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与分配知识点(共8篇)
收入与分配知识点 篇1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 知识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课本58页)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我国为什么实行这一分配制度
(1)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
(2)直接原因: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直接原因。知识点二: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性质和含义(课本59页第一段)
(1)性质: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老多得,少劳少得。2.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课本59页第二段和第三段)
(1)客观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以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3.按劳分配的地位
(1)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2)在所有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知识点三:多种分配方式(即按生产要素分配)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信息、土地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课本60页)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②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③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知识点四:收入分配公平
1.收入分配的含义(课本60页最后一段)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根本的区别。2.现实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
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3.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课本61、62页)
①根本措施: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②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③重要举措一: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增长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即两个比重,两个同步)
④重要举措二: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知识点五:兼顾效率与公平
1.效率的含义
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课本62页第二段)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对公平的追求会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②矛盾: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3.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课本63页)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知识点一:财政
1.财政的含义
国家的收入与支出就是财政,财政收入与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2.财政的实现
财政是通过预算和决算实现的。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上一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国家决算。3.财政收入(课本67页)(1)财政收入的形式 税(收)、利(润)、债(务)、费(其它)。其中,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它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泉的关系)。②分配政策。
4.财政支出(课本68页)
(1)含义: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2)分类:按具体用途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5.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
①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收入与支出相等,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②财政盈余:指当年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的部分。③财政赤字: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部分。6.财政的作用
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7.财政政策
(1)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2)紧缩性财政政策: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3)稳健的财政政策:在经济平稳运行,没有明显是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时,政府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通过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知识点二: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含义及本质
(1)含义:税和税的征收合称为税收。
(2)本质: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2.税收的基本特征
(1)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2)三者关系:这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照法律强制性地征税。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3.税收的性质: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4.税收的种类
(1)根据征税对象可以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2)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①征税对象:增值额
②纳税人: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③税率及计税方法:增值额×税率(17%)或者营业额×税率(17%)-上一环节已纳税金
④意义:a.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纳税。b.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税漏税行为。
(3)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①征税对象:个人所得
②纳税人:a.居住满一年的个人的境内外所得。b.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在境内所得 ③税率和计税方法: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列税率
④意义: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知识点三: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为什么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以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强盛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2.违反税法的行为
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3.增强纳税人的权利意识
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收入与分配知识点 篇2
1. (2012·重庆文综卷·26) 近年来, 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引起了广泛讨论。根据下图, 甲乙两方案相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以个人为单位和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方案对比
(1) 甲方案有利于B家庭, 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收入 (2) 乙方案有利于A家庭, 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收入 (3) 甲方案有利于B家庭, 有利于缩小家庭收入差距 (4) 乙方案有利于A家庭, 有利于缩小家庭收入差距
A. (1) (3) B. (1) (4) C. (2) (3) D. (2) (4)
解析:此题以个人所得税改革为背景, 巧妙地突出了个人所得税在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从能力的角度看, 试题考查的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仔细阅读图表, 对图表信息进行正确的分析、整合与解读。
图表中有两个关键信息:一个是两个家庭的工作者个人收入水平与家庭收入水平的差别, 二是两种方案对财政收入和家庭收入的不同影响。分析第一个关键信息:从个体工作者角度考察, A家庭的工作者月收入是B家庭工作者月收入的2倍, 但从家庭总收入角度考察, B家庭的收入是A家庭的1.5倍, B家庭的人均收入和家庭富裕程度都远超过A家庭。分析第二个关键信息:从个人所得税增加财政收入的作用角度考察, 甲方案的145元高于乙方案的105元, 但从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角度考察, 乙方案优于甲方案。对分析的结果进行整合, 形成的综合性信息解读就是:甲方案有利于B家庭, 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收入;乙方案有利于A家庭, 有利于缩小家庭收入差距。答案为B。
启示:调节收入分配, 实现社会公平是近几年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此题考查的知识是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但又不直接通过材料考查, 而是从两个具体的家庭收入实际看两种所得税征收方案, 让考生通过对信息的分析、整合以形成综合性的信息, 再用个人所得税作用的知识对综合性信息进行解读, 从而很好地考查了考生能力, 避免了靠死记硬背知识得分的现象, 有利于为高校选拔合格的新生。这就启示我们在应考复习过程中, 要重视热点但又不死背热点, 而是围绕着热点掌握相关知识;掌握相关知识但又不单纯死记硬背知识, 而是在记忆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知识。
2.[2012·全国文综新课标卷·38 (1)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1978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568.9亿元, 2009年达到40 288.2亿元;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增加到2009年的32 736元。
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 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2009年, 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 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 世界平均为50%。
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别如图1、图2所示。
———摘编自2011年3月7日《经济观察报》
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解析:此题以社会普遍关注的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的比重过低这一热点问题为背景, 以两个坐标图作为材料, 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两项能力。解题的基础是能够读懂图表, 准确地提取有效信息, 之后再运用有关增加居民收入的知识分析信息,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何阅读坐标图?提供一个简单的方法:不同时间看变化, 不同内容看关系。就此题的图表而言, 三个曲线分别代表政府、企业和居民三方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 横坐标表示的是时间, 因此必须看出三方所占分配比重的变化趋势;图表显示: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呈减少趋势, 政府和企业所得呈增加趋势。国家、企业和居民是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三个方面, 因此要看到三方相互影响的关系;图表显示, 居民收入占比过低, 政府收入占比高,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将图表中得到的结论与图表前的材料结合, 可以知道存在的问题是: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 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占比低, 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 最低工资水平偏低。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占比呈减少趋势, 政府和企业所得占比呈增加趋势,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
设问要求针对图表及材料反映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此即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生只需依据不同问题联想教材的不同知识, 整理归纳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即可。思路如下:
(1) 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占比低, 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 最低工资水平偏低——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促进社会公平。
(2)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
将其整理就是高考所给答案。
启示:教材第61页有“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的提法, 但没有国民收入分配和初次分配、再分配的知识内容;而试题却以两个具体的分配比重坐标图显示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内容。这启示我们在应考复习中不能仅仅以本为本, 还应适当扩展知识, 特别是围绕着重大社会热点适当拓展知识。此外, 此题中的坐标图是经济学命题中常见的材料形式, 而许多文科考生对坐标图不甚了了, 因而导致信息提取不全, 导致相应的后续问题的答案要点不全。这是必须关注的地方。
【考情分析】
上面两道题, 第1题考的是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第2题考的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这是本专题的两个常考知识点, 也是与社会热点——收入分配公平紧密结合的知识点。实际上, 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是最近几年社会关注的长效热点。回顾近几年的两会调查, “收入分配”的关注度一直处于前五位, 且呈上升趋势。就此分析,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依然是2013年的社会焦点之一, 仍然是2013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 应十分重视。
就知识结构而言, 收入分配按分配对象分类, 可分为国民收入分配和个人收入分配。按分配过程分类可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教材第七课集中讲的是个人收入分配, 教材第八课集中讲的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主要表现为财政和税收) 。与上述内容相关的知识点也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如: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财政的作用尤其是财政的宏观调控手段作用等。
【考点精讲】
1.分配制度
(1) 从生产与分配的关系上看, 必须理解生产决定分配, 分配影响 (反作用于) 生产。从生产决定分配的角度看,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状况和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分配反作用于生产的角度看, 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分配政策, 注意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2) 就分配方式而言, 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必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而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其中主要是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注意:区分按劳分配、按劳动成果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如果是在公有制经济中获得的工资性收入, 那就属于按劳分配;在非公有制经济中获得的工资性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 (生产要素) 分配;按劳动成果分配属于非工资性收入, 只存在于个体劳动者中。
