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

2024-10-09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精选12篇)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 篇1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 大量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业用地的现象是在所难免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全国每年至少增加300万失地农民, 目前累计的失地农民可能已达四五千万之多, 已成为非常庞大的社会群体。尽管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 失地农民得到的补偿较高, 但调查显示, 46%的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之前下降, 部分失地农民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保障无份、创业无钱”的群体, 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

二、失地农民现状

改革开放初期, 为追求工业化进程的高速发展, 我国政府存在严重的重工轻农思想, 导致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社会保障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在土地被征用后, 由于农民往往处于信息、权利严重不对等的弱势地位, 得到的补偿收益偏低、配套安置措施不到位、医疗保障制度不规范等现象普遍存在, 使失地农民在介于农民与城市居民的中间地带面临诸多问题。

(一) 失地农民的生活模式转变。

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结果显示, 约46%的失地农户的人均纯收入较之前有了显著下降, 甚至有些会陷入贫困的境地。在收入锐减的同时, 生活成本却在显著增加。失地前, 家庭生活消费包括粮、油、菜等几乎全部自给自足, 失地后的生活进入城镇化模式, 生活支出会出现成倍增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显示, 与失地前相比, 大部分农民的人均支出普遍增长了30%以上。相当多的失地农民的身份转变为都市新贫民, 而且身份的特殊性导致他们不被城镇低保制度接纳。

(二) 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

由于在征用土地时往往采取一次性补偿措施, 农民在接受经济补偿后就必须自寻出路, 否则就会坐吃山空。但是由于农民长期从事体力劳动, 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较低, 缺乏再就业的职业特长, 而再培训的成本相对较高且难度大, 往往不受企业青睐。另外, 由于关系网单一, 大多数农民很难找到新的就业机会, 只能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依旧从事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 获取微薄的工资报酬。

(三) 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且水平低。

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包括养老、医疗、就业、教育服务等, 是失地农民应当获得的基础性权益。但是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保障体系远远不能满足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需求。调查显示, 在失地农民群体中, 仅有2.5%参加了失业保险, 16.9%参加了养老保险, 甚至有30.1%的人尚未加入已推广实施多年的新型医疗合作制度。从总体上看,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覆盖面窄, 保障水平低。

三、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 城乡社会保障的二元体制。

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历来存在城乡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 相应的社会保障体制也截然不同, 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二元社会保障结构。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城市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并基本实现全覆盖。但是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状况却截然不同, 大多数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处于空缺状态, 即使在试点地区, 保障范围和水平也非常低。而失地农民面临的处境更为尴尬, 他们既失去了土地的保障, 又无法享受城市的社会保障, 逐渐成为一个边缘群体, 成为社会保障的空白地带。

(二) 现行征地制度问题。

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 对于被征占的农用土地, 如果仅仅按原有的农业用途来补偿, 不仅不合乎法律法规, 而且与市场机制相背离。农业用途的价值远远低于未来市场价值, 而农民被排除在农业用地转型后的巨大潜在利润分配体系之外, 有失社会主义公平性和正义性。此外, 农用土地征地过程中涉及的利益相关部门较多, 程序复杂繁琐, 涉及补偿金额较大, 往往存在管理制度不明确、效率低下等问题, 有些地区失地农民甚至不能及时或者足额收到征地补偿。

(三)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缺乏。

近年来, 城镇化水平加快、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 我国的城镇社保资金面临严重压力, 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保体系更加困难重重。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标准也不一样, 但是各地都面临着社保资金短缺问题。

四、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议

(一) 宏观政策方面。

从国家宏观方面来说, 应从土地政策入手, 对土地产权制度、土地承包制度、土地征用和补偿制度等进行优化, 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

第一, 应完善土地产权结构。农民对现在的农业用地仅仅享有使用权和有限处置权, 而没有所有权、分配权等权益, 要保障农民土地权的主体地位, 需要对农业用地的产权界线进行明确, 对产权结构进行完善。

第二, 应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本身就是一种用益无权, 应发挥物权的作用, 将其权利划归农民所有, 保障农民的基本利益。为保证土地流转的规范化和自由化, 还应强化法律层面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对其流转方式进行细化, 减少相关土地纠纷问题。为抵制非公共目的的征地, 应当完善征地制度 (尤其是补偿机制) , 完善农民户籍制度, 一旦出现失地农民, 政府应当及时提供给其社会保障权益、职业能力培训, 确保其不至贫困。

第三, 应当优化土地征用手续和程序。以公开透明的方式对征地手续和程序进行完善, 积极听取人民大众的意见, 保障农民的利益;完善土地听证会制度, 确保农民对征地程序的知情权, 强化农民的申诉权;制定出适用于征地工作的征地补偿和安置方案, 并借助司法仲裁以及调解协商功能, 确保征地的有效开展。

第四, 逐步消除城乡差距, 构建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转变现有的二元制的城乡社会保障体制现状,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扩大社保的覆盖范围, 保障农民在失去土地和身份转变后的医疗、养老等基本权益。

(二) 微观农民方面。

从微观方面来说, 应当提升农民自身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为失地后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第一, 改变管理模式, 促使农民实现身份的转换。将原来粗放型的村民自治组织转变为新型社区管理模式, 采取措施使失地农民尽快摆脱身份模糊的现象, 实现身份转换。

第二, 帮助失地农民寻求广泛的就业渠道。要提升失地农民生活的安全感, 就需要从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入手, 帮助他们拓宽未来就业渠道, 通过自身的职业技能提升生活质量, 解决生活的后顾之忧。政府应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为失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减少本地人口向大城市流入, 推行农村互助性经济组织,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建立并引导城市中的第三产业向农村扩散。

第三, 增强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这需要相关政府的大力支持, 结合当地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开展就业能力培训, 实现失地农民的就业理念转变, 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由简单的体力劳动者转变为具备一定职业特长的职场新人。

第四, 使农民成为土地增值过程中的受益者。土地被征用并被投入工业用途后, 应根据其具体用途和收益程度, 给予农民一定的利润分成或年终分红, 使失地农民变为以土地入股的股东, 获得一定的收入补偿。

对于失去土地的农民来说, 他们失去了长期赖以生存的土地, 既有别于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 成为一个身份与职业脱离的特殊群体。我们一定要体谅失地农民的难处, 制定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从而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 保证失地农民的利益。

摘要:我国历来是农业大国, 近代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 必然伴随着农村用地被工业化用地取代的现实, 然而土地用途的转变必然伴随着失地农民数量的增多。由于社会保障的缺失, 失地农民的生活面临诸多困境。本文分析失地农民生存现状和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对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措施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王慧博.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调查状况比较分析[J].宁夏社会科学, 2010.4.

[2]张怀雷, 陈妮.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紧迫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12.

[3]邱伶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 2014.

[4]赵苏.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以成都市为例[D].西南财经大学, 2010.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 篇2

植志刚 胡伟峰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规划区外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刻不容缓,处理不好会让城镇化的初衷落空,直接威胁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对失地农民权益的保障,需要我们采取客观、公正、求实的态度来全面认识、正确分析、科学设计,以达到趋利避害、促进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城市化失地农民房屋拆迁权益保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拆迁问题汇集了国家政策、土地制度、农民基本保障等诸多问题,也涉及到了政府、开发商、农民等多方利益,如何建立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的土地制度,是当前农村建设和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农民房屋拆迁补偿状况——对成都周边地区的调查分析

调查概括。本次调查的对象包括三部分:一是村民(被拆迁户);二是村干部;三是政府相关部门。调查主要采取了两种形式:问卷调查和访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实际回收80份,回收率为80%,有效问卷共60份,其中被拆迁户50份,政府部门5份,村干部5份。调查对象的样本总量共100人。所涉及的被调查者中,平均年龄为39岁。调查区域集中在成都市周边城乡结合部及远离城市的农村,包括B县、C镇、D镇、E镇等地。其中,B县、C镇、D镇属于近郊地域,E镇则远离城市,其下属的F村则属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调查结果分析。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特别是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成都市郊区的集体土地大量被征用,集体土地上的房屋也被大量拆迁,由此导致大量失地农民产生。而作为远离城市的农村地区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速,也出现了许多拆迁行为,但是,不同的是他们并没有因此失去土地。在这两种不同的拆迁行为中,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一、拆迁补偿偏低。从调查的情况看,成都市郊区的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标准较低。被调查的拆迁户中,大多数被拆迁户并不满意,他们认为这样会增加其生存成本,拆迁补偿不能满足其持续的需要。

二、农民缺乏必要的参与权和知情权。房屋拆迁作为农民安身立命之本的重大事项,农民应该享有充分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农民应该具有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自主决定权。但是,由于法律的不健全以及部分政府的漠视,使得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以及自主决定其私有合法财产的权利得不到保障。详见下表:

三、新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取得的成就。F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依据政府提供的相关政策,采取先试先行的做法,通过土地整理,在农用地不减少的情况下,增加了集体建设用地,将自己的建设用地在郊区通过“招拍挂”的形式,获得一定的资金,将获得的资金与村民自筹资金配套,建立起新型社区,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生活环境。在受访的F村村民中,57.1%的村民认为土地整理中补偿款的发放比较透明,只有19.9%的村民认为存在不透明的情况,这两个数据证明F村的土地整理情况远远好于其他被调查的地方,而且村民的满意率、幸福率也高于其他乡镇。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市周边农村集体土地的被大量征用,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纠纷也不断增加,由于缺乏对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法律关系的法律规制,所以出现上述问题就不难解释了。除了因制度供给不足

