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公平的实现论文

2024-09-21

收入分配公平的实现论文(共12篇)

收入分配公平的实现论文 篇1

收入分配改革, 无疑已成为当下民众最关心的问题。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 主要依据两个因素:权利界定与市场供求, 即“收入”首先是一项“权利”。而从效果来看, 收入分配直接关系到公民个体及其群体保障与发展能力的形成, 因此, 从公民权利的角度来探讨收入分配公平正义的实现, 将有助于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改善人民生活,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一、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诉求与权利追索

古今中外, 收入分配的过程一直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 因为利益和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而涉及经济剩余的收入分配, 始终会强烈地触动人们的利益神经。应该说, 利益驱动是一种社会进化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利益驱动更是成为一种原动力, 在亚当·斯密看来, 每个人对私利的追逐恰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其结果也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然而, 在普遍的意义上, 逐利而又有怜悯心的人类, 在利益分配问题上具有内生的矛盾, 既逐利, 同时又希望分配结果能够平均一些。正如亚当·斯密在他的另一本著作《道德情感论》中指出:人人都有一种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的牵挂, 这种本性就是同情, 它是人性中的一种原始情感, 而且还是道德起源的原始感情基础。[1]于是, 现代人类理性实际上必须面临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人们必须选择“效率”和“公平”, 何者在价值上占优, 何者居于次优选择的序位。“平等和效率之间的冲突是我们最大的社会经济选择, 它使我们在社会政策的众多方面遇到了麻烦。我们无法既得到市场经济的蛋糕又公平地分享它”[2];“社会面临着选择:或是以效率为代价的稍多一点的平等, 或是以平等为代价的稍多一点的效率”[3]。

然而, 在效率与公平之间, 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经济理性的逻辑关系:先设法将财富创造出来, 然后再讨论如何更公平的分配。恰如艾哈德所言:“与其喋喋不休地争辩国民财富的分配, 倒不如集中所有的人来增加国民财富要明智得多……有了一个较大的‘蛋糕’, 不难让每个人分到较大的一份, 如果一个较小的蛋糕, 尽管讨论了怎样分法, 总不可能使每个人多得一点”。[4]“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对此关系的诠注, 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具有相对真理的含义。“如果人民大众从人口或任何其他东西的增长得不到丝毫好处的话, 则这种增长也就没有什么重要意义。”[5]

因此, 必须从更广阔的空间来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出发, 在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的基础上, 建立能够促进效率持续提高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公平分配原则, 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是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关键。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在于, 是否存在“前提公平”, 即平等权利与机会均等。舍弃前提公平而一味地追求结果公平, 既不能很好地解决效率问题, 更谈不上根本意义上的公平。因此, 在研究和讨论收入分配问题, 更值得关注的是各种观点背后所隐藏的理念。特别是在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政策导向上, 是立足于追求平等权利, 还是劫富济贫?

收入分配作为一种经济活动, 从表面上看, 反映的是 “人与物”的分割关系, 而从本质内容上, 则反映了分配主体之间的“人与人”的权利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最终决定“人与物”的关系。事实上, 目前收入分配在中国成为热点问题, 其隐藏在诸多激烈观点的背后, 并不是简单的“仇富情绪”及要求“复古” (均贫富) , 而是弱势群体基于每个人天赋权利平等的呐喊和追求。这种现代平等要求引导我们去探求:在收入分配合理化中, 权利究竟具有什么样意义和作用?

社会发展归根到底表现为人自身的发展, 保障人的权利、增进社会公平, 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从历史唯物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识效率与公平, 可以认为, 效率与公平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最基本内容, 集中表现了人类实践活动的需求取向。应该说, 效率最本质、最终极的要求是人的创造性、人的能力的使用和发挥;而公平则是人的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激励、发挥的条件和保障。因此,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则折射出人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从我国改革的实践来看, 改革的成功之处, 不仅在于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 从而摆脱了在贫穷中追求收入分配平均化的困境, 更在于赋予个人权利在市场经济中的应有地位以及更大的选择空间, 从而大大强化了收入分配的激励功能。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调整与公民权利的发展呈现出一致性, 合理的财富分配机制需要良好的权利关系。但是, 由于渐进改革历史轨迹所沿续下来的非均衡性, 客观上造成了较大的收入分配差距, 这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个人平等权利的供给不足, 所以, 解决收入分配中的不公平现象, 调整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行为, 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而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公民权利公正的基本表现。收入分配的不公实质上是权利不公的一种基本表现, 收入分配公平正义的调节, 实质上是以此为基础的权利公平全面建设要求的表现。

二、权利平等:收入分配公平正义的价值基础

“权利”是人类文明史上出现得比较早的一个概念。收入分配从效率公平的权衡上升到公平正义的诉求, 不仅是在更广阔的空间探求公平效率的合理关系的需要, 也是权利本身蕴含的“正义”需求。

英文中“权利”, 即“rights”一词本身包含了“正义”、“资格”的意思。亚里士多德把权利定义为正义的标准:“正义的观念是同国家的观点相关的, 因为作为正义标准的权利, 是调节政治交往的准绳”。[6]功利主义代表人物穆勒也认为“一个人具有某种与道德义务相关的权利, 这一特点构成了正义与慷慨、仁慈之间的显著区别。…凡是涉及权利, 这种情况就不会再是仁慈美德, 而与正义有关。”[7]时至今日, 权利的内在正义品质已得到了广泛认可, 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 既是公民权利的社会基础, 又是各种权利公平的表现和要求。

一定意义上说,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 就是一部人民群众不断争取公平正义的斗争史。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是人类几千年的美好梦想。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 人类对公平的追求就定格在比例上, 而不是绝对的公平, 对公平的理解会也随着不同的社会制度而有所变化, 对事物的分配不是平等分配, 而是按照人们的品质、品格或成就的比例进行分配。在一定社会制度结构中, 人们并不能完全享有他们的应得权利, 对公平权利的要求“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有制制约的社会文化发展。[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收入和财富分配上的差别与不平等也是一种自然倾向。但问题是怎样的差别和不平等才是合理的, 才是公平的、正义的, 才是社会所允许的?这正是社会正义所必须解决的。

从权利的本源上说, 无论是行使权利还是追求利益, 人们最终要达到的是一种满足的状态, 即需要的满足。因此, 一种合理的制度应顾及不同群体的要求, 这种要求权应该与其紧迫程度成比例, 公平正义就是要实现要求权与满足之间的比例平等。这样, 公平就包含了以下含义: (1) 如果人们能够通过自由选择形成一定的关系, 那么, 所有人都有加入这种关系的权利; (2) 同等重要关系中的人享有相同的权利与义务; (3) 同等的需要要求同等的满足; (4) 要求的满足通过努力程度衡量。[9]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上述该项关于公平的界定从一个共同的原则出发, 这些权利从属于人格, 而人格之外的事则与之无关, 这一点正是滋生不公平的重要原因。当然, 与人格相关的平等权利的实现只是社会运行的粗糙规则, 而真正的公平需要伦理标准加以调节。如果这些引导社会运行的规则有利于社会整体福利的改善, 我们可以将这些规则视为是公平的。

在推进社会和谐发展时, 每个人或每个群体的利益都应加以考虑, 他们共同享有平等的要求权, 如果他们的所得有所差别, 这些差别本身必须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尽管在民主社会中, 少数服从多数是一种普遍性的决策规则, 正如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说:“意见一致当然是一种理想, 实际上, 我们花不起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在每一个问题上达到完全一致。我们不得不降低标准。这样, 我们因之而以某种形式的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作权宜之计。”[10]但仅此, 并不足以表明多数人侵犯少数人的正当性。“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 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越。因此正义否认为了一些人分享更大利益而剥夺另一些人的自由是正当的, 不承认许多人享受的较大利益能绰绰有余地补偿强加于少数人的牺牲。所以, 在一个正义的社会里, 平等的公民自由是确定不移的, 由正义所保障的权利决不受制于政治的交易或社会利益的权衡。”[11]

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极度推崇现有财产分配制度格局下的机会平等, 而个人财产的差别远不是工资与个人能力所能达到的, 正是这种巨大差别阻碍了机会平等的实现。先天的差异和后天环境的不同, 使机会和权利存在不可辩驳的不公平。在我国改革进程中, 不可否认, 30余年的改革开放在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的良好愿望下出现了利益的分化, 使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社会分层难以流动, 劳动者的劳动成为“廉价”的资源, 并被置于资本和管理之下。劳动者中同等的需要不能同等地满足, 更加谈不上享有相同的权利, 机会公平只能成为纸上谈兵。

三、权利保障:分配制度体系公平正义的内涵

一个正义的社会是一个按照规则来治理的社会, 而不是一个按照目标来治理社会。分配的公平正义必须通过具体的法律和制度才能得以确定和巩固下来。只有建立在法律与制度基础上的公平才是有保障的公平。只有通过法律与制度的确立, 才能排除恣意妄为的执政者随意剥夺公民平等权利的可能, 公民的平等权 (不管是政治平等还是经济平等, 也不管是机会平等还是结果平等) 也才有了最根本的保障。

(一) 建立健全市场机制。

将市场机制引入社会制度体系, 引发了社会结构的一场重大裂变, 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运行机制。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 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资源配置方式, 极大地提高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它将社会变迁与发展的立足点, 从依靠少数人的英明决策, 转移到了依靠每个人的理性选择和每个人的创造性活动上。这不仅有效地分散和化解了社会变迁发展的决策风险, 而且真正赋予了每个人在现代化变迁中的主体性地位。市场作为一种经济制度, 不仅具有实现经济繁荣的功能, 也具有实现分配公平正义的功能。市场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自由空间, 在促进人的平等和社会秩序的形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市场在运行过程中有着竞争的不完全性、交易的非零成本以及市场本身的外部性等问题, 使得市场在社会资源和财富分配过程中不能完全实现正义, 从而导致分配正义的制度要求与市场的效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尽管如此, 市场机制仍不失为实现社会分配公平正义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不仅会为实现每个人的平等权利提供越来越坚实的物质条件, 更重要的是它将促进权利观念的转变及其平等赋权体制的建立健全。

(二) 建立利益均衡机制, 畅通利益表达渠道。

资源的有限性与利益需求的无限性必然导致主体间的矛盾与冲突。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的要求体现在社会经济生活方面就是要在全社会实行利益协调、利益均衡和利益共享。这种利益均衡和共享, 并不是完全消除人们之间的差异、冲突与矛盾, 也并不是要通过回避矛盾和压制冲突来谋求多元利益的一致, 而是在承认不同利益群体平等地位的基础上, 让多元利益群体能够充分实现自己的利益表达, 在看似冲突和矛盾的互动过程中争取利益博弈的协调与均衡, 形成多元化的利益分配机制。因此, 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利益协调机制, 以平衡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与平衡配套的是建立完善的利益表达渠道, 畅通、有序的利益表达制度是利益均衡机制重要组成部分。分配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与利益表达的充分程度是密切相关的, 利益表达越充分, 政策受社会的影响就越大。利益表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是提高其充分程度的保障, 也是其能够影响实际决策过程的基本条件。利益表达的有序进行是要有畅通的表达渠道为前提, 缺乏有效畅通的表达渠道, 可能导致利益表达采取无序或过激的形式。利益表达往往意味着冲突, 它包括各种对政府和社会的压力方式。如果表达渠道不畅通, 利益诉求得不到回应就会日积月累酝酿出更严重的危机, 因此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索建立健全利益表达畅通、有序的制度。

