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问题文献综述

2024-08-08

收入分配问题文献综述(精选4篇)

收入分配问题文献综述 篇1

摘要: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在理论与实证层面均存在很大分歧。本文以金融发展为焦点, 对国内外关于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文献进行梳理, 并作出简要评述。

关键词:金融发展,收入分配,效应

一、引言

自从库茨涅兹 (1955) 提出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倒U关系以来, 经济学家从多角度研究了影响收入分配的主要因素, 但却未对收入分配中的金融影响因素给予足够重视。Greenwood and Jovanovic (1990) 《金融发展、增长和收入分配》一文的发表, 揭开了从金融发展视角研究收入分配的序幕。本文以Greenwood and Jovanovic (1990) 提出的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倒U模型为基础, 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 探讨收入差距形成中的金融影响因素。

二、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的关系

关于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都始于同一个假定前提:获得金融服务的机会以及贷款支持是个人收入提高的必要因素。从金融角度而言, 个人享有金融服务机会的不均等直接导致收入差距的分化, 并进一步加强初始财富禀赋的分化状态。从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证文献来看, 关于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尚无定论。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可能存在的四种关系: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倒U型关系、金融发展降低了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扩大了收入差距以及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不显著, 都得到了理论及实证研究的支持。

(一) 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倒U关系

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倒U型关系指的是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 金融发展会拉大收入差距;当金融发展达到发达阶段时, 金融发展会降低收入差距。因此, 伴随金融发展, 收入差距呈现库茨涅兹曲线的形状。Creenwood and Jovanovic (1990) 认为, 建立金融中介要支付固定成本, 个人享受金融服务也要求财富达到“门槛水平”。经济不发达时, 金融中介亦不发达, 只有少数财富积累达到“门槛水平”的富人才能享受金融服务带来的高收益率, 因此金融中介不发达时收入差距会拉大。当金融中介比较发达时, 更多的人也通过财富积累达到“门槛水平”, 从而可以通过金融中介提供的服务获得更高的收益率, 收入差距随之缩小。因此, 收入差距随金融发展内生形成Kutznets曲线, 即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关系服从倒U型的轨迹。如果金融中介内生于经济增长过程之中这一前提成立的话, 则GJ模型关于收入差距变动规律的探讨是在库茨涅兹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 对库兹涅茨假说 (即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倒U型假说) 的一种扩展。在该模型中, 金融中介要求的“门槛财富”是经济发展初期收入差距扩大的关键所在。

Banerjee and Newman (1993) 认为, 在金融市场不完美的情况下, 初始财富禀赋的不同成为个人职业选择的决定因素。由于借款时需要提供抵押, 所以穷人就无法通过贷款渠道筹集到足够的财富进行投资, 只能变成工人, 而富人可以进行投资变成企业家。因此, 初始的财富分配将具有长期的收入分配效应, 富人和穷人的收入差距长期存在。如果一个社会的金融体系比较发达, 金融市场完美, 则穷人容易借到所需的钱进行投资, 那么穷人和富人的收入差距会逐渐缩小。从Banerjee and Newman的分析可知, 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

Aghion and Bolton (1997) 通过建立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的理论模型, 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初始的资本积累过程有加剧不平等的效应, 但是在后期将逐渐减小收入不平等的差距。当资本积累率足够高时, 经济体将达到稳定的财富分布状态。这样, Aghion和Bolton的模型就内生产生了收入分配的Kutznets曲线, 其中资本积累的滴流效应可以为Kutznets曲线提供一种解释。在Aghion and Bolton (1997) 中, 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作为资本积累的滴流效应机制的补充, 能够提高经济绩效, 但政府的再分配政策若要对长期的收入分配状况和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则必须成为长期性的政策。

Lloyd-Ellis and Bemhardt (2000) 也基于职业选择角度得出了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关系。与Banerjee and Newman (1993) 及Aghion and Bolton (1997) 不同的是, Lloyd-Ellis and Bemhardt (2000) 假定社会成员在作出职业选择之前就了解自己的潜在企业家才能。因此,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 由于金融体系不发达, 个人拥有的初始财富禀赋是职业选择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那些能继承大量遗产的富人有能力进行投资并选择收益率高的项目;而初始财富禀赋少的穷人只能沦为廉价的劳动力, 从而财富禀赋的差异直接导致收入差距的加大。在经济发展后期, 个人拥有的企业家才能将成为职业选择的第一要素, 因为此时由于金融发展导致越来越少的人受到融资约束而且较高的工资也使得大规模投资的收益率下降。因而, 收入 (财富) 差距随经济金融发展而呈现倒U型的轨迹。如果个人能力分布是有偏的, 则企业家才能对于财富分配的重要性将在经济繁荣时上升而在经济衰退时下降。

