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现状问题

2024-11-06

失地农民现状问题(精选12篇)

失地农民现状问题 篇1

截止到2012年,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资料, 我国的的城镇化率是52.57%, 虽然离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还有很大的距离, 但是相比较改革开放初期17.92%的城镇化率来说, 我国城镇化的进程是有目共睹的。经济腾飞, 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使每个经历了城镇化过程的人尝到了甜头, 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丝丝的苦涩与无奈。伴随城镇化的不仅仅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 还有大量农用土地的流失与大量失地农民的诞生。在党中央和谐社会和中国梦的圆梦之旅中, 失地农民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解决好他们的生活, 使他们真正的从对土地的依赖中剥离出来, 找寻新的生存之道, 有利于社会稳定,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更有利于中国梦中每一个个人梦想的实现。

本文选取肥城市新城街道的巧山社区作为个案进行分析研究。巧山社区位于肥城市东北部, 辖区有肥城市精制盐厂、公路局、工商局等18个单位, 5个住宅小区, 2300户, 8300人。社区获得了“全国创建文明居住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社区”、“省级卫生社区”、“省级城市建设示范社区”、“肥城市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与荣誉的取得, 与国家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同样巧山社区的每一份子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为了支持城镇化建设, 大量的农用土地被征用, 农民失去了千百年来赖以生存的土地, 成为了“名义上的农民”。为了了解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 笔者对社区失地农民进行了实地调查, 并通过深入分析, 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

1 社区的惠民措施

失地农民是城镇化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为尽量减少城镇化给失地农民带来的负面影响, 社区采取实施了一系列的惠民措施。

为改善失地农民的居住条件, 社区根据“城中村”改造的要求, 投资2600万元, 新建居民楼22栋, 一半以上村民乔迁新居, 每100平方米集体补助5.4万元;投资180万元, 硬化社区道路5.2公里。为提高失地农民的生活质量, 改善失地农民的生活环境, 投资68万元, 对学校、幼儿园、卫生室进行了改造扩建;投资16万元建成了老年活动室和门球场;投资8万元组建老年威风锣鼓队、老年文体队和农村秧歌队等文艺团体。为提高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每年每人发放面粉150斤;投资60万元, 为群众加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合作医疗, 参保率均达到了100%;为66岁以上老人发放300元祝寿金, 并办理城镇医保;为30年至50年党龄的老党员补助100元至500元;从2007年起, 女55周岁、男60周岁的居民每月领取240元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金。同时, 给予失地农民子女教育上的政策鼓励, 社区对考入本科、大专院校的学生, 发放500至1000元奖学金。

为发展经济, 解决失地农民的收入来源问题, 社区在泰西大街、泰临路两侧建设下店上宅商业楼6栋, 安置120户居民利用沿街楼经商从业。

2 失地农民的美好生活

2.1 居住环境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旧村改造之前, 各家各户有自己的宅基地, 自己建房, 由于不同的家庭收入使得房屋的建筑质量与装修水平参差不齐。旧村改造之后, 一半以上的居民住上了标准化的居民楼, 配套设施齐全, 水、电、天然气、网线、有线电视等等一应俱全, 小区路面硬化好, 绿化好, 也有了相应的娱乐休闲场所, 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门球场等等, 大大丰富了失地农民的生活。同时随着失地农民居民小区的建设, 超市、药店、各种生活用品商店也大批出现, 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2.2 社会保障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养老金的发放、农村合作医疗的加入, 使失地农民的养老医疗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每年老人祝寿金的发放, 每人150斤面粉的发放, 残疾以及退伍军人优抚, 五保老人的补贴, 困难户救济等措施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2.3 综合服务大厅的建设, 方便了失地农民的生活

社区为失地农民建设了100多平米的社区综合服务大厅, 把民政、计生、建设、劳动保障、党务等与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作, 全部纳入代理服务范围, 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提供涉农的咨询服务项目, 为失地农民再就业提供指导。

2.4 商场街的建立, 为失地农民的自主创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与居民楼同时建设的还有下店上宅的商业楼, 总面积4万多平米, 社区附近商场街近3400平米, 大大方便了失地农民尽快走出对土地的依赖, 从事二、三产业, 赚取更高的收入, 切切实实提高了部分失地农民的生活质量。

3 失地农民存在的生活困难

虽然旧村改造之后, 失地农民的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是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还没有完成, 城镇化水平也有待提高, 目前失地农民的生活中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

3.1 失去了土地, 部分农民失去了收入来源

那些能够在失去土地后很快再就业的, 大部分是在失地之前自己就进行了创业, 原来的家庭收入中土地收入就是次要的, 因此, 失去土地对这部分人的收入影响比较小。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部分失地农民仍然脱离不了土地, 耕地没有了, 一没有技能, 二没有创业资金, 导致这部分失地农民从农业走向二、三产业的失败, 家庭收入骤减, 日常生活靠政府和村里的补贴, 生活十分困难。

3.2 失去了宅基地, 使失地农民失去了租房收入这一重要的收入来源

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 一些外来打工者会到城中村来租房, 给这些城中村的农民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收入。在旧房拆迁之前, 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在自己的小院内盖上几间小平房用于出租, 补贴生活家用。旧房拆迁之后, 不仅土地没有了, 租金收入也没有了, 一下失去了两项重要的收入, 而且住上楼房后, 水电气、吃穿用都需要现钱, 直接导致生活水平的下降。

3.3 失地农民的就业受到外来劳动力的冲击

在旧村改造初期, 一些有头脑的外地人就早早的到社区来进行投资经营, 等到本地人反应过来的时候, 有限的资源、市场已经被占用了。这成为失地农民的顺利转型的一大难题。

3.4 部分失地农民没房子住了

按照旧村拆迁规定, 一套老宅子可以兑换两套价格比较便宜的楼房, 再需要的话按照市场价格进行购买。在农村, 大部分家庭有两个子女, 地理位置的优越, 导致本村的人口只进不出, 娶媳妇进人, 嫁姑娘引进来一个女婿, 分得的两套楼房直接成了儿女的婚房, 老人没房子住了, 如果有三代甚至四代同堂的, 住房更加紧张了。在房源比较紧张、无钱购买商品房的状况下, 直接导致部分失地农民失去了原来宽敞明亮的平房, 住进了阁楼, 甚至是车库。

4 几点建议

在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进程中, 越来越多的农民会成为失地农民, 伴随着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 我们必须密切的注意失地农民的生活与生产状况, 避免部分失地农民成为新生的贫困群体, 成为和谐社会不和谐的一面。

4.1 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土地补偿款到位

国家明确规定农民承包的土地政策30年不变, 凡是签有承包土地合同的农民都对承包的土地拥有使用权。政府为了经济发展征用土地之前, 应当首先对农民进行国家政策解读与解释, 把征地补偿的国家政策讲解到位, 保证每一个农民能心甘情愿的把土地转让出来, 绝对不能强征强占, 防止恶性事件的发生。征地之后, 及时把征地补偿款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

4.2 多渠道帮助失地农民就业

失地之后, 为防止“坐吃山空”, 当地政府应积极的帮助失地农民重新就业, 赚取劳动收入。第一, 政府可以制定专门针对失地农民自主创业的政策优惠, 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 限制外来的小商小户占用本地资源, 在同样条件下, 本地失地农民优先;第二, 可以采取“一对一, 手拉手”的形式, 由原来就自主创业的农户, 一对一帮助想创业又无经验、无资金的失地农民, 逐步走向自主创业之路;第三, 对那些实在不想自主创业又没有相关工作技能的失地农民, 由政府开办几项当地企业实用的技能培训班, 学成之后由政府推荐进入相关企业就业;第四, 当地政府积极的招商引资, 引进中型、大型企业, 为失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3 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目前各地政府有专门针对农民的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的规定, 参保之后, 在生病住院时就可以按比例报销医药费, 同时养老金在年满60周岁就可按月领取。肥城市目前规定最低的基础养老金是每人每月55元。这个标准现在看来是非常低的, 每月55元, 仅够交水电费, 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来说, 吃什么?穿什么?而且, 全面覆盖城市的三险中, 相当于城镇人口的失地农民, 其中的失业保险也没有。政府应逐步加大专门针对失地农民的“三险”制度的改革, 为失地农民解决后顾之忧。同时, 村一级财政也要积极发展经济, 创办村办企业, 努力创收, 补贴失地农民, 特别是失去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

4.4 帮助无钱购房的无房户贷款购房

按照拆迁补偿政策, 一套宅基地只能分得两套楼房, 对于住房不够住的失地农民进行帮助。第一, 对于多子女的失地农民, 女儿出嫁的, 不再享受本村的惠民政策, 引导本村的正常人口流动;第二, 对有购房需求的有相对稳定收入的失地农民或者子女有稳定收入的失地农民, 由村集体出面联系农村信用社, 为购房户联系贷款购房, 使每个人能够住有所居。

总之, 为了中国梦的实现, 必须积极稳妥的推动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 帮助失地农民尽快步入正轨, 使失地农民切实感觉到国家政策所带来的幸福。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 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我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越农村人口, 伴随产生的是大量农用土地的征用和失地农民的产生。本文通过对部分失地农民的调查, 意在了解他们的生存现状, 倾听他们的心声, 并对调查中了解的问题, 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失地农民,困难,建议

参考文献

[1]中共肥城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M].农民手册, 2011, 1.

失地农民现状问题 篇2

情况调研报告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如何解决失地农民今后的生存、发展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详细了解抚州市本级失地农民的现状,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工作要求安排,我局派员对抚州市本级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整理如下:

一、市本级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

2014年以来,抚州市本级征收土地面积为8793.26亩,被征地人数9658人,已认定失地农民身份人数为7744人,参保6971人。据调查,失地农民主要生产生活来源为外出务工、领取养老保险两种方式,领取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人数为1435人,占参保人数的20.59%。

二、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情况

1、在认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参照其他兄弟市的做法,我市出台了《抚州市市本级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和《操作办法》,为市本级被征地农民参保工作的稳妥推进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2、被征用土地涉及的农业人员安置办法:以货币形式(安置补偿费)安置补偿和办理失地农民社保。人均耕地面积在0.3亩以下的村小组村民,可按照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 1 策参加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就办理社保个人应缴纳的社保金,由政府补助15年个人应缴纳的60%,个人缴纳40%。

三、各个单位在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中的职责

按照标准明确、村民自决、政府审核、阳光运作的原则,坚持以户为单位认定,以村小组为单位申报,规范执行“三审核二公示”的程序,即:先由被征地农民个人申请,经村小组全体户主会议初审,初审后把名册报村民委员会讨论二度审核,二审后在小组公示,无异议后将名册报乡镇政府,由乡镇政府组织乡镇公安、土管、财政、农业部门共同三度审核,三审无异议后,将名单在村组再公示,公示后名单送交国土部门,由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联席会议组织国土、财政、人社和农业等部门联合会审,经审核后符合条件的由国土部门颁发失地农民证,并报政府备案。

四、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资金情况

我市严格按照省政府[2015]81号文件要求,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8%以及单独预留每亩6000元用于养老保险费补贴,仍不足的通过争取上级奖励资金、当地财政补贴或其他渠道解决。

五、当地在保障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中好的做法和经验

市本级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到位。成立了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明确了成员单位的职责,建立联席会议和会审制度,负责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督查和被征地农民身份最终确认、参保等工作。

二是保障起点高。按照与省级统筹接轨的原则进行制度设计,而未采取地方统筹的办法,大大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

三是补贴政策激励性强。核定了财政补贴年限,建立动态补助机制,有助于提高中青年年龄段被征地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四是选择适应性强。提供了养老补助和基本养老保险两种保障模式供选择,较好地适应了参保人员的差异性需求。

