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收入问题

2024-05-31

农民收入问题(精选12篇)

农民收入问题 篇1

引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三农问题的关键在农民, 而农民问题的关键在农民增收。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 它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社会的稳定, 更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增长。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的购买力, 挖掘出其消费潜力, 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是启动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农民增收问题已是关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民收入构成分析

研究表明, 农民消费倾向是高于城镇居民的, 农民收入的增长能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内需。由此, 必须弄清农村居民的收入构成情况, 找出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

农村居民纯收入按来源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与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三类。

根据表1的数据分析得出, 工资性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的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十年共增长8.6%;家庭经营纯收入虽是农民纯收入的主要来源, 但其比重已逐年在下降, 10年共下降13.9%, 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在逐年上升, 由于所占比例较小, 可暂不考虑作为农民增收的路径。从表1中看出家庭经营纯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是处于第一位的, 为了更好地揭示工资性收入在农民增收中的重要性, 需要进一步分析农民纯收入总量的增量及构成 (见下页表2) 。

下页表2的数据表明, 农民纯收入总量基本上是逐年上升, 在2009年出现了大幅下降。在农民纯收入总增量的构成中, 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量比重很不稳定, 有增加有减少, 增加的幅度不大;转移性与财产性收入增量的比重较小且不稳定;与前两者相比, 工资性收入增量所占比重2002—2011年逐年上升 (只是2009年有所下降, 主要是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 , 工资性收入增长有力地保证了农民纯收入的增长, 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二、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与对策分析

1.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 农民收入增长问题都是一个难题, 制约农民增收尤其是工资性收入增长的原因有很多, 从客观原因看, 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 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难以顺利实施;从主观原因看, 主要是因为中国农村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低。

注:上页表 1 和表 2 的原始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3—2012 年各期。

世界各国促进农村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经验就是减少农民人数, 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但是, 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阻碍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市场无法引导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农民在向城市的转移中受到诸多阻扰, 即使进入城市, 也因为这种体制结构的原因受到歧视, 干着城市居民不愿干的 “脏、累、待遇低”的工作。

农民受教育的水平与其就业的层次、收入的多少和生活的水平有着直接的关联。中国农民接受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有很多基本上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 直接导致农村人口素质较低, 其从业渠道往往也因自身素质低而受到限制, 这些农民在外出务工时, 所从事的多是体力劳动, 且薪酬较低, 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受到很大的制约。

2.农民增收的对策分析。要想让农民富裕, 就必须先减少农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通过乡镇企业创造的就业岗位来转移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 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同时, 合理有序地推进小城镇化建设, 实现农村城市化, 以小城镇化建设来推动农村发展, 增加农产品需求量, 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小城镇的建设不能只着眼于城镇建筑的建设上, 关键是要让这些小城镇拥有自己的支柱产业, 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 吸收尽可能多的劳动力, 能够辐射带动周边农村的发展。加强户籍制度改革, 实行城乡统筹, 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促使农民能够顺利进城务工, 减少依附土地的农民数量。农民的减少不能只看数量, 还要看质量。只有建立在高素质劳动力基础上的农业才能发展, 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保证。农民数量必须减少, 而质量也必须提升, 否则无法促进农业的真正发展, 也无法实现农民的长效增收, 更无法带动经济增长。

农村教育在农民增收问题上处于基础性地位。政府部门应逐步建立公平的教育保障制度, 长期以来, 教育跟户籍挂钩, 使农民和农民工子女在教育问题上受到诸多的不公正待遇, 处于教育的最底层, 农村教育质量难以提升。同时, 基层政府应重视农民的职业技术教育, 加强实用技术培训, 增加农民继续教育的机会, 拓展农民提升的空间, 在乡镇村组开办职业培训机构和农业函授大学, 组织岗位技能的培训, 让农民掌握一定的技能, 从实事上为农民服务, 促进农民思想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提升, 最终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综上所述, 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就是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中, 必须全面打破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让市场对劳动力资源进行合理有效配置。与此同时,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 能否适应城市的发展, 关键在于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否已经与城市匹配, 否则即使转移到城市也无法站稳脚跟, 最终还是会返回农村, 而农民增收也就成了一纸空谈。

结论

综上所述, 可以得出, 增加农民收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扩大市场消费需求有着重要的作用。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工资性收入, 是带动经济更快发展的保障。而农民增收问题除了客观制度上的原因所限制外, 最主要的是农民自身条件的缺失所致。

教育是使个人收入分配趋于平等的重要因素, 必须着手加强农村义务教育, 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资, 响应党中央的号召,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促进广大农民的长效增收, 从而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摘要: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 农民增收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稳定息息相关。农民增收的关键是增加工资性收入, 而增加工资性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的二、三产业,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则是转移得以进行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农民增收,收入构成,城乡二元结构,农村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宏宇.对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 2008, (4) .

[2]朱强.农民增收与提升农民素质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 2010, (8) .

[3]陈艳.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综述[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5, (2) .

[4]刘伟.农民增收问题的理性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 2003, (22) .

[5]喻平.农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J].现代财经, 2003, (7) .

[6]国晓丽.农民增收路径的分析与探讨[J].小城镇建设, 2004, (6) .

农民收入问题 篇2

一、调查对象概述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而农村人口占农村人口的70%以上.人们的生存,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辛勤劳作的农民.现在农民收入问题已成为我国的一个热点问题,一个难点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收入有了很大增长,但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农民收入增长不是匀速的,就全国平均而言,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年,为超常增长时期,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5.9%。第二个阶段,1985-1990年,为波动增长时期,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增长4.2%。第三个阶段,1991-1996年,农民收入反弹回升,1996年比上年猛增9%,是90年代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最高的一年。第四个阶段,1997-2006年,为缓慢增长时期,表现为增幅逐年下降,维持缓慢增长。连续4年增幅下降后,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66.4元,比上年回升2.1个百分点,实际增长4.20%,属于恢复性增长。

二 调查分析

1、农民收入问题的现状和困难

由于农民的收入本来就较低,加上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民的收入相当低,增收非常困难.我们调查显示:

(1)农民绝对收入水平较低。2006年,全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622元,折合为320美元,平均每天不足1美元。更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其收入水平比全国平均值还要低得多。按照人均635元的贫困线标准,2006年年底全国尚有2900万绝对贫困人口。如果按照人均825元(100美元)的标准,则全国有9000万左右的人口低于此标准,而这个数量大于欧洲任一国家的人口总数。2006年公布的绝对贫困人口数字,同2005年相比,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人。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虽然不属于统计中的贫困人口,但是收入水平很低,仅仅略高于贫困线,只要气候等生产条件稍有不利变化,就会陷入到贫困人口的行列中去。这部分贫困人口和准贫困人口的收入提高,将受到自然和经济基础条件的约束,难度非常大。近年来,减贫速度不断减慢。

(2)增收速度缓慢。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过去的情况比速度大大降低。改革开放的前6年,农民人均收入的年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在14%~20%之间。而1997年以来平均只有4%。二是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比差距很大。200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均GDP为4460元,大约相当于540美元,按农业人口折合为人均300美元左右。到 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均GDP要达到3000美元。农村人均要实现这个目标,每年的增长率要达到12.2%。即使考虑到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将农村人均GDP的目标确定为社会平均水平的一半即1500美元,每年的增长率也要达到8.4%。同这个要求相比,实际发展速度要低得多。

(3)城乡差距加大。改革开放以来的25年中,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年份有16年,而城乡差距缩小的年份只有9年,缩小年份主要集中在1978—1983年和1995—1997年的两个阶段。其中的主要原因,在前一个阶段是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提高,而在后一个阶段则主要是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城乡收入比例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为2.56:1,1983年缩小到最低,为1.82:1;然后不断扩大,到1994年达到了一个新高,为2.86:1;然后降低到1997年的2.47:1;从1998年开始,逐年显著扩大,2003年扩大到3.23:1。近几年来,尽管诸多因素都很有利,农民增收速度可以超过5%,但是仍可能落后于城镇居 1

民,使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4)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之间农民的人均收入差距较大,并且这种差距没有缩小的趋势。总的说来,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从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地区递减的趋势。上海、北京和浙江的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是西部云南、贵州、甘肃和陕西等省的3~4倍。由于城市居民在不同地区之间相对差异较小,因此,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呈现出明显的由东向西的递增趋势。即东部沿海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别较小,而西部地区城乡差别更大一些.2、造成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原因

(1)农民整体素质还不高,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突出表现:一是文化素质较低。据调查分析,农民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6%左右,初中文化程度的约占20%左右,高中文化程度的约占20%左右。二是思想僵化,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结构调整上,思路狭窄,不敢主动出击,存在等靠思想和过份依赖政府心理,瞻前顾后,怕担风险,不敢大胆地调整产品结构,不具备适应市场经济的应变能力。三是绝大多数农民对市场把握不准。从调查情况看,多数农民不了解和掌握市场行情,对市场需要什么,既不去研究,也不会去搞深入细致的调查,捕捉不到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在组织农业生产时,不是先看市场后抓生产,而是今年的生产看去年,对市场判断不准把握不准,造成的结果是“什么赚钱种什么,种出什么就赔钱”。

