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职业规划(共10篇)
失地农民职业规划 篇1
一、失地农民的现状
在工业化过程中, 尤其是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 农民的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农民失去土地后, 既有别于农民, 又不同于城市居民, 成为一个边缘群体, 因此笔者给其一个特殊称谓———失地农民。 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结果,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群体。
一些地方的失地农民由于缺乏可持续的生计安排, 面临“种地无田、上班无岗、社保无份、创业无钱”的困境, 这种状况造成了他们的心理失衡和对城市化的抵触。如何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帮助他们安居乐业, 是目前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作为特殊的群体, 失地农民必须转变思想, 重新接受教育和培训。因此, 职业生涯管理指导下的培训对失地农民适应社会、适应企业、适应身份转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将失地农民看作一个处于职业初期的新人实施职业生涯管理, 将使失地农民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职业生涯规划对失地农民培训的现实意义
职业生涯管理 (Career Management) 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所谓生涯, 美国组织行为学专家道格拉斯·霍尔 (Douglas T.Hall) 认为, 它是指一个人一生的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职业生涯则是对每个职业长期从业人员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活动和行为的概括。因此, 职业生涯管理就是通过研究、归纳、分析不同职业的活动和行为, 为从事该职业的人员提供清晰的发展方向和成长路径, 使他们快速成长。职业生涯管理应看作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
(一) 职业生涯规划是失地农民更好、更快适应社会的积极措施
农民失去土地以后就会进入组织化和社会化过程当中, 他们需要进入组织, 学会工作, 学会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农民面临职业状态的转变, 同时也面临思想的转变。农民习惯了自由、闲散的工作环境, 需要开始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工作时间, 处理家庭中的各种问题, 适应市场环境下的竞争机制。对农民来说, 有规划性的职业生涯重新设计是使其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
(二) 职业生涯规划是失地农民实现个人潜能开发的有效途径
不管是政府组织的培训, 还是职业院校提供的培训, 农民有意愿接受培训才是最关键的。开展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使失地农民从头开始, 从接受教育、接受培训开始, 以达到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最终目的。通过有目的的培训、有针对性的教育, 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 使农民意识到自身的价值, 以实现自我价值的不断提升和超越。由此, 农民对心理成就感的追求也得到满足。同时, 还可增强其对自身和职业环境、职业机会的把握能力, 更加顺利地实现职业发展。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测评等工作, 可使农民了解自身特点及优点, 更加清晰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 农民通过职业生涯规划, 可以考虑脱离以前的自由状态, 综合考虑职业生活同个人事务、 婚姻家庭等其他生活目标的平衡, 加速其市民化进程。
(三) 职业生涯规划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培训措施的关键环节
目前, 政府和村委会组织有多种针对农民的就业培训宣传、信息宣传。虽然街 (镇) 劳动保障部门和村委会组织技术培训的机会很多, 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也积极参与各种农民培训, 但是培训的收效甚微。 很多失地农民不喜欢政府和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 总是自己在各种行业里瞎转悠, 打散工, 对工作没有清晰的认识, 更谈不上学好一门技术, 把工作当成一份事业。为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要让农民自己意识到步入常规化的工作的重要性。其次, 让他们意识到:将一份工作当作一个长期的事业来做, 让自身的技能和知识素质不断提升, 是提升自己的价值的必要途径。 这就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来为其出谋划策。这样, 政府主导的各种培训措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才能够真正通过培训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
三、从职业生涯管理角度谈失地农民培训
(一) 开始职业试探
职业初探是针对初中阶段的后期和高中阶段的初期, 这两个时期都是职业探视期。在此之后, 农民就以农民为职业开始了躬耕的生活。因此, 从土地中失业的农民必须开始寻找新的机会, 试探自己认为有兴趣的工作, 以便真正地了解自己的能力, 清楚自己适合哪些工作, 他们开始对一些组织的培训产生兴趣, 愿意积极主动地走进组织去学习技术、 提升自我。对于失地农民, 一开始必须像对待只有一定基础的初中或者高中学生一样, 为其职业基础选择提供一个平台和机会, 使其了解自身的能力, 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自觉接受培训和教育, 从而完成职业初探。政府部门可以将一个管理咨询机构纳入对失地农民的培训系统, 利用管理咨询的力量来衡量、分析失地农民的职业兴趣和爱好。
(二) 构思职业生涯规划
农民作为文化素质较低的社会群体, 在长期的农田劳作中可能对事物已经有一定的认识, 对自身的能力和兴趣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们缺乏的是对工作内涵的认识和对自我的价值实现的认识。因此, 在构建失地农民的职业生涯的过程中, 需要加强其对职业的认识, 再辅以职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使其可以清晰地定位, 激发他们要参与培训、要获得资格证书、要从事工作或者事业的热情。当然, 也可以为其制订一个职业生涯计划, 为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寻找一个更好的归宿。
(三) 筹划职业准备
根据职业生涯计划, 失地农民可以选择适当的教育、培训机构来习得职业技能。如果部分年轻的农民想从事的工作是基础性的, 那么他们可以通过短期的培训获得该岗位所需要的核心技术, 为将来从事该工作做准备;如果他们有兴趣的工作需要学士或更高的学历, 他们就可以通过“圆梦计划”“成人教育”“函授教育”等进入一些大学或更高的教育机构进行长期的进修。总而言之, 政府、企业、职业院校为其搭建平台, 使其有机会进行职业准备, 让失地农民自身意识到培训投资是必需的, 主动参与进来, 规划自己的人生, 这是做好职业准备的一个关键环节。
(四) 培训后工作安置与职业发展
完成职业准备阶段后, 学校、政府、企业还没有完成自身的使命, 还需要辅导他们参与市场上的各种招聘, 使其获得适当的职业。定期做好回访工作, 了解其就业及工作情况, 做好心理安抚工作。
做好职业准备是实现就业的关键一步, 但是, 并非做好职业准备就一定可以很快地实现就业, 实现职业发展。因此, 回访与心理安抚工作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巩固培训效果; 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其工作进展, 为其搭建更加合适的平台。在其就业之后, 企业还应随时提供各种训练, 以适应技术的变化、工作的升迁、职业的转换等。
(五)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本身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 它和个体所处的家庭、 组织以及社会存在密切的关系。随着个体价值观、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每个人的职业期望都有或大或小的变化, 因此,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尤其对于失地农民来说, 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将影响农民融入社会的能力, 自我身份、自我意识和行为的转变, 同时也影响政府处理问题的能力, 市民对政府、教育及培训的信任度。因此, 失地农民职业生涯规划要从失地农民入手, 最终归结到政府和社会如何构建健康、进步、和谐的社会, 这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
四、综述
将职业生涯管理的概念和理论引入失地农民的培训, 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这条道路上有很多方面值得更深层次地探析和研究。笔者抛砖引玉, 期望能够引起更多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关注失地农民的培训和就业问题。
摘要:研究失地农民培训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者需要从职业生涯规划对失地农民培训的意义入题, 着重探析在失地农民的培训中, 如何展开职业试探、构思职业规划、筹划职业准备、做好职业安置与发展。这对失地农民的培训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失地农民,培训
失地农民“毛将焉附”? 篇2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农民正在失去其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土地。开发区的兴起,更加剧了这种情况。
2003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9.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适当控制固定资产规模,坚决遏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将是今年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乱圈地,乱开发”的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圈地运动中农民失去土地
中国农民不知道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圈地运动,但是他们几乎是本能地不愿自己被圈在土地外面。出外打工者并不在乎他每年会有多少额外的收入,而在外最担心的还是哪一天土地被征用或被兼并,不光房子和宅基地没有了,那时他还将是永远失去土地的农民了。不管在外可以赚多少钱,农民们都觉得没有任何保障,他还是把土地看成“活命田”。
事实上,这种担心在不少农民身上已经成为现实。在各地发展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及小城镇化进程中,采取城市建设土地储备制以后,土地征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已经形成一场对农民的“新圈地运动”。
目前中国失地农民的数量可能超过2000万人,按照目前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中国今后每年建设用地需要250万亩到300万亩。如果按照城郊农民人均1亩耕地推算,就意味着每年大致又有250万到300万的农民失去土地。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从1997年到2010年,全国共安排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950万亩,其中90%以上为集体土地。据测算,将有近2000万被征地农民需要安置。全国政协委员蔡继明认为,再按2020年城市化程度达到50%,2050年达到70%以上的目标,今后20年,将有数以亿计的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
南京市江宁区全区面积1566平方公里。全区建有4大经济开发区,总规划的面积之和已高达800平方公里,等于8万公顷或120万亩的土地!这些开发区占了江宁区全部面积的一半多。知情人透露,全区的规划开发的面积远非如此,有的开发区的面积早就扩大了;有的乡镇的工业园区还没有算在其内。
800平方公里的开发区,这涉及到几千个村庄的消失,几十万农民的去留,无数的农田耕地被占用,如此宏伟规模的拆迁圈地,失去土地的农民安置好了吗?