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1、个性问题众多,被征地农民身份认定难

认定被征地农民身份,明确保障对象是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开展的基础。由于涉及征地项目的时间跨度很长,历史遗留问题很多,相关基础材料不全,文件难以覆盖众多个性化问题较多,导致被征地农民的认定工作面临诸多矛盾,首先是保障人数和口径难认定。国土、农业和统计等部门对土地面积的认定界定标准和数量不一致,使得人均土地难以确定,另外,各村组在征地和安置办法上差异较大,很多村组在征地后实行剩余土地的再调整,因而究竟是以户为单位还是以村组为单位来认定保障人数难以确定。再次是被 征地农民身份难认定。启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涉及征地项目跨度时间长,被征地农民在征地前后的户籍身份变动频繁复杂,大量由于婚嫁、参军、上学等发生的户籍迁移变动,有些出现了以村为单位整体农转非的情况;另外,很多地方的征地项目是分步推进,在多次征地后才达到“人均0.3亩以下”的标准,所以,在认定失地农民参保对象方面有许多不确定因素。

2、工作机制运行不畅,部门协调尚需磨合

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工作涉及财政、国土、人保、农业、城建规划、房管(拆迁)和公安等部门和县、乡(镇)、村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务必要有一套科学分工、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工作机制的运行顺畅程度是影响当前此项工作进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从当前此项工作推进情况来看,部分县(区)不同程度地存在部门之间衔接不顺、配合不力等问题,特别是被征地农民身份确认的职责分工存在意见分歧,致使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客观上形成了对参保工作的制约,造成有些县(区)参保工作进展迟缓,难以实质性启动。

3、配套补贴资金需求大,财政筹资有压力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启动涵盖1999年以来的被征地的农民,人员基数庞大,特别对于市本级、临川、南丰等参保人数较多地区,如按照市本级由财政补助60%的应缴养老 保险费,连续补助15年的模式,不仅启动时一次性补贴资金需求庞大,而且后续资金需求量也很大,仅靠从国有土地有偿收入中提取8%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很难满足参保人员的补助需求,各级财政均面临较大的压力,成为影响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启动的瓶颈之一。

4、参保年龄结构偏老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农村的社会保障基础比较薄弱,被征地农民群体的社会保险意识还较淡薄,特别是距离退休年龄较长的人员,自我保障的意识不强,从目前已启动的地方来看,距离退休年龄15年之内的占已参保人员的绝大多数,特别是已达退休年龄的人数众多。与此同时,很多年轻的被征地农民还在等待观望,导致被征地农民群体的参保年龄结构偏老,可持续发展能力亟待增强。

七、下一步工作建议

1、强化领导,增强意识,提高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的自觉性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是一项考量社会管理智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部门的密切配合、群众的积极参与,只有真正做到上下齐心、部门齐力,此项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夯实工作基础,完善工作机制,提高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的准确性

作为一项涉及部门众多、具体情况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一个职责明确、衔接顺畅的工作机制是确保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推进必要条件,应尽快形成一套国土部门认定身份、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财政筹集和拨付补贴资金”的顺畅的运行流程,在各个环节认真把关,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的全面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3、科学设计制度,确保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的适应性

由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复杂性,并且尚未有全国或全省统一的具体实施方案可以参照执行,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应充分汲取兄弟市县的已有经验、审慎调研、科学设计制度,合理界定保障对象,科学确定保障形式,努力实现保障水平、群众需求和财政承受能力的有机统一。

4、拓宽渠道,科学预算,提高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的保障性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和落实是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一定要坚持以被征地农民自筹为主体,政府财政补助为辅,村集体经济为补充的基本原则,努力拓宽筹资渠道、合理利用资金,确保资金的足额到位。

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城市化 失地农民 再就业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城市化过程中的大规模征地活动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农地,大量农民面临再就业及社会保障等问题。然而,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许多地区都将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重点放在了补偿制度上。这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农村地区的稳定和谐,但实际上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只有通过及时调整现行就业政策,采取有效的再就业措施,才能保证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实现,从根本上解决征地活动带来的失地农民问题。

对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研究,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地矛盾的解决和再就业制度的完善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影响因素和原因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再就业问题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并有利于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有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政策与制度还有待完善,很多失地农民自谋职业甚至被迫失业。大部分失地农民由于受教育程度低、职业技能低、工作积极性低、思想观念落后,失去土地后的职业报酬很难支撑其日常开销。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研究表明,在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只有约30%的失地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未因失去农地而受到影响;大部分农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甚至进入贫困状态,且就业率偏低。失地农民所带来的再就业问题已十分普遍。

国外对于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国的圈地运动上。早期的圈地运动形式与动机不尽相同。一部分地主圈地是为了提高土地价值以增加地租收入,有的变耕地为牧场是为了节约劳动成本。圈地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民生活,促进了失地农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

二、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相关概念

(一)失地农民

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征用农民耕地,使部分农田作其他建设用途,导致一些农民失去部分或全部土地,转变为失地农民。失地农民是一个介于普通农民和城市居民之间的过渡概念。

(二)再就业

再就业是指由就业转失业的人员重新就业的现象。失地农民由于失去了土地,无法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即从就业状态转变到了失业状态,需要再次就业来获取报酬。

三、x镇的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

(一)x镇失地农民基本情况

本人于2015年6月起对x镇失地农民进行了调查,调查包括这些失地农民的家庭基本情况、土地征用情况、再就业情况等,发现x镇失地农民再就业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部分农民仍处于失业状态。失地农民由于普遍文化程度偏低、就业能力差、适应能力差、就业资金相对缺乏,很难在一个全新的领域立足。虽然x镇政府在征地以后已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失地农民的就业率,但失地农民依然存在。这些失地农民大多经由朋友亲人介绍进城务工,但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由于这些中年农民自身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已趋饱和,劳动力过剩。

二是部分农民再就业后情况仍不容乐观。失地农民由于自身职业技能的限制和就业环境的激烈竞争,只能被迫从事一些技术要求和报酬都比较低的工作。这类岗位普遍存在着易被替代的风险,于是便导致了失地农民再就业后再失业、就业不稳定或就业层次低的现象。

三是就业渠道人为狭窄。由于征地补偿逐年提高,镇内部分农村地区近年也出现了不少因征地拆迁而迅速富裕的人群,被网络上称呼为“征二代”、“拆二代”,一夜暴富使得部分人心理有了较大变化,价值观、就业观发生偏移。一些技术要求高、处于生产一线的岗位被他们放弃,却又缺乏较高的符合产业转型所需要的技能和水平,也缺乏继续学习提高的积极性,就业渠道被人为狭窄,长此以往终将被逐步边缘。

(二)x镇失地农民再就业的质量

失地农民再就业后所从事的职业的质量也是衡量再就业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被调查的失地农民中,只有极少数再就业农民找到了正式工作,大部分以打零工的方式实现再就业,一小部分以做小生意的方式实现再就业。此外,部分人自己办起了工商企业,以创业实现就业。此调查结果表明,较大部分失地农民的再就业还是被动的、非正规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地位的边缘化,不利于其生活质量的改善及社会地位的提高。

四、x镇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农民自身的原因

首先,x镇失地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与职业技能偏低,无法适应新环境中激烈的工作竞争。其次,已经再就业的失地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十分薄弱,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等方面,不利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易导致再次失业。第三,部分失地农民再就业意识十分薄弱,对政府的社会保障制度有依赖心理,不愿在被征地以后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而是被动、消极地依赖政府的社保,导致无法再就业。

(二)制度和政策的失误

首先,x镇的征地补偿制度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在进行对一些地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时,x镇政府忽视了土地的增值收益,损害了失地农民的利益,导致城乡差距的增大。这也会从一定程度上打击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积极性。其次,社保体系的不健全也是x镇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土地是x镇农民的生存生产依靠,由于就业安置困难和社会保险的欠缺,失地农民无法再就业,生计困难。

(三)过高的征地补偿

尽管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数额偏低时,失地农民主动再就业的积极性会收到严重打击。然而经调查发现,x镇部分地区存在着征地补偿过高的现象。存在这一现象的地区的失地农民的就业率非但不比征地补偿偏低地区高,反而有更低的趋势。通过对征地补偿过高地区的失地农民的调查发现,这些失地农民由于享受了政府的补偿,贪图不劳而获,客观上削弱了他们再就业的积极性。

五、x镇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建议

(一)提升失地农民的自身建设

失地农民失业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就业意识与就业观念的落后。他们缺乏相关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知识,无法适应就业竞争。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先转变失地农民的就业意识与就业观念,争取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主动地搜索再就业机会。其次,失地农民必须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和文化水平,如可参加一些x镇政府部门组织的成人教育活动等,以此来提高综合竞争力。

(二)政府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

首先,x镇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完善x镇的征地补偿制度,使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保障。其次,x镇政府应健全征地程序,提高征地过程的公正性。如设立与征地相关的机构,使征地过程能完整有序地进行。此外,政府还应健全补偿标准,研究更合理的补偿措施。一旦相关制度和政策得到了完善,失地农民的基本权利得到了保障,他们的再就业积极性也更容易被调动,这也将促进x镇失地农民再就业率的提高。

(三)以鼓励创业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

x镇经济较发达,良好的经济基础为失地农民再就业创造了条件。镇政府可出台一些相关政策,鼓励失地农民经商办企业,激发其以创业促就业的精神热情,坚持“共赢发展、共同富裕、共享成果”的理念,把“人”作为城镇化的最终落脚点。这是x镇对失地农民从身份到内在蜕变的促进。

六、结语

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征用是一种必然现象。失地农民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再就业问题的研究关系到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社会和谐。本文客观分析了诸暨市x镇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从农民自身方面及政府的政策和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实现以及农村地区的持续稳定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Joan Thirsk. The Rural Ec-

onomy of England Collected Essays[M]. London:The Hanbledon Press,1984:18

[2]杜伟,黄善明.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经济学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4

[3]代华,韩雪.我国失地农民在就业研究文献综述[J].决策与信息,2011(5):250—251

〔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农民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基于入股安置模式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4JDNF01Z);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科研发展基金项目“基于入股安置模式的诸暨市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项目编号:JYMS1406)阶段性成果〕

中国失地农民的现状和影响 篇4

一、农民失地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 城市化已成为必然出现的社会发展趋势。考察世界城市化历史进程, 无一例外地经历了土地非农化过程, 以及由此带来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等一系列问题。从国外的情况来看, 这一问题的产生, 可以追溯到英国在进行城市化进程中的圈地运动。中国的今天正在进行着一场比当年英国规模大得多的圈地运动, 一些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往往带有共同的特征, 那就是以极其廉价的方式 (带有掠夺性质) 来转移农业资源。如果说当年的英国将农业劳动力成功地进行了工业转移和美国新大陆移民, 那么, 今天的中国就没那么幸运了, 新大陆移民的机会肯定是没有的, 而工业转移根本容纳不了原有的农业劳动力[2]。

城市化推进了国际化, 中国的城市化充分发挥了劳动力充沛、价格低廉等优势, 进行国际竞争, 开展国际贸易, 进而纳入国际分工, 融入经济全球化。也就是说, 城市化与国际化是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的。城市化支持了国际化, 国际化推进了城市化[3]。

中国城市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据测算, 中国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新增1 400亿元, 最终带来3 360亿元的GDP, 有1 000万~1 200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今后中国将继续实施城市化战略, 预计到2020年, 城市化率将达到56%[4~5]。城市的扩张必然大量占用农民的土地, 失地农民问题由此而产生。 (1)