(三) 强化对政府的监督制约机制。

“平等只会是弱者发出的呼唤。与被要求平等 (均分物质财富) 的主体之间本无平等可言——平等主体之间原本只存在实力的较量。平等只能依靠超越平等主体的权威力量才能求得——这种力量一定比强者更强, 且为弱者所拥戴推崇。”[12]在利益分配上, 政府作为比强者更强、为弱者推崇的力量而受到广泛关注。公共利益是政府的合法性基础, 在现代社会, 政府对公民权利干预的依据集中体现为公共利益。政府以安全和平等为名, 越来越经常地把从某些人那里得到的东西给与另一些人。在政府活动的领域, 正如在市场中一样, 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 但它的作用正好同斯密的那只手相反:一个人如果一心想通过增加政府的干预来为公众利益服务, 那他将“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 去达到同他的盘算不相干的私人利益。”[13]如果所有人都要“公平份额”的话, 那就必须由某个人或某个集团来决定什么样的分配是公平的, 而且他们必须能够把他们的决定强加给别人, 从财产多于“公平”份额的人那里拿走一部分, 给予财产少于“公平”份额的人。那些作出决定并强加于他人的人与听从他们决定的人能是平等的吗?因此, 对政府的分配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 是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四、权利补偿:差别化的政策设计

经济学的分析不依赖于道德观念的改变, 经济学本身也不以改变人们的道德观为目的, 而只是在现在人们一般具有或者接受的道德规范下研究人们的选择方式和行为方式, 设计出经济体制、经济政策, 以使经济运行取得较好的效果。[14]以权利平等为基础的公平正义理念, 最终必然要经由相应的公共政策的出台才能得以实现。不经由具体政策来落实的平等理念仅仅是停留在思想层次的“空想”, 因而也就难以成为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公平。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固然美好, 但由于他们并不掌握公共政策的最终决策权力, 所以只能是不切实际、无法实现的空想。我国要解决社会平等问题, 离不开以平等为指向的具体政策的实施, 只不过在制定与实行这种公共政策时, 必须具备充分的正当性。正如罗尔斯指出的, 要“平等地分配各种基本权利和义务, 同时尽量平等地分配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和负担, 坚持各种职务和地位平等地向所有人开放, 只允许那种能给最少受惠者带来补偿利益的不平等分配, 任何人或团体除非以一种有利于最少受惠者的方式谋利, 否则就不能获得一种比他人更好的生活。”[15]

人生而不平等, 由于财产的多少等因素造成发展机会的不平等, 与人的后天努力无关, 因此, 要由重视所谓的机会平等转向增加弱势群体的发展机会实现的可能性, 更多的应当从消除机会实现的障碍来着手, 要为持不同意愿的少数预留下申诉、辩解和反抗的渠道。在《阿米绪的故事》中林达提出一个论断:“一个制度能否保证这微乎其微的少数得到公平的善待, 恰恰是检验这个社会是否文明和人道的试金石, 也是决定这个制度能否长治久安的一个关键。”[16]当少数人与多数人产生矛盾时, 甚至是与强大的国家机器和普遍的公民义务发生冲突时, 不依恃强权推行多数人意志的做法应当值得我们深思。

目前分配过程不公是我国收入分配政策最严重的不公平。政府要保证人的发展和进入市场的机会以及流动机会的平等, 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保护底层的生存生态系统, 尤其是谋生机会的平等。政府的公共政策应该向弱势群体和底层社会倾斜, 立足于他们的需要, 为其营造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生存生态和社会环境。

(一) 拓展社会流动的通道。

社会流动是化解阶层冲突, 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可以说, 在一个贫富分化较大的社会中, 一种相对流畅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及较多的流动机会, 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抵消贫富差距过大的重要机制。最近几年, 我国政府用于扶助弱势群体、扶助贫困群体的开支在增加, 低保医保等政策也在不断完善。但是贫困群体在我国社会中的规模仍然不小, 所以仅仅依靠政府的再分配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如何使社会的底层, 能有一种发展的机会、发展的能力, 这才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发展的机会和发展的能力与社会低层进入社会高层的通道是否畅通密切相关。因此, 为从根本上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消除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 政府应该在保护和扩展社会流动的通道方面做出努力。打破社会阶层之间的壁垒, 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 建立通畅的社会流动机制, 使各社会阶层的人员处于不断的更新变换之中, 使得能者上、不能者下成为社会普遍认同的规则, 缓和社会地位差别造成的冲突, 释放由社会不公平的能量形成的社会张力, 确保每位公民的权利和地位平等。

(二) 重视解决就业问题。

目前对就业问题表面上是关注, 实际上却是忽视或者称为漠视。现代经济学普遍认为, 政府的经济职责主要是: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而地方政府由于区域的局限, 对于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要求并不高。按照现行考核体系对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后, 地方政府比较重视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相对不重视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因为, 经济增长目标主要分解为财政收入、GDP、可支配财力等, 和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直接联系在一起。充分就业目标现阶段主要体现为城镇登记失业率, 而失业指标则自定义为 “城镇登记失业率”。实际上, 这一统计指标定义无法准确的、真实的反映中国目前日益突出的失业问题。现行的失业人数统计口径, 总是有意无意的忽略农村劳动力失业状况。数量庞大的外来民工即使长久找不到工作, 为数不少的流浪乞讨人口在街头徘徊, 他们仿佛也属于另外一个世界, 并不为失业统计数据所容纳。正是这种统计口径上的问题使真实就业情况与名义就业情况相脱离, 使得地方政府对能够促进就业、而对财政税收和GDP增加影响不大的中小企业不够重视。关键性统计信息真实或失实直接关系到决策者对经济形势的判断, 也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和目标。因此, 建议应按国际通用的统计指标来定义我国失业人口, 这符合我们的改革长期目标。

(三) 重视解决低收入人群融资难问题。

在现代社会人们通过契约来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需要, 利用其他社会成员的服务, 形成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社会连带关系。契约所维系的主要是陌生人之间的关系, 财产作为承担交易风险的主要工具。从维护交易安全的角度来说无财产便无交易资格。但是现代社会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用熟人社会的信誉担保制度, 因为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虽然由于市场交易的扩大与深入, 人与陌生人的接触越来越多, 已经不过分依赖身份。但作为社会人, 他生存与发展往往并不是孤身奋战的, 而是作为群体中的一员参与经济交往的, 尤其是财产较少的群体承担流动成本的能力较低, 更为依赖群体的力量来参与经济交往, 相对而言对这类人群来说, 抵御风险的时候更依赖群体对他的评价即个人或家庭在群体中的信用或者说信誉。穷人更讲信用是有其经济根源的。正是看到这一点——信用对于缺少财富的群体的重要性, 利用缺少财富的群体对于信用的珍惜与重视, 金融机构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穷人发放信用贷款。2006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孟加拉国的尤努斯教授及其创建的格莱珉银行, 以及浙江泰隆商业银行, 他们的成功实践, 都证明现代社会中在一定范围内用熟人社会的信誉担保制度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收入分配公平的实现论文 篇2

一.课前新知导学

1.了解效率和收入公平的含义。

2.理解并识记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性及其重要举措。

3.理解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4.理解当前我国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三、授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探究活动一:讲解新课前,先做个小采访“你幸福吗?”——(学生的幸福感一般和学业密切相关,幸福感的降低来自于学业和休息娱乐的冲突,以及对前途的迷茫;)

你父母的幸福感又来自于哪里呢?我们的普通民众最关心的又是什么呢?“你幸福吗?”其实是央视的一个采访话题,在这次采访中出现了“我姓曾”这神一样的回复,成为公众津津乐道的话题,同时也引发了大众关于“幸福”的全民讨论热潮。于是,有人开始反思,为何一些人会给出自嘲式的回答?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公众的幸福感?

提示结论材料:2012年11月2日,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与《小康》杂志联合发布“2011-2012中国幸福小康指数”报告。报告显示,“收入”、“健康”、“婚姻”和“家庭关系”在今年“影响公众幸福感的十大因素”排行榜中位居前四位。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公众幸福感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收入”与“健康”中,去年排在首位的是健康,今年则是收入,并且“收入”比“健康”高出了6.3个百分点。如果别人收入增长而你不增长,你会觉得幸福吗?

探究结论: 所以,提高幸福感的首要前提是要解决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工资水平成为提升公众幸福感最有效的方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讨我们国家的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问题。

第一篇:有话请直说

(二)预习检测(课堂提问部分),学生阅读课本P60回答: 1.你是怎么看待生活中的“公平”的?

——公平的含义较宽泛,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比如教育公平、法律地位公平、买卖双方交易公平,等等。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是收入分配公平,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2.你是如何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

(多媒体展示改革开放前“大锅饭”平均主义和改革后收入差距过分悬殊,都不是真正的公平。)

讲解:(1)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相对平等不是绝对平等。它允许差别存在,否认差别的绝对平等会陷入平均主义,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收入分配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

(3)平均主义抹杀一切劳动差别和分配差别,要求绝对平均,实际违背了公平原则,压抑劳动者的创造性。所以,公平与平均主义是根本对立的。

(既不能消除差距搞平均主义也不能差距过于悬殊、两级分化)

3.你认为当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讨论回答,老师补充。)多媒体展示图片:

讲解:当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主要体现在:

(一)收入差距悬殊。其中,城乡、行业、地区、群体的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比如,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13:1 ;地区之间,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例,西部的贵州与东部的浙江之比为1:3.3;行业之间,据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金银财保,两电一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这一系列数字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世界上居民收入最平均的国家之一,变成世界上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城乡、区域、行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说到收入差距,不得不提一个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重要分析指标,那就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在20世纪初提出来的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大于这一数值容易出现社会动荡。

除此之外,收入分配差距还体现在什么方面呢? 讲解:

(二)分配严重失衡 多媒体展示漫画:“他跑得太慢了”、“某老总百万年薪”、“个人和企业利益分配”,理解“两个偏低”、“两个不同步”。

当前,分配结构的失衡主要表现在:

1、“两个偏低”:即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资本所得偏多,劳动所得偏少。即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已是普遍现象,这种差距有逐渐拉大之势。来自全国总工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生活成本不断提高的近几年中,从未增加过工资的全国普通工人超过26%,低廉的工资又带来了“用工荒和招工难”的社会问题,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说到这里,必须先给大家讲清楚这几个概念,一个是:

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简单理解就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新创造出来的财富。第二对概念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初次分配: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一是以税金和利润的形式上缴给国家,形成国家收入;二是以工资等分配给生产者;三是企业(集体)自留部分。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

2、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也不合理。而这从大环境看主要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有关,长期重投资轻消费,社会财富增加的大部分被政府拿去搞建设了。近几年财政收入增长更是超过GDP增幅。相关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居民收入年均增长6.7%,这跟中国高达两位数的经济增速形成鲜明对比。致使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偏低的状况一直难以扭转。

再分配:指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几个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和实物转移的一种再次分配过程。主要表现为税收政策、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主要手段。

综上所述,国家和企业分得多,居民分得少,是我国现有分配格局的最大特点。

4.你觉得当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可能会给家庭(个人)、国家和社会带来哪些不好的影响?