而导致大量拆迁矛盾的发生外,当然还存在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第一,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制度供给不足。由于我国现行的拆迁条例并不适用于集体土地上房屋的拆迁,使得集体土地的征收、房屋的拆迁决策程序、补偿标准、纠纷救济处在真空状态,具有较强的随意性,这就给某些地方政府寻租行为的发生,以及开发商对被拆迁户的盘剥提供了较大的空间。第二,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失衡。依法行政的观念并未深入到部分官员的思想,某些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践踏公民合法的私权利的行为时有发生。第三,司法不公现象时有发生。任何法律的有效实施必须建立在司法部门公正、独立司法的基础之上,只有全社会都能够真正尊重法律,政府部门能够依法行政,司法部门能够公正司法,再加上科学、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的建设,才会最大限度地避免拆迁中矛盾的发生,才能更好地保护他人的合法权益,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农村房屋拆迁引发的主要问题

失地农民的出现。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的本质是对集体土地进行征用或征收,这样就会造成大量的失地农民。就目前的广大农村来说,土地仍然占中国农民收入的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其维持家庭生计的可靠且稳定的来源。即使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可是对于农民来说,失去土地就相当于失去了天然的保障功能。再则,失地农民尤其是年老的失地农民已经长期适应农业生产,没有或几乎没有再就业技能,使得其失地后的生活十分困难。

集体经济的发展受到制约。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集体经济发展落后,特别是土地被征用后,集体经济失去了“生长的土壤”。究其原因是农村土地被征用后,本来国家按照规定是需要给予一定的土地补偿费,一般来说,村社应该将这部分资金用于发展集体经济,但据调查的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村社是直接分给了村民,村集体经济失去了资金来源,从而削弱了集体经济的发展。

再加上农民没有了土地,也失去了通过土地发包获得租金的收入,更是进一步阻碍了集体经济发展的进程。

失地农民生存保障机制不健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被征用的土地越来越多,失地农民逐渐成为一个特殊人群进入理论和实务界的视野。由于在征用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对失地农民大多是采取一次性货币补偿安置办法,再加上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是很健全,广大的农村并没有被覆盖,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及时出台,往往造成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就失去了生活的保障基础。造成的后果是没有任何技术的农民会在用光补偿款后很快陷入贫困,甚至比失地前更难保障生活。对于这个特殊群体来说,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建立在土地之上的集体保障功能的缺失。

失地农民表达意愿的方式激进化。据资料显示,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多起是因土地而发生的冲突。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有:一是因为大多数失地农民无力参加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造成失地后的生活无法保障,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这也是引发农民参与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二是全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对土地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国家对土地总量、用途又有严格的规定,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和利益私自违规操作,不依法行政,在征用农民土地时补偿及安置工作不到位,使农民的权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最终导致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拆迁过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的构建

首先,通过提高拆迁补偿标准和采取多种补偿方式的措施解决当前维持在低价位的一次性补偿带来的弊端。对于非因公共利益的拆迁,要按照市场标准,由开发商与农民在公平、平等、自由的原则下达成补偿的合意,政府不应介入。补偿方式尽量采取既补偿现金,又采取异地安置的方式,保障农民能够有房住、有

钱花。还可以尝试通过为被拆迁户提供经营物业的方式,保障失地农民能够自食其力。

其次,通过建立、完善农民养老保险及医疗机制解决失地农民养老及就医的问题。对于养老保险资金来源,有能力的乡镇可以采取为一定年龄之上的失地农民全额支付,对于财力有限的乡镇,可采取政府从公共财政中支付一点,村集体补一点,个人出一点办法解决。至于医疗方面,可以在“新农合”的基础建立多层医疗措施。

第三,建立引导、帮助失地农民就业机制。由乡镇政府或村集体对失地农民进行就业培训,帮助年轻农民更快地获得工作的机会,还可以通过帮助村民联系劳务输出,或者建立集体经济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最后,通过“招拍挂”的方式,由提供建设用地的村集体反哺失地农民。提供建设用地的村集体通过“招拍挂”交易了自己的建设用地指标,获得了一定的资金,可以通过建设廉租房或安置房并以低价提供给失地农民,为失地农民提供养老场所。还可以通过村农业股份合作社及村集体经济为失地农民提供工作机会。(作者单位分别为:四川省省级机关房屋统建服务中心;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本文系20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公民财产权利研究”成果之一,编号:10AJL002)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 篇3

关键词: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养老保险

一、平度市被征地农民社保制度建设总体情况

(一)2011年以前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

平度市政府于2005年、2008年相继出台了《平度市被征地农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办法(试行)》(平政发[2005]71号)、《平度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平政发[2008] 1号)。

1、保障方式和保障对象:被征地的集体经济组织,人均农业用地低于0.3亩的村居全部纳入被征地村居,其中年满18周岁及以上人员,全部纳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参保对象,在校学生和已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人除外。

2、待遇领取标准及增长机制:2013年我市被征地农民养老金总水平月人均为145.87元,其中基础养老金为40元。我市按照养老金随物价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统筹基金承受能力适当调整。养老金的调整,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测算后,提出调整方案,报市政府同意,经青岛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3、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来源:以全市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当年缴费基数,由个人、村集体和市、镇(街道、园区)财政按缴费基数6%、6%、2%、2%的比例分别负担。

4、按照规定即征即保、先保后征,被征地农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费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统一按年集中一次性缴费,每年的4月至10月为缴费期。各镇(街道、园区)经办机构对辖区村集体经济组织当年参保人员的镇(街道、园区)财政补助部分汇总后,报镇(街道、园区)政府审批,由镇(街道、园区)经办机构组织征缴,并及时上解市经办机构。市经办机构对全市当年参保人员的市财政补助部分进行汇总,报市政府批准后,由市财政一次性划拨到被征地农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专户。

(二)2011年以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

2011年1月1日起,新产生的被征地农民,按《山东省土地征收管理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26号)规定纳入保障范围,据此规定,我市已落实财政补贴资金2.33亿元,涉及被征地农民1万余名。

二、平度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

1、我市目前被征地农民养老金水平与上级政策规定相比明显偏低。《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各市被征地农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青政字〔2005〕119号)规定:被征地农民达到退休年龄领取基础养老金的水平要高于民政局规定的低保待遇,具体的待遇标准各区市根据经济情况进一步确定。《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青政办发〔2007〕30号)规定:“被征地农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不得低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我市现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350元,2013年我市被征地农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平均待遇标准为每人每月145.87元。2、我市被征地农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群众对提高养老金标准要求比较迫切。我市自2010年10月1日基础养老金调整为40元,一直未做调整,维持在较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参保积极性,参保群众提高待遇标准的要求迫切。3、我市目前被征地农民基础养老金水平与周边市相比明显偏低。胶南、胶州、莱西、即墨基础养老金分别为月人均300元、65.4元、79.5元,55元,四市基础养老金均比我市标准高。4、2011年之后征地社会保障总体待遇水平偏低根据山东省政府规定,2011年1月1日起,新产生的被征地农民,按《山东省土地征收管理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26号)规定纳入保障范围,征地保障的社会保障资金根据地价为1-5万元每亩纳入社会保障资金,但在执行过程中按照1万元每亩地纳入社会保障资金。其中80%归于个人账户,20%纳入政府统筹基金。按照待遇计发标准,征收个人一亩地,从征收土地中拿出1万元作为社会保障资金,个人满60周岁,需要核发待遇,按照现行的计发月数139个月进行计算,每月领取57元,每年690元。而我市农村的低保是月350元,年4200元。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待遇要低于低保水平。

三、被征地社会保障的对策建议

被征地农民从根本上失去了土地这一生产资料,从而根本上失去了主要的生活收入来源。作为以土地为生的失地农民再也无法分享到土地的增值收益。因此国家作为被征地农民的后盾,不仅要科学的设计被征地农民的安置框架,确保被征地社会保障的合理性,还要注重被征地的补偿形式及土地的年增加的增值收益。因为现今的土地的价值被严重的低估,征地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害。征地补偿是社会保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政府应该提前介入,确保土地在充分的信息对称的基础上,让农民得到合理的对价。因此,首先要解决征地补偿的公平、公正、合理性,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害;其次合理的设计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框架,强化国家的主导责任,包括经办机构、经办内容、经办形式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科学设计,将失地农民群体全部纳入社会养老保障范围。再次实行强制储蓄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保障体系,分阶段分步骤的实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先采取强制储蓄式养老保险制度,将所有被征地农民纳入到社会保障的框架范围内,然后引导被征地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商业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相互并不冲突,主旨在于提高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一)科学合理的设计“补偿”和“保障”

nlc202309091601

实践中,开发商、被征地农民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员认为对被征地农民已经通过补偿的形式进行了相应的补偿,就没必要再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城乡结合部的征地,土地补偿的标准相当的高,部分学者也认为不应当再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险缴费的缴纳是从土地补偿费中进行了列支,像平度市根据综合地价,部分按照一万元一亩,部分是按照一万五一亩提取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因此很容易混淆“补偿”与“保障”。征地补偿在于在征地双方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通过市场来衡量土地的价格,使农民得到合理的对价。但目前的情况是,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民只是进行了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并未得到失去土地后真正的对价,使得失地农民所获得的实际补偿远远低于应得水平。因此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改变现有的土地征用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混合发放的现状。对于社会保障可以在征地补偿前由开发商按照综合地价直接提取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对于未提取社会保障金的不允许进行征地。