(3) 关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 重点应掌握的是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作用。要注意这样的表述:“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 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两个尊重”也属于我国政府对人权尊重的表现, 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表现。总体来看,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2.效率与公平
在效率与公平问题上应注意:第一, 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概念: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 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经济发展甚至经济总量的增加;教材要求掌握的公平概念特指收入分配的公平, 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 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 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不能理解成绝对平等。
第二, 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一方面, 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另一方面, 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 二者又存在矛盾 (即对立性) 。所以,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既要提高效率, 又要促进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 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在这里, 有一个矛盾问题必须准确把握: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果必然是拉开收入差距, 也正是通过拉开收入差距促进效率的提高, 但收入差距过大又会影响社会公平, 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和效率的提高。所以要注意既要落实分配政策, 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 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第三, 结合当前社会现实, 社会焦点更关注收入分配公平, 所以现在讲“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错误的。作为社会焦点, 要重点把握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三段论述, 学会在对材料的梳理中看出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当前, 不合理的现象主要集中在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比过低 (国富民穷) ,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过低 (资贵劳贱) , (2012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38题的材料就反映了这两个现象) 为此, 要特别强调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3.财政收入与支出
国民收入分配中国家获得的部分 (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 形成国家的财政收入, 国家对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四个渠道, 其中税收收入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 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但从社会热点的角度考虑, 要特别注意把握的是分配政策。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情况下, 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 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 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 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太少, 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 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 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现阶段主要是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财政支出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 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债务支出。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不外三种情况: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和财政赤字。其中应该拓展的知识是财政赤字。一般说来财政赤字出现意味着国家要通过借债或增发纸币维持财政支出, 会引发通货膨胀, 严重时影响社会稳定。但是, 国家财政赤字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保证通胀率在公民可承受的范围内, 且资金使用正当, 会促进经济发展, 增加居民收入。正是这个原因,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财政都有赤字。总之, 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 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 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
4.财政的作用
国家财政是国家履行对内对外职能的物质基础。其作用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促进教育公平,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二,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向贫困地区、重要行业和急需发展的行业倾斜, 支持其发展, 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三, 国家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 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 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 刺激总需求增长, 降低失业率, 拉动经济增长。反之, 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 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 抑制总需求, 稳定物价, 给经济“降温”。
三项作用中, 第二、第三项本身都属于宏观调控作用, 第二项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 第三项可以促进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这两项都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 是国家最常用的宏观调控手段, 必须特别关注。
5.税收及其种类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 凭借政治权力, 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从税收的定义中可以明确看出税收的三个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特征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根据征税对象划分, 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
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 属于国家财政政策。国家根据社会需要, 通过征与不征, 征多征少, 减税退税等不同税收政策, 调节资源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 支持或限制某些行业的发展。例如增值税有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的偷漏税行为, 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个人所得税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6.依法纳税
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民要自觉诚信纳税, 同时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 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 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新题速递】
1.近日, 浙江省多个部门联合发出通知, 要求全省各地级市尽快建立健全低收入群众临时价格补贴与价格上涨联动机制。这是浙江省政府
A.通过财政促进本省经济平稳运行
B.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保障人民生活
C.落实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表现
D.通过财政促进该省资源的合理配置
2.一般说来, 在短缺经济情况下, 经济发展更注重效率, 因而会拉大收入差距, 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人们会更重视公平。右侧库兹涅茨曲线反映了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变化关系。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AB区间, 要加快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由AB区间转向BC区间, 必须
(1)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做大“财富蛋糕” (2)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保护公民合法财产 (3)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加强调节, 力促公平 (4) 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增加财政支出
A. (1) (3) B. (2) (4) C. (1) (4) D. (2) (3)
3.如下图所示, 有利于实现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的措施是
(1) 改革税制增加社会各阶层收入 (2) 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3) 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 (4) 逐步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
A. (1) (2) B. (2) (3) C. (2) (4) D. (3) (4)
4.对下图解析正确的是
A.该省财政收入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的
B.该省地区生产总值应与居民收入水平保持同步增长
C.该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基础
D.该省财政收入的比重过大不利于个人购买力的增加
5.我国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 740亿元, 比2010年同期增长29.5%。财政部解释说,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 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物价水平上涨、企业效益较好等因素的综合反映。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89 720亿元, 同比增长22.6%, 但受自2011年9月1日起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影响, 2011年第四季度个人所得税下降5.5%。材料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1) 分配政策影响财政收入 (2) 物价上涨就能带动财政收入的增加 (3) 增加税收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性因素 (4)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A. (1) (2) B. (2) (4) C. (1) (4) D. (3) (4)
6.“事不公则心不平, 心不平则气不顺, 气不顺则难和谐”, 分配公平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利益调节问题, 也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温家宝总理在谈到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时指出, “如果说把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看做是政府的责任, 那么, 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就是政府的良知”。
结合材料, 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7.面对贫富差距拉大的现实, 网友们用微博表达着自己的心情, 希望国家尽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网友“开侃”: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 我们俩一起出门, 你坐百万豪车, 我蹬绿色两轮, 你住千元豪包, 我睡低碳通铺。
网友“憨子”:我们企业职工工资太低, 看新闻上说平均月工资4 000多元, 某个老总的年薪7 000多万元, 可我工作20年了, 月工资还不到2 000元。社会对我们工人太不公平了。
网友“灵丫”: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 已经引起党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就强调:“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讲求效率才能增添活力, 注重公平才能促进和谐, 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 才能更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1) 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有关知识, 说明应该如何解决网友“开侃”与“憨子”反映的社会现象。
(2) 结合网友“灵丫”所说, 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知识, 说明你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
8.近年来, 税费负担重、用工成本高、融资成本高、原材料价格高、欧美国家经济低迷等因素使我国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从2011年9月起,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
材料一下表为2010年一家生物化学技术公司某年的税费账单 (单位:万元) 。
注:该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 享受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前六项总和占公司税前利润的48%。
材料二下表为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对纳税人和纳税额的影响。
注:表格数据以2010年为基期静态测算。2011年10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增值税由按月销售额2 000~5 000元起征调整为5 000~20 000元;营业税由按月营业额1 000~5 000元起征调整为5 000~20 000元。
材料三2011年11月16日,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 确定从2012年1月1日起, 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上海市服务业门类齐全, 辐射作用明显, 选择上海市先行试点, 可以为在“十二五”期间将改革逐步推广到全国积累经验。试点的内容包括:在现行增值税17%和13%两档税率的基础上, 新增设11%和6%两档低税率, 交通运输业适用11%的税率, 研发和技术服务、文化创意、物流辅助和鉴证咨询等现代服务业适用6%的税率等。
(1) 材料一、二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 有人认为:只有相关政府部门放水养鱼, 切实减轻税费负担, 中小企业才能走出高成本困境。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3) 结合材料三,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政府为何要搞“营改增”改革试点?
