础,而是以智力和知识为基础,最终推动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新技术革命中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信息技术等扩大了农民的人际交往范围和视界,扩大了其精神劳动领域,促使其生活方式由传统走向现代;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由于新技术革命所引起的制度变革必然改变农民的思维方式,提高其民主意识与智力水平,推动其道德进步,建立起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化的价值观念,使农民的思维、思想、心理等融入到现代化的进程中。[2]1980年代世界新技术革命到来后,尤其是1990年代后它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使农民的现代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历史的角度及中国的现实看,农民的现代性转型包括非农化、市民化及农民化三个不同层次的过程,农民化即新型农民的形成过程。

二、新技术革命的科学伦理观意蕴与新型农民

1.新技术革命的科学伦理观意蕴及对当代人的发展要求

当代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使人的体力劳动越来越被自然力和科技装置所代替,我们的时代正在发生一种从解放人的体力进而到开发人的智力的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正极大地改变着社会生产力的整体结构,改变着劳动的条件、性质和内容,使劳动生产社会化的过程更加复杂化。同时它又影响到当代社会生存的一切方面:生产管理、人的教育、日常生活、文化、道德、心理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当代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具有一种无所不包的性质,它在社会的全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都引发了重大变化。

在当代新技术革命的条件下,人的社会责任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突出和尖锐。马克思曾经指出:人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3]。所以,在当代,人必须改变自身,才能适应新技术革命发展的需要。[4]显然,上面的分析清晰地表明了“新技术革命—人—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体现了当代新技术革命的科学伦理思想。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尤其是马克思本人对科学伦理观的阐述,科学伦理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科学与社会(人)的关系方面,马克思以“应是”与“是”的双重语境揭示了自然科学和工业史的伦理功能——在确证人的本质力量过程中的作用。二是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方面,马克思论述了自然科学和工业的科学伦理价值——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准备,因而“将成为人的科学的基础”和“真正人的生活的基础”。三是阐述了科学活动的社会伦理本性。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样他也是观念的总体、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主体的自为存在,正如他在现实中既作为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一样。[5]由于科技作用的二重性,如今人的社会责任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突出了。人的社会责任的不断扩大、人类必须面向未来并对未来负责,这种深刻的历史性变化,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求社会培养和造就出一种新型的人来。

那么,这种新型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呢?这种人必须具有全新的智力结构、品德结构和审美结构,他们意志坚强、发展全面,能够独立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生产活动,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在当前这个迅速变化着的世界上的地位和使命,自觉地使自己的活动服从于社会共同的崇高的目的和理想,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才能。概括地说,这种人必须是一种具有高度的智慧、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操的新型的“全面发展的人”。

但这种新型的“全面发展的人”决不能自发地产生。虽然科学技术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但决不是一个抽象的孤立的领域,它们总是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发挥作用,它们对于社会的进步和人本身的发展发生作用的性质和程度,总是要受到社会的经济关系、社会制度、阶级结构以及驾驭它们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正因为技术的发展始终依存于特定的社会关系,存在着强烈的社会定向性,因此,它的社会功能的发挥,它对社会的进步和人本身的发展所起作用的性质和程度,也不可能是直接的、机械的,而必须通过各种社会因素的中介才能实现。实践证明,科学技术发展得越迅速,它的社会后果受社会的经济关系、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制约就越强烈。因为科学技术越是飞速发展,这些问题就变得更加尖锐:科学技术所造成的巨大力量为谁服务?为什么目的服务?它们是被用来造福人类,还是危害人类?是为人类的普遍福利和进步服务,还是为一小部分人的私利服务?不同的经济关系、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体系,决定了对这些问题会做出不同的甚至完全对立的回答,因而也就必然造成不同的社会效应,进而造就出不同类型的人来。关于这一点,当代西方一些杰出的科学家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实践,也得出了某些清醒的结论。控制论的创始人N.维纳认为:“技术的发展,对善和恶都带来无限的可能性……不能从市场的观点,从节省了多少钱的观点来看待这种新的可能性……出路只有一条:建立一个以不同于买卖关系的人的价值为基础的社会。”[6]维纳的这个论断,实际上就接触到新技术革命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的社会制约性本质问题。

2.“全面发展的人”与新型农民

“全面发展的人”,具体到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就是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按照新技术革命的科学伦理观,我们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做出如下诠释。

首先,要有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观。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同社会解放的历史过程始终是一致的。马克思说:“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它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7]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动的创造本质的充分发挥,既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取决于人们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丰富性。如果说,人类只有通过人与人的关系即人的社会关系才能发生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话,那么社会关系的变革,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的日益丰富便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动的创造本质的充分发挥的基本前提。人们只有真正能够驾驭自己的社会关系,才能真正自觉而全面地驾驭自身与自然的关系。而人们要真正能够驾驭自己的社会关系,则是以消灭阶级压迫、消除社会贫富分化和对立、实现社会公正和平等、形成人与人之间互助合作的关系为前提的。而那种以“买卖关系的人的价值为基础的社会”的状况,证明了人不仅不能驾驭自己的社会关系,相反地人的社会关系却异化为一种物与物的关系,成了支配人自身的一种盲目自发的异己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所谓人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当然也就无从谈起。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构建过程,农民如果不能真正驾驭自己的社会关系,就不能摆脱物与物的买卖关系对自己社会关系的支配,必然会遏制新技术革命在新农村建设中“善的无限可能性”的发展。

其次,实现人对技术的自觉有效的支配。 当代新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客观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造就新型农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这是因为:高新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而且使农民的闲暇时间大大增多,这就可以为广大农民进行系统地学习、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文化素质,从事创造性的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由于智能机器和自动装置的应用给劳动者创造的闲暇时间以及现代通讯工具的广泛使用,也使劳动者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广泛和丰富,因而使人们的社会关系更加发展、全面与丰富。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当代新技术革命为农民的全面发展、农民创造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也为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对技术的有效支配提供了智力基础。

再次,形成一种新的科学的价值导向体系。历史证明,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次划时代的历史转折和重大的历史斗争,都需要有一种新的价值体系作为其精神基础和价值支撑。当代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使得人的社会责任范围空前扩大起来,只有造就出一种全面发展的新型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能与之相适应。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造就出能够适应和推动当代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的新型农民,需要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即科学的未来观、深刻而广泛的责任观以及全面发展观。这些价值观深刻反映了新型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敢于负责、顾全大局、牺牲自我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目的。只有树立这种价值导向体系,才能培养和造就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也只有这种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才能适应和推动新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并有效遏制新技术革命的负面影响。

最后,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素质。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生产力越发展,人的因素就越重要。传统观点把道德修养排除在劳动者的素质之外,认为人的道德素质对生产力的发展无关紧要,埋下了轻视道德建设的祸根。事实上,生产力的发展,不仅需要提高人们的劳动技能、科学技术素质和文化素质,而且需要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技术革命不仅对农民的知识和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农民的道德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更需要通过道德建设来为生产力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更需要通过道德建设来调节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更需要通过道德建设来为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指引方向,更需要通过道德建设来更新人们的传统观念。[8]毛泽东同志说:“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9]在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的今天,特别需要人们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就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来说,农民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已成为阻碍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新的研究成果往往得不到推广,新的经营方式得不到人们的认可。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农民有改革开放的观念,需要农民有进取精神,需要给竞争以合法的地位。这些只有在破除某些旧的道德观念,树立起新的道德观念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

三、按照新技术革命的科学伦理观培育新型农民

1.在市场开放与思想开放中培育新型农民

新技术革命带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开放性。信息化不仅引起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而且会引起思想领域的革命。因此,培育新型农民要在市场开放与思想开放中进行,让农民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以开放的意识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造就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新型农民。同时,开放的意识和广泛的参与必然促进农民的思想解放,使之变革一系列旧观念,建立起与改革开放及新技术革命相适应的新观念,从而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观念系统,在思想上成为新型农民。但在培育中要通过创新制度来抵制和消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文化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消极影响,正确引导农民吸取新技术革命的积极成果。

2.在制度的建设与创新中培育新型农民

新型农民培育制度化是一种必然趋势。这种制度创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将新型农民的培育与现代科学技术管理和应用的制度创新相结合,二是与当前市场经济制度相结合。当前我国新型农民培育的制度建设和创新主要有相关的法律制度、管理制度、教育和培训制度、资金保障制度、考核和评价制度等。同时,也需要创新与农民利益直接相联系的土地制度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要借助制度的建立与创新来强化新型农民培育的各种机制。