(2)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还跟不上形势要求。总体看,一是特色主导产业总量小,覆盖农户少。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还不高,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弱,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低,大部分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还是单纯的买卖关系,产业化经营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低,初级原料生产比重大,大部分农产品基本上是从农田到市场,缺乏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高科技含量产品少,加工增值率低。二是结构调整还只是停留在规模扩张上,缺乏在内在质量提高上下功夫。以蔬菜为例,近两年来,有的地区蔬菜种植特别是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连年快速增长,为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种植结构雷同,品种特色不明显,科技含量不高,大路菜多,贮藏、保鲜、深加工及包装、运输等严重滞后,如不抓紧研究对策,将有可能出现新一轮的结构过剩,应引起高度重视。

(3)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引导、协调、服务功能滞后,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诸多困难。一是信息服务滞后,手段缺乏,不能及时给农民提供各种市场信息和致富信息,使农民无所适从,组织生产难,进入市场难。二是技术服务跟不上。原因是部门管理制度不完善,科技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使科技人员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主动上门服务意识差,其结果是科技人员得不到实践,农民得不到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特别是高新技术应用上,技术与生产严重脱切,导致农民增收难。三是信贷部门缺乏有效的资金扶持措施,一家一户贷款困难。调查发现,多数农民都有强烈的增收意识,并有一些可行的增收项目,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而难以上马。

(4)农民的负担比较重.据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大部分农民家庭都有两个孩子,孩子要上学会需要一笔很大的投资,现在农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上大学,不一辈子像他们一样只是个农民,供一个子女上大学几乎要花掉农民家庭三分之二的开支;家庭长辈的供养也需要一笔的开支.除此之外,还有农作物每年的成本开支.家庭生活费,子女教育费,农业成本费,三个最基本的方面的开支累加起来,对与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来说,生活就难上加难了.

三、体会

我国农民数量如此之多,要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要带领农民奔小康,要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对策有:

1、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农民自身的素质.农民的文

化素质相对较低,这就要求政府部门下乡组织农民技能培训,打破思想僵化的局面,让农民大胆尝试,自主创新,随机应变,让农民更多更早的了解市场的最新信息和动态.收入来自与农民,农民必须从自身做好.

2、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这是农民增收的基础。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在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的同时,切实抓好质量安全管理。二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产业带。三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四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农村服务业,提高乡镇企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3、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途径。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可以增加农民的资源占有量,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扩大农产品市场需求,同时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一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小城镇,壮大县域经济,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和管理,把农民进城务工当成一项产业来抓,促进农民工跨区域流动,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4、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帮助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降低农村经济发展成本,促进农民增收。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基本建设资金应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应向农村倾斜,以逐步缩小城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差距。二是对农业、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尤其是要配合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对农业和农民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方式,逐步建立对种粮农民生产直接补贴机制。

农民收入问题 篇3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农民收入 劳动力价值

中图分类号:F304.8

0 引言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这期间,农村取得了巨大的变化,使农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变成2007年4140.4元;使温饱以下的人数从2.5亿变成了1500万。但近年来,农民的收入增长放缓,农业基础地位不稳定,“三农”问题再次变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此时再深入研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研究提高农民收入的新的理论依据,对“以人文本”和谐社会建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劳动价值论理论概括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为揭示商品内在矛盾的科学理论,它所揭示的市场经济规律是指导我们认识和解决现实解决中出现的新问题的指针。

1.1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从商品入手分析了它所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因素,并且把这二因素与劳动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结合。提出人的具体劳动和物质资料是形成使用价值财富的源泉;人类的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财富的唯一源泉。生产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生产资料不创造价值,只是价值创造和形成的必要物质条件。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格是价值的外在转化形式,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原则[1]。价值的创造、实现和分配分别发生在生产、流通和分配领域。

1.2 劳动价值论的灵魂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他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在经济学上的具体体现,强调劳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决定要素,劳动创造人类自身,劳动创造价值。价值是从社会角度对单个商品生产者所作出的评价,是单个商品生产着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2]。劳动价值论本质上是一个为人类发展而设置的评价体系,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同时也是劳动人民的价值观,研究劳动价值论,必须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2 农民收入低于劳动力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经历了“黄金时期”的发展,农民收入迅速提高。此后,由于“三农”问题解决的滞后,农民的收入又回到增速递减的境地,国家的粮食安全受到挑战。我们不能把这些问题的原因简单地归于管理制度跟不上,深层次的原因是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导向问题,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以来,社会各界都热衷于追捧西方经济学,鼓吹要素价值论,流行金钱万能思想,藐视劳动,看不起劳动者[3]。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是商品经济,其基本理论就仍然适用。农民的收入主要由农业收入和农民“打工”收入组成,“打工”收入就是劳动力价值转化形式—工资,农民的农业收入可以理解为农民在农业上劳动力价值转化。这种“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再生产这种特殊物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而长期以来,在政府主导性的、不完全的市场经济、处于体制转轨期的中国,由于制度的安排和战略的选择必然带有利益导向,农业成为了“口号”,农民成为了即失利益者[4]。农民收入由于交换的市场主体不对等远远低于其劳动力价值,没有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但是他们的劳动价值却是巨大的,体现在改革开放之前完成国家工业化(公有经济)的初期阶段原始积累;开放之后又通过农民工完成对非公有经济的原始积累。

3 提高农民收入的几项建议

要在意识形态上重树“劳动光荣”的观念;要在生产中保障农民公平的经济待遇和公正的政治待遇,使农民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主体;要在流通中营造一个开放、有序、统一的市场环境;要在分配中始终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初次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3.1 纠正重工轻农思想,给农民平等的政治经济权力 不能从思想上把经济发展等同于工业的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并且农业的多功能性还决定了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功能,还体现旅游、环保和生态等社会功能。这都需要还农业、农民一个平等的地位,使农民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具体要做到这三个方面:①加强农民组织化建设,可以在农民自愿的基础探讨符合农民利益的多种组织形式。农户的分散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宏观指导,缺乏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机构[5]。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农民与地方政府和其它利益阶层在相互博弈中,总是处于弱势,这本身就违背了市场经济中的公平、平等竞争原则。②加大对农村的资源配置,强化土地制度改革,给农民长期的土地经营权力,并能转让受益,从而让更多人拥有财产性收入。市场经济本身可以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但这种优化都基于起点是要公平,否则会由于资源占有使用数量的差异而出现收入的“马太效应”,贫富差距越来越大。③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维护农民工的基本权力,让更多的农民流向城市,这样农业的生产效益会随着规模经济和人均占有资源数量的增加而大大提高。因而转移剩余劳动力就成为了关键,但要使劳动力生产要素根据市场的规律自由流动,就必须消除二元户籍制度和二元福利制度[5],加大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改变在相互博弈中的弱势地位。

3.2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协调好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最终要建立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农业经济是集体经济,这都决定了分配方式应该是按劳分配。但农业也需要产业化和市场化,进而按生产要素分配也是必备的分配原则。同时我国劳动力十分充足,农民、农民工除了自身劳动以外所支配的要素资源非常有限。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但当前很多地方为了调动生产要素参与的积极性,在实际分配上采取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结果产生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严重不协调,贫富差距拉大[5]。因此,要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去分析、解决这些问题,要让人民充分意识到生产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劳动在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这样才能调动最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3 强化国家财政的支农导向 市场经济就需要按价值规律办事,中国的粮食价格就应与国家价格保持一致,但实际上中国粮食价格是低于国际价格的,这违背了国际价值规律,这就需要政府用财政去补差价。不仅如此,还要去补国外的农业补贴超出国内的差价。同时农村,农业,在市场经济当中它是弱势的,对于一个弱势的行业国家是有责任的,因为他提供了所有的社会最基础的物质供给,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是需要有政策性的调整,给予农民等量劳动带来等量报酬。政策主要有:①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投入的范围和重点因集中在那些“外部效应”较强的且“市场失灵”的领域,诸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与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等[6]。②对基层政府的财政支持,加大中央政府对地方基层政府财政的投入,使基层政府不需要通过向农民摊派或以费税的形式敛财作为自身财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3.

[2]常慧,李佳.用劳动价值论重新申时农民工工资定价问题[J].北方经济.2008.(9):77-78.

[3]舒宏伟.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重要现实意义[J].法制社会02008.9(上):360.

[4]郑文兵,胡强强.我国现阶段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的一点研究思考[J].农业经济.2006.(4):69-71.

[5]夏晓燕.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探讨[J].市场周刊.2006.(4):12-14.

