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不公平(精选12篇)
收入分配不公平 篇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随着CPI系数的增长, 我国居民的实际收入却呈现出负增长的趋势。而且全国总体基尼系数不断升高, 收入差距问题越来越严重。根据相关报道, 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突破了0.4的警戒线, 高达0.45以上。由此看来,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成为一个凸显的社会矛盾。
一、关于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状的研究
关于我国收入不公平的现状的研究中, 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做了以下一些研究。
石瑞勇 (2010) 指出, 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平的主要表现在利益主体的起点和机会不公平, 在“财富效应”的作用下使结果产生不公平。刘慧平 (2003) 则认为, 中国收入分配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城镇居民间收入差距扩大、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行业间收入差距拉大这四个方面。王学力 (2010) 主要谈了我国GDP“蛋糕”的分配问题及工资总量的二次分配问题的不公平。王晚霞、刘英 (1994) 则认为, 收入分配不公平主要表现在过分要求平均主义以及收入过分悬殊两个方面。
刘琼华 (2007) 研究了和谐社会中的公平与正义, 认为分配不公还表现为部分社会群体所得与应得不对等、司法不公正等问题。李惠蓉、朱红涛 (2007) 研究了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及会带来的后果。文常明、李悦书、裴立宁 (2010) 也做了类似的研究。陈蕾 (2011) 从垄断行业的收入过高、税收政策缺乏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本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悬殊、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这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状。
国内一些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城乡地方收入分配不公平。金双华 (2011) 做了关于地方财政支出对收入分配差距影响的统计评价的实证研究, 分析了辽宁省的情况。刘洪银 (2010) 通过数据分析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但近几年变化不明显的一个现状。康清恋 (2010) 从恩格尔系数研究了我国各地区的贫富差距情况。郭月梅 (2010) 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的变迁。
此外, 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目前教育不公平与收入不公平的关系。易培强 (2007) 研究了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教育不公平的现状;李明芳 (2007) 分析了教育机会不均问题日益凸现及其与收入分配、城乡差距之间的关系。
二、关于造成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成因研究
对于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成因的研究, 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做了以下不同的研究。
石瑞勇 (2010) 从政府职能、管理体制和社会利益群体之间冲突与博弈三方面剖析“收入分配不公平”根源。刘慧平 (2003) 从收入分配政策、行业垄断、体制转轨时期制度缺位三方面分析了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王学力 (2010) 也做了类似的研究, 但他还提出了收入分配文化美国化、比较收益使低工资成为可能等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原因。王晚霞、刘英 (1994) 认为, 形成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非常复杂, 但他们指出了其中平均主义, 分配体制不健全、劳动平等公平观还没有树立等主要原因。
李惠蓉、朱红涛 (2007) 不仅分析了体制、政策及分配机会方面的原因, 还提出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合理也造成了收入分配的不合理。张素芳 (2009) 则认为, 超经济行政化分配方式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的根本原因。李文经 (2007) 认为, 是初始条件不公平、要素分配不公平及政府职能缺位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徐生教 (1989) 认为, 收入分配不公平是我国分配领域实行重要变革后不可避免的, 也是合理的。刘洪银 (2010) 分析了我国城乡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制度性成因。
贾建国 (2011) 总结了前人分析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原因, 还提出财富中的灰色成分及工业化过程也会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于卫军 (2009) 也提到工业化过程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他还提出权力寻租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郭月梅 (2010) 认为, 非均衡发展战略和城乡间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巨大差距造成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三、关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途径的研究
如何通过正确的途径来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是关乎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大局。目前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方面。
石瑞勇 (2010) 提出, 要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就必须要政府主导收入分配, 通过具体的制度安排和规范建构公平的收入分配。刘慧平 (2003) 提出要通过税收机制的调控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王学力 (2010) 提出, 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加快我国非公有制的建设及塑造新的分配观等措施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金双华 (2011) 在实证研究辽宁省农村收入分配时提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推进农村低保工作, 劳动、教育部门要完善及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教育等措施来实现农村收入分配的公平。王晚霞、刘英 (1994) 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完善工资体制、鼓励劳动致富、取消非法收入等措施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刘琼华 (2007) 提出,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收入分配过程中要以公平正义为导向, 建立利益调控机制, 要求政府依法执政, 维护弱势群体权益从而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李惠蓉、朱红涛 (2007) 提出, 在收入分配过程中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实现社会发展机会的均等、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文常明、李悦书、裴立宁 (2010) 也做了类似的研究。张素芳 (2009) 认为, 要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要深化市场化改革, 建立健全分配机制。
赵履宽、杨体仁、文跃然 (1988) 提出, 要健全市场机制, 提高市场的定价权利, 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等措施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李文经 (2007) 提出, 要通过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和税收政策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吉献忠 (2009) 认为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应当从建立起点公平的权利保障制度, 加强和完善税收调节功能, 构建平等的收入分配制度, 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 培育收入分配机会公平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陈蕾 (2011) 认为, 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缓解收入分配不公平。刘洪银 (2010) 认为, 要实现农村收入分配公平就要实现城乡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 普及农村教育培训, 加大对落后地区和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支持力度。
贾建国 (2011) 认为, 要采取一次分配要同时兼顾效率和公平, 提高劳动报酬在分配中的比重, 打破垄断等措施。于卫军 (2009) 提出, 要通过实行公共财政加强财政转移支付, 加大加快教育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郭月梅 (2010) 认为, 要建立农村生产效率体制与机制, 打破城乡二元体制,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更好地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此外, 还有的学者研究了教育公平与收入分配公平的问题。易培强 (2007) 认为, 应当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统筹力度,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来完善社会资助体系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李明芳 (2007) 提出, 要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应当实现城乡教育机会的均等, 建立规范、公平、有效的义务教育资金转移支付制度。
四、总结
综上所述, 国内关于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研究为我们以后开展相关研究准备了丰富的理论营养。在方法和结论上对我们的研究也富有启发意义。然而, 时代不同、空间不同, 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状也不相同。而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领域及局限于国内, 实证研究和国外情况很少有学者分析, 这样的经验研究所得出的经验论断必然有其时空局限性。因此笔者认为, 今后应当加强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实证研究, 多借鉴国外一些好的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 从而加快实现我国收入分配的公平。这对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摘要: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日趋凸显。过分悬殊的收入差距会导致两极分化, 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引发诸多社会矛盾, 目前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 关注和思考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 研究应对该问题的制度规范,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 国内关于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我国收入不公平的现状的分析, 对问题成因的分析, 以及提出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途径。
关键词:收入分配,不公平,分配体制
收入分配不公平 篇2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人教版《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二框的内容。它在本课中起承上启下作用,是第三单元“为谁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模块中起着培养学生树立公平正义意识的作用,突出了培养社会责任感的课程地位。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理解当前我国实现社会公平的意义。