3.在高新技术的应用实践中培育新型农民

把新型农民培育与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相结合,使新型农民培育真正融入到高新技术的实践中。新技术革命条件下,特别是生物工程等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和推广,农业产业及其相关产品的科技文化含量越来越高,这不仅为新型农民培育提供了新的文化内容,也为新型农民的造就提出了更高的伦理道德要求。总之,这种方式对新型农民的培育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导向、教育、调节作用。

4.以提高农民的精神伦理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训工作

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和精髓应该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民自觉的致富运动,在初期需要中央和各级政府倡导、扶持、示范和带动,但不是包办代替,且政府的这些行动应逐步淡出,否则又会成为“农业热闹、农村萧条、农民消沉”的形式主义花架子。[10]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突出和激发农民的自觉、自助、协同的主体意识,激发其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这样才可能把政府的意图长期、正确地贯彻实施下去,并且变成农民的自觉行为。当前,中国农民最需要树立的精神伦理是勤劳、自立与合作,这也是创建乡风文明的新农村的灵魂。而通过系统的农村教育培训工作能较好地提高农民的精神伦理。因此,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和提高农村人口的基本素质;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直接培养懂技术的新型农民;要完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形成扫除文盲、提高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层次由低到高并相互依存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有效地解决农村成人教育问题,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卓元.政治经济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林兴初,陈晓熊.农民现代化与发展本体的时代性变迁[J].理论与改革,2006(1):6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

[4]唐凯麟.当代新技术革命的伦理意蕴[J].道德与文明,1998(5):10.

[5]陈爱华.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青年马克思的科学伦理观[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16.

[6]唐凯麟.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人的社会责任[J].科学资讯,2004(2S):22.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

[8]毕天璋.新技术革命与社会道德建设[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1.

[9]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A].毛泽东著作选读[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39.

当代农民工社会保障 篇4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是市郊农民政治文化的本质内涵

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 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上海农民政治文化建设, 当以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为中心任务, 自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质内涵。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也是政治文化建设的旗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它不仅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背景, 而且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历史证明,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离不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作为前提和基础。如果这些根本制度和原则不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得到充分体现, 就不可能形成并维系一个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 社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同样, 如果这些根本制度和原则不能很好的融入政治文化当中, 上海农民的政治行为选择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就是要昭示人们在思想上精神上应该坚持什么, 即不论新形势下人们价值取向发生了怎样变化, 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部位都不能动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 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前提。在此基础上, 尊重差异, 包容多样, 充分挖掘和鼓励不同阶层、不同群体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 更好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 凝聚力量, 齐心协力建设上海大都市新郊区。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形成并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 这是政治文化建设的主题。共同的理想信念, 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 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这就必须要有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能有效凝聚各个方面智慧和力量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充分证明,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坚持这条道路, 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能实现上海的繁荣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加强上海农民政治文化建设, 必须以全体市郊农民的道德修养和素质为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是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 它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 为人们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 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坚定的政治信仰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本质要求, 也是上海农民政治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的根本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就在于坚定政治信仰。信仰与价值观相通, 共同构成社会意识的内核, 决定着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属性。今天看来, 市郊农民的普遍信仰尚且集中反映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对党的领导的信任, 而执政党、执政理念、发展道路这些外在的对象之所以能够内化为人们的精神依托, 关键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都集中体现了“执政为民”、“发展为民”的原则要求,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人民群众的意愿在思想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达成了深刻的共识。“水可载舟, 亦可覆舟”, 国家的发展强盛一刻也离不开统一意志, 党的坚强领导一刻也离不开共同的思想基础, 而无论统一意志还是共同思想基础, 都离不开信仰作支撑。民无信则国不立, 民无信则党不存。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民心者, 民信也, 信任成就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新的实践, 关键在于真信, 真信才能真用, 真信才能不动摇、不盲从, 真信才能做到知行合一、保持一致。

二、引导信教农民全面融入现代政治生活是政治文化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重要环节

在上海市郊 (例如松江区,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场所一应俱全, 农民信众颇多, 且宗教在该地区发展的历史悠久) , 宗教一直是影响农民政治文化发展的一个因素。改革开放后, 随着社会逐步转型, 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方兴未艾, 上海市郊农民的思想观念也日益多样化, 对宗教的认识和态度也随之发生了渐变, 今天信教农民具有相当的数量。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内涵非常丰富, 任务相当艰巨, 究其根本, 则在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各种利益关系相协调, 从而为科学发展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撑, 反过来, 和谐社会也是科学发展所追求的社会建设目标。据此,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自然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也就要求对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宗教因素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研究, 积极引导信教农民在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健康发展。

经典作家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1]666, 667“当社会通过占有和有计划地使用全部生产资料而使自己和一切社会成员摆脱奴役状态的时候, 当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时候, 现在还在宗教中反映出来的最后的异己力量才会消失, 因而宗教反映本身也就随之消失。”[1]668从历史上看, 宗教的存在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宗教将会长期存在并发挥作用。通常讲, 宗教源于人们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认识、态度和观点, 这些认识和观念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乃至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是人类思想宝库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展现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 也是十分重要的文化资源, 可称之为宗教文化, 其最高形态是宗教哲学, 从中孕育出独特的文化心理、价值取向和思维定式。另一方面, 科技革命、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全球化进程以及人类的自我意识增强等因素也促成了宗教的自我改革, 宗教在影响社会发展的同时, 又随时在顺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可见, 宗教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 具有一般社会文化的基本属性, 既相对独立, 又具有普遍性的影响力, 它始终不能脱离自身赖以产生和生存的社会历史环境, 也不可能变成凌驾于社会历史环境之上的永恒存在。因此, 宗教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 自然归属社会文化的范畴, 也就自然具备了服务社会建设的工具属性, 成为社会建设中可资利用的重要因素。于是, 充分发挥宗教文化整合社会的功能, 不仅可能, 而且完全可行。

毋庸讳言, 引导信教农民全面融入现代政治生活, 促使政治文化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 并不是要把目光局促在意识形态领域, 继而试图探寻并发现宗教世界观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契合点, 这样做不仅徒劳无功, 而且会迷失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统领意义。因此, 这种引导, 只能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前提下, 很好地秉持理一分殊的理念, 彻底打破宗教的社会实践与社会主义理想不相容的认识樊篱, 进而探索宗教的道德规范、价值准则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要求的统一性, 充分发挥宗教整合社会的巨大功能, 在稳定社会情绪、坚定价值取向、调节利益冲突、促进文化融合等方面寻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契合点。宗教抑恶扬善的戒条与和谐社会的道德取向殊途同归, 其热心公益、人人平等、互助互爱、克勤克俭、恪守诚信的观念和理念与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并无二致, 信教农民对美满幸福生活的理想追求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并无悖逆甚至不谋而合, 信教农民思安定、求发展、盼富裕的心愿与党和政府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决策部署相得益彰。总之, 充分发掘并发挥宗教整合社会的积极作用, 可以使我们在法制和制度手段之外, 拓展出一条引导信教农民投身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发挥市郊农民在农村和谐社会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上海农民政治文化建设的根本取向

上海农民的政治现代化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终究还要靠市郊农民自己的力量来实现。我们要构建的农村和谐社会, 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我们讲,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党的领导是关键, 政府主导很重要, 但农民是农村和谐社会的主体, 也是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在上海市郊,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是上海农民实现自己的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需要政府主导, 离不开国家大力支持, 但最根本的还是要的市郊农民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作为独立政治人格的每个农民都要做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促进者, 不能幻想政府会把什么都包下来, 不能坐等国家赐给一个现代化的农村和谐社会。因此, 市郊农民就更需要不断坚定自尊、自强的政治行为理念, 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以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斗志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用诚实劳动和模范行为做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者、推动者、促进者。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大力培养拥有先进政治理念的新型农民, 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 弘扬自力更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昂扬精神, 倡导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和谐创业, 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环境, 不断开创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生机勃勃的局面。

参考文献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思考 篇5

摘要: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农民工在城市就业,面临着各类生活风险和职业风险,却无法获得公平的社会保障的保护。妥善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农民工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任务。