(1)不利于提高家庭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

(2)不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3)不利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公平正义的实现;

第二篇 有话好好说

探究活动二:让我们一起寻找导致人们收入分配上差距过大的病因?并据此找出解决病因的具体措施?

具体措施:

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

截至2012年8月9日,北京、山东、上海等18个省市先后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病因:

具体措施:

知识拓展:学习十八大: 我党富民思想的新发展 „„

看点1: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首次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遥遥在望。看点2: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

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充分体现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看点3: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

十八大报告在“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论述中提出:“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自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以来,我党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伤痛的现实,却流淌着希望的温暖。”

探究活动三:着力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这有利于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但这是否会阻碍经济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呢?

探究结论:

探究活动四:我国政府应怎样分好社会财富蛋糕,才能彰显其良知?

探究结论:

知识拓展:关于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十七大以前的提法是初次分配讲效率,再分配讲公平,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是我国收入分配方面的重大变化。强调初次分配要讲公平,是因为目前的收入差距不合理主要是初次分配领域 的问题。

5.经济学家詹姆斯在《公平是最大的动力》一书中写到:公平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这句话说明()A.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的 B.公平与效率是互补的 C.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6.甲乙两人分一块蛋糕,由于担心谁来切都会给自己多切一些,因而两人为如何公平分配争执不下。有人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让一个人切,另一个人先挑选,这样分蛋糕的公平问就解决了。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B.要坚持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

C.分配公平主要指收入分配的平等 D.促进公平正义必须依靠合理的机制和政策

第三篇 有话还想说„„

探究活动五:让我们一起走进华西 你还想对大家说什么呢?

探究结论:

【社会热点链接】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在我国怎样才能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课堂反馈】

1.对照本框的学习目标,对知识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并梳理出本框的知识结构;

收入分配公平的实现论文 篇3

自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理论界、学术界和社会媒体都卷入了一场我国收入分配“公平”与“不公平”的大争论,甚至把为了打破平均主义适当拉开收入分配差距的改革也作为造成“两极分化”而加以挞伐。但至今对于收入分配的“公平”与不“公平”还拿不出一个能够取得社会共识的定量指标。笔者认为,要研究我国“公平”分配的定量指标体系,必须走出收入分配“公平”与“不公平”争论的三大误区。

误区之一,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占比“太低”(或呈下降趋势)。其依据是:居民消费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占比已由1978年的48.8%下降为2012年的35.7%,资本形成占比由38.2%上升为48.1%,认为“劳动收入下降”、“资本收入上升”是资本侵占了劳动的成果,要求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应大幅度向劳动倾斜。经本人研究,这一结论是个“伪命题”,是把居民消费支出等同于劳动者收入。实际上居民“消费支出”与劳动者“收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劳动者收入=居民消费支出+银行储蓄+手持现金。用支出法计算居民消费支出,实际少算了储蓄和手持现金这块“潜在购买力”。用国家统计局2004年调整指标体系(将小微型企业收入由劳动者收入列为资本收入)后的2005—2012年有关数据来分析,如果按支出法计算居民消费和资本形成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关系为:2005年居民消费占比为38.9%、2012年为35.7%,呈下降趋势;资本形成占比则由41.5%上升为48.1%,呈上升趋势。如果用收入法计算,则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2005—2012年,劳动收入占比由42.65%上升为43.52%,资本收入占比由34.21上升为41.10%,即劳动收入占比高于资本收入占比。个中原因除了政府分配占比下降和货物及服务贸易净出口占比下降以外,与居民消费与劳动者收入之间的差额有关。2005年居民消费与劳动者收入相差3万亿元,2012年居民消费与劳动者收入相差6.9万亿元。以2012年居民消费+银行储蓄+手持现金=劳动者收入=18.84+6.91=25.75(万亿元),用收入法来计算国民收入分配,则劳动占比为43.52%,比支出法计算的居民消费占比35.7%高7.82个百分点,资本收入占比则下降7个百分点。其实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居民消费、劳动收入占比和资本形成、资本收入占比的关系,与它们之间的实际收入没有必然联系、国民收入分配的比例关系与资本的投入量、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关,不反映劳动者收入和资本收入变动的实际情况。按收入法计算,2005—2012年,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仅提高0.87%,平均每年提高0.29%,而劳动者实际收入平均每年提高12.8%。因此,不能把居民消费在国民收入中占比的下降当作劳动者收入下降,或说成资本侵占了劳动者的收入。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公平与不公平,应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在企业利润分配中是否是按各自的贡献进行分配。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就是公平,不管他们之间是否存在差距。如果生产要素不按各自的贡献分配就是不公平,与它们之间的分配差距大小没有直接关系。

误区之二,中国的基尼系数太高,已接近社会动乱的临界点。基尼系数的本义是主张平均主义最公平。这一系数设计的原意是为了证明社会主义苏联平均分配的制度要比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拉开差距的分配制度优越。基尼系数是将不公平分配的数额÷当年分配总额得出的一个“0—1”的数列。其中0—0.20为分配绝对公平,0.20—0.30为分配公平,0.30—0.40为比较公平,0.40—0.45为不太公平,0.45—0.50为不公平,0.50—0.60为很不公平,0.60—1为极不公平。一些专家、学者将0.45划为“不公平”的警戒线,把0.50划为“动乱”的临界点。认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基尼系数达到0.50或以上,则社会极易出现动乱,如果按基尼系数来评判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与“不公平”,则改革前的中国、越南、古巴和原苏联“最公平”,即平均主义最公平。如果用90多年以前的指标体系来评判现代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度,肯定不合时宜,有失公允。以国家统计公布的2001—2012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基本保持在“0.48”左右的水平属于“不公平”范畴,接近“很不公平”的区间值。其实,中国计算基尼系数的指标也存在欠缺。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行房改,那时福利分房的房价为每平方米4800多元(北京市区),现在已升值为每平方米5—6万元,城镇居民约80%的户参与了福利分房,现在福利分房这一块增值部分未计算进基尼系数公平分配部分。如果将福利分房升值的收入计算进中国的基尼系数,则中国的基尼系数将由现在的0.48左右降为0.39—0.40,属于比较公平的范畴。本人认为现在再用基尼系数衡量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公平与否没有必要。最现实的是要研究中央在2003年党的十六大就提出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要按“贡献”参与分配理论进行定量化,在全国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中确定生产要素各自的贡献,制定出一套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指标体系,以便于各个企业在分配利润时参考。这是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误区之三,中国收入分配“严重不公”,已出现“两极分化”。其主要依据有两个:一是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消费的占比愈来愈低,资本形成占比愈来愈高;二是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已达15—16倍,企业高管与一般员工的收入差距已达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个人认为,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不能仅看行业间、个体间分配的差距多大?从经济学意义上来看,应看他们的收入是否与其贡献相匹配,只要贡献大于收入,都应列为“合理”的或“公平”的,只有收入大于贡献才能列为不合理、不公平。当然,从政治学和社会道德学范畴来看,社会分配应控制在3—5倍的区间值,这是当今世界各国正在追求的一种公平分配度。现在,真正达到这一目标的国家只有北欧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社会收入差距度仅3倍左右。但他们也有困惑,由于高工资、高消费、高福利,也出现了慵懒和缺乏进取心,缺乏大型企业和超大型企业,整个国家经济规模做不大,国际影响度低等问题。现在这些国家有石油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的收入来支撑高工资、高消费、高福利,将来一旦资源枯竭,将用什么来支撑这些高工资、高消费、高福利。这是当今北欧国家和一些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正在考虑的未来问题。为此,我们决不能照搬照抄。我们在考虑收入分配模式选择时,既要考虑“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同等贡献领取得同等收入”的公平性和进取性的激励,也要考虑低收入群体提高收入的问题。但绝不能把市场经济条件下按贡献分配出现的差距当作“两极分化”来批判。对于所谓的“两极分化”也要辩证分析。“两极分化”从一般概念分析,应该这样理解:高收入者愈来愈高,低收入者愈来愈低。这种现象,在我国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在全国试行最低工资制。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进一步完善了这方面的制度。自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各地已把最低工资标准的增幅提高到GDP增幅以上。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已明确劳动者的收入要与GDP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保持同步增长。这就决定了我国低收入者不可能愈来愈贫困。就是无劳动能力、因病、因失业无收入者,国家都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全覆盖。这些体制机制决定中国不可能出现“两极分化”。或者退一步,就是出现“两极分化”,我们也可以通过累进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予以解决。

综上所述,我国要研究国民收入分配的“公平”,必须跳出上述三大误区,研究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怎样来按贡献进行分配,真正贯彻执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计的“灯亮劳动领取灯亮报酬”的按劳分配原则。

在研究分配“公平”与“不公平”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做大这块国民收入的“蛋糕”,因此应研究经济的发展,要尽可能创造就业机会,使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辛勤劳动来增加收入。不把经济发展好,不把国民收入这块“蛋糕”做大,仅通过抽肥补廋的办法来切好“蛋糕”则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难以真正强大。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篇4

2009~2011年高考考查本专题考点的试题:

注:“选”是指选择题, “非选”是指非选择题。

【备考建议】

1.近几年高考政治单科卷或文综卷政治试题, 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越来越突出。尤其是2011年, 有多套试卷考查了分配制度与社会公平问题, 这可以在“专题地位”中得到印证。可以预见, 本专题依然是2012年高考备考的重点。这主要是因为, 本专题内容不仅是教学重点, 更重要的是它与当前我国社会实际密切相关。我们知道,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 我国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这一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危害。对此,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也在努力解决。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讲话中强调,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2.本专题阐述了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以及该制度的主要内容, 阐述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等知识。这些知识与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财政和税收的作用、国家宏观调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密切相关。因此, 在复习本专题时必须树立整体观念, 要把本专题知识放在整个经济生活模块中去把握。

3.本专题与政治生活中政府的宗旨、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领导核心地位以及执政方式等知识密切联系。也可以在生活与哲学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等知识中找到理论依据。因此, 在复习本专题时要坚持联系的观点, 在与其他模块相关知识的联系中把握本专题内容。

4.从2011年高考考查本专题内容的具体形式看, 既有选择题, 也有非选择题。其中, 非选择题主要通过与必修1其他知识以及必修2、必修4相关知识综合起来进行考查。因此, 考生在复习本专题知识时, 要力求做到“点、线、面”的结合。首先要抓住“点” (考试说明规定必须掌握的相关知识点) , 更要重视“线” (本专题与“必修1”其他知识的联系) , 还要照顾到“面” (把本专题知识放在整个必修模块中把握) , 这样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从容应对考卷中与该专题相关的考题。

【考点指津】

1.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根本上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 也是与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1)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 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 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 (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 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 多劳多得, 少劳少得。