Matsuyama (2000) 从利率和信贷市场均衡的角度研究了收入分配的演化。Matsuyama指出, 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经济中不平等现象将长期存在, 而生产效率或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经济收敛于完全平等的稳定状态, 与Aghion and Bolton (1997) 的结论类似, 富人的投资最终会把穷人拉出贫困陷阱, 从而实现共同富裕;但富人拉动穷人走出贫困陷阱的内在机制不同。Aghion and Bolton (1997) 认为, 当富人资本积累足够多时, 引起均衡利率下降从而穷人也有能力贷款投资, 因而走出贫困陷阱;而Matsuyama (2000) 认为, 富人会持续贷款从而使均衡利率提高, 这会加快借款者 (穷人) 的财富积累过程从而有利于穷人走出贫困陷阱。

Townsend and Ueda (2001, 2006) 在GJ模型的基础上, 在一个动态模型中详细讨论了金融深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其演化路径, 进一步印证了GJ模型的结论。TU模型的主要贡献在于研究方法上, 首次在研究模型的定性和定量特征后, 引入实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为厘清二者关系提供了一个基本分析框架。他们应用泰国1976-1996的数据进行检验, 发现伴随金融深化, 收入不平等现象加剧。这是因为, 在严格限制人们自由进入金融体系的条件下, 金融发展只有利于少数人, 因而收入不平等也在加剧。

从实证层面来看, Hossein Jalilian (2003) 用跨国面板数据研究了金融发展、收入不平等及贫困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伴随金融发展收入差距呈倒U变化, 并计算出金融发展水平导致收入差距趋势变化的拐点水平是40%。乔海曙 (2009) 和肖燕飞 (2009) 认为, 金融资源在城乡的空间配置随着金融产业的成长与发展深度而呈阶段性变化, 进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发生变化。金融发展和收入不平等之间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胡宗义 (2010) 运用非参数检验方法也发现, 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二) 金融发展降低了收入差距

Paul Holden Vassili Prokopenko (2001) 研究认为, 在宏观经济稳定的条件下, 金融发展能够促进贫困率降低不仅仅是通过促进经济增长为穷人创造就业机会, 而且金融发展为贫困家庭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也是一个重要原因。Shankha Chakraborty and Tridip Ray (2003a) 认为, 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有助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化, 因此, 全社会的传统部门比在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下更少, 收入分配状况也更好, 即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有利于降低收入分配差距。

从实证层面看, 学者们通过实证数据发现, 金融深化能够减少贫困人口所受到的信用约束, 这有利于贫困人口选择高收益率的投资, 从而提高低收入人口的平均收入, 这一研究结果证实金融发展对于穷人收入的提高具有更大的作用, 从而强调了金融发展对穷人的重要性 (Li, Squire and Zou (1998) , Clarke, xu&Zou (2003) , Patrick Honohan (2004) , Demirguc-Kunt and Levine (2007) 等) 。

(三) 金融发展扩大了收入差距

Galor and Zeira (1993) 认为, 金融中介不发达时, 利用金融中介的成本将会比较高昂。穷人的初始财富禀赋达不到利用中介的门槛水平从而得不到金融支持, 富人则会方便地取得融资从而获得高收益率。因此, 金融抑制状态强化了初始的收入差距并阻碍了收入差距的改善。Mookherjee and Ray (2003) 指出, 金融市场不完美时, 初始的财富分配会影响稳态的收入分配。当初始收入差距较大时, 经济绩效较差, 均衡的收入分配差距也较大。De Gregorio and Kim (2000) 认为, 金融市场的不完美使穷人面临人力资本投资约束从而会扩大收入分配差距。与此相似, Cagetti and De Nardi (2005) 的分析表明, 由于存在信贷约束, 企业家的初始财富决定他的投资规模, 这样, 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会扩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Maurer和Haber (2003) 认为, 金融发展与深化并没有使穷人得到更多的金融服务。金融服务, 尤其是信贷服务依然只是针对富人和具有某种政治联系的企业, 并提高了他们的相对收入。金融深化以牺牲低收入者、中产阶级的利益为代价, 增进了高收入者的福利。