二、失地农民问题的社会影响

(一) 失地农民问题的消极影响

1. 农民失去土地实际上是失去重要的家庭财富。

“劳动是财富之父, 土地是财富之母。”[4]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它是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本, 而且也是农民最重要的财富。由于土地的不可再生性和资源紧缺性, 土地的基本资产功能已经凸现。尤其是中国的《土地承包法》赋予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流转权和收益权以及继承权, 保证了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性、排他性和自主性, 赋予了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权。对农民而言, 土地是家庭最重要的财富, 是他们发家致富的资本, 失去土地, 就意味着失去了家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2. 农民失去土地意味着失去了最基本的就业岗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就业方式多样化, 一部分农民从传统的农业就业中转移出来, 实现了就业的多元化和兼业化。但是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 中国的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最基本的就业岗位, 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对于专业农民来说, 失地就意味着失业, 大多数人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对于兼业农民来说, 失地就等于割断了他们与土地的联系, 他们便成了专业的工商业劳动者。他们一旦失业, 离开工商业岗位, 不仅很难重新上岗, 而且已无法再回到农田上耕作。

3. 农民失去土地意味着失去最稳定的生活保障。

受历史的影响, 中国农村的许多地区依旧保持着俭朴的生活方式, 他们的许多生活资料都直接来自于土地的产出, 日出而耕, 日落而息, 柴米油盐, 自给自足, 生活简单而精神富足, 一切城市该有的支出在这里则能简则简, 对城市而言, 实际上是一种低成本的生活方式。而失去土地后, 一些失地农民被迫离开了农村进入城镇, 然而城镇生活的日常开支如取暖费、物业费、水费、电费等大幅增加, 必将导致生活水平下降。农民如果失地又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 那么, 他们就将连最低的生活水平都无法保证, 这将是社会不稳定的巨大隐患[5]。

4. 农民失去土地还意味着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国家对农村的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和其他补贴等都跟土地的多少相关联, 失去土地后, 就失去了享受国家对农村补贴的机会, 也就失去了与土地相关的发展权, 进而影响到其在农村的选举权和受教育权。所以, 对农民而言, 失去土地, 不仅仅意味着劳动资料的丧失, 更意味着农民与土地相关联的一系列财产权、生存权、就业权以及教育权等权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和影响甚至丧失[6]。

5. 失掉依附在土地上的一系列政治权益。

土地是农民集体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 农民的诸多权利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土地相关。“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 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7]政府对农民的技术、资金、农资、农业税减免等方面的支持都是以土地为基础的, 失去了土地, 也就失去了获得这种支持的机会;“他们的权力随着它的经济基础一起丧失而告终”[8]。农民作为产权主体, 需要通过村民自治的民主投票和监督来制约村级干部的公共权力, 失去土地的农民也就自然失去了村民自治的机会, 失去了民主政治权利的实现。

(二) 失地农民问题的积极影响

1. 促进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伴随着社会收益的变化, 劳动力资源从农业转向工业成为了一种必然, 工业的快速发展, 也需要大批的廉价劳动力, 在中国就相应出现了乡镇企业和民工潮现象。对主要劳动力已外出务工的农户而言, 其所承包土地的收益通常不会达到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前的水平, 大多数农户采取了自愿放弃土地或粗放的经营方式, 这些土地极易集中在种田能手手中, 促进土地产出的规模效益, 加速了土地的流转。

2. 直接推动了农村城镇化。

城市化最直接地推动了农村城镇化, 城市规模的扩张, 缩减了本属于农村的地域范围, 使原先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变为城镇地区。失地后的大量失地农民流向乡镇企业和从事运输、服务等非农产业, 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而且随着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加快, 城镇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提高, 乡镇企业的公共成本降低, 城镇的聚集效应更加明显, 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 城市化进程和农民失地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直接促进了乡镇和农村城市化, 对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薄弱、农村教育资源稀缺、农村公共福利少、农民就业机会少的局面, 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3. 直接促进了农民市民化。

农民市民化, 指的是在城市化进程中, 让生活在农村的大部分农民, 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 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 其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由“乡下人”变为“城里人”, 由农民变为市民, 这一伟大经济社会现象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 不仅顺应了现代社会结构变迁的大趋势, 而且对整个国家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正在并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从人口学的角度来说, 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民市民化。城市化本身就意味着农村人口比重下降,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的过程。

三、失地农民生存现状分析

据有关部门调查表明, 如果以成本价为100, 农民只得5%~10%,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得25%~30%, 60%~70%为政府以及各级部门所得。改革开发二十多年来, 各级政府通过低价征用, 高价出让土地的形式, 从农民手中拿走土地资产收益2万亿元。更令人揪心的是部分农民变成了“种田无地, 上班无岗, 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9]。他们已经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 其艰难的生存状况、面对未来的不知所措, 令我们忧虑, 教我们深思。保障、维护以及如何保障、维护他们的利益和权益成为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任务之一[10]。

1.失地农民生活困难。农业是农民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 也是其重要的生活保障。即使缺少其他收入来源的情况下, 农民仍可以通过自产的粮食、蔬菜来维持基本生活。土地征收后, 由于部分失地农民的个人综合素质较低, 其生老病死、子女读书和结婚全靠土地, 他们一旦没有了土地, 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也就失去了维持家庭持续生计的主要来源。

2.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目前, 虽然有8 000万农村劳动力在城里打工, 但他们并不都是失地农民, 他们在城里具有“兼业”特征, 具有季节性、流动性和不稳定性。他们干的是城里人所不齿和不屑的最危险、最脏、最累的工作。他们不得不在城乡之间流动。

3.失地农民缺乏社会保障。土地也是农民的社会保障, 失地后大多数农民处于无保障或低保障状态。在征地中, 农民获得的利益非常有限。“如果土地的价值是10万元, 可是真正到了农民手里也就是1万~1.5万。政府大约抽取3万左右, 其余的都是开发商利润。”[11]一旦土地被征收, 他们的养老保障便成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现阶段, 中国尚未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情况下, 土地不仅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而且还是重要的保障机制。

4.失地农民经济收益权的流失。土地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能满足人的不同需求。土地是一项重要的财产, 它蕴涵了巨大的价值。农民的土地尽管是从集体那里取得的一项“承包经营权”, 但该权利的物权化、财产化已明朗, 能为农民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收益。随着土地资源的短缺, 人地矛盾加剧;农村城市化加快, 农业比较利益提高, 土地含金量越来越高, 而农民失去土地将意味着失去这一切[12]。

5.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需要较长过程。失地农民向市民转变需要经过较长的心理适应和磨合过程。一方面, 由于现有的城市制度安排, 把失地农民排除在外, 他们享受不到与市民一样的城市生活待遇;另一方面, 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向市民生活转变需要一个较长的心理适应和磨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由于在城市生活面临着较大的风险, 在心理状态上很容易表现出对生活前景的彷徨、焦虑, 乃至于失去信心。失地农民自身适应城市生活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需要一个较长的磨合期[13]。

6.农民失去土地形成新的贫困人口。消除贫困是世界永恒的主题, 失去土地的农民, 尤其年龄较大者, 既没有生产资料, 又没有生活来源, 必然成为城市化进程中最脆弱的社会群体, 难免成为城镇新的贫困人口。据一些城市的调查资料, 失地农民已超过城市“低保”人口的20%, 个别地区甚至超过80%。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而大规模贫困人口的存在, 必将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和中国全民富裕和共同富裕的目标相悖。由于农民失地是农民被动选择的结果, 这种以剥夺农民利益换取城市化进程的行为, 有违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也跟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不符。政府应该也必须从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加快城乡二元制度改革、构建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安置方式等制度改进入手, 对失地农民作出妥善的制度安排, 避免失地农民因为土地征用而出现的边缘化和贫困现象发生。

7.失地农民对社会秩序产生冲击。事实上, 中国历史上许多社会政治动荡, 甚至改朝换代都与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有关。在中国目前工业化的过程中, 部分农民离开土地实现向城市居民的转变是历史的必然。关键问题是这种城市化应该同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 应该是一个自然而有序的发展过程。那种不顾社会发展状况而利用强制性的权力对农民的剥夺, 必然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市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篇5

为了客观地反映我市失地农民的经济和生活现状,按照吴忠市委要求,城调队及时组织开展了失地农民现状抽样调查。此次调查抽取了吴忠市失地较多的某县两个乡及有代表性的户失地农民家庭。调查年以来的耕地被占用情况及失地后农民就业和生活现状。

一、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

据调查,某县两个乡共有失地农民户,人数人,失地面积亩,占失地农民承包土地面积的。失地农民大部分分布在城乡结合部或工业园区。其中,失地超过千亩的某乡,达亩。

二、农民失地的原因及被占用土地的使用情况

据调查农民失地的原因较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化推进加快了建设用地,如街道、交通等建设用地。二是房地产开发用地。三是公益性基础建设用地,如自来水厂、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四是国家投资项目用地,如高速公路征地。五是市区东扩西移后办公楼用地。六是工业园区用地。

三、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

⒈失地后总体收入水平下降。据对户失地农民家庭的调查显示,农民失地前人均纯收入约元左右,失地后为元左右,比失地前减少元左右,下降。失地前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失地后为左右,比失地前增加元,增长。原因主要是土地征用前,农民家庭食品消费如粮、菜主要靠自产自食,水消费不要钱,成本较低。现在基本上靠从市场购入,食品、水暖消费增加,导致了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而那些生活消费水平下降的农民,主要是就业形势不好、收入预期不乐观抑制了生活消费的增长。

⒉失地后就业形势严峻。土地被征用后,有的农民全部拿到了失地安置补偿费,有的农民只拿到了部分补偿费。在就业安置上,农民全部以自谋职业为生。在调查的家庭中,原来在外打工的继续打工,失地后原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农民因年龄偏大、受技能限制、有病等因素影响,在劳动年限内谋到职业仅占失地农民的左右。在有收入的就业人口中,在建筑工地打工,做生意,从事养殖业,从事其他职业。

⒊政府高度重视房屋建设,使失地后的农民能及时搬迁到新建的房屋内,现失地农民全部住上了新房。

⒋社会保障如养老、医疗保险不到位,低保覆盖面不高。由于社会保障措施尚未在农村推开,失地农民自身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意识差,到目前约有的人参加了商业保险。大部分失地农民还在等待政府出台政策、希望政府从政策、财力上支持他们参加社会保障即养老、医疗保险。另外,纳入低保的人群在增加。过去,在农村孤寡老弱病残靠土里刨食还能勉强维持基本的生活,进城后失去土地,可以这样说,这些人首先变为低保对象。因受政府财力有限的制约,约有的人才能享受到低保。

⒌失地农民在子女就学、医疗条件、交通、购物环境等方面都比过去方便多了,失地农民子女全部就近入学。

四、失地农民生活面临的困难及要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建设和开发区建设日新月异。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启动等势必需要占用农民土地,部分地区农民耕地逐年减少。调查结果显示,尽管从总体上看失地后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消费水平呈下降趋势。但大部分失地农民心态都比较平和,觉得征地是城市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都能够正确对待,予以理解和支持。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是耕地被占用后,有些农民认为对自己的经济补偿费不合理,而且兑现也不及时,乡村截留较多。二是部分以土地为生的农民认为失去土地等于断了他们血脉,失去了自己及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生活来源,担心将来生活遇到困难没法解决。三是一些中老年和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失去土地后再就业的可能性较小,他们担心将来生病住院没有钱,子孙后代没有生活来源。如:一些年龄稍大的失地农民说,农村五六十岁的人还能干点农活,而没了土地他们还能干些什么呢?上班没人要,打工没力气。现在生活勉强维持,如果遇到生病,生活就更艰难了。今明两年村民靠吃补偿费过日子,过两年这些费吃完后,“坐吃山空”生活就麻烦了。四是那些失去土地后只能靠打工、开小卖部、从事饮食业等方式就业的农民担心就业不稳定,怕再一次“失业”,将来的生活来源没有保障。

六、只给失地农民发一点补偿费的做法,正在造成大批“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

承德市失地农民上访问题研究 篇6

关键词:失地农民;上访;承德市

基金项目:承德市2014年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课题“承德市失地农民市民化对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422120