参考答案:
1.A低收入群众临时价格补贴属于财政支出方面, 建立它与价格上涨的联动机制是为了解决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 有利于化解矛盾, 促进社会和谐。故A符合题意。B、C、D皆不符合题意, 舍弃。
2.A解答此题关键是看清楚曲线变化。如图, 经济发展处于AB区间时, 经济发展的同时收入差距也在拉大;经济发展处于BC区间时, 随着经济发展, 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由AB区间转向BC区间, 就是既要经济发展, 又要公平, 故 (1) (3) 符合题意。
3.B实现图示的转变需要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2) (3) 都是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 (1) (4) 均与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无关。
4.D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图中三条曲线的关系。图表反映在地区生产总值增量一定的情况下, 财政收入的增速远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速。财政收入挤占居民收入, 而居民收入是居民消费的基础, 故D正确。A、C对曲线关系理解错误。B自身错误。
5.C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 影响到财政收入的增长, 说明分配政策影响财政收入, (1) 正确; (2) 说法绝对化; (3) 错误, 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因素是发展经济;财政收入的增加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结果, (4) 符合题意。
6.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2)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收入分配公平, 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扩大内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 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 才能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4) 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7. (1) (1) 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保护合法收入, 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坚决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 整顿分配秩序, 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实现公平分配。 (2)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3)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当前, 要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4) 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增加社会保障支出, 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
(2) (1) 收入分配的公平, 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 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 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公平的收入分配, 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 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2) 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 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方面, 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没有效率作为基础与前提的公平, 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公平分配, 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 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 二者又存在矛盾。因此,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 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 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 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8. (1) 材料一以一家生物化学技术公司为例反映了我国中小企业税费负担较重, 其中所得税、增值税、社会保险费缴纳比重较大, 这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材料二说明政府大幅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后, 我国多数个体工商户从中受益, 税负减轻, 其中提高营业税起征点受益面更大, 提高增值税起征点减征幅度更大。
(2) 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作用, 国家集中的财富过多会影响企业生产。政府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可以减少经营成本, 有助于企业走出困境。故此观点有一定合理性。同时还需政府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 如利用信贷、利率等货币工具, 规范金融秩序, 给予企业更多扶持以降低融资成本。但从根本上讲, 企业走出高成本困境要靠自己:应改变经营战略,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自主创新, 提高管理水平和人才素质, 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竞争力。
(3) (1)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针对上海服务业门类齐全、辐射作用明显的特点, 先行试点, 可以总结出具有普遍性的“营改增”经验, 来指导“十二五”期间的推广工作。 (2) 矛盾具有特殊性,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解决矛盾的关键。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紧迫的具体情况, 增设两档低税率, 有利于避免重复征税, 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促进生产专业化,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篇3
1. 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 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以及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是提高经济利益的保障。举措: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②保证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3.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②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4. 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
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财政收入的来源主要包括: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
5.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一是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反映了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二是分配政策:在一定时期社会财富总量是一定的。国家财政收入与企业和个人的收入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要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能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6. 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收支平衡是指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者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者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收入和支出相等是财政收支的理想状态,但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
7. 我国财政的作用
一是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二是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通过财政支持某些行业或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三是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8. 个人所得税
含义: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计算方法: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反之亦然。作用或意义:个人所得税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9.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2)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依法自觉诚信纳税。
[【解题方法指导】]
例1 下列体现社会主义消费品分配原则的有( )
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②王某在农村集体经济承包经营中获得的收入 ③李某在中央企业作为负责人获得的绩效年薪 ④孙某在国家机关工作获得的工资收入
A. ①②④ B. ② C. ②③ D. ②④
误区提示 本题容易误选A项。社会主义消费品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包括全民所有制和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中的工资收入。
解题技巧 ②④属于按劳分配这一范围;①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央企负责人的绩效年薪虽来自公有制范围,但不是工资收入,而是企业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在市场经营中的贡献参与的分配,应该属于按管理要素分配。故选D项。
正确答案 D
例2 下面说法中,对效率和公平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效率与公平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 ②在当前的分配中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③维护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④效率的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误区提示 效率和公平关系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时注重效率的要求更突出,有时维护公平的要求更突出。
解题技巧 当前,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应该更加注重公平,②错误。④表述的是效率提高的含义,不符合“关系”这一限定语。
正确答案 D
例3 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3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36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800元,一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4500元,向困难职工捐款1000元。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分别是( )
A. 29760元 17000元 B. 49760元 20000元
C. 48800元 20000元 D. 44260元 3000元
误区提示 纳税和捐款不属于“个人收入”,不符合题意。
解题技巧 王某所在的是国有企业,属于公有制经济,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劳分配,即36000+960+12800=49760元。按股分红(按资本要素参与分配)和专利技术分红(按技术要素参与分配)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即3000+17000=20000元。因此答案选B项。
正确答案 B
例4 2011年9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聚焦民生》显示,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比为3.23∶1,成为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这一现象( )
①会降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不利于扩大内需 ②不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 ③会加剧社会矛盾,不利社会和谐 ④有利于效率,但不利于公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误区提示 本题考查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影响。差距过大是不公平的体现,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④错误。
解题技巧 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①当选;差距过大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②③当选。
正确答案 A
例5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企业和政府的收入比重持续上升。同时,同期消费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也在持续下降。为解决此问题,国家应采取的举措有( )