从实证层面来看, 金融发展扩大了收入差距的观点主要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实证支持。我国的“城市偏向型”金融发展战略导致了城乡金融规模与效率差异的进一步加剧, 从而也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楼裕胜 (2008) , 翟立宏和徐志高 (2009) ) 。章奇等 (2003) 发现控制其他因素后, 以全部国有及国有控股银行信贷水平所衡量的金融中介发展显著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温涛等 (2005) 发现中国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

(四) 金融发展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

国内部分学者认为, 金融发展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可能是不显著的。陆铭、陈钊 (2004) 有关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表明, 我国金融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尹希果、陈刚等 (2007) 发现, 在我国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 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均不为同阶单整变量, 从而否定了二者之间长期均衡关系的存在性。

三、结论与启示

迄今为止, 有关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正在逐步引起经济学家的重视, 但对于二者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 学者们可谓见仁见智, 并未形成统一的定论。但考察既有文献可以发现, 大多是从国家层面探讨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 由于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金融发展差距较大, 在国家层面成立的结论, 在区域层面未必成立。另外, 就国内外学者采用的实证方法看, 基本涵盖了目前流行的各种计量方法, 如最小二乘法、面板数据、VAR (向量自回归) 、非参数估计等。但各种计量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性, 对于数据也有不同的要求。计量研究方法及实证数据的缺陷为实证结论的分歧提供了一个可能原因。

在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上, 仍存在需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一) 建立能够综合反映金融发展五项职能的金融发展指数, 这是进一步研究的难点和关键之处。现有的金融发展指标并不能准确衡量金融发展水平, 从而导致实证研究存在严重的缺陷与误导, 这也是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

(二) 更注重微观基础的理论模型。既有的理论研究以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制度为背景, 没有考虑国别差异及地区差异。因此, 进一步的研究应探索建立金融抑制背景下的理论模型, 从而为发展中国家的实证研究提供依据。

(三) 从研究方法看, 实证分析仅能反映变量间的统计关系, 却没有就金融发展影响收入差距的机制进行深入剖析。因此, 进一步的研究要从金融发展影响收入分配的具体机制方面拓展。

参考文献

[1]Greenwood J and Jovanovic B.1993.Financial Development, Growth, and the Distribution ofIncom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98.No.5:1076-1107.

[2]Banerjee, A.V and Newman A.F.1993.Occupational Choicean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 my, Vol, 101.No.2:274-298.

[3]Aghion, P.and Bolton P.1997.A Theory of Trickle-dow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Vol, 64.No.2:151-172.

[4]Lloyd-Ellis and Bernhardt.2000.Enterprise, Inequality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Vol, 41.No.1:147168.

[5]Matsuyama, Kiminori.2000.Endogenous Inequality, Reviewof Economic Studies, Vo1, 67:743-759.

[6]Townsend, R.M.and KenichiUeda.2006.Financial Deepening, Inequality, and Growth:a Model-based Quanti tative Evaluation,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Vol, 73.No.1:251293.

[7]Beck, Thorsten, Demirguc-Kunt, A.and Levine, R.2007.Finance, Inequality, and the Poor,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Vol, .No.1:27-49.

[8]Galor, O.and Zeira, J.1993.Income Distribution and Macroeconomic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Vol, 60.No.1:35-52.

收入分配问题文献综述 篇2

收入分配作为政府的三项经济职能之一, 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公平, 这也是财政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 而公平分配既包括经济公平, 也涵盖社会公平, 前者依赖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平等竞争的环境, 而后者需要政府在其间进行政策调控。本文就当前中国收入不平等状况与国家采取的相关政策研究的文献进行归纳综述, 以期在收入分配领域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现将近年来有关文献整理综述如下:

2 收入分配起源发展文献综述

收入分配一词远在古典经济学时代就曾被加以研究, 其中分析鞭辟入里的有两位学者, 一位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李嘉图, 主要讨论生产要素的收入分配, 即收入的功能型分配, 它旨在说明要素价格的形成 (汪海滨, 2013) , 另一位是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者帕雷托, 其理论分为规模收入分配或个人的收入分配, 它与诸如家庭、个人等小经济单位的收入分配有关, 旨在解释微观经济单位中的收入分配形成和种类, 以及最优化的分配方式 (贺臻, 2013) 。收入分配这一概念发展至今, 已然成为衡量社会公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内外一些经济学家运用统计学原理, 采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分析方法, 测算不同收入水平的个人或家庭的收入份额占收入总额的比重, 以及研究这一比重与经济发展存在的依存关系。

近年来, 中国区域间的收入差距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 研究思路主要基于两种传统理论展开:一种理论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模型。该理论预测终有一天中国社会主义在将来发展的过程中, 如今的贫困地区, 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分配会趋于同一稳定状态, 因为新古典理论的重要观点是国家或地区间收入差距将随着各国或地区经济增长而逐渐消失 (Barror, R.J., 1998) 。另一种理论则以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为核心。U型假说普遍为国外学者所接受, 但是, 这种研究理论在我国却频频碰壁, 遭到不少专家的质疑与批评 (纪玉山, 1997) 。但仍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至少目前是符合倒U假说, 并且分析出我国的收入差距还处于其左侧的上升期, 没有达到驻点 (杨建华, 2009) 。

3 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的评价

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 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目前正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居民收入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令人担心的是这种收入差距却在连年扩大 (1978年为0.18, 1988年为0.382, 1998年为0.456, 2000年为0.458, 2008年为0.485) , 已经超过国际标准0.4的警戒线, 因此若不加以控制, 不但会影响国民的生活幸福指数, 更可能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社会一旦出现不稳定情绪, 国民经济也无法正常发展。摒弃各种情感因素之后, 会发现人们现在普遍关注的是, 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居民收入差距究竟达到如此程度, 据此, 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尽力缩小收入差距。

4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

造成收入差距的成因有很多, 依照我国国情, 本文将其归为四类 (刘杨, 2013) 。

(1) 历史性因素:我国自1953年利用“剪刀差”优势扶持工业发展, 导致农业资本长期投入不足, 农业发展受到抑制, 这也成为城乡差距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2) 市场性因素:当前我国已成功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 相应的分配体制也做出了改变, 因此, 个人的收入多少很大一部分与个人因素相关, 表现在分配上也就有多寡之分。

(3) 政策性因素:改革开放初期, 为了贯彻“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沿海地区、新型产业得到政府资助较多, 而内陆地区、传统行业缺少政府政策上的倾斜, 发展缓慢。

(4) 制度性因素: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转型过程中, 由于制度建设的不完善, 程序的不规范以及缺乏公共监督等因素, 进一步加剧了国民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5 我国财政政策对收入分配效应

(1) 税收:部分学者认为, 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明显, 并提出“收入差距是有扩大, 但还未形成两极分化” (高铁梅, 梁云芳, 何光剑2007) , 另有部分学者反对, 认为个人所得税的根本无法起到调节作用, 而是“应采取以低收入者为主要目标的财政支出计划和其他政策措施” (张文春2006) 。

(2)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究竟在收入分配方面起到了多大作用, 国内学者各自见解不一, 有人认为作用明显, 有人认为没用作用, 还有人认为甚至加剧不公平现象, 这仍是一个有待商讨的问题。

6 总结

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问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注意, 在专注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不能顾此失彼, 这是面对市场经济无法避免的问题, 要求人们更加需要正视它。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必须加强于财政体系的建设, 致力于社会制度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汪海滨.李嘉图收入分配理论对于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改革的借鉴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13.

[2]贺臻.收入分配的帕累托最优标准[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3, (2) .

[3]Barro.R.J.宏观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

[4]纪玉山.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J].社会学战线, 1997.

[5]杨建华.“倒U形”曲线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报, 2009, (7) .

[6]刘杨.调节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

[7]高铁梅, 梁云芳, 何光剑.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研究, 2007, (11) .