江宁区秣陵镇高塘村原有40来户农民,为了村前的一条新建公路已有30户的农民被拆迁走了。该村村民陈仁贵家135平方米的房屋被拆了,1.08亩的菜地也没了,他只拿到了1500元的搬家费、过渡房租,其他什么补助也没看到,更不要说拿到。
同时,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农村土地流转必须依法、自愿、有偿进行,但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基层组织越俎代庖,操控土地流转,强迫农民就范。
江苏省苏州市光福镇黄渠村的村民们说,去年6月初村民正在插秧,村委会突然来了通知,说稻田已被镇里租给了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每亩地的年租金为560元(含农业税60元),租期为25年。被蒙在鼓里的村民怨声一片,镇里又将租金提高到每亩每年800元(含农业税60元),农民仍不肯答应。镇政府又派人到度假区中心小学,扬言如果家长不在承包地流转合同上签字,学生将被停学。
农村问题专家何开荫说,按现行法规,土地归集体所有,土地发包者是村民委员会,基层干部仗着土地所有者代表的身份和行政权力,花样翻新,搞土地的“强流硬转”,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新动向。
无土的农民像根草
对失地农民而言,占用他们土地的企业很少在本村招工。他们现在是:打工没人要,经营无门路,就业难度大。一些村民说,农村五六十岁的老人还能干点农活,而没了土地他还能干什么呢?没有技能,没有力气,打工都没人要。一些村民只好靠在村里打点短工勉强维持生活,如果遇到生病,生活就更艰难了。
农民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最根本的就业岗位,在其他工作岗位上的竞争一般又都处于弱势。找不到工作,基本生活就难保障。今后的生活,忧!忧!忧!
中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对征地农民的补偿,按前3年农业的平均产值来计算。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用为该土地征用前3年平均产值的6~10倍,安置费为4~6倍。但是,近几年农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农产品出现“卖难”,按法定标准算出来的补偿标准太低,根本不能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即便如此,一些地方还在打农民主意,连十分低廉的法定补偿款也不兑现。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1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3300多万亩,近七成是政府用行政方式征占土地。在征地工作中,不尊重农民的知情权、补偿标准过低且不完全到位、不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等问题相当严重。
不合理的征地制度,正在造成大批“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2003年1月7日,国务院领导温家宝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时,特别强调了土地征用问题。他指出,要改进土地征用的补偿方式,增加给失地农民的补偿,妥善安排好失地农民的生计。抓紧研究政策,修订法规,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维护广大农民权益、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征用制度。
在重庆,政府向农民集体征用一亩耕地,一般补偿费只有2万元左右,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高速公路的补偿标准只有8000元,而政府在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的出让价格高达十几万元、几十万元。据调查,多数地方征地收入分配的大致比例是:农民是10~15%,集体得25~30%,政府及其机构得60~70%。这种不成比例的利益分配使得农民在自身利益被侵占后,心态严重失衡,从而引发了许多征地纠纷。
必须让农民长期受益
“三六九,拿到手,补偿兑现年年有”、“二三九,足额留,吃饭养老样样有”。这是江苏省昆山市的几位被征地农民说的两句顺口溜。
近年来,昆山市从改革征地补偿办法、推行土地收益保险和集体土地流转入手,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使土地“还权于民,藏富于民”,帮助农民增收15.8亿元,其中政府反哺农民1.8亿元。
昆山周庄镇农民刘老汉高兴地说:“今年我第三次领取土地补偿金,今年比去年还多了100多元钱。”2000年4月,该市实行“三六九”补偿标准,即征(使)用集体土地以每亩责任田300元、自留地600元,口粮田900元为基数,落实发放到户,并根据物价上涨指数,三年左右上调一次。这种按年分期补偿的办法保证了农民长期受益,受到了广大被征地农民的欢迎。
从2002年开始,昆山市还积极探索以土地换保险的做法,为农民建立长期受益的保障机制。市政府按照“低门槛、广覆盖”的原则,为全市农民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在个人出资40%的基础上,市、镇两级各补助30%,属于低保对象的农村居民个人出资10%,市、镇两级各补助45%。市、镇两级补助资金大部分来自于土地收益,具体实行“二三九”的提留办法,即开发区工业用地提取20%的土地出让金,房地产开发等经营性用地提取30%的土地出让金,土地权属管理费提取90%。提留部分一律进入专户,全部用于农民的养老保险。
今后,昆山市凡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的农民,每人每月可领取100元基本养老金,70周岁以上每月可领取130元,被征地农民在此基础上每月再增加40元。
有人把农村人比作抵抗力最差的人,因为没有劳保、医保等各种社会保障的他们毫无能力面对生活中的突发状况。而昆山的做法,基本保障了失土失厂农民的基本生活。
即使如此,这对地方财政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发达地区的财力或许可以承受,但不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财力或许难以承受,失地农民的利益如何保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指出,“如果说计划经济时代的‘剪刀差’让农民付出了6000~8000亿元的代价的话,那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低价征用农民的土地,最少使农民蒙受了2万亿元的损失。为什么有的城市敢于出台一个又一个宏伟的发展规划,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排除在资金上有打农民土地算盘的想法在内。”
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0年至2030年的30年间占用耕地将超过5450万亩。如果按现行的征地补偿原则计算,在未来十几年内,农民还将因土地的低价征用被剥夺3万亿元以上。
失地农民职业规划 篇3
一、京津冀背景下农民职业转型的必然性
首先, 京津冀一体化让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了必然。 一体化要求在京津冀地区实现产业分工布局和城镇体系优化合作, 随着区域之间产业的流动和调整, 北京周边地区, 特别是城镇化水平不高的河北地区城镇空间优化会更加明显, 农村产业结构也将发生显著的变化。 按照京津冀一体化的产业布局, 由于北京、天津资源的饱和以及高地价、高人力成本等因素, 一些物流、批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逐步退出, 逐渐将这些产业以及一些新的制造业引导转移到北京郊区或是河北, 极大地冲击了原有的经济结构, 对于城镇化率仅有48.12%的河北来说, 大批的农业劳动者将放弃以农业为主兼营它业的小农执业方式, 转而投入到这些第二、三产业中。 不管是现代化农业方式还是第三产业就业, 失地农民要从事的不再是体力活, 而是夹杂着高科技的智力劳动, 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专业化劳动。 因此, 第二、三产业的聚集, 带来了职业岗位的变化, 迫切要求农业劳动者从普通的劳动力转变为具有更多、更新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人力资源。
二、一体化背景下农民就业面临的问题
为了配合政府一体化发展的政策, 农民们丧失了赖以生存的土地, 得到的相应补偿并不足以弥补因土地丧失而带来的损失, 后续的发展缺乏了天然的保障, 利益遭受损失, 未来发展没有指望的情形, 金钱和物质的补偿都只是眼前的利益, 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还是失地农民就业和再就业的问题, 从目前形势来看, 京津冀一体化大环境下, 农民的就业主要面临如下几个问题。
1. 农民素质匮乏成为制约其职业转型的主要瓶颈。
京津冀地区农民的教育程度与城镇居民受教育程度严重失衡。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结构、城镇空间的优化、劳动力资源的整合为农民就业创造很多就业的机会, 但是由于本身素质、技能的制约以及能力的不足, 失地农民并不能胜任这些岗位。 随着劳动力市场逐步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 素质低的失地农民就业难度本来就很大, 失地农民就业双重矛盾越来越突出, 这种双重矛盾主要体现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型、 知识型人才紧缺与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的矛盾, 失地农民不断提升的就业期望值与现实可提供的就业机会值之间的矛盾。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 毫无疑问需要有一批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过硬的复合人才, 要有开阔的眼界和灵活的头脑, 能够把握国家政策, 而现阶段农民队伍整体受制于文化素质的影响, 显然不利于新技术、新观念的学习和推广, 这成为了制约失地农民职业转型的主要瓶颈。
2. 农民的教育培训有待加强。
对于失地农民教育培训问题, 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展开:第一, 从培训对象来看, 留乡务农的劳动力平均年龄达到45 岁以上, 并且妇女所占的比例较大, 参与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经营管理意识和法律意识相当薄弱。第二, 从培训主体来看, 针对农民群体的盈利和非营利性质的培训组织并没有得到推广, 仅有的培训机构师资力量严重匮乏, 自身的培训能力就不达标, 不能胜任农民职业转型的教育培训重任。第三, 从培训范围来看, 现存的针对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范围较窄, 培训内容单一, 不能适应现阶段市场经济对专业型技术人才的培训要求。 第四, 从培训资金来源来看, 单靠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财政划拨, 不能解决农民培训体系建立和完善的投入问题, 政府单方面力量还是比较薄弱, 资金缺口较大, 投入的不足严重影响到培训体系建立的质量。 第五, 从资格认证来看, 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共享劳务资源, 目前而言, 已有的培训体系并没有实现三个地区的农民技能培训资格认证的统一, 致使农民参与培训的效用大打折扣。
3. “ 拆迁致富” 导致农民就业和再就业积极性下降。
从多年来农村改造的经验上来看, 获得拆迁补偿款的农民往往安于享受, 投资理财观念极度匮乏, 肆意挥霍有限的安置费。 他们普遍择业观念不强, 不愿外出工作, 缺乏对生活的长远规划, 从而出现“坐吃山空”的现象。开发前, 许多失地农民以种粮种菜杂工等为生, 地理位置较好的村落还可以通过向外来务工人员出租房屋获得稳定的收入。 补偿款一旦到手, 失地农民宁愿失业也不愿干保安、保洁之类的工作, 购买私家车, 过渡的享福致使失地农民的工作积极性日趋下降, 主动失业率越来越高。
4. 促进京津冀地区劳务协作的组织、人力、信息支撑不足。
京津冀区要在一体化的背景下实现失地农民的职业转型需要加强三个地方的劳务协作关系, 通过信息的共享实现有限资源 (就业岗位) 配给及利用的最大效用。跨区域的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京津冀地区劳务协作的基础性工作, 通过准确的供求信息对劳务输出和培训进行预测、引导、监督。从当前情况看, 这类基础信息搜集与信息合作机制尚未建立, 输出地的转移劳动力信息网“基础层”仍空缺, 输入地也没有设立对外来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专门监测、分析、动态跟踪的机构, 企业的用工需求以及实际招用情况主要依靠企业上报及培训或职介机构的信息, 对用工单位的真实情况的了解不足, 也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对各种来源的信息进行处理, 另外, 针对农民就业信息的宣传及公布也缺乏有效的途径, 农民无法快速、全面的获取各种就业信息。
三、促进京津冀背景下失地农民职业转型的措施
1. 建立就业培训体系。