(2) 按劳分配的作用。

实行按劳分配, 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 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发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 提高劳动技能, 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 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除了按劳分配以外, 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 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1)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①含义: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 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 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②特点: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 既是劳动者, 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 还要承担经营风险。

(2)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①含义:

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②意义:

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 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以造福于人民。

考点拓展:

(1) 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异同。

(2) 澄清三个误区。

①劳动收入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劳动收入是指各类劳动者通过劳动所获得的各种报酬, 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本收入而言的。其形式包括, 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收入等。其中, 只有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报酬才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②在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的分配一定是按劳分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但不能认为在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的分配都是按劳分配。如,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 尽管也是在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的, 但它无视劳动和贡献差别, 不是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所得的福利性收入和社会保障收入也不属于按劳分配。

(3) 特别提示: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是我国分配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 实施绩效工资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 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考生应当注意, 可能以此为背景, 考查按劳分配制度。

4.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收入分配方式既影响效率, 也影响公平。

公平的收入分配, 一方面能够促进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物质前提;另一方面, 能够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为提高经济效率提供保证。

公平的收入分配, 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 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 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我国的分配制度为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5.提高效率, 促进公平

(1)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二者又存在矛盾, 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

(2) 既要提高效率, 又要促进公平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为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制度保证。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保护合法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实现公平分配。

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既要提高效率, 又要促进公平。

⑤既要反对平均主义, 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 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 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考点拓展:

(1) 把握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的区别。

公平是指权力和利益分配的合理化, 公平不在于有无差距, 而在于差距是否合理。所谓“合理”, 就是指差距既不影响社会稳定, 又能给人以激励, 促进效率提高。合理的收入差距, 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收入差距过大, 背离社会主义本质, 有悖于社会公平, 不利于社会稳定。

平均主义抹杀一切劳动差别和分配差距, 抹杀人们的贡献, 要求绝对平均, 实际上违背了公平原则。平均主义压抑劳动者的积极性, 其结果会带来共同贫穷。

所以, 公平与平均主义是根本对立的。

(2) 了解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用来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最大为“1”, 最小等于“0”。联合国有关组织认为, 基尼系数在0.2以下, 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在0.2~0.3之间, 表示比较平均;在0.3~0.4之间, 表示相对合理;在0.4~0.5之间, 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在0.6以上, 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 贫富差距逐步拉大, 基尼系数已超过0.46。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 主要表现在个人、城乡、地区、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差距等。调节收入差距, 促进社会公平是目前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3) 特别提示:

温家宝总理多次将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比喻为“做蛋糕”和“分蛋糕”。他说, 我们不仅要把蛋糕做大, 而且要把蛋糕分好, 要让每一个人都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考生应当注意, 可能以此为背景, 考查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问题, 特别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

【高考回眸】

1. (2010·安徽文综卷·3) 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 去年工资收入36000元, 奖金8000元, 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 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 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44000元 26000元

B.36000元 19000元

C.49000元 21000元

D.44000元 11000元

解析:李某是国有企业工程师, 其工资、奖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共44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中的技术要素分配收入, 房屋出租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 共11000元, 故D正确。李某的妻子作为个体老板, 其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2. (2011·山东文综卷·1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 争取农民收入实现更高增幅”是山东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 要求

①提高经济效率, 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③实行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 提高农民收入 ④增加货币发行量, 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经济的稳定增长, 是增加居民收入的基础。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的高增长, 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提高经济效率, ①正确。在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基础上,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是增加居民收入最直接的手段和途径, ②正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国家调控是宏观的, 不可能实行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 ③错误。货币发行量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不能随意发行, ④也错误。答案为A。

3. (2011·江苏政治卷·10) 右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 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 纵轴y代表效率, 原点O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

①在x1之前, 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 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 效率会降低 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 效率将会提高 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从图中曲线走向可以看出, x1是一个关节点。在x1之前, 效率与收入差距成正方向变化, 收入差距具有激励作用, 效率不断提高;在x1之后, 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 收入差距具有消极作用, 效率不断降低。因此, 只有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才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可见, ①③说法错误, ②④说法正确。应选D。

【创新设计】

1.“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这是说

A.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B.分配制度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

C.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分配方式

D.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分配方式的物质基础

2.2011年, 我国事业单位工资改革不断深化, 绩效工资制度逐步实施。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

①是对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②体现了按劳分配这一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③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④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2011年1月4日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宣布, 从2011年2月1日起, 上调月最低工资标准, 其中一类地区从960元调整为1140元, 增加180元, 上调幅度达18.75%。上述做法

A.是国家在再分配环节更好地落实公平分配

B.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节经济的重要表现

C.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D.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4.经济学家詹姆斯在《公正是最大的动力》一书中写道:公平是对人格的尊重, 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 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这句话说明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B.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C.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的

D.公平与效率是互补的

5.甲乙两人分一块蛋糕, 两人为如何公平分配争执不下。有人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让一个人切, 另一个人先挑选。这样分蛋糕的公平问题就解决了。故事启示我们

A.在经济领域要坚持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原则

B.公平主要指收入分配的公平

C.促进公平正义必须依靠合理的机制和政策

D.提高效率是实现公平的保证

6.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注:“十一五”期间,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7%,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9%。

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1) 材料一给我们提供了哪些经济信息?

(2) 运用所学知识, 分析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经济意义。

(3) 结合材料,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 谈谈我国“十二五”期间如何实现“富民”目标。

参考答案:

1.D 提示: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A错误。分配制度属于生产关系范畴, 根本上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B错误, D正确。C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2.B 提示:①说法错误。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 是按劳分配的体现, 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②③正确。④属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 不符合题意。

3.C 提示:提高月最低工资标准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具体体现, C正确, A、D错误。提高月最低工资标准, 是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调节经济的重要表现, B不符合题意。

4.A 提示:题干告诉我们, 公平分配能够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说明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A正确。B与题干无关, C、D说法片面。

5.C 提示:A、B不符合题意;D颠倒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C正确且符合题意。

6. (1) 材料一表明“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长, 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随之逐年增加, 说明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是增加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的基础。材料一还表明,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幅明显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增幅,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慢,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说明我国仍存在收入分配不公现象。

(2)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有利于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 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有利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3)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发展生产力, 为实现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奠定基础。②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一方面, 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另一方面,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保护合法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 整顿规范分配秩序, 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实现公平分配。

《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案 篇5

个人收入分配

第二框《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案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高一政治必修 1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本框主要讲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以及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本框分两个目,第一目“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的重心是帮助学生理解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第二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介绍效率的含义和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重点和难点在于理解我国为处理好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收入分配差距与社会公平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如何结合教材与现实,提高学生正视现实、理解现实和分析现实的能力,是实现本课知识升华的关键点。【学情分析】

面对本校学生素质相对较差且参差不齐的情况,一开始就要用用鲜活的材料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由于学生本身生活阅历与视角的局限性,完全理解教材可能存在难度。把教材讲清楚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激发他们求知欲望,引发他们对问题的深层次的思考,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所以如何深入浅出地创设情境,启动学生的思考与学习探究十分关键。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公平及收入公平的含义;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的举措。

2、懂得效率的含义;理解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和我国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二)能力目标

1、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

2、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实践能力。

3、结合和谐社会建设,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并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难点: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采用情景教学法、探究法、讨论法、社会调查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实地寻访、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进行课堂汇报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五、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这种分配制度中怎样去具体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呢?着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公平的含义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某公司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决定拿出ABCDE五套面积各异的住房分给甲乙丙丁戊五位工作积极且工作能力强的员工。ABCDE住房的面积分别是150㎡、120㎡、90㎡、80㎡、30㎡,甲乙丙丁戊五位员工的年龄分别为50岁、35岁、35岁、23岁、23岁。请问大家,如何分配才算是公平分配,让大家都接受?(让学生明白公平不是平均主义,公平也不是能轻易做到的)

教师: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前后两排的学生组成一组相互讨论。学生积极讨论„„„并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其实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你们发现,不管怎么分,差距都还是有点大,毕竟是一种奖励性质。有没有同学可以把它们分的更加公平一点啊? 学生讨论

学生A:我们可以把房子全部买了,大家分钱,这样就可以分的一样多,这样就公平了。老师总结:这个做法可以吗? 是不是卖了房子分钱就公平啦啊? 学生思考并回答

老师继续总结:这种分法只是平均了,但能不能说就公平? 学生„„

老师:学生参看教材60页,并回答探究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公平的含义比较宽泛,我们这里学的是收入分配的公平。它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收入分配的公平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公平是绝对的平均主义,不考虑客观差异;是不讲效率的“公平”,实际上是不公平,它妨碍了效率,阻碍了生产的发展,结果使人民长期处于贫穷状态,结果不是共同富裕,而是共同贫穷。

收入分配的公平是指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2)坚持收入公平分配的意义

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3)、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

1、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注意课本上的第一段第二句话,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看视频《十七大报告的相关内容》 通过十七大报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可以分过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两个方面。

2,初次分配是如何注重公平的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意义: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措施: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生活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措施:加强政府对收入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的含义

教师通过《三个和尚挑水喝》帮助学生理解“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具体教学过程略)

效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我们讲提高效率就是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收益。

2、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的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的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当然他们之间也有矛盾。

那么我们国家对于“效率与公平”问题是如何作出选择的?把什么放在第一位?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原因:①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②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结果能促使人民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具体措施: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民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板书设计: 第二框《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公平的含义

(2)坚持收入公平分配的意义(3)、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

1、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

2,初次分配是如何注重公平的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的含义

2、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习题反馈:

1、下面关于效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程度 B.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C.投入越多,产出越多,这就是效率

D.人们总是追求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果

2、合理且适度的收入差距是贯彻党和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等重大方针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

①克服平均主义,更好地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 ②尊重和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③鼓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 ④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在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下列能体现分配问题上坚持维护公平的是

①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②扶助弱势群体,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③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三条保障线” ④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为此 ①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②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③应不断完善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 ④应当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据此回答5-6题。

5、从孔子的话正确的一面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A.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必须高度重视生活资料的分配问题 C.必须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D.必须严格防止出现收入差距

6、我们现在看来,孔子的话中不合理之处主要在于 A.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

现阶段社会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篇6

国家统计局在2005年7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城镇居民最高组与最低组的收入之比已由2002年的5.1:1扩大到5.3:1。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和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专家近期联合完成的《关于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及政策建议》中用“蓝灯”、“绿灯”、“黄灯”、“红灯”来描述分配的形势,其中“黄灯”表示接近失衡状态。这份报告认为,如不采取相应措施,到2010年后,中国的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形势将进入“红灯”区的范围。更严重的是城乡差距,官方资料显示,从1992年到2004年,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从2.33:1扩大到了3.2:1。

笔者多年从事收入分配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根据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对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几点对策。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农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解决农民收入低下问题对于缩小贫富差距至关重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完善市场机制,提高农民在价格制定中的参与和决策能力,消除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第二,积极扶持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第三,提高农产品质量,生产高质量、低农药残留的绿色农产品,增强出口能力。第四,加大对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及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并且以此来解决部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第五,实施科教兴农,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大农业的科研投入和技术推广,鼓励和引导农业专业性人才进入农村就业和进入农村基层领导岗位服务农业,提高领导的知识水平。第六,构建为农村劳动人口提供就业信息、技术培训、咨询服务和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社会体系,创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环境,可以考虑重新建立农会表达广大农民的意见和利益诉求。第七,对农业生产资料进行价格控制。如化肥、农药等。如控制不好会变相增加农民负担。