关键词: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现状;改革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脱离土地、走出农村、走进城市。在现行的制度中,他们在非农产业就业并保持着农民身份,成为我们所熟知的城市农民工。社会学家、三农问题评论家艾君认为,在我国实施多年的实行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下,我们所说的“农民工”,实际是指“身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业户口的工人”。中国大陆的民工是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后,开始大量涌入城市,才渐渐出现的。从全国来看,最开始的农民工主要以建筑业为主,接着就是制造业。据有关方面测算,2005年农民工数量估计22978万人,其中,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所占比重最大,占39.1%,其次是建筑业占17.3%,服务业占11.8%,住宿餐饮业和批发零售业各占7.8%,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占5.9%。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农民工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成为促进经济社发展的重要力量。低成本的城市农民工的出现和存在,使得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中国经济始终保持着较强的竞争力。

一、我国农民工的生活现状分析

(一)收入水平低,生活质量差

城市农民工的收入在不同地区、不同城市有明显的差异。但是,从总体上看,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定,城市农民工大多只能从事“次级劳动力市场”的职业,城市农民工的收入明显低于城市居民的收入,而且经常面临失业的风险,他们的收入具有暂时性、相对收入不高的特点。近十几年来,全国城镇职工的工资因物价因素以每年平均6%左右的幅度增长,2003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比上年增长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而城市农民工的工资“数十年如一日”,这“雷打不动”的名义工资背后,由于消费物价指数的上升,就对应着实际工资持续下降。

农民工生活质量普遍不高。首先是农民工生活、卫生条件差,大部分农民工的月消费几乎全部用于住宿和食品消费,其次,农民工的医疗救助条件差,在生病时,只有少数人会选择去正规医院,其他人大都选择自己买药治疗或去个体诊所。第三是是居住环境差。近四成的农民工居住在工棚或集体宿舍里,地方狭窄拥挤,室内肮脏零乱,除了被褥衣物,几无他物。

(二)精神生活匮乏,受歧视现象严重

目前农民工的精神生活状态是令人担忧的。在日常生活中农民工常常遭遇各种精神问题,如工作无着落或不顺心产生的焦虑感,被城里人歧视所产生的自卑感,权益被侵害时所产生的愤懑和压抑,恋爱交友失败时所产生的挫折感等都是造成农民工精神生活问题的原因。

农民工受到歧视不仅表现在收入差距方面,从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情况来看,也存在明显的歧视。因为歧视,他们在一个城市工作居住多年,对这个城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始终不能够被城市社会接纳,始终是这个城市的边缘群体。

(三)工作风险高,无风险保障

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从事工业生产,就意味着他们可能遭受与其他城市居民相同的生活风险和工业伤害,需要一种社会化的风险分担机制来保证基本生活。城市农民工在遭遇到困难时无法像城市居民一样通过单位、街道等正式组织的帮助,只能依靠亲戚朋友等非正式的社会网络求助。

(四)工资拖欠现象严重

城市农民工辛辛苦苦的劳动所得还常常被企业或包工头恶意拖欠、克扣。每到年终,农民工 “讨薪”就成为新闻报道的一个热点。目前全国进城务工的城市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估计可能在1000亿元左右。普遍的欠薪行为进一步降低了城市农民工的实际工资水平。

(五)流动性高,无稳定居所

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农民工个不同的是,我国城市农民工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不是一次性完成的,相关的迁移成本不是一次性支付而是多次支付。他们频繁的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像钟摆一样“摆动”:农村的生活水平和农行业收入太低了,所以他们要到城市寻求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生活;而政策又不允许他们在城市定居,他们的“根”在农村,所以他们只能在城乡之间不断的流动。

很多农民工在城市没有稳定居所,市场、工棚、集体宿舍、民工公寓等都是他们在城市中的家。他们从农村来到城市打工和谋生,住房问题通常就是通过自谋出租住房或雇主提供建议住房这两种渠道解决。一般来讲,这样的住房仅仅能够满足其基本的生存需要,很难谈及解决现代意义的适宜、发展、稳定的居家环境。

二、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一)社会保障权是城市农民工的基本权利

生存权是人的首要全力,也是我国政府历来强调的首要的人权。社会保障体现的就是生存权,这种权利包括城市农民工在内的所有公民普遍享有的权利。社会保障权还是对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法则的社会矫正,按市场观念,“优胜劣汰”是合理的;按人权观念,必须做到“优胜劣存”,即优者发展,劣者生存。优者的发展权和劣者的生存权同等重要。任何对劣者的生存权冷若冰霜、不闻不问的观念都是不符合人权原则的。

(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尽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即使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保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运行必须以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为了保证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政府必须建立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并要求企业为城市农民个人缴纳相应费用。另外,具有健全的制约机制和良好的投资运行状态的社会保障体系又可以积蓄大量基金,为经济发展提供雄厚的资金积累。

(三)推进城市化建设的需要

从经济史角度考察,可以看到农村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对城市化有着重要的贡献。为城市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有利于加快他们“就地转化”为市民,加快城市化建设。根据马克思的农民分化理论,农民变市民是一个必然趋势。相对于农村居民而言,城市农民工具有了更多像城市居民转化的条件和能力。在城市农民工已经具备了向城市移民的意愿和能力的条件下,为他们提供一个合适的制度安排,促进他们的转化,既有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符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客观要求。

(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城市农民工个体的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的理性行为导致整个农业的非效率状态。土地的规模经营是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农民工人实现向社会的彻底转移也是一个趋势。如果能够改变城市农民工对生活风险的观念和规避手段,降低他们对土地的依赖性,就能够改变现在的“最低生活保障形态的农业”,为土地的规模经意提供条件。建立与土地保障相替代的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正适应了这一要求。

(五)实现社会稳定的需要

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供给的缺失已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他们的个人风险不断积累就可能造成社会风险,进而对中国社会稳定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可以起到帮助城市农民工抵御城市工作生活中的风险,增加他们的安全感和对城市的认同感,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的作用。这既有利于城市的稳定,同时也有利于广大农村、农民的稳定。

三、对我国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建议

(一)相应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解决工资拖欠严重的现状。

目前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总体还比较低,增长速度较慢,与城镇职工工资差距不断拉大,与农民工的价值贡献不相称。随着经济发展,消费水平提高,农民的工资水平无法满足其生活需要。农民工的大部分从事强度大、时间长的体力劳动,收入与成本差距很大。

要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执行和完善最低工资制度,要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至少两年调整一次的规定,并与当地物价水平等挂钩,尽快合理提高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其次是建立农民工工资发放保障制度。要加快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月足额发放。对农民工集中的用人单位发放工资情况,要实行重点监管,强制在开户银行按期预存工资保证金,实行专户专账管理。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情节严重的用人单位要加重处罚,责令其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其营业执照。

(二)改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使农民工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对很多农民工来说,子女教育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要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就要发展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资源水平。对于公办教学资源不足的农民工集聚地区,要想方设法加大投入、调配资源,改善教学条件,并给予农民工子女一定的教育费用补助。尽量减少由于无力支付学费而无法接受教育的农民工子女。逐步分离学籍和户籍,让农民工子女在父母就业地享有参加中考、高考的权利,并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三)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及附着其上的各种歧视性制度。

农民工之所以成为迁徙的候鸟往返奔波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其根源是因为户籍制度及附着其上的各种歧视性制度。只有取消户籍制度,逐步实现公民迁徙自由,才能使一部分工作稳定和有能力的农民工逐步在城镇落户,推进城镇化,减少农民数量,最终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消除社会保障领域存在的二元现象。改革户籍制度,彻底拆除分隔地区和城乡的围墙,形成人人平等、公平竞争、尊重个人选择的市场迁

4移机制,使一些有能力的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获得城市社会保障,而不是作为一个群体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四)建立健全关于农民工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

虽然农民工社保制度不断完善,但目前社保覆盖面仍然比较窄,保障水平还比较低。要改善社会保障制度首先要加大农民工工伤保险政策落实力度,尽快实现工伤保险对整个农民工群体的全覆盖。让农民工在遭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可以得到单位及社会的救助。其次是健全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都要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鼓励其他农民工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继续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三是加快健全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引导和鼓励农民工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序、规范开展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研究制定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衔接政策,保障回乡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五)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大量农民工孤身在城市工作、生活,难以融入城市,面临许多心理问题。这些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不高,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心理不成熟、比较脆弱,对被歧视敏感,受挫后容易失去希望。应高度重视农民工的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形成关心农民工工作、关怀农民工生活、关注农民工心理的良好氛围。