(二)充分发挥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作用

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宗旨在于被征地农民失去生产生活资料、年老疾病等无法由个人足以承担的生活压力下,政府或其他组织提供社会保障产品,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现在实施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并无任何风险,属于社会福利,根据现有的山东省规定,对于被征地社会保障资金全部划入个人账户,尽管规定百分之二十划入统筹账户,百分之八十划入个人账户,但同时规定在被征地农民去世或领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后,所有的社会保障资金余额全部划入继承人或被征地农民的个人账户,因此并不存在任何风险。社会福利并无不好,但同时也带来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的偏低,2016年,平度市被征地农民基础养老金待遇为59元每月,而民政局低保高达420元每月。因此并未能发挥出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作用。

(三)将商业保险引入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产品属于公共产品或半公共产品,目前社会上并无其他争议,政府应充分发挥其本身的高效、稳定和保障作用,包括被征地农民制度的设计、经办人员的配备、经办能力的建设等都起到其他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因为政府财政的补贴力度低,被征地农民的待遇不高,保障范围单一主要是养老保险,因此采取第三方运作的方式即采取政府购买商业保险的形式,让保险公司参与运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尽管保险公司属于企业,主要以营利为目的,但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作为被征地农民的基础后盾,增强商业保险的可信度,商业保险可以通过政府的支持,发挥商业的营利作用,将部分社会保障产品通过市场化运作,确保社会保障产品不仅能够营利,还可以保值增值,同时可以确保被征地农民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篇4

一、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因为我国的工业化发展比较快, 使得很多农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 基于这个前提国家为失地农民提供了相应的社会保障, 以保障失地农民的温饱问题。但是我国各个地区的农民分布比较广泛, 人口众多, 大多数农民都无法享受保障或者只能享受较低水平的社会保障, 并且此种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比较狭窄, 无法保障每一个失地农民都能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此外,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资金发放不及时。在农民的土地征用之后, 安置补助费用和土地的补偿费用本身就应该归于农民所有, 其本质还是农民的个人费用。然而, 在实际的费用补偿中, 这笔社会保障资金却迟迟没有发放到农民的手中, 加上如今补助资金有限, 很多农民已经难以维持自己的正常生活。而且现在的社会保障还需要定期缴纳一定的费用, 就更加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2.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土地征用制度所出现的缺陷, 导致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破坏。土地产权关系混乱是造成农民利益受到损失的主要因素, 导致这种因素出现的原因多数是土地流转造成土地归属权模糊, 这样一来, 农民无法确认自己的农地所有权, 因此国家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资金就无法准确地发放到农民手中。此外, 一些偏远地区的土地征用制度还不是很完善, 再加上地区偏远, 国家的社会保障资金发放时间可能比较长。由于失去了土地, 国家的社会保障发放不及时, 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对策

1.提高土地征用的补偿金额, 拓宽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我国农民土地归属产权一直没有明确化, 也没有市场机制的调节, 只能依赖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 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因此, 农民的土地多数是被强制的征地, 一般情况下政府的补偿只考虑了土地的经济价值没有考虑土地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 国家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资金金额较少, 针对于这种情况, 应该提升软土地征用的补偿金额, 让没有经济基础的失地农民得到更多的社会保障资金, 保证其生活质量。此外, 还需要国家拓宽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 让更多的失地农民享受到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这样一来也便于社会保障资金的上缴, 从而提升资金的利用率。

2.明确土地征用的相关法律界定。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之所以出现, 多数是因为当下的土地征用制度不完善, 给一些不法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机, 致使农民利益的严重受损。基于此, 为促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完善以及促进社会的和谐化发展, 国家应该完善《土地管理法》和《土地征用制度》, 按照法律政策依法对土地实行征用, 并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从而保障农民的正常生活。此外, 还应该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费用的监督管理, 保证每一位失地农民都能得到应得的资金费用。这样一来, 既能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还能巩固当前经济发展, 有助于和谐社会的稳定。

三、结语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当前社会的热点民生话题, 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这关系到每一位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因此国家对于此类问题应该先找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弊端, 然后根据现有的失地农民保障制度进行管理, 完善相应的土地征用制度。此外, 在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后, 还应加强对该制度的落实, 保障每一位失地农民的权益, 使其得到应有的经济补偿。这样一来, 既能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 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摘要:当前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是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 并且该问题还一度被搬上民生新闻栏目进行广播, 如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问题, 为其提供可靠的社会保障, 不仅关系到农民的自身利益, 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有重要影响。基于此, 以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为论题, 进行系统阐述。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补偿

参考文献

[1]孙旻煜.经济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以常州市CQ村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5 (4) :176-177, 185.

[2]金纪玲.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2) :444.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 篇5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作者:周毓编辑:studa121

1论文摘要 随着产业集聚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生活和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本文在对商丘市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面临的问题,提出完善保障的对策性建议。

论文关键词 产业集聚区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为了了解产业集聚区失地农民生活状况,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和社会保障问题,课题调研小组在商丘市进行了实地调查了解。期间共走访了10个产业集聚区,走访村民576人。通过查阅政策文件、发放调查问卷、召开相关人员座谈会等方式,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在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产业集聚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总体现状

近年来商丘市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抢抓产业转移机遇,加强产业集聚区等承接载体建设,已成为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前沿和优势地区。目前商丘市共有11个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156.6平方公里,涉及行政村121个,自然村314个,农村人口20多万人。截止2012年7月各产业集聚区建设共征地78893亩,涉及失地农民66000多人。据测算,随着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区的进一步建设,失地农民可能达到40万-50万人之间,相当于目前商丘农业人口的十分之一多。为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商丘市2011年1月颁布了《商丘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险制度。现在已有43200多名失地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7543人领取社会保障金。2012年1月出台了《商丘市城市规划区内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安置办法》,要求必须为失地农民提供人均面积不少于35平方米的回购安置房。目前已基本建成安置社区15个,在建安置社区21个,已安置户数7000余户,安置人数4万余人。从当前的制度建设和各县市区实践来看,商丘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开展时间不长,但对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二、产业集聚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低,分享土地增值收益难

虽然2009年河南省出台了《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提高了征地补偿安置费标准,增加了社会保障费。商丘市政府制定了《关于调整商丘市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的通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征地矛盾。然而,仍有相当大比例的失地农民对现行征地补偿标准不满。据调查,土地补偿费还不能维持农民的现实生活和长远生计。现实生活中,失地农民还存在着隐性损失,如原来可以在自留地上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多余房屋还可出租,加之住房、吃菜、用水不用花钱,生活基本无忧;土地被征用后,由于房价不断

攀升,失地农民拿到的土地和房屋补偿费几乎全部用来购房,加之蔬菜、水电都要掏钱买,失地农民生活成本提高,生活水平下降。据调查失地农民对整个征地补偿的满意程度,只有不足50%的农民认为征地补偿数额是公正的,剩余的则认为是不公正的或者不发表评论。

(二)社会保险制度不完善,且实施不到位

一是保障覆盖面窄,由于各个区县经济发展不平衡,有些地方尚未开始实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有些地方要求参保条件严格,必须是全部失去耕地或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3亩,造成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覆盖面窄的局面。二是保障水平低。虽然河南省政府文件明确提出,对被征地农民的保障水平,原则上要高于当地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但从各地的实践看,很多地市的制度设计没有达到该领取标准。三是养老、医疗、失业的保险不够均衡,保障项目不齐全。从目前已形成的失地农民保障体系看,将重心定位在养老风险的防范与保障上,而其他的保项一般是将失地农民直接纳入城镇居民保障体系或是农村保障体系中,很少有专门针对失地农民进行制度设计。

(三)基金筹集难度大,制度可持续性较差

一是从被征地农民个人缴纳部分来看,商丘市采取集中缴费和单个缴费组成,集中缴费按照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之和的20%一次性繳纳;单个缴费按照一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选择一次性交情15年。多数失地农民的土地补偿安置费在扣除应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后所剩无几。二是从集体缴费部分来看,一般要求集体承担不低于40%的缴费责任,这对于那些集体经济实力不强的村来讲缴纳难度较大。更严重的是部分村基本上没有集体资产积累,也就无法提供补助,集体缴费部分最终还要由失地农民自己承担。三是从政府承担的出资义务看,由于一些县市对在产业集聚区投资的外来企业实行优惠的土地价格,土地出让金收入极少,同时怕资金进入社会保障财政专户后,实行专款专用,变成“死钱”,许多县市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只是停留在文件承诺上,而没有的按时足额到位。

(四)就业促进存在就业安置难,转业培训实效性不强

一是随着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商丘新区快速推进,涉及到的农民范围较广,失地农民基数大、增长快,据测算,未来三年内商丘失地农民将达20多万人;二是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缺乏针对性,据调查,各地政府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种类较少,无法较好的满足市场需求。再加之较短时间内所学专业的技术含量不高,因此即使学成,就业前景也并不乐观,导致失地农民往往缺乏学习实用技术的主动性。三是失地农民思想观念落后,综合素质不高,存在“小富即安”的小农经济思想,只想凭借土地补偿金投资建房,然后靠房屋出租来解决生存问题,缺乏积极就业意识。