收入分配问题文献综述 篇3

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随着CPI系数的增长, 我国居民的实际收入却呈现出负增长的趋势。而且全国总体基尼系数不断升高, 收入差距问题越来越严重。根据相关报道, 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突破了0.4的警戒线, 高达0.45以上。由此看来,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成为一个凸显的社会矛盾。

一、关于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状的研究

关于我国收入不公平的现状的研究中, 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做了以下一些研究。

石瑞勇 (2010) 指出, 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平的主要表现在利益主体的起点和机会不公平, 在“财富效应”的作用下使结果产生不公平。刘慧平 (2003) 则认为, 中国收入分配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城镇居民间收入差距扩大、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行业间收入差距拉大这四个方面。王学力 (2010) 主要谈了我国GDP“蛋糕”的分配问题及工资总量的二次分配问题的不公平。王晚霞、刘英 (1994) 则认为, 收入分配不公平主要表现在过分要求平均主义以及收入过分悬殊两个方面。

刘琼华 (2007) 研究了和谐社会中的公平与正义, 认为分配不公还表现为部分社会群体所得与应得不对等、司法不公正等问题。李惠蓉、朱红涛 (2007) 研究了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及会带来的后果。文常明、李悦书、裴立宁 (2010) 也做了类似的研究。陈蕾 (2011) 从垄断行业的收入过高、税收政策缺乏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本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悬殊、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这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状。

国内一些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城乡地方收入分配不公平。金双华 (2011) 做了关于地方财政支出对收入分配差距影响的统计评价的实证研究, 分析了辽宁省的情况。刘洪银 (2010) 通过数据分析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但近几年变化不明显的一个现状。康清恋 (2010) 从恩格尔系数研究了我国各地区的贫富差距情况。郭月梅 (2010) 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的变迁。

此外, 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目前教育不公平与收入不公平的关系。易培强 (2007) 研究了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教育不公平的现状;李明芳 (2007) 分析了教育机会不均问题日益凸现及其与收入分配、城乡差距之间的关系。

二、关于造成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成因研究

对于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成因的研究, 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做了以下不同的研究。

石瑞勇 (2010) 从政府职能、管理体制和社会利益群体之间冲突与博弈三方面剖析“收入分配不公平”根源。刘慧平 (2003) 从收入分配政策、行业垄断、体制转轨时期制度缺位三方面分析了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王学力 (2010) 也做了类似的研究, 但他还提出了收入分配文化美国化、比较收益使低工资成为可能等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原因。王晚霞、刘英 (1994) 认为, 形成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非常复杂, 但他们指出了其中平均主义, 分配体制不健全、劳动平等公平观还没有树立等主要原因。

李惠蓉、朱红涛 (2007) 不仅分析了体制、政策及分配机会方面的原因, 还提出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合理也造成了收入分配的不合理。张素芳 (2009) 则认为, 超经济行政化分配方式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的根本原因。李文经 (2007) 认为, 是初始条件不公平、要素分配不公平及政府职能缺位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徐生教 (1989) 认为, 收入分配不公平是我国分配领域实行重要变革后不可避免的, 也是合理的。刘洪银 (2010) 分析了我国城乡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制度性成因。

贾建国 (2011) 总结了前人分析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原因, 还提出财富中的灰色成分及工业化过程也会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于卫军 (2009) 也提到工业化过程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他还提出权力寻租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郭月梅 (2010) 认为, 非均衡发展战略和城乡间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巨大差距造成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三、关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途径的研究

如何通过正确的途径来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是关乎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大局。目前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方面。

石瑞勇 (2010) 提出, 要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就必须要政府主导收入分配, 通过具体的制度安排和规范建构公平的收入分配。刘慧平 (2003) 提出要通过税收机制的调控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王学力 (2010) 提出, 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加快我国非公有制的建设及塑造新的分配观等措施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金双华 (2011) 在实证研究辽宁省农村收入分配时提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推进农村低保工作, 劳动、教育部门要完善及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教育等措施来实现农村收入分配的公平。王晚霞、刘英 (1994) 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完善工资体制、鼓励劳动致富、取消非法收入等措施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刘琼华 (2007) 提出,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收入分配过程中要以公平正义为导向, 建立利益调控机制, 要求政府依法执政, 维护弱势群体权益从而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李惠蓉、朱红涛 (2007) 提出, 在收入分配过程中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实现社会发展机会的均等、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文常明、李悦书、裴立宁 (2010) 也做了类似的研究。张素芳 (2009) 认为, 要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要深化市场化改革, 建立健全分配机制。