新时期农民收入问题探析 篇4

(一) 中国农民收入的特点

我国农民收入来源已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主要表现为:1.靠“小农业”为唯一收入来源的格局已彻底打破, “大农业”收入已从整体上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收入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3.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现金增收的主要来源。

(二) 造成中国农民收入现状的原因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所有的发达国家城乡差别都比较小, 根本性原因就在于发达国家的总体发展水平较高。而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有较大的城乡差别, 无论社会和经济制度如何。当然, 这仅仅是一个基础性原因, 绝不是唯一原因。好的体制会有助于缩小差距。国民经济结构不够合理, 我国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均衡的。在GDP方面, 我国农业所占的比重已经降低到15%以下, 而农业就业在整个社会就业中所占的比重却仍然高达50%。如果不考虑税收等因素, 粗略地说这大致意味着50%的人分享15%的财富。因此, 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就是必然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结构比例 (农业就业比重与农业GDP比重之间的比例) 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形成了高度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 农业就业比重越高, 农业GDP比重越低, 城乡的收入差距就越大。农业内部结构 (主要是指我国农户的经营规模结构) 很不合理。平均每个农户的经营面积只有0.5公顷左右, 大致相当于欧盟的1/40, 美国的1/400。即使与农业经营规模较小的日本和韩国相比也要小得多, 大致相当于其1/3。

二、农民收入增长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 农村劳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农民是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主体, 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我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 而经济体制改革最初就发轫于农村, 亿万农民是改革的实践者和重要的推动力量。中央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最直接地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工作中的实践意义。十七届三中全会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会议提出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只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才能充分调动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积极性与创造精神, 使他们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走上富裕道路;也只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才能让广大农民真心实意地拥护和高度自觉地实现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 增加农业有效投入, 经济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 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 农民增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可以说没有农民的小康, 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 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低、不全面、不平衡, 差距主要在农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农业劳动生产率低, 农村生产力落后, 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因此, 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增加农民收入, 将贯穿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过程。

三、提高农民收入的有力措施

(一) 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 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首先是要在切实保护耕地, 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 以市场为导向, 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 积极调整种植业的作物、品种和质量结构, 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 加快农作物更新换代, 全面提高农作物质量, 积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其次是要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 优化农业结构。尤其是畜牧业, 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对农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向前可以带动种植业, 向后可以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目前, 我国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大约为30%, 而发达国家已达到60%-70%, 我国发展畜牧业的潜力很大。

(二)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使农产品在加工转化中增值

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要实现农村的现代化, 就必须实现农业的产业化, 农村的城镇化, 农民的市民化。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要充分考虑到每个环节的作用, 让每个环节在转化中都发挥功能作用, 使每个环节都搞增值, 促进农产品在转化中提高效益, 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加工约占总量的80%, 我国只占10%-20%。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相当于农业产值的2-3倍, 我国还不到1/3。发达国家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值比例为2:1:7, 我国正好相反, 是7:1:2。因此可以看出, 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空间很大。

(三) 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加入WTO将进一步加快中国农业的市场化进程和市场开放的程度, 国外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将降低, 传统的进出口调控手段将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 特别是在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出口补贴等方面的规则将出现重大的改变。如果考虑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质量、经营管理上的优势, 对我国农业的挑战和冲击是严峻的, 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所准备。加入WTO后, 我国农业要进一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必须认清我国基本国情, 找到和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

(四)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增加农民收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解决农业问题还是要依靠科技进步。从发展趋势看, 农民从传统农业领域增加收入的比重将逐渐减少, 从现代农业、与农业相关领域和非农业领域增加收入的比重会逐步增加。比如, 传统的大田作物增收将减少, 大棚、温室作物增收将增加;传统的畜禽养殖增收将减少, 现代化的规模养殖将增加;单纯搞种植业或养殖业增收将减少, 把种植、养殖、加工结合起来增收将增加等等。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 要鼓励农业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选择课题, 突出重点, 联合攻关, 实现创新。同时, 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扶持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服务组织, 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五) 加大政府和社会各个方面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农业是社会效益高、自身效益低的弱质产业, 需要支持和保护。特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农民增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 更要加大支持和保护的力度。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从社会来讲, 各行各业都应当支持农业, 承担相应的义务。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 使农民利益得到保护, 使农民收入不断得到增加。

(六) 加快城镇化过程,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律, 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这是促进我国农民增收最重要的外部条件。只有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劳动力才能大幅度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只有通过城市化才能提供较多的二、三产业就业机会, 城市化也会提高非农业用地的使用效率。。

总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首先要考虑农民的收入问题。农民收入的增加, 将有利地推动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容桢.浅谈农民收入现状与对策[J].东亚经济评论, 2005 (8) .

农民收入问题 篇5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中,中国各地的经济正在迅猛发展,然而在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要明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问题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表现为: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收入低,农民负担重等一系列的问题,这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成败的决定因素,所以城乡协调发展,减轻农民负担和提高农民收入成为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农民 负担 收入 经济 发展

前言:党的16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向。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全民共享、城乡共进,齐奔富裕之路。然而,在城市奔小康呈现兴旺发达的大好局面的同时,与之相陪衬的却是农民的收入水平低、提高速度缓慢,从而在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步履蹒跚的尴尬局面。如何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变得尤为突出。

一、农民负担和收入现状

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三农”问题的中心是“农民增收”。农民增收是农村稳定和发展的基石,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富民强市”所无法回避的挑战。随着三农问题提出,农村经济有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均衡,发展速度慢,农民负担重,收入低等现状。

(一)农民负担的现状分析 1.农民合理负担呈下降趋势

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显示:1990―1994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5%。同期负担年均增长15.4%,两者基本上是同步增长;1995-1998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1%(未扣除价格因素),同期负担的年均增长6.4%,负担增幅低于收入4.7个百分点,负担呈相对减轻趋势。1998年农民负担出现回落,连续多年的扩张势头得到初步抑制,比上年减少了1.2%。若按农民负担管理条例规定的口径计算,1998年农民人均税后负担为68.77元,比上年减少1.73元,减少了2.5%。

2.农民不合理负担越来越重

农民合理负担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而农民承受的不合理负担则越来越沉重。据农业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统计表明,1991年能够统计到的农民支出的行政性事业费高达17.7亿元,各种罚款23.1亿元,集资摊派41亿元,其他社会负担38.1亿元。上述各项合计,人均13.8元,占上年人均纯收入的2.5%。但是地方调查结果表明,不合理负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7%,大大超过农业部的统计结果。有关数据表明,不合理负担远远超过了中央规定的5%的警戒线。

(二)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我国农民的收入状况呈现以下几个发展态势:

1.农民的收入构成及收入来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我国农民靠传统的种养业为唯一收入来源的格局已被打破。农、牧、渔及非农产 业收入等都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2.农民收入增加,但增长幅度趋小。据国家统计局 2009年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2002 年和2003年我国农民的实际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9%和6.0%,到 2004年环比增长率高达12%,2005年和2006年环比增长率分别为11%和10%,表明我国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趋小,增长速度减慢。

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随着我国市场化、信息化及城镇化的有力推进,城乡居民的收入有了很大提升,相对于城市居民的高收入、增长快而言,农民群体的收入量及增长幅度都受到限制,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下面的一些数据是对于这一状况的有力说明:200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32%;1997年至200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每年实际增长仅3.8%,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实际增长则达到8.6%,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44% ;2002年与2001年相比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4.8%, 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却增长13.4%,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35.8%。

二、农民负担重,收入低的原因

近年来,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低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些地方出现负增长,致使城乡人均收入差距进一步增大。这不仅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对此,我们不仅要高度重视,更要找出原因。

(一)现行体制不完善,加重了农民负担 我国虽然对农村体制及法制进行了多次修改,但仍不完善,表现在多方面:

1.财政体制的不完善。1994 年我国实行了分税制,规范了中央和地方 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充分调动了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但是,从发展农村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角度讲,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还不完善,直接或间接地加重了农民的税外负担。在现行财政体制下,乡镇财政成为我国财政体系中的最基层环节,乡镇开始有了自己的收支活动。但是,从财权来看,乡镇财政只享受着范围极其狭小的财力分配权,却在履行着占全国人口 62%的广大农村的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以及对经济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的职责。乡镇政府的事权大于财权,全国 90%的乡镇都存在着巨大的财政缺口,为弥补这个缺口,乡镇政府借助种种名义向农民伸手,将其中的一部分支出转嫁给农民。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彻底。为适应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的推行,我国建立了乡镇一级政府,并在乡级政府下设立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但是到目前为止,一些地方的政社分设并不彻底。不少地区在村一级还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即村委会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工作均由一班人承担。政府对集体经济和家庭经济的过多干预,强化了农民对政府的依赖,束缚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再加上农产品收益不稳定,而乡镇企业效益滑坡,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下降,造成农民的税费负担能力下降。

(二)社会发展带给农民负担的新问题

1.教育产业化的兴起,成了农民发展致富的新负担。在很长一 段时间里,农民都把成为文化人作为平生最大目标,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也在农民中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农民把考大学升大学看作是比结婚生子都光宗耀祖的事,所以也穷其力想让下一代成为大学生,这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考上大学就有了铁饭碗的思想有着很深的渊源。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随着教育产业化的兴起,大学学费以及名目繁多的杂费成为考上大学的农民孩子及家长心头上的一座大山,高昂的学费成为阻挡大学梦的绊脚石,很多付不起学费的穷人孩子因而与大学无缘。即使凭全家所有力量勉强读完大学,但严峻的就业形势也在考验着这些大学生。投入与产出能成正比吗,上大学花的钱能在什么时候挣回来呢,这一切的一切,都无不正在折磨着穷苦农民以及农民的孩子,也终将加大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之间的差距。

2.农民文化水平低,农村创新意识差,自我保护意识差。据调查,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农民自身水平及见识的局限,在地方政府的高压政策下过着逆来顺受的生活,甚至在一些地方存在着严重的封建主义色彩。曾经在农村地区如火如荼的村办企业由于交通不便,分布零散,资源整合力度差和地方政府的严重剥削,基本都消失殆尽,这给渴望发家致富的农民以沉重打击。目前,广大落后地区的农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长期存在。

3.工业快速发展,城市的迅猛扩张,农田占用,农民安置不力。在城市规模快速发展的今天,原先处于城郊的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用,一般这些地方的农民会获得相应得补偿如提供住房和补贴等,然而这些补偿只有很少一部分会直接由农民得到,除此之外,即使有 相应补贴的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它们的未来将何去何从呢。

(三)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后劲不足 这主要表现在:

1.农民收入的增加目前主要靠劳务收入和投资收益的增加,而实际上这种增收只是一部分农民增收,大部分农民增收效果并不明显,有些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2.农村非农产业如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滞后,导致非农产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降低。