三、解决产业集聚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

要切实提高对被征地农民的征地补偿标准,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使征地补偿的资金能够为失地农民提供居家安置、生活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完善农民住房拆迁补偿,改变农村住房按照土地附着物补偿原则,依据公平原则对农村住房进行市场评估,反映房屋的真实价值。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制定征收农民宅基地补偿办法;按照征地数量的一定比例,为被征地的农民集体组织提供经济发展留用地,留用地的区位要与城市发展的功能分区相结合,鼓励农村集体组织按照城市规划要求,兴办二、三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生活和发展问题;对经营性性用地行为,应逐步引入谈判机制,让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市场主体一方代表农民同征地主体平等协商谈判,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二)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

在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失地农民”已经不是“农民”了,政府应该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与城市社会保障的对接。要合理确定失地农民的保障水平,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政府财力承受能力,确保失地农民基本生活和养老保障不低于当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并随着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变化情况适时调整;要在制度设计时,要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特别是要向大龄人口以及劳动年龄段以上人口进行倾斜,为其继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提供条件;要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大病保险为基础、失地农民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和商业医疗保险为补充的多元化医疗保障制度体系;要建立失地农民的失业保险制度,对一时安排不了工作的,要办理失业保险,对享受二年失业保险待遇后依然缺乏就业能力、生活困难的,要让他们享受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和管理机制

一要多渠道筹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基金由农民个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当地政府共同承担,政府出资部分不低于保障资金总额的30%,个人承担不超过30%,集体补助应占大头,所需资金从当地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费用中抵缴。二要积极创新机制,改变现行筹资办法,可将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直接由各地土地征收机构统一征缴,从土地出让金和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中直接将其划给社会保障部门。三要提高基金统筹层次,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制度,并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四要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管理和使用,建立健全预决算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要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通过财政列支等多渠道筹资的办法,充实风险准备金。

(四)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保障机制

要加大对被征地地区的教育培训投入,做到失地农民的子女入学与城镇居民的子女教育一视同仁,享有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多赋予的全部权利,针对个别家庭困难的,建议出台失地农民贫困家庭子女上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应由政府全额付费并补助生活费政策;坚持对对失地农民实施分类培训,加大以职业技术、岗位技能为重点的就业培训和现代市场经济知识教育,提高失地青壮年农民转岗就业能力,对中年以上农民进行一般服务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在市场中的能力;建立健全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多层面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网络体系。当前最重要的是发动社会力量,鼓励企业(特别是大企业)自办或与当地技术学校联办职业技术学校。政府可以通过学费补贴、土地出让金减免等方式来支持其发展。

(五)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就业扶持机制

政府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就业安置办法,把就地安置、招工安置和失地农民自谋职业等安置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政府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常年为失地农民就业和再就业服务;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通过创业来推动就业,支持被征地农民兴办个体、私营企业,特别要鼓励大量失地农民进入创业门槛低、劳动技能要求不高、资金需求不大的市场经营、个体经营、蔬菜贩运、生态农业等投资相对较小的行业,帮助他们拓宽生产经营门路。同时,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把帮助失地农民创业致富纳入信贷重点,降低门槛、简化程序,开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绿色通道,在融资上给予农民扶持,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六)建立指导和扶持农村经济发展机制

一是实行农村集体资产的股份合作化改革,把经济发展职能从农村基层组织的职能中分离出来,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向城市社区转变,建立面向市场的农村新型经济组织。二是市县政府要加大对新型经济组织的辅导和财政上的支持,解决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体问题,运作机制问题。三是以政府为主导建立非盈利的经营组织,并逐步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帮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预留用地、房屋等集体资产收益进行经营,引导和帮助失地农民积累资产,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使集体资产的收益和增值成为预防失地农民贫困和减少不安全感方面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思考 篇6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财政政策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如何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事关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大局。江苏省沛县就此进行了有益探索,不断健全完善失地农民生活保障体系,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沛县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生活保障体系的做法

(一)健全制度。全县约有失地农民25000人,失地976.78公顷。为保障失地农民生产生活,沛县政府在2004年出台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成立了以县主要领导为组长,国土、农工、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公安、监察、审计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2007年出台了《关于全面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2008年下发了《关于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见》,提出了及时足额安排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社会保障资金不落实不得批准征地;2010年出台了《关于促进失地人员创业培训的实施意见(试行)》,对自主创业者给予免费培训。

(二)强化培训。一是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同步发放全国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证》,享受与城镇职工相同标准的就业、失业待遇。鼓励企业用人单位优先招用失地农民,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保。二是开展创新培训,提高就业竞争能力。19所定点培训机构(包括中专、职校)集中将劳动年龄段内的失地农民作为培训对象,联合开展就业培训。2014年拨付失地农民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资金53万元,为其开办专业(工种)5 个,培训1621人, 1118人实现就业。三是广拓渠道,帮助失地农民“找饭碗”。举办失地农民专场招聘会,将招聘专场和乡镇“赶集”结合起来,帮助126名失地农民解决了就业难题。先后对3000余名失地农民开展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发布劳务用工信息15期,提供用工岗位4000多个,达成就业意向2000余人次。四是科学带动,引导失地农民“造饭碗”。引导失地农民大力发展种养、运输等,数百名农民成为私营老板,吸纳周边5800余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

(三)创新举措。以被征地农民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为突破口,建立用地单位、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保障制度。从有限的土地补偿安置费中拨出一部分,为中老年人办理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按100—1200元档次缴费(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政府按不同档次进行补贴。对参保人建立个人账户,用地单位缴纳、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其他资助、政府对参保人的补贴,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参保人达到60周岁可领取养老金。剩余土地人均不足0.1亩的居民,女满55周岁、男满60周岁能得到生活补助。

二、沛县失地农民生活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安置补偿方式单一。现行失地农民的安置方法主要有三种:由征地单位吸纳失地农民就业;把征地款付给乡、村集体,让其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将补偿费一次性支付给失地农民,这也是目前主要的安置方式。2004年以来,沛县被征地农民几乎全部选择了一次性领取补偿,绝大部分农民将安置费用转为消费资金,很少用于就业、创业,真正再就业的人不多,留下了失业隐患。久而久之,长远生计难以得到保障。

(二)农民失地后缺乏社会保障。土地不仅是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还承担着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根据农业部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统计,从1987年到2001年间,全国用于非农建设的占用耕地达3394.6万亩。按照预测,从2000—2030年占用耕地将超过5450万亩。目前我国失地农民约有1.27亿人,按照每年200多万人的增速,到2030年我国将会有1.7亿左右的失地农民。现行安置办法未充分考虑失地农民的养老、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一旦土地被征用,农民就失去了基本生存的保障,务农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生活在城市边缘,成为新的弱势群体。

(三)失地农民就业难。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再加上职业技能的匮乏,农民失地后就处于“坐吃山空”的状态,未来生活极不稳定。据统计,失地农民的失业率高达34%。

三、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生活保障体系的建议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应当受到重视,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妥善解决,势必造成严峻的社会问题。要想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不仅要集思广益,全方位、多角度采取措施综合治理,更需要从根源入手,完善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构筑多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提高补偿标准,加强资金监督管理。

一是按照“政府能承受,群众能接受”的原则,适当提高生活补助费和养老金标准。对公益性的国家征地,采取公平补偿原则,提高现有土地补偿标准,增加失地农民保障基金;对非公益性征地,如企业占地等,引入谈判机制,让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农民作为市场主体一方,直接参与土地市场交易。

二是健全科学规范的监督体系。对征地中的各项补偿款,要设立专项保障基金,确保失地农民的生活。尽量不将征地补偿款一次性发放至农民手中,避免部分农民短期消费行为。建立公开透明的基金管理办法,由各级部门(包括全体村民)共同监督,确保基金合理提取、正确使用。

三是做大做实社会统筹账户基金。在新征用建设用地时,加强土地成本核算,征齐征足保障风险金,扩大资金筹集渠道,做大做实社会统筹账户,消除被征地农民顾虑。

(二)规范人员管理,加大就业培训力度。

一是规范失地农民管理。建立失地农民跟踪服务电子信息档案和动态管理服务机制,不断完善失土农民基本情况信息库,形成动态登记、动态管理、动态服务。

二是健全职业培训网络。依托失地农民职业培训基地,将失地农民的培训项目、培训地点、补助办法,通过基地平台,及时向失地农民公布,真正实现培训有门路、培训有人员、培训有效果。

三是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制定、完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鼓励被征地农民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支持被征地农民发挥农业生产技能,通过承包农业园区、发展规模化种养基地等多种渠道,不断拓宽产业致富门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闻

失地农民就业保障问题研究 篇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2013年12月23至24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到2020年,我国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要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突出特色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三个“1亿”突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即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根本。人口城镇化不仅仅意味着农村人口流入城镇区域,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融入到城镇生活和工作当中。因此,由于失地农民而相应产生的众多的社会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 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为此,要紧紧围绕解决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民生问题,努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大量农民成为失地农民,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困难问题便凸显成为矛盾的焦点。

二、失地农民就业保障中的问题分析

1.职业培训不能起到应有的促进就业的作用。在政府组织的职业培训中,很多培训技术不符合农民的需求,培训内容老套, 很多经过政府单方面职业培训和就业促进的活动中,深有感触, 认为其再就业培训工作只不过是应付上级检查,对农民的培训不过是走走形式而已,并不能真正解决农民的工作问题。另外, 据知情人士透露,政府组织培训是被动的响应上级指令,农民参加培训是为了在培训中获取一定的补助,培训机构则是为了经济利益而不是公益目的进行的培训。