赵履宽、杨体仁、文跃然 (1988) 提出, 要健全市场机制, 提高市场的定价权利, 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等措施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李文经 (2007) 提出, 要通过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和税收政策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吉献忠 (2009) 认为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应当从建立起点公平的权利保障制度, 加强和完善税收调节功能, 构建平等的收入分配制度, 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 培育收入分配机会公平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陈蕾 (2011) 认为, 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缓解收入分配不公平。刘洪银 (2010) 认为, 要实现农村收入分配公平就要实现城乡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 普及农村教育培训, 加大对落后地区和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支持力度。

贾建国 (2011) 认为, 要采取一次分配要同时兼顾效率和公平, 提高劳动报酬在分配中的比重, 打破垄断等措施。于卫军 (2009) 提出, 要通过实行公共财政加强财政转移支付, 加大加快教育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郭月梅 (2010) 认为, 要建立农村生产效率体制与机制, 打破城乡二元体制,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更好地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此外, 还有的学者研究了教育公平与收入分配公平的问题。易培强 (2007) 认为, 应当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统筹力度,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来完善社会资助体系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李明芳 (2007) 提出, 要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应当实现城乡教育机会的均等, 建立规范、公平、有效的义务教育资金转移支付制度。

四、总结

综上所述, 国内关于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研究为我们以后开展相关研究准备了丰富的理论营养。在方法和结论上对我们的研究也富有启发意义。然而, 时代不同、空间不同, 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状也不相同。而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领域及局限于国内, 实证研究和国外情况很少有学者分析, 这样的经验研究所得出的经验论断必然有其时空局限性。因此笔者认为, 今后应当加强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实证研究, 多借鉴国外一些好的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 从而加快实现我国收入分配的公平。这对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摘要: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日趋凸显。过分悬殊的收入差距会导致两极分化, 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引发诸多社会矛盾, 目前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 关注和思考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 研究应对该问题的制度规范,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 国内关于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我国收入不公平的现状的分析, 对问题成因的分析, 以及提出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途径。

收入分配问题文献综述 篇4

1.1 社会保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1.1.1 理论渊源。

关于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关系的论述, 可追溯至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 他主张以“无形的手”即市场机制实现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 反对通过社会保障进行政府干预为主的再次分配 (潘莉等, 2006)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走向垄断, 日益深化的社会矛盾冲击了传统自由经济的支配地位, 催生了以庇古为代表的旧福利经济学派, 该学派强调通过社会保障将财富从富人转移到穷人, 从而实现收入均等化乃至社会福利最大化 (李智, 2011) 。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著名的“国家干预理论”, 主张通过赤字财政政策和扩大社会福利实行收入再分配, 由此产生的凯恩斯经济学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高霖宇, 2009) 。

1.1.2 作用机制。

社会保障是调节收入分配的综合性手段, 其作用范围并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再分配领域, 在初次分配及第三次分配中亦能发挥重要作用 (郑功成, 2010) , 设计工资、社会保险、职工福利三位一体的薪酬体系以提高劳动者总体报酬, 实现对初次分配的调节, 在第三次分配中借助慈善组织和民间互助的力量, 实现更高层次的收入分配 (王延中等, 2013) 。由于我国初次分配改革面临较多难题, 慈善公益事业在第三次分配中影响甚微, 当前社会保障的调节功能主要集中于再分配领域。相关研究表明, 城乡二元结构及社会保障起步晚, 发展不完善等因素, 导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充分发挥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 相反,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逆向调节倾向 (张翼, 2010) 。该逆向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的再分配功能实现了代际间的收入转移, 而非如人们预期从高收入人群向低收入人群转移 (何立新等, 2008) , 低收入者从社会保障制度中获益较小, 进一步拉大了城镇内部居民之间和农村内部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谢勇才等, 2013) 。

从社会保障具体项目来看, 由于各项目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方式有所差别, 因而在收入再分配中的作用力度也不尽相同。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是其中作用最明显, 最直接的项目, 受救助和享受福利者无须履行缴费义务, 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及社会捐赠等资源实现收入从高收入者向低收入者的转移 (高文书, 2012) , 然而在我国, 存在社会救助总量不足, 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十分有限 (杨翠迎等, 2014) 。社会保险体现了个人自助性质, 通常对高收入者提出更多的缴费义务要求, 低收入者承担较低缴费义务的同时享受更多的保障, 具有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 但实施过程中需考虑筹资模式, 待遇确定模式, 资金来源, 筹资水平等因素, 因而对收入分配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 (龙玉其, 2013) 。一般而言, 如果以政府转移支付为主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构成一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部分, 社会保险制度内个人享受待遇的多寡与缴费义务之间的对应关系较弱, 则认为该体系的收入分配功能较强, 反之, 社会保障体系以提供社会保险为主要目标, 则具有较弱的分配效应 (何立新等, 2011) 。