加快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步伐,缩小地区收入差距

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西部开发的投入,以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通过建立良好的市场机制和对外开放,提高中西部地区的自身竞争力,还要采取财政转移支付和其他经济援助手段,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平稳转型,大力发展中部六省的经济,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和东部地区的差距。

打破垄断,减少行业收入差距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产业结构的剧烈变动时期,优势产业的交替变化极为频繁。解决行业间存在的收入差距,最终要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责任就是制定反垄断法,清除市场准人壁垒。对于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国家不能放松对其分配活动进行监管,要提出工资指导意见,加大对工资福利过高、增长过快行业的职工收入调控力度;加强对这类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人工成本增长率的考核,严重违反国家工资政策的,要进行严肃处理。为此,劳动、财政、统计等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企业人工成本监测指标体系,加强对企业人工成本的监测,定期发布行业的人工成本水平,指导企业与国内外同行业人工成本比较,合理确定本企业的职工收人水平。

加强法制建设,强化对非法收入的打击力度

垄断、腐败等所造成的收入差距拉大是社会反映最强烈的,它极大地挫伤了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妨碍了社会的长治久安。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法规,消除制度和法律漏洞的真空,减少不合理却合法的现象。第二,政府要排除非自然垄断因素,消除市场准人歧视,同时要考虑将企业的一些没有保密需求的信息,包括盈利情况公开,便于最大限度地引入竞争。第三,要规范某些自然垄断行业及某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分配行为,对于垄断性的行业征收特别的税收。第四,要制止权力的市场化和货币化。第五,严格执行公务员和企业经营者个人财产和收入申报、核查制度,严禁行政干部参与商务活动,防止卖官、买官和跑官现象。同时加大对腐败的惩罚力度,加大惩罚资金外逃的力度。

完善稅收调节功能,加强税收调节作用

一是要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实行综合分类税制,合理确定点征额和扣除额,以体现公平原则。加强对高收入行业和高收入个人的收入分配情况监控,重点管理,重点检查。逐步推行双向申报制度,加强个人收入的双向稽核,使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之间相互制约。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征管力度』口强对高收入行业和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从重、从快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二是要改革完善财产税,规范现行财产税税种,对个人收入进行多环节、多渠道的调节。适时开征遗产与赠与税,可考虑采用征税及时、征收成本较低的总遗产和总赠与税制。对于一些高收人群体的奢侈消费项目,可以考虑开征特别消费税。

总之,要通过适当调节居民收入差距,协调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为中国经济的顺利转型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确保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论市场经济中公平的收入分配 篇7

1.1巴泽尔的所有权最优配置原则

巴泽尔的公共领域理论认为, 当多人共同拥有某项资产时, 决定所有权最优配置的总原则是:对资产平均收入影响倾向更大的一方, 得到剩余的份额也应该更大。

如果可以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公平收入分配, 比如, 一家普通公司的利润是由投资者, 管理者, 技术员工等共同创造的。利润分配就可以根据生产要素对总平均利润的影响大小而进行。因为这家公司的利润是由这些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 利润就应当由这些要素共同所有, 即, 利润可以看作是处于公共领域当中。如果可以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分配, 其结果是比较公平和理想的。

1.2欧拉分配定理

欧拉分配定理是一种假设条件比较苛刻的公平的收入分配方法。欧拉定理指出:如果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而且厂商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那么在市场均衡的条件下, 所有生产要素实际所取得的报酬总量正好等于社会所生产的总产品。公式:Q=L*MPL+K*MPK

1.3二者的一致性

巴泽尔的所有权最优配置原则应用于收入分配时与欧拉分配定理实质上一致的。为便于比较, 利用巴泽尔的所有权最优配置原则来进行收入的分配原则也可写成类似的数学公式。如, 劳动和资本对总平均利润的影响大小可以分别用mpL和mpK来表示, 总利润P=L*mpL+K*mpK

欧拉分配定理中的MPL和MPK分别指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品, Q是总产量。边际量越大, 对平均总产量的影响也就越大, 这一点可以从数学上得到证明。

另外, 根据巴泽尔的思想, 我们还可以将欧拉分配定理的一条假设条件去掉, 从而使欧拉分配定理的应用范围更广泛一些。因为, 欧拉分配定理要假定规模报酬不变, 否则, 产品分配会产生不足或剩余。而将巴泽尔的所有权最优配置原则应用于分配领域时, 如果存在规模报酬递减或递增, 我们就可以根据要素对平均总产量的影响来进行分配。甚至不管总产量Q是多少, 我们都可以公平地进行分配。

1.4上述分配方法的局限

1.4.1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 如, 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 对平均利润的影响大小和各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是很难准确度量的, 因此, 理想的公平收入分配是较难实施的。

1.4.2上述分配方法的实质是根据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或贡献来分配。但是, 由于各个行业所创造的价值是不同的, 其结果是造成行业收入的差距。

行业收入 (或待遇) 差距的结果, 就是吸引更多的参与者进入高收入的行业, 最终这一行业的劳动力市场供给>需求, 从而可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如, 考公务员热的现象;医生行业等等。因此, 平息行业收入的过分差距不仅可以促进公平同时又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1.4.3公平收入分配还必需结合要素的成本来进行。如, 医生行业。社会对医生的需求是有限的, 他们足以解决社会的健康问题, 而勿需过多。医生治病救人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很高, 甚至不可用金钱来衡量。假如一名富人生病, 他就必须要找医生, 此时医生就拥有了强大的垄断力量, 然后他可以利用病人对专业知识的不了解, 而巧立名目向富人索取很高的报酬。这名医生通过救治这名富人, 可间接为社会创造很高的价值。如果单纯按照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或贡献来分配, 那么这名医生得到的所有收入都是理所应当的, 他得到的都是病人愿意在这次交易中所付出的, 即市场上需求方评价供给方的价值。那么, 最终医生这个行业的收入会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结果一方面是行业收入差距的过大, 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强烈的社会不公平。

因此, 在决定医生应得的公平报酬时, 不仅应考虑医生所创造的价值, 还应综合考虑他所付出的劳动, 即,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同样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 行业之间的差距和人与人之间能力的差距, 都是很难确定的, 因此,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是非常难以确定的。绝对公平很难实现, 但我们可以努力接近公平。

1.4.4考虑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时要考虑效率

公平与效率在很多情况下是一对矛盾, 此消彼长。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必需要考虑一下孰重孰轻, 如果公平问题突显, 就有必要牺牲一小部分效率来着重解决公平问题, 反之亦然。这样才能在保持经济的健康增长的同时给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带来最大化的福利。

总结:

公平的收入分配一方面要考虑要素的贡献, 同时还必需要综合考虑要素的成本。这与马克思提出的“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来进行收入的分配”是一致的。允许收入差距的存在, 但必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二、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的决定和不公平现象

2.1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的决定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工资、利率等都是由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共同来决定的, 同时也就决定了收入的分配。这样, 市场经济下供给和需求关系决定的收入分配便与公平收入分配的理想状态不一致, 即是不公平的 (即便存在公平也是“刀刃上的”公平) 。假如认为这是一种剥削的话, 那么市场经济的结果可以描述为:市场上相对稀缺资源剥削其它资源。 (垄断也可视为一种相对稀缺的供给)

只有市场中所有资源的需求与供给相适应时, 才可以达到均衡状态。这意味着, 几乎所有资源的价格处于均衡状态。因为, 对任一种资源来说任意的需求和供给都可以实现均衡, 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源达到了最优或次优配置, 而只有几乎所有资源的价格处于均衡状态时, 才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收入差距的缩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2.2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存在的不公平现象

由于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的决定与理想的公平收入分配状态的差异, 现在我国经济社会中大致存在以下现象:在市场中, 供给<需求的行业里 (如, 存在垄断供给和刚性需求的行业) , 它们的价格更容易受到供给方影响, 最终更接近其使用价值。而在供给>需求的行业里, 它们的价格往往更容易受需求方影响, 最终更接近其成本。

参考文献

[1]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2]尹恒, 龚六堂, 邹恒甫。当代收入分配理论的新发展[J]。经济研究, 2002, 08

收入分配角度分析效率与公平 篇8

其次,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中西部经济, 缩小区域差异。我国城乡收入差异和区域差异极为严重, 是造成收入不公平性的重要原因, 只有运用相应的政策倾向来发展农村经济和区域经济, 使得经济效率跟上城市和发达地区, 才能缩小其中的不公平性。

最后, 建立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要鼓励各种劳动者群体公会的合理发展, 使得劳动者群体拥有强有力的后盾, 在自身合法利益的追求上能获得相应的申述和保护;要在各种保障体系上逐步完善, 切实落到实处, 尤其是农村保障体系同城市保障体系的逐步接轨, 削弱城乡保障的差异和不公平性。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效率和公平问题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如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中国经济的同时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从而避免贫富差距的扩大, 维持好社会的和谐稳定, 是中国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我国目前的现状和问题

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 我国的经济迅速增长, 从1978年刚刚确立市场经济体系, 国内生产总值3645.2亿元, 人均产值381元到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249529.9亿元和人均产值18934元, 即使剔除掉物价的因素, 我国的经济依然以一个令其他国家惊讶的, 超过10%的高速增长着, 这是体制改革所带来的效率体现。

但是市场机制下, 必然存在着经济发展和收入的差距, 只有产生差距, 才能产生竞争和效率, 借先富起来的地方和个人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进而带动余下的一批地区和个人共同富裕起来, 就目前现状, 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贫富悬殊、城乡差距、两极分化、利益冲突等, 这些都是公平性得不到很好体现的结果。

由上我国体制改革下的效率和公平还不能很好的协调起来, 公平性在目前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就目前现状, 归纳起来有以下的三个问题:

一是个人收入差距过大, 据统计, 2008年我国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 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其中, 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 从1988年的7.3倍已经上升到23倍。

二是城乡收入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同我国大体相当的国家,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体上是1.7倍左右, 而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2007年约为4.5:1。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收入差距, 对全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逐年增加。城乡收入差距占全国居民总体收入的比重超过50%, 对全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增加值占80%, 这说明我国的城乡实际收入差距是世界上比较严重的国国家之一。

三是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差距扩大。。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78年是西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1.2倍, 20033年为1.5倍, 2007年为2.5倍。城镇居民纯收入东部地区1978年是西部地区的1.5部, , 2003年为3.5倍, 2007年为4.8倍。

二、城乡二元结构下收入分配差异的分析

在收入分配差异的衡量方面, 我们用基尼系数来表示, 在全部居民收入中, 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百分比。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这个指数在0和1之间, 数值越低, 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1、根据我国的官方统计的基尼系数从1997~2008之间分别为:0.3706、0.37840.3892、0.4089、0.4031、0.4326、0.43860.4387、0.47、0.496、0.5、0.469。

我国整体基尼系数从0.4跨越到0.469, 整体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 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这说明了我国的全体居民的收入差距正在逐渐扩大, 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几个方面。