学情分析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当前我国生活中大家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比较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对本框知识学习会感兴趣。本框知识理论性强,要全面理解知识有一定难度,学生对此会有不同的认识和困惑。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感悟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和公平关系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效率与公平的内涵;理解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领会当前我国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设疑、典型案例分析、小组合作探究,提高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辩证思维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同我国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政策措施,增强公民责任意识和拥有公平精神。
教学重点:
关于收入分配公平的问题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关系
教学方法:
活动教学法、案例法、情境教学法、比较法、归纳法等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上课之前我想和大家做个值得思考而富有悬念的小实验,首先招募两名参与人员,现在是大家见证奇迹的时候了。请听题:“假设我这有100元人民币,我想把它给你们两位,但我有两条规则:首先由A同学决定这100元如何分配,然后B同学来决定是否接受这种分配方案。如果接受,你就按照A提出的方案分这100元;如果你不接受,那么你们两位都将一无所获。”好现在开始分钱。
我国收入分配中公平问题分析 篇3
关键词:公平,收入分配,分配差距
一、我国收入分配公平存在的问题
1、普通劳动者凭借劳动获得很低收入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1990年为53.4%,到2007年下降到39.7%,尤其是2003年以后下降的尤其迅速。劳动报酬的下降影响最大的是普通劳动者,主要包括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的职工,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农民特别是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地区的农民,他们没有获得与付出劳动等额的报酬。
2、我国东西部之间的分配存在不平衡
从不同地区企业、政府和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占全国的份额看,东部最高,中部居中,西部最低。1998-2002年,企业可支配收入占全国的份额,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66.8%、20.3%和12.9%,东部的比重比中西部总和还要高出33.6个百分点;政府可支配收入占全国的份额,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55.4%、24.7%和20.9%,东部的比重比中西部总和高出10.8个百分点;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全国的份额,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52.4%、28.5%和19.1%,东部的比重比中西部总和高出4.8个百分点。无论是企业所得,还是政府所得和居民所得,东部地区都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
3、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分配不平衡
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总的趋势是城镇快于农村,唯有1979年—1984年期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焕发,收入大幅度增加,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城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也一度高于城镇居民,1983年曾达到66.3%。1985年以后,随着城市改革的逐步推开和不断深化,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明显加快,而农业生产进入缓慢增长时期,农民收入增长放慢,除个别年份外,大多是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快于农民。特别是1997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加快,使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弱势变强,上升到52.8%,改变了农村居民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人口多和收入增长快带来的比重优势,导致了居民收入明显向城市倾斜。随后,城镇居民收入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就直线上升,1999年到2004年,短短6年就从57.8%上升到69.2%,比重变化了11.4个百分点。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加快,城镇居民收入份额上升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农村居民收入份额下降过快,不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和实现共同富裕,不利于扩大农民消费,不利于投资消费关系的协调,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如何实现农村和城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是我们在进一步的收入分配中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我国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及建议
1、努力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在努力提高城镇低收入居民收入水平上,一是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劳动力在城乡、地区、行业之间合理流动,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改善中低收入者的就业状况和收入水平。二是建立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推行劳资合作制度、集体谈判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等,采取雇员、工会、雇主和政府协商的方式,适时调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促进低收入岗位工资增长,切实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三是通过有效发挥普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作用,推动普通职工工资随企业高中层人员工资增长、企业效益提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应较快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2、通过特殊的制度设计保障受益者的收益
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劳动要素收益受到侵蚀的现象在私营企业和各种承包工程中最为突出。建立真正代表劳动者利益的强有利的游说团体,影响和监督政府的有关决策,监督企业对劳动法的执行情况,政府要规范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使其具有法律约束力。实施职工最低工资标准,通过立法规定用人单位每天或每小时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下限。督促执法部门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从而提高违规企业的违规成本。通过制度设计保障他们的应得利益。
3、 政府应该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投入
经济学家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发现,对个人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就业选择能力越强,在经济活动中越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讲,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和大量城市下岗职工的存在,财政在保证教育的整体投入的同时,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对弱势群体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投入,提高整个弱势群体的素质,使他们获得一技之长,缩小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之间“自然禀赋差异”,提高他们就业能力。教育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劳动者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增强了争取和保障劳动要素收益的意识,拓宽了争取和保障劳动要素收益的渠道。
4、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控力度
在我国的税制结构中,我们应该考虑加大所得税和财产税在税收总额中的比重,通过所得税、消费税和财产税的协调征收,对个人收入达到动态的全过程监控。在个人取得收入时首先征收一道所得税。税后收入(包括没有征收所得税的隐性收入或非法收入)较高的群体很可能增加消费,甚至增加对奢侈品的消费,税制结构中在消费环节再设置一道适当的消费税,尤其是对于收入弹性大于1的高档商品实行高税率。没有被消费掉的收入余额一定会导致个人的财富存量的增加,再通过征收相应的财产税,对财产转移征收馈赠税和遗产税。这样,我们就可以对个人收入做到动态全过程监控,即使逃过所得税的隐性收入和非法收入,也能通过消费税和财产税给予适当补偿。
参考文献
[1 ] 童星.国情省情[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2001.3
[2][梁小民著; 西方经济学导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收入分配不公平 篇4
当今经济学界有相当一部分研究显示:金融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实体经济快速发展, 然而却鲜有学者关注金融业发展与收入不公平之间的关系, 并且这些为数不多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并且充满争议。
本文试图以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先进金融大国为例来探究一个国家金融业的发展与收入不公平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 笔者收集从1960年到2004年衡量美国金融业发展的各项数据, 以及体现国民收入分配情况的基尼系数。由于金融业的发展与收入不公平之间可能存在反向因果关系, 即两个可能会互相影响, 因此在本文中, 笔者仅仅探究美国金融业发展是否与其国民收入不公平存在反相关的关系。
二、相关文献回顾
从直观上看, 人们经常担心金融业的发展仅仅会是一小部分富人受益, 因为金融市场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体系, 需要较为专业的知识, 以及一定量的资本才能参与其中。例如, 为了减少借贷市场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贷方一般会要求借方具有抵押资产, 这就导致穷人更难接到贷款。因此,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 穷人仍然很难通过贷款来为教育或者创业提供资金, 而富人因为已经拥有较多的资产和财富, 便更加容易地从金融理财产品中获益。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虽然也给富人的投资带来了损失, 但是更多的没有直接参与金融市场的平民百姓却因此丢失工作, 无家可归。从这个层面来讲, 人们更倾向于认为金融业发展使贫富差距增大。
然而, 这仅仅是事实的一部分。随着金融产业的发展, 那些从前被放贷者拒之门外的穷人现在获得贷款的几率大大增加了。因此金融实际上为具有潜力和雄心的普通人提供了更加公平的机会。Mcconnell 等人曾经在一项研究中指出:由于美国银行业的放松监管, 以及成熟的风险管理系统, 美国的更多穷人, 以及少数族裔已经实现了历史上最高的住房拥有率, 这大大降低甚至消除了借贷市场存在的歧视问题。而且, 在过去10年出现的住房次级债大大地增加了低收入群体和少数族裔获得贷款的几率。Rajan 和Zingales观察到:在1929年的美国, 高收入群体 (占人口总是0.01%) 70%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持有资产, 到1998年, 这些高收入群体80%的资产来自于薪水和企业行为所得, 仅有20%的资产来自于持有资产。