2.失地农民就业渠道较窄,无法实现增收。由于失地农民很多人学历不高,而且年龄偏大,因此在就业方面只能选择一些技术含量低、脏、累等工作,同时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对就业方面知之甚少,因此处于弱势地位,即便自己干点小本生意,也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因此收入不稳定。

三、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的对策

1.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培训力度。跨越转型的完成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因此可以对失地农民进行岗前再培训,从而保障跨越式转型的快速完成,同时又能保障失地农民就业。目前由于缺乏专门的失地农民的在职教育专业培训机构,因此在对失地农民进行培训时缺乏丰富性和多样化,缺乏针对性的岗前培训,没有将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特色体现出来。

因此,有关部门有必要对目前市场存在的各类培训学校和社会性的教育机构进行审核和监管,通过引导和激励各类培训单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失地农民进行就业培训,以不断提高失地农民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提高失地农民就业筹码。可以针对失地农民的自身实际,通过对企业用工要求和培训单位的联合对失地农民的技能进行培训,采用订单式培训方式提高失地农民就业率。“订单式”培训一方面能增强培训机构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又可以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企业因扩建新厂而增加用工量的燃眉之急。培训学校可以针对失地农民的培训意愿、文化水平和年龄结构对失地农民进行长期、中期和短期的培训,通过对不同项目和多层次的培训,以不断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失地农民培训的费用可以由企业和政府共同负担,从而保障每位失地农民在就业方面同其他人一样,享有相同的权力和平等的机会。要让失地农民自主点单,通过失地农民自我选择进行科目培训;综合以上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保障农民的就业问题。

2.建立就业前临时缓冲岗位。为增加失地农民就业,政府要鼓励失地农民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和途径实现就业,大力发展就业基地和劳务派遣,帮助失地农民灵活就业,在此过程中, 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临时用工制度,从保险、合同等方面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就业前临时缓冲岗位的建立,可以为失地农民在就业前没有工作的情况设立专门的临时性就业岗位, 也就是在劳动力失业时,通过一些社区服务或政府基础工程项目等为失业者安排临时性的工作,以维持其基本的生活来源,这时需要政府和公益组织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此外,要建立试点来探索失地农民劳动力开发工作。

在这之前,国内很多地方都曾就失地农民就业进行探索,本文总结了其他地区在试点工作中的丰富的经验,同时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和特点,在小范围内尝试了失地农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以风险降低、财力人力物力大力降低为基础,在小范围试点成功进行的同时,不断进行大面积的推广,从而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实际情况的就业政策和就业方针,并建立与各种就业范式相适应的组织管理政策和就业相关配套服务体系,不断深入探索符合劳动力就业规律的政策和法规,以宏观调控和微观协调为主要方式保障农村劳动力就业,目前该试点工作正深入开展。

3.鼓励失地农民自谋职业。应当积极转变失地农民的就业观念,从被动等待变为主动出击,使他们能够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就业机会,同时要鼓励具有经济基础的失地农民进行自主创业,使农民通过亲身参与市场竞争,来进一步地了解和完善自身技能素质,从而提升上岗就业的可能性。政府是帮助失地农民实现就业的引领者和指导者,既要与征用土地的单位沟通,使他们帮助失地农民就业,也要通过制定和落实各种土地补偿政策来提升失地农民就业的可能性,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通过各种就业知识培训讲座、就业信息服务、法律政策解读和失地农民创业指导活动等来帮助失地农民就业;确保失地农民有更多、更灵活的方式来获得银行贷款,取得就业资金;在税收政策上对失地农民有所倾斜;压缩失地农民创业的行政审批程序,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成效。

为鼓励失地农民创业,地方政府应成立专门的失地农民创业中心,负责协调政府和各部门的关系,提供失地农民创业发展、管理、注册和经营等多方面的综合化的服务,为失地农民在法律保障、科技服务和信息咨询、信用担保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搭建优越的服务平台。失地农民经商办企业或办理工商经营许可方面要给予优惠照顾,同时享有税收减免优惠,可借鉴广州市的“五平米经济”优惠政策,对做小买卖、开小门面的失地农民给予优惠,鼓励失地农民不缴费、不交税、不办证创业。以此鼓励失地农民积极创业,以创业来带动就业。

4.建立多渠道的就业安置制度。失地农民由于技术有限、 能力有限,因此普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大部分失地农民靠打零工来维持生计,这样的生存方式难以维系城市中的长期生存,因此有必要通过对城市就业制度的深化改革来为失地农民创造平等的就业机会。另外,可以通过支持用人单位帮助失地农民就业和运用税后优惠等激励政策为失地农民提供相应的岗前培训,为接纳失地农民的企业实行一定的优惠政策,规定失地农民用人单位可以在税前列支失地农民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根据用人单位确定的缴纳的保险费额度,对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税收政策进行减免,这些政策实际上是间接补贴失地农民的个人账户。

各地政府也可以通过对有意愿继续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失地农民进入种植小区和养殖小区发展进行鼓励,或以包租、转租等方式对河滩地和生荒地,鼓励失地农民发展种养业,从而吸引一部分失地农民就业;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创造条件吸引一大批失地农民就业;可以在工业园区成立物业管理公司或建立综合服务配套区, 吸引失地农民就业。如一些地方的民营经济工业园区就通过执法人员、清洁工、协警和小区保安的不同的形式为失地农民创造服务性岗位,也可以通过民间组织和政府组织等渠道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信息,积极推介和组织失地农民外出务工,从而提高失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5.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政府要逐步建立能够覆盖到全部区域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在规模较大的社区建立劳动服务信息服务中心,在各乡镇建立失地农民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在各乡村设立联络点或是委培联络员,为失地农民的岗位需求登记、就业指导、就业信息服务、政策咨询、劳动事务中介代理等提供服务,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机制,扩大就业信息收集渠道,减少失地农民选择的盲目性。由于失地农民在就业时大部分都是被动转移,也就是说个人居住地和个人生产方式不会发生改变,因此就业空间应当更广泛,所提供的服务措施应当更多样化。要建立全方位的失地农民就业信息服务网络,积极搜寻和发布各类劳动就业信息,确保失地农民能够得到更多的信息,同时要注重信息网络的地域性。

另外,当前失地农民就业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劳动力就业服务市场的建立存在各种现实问题,例如对于劳动信息渠道较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失地农民的法律意识薄弱、就业中介服务机构职能缺失等。因此各级政府必须认真分析本区域内的劳动力就业服务市场中的各种问题,积极研究对策,帮助失地农民解决在就业前和就业之后的各种困难。

期望通过本文的探究,可以为政府在改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不足提供借鉴。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文章分析了当前失地农民就业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的相关对策。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措施研究 篇8

关键词:城镇化,市场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一、引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也是广大农业生产者的生产资料和生计源泉。但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征收土地就成为发展大局所需和城市建设的必要条件, 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农民, 势必造成失地农民越来越多的局面。据预测, 2020年中国失地农民总数将超过1亿, 部分失地农民将逐渐陷入“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生活窘境。如未对这个特殊群体妥善安置, 随时都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 久而久之必将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不利于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本文探讨了失地农民的权益流失和保障问题, 希望可以引起更多人对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关注。

二、正确认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目前, 关于我国失地农民的问题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系统的保障体系, 仅有部分经济发展良好、财政充足的省市建立了具有针对性的社会保障, 而经济欠发达的多数省市多采取的是一次性货币交易, 总而言之, 全国范围内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情况令人堪忧,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需要尽快建立完善和落实。首先, 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这是维持失地农民长期、基本生活的需求。根据信访部门的数据反映, 受理总数的70%左右是征地纠纷的问题, 这其中多数群众反映的都是征地补偿问题。其次, 部分失地农民失地的同时即成为失业者, 很多“农转非”的失地农民进入城镇务工, 但是由于他们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偏低, 体制上也不能及时被纳入城镇失业保险保障的范畴, 因此, 失地农民很容易变成城市中没有社会保障的失业人口。

城镇化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 我国城镇化过程中, 农村社会保障 (包括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 失地农民与城镇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 农村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覆盖面窄, 社会化程度低;其次, 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筹措不足, 主要靠县财政和乡村集体经济投入;再次, 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缺乏法律保障、缺乏约束, 这就造成了资金的使用存在风险大、难以解决保值增值的问题;最后, 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分散, 城乡分割、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可见, 深入研究当前制约城镇化进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 不断探寻新的机制、对策, 不断缩小失地农民和城镇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 对于保证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与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失地农民群体数量仍将呈上升趋势。切实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 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帮助失地农民上长期稳定的生活, 是城乡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完全由国家财政支撑的项目, 包括对社会脆弱群体的救助、对军人及其军烈属的优抚安置、对无依无靠的孤、老、残、幼、疾人员以及社会大众举办的社会福利和有关的社区服务, 完全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范畴, 充分体现社会公平, 二是由于用人单位、职工个人缴费、国家给予适当补助的三方共同筹资的项目,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属于社会保险范畴, 其中, 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行个人账户与统筹相结合, 其他三项项保险属于完全统筹的项目。与前项内容比较, 我国现行社会保险是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基础上实行的, 既体现公平与效率, 又注重权利与义务相结合。而我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存在以下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 政府征地手段行政化, 市场机制无从体现, 我国村民自治的实践尚未完善, 乡镇对村委会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多少带有行政干预的色彩;第二, 各级政府参考征地用途作为重要依据而制定的土地补偿标准相差较大, 失地农民补偿标准较低, 征地补偿的金额有限;第三, 多数失地农民属于文化低、资金少 (无) 、缺少技术的封闭群体, 就业问题十分突出;第四, 失地农民失去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生活质量因失地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和影响, 大部分失地农民的老年家庭是靠征地补偿款来维持生活, 他们对今后的医疗、养老保障、子女教育等问题都存在着忧虑;第五, 失地农民的弱势地位和较低的组织程度, 造成了他们争取社会保障、就业权、财产权以及政治文化、教育等合法权益的能力欠缺, 造成了他们的诉求和意愿难以引起决策层的重视;第六, 失地农民意识转变滞后, 他们大多对“保险”不信任, 加之支付保费后在短时间内不能见到效果, 明显表现出了养老意识不足的普遍问题。