1.2 与社会保障收入分配调节效应相关的实证研究方法

国外文献多采用微观住户调查数据, 从研究对象的年度收入和终生收入角度, 分析社会保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如通过两阶段生命周期模型研究社会保障对代际内终生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Takashi Oshio, 2005) ;以调查对象的年度收入及终生收入为基础数据, 选用基尼系数作为分析指标, 考察社会保障制度下收入从富人转移到穷人的程度 (Julia Lynn Coronado等, 2011) ;根据波拉斯生命周期模型, 将人一生划分为青年, 成年和老年三个阶段, 检验养老金制度降低终生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效果 (Gglles Le Garrec, 2012) 。

国内在该领域的实证研究集中于分析社会保障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通过建立社会保障支出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计量模型, 评价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收入再分配功能, 研究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收入差距指标的选取上, 大致包括以下三类:一是选择广义熵或泰尔指数作为衡量指标, 将数据代入相关公式, 分别计算包含和不包含转移性收入的不平等指数, 通过指数的比较得出结果 (邓大松等, 2013) 。第二类是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作为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指标, 构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社会保障支出, 城镇化率, 经济增长率四个变量的模型 (胡宝娣等, 2011) , 或是选取社会保险支出、GDP、城乡收入差距三个指标, 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 研究社会保障支出与收入分配的动态关系 (谭毅等, 2013) 。最后一类指标是基尼系数, 通过社会保障收入转移前后基尼系数的变化, 衡量社会保障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 (高文书, 2012) 。

1.3 研究现状评价

作为再分配领域调节收入的重要手段, 社会保障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上一直被寄予厚望, 然而多项研究表明,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对收入分配存在逆向调节作用, 与社会保障公平为先的理念相向而行。社会保障制度设立的初衷是保障中低收入者利益, 实现社会共济, 维护社会稳定, 由于我国社会保障起步较晚, 发展尚未成熟, 相对于初次分配领域占主导的薪酬机制, 仍缺乏有效的调控力度, 随着制度沿革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城乡社保在制度设计、保障水平、财政投入等方面的差异性日益扩大, 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在城乡间不但未得到良好体现, 反而在调节收入分配的过程中成为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不利因素。未来在制度设计上如何确保更多群体间的公平, 切实有效发挥社会保障的应有功能, 值得深思。

在实证研究领域, 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分配作用的衡量指标尚未明确, 笔者认为, 原因在于现实中影响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具有不确定性, 基于统计年鉴所得的收入数据存在难以避免的误差, 势必对准确评价社会保障的收入分配调节作用产生一定影响, 因而在该领域的研究值得进一步探索。

2 完善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分配功能的启示

2.1 加快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为扭转社会保障在再分配领域的逆向调节作用, 充分激发社会保障正向的再分配效应, 首先要实现城乡居民在保障范围、保障待遇、保障标准上的公平, 加快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社会保险领域, 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积极推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 完善城乡医疗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探索构建城乡一体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制度;在社会救助方面, 贯彻执行《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加快社会救助法的出台, 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 逐步统一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实现城乡特困人员在享有子女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救助服务上的均等化;发展以政府为主导, 非营利组织, 社区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福利型制度, 积极探索构建城乡一体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

2.2 加强社会保障在初次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渗透力

社会保障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综合性手段, 除深化再分配功能之外, 加强其在初次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渗透力亦十分关键。

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源于初次分配领域劳动者报酬的差别, 教育, 就业等机会不平等是农村居民劳动报酬远低于城镇居民的主要原因, 为此, 初次分配领域如何增加农村居民劳动报酬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内学者提出建立工资、社会保险、职业福利三位一体的薪酬体系以提高劳动者总体报酬, 保证劳动者即期收入的同时为其提供稳定的预期, 以此体现社会保障对初次分配格局的改变, 笔者认为, 构建该体系的前提是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保证农村居民在教育及就业上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基于此, 社会保障在初次分配的作用才能真正显现, 城乡收入差距方能得到有效控制。

上一篇:学校德育价值下一篇:高职高专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