因此, 政策制定者需要了解金融业的发展与收入不公平的关系, 因为他们需要知道一些与金融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是否会影响到社会收入的均衡。而在经济学界, 已经有一部分经济学家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 虽然他们的结果不尽相同, 但为之后的研究, 以及本文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Rajan 和Zingales曾在他们的研究中指出, 金融行业的正规发展主要使富人受益, 增加了社会收入的不均衡分配。Galor 和 Zeira 在其文章中论证道, 金融业发展能够帮助消除收入分配的不均衡, 因为金融市场的扩大发展能够使穷人不能有效融资并投资到教育和有形资产中, 并且带来的社会收入不均衡会长期保持 。这一观点也受到学者Mcconnell等人的支持:尽管在美国借贷市场中, 一些旧的不公平正在消失, 但是新的不公平正日益显露, 例如苛刻的还款条件, 以及对还款人合法权益的漠视等。
然而, 却有相当一部分研究显示随着金融业的发展, 收入不公平实际上在逐渐消失。Clarke等人通过收集研究83个国家从1960年~1995年的数据, 发现金融业的发展深化会伴随着国民收入不均衡性降低 。另外一项有Beck等人进行的研究显示金融业的发展与降低基尼系数增长率, 以及提高穷人收入的增长率具有相关性 。此外, 一篇最近的研究显示印度的国民收入不公平水平随着其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深化而降低, 但是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却会增大社会贫富差距。
结合上述两种理论, Greenwood 和 Jovanovic 提出了一个“倒U型”理论:国民收入不均衡先随着金融业的发展而升高, 之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能参与到金融市场中而降低。这一理论假设金融中介人通过从金融产品中征收较高的固定费用而降低风险。因为穷人的储蓄量更少, 所以积累财富更加缓慢, 而富人已经拥有足够的资产来缴纳这些固定费用, 那么这些费用会在一开始阻碍穷人参与到金融市场中, 从而进一步加大贫富差距。然而, 因为这些费用是固定的, 越来越多的人会最终加油到金融市场中, 使不公平水平下降。
三、数据描述
这一部分对衡量1960年~2004年美国金融业发展和收入不均衡的参数, 以及一系列控制变量进行介绍。表1对回归分析的数据进行概述。
收入不均衡水平由基尼系数 (gini) 来衡量, 数据来源于世界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World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Economics Research) 。这一数据库由Klaus Deininger 和Kihoon Lee 与1996年在世界银行 (World Bank) 编辑, 之后Lyn Squire与2007年通过国际发展网络 (Global Development Network) 更新。Clarke等人在2006年使用过这一数据库之后总结道, 本数据库达到了三项主要的质量条件:首先, 所有的数据均从国家家庭收入与支出统计调查获得;其次, 数据具有全国代表性;第三, 收入和支出的全部来源均被计算在内。
在之前的文献回顾中提到, 一国的经济发展与其国民收入均衡性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因此在本研究中, 实际人均GDP的log值被作为控制变量加入回归分析中。这一数据来源于佩恩表 (Penn World Table) , 以2005年物价为基准。
最近的一些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些用来体现金融行业发展水平的指数。在本研究中, 笔者运用三个变量来衡量金融业发展: 储蓄银行发放的私人信用量占GDP的比重 (privatecre~t) , 储蓄银行对国内非金融资产的所有权占GDP的比重 (bankassets) , 以及储蓄银行的储蓄总量占GDP的比重 (bankdeposite) 。
为了能够检测金融行业的发展对基尼系数的影响, 笔者将五个控制变量也加入回归分析中。它们分别是:人均实际GDP (realgdp) , 贸易开放程度 (openness) , 通货膨胀 (inflationr) , 政府消费量占人均实际GDP比重 (govern) , 流动资产与实际GDP的比例 (m3) 。其中前三个变量已经在Beck等人的研究中被使用过, 并且结果显示人均实际GDP的增产速率与收入不均衡型性具有很强的负相关性。贸易开放程度的计算公式为出口量价进口量之和除以实际GDP总量。在Barron于2000年的一篇研究中显示, 贸易开放程度与基尼系数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通货膨胀率同样也显示了与收入不均衡性具有很强的负相关型 。此外, Clarke等人的研究表明政府消费水平和流动资产总数可能会影响到社会收入分配。
四、实证框架
1.仅包含线性变量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究美国金融业发展与其收入分配不公平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首先建立了一下的回归模型:
如之前所讨论,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是收入不公平性 (ginii) 取决于人均实际GDP (lnrealgdp) , 贸易开放性 (openness) , 通货膨胀率 (inflationr) , 政府消费量 (govern) , 流动资产量 (m3) , 以及衡量金融行业发展水平的变量:银行资产 (bankassets) , 私人信用 (priva tecredit) , 以及银行储蓄量 (bankdeposit) 。研究运用1960年~2004年美国的年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见表2。
正如表2中所示, 调整后的离差平方和 (Adj R-squared) 为0.6974, 说明这一假设的模型能够解释大部分基尼系数的变化原因。控制变量人均GDP, 通货膨胀, 政府消费, 以及流动资产的系数的T值的绝对值均大于2, 说明其在统计学上更有意义, 能够解释因变量的变化。这一结果与之前的一些研究相一致。然后回归结果并没有显示贸易开放性与收入不公平性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
在衡量金融发展程度的三个变量中, 私人信用指数和银行储蓄量均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意义, 并且它们的系数均为正值。然而, 银行资产量的P值太大, 以至于不能否认其反面的零假设。这说明就私人信用量和银行存款量方面而言, 美国在1960年~2004年间的金融行业的发展确实和国民收入不公平性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
2.具有平方项的回归分析
在之前的文献回顾中, 笔者提到了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倒U型”理论。因此, 在这一部分, 研究将把三个金融发展指标进行平方加入到回归模型中。同时, 因为在之前的研究中实际人均GDP被指出也与收入分配不公平存在“倒U型”关系, 因此也会将lnrealgdp变量进行平方加入模型中。回归结果见表3。
如表3中所示, 加入平方项的回归模型具有更高的调整后离差平方和 (0.7032) , 说明这些平方项综合起来能够解释增加了模型的解释能力。但是因为所有的平方项的系数均不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 (P值均大于0.05) , “倒U型”理论在本研究中并不成立。尽管在增加这些平方项之后, 金融发展指数的线性变量和平方变量均在统计学上失去显著性, 但是它们综合起来仍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说明金融发展水平确实影响收入的不公平型, 但是以线性形式体现。这一研究结果与Clarke等人在2000年调查一系列国家内金融行业发展与收入不公平性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五、结论
尽管之前有大量学者对金融行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作了较多研究, 但是鲜有关于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公平之间的关系的探究。在这些少量的研究中, 一些学者认为金融行业的发展通过主要受益于富人并阻止穷人参与到复杂金融市场中来扩大社会贫富差距;另一些研究人员认为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 国民收入不公平现象实际上在逐渐缓解。另有一些经济学教提出这两者存在“倒U型”关系。
为了探索金融行业发展与收入不均衡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取用了美国从1960年~2004年的数据, 以基尼系数作为自变量, 并运用银行资产量, 私人信用量, 以及银行储蓄量来衡量金融业发展程度进行回归分析。总体来说, 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控制实际人均GDP, 通货膨胀, 贸易开放程度和流动资产量的情况下, 在1960年~2004年的美国, 金融行业的发展与收入非配不公平性存在负相关关系。此外, 包含平方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并不支持“倒U型”理论, 因为没有一项平方项的系数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
摘要:本文通过对美国从1960年~2004年间衡量金融业发展的各项数据, 以及基尼系数进行回归分析, 从实证的角度研究美国在44年间金融业的发展与收入不公平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 美国金融业的发展与社会贫富差距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 即金融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性。
教学反思《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篇5
2013年11月29日上午第四节,我在船寮高中高一(2)班上了一堂县级公开课,课题为《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对这节课进行了自我反思,具体反馈如下:
总的来讲,我觉得这堂课自己上的还是比较满意的。准备很充分,材料也新颖,在教学中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本课的重难点把握准确,并立足于解决落实重难点知识。
本框内容理论性、政策性比较强,和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感觉比较生疏,兴趣不大。所以,如何设置情景,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就成为我在备课时首先要解决的难题。切入口要小,尽可能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一材多用,可以将本框生涩,零散的内容串联起来,使学生在探究体验中,理解掌握知识。
本课内容归纳成为三个部分:一是公平问题,二是效率问题,三是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问题。其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均分别可以设计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做到主线突出,有利于学生把握本节课内容。本节课我组织学生展开了三次讨论,第一次是在怎样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处,引导学生根据材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第二次在怎样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处,设计探究活动“假如你是富人中的一员,你会怎样去回报社会?”从而解决国家怎样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一重点问题。最后,根据仇富心理这一现象引发学生思考:该不该仇富?引发学生思考,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中结束本课内容。
中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公平感受研究 篇6
关键字:收入分配;公平感;局部比较
一、理论基础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保持连续多年10%以上经济增长的同时,民众的收入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2008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上升为15780.8元和4760.6元。 但同时还存在另外一个不争的事实,即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城镇居民中20%最高收入户和20%最低收入户的差距由1990年的4.2倍扩大到了1997年的17.5倍(许欣欣,1999);200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也由改革开放前的0.16攀升至0.47,在超出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的同时也超出了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的水平(李欣欣,2008)。另有调查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将会继续保持一段时间的持续上升(王小鲁、樊纲,2005)。
但是,如此悬殊的收入分配差距却没有使优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矛盾激化以致影响社会稳定。甚至,怀默霆(2009)的一项反映民众对中国宏观社会不平等态度的经验研究指出客观社会经济地位的高低与民众的宏观社会不平等态度并不一致,部分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对社会不平等的态度更为宽容。为什么不平等的现实与民众的感知之间会存在着如此之大的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与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并不一致的分配公平感知的产生?
