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启蒙教学(精选5篇)
初中化学启蒙教学 篇1
下面就怎样做好初中化学启蒙教学谈一些认识。
一、加强化学实验
如在讲授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作法的原理中, 不能单一地告诉学生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药品是什么, 而是让学生带来一些固体物质, 如鸡蛋壳, 石头, 水泥, 纯碱, 草木灰 (大小能放到试管里的) 和家用的白醋, 再提供稀硫酸和稀盐酸。导入新课后, 让学生在实验室里探究能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是什么?你怎么知道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试验它们能在实验室的条件下用来制取二氧化碳吗?为什么?那么能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什么?这些物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你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在学生探究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后, 再去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学生通过以前生物等学科的学习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有了部分的认识。在教学中, 只不过是帮助他们去健全和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先让学生自带空的矿泉水瓶, 用来收集二氧化碳, 探究二氧化碳在水里的溶解性和生成碳酸的变化, 再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 交流归纳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当学生把二氧化碳制取, 性质及用途实验探究完成后可指导学生设计新型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和自制灭火剂。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个旧灭火器, 让学生观察内部结构, 了解使用原理, 然后提出问题和讨论要求:可以借鉴旧灭火器原理, 脱离旧灭火器原形设计出新型的灭火器。学生很快能够很据二氧化碳的制取, 二氧化碳性质以及从灭火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材料, 在相互讨论中你一言我一语地就把设计方案端了出来。同学们的踊跃发言, 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 感受到了创造的快乐。这样的教学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培养了创新的能力。
教学中应尽可能让学生看到应观察的实验现象和实物, 使学生对所学物质和物质变化的现象在脑中留下鲜明的印象。除实验以外, 还要适当运用网络技术, 多媒体科学手段通过影像使微观现象宏观化, 抽象内容具体化。
二、努力做到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化学能够吸引学生的原因之一是“化学能使学生知道生活中的奥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素质教育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让学生从化学角度来认识生活, 科技, 生产, 环保等方面有关的问题, 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来治理环境污染, 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等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因此在教学中或习题设计中要紧密联系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联系化学发展的最新成就, 联系周围社会问题。当学生了解了所学知识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后, 就会体会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 学生就会对化学产生求知欲望, 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三、加强复习巩固, 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
化学中描述性的材料比较多, 化学运动形式也比较复杂, 规律性没有物理那样强。相对来说, 要记忆的知识比物理要多。学生也常常反映化学知识一学就会, 一久就忘, 一多就乱。因此, 在教学中复习、巩固工作更显得重要。在讲课时要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对比, 要步步为营, 除加强联系外, 还要安排一定的练习课和复习课, 特别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第四章和第五章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大量出现, 要及时复习整理, 使知识系统化。复习要适当变换形式, 避免机械重复, 否则学生容易困倦和产生消极情绪。要加强课外练习, 通过练习使知识点得到巩固。