中图分类号:F301;F323.89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0.074

承德市近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伴随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直接导致大面积的土地被征用,变为建设用地,从而导致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失地农民。由于征地过程复杂、环节较多,所涉及的群体复杂、数量大,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失地农民上访的数量占信访总量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承德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推进承德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好地促进失地农民的市民化,必须对失地农民的上访问题予以重视并制定妥善的解决方案。

1失地农民上访的主要诉求

经过调查分析,承德市失地农民上访问题的主要诉求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对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不满意

经过调查,失地农民上访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地上附着物的补偿有意见。有的认为补偿标准太低,有的反映不同村镇对同一附着物的补偿标准不一致,有的反映对地上附着物有漏记、少记等现象。

1.2对村集体的补偿款分配方案不满意

每个村的征地补偿款分配方案是由村集体商定、村民确认签字,然后最终实行的。部分失地农民的上访原因是对村集体的补偿款分配方案不满意、不赞同。有的人认为征地补偿款村集体不应该存留或者存留比例太大,有的人认为补偿款分配方案明显侵害了自己的利益。

1.3对“抢栽抢建”的判定不满意

征地时一般以征地通告的发布日期为判定是否抢栽抢建的日期界限。部分上访的原因是由于失地农民认为政府对其地上附着物或其他赔偿物品判定为“抢栽抢建”不合理,认为这部分物品应该获得正常标准的赔偿,不应该列为“抢栽抢建”。

1.4对能否获得补偿资格不满意

各个村组在按人口分配征地补偿款时,一般会考虑到有无户口和有无土地两个条件。而实际情况相当复杂,很多村民存在这样的情况:有田无户口、有户口无田、无田无户口,有自留地的迁出人口、外嫁女。这部分人群认为自己应该和其他村民享有相同的分配标准。当村里的分配方法不符合自己的意愿时,便要上访。

2失地农民上访的原因分析

2.1政策方面的原因,缺乏统一的标准

对失地农民的補偿包括土地补偿和地上附着物补偿两部分。对土地的补偿有明确的补偿标准,而且就本市的经济水平和实际情况来说,补偿标准并不低,所以农民对这一块意见不大。但是由于地上附着物品种多样,地区之间品种差异较大,目前没有统一的补偿标准,基本上是按照评估公司的作价标准进行补偿。而失地农民认为此标准低估了其附着物的价值,而政府也没有可以依据的标准进行补偿,所以就出现了农民上访的情况。

2.2村集体分配方案的原因,存在大部分人侵犯小部分人利益的问题

关于征地补偿款的分配方案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参考,基本上是由各个村集体自行制定的。而制定的基本流程是由村民代表提议、讨论、投票、全体村民签字。那么在利益的驱使下,会存在大部分人通过这种方式侵占了小部分人利益的情况。例如,一个村只占了几户人家的土地,补偿款也只是针对这几户人家的土地和地上附着物的。但是补偿款分配方案却是由村里制定的,全村人在利益面前,会一致通过平分这部分补偿款的决定,使得这几户人家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2.3执行方面的原因,对拆迁政策的宣传和解释不到位

征地拆迁过程环节较多,过程复杂,涉及的利益个体数量多、情况特殊,经常会因为对政策不了解、不清楚而产生纠纷。而在征地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拆迁公告并不能对所有的情况都解释清楚,而在征地的各个环节也缺少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细致周到的讲解政策和规则,农民的身份和地位使得他们处于信息沟通的劣势,如果纠纷的处理结果不能令他们满意,他们就会利用上访这种方式寻求解决。

2.4失地农民自身的原因,存在侥幸心理

在诸多的上访者中,不乏一部分人是想法错误、无理取闹。有的人不愿意交养老保险,把这部分钱都挥霍掉了,反过来认为政府不可能不管自己,又想通过上访的方式给相关部门施压,再多拿一份养老保险。有的人认为“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只要上访就能达成自己的目的,就能获得更多的好处。而个别地方处理上访问题不严谨,做出妥协让步满足了部分无理取闹人的要求,这就使得情况越演越烈,村民开始集体上访,想借此获得更多的利益。

3失地农民上访的解决建议

一是完善、细化征地补偿方案,尽量做到凡事有据可依。根据不同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指数、作物类别、年份品质、大小用途等,细化补偿方案,并同时兼具可操作性;二是对征地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征地者素质;规范征地程序,增加征地过程的透明度,保障农民的知情权;三是加强对村集体补偿款分配方案的监督和指导,尽量避免村民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驱使下伤害少部分人的合法利益。四是征地之前对村民进行动员和引导;征地过程中保持标准的一致性;征地后对农民的意见和上访事项要严格按照相关文件处理,不能无原则地妥协退让,避免群体事件。

参考文献

[1]孙继承,陈占新.关于对失地农民上访的几点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1,(21).

[2]汤翠娥.对失地农民上访问题的思考[J].乡镇经济.2005,(4).

小城市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及对策 篇7

1 黄桥镇小城市建设中失地农民就业现状

1.1 黄桥镇小城市现状

中国城乡差距过大,导致内需存在严重不足,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是人口大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小城市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黄桥镇地处泰兴市东部,是承接苏中苏北地区发展的重要节点。该镇辖12个居委会、55个村委会,辖区面积175.95 km2,总人口19.12万人,其中城区面积12 km2,城区人口10万人,是全国重点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文明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生态镇、中国提琴产业之都、中国牛仔布名镇、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2010年该镇被确定为江苏省20个“扩权强镇”试点镇之一,明确副处级,赋予部分县级权限。泰兴市委、市政府把黄桥镇作为小城市和市域副中心来打造,《泰兴市黄桥镇总体规划(2009—2030)》获省政府批复同意。规划到2015年镇区人口规模为11.4万人,城市化率达53%以上,到2030年,黄桥小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8 km2,人口20万人,黄桥工业园建成区面积达18 km2,经济总量规模达500亿元。

1.2 黄桥失地农民就业现状调查分析

按照目前城市化发展速度,到2020年我国将出现约1亿失地农民[3]。黄桥镇失地农民的产生原因:一是在推进小城市的过程中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过程中产生的;二是黄桥工业园区扩建征地形成的;三是投资商大型开发项目征地形成的。仅2011年就拆迁2 000户以上,征地100 hm2,2 400人失去土地,就业问题较突出。2011年8月,以黄桥镇西寺桥村、胜利村、野向村、吴韩村、华庄村、直来桥村、韩庄村、东场村500户失地农民为样本户,发放问卷500份,回收5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475份,有效率95%。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尚未就业的占35.16%,外出打工的占26.32%。可以看到,土地被征用后,大多数农民通过自谋职业的方式实现了就业,但仍有不少失地农民存在就业困难的问题。

2 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

失地农民就业较为困难。首先失地农民就业处于劣势地位,大多数失地农民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非农劳动技能缺乏,在劳动力市场逐步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的背景下,失地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只掌握传统的种植、养殖技术,缺乏从事二、三产业的职业技能,难以适应企业尤其是工业化程度较高企业的用工需求,就业竞争力较低。其次缺乏自主创业启动资金和信息,失地农民失地后,由于目前普遍较低的征地补偿费用,仅够维持家庭开支、子女教育等方面,无法满足农民创业资金方面的需求;并且农民原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沟通。最后是农民自身问题,不少失地农民就业观念过于陈旧,尤其是一些城市近郊的失地农民,由于平时生活闲适、吃不了苦,很难下决心离开家门走出去寻找就业机会;部分失地劳动力安于现状,小农意识盛行,市场价值规律认识不足,缺乏长远打算,坐吃有限的土地赔偿金,整天无所事事,跟风、攀比消费。也有部分农民认为土地是国家建设占用的,就业问题得依赖国家解决,缺乏自主创业和自主就业的意识和行为。部分年轻人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3 黄桥镇政府针对失地农民就业采取的相关对策

3.1 推动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曾说,“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4],在城市化进程中本身也增加了就业岗位。黄桥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三化”融合发展之路,在扶持做大乐器、纺织、叉车三大支柱产业的同时,依靠科技支持,引进开发一批新型产业,其中纤维材料、机电等新兴产业已初具规模。万亩苗木基地、万亩高标准良田基地、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已经建成。高标准规划新建江苏省黄桥中学、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四星级铭润国际大酒店、大商场、大超市,并加紧建设十大集中居住区。新建新四军纪念主题馆,改造朱履先中将府、西片区文化街区,打造中国乐城拓宽工业旅游,开发祁巷村小南湖、果园场等农业旅游资源,形成了以古镇旅游、红色旅游、提琴文化旅游和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为主导的大旅游格局,产生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随着“村改居”的不断推进,新社区形成后,人口相对聚集,其管理和服务的规范化和统一化要求将会越来越高。社区服务和管理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如保洁工、保安员、家政服务人员等,这些都是比较适合失地农民的岗位。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也给附近失地农民带来可观的房屋租赁收入。

3.2 开展培训教育,提高就业能力

失地农民的素质普遍偏低是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最大障碍,黄桥镇组织失地农民进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就业能力。首先,通过培训转变失地农民的思想意识,由散漫的小农意识转变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纪律性、组织性强的现代企业管理意识。其次,开展一系列通用技能培训,设置了保安、钳工、焊工、车工、电工、砖瓦工、装潢、家电、计算机、电子装配、缝纫、烹饪等15个培训项目供失地农民选择,使失地农民至少掌握1项劳动技能。最后,进行一些切实可行的创业技能培训,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每年黄桥镇共组织失地农民就业、创业培训15场次,参训人员达1 000人以上。黄桥镇政府对参加培训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从简、从快进行职业技能鉴定,保证符合条件的农民能够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

3.3 发展集体经济,拓宽就业渠道

农村集体经济是解决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的有效途径[5]。特别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它是吸收失地农民就业的重要渠道。但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内部产权过于模糊,分配和激励措施尚不完善,应将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三权分立,合作股份所有,分工经营负责,分红收益,使经营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让农民通过这些经营获益,并从中提高经营能力,该过程是不断追求帕累托最优的过程。黄桥镇祁巷村通过股份合作形式打造以绿色、生态、环保为目标,以资源有效利用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集农业生产深加工与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规模集约化农业公司———生态农庄,带动就业。让游客在美丽的山、水、田、园、林、花整体布局里,在现代的吃、住、行、游、玩、购中亲近自然。吸引城市人口到农村和小城市消费,带来就业机会,并促进村民在卫生习惯、科技知识、先进观念等方面获得提高。近年来,祈巷村直接和间接安置附近300名失地农民就业。

3.4 加强政策扶持,优化就业服务

黄桥镇政府在各村和社区设立专兼职劳动协管员,对失地农民进行登记,开展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技能鉴定申报、失业保险管理等多项服务。通过社会工作师介入引导失地农民转变观念、增强信心、融入市场、认同和适应新角色。黄桥镇政府有针对性地举办就业洽谈会,2012年1—9月共举办8次洽谈会。将失地农民中的“40后、50后”人员列入就业援助对象,同等条件下优先服务,优先推荐。对符合社区保洁、保绿、保安、治安巡防、交通协管员等岗位要求的人员,予以优先安排录用。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努力开发社区岗位。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每年黄桥镇总计开发公益性岗位200个。对失地农民中的能工巧匠和有一技之长者,结合各自特点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引导协议用地单位吸纳就业,黄桥镇在外来投资者征地时,都与其签订协议,要求其在招工时优先吸纳失地农民。健全劳动用工信息系统的建设,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的沟通合作,实行对口劳务输出。做好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服务,对农民工请求兑付劳动报酬、工伤赔偿以及其他严重侵害其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案件提供援助。

4 黄桥镇采取措施的效果分析

2012年8月通过对黄桥镇同地段500户失地农民为样本户,调差1年来政府采取措施的效果。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8份,回收率99.6%;其中有效问卷468份,有效率93.98%。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从事公益岗位的占8.76%,就近工业企业上班的占16.03%,自主创业的占9.62%,从事服务业和建筑装潢占20.51%,尚未就业的占14.96%。

5 结语

经过对比分析发现,从事公益岗位比例提高4.55个百分点,出国劳务比例提高0.46个百分点,就近工业企业上班比例提高4.45个百分点,外出打工比例下降3.46个百分点,自主创业比例提高4.36个百分点,从事服务业和建筑装潢比例提高8.93个百分点,从事规模农业比例提高0.92个百分点,尚未就业比例下降20.20个百分点。从事公益岗位、就近工业企业上班、从事服务业和建筑装潢人员增幅显著,外出打工比例有小幅下降,总之,就业率明显提高,可见黄桥镇政府针对失地农民采取的对策初见成效。今后,政府将对已采取的措施进行综合调研,对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力度,对一些成效不显的措施逐步完善,进一步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扶持力度,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

参考文献

[1]GABE T WANG,XIAOBO HU.Small town development and rural urbanization in China[J].Journal of Contem Porary Asia,1999,29(1):76-94.!!!!!!!!!!!!!!!!!!!!!!!