3.农民收入低,政府财力不足,直接导致农业投入不足,这种不足的投入既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也包括物质及其他非物质的投入,由于缺乏足够的投入,造成许多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恶化,抗灾防病害能力逐渐下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4.收入差距拉大。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基尼系数已达到0.43,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警戒线。以甘肃和湖北两省为例,2000年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酒泉地区为3315元,最低的陇南地区为956元,两者之比为3.47:1;2001年湖北20%的高收入农户集中了31%的纯收入,他们的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643元,而20%的低收入户只占有10%的总收入,人均年纯收入只有1077元,高低收入比高达4.31:1。

三、减轻农民负担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

(一)减轻农民负担的措施 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必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标本兼治,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和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千方百计的增加农民收入,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根本

发展才是硬道理,一切矛盾归根到底都必须依靠发展来解决。从总体而言,农民负担反映强烈、矛盾比较突出的是低收入农民。就地区而言,经济落后地区特别是中部农业省区农民负担相对较重。这些地区第二、三产业不发达,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加大农民负担来调节社区经济分配关系。经济发达地区基层政府的运作建立在集体经济基础之上,公共产品的成本通常主要有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来支付,农民的直接负担相对较轻。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农民的分配关系,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壮大集体经济,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提高农民对负担在经济上的承受能力。

2.改革税费制度,理顺财政体制,是减轻农民负担的基本前提 我国农业长期处于“低税赋,高负担”的状况,因此,必须改革农村税费制度。在认真清理整顿现行各种收费的基础上,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将税收、规费、使用费等综合考虑,依不同的资金性质、特点,使其各行其道,从而规范政府资金的分配,合理有效地使用和管理各种资金,理顺财政体制和相关分配关系。完善农业税收政策,加大征管力度,加强税收在组织财政收入、提供农业所需公共物品和调节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完善税外规费征收制度,加 大征管力度,加强监督管理力度,推广农村集体提留的预决算制度、负担卡监督制度和定向审计制度。对统筹提留实行“费改税”,可采用收取农业税附加的办法来筹集农村公益事业费和集体提留资金,规范乡村两级的政府行为。这项改革与农业税制改革配合起来,可切实减轻低收入农户的负担,从而达到经济有效。实行“费改税”后,使农村公益事业费和集体提留同税收一样具有强制性和范围性,有利于缓解干群关系,降低收费成本。

3.改革政府机构,规范政府行为,是减轻农民负担的关键 必须精简机构,裁减超编人员,压缩经费,从根本上控制“需求”。同时要规范政府行为,做到权力与部门利益彻底分离。要加强对乡镇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实行“源头控制”,规范收费行为,统一收费立项权管理。统一票据管理,使乡镇预算外资金的源头管理规范有序。要健全和统一乡镇财务制度,科学、合理、规范地管理和使用预算外资金。

4.加强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是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保证

必须提高认识,严格贯彻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法规、法令和政策,严禁乱集资、乱收费、乱摊派;严禁要农民额外出钱、出物、出工的达标升级活动。对于执行减负法规、法令和政策不得力,不能确保一方平安的负责人,要做必要的组织调整;对于随意加重农民负担,造成严重结果的负责人,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甚至追究刑事责任,切实把减负的各项法规法令和政策落到实处。有人提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构应该从同级政府的农业部门中分离出来,建立自上而下的 垂直管理体制,实行条条管理,从而保证其切实履行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等执法职能。

5.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的自我保护能力

由于农民的整体文化政治素质较低,对政策了解较少,对国家行政管理行为的监督还缺乏自觉性和足够的勇气。因此要加强国家政策法规的宣传和农民负担卡的发放工作,让农民知道哪些是合理的负担及合理负担项目、金额、比例。同时,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等宣传工具要大力宣传、报道那些坚持原则、敢于同违反负担政策行为作斗争,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单位和个人,以增强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监督勇气,自觉抵制不合理负担。

6.廉洁高效的政府机构可以减轻农民负担

对农民来讲,所谓廉洁,就是干部在涉农服务中,不吃、拿、卡、要,不图名不图利,该给农民的钱和物,不折不扣的给农民,该给农民办的事应尽快尽力的办好。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用于公款吃喝的花费达几千亿元,如用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上,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必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此外,市、乡、村都要按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加大力度精减机构,分离富余人员。

7.农民要自觉学习农业科学技术,合理配置农业资源 农民由于缺乏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在选种、耕作、施肥、使用农药等方面要么重复投资,要么投资不到位,造成投入产出比少,收益低,增加了农民负担。可以具体组织村级开办图书馆,让农民多读科技书籍,还可以组织送科技下乡活动,让科学种田的方法通过有效的途径传给农民。同时,对农民自身来说,应该自觉学习现代的农 业科学技术,杜绝和减少浪费,以达到自我减负的目的。

(二)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

增加农民收入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的有效方法。农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会随之提高,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是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手段。我们应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来增加农民的收入。

1.鼓励发展“三高”农业和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经营收入(1)优化农业结构,扩大特色农业的规模生产

加大农业投入,贯彻落实有关农业农村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快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科技投入,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和农业信息体系的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基地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

努力提高畜牧业生产比重和产品品质。全面落实重大动物疫病的各项防护措施,促进畜牧业发展和保障畜产品安全。

(2)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引导工商业投资农场品加工业,形成产业化生产加工基地,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和农业积极效益。

(3)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大力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瞄准国内外先进又适宜农村资源条件发展的新品种、新技术,加快引进和笑话吸收。同时建立和完 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体系。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和质量安全与卫生监督管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鼓励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带动农民增收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宣传本地农产品优势,加强服务,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客商前来投资农产品加工业。

(2)加大对农产品生加工产业的投入,对加工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

(3)对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农产品原材料,要加强对农民的引导和推广,建立企业的原材料生产基地。

3.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激励农民自主创业

(1)积极引进外地农产品龙头企业、培育本地种养大户,引导农户进行土地流转。通过土地流转,充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有效促进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促使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有显著的提高。

(2)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就业机会。降低进城和就业门槛,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竞争有序、高效公平的开放劳动力市场体系,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总结:中国有史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发展在中国的经济体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能够有效的促进解决城乡差距。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是保证的国家正常运行的基础,更是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重中之重,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的发展,只有认真落实好三农政策才能够真正切实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易赟,梁飞;增加农民收入的财政政策研究;湖北财税;2003年12期 [2] 刘豆山;《农民增收的对策研究》;经济师;2003年02期

[3] 钟甫宁;《增加农民收入与调整经济结构》;农村经济;2004年03期 [4] 陈璐璇;《论增加农民收入的几点措施》;南平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重庆农民收入特征分析 篇6

关键词:重庆;农民收入;特征

1.研究背景

1.1 研究背景

2012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到2020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如何妥善处理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收入问题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部分。在今年召开的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指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重庆四代会上,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又好又快的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问题是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影响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以及影响全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问题,因此,切实有效稳妥地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是很重要的。重庆市又是西部经济发展的“龙头”省份,如何提高重庆农民收入对整个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重要。

1.2 重庆农民收入现状

重庆市作为我国的四个直辖市之一,近年来,无论是在经济发展还是社会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上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与其他三个直辖市以及东部地区相比,位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的重庆的农民收入还是比较低的,切实可行地提高重庆农民收入任务艰巨。

2.重庆农民收入特征

2.1 农民收入总量低,农民人均纯收入低

重庆市地处我国西南部,人口众多,根据重庆市201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重庆全市人口超过3300万,其中,农业人口为2000万左右,农村人口数量和比例都很大。因此,农民收入低的问题尤为突出。2013年,重庆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342元,仅仅为全国水平高出不到500元。收入水平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2.2 农民收入结构单一,科技在农民收入中的贡献度较低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重庆市农民收入结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种植业收入、养殖业收入、工资收入以及其它收入这四部分。其中,种植业收入占的比例不高,工资收入所占比例是最高的。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因为重庆人口众多,是我国主要的劳动力输出省份之一,多数劳动力外出务工。同时,重庆市位于我国西南,山地众多,无法有效地开展规模化种植业生产,也是限制其种植业收入低的一个原因。

重庆农民收入情况还有一个突出的特征,那就是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所发挥的作用较小,科技贡献度较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科技投入低,产品的科技含量低,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产量低。由于重庆山地较多,因此无法有效地开展规模机械化农业的发展,这也就限制了先进科技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再加之,无法引进更多的农业方面的技术人才,也极大的限制了重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3.重庆农民收入特征分析

3.1 与重庆的自然地理特征有关

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部,境内山地众多,地势起伏较大。基于山地地形,重庆无法开展大规模机械化农业,因此导致种植业收入低,从整体上,农民收入较低。

3.2 农民数量庞大,农民占总人口所占比例较大

2012年末,重庆市常住人口2945.00万人,比2011年增加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78.11万人,增加72.15万人。城镇化率56.98%,比2011年提高1.98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为10.86‰,死亡率为6.8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00‰。2012年末,户籍总人口3343.44万人,比2011年增加13.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26.19万人,非农业人口1317.25万人。