学生学化学往往囫囵吞枣, 似懂非懂, 平时学得不好, 临考背笔记。因此, 要教育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 帮助学生了解物质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掌握性质制法, 用途之间的关系, 根据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条件来理解物质的制取和用途, 克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有些学生往往只顾做习题, 不阅读课文, 不复习课本中的内容, 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应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先复习后做作业的习惯。
四、培养指导学生学会自学
培养指导学生学会自学, 教会其如何自学, 并真正形成自学能力, 是学生能否再上一个新台阶, 出现一个质的飞跃的关键。学生自学时, 限于年龄, 知识的储备以及水平, 能力等, 多数学生的自学只能进行到知识的表面或虽有一定深度, 但还不够。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对概念的辨析和课文习题中重要的字、词、句、段落的研讨, 要特别注意每节课结束前的本节知识小节和上一节知识的回顾, 让学生在自己总结和其他同学总结的基础上记牢, 记准, 理解和消化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的学习会更细致更深入。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使他们能够自学, 培养他们自学的兴趣, 自学的习惯, 自学的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在学生能自学自励, 出了学校, 担任工作, 一直能自学自励, 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
自学能力是学生继续学习和深造所必备的能力之一, 只要我们坚持不懈, 去实践, 去努力, 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使学生终生受益。
摘要: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因此化学实验探究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实验操作,教学理论
初三化学启蒙教学方法浅谈 篇2
关键词:方法;信心;实验
一、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学好化学的信心
初中化学的学习必须过好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三关。它们的难度是逐一递进,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好基础,逐一过关才有学好化学的可能。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能因为错误和失败就放弃学化学,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学好化学,想办法咬紧牙关挺过去前面就是胜利,也唯有这样才能学好启蒙的化学。让学生树立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心,最终才能学好化学。
二、教给学生合理科学的学习方法
初三的化学是一门介于文理科之间的基础学科,需要记忆和理解的东西比较多,我在教学中教给学生综合运用“记图;编口诀和谐音记忆法;联系实际,结合实验;理解、领会老师举的例子和错题”等学习方法。
1.记图法
就是把需要记忆的东西尽量转变成实物图、树状图、表格图等。如,记忆实验室制氧气、二氧化碳,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过滤、蒸馏的有关现象和实验仪器及有关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可在头脑中先结合实验默记再看书巩固,这就是记实物图结合实验。可用树状图记忆物质分类,用模型图记忆原子的构成、离子的形成及示意图等。
2.编口诀和谐音记忆法
这是学生很感兴趣的方法,如,教学绪言中我国古代化学史时,我用“陶铜铁纸(用)药酒(去)染”把“陶瓷制造、铜器使用、钢铁的冶炼、造纸、火药、酿酒、染料”的先后顺序轻松地让学生记住了;在学习“空气的组成”时,学生对各成分体积比的记忆感到困难,我就用“儿要骑爸就是动山”来把“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编成了顺口溜,同时把书上的圆形图说成是中秋节的分月饼,学生在笑声中就记住了比例……