四、失地农民合理利益保障的对策

土地是农民生活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是其生计安全的最后保障。完善土地征用制度, 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可以促进城镇化的推进和社会的安定繁荣。建立起“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模式, 把握好“公共利益”的维度, 完善征地补偿机制, 规范土地征用制度和农村房屋拆迁的法律条款, 是解决失地农民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

《宪法》中有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政府需要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情况, 不断地建立、完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 适当提高补偿标准, 《土地管理法》的征地补偿项目和标准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适度调整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征地补偿标准的差异, 征地需要依据地段、地类、用途进行补偿, 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

按照建立土地征用与劳动力安置、社会失业和养老保险制度相结合的机制运行。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 筹措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是重中之重, 做到专款专用于失地农民的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就业保障。不断地规范农村集体土地征用费管理, 严格实行专款专用, 切实地发展集体经济, 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问题。

政府收缩职能, 重在监管,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坚持市场化运作, 加大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力度。全面推行市场化就业, 为失地农民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不断加强失地农民自身素质的建设, 帮助失地农民积极市场化就业是解决失地劳动力的根本途径。政府需要不断地打破城乡就业二元体制, 然后依据市场化原则, 建立城乡统一的、平等的劳动力就业市场, 同时给予失地农民优惠的就业政策、适当的政策倾斜和智力支持。营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良好环境, 不断地转变农村单一的农村教育模式, 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教育, 切实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和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 按照不同的年龄阶段和文化层次, 针对性地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 实施就业技能培训, 提高就业竞争力, 大力发展农村的精神文明事业, 在内因上切实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 实现“体力型”人力向“技能型”、“智能型”的转变, 逐步为城乡结合部的建设奠定人才基础。另外, 加快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 建立城乡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体系, 从而做到就业信息的及时传递。引导和教育失地农民转变观念, 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就业。

五、结语

我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日趋完善, 但是随着城镇化的高速发展, 失地农民的数量和社会保障问题会日趋严峻。政府首先需要加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 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制定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帮助失地农民这个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 帮助他们建立畅通的渠道, 以平等地享有行政救济的权利, 并用法律的手段保护其权益,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民谋利益。根据区域的不同, 切实建立起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 加强家庭养老, 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从根本上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 坚持政府筹办, 集体组织, 人人参加的原则;坚持国家扶持, 多方筹资的原则;坚持互助共济, 保障适度的原则;坚持照顾一般, 确保重点的原则。同时, 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受教育和培训机会, 尽快地帮助失地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杨翠迎, 黄祖辉.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于城乡统筹考虑的一个思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1) .

[2]刘晓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1) .

[3]胡同泽, 文晓波, 黄利军.东西部失地农民生存状况的对比分析研究——基于11省、市、自治区农调队公布的调查报告[J].乡镇经济, 2006 (05) .

[4]刁慧娜.从国外农村社保制度视角分析我国农村社保制度的走向[J].科教导刊 (中旬刊) , 2010 (11) .

[5]宣昱婷.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若干问题研究若干思考[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

[6]马林靖, 田延晓, 曹仕俊.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创业问题研究——基于河北省265个失地农户的调研数据[J].当代经济管理, 2012 (01) .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 篇9

一、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鲍海君、吴次芳认为, 农民被征地后得到的补偿费用极为有限, 一旦补偿的钱被花光, 基本生活没有经济来源时, 生活就失去保障。而集体经济组织、政府及各部门由于征地所得的资金, 由于缺少监督机制, 不但不能做到保值增值, 往往又成为腐败和官僚主义产生的源头。合理利用这部分资金, 保障失地农民的生活, 要求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王斌认为, 从显示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以及整个社会的安定和稳定的角度来看, 国家理应给这一弱势群体提供社会保障。师宁慧、曹洁认为,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王顺喜认为,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是落实城乡统筹战略的具体体现, 是对失地农民基本权利的有效保障, 可以弥补城乡二元结构下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宋斌文、荆伟认为,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 中西部地区失地农民越来越多, 失地农民长远生计问题已经由发达地区的局部社会问题演变成全国性的社会问题, 为减少失地农民在市场经济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是完全必要的。许庆明等认为,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长期基本生活保障, 避免货币安置、留地安置和招工安置可能带来的后遗症, 是解决失地农民困难的最有效的方法;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也有益于减少征地纠纷, 提高征地效率, 加快农民向城镇居民的转变, 推进城市化进程。

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

鲍海君、吴次芳认为, 由于失地农民的特殊性, 其社会保障不同于一般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 其社会保障应包括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失地农民医疗保障、为失地农民提供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和法律援助等。朱明芬认为, 应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为社区失地农民购买大病医疗保险, 同时, 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吴刚等人认为, 应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将无地农民纳入城镇居民管理, 对于生活特别困难、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纳入低保管理范围。

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

孟繁丽认为, 城市化进程决定把农民土地划为城市建设使用, 失去土地的劳动者, 就应转化为非农人员, 并纳入城市社保体系。从中国城镇化长远目标考虑, 应建立统一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但目前将失地农民全部纳入市民行列显然不现实, 但可建立统一多层次的保障对失地农民进行分类分层次保障。崔改梅认为, 当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任务是为失地农民构建一个能与城镇社会保障逐步衔接的可持续发展的失地农民特有的社会保障模式, 以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生有所靠”的目标。涂文明认为, 基于我国农民的特质和城市化进程的特征, 应建立以就业为支撑的政府主导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

1.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

马驰、张荣认为, 土地补偿安置费以及土地转用后的增值收益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主要来源。杨盛海等人认为, 缴纳社会保险的费用可以由政府、土地开发中增值收益、农民各出一部分。于维军等人认为, 国家、集体、个人及市场征地主体各出一部分。

2.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

陈信勇等人建议实行“统账结合”模式, 将政府和村集体负担的一部分资金用作养老保险基金, 建立统筹账户;村集体负担的另一部分资金和个人从安置补助费中列支的资金用于建立个人账户。宋斌文等人则支持个人账户制, 认为由于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冲击以及目前的转制成本难题等原因, 采取“政府出一点, 集体补一点, 个人缴一点”, 为保证制度的可持续性, 失地农民社会保险支出标准要低于城镇职工。

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运营

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实行多元化投资在学术界已达成共识, 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应由谁来管理运营。陈信勇等人认为, 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或财政部门设立一个专门从事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存储和管理的机构, 实行收支两条线和财政专户管理, 单独建账、专款专用。冯健认为, 应在明确的法律体系前提下, 依法赋予监督主体监督权, 要分开设置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机构和经营机构, 前者负责对后者的监管和保险金的发放等, 并保证监督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公正性、独立性和科学性。鲍海君等认为, 应交由私营机构管理, 不一定要按照西方国家的做法, 可以结合我国国情, 交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管理, 并引入竞争机制, 来促进基金的保值增值。

五、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 篇10

(一) 有关土地征收的具体法律法规存在矛盾或含混不清

现行土地法律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转为城镇居民以后, 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属于国有土地。这一规定突破了1954年宪法有关征地只能“为了公共利益”这一限制条件的规定, 实际上为征收农地转用非农建设提供了一种合法形式。但是产生了一个矛盾:对于非公共利益的农地转用, 不经过征地是违宪, 因为不符合“全部城市土地为国有土地”的宪法准则;征地也违宪, 因为不符合为了“公共利益”才可征地宪法准则。又比如, 《土地管理法》第16条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 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 由人民政府处理”。但土地使用权转让过程争议发生的原因有那些情况, 争议发生后如何处理, 法律没有确切规定。因此, 在征地过程中农民的权益受到损害时, 利用法律无法有效地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 对“公共利益”范围界定不明确

我国现行《宪法》第10条第3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该规定可以理解为要对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征收, 就一定得符合公共利益的, 非为公共利益, 不得对集体土地进行征收。但具体什么情况下征地才符合“公共利益”, 哪些征地目的不是为了“公共利益”, 这些却没有明确规定。就目前来说, 国家只要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随时都可以对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强制征收, 并且按照《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的规定对征收这种法律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提出异议, 如对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用有异议也只能提请批准征地的政府裁决, 但征收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收土地方案的实施。而且对土地征收的目的是否是为了“公共利益”也没有严格的审查机制。在我国《土地管理法》中, 既没有土地征收申请、批准前, 有关机关对土地征收目的合法性的事前审查, 也没有土地征收被批准后, 被征收人认为土地征收目的不具有合法性时的事后审查。只规定了土地征收必须经过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对被征收人认为土地征收目的不符合法律规定时的救济机制也没有任何规定。