[2]杨秀珠.关于城市化认识的回顾与展望[C]//中国城市化战略高级国际研讨会资料汇编.北京:中国城市化战略高级国际研讨会,2000:63-67.

[3]万夏,海平,利痕.城市化扩展中政府应该如何帮助农民实现身份转变[J].理论前沿,2003(21):32-33.

[4]JIM YARDLEY.Farmers being moved aside by China’s real estate boom;The great divide:Suddenly landless[N].New York Times Late Edition(East Coast),2004:A1.

失地农民现状问题 篇8

当前国内有关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的文献已经相当丰富,有不少学者以“可持续生计”的理论为“分析工具”和“理论支点”,对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定义、特征、分析框架、评价指标、主要问题、影响因素和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针对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存在的问题和其影响因素,在“可持续生计”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学术界至少提供了十种解决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的思路:一是实现充分就业的思路;二是鼓励自主创业的思路;三是转换农民角色的思路;四是落实社会保障的思路;五是完善补偿机制的思路;六是积累家庭资产的思路;七是保护合法权益的思路;八是创新现有制度的思路;九是建设内源社区的思路;十是转变传统观念的思路(黄建伟,2011)。

十分可喜的是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可观,而且在失地农民生计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不少学者在探讨以上七个方面的问题的同时,也十分关注失地农民生计要素间的关系研究,尤其是在其关键生计要素如生计资本(1)、生计政策(2)和生计能力(3)间的关系研究方面有所建树。有学者根据我国失地农民的实际情况,对可持续生计的DFID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的模型显示了生计资本、生计政策与生计能力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罗蓉,2008;黄建伟,2009)。

在生计资本与生计能力的关系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已经得出以下相关的研究结论:(1)人力资本影响就业能力。如有的学者认为,随着科技进步和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者,人力资本存量低对失地农民就业的约束会表现得越来越强烈(李洁,2010)。但同时也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性人力资本的投资如教育培训等得到提升的职业能力(尹奇,2010;李洁,2010)。有研究显示,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低下是其未能就业的主要原因(李琴、孙良媛、罗凤金,2009)。在中国大中型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地区,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通常对其就业或劳动供给具有显著的积极或正向影响(邓国取,2009;谢勇、徐倩,2010)。(2)社会资本影响就业能力。失地农民要实现就业,不仅要靠他们的人力资本,还要靠他们的社会资本(沈关宝、李耀锋,2010)。(3)金融资本和自然资本影响创业能力。有学者认为,资金短缺是制约失地农民创业的关键(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课题组、董沿,2007)。还有学者认为,所处区域是否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等都是影响创业的重要因素(韩志新,2009)。

在生计政策与生计能力的关系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已经得出以下相关的研究结论:(1)生计政策(如制度安排)影响可行能力。可行能力是社会成员在若干活动领域所拥有的选择自由,不同的社会群体拥有的可行能力水平差异极大,这首先取决于社会的制度安排,制度规定的一系列资源配置规则和机会分配规则对于群体的可行能力具有首要的决定作用(徐琴,2006)。因为作为一个客观事实,失地农民的确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劳动技能、社会支持网不发达,等等。但是,如果从形成的原因来看,显然与我国长期以来“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二元结构以及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福利保障制度、就业和教育等一系列的社会安排有密切关系(陈雷、张陆伟、孙国玉,2010)。(2)生计政策影响就业能力。失地农民单凭自身努力很难找到适合的工作,生活也由此不同程度地陷入困境。这就对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政策以支持其就业提出了迫切需要(张汝立、黄瓒,2007)。经济参与能力的核心是就业竞争力,对于失地农民而言,此项能力的短缺不仅因为自身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不足,更与一系列排斥性的制度安排有关(徐琴,2006)。有研究显示,社会保障体系、就业安置政策、土地补偿政策、教育政策等生计政策均为影响失地农民就业能力的因素(王轶、宗晓华,2009)。(3)创业能力的提升需要创业政策的支持。有学者认为政府需要通过制定和实施良好的创业政策加强对创业企业的支持,推动创业活动的开展并提高其成功的可能性(韩志新,2009)。提升失地农民创业能力需要提供的政策支持至少应该包括提供项目支持、服务支持和金融支持(邓国取,2009)。(4)参保政策影响参保能力(如参保意愿)。有研究表明,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缺陷,是失地农民参保意愿低的主要原因(张盈华、杜跃平,2007)。

在生计政策与生计资本的关系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已经得出以下相关的研究结论:(1)土地及其相关政策影响生计资本。有研究表明,与生计有关的政策对生计资本的存量和积累影响显著。如有学者得出如下结论:土地及其相关的制度是决定农民生计安排的关键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失地农民的生计资本贫乏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生计制度的贫困(罗蓉,2008)。(2)补偿政策影响金融资本。有学者认为,土地征用赔偿制度是决定失地农民理性安排土地收益(金融资本)的重要保证(刘家强、罗蓉、石建昌,2007)。(3)社保政策影响人力资本。有研究认为,制定医疗保险政策,为失地农民建立适宜的医疗保险对于降低他们的疾病风险、提高其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嘉蓉梅、李燕琼,2006)。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其动态分析

相比国内学者的研究而言,国外学者尤其是西方学者近二三十年来对失地农民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外学者对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主要出现在国内学者对国外学者相关研究的零散介绍中。其主要原因在于西方社会早已度过了城市化与工业化的阶段进而转向后现代与后工业化的发展,失地农民问题已非西方社会所要关注的核心议题。西方国家大多实行的是土地私人所有制,这一点与中国的土地集体所有制有根本不同,尽管如此,有关国外的研究对于中国关于失地农民的制度安排与实践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李航,2010)。

课题组在EBSCO学术资源检索平台检索后发现,有少量国外学者关注拉美和亚洲的失地农民问题。如有的学者介绍了巴西土地改革和“无地农民”运动的情况(Laws、Forrest,2003;Plakans、Andrejs,2006);又如有的学者介绍了玻利维亚将荒地分配给无地农民并给予免税和免征的土改议案(Sarah Lazare,2006);再如有的学者介绍了菲律宾无地农民的生计现状并在Nation中写到:“菲律宾的耕地改革迫在眉睫。在一个70%的人口都是农民的国度,不低于十分之七的农民无法拥有属于他们生计的土地。……他们注定了贫穷”(Collins、Joseph,1987)。另外,中文文献中还能检索到少量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如韩国学者朴商道(复旦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留学生)在《上海行政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介绍了韩国政府对失地农民的诸多政策,如社会保障、科技农业教育及金融贷款政策等并与中国的农地征收政策作了比较(朴商道,2007)。

对国外相关文献的讨论,我国学者张汝立作了较好的概括(张汝立,2006)。他认为,关于英国的“圈地运动”给失地农民造成的不良影响,曾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芒图,1983;克拉潘,1980;豪斯赫尔,1987;考特,1992,等等)。有学者指出:“圈地使畜群肥,使穷人瘦”。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也有精辟的论述:“他们大批地变成了乞丐、盗贼、流浪者,其中一部分人是由于习性,但大多数为环境所迫”。另外,张汝立还对国外学者(如:帕克,1987;哈里森,1984;阿明,1990;普雷维什,1990;托达罗,1992)对美国、拉美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政策给失地农民造成不良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另外,我国学者陈传锋(2005),汤志林、陈芬(2007),沈关宝、王慧博(2008)等对国外学者的相关文献也进行了必要的讨论。有研究认为,国外学者对土地问题和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已从单一的土地交易、土地改革、失地农民问题等点线研究转向了系统研究,开始重点研究与土地相关的各种关系和各个系统,重视弱势群体的合法土地利益,重视从多视角解决土地冲突,着手优化政府土地管理,遏制土地腐败等(沈关宝、王慧博,2008)。虽然国内外的土地制度存在较大差异,但课题组仍然认为国外的相关文献对研究我国失地农民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尽管国外关于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献不多,但关于“可持续生计(Sustainable Livelihoods)”的研究文献却相对丰富。而国外的“可持续生计”理论实际上成了我国学者研究失地农民问题的重要“分析工具”和“理论支点”。在我国,可持续生计的理论主要用来指导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黄建伟,2009)。在此,课题组有必要对国外关于“可持续生计(Sustainable Livelihoods)”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进行简单分析。

“可持续生计”概念最早见诸于1991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它从一开始就是要维系或提高资源的生产力,保证对财产、资源及收入活动的拥有和获得,而且要储备并消耗足够的食品和现金,以满足基本的需要”(唐钧、张时飞,2005)。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UNCED)将此概念引入行动议程,在第21项议程中指出,稳定的生计可以使有关政策协调地发展、消除贫困和可持续地使用资源(纳列什·辛格,2000)。在1995年社会发展峰会上通过的《哥本哈根宣言》中是这样表述的:“使所有男人和妇女通过自由选择的生产性就业和工作,获得可靠和稳定的生计”。

国外“可持续生计”的研究文献已有一定的数量。课题组光在EBSCO学术资源检索平台就检索到282篇题名含有“Sustainable Livelihoods”这两个关键词的文献。学术界对“可持续生计”概念的理解是建立在对“生计”概念的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其中Chambers和Conway关于“生计”的概念为学术界界定“可持续生计”的概念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Chambers和Conway将“生计”定义为是一种“谋生的方式,该谋生方式建立在能力(Capabilities)、资产(Assets)(包括储备物、资源、要求权和享有权)和活动(Activities)基础之上(Chambers and Conway,1992)。尽管国外其他学者对生计概念的具体表述有所不同,但在关键生计要素的认识上基本一致:将资产或资本、权力或政策、行动或能力看成是其核心部分。如Ellis在强调农村生计多样化的研究中认为以上三大生计要素决定了个人和农户的生活获取(Ellis,2000);又如Scoones在强调生计的可持续性研究时给出的生计定义也包含了以上三大生计要素(Scoones,1998)。另外,Sen十分重视人的可行能力,他把能力看作是人能够生存和做事的功能(Sen,1997)。能力的引入不仅扩大了生计概念的范畴,还使人们在解决贫困人群的生计问题时更加重视人本身能力的发展。

国外可持续生计一般被定义为“个人或家庭为改善长远的生活状况所拥有和获得的谋生的能力、资产(物质的和社会的资源)和有收入的活动(Chambers and Conway,1992)。如果能够应付压力和冲击且恢复,并且在不过度消耗其自然资源基础的同时维持或改善其能力和资产,那么该生计具有持续性(Farrington,Carney,Ashley,1999)”。以上可持续生计的理论被国际社会广泛用于解决贫困人群的生计问题并发展成了多种分析框架。如英国国际发展机构(the UK's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DFID)、可持续性农村生计咨询委员会(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 Advisory Committee)、Scoones(1998)、Carney(2002)、Ellis(2000)、Bebbington(1999)等均提出并发展了可持续生计的分析框架。这些分析框架不少是以资本、能力、政策(制度)为核心来分析贫困群体的生计问题。在众多的框架中,英国国际发展机构(the UK's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DFID)2000年建立的SL框架——DFID模型较为出色和典型(4),已经被许多组织采纳。