①增加财政支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nlc202309032159
②提高存贷款利率,扩大消费需求
③强化税收调节,消除收入差距
④加强政府调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误区提示 扩大消费需求,应降低存贷款利率,排除②。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允许存在收入差距,但防止收入过分悬殊,故不选③。
解题技巧 要扩大消费需求,必须增加财政支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故选D项。
正确答案 D
例6 2011年1至8月,全国财政收入74286.29亿元,同比增长30.9%。我国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的根本原因是( )
A.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B. 税收征管部门严格执法,加大征税力度
C. 全社会依法纳税的意识明显增强
D. 股市火爆,印花税大量增加
误区提示 时政热点是高考命题的关键考点,此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必须运用教材相关内容,对所提供条目进行准确地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对此进行考查,能深刻反映同学们对“政治学科内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比较鉴别、辩证思维的能力。
解题技巧 解题时要抓住题目中“根本原因”这样的字眼。B、C、D项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影响税收增加的因素,但均不是根本原因,故不选。
正确答案 A
例7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将成为“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两个同步增长”( )
①意味着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百姓拥有更多财富,分享发展成果 ②意味着经济建设发展了,居民收入就能增长,促进同步富裕 ③将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 ④将有利于完善分配格局,保证落实“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方针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误区提示 本题以鲜活的时政为背景和情境作为试题素材,突出了鲜活的时代气息,考查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符合新课程要求。
解题技巧 ②的说法中“同步富裕”错误,④的说法落实“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方针本身错误。故C项符合。
正确答案 C
例8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下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509][9426][10849][25749][12509][28044][13930][31000][15600][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预计]
注:从2005年到2010年,扣除物价因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0.4%,农村居民纯收入实际增长7.1%。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材料二 2010年中国GDP、财政收入跃居世界第二,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此同时国强民富也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人民期待过上更好的生活,真正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提出建议。
误区提示 本题综合考查同学们的基础知识及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家必须认真阅读材料,领悟材料,抓住设问,认真分析,全面概况总结。
解题技巧 本题结合重大社会时政问题,考查了同学们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体现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讨问题的能力,符合源于生活实践考查所学理论的要求。
正确答案 (1)十一五期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长,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2)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运用各种手段,实现社会公平。
④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如能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其他角度回答并言之有理亦可。)
[【考题预测】]
1. 60多年来,我国分配制度经历了“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变迁。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
A.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
B.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
C. 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D. 是由我国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决定的
2. 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为此国家必须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
①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收入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 ③坚持平均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④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 “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这对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积极的意义。下列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是( )
A. 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
B. 党政机关干部的奖金
C. 居民出租房屋收入和利息收入
D. 外资企业员工的职务津贴
4. 没有差距,就没有效率。下面有关效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程度
B. 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C. 投入越多,产出越多,效率就越高
D. 人们总是追求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率
5. 某镇居民张某在一闹市租用李某的两间房子,投资5万元开办了一个小饭店,自己掌厨,妻子购货、理财,儿子女儿当服务员。每年缴纳费税后净收入6万多元。房主李某每月收取租金600元。张某一家人的收入和李某收取的房租分别属于( )
A. 按劳分配所得和非按劳分配所得
B.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所得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C. 按资本要素分配所得和福利性分配所得
D. 按劳分配所得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6. 下表为改革开放以来A市基尼系数变化情况表:
[年份&1978年&1990年&1996年&2005年&2011年&基尼系数&0.19&0.33&0.42&0.46&0.48&]
注: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介于0.3~0.4属于相对合理区间,大于0.4表明收入差距较大。
假如你是A市市长,你认为解决上述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最适宜的经济措施是( )
A. 完善分配制度,加强市场调节
nlc202309032159
B. 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C. 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
D.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7. 在国家财政预算和决算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这时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地利用。如果收入大于支出,节余过多将意味着( )
A. 经济发展有充足的后劲,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物质保障
B. 资金储备充足,有利于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保证重点工程顺利进行
C. 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使用
D. 有利于国民收入的增长,加速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8. “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地要根据实际,合理确定低保对象范围和标准,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①是一种社会救助制度 ②是一种社会福利制度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④有利于农民充分就业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9. 国家可以通过财政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这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 发行国债
B. 增加财政收入
C. 增加财政支出
D. 控制财政收支的数量、方向
10. 税收如果像商品交换那样实行等价交换,或者像买公债那样还本付息,就不需要强制征收了。这说明( )
A. 税收具有强制性
B. 税收具有无偿性
C. 税收具有固定性
D. 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
11. 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这样的情景:购买商品时,当消费者向商家索要发票,消费者就要多付钱;如果不需要发票,则可以享受到一定的打折优惠。商家的行为是( )
A. 是一种偷逃国家税款的行为
B. 是一种抗税行为
C. 最终有利于消费者
D. 是骗税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
12. 国务院明确规定,凡占用耕地建房或从事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缴纳耕地占用税。这一做法( )
①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 ②有利于加强土地管理、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③有利于我国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 ④说明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A.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④ D. ①③
13. 一般说来,经济增长滞缓,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运行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其具体手段和措施是( )
①增加财政对经济建设的支出 ②降低利率 ③降低税率 ④增加货币供应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4. “纳税诱发纳税人的一种强烈的关切,关切那含有你血汗钱的事业。税款在缴纳的那一刻起,就转化为一种文化自觉:这个国家有我一份,时刻考虑这个钱怎么花,花得妥不妥”。下列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公民应积极关注、监督国家对税收的使用
B. 通过纳税能培养纳税人参与国家管理的责任感
C. 税收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纳税人的利益
D. 通过纳税使纳税人成为税收的使用者和管理者
15.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自2011年9月1日起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按照经济学原理,这一调整将( )
①增加财政开支 ②刺激中低收入居民消费 ③增加财政收入 ④促进公平分配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6. 材料一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报酬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合理拉开差距。”
材料二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决克服一些单位盲目增加个人收入和社会集团消费的倾向,同时必须十分关心贫困地区,低收入者和困难企业职工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一和材料二所提的问题是否一致?为什么?
17. 当前备受关注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关键在于提高劳动者薪酬。数据表明,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已连续22年下降。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久前,江苏、广东、浙江、山东、上海等地,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1)上述材料反映了经济生活的什么道理?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
18.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2年》指出: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都必须把扶贫开发投入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逐年有所增加。要针对目前贫困地区财政困难的实际情况,加大财政转移支扶力度。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投入的财政扶贫资金,必须按照扶贫开发计划下达,落实到贫困乡、村,重点用于改善基本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
材料是如何体现财政作用的?