(三) 法律规定的征地补偿偏低

《土地管理法》第47条是现行征地补偿的主要法律依据。该条第1款规定:“征收土地的, 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按照土地原有用途补偿, 不能反映土地的位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均耕地面积等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 其实质是将土地仅仅看作一种生产资料, 没有考虑到土地负载的众多社会功能和农民的财产权, 从根本上忽视了土地私益性;该条第2款规定:“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 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到十倍。……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 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 每公顷被征耕地的安置补助费, 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根据该规定, 征地 (耕地) 补偿分为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三种, 其本质不是对土地价值的补偿, 而是对地上物的补偿;具体补偿数值主要根据该土地被征用前三年的平均年产值来加以确定, 对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种植结构、农业耕地水平的差异缺乏体现, 无法反映被征土地的区位价值, 同时使得补偿价值极易波动, 导致同一区位地块补偿价格悬殊;孤立地考虑耕地作为农作物生产的年产值, 忽视了被征耕地一旦转为非农用地所飙升的级差价值, 农民被排除在土地增值利益的分配之外。该条第6款规定:“依照本条第2款的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 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能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这是我国征地补偿的法定最高标准。土地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赖以生存的基础, 失去土地的农民的损失除集体土地承包使用权所能创造的实际价值外, 还包括生活保障, 就业安置等方面的损失, 即使是根据法律规定的最高补偿标准, 也是明显偏低。

(四) 对非农用地的征用安置补偿法律没有规定

我国的《土地管理法》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农用地的补偿方法做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 但对征用农民集体土地中非农业用地的实施方法和补偿标准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与解释。《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虽然对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方法做出了比较具体的规定, 但该条例的实施对象仅限于城市规划区内的国有土地, 不适用于针对农民集体土地上房屋及附属物的拆迁行为;而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也同样没有包含适用于上述问题的规定。2004年11月由国土资源部正式公布的《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 确定了新的征地补偿标准。按照保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原则, 允许征地补偿标准突破由《土地管理法》所规定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按统一年产值30倍计算的上限。另外也涉及到了可制定区片综合地价的内容, 以及比从前更为灵活的征地安置措施。但是针对非农用地, 特别是农民宅基地等土地的征用补偿, 依然未做出较为明确的规定。

二、健全和完善“城中村”失地农民法律保障机制的思考

(一) 完善法律规范, 健全法律体系

由于“城中村”农民的宅基地与城市居民的房屋用地的性质和来源有很大区别, 村民又不能享受城市政府提供给城市居民的许多社会保障, 绝不能套用《城市房屋拆迁安置条例》;同时, “城中村”又是农民土地被征用后的最后居留地, 不能适用《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征地补偿办法。为此, 必须进行新的立法, 或修订现行法律, 使政府的改革行为合法, 保障农村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保护集体资产、个人财产不被损害;对“城中村”的拆迁安置和土地征用行为予以规范, 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在土地收益的分配上尽可能对村民和投资方有利。完善对征收农村宅基地的补偿和拆迁安置的法律规定。就“城中村”中以房屋为主的农民私有财产的拆迁安置补偿方式和标准制定相关法律, 确定法律适用, 使其在“城中村”改造的实践中有法可依。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征用条例的修订与实施, 从法律上建立完善土地征用目的合法性审查机制, 建立征地价格及补偿标准听证制度、土地征用争议司法仲裁制度。地方政府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分配机制、安置办法、管理体制操作程序, 对村集体组织获得国家的土地补偿后的使用或者分配做出具体规定。要修改行法律法规关于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不能出租、转让和抵押等的规定, 只要符合土地利用规划, 只要在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之内, 应当通过开发商和土地所有者进行平等的谈判, 让土地所有者———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与用地方直接谈判和交易。

(二) 明确界定“公共利益”, 避免侵犯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规定国家征用土地的权利仅限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我国只是原则性地规定了土地征收必须符合“公共利益”, 但具体什么是符合“公共利益”, 却没有明确规定, 这种方法给予了国家行政机构极大的自由裁量权, 也给予了国家司法机构极大的法律解释权, 他可以确定某种特定用途是否符合公共需要的性质, 因此我国应采取更为明确的立法方式确定“公共利益”的范围。规范土地征收程序, 以保障土地征收的公平正义。在土地征收过程中, 要注重被征收土地者在整个过程中的参与, 保证在征用农民土地的过程中土地权利人有充分的参与权和知情权。让他们在征收的目的性、征收的范围、征收补偿安置和补偿安置费用在使用、管理方面都有充分的发表意见的机会, 并能够采取足够的措施保护其合法权益。

(三) 确定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 按时兑现补偿款

一是逐步提高土地征用补偿费标准。土地征用补偿要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应该以农民征地补偿费全部进入社保测算能领到城区最低生活保障金作为参照系, 将现行补偿标准提高。这仅仅是静态预期补偿标准, 今后应逐步调升。国家应该通过立法, 提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补偿标准, 并确保征地补偿安置经费支付到位。政府要通过垄断土地一级市场, 适当降低税、费, 调整土地出让收益分配比例, 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二是在统一征地中逐步推行土地“片区综合价”。坚持市场化方向, 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按地段、地类等将城市土地划分成若干个区片, 每一区片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基准地价, 在统一征地时, 实行统一的补偿标准。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应以保护农民的权益为基本出发点, 同时兼顾补偿的公平合理性。处理要考虑土地征用前的价值外, 还要考虑土地的区位、土地的预期收益、供求状况、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合理补偿标准是按照公平的市场价格兼顾政府财政的承受能力给予补偿。在土地权利的市场价可以确定的地方, 如城市郊区和经济发达地区普遍采取“公平市场价”的方法, 在公平市场价难以确定的地方, 以公平市场价为基准, 同时规定最低补偿标准, 即定下限不定上限, 但补偿不得低于最低补偿标准。

(四) 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改革土地制度

首先, 要明晰土地所有权的真正主体。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的股份制改革, 将包括土地在内的集体资产核资折股, 量化到农民个人, 组建初级股份合作社, 让每一个村民拥有一份相应的股权, 按股给农民分红利。只有实行这种土地农民所有制, 才能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 使农民的土地权益从根本上得到保护。其次, 要合理界定土地使用权主体的权利范围。明确农民土地使用权是涵盖承包权、经营权、抵押权、入股权、继承权和转让权的具有交换价值的独立资产。再次, 要完善土地征收制度。把现行强制性的行政征收行为转变为交易性的市场购买行为, 积极推进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流转, 打破国家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 实现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样用途、同等价格、同样收益的目标。允许和鼓励农民以租赁、参股等方式参与土地收益的二次分配, 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刘传俊, 金波.建设公寓楼群——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新思路[J].山西建筑, 2007 (5)

[2]、轩明飞.股权改制与精英“牟利”[J]中国农村观察, 2006 (1) .

[3]、句正律师事务所.城中村改造实务研究[M].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8.

[4]、刘香玲.“城中村”集体经济改制的限制性因素及对策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 (5) .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 篇11

一、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思想观念没有根本转变。一方面,就业观念差。农民失去土地后,其生活习惯、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农民原有的层次上,仍存在只要有土地就有饭吃,就有保障,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权利,只能依靠政府、依靠村里补助救济,认为就业仍然是村和集体的事,通过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通过其它途径实现就业的意识较差。对参加社会保险没有充分的认识,这些问题在经济条件差的村表现的尤为突出。

(一)社会保险开展难度大,覆盖面窄。一是保障覆盖面窄。目前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占适龄投保人员的比例不足四分之一,大多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没有解决。二是保障数额偏低。目前我市已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村大多数参保农民都存在缴费基数低,保障数额偏少的问题,尚达不到解决基本生活保障的目的。目前大多数城边村已无土地,但这部分村的村民多数还没有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是生活补助少。由于村集体企业少或效益不佳,许多村资金积累不多,仅靠有限集体积累来对村民或仅对60岁以上老人进行生活补助,且补助额度偏低。四是失业农民依然存在。农村无地后,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但有相当一部分中老年村民无业在家,仅依靠村积累或土地补偿金进行生活补助也难以维持长久。

由于上述现实问题的存在,对农村社会保障带来了一定困难。有的村负债大于资产,村里也没有集体企业,村民主要靠外出打工和做小生意维持生活。如果参加农村社会保险,集体难以承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还有的村村民有愿望、集体也有愿望,村集体有部分积累,但是不愿一下子拿出很多的资金为村民缴纳保险费。村民的经济水平也不一样,有的农民从事个体经营,经济收入较高,不在乎参不参加保险,甚至不愿参加。有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仅能保障基本生活和子女上学,也无力参加保险,造成了两极分化的问题。

(二)就业安置困难。从我市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有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加上今后平均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将不断增大。从无业农民情况看,失地的中老年农民失业比率比较高。具体分析:一是企业提供的再就业岗位有限,安置大龄下岗职工十分困难,再要安排失地农民的就业更难。二是受下岗职工和外地来的打工者的冲击,就业岗位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无地农民对工作挑肥拣瘦,这与外地农民工“肯吃苦、低报酬”的优势形成鲜明对比。三是农民素质低,尤其中老年农民素质更低,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更难。由于文化程度低,掌握新技术难度较大,再就业困难重重。四是部分村办企业效益不佳,也使失地农民减少了就业机会。五是失地农民中“弱势群体”就业难尤为突出。这不仅包括身体上有缺陷的残疾人和体弱多病者,还包括40岁以上的妇女,50岁以上男子农民。这些人有土地补偿金,生活还能勉强维持,一旦补偿金用完了,生活将无着落。