三、结论

1. 国内关于失地农民生计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国内研究失地农民问题的文献已经相当丰富,并在生计问题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国内相关文献界定了“可持续生计”的定义,概括了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特征,建立了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分析框架(DFID模型),提出了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评价体系和量化标准,分析了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了解决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的多种思路。十分值得肯定的是,国内学者对失地农民关键生计要素如生计资本、生计政策和生计能力间的关系研究方面有所建树,如对生计要素间的具体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可以认为,国内学者对失地农民关键生计要素间的关系研究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2. 国外的生计理论为研究我国失地农民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虽然近几十年研究失地农民问题的国外文献不如国内文献丰富,但国外的现有研究成果仍然对我国学者研究失地农民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尽管西方社会早已度过了城市化与工业化的阶段进而转向后现代与后工业化的发展,失地农民问题已非西方社会所要关注的核心议题,但关注贫困人群的生计问题仍然是其重要的使命,因此国外尤其是西方学者和有关机构提出并发展了“可持续生计”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而该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正是我国学者研究失地农民生计问题的“理论支点”和“分析工具”。尽管国外学者对生计概念的具体表述有所不同,但在关键生计要素的认识上基本一致:即将资产或资本、权力或政策、行动或能力看成是其核心部分。可持续生计的理论被国际社会广泛用于解决贫困人群的生计问题并发展成了多种分析框架。这些分析框架不少是以资本、能力、政策(制度)为核心来分析贫困群体的生计问题。因此,可以认为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为研究我国失地农民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3. 我国失地农民生计问题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毋庸置疑,国内对失地农民生计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不少成果。但在看到成果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国内的相关研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系统的相关研究较少。国内相关文献大多数是期刊论文、硕士论文和报刊文献,而系统研究该问题的专著、博士学位论文相对偏少。二是对失地农民关键生计要素间的关系研究仍然不够深入和系统,尤其是对其关键生计要素间的具体关系缺乏深入细致的科学验证,对其生计规律也缺乏系统的论证,这些研究缺陷的存在不利于决策者进行科学决策。三是研究方法的单一和研究工具的落后。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使用了规范研究和定性分析的方法,而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使用相对较少。虽然有少数学者借助SPSS这款统计软件对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进行定量分析,但却没有一位学者借助AMOS(5)或LISREL来研究其关键生计要素(如生计资本、生计政策和生计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相应的结构方程模型(6)。因此,综上分析,我国失地农民生计问题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摘要:国内在研究失地农民问题时存在系统的相关研究较少,对失地农民关键生计要素间的关系研究不够深入,研究方法单一、研究工具落后等不足。国外关于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文献虽然不如国内丰富,但其相关的研究成果仍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国外提出并发展了的“可持续生计”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为国内学者研究失地农民生计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论中国失地农民问题 篇9

一、失地农民的总体现状

1. 农民的失地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截至2005年全国失地农民总数大约在4 600万人左右, 而且在以每年200万人的速度递增。国家统计局2003年在全国开展了对失地农民的调查, 调查以人均耕地面积0.3亩以下的农户为主要对象, 共调查了2 942户。在这2 942户中, 人均耕地在0.3亩以上的有442户, 约占调查总户数的15%;人均耕地不足0.3亩的有1 237户, 约占42%;完全丧失耕地的有1 263户, 约占43%。由此推算, 如果中国非农建设用地以每年200万亩的速度增加, 按人均1亩计算那就意味着, 每年大约有200万农民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1]。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2004—2030年三十年间占用耕地将超过5 450千万亩, 还将有1.1亿农民失去赖以生存和养老的土地。如果违规用地得不到控制, 失地农民还要大大增加[2]。

2. 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状况。

(1) 失地农民生活问题。土地既是生产资料, 又是生活资料。对大多数的农民来讲, 土地依然被赋予了太多的功能。土地的经济、就业、保障功能缺一不可, 土地就是它们的“命根子”。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 也就“下岗”了, 它们首先面临的就是生活问题, 其中最基本的是吃饭问题、住房问题和穿着开销问题。他们的生存受到威胁, 这就容易引发社会的不稳定。 (2) 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农民失去土地以后受内外因素的影响, “再就业”非常困难。随着经济发展, 劳动力市场逐步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 而失地农民由于年龄偏大, 文化程度不高和缺乏非劳动技能, 造成他们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处于绝对的劣势。 (3) 失地农民的养老和健康问题。由于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未建立, 失地农民大都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一旦补偿金用完了, 基本生活来源就没了。显然仅靠失去土地的子女是无法完成这个任务的。失地农民的健康也是一个大问题, 原本农民对待自己就是小病拖、大病扛。失地以后经济紧张, 就更不注意健康问题了。这也成为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

二、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原因

失地农民问题的形成, 其真正的原因是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存在重大缺陷。现在的土地征用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 其主要特征是政府用行政命令代替市场机制, 由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过程不是一个平等的产权交易过程, 基本上是一个行政强制性的过程。低价征用农民的土地, 是当前农民土地利益流失最严重的一条渠道。土地征用不仅没有使农民富裕, 而是造成了大批农民失地失业;不仅没有缩小城乡差距, 而且扩大了社会不公。

1. 征地过程的制度缺陷。

(1) 利用政府权力征地的范围过宽, 征地费的分配过程不够民主政府可以动用征地权, 但问题在于, 除了社会公益性用地, 现在几乎任何用地, 政府都动用了征地权。特别是在经济转型时期, 地方政府的权力得到强化, 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权利, 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行为主体。在财政普遍吃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为了寻找能迅速增加财政收入的方式均不约而同地从农民手中征来土地, 然后再转给经销商。但有些开发商进行的是纯粹的土地炒作, 地征来之后并未开发, 而是大量闲置。政府向开发商征收的补偿费往往低估了土地的实际价值, 而有些政府官员也大肆从中收取“回扣”, 以便在给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和就业保障问题上偷工减料。 (2) 征地后对失地农民的补偿费用太低。现阶段中国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大多采用一次性补偿方式, 补偿额度东部地区大约为每亩地3万元~12万元, 西部地区大约为每亩1.5万元~6万元, 但土地征用补偿费在经过乡镇提留, 村社留存后, 剩余部分再按一定的方法分配到农民手中。这种补偿水平人均能维持基本消费二至三年[3]。

2. 农地非农化中的农民失地问题。

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理制度, 严格限制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但由于国家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利用的比较利益差别悬殊的刺激, 农用地的非农化倾向非常突出。农地非农化是构成农地锐减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地非农化的过程也正是农民失地的过程。

3.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对农民利益的忽视。

长期以来, 中国实行的是城乡有别的城乡二元结构政策体系。城乡居民在生存和发展等基本权利上处于不平等地位。在农业上, 实行的是“奉献型”、“忽视型”的政策, 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 并且歧视农民, 缺乏维护农民利益的观念。这就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划上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致使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被严重扭曲。几十年来, 农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处在低于城镇居民一等的地位成了“二等公民”, 农民的呼声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于是在农地流转和农地非农化中, 农民的权益遭受侵害。

三、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建议

之所以出现失地农民问题, 是政府没有真正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 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 需要有新的立法和政策, 既要满足城市住房和非农用地的合理需求, 又要给农民以公平的补偿费, 妥善的安置。

1. 用科学的发展观解决失地农民问题。

国家立法机构、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认真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 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有关农民、农村和农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办法, 进一步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用新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法律和政策去保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只有把失地农民问题纳入法制轨道中来才能彻底地解决这一问题。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坚持两条重要原则, 一是切实维护农民土地经营权原则, 二是坚持农民生存和发展相统一的原则。这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核心和关键。落实保障农民利益的两条政治性措施, 第一, 政府要落实失地农民的参与权。在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上, 要完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 保障公众了解和参与重大决策的权利。政府、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要处于同等地位, 而不能将农民排斥在自己利益之外。第二, 要转变政府行政方式。一段时间以来, 有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地方经济发展而不顾人民的利益, 这是不切实际的政绩观。要充分考虑人民的利益, 摒弃不切实际的政绩观、发展观, 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2. 严格控制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

中央政府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其宏观目标是防止耕地总量降低至最低警戒水平以下, 即满足未来人口高峰时16亿人口的粮食需求所需的耕地数量。要保证国家慎重动用征地权。为了防止滥用征地, 对政府强制性取得土地要有严格限制, 对征地目的和范围要有严格的界定。

3. 以保障农民利益为核心改革征地制度。

落实保障农民利益的三条制度性措施, 一是基层政府组织不折不扣地落实失地农民应得的政策待遇。温家宝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强调“在农村土地征用中, 要严格控制征地规模, 依法按规划和程序整地, 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 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4];二是政府制定对失地农民的倾斜政策, 千方百计地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服务和就业指导, 为其就业、创业提供条件和机会;三是立法机构尽快制定包括“以土地换社会保障”为核心内容的相关法律法规, 把失地农民问题纳入法制轨道。

4.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和就业问题。

完善现有农民征地补偿、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这些项制度是失地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存在体, 也是失地农民能真正感受到政府对他们的人文关怀之处, 更是科学发展观在解决失地农民问题中的集中体现。失地农民问题是整个人类社会变迁、进步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社会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充分认识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要坚持以失地农民根本利益为本,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韩俊.如何解决失地农民问题[J].科学决策, 2005, (7) .

[2]曾贤贵, 蒋志强, 等.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问题[J].中国农村研究, 2004, (26) .

[3]何格, 欧名豪, 等.合理安置失地农民的构想[J].农村经济, 2005, (1) .

失地农民生存问题初探 篇10

一、城区失地农民生活状况堪忧

1. 城区失地农民数量激增。

城区是晋城市城市建设和发展土地资源供给的主体。近年来, 随着城市扩建改造和发展的需要, 城区被征用土地量不断增加, 失地农民急剧增多。据统计, 城区建区之初的1985年, 拥有耕地81664亩, 人均耕地面积1.05亩;到2007年底, 因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和项目用地需求征占等原因, 实有土地面积锐减为48111亩, 减少达41%, 人均耕地只有0.77亩。仅2003年至2007年五年间, 城市建设累计征用城区7个镇 (办) 103个村 (社区) 土地就达9476.68亩 (含绿化用地1963亩) 。截至2007年底, 全区农业人口62432人, 失地农民就达28732人, 占全区农业人口的46% (其中, 部分失地的农民11838人, 完全失地的农民16894人) 。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步伐的加快, 城区的用地需求量必将继续扩大, 更多的农民将不得不离开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2. 失地农民生活困难问题突出。

一是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绝大多数失地农民缺少技术特长, 就业空间狭小。截至2007年底, 城区已妥善解决了15589名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现仍有13143名失地农民未解决就业。即使已解决就业的失地农民, 就业也不稳定, 每年的再失业率达到30%以上, 形成巨大的就业安置压力。二是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失地农民绝大多数无就业保障, 无固定的经济来源, 家庭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失地农民家庭10%完全没有经济来源、20%无固定收入、30%的家庭仅1人有固定工作或2人有临时工作, 许多失地农民家庭收入仅够维持基本生活开支, 负担沉重, 因失地返贫、因病致贫致困、子女“辍学”等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突出。晋城市城市土地征用主要采取货币补偿、就地或异地置换安置办法, 失地农民身份转化为市民后, 医疗、就业、养老、居住和社会保障等机制不配套、不健全, 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发展需求, 业无所就、病无所医、老无所养等亟需解决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成为失地农民最大的后顾之忧。