转型期要素分配与收入分配论文 篇4
一、国有资本增长因素分析
2000年全国国有企业占用国有资产总量为57,554.4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国家资本31,998.2亿元,国有资本公积20,007亿元,其他国有资金938.7亿元,国有未分配利润为-7,303.5亿元。
“九五”期间,我国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净增加额为21,105亿元,其中,因国家投入、资本溢价、企业盈利等因素使国有资本增值42,945.7亿元。对“九五”期间及2000年我国国有企业国有资本规模的持续增长因素,可大体归因于以下方面:
1.国家投入仍然是国有资产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为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家对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国民经济重点产业和关键行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和不断投入,这成为我国国有资产规模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据统计,“九五”期间国家直接对国有工商企业的各种投入,包括财政拨款、预算外资金、资本性税收返回等,共增加企业国有资本为10,107.2亿元,占同期国有工商企业国有资产增长额的23.5%,其中,“九五”期间国家财政基建支出为7,526.1亿元,电力、铁路、民航等政府性建设基金支出约2,336亿元。另外,“九五”期间国家因实施“债转股”、“贷改投”等,将各级政府基建基金本息和剥离到资产管理公司的银行贷款本息转为企业资本金,增加企业国有资本为3054.6亿元,占同期国有工商企业国有资产增长额的7.1%。两项因素合计为13,161.8亿元,占同期国有工商企业国有资产增加额的30.6%。2000年国家对国有企业的各种投入因素增加国有资产3,322.8亿元,占当年国有工商企业国有资产增加额的35.4%。
2.企业经营积累是国有资产持续增长的基本因素。为逐步提高国有企业盈利能力,国家不断加大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使国有企业资本经营增值能力大幅度提高。据统计,“九五”期间国有工商企业因经营效益积累因素增加企业国有资产为12,716.3亿元,占同期国有工商企业国有资产增长额的29.6%。2000年国有盈利企业的盈利额为4,679.8亿元,企业各种经营积累结转资本及权益而增加企业国有资产3,892.7亿元,占当年国有工商企业国有资产增加额的38.3%。
3.资产评估确保产权变动中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九五”期间,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产权转让、资产重组等产权变动行为日趋频繁。为促进企业价值在产权变动中合理定价,通过对产权变动过程中的国有企业资产进行专业性评估,促进了存量国有资产账面价值与市场合理衔接。据统计,“九五”期间,通过国有企业在产权变动中进行资产价值评估,增加企业国有资产5,509.9亿元,占同期国有工商企业国有资产增加额的12.8%。2000年国有企业因资产评估增值增加国有资产937.4亿元,占当年国有工商企业国有资产增加值的9.2%。
4.资本溢价是实现国有资产运营增值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渠道不断拓宽。2000年底我国共有境内上市公司1088家,境外上市公司52家,股票总发行股本为3,791.7亿元。国有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形成的资本溢价发行收入逐年扩大,构成近年来国有资产通过资本市场运营实现增值的重要因素。据统计,“九五”期间国有工商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溢价,增加企业国有资产3,003.6亿元,占同期国有工商企业国有资产增加额的7%。2000年国有企业因上市融资形成资本溢价共增加国有资产达1,426.3亿元,占当年国有工商企业国有资产增加额的14.1%。
5.基建规模的不断扩大有效推动了国有资产稳步增长。近年来国家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国民经济基础设施领域的基本建设投资,使得预算内和预算外财政资金的基建支出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1998年以来,我国发行长期建设国债达3,600亿元,集中国家财力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国有资产规模保持增长势头。据统计,2000年度全国国有建设单位结存的国有资产总额为8,592.9亿元,较1995年结存额2,017.5亿元净增加6,575.4亿元,占“九五”期间全国国有资产净增加额的15.7%。
二、国有资本减值因素分析
在国有资产稳定增长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减值因素。“九五”期间,我国国有企业因专项核销、企业亏损等因素使国有资本减值21,840.7亿元,其中,2000年共减少5,908亿元。对“九五”期间国有资本的减值因素可作如下分析:
1.破产、撤销和改制剥离等因素。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组力度,对10多万户经营管理不善或亏损严重的国有中小企业实行改制、出售、撤销、破产等措施,“九五”期间由此而减少国有资产5,337.2亿元,占同期国有工商企业占用国有资产减少额的24.4%,其中,2000年因破产、撤销、改制等因素形成的国有资本减少额为1,421.7亿元,占当年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减少额的24.1%。
2.专项核销。为加强国有企业的资产及财务管理,通过清产核资、产权界定等政策,对管理不善或历史包袱严重企业的资产及权益进行专项核销;同时,在住房制度改革也进行了专项核销。“九五”期间由此而减少国有资本2,764.8亿元,占同期国有工商企业占用国有资本减少额的12.7%,其中,2000年因专项核销减少国有企业国有资本967.6亿元,占当年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减少额的16.4%。
3.企业经营亏损减少。相当部分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低下,“九五”期间因企业经营亏损挂账对冲权益减少国有资产11,540.9亿元,占同期国有工商企业占用国有资产减少额的52.8%,其中,2000年因企业经营亏损减少国有资本3,098.7亿元,占当年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减少额的52.5%。
三、影响国有经济稳定增长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国有资产良性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在分布结构、增长质量和运行效率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1.国有经济发展和国有资产增长存在不平衡现象。一是国有企业效益主要集中在少数垄断行业,而多数行业国有企业效益低下。2000年石油、石化、电力、电信四大行业国有企业实现利润共计1,740.9亿元,占全部国有工商企业实现利润的61.4%。二是国有企业利润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型企业,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处于微利和亏损状态。2000年实现利润排名前50位的国有大型企业利润总额为2,319.2亿元,占全部国有工商企业实现利润的81.8%。三是工业企业国有资产增长呈趋缓态势。2000年作为我国产业经济领域主要支撑力量的国有工业企业国有资产仅比上年增长3%,比全国国有资产平均增幅低5.7个百分点。四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持续超高增长。“九五”期间全国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增加额为18,203.5亿元,年均递增20.2%,比同期经营性国有资产增幅高出8.6个百分点。
2.国有资产分布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近年来,虽然通过调整投入结构、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和破产出售等措施,使国有资产的行业和规模分布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国有企业在一般竞争性行业和中小型企业中的分布过量和效益较差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2000年分布在一般竞争性行业中的国有工商企业14.4万户,占全部国有企业总户数的75.4%,其中,亏损企业7.2万户,占全部国有亏损企业户数的74.2%,亏损额1,188亿元,占全部国有工商企业亏损额的64.4%。2000年全国国有中小型企业18.1万户,占全部国有企业总户数的94.8%,其中,亏损企业9.4万户,占全部国有亏损工商企业户数的96.9%,亏损额1,086.8亿元,占全部国有亏损工商企业亏损额的58.9%。
3.国有资产对社会资本的控制能力提高缓慢。近年来,随着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迫切需要国有经济实现从总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以较少量的国有资
本带动和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本。但从国有企业组织形式和资本结构看,国有资本对社会资本的吸纳和控制能力亟待提高。一是2000年单一投资主体的国有独资工商企业(公司)仍多达14.5万户,占全部国有工商企业总户数的75.9%,比例仅比“九五”前期的1995年下降10.3个百分点。单一投资主体的企业数量过多,影响国有资产运营效益的提高。2000年14.5万户国有独资企业(公司)实现利润332.8亿元,仅占国有工商企业实现利润的11.7%。二是在多元投资主体的国有控股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的国有资本都处于绝对控股地位,限制了国有经济控制力和支配力的发挥。如2000年3.2万户国有控股企业的国有股占总股本的平均比重仍高达63.5%。