谢宇认为人们对社会不平等的感知来自于日常接触的世界,比较的对象是周围,对一个中国西部的农民来说,较难想象东部沿海大城市高级白领的生活。同时,相对剥夺理论认为个体在评价自身的境遇时,相关参照群体的影响超过了个体客观实际地位的影响,因此那些客观实际地位优越的人也可能产生被剥夺的感受。由此,可以做出这样一个假设,即人们对于不平等的感知程度是通过局部的比较才形成的,而不取决于他们的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与怀默霆研究的宏观层面的社会不平等感知程度不同,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微观层面的个人收入分配公平感知程度。根据这一假设,笔者选取了两组分别反应个体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和局部比较的指标,通过回归分析来验证假设正确与否。
二、数据分析
本文使用的是“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数据,该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内抽取样本,样本容量为N=11785。
因变量及其操作:因变量选取的是问题“考虑到您的教育背景、工作能力、资历等各方面因素,您认为自己目前的收入是否公平?”用来考查居民的收入分配公平感受。其答案选项设置了5个维度:不公平、不太公平、一般、比较公平和公平,根据答案的特征,选择序次logistic模型对收入分配公平感受进行回归分析。并将各选项分别编码为1、2、3、4、5。
控制变量及其操作:选取性别、年龄、居住地三个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对性别和居住地进行了0-1虚拟变量编码,女性为1,男性为0做参照组,居住于农村为1,长期居住在城市为0做参照组;选取被调查者的出生年变量,通过计算生成连续型的年龄变量。
核心自变量及其操作:
1.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变量:选取教育水平、客观阶层地位及年收入三个变量作为衡量客观社会经济地位的指标。教育水平指标对应的是问卷中的“您目前的最高教育程度(包括目前在读的)”,将类别型的答案选项转化为连续型的受教育年限,“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受教育年限为0,“小学/私塾”的受教育年限为6年,依次类推至“研究生及以上”的受教育年限为19年;客观阶层地位指标对应的问题是“有些群体居于社会顶层,有些群体居于底层。从上往下是一个10级阶梯,每一级代表1分,10分代表最顶层,1分代表最底层,您认为您目前在哪个等级上?”,同上也将该变量处理成连续型的;年收入对应的问题是“您个人去年全年的总收入是多少?”,生成了年收入的对数放入模型以服从正态分布。
2.局部比较变量:选取了调查者自身通过与10年前相比现在变得好还是坏来考查局部比较因素。对应的问题是“您认为您10年前在哪个等级上?”答案同客观阶层地位变量的设置是一致的,但是为了更为细致地考查变好、变坏、不变的区别,进行了虚拟变量编码,将“与自己10年前比变坏”编为0做参照组,分别将“与自己10年前比变好”、“与自己10年前比不变”编为了1。表1是序次logistic的回归分析结果。
三、结论
通过对三个模型的比较,笔者发现数据分析的结果并不能支持上文中所做的假设,即对收入分配公平的感受取决于局部比较因素而非个体的客观社会经济地位,而是,无论客观的社会经济地位还是局部的比较都对个体收入分配公平感受有显著影响。究其缘由,可能是对宏观层面社会不平等感知的影响因素并不等同于微观层面个人收入分配公平感的影响因素,那么到底是哪些影响因素在微观层面起决定性的作用,则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
从分析的结果来看,农村居民较于城市居民对不公平的态度更为宽容,这与上文中怀默霆的经验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客观社会经济地位的高低与其对不平等的态度并不一致。另外,接受过更多教育的居民对自身收入分配的公平感受却较差,这可能源自这样一种心理,就是接受过越高水平教育的人对平等、公平的认知更为深刻,以致他们对公平有着更高的认同标准。
参考文献:
许欣欣.中国城镇居民贫富差距演变趋势.社会学研究,1999,10
李欣欣.校准分配领域的效率与公平.瞭望,2008,6-7
王小鲁 樊纲.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影响因素分析.经济研究,10
怀默霆.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社会学研究,2009(10)
收入分配角度分析效率与公平 篇7
其次,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中西部经济, 缩小区域差异。我国城乡收入差异和区域差异极为严重, 是造成收入不公平性的重要原因, 只有运用相应的政策倾向来发展农村经济和区域经济, 使得经济效率跟上城市和发达地区, 才能缩小其中的不公平性。
最后, 建立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要鼓励各种劳动者群体公会的合理发展, 使得劳动者群体拥有强有力的后盾, 在自身合法利益的追求上能获得相应的申述和保护;要在各种保障体系上逐步完善, 切实落到实处, 尤其是农村保障体系同城市保障体系的逐步接轨, 削弱城乡保障的差异和不公平性。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效率和公平问题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如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中国经济的同时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从而避免贫富差距的扩大, 维持好社会的和谐稳定, 是中国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我国目前的现状和问题
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 我国的经济迅速增长, 从1978年刚刚确立市场经济体系, 国内生产总值3645.2亿元, 人均产值381元到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249529.9亿元和人均产值18934元, 即使剔除掉物价的因素, 我国的经济依然以一个令其他国家惊讶的, 超过10%的高速增长着, 这是体制改革所带来的效率体现。
但是市场机制下, 必然存在着经济发展和收入的差距, 只有产生差距, 才能产生竞争和效率, 借先富起来的地方和个人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进而带动余下的一批地区和个人共同富裕起来, 就目前现状, 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贫富悬殊、城乡差距、两极分化、利益冲突等, 这些都是公平性得不到很好体现的结果。
由上我国体制改革下的效率和公平还不能很好的协调起来, 公平性在目前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就目前现状, 归纳起来有以下的三个问题:
一是个人收入差距过大, 据统计, 2008年我国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 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其中, 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 从1988年的7.3倍已经上升到23倍。
二是城乡收入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同我国大体相当的国家,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体上是1.7倍左右, 而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2007年约为4.5:1。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收入差距, 对全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逐年增加。城乡收入差距占全国居民总体收入的比重超过50%, 对全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增加值占80%, 这说明我国的城乡实际收入差距是世界上比较严重的国国家之一。
三是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差距扩大。。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78年是西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1.2倍, 20033年为1.5倍, 2007年为2.5倍。城镇居民纯收入东部地区1978年是西部地区的1.5部, , 2003年为3.5倍, 2007年为4.8倍。
二、城乡二元结构下收入分配差异的分析
在收入分配差异的衡量方面, 我们用基尼系数来表示, 在全部居民收入中, 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百分比。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这个指数在0和1之间, 数值越低, 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1、根据我国的官方统计的基尼系数从1997~2008之间分别为:0.3706、0.37840.3892、0.4089、0.4031、0.4326、0.43860.4387、0.47、0.496、0.5、0.469。
我国整体基尼系数从0.4跨越到0.469, 整体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 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这说明了我国的全体居民的收入差距正在逐渐扩大, 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几个方面。
2、由于中国城乡的二元结构, 对于收入差距的衡量, 可以分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两方面。下面通过两组数据, 来衡量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和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我们将各自的基尼系数警戒线定为0.4, 以下是来自中国统计局的相关数据:
从1978年到1999年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2124, 0.2407, 0.2406, 0.2417, 0.2416, 0.2439, 0.2267, 0.3042, 0.3045, 0.3026, 0.3099, 0.3099, 0.3072, 0.3134, 0.3292, 0.3210, 0.3415, 0.3229, 0.3285, 0.3369, 0.3361, 0.362, 0.365, 0.3701, 0.3763, 0.3692, 0.3751, 0.378。
而同期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为:0.16, 0.16, 0.15, 0.15, 0.15, 0.16, 0.19, 0.19, 0.20, 0.23, 0.23, 0.23, 0.24, 0.25, 0.27, 0.30, 0.28, 0.28, 0.29, 0.30, 0.295, 0.3364, 0.358, 0.3624, 0.3732, 0.3489, 0.35, 0.356。
由以上数据可见, 农村内部基尼系数在2005年就达到0.37左右, 逼近0.4的警戒线, 意味着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不平衡也十分严重;与此相应的是才城镇居民内部的基尼系数虽然还在合理范围以内, 但是却和农村基尼系数曲线有着相同的上升趋势, 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日益严重的。
全国居民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警戒线, 但是农村内部和城镇内部的基尼系数都还在合理范围以内, 说明我国城乡二元的收入差距是巨大的, 因此造成了我国的整体的基尼系数超过警戒线, 我国的经济发展没有很好的兼顾到城乡发展的公平性, 城乡二元收入差距的问题解决迫在眉睫。
3、在区域经济的收入差距上, 这里有一组各省的贫富差距系数数据可以说明, 我国东部沿海率先发展的一部分省份和城市是收入差距最大的地区
中国各省区贫富差距指数:广东0.65、北京0.61、上海0.57、浙江0.54、福建0.53、湖南0.52、海南0.49、广西0.49、新疆0.49、江西0.47、山西0.47、辽宁0.46、重庆0.46、四川0.45、湖北0.45、内蒙古0.44、河南0.44、云南0.44、江苏0.43、黑龙江0.41、安徽0.4、河北0.38、天津0.36、山东0.35、吉林0.35、贵州0.34、陕西0.34、甘肃0.33、宁夏0.33、青海0.3、西藏0.28
如广东, 北京, 上海等发达城市的系数远远超过西部不发达地区的, 说明了我国经济在迅速发展的时候, 效率优先的政策下并没有很好的兼顾公平, 使得少部分地区很少部分的人确实率先富起来了, 但是如何带动不发达地区和另外的一些人共同富裕起来, 依旧需要更大的努力。
三、原因和改善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 我国的收入分配差异度过大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 如果在公平程度的兼顾不够, 很容易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的滋生, 在追求发展效率的同时, 要牢记共同富裕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那么, 公平性在收入方面的体现必须要得以彰显。提出以下几点措施来对现状进行改善:
首先, 完善税收政策, 调整分配机制。改变现行税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制度缺陷, 完善税收调节体系, 使税收调节分配的功能在居民收入、存量财产、投资收益等各个环节得到有效发挥, 建立多税种, 立体式、》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05~2008,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 、周云波.覃晏.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实证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设计 篇8
1.知识目标
效率与公平的辨证关系;为什么要注重公平;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认识公平、效率的矛盾, 使学生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的分配政策是以提高经济效率和保证共同富裕为目标, 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 关注社会、弱势人群的道德良知和公平意识。
【教学重点】公平问题。
【教学难点】
1.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2.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多媒体展示:对比大都市的繁华生活、滨海新区与西部山村孩子的教室、弱势群体) 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初期, 为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我们在分配中提出效率优先。近10年来, 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超过9%, 经济总量跃居第三, 那是不是每个中国人都分享到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 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探究:图片的对比能得出什么结论?