建立以“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为原则的就业培训体系, 事先对富余劳动力进行相关技能培训, 使他们真正掌握实用的职业技能, 提高转岗就业能力。在实际操作上, 一方面, 要以竞争定培训机构, 对就业技能培训机构实行面向全社会的招标制;另一方面, 以市场的需求和农民的需求来定培训项目, 即要以企业用工需求为导向, 又要以人为本, 遵循农民的自主选择意愿, 有针对性地对各类失地农民开展培训, 高效率地培养出懂技术、善经营、能够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产业工人。 培训体系的资金来源方面, 政府作为组织者应承担较大的份额, 另一方面, 作为受益人的企业, 通过接收劳动力可以实现企业的创收, 因此也应该承担部分培训费用。
2. 转变就业观念, 鼓励自主创业。
首先, 失地农民要更新观念, 主动适应城市生活的发展需要, 树立“就业为本”的理念, 转变过分依靠拆迁改造“等、要、靠”的思想, 要积极主动就业与创业。 其次, 政府还应该探索途径加以引导, 帮助农民合理理财、 合理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杜绝奢侈滥用现象, 遏制农民由于手中拥有高额资产而滋生的好逸恶劳情绪,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 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利用失地农民手中的资本, 实现 “钱生钱”, 另一方面, 自主创业是实现非农就业的重要途径, 政府层面上, 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 在信用担保、信息咨询、科技服务、法律保护等方面多为农民创业开绿灯, 简化手续、废除歧视与差别, 避免政出多门, 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通过税收减免政策和个人自主创业信贷政策, 政府还应该表彰与奖励通过自主创业解决就业的典型, 重视乡土技术, 乡土文化、品牌的保护与弘扬, 培育土生土长的能人、 领头人, 特别是提高村干部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通过能人、干部的示范和宣传, 激发广大农民创业热情, 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
3. 拓宽就业渠道, 提供多样化就业选择。
拓宽就业渠道可以从改变就业固有框架, 摆脱传统的就业方式着手, 成立非正规劳动组织。 对于非正规劳动组织, 政府应适当鼓励引导, 给予积极的财税补贴。 其次, 政府还可通过完善村留地制度, 鼓励发展第二、三产业, 预留土地供农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开发经营。 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充分利用留地,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旅游、商业、饮食、服务业等二三产业, 直接吸纳失地农民就业, 也可以将预留地整体出租, 或是开发为商业用房后出租, 获取定期租赁收益, 给失地农民分红的同时还可以引入更多的就业岗位, 促进失地农民的就业。 再者, 要加大力度培养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要重点在以下两个方面 “突围”:从产业上来看, 要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 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的调整实际上给河北地区输送了大批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人口随着产业的流动也必然会加速该地区服务业的发展。
4. 建立京津冀就业协作机制。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强大功能, 搭建京津冀用工信息网络平台。 首先, 政府之间通过建立制度化、常规化的京津冀信息合作制度, 定期开展信息的对话, 共同探讨失地农民就业工作的计划、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建立就业管理服务组织, 为失土农民免费提供求职登记、择业指导、职业介绍、推荐安置等一系列服务。 促进地区之间的劳动力的交流与就业合作。 其次, 针对农民建立京津冀地区的劳务供求信息网, 全面地搜集、整理、筛选三各地区的就业信息并及时地发布。 此外, 还要充分利用民间及企业的资源, 加强与各类职业中介组织的联系, 拓宽分流安置渠道。 总之, 就是共享就业信息, 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分配。
参考文献
[1]林巍, 任伟峰.基于京津冀人力资源一体化的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机制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 2012 (22) .
[2]刘素华, 孔燕然, 等.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京津冀劳务协作分析[J].学术交流, 2012 (02) .
[3]徐琴.论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困难[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6 (02) .
失地农民如何做好新市民? 篇4
农村变成了城市,农民变成了市民,社会发生了转型,经济结构在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应随之而变,只有思想意识不断变化,才能适应新的社会环境,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才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在呈贡新城区,失地农民不妨有意识、有选择性地参加一些培训,然后到一些事业单位、国有或民营企业应聘,或可从事第三产业,可以从事家政、物管等事业,选择适合自己的事情,不要一条路走到黑,不要认为自己是农民就得种地,而要跟上时代步伐,做一个合格的新市民,做一个从外表到思想意识都完全统一的现代新昆明人。
失地农民职业规划 篇5
1 失地农民就业的基本情况
在就业安置模式下, 已经就业的失地农民, 由于素质和能力的原因, 多数已经处于离岗状态;已离岗的征地劳动力, 又由于同样的原因, 难以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新产生的劳动力, 由于“谁征地, 谁安置”的政策不符合市场规律, 而且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 难以再安置进入企业工作;已安置进入企业的劳动力, 又由于“身份制”等歧视, 大多未能参加社会保险。概言之, 失地农民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1.1 温江区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
2007年年底, 温江区共有失地农民6.6万人, 截至2008年6月, 失地农民总数为7.84万人, 劳动力4.65万人, 占失地农民总数的59%, 已就业4.33万人, 就业率93%, 其中男性和女性劳动力分别占失地农民劳动力的52.2%和47.8%。从年龄结构来看, 其中26~50岁已就业劳动力3.07万人, 占已就业总量的71%。未就业劳动力0.81万人, 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 占未就业总量的56%。从文化程度上看, 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已就业人员达3.67万人, 占已就业总量的85%;初中及小学文化程度未就业劳动力0.27万人, 占未就业总量的84%。
从农村来看, 温江区基本上没有可供农业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 而人均耕地拥有量0.72亩, 已低于联合国警戒水平 (人均0.78亩) , 处于承载负荷临界状态, 不可能通过调整耕地来安置失地农民。同时, 农村产业的集聚和分化尚处于初级阶段, 花木、蔬菜、休闲娱乐、农村工业等在消化自身土地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时都颇为吃力, 目前期望通过这一渠道解决失地农民就业比较困难。
1.2 失地农民就业质量
从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看, 全区就业的3.52万名失地农民中, 签订劳动合同的只占16%, 为0.56万人。从参加社会保险看, 全区失地农民劳动力中参加社会保险的为11062人, 占失地农民劳动力的28%, 还有27788人未参加社会保险。
失地农民的稳定收入主要是征用土地补偿费的存款利息。温江现行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最高标准分别为13500元每亩和9000元每人, 按存款利息率1.98%计算, 大约每亩年利息445元。利息每年按人头分配给失地农民, 这部分收入实际上少的可怜。现金支付给农民的地上附着物补偿和青苗补偿费有相当部分被农民用于拆迁建房 (有的农民重新建房已用尽这些资金, 部分农民甚至举债建房) , 余下部分贴补家用。相当一部分失地劳动力在拆迁后有一定的赔付补偿金, 现在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资金, 对找工作的急迫性较差。这些因素导致就业稳定率低, 就业质量不高, 大部分失地农民就业以打零工为主, 稳定就业的较少, 特别是40~60岁的人员就业难度更大。
2 制约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
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一直是耕地的一项重要功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土地均分使得每个农村人口都拥有一份很小的承包地, 承包地成为了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 土地就是农民的就业岗位, 农民失去土地等于失业。失地农民群体庞大, 城市就业岗位数量有限, 多数在把握城市就业机会上困难重重。
2.1 社会保障基础薄弱
在失地农民社区基本上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主要体现于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个方面, 其中对社保满意度最高的是老年群体, 因为他们的生活主要依靠政府提供的社保, 无论以前是否缴纳社保费, 只要达到领取年龄就享有, 有效地减轻了年轻人的养老负担。
虽然在失地农民社区基本上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但是基础是非常薄弱的。一是保险项目有限, 只覆盖基本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个险种;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全面, 网络不健全;三是由于大部分社保费用都是靠政府财政注入, 自身只缴纳很少的费用, 因此社保待遇水平很低;四是由于劳动力就业转移和家庭产业转移没有得到尽快解决, 收入明显下降, 而生活消费支出却有所增长, 特别是中老年人、病残人等弱势群体, 失去土地之后, 便依赖集体和政府保障性政策来解决生活问题。
2.2 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就业渠道狭窄
随着经济的发展, 劳动力市场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 但是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难以就业。失地农民就业包括大量临时务工、经营小摊小店、餐饮娱乐业打杂等, 经过职业技术培训取得企业用工合同的仅是极少数。大部分失地农民因其文化素质较低且无一技之长而难以就业。
失地农民就业的渠道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通过“招工安置”或“就业安置”, 在本地企业就业。随着企业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和企业改制、兼并倒闭, 过去招工安置的失地农民大多数都被裁减或失业回村。二是自谋职业, 在当地开店经商从事个体经营。自谋职业者表面上看具有稳定性, 政府也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 但具有创业勇气、经营头脑、资金支持的失地农民只是少数, 不具有普遍性。三是外出务工。在外地做建筑工人、跑运输、搞装修、干零活、摆地摊等短期的且临时性的工作, 是大多数失地农民选择的就业方式, 但由于受季节和市场需求因素的影响, 致使就业极不稳定。
2.3 结构性失业严重
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 一方面一些企业招不到想要的员工, 而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口, 这种双方用工不匹配的情况是“结构性失业”的体现。而失地农民的这种结构性失业更为突出。《嘉兴日报》曾报道, 浙江永丰余纸业有限公司有200个的用工需求, 只招到了100名工人。公司老板也愿意在当地招工, 可是由于失地农民没有技术不能适应工作需求, 所以不得不招收一些流动性较大的有一定技术的农民工。
3 完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制度的建议
3.1 加大培训, 提高失地农民的职业素质技能