农民数量众多,且占总人口比例较大,农民收入问题影响层面广泛。

3.3 科技推动农民增收力度不大

重庆位于西部地区,科技发展缓慢,科技人才匮乏,科研成果较东部地区较少,这从根本上限制了其科技对农民增收的推动力度。加之,重庆山地众多,地形起伏较大,开展机械化生产作业难度较大。当地农民收入本身就低,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购买技术和设备,这也极大地限制了科技在农业方面的运用,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在解决技术方面,笔者认为,应该引进小规模山地农业作业的技术和设备,另外,还应当大力开展农村信贷,由政府牵头,为农民提供资金,购买先进技术和设备。政府应该大力引进人才和技术,提高本地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拥有更多的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民增收服务。

3.4 政策导向力度不够,缺乏农民增收的引导和激励机制

政府政策导向是提高好农民收入的重要力量。政府可以在政策、资金、技术等等各个方面为农民提高增收的保障和优惠。政府政策的导向直接影响到了农业发展的动向和农民增收的方向和策略,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民增收的数量质量以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导向作用对农民增收是很重要的。尽管近年来,重庆市制定下发多项惠农政策,但是,重庆农民收入依然很低。就其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可能是因为政策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的问题导致政策效果不佳,这就导致缺乏农民增收的激励。农民会对政策激励作出反映。

4.政策建议

4.1 大力发展山地生态农业

重庆市位于我国西南腹地,临长江,境内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属于典型的山地农区,适宜发展山地生态农业。山地生态农业既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避免出现传统农业对自然的破环,起到保持生态水土的作用。山地生态农业极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出现的废料,既保持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目前,在我国的江西省、福建省都在发展,效果突出,农民增收明显。重庆市作为西部经济发展的“龙头”地区,应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发展本地特色农业,拓宽农民致富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更好地发展经济,稳定社会。

4.2 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除了发展山地生态农业外,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方法之一。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鼓励外资进入城郊,使重庆农民不必到重庆主城区或是东部地区即可工作,获得收入,这将提高农民增收的积极性。

再就是鼓励农民发展农副产业,通过提高农副业收入,进而增加农民收入。以期通过发展现代化的种植业、畜牧业,进而提高重庆农民副业收入,从整体上提高重庆农民收入。

4.3 建立健全农民增收的引导和激励机制

在本文的第三部分中提到,重庆农民收入现有的特征与政府政策导向以及政府对农民的引导和激励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建立健全农民增收的引导和激励机制是合理有效提高重庆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大政策对农民的激励,从思想上,为农民增收提供引导和动力。

4.4 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先进技术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程度,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技术以及技术人才的匮乏是导致目前重庆农民收入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近些年来,重庆市各级政府加大了技术以及技术人才引进的力度,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重庆市,尤其是各级基层组织还是极度缺乏技术人才。因此,笔者认为重庆各级政府应在引进政策、方针和技术人才定位以及技术和技术人才管理方面有所改进,以便引进更多的技术和人才,为农民增收服务。

5.总结

本文先后通过分析重庆农民收入的现实环境以及重庆农民收入的主要特征,进而分析其存在的原因,为重庆农民增收得出相关政策建议。(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王仁发;重庆市农业现代化探析[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吴群刚,冯其器;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建构西部地区可持续的产业发展能力[J];管理世界;2001年04期

关于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的分析 篇7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在我国, 农业是弱势产业, 但同时, 农业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民更是占全国总人口的很大部分, 因此, 大力发展农业经济,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了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业经济与农村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 随着改革重心转向城市, 农民收入增长呈现速度放慢的趋势, 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农民收入增长减缓一方面会降低农民的购买力, 制约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国内总需求, 不利于国民经济长期的健康运行, 因此分析农民收入增长变慢的原因, 提出有效的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建议, 显得十分重要。

二、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工资收入, 是指农民受雇于单位或者个人, 靠出卖劳动力而获得的收入。第二类是家庭经营性收入, 即指农民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管理和筹划获得的收入。第三类是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是指农民作为金融资产或其他有形非生产性资产的所有者, 将其资金或者有形非生产性资产提供给其他组织或机构, 作为回报从中获得的收入;而转移性收入一般是指农民在再分配中所得到的所有收入。而在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分析中, 笔者发现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现代农业发展不足, 农民增收难。近年来, 我国很多地区都比较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 但总体来说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没有形成特色的产业优势,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仍不规范, 难以充分满足农民的需要。

第二,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足, 制约了农民收入增长。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方面可以使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在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 另一方面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减少了农村劳动力的数量,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从而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 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长期稳定承包权”的土地制度存在农户地权不稳定、产权不清晰等内在缺陷。而户籍管理制度使得居民与居住地之间呈现相对固定化的关系, 抬高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门槛, 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

第三, 政府对农村公共领域的投入与建设不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相比较而言的, 相对于城镇地区较为完善的公共领域建设, 农村地区存在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全、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技术发展不到位等问题, 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而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第四, 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设施都比较差, 农民接受教育的机会较少, 接受教育的程度也较低, 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农民文化素质低下, 不仅使农民缺乏创新精神, 减少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机会, 而且不利于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推广与应用, 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从而导致农民增收难。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造成农民收入增收困难的几方面因素, 笔者认为要提高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 可以从以下几点建议入手:

第一,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只有发展富民产业, 农民增收致富才有保障, 才可以建设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因此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拓展农业产业链条, 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和生态农业, 全面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 建立健全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增强农民的市场竞争能力, 提升农业整体素质以及综合效益, 形成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

第二, 改革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 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及依附在其上的社会福利制度, 打破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界限, 推动劳动力资源在城乡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扩大农户的经营规模。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导致了农户的小规模经营, 不利于土地的适度集中经营, 也不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业的发展。因此, 必须改革土地制度, 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程, 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水平, 从而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

第三,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公共领域的投入。首先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修建农田水利设施, 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加快推广农业生产的现代技术, 提高农业的生产率水平。其次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维护农民的生存平等, 稳定农村的社会秩序。同时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造与整治农村环境, 确立农村桥梁、道路、饮用水和卫生等公共品供给体制, 促进农村的发展, 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的工资性收入问题探析 篇8

关键词:农民,工资收入,措施

0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资性收入则是作为新生的源泉以及增加收入的主要动力,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民的收入可以持续增长,也是实现城乡建设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虽然农民工资性收入在发展当中会出现反复的问题,但整体发展趋势则是增长的态势,而在农民的大部分收入当中,工资性收入占的比重已经越来越高了,也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国家在近些年以来,已经采取一些措施支农惠农,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然而对于农民工资性的增收还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在现阶段的农民工资性收入当中,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亮点.这对增加农民的收入起到了很大的贡献作用,也是以后提高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渠道。

1 农民工资性收入的主要作用

近些年以来,虽然农民的收入增长发生了较快的增长趋势,然而对于农民的持续性增长收入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一般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可以分成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以及财产性收入等几个方面,其中,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是较快的,而其它收入来源的增长速度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通常情况下,家庭经营收入是作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所占的比重也是较大的,而转移性收入以及财产性收入在农民全部的收入当中的比重是较小的,并且增长缓慢。在农民工资性收入当中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农民在本地企业当中就业劳动所得到的收入。(2)在非企业组织当中所得到的劳动收入。(3)本地农村人口在外地所得到的劳动收入。当前,在各种农民的收入来源当中,增长势头较高的就是工资性收入情况,并且在农民的收入比重当中已经占到了一定的位置,逐渐有所提升。现阶段,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当中,加强发展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则是作为经济新阶段建设客观所存在的现象,并且符合发展的规律。由于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随着不断的大力推进,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建设当中与工业企业当中的作用就会越来越大,而农村的经济结构随着不断调整的二、三产业也会逐渐的发展起来,从而也就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向了非农产业,而在非农产业的转移作用影响下,土地配置等一些生产资源则会重新分配,其目的就是为了可以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而对于这些影响因素则是相互作用的,在影响作用下就会促使劳动力大规模的不断转向非农产业发展。也推动了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快速增长。

2 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意义

2.1 持续增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可以有效的提高人力资本的大量累积以及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

一方面,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则可以有效的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把土地资源作为唯一的生存条件,并且可以推动农民转向城市以及向非农产业转移,从而降低农民的数量,解决劳动生产率的问题和以及产业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工资性收入是和个人的基本技能、能力以及劳动力等的关系成正比,如果技能越高、劳动力越强,而所获得的收入也就越多。针对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从而也就加强了农民对技能训练以及职业培训等方面逐渐起到了学习的意识,此外,也扩大了人力资源的存量和投资,促进提高农民的收入。

2.2 由于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只有持续的稳定增长,才会利于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以及优化资源配置。

在农民的全部收入当中,工资性收入则是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只有快速的提高促进农民的收入才能充分调配起农民就业的积极性,并且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做好充足的准备,此外,也可以推动农村二、三产业大力的发展,让农村的部分劳动力可以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从而可以促进农村人口转向城市、转向非农产业,促进提高农民劳动生产率以及规模效益等。

2.3 由于增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则可以刺激大量消

费,从而也同步带动了增长财产性、经营性以及转移性收入等。因为只有增加了工资性收入,并且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才会大力增加经营性收入的获利范围,同时也为创造财产性收入奠定基础,提高转移性收入的支付能力,其终极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的整体性收入。只有通过持续增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才可以提高向边际消费的大力倾向,从而带动消费的不断增长,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有效增长,通过这一系列的增长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收入循环,而最终提高农民收入。