3.实验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新旧知识、发现新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但同时也会使学生仅认为新奇好玩。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认识实验和进行实验。首先要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再就是怎样做好实验——明确实验目的,弄清实验步骤,(在步骤清楚的基础上)思考实验仪器和试剂用品的注意事项等。并做好记录和适当的练习。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开放实验室,引导学生做一些兴趣实验,还可以鼓励学生回家多做一些家庭小实验,以此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
4.理解、领会、纠错
练习在精而不在多,不怕犯错只怕不改。教师在选择例题和练习的时候就要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和考试说明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材。要一题多解;通过改变物质、数据、操作顺序或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互换来重解即一题多变;回忆一下这道题与过去做过的题有无相同、相似之处,则又是多题一解的训练。这样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要有选择性地记下典型的例子,领会题型特征及分析和解题思路。整理笔记和纠错,多做题不如多看题、想题、分析题。
三、鼓励学生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并持之以恒
1.认真听课
课堂上能否高度集中精力,聚精会神听讲,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去专心听讲是决定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对概念、例题要能理解的同时更要学习和感受教师讲的每一知识点的方法与思路。课上一定要养成“先听后记”的习惯,将听到的内容加以思考整理,提纲挈领地记录本节的重点、难点,须掌握的内容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易错、易混或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课后应全面系统地整理笔记,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感受作详细笔录。
2.温故而知新
新学科新知识往往是记得快忘得更快。温故而知新是取得好的学习成绩的重要保证,因此我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每天坚持5~10分钟看化学的书、错题或笔记,坚持课前预习(哪怕像看小说那样看)勾画出不懂或者不理解的地方。
3.勤于思考
思考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只有积极思考,才能使自己获得知识,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因此要求学生课上要勤于思考,学会思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是争论,以此来锻炼和培养自己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从而达到使当堂所学知识能理解、消化。
四、分解难度,强化训练
初学化学中,学生对一些难点不容易掌握,因此,我把化学式书写、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计算这几个重难点分散开来训练。每天写几个常见的化学式、一两个方程式或做一道方程式计算题。一段时间后,学生也就攻克了这几个重难点,同时也树立了学习化学的信心。
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树立了学习化学的信心,养成了好的记忆习惯,养成了看化学书的习惯,养成了认真听课的习惯,养成了积极思考的习惯,所学知识也就得到了巩固,成绩也就得到了保证,也为后面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初中化学启蒙教学 篇3
一、归中思想
归中思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概念, 但是在实际解题运用中已经成为一种简便快捷的解题思想。所谓归中即两个不相等的量, 混合后所得的均值一定介于这两个数之间。
例如:不纯的硝酸铵 (NH4NO3) 中氮的质量分数36%, 则此硝酸铵 (NH4NO3) 中混入的杂质可能是 ()
A、NH4HCO3B、 (NH4) 2SO4C、CO (NH2) 2D、NH4Cl
解析:该题中已知该硝酸铵中混有杂质, 所以导致混合物中氮的含量与纯硝酸铵中氮的含量不同, 根据硝酸铵的化学式可以算出纯硝酸铵中氮的含量为35%, 通过比较发现混有杂质后氮的含量变为36%, 则混有的杂质中氮的含量必须大于36%, 才能使混合后的氮的含量可能达到36%。所以根据四个选项中各物质的化学式算出它们的含氮量, 只有尿素中氮含量大于36%, 故该题的正确答案为C。
二、数形结合思想
所谓数形结合, 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 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化学问题的思想, 实现数形结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对数形结合思想有精辟的描述:“数缺形时少直观, 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可以把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利用“数形结合”可使所要研究的问题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