4.国有企业不良资产规模持续扩大。2000年全国19.1万户国有工商企业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等不良资产为18,209.8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占所有者权益的比重为31.4%,比重比上年上升3.6个百分点,比“九五”前期的1995年上升了约12个百分点;造成国有企业不良资产规模持续扩大的主要原因:一是有大量国有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000年9.7万户国有亏损企业累积经营亏损挂账为7,981.3亿元,占全部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13.9%。二是国有企业会计核算不实。据统计,2000年国有盈利企业当年新增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等不良资产共计3,017.3亿元,占盈利企业盈利额的64.5%,占国有盈利企业当年新增国有资产的44.9%。三是结算秩序混乱导致企业间拖欠和赖账现象增多。2000年国有企业应收(预付)账款为19,653.9亿元,其中,三年以上应收(预付)账款为4,181.8亿元,比上年增长了53.2%。
5.国有盈利企业经营积累绝大部分被亏损企业所抵消。由于国有企业经营效益相差悬殊,亏损企业造成的国有资产减值,严重侵蚀了盈利形成的国有资产增值,这是当前我国国有经济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矛盾。2000年国有亏损企业仍达9.7万户,占全部国有企业总户数的50.8%,形成了亏损额为1,846亿元。受大量亏损和困难企业的影响,我国国有企业整体资本积累能力受到拖累。据统计,“九五”期间国有盈利企业经营利润结转资本增加的国有资产为12,716.3亿元,而同期亏损企业经营亏损造成国有资产减值11,540.9亿元,两项因素相互抵冲后为1,175.4亿元,即“九五”期间企业经营积累仅占同期国有工商企业国有资产净增加额的5.6%,而90.1%的盈利企业经营积累被亏损企业亏损额所侵蚀。
乡镇企业
一、乡镇企业资本的形成2000年乡镇企业的个数为2,084.66万个(其中集体80.21万个,私营206.06万个,个体企业1,798.39万个),比1996年减少10.78%(其中集体企业减少48.25%,个体私营企业减少8.09%);企业资产总额约为48,710亿元,比1996年增长54.22%,年均增长速度为11.44%。十几年时间,中国农民在基本没有获得国家直接投资的情况下,财产积累的速度是十分惊人的,这还没有计算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而带来的农民个人财产的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的增加以及整个乡村地区因此而带来的福利的改善与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从乡村整体的效率增长和社会福利增加的结果来看,乡镇企业出现本身,就是农民进行制度创新、农村财产关系进行调整的结果。因此,从这一历史过程来看,农村以财产关系调整为特征的制度变革应该早于包产到户的出现就已经开始。乡镇企业的诞生与发展是中国社会变革和现代化过程中的一项影响巨大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这一制度变迁是在地方政府广泛支持和参与之下自发地进行的。2000年乡村集体企业的资产总额为25,892亿元,占全部乡镇企业资产总额的53.16%,比1996年增长10.94%,而在1996年集体企业资产总额占全部乡镇企业资产的比重为71.55%。联想到国有企业的艰难的产权制度改革,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令人震惊的变化。
二、乡镇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1.乡镇企业资本增长。乡镇企业的资产总量在22年间的增长是极其快速的,2000年的资本总额几乎为1978年的150倍,年平均增长速度达26.9%。其中,1978一1985年年均增长速度为18.85%,1986-1990年为8.38%,1990——1995为29.7%,1995-2000年为0.9%。值得注意的是自1997年以来,其增长速度急速下滑。
2.乡镇企业的资本结构。1986年200家大型乡镇工业样本企业的平均资产总额为429.22万元,负债总额为239.42万元,企业权益为111.42万元,当年企业负债比率为55.79%,负债总额中流动负债占72.7%。在1986年的总负债中,银行贷款为160.65万元,占到总负债的67.1%。1986年企业的流动比率为1.41,速动比率为0.77。到1990年企业平均总资产达到818.23万元,比1986年增长90.63%,总负债为446.64万元,企业权益为375.83万元,当年企业平均负债比率为54.59%,负债总额中流动负债占79.22%。总负债中银行贷款为216.16万元,占到总负债的48.4%。1990年企业的流动比率为1.46,速动比率为0.75。以上数据说明,样本企业总资产的一半以上来自债务。在企业的总资产与其负债规模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00家样本企业1986年的R值达到0.92(F=1093.97)。从负债结构资料分析,企业债权人的多元化,显然大大分散了债权方面的风险,扩大了企业负债的可能。“负债经营”扩大了企业的实力,不过企业并不是为了扩大实力,而是要通过扩大经营实力盈利。从现实的经济过程看,没有预期的利润,企业负债决心和债权人出资的可能性都将受到削弱。样本企业的盈利能力可看平均的收益指标。首先是有较高的毛利率,样本企业即使销售成本全部通过债务获得,那么经营一年之后当年还息之余仍然具有较高的毛利水平;其次是乡镇企业的净收益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高于目前任何平均的贷款利率,表明乡镇工业企业的负债经营是有利可图的。此外,样本企业的资产负债水平和企业盈利水平之间存在着很高的正相关关系(周其仁等,1990)。
2000年乡村集体企业总资产比1996年增长10.95%。这与前述样本企业1986年-1990五年间总资产增长近一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1996年乡村集体企业负债比率为61.97%。2000年为57.73%,下降了4个多百分点。负债比率的下降与银行贷款的大幅度减少密切相关。1996年长短期银行贷款为4,327.08亿元,占总负债的29.92%;到2000年银行贷款总额为4,108.76亿元,占总负债的比率下降为27.49%。从表3可以看到,近五年来乡镇企业的投资增长主要来自于权益资本的增加,特别是个人资本金和外商资本金的增长。乡村集体的资本金在此五年中均处于下降趋势,乡、村集体资本金分别下降12.39%、12.82%。显然,乡镇企业近年来增长速度的大幅度下滑是与资本投资增长缓慢有关,而投资增长的下降又与目前的投融资体制密切相关。
三、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深远影响
总体上看,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融资面临的难题,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1.缺乏股权融资渠道,内部融资比例高。目前乡镇企业基本没有进行股权融资的渠道,二板市场尚在讨论之中,原有的地方性股权交易市场已全部取消。中小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通过集资进行过大量的股权融资,但由于没有可交易的市场,企业职工手中持有的股权不具有流动性,这样一方面企业股权持有者承担着无限风险,另一方面也削弱了企业以此方式进一步融资的能力,致使企业无法降低负债比率,改善资本结构。
1994年以后,中央政府明令禁止企业的社会集资活动,同时关闭地方性股权交易系统,取消各类柜台交易或场外交易,因此,目前合法的股权融资渠道只有深圳和上海的两家股票交易所。众所周知,对于公司股票在这两个市场上市交易,政府有着严格的规定和极其严格的审批程序,只有具备相当规
模的企业才能够获得资格上市,而且周期极长(一般需要2-3年的时间),成本极高。况且,非国有企业上市刚刚获得准允,数年来通行的规则是:具备上市资格的首要条件是国有企业。显然,以非国有部门为主体的中小企业没有可能在这一市场上进行融资。目前正在讨论关于第二板市场建立的问题,最终的运行框架和基本规则虽然还没有公布,仍需要进行相关的法律修订,但是,可以肯定这个市场主要是针对成长性好、科技水平高、资金密集型的中小企业的。对那些以解决就业为主、盈利水平不高、成长性一般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这一市场上上市的机会也不会太多。
2.外部融资中的债务融资存在很多问题,且债务融资渠道极其单一。(1)国有商业银行垄断经营,中小型金融机构特别是非国有中小型金融机构发育严重不足。(2)国有商业银行大量信贷资源投入到国有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由于国有部门的低效率,无法及时足额地还本付息,不仅导致银行形成大量不良资产,同时也降低了信贷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乡镇企业可获得的信贷资源。(3)国有商业银行规模庞大,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政化、官僚化问题仍然存在,加之信息不对称,对乡镇企业的信贷风险难以控制,导致商业银行对乡镇企业的贷款具有更高的成本。(4)乡镇企业部门进行债券融资面临许多实际困难,几乎很难以这种方式实现债务融资,况且目前中央政府严格限制企业通过债券发行进行融资的方式。(5)中国货币市场发展缺陷大,发育程度低。虽然票据市场建立很早,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甚至在1988-1995年间票据的承兑和贴现基本停止。加上乡镇企业本身的信用程度不高,通过票据贴现、承兑等货币工具进行短期融资在目前情况下也具有很大的运作难度。(6)由于中国企业目前信用程度普遍不高,企业间三角债严重,因此财务报表上所显示出来的“企业间借款”或应收款的数额十分巨大,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很高。显然这并不是一种自愿的、正常的企业间债务关系,特别是国有企业对非国有企业的债务拖欠情况是十分严重的。
过度的债务融资,加上企业债务融资渠道过于单一,导致企业过度依赖银行信贷扩张来实现投资增长。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着保障国民经济增长的资金供给义务,而作为商业银行又不得不考虑银行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赢利性,企业过度的债务融资和单一的债务融资渠道使得银行体系处于“贷款不是,不贷款也不是”的境地;同时,国有商业银行固有的“放大机制”使得银行在经济增长乏力时,必将选择缩减信贷规模以规避金融风险,从而导致企业投资大规模缩减,加重了经济的不景气。
3.乡镇企业债务融资信用普遍不足。随着商业银行体制的建立,银行信贷资金的抵押、担保制度日益完善。由于乡镇企业本身股本投资不足,再加上信用担保机制的严重缺乏,它们普遍面临着债务融资信用不足问题。从最近调查所了解到的情况看,为了解决信用不足的问题,一些企业不得不使投资活动偏离利润目标,将极为稀缺的资本投入到盈利能力很低甚至根本没有盈利可能的项目中。如在十分偏僻的小山村斥资数亿元建设度假村、高尔夫球场、康乐宫等等旅游房地产项目,以增加其获取银行贷款的可抵押资产,结果不仅没有改善资产的质量,反而导致资产的流动性大幅度下降,增加了信贷资金的风险。