当代建筑行业农民工文学阅读调查 篇6

关键词:建筑业,农民工,文学阅读,个案调查

众所周知,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201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 而这一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高达159313亿元 (1) , 占2013年GDP的28%。由此可见, 建筑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增长有着非同寻找的意义。而建筑业又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 聚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劳动力。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3800万人, 其中农民工约2700万人 (2) , 农民工占整个建筑业从业人员的71%。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与在国企打工的农民工, 代表着农民工这一庞大群体的两大典型。因而针对建筑行业农民工的文学阅读情况做一个调查, 可以了解在农民工这个群体中, 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的文学阅读情况,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典型性。对于了解建筑行业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4年5月, 笔者去了广州市萝岗区广东水电二局所负责的建筑工地, 发放了第一批调查问卷120份, 回收有效问卷110份。8月, 笔者又去了鹤山市保利富力所负责的建筑工地, 发放了第二批调查问卷100份, 回收有效问卷90份。两工地的有效问卷加起来, 正好是200份。现根据调查问卷, 整理成文字如下。

一.建筑行业农民工文学阅读现状

由于建筑工地上的活大多是一些繁重的体力活, 因此工地上的农民工基本上都是男性。这些农民工以60后为主, 占55%;80后占35%, 70后占10%, 而没有90后。他们的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 占60%;小学及以下占25%。整体来看, 年龄层偏高, 学历层次偏低。

从阅读量来看, 在“您每年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是多少”一项中, 50%的人选了“基本不读”;15%的人选了“5本以下”, 25%的人选了“5-10本”, 只有10%的人选了“10本以上”。这反映工地上的农民工基本上以干活赚钱为主, 缺少阅读习惯, 阅读量偏低。这种情况, 一方面跟整个社会氛围有关系, 据调查, 2013年国民年均纸质阅读量是4.77本, 整个社会缺少读书的氛围。另一方面与他们工作的强度也有关系。他们每天工作的时间都在8小时及以上, 有10%的人甚至超过12小时, 强度非常大。因此, 他们的业余生活, 更愿意选择一些轻松的、不需要动脑子的活动来打发时间。在“您的业余生活主要做什么”一项中, 50%的人选择“看电视”, 30%的人选择“睡觉”, 只有10%的人选择“读书”。相比而言, 看电视与睡觉, 是大多数建筑业农民工亲睐的一种打发业余时间的方式。

从阅读媒介来看, 61%的人是以手机作为阅读媒介, 只有39%的人是以正规出版物为阅读媒介。这说明由于现在手机的普及,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大多数的农民工也学会了使用手机阅读。

在“您喜欢阅读什么样的文学作品”一项, 65%的人选择“故事精彩”, 这说明大多数农民工的阅读倾向于故事型的书, 对于思想深刻、艺术性高的作品兴趣不大。在“您阅读文学作品的原因是什么”一项, 44%的人选择“无聊”, 44%的人选择“喜欢”, 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阅读是由于无聊而打发时间, 而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阅读是出于喜欢。在“您喜欢阅读的文学作品类型是什么”一项, 35%的人选择“历史题材”, 20%的人选择“公安侦破”, 15%的人选择“经典名著”, 10%的人选择“战争军事”, 10%的人选择“都市言情”, 5%的人选择“玄幻穿越”, 5%的人选择“其它”。说明农民工喜欢的文学作品类型比较分散, 但又以历史题材与公安侦破为主要类型。

在“您选择文学读物的渠道是什么”一项, 47%的人选择“亲友推荐”, 35%的人选择“报刊摊的海报展示或介绍”, 18%的人选择“手机广告”, 而没有人选择“出版物广告”。说明农民工选择文学读物的渠道, 主要是依赖于亲友的推荐, 及报刊的海报展示或介绍。

在“您每月的文学阅读消费是多少”一项, 60%的人选择“2元以下”, 20%的人选择“2-5元”, 消费在10元以上的只占10%。这说明建筑行业农民工的文学阅读消费偏低。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工资并不高, 更愿意选择免费的活动如看电视或睡觉来打发业余时间;另一方面是没有文学阅读消费的习惯, 不愿意去书店或书摊或报刊亭买书看。

二.对文学经典与热门作家作品的个案调查

针对文学经典阅读, 笔者选择四大名著作一个切入口。其中21%的人一本也没有读过。只有16%的人全部读过。连脍炙人口、闻名遐迩的四大名著, 全部读过的人都只有小部分, 这反证了建筑业农民工的文学阅读, 确实有待提高与加强。而在四大名著中, 《三国演义》的阅读率是37%, 《西游记》的阅读率是32%, 《水浒传》的阅读率是26%, 《红楼梦》的阅读率是16%。这说明, 在工地上的农民工中, 《三国演义》与《西游记》, 要比《水浒传》, 尤其是《红楼梦》, 要更受欢迎 (3) 。

对于温儒敏先生说的拥有最多读者, 并且在基层读者包括农民工读者中长久受到欢迎的《平凡的世界》 (4) , 笔者也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 59%的人选择“没听过”, 12%的人选择“不喜欢”, 只有12%的人选择“喜欢”。这与贺仲明在《农民工当代文学阅读状况调查》的数据也有较大差异。贺仲明在《农民工当代文学阅读状况调查》一文中说:“在新文学中, 最受欢迎的是《阿Q正传》与《平凡的世界》, 二者的比例都是27%, 其他几部在新文学中很有影响的作品都在20%以下。” (5) 《平凡的世界》能与鲁迅的《阿Q正传》同等受到农民工的喜欢, 足见在其所调查的农民工群体中所受欢迎的程度。而笔者的调查显示, 在建筑业农民工群体中, 喜欢《平凡的世界》只有小部分人, 大部分都不知道路遥及此书的存在。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 应该是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文化层次偏低 (大部分是以初中学历为主) , 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平凡的世界》。

针对当前热门的两位80后作家郭敬明与韩寒, 笔者也做了调查。在“对于郭敬明的作品, 您的态度是什么”一项, 58%的人选择“没听过”, 21%的人选择“一般”, 5%的人选择“不喜欢”, 只有16%的人选择“喜欢”。在“对于韩寒的作品, 您的态度是什么”一项, 61%的人选择“没听过”, 22%的人选择“一般”, 6%的人选择“不喜欢”, 只有11%的人选择“喜欢”。可见在农民工这一群体中, 郭敬明与韩寒的知名度很低, 喜欢他们只是极少数人, 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从以上的调查数据来看, 不管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 还是最受底层读者包括农民工群体长久欢迎的《平凡的世界》, 还是长期高居作家富豪榜前几位的郭敬明与韩寒, 在建筑业农民工这一群体中, 阅读率都是偏低的。深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年龄都偏大, 以60后为主, 而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学历在初中及以下的占了85%。在农民工这一庞大的群体中, 建筑行业的农民工的学历层次, 不说是所有职业中最低的, 至少也是最低之一。文化素养限制了他们对文学的了解与需求。另一方面, 他们的居住环境, 他们的生活习惯, 他们的劳动强度等等, 都限制了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

注释

11 徐敏.国家统计局发布2013年宏观经济数据全国建筑业总产值15.9万亿元[N], 2014-01-23.

22 2012-2013年中国建筑业劳动力发展现状[J/OL].http://blog.163.com/xauat_edu_cn/blog/static/210819076201211116407457/

33 这与贺仲明的《农民工当代文学阅读状况调查》一文的数据有点差异。贺先生在“你喜欢或熟悉的文学作品“选项中, 提供了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中几部广受欢迎的作品, 结果选择最多的是《三国演义》和《红楼梦》, 分别达到了51 .3%和46.4%。但是贺先生调查的对象包括大型企业工人、建筑工程队和城市小摊贩等各种类型, 对象范围涉及山东、湖南、江苏等十个省, 与本人的调查对象与范围存在着差异, 因而数据不同并不存在谁是谁非的问题。参见贺仲明.农民工当代文学阅读状况调查[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2 (8) :9.