多媒体展示: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36:1;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在10:7左右;金融、电力较农林牧渔从业人员平均收入高4.6倍。多媒体展示:2011年基尼系数超过0.4, 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可见, 中国的收入差距已突破合理的界限, 这个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温家宝总理说:“社会的公平正义比太阳还有光芒。”
探究:
1.公平的定义
观点一:公平是否等于平均主义?
观点二:公平是否允许有差异?
结论:人人平均, 否认差别不是公平, 差别过于悬殊也不是公平, 有差别 (相对平等) , 且差别合理是公平。
2.我国坚持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
它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 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多媒体展示: (十七大报告)
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知识拓展: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问:你了解我国为实现分配的和谐实施了哪些具体措施么?
例如,
(1) 2006年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
(2) 2011年9月1日起,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
(3) 国家对贫困地区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 使全国1.6亿中小学生普遍受益。
总结:
(1) 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制度保证。
(2) 初次分配强调保证“两个合理比重”———重要举措。
(3)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另一重要举措。
探究:
招聘:电脑城A店招聘推销员, 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
要求:会普通话, 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
报酬:30元/天。
电脑城B店招聘推销员, 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
要求:会普通话, 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
报酬:底薪15元/天, 每推销出一套学习软件可抽取10元。
1.如果你是老板, 你会采取那种分配方式?为什么?
2.富有挑战精神的你更愿意到哪家店工作?为什么?
结论:老板和应聘者都会选第二种, 因为A店做法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与不干一个样, 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而B店老板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应聘者的工作积极性, 对双方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探究:
你选择在B店工作一段时间后了解了以下情况:一套学习软件市场价是500元, 而包括各方面的成本总共才200元, 从200元转化为500元的过程绝大部分是通过你的努力才得以实现的。但是B店的老板却轻而易举就获取净近利润300元, 你辛辛苦苦推销一套软件才获得10元, 老板的收益是你的30倍。你愿意做下去吗?
课堂分析:1.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 效率的含义。
(2) 效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2.在经济建设中, 要讲究效率
案例:中国环境科学院的任陈海院士说, 近10年来, 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超过9%, 但这种增长却对资源和环境带来很大不利影响。譬如水资源问题, 全国70%的河流污染严重, 50%的城市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长江的年排污水量为每年130多亿立方米, 水质已严重恶化。如果将环境和资源成本计算进去, 每年的经济增长入不敷出。
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结论:我国经济的效率低下, 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 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 离开效率谈公平, 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的贫穷。另一方面, 只有坚持社会公平, 真正做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 才能充分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积极性。
(2) 效率与公平也有矛盾的一面。
4.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既要提高效率, 又要促进公平。
(2)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 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 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的同时, 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多媒体:霍英东、白芳礼捐资助学。
教师像他们这样捐资助学, 做慈善事业的行为被称为国民收入的第三次分配, 国民收入的初次、再次、第三次分配中无不渗透着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贯彻, 体现着党和政府对收入分配的重视。所以, 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 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我们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一定能得到合理解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将变成现实。
课堂小结: (见多媒体)
作业设计:
根据所学效率与公平的知识, 调查宣化区收入分配状况。如存在两极分化, 写出解决方案。
我国个人收入公平分配的伦理思考 篇9
分配以生产为基础,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决定不同的分配制度, 生产资料占有的公平与否, 最终决定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否。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及剩余价值论就包含了社会财富应该如何合理分配的伦理思想。马克思认为分配制度的演变是一个历史的, 动态的过程, 没有绝对始终如一都适用的分配制度。一个社会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财富事实上如何分配, 是由该社会的制度性安排决定的, 是由生产资料的产权状况决定的。
在原始社会, 人类以血缘为纽带组成群落单位进行物质资料生产, 在群落里对所得进行绝对的平均分配。随着人类自身的不断繁衍, 各个群落之间的交流日益广泛, 在生产力方面也有了相当的进步, 生产资料不再是为集体共同所有, 出现了生产资料的私有, 奴隶社会应运而生。在奴隶社会由于生产资料演变为奴隶主所有, 因此出现了奴隶主大肆剥削奴隶的现象, 收入差距迅速拉大。随着分工的日益深入发展, 政权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奴隶制被推翻, 进而被更先进的封建制所取代, 但此时的生产资料基本上还是掌握在封建主手里, 社会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收入分配不公现象非常普遍, 即便像孔孟老庄这些伟大的思想家, 他们的伦理思想也是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哲学理想。
我国虽然只经历过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短暂的资本主义萌芽阶段, 但纵观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 我们不难发现, 在资本主义社会, 生产资料所有者凭借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取得了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权利, 并且获取了社会财富的绝大部分。马克思《资本论》的问世让我们看清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 为了消除这种不公平, 马克思认为只有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让劳动人民占有生产资料所有权, 创造的财富才能归劳动者所有。
二、我国分配制度的两个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的确立到现在我们已经走过了60年的进程。在这60年里我国分配制度的演变也经历了两个重要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建国到改革开放之前。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平均主义严重, 生产力没有得到健康的发展,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较低。这是由于建国后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企图通过社会主义生产部门下达经济指标来统筹全国经济资源, 进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这种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安排, 必须满足计划机关对于社会的一切活动拥有完全的信息;全社会利益一体化;社会人是“道德人”;能很好的解决激励问题等条件。但是这几个条件在当时并不具备, 因此就造成了计划经济的效率低下, “大锅饭”实质上是一种低层次的公平, 而这种“公平”就造成了我国建国初期的生产落后。
第二个阶段是从改革开放至今。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我国要走市场经济道路开始, 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各个生产要素也得到了物尽其用, 人尽其职。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收入也有的快速的增长。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元增长到2004年的9422, 增长了2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增长到2004年的2936元, 增长了近22倍。见表1。
三、公平与效率的权衡
但是我们从上表中也不难发现, 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却是在逐年递增的,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从1978年的2.56:1拉大到了2004年的3.2:1, 其中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从1978年的209元拉大到2004年的6486元。差距的拉大对我国经济持续, 健康, 快速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
在进入21世纪以来的这几年, 我国居民个人收入一方面在整体上有了质的提升, 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另一方面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无论从相对数还是绝对数上面都呈现逐年拉大的局面。古典经济创始人亚当·斯密在他那本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曾说到:“有一个巨富的人, 同时至少有五百个穷人。少数人的富裕, 是以多数人的贫乏为前提的。富人的阔绰, 会滋怒贫者, 贫者的匮乏和嫉妒, 会驱使他们侵害富者的财产。”我国现阶段的居民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甚至一些省市地区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5, 居民收入差距悬殊现象出现了征兆。
而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我国30年改革开放一直秉承“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经济发展方针所不可避免的带来的问题。我国分配制度的主要思路是:在初次分配时注重效率, 再次分配时考虑公平。再次分配主要是指运用社会保障来控制收入差距的扩大。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社保体系也是从无到有, 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 所以它所发挥的作用必然不会达到我们当初所设想的, 也不能够很好的达到社保应有的作用。所以在优先效率, 顺带公平”的实际方针下, 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迅速拉大。笔者认为现在是应该适当作出调整的时候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收入分配关系的核心问题, 在收入分配上充分考虑效率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生产要素, 促进经济发展;与此同时还要防止收入差距的严重扩大, 使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可承受的范围内, 以便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这就要考虑社会公平的问题。”从党的十七大报告我们可以看到, 现在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 效率已经不再只是为矛盾的绝对主要方面, 人民、社会、国家对公平认识的不断深入使得矛盾的另一方面公平开始发挥作用。