目前,信用担保体系的作用受到诸多限制。一是目前各级政府的财政资金非常紧张,能够拿出用作设立担保基金的资金非常有限。同时,政府主办的担保基金是一种政策性机构,因此收益性和赢利性并非其首要目标,这一限制使得企业或投资商不愿意拿出资金参与其中。资金来源不足是担保基金规模扩大的一个重大约束,而规模太小的担保基金又难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纯粹的商业性或民间担保机构由于其对资金安全性和赢利性的考虑,关注的对象不会是就业创造型的普通中小企业。二是目前的担保体系无法覆盖县及县以下的中国90%以上的中小型或微型的企业。三是由于中小型金融机构的缺乏,国营大型商业银行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控制方式和手段的约束,以及它们对乡镇企业贷款的相对高成本,即使信用担保及其他相关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它们也会对乡镇企业的贷款有所顾忌。显然我们暂时还不能对信用担保体系能够发挥的作用估计过高。
4.缺乏为乡镇企业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提供咨询服务的机构,造成投资失败率过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市场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入市场的门槛大大提高,过去10万元投资即能生产出有市场需求的产品,而现在投资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也不一定能够获得市场的“入场券”。这样,企业一项投资失败就有可能导致业主全军覆没,不仅新的投资无法收回,甚至连过去积累的财富也将一去不回。中国的乡镇企业家是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转变过来的。他们在早期的投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财富,这些成功的经验常常使得他们忽略了宏观管理体制的变革和市场的演进状况,他们依然沿用过去不断“试错”的办法来进行投资活动。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及不断恶化的信用状况,投资的风险日渐增大,对企业经营者而言已经到了只能胜不能败的程度。因此,科学的投资决策与管理已经成为乡镇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在现实中,与科学决策、管理相关的市场分析、项目评估、资产管理和交易、债务管理等中介机构的供给却严重不足。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案 篇5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人教版《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二框的内容。它在本课中起承上启下作用,是第三单元“为谁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模块中起着培养学生树立公平正义意识的作用,突出了培养社会责任感的课程地位。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理解当前我国实现社会公平的意义。
学情分析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当前我国生活中大家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比较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对本框知识学习会感兴趣。本框知识理论性强,要全面理解知识有一定难度,学生对此会有不同的认识和困惑。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感悟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和公平关系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效率与公平的内涵;理解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领会当前我国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设疑、典型案例分析、小组合作探究,提高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辩证思维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同我国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政策措施,增强公民责任意识和拥有公平精神。
教学重点:
关于收入分配公平的问题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关系
教学方法:
活动教学法、案例法、情境教学法、比较法、归纳法等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上课之前我想和大家做个值得思考而富有悬念的小实验,首先招募两名参与人员,现在是大家见证奇迹的时候了。请听题:“假设我这有100元人民币,我想把它给你们两位,但我有两条规则:首先由A同学决定这100元如何分配,然后B同学来决定是否接受这种分配方案。如果接受,你就按照A提出的方案分这100元;如果你不接受,那么你们两位都将一无所获。”好现在开始分钱。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建议 篇6
张俊才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卒,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这一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对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在想方设法加以解决。胡锦涛在建党90周年讲话中强调,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要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必修1教材“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一框,是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居民在收入分配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家对于解决这方面问题所采取的有关政策。这部分内容反映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对于帮助我们高中学生认识社会,全面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教过必修1教材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这个框题的内容很难教。有的知识不好把握,也有些知识很难讲清,笔者也有这样的同感。很多教师都知道这节课内容重要,但上公开课都回避这一内容。经过深入分析,我发现这个框题难教主要有这样一些原因:首先,这个内容是新增加的理论,重点难点内容较多。本框题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及解决的举措既是难点又是重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教学的难点,这些知识都很抽象。其次,教材提供的辅助材料理论性较强,不贴近生活。教材在讲述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及解决的举措时,各提供一段辅助材料,这些材料远离学生的生活,学生对此兴趣不大。再次,教材在编写中省略了一些重要概念的介绍,从而使学生对一些观念的理解缺少知识铺垫。此外,有的内容还涉及到辩证法的知识,高一学生尚未学习过哲学,缺少辩证思维。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克服教材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处理这些问题的几点教学建议,以便给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习上的帮助。
一、引进基尼系数的指标,讲清收入分配的公平
收入分配公平这个概念较抽象,包含着一定的辩证法思想,需要我们运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教材在讲这个概念时,在辅助材料中提供了两个对立的观点,通过对这两个观点的比较,让学生发现,观点一把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等同起来,因而是片面的;观点二运用辩证的思维,指出收入分配公平也存在着合理的差别,因而是正确的。
借助这样的材料,固然能帮助学生理解该概念。但是,这段辅助材料思辨性强,比较抽象,对高中学生来讲缺少趣味性。建议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入一个衡量社会贫富差距的重要指标――基尼系数,以及联合国对此所作的有关规定,让学生结合这个指标来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概念,这样就容易多了。
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在上个世纪初提出了衡量社会贫富差距的重要指标――基尼系数(也叫洛伦茨系数)。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公平;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差距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公平。(教学论文 )联合国把0.4作为基尼系数的警戒线,提醒某些国家应尽快采取措施,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否则,就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当前,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5以上,表明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已经超过联合国规定的警戒线。