44 温儒敏.农民工文学阅读明显高于一般国民[J/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432ccb01012wh5.html

当代农民工社会保障 篇7

1.自给自足经济下

回顾历史, 当城市仅作为政治中心的存在, 城乡在经济上差异很小时, 我们国家处在小农经济体制中。自给自足的经济现状, 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几乎每家每户都以田地为谋生手段, 也没有将农民独立成特殊群体的说法。那么, 不难想象当时的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如何了。封建社会地主阶层猖獗, 变换手段压榨百姓。加之国家征收赋税严重, 自然民不聊生。诗人通过写诗表达对农民的同情, 对统治者的愤怒, 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之类的这些在当时很常见, 诗歌体裁也多种多样。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

鸦片战争为开端, 外国侵略者用武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 从此中国社会格局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殖民地大多在城市, 而乡村还保留封建社会的剩余势力, 两者分化已经很明显了。外国人将商品经济引入中国, 中国被迫放弃原先的自然经济。加之中国的一些实业家创办的民用企业, 都在加速着中国社会性质的深刻变革。此时, 城乡出现二元化经济, 这是直接导致了农民大军向城市转移的原因, 很多进城农民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了, 他们在城里以其他方式谋生。从此, 城乡的单向流动的状况鲜有变过。

3.建国后

在“五四新文学”诞生后, 文学作品量日益丰富。许多文人开始关注农民工进城这一社会现象, 并创作出许多思想深邃的文学作品, 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文人对于这类“从乡村走向城市”的人群, 似乎有着强烈而执着的兴趣, 几乎成为了现当代文学中孜孜不倦探讨的主题。分析下不难看出关注“农民工进城”的意义:1.他们是社会的弱者, 关注他们的生活有社会意义。2.他们是传统的剩余, 大多文化素质不高, 研究他们在社会巨变下, 思想轨迹的转变很有价值。3.他们中的大多人的结局都以失败而终, 究其原因将引发社会深思。20世纪20年代, 开始出现较早的描写“农民工进城”的小说。有如潘训的《乡心》, 小说讲述了在农村衰败后, 主人公阿贵成为较早一批由农村来到城市的代表。原本以为从此幸福生活降临, 没料到来到城市后, 人生地不熟, 勉强维持生计都还算困难, 阿贵最后灰心意冷。还有王任叔的《阿贵流浪记》也有类似的描写。处于由殖民经济和市场经济占主导的社会形势下, 农村的自然经济必然破产。而多年处于传统安逸下的这些农民们,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 在身心上都难以接受。即使他们许多渴望着“城里人的生活”, 但没有意识到在“城里生活”所需的转变, 这必然导致失败。20世纪30年代, 作家吴组缃、王统照、老舍等人, 对这种社会现象有更深入的描写。在长篇小说《山雨》里, 主人公奚大也是被逼进城。老舍的《骆驼祥子》很有名, 祥子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 他的身上拥有着中国人提倡的传统美德, 但最终还是以幻灭结尾。这种结局的实质原因, 首先是社会环境不好。而来到城市打工的人, 全部都因家乡经济破产来到城市寻求谋生。但城市的环境又不能适应, 个人本身素质就有限, 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只能让生活牵着走, 失败是必然的。看着文学作品里的主人公, 发现他们身上都有可爱之处, 十分同情他们的遭际却也无可奈何。近代中国的社会改造, 由于没有过渡和引导, 对乡村和农民来说, 被迫转变没有准备, 无法消化, 只能不断造成身体和心灵上的困苦。

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 农村向城市转移的人流趋于稳定甚至停滞。其原因很复杂, 大致有:城市的户籍制度的建立, 阻挡了农民从乡村涌入城市。这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以农村为题材的描写不再像原先那样对农村的破败突出描写。此时, “农民工”在文学视野中的形象是欠缺的。

21世纪初到现在, 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乡差距更大。农村的建设走入瓶颈。户籍制的略有松动, 造成大批人口从乡村向城市流动。社会现状的变化, 给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时期作品有如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以写农民陈奂生的视角, 来看城市生活的变化。小说《哦, 香雪》写了现代都市文明的文明成果对一位乡村少女的吸引程度, 借乡村少女形象, 来写出无数的乡村人对城市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之后, 社会由于过多的农民工进城引发了诸多问题, 使得一部分不得不弃城返乡。这时的文学作品描写的重点仍是以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渴望和想方设法进城的故事。如中篇小说《到城里去》, 还有小说《城市里的一颗庄稼》讲述的是名叫崔喜的农村姑娘, 为了进城, 不惜嫁给死了老婆的30多岁的城里人宝东。小说《富萍》讲了农村姑娘富萍来到城市后, 对城市生活产生了留恋, 为了留在城市, 她婚变后选择了嫁给城里的一个残疾人。有些小说从另外的角度来写农村人进城, 它们以进城后的农村人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展开描写。农村人来到城市生活, 需要适应城市的环境, 从生活方式到价值取向都要有所改变。这种改变却不容易, 小说《北京候鸟》讲述的是来北京谋生的外地人就像候鸟迁徙一样, 虽然来到了北京, 却不能及时适应都市环境、文化。还有的一直无法适应城市生活的这些农民工重返家乡, 城市生活的岁月成为了一段记忆。文学作品中有较多的返乡者形象, 如小说《归去》、《蒙娜丽莎的微笑》、《上海一夜》、《异乡》、《紫蔷薇影楼》等等。看似他们的重返是原地踏步, 其实不然。在城市生活的经历对他们将造成一生的影响, 城市的生活资料丰富, 生活水平很高, 生活节奏很快。这些有可能给他们带来正面的影响, 亦有可能影响是负面的。

近现代文学史上, 作家通过创造典型人物形象, 一方面激起读者的同情心, 另一方面引发读者思考。其中更有作者自己对社会的思考。农民工作为百年历史的主角, 他们的人生遭际受到普遍关注, 探索他们人生的轨迹, 对社会思想的进化很有益处。从他们短暂的人生中, 看到了社会的缩影, 看到了社会变化的过程。文学上对“农民工”的描写构成了一个系列, 这个系列是最具有研究价值的。

摘要:从古至今, 农民始终是社会的主体, 他们的生活受到普遍的关注。文人在文学创作上, 没少以“农民”形象为主要描写的对象。其原因是农民这个角色在社会历史的演变下, 发生了多次的改变。它的每次改变往往伴随着历史的巨变, 是富有时代意义的。它已成为反映历史的主角, 所以文人通过再现当代的农民生活, 写出了真实的社会形态, 还有文人对社会环境的深邃思考, 对提高大众的文化、思想水平功不可没。反映时代的作品是丰富的文化宝藏, 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提高了人们的智慧, 改变着社会的环境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文学视野,农民工形象,叙事分析,变化

参考文献

[1]逢增玉, 苏奎.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农民工”形象及叙事.兰州大学学报.2008.1

[2]樊星.当代文学中的“农民性”问题.文史哲.2009

[3]熊峰.谈谈我国现代文学中农民形象变化的“轨迹”.九江师专学报.1989

[4]顾琅川.关于现代文学中农民形象的几点思考.绍兴师专学报.1989

浅谈当代农民与农家书屋 篇8

1. 农家书屋的发展是由2007年开始, 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展开的文化推广活动。

农家书屋项目的目的就在于随着城镇建设脚步的加快, 农村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在经济水平上有明显提高, 还要在农民的文化生活上有显著的进步, 农家书屋就是为了满足现代农民对于文化知识的需求。农家书屋从理论上讲是由农民自己管理的农村基础文化设施, 主要职能就是为农民提供报刊、图书及音像产品等阅读观看服务。国家规定每个农家书屋藏书不得少于一千册, 报刊杂志种类不少于三十种, 经济条件好的地区还可以发展网络刊物、电子图书等。

2. 农家书屋的运营模式主要是靠社会各界的捐赠为主, 各地政府机关主要职能是负责修建房屋设备。

各地政府结合当地优势产业有针对性的补充相关书籍以供村民阅读, 各个村之间还可以资源共享, 把优质的图书资源互相交流学习。社会各界的关注是农家书屋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捐赠的图书等文化载体是农家书屋主要的发展资源。从2007年提出到十一五规划完成时, 全国农家书屋已经发展了近20万个, 预计到2015年农家书屋实现覆盖全国城镇的目标。

二、农家书屋对当代农民意义

1. 是新农村建设中思想教育的宣传基地

我国社会主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逐步提高, 农村地区的人们由于基础素质不高, 容易产生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封建迷信思想, 严重阻碍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农家书屋能够通过为农民提供相关进步性书籍, 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再者, 农家书屋能够全力配合党的思想传播, 比如党对于三农的优惠政策等, 最大程度的提高农民的党性觉悟, 建立现代科学辩证的思维方式。