3 影响增长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关键因素

3.1 由于没有健全的劳动合同所以导致农民的收入没有稳定的保障,制约了收入增长。

在我国所规范的劳动合同制度管理中,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在通过大量的努力以后,在全国对这项基本制度已经建立起来。然而,对于当前的一些用工企业以及部分劳动者并没有对劳动合同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部分的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并没有与农民工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只是达成一些口头协议,而一些用工企业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并没有完善的内容规范,没有合理的规定,存在质量问题等。所以也就没有充分发挥出劳动合同的真正意义,机此外,所鉴订的劳动期限也给劳动者增加了不稳定的感觉,制约了工资的有效增长,从而也就损害了农民工正常的利益。

3.2 由于农民工的整体素质一般都较低,以及受到二

元劳动市场的严重制约,所以导致工资性收入没有持续的稳定增长。通常在农村人口的就业过程当中,只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工仅占到5%左右,高中文化程度一般在4.5%左右,而有22.25%的农民工是半文盲甚至达到文盲的程度。由于大部分的农民劳动力并没有受过一些专门的技术培训,有些受过一些培训的,也仅限于是手工作业。因为自身的整体素质并不高,而转移出去的大部分农民工也只能在二元劳动力市场,并且没有健全的劳动保护设施,所位于的工作环境也较为恶劣、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劳动,因此工资较低,存在不稳定性的问题。此外,因为还会受到户籍等一些管理制度的因素制约,所以农村劳动力在市场流动性的成本以及难度就会有所提高,阻碍了收入高工资的现象。

3.3 由于工会没有足够的管理力量,所以导致了农民的利益不够健全。

从工会的组织管理上来看,全国总工会再到地方工会,都在推行集体合同制以及劳资协商等,在部分企业和地方中都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且也发挥出良好的影响作用。然而从整体情况看,仍然会存在力度不够、进展缓慢以及不平衡等问题,而工资局面并没有彻底得到解决。此外,因为农民工自身整体素质以及受到封建思想因素的影响,对其应有的利益经常忍声吞气,没有进行表达,也就接受了低工资收入。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工在表达利益时,其渠道比较单一,从而也造成了农民工的利益无处诉求的现象,所以,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存在偏低,以及拖欠和克扣等现象是较为普遍的。

3.4 由于农民工的工资拖欠和克扣现象是非常突出

的,在根据社会劳动保障部的具体报告显示,在部分行业里是存在非常严重对农民工变相克扣工资以及拖欠问题,而部分用工企业还存在欠薪逃匿的问题,也是较为突出的。

3.5 因为社会保障与农村土地的管理制度仍然存在

不完善的现象,所以也就导致了农民对土地过分依赖等问题。目前,因为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而导致农民土地产权的关系也不是很清楚,因此,也就造成了产权权能不全,流转不顺畅等问题。由于农民并不可以完全的支配土地的使用权以及自由处置,比如抵押、转让、出租和入股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是不利于农民切断依赖土地的思想,反而成为农民可以脱离土地的重要束缚。此外,由于在农村并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所以农民也就得不到应享受的保障制度,原本收入水平偏低的农民,却无法调动外出务工,也制约了他们除了土地以外的收入。

4 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的主要措施

4.1 应建立完善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并加强顺畅流动。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由于改革会影响劳动力的流动政策,比如有户籍制度等,只有通过自由开放的劳动制度从而才会减少在市场之间流动的成本,有效的提高农民劳动力广泛的流动性。(2)形成多层次化和全方位的社会就业系统,加强提高劳动力自由市场的开放流动性,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提供劳动指导、信息和咨询等一系列的介绍服务,从而可以降低因盲目转移所带来的成本。(3)必须全面规范劳动力市场,应以法制化进行管理。

4.2 应提高人力资本的拓展途径,从而消除制约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问题。

积极加强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一方面应增加对农村教育事业投资的力度,提高教育条件,同时也应建立较为完善的监管制度和教育投资,建设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础工程。另一方面,对农民工应进行充分的职业培训以及就业技能,可以通过社会和政府力量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开设不同的技能培训班,从而提高农民工的劳动力要求。

4.3 对于劳动关系应逐渐的加以规范,通过劳动合同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应消除限制农民工就业的要求,从而构建城乡建设一体化的劳动就业市场。要顺畅流动农村劳动力,把户籍改革的任务继续深化,让农民工在城市里一样有住房,一样有就业保险,子女可以上学等方面的公平待遇,并且进一步提高农民工劳动的收入待遇。针对那些拖欠和克扣农民工资的问题,必须要进行全面的整治,从而确保他们可以按时的领取足额工资。

4.4 对于农民工就业必须要加强提高对劳动合同的

制度管理,作为工会必须要发挥出重要作用,合法合理的维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

(1)农民必须要提高对签订劳动合同的意识,而作为用人企业对农民工也要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内容,明确权责的劳动关系。(2)企业必须要加强稳定劳资关系,给农民工带来一定的归属感,并且确保工资可以正常的持续增长。(3)工会组织应健全完善,组织农民工加入到工会当中,加强宣传力度,正确积极的引导农民工加入到工会团体当中,并有组织的进行谈判和维护自身的权益,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压力,促使企业和农民工之间的劳动关系平等合理化。

5 结论

总之,由于提高增加农民工资性的收入是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虽然农民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劳动力市场存在分割不均的问题,社会保障性制度不够合理,劳动合同不够完善等因素,这些问题的存在仍然会制约着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不能快速的增长,对此,我们必须要提高增强农民的整体素质,完善建立农民劳动力市场,加强提高社会保障性制度,管理劳动合同等相关措施,从而提高我国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这也是作为最为有效的手段途径。

参考文献

[1]杨云善.农民工资性收入变动趋势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1(1).

[2]程国栋.我国农民的财产性收入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2005.

[3]赵丽.中国农民工资性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农民收入问题 篇9

关键词:农民收入增长,金融支持,农村金融发展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 是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关键,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金融的支持, 逐渐完善农村金融体制, 增加对农村的金融支持,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一、农户收入与支出水平与结构分析

调研对五个行政村进行了调查走访, 发放了调查问卷, 调研对象包括24家涉农企业、个体户和553户农户, 涉及人数2千余人。

(一) 农户实际收入水平与结构分析

1. 农户收入水平情况

农户的收入状况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当前农村的经济水平, 以下是根据金融问卷统计出的农户收入数据。根据统计结果, 调查农户人均收入为3575.71元、5357.14元、8928.14元、18750.28和28571.42元, 分别占到了所有农户的11.46%、25.87%、36.46%、18.4%和7.81%。根据2013年统计年鉴的数据, 农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为8896元和26955元。调查地区农户收入水平同比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收入水平, 但是低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

2. 农户收入结构分析

数据来源:根据金融问卷统计 (此处人均收入以户均人口计算)

调查地区人均收入3575.71元, 即样本中收入最低的农户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与养殖业, 部分来源于进城务工。人均收入为8928.14的农户收入则主要来源为种植、养殖和进城务工。随着收入的上升, 外出打工以及做生意所占的比例增大, 这里的生意指小型零售业等。人均收入为13392.85元的农户收入只有16.67来源于种地。在收入较高人群中, 乡镇企业占了绝大部分比例, 为样本数的53.36。特别当人均收入达到28571.42元时, 种地的农户数量只占13.33%。收于人口老龄化等原因, 多数从事农业生产的为50岁以上中老年人, 而多数20-30岁人群更多选择进城务工、经营小生意等方式。因此在家从事耕种的农户越来越少, 这是近些年来在农村值得关注的显著变化。特别是前几年, 甚至每村都有几户的农田被闲置、果树等被砍等现象。随着政府及时出台了减税免费、种粮补贴等一系列的惠民政策, 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逐渐改善了农田闲置这一局面。此外,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伴随着外出打工的人增加, 回乡创业的年青人数也有了增加, 在有了一定积蓄后, 有些农村青年尤其是具有相对较高的知识水平的一些人, 看到了新农村发展的契机, 选择了回到农村, 发展创业, 因此在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乡镇企业的数量较以往有了增加, 且收入水平均较高。

(二) 农户支出水平与结构分析

通过对不同收入下农户消费支出项目--各种消费 (平均) 支出及比例的数据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但仍然存在生活较困难人群。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 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 50-59%为温饱, 40-50%为小康, 30-40%为富裕, 低于30%为最富裕。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首次降到40%以下,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农村居民的总体收入和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调查地区户均收入15000元以下这部分人群基本处于贫困状态, 说明仍然存在生活水平较为贫困的群体。

2. 生产经营的支出所占比例在农村居民支出中所占比例较大, 且在高收入群体中呈现上升趋势。

对于低收人群来说种子、化肥、农机具的购买和维护的支出较高, 而对于以进城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村居民中, 由于务工基本不需要上述支出, 同时也不需要进行经营性投资, 所以生产经营支出所占比例较小, 而随着收入的增加, 这一部分人群的收入中主要来源包括小生意和乡镇企业, 而这都需要进行经营性投资, 所以这一部分支出比例明显增加[1]。此外, 对于多数农村居民来说, 医疗和教育支出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仍然比较大。

二、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

(一) 农村居民收入以传统农业和进城务工为主

通过农户收入状况分析, 可以看出:

第一, 农户收入较低。农户的收入渠道往往只有务农和外出务工。对于传统农作务种植的农民来说, 由于产品附加值较低, 所以收益不大, 且由于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和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动等原因, 收入又不稳定。。而以进城务工为主要收入的那部分农民来说, 又由于受技术、知识等原因, 几乎都是从事体力劳动, 收入不高, 且对于年龄较大的人来说难以承受, 因此总的来说农民目前的收入较低。