2、由于中国城乡的二元结构, 对于收入差距的衡量, 可以分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两方面。下面通过两组数据, 来衡量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和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我们将各自的基尼系数警戒线定为0.4, 以下是来自中国统计局的相关数据:

从1978年到1999年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2124, 0.2407, 0.2406, 0.2417, 0.2416, 0.2439, 0.2267, 0.3042, 0.3045, 0.3026, 0.3099, 0.3099, 0.3072, 0.3134, 0.3292, 0.3210, 0.3415, 0.3229, 0.3285, 0.3369, 0.3361, 0.362, 0.365, 0.3701, 0.3763, 0.3692, 0.3751, 0.378。

而同期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为:0.16, 0.16, 0.15, 0.15, 0.15, 0.16, 0.19, 0.19, 0.20, 0.23, 0.23, 0.23, 0.24, 0.25, 0.27, 0.30, 0.28, 0.28, 0.29, 0.30, 0.295, 0.3364, 0.358, 0.3624, 0.3732, 0.3489, 0.35, 0.356。

由以上数据可见, 农村内部基尼系数在2005年就达到0.37左右, 逼近0.4的警戒线, 意味着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不平衡也十分严重;与此相应的是才城镇居民内部的基尼系数虽然还在合理范围以内, 但是却和农村基尼系数曲线有着相同的上升趋势, 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日益严重的。

全国居民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警戒线, 但是农村内部和城镇内部的基尼系数都还在合理范围以内, 说明我国城乡二元的收入差距是巨大的, 因此造成了我国的整体的基尼系数超过警戒线, 我国的经济发展没有很好的兼顾到城乡发展的公平性, 城乡二元收入差距的问题解决迫在眉睫。

3、在区域经济的收入差距上, 这里有一组各省的贫富差距系数数据可以说明, 我国东部沿海率先发展的一部分省份和城市是收入差距最大的地区

中国各省区贫富差距指数:广东0.65、北京0.61、上海0.57、浙江0.54、福建0.53、湖南0.52、海南0.49、广西0.49、新疆0.49、江西0.47、山西0.47、辽宁0.46、重庆0.46、四川0.45、湖北0.45、内蒙古0.44、河南0.44、云南0.44、江苏0.43、黑龙江0.41、安徽0.4、河北0.38、天津0.36、山东0.35、吉林0.35、贵州0.34、陕西0.34、甘肃0.33、宁夏0.33、青海0.3、西藏0.28

如广东, 北京, 上海等发达城市的系数远远超过西部不发达地区的, 说明了我国经济在迅速发展的时候, 效率优先的政策下并没有很好的兼顾公平, 使得少部分地区很少部分的人确实率先富起来了, 但是如何带动不发达地区和另外的一些人共同富裕起来, 依旧需要更大的努力。

三、原因和改善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 我国的收入分配差异度过大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 如果在公平程度的兼顾不够, 很容易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的滋生, 在追求发展效率的同时, 要牢记共同富裕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那么, 公平性在收入方面的体现必须要得以彰显。提出以下几点措施来对现状进行改善:

首先, 完善税收政策, 调整分配机制。改变现行税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制度缺陷, 完善税收调节体系, 使税收调节分配的功能在居民收入、存量财产、投资收益等各个环节得到有效发挥, 建立多税种, 立体式、》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05~2008,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 、周云波.覃晏.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实证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收入分配公平的实现论文 篇9

(一) 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

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中20%的最高收入者和最低收入者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7, 210.55元、8, 774.06元, 相差5.38倍;农村居民中20%的最高收入者和最低收入者的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6, 783.06元、2, 000.51元, 相差8.39倍;同时, 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中20%最高收入者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20%最低收入者人均收入的23.6倍。由此可得出, 我国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结论, 同时也可以看出, 农村居民间的收入差距是高于城镇居民间的收入差距的。

对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国际上的一般情况是,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人均GDP3, 000美元的时候,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不应超过2.1。2011年我国的人均GDP为5, 431.8美元, 已经远远超过了3, 000美元, 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却为3.1, 且近几年的城乡收入差距指数均在3.2左右, 这也同样可以得出我国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结论。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还有住房、医疗等福利补贴,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可能会更大。

(二) 居民收入差距总水平过高。

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来测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大小。其值在0和1之间, 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趋向平等, 反之收入分配越趋向不平等。按照国际一般标准, 0.2以下为高度平均状态, 0.2~0.3为相对平均, 0.3~0.4为正常, 0.4以上标识收入分配差距偏大, 当基尼系数达到0.6时, 就属于社会动乱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状态。我国1989年的基尼系数为0.349, 1994年的基尼系数为0.436, 一直到2011年的0.477, 已经严重超过了国际警戒线0.4的标准。由此可得出, 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总水平过高, 出现了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

(三) 不同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很大。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经济基础、民族习俗、自然环境等差异很大的国家, 经济文化发展极度不平衡。东、中、西部地区本来就有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我国的一些不平衡发展战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地区人均GDP均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东部、中部、西部之间的地区差别在总体上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尤其是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越来越大。

(四) 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度扩大。

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跟所处的行业有很大的关系, 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程度不一样, 一般是, 一些垄断性行业、新兴行业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我国收入较高的行业主要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和金融业等, 收入较低的一般为农、林、牧、渔业。1978年收入最高和收入最低的职工人均收入绝对差距为458元, 2003年扩大为13, 890元, 2004年为27, 377元, 2011进一步扩大到61, 640元;1995年收入最高的和收入最低的行业职工人均收入比为2.23∶1, 2000年上升到2.631, 2004年扩大为4.60∶1, 2011年略有下降, 但仍然高达4.17∶1。由此可见, 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是呈现扩大的趋势。

二、我国收入分配中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税制结构不合理。

税制结构与收入分配差距密切相关, 一个国家的税制结构, 尤其是主体税种的选择, 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税收制度在收入分配公平方面的方向和程度。一般而言, 间接税具有累退性, 直接税具有累进性。我国现行税制结构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 其中主要是以增值税为主, 辅之以消费税和营业税。近几年来, 我国的流转税占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但2011年这一比重仍然高达52.87%;所得税大部分占税收收入总额的25.43%, 其中个人所得税的比重仅占7%;财产税及其他税种所占比重只有21.7%。流转税本质上是为了促进我国的资源有效配置, 但由于税额过大, 在税收总额中占据的比例过高, 再加上其具有一定的累退性, 不仅起不到缓和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作用, 反而会扩大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

(二) 个人所得税制度不合理。

个人所得税是西方大多数国家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税种, 并且以累进税制实现纵向公平的效果也最直接, 但在我国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为:

1、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设计不合理。

个人所得税税率中边际税率最高的是工资、薪金所得, 为45%, 且采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级距多, 最高税率也过高, 而对一些资本财产性所得采用比例税率, 比如,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采用20%的比例税率, 形成了把征税重点放在低收入人群的工资、薪金中, 对一些高收入者缺乏征税力度, 在实际执行中也难以对收入分配进行有效调节。

2、征税模式不合理。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征收、分项扣除、分类定率的征税模式, 这样的模式虽然课征简单, 能够降低征税成本, 但是容易造成纳税人税负不公平。取得同等收入的居民可能会因为来源不同而导致所纳税多少不同, 所得来源多、综合收入高的个人相对少纳税, 而所得来源少、收入集中的相对多纳税。

3、费用扣除方式不合理。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标准未考虑到纳税人的家庭总收入、赡养老人、住房、教育等方面, 没有综合考虑成本费用、生机费用和个人的具体负担。同时, 多种个人所得是按此纳税, 导致同一笔所得, 通过改变取得收入的次数, 不但使扣除额发生改变, 而且可以调整其适用的效率, 使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发生改变。因此, 来源多、收入高的人往往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减轻自己的税收负担, 从而造成违背税收纵向公平原则的现象。

(三) 财产税调解不力, 遗产税与赠与税缺位。

财产税本质上是维持公平的, 它调节经济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收入的再调节, 促进公平, 缩小贫富差距, 重点征税对象是富人。我国现行税制中的财产税由房产税、车船税、契税等构成, 财产税税收收入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一部分, 但由于其征税范围窄、税负轻、税收收入少、税种单一等问题, 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作用非常有限。此外, 我国遗产税、赠与税的长期缺位, 使税收对居民财富的调节一直处于真空状态。

(四) 社会保障制度待完善。

在现代社会中, 社会保障是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生活水平的手段, 是对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一种补救。根据相关规定, 我国社会保险资金是通过收费的形式筹集的, 这种筹资方式在实际运营和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分散, 征收成本较大, 征收率不高, 对资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监督等方面。不仅导致了一些地区的保险费欠缴, 也使得有限的保险费收入部分用于专门征收机构的开支和人员费用, 没有做到专款专用, 导致难以满足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需要。这就使得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既难以实现社会公平的要求, 也难以实现效率的目标, 效率与公平难以相互兼顾。

三、优化我国税收调节收入分配职能的政策建议

(一) 优化税制结构。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 我国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原则, 主要与当时的经济环境相适应, 发挥其保障财政收入的功能, 有其合理性。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它影响了税收公平收入分配功能的正常发挥。只有逐步提高直接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 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即提高所得税比重, 适当降低流转税比重, 并保持一定的税制弹性, 增强税收的“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功能, 力求从多渠道缓解收入差距矛盾, 最终通过税制的内部协调性和外部适应性来实现税收调节目标。

(二) 深化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

1、调整优化税率结构。

对于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项目应借鉴国际经验, 采用5级累进税率, 最高边际税率降低至30%。对于劳动所得、资本所得、偶然所得要区别对待, 劳动所得的税率必须要低于资本所得、偶然所得的税率。即应提高股息、红利、财产转让、租赁、特许权使用费以及偶然所得等非劳动性收入的税率。

2、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鉴于目前我国的征管手段相对落后, 公民的纳税意识较为淡薄, 个人信息系统不完善等客观现实, 直接将分类制改为综合制可能会存在加剧税源失控、税收流失等问题, 且具体实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较现实的是采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混合所得税制。按照不同所得进行合理的分类, 属于投资性的、无费用扣除的所得采用分类征收, 对于通过劳动所得的报酬和有费用扣除的应税项目采用综合征收。

3、确定合理的费用扣除标准。

个人所得税扣除费用标准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工资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在统一各地费用扣除标准的基础上, 坚持实行全国统一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 选择以家庭为纳税单位, 并适当考虑纳税人的自然状况、生计、赡养老人、婚姻等情况, 避免各地自行规定不同的扣除标准, 人为造成不合理情况。做到相同收入家庭纳相同的税, 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的社会政策目标。

(三) 完善我国财产税制

1、完善现行的财产税。

一是拓宽现行房产税的课征范围, 取消原有对个人非经营用住房的免税政策, 将个人住房纳入征税范围, 并将其课征分为扩大到农村的非住宅和非农业用房屋;二是继续完善车船税, 车船税的征税范围是依法应当在车船管理部门登记的车船, 未将飞机、火车、地铁等列举在内, 应扩大其征税范围。

2、适时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

遗产税和赠与税的政策目标是通过对人们财富存量的调节, 来防止财富过度集中, 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个人所得税的不足, 从而实现促进社会公平。近年来,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高收入者和高财富所有者持续增加, 遗产税和赠与税有了潜在的税源。借鉴于遗产税和赠与税的国际经验, 建议采取“先税后分”的方式适时开征遗产税, 为了避免纳税人通过生前赠与规避遗产税, 同时开征赠与税, 科学设计、合理配合, 缩小个人收入差距。

(四) 逐步实现社会保障费改税, 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

社会保障税是目前国际上普遍开征的税, 并在一些国家已成为第一大税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企业结构性改革使下岗失业人员日益增多, 必须加大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 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保证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有较快的增长。与此同时, 应加快社会保障“费改税”的进程, 建立可靠、稳定的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机制, 从根本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保障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权利, 防止贫困问题加剧, 实现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刘传宝.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税收政策建议[J].税务研究, 2011.1.