2. 是当代农民了解先进科学知识的知识基地

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民的务农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开始注重科技兴农, 对于新农药、新品种等农业新科技的技术需求越来越急切。农家书屋作为农民自己管理的文化传播基地, 有着极大的灵活性即农民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针对性的补充相关科技书籍。农家书屋可以通过采集农民对于某方面知识的需求来定向传播相关知识, 满足农民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需求。

三、当下农家书屋推广障碍性因素

1. 硬件建设不合格

农家书屋的建设目的主要是为提高农民自身科学技术素质, 加快农民向着新型农民模式转变, 但就目前我我国农村地区的农家书屋建设现状而言, 大部分农家书屋存在着硬件设施建设不合格的现象。比如书籍种类少, 内容较为单调等。农家书屋只是在形式上做到了向农民普及科技致富类的书籍, 但是部分书籍内容过于陈旧, 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农民发展的需要。

2. 管理制度有缺陷

农家书屋在建设之初的管理原则是由农民自己管理, 最大程度的方便农民利用农家书屋的图书资源, 但在实际运行中, 大部分的农家书屋是由村干部来管理, 农民要想到书屋中查阅资料还需向管理人员请示, 部分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 对于农家书屋自身价值认识不够充分, 在工作时间经常出现不在岗的情况, 造成想要通过科技来提升自己农业生产能力的村民也无法解决阅读的需求。

四、当下农民书屋推广积极因素

1. 农民读书热情高涨

现阶段虽然依然存在部分村民对农家书屋重视程度不够高的情况, 但是大部分地区的农民还是对农家书屋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农家书屋凭借其独特的书香气息,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村朋友通过阅读书籍来提高自身素质, 充实自己的头脑, 农民朋友们包含着期望, 在农家书屋中聚精会神的阅读着自己需要的书籍, 汲取着现代科学种植思想。每位来到农家书屋的农民朋友, 都对自己手中的书籍爱不释手, 虽然已过读书的年龄, 但是其对于知识虔诚的态度就像小朋友对于知识的渴求一样。

2. 为农民朋友带来更多的财富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科学知识对于生产力的作用毋庸置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 让越来越来多的农民朋友意识到科学技术对提高农业生产的巨大推动作用。农家书屋, 在满足农民对知识与文化需求的同时, 也让农民切身感受到了科技致富的喜悦。农民朋友的收入增加了, 对农家书屋的热爱与支持程度也增加了。农民朋友对于科学技术的渴望日益强烈。这位农家书屋的开展和推广创设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实现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策略

1. 提高农民思想认识

农家书屋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村民由于对于社会发展趋势和相关政策缺乏一定的了解, 造成对农家书屋使用价值认识不够充分, 因此加强农家书屋重要性的宣传是提高农家书屋利用率的首要任务, 让农民充分了解农家书屋的作用, 消除其种种客观因素的顾虑, 逐步激发农民的求知积极性, 为农家书屋的普及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农民认识到自己对于新型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2. 政府鼓励农村文化建设

各地政府尤其是农村党支部要加大农家书屋扶持力度, 根据实际情况, 配备相关文化工作者下到基层进行科技致富思想的传播, 财政支出要向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方向适当倾斜, 有能力的地区要配备专业的农家书屋管理人员。再者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需要, 定期更新书屋的图书资料, 最大程度的发挥农家书屋的实际利用价值, 政府要根据农民的娱乐爱好选择相关知识的传播方式, 比如用戏曲或者是集体舞等形式, 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关奖项, 采用的一定的物质鼓励农民到书屋中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

3. 坚持以人文本, 强化管理

农家书屋是为农民服务的机构, 农家书屋的管理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生产作息时间来安排。比如农家书屋的开放时间要避开农忙时间, 这样才能保证农民有时间去书屋学习。当地政府可以通过定期的开展知识培训, 文化讲座等活动, 提高农民对于科技致富思想的重视程度, 书屋管理人员要及时与农民进行沟通交流, 了解农民实际的需要, 再根据需要调整书屋的书籍种类, 切实的提高书屋的利用价值。

六、总结语

农家书屋是我国社会主新型农村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各界都要关注农家书屋的建设情况, 要切实从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角度来积极思考农家书屋建设策略,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正经历由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着知识型发展模式方向发展, 农家书屋要抓住历史机遇, 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实现书屋项目的建设的初衷。

参考文献

[1]丛向平.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探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

[2]胡静华.农村图书馆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责任[J].北方经贸.2012.

浅谈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现状 篇9

关键词:农民,收入,就业,社会保障

农业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没有哪一个国家能舍弃农业。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生产力持续高速发展,经济浪潮席卷神州大地,中国在大踏步朝着现代化目标前进,处在这个大变革浪潮下的当代中国农民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的变化和境遇?

1 首先是收入问题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收入增长道路走的异常艰难。1949年~1977年.由于生产关系的频繁变革,各种政治运动的冲击,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鸿沟逐步形成,全国农民苦干28年,其人均收入仅从1949年的43.8元,增加到1977年的117.1元,平均每年仅增加2.6元,28年仅增加1.7倍。而在1978年~1997年,随着神州大地上农业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革命性变化的全面推行,城市综合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中国农民有了部分自由迁徙权,自主创业权,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了一些新的渠道,这一时期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水平在20年间剧增14.6倍,从1978年的133.6元增至1997年的2 090.1元,可见符合社会生产力的社会关系,符合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进步有重大意义。然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逐步进入攻坚时期,各种社会利益集团矛盾凸显,在这场持久的利益冲撞中,预见当代中国农民收入又将陷入一段缓慢增长时期。

同时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平均数就可能掩盖许多矛盾和问题。截至2005年三月底,全国农村仍有2 600万人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如果按人均1美元的国际标准贫困线计算,绝对贫困人口超过一亿。农民增收缓慢有多方面原因,比如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2004年,中国农民年均收入的59.5%来自第一产业,是农民收入的第一大项,农外收入少,农产品深加工率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深加工率达80%以上,农产品深加工值是农业产值的2~3倍:而中国的农产品深加工率仅有20%左右,农产品深加工值只有农业产值的大约80%。传统的农业结构具有很大的惯性力,改变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还有中国农业资源禀赋条件限制,如人均耕地量少的矛盾和水资源的紧张,生产率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乡镇企业增收功能减弱、农业生产成本递增等一系列问题,未来道路仍是任重而道远。

2 就业问题

当代中国农民就业问题同样严峻,在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就业体制下,中国农民的就业问题一直被搁置在政府就业工作视野之外。据统计,2004年底,中国农民劳动力总数为4.97亿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劳动力为3.06亿人,专家认为,根据中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一个农民劳动力至少可以工耕作经营1hm2土地,那么目前中国1.22亿hm2耕地,仅需1.2亿农民劳动力足矣。即是说,当前从事第一产业的3.06亿农民劳动力中,富裕了1.86亿人,也都围着1.22亿hm2耕地“争食”,造成中国的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农产品市场缺乏竞争力,造成大规模大面积的中国农民隐性失业,对于建设和谐小康社会来讲,这个问题必须引起警示。如何解决好这2亿农民的出路问题,同样考验着中国各级政府的能力和耐心。

3 社会保障问题

谈及农民现状,还有社会保障这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享有养老、医疗、健康、救助等社会保障权利,是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每个中国公民、包括当代中国农民一项基本人权。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社会保障及政策》白皮书显示,当代中国农民几个主要的社会保障品种覆盖率都很小。如关于养老金,至2003年底,共有5 428万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其中198万老年农民已开始领取养老金,仅占中国农村60岁以上老年总数的2%左右;至2004年6月底,国家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实际参加的农民约有6 899万人,约占全国农民的8%,而到了2007年初国家卫生部发布最新的数字,至2006年9月底,这个比例已变成45.8%,进展挺好;另据统计,至2006年底,只有约1 509万中国农民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农民社会保障品种少,如农民失业保障、农民工伤保障,农民职业病防治保障等还多有空白。建立健全当代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作。