“经济效率与分配正义实质上是社会利益的生产与分配之间的关系, 经济效率代表社会利益的生产创造, 分配正义则代表社会利益的合理分配, 两者都是衡量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尺度, 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在中国的传统道德中, 一直是在强调个人对他人、对社会作出了什么贡献, 而很少顾及个人应得的利益。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 市场经济的建立, 人们追求个人正当利益也越来越被道德所肯定, 所以个人对社会分配以及这种分配体制是否公平的关注成为一种合理的要求。可是改革开放30年间, 中国从一个收入差距很小的国家跨入收入很不平衡的国家行列, 这期间人们的伦理观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下, 人们普遍要求公平, 实际上是一种“平均”, 这时候, 效率的高低并不在人们的关注范围;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 人们开始注重效率, 为了效率甚至不择手段, 这时候, 公平与否却消失在人们的伦理观中。
在现实生活当中, 分配不公的现象屡屡发生, 罗纳德·德沃金 (Ronald Dworkin) 反对形式上的公平, 主张对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以实质的帮助, 他认为, “经济功利主义是不公正的, 因为它把贫穷当做效益的手段而使之永存。”罗尔斯 (John Rawls) 分配正义理念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是提出了补偿原则。补偿原则是建立在差别原则基础上的。由于存在着差别, 而要消除差别就应该给予处境不利者以补偿, 从而达到公平的正义.罗尔斯的思想令我们深思, 他提出应通过补偿原则的建立来弥补处境不利者的损失, 从而达到公平。
我们追求实质上的公平, 并不是要破坏市场规则来追求公平的实现, 恰恰相反, 对市场经济当中效率与公平关系的伦理探讨正是为了更好的完善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我国之前对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一直是“又快又好”, 这当中的“快”讲的就是效率, “好”实际上就是指公平。而现在我国对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变为“又好又快”, 这一“好”“快”的位置互换, 反映出我国经济伦理思想的转变, 在这个时候就要将公平的重要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起来。按照艾伦·布坎南 (Allen·E·Buchanan) 的理解, 理想的市场应当具备如下条件: (1) 人们能够获得关于产品与服务的性能的质量的知识、关于生产它们的所有方法的费用的知识, 并且获得这些知识的费用为零。 (2) 强制人们实施契约和维护财产权利的费用为零, 并且财产权利, 包括生产资料的财产权利是确定的和稳定的。 (3) 人们是有理性的。 (4) 竞争是完善的。 (5) 市场上的产品是没有多少差别的。布坎南认为, 只有当所有这些市场条件都满足了, 市场才能产生帕累托 (Pareto) 最佳结果。一旦满足了这些条件, 生产和交换就将导致平衡状态, 在这里不可能出现一个人境况变好而令别人境况变坏的情况。
摘要:收入分配一直是我国民生的重要关注点,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 我国各项国力都显著增强, 但随之而来的是居民个人收入差距的逐步拉大, 如何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缩小个人收入差距,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理论关注的重点。本文拟从伦理的角度来探讨我国个人收入公平分配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收入,公平,效率,伦理
参考文献
[1]、程正敏, 徐为列.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与收入分配制度的集体选择[J].经济评论, 2003, (1) .
[2]、刘丁.制度变迁与收入分配[J].社会科学辑刊, 2001, (3) .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下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4年.
[4]、郑立新.建立体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J].宏观经济管理, 2007, (11) .
[5]、何建华.分配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之维[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5, (3) .
[6]、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完善个人所得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篇10
1 税收公平原则在个人所得税制度中的应用
现代财政学把税收原则归结为“公平、效率、稳定经济”, 公平原则是税收的首要原则。税收公平原则要求税收负担应该公平地分配于各纳税人之间, 即国家征税要使每个纳税人税收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 并使各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平衡。关于税收公平原则, 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是受益原则;二是支付能力原则。受益原则是根据纳税人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中获效多少判定其应纳多少税。受益多者多纳税, 受益少者少纳税。支付能力原则是根据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判定其应纳多少税。纳税能力大者多纳税, 纳税能力小者少纳税。但究竟富人从中得到的收益多还是穷人从中得到的收益多是难以确认的, 因此笔者认为, 个人所得税的设计应主要遵从支付能力原则。
2 现行个人所得税仍存在不公平
2011年我国进行了个人所得税改革, 但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仍然在免征额设计、征收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使得个人所得税难以体现公平。
2.1 分类所得税制设计存在不公平
其一,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所得税制, 将各类应税所得分为11类, 属于应税所得的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 不属于该11类所得的收入就不征收。比如富二代从父母处获得的赠与, 我国现行的税制中没有针对此所得的征税。
其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获得收入的渠道也越来越多, 但分类所得税制是按照收入项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扣除标准和税率, 这使得收入渠道多的富人利用多次扣除避税逃税, 而收入渠道单一的工薪阶层缺乏税收筹划的空间。收入来源多样化的富人少纳税, 收入低的工薪阶层却多纳税, 违背了个人所得税的支付能力原则。
2.2 以个人为纳税单位未能体现负担公平
我国个人所得税以个人为纳税单位, 但家庭是社会消费、投资等行为的经济主体, 这种矛盾的存在使得以个人为纳税单位的个人所得税未能体现负担公平。首先, 个人所得税以个人为纳税单位, 忽略了纳税人家庭收入结构的差异。在家庭总收入相同, 但在收入来源不同的情况下, 会造成家庭总纳税额不等, 进而出现不公平纳税的现象。其次, 忽略了纳税人家庭负担的差异。同样收入的纳税人, 他们需要承担的家庭负担可能大不相同。
2.3 扣除项目设计存在不足
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 将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提高至3500元/月, 再次提高费用扣除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的税收负担。但个人所得税改革绝不能单单靠提高扣除标准。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分类所得税制, 因此扣除项目也是对列举的11项个人所得分别扣除费用。费用扣除设计原则是从宽、从简, 采用定额扣除和定率扣除两种。比如工资薪金所得, 每月扣除3500元, 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是扣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都属于定额扣除。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扣除800元费用;每次收入4000元及以上扣除20%的费用, 是定额扣除与定率扣除相结合。还有不扣除任何费用项目的如偶然所得。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采用的是固定扣除标准, 根据所得的不同来源设计一刀切的扣除标准, 扣除范围没能将居民的医疗、住房和教育开支纳入考虑范围。扣除标准偏低, 对通货膨胀的考虑较少, 忽视了合理性。法定扣除额设计与实际生活负担存在较大差距, 无法体现量能负担原则。不同纳税人的同一类型收入扣除标准相同, 但不同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的成本费用并不相同, 故扣除费用应有所区别。没有考虑到地区经济及消费状况和纳税人的实际赡养人口与负担状况等, 不能反映出不同纳税人之间纳税能力的差异, 税收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都难以得到体现。
2.4 税率设计不公平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区分不同的所得项目, 分别采用5%~45%、5%~35%的超额累进税率和20%的比例税率, 这样的税率设计极易产生累进税率的累退性, 不但不能体现个人所得税的“杀富济贫”功能, 反倒产生了更大的不公平。比如,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在已经扣除了生产经营费用后, 仅按照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征收, 低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5%~45%的税率, 而股息、利息、财产转让、偶然所得, 不管收入多高都采用20%的税率征税, 很明显资本所得税收负担低于劳动所得。资本所得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 且成本小于劳动所得。而且, 越是穷人采用劳动获得收入的概率越小, 越是富人采用资本获得收入的概率越大, 因此, 资本所得的税收负担能力大, 劳动所得的税收负担能力小, 对资本所得征税的幅度应大于劳动所得。另外, 不同的收入项目采用不同的税率, 这就使得收入来源渠道广的富人可以进行一定的税收筹划, 降低自己的税收负担, 而相对贫穷的收入来源单一的人税收负担就较重, 造成税收负担不公平。
2.5 税收征管存在漏洞使得存在横向不公平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管理制度实行个人申报和代扣代缴相结合, 代扣代缴为主的征收办法。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偶然所得等采用代扣代缴, 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高收入阶层采用个人申报方式进行管理。收入较低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所得采用源泉扣缴, 劳动者很难偷逃税。而那些高收入者的收入来源通常是财产收入和其他经营所得, 往往通过隐匿收入等手段逃税、避税, 在个人申报时造假, 轻易地避开税收的负担与限制, 税收征管中存在的漏洞加大了个人所得税的不公平。
3 完善个人所得税,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3.1 实行混合型个人所得税制
分类所得税天生就是不公平的, 必须改革, 我国也早已确定个人所得税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改革目标, 但分类个人所得税一直没有本质的改变。笔者认为, 首先, 应确定分类所得征收范围与综合所得的征收范围, 对那些经常性所得、有费用扣除的应税项目按照综合所得实行综合征收的办法。对那些非经常性所得、没有费用扣除的并且能够较好采用源泉扣缴方法的应税所得实行分项征税的办法;其次, 应尽快改革目前的分类制, 将列举11项所得征税转变为列举免税项目, 以此避免收入来源众多的高收入者逃税、漏税。
3.2 以家庭为个税纳税单位
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采取以家庭为纳税单位的改革存在诸多困难, 比如家庭规模与数量难以确定、家庭财产收入难以统计, 可以采用先在部分城市进行试点, 家庭课税、个人课税相结合, 逐步过渡的方式进行改革。对于家庭构成, 可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 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家庭人数构成来计算, 将其定为法定构成;对于费用扣除标准则可参照各省统计局统计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从而达到从普遍到特殊逐步“进化”。对于纳税申报单位, 给予纳税人一定的选择权, 由其在个人申报纳税与家庭申报纳税两种方式中进行选择, 选择一种对自己更为有利的方式。
3.3 设计合理的扣除标准
设计合理的扣除标准, 确定扣除的范围以及扣除的多少。笔者认为, 扣除范围应该包括三方面:第一, 为取得收入耗费的必要费用, 如承包经营中为了获得所得耗费的差旅费、管理费用等。第二, 个人、被抚养人以及被赡养人的生活费用。第三, 考虑到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现实, 在个税设计中考虑一些特殊扣除, 如家庭人员的医疗费用、小孩的教育费用、住房的利息费用、房租、个人职业培训费用等, 对于老年人、失独家庭、残疾人家庭等, 适当提高扣除额。
另外, 在设计扣除标准时, 要考虑区域差异以及物价的变动。按照消费指数将各省、市、自治区划分几个层次, 确定不同的扣除标准。建立个税扣除与物价指数联动机制, 根据每年的通货膨胀率和收入水平对个税扣除额进行适当调整, 以保障纳税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的需要。
3.4 设计合理的税率结构
合理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能够使个人所得税更好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目前个人所得税税率存在不公平, 需要进行一系列改革。第一, 进一步调整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级距, 降低低收入者负担, 调节高收入, 促进中产阶级的发展, 推进橄榄形社会结构的形成。第二, 对同属于劳动所得的各项收入实行统一公平的税率, 确定合理的资本所得的税率。
3.5 加强税收征管
完善税收征管制度, 加强个人收入监督。首先, 进一步加强目前的个税代扣代缴制度, 明确代扣代缴单位的责任, 同时, 通过普法宣传, 不断增强纳税人的自行申报纳税意识。其次, 现代化征管手段建立严密的个人收入监控体系。建立健全个人纳税档案, 与银行、企业、海关、工商等外部单位实现联网信息共享, 将纳税人的财产、收入显性化, 曝光隐形存在的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 为税务机关掌握个人财产和收入信息创造有利条件。