[2]崔军.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财政制度安排[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

收入分配公平的实现论文 篇10

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社会主体在权利、地位和利益的分配上, 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所有领域的完全的平等, 而最重要的是最终结果的平等。而收入分配中的效率, 就是指资源的有效配置。讲求效率的目的就在于, 通过竞争刺激人们去追求更高的经济增长和更快的经济。

在现代经济与社会生活中, 追求效率和追求公平 (即控制最终收入差距) , 不仅应在初次分配中以公平竞争为前提, 通过市场作用实现经济效率, 而且还应强化政府再分配职能, 追求社会公平和社会效率, 从而既充分发挥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作用, 又充分发挥了政府主体的辅助性作用即政府对收入再次分配的宏观调控, 使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公平相互统一, 相互协调, 促进和谐社会的持续发展。

二、我国收入分配领域效率与公平现状

在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过程中, 从注重公平、牺牲效率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再到当前的既注重效率和公平, 又更加注重公平, 分配制度改革走过了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这个改革的过程中, 缺乏新的利益协调和整合机制, 政策无法与改革相适应, 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1. 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目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收入差距呈现四种趋势: (1) 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显著拉大。 (2) 地区之间收入差距逐年拉大。 (3) 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 且有越拉越大之势。国有垄断行业职工的工资增幅明显快于各行业平均水平。 (4) 高收入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悬殊。这种差距趋势的迅速扩大, 已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和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因素, 严重影响社会公平, 最终会影响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2. 收入分配不公

我国渐进稳妥的经济改革特征, 决定了在当前还不可能完全实现各行业部门间的公平竞争, 完全消除垄断。一些带有垄断性质的行业或部门, 并不是凭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市场中打拼出来的, 恰恰相反, 它们都是在国家政策的“庇护”下成长起来的。这种国家政策的歧视造成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之间未能实现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平等竞争环境, 这必然造成行业间收入的巨大差距, 形成分配不公。此外, 分配不公在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也很严重, 表现为工资分配的平均主义。

三、收入分配领域内效率与公平问题的解决途径

针对上述问题, 我们可以从以下途径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1. 健全市场经济体制

实现收入分配中的公平要从初次分配抓起, 要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来规范初次分配行为, 既要建立健全市场机制, 坚持市场导向改革, 以效率为前提, 堵塞不合理的漏洞, 规范不合理收入, 让激励性和效率性收入分配确实到位;又要辅以必要的行政调控手段, 以公平为指导, 切实控制垄断收入, 解决初次分配机会条件不均等所带来的不公, 防止不同部门、地区和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 实现合理的初次分配。

2.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政府必须一方面切实加强经济立法、严格执法, 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营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运行的法制环境, 创造良好的市场运行秩序, 加快市场取向改革, 通过政策、立法的透明性、统一性和可预见性推进市场建设, 严厉打击各种扰乱市场、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及偷逃税的行为, 有效遏制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此外, 在推进市场建设上, 政府要注重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 特别是发挥行业协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作用。同时, 要指导企业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3. 完善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

市场调节的必然结果是收入差距的出现。因而, 现代化市场经济国家都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等社会再分配机制, 来调节由初次分配所造成的过大的收入差距。为此, 在当前应切实强化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 完善税收制度。政府不仅应加强税收征管, 而且应当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个人税收系统, 增加直接税税种。另一方面,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应建立国有资本预算, 集中用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低保, 并覆盖城乡全体居民, 以解决不同地区、行业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和效率的提高。

4. 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政府用来调节居民收入分配, 缩小收入差距的主要政策手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 政府在收入的初次分配中, 建立有效的税收监督机制, 使各市场经济主体在受教育、就业、对社会资源占有以及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等方面, 实现分配的起点公平和程序公平。另一方面, 政府在再次分配领域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最优组合。

总之, 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寻到一个有效的结合点, 并供给一套保证公平与效率的社会制度体系, 既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着力解决的问题。

摘要:当前中国作为经济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 应正确把握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重点认清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现状,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主体与政府行为主体的作用, 从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实现两者的最优组合。

关键词:公平,效率,收入分配

参考文献

[1]王振中:市场经济的分配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卢嘉睿: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3]蒋永穆 刘承礼:公平与效率组合模式的选择问题研究 [J].当代经济研究, 2006 (1)

[4]许艺凡:对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公平与效率”的理性思考.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 (3)

收入分配公平的实现论文 篇11

摘要:我国收入分配体系的公平正义取向,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又体现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以人为本本质和人的异化复归的基本趋势。反思我国改革以来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过程,从效率公平的权衡到公平正义的诉求,将有助于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构公平正义型收入分配制度体系,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公平正义;效率优先;收入分配

中图分类号:F04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3—0127—02

一、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既是一个古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现实的实践问题。目前,随着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进程的逐渐推进,经济增长与公平正义之间呈现出了明显的背离趋势。如何从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出发,在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的基础上,建立能够促进效率持续提高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公平分配原则,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固然离不开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率,但经济指标不是唯一的尺度。和谐社会应该是体现伦理关怀的社会,幸福生活也应该是有尊严和有价值的生活,而贫富差距加大的趋势是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音符。

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维护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平等和公平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天性,公平是市场经济的价值观。一方面,市场经济要求收入分配公平。在市场经济中,价值实体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市场内在的等价交换原则反映了生产者之间平等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这也意味着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收入,即生产者的收入平等。市场经济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既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节约了社会资源;又通过市场竞争推动了生产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最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然而,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主要是根据效率来进行市场主体的收益分配,这又抑制收入分配公平。由于市场主体个人天赋能力不均衡、把握市场机会敏锐的差异以及市场的各种偶发因素等必然导致其在竞争中存在着效率的差异,形成市场主体收益分配的差异,社会贫富差距应运而生。但市场经济以效率来进行分配这仍不失为一种公平的收入分配方法,适度的贫富差距是合理的,但其本身不能克服和消除收入差距的扩大,必然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阿瑟·刘易斯认为,“收入分配的变化是发展进程中最具有政治意义的方面,也是最容易诱发妒忌心理和社会动荡混乱的方面。”[2]面对现实的确需要重新审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建构一种符合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制度体系。

共富和谐能够凝聚人心的核心或基点是公平正义,尤其在近现代。“一次分配讲效率,二次分配讲公平,貌似合理,其实是站不住脚的。一次分配不要讲公平吗?二次分配不要讲效率吗?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割裂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3]效率源于公平,公平出效率;公平是效率的重要前提,在此前提下,需要效率在经济上为更加公平和走向共同富裕提供经济基础,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公平效率辩证统一观,也是社会、经济历史发展的基本事实。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基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剩余价值规律作用的历史告诉我们,按资分配的经济关系本质上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的直接表现和后果是人的异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谓的经济高效率,基本上是建立在人类技术的历史性进步、强制性不公平分配和雇佣工人身心健康以及自然生态付出极大代价基础上的。由于这种以物为本的生产方式,与人类社会、经济的以人为本本质和人的异化复归基本趋势相悖,其所谓的经济高效率不可能具有长久的持续性。

二、从效率优先到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体系的逐步完善

从效率与公平关系理论研究以及见之于社会实践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演进完善的轨迹大致是:传统平均主义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我们对于效率与公平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从20世纪80年代起,学者们吸纳历史上各个学派的研究成果来探析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在这些研究中,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派坚持的是交换规则公平、效率优先的公平效率观,即权利对等的起点公平;自由主义、货币主义、理论预期和供给学派都否定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和收入均等化意义的公平,坚持规则公平、机会平等、效率优先的公平效率观,即权利对等的结果公平;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效率观坚持的是生产资料占有意义上的平等和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收入意义上的公平效率观,即权利平等的结果公平。

理论研究的逐步探索,反映在高层决策上,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们的分配政策,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党的十四大报告强调,“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指出,“个人收入分配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十五大提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回答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在强化效率优先的同时,开始了对公平正义的探索。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之一是“公平正义”,着力点之一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申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一切都预示着公平正义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体系的根本价值取向。

三、建构公平正义型收入分配制度体系的现实思考

1.建立和健全完善的市场机制。公平正义的分配离不开市场和政府的运作,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力量的发挥并不应该像某些观点所说:市场负责效率,政府负责公平。其实,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来说,市场对分配的公平正义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市场作为一种经济制度,不仅具有实现经济繁荣的功能,也具有实现分配公平正义的功能。市场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自由空间,在促进人的平等和社会秩序的形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市场通过由供给和需求决定的资源价格,按照每个人提供有价值的资源的能力分配报酬,通过将个人收入多少的责任交给个人,市场以独立于政治权威的方式分配着社会生产活动的收益和负担。虽然市场在运行过程中有着竞争的不完全性、交易的非零成本以及市场本身的外部性等问题,使得市场在社会资源和财富分配过程中不能完全实现正义,从而导致分配正义的制度要求与市场的效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2.按劳分配制度体系的健全与完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直接反映了收入分配上的“效率与公平结合”,构成了现阶段较为科学合理的按劳分配制度体系。一方面,按劳分配不等于平均分配,它体现了劳动者的劳动与其报酬的本质联系,这是其效率的一面;另一方面,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进行的,它充分顾及到了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中的经济利益及其基本生活需求,体现了收入分配中的公正原则。

3.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原则。不能简单的由少数人决定多数人的利益分配,同样也不能由多数人来决定少数人的利益。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的公平观就是要多数人和少数人都可以接受的正义,当然此时的少数人不一定是指人数上的少,也往往指社会影响上的弱势群体。过去的平等指的是每个人自由的发展,拥有平等的机会,这将产生结果的不平等。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先天的不平等的现实,要求公平原则为自由和平等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要实现正义公平,就需要一些不平等。任何差别的存在都要能够有利于境况差的人,有利于最少受惠者,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原则着眼点是减少先天不平等的影响,追求结果的平等,使得先天的不平等尽量不影响个人的利益分配,能够使得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再仅仅是“按劳分配”,而是“按努力分配”。我们应当允许不平等的存在,只要这种不平等能消除更大的不平等。

4.有效制约政府的官僚主义。政府以安全和平等为名,越来越经常地把从某些人那里得到的东西给与另一些人。人们本来是为了增进自身的利益,但现在即便是最起劲地鼓吹福利国家的人也不得不承认,结果是令人失望的。在政府活动的领域,正如在市场中一样,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但它的作用正好同斯密的那只手相反:一个人如果一心想通过增加政府的干预来为公众利益服务,那他将“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去增进同他的盘算不相干的私人利益。”[4]如果所有人都要“公平份额”的话,那就必须由某个人或某个集团来决定什么样的分配是公平的,而且他们必须能够把他们的决定强加给别人,从财产多于“公平”份额的人那里拿走一部分,给予财产少于“公平”份额的人。那些作决定并强加于人的人与听从他们决定的人能是平等的吗?因此,对政府的分配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是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总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必须把公平正义放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公平正义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理念,也是一个由机会平等、按劳分配以及最少受惠者最大利益等原则组成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则体系。显然,只有立足于公平正义的基本理念与规则,才有可能既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又提升社会的整合程度;才有可能既建立起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秩序,又逐渐实现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和目标。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3.