当代农民工社会保障 篇10

一、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基本历程

作为党内关注农民运动和研究农业问题的先行者, 毛泽东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农业生产落后、农民生活贫苦的现状出发, 通过对中国社会各个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革命态度的分析, 提出了农民是无产阶级最为广大和忠实的同盟军、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等论断, 指出所谓国民革命运动, 其中的大部分就是农民运动, 中国革命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是农民革命。

(一) 国民革命时期

毛泽东提出了没收土地分配给农民的主张, 但没有明确提出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问题。他号召共产党人到农村去, 从农民的痛苦与需要出发, 引导他们组织起来, 向土豪劣绅斗争。毛泽东对湖南农民的觉醒给予了高度赞扬, 认定农民除在经济和军事上打击地主统治外, 还要开展反对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斗争, 逐渐破除封建迷信;政治教育之所以能在乡村普及, 全是共产党和农民协会的功绩, 有农会的地方普遍地举行了政治宣传, 引导了整个农村, 效力很大;农村里地主势力一倒, 农民就开始了各种文化运动, 农民还开办夜校, 学习文化, “他们非常热心开办这种学校, 认为这样的学校才是他们自己的”、“农民的文化程度迅速地提高了”[1], 增长了知识, 提高了参与革命的热情与革命觉悟, 推动了农民运动的发展。

(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毛泽东针对《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等土地法令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如分配以区为单位、以劳动力为标准, 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 不同成分劳动者的划分和劳动与附带劳动的区别等, 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逐渐纠正了上述影响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发挥的错误, 制定了依靠贫农、雇农, 联合中农, 限制富农, 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消灭地主阶级, 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土地革命路线, 以及以乡为单位, 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在原有耕地基础上, 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土地分配方法。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由于大量农民参加了革命队伍, 在党和军队中出现了严重的农民意识和其他的小资产阶级思想, 对红军及党的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 “边界各县的党, 几乎完全是农民成份的党, 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 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1]。因此, 苏维埃要进行文化教育改革, 解除工农群众精神上的桎梏, 发展文化教育工作, 创造新的工农的苏维埃文化, 有利于提高群众的政治和文化水平, 也有利于发展国民经济。克服和改造农民阶级的保守落后性及其影响, 是动员组织和领导农民群众的艰难环节, 也是确保党的正确任务执行的关键;加强党的思想领导, 以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克服和改造党内的宗法家族和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 改造农民的封建迷信和宗法家族思想是最基本的原则。

(三)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为了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共产党在1937年初决定将没收地主阶级土地的政策改为减租减息的政策。毛泽东强调, 必须向党员和农民说明, “要规定农民交租交息, 土地所有权和财产所有权仍属于地主。不要因减息而使农民借不到债, 不要因清算老账无偿收回典借的土地”[3], 减租减息并不是给农民的恩赐。毛泽东在1947年12月指出, 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是最彻底地消灭封建制度的一种方法, 这是完全适合于中国广大群众的要求的做法, 他强调了土改的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必须满足贫农和雇农的要求, 二是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 不损害中农的利益。1948年4月, 毛泽东系统地论述了土地改革问题, 提出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就土地分配问题, 他主张要满足某些中农的要求, 因为中农具有较强的农业生产能力, 他们应该得到比平均水平高的土地量, 而平分土地也不是提倡绝对的平均主义, “现在农村中流行的一种破坏工商业、在分配土地问题上主张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 它的性质是反动的、落后的、倒退的”[4]。对《中国土地法大纲》关于平分一切土地原则进行了修改, 有利于纠正土改中出现不断平分, 绝对平均, 侵犯中农利益的“左”的错误。毛泽东还认为, 农民不仅在经济上受到剥削, 而且在政治上处于无权、文化上处于愚昧的状态, 土地革命并不是农民解放的全部内容。农民是破除专制主义统治、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的最主要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因此,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主义”, 使农民从封建宗法关系中解放出来, 保障其民主政治权利, 在政治上获得解放;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思想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所谓的大众文化, 实质上就是提高农民文化, 使他们能逐渐地离开愚昧与不卫生状态, 通过发展报纸、学校、艺术和卫生事业, 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 破除封建迷信来提升农民的社会地位, 提高农民的素质。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 虽然解放区的文化已经有了长足进步, 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 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四) 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认为土地改革以后, 广大农民的生活虽有所改善, 但由于人口众多、土地不足、时有灾荒和经营方法的落后, 许多农民仍然不富裕, 为了摆脱贫困, 改善生活, 抵御灾荒, 全国大多数农民只有联合起来, 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前进, 才可能实现目标, “实行合作化, 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 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5]。针对新区农民政治觉悟不高、阶级观念淡漠, 农村基层干部政策水平不高和工作方法不当, 地主富农的抵触情绪和破坏活动等现状, 毛泽东主张建立农村土改的统一战线, 通过对农民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他非常慎重地强调江南土改和北方土改在法令方面的差异, 并要求修改过去的土改法令;要求慎重对待富农, 等时机成熟后再去解决富农问题, “由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以利于早日恢复农村生产”[6];并且在农忙时还要停一下, 以便于更好地总结经验。在毛泽东确定的这些正确的政策和策略的指导下, 广大新区顺利而又稳妥地完成了土地改革任务。

(五)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毛泽东认为, 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 既是大规模农业生产的所需, 其中每个公社都有自己的农业和工业, 把农民组成产业大军, 既可以提高积极性, 又可以增加产量, 是一个“扩大公社积累, 发展公社的工业, 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 实现公社工业化和国家工业化的过程”[7], 最终才能完成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现农业现代化。1953年3月, 毛泽东强调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既要发扬互助合作积极性, 又必须保护个体生产积极性, “必须承认他们的单干是合法的”, “农业贷款必须合理地贷给互助合作组织和单干农民两方面”[8]。继而毛泽东对农民积极性的发展趋势作出了新的判断, 强调农民的互助合作是建立在个体经济基础上的集体劳动, 其前途是农业集体化或社会主义化。

二、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和农业生产关系的载体, 是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者和使用者, 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毛泽东一生心系农民, 情系农业, 始终和农民保持着血肉关系。毛泽东根据中国社会的现状, 特别是不同时期中国农民的现状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 并对如何实施农民教育问题提出了若干方针政策。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解放农民, 提高农民素质是实施农民教育的政治保障

毛泽东认为中国农民问题包括“帝国主义、军阀、地主阶级等人为的压迫问题, 与水旱天灾、病害虫害、技术拙劣、生产缩减等天然的压迫问题”[9]。所谓“人为的压迫”就是旧的反动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压迫, “天然的压迫”就是落后的生产力的束缚。解决农民问题就是把农民从这两个压迫中解放出来,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1927年, 毛泽东明确指出, 从“人为的压迫”中解放农民的根本方法是土地革命。土地革命具有废除地主及一切压迫阶级的剥削, 解决农民生活痛苦, 改良土地, 增加生产, 解决财政问题及兵士问题, 废除封建制、发展中国工业、提高文化等使农民获得解放的重大意义。

毛泽东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作为农民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 认为土地革命能够实现农民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双重解放, 解放被封建生产关系束缚的农业生产力。在其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 毛泽东不断强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质就是党所领导的以农民为主力军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农民革命, “中心目的就是从侵略者、地主、买办手下解放农民, 建立近代工业社会”[10], 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 这是农民解放的第一步。毛泽东在强调从“人为的压迫”中解放农民的同时, 指出要从“天然的压迫”中解放农民落后的生产力, 这需要全国的革命政权与科学的方法, 不是一蹴而就之事, 中国农民的彻底解放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一样, 也要分两步走, 第二步则是把个体农民组织起来, 逐步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组织, 这是人民得到解放和由穷变富的必由之路。解放农民, 提高农民素质是毛泽东探索中国农业发展道路、实施农民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他高度重视农民在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希望通过对农民的引导和教育, 调动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实现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农民生产力的解放, 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最基本的政治保障。

(二) 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是实施农民教育的物质前提

在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困难方面, 毛泽东认为, 农民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后, 还面临着生产生活的困难, 共产党要全心全意地为农民谋利益, 只有帮助群众解决了生产生活困难, 满足了农民的需要, 才能提高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毛泽东强调农民获得土地后, 共产党还要解决农民的生产生活困难, 改善农民生活, 减轻农民负担, 才能充分地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共产党不能不顾人民群众的困难, 不能只顾政府和军队的需要, “竭泽而渔, 诛求无已”。共产党能够给予人民的“就是组织人民、领导人民、帮助人民发展生产, 增加他们的物质利益, 并在这个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与文化程度”[11], 因此就要切实地去研究人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并帮助人民去解决这些问题。