摘要:税收公平是设计与实施的税收制度的首要原则, 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税制结构中作为一个重要税种, 在设计、征管中也必然要遵循税收公平这一原则。近年来, 我国个人所得税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 但都是修修补补, 没有实质性改变, 个人所得税在免征额设计、扣除项目、税收征管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公平之处。本文在探讨税收公平原则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存在的不公平, 并提出了完善个人所得税,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思路。
关键词:税收,个人所得税,制度
参考文献
[1]李华.家庭还是个人:论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选择[J].财政研究, 2011 (2) :31.
[2]杨卫华.优化税率是我国个税改革的重点[J].中国税务, 2011 (6) :30.
[3]郑文林.公平视野下的美国联邦个人所得税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1 (3) :10.
收入分配不公平 篇11
摘要:我国收入分配体系的公平正义取向,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又体现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以人为本本质和人的异化复归的基本趋势。反思我国改革以来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过程,从效率公平的权衡到公平正义的诉求,将有助于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构公平正义型收入分配制度体系,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公平正义;效率优先;收入分配
中图分类号:F04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3—0127—02
一、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既是一个古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现实的实践问题。目前,随着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进程的逐渐推进,经济增长与公平正义之间呈现出了明显的背离趋势。如何从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出发,在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的基础上,建立能够促进效率持续提高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公平分配原则,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固然离不开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率,但经济指标不是唯一的尺度。和谐社会应该是体现伦理关怀的社会,幸福生活也应该是有尊严和有价值的生活,而贫富差距加大的趋势是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音符。
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维护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平等和公平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天性,公平是市场经济的价值观。一方面,市场经济要求收入分配公平。在市场经济中,价值实体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市场内在的等价交换原则反映了生产者之间平等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这也意味着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收入,即生产者的收入平等。市场经济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既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节约了社会资源;又通过市场竞争推动了生产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最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然而,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主要是根据效率来进行市场主体的收益分配,这又抑制收入分配公平。由于市场主体个人天赋能力不均衡、把握市场机会敏锐的差异以及市场的各种偶发因素等必然导致其在竞争中存在着效率的差异,形成市场主体收益分配的差异,社会贫富差距应运而生。但市场经济以效率来进行分配这仍不失为一种公平的收入分配方法,适度的贫富差距是合理的,但其本身不能克服和消除收入差距的扩大,必然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阿瑟·刘易斯认为,“收入分配的变化是发展进程中最具有政治意义的方面,也是最容易诱发妒忌心理和社会动荡混乱的方面。”[2]面对现实的确需要重新审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建构一种符合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制度体系。
共富和谐能够凝聚人心的核心或基点是公平正义,尤其在近现代。“一次分配讲效率,二次分配讲公平,貌似合理,其实是站不住脚的。一次分配不要讲公平吗?二次分配不要讲效率吗?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割裂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3]效率源于公平,公平出效率;公平是效率的重要前提,在此前提下,需要效率在经济上为更加公平和走向共同富裕提供经济基础,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公平效率辩证统一观,也是社会、经济历史发展的基本事实。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基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剩余价值规律作用的历史告诉我们,按资分配的经济关系本质上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的直接表现和后果是人的异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谓的经济高效率,基本上是建立在人类技术的历史性进步、强制性不公平分配和雇佣工人身心健康以及自然生态付出极大代价基础上的。由于这种以物为本的生产方式,与人类社会、经济的以人为本本质和人的异化复归基本趋势相悖,其所谓的经济高效率不可能具有长久的持续性。
二、从效率优先到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体系的逐步完善
从效率与公平关系理论研究以及见之于社会实践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演进完善的轨迹大致是:传统平均主义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我们对于效率与公平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从20世纪80年代起,学者们吸纳历史上各个学派的研究成果来探析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在这些研究中,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派坚持的是交换规则公平、效率优先的公平效率观,即权利对等的起点公平;自由主义、货币主义、理论预期和供给学派都否定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和收入均等化意义的公平,坚持规则公平、机会平等、效率优先的公平效率观,即权利对等的结果公平;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效率观坚持的是生产资料占有意义上的平等和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收入意义上的公平效率观,即权利平等的结果公平。
理论研究的逐步探索,反映在高层决策上,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们的分配政策,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党的十四大报告强调,“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指出,“个人收入分配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十五大提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回答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在强化效率优先的同时,开始了对公平正义的探索。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之一是“公平正义”,着力点之一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申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一切都预示着公平正义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体系的根本价值取向。
三、建构公平正义型收入分配制度体系的现实思考
1.建立和健全完善的市场机制。公平正义的分配离不开市场和政府的运作,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力量的发挥并不应该像某些观点所说:市场负责效率,政府负责公平。其实,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来说,市场对分配的公平正义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市场作为一种经济制度,不仅具有实现经济繁荣的功能,也具有实现分配公平正义的功能。市场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自由空间,在促进人的平等和社会秩序的形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市场通过由供给和需求决定的资源价格,按照每个人提供有价值的资源的能力分配报酬,通过将个人收入多少的责任交给个人,市场以独立于政治权威的方式分配着社会生产活动的收益和负担。虽然市场在运行过程中有着竞争的不完全性、交易的非零成本以及市场本身的外部性等问题,使得市场在社会资源和财富分配过程中不能完全实现正义,从而导致分配正义的制度要求与市场的效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2.按劳分配制度体系的健全与完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直接反映了收入分配上的“效率与公平结合”,构成了现阶段较为科学合理的按劳分配制度体系。一方面,按劳分配不等于平均分配,它体现了劳动者的劳动与其报酬的本质联系,这是其效率的一面;另一方面,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进行的,它充分顾及到了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中的经济利益及其基本生活需求,体现了收入分配中的公正原则。
3.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原则。不能简单的由少数人决定多数人的利益分配,同样也不能由多数人来决定少数人的利益。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的公平观就是要多数人和少数人都可以接受的正义,当然此时的少数人不一定是指人数上的少,也往往指社会影响上的弱势群体。过去的平等指的是每个人自由的发展,拥有平等的机会,这将产生结果的不平等。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先天的不平等的现实,要求公平原则为自由和平等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要实现正义公平,就需要一些不平等。任何差别的存在都要能够有利于境况差的人,有利于最少受惠者,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原则着眼点是减少先天不平等的影响,追求结果的平等,使得先天的不平等尽量不影响个人的利益分配,能够使得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再仅仅是“按劳分配”,而是“按努力分配”。我们应当允许不平等的存在,只要这种不平等能消除更大的不平等。
4.有效制约政府的官僚主义。政府以安全和平等为名,越来越经常地把从某些人那里得到的东西给与另一些人。人们本来是为了增进自身的利益,但现在即便是最起劲地鼓吹福利国家的人也不得不承认,结果是令人失望的。在政府活动的领域,正如在市场中一样,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但它的作用正好同斯密的那只手相反:一个人如果一心想通过增加政府的干预来为公众利益服务,那他将“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去增进同他的盘算不相干的私人利益。”[4]如果所有人都要“公平份额”的话,那就必须由某个人或某个集团来决定什么样的分配是公平的,而且他们必须能够把他们的决定强加给别人,从财产多于“公平”份额的人那里拿走一部分,给予财产少于“公平”份额的人。那些作决定并强加于人的人与听从他们决定的人能是平等的吗?因此,对政府的分配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是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总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必须把公平正义放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公平正义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理念,也是一个由机会平等、按劳分配以及最少受惠者最大利益等原则组成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则体系。显然,只有立足于公平正义的基本理念与规则,才有可能既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又提升社会的整合程度;才有可能既建立起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秩序,又逐渐实现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和目标。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3.