[2]阿瑟·刘哥斯.发展计划[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78.

[3]程恩富.改革、开放和发展的不同思路与流派[EB/oL].乌有之乡网,2006-07-18.

[4]米尔顿·弗里德曼.自由选择[M].胡骑,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2:57.

收入分配公平的实现论文 篇12

一、我国当前的税制结构

一般而言, 调节收入分配的手段主要有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但是, 当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有较大作为空间的, 主要是经济手段, 如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在从根本上看, 税收是调节收入再分配的最基本的手段, 而现行的税制体系显然还胜任不了这样的使命。

我国现行的税制结构是以流转税为主, 所得税为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的数据, 2011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89720.31亿元, 其中国内增值税实现收入24266.64亿元, 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27%;国内消费税实现收入6935.93亿元, 占税收总收入的7.7%;营业税实现收入13678.61亿元, 占税收总收入的15.2%。流转税实现收入为58441.44亿元, 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65.1%。另外, 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实现收入为22814, 44亿元, 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不足26%, 其中个人所得税实现收入仅为6054.09亿元, 只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的6.7%。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名义同比增长17.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同比增长14.1%。2010年和2011年, 全国税收增幅分别为22.64%和22.6%, 明显高于居民收入增幅。有学者解释, 这与我国税制结构与财政体制的不完善相关。

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能加大税收收入, 提高经济效率, 但是不利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流转税对纳税人实行统一比例税率, 收入水平不同的纳税人税负相同。同时, 流转税具有累退性、易转嫁的特性, 这导致越富者负税越少, 越穷者负税越多的尴尬局面, 悖于税收的量能纳税原则, 违反社会公平。

以所得税为主的税制结构遵守量能纳税原则, 并具有累进性, 即收入所得越多负税能力越强, 纳税越多;反之亦然。这种税制结构有助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 促进社会公平。但是, 一直以前我国流转税在税收中所占比重一般都在70%左右, 比重始终是最大的, 而所得税和其他税种收入合计不到30%。只有当两个比重间的差距逐渐缩小时, 居民的收入差距才会逐渐缩小。

二、税收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顾海兵教授认为, 中国的税制应改成以直接税为主, 间接税为辅。间接税具有累退性和易转嫁性, 对收入分配调节起着间接的作用, 但力度微小。相对的, 所得税属于直接税, 直接调节收入分配且作用最大。以下着重分析当前主要税种的现状及其对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作用。

(一) 增值税

我国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基本税率为17%。即所有居民不论收入水平高低、消费能力大小、家庭结构情况, 只要消费商品或劳务就必须无差别地实行17%的税率。只对粮食、食用植物油、自来水、暖气等生活必需品实行13%的税率。尽管这个比例降低了四个百分点, 但必须考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这一因素。即低收入者对这类商品的消费支出比重明显高于高收入者的。因此, 普通居民成了生活必需品最主要的纳税者, 更甚者, 低收入群体成为生活必需品的最终的纳税者。刘怡、聂海峰的研究也表明, 最低收入群体的增值税有效税率为15.1%, 最接近17%, 而最高收入人群的增值税负担只有8%, 前者是后者的近两倍。由此可见, 所得越多增值税税负越低, 所得越少税负越高。这决定征收增值税很难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相反, 可能加剧这种不公平。

(二) 消费税

消费税以税法规定的特定产品为征税对象。现行征收范围主要有:烟, 酒及酒精, 鞭炮, 焰火, 成品油, 化妆品, 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 高档手表, 高尔夫球及球具, 游艇, 汽车轮胎, 摩托车, 小汽车, 木制一次性筷子, 实木地板等等。征收消费税有助于调整产品结构、引导消费、调节收入分配。然而, 当前消费税体系还很不完善。首先, 征税范围较窄, 比如私人飞机、高档家具、裘皮制品和高档住宅等尚未纳入征收范围。其次, 消费税只针对消费品, 而没有针对消费行为, 如高消费娱乐活动没有纳入进去。再者, 消费税征收环节单一。除了金银首饰的消费税是在零售环节征收, 其他消费品在生产、出口或委托加工环节征收。这种征税方式会助长生产者以低价格向经销部出售应税商品, 然后在流通上提高价格, 进而达到漏税的目的。这样, 消费税对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也大大较低了。

(三) 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在税收总收入中一般占7%左右, 且在这个比重中50%是工资薪金。工薪阶层成为最主要的个税纳税者。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前个税实行分类征收税制, 各种所得项目分别适用不同的费用减除规定、不同的税率和不同的计税方法。例如:A与B每个月均取得3500元的收入。A全部是工资, 缴纳税款0元;B3000元是工资, 500元是劳务报酬, B缴纳税款15元。可见, 相同的收入实行分类征税会出现不同的税负。因此, 那些收入来源多、收入高的纳税人所纳的个税反而低, 而那些单一税源的工薪阶层纳税反而多。第二、当前个税税制对收入相同的不同的家庭结构采用不同的所得税负。例如, A家庭有四口人, 两夫妇和已参加工作的孩子的薪资均为3500元, 老人的退休金也为3500元, 这个家庭一年所得为168000元, 但不用纳所得税。B家庭也是四口人, 夫妇薪资各是7000元, 老人没有退休金, 小孩正在上学。B一年所得同样是168000元, 但要缴纳5880元的所得税, 并且还得赡养老人和抚养小孩。可见, 同样的收入, 不同的家庭结构, 负税不同, 越困难家庭负税越重。这违背了“合理负税、公平负担”的原则。此外, 个人所得税制还存在着税率设置、缴纳税款的办法不合理等问题。从总体上看, 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尚没有实现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公平的初衷。

(四) 财产税

我国目前具有对财产课税性质的税种主要有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车船使用税和契税等几种。财产税征收范围较窄, 征收体系不完善, 可以说, 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产税。仅就房产税而言, 只对营业性和经营性房产征税, 不对非经营性的自住房征税, 这会导致存量财富的不公平和富人通过购房进行避税漏税的后果。此外, 我国尚缺遗产税和赠与税, 这也会导致财富集中化和两极化。总体上, 我国财产税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体系不健全、监管不力, 以财产税调节收入差距的路途还很长。

三、促进居民收入公平分配的税制对策思考

(一) 优化流转税结构, 促进税制结构变革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采取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具有一定的可取性。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 征税也必须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 必须逐步变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为以直接税为主。但是, 这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因此优化流转税是改革税制结构的前提,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就增值税而言, 一方面要降低生活必需品的税率。将生活必需品13%税率适当调低到8%左右, 税率的降低相当于提升了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2) 就消费税而言, 扩大消费税的征税范围, 增加应税税目, 逐步改变消费税的征税方式, 可以考虑把征税环节改为最终消费环节。当前, 通过整合一切优势手段, 优化流转税结构, 促进流转税发挥间接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

以直接税为主, 间接税为辅, 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 就征收领域而言, 要逐步加大对个人领域的征税, 扭转当前税收对可控领域的过度征收, 对不可控领域的不足征收甚至征收缺位的现状;另一方面, 就征收的量而言, 要改变税收对间接税过于依赖的局面, 逐步提高个人所得税在税收中的比重。例如, 美国建立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 以财产税、消费税、遗产税、赠与税、社会保障税等税目为辅的税收体系, 极大地发挥出税收调节收入的功能。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 通过有效地改革税制结构, 促进税收格局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相适应。

(二) 完善个人所得税制, 强化税收调节功能

综合税制是目前最能够保证收入公平的一种所得税制。但是从当前我国居民的税收意识和税收部门的实际情况来看, 实行完全的综合税制不大可能, 必须逐步推行分类和综合相结合的税制。实行税源扣缴与年度综合课税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 先对纳税人不同的所得项目进行分类课税, 然后对薪资所得、经营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等具有经常性且有费用扣除标准的应税项目所得加起来, 进行以家庭为单位的年度综合申报, 按照统一的累进税率征税。另一方面, 偶尔所得、股息、红利、股票转让所得等税目, 由于不是经常性且没有扣除标准则采用分类征收。这种分类征税与综合税制相结合的方式, 能够缓解低收入群体的负税压力, 加大高收入者的税负, 有利于收入公平分配。

此外, 优化个人所得税制还应考虑一些具体的环节。 (1) 原本按月征收的工资薪金应改为按年计算、分月预缴、年底汇算清缴的办法, 以消除按月征税给那些每月收入不平均的纳税人带来的不公平。 (2) 合理提高个税费用扣除标准。当前3500元的费用扣除标准仍较低, 购房、医疗、教育等重大开支不能完全包括进去, 应该允许此类开支在税前扣除或进行地区差别设置。 (3) 优化税率结构, 扩大税基, 减少税率档次。当前7级税率档次仍比较繁复。有研究者表明, 如果将税率档次降到5级, 最高边际税率可降到35%左右, 这能激发居民取得收入的积极性。“宽税基, 低税率, 少层级”的原则更能够调节居民的收入差距, 保障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三) 健全财产税制,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健全财产税, 着重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1) 整合房产税制。当前房产税目交叠重复、征税范围不明, 应该秉着房随地走、房地合一的原则, 在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的基础上设置统一的“房地产税”。此外, 在房地产运行过程中, 改收取土地开发费、土地使用费、市政配套设施费等为征税, 实行“费改税”。 (2) 适当开征一些新的税目, 比如开征遗产税、赠与税以缓解部分人因财富的增加带来的社会收入差距的加大;开征社会保障税, 以征收保障税的方式筹集资金, 用于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障等支出;开征土地闲置税, 以防止地产商囤地导致地源减少而高价卖房炒房的现象, 保障低收入人群合理的房产支出。

总之, 当前我国进行税收体制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逐渐完善税制结构, 合理调整税种布局及其相互间的配合关系, 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促进社会公平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数字来源:税政司.《2011年税收收入增长的结构性分析》http://szs.mof.gov.cn/zhengwuxinxi/gongzuodongtai/201202/t20120214_628012.html

[2]投资中国网转载于《新京报》刘兰兰.《统计数据显示居民收入增幅远低于税收增幅》http://news.chinaventure.com.cn/48/20120306/77902.shtml

[3]刘怡, 聂海峰.间接税负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 2004年第5期, 第27页.

[4]张妍.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税收对策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硕士论文, 2011年5月.

上一篇:养生五字经下一篇:多种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