劳动力素质是影响被征地农民就业的根本原因。因此, 要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体制, 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 特别是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和农民合作组织兴办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入机制体制, 使失地农民职业技术教育进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结合当地城乡发展状况, 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各类失地农民的培训, 培养出高觉悟、懂技术、善经营、能够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产业工人。
3.2 增加适合失地农民的就业岗位
城市周边的小城镇是大量失地农民聚集的地方, 大力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 既可以促进城镇经济发展, 又可以起到吸纳失地农民的作用, 温江的工业基础好, 中小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解决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 而且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制度, 对较多吸纳失地农民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应有的优惠与扶持。征地单位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承担一定的责任, 在招工方面应该优先考虑适合他们的就业岗位。
3.3 全面推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机构首先应为失地农民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网络,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 实行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负担的体制;其次是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基金, 基金来源可以按照一定比例从土地补偿费、安置补贴费、土地的有偿使用收入以及土地拍卖收益中提取;最后应适当提高保险待遇, 建立随生产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而调整的失地农民保险金指数机制。
3.4 政策扶持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地方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 凡劳动年龄段内的失地农民, 均可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 享受就业培训、择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多种就业服务, 将失地农民全部纳入城镇社区管理和就业服务范围, 给予他们与城镇下岗职工同等的就业、税费减免、贷款等扶持政策, 让他们免费享受职业介绍和再就业培训。对于进行自主创业的农民, 政府应鼓励创业支持体系的建设, 提供各种创业辅导和服务, 并给予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征用, 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 成为所谓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队伍急剧扩大, 就业无法稳定, 生存和发展空间受到挤压, 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问题, 同时也成为困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难点问题。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韩俊.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J].科学咨询, 2005 (12) .
[2]王思萌.失地农民谋生方式的经济—社会学分析[J].南方论刊, 2007 (2) .
失地农民职业规划 篇6
一、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办法及存在的问题
(一) 货币安置后自谋出路
国家征用土地时, 把赔偿款、补偿款直接支付给农民, 而他们把这些钱用于给子女盖房、买车、婚嫁等, 有的甚至参与各种赌博, 一旦使用不当提前用完, 自己无一计之长又无地可种, 闲赋在家, 生计难以维持。有的政府把土地补偿款直接给了村委会, 村委会的干部把这些轻而易举得到的补偿款当作行政经费, 修房、买车、办公吃喝, 有的甚至贪污挪用据为己有, 而农民却没有受益, 矛盾随之产生, 矛头直接指向政府, 造成上访不断。
(二) 征地企业就地安置补偿
有些地区征地用于工业园区用地, 对失地农民只补贴小部分货币, 就地安排工作。但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低, 又没有技术, 只能安排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如清洁工、保安或其他的体力工作等, 经济收入不高, 工作也不稳定, 一旦这些企业经营不善或倒闭, 那么这些失地农民的生活将难以维持。
(三) 住房安置补偿
一些地区进行城中村改造, 对失地农民给予分配住房和一部分货币补助。随着城市商品房的不断上涨, 对于住房补贴看似补贴不少, 一套商品房值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看似衣食无忧, 但没有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障, 将来的养老、就业、医疗等成为新的社会保障问题。
二、对失地农民土地补偿费使用管理方面的建议
(一) 关于村委会得到的土地补偿费的管理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 笔者认为, 政府部门应对土地补偿费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对集体得到的补偿费, 应由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加强管理, 列为专项资金, 对土地补偿款应区别对待。首先明确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 农民承包使用这些土地。征用土地支付的土地补偿款分为两项:一部分是支付给农民的赔偿款 (包括房屋及地上建筑物和地上青苗的补偿款) , 一部分是支付给土地所有者村委会的土地补偿款。如果村委会有预留地, 应把预留地分给被占农户, 以弥补农民的土地损失。村委会得到的补偿款不应直接支付给农户, 应当为这些失地农民建立保障基金, 主要用于农民养老基金, 不能用于村委会的行政支出, 当然, 这部分补偿款应当由政府有关部门监督管理。建议乡镇或区县级财政部门设立专户, 集中代管村级土地补偿款, 加强管理, 专款专用, 以保证这些专项资金用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
(二) 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技能培训, 积极促进就业
首先, 政府劳动保障部门负责抓好失地农民的技能职业培训, 大力开展失地农民的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 提高劳动技能和劳动素质, 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其次,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劳动力市场和职业介绍机构, 为失地农民就业指导提供信息, 并组织失地农民进行劳务输出为其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若失地农民转成非农业户口, 可享受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关于税收、行政性收费、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会保险补贴及小额贷款担保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若失地农民仍属于农业户口, 则享受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三) 做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与城市居民养老保险的衔接
一种是将已就业的失地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 并纳入城镇养老体系;另一种是参加农村养老保险, 暂时没有就业的失地农民纳入农村养老体系。或者借鉴义乌、河北等模式, 由政府出面与保险公司协商建立失地农民养老基金, 分别由政府、集体、参保人三方出资, 基金的社会统筹由政府社会保障部门专门管理, 个人账户部分由商业保险公司运作。
(四) 助学救困抚助
失地农民子女在落户新址所在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 普通高中也享有所在地同等受教育的权利。
失地农民现状问题探讨 篇7
本文选取肥城市新城街道的巧山社区作为个案进行分析研究。巧山社区位于肥城市东北部, 辖区有肥城市精制盐厂、公路局、工商局等18个单位, 5个住宅小区, 2300户, 8300人。社区获得了“全国创建文明居住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社区”、“省级卫生社区”、“省级城市建设示范社区”、“肥城市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与荣誉的取得, 与国家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同样巧山社区的每一份子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为了支持城镇化建设, 大量的农用土地被征用, 农民失去了千百年来赖以生存的土地, 成为了“名义上的农民”。为了了解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 笔者对社区失地农民进行了实地调查, 并通过深入分析, 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
1 社区的惠民措施
失地农民是城镇化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为尽量减少城镇化给失地农民带来的负面影响, 社区采取实施了一系列的惠民措施。
为改善失地农民的居住条件, 社区根据“城中村”改造的要求, 投资2600万元, 新建居民楼22栋, 一半以上村民乔迁新居, 每100平方米集体补助5.4万元;投资180万元, 硬化社区道路5.2公里。为提高失地农民的生活质量, 改善失地农民的生活环境, 投资68万元, 对学校、幼儿园、卫生室进行了改造扩建;投资16万元建成了老年活动室和门球场;投资8万元组建老年威风锣鼓队、老年文体队和农村秧歌队等文艺团体。为提高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每年每人发放面粉150斤;投资60万元, 为群众加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合作医疗, 参保率均达到了100%;为66岁以上老人发放300元祝寿金, 并办理城镇医保;为30年至50年党龄的老党员补助100元至500元;从2007年起, 女55周岁、男60周岁的居民每月领取240元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金。同时, 给予失地农民子女教育上的政策鼓励, 社区对考入本科、大专院校的学生, 发放500至1000元奖学金。
为发展经济, 解决失地农民的收入来源问题, 社区在泰西大街、泰临路两侧建设下店上宅商业楼6栋, 安置120户居民利用沿街楼经商从业。
2 失地农民的美好生活
2.1 居住环境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旧村改造之前, 各家各户有自己的宅基地, 自己建房, 由于不同的家庭收入使得房屋的建筑质量与装修水平参差不齐。旧村改造之后, 一半以上的居民住上了标准化的居民楼, 配套设施齐全, 水、电、天然气、网线、有线电视等等一应俱全, 小区路面硬化好, 绿化好, 也有了相应的娱乐休闲场所, 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门球场等等, 大大丰富了失地农民的生活。同时随着失地农民居民小区的建设, 超市、药店、各种生活用品商店也大批出现, 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2.2 社会保障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养老金的发放、农村合作医疗的加入, 使失地农民的养老医疗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每年老人祝寿金的发放, 每人150斤面粉的发放, 残疾以及退伍军人优抚, 五保老人的补贴, 困难户救济等措施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2.3 综合服务大厅的建设, 方便了失地农民的生活