[2]阿瑟·刘哥斯.发展计划[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78.
[3]程恩富.改革、开放和发展的不同思路与流派[EB/oL].乌有之乡网,2006-07-18.
[4]米尔顿·弗里德曼.自由选择[M].胡骑,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2:57.
论市场经济中公平的收入分配 篇12
1.1巴泽尔的所有权最优配置原则
巴泽尔的公共领域理论认为, 当多人共同拥有某项资产时, 决定所有权最优配置的总原则是:对资产平均收入影响倾向更大的一方, 得到剩余的份额也应该更大。
如果可以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公平收入分配, 比如, 一家普通公司的利润是由投资者, 管理者, 技术员工等共同创造的。利润分配就可以根据生产要素对总平均利润的影响大小而进行。因为这家公司的利润是由这些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 利润就应当由这些要素共同所有, 即, 利润可以看作是处于公共领域当中。如果可以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分配, 其结果是比较公平和理想的。
1.2欧拉分配定理
欧拉分配定理是一种假设条件比较苛刻的公平的收入分配方法。欧拉定理指出:如果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而且厂商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那么在市场均衡的条件下, 所有生产要素实际所取得的报酬总量正好等于社会所生产的总产品。公式:Q=L*MPL+K*MPK
1.3二者的一致性
巴泽尔的所有权最优配置原则应用于收入分配时与欧拉分配定理实质上一致的。为便于比较, 利用巴泽尔的所有权最优配置原则来进行收入的分配原则也可写成类似的数学公式。如, 劳动和资本对总平均利润的影响大小可以分别用mpL和mpK来表示, 总利润P=L*mpL+K*mpK
欧拉分配定理中的MPL和MPK分别指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品, Q是总产量。边际量越大, 对平均总产量的影响也就越大, 这一点可以从数学上得到证明。
另外, 根据巴泽尔的思想, 我们还可以将欧拉分配定理的一条假设条件去掉, 从而使欧拉分配定理的应用范围更广泛一些。因为, 欧拉分配定理要假定规模报酬不变, 否则, 产品分配会产生不足或剩余。而将巴泽尔的所有权最优配置原则应用于分配领域时, 如果存在规模报酬递减或递增, 我们就可以根据要素对平均总产量的影响来进行分配。甚至不管总产量Q是多少, 我们都可以公平地进行分配。
1.4上述分配方法的局限
1.4.1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 如, 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 对平均利润的影响大小和各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是很难准确度量的, 因此, 理想的公平收入分配是较难实施的。
1.4.2上述分配方法的实质是根据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或贡献来分配。但是, 由于各个行业所创造的价值是不同的, 其结果是造成行业收入的差距。
行业收入 (或待遇) 差距的结果, 就是吸引更多的参与者进入高收入的行业, 最终这一行业的劳动力市场供给>需求, 从而可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如, 考公务员热的现象;医生行业等等。因此, 平息行业收入的过分差距不仅可以促进公平同时又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1.4.3公平收入分配还必需结合要素的成本来进行。如, 医生行业。社会对医生的需求是有限的, 他们足以解决社会的健康问题, 而勿需过多。医生治病救人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很高, 甚至不可用金钱来衡量。假如一名富人生病, 他就必须要找医生, 此时医生就拥有了强大的垄断力量, 然后他可以利用病人对专业知识的不了解, 而巧立名目向富人索取很高的报酬。这名医生通过救治这名富人, 可间接为社会创造很高的价值。如果单纯按照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或贡献来分配, 那么这名医生得到的所有收入都是理所应当的, 他得到的都是病人愿意在这次交易中所付出的, 即市场上需求方评价供给方的价值。那么, 最终医生这个行业的收入会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结果一方面是行业收入差距的过大, 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强烈的社会不公平。
因此, 在决定医生应得的公平报酬时, 不仅应考虑医生所创造的价值, 还应综合考虑他所付出的劳动, 即,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同样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 行业之间的差距和人与人之间能力的差距, 都是很难确定的, 因此,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是非常难以确定的。绝对公平很难实现, 但我们可以努力接近公平。
1.4.4考虑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时要考虑效率
公平与效率在很多情况下是一对矛盾, 此消彼长。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必需要考虑一下孰重孰轻, 如果公平问题突显, 就有必要牺牲一小部分效率来着重解决公平问题, 反之亦然。这样才能在保持经济的健康增长的同时给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带来最大化的福利。
总结:
公平的收入分配一方面要考虑要素的贡献, 同时还必需要综合考虑要素的成本。这与马克思提出的“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来进行收入的分配”是一致的。允许收入差距的存在, 但必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二、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的决定和不公平现象
2.1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的决定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工资、利率等都是由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共同来决定的, 同时也就决定了收入的分配。这样, 市场经济下供给和需求关系决定的收入分配便与公平收入分配的理想状态不一致, 即是不公平的 (即便存在公平也是“刀刃上的”公平) 。假如认为这是一种剥削的话, 那么市场经济的结果可以描述为:市场上相对稀缺资源剥削其它资源。 (垄断也可视为一种相对稀缺的供给)
只有市场中所有资源的需求与供给相适应时, 才可以达到均衡状态。这意味着, 几乎所有资源的价格处于均衡状态。因为, 对任一种资源来说任意的需求和供给都可以实现均衡, 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源达到了最优或次优配置, 而只有几乎所有资源的价格处于均衡状态时, 才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收入差距的缩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2.2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存在的不公平现象
由于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的决定与理想的公平收入分配状态的差异, 现在我国经济社会中大致存在以下现象:在市场中, 供给<需求的行业里 (如, 存在垄断供给和刚性需求的行业) , 它们的价格更容易受到供给方影响, 最终更接近其使用价值。而在供给>需求的行业里, 它们的价格往往更容易受需求方影响, 最终更接近其成本。
参考文献
[1]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2]尹恒, 龚六堂, 邹恒甫。当代收入分配理论的新发展[J]。经济研究, 2002, 08
【收入分配不公平】推荐阅读:
公平效率与收入分配07-13
收入分配公平的实现论文09-21
第二框 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学设计07-10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关注社会公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05-24
收入差距论文 收入分配论文10-12
收入分配体制08-07
城乡收入分配09-09
收入初次分配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