例: (08山东临沂中考题) 刘明用石灰石 (杂质不与酸反应, 也不溶于水) 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在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时, 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 他决定利用该废液, 测定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他将废液过滤, 然后向废液中慢慢滴加Na2CO3溶液, 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 在加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 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 说明滤液中的溶质除含有CaCl2外, 还含有_____________;
(2) 计算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解析:由图中可知, 起点坐标为 (5, 0) 说明刚开始加入Na2CO3溶液时未产生沉淀, 此时溶液中存在酸, 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在0~5g时发生的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当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为5g时开始产生沉淀, 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为25g时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 此时反应结束最终产生沉淀的质量为5g, 所以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在5g~25g时发生的反应为CaCl2+Na2CO3=CaCO3↓+H2O。根据产生沉淀的质量5g算出参加反应的Na2CO3的质量, 产生沉淀消耗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为 (25-5) g, 从而求出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所以, 在解决坐标型的化学计算题时, 关键是找出图形中的起点、转折点、终点,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各点所表达的化学意义, 从而用各点数据进行化学计算。
三、守恒思想
守恒思想就是以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守恒关系, 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总数绝对值相等、复分解反应中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总量相等作为解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运用守恒思想解题既可以避免书写繁琐的化学方程式, 提高解题的速度, 又可以避免在纷纭复杂的解题背景中寻找关系式, 提高解题的准确度。
例 (2003年全国化学竞赛题) 50g镁、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溶液, 蒸发后得218g固体 (已经换算成无水硫酸盐) 。则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
A、2gB、3gC、3.5gD、4.5g
解析:此题初步看来好像无法下手, 仔细思考将发现, 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时, 盐中的金属元素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金属单质的质量是相等的。所以, 生成的218g固体中金属元素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前镁、锌、铁的总质量, 则可以先求出SO42-的质量:218g-50g=168g, 然后求出参加反应H2SO4的质量 (反应前后SO42-的质量也是守恒的) , 168g÷9896×100%=171.5g, 参加反应H2SO4中氢的质量即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171.5g-168g=3.5g。故此题选C。
四、代换思想
在化学解题中, 我们如果能够依据解题的实际需要, 先将一些物质的化学式中的某一部分通过其它结构进行适当“代换”, 然后再思考解答, 那么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解题效果。