社区为失地农民建设了100多平米的社区综合服务大厅, 把民政、计生、建设、劳动保障、党务等与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作, 全部纳入代理服务范围, 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提供涉农的咨询服务项目, 为失地农民再就业提供指导。
2.4 商场街的建立, 为失地农民的自主创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与居民楼同时建设的还有下店上宅的商业楼, 总面积4万多平米, 社区附近商场街近3400平米, 大大方便了失地农民尽快走出对土地的依赖, 从事二、三产业, 赚取更高的收入, 切切实实提高了部分失地农民的生活质量。
3 失地农民存在的生活困难
虽然旧村改造之后, 失地农民的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是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还没有完成, 城镇化水平也有待提高, 目前失地农民的生活中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
3.1 失去了土地, 部分农民失去了收入来源
那些能够在失去土地后很快再就业的, 大部分是在失地之前自己就进行了创业, 原来的家庭收入中土地收入就是次要的, 因此, 失去土地对这部分人的收入影响比较小。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部分失地农民仍然脱离不了土地, 耕地没有了, 一没有技能, 二没有创业资金, 导致这部分失地农民从农业走向二、三产业的失败, 家庭收入骤减, 日常生活靠政府和村里的补贴, 生活十分困难。
3.2 失去了宅基地, 使失地农民失去了租房收入这一重要的收入来源
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 一些外来打工者会到城中村来租房, 给这些城中村的农民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收入。在旧房拆迁之前, 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在自己的小院内盖上几间小平房用于出租, 补贴生活家用。旧房拆迁之后, 不仅土地没有了, 租金收入也没有了, 一下失去了两项重要的收入, 而且住上楼房后, 水电气、吃穿用都需要现钱, 直接导致生活水平的下降。
3.3 失地农民的就业受到外来劳动力的冲击
在旧村改造初期, 一些有头脑的外地人就早早的到社区来进行投资经营, 等到本地人反应过来的时候, 有限的资源、市场已经被占用了。这成为失地农民的顺利转型的一大难题。
3.4 部分失地农民没房子住了
按照旧村拆迁规定, 一套老宅子可以兑换两套价格比较便宜的楼房, 再需要的话按照市场价格进行购买。在农村, 大部分家庭有两个子女, 地理位置的优越, 导致本村的人口只进不出, 娶媳妇进人, 嫁姑娘引进来一个女婿, 分得的两套楼房直接成了儿女的婚房, 老人没房子住了, 如果有三代甚至四代同堂的, 住房更加紧张了。在房源比较紧张、无钱购买商品房的状况下, 直接导致部分失地农民失去了原来宽敞明亮的平房, 住进了阁楼, 甚至是车库。
4 几点建议
在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进程中, 越来越多的农民会成为失地农民, 伴随着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 我们必须密切的注意失地农民的生活与生产状况, 避免部分失地农民成为新生的贫困群体, 成为和谐社会不和谐的一面。
4.1 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土地补偿款到位
国家明确规定农民承包的土地政策30年不变, 凡是签有承包土地合同的农民都对承包的土地拥有使用权。政府为了经济发展征用土地之前, 应当首先对农民进行国家政策解读与解释, 把征地补偿的国家政策讲解到位, 保证每一个农民能心甘情愿的把土地转让出来, 绝对不能强征强占, 防止恶性事件的发生。征地之后, 及时把征地补偿款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
4.2 多渠道帮助失地农民就业
失地之后, 为防止“坐吃山空”, 当地政府应积极的帮助失地农民重新就业, 赚取劳动收入。第一, 政府可以制定专门针对失地农民自主创业的政策优惠, 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 限制外来的小商小户占用本地资源, 在同样条件下, 本地失地农民优先;第二, 可以采取“一对一, 手拉手”的形式, 由原来就自主创业的农户, 一对一帮助想创业又无经验、无资金的失地农民, 逐步走向自主创业之路;第三, 对那些实在不想自主创业又没有相关工作技能的失地农民, 由政府开办几项当地企业实用的技能培训班, 学成之后由政府推荐进入相关企业就业;第四, 当地政府积极的招商引资, 引进中型、大型企业, 为失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3 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目前各地政府有专门针对农民的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的规定, 参保之后, 在生病住院时就可以按比例报销医药费, 同时养老金在年满60周岁就可按月领取。肥城市目前规定最低的基础养老金是每人每月55元。这个标准现在看来是非常低的, 每月55元, 仅够交水电费, 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来说, 吃什么?穿什么?而且, 全面覆盖城市的三险中, 相当于城镇人口的失地农民, 其中的失业保险也没有。政府应逐步加大专门针对失地农民的“三险”制度的改革, 为失地农民解决后顾之忧。同时, 村一级财政也要积极发展经济, 创办村办企业, 努力创收, 补贴失地农民, 特别是失去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
4.4 帮助无钱购房的无房户贷款购房
按照拆迁补偿政策, 一套宅基地只能分得两套楼房, 对于住房不够住的失地农民进行帮助。第一, 对于多子女的失地农民, 女儿出嫁的, 不再享受本村的惠民政策, 引导本村的正常人口流动;第二, 对有购房需求的有相对稳定收入的失地农民或者子女有稳定收入的失地农民, 由村集体出面联系农村信用社, 为购房户联系贷款购房, 使每个人能够住有所居。
总之, 为了中国梦的实现, 必须积极稳妥的推动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 帮助失地农民尽快步入正轨, 使失地农民切实感觉到国家政策所带来的幸福。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 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我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越农村人口, 伴随产生的是大量农用土地的征用和失地农民的产生。本文通过对部分失地农民的调查, 意在了解他们的生存现状, 倾听他们的心声, 并对调查中了解的问题, 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失地农民,困难,建议
参考文献
论中国失地农民问题 篇8
一、失地农民的总体现状
1. 农民的失地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截至2005年全国失地农民总数大约在4 600万人左右, 而且在以每年200万人的速度递增。国家统计局2003年在全国开展了对失地农民的调查, 调查以人均耕地面积0.3亩以下的农户为主要对象, 共调查了2 942户。在这2 942户中, 人均耕地在0.3亩以上的有442户, 约占调查总户数的15%;人均耕地不足0.3亩的有1 237户, 约占42%;完全丧失耕地的有1 263户, 约占43%。由此推算, 如果中国非农建设用地以每年200万亩的速度增加, 按人均1亩计算那就意味着, 每年大约有200万农民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1]。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2004—2030年三十年间占用耕地将超过5 450千万亩, 还将有1.1亿农民失去赖以生存和养老的土地。如果违规用地得不到控制, 失地农民还要大大增加[2]。
2. 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状况。
(1) 失地农民生活问题。土地既是生产资料, 又是生活资料。对大多数的农民来讲, 土地依然被赋予了太多的功能。土地的经济、就业、保障功能缺一不可, 土地就是它们的“命根子”。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 也就“下岗”了, 它们首先面临的就是生活问题, 其中最基本的是吃饭问题、住房问题和穿着开销问题。他们的生存受到威胁, 这就容易引发社会的不稳定。 (2) 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农民失去土地以后受内外因素的影响, “再就业”非常困难。随着经济发展, 劳动力市场逐步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 而失地农民由于年龄偏大, 文化程度不高和缺乏非劳动技能, 造成他们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处于绝对的劣势。 (3) 失地农民的养老和健康问题。由于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未建立, 失地农民大都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一旦补偿金用完了, 基本生活来源就没了。显然仅靠失去土地的子女是无法完成这个任务的。失地农民的健康也是一个大问题, 原本农民对待自己就是小病拖、大病扛。失地以后经济紧张, 就更不注意健康问题了。这也成为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
二、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原因
失地农民问题的形成, 其真正的原因是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存在重大缺陷。现在的土地征用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 其主要特征是政府用行政命令代替市场机制, 由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过程不是一个平等的产权交易过程, 基本上是一个行政强制性的过程。低价征用农民的土地, 是当前农民土地利益流失最严重的一条渠道。土地征用不仅没有使农民富裕, 而是造成了大批农民失地失业;不仅没有缩小城乡差距, 而且扩大了社会不公。
1. 征地过程的制度缺陷。
(1) 利用政府权力征地的范围过宽, 征地费的分配过程不够民主政府可以动用征地权, 但问题在于, 除了社会公益性用地, 现在几乎任何用地, 政府都动用了征地权。特别是在经济转型时期, 地方政府的权力得到强化, 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权利, 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行为主体。在财政普遍吃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为了寻找能迅速增加财政收入的方式均不约而同地从农民手中征来土地, 然后再转给经销商。但有些开发商进行的是纯粹的土地炒作, 地征来之后并未开发, 而是大量闲置。政府向开发商征收的补偿费往往低估了土地的实际价值, 而有些政府官员也大肆从中收取“回扣”, 以便在给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和就业保障问题上偷工减料。 (2) 征地后对失地农民的补偿费用太低。现阶段中国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大多采用一次性补偿方式, 补偿额度东部地区大约为每亩地3万元~12万元, 西部地区大约为每亩1.5万元~6万元, 但土地征用补偿费在经过乡镇提留, 村社留存后, 剩余部分再按一定的方法分配到农民手中。这种补偿水平人均能维持基本消费二至三年[3]。
2. 农地非农化中的农民失地问题。
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理制度, 严格限制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但由于国家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利用的比较利益差别悬殊的刺激, 农用地的非农化倾向非常突出。农地非农化是构成农地锐减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地非农化的过程也正是农民失地的过程。
3.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对农民利益的忽视。