第二, 农户收入渠道有所拓宽。在和以往调研结果相比较, 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中个体和中小企业经营所得的比例有较明显的增加。对于创业的年轻农民来说, 收入比种地和进城务工高得多, 且不需背井离乡, 在保持较高收入的同时还兼顾照父母和子女。对于金融机构来说, 进行产品创新, 满足这部分融资需求, 风险较低, 对于农民和金融来说都是有利的, 而且还可以斛决多种社会问题。

(二) 农户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在调查中发现, 农户资金需求的风险较高, 农业面临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导致农户的收入不是持续稳定的, 所以农户有时候需要借入资金维持农耕的正常运行农户的金融需求最主要的是能及时获得金融资金, 而农户想要申请贷款存在着不少困难。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的贷款政策, 但是审核程序严格、周期长。而从农户贷款分析中我们发现单个农户对资金需求量不大, 资金周期往往都在一年之内, 这与农户金融需求特点是矛盾的。政策的可执行度不高, 如对农户信用等级认定的标准, 在现实操作中就显得比较困难。这一系列的原因, 致使不少农户很难及时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农户的金融需求难以得到及时满足。

(三) 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多种经营”贷款满足率低

县域农村金融市场主要以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为主, 商业银行在乡镇没有分支机构, 农村金融服务缺少竞争。同时, 农村融资渠道狭窄和贷款品种少, 贷款仅能满足农民一般的种植、养殖需求, 与目前农村多元化发展很不相称。特别是缺少针对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金融产品。另一方面,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乡镇企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资金得不到有效满足, 农民增收潜力受到制约[2]。

三、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对策及金融支持建议

(一) 政府要充分发挥服务职能, 提高农民收入

1. 政府要设法增加农户农业收入。

要政府从多方面入手, 引导、帮助农户种植一些高产值的作物, 发展新型现代农业, 帮助农户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第一, 政府对于较新的技术和产品, 政府可以免费向农户发放或进行技术培训, 达到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的目的, 以此来促进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提高农户收入。第二, 政府要加强生产资料市场的管理, 加大农资市场监控, 应采取经济的、法律的和有效的行政手段, 减小农资价格波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第三, 要加大对农户购买生产资料直接补贴的力度, 提高补贴标准, 扩大补贴覆盖面, 设法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

2. 降低教育成本, 减轻农户负担, 继续推进农村医疗改革。

非义务教育费用对于农村家庭来说仍然负担较重, 政府应该继续致力于进行教育费用改革, 开创多种教育贷款模式, 使知识服务农村, 促进教育与农村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二) 增加农民收入渠道, 加强农民职业培训

1.当前农户收入渠道主要是打工收入和务农收入, 收入渠道相对单一, 限制了农户的收入水平。政府应当认真落实促进农民减负增收的政策措施, 努力增加种养业、林业收入, 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2.政府应加强对农户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使农户的谋生手段多元化、高级化, 拥有更多的从业选择, 获得更高的收入。

(三) 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

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促使金融市场实现良性循环, 反之则不利于金融的发展, 在某种层面上会出现金融抑制现象。

1. 切实维护好农村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 培养农村金融机构的积极性。

健全法律制度体系。降低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门槛, 打破正规金融机构的垄断格局, 活跃农村市场竞争, 促使各部门在竞争中快速发展, 优胜劣汰。

2. 加强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有效满足农民多层次金融需求。

对金融机构支农服务提供优惠政策, 推动和规范农村小额信贷。小额信贷已被证明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和金融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农村地区市场脆弱, 政府要适当干预, 维护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 要规范政府行为,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银行要构建完善的小额信贷体系, 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 既要严防负责人的寻租行为, 又要对贷款农户信用状况全面考察, 保证银行资金的安全, 银行要切实做好对农村地区支持工作, 保障农村信贷资金的充足性。

3. 发展多样化的民间金融组织, 适当引入竞争机制, 有利于河南省农村金融体系的健全和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

发展农村租赁公司、农村贷款担保公司、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公司等, 降低民间资金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门槛, 在监管当局的指引下, 吸引更多的本土和外来资金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提高资本运作效率[3]。

作者简介:

张文娟, 女, 1980年1月出生, 汉, 辽宁省葫芦岛人,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金融系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学。

参考文献

[1]黄伟, 农村金融需求状况调查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2 (07) :6-10.

[2]崔玲, 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现状调查与金融支持对策[J].西部金融, 2009 (02) :45-49.

农民收入问题 篇10

农民人均纯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四大块收入构成[1,2]。桂平市近年工业和城镇化水平有较快发展, 农民就地或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 工资性收水平不断提高。但在对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进行分析中发现, 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由表1可见, 2009—2012年桂平市农民均纯收入由4 241元提高到2012年的6 867元。此外, 工资性收入占43%, 而家庭经营性收入占50%左右, 2012年达到3 41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50%来自家庭经营性收入。

2 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

桂平市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 主要来源于农业种植、畜牧业、渔业、林业和非农产业。

由表2可见, 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从2010年到2012年都以2位数增加, 其中农业种植业、畜牧业、非农产业所占比例较大, 几年来仍处于一个较高的增长水平。尤其是农业种植业的收入, 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40%以上, 非农产业收入呈逐年较大幅度上升较快的发展势头, 2012年非农产业收入超过了农牧业收入, 是农民增收速度快, 发展潜力大的产业。但是影响农业种植业、畜牧业、非农产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化水平不高, 产业链条不长, 缺乏带动力强的农业加工企业, 农民多是出售原材料获得收益。二是从事家庭经营人员科学技术水平不高, 大量有文化的青年人外出到城市、企业务工, 留在农村多为中老年人, 普遍文化水平、科学技能不高。对良种使用, 新技术推广应用, 新的经营理念接受不快、理解不深, 习惯于传统的耕作模式和管理方法, 难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相适应[3,4,5]。三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3 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对策

3.1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一是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元服务主体, 扶持农民合作组织开展规模化经营, 规范化建设和有效与市场对接, 成为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致富的桥梁和载体。二是扶持和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发展与企业相适应、相配套的优质高产高效原材料生产基地建设, 让农民参与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让农民从中获得更多效益。三是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力度, 鼓励农民通过互换、转包、入股等形式将承包的土地向大户、家庭农场, 农民合作社以及农业企业流转, 为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提供扎实的基础和有力保障。

3.2 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的核心就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 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 就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不断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家庭经营收入必须依靠科技支撑。一是加大技术集成, 发挥多种技术叠加的综合效应, 大力推广良种良法, 良种使用率要达90%以上。大力发展推广农业机械化, 着重开展农机农艺结合技术研究、示范应用和推广, 减少农业投入, 降低成本。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设施农业。通过加强农业项目建设, 用现代物质条件去装备农业, 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 发展农业。加快设施农业建设的步伐和力度, 提高农产品的品位、质量、产量和效益。三是发展地方特色农业。主要把优质米、桑蚕、木薯、中药材以及生猪、家禽等具有地方特色明显的产业向品牌化发展, 把产业做大, 产业链条拉长。

3.3 发展非农产业

近年来, 随着城市建设, 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 农村生态环境、卫生环境、交通设施明显改善和美化, 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农村服务业发展很快。农村从事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农村服务业的人员快速增加, 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2012年非农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872元, 超过了牧业, 成为桂平市农民增收的突破点。

3.4 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

现代农业的生产、管理方法, 需要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工作, 努力打造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农技队伍和新型农民, 掌控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经营和管理农业, 农业和农村才能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现代化农业才能推进、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任丽烨.咸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2]胡昌建.广西农民家庭经营收入问题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 2011.

[3]覃章艳.新时期农民增收问题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 2012.

[4]仲伟来.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影响因素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 2012.

发展精致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 篇11

【摘 要】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市场经济竞争的不断增加,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出现了巨大的商机,于是依托传统农业,发展综合性、有特色、商品化的精致农业应时而出。它不仅改变了农业经济增长的模式,解决了农业发展面临的许多问题,而且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本文从精致农业的定义、必要性、措施、意义入手,对精致农业发展进行阐述,以期促进精致农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精致农业;农民增收;传统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基础不劳不足以稳定发展,基础不丰不足以带动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人民经济收入不断增加,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人们不在停留于解决温饱,而是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物质的档次、精神的享受以及亲临的感觉。传统农业走入市场经济,虽然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但是远不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于是精致农业应时而出。

1.精致农业的定义

精致农业是综合性、有特色、商品化的农业产业体系,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新模式的运营管理模式,凭借新市场发展需求,以生产高品质、高标准、高科技、无污染、无公害的农产品为依托,向加工、包装、销售等领域横向发展或旅游、观光、采摘、种植等领域纵向发展的现代农业形式。精致农业不仅可以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农业效益,扩大发展空间,优化生产要素,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农产品的附加值,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2.发展精致农业的必要性

(1)随着农业耕地的不断减少,传统农业由于过度依赖化学药品、种植技术不科学对土地、水文、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与污染。有的长期耕作使得原本适宜务农的地区不再适合,需要改变原有作物种植的方向。粗放式的农业经营模式限制了农民经济的收入,拉大了城乡差距,大量青年劳动力进城打工,务农劳动者的新生力量出现断层,一系列的三农问题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农业市场经济的竞争也给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不能仅依靠简单的、传统的劳动耕作作为农业发展的出路。

(2)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农民或是农业工作者、投资者将农业与科技联系起来,不仅省去了繁重的体力劳动,节约了人力资源,还将农业资金集中运用,结合高科技,从农业生产过程入手增加农产品以及农业产业链条的高附加值。