例:在KHSO4, CaSO3的混合物中, 已知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求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析:K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 H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 在KHSO4中K、H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40, 与Ca的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所以在KHSO4中可以将KH代换成Ca, 这样可以将原混合物看成是Ca SO4、CaSO3的混合物, 两种物质中Ca、S的质量比都是40:32, 故混合物中Ca、S的质量比也应是24:32, 已知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则Ca的质量分数为, 所以氧的质量分数为
五、类比思想
类比思想方法是富于创造的一种方法, 是指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具有某些相同的属性, 推出它们在别的属性上也可能相同的推理方式。在学习过程中, 当我们的思维遇到障碍时, 运用类比推理, 往往能实现知识的迁移, 将已学过的知识或已掌握的解题方法迁移过来。
比如我们要讲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电子、质子和中子都是微观的, 如果只是用语言去描述, 很难把学生的思维给打开, 让其相信没有任何印象的东西。而如果我们通过宏观物体, 如太阳与地球的相对运动的形象描述, 根据其相似性来引出电子对于原子核的相对运动, 由宏观物体的运动特征对比归纳出微观电子的运动规律特征。通过形象的类比, 既突出了事物的本质, 又较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潜能, 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重视初中作文的“启蒙教学” 篇4
所以这时候的作文指导, 要帮助学生实现这些目标要求, 需要认真谋划:既要考虑小学阶段的习作能力基础, 又要清楚三个学年、六个学期每个阶段的训练重点, 认真设计初中阶段的作文起步教学, 给学生以恰当的作文“启蒙”教育, 是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我认为,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调查摸底, 培养习惯
接手初一学生, 要迅速了解每个孩子的作文水平、作文心理和作文态度。可以通过查看学生原有习作、个别谈话, 甚至走访、家访等形式, 了解学生原有水平, 做到心中有数。要在新学段伊始, 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克服对初中作文学习的畏难心理, 培养以下习惯: (1) 写真实生活, 抒真实情感; (2) 有意识、有目标地观察, 平时积累素材; (3) 会提炼素材, 选择合适事例写作; (4) 列作文提纲, 迅速作文; (5) 认真誊抄, 作后积极修改。
二、记叙为主, 重点突破
一般来说, 小学生驾轻就熟的, 当然是记叙文。初一学生的阅读和写作, 应当仍以记叙文为主。从纷繁复杂的日常见闻中, 提炼出值得入文的故事、主旨, 这是重要的作文基本功。在记叙的基础上, 练就描写、抒情, 进而学会说明、议论。在初二、初三发现很多同学写作文时常出现“三不像”作文, 分析原因, 就是记叙文的功底不够扎实。因此, 牢牢盯住记叙文的写作, 这是初一作文启蒙的基本任务。
三、与时俱进, 广采博取
作文写得好, 离不开阅读。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什么例子?当然是写作的参照例子。阅读教学是作文指导的基础, 在旷日持久的阅读教学中, 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慢慢提升。因此, 课文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各个版本的教材, 贯彻新课标的语文理念做得好, 注重了课文的人文性、思想性, 但忽视了课文之间的文体关联, 尤其不是按照记叙文的基本规律来组织单元, 不适合用来作文指导。好在我们是“用教材”而不是仅仅“教教材”, 我们将记叙文作为基本的切入文体之后, 有计划地组织课外阅读, 同时积极编排教材, 选择更为新鲜的文章, 使阅读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 使学生作文找到更合适的范例。
四、因材施教, 个性指导
小学阶段, 学生可能会比较多的得到老师的关心, 初中教师因为课时、任课班级等方面的原因, 面对的学生会多一些, 要做到因材施教, 关心每一个孩子, 需要教师有真正爱孩子的责任心, 付出更多的心血。进入初中后, 面临着教材内容、教学方式诸多转变, 伴随青春期的来临, 大多数孩子会不适应初中学习生活。教师在启蒙阶段, 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心理基础, 更多关注那些作文写作困难较大的学生, 帮助学生顺利渡过难关。
五、多样实践, 灵活呈现
注重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一环。有经验的老师还会结合实际情况, 灵活调整语文实践活动, 为作文启蒙服务:每节课前的三分钟演讲, 每周的周记盘点, 每月的好书推荐……配合学校组织的各种生动有趣活动,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过程, 记录体验, 总结经验, 反思收获。同时, 要让学生对作文训练保持兴趣不减, 灵活多样的作文形式就能够产生吸引力:便于展示的活页作文, 便于反复修改的手抄报;组织学生参加文学社团、文学沙龙, 参加各个级别的作文比赛;还有的老师利用论坛、博客, 引导学生参与作文, 激发写作兴趣,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初中化学启蒙教学 篇5