毛泽东更强调执政后的共产党人要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 反对平均主义, 不断改善政府同农民的关系, 搞好农民生产和生活,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1953年, 针对农村任务多、会议集训多、公文报告表册多、组织多和积极分子兼职多的现象, 他指出, 全国农业人口中大概有四千万人左右到春季都要闹粮荒, 要求必须从征粮中着手解决这一问题;不顾人民生活是不对的, 我们必须把重点放在发展生产上, 但必须同时兼顾到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1956年, 毛泽东研究了农业合作社的分配问题, 强调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 从农民那里拿走太多, 而给的代价又极低, 极大地伤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而要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 更多地注意处理好国家同农民的关系。针对共产风侵占农民正当物质利益的问题, 他承认生产队瞒产私分粮食, “深藏密窖, 站岗放哨, 保卫他们自己的产品, 反批评公社、上级的平分主义、抢产共产”[7]是基本上合理的。按劳分配和等价交换是在建设社会主义阶段内人们决不能不严格地遵守的马列主义的两个基本原则。1962年调整建立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 虽然没有彻底纠正平均主义的弊端, 也没有消除对农村征收过头粮的现象, 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对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 思想政治教育是实施农民教育的主要手段

中国农民作为小生产和小私有者, 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密切, 他们外无政治权利、内无经济独立, 甚至缺乏人身自由, 没有科学文化知识;封建陈规陋习造成农民家族观念、夫权意识、迷信思想盛行, 普遍存在着愚昧、散漫、冷漠、保守和绝对平均主义等国民劣性。农民的这些固有缺陷, 会影响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的发挥, 有必要通过对农民的教育和引导来化解缺陷, 强调对农民的教育是充分发挥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的重要方法。党对农民的领导, “作为领导思想来说, 我们和农民要分清界限, 不要和农民混同起来……要把农民提高一步, 提高到无产阶级的水平……将来我们要搞机械化, 要搞集体化, 那就是提高他们”[10], 劝告农民在自愿基础上组织各种生产的和消费的合作团体, 所以, 严重的问题就是教育农民的问题, 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

1.毛泽东提出了向农民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步骤和方法。前提是对农民进行调查研究,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更不能没有分析, 乱讲一通, 这是绝对不行的;步骤是共产党员要到群众中间去, 向群众学习, “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 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 然后再告诉群众, 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 解决群众的问题, 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14];方法是革命的知识分子到农村中去, “了解农民的要求, 帮助农民觉悟起来, 组织起来, 为着完成中国民主革命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即为农村民主革命而奋斗”[14], 才能做得好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就怎么向农民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激发农民的抗战热情和爱国精神, 毛泽东强调要针对农民整体文化素质极低的特点, 采用形象直观、通俗简明的方法和寓教于乐的形式, 以农村教育、文艺和卫生工作为农民教育的三种手段对农民进行教育。农村根据地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 存在文盲、巫神、不讲卫生的严重现象, “迷信思想还在影响广大的群众。这些都是群众脑子里的敌人。我们反对群众脑子里的敌人, 常常比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还要困难些”[14]。它们妨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发展, 农民在拥有了科学知识之后, 迷信自然就被打破了。开展农民教育, 要实事求是, 根据农村的特点, 以及农民的需要和自愿, 采用适宜的内容和形式, 与农民的劳动、家庭、社会等活动相结合, 必须联系群众, 而不能脱离群众。

3.教育农民要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置于首位, 以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为一切言论行动的标准。向农民摆事实讲道理, 比较说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好坏, 开展社会主义优越性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还要教育农民懂得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 合作社要实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 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宣传艰苦奋斗的精神。1958年,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农民教育发展的方向是为社会主义服务, 逐步把社员培养成为有觉悟、有文化、有技术、有全面才能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要培养既懂政治又有文化技术, 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的全面发展的新农民。

三、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从总体上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落脚点在农村, 而建设的关节点却在农民;依靠农民, 也为了农民。农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但其受教育程度和基础素质却相对较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一) 加强农民的知识教育与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1.加快发展农村基础教育, 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既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前提条件,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近年来, 虽然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但是国际的平均水平, 一般是教育投入占这个国家GDP总量的4%-5%, 我们离这个水平还相去甚远, 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也相去甚远。各级政府首先要保证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 包括解决农村中小学的各种费用、西部地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进城农民工子女就读的民办学校的建设等。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明确各自的责任, 切实把农村义务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以财政上的大力支持来解决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经费问题, 提高保障水平, 齐心协力, 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尽可能地减少辍学率, 避免新文盲或半文盲的产生。

2.注重对农民实用技能的培训。

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 大量农村青年接受不到高等教育, 在这种情况下, 对农民实施技能培训就是应然选择, 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和德国的成功经验。对农民进行各种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直接手段和必要条件,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和发展趋势方面的差异都较大, 在培训时要分门别类、有所侧重, 避免“一刀切”现象对农村人口教育产生的不利影响。特别要关注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班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 注意技术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结合, 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工程等, 多层次多渠道地提高农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一大批生产能手、科技人员和管理人才。这样, 农村人口负担将逐渐转变为极具价值的人力资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将拥有足够的人才支撑。

3.推进农村各种形式的文化建设。

依据“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的要求, 着力培养学习型家庭和知识型农民,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的结构支撑, 是新农村能否建设好的重要方面。在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上, 着力建设结构合理、信息丰富、运转良好、服务优质的农村基础文化设施, 让农民在积极参与中学到知识、开阔视野、更新思想、丰富技能, 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 积极构建农民的终身教育体系, 引导鼓励农民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 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农民。

(二) 加强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

由于受到自身因素, 特别是小农价值观的影响, 一些农民的思想认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之间还有不相符的地方。虽然这是社会转型时期不可避免的现象, 但是我们必须重视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农民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任务,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课题。

列宁认为, 小农价值观的改造需要物质条件, 也需要精神文化条件, 特别是对农民进行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只有有了物质基础, 只有有了技术, 只有在农业中大规模地使用拖拉机和机器, 只有大规模电气化, 才能解决小农这个问题, 才能像人们所说的使他们的整个心理健全起来”[17], 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不可能建成共产主义。列宁认为, 工农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和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是对抗小农意识和官僚主义的有力武器。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农民教育问题, 为了同狭隘的小农意识做坚决斗争, 毛泽东写下了《井冈山的斗争》等一系列著作, 剖析了革命队伍中小农思想的性质和危害, 提出“克服农民和小资本主义的狭隘性”的观点。毛泽东认为, 要提升农民的思想认识水平, 就要引导农民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去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把在思想上建党放在首位。在这种思想指引下, 我们完成了在这样一个小农生产汪洋大国中如何建成无产阶级政党的艰巨任务, 解决了把农民改造成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大问题。

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农民教育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的最初尝试, 也是政府和农民解放思想的结果。但这还不是最终的目的, 要进一步推进农村发展, 还需要继续解放思想。邓小平特别注意破除农村中的小生产习惯势力以及农民身上的小农价值观的影响, 解放思想, 教育农民。小生产习惯势力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而“一个党,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 思想僵化, 迷信盛行, 那它就不能前进, 它的生机就停止了, 就要亡党亡国”[18]。邓小平认为, 之所以在改革开放中会出现种种失误, 最主要的原因是教育不足, 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涉及广大农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也是根除小农意识和腐朽落后意识的有力武器。

以江泽民为首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强调用先进的思想和优良风尚教育农民, 清除农村中存在的小农意识和旧习惯势力的影响。江泽民指出: “我们党正确处理同农民的关系, 保持同农民群众的坚强团结, 靠的是什么?就是靠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 靠不断地给农民群众看得见的物质利益, 靠对农民的坚强有力的组织工作和服务工作, 还靠加强对农民的教育”, “农村的阵地, 社会主义思想和优良的社会风尚不去占领, 落后的错误思想和消极不良的社会风气就必然会去占领”。因此, 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 破除农村中小生产者习惯势力的影响, 教育农民, 是必不可少的任务。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重视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去教育农民, 建设新农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核心, 特别是以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党的先进性教育要注重对农民进行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包括经济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农村神文明建设在内的综合建设;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 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上一篇:武术的社会功能研究下一篇:生态居住区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