(三)社会不安定因素多。失地农民中的青壮年由于无事可干,出去打工又怕累,又嫌报酬低,加上有一定补贴,就是在村里闲逛。他们因为年轻往往觉着生活无聊,于是或结伙闹事,或坑蒙拐骗干起违法勾当。此外,因土地出让或补偿金问题处理不妥而引起村民集体上访因素增多。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

二、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对策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兼顾,既要有利于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又要从保障农民的生活需要出发。研究解决征地费用偏低、就业困难等问题,还要从保障农民长远利益出发,探索制定深化体制改革的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出路问题,以维护社会稳定。

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既要有别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其它社会保险,又要考虑能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其它社会保险相衔接。

在保障对象问题上,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有关规定,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对象,为被征地时的在册农业人口,具体保障人员,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议或村民大会讨论,由街道核准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确定,并予以公示。

在保障形式上,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实行不同的基本生活保障,保障的重点是劳动年龄段内和劳动年龄段以上人员。

在资金筹集上,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关键是要落实保障资金。本着“群众能接受,政府能承受”的原则,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即“政府出一点、集体补一点、个人缴一点”予以筹集。其中政府出资部分不低于保障资金总额的30%,从土地出让金收入中列支;集体承担部分不低于保障资金总额的40%,从土地补偿费中列支;个人承担部分从征地安置补助费中抵交。同时,按照以上“三个一点”筹集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总额的5%,在土地出让金中提取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风险准备金,以应对未来的支付风险。上述四部分资金,由国土资源部门在征地费用拨付过程中负责统一办理,及时足额转入财政局开设的社保基金专户中,并抄送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确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费在规定时间内全额到位。

在资金管理上,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含风险准备金)实行收支两条线和财政专户管理,单独建账,专款专用,不得转借、挪用或截留、挤占。要建立健全基金监督和管理机制,确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安全运营和实现保值增值。

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在失地农民群体中,劳动年龄段内的人员占大多数,做好就业安置工作是解决他们生产、生活出路的根本保证,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总抓手,不断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实行“双向选择”的办法,由村办集体企业安置就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1.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推进农民市民化,城乡一体化,必须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就业的基础是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增强了,才能为失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使他们安居乐业。一是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实践证明,中小企业在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在资本积累阶段,尤其需要使用大量低成本的农村劳动力。因此,要继续依托失地劳动力所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借助征地补偿中村集体留存部分,凭借有利的区位优势,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和发展适度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二是要加快市场建设,吸收更多的失地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市场的集聚作用在解决就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要大力发展外向型企业,并强调企业在征地办厂时就要与被征地村签订劳动用工合同,最大限度地优先安置失地农民。

2.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失地农民就业能力。农村劳动力技能偏低是当前影响其就业的重要因素。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把劳动保障、农业、水利、科技、建设、社会团体等有关部门和行业现有的培训基地确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落实培训职责和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同时,积极探索创立政府和社会携手合作、利益分享的机制,鼓励投资兴办民办培训机构。要定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竞争能力。一是培训方式要采取定单培训和意向培训的方式进行。定单培训即针对用工企业所需用工条件,对征地农民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培训后由企业负责安置就业。意向培训即根据农民的技能需求和就业愿望有选择性地组织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培训后组织参加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二是资金筹集要采取从征地调节资金中留存一部分、村集体出一部分的办法解决,保证有充足的培训经费。三是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要由政府或有关部门设立专户统一管理。根据农民培训要求联系培训单位,与单位协商所需费用,并印制成培训券发放到农民手中,由农民持券参加培训。具体办法是:对现安置在村办企业中的劳动力根据工作岗位的需要进行一次岗位技能培训,符合条件的发给职业资格证书。对现从事个体或失业农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符合条件的发放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就业的必要条件。

3.积极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要制定公平合理的农民工就业政策,构建符合城乡统筹就业要求的就业管理制度。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彻底取消限制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歧视性政策,清理各种乱收费现象,使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享有同样的社会保险待遇。要在就业安置中,大力鼓励用地单位和企业把适合的岗位优先安排给失地农民,并建立使用失地农民数量与用地规模挂钩的制度,规定进园区企业每使用一定亩数土地后,相应安排一定数量的失地农民在本企业就工,并签订三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对新办企业安置失地农民的并签订三年以上合同的,企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对村改居后的公益性岗位、辖区内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本村劳动力,尤其是4050人员,并同时享受国有、县以上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失地农民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对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农民参照下岗失业职工的办法,发放《再就业优惠证》,享受与国有和县以上集体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同等的再就业优惠政策。同时,享受新办企业和小额贷款担保的优惠政策。

4.健全完善三级就业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区、街、村(居)三级就业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及时的、有价值的就业信息,并为他们提供免费的中介服务。在条件较好且闲散劳动力多的村定期举办劳动力市场,免费进行职业介绍。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设立专门的就业服务热线和网络,为劳动力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

总之,在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保障问题上要通盘考虑,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有机结合,双管齐下,全方位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使农村经济尽快融入市场经济发展的良性轨道,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步伐。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 篇12

1 现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农民失地不仅仅失去土地,还失去了一系列的权利。展开来讲,首先是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受到了侵犯,土地是农民的根基所在,是农民生活最基本的保障,赖以生存的主要来源,失去土地这一生活的载体,是农民明显的表面上的最大的权益损失。其次,农民的人格尊严权也受到了相当程度的侵犯。而这些侵害其实是农民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农转非十分排斥的根本原因所在,是加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动因所在。在农转非的过程中,农民很可能既失去土地有无法享受城市化的成果,从而成为城市社会的底层人物,绚烂多彩的霓虹灯极有可能不属于这些为了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发展而做出牺牲的缔造者。为了避免霓虹灯的阴影下是这一群体哭泣的背影,因此加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刻不容缓。只有切实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利益,站在这一弱势群体做出偏向性的考虑,才能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城市化才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2 缓和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措施

2.1 建立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

要尽快的建立与实施落实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相关法律条例,让失地农民成为一个法律名词,让失地农民的权益有法律可依。在我国尚不可能实现全国性高福利政策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在法律面前开一特殊,将失地农民自动分化的四类加以区别对待,分类立法,根据其特点情况,将有限的政府资源对症投入到最高效的地方。比如对于从事经营二三产业的,给予税收上的一定减免,鼓励其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对其在法律门槛上予以一定的优惠。再比如对于外出打工的,能否对其户口,子女教育等问题在法律上予以特殊照顾,鼓励他们在城市发展,落脚。主动在立法上给予这类群体落户的一定优惠,立法规定政府每年给予这一群体技能培训的补助,从而使现在面临老龄化的社会拥有充足的劳动力,又比如空闲在家的这部群体,是否能通过立法行政与市场相结合的办法,就近为其寻找工作,将我国发达地区的淘汰产业在法律层面上优先像这些劳动力空闲较多的地区转移,从而减少失地农民的空闲率。总的来说,就是因地制宜,让法律能够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立法,提高立法的效果,让法律实现法律的目的,引导与规范社会发展。

2.2 改革现有土地征用制度

让失地农民在整体上实现生活的最优,而不是富了部分穷了大多数,不搞形象与面子工程,务实的根据实际的生活水平进行符合失地农民本身能力的建设,杜绝出现为了整体规划,而借巨债盖房,进行过度的新农村建设,尽可能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化,不让失地农民因为城市化而没了未来。在加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同时,节流减少失地农民产生的成本,改革现有的土地征用制度。尽可能的提高失地农民自身的造血能力,而不是短时间的输血,或者是进行不可持续的征收。

从法律层面来说,严格征收土地的程序,减少土地的征收数量,非必要的尽量不过度征收,以缓和现在急剧尖锐的失地农民问题。改变现有的大部分以货币一次性进行补偿的办法,加入职业技能培训,创业资金扶持等多种办法,将一次性的输血行为转变为造血行为,让农民在失地的过程中获得今后生存的能力。提高对于土地隐性利益的认识,节流富裕的资金可以提高这部分的补偿,加大总体的补偿力度,让虚无并不实际的一些花费真正的用到解决问题和矛盾上来。落实失地农民的各项保险(失业,生育,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等),对于在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在法律层面减少户口门槛,提高暂住等效率,减少地区户口壁垒,从而使更多的农村人才留于城市,融入城市(现今的社会,学历素质提高迅速,法律层面应提前对失地农民的二代有足够的准备)。

2.3 失地农民法律援助简单构想

最后,法律还能发挥其保障性的作用,来保障开源节流的实施。运用现有的法律援助机制与广大调解机构。对受到侵害的失地农民个体可以实施法律的援助。这种援助可以是多部门,专门性的。即涉及征地相关部门联合办公,为受侵害的个体提供直接的专门援助。这种法律援助,既可以提高失地农民的法律意识,也可以使具体的政府部门有了被外部内部监督的意识。从而更好地推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实施,实现失地农民与城市化进程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屈茂辉,周志芳.中国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研究-基于地方文本的分析[J].法学研究,2009(03).

上一篇:信息技术课堂动起来下一篇:初中化学启蒙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