一、入门教育
入门教育是打开英语学习之门的首把钥匙。开学第一周不能急于上新课。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学生, 给他们进行英语入门教育是相当必要的, 为以后顺利地进行英语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入门教学, 运用汉语、英语都行。当然, 汉语使用比率应逐渐降低。其主要内容是:
(1) 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这里恕不赘述。 (2) 学习英语必备的准备。
A.心理准备。学生学英语时, 要具备“吃苦, 持之以恒, 动用脑筋学习”的学习精神支持、克服学习困难的方法和心理准备等。在这里, 我们多列举许多英语起点低, 而经过努力, 英语水平提高很快或达到很高水平的人的故事去激励学生。同时告诉他们, 在学习进程中, 有老师、同学, 是战胜他们学习困难的最佳支持者。
B.物质准备。除教材、作业本、听写本、默写本外, 还应具备铅笔 (字母书写用) 、一般中性笔或钢笔 (练习用) 、红色笔 (作业改错用) 、英汉词典、汉英词典 (有条件的也可买电子词典) 、复读机、空白录音带。
(3) 上课应具备的上课常识或常规:
A.听懂教师的英语简单指令, 并作出相应的反应。我们在《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附录“六课堂教学用语”中选择较简单的课堂教学用语36句, 用TPR方法教给学生, 让学生按英语指令去完成动作, 如看黑板、听老师讲、听录音, 写字母或单词等动作。
B.课桌摆放必备的学习用品。分为常见用品或临时增加的用品。
(4) 作业时间。作业时间包括课外 (家庭) 作业。我们一直坚持让学生每天至少有15分钟的课外读英语的时间。
(5) 建立学习小组。形成竞争、评价、监督的单位, 并制定相关的制度, 建立激励机制。在课堂上, 我们对学生进行表扬为主。在学生成绩方面, 我们采用小物品奖励的方法, 如每一次检测比前一次进步最大的前三名者, 都有奖励和表扬。
二、音标教学
音标教学是破解学生读英语难的谜底。我们是在预备篇结束后就进行音标教学。利用复习预备篇内容的机会, 在复习字母后, 从4个元音字母入手 (U除外) , 教元音音标。利用两节课的后半部分时间教20个元音音标, 这是音标教学的主要内容。辅音音标因清辅音、摩擦音、爆破音在人数多的教学班的教学效果不好, 第一次试验在大班教学很不成功, 所以辅音音标教学, 我们改变了策略。我们从预备篇已学的单词中去寻找和辨认常见的辅音音标, 如, key|ki:|中找|k|的读音, red|red|中找|r|或|d|的读音等。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按此方法去寻找和辨认其他辅音音标, 老师再进行个别辅导, 集体认读。
我们在实验中有以下感受:
(1) 传统的音标教学方式, 即逐个教读, 会让学生感到厌烦, 学习时间长, 尤其是辅音音标教学效果不好。
(2) 运用北京市马承老师的“三位一体”音标教学法, 进行音标教学, 学生学习积极高, 但不能把音素的概念引进来, 以免增加初学者的学习负担。
(3) 运用光碟直接教学生的音标。这样教学生的发音更准确, 速度快, 学生积极性高, 但掌握效果低, 学了后面却忘记前面的音标。如果在教了音标后, 运用光碟去纠正音标读音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4) 从已学字母或单词中去寻找音标, 然后同用音标拼读其他的简单的单词, 能让学生在拼读新单词后感到成功的喜悦, 又积极去寻找他们未学的音标, 这样学生的兴趣浓, 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习效果好。如果音节多的单词, 老师应帮助学生划音节, 进行次重音、重音的指导。在农村初中多采用此方法为好。学生能在四至五周后, 能自己拼读单词, 把词汇学习放在课外, 检查词汇放在课内, 为以后的学习节省许多时间, 也就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保障。
三、查词典的方法
词典运用好比学生多了一位无声的英语老师。当然查阅英语词典比查汉语典要简单的多, 但也不能一步到位。所以, 我们应帮助学生在学习字母时, 让学生先翻翻词典, 并建立字母识标, 建立识标的主要方法是在字典侧面的边幅上写上相应字母, 这点市面上有些词典已采用打缺方式解决了;当然还可用做书签的方式作标识;对于字母组合多的词应再作小识标, 如C、P、S中还可加小识标;减少查的时间。对于农村学生, 不提倡使用电子词典, 原因有三:不经济、讲解简单、有范读;特别是有单词读音不利于学生单词的拼读, 不利于巩固音标教学的成果, 造成学生懒惰。在启蒙教学结束后也可以使用, 因查阅省时, 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其一。其二是怎样去读词典中的说明及例子, 以及怎样区分一词多义, 一词多用等方面的知识, 这是我们教学生查词典的重要内容。
四、记忆方面的教学
学生记英语词汇的主要错误现象是孤立地记英语单词或记单词表中的单词。这是英语学习的最大禁忌, 学生花了精力和时间, 学习效果也很差;同时让学生费解, 看书时, 个个单词的字母组合记得好, 关了书, 什么也不知道。所以我们进行记忆教学的总原则是在具体语境或句子中记忆单词。记单词的方法结合《英语单词树式速记法》 (省成果三等奖) 中的方法的同时, 我们更注重学生凭自己的认识水平去产生联想来记忆单词。在记忆教学方面我们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认识:
1. 不能看着词汇表去记单词。
了解单词的语意、词性后, 专门寻找单词所在的句子, 在理解句意的情况下再记单词, 这样既记住了单词的组成, 又掌握了单词的用法。对于教材后的词汇表, 我们是这样认为的:按单元归纳的单词给学生提供单词、读音和意义, 用于初学单词:按字母顺序排序的单词表, 用于在文中不认识的单词进行查阅, 但都不能作为记单词的一个重要蓝本, 而应放在句中去记忆单词。
2. 不能去记一个句子里有几个单词。
许多人在并不完全理解句子的意义和使用语境的情况下, 便去记句子, 他们常常记几个单词组成一个句子, 却忽略一个句子的意思或意义该用什么去表达。
3. 不能孤立地硬记某段文字有几个句子。
说到此, 大家都已感觉到:我们在启蒙教学中或在英语学习时, 常犯的一个常识性错误, 就是机械地记英语。每段文章都有一个中心, 看是用什么句子来表达这个中心的, 然后再理解, 再记忆。当然在记忆时, 我们仍不放弃采用对比、联想等。
4. 记文章的方法。
我们一直主张背每个单元中经典文章或对话。只要记住了词句子、段落、文章, 听力训练也就简单了。除了每节课我们让学生听5—10分钟外, 在每单元上复习课时, 我们要用10—20分钟去回听本单元内容, 这时, 我们是让学生关书进行, 让他们在磁带的引导下去回顾课本中的内容。结束后, 让学生找出没听清楚的地方, 再去重新记忆这些地方。
五、用英语上启蒙课的方法
在英语教学时, 我们尽量多使用英语上英语课, 上英语启蒙课的关键是老师说的英语, 能让学生听得懂, 否则再好的课堂教学设计都是无益的。我们常运用以下的形式帮助学生。
1、运用TPR教法。 (1) 用身体语言让学生明白做的动作, 如:我们拿钢笔写的姿势, 让学生了解write write、word write a sentence等; (2) 用实物让学生明白物体的名称, 如:拿一个苹果an apple, 用刀削苹果为peel an apple, 用吃的动作为eat an apple等; (3) 用图片, 如:色彩, 拿红色的东西red、red paper等; (4) 用CAI课件的动画叙述一件事情, 边展示边用英语叙述, 再用英语询问相关问题; (5) 对于一些难理解的词句, 也可用汉语展示, 但不说汉语, 帮助理解, 用英语多重复几次。
2.用已知的英语语句去逐渐加深, 加多句子内容, 尽量避免一次拿出无理解根源的句子。如在引导学生学一般过去时, 我想在教学中要表述这样的内容:包勃昨天去了商店。我们可以这样叙述:Bob likes to go to the shop.He often goes to the shop.Yesterday he went to the shop.再让学生比较。如果直接说出最后一句, 对于初学者是难以理解的。
3.对于一些语法现象应多举例子, 然后再归纳, 不能像过去那样直接讲解语法。归纳后, 再用恰在此时当的题型进行训练, 让学生明白这一语法现象。如:“Would like+不定式”结构, 我们先说四至五个Would like+不定式的句子, 让学生领悟、探究, 然后用恰当词的形式填空, 其中就有若干个Would like结构的题。这样, 让学生明白了这一语法现象, 又不需老师用过多的讲解, 避免了过去的语法纯讲解形式。
我们更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分析、总结英语中的语法现象, 让他们发现语法现象后再引导、讲解, 而不是老师主动去讲语法, 我们应多去了解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困惑, 帮助学生去归纳总结, 让他们形成自己的有效的英语语法体系。
4.关于作业练习讲解。许多教师直接说出答案, 这是不妥的, 等于只给学生作出了正误的判断。因此我们还应讲出得其答案的原因, 7成的英语作业可以直接用英语讲解, 逻辑思维性强、难度大的作业也应用尽量少的汉语讲明得出答案的缘由。
5.用英语上课另一个前提是尽量多布置独具匠心的“软件业”, 即教师在下课之前, 围绕教学内容布置一些需要记忆、观察、归纳、探究、总结的“软作业”, 督促学生预习、自学, 自觉去思考英语问题。这样下一节课从检查这些“软作业”开始, 引导学生讨论、争议, 师生共同总结, 导入新课。这样, 既让学生在知识上有准备, 在心理上的准备更有准备, 让学生感到英语学习离不开自己。
六、丰富多彩英语课外活动
每期我们有校级的英语技能赛, 有英语小剧表演、诗歌、朗诵、歌曲、故事讲述等内容。组织英语兴趣小组, 积极参加每年的全国英语能力竞赛。这些小活动起着良好的辅助作用。
七、适时、适度检测
许多教师认为检测学生就是让学生答卷子。这是不科学的, 会掉进题海, 走回到老路子上。检测的方式很多, 根据所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如a.听写课堂上强调几个重点词汇;b.让学生总结 (尽量用英语) 一节课或一周所学内容重点;c.记几句话;d.讲一个英语笑话或故事;e.作值日报告;f.给大家说一句有新意或很重要的句子等;g.结合讲解做1—5分钟的小训练;h.讲课文转述为对话或将对话转述为一篇短文;i.读一篇大家易懂的英语文章等, 这些方法虽不全面, 但对某一方面的检测, 我们能轻松面对。
在英语启蒙教学中运用以上可操作的方式, 达到了提高农村初中英语启蒙教学的起点,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持久热情的目的, 使我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发展, 英语教学质量上台阶, 从进行实验以来, 我校中考英语成绩在同类学校分获 (05年) 第一, (06年) 第五, (07年) 第二的成绩。教师在县上教学展评有10人获奖, 12篇论文在县及以上获奖, 16篇文章公开发表, 其中国家级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