3. 失地农民通过诉求渠道解决生活保障问题急剧上升。

近年来, 因城市建设占用土地问题引发的群体性越级上访不断增加, 成为市区最主要的不稳定因素之一。以2007年为例, 城区共发生群众来信来访3846人 (次) , 同比上升5%, 其中进京访7案37人 (次) , 赴省访4案32人 (次) , 到市访74批1836人 (次) , 来区159批1894人 (次) 。2008年底到2009年, 随着煤炭、化肥的滞销, 煤矿、化肥厂的限产, 就业压力增大, 这种现象还会呈上升趋势。所有信访案件中, 涉及失地农民问题的占到42%, 其中, 直接反映城市建设土地征用、补偿、拆迁等问题的占到24%, 间接反映因土地占用引发的就业、生活保障等问题的占到18%。因失地引发的贫富差距扩大化、利益冲突情绪化、社会矛盾复杂化、解决民生困难化等问题呈上升蔓延之势, 失地农民集体越级上访、围堵政府机关、阻挠城市建设等过激行为频频发生, 解决难度越来越大。

近年来, 虽然区政府就如何解决失地农民出路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取得了一些成效, 如: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能人创办龙头企业, 多渠道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七岭店村的百马王啤酒厂、北闫庄村的绿欣农贸市场、崇安堂药厂等一批优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 不仅解决了几千人的就业问题, 而且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充分利用国家“阳光工程”培训计划, 加快劳动力的培训与转移。但是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问题。

二、失地农民安置补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补偿费用低, 政府征用农民土地, 一般采取一次性补偿农民每亩5万-10万元, 可政府转手推向市场就是每亩30万元到上百万元。

2.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政府没有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范围。有些失地农民只注重眼前利益, 考虑的是今天能分到多少钱, 很少考虑今后的出路问题, 因此也没有将土地征用费用于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的村即使搞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可群众并不满意, 交的钱多了, 现在拿不出;交的少了, 也解决不了多大问题。

3. 缺乏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机制。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 就业难问题比较突出。许多农民因征地从农业转产后, 主要从事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体力劳动。随着经济发展, 劳动力市场逐步由单纯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 素质低的失地农民就业难度加大。再加上城区农民这么多年来养成的大钱挣不来, 小钱看不上的恶习, 急需通过培训提升他们的素质, 转变他们的观念。

4. 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一方面由于村级集体资产管理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即使壮大集体经济, 集体资产也难以得到保值增值。由于部分村干部素质差, 经营管理不善, 导致集体资产流失, 致使群众对干部不放心不信任, 农民要求分发现金的愿望非常强烈。如南属村2005年卖地获得100多万元的征地补偿款, 村干部瞎吃瞎报, 不仅把这些钱挥霍殆尽, 而且还为村集体新增了60余万元的贷款, 这种现象导致周围的湛家、府城等村的村民要求把随后获得的征地补偿款平分到人头, 并由此引发多次群体性上访事件, 直接导致干群矛盾激化, 不稳定因素增加。

三、解决农民失地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农民失地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现在要做到的就是如何让农民科学、合理地离开土地, 既要解决他们目前遇到的困难, 还要让他们无后顾之忧, 满足他们致富奔小康的愿望和要求。

一要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温家宝总理曾特别强调“要改进土地征用的补偿方式, 增加给失地农民的补偿, 妥善安排好失地农民的生计。”目前, 许多地方农民普遍反映征地补偿费太低。为此, 我们应考虑适当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让失地农民得到较好的补偿。

二要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鼓励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参保范围和对象应采取自愿性和强制性相结合。失地农民参保必须以行政村为单位, 统一办理社会养老保险有关手续。资金筹集采取政府、村集体和农民共同负担的形式。

三要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方法有许多好的经验可供借鉴, 可以根据外地的经验, 结合本地情况, 制订一系列有效措施加以落实。

(1) 鼓励企业招收失地农民及其子女就业。在企业征地初期, 与企业签订合同, 保证企业优先录用被征地所在村村民, 为优先录用被征地所在村村民的企业提供力所能及的优惠措施。象落户于开发区的富士康集团和森鹅集团等企业就因其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而享受到征地上的优惠。

(2) 要利用土地返回指标, 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通过兴建标准厂房出租收取租金或发展其他服务业, 作为工业园区的配套设施。

(3) 村集体以土地作为股份, 与企业合作兴办专业市场或其他开发项目。这样, 既可以保持村集体资产不会流失, 又可以解决部分农民就业。如东田石村就计划引进一个空心砖场, 村里以土地入股, 这样不仅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而且还能解决村里50~100人的就业问题。

四要重视培训, 提高素质。目前制约失地农民转移有许多主客观因素, 其中最主要的是失地农民自身素质特别是文化科技素质低。因此, 要花大力气通过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大学等机构, 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文化科学技术培训, 提高其自身的文化科技素质, 以使他们具备一技之长, 从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五要强化措施, 管好资产。要强化管理措施, 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制度, 增加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透明度, 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要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 不断提高基层组织战斗力, 改变少数村干部说了算的状况, 推进决策民主化。

摘要:文章以山西省晋城市失地农民为个案, 探讨了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 提出了对策建议。

失地农民现状问题 篇11

一、失地问题与失地农民问题

1.土地补偿价格偏低以及就业困难使失地农民陷入生存困境

《射阳县城区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实施办法》规定:城区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拆迁实行货币补偿 。住宅房屋拆迁后,被拆迁人可以购买集体土地上 拆迁安置房;对购买集体土地上拆迁安置房的,拆迁补偿款转为购房款,结算差价。安置房面积在人均20平方米以内的部分按安置价(不含土地成本)结算(含楼层差价);超面积部分按成本价结算。每户享受安置价的最低标准为45平方米;集体土地上的拆迁安置房安置价、成本价由物价部门核定,在拆迁前向社会公布;拆迁安置房实行一户一套安置,对拆迁过程中遇到的符合分户条件(法定婚龄以上者)的居民,可以进行分户安置,享受拆迁户同等安置待遇;拆除城镇居民合法取得的在集体土地上的住房按本办法规定给予货币补偿,只能购买县城区国有土地上的拆迁安置房。另外,对房屋拆迁补偿,由房屋重置价格结合个别因素修正确定,由拆迁管理部门委托 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对正常装饰装璜部分,由拆迁评估单位按有关规定和市场行情综合评估确定;原宅基地合法面积成本补偿,参照同类地段国有土地区位补偿标准确定,不再享受土地征收费用补偿;宅基地范围内果树苗木 补偿参照国有土地树木补偿相关 标准执行;搬家费、过渡费补助等参照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拆迁有关补偿补助标准执行。尽管如此,按现行物价水平,拆迁费用不能购买相同面积的商品房,更不用说装修,“一碗水难套一碗水”。部分群众说,原先我们有地种,有房住,基本能够自给自足,现在土地被征用,房屋被拆迁,生活反而无着落了。据调查,失地农民大多数只有文化层次不高,有的只有小学文化,思想相对保守,很多人没有技术专长,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竞争需要,失去土地后,受文化程度、职业要求、择业观念、年龄、身体等因素影响,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只能闲赋在家,靠补偿费度日。而且失地后,生活成本提高了,生产生活开支增加了,一旦补偿费花完了,苦日子就来了。少数失地农民因无事可做,甚至好逸恶劳,游手好闲,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

2.失地农民的生活两极分化、纠纷矛盾较多而面临一些社会隐患

对于祖祖辈辈靠土地生存的农民来讲,他们虽然有的在单位工作,有的从事二、三产业,有的外出打工,生活水平也比以前有了提高,但一旦失去耕地,心里还是会感觉不那么踏实,还是觉得没有种地牢靠、保险。因为一方面他们害怕在单位下岗、所做生意赔本后,生活无着落,希望有比较稳定的工作维持生活。另一方面,失地农民对地方政府以土地是国家所有为理由,在工业园区和土地中心低价征购农民土地,然后再高价拍卖,政府赚钱农民吃亏的作法非常反感。加上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征地前对诸如土地征地款及时足额到位,解决就业等承诺,在征地后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兑现而不满,他们觉得政府说话不可信甚至有欺骗行为,不再信任地方政府。再者,在同等消费水平条件下,失地农民年收入和生活水平正在下降。调查中发现,在100户被调查的失地农民中,反映年收入(不包括征地范围内的收入)减少的共有92户,占被调查对象的92%。失地减收的92户农民失地前年收入共计83.995万元,失地后年收入为45.96万元,减收54.7%,户均减收4134元,人均减收1112.13元。另据调查统计,失地前后农户家庭的生活水平也出现下降趋势。征地前,90户农民年支出总额为70万元,户平7778元,征地后为支出总额为64.06万元,户平7200元,分别下降了5.94万元、578元。失地农民家庭主要支出渠道是保障家庭日常生活和用于投资子女教育,家庭日常生活和子女教育支出约各占家庭支出的39%,其余21%支出主要用于医疗及人际关系交往等方面。 此外,在许多失地村虽然土地大部分或完全被征用,但仍是原来的农村管理体制,成为“城中村”,失地农民仍然是原来的农民身份。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村未变社区,农民未变居民,无地村组不能纳入社区统一管理,按现行政策,他们很少有机会在就业培训、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享受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再加上,近几年国家给予农民的优惠政策补贴,由于他们无地也不能享受,实际上这部份人被边缘化。而对于那些在经济上处于弱势的失地农民来说,在遇上困难时,最大的希望是能够得到政府的一声问候和给予一点支持。如有些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后,便在街上、村里摆个摊、开个店、办个厂,但没有政府的优惠政策,不管是亏本还是赚钱,各种摊派、税费名目繁多,每样照收不误,加上城镇下岗人员享有的就业优惠政策,失地农民不享有,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甚至生意做不下去;有些失地农民有意自谋职业或发展养殖业,但苦于没有资金,未能实现。他们希望得到政府在资金、技术、政策上的扶持,以便较好地自主经营。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失地农民身份尴尬的现象以及农民与居民、村委会与居委会混存的格局所带来的多头管理,职责不清、体制不畅等弊端,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会不利于城市的社区建设,不利于城市化的推进。

二、解决失地问题及失地农民问题的建议

失地农民问题是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但是,若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和妥善解决,势必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到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和经济发展的大局。因此,各级领导一定要站在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极端负责的高度,本着不让为城市建设、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和牺牲的失地农民吃亏、不让失地农民因失地而导致生活水平下降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尽最大努力使失地农民不失利,不失业,有保障。

nlc202309032114

1.解决失地农民职业转换和身份转化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越来越多。他们不同于普通农民,农民或多或少拥有土地的承包权,他们要么面临选择新的职业,要么面临失业。在办理农转非手续后,这些农民应该成为市民,但面临着思想意识、就业能力和生活方式的转化。 据调查,现在不少地方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方式多采用一次性补偿,一次性安置。但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存在严重的缺陷,可能形成隐形的衰落式的就业。这种短视行为必将矛盾冲突带入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中,并且不断的积累,可能会在城市发展某个时期凸现。长远来看,完成失地农民的职业转换和身份的转化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良策。失地农民与城市化是一体的关系,而不是简单地买卖土地的双方。对待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不应当仅仅作为一次安置,也不要把安置简化为一次性补偿。作为对失地农民的补偿,不是一次性就结束了这种责任关系,如果仅仅是支付使用土地的费用,显然是不够的,还肩负着帮助失地农民继续生存与发展的责任。此外,失地农民转为城市居民是城市化面对的首要问题。要积极做好被征地农民的户口转换工作,鼓励被征地农民向城镇转移。失去土地,如果没有城市居民的身份,其生活可能会暂时性失去保障。农民转换为城市居民,农业也已退让给第二、第三产业,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也不再适应村治管理,而应转变为城市式的管理。在城市化过程中,伴随着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以及不同利益主体的种种可能的冲突。两种文明的冲突在农民的就业中充分显现,工业文明相对于农业文明更要求分工协作,更有技能性、纪律性、规范性、制度性。农民的散漫性和小农思想是完全不适应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如果不改变农民的思想,提高他们的素质,即使安置他们就业,他们也会在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的竞争中被淘汰,最终成为城市发展的包袱。接受工业文明的规则是失地农民继续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化主体应给予持续性政策支持的。引导失地农民逐渐接受新的文化,从思想和素质上实现转变才能让他们能够有能力变被动为主动,迎接城市化进程,实现身份的转化。