长期以来, 中国实行的是城乡有别的城乡二元结构政策体系。城乡居民在生存和发展等基本权利上处于不平等地位。在农业上, 实行的是“奉献型”、“忽视型”的政策, 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 并且歧视农民, 缺乏维护农民利益的观念。这就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划上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致使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被严重扭曲。几十年来, 农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处在低于城镇居民一等的地位成了“二等公民”, 农民的呼声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于是在农地流转和农地非农化中, 农民的权益遭受侵害。
三、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建议
之所以出现失地农民问题, 是政府没有真正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 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 需要有新的立法和政策, 既要满足城市住房和非农用地的合理需求, 又要给农民以公平的补偿费, 妥善的安置。
1. 用科学的发展观解决失地农民问题。
国家立法机构、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认真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 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有关农民、农村和农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办法, 进一步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用新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法律和政策去保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只有把失地农民问题纳入法制轨道中来才能彻底地解决这一问题。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坚持两条重要原则, 一是切实维护农民土地经营权原则, 二是坚持农民生存和发展相统一的原则。这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核心和关键。落实保障农民利益的两条政治性措施, 第一, 政府要落实失地农民的参与权。在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上, 要完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 保障公众了解和参与重大决策的权利。政府、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要处于同等地位, 而不能将农民排斥在自己利益之外。第二, 要转变政府行政方式。一段时间以来, 有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地方经济发展而不顾人民的利益, 这是不切实际的政绩观。要充分考虑人民的利益, 摒弃不切实际的政绩观、发展观, 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2. 严格控制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
中央政府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其宏观目标是防止耕地总量降低至最低警戒水平以下, 即满足未来人口高峰时16亿人口的粮食需求所需的耕地数量。要保证国家慎重动用征地权。为了防止滥用征地, 对政府强制性取得土地要有严格限制, 对征地目的和范围要有严格的界定。
3. 以保障农民利益为核心改革征地制度。
落实保障农民利益的三条制度性措施, 一是基层政府组织不折不扣地落实失地农民应得的政策待遇。温家宝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强调“在农村土地征用中, 要严格控制征地规模, 依法按规划和程序整地, 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 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4];二是政府制定对失地农民的倾斜政策, 千方百计地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服务和就业指导, 为其就业、创业提供条件和机会;三是立法机构尽快制定包括“以土地换社会保障”为核心内容的相关法律法规, 把失地农民问题纳入法制轨道。
4.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和就业问题。
完善现有农民征地补偿、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这些项制度是失地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存在体, 也是失地农民能真正感受到政府对他们的人文关怀之处, 更是科学发展观在解决失地农民问题中的集中体现。失地农民问题是整个人类社会变迁、进步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社会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充分认识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要坚持以失地农民根本利益为本,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韩俊.如何解决失地农民问题[J].科学决策, 2005, (7) .
[2]曾贤贵, 蒋志强, 等.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问题[J].中国农村研究, 2004, (26) .
[3]何格, 欧名豪, 等.合理安置失地农民的构想[J].农村经济, 2005, (1) .
浅析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原因 篇9
1、现行征地补偿标准不科学。现行征地补偿标准只注重对农民当时的经济补偿,而没有考虑到农民失去土地以后将如何生存。失地农民需要面对的一个巨大困难就是如何顺利地农转非,尽快地成为城市居民。实际情况是在我国城乡二元制度的背景下,大多数被征地农民在经济上与城市居民存在巨大差距,而现行征地补偿标准并不能弥补这个巨大差距。在这种背景下,全国统一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无法顺利建立,农转非的社会保障制度至今仍然处于缺位状态。
2、法律法规不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律法规不完善是导致农村土地产权关系不够明晰的重要原因之一,经营权、承包权很难加以区分使得农村土地产权关系极为混乱。土地承包权是指经营户在土地承包期内依法对公民集体所有土地享有占有,经营,使用,收益的权利。然而事实上,现在农民对农地的承包经营权仅是土地的耕种权,而没有占有使用的权利。农民所享有的承包经营权本应是具有使用权性质的,而现在就仅仅只有耕种权、部分的收益权以及极小的处分权。这就使得承包经营者无法充分行使自己对承包土地的全部权利,造成土地产权关系混乱,在现实中必然导致土地主体的利益受到损害。
3、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农村土地使用与流转制度市场化水平低。在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下,除了国家征用农村集体土地以外,农户的土地使用权只能通过两种方式流转,即农民自己转包和集体对土地集中调整来实现流动。缺乏市场化的土地流转机制,使得市场对土地资源的配置未能有效实现,而土地集中和农业经营规模的升级扩大存在巨大困难,也使农民通过土地取得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机会降低。
二、二元经济结构是农民利益受损的体制原因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于1954年提出著名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他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普遍规律,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代发达的工业与传统落后的农业并存,在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工业化提前进行。现代工业发展起来以后,在市场经济调节下,通过对落后农业部门不断影响,促使农业部门逐步实现现代化,最终促进工农业平衡、可持续发展,实现二元经济结构的升级,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建国以来我们走的是一条与众不同的工业化道路,高度重视工业化,农业发展得不到应有的投资与重视,即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用行政手段将工农分开,以牺牲农民经济利益为代价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然而对农民的利益造成巨大损害,大大削弱了农业资本的积累、生产技术革新的实力,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也就造成了我们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原有的二元经济结构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改变。虽然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对这一非均衡发展模式进行了一些改变,提高了对农村问题的重视程度,加大对第一产业的投资,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性。
三、征地执法部门行为不规范是农民利益受损的外部原因
1.征地审批过程的监管不到位。农用转非农业用地的审批权往往在各市、县级政府。国务院和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监管不到位,造成市、县级政府征地权力过大,擅自审批。
2.征地实施过程的监管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在征地补偿的实施过程中,漠视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不落实征地补偿和就业安置协议,征地信息不对征地农民及时公布。
3.干部政绩考核制度与农民利益受损问题不挂钩。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主要以经济发展水平为考核标准,维护农民利益、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没有进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之中。
4.对征地违法行为追究不到位。对于违反法律规定擅自修改土地总体规划的、非法占用基本农田的、侵害农民合法权益引发群体性事件且未能及时解决的、欠缴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等违法行为相关执法部门追究力度不够。
四、相关保障体系缺失是农民利益受损政策原因
土地不仅是农民赖以生存取得收入的根本,还承担着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功能。目前,由于我国的农转非过程中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体系、有关保障制度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现行的征地、拆迁补偿规定中关于生存、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加上“失地农民”自身的资金紧张和缺乏对社会保障的认识等原因,“失地农民”拥有社会保障的比例偏低。“失地农民”既失去了土地保障,又沒有享受到同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尤其是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民,征地补偿费可以解决一些农民当下的困难,但从长远来看,相关保障的缺失给失地农民以后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五、就业安置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是利益受损的突出表现
1.土地补偿安置费足额发放不到位,失地农民无法自主就业。征地者向征用土地所在的乡镇一级的政府支付的土地征用补偿费,乡镇政府没有将其足额发放到失地农民的手中,而是截留一部分挪为它用。这种方式既违反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也极大的损害了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使得一部分想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失去了创业资金,不利于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