(3)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却不断被曝光,人们开始追求生活品味与食品安全,绿色无污染、有机的农产品出现了较大的购买市场。于是,促进农产品良性循环,保障环境生态,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卫生标准,绿色食品开发的精致农业则成为必经之路。

(4)农产品供给大于市场需求、加工产品与原料农产品价格的收入差额,促使减少丰产滞销,高附加价值的农业加工品出现了广阔的天地。

(5)精致农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不仅为农村青年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还促进人才能力的发挥。走精致农业道路可以留住务农年轻人,让他们专心推动家乡经济发展,活化乡村农业经济,还可以带动人潮流动,促进消费,同时还能保留乡村中的传统工艺,将我国的精神文化瑰宝代代相传。因此新时代农民必须走新型农业道路,促进农业、农民、农村的生存与发展。

3.发展精致农业的措施

3.1旅游休闲农业

精致农业中的旅游休闲农业是将农业发展成为集果品采摘、花季欣赏、乡间情趣、民俗度假、渔场垂钓、农村文化体验于一身的观光、考察、采摘、体验、休闲、疗养、餐饮、娱乐的旅游休闲农业。发展旅游休闲农业不仅是体现优势、规模种植、合理布局、优化品种、产销一体、生态环保的生产经营模式,而且还是使农业转身成为第三产业中发展极具特色的服务旅游项目。

3.2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就是依靠管理与品牌,建立品牌开发方便、卫生、快捷的食品加工等相关业务,依托安全种植,推行不用化肥、不施农药的农业标准化生产,以品牌农业带动农业升级、延伸精致农业与品牌农业的产业链条。在生产过程中引进先进的技术、精良的设备如分子层级基因选种,机能性益生菌与活化抑菌素、生物性农药与肥料开发、疫苗开发与筛检技术;在管理过程中注意无毒有机农业的宣传,推动农业专区扩展群聚效益、加强农产品认验证管理。推进现代农业交流与合作、推动小地主大佃农扩大规模效益。强化农业科技研发成果管理制度,建构产学研合作环境及配套措施。进行农业科技研发成果盘点分析与专利布局。在市场销售过程中,利用农场及大面积休耕地建立专区,成立物流中心系统。通过产品理货、配销、提升经营效率,建立品牌。拓展安全农产品行销通路,运用资通技术推动远端服务行销,辅导农夫市集,企业认购及电子商务、便利市场、建构多元化销售通道,开发特定人群市场。在研发过程中注重非化学性防治技术、资财及肥料放入研究,开发环控调节、绿能及高效率生产体系导入自动化、遥控技术及技能等系统。

4.发展精致农业的意义

发展精致农业不仅可以促使农民职业专业化发展,把农民变成一项职业,而且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拉动我国第二、三产业经济的增长。精致农业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改变和农业产业多元化,减少了农民老龄化以及新农民培养断层等现象,解决了农业安全和农民收益的矛盾,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精致农业还可以增加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节能减碳、发展绿色能源、保护生态。根据不同的客源需求,开发多元主题的精致农业,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还增加一个修身养性、愉悦身心、沟通感情、体验学习、享受美食、缓解压力的休闲度假场所。

【参考文献】

[1]刘晓.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11).

[2]于艳红,赵淑华.如何减轻农民负担 增加农民收入[J].科技致富向导,2012,(2).

农民收入问题 篇12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农民收入,劳动力价值

0 引言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 在这期间, 农村取得了巨大的变化, 使农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变成2007年4140.4元;使温饱以下的人数从2.5亿变成了1500万。但近年来, 农民的收入增长放缓, 农业基础地位不稳定, “三农”问题再次变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此时再深入研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研究提高农民收入的新的理论依据, 对“以人文本”和谐社会建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劳动价值论理论概括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为揭示商品内在矛盾的科学理论, 它所揭示的市场经济规律是指导我们认识和解决现实解决中出现的新问题的指针。

1.1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从商品入手分析了它所具

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因素, 并且把这二因素与劳动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结合。提出人的具体劳动和物质资料是形成使用价值财富的源泉;人类的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财富的唯一源泉。生产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生产资料不创造价值, 只是价值创造和形成的必要物质条件。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价格是价值的外在转化形式, 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原则[1]。价值的创造、实现和分配分别发生在生产、流通和分配领域。

1.2 劳动价值论的灵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他的唯物主义

历史观在经济学上的具体体现, 强调劳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决定要素, 劳动创造人类自身, 劳动创造价值。价值是从社会角度对单个商品生产者所作出的评价, 是单个商品生产着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2]。劳动价值论本质上是一个为人类发展而设置的评价体系, 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 同时也是劳动人民的价值观, 研究劳动价值论, 必须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2 农民收入低于劳动力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 农业经历了“黄金时期”的发展, 农民收入迅速提高。此后, 由于“三农”问题解决的滞后, 农民的收入又回到增速递减的境地, 国家的粮食安全受到挑战。我们不能把这些问题的原因简单地归于管理制度跟不上, 深层次的原因是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导向问题, 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以来, 社会各界都热衷于追捧西方经济学, 鼓吹要素价值论, 流行金钱万能思想, 藐视劳动, 看不起劳动者[3]。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 社会主义是商品经济, 其基本理论就仍然适用。农民的收入主要由农业收入和农民“打工”收入组成, “打工”收入就是劳动力价值转化形式—工资, 农民的农业收入可以理解为农民在农业上劳动力价值转化。这种“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再生产这种特殊物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而长期以来, 在政府主导性的、不完全的市场经济、处于体制转轨期的中国, 由于制度的安排和战略的选择必然带有利益导向, 农业成为了“口号”, 农民成为了即失利益者[4]。农民收入由于交换的市场主体不对等远远低于其劳动力价值, 没有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但是他们的劳动价值却是巨大的, 体现在改革开放之前完成国家工业化 (公有经济) 的初期阶段原始积累;开放之后又通过农民工完成对非公有经济的原始积累。

3 提高农民收入的几项建议

要在意识形态上重树“劳动光荣”的观念;要在生产中保障农民公平的经济待遇和公正的政治待遇, 使农民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主体;要在流通中营造一个开放、有序、统一的市场环境;要在分配中始终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初次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3.1 纠正重工轻农思想, 给农民平等的政治经济权力不能从

思想上把经济发展等同于工业的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并且农业的多功能性还决定了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功能, 还体现旅游、环保和生态等社会功能。这都需要还农业、农民一个平等的地位, 使农民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具体要做到这三个方面: (1) 加强农民组织化建设, 可以在农民自愿的基础探讨符合农民利益的多种组织形式。农户的分散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宏观指导, 缺乏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机构[5]。因此, 在市场竞争中, 农民与地方政府和其它利益阶层在相互博弈中, 总是处于弱势, 这本身就违背了市场经济中的公平、平等竞争原则。 (2) 加大对农村的资源配置, 强化土地制度改革, 给农民长期的土地经营权力, 并能转让受益, 从而让更多人拥有财产性收入。市场经济本身可以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 但这种优化都基于起点是要公平, 否则会由于资源占有使用数量的差异而出现收入的“马太效应”,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3) 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 维护农民工的基本权力, 让更多的农民流向城市, 这样农业的生产效益会随着规模经济和人均占有资源数量的增加而大大提高。因而转移剩余劳动力就成为了关键, 但要使劳动力生产要素根据市场的规律自由流动, 就必须消除二元户籍制度和二元福利制度[5], 加大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 改变在相互博弈中的弱势地位。

3.2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协调好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我国

是社会主义国家, 最终要建立和谐社会, 实现共同富裕;农业经济是集体经济, 这都决定了分配方式应该是按劳分配。但农业也需要产业化和市场化, 进而按生产要素分配也是必备的分配原则。同时我国劳动力十分充足, 农民、农民工除了自身劳动以外所支配的要素资源非常有限。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但当前很多地方为了调动生产要素参与的积极性, 在实际分配上采取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 结果产生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严重不协调, 贫富差距拉大[5]。因此, 要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去分析、解决这些问题, 要让人民充分意识到生产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劳动在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这样才能调动最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3 强化国家财政的支农导向市场经济就需要按价值规律办

事, 中国的粮食价格就应与国家价格保持一致, 但实际上中国粮食价格是低于国际价格的, 这违背了国际价值规律, 这就需要政府用财政去补差价。不仅如此, 还要去补国外的农业补贴超出国内的差价。同时农村, 农业, 在市场经济当中它是弱势的, 对于一个弱势的行业国家是有责任的, 因为他提供了所有的社会最基础的物质供给, 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是需要有政策性的调整, 给予农民等量劳动带来等量报酬。政策主要有: (1) 对农业的财政投入, 投入的范围和重点因集中在那些“外部效应”较强的且“市场失灵”的领域, 诸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与推广,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等[6]。 (2) 对基层政府的财政支持, 加大中央政府对地方基层政府财政的投入, 使基层政府不需要通过向农民摊派或以费税的形式敛财作为自身财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3.

[2]常慧, 李佳.用劳动价值论重新申时农民工工资定价问题[J].北方经济.2008[.9]:77-78.

[3]舒宏伟.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重要现实意义[J].法制社会02008.9[上]:360.

[4]郑文兵, 胡强强.我国现阶段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的一点研究思考[J].农业经济.2006[.4]:69-71.

[5]夏晓燕.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探讨[J].市场周刊.2006[.4]:12-14.

上一篇:新闻报道如何接地气下一篇:心血管疾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