2.为失地农民创造就业渠道与增强就业能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预防失地农民贫困问题的最好办法。绝大多数失地农民具有强烈的就业意愿和动机,为失地农户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脱贫效果最为彰显。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像关心城镇下岗职工那样关心支持失地农民的就业与再就业,逐步清除各种不利于统筹城乡就业的制度和文化因素。从大的就业观念来看,土地是农民生活的来源,赖以谋生的工作岗位,失去了土地就等于下了岗、失了业,他们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与失业职工同等重要和严峻,应当、必须、必然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积极探索安置新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就业安置办法,把就地安置、招工安置、投资入股安置、住房安置、划地安置和失地农民自谋职业等安置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对失地农民积极开展就业培训、指导,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加大失地农民救助帮扶力度。加强低保动态管理,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失地困难农民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将失地困难农民患病人员纳入城乡贫困居民医疗救助范围,将因突发事件造成生活困难的失地农民纳入城乡贫困居民临时救助范围,切实做好应保尽保,确保失地农民有稳定收入来源。对生活无保障的在校学生,采取社会助学、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资助其完成学业,确保不因贫失学:高标准帮扶建设东风工业园中心学校,保障失地农民子女就学。大部分失地农民靠“吃地盘”解决就业问题,强装、强卸、强干现象严重,引发了社会治安、招商环境优化、村民素质提高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增加失地农民就业机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消除陈旧思想,帮助他们建立全新的就业观念,鼓励其积极参加就业培训,提高劳动技能,适应企业的用工要求。通过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用经济手段和优惠政策降低劳动力成本的办法提高失地农民的智力含量、质量水平、就业观念和就业积极性,推动失地农民积极就业,避免消极等待、矛盾积累激化。

3.要修改完善国家建设征用土地补偿和人员安置办法,提高赔偿标准

国家征用土地时,应在规划区内留出一定数量土地返回给村集体,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发、经营,安置失地农民就业;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允许村集体利用征地补偿费作为发展基金,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和产业。同时,政府应制定扶持政策和创造条件,帮助这些集体企业快速成长。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把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同加强城市的绿化、环保、卫生、交通、便民服务等项事业结合起来,使之形成提供就业岗位与创造本地财富的新循环。要落实政策,积极解决农民工问题。上级部门对解决农民工和失地农民问题十分重视,建议,各级各部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待失地农民就业问题要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强化服务、完善管理,统筹规划、合理引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认真落实各级各部门在解决农民工问题各项政策规定,合力解决农民工就业和保障问题。应将被征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用计入征地成本,实现土地换社保;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按类将城市土地划分成若干片区,每一片区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基准地价,实行统一的补偿标准;提高农房的产权交换标准。要提高工业园区的招商质量,使真正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园区,消除进驻企业低价圈地,避免地方政府在供地价格上的恶性竞争。要城乡统筹搞好失地农民就业。要引导和教育失地农民转变观念,确立自谋职业、竞争就业的意识,提高参加和接受教育培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教育培训,缩短失地农民的失地与就业的过渡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委党校)

失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探究 篇12

1 我国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缺失状况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深入发展, 我国开始出现了大量农民失地现象。在我国城市化战略不断深化并且蔓延至农村之后, 失土农民到城镇谋生就成为了十分寻常的事情。我国农民的失地问题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 一直到本世纪之初发展到了高潮。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逐年提升,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诸多土地来开展各种设施建设。当前全国的失地农民人数达到了4000万人之多, 而且每一年还会增加约200万人。按此速度发展, 从本世纪初到2030年代, 还将有超过5000万亩之多的农村土地被征用。在此状况下, 广大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问题也变得愈来愈突出。具体来说, 当前失地农民的权益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1 失地农民在经济权利上缺乏保护

一是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土地可以说是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生存最为基本的保障。农民群众在失地后选择进入到城镇去生活, 其生活的成本有所增加, 但却缺少了最为基本和稳定的生活上的来源。

二是缺乏足够的就业保障。土地是我国农民群众赖以生活的日常劳动之中最为基本的劳动对象以及劳动生活的场所。如果农民群众丧失了土地经营权, 就意味着其失去了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这一群众自然就会面临就业上的危机。如今我国的征地补偿形式还是以一次性的货币安置为主要内容, 农民群体真正需要进行的就业安置却常常难以做到。即使是已经实施了就业安置, 也往往会由于自身从事岗位的性质而不够稳定, 一旦其单位实施改革, 就很有可能会成为机构人员精简的重要对象。

三是缺乏相应的财产权利。土地是人类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 也是经营者极为重要的财产。在当前农村土地属于集体产权所有的大环境之下, 每一个体均应享受到因为征地而产生的各项利益, 主要包括了补偿费用以及土地他用之后的增值金额。当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归集体所拥有并且在集体成员中分配使用权的现状, 造成了农村土地在产权制度上具有公平性以及福利性。然而, 事实上农民尚未能够得到土地财产的所有权益。

1.2 失地农民在政治权利上缺乏保护

农民群众是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最重要主体, 拥有了农村土地最大多数的经营权以及相当一部分的收益权, 其通过在土地上劳动以得到基本的生存权, 并且积极让土地得以增产, 进而提升个人的生活水准, 这样一来才能够掌握参与各类政治活动所具备之经济基础。一般情况下, 农民群众政治需求上的对外表达, 往往是立足于村民自治投票以及监督行动来实施其公共政治权利的。但是, 一旦农民群众的经济基础不高, 那么其在政治上的权利需求自然也就难以得到完全的满足, 自然也就不可能对当地的村民自治具备更高的主动性。这样一来, 失地农民在经济权益上的缺少自然也就决定了其在政治权利上不可能得到切实维护。当然, 在此基础上所延伸出来的诸如教育权、文化权等意识形态方面的权益自然也难以得到切实保障。

1.3 失地农民在其他社会权利上缺乏保护

土地可谓是我国农民群体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 其大多数的权益均建立于土地基础上。如果农民群众失去了自身土地的经营权, 那么附着于土地经营权前提下的诸多权益也就会随之而烟消云散。同时, 对于另外一部分拥有第二职业的农民群众而言, 土地可以说是其生活保障方面的最底线。一旦失去了土地的经营权, 就代表着其在副业的发展上没有足够的底气以及根基。

2 保护我国失地农民权益的几点对策

2.1 切实规范政府实施征地的行为

在当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大潮之中, 农民群体的权益不断受损, 其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具有自负、逐利等工作思路, 没有正视失地农民的合理诉求, 也没有顾及到失地农民的合理利益表达, 而是依靠着自身的优势地位, 肆意侵害以至于剥夺失地农民群体的合理诉求。所以, 一定要全面深化政府改革, 加快建设有限政府进度, 强化对于公权力所进行的监督与制约, 这就显得极为必要了。在对农民群体集体土地进行征收的过程之中, 政府部门始终处在十分强势的地位上, 不仅是征收的重要主体, 而且还是实施补偿的重要上体, 对于公共利益所进行解释的权利依然在政府手中, 征地程序还是由政府加以主导, 对于征地应当怎样进行补偿的决定权依然掌握在政府手中。所以, 要切实规范我国各地方政府的征地行为, 切实保护农民群众的权益。这就要求更加严格地限制与规范政府在征地上的权力, 切实防止政府的征地权被滥用, 要强化立法工作切实规定地方政府在征地权上的权限以及程序。

2.2 明确当前农村的土地产权管理制度

如今, 三权分置下的土地产权制为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机制的完善提供了方向上的精心指导。首先是要保持农地集体所有权。要明确界定农村集体成员资格, 确定土地所有权之主体是该村集体, 在这一基础上才能建立起组织机构来代表农民管理土地。其次是要让农地承包权更加灵活, 我国农地征用之基础是农民切实拥有土地的经营权, 并依靠经营权转让或购置以控制失地农民权益受损之状况。最后是要保障失地农民在宅基地上的合法权益, 征用土地一般都涵盖了宅基地之上的房屋和宅基地范围之中的土地。所以, 为了确保失地农民能够拥有宅基地的权益, 一定要保障宅基地产权制能够得到法律以及相关制度之制约, 从而实现宅基地征用真正以市场交易价格加以补偿。

2.3 不断健全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

农民群众在失地之后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已经十分接近于城镇居民, 其养老保障自然也需要从土地养老真正转为社会养老, 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失地农民群体的社会保障机制。一是要切实增加对失地农民群体社会保险资金的投入力度, 从而能够有效满足这一群体的社会保障实际需要。二是要健全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体系, 尽快实现失地农民群体在养老保险领域的全面覆盖, 并且积极提升其养老保险之标准。三是要健全失地农民群体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 允许其加入新农合保险或者城镇医疗保险之中, 并且致力于提升其医疗保险报销的水平以及层次。

2.4 充分尊重农民群体的民主权利

要尽可能地鼓励农民群众参与到征地过程之中, 从而让征地的过程变得更加透明化。在征地过程中不仅要给予农民群众以平等谈判权, 创设出更加积极地进入办法, 而且还应当不断畅通农民群众在利益表达上的途径, 从而让农民群众能够以独立的主体地位来参与征用谈判。对于征用土地所进行的认定以及补偿费用之确定、劳动力资源安置等, 应当实施民主协商, 并且通过相互协调加以解决。要立足于平等协商以实现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与策略确定, 这不但能够有助于对所征土地进行全面监管, 而且还能够减少村集体中少数负责人对农民群体土地财产权之侵占, 这样一来就能够对其具体行为构成更加积极有效的制约。

2.5 改进失地农民就业培养体系

要通过积极开展面向广大农民群众的技能培训, 切实改进失地农民的就业培养体系。中国农民因为一直以来以土地为基本的生活资料, 往往会缺少相应的教育以及培训的机会, 其文化素养以及劳动技能总体上比较低。所以, 在农民群众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以后, 绝大部分人会出现失业之风险。有鉴于此, 政府部门在解决广大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时一定要全面结合本地区的具体状况, 从实际着手, 切实帮助农民群众寻找各类就业的途径, 并且大力鼓励与强化农民群众参加到政府所举办的各类再就业培训和技能培训之中。要依据各个不同年龄段以及文化层次的差异,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安排具体的培训内容, 从而切实帮助广大失地农民树立起正确的就业意识, 找准自身就业的目标。当然, 政府部门对那些要求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群体, 也要在有关的政策上进行大力支持。例如, 在征地工程项目建设之中可优先考虑聘用失地农民, 并且立足于多种途径来切实帮助失地农民走上就业之路。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合理保护失地农民群体的权益已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最为重大的问题之一, 其中会牵涉到法律、政策以及意识形态等各类因素。所以, 在实践中依据形势变化持续修改完善各项法律法规, 切实降低法律中的不足之处, 从而在根本上确保失地农民的各项权益能够得到保障。当然, 在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过程中, 不应只是单一地将征地视为经济行为, 还需要顾及其他的社会效应, 从而真正确保农民群众的收益权与受教育权、政治权利等均能得到落实, 进而提升其生活水准, 并让其能够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摘要:由于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 提升了对于城镇周边各类土地之需求, 而农民群众的失地也就成为了必然的结果。然而, 因为受各类因素的制约, 导致失地农民群体的权益遭受重大损失, 同时也导致社会危害性。有鉴于此, 一定要高度重视失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的研究。本文分析了我国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缺失状况, 并提出了保护我国失地农民权益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失地农民,权益,保护

参考文献

上一篇:增值评价下一篇:最低保护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