2.失地农民整体科学技术素质偏低。一是自身能力的影响。大部分“4050”的失地农民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比较短,加上农民世代以种植业为主,导致综合素质偏低,很难找到工作;二是就业成本的影响。大多数失地农民得到的征地补偿费,再建完新房和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之后,几乎留不下什么了,大大限制了他们的自主创业能力。三是失地农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民大多生活节奏较慢,很难适应城镇中快速的生活节奏。
失地农民安置模式选择研究 篇10
一、 失地农民安置模式
(一)农业安置模式
从建国初期到19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对失地农民主要采用农业安置办法,如1956年安置办法中规定:“对因土地被征用而需要安置的农民,当地乡、镇或者县级人民委员会应该负责尽量就地在农业上予以安置;对在农业上确实无法安置的,当地县级以上人民委员会、劳动、民政等部门应该会同用地单位设法就地在其他方面予以安置;对就地在农业上和在其他方面都无法安置的,可以组织移民。组织移民应该由迁出和迁入地区的县级以上人民委员会共同负责”。另外1982年的安置办法中也提出《条例》还首次提出“因征地造成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县、市土地管理机关组织被征地单位、用地单位和有关单位分别负责安置”。安置的主要途径有: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社队工副业生产、迁队或并队、集体所有制企业吸收、用地单位吸收、农转非后招工安置等多项安置途径。
(二)就业安置模式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因国家建设征用土地造成的多余劳动力,要通过发展农副业生产和举办乡(镇)村企业等途径,加以安置;安置不完的,可以安排符合条件的人员到用地单位或者其他集体所有制单位、全民所有制单位就业,并将相应的安置补助费转拨给吸收劳动力的单位。被征地单位的土地被全部征用的,经审查批准,可以转为非农业户口。” 所以,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对失地农民主要采用招工安置和货币补偿相结合的安置制度,并规定“政府征用农村土地后,应组织失地农民就业,并安排一定指标将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招收为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的固定工,享受国家职工的各种待遇,对于未被招工的失地农民,发给安置补助费;政府对村集体和失地农民再发给土地补偿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同时,将失地农民的户口“农转非”,使之成为城市居民”。这种安置制度由于增加了非农就业安置方式,对失地农民而言增加了农转工的机会。由于当时重工思想和巨大的工农业“剪刀差”,它给失地农民带来的诱惑是巨大的,所以出现了失地农民“主动边缘化” ,出现许多农民不惜放弃现有较好的工作与收入争取农转工和村干部利用职权为其亲属创造条件农转工,甚至出现许多非农民身份者“搭便车”农转工。所以这种招工和货币安置相结合的征地制度在当时得到了失地农民的极大欢迎,征地工作进行顺利,没有出现因为国家大量征地而引发较大社会矛盾的情况。
(三)货币安置模式
199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除了规定政府在征地后应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外,对征地农民的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几乎没有涉及。比如,《土地法》第四十七条规定:“ 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用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用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如果上述安置标准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以适当增加安置补助费;但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另第五十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从事开发经营,兴办企业。”这里的“支持”实际上弱化和简化了地方政府和征地单位对失地农民安置的责任。
(四)土地换保障型安置模式
土地换保障型安置模式是指在规划范围内的农户,将自己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一次性流转给政府委托的土地置换机构,土地置换机构将根据土地管理部门规定的失地农民的安置费、土地补偿费、水利设施费、撤组转户费等费用,由政府部门根据已有的数据信息,制定出政府、开发单位和失地农民都可以接受的、合理的社会保障标准,并为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户现有家庭成员统一办理各项社会保障[1]。虽然各地对土地换保障安置方法的做法不太一致,但是大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力求做到全覆盖和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接轨,以完成失地农民从农民向单位人以及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二是采取多种方式筹措资金,按照“政府补贴一部分、集体出资一部分、个人负担一部分”的原则共同筹措养老基金,保障了社会的稳定;三是区别不同年龄段失地农民,区别对待。将失地农民根据年龄不同分为扶养人(年龄16周岁以下)、剩余劳动力(女性16-35周岁,男性16-45周岁)、保养人员(女性35周岁以上和男性45周岁以上)和残疾人四种类型,根据不同年龄采用不同的安置方法和标准,使安置政策更有针对性[2];四是加强就业培训和再就业服务,提升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和再就业能力,为失地农民实现顺利就业保驾护航。在具体实施中,各地探索出不同的方法和经验,主要有上海浦东新区从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变模式、江苏省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不失财模式和浙江杭州、嘉庆地区为失地农民再造可持续生计模式,顺利完成了失地农民向市民化的过渡。
(五)土地入股型安置模式
土地入股型安置模式是将土地征用补偿费或者是土地按使用权折合为股份,通过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用地单位协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通过合同约定以优先股的方式获取收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佛山的顺德、南海,浙江温州的龙港镇等多采用这种方式,比较典型的是广东南海土地股份制[3]。其主要做法是:一是进行“三区”规划,把土地功能划分为农田保护区、经济发展区和商住区,有利于保护农田和实施城镇规划,使土地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二是将集体财产、土地和农民承包权折价入股,将集体资产的净值和土地、鱼塘折价入股,以有社区农村户籍的农民为配股对象,按设定的股权比例进行分红;三是让农民分享土地增值部分收益来获取集体土地经营权。将集体财产及土地折成股份,把全村或全社的土地集中起来,并根据不同成员的情况设置基本股、承包权股和劳动贡献股等多种股份,以计算不同的配股档次,按股权比例分红[4];四是股权可以适当流转。允许股权在社区范围内流转、继承、赠送、抵押;五是股权设计既有福利性又有差异性。一是坚持“人人有份”,体现了股份的福利性和公共性。二是充分考虑每个成员对集体的贡献大小,把年龄作为集体组织成员股份分配差异的依据。采用这种方式既实现了土地由农业用地向非农用地的转变,又保留了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所有权,使农民能够分享城市化和土地增值所带来的收益,达到政府和用地单位以及失地农民三方面共赢的局面[5]。
(六)留地和就业相结合的安置模式
这种征地安置模式是指在征地时成立专门部门集中管理土地,统一进行拆迁补偿;集中安置农民住宅,统一进行综合开发;集中使用土地补偿安置费,统一安排农民生产生活的安置模式。目前比较典型的是湖南省咸嘉市采用“留地集中安置、综合开发建设”的办法,走出了一条拆迁与安置相配套、建设与发展相结合、生产与生活相关联的失地农民发展和安置之路。咸嘉就业安置模式可以概括为“留地集中安置,综合开发建设”。具体表现在“三集中、三统一”上。一是集中管理全村土地,统一进行拆迁补偿。统一全村范围的征地、拆迁、补偿工作。所有来村征地的建设单位,一律与管委会签订征地拆迁协议,并将征地拆迁补偿费统一结算给管委会,并由管委会严格按长沙市政府制定的标准核算补偿给农民,拆迁安置的具体工作则由管委会统一组织进行; 二是集中安置农民住宅,统一进行综合开发。采取集中用地的形式,对留给农民的安置用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由村集体统建统管;三是集中使用土地补偿安置费,统一安排农民生产生活。对安置资金,管委会将一部分以“咸嘉村安置退养基金”的形式存入银行,一部分则用来投放小区综合开发。所得银行利息和开发所得利润、物业收入都以红利的形式发放给农民。同时,通过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建筑公司和开发商业门面和配套性经营场所等形式,广辟就业渠道,安置村民就业,使小区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欲望的失地农民都能找到工作[6]。在咸嘉,只要愿意就业,就有就业的机会,这就是综合开发建设创造的奇迹。
(七)集中开发式安置模式
这种安置模式是将土地征用款由村集体统一使用,作为村集体的创业基金,通过村集体创办企业,实现资金的增值和资本积累。比较成功的案例有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半壁店和石家庄市槐底村利用土地征用款集中开发,带领失地农民走上发展之路。石家庄槐底村用得到的征地款实行土地综合开发,实行“吃区位饭,借优势兴业,走产业升级,发展三产服务城市之路”的战略,从建立第一个项目怀特大厦开始,使槐底人步入了加速发展之路[7]。并且随着一系列高档三产项目的竣工运营,怀特集团的经营建设也步入了快车道,相继建成了怀特大厦、怀特装饰城、怀特美食街、怀特商厦、怀特大海乐园、怀特板材灯饰市场、石家庄外国语学校等项目,并且以这些项目为核心,带动了一大批实力雄厚的社会资本投资这一区域,如保龙仓、河北神威药业有限公司等,使这里成为石家庄投资最活跃、回报率最高、人气最旺、商业最密集的黄金商业区之一。而三产项目的迅速发展,架起了一道城乡经济走廊,为村劳动力的就业提供了渠道,全村3 000多劳动力几乎全部得到安置,其中从事三产的就达1 200多人[8]。目前村民们享受着每年1 500元的生活补助,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一万元。老人们每月都有退休金,每年还有免费的体检,全村人都入了大病统筹……
二、 对以上安置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一)农业安置模式
这种安置方式是将失地农民继续留在农村,通过村集体机动地划拨或重新的土地调整,给失地农民一定的土地经营,以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就业问题。这种安置方式对失地农民的生活方式影响最小,安置后的失地农民仍以农业生产为主,尤其是对非农就业技能较差和文化素质不高的农民不需要重新进行技能培训,就可以解决其温饱问题。农业就业安置和移民安置的安置方式都属于这一种类型的安置方式。但是这种安置方式也有其缺陷,一是在目前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极为突出的情况下,进行农业安置越来越不可能;二是在我国目前农地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农地非农化后仍将大量农业人口保留到农村,将更加增加农地面临的压力,即使是移民安置,也仅仅是缓解局部的农地紧张情况,对缓解全国的农地压力紧张局面于事无补;三是农民失地增加了农民从农业阶层向社会更高阶层流动的机会,如再将农民限制在农村,既不合理也不公平。
(二)就业安置模式
就业安置模式在19世纪80年代是一次重要的制度创新,在当时人地矛盾紧张的情况下保障了征地工作的顺利实施,为大批建设用地提供了制度保证。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以及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原有的招工安置制度在实践中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首先,就业行为市场化,用工权企业自主,政府不能干涉企业的用工权;其次,随着国有企业的效益不断下滑,工资较低且失业风险加剧,使就业安置成为一纸空文。
(三)货币安置模式
这种安置模式是指征地部门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青苗补偿费以货币形式一次性支付给农民,对失地农民不进行任何安置的安置模式。这种方式简便易行,许多地方政府乐于用此方式解决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而大部分农民,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升值较快的城市近郊的农民从眼前利益出发也愿意接受货币安置方式。近年来,在各地报国务院审批的建设用地项目中,采用一次性货币安置的达90%以上[9]。但是,从长远看,由于失地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缺少非农就业能力和谋生手段,一旦有限的补偿费用完以后,没有了经济来源,马上就可能陷入困境,造成大量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引起较大的社会问题。所以这种安置方式,虽然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但是容易导致失地农民陷入生活困境,对国家和对失地农民都产生许多不利影响。
(四)土地换保障型安置模式
通过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险渠道和就业安置,将失地农民从农村纳入城市的过程,完成失地农民从农民向市民的转换。这种安置方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一是促进了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能够有效地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促使更多的农村老年人口、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人口、进入小城镇落户的人口转让其土地承包经营权,从而有效推进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9];二是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将失地农民纳入到社会保险体系,顺利解决了失地农民的保障和向市民的过渡问题;三是通过多种方式的就业培训,有效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四是有助于解决农村土地征用中的社会问题,有助于保持社会稳定。尤其是在当前土地征用中矛盾激化的现实条件下, “以土地换保障”安置方式把征地补偿同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有机结合起来,既保障了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又有效化解了他们的生活风险,并保障了社会稳定,是解决农村土地征用中社会问题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但是还应该看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资金并不是仅靠转让土地或土地的补偿就能满足的,还需要有其他来源的资金相配套;有些保险还必须结合其他改革方案配套设计,所以将失地农民完全纳入城市社会保险体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五) 土地入股型安置模式
这种安置方式是将土地征用补偿费或者是土地按使用权折合为股份,通过协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通过合同约定获取收益。目前土地股份制在所有制上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农民纯土地入股的股份制。这种形式土地一般不作价,由股份制组织统一对外发包或租赁,所得收入直接作为股份额进行分配。二是以农民入股土地为主,吸收资金、技术等入股组成的股份制。这种形式入股一般土地要作价折股,经营二、三产业的土地作价参照当地征地补偿标准,经营产业做价参照常年农业产值。用土地入股分红的优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如果企业经营效益较好,股息年年升高,土地价款或土地使用权入股能够解决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农民的发展问题;(2)使农民能够享受土地未来的收益,农民持有股份就始终同土地保持着联系,保证土地的产权不转移;(3)减轻了企业的资金负担,土地的固定投入减少,企业就能有更多的生产和经营的流动资金,有利于吸引企业进行投资。但是采用土地折价入股后,农民的土地补偿费用转换成股份的形式,现实的补偿费用折合成股票进行发放,难以解决失地农民现实的生活困难。通过折股方式,使农民与企业之间建立了利益与风险共存的关系,但是这种方式市场风险很大,如果企业一旦倒闭、破产,农民的“养命钱”将化为泡影[10]。另外由于农民不参与企业管理,难以对企业经营进行有效监督,很难避免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损害农民利益的情况发生[11]。
(六)集中开发式安置模式
这种安置方式的特点是集中管理土地,统一进行拆迁补偿;集中安置农民住宅,统一进行综合开发;集中使用土地补偿安置费,统一安排农民生产生活。这种类型的安置方式充分发挥了集体的优势,将留下的土地和就业安置费集中使用,既解决了失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又解决了村集体创业资金不足的难题。如果资金运用得当,可以实现资产的增值和资本的快速积累,解决失地农民的发展问题[12]。而且通过集体开发,既能保证大部分人的就业安置,又能使个别能力差或情况特别的人能有生活保障。无疑这种模式是对失地农民安置方式的一次新的探索,并且形成了成功的模式。但是该种安置方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仅仅适用于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则不适用;二是存在产权不明晰的情况,往往会因为集体财产究竟归谁所有、分配比例是否合理、资金使用是否合法等产权问题而陷入困境;三是市场化程度较差,可能会因为政府的干预或产权分散应对市场时灵活性差,影响资产的增值;四是运作方式市场风险较大,如果投资失利,集体经济可能受到严重损害,严重时可能血本无归。五是将失去土地后的农民通过社区保障的方式进行妥善安置,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但是如果失地农民脱离了原生活社区,社区保障就会消失,所以如何将失地农民从社区保障纳入到社会保障,仍有一段路要走。
(七) 留地和就业相结合的安置模式
这种安置方式是将农业安置、就业安置和集中开发安置等多种安置方式结合在一起,以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和发展问题。这种安置方式集中了以上安置方式的优点:一是留地集中安置是安居乐业的基础。咸嘉模式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留地集中安置。因为既留了地,又统一进行安置,使失地农民有了安居乐业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二是综合开发建设开启了失地农民就业发展之门。没有综合开发建设的配套,就业和安置就没有保障。通过综合开发,实现了土地保值和增值,同时也为失地农民创造了就业机会。但是咸嘉模式也有其不足之处。咸嘉的不足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其一,留地集中起来的财产部分产权不够明晰。咸嘉留地集中部分为集体财产,到底每人或每个家庭是多少,这个模式下不能完全分清楚。产权不很明晰,将造成集体财产的所有权模糊,这样就使其经营的监督力量减弱,容易产生集体财产的道德风险。如果监督不力或管理者贪污挪用,会造成集体财产的流失或损失,进而损害失地农民的集体利益。其二,市场化程度较差。咸嘉留地集中经营的模式,在其集中失地农民资源办大事和公益事业的同时,会产生市场化程度不足的缺陷。因为集体财产的主要目标是要保证失地农民集体的基本福利最大化,这就必然制约了集体财产流动增值的灵活性和主动性,阻碍市场对集体资源的优化配置,甚至为了公共利益目的而运用某些行政手段干预,影响集体财产的增值。其三,资产风险不可避免。咸嘉模式留地集中开发建设,兴办各种企业安置失地农民,创造就业岗位。但是,创办企业是有风险的,不能保证永远赢利,企业也有亏本的时候,甚至还有破产的风险。一旦集体经营的企业破产,咸嘉的集体经济就面临着垮掉的危险,就业安置也就不可能持续化了。因此,集中使用集体资源办企业,风险还是比较大的。一旦企业在市场失利,集体经济可能会受到严重损害。
三、对安置模式的选择和实施建议
综上所述,农业安置和货币安置由于没有考虑到目前经济社会的特点,没有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难题,从而引发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土地换保障型安置方式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就业和保障问题,却不能使失地农民走向富裕之路,没有发展的市民化之路,最终不能免除沦为城市贫民;而土地入股型、集中开发型、就业和留地安置相结合型安置方式都是通过土地统一规划,土地集中开发,让市民获取工业化和城市化中的土地增值收益,以及通过分享土地开发收益为失地农民开启发展之路,并为失地农民提供长久的保障。单纯留地安置和就业安置并不能使咸嘉农民走上致富之路,而是综合开发使农民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槐底村村民只是因为敢以征地款去分吃城市化的一杯羹,才追上了现代化的脚步,南海人民勇于以地生财,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做享城市化之利。所以,如何以有限的土地补偿款进行开发,以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只有项目开发成功才会有失地农民的发展,否则会使失地农民陷入灭顶之灾。所以在实行开发型安置模式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开发性安置项目的选择至关重要。
从以上咸嘉、槐底和南海等地区成功经验来看,必须选择市场风险较小、资金收益比较稳定的项目,特别是考虑与工业区建设、城市化功能相配套的经营开发项目,利用有限的土地征用款参与城市化功能相配套的物业开发,使农民通过入股分红从中得到长久的持续收益,这种经营方式是使农民在失地后不失利,确保失地农民长期保障的一种有益尝试,也是解决失地农民贫困化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第二,加大市场化经营,优化集体资源配置。
市场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必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才能使现有资源利用达到最优化。集体经济资源也必须遵照市场规律,按市场要求进行配置和流转。尽力避免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使集体经济资源不会因为行政目的或其他目的凝固而不能充分增值。
第三,将就业安置纳入社会保障。
失地农民的保障必须全面社会化,不能依靠某一个集体或某一个社区去完成。只有把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保障全面社会化,保障才能真正实现。从目前来看,所有的成功社区都有很多保障,但是从长远看还是很不够的,应该使保险社会化,这样才能在企业经营产生风险时,失地农民的生活也会有保障。
第四,明晰集体经济产权。
集体经济产权应该明确,明确权利人和责任人,这样才能保证有监督,防止集体财产流失。通过开发集体经济是壮大了,应该把集体财产分成许多股份,明确失地农民的股份数额,使失地农民具有集体财产的财产权,发挥企业所有者监督集体经济组织中的作用,促进集体经济的保值和增值。
第五,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
农民失去土地,就失去了终身的依靠,要让他们一辈子能安居乐业,甚至还要考虑其子孙的安置和就业问题。因此,在安置模式推进中,要始终把失地农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要注意就业安置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能仅仅满足于现阶段取得的成就,还要考虑集体经济的经营风险。只有解决了失地农民长久可持续的就业安置和发展问题的安置模式,才是成功的安置模式。
参考文献
[1]万朝林.失地农民权益流失与保障[J].农业经济导刊,2004(5):34-36.
[2]宋斌文.失地农民问题是事关社会稳定的大问题[J].调研世界,2004(1):22-23.
[3]刘燕萍.征地制度创新与合理补偿标准的确定[J].中国土地,2002(2):36.
[4]沈飞.我国土地征用的制度性寻租问题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
[5]楼培敏.中国城市化:农民、土地与城市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6]张汝立.从主动边缘化到被动边缘化——农转工人员的进程行为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4(3):36-41.
[7]廖晓军.中国失地农民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72.
[8]高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探讨[J].农业经济导刊,2004(5):75-77.
[9]潘科,朱玉碧.现有失地农民安置方式的比较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62-64.
[10]於忠祥,李学明.论农地征用的经济补偿与失地农民的安置[J].农业经济问题,2004(12):56.
[11]陈琨.发行可转换债券能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吗[J].财经科学,2005(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