二、补充几个重要的概念,做为公平举措的铺垫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教材在讲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时提到,“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再分配更加重视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个重要举措。”然而,高一学生以前没有学过国民收入、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这些概念,因此,理解这两个重要的举措就很困难。
建议教师在教学时补上这些概念,也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一下这些内容,有了这些概念做铺垫,学生再学习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两个重要举措,也就水到渠成了。
国民收入是指―个国家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新创造的价值总和,是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的剩余部分。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国民收入经初次分配之后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
三、结合两个直观的图表,理解两个合理的比重
教材在讲到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时提到“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这两个合理比重很抽象,学生自己理解起来很困难。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两个直观的图表,就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实现难点的突破。
长期以来,我国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过分地强调国强,而忽视了民富,因而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过多的`向国家和集体方面倾斜,造成居民的收入分配较少,并且,居民的收入增长与国民收入的增长不相适应,于是,我就在黑板上画出下面的第一个图,来帮助学生理解提高第一个合理比重。学生通过观察这个图,就可以直观地发现国民收入分配上的不科学,应当适当提高居民收入的比重,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按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分配。在这些分配中,凭借劳动要素获得的收入较低,而拥有一技之长的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收入较高,按资本要素的收入最高,因此,我在黑板上画出下面的第二个图,帮助学生理解提高第二个合理比重。学生通过观察这个图,就可以直观地发现,同样是劳动者,而体力劳动者的报酬相对偏低,应当适当地提高。
四、借助教材提供材料,帮助理解辩证关系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包含着辩证法的内容――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公平是效率的保证。高一学生由于没有学过哲学,缺少辩证思维,因而,对于这一内容的理解就很困难。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中,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我充分借助教材中提供的一段材料,让学生带着思考题去阅读这段材料,领会材料中哪个部分说明效率的重要性,哪个部分强调了公平的重要性。学生阅读材料以后,经过认真地分析就会很快找到答案:新的领导改革公司分配制度,提高了工人的劳动报酬,说明效率是公平的前提;企业内部和谐了,公司又红火起来,强调了公平是效率的保证。这样,借助教材具体材料就可以很快理解抽象的观点。
收入与分配知识点 篇7
本刊评论员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 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 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同时又对搞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一、把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放到首位
国民经济要发展, 需要相应的社会消费水平支撑。而消费水平的提高又受制于分配制度的公正合理性。分配制度公正合理, 消费、积累比例适当, 保证广大消费者有足够的可支配资金, 才能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相反, 积累过高、消费比例过低或是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富人手里而广大消费者手中无钱, 没有消费能力, 提高消费水平也会成为空谈。在这方面,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 我们确实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偏低。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要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消费和积累之间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重消费轻积累, 把国民收入过多地用于消费, 积累不足, 没有足够的投入发展生产, 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不要说扩大再生产, 连简单再生产都难以为继, 坐吃山空, 经济必然走向衰退;同样重积累而轻消费, 把国民收入过多地用于积累, 过分强调扩大再生产, 使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过高, 而居民收入比例过低, 居民手中无钱, 就会挤压社会消费, 出现积累与消费比例失调。从眼前和表面看是重视发展经济, 实际上长此以往会由于消费受限而制约经济发展, 事与愿违。因为在国民经济整个发展链条上生产、消费、分配三者之间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任何一个环节失调都会带来整个链条梗阻。居民收入分配过低, 会带来市场萎缩, 市场需求不足又会带来供过于求, 影响可持续发展。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三要素中, 仅靠固定资产投资和增加出口拉动是不全面的, 也是难以持久的。在这方面我们有过多次经验教训, 值得深思。在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问题上, 目前我国比较突出地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明显存在重积累轻消费的倾向。长期以来, 不少企业在“先生产后生活”的口号下把收入过多地用于基本建设, 追产量, 上规模, 造成固定资产投资年年涨, 消费比例年年缩, 人民生活被冷落, 有的企业几年中生产能力翻了几番, 而职工工资原地踏步。据有关专家测算, 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和现实经济条件下, 固定资产投资控制在20~25%比较合适, 可近几年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在30%以上居高不下, 而居民收入特别是广大低收入群体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和各种基金后能发到职工手中的可支配收入实际是在下降。不少职工反映, 从国家统计报表看, 职工工资年年涨, 而且幅度也不小, 都在10%左右, 可我们手中可支配的收入却年年缩水。原因在哪里呢?一方面是统计工作上的欠缺。目前对居民收入的统计按平均收入计算, 由于少数人收入过高、增长过快, 而掩盖了广大低收入群体收入下降问题。为了真实反映广大居民收入实况, 建议统计部门对居民收入实行分类计算。在收入增长极不平衡的情况下, 仅靠这一个数字不能如实反映职工收入的实际水平。对一些高收入人群包括企业领导、高收入个体老板、名演员、名教授、各种明星大腕、大款和高收入行业等从广大居民中分离出来单独计算;另一方面要将职工的名义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分开计算, 因为有些职工的名义收入与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有的人工资表数字很大, 可是扣除各种基金、税金等后真正分到职工手中的可支配收入确实不多, 有的人工资表上的收入5000元, 而实际分到手的可支配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 而到市场上消费部分只能是分到消费者手中的可支配部分。所以造成在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是明显的薄弱环节。如不采取有力措施进行调整, 消费水平过低将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二是在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中由于受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国家拿大头, 企业拿中头, 个人拿小头”传统观念的影响, 过分强调国家利益, 忽视民生问题。因为所谓大头、中头、小头只是形象的定性, 缺乏科学的数量界定, 加上受越左越革命思想影响, 认为大头越大越好, 使大头层层加码, 无限放大, 小头则被层层挤压, 越挤越小, 几乎没有立足之地。有的企业被国家把大头拿走, 企业把中头留够以后, 能分配到职工手中的小头几乎没有。这个问题在八九十年代实行经济责任承包制时表现得最为明显, 有的企业几乎把实现利润全部上交国家, 把企业留成和职工所得定比很小。有的企业在国家、企业、职工三者之间分配定比是6:2:2, 有的是7:2:1, 有8:1:1。利改税以后, 有些企业情况虽有好转, 但随着税务制度的不断出台, 税种增加, 税率提高, 税负过重问题又把职工收入吃掉一块, 职工实际收入仍然提高很慢, 特别是一些弱势行业和困难企业, 由于税负过重企业和职工收入捉襟见肘。比如铁矿山行业, 由于税费比重过高使整个行业曾出现连续八年的全行业亏损, 不少企业不仅多年不能调整工资, 而且由于企业困难, 连职工低得可怜的集体福利也被挤占。有的矿山企业连续几个月发不出工资, 每月仅发200多元的生活费维持生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居民消费水平偏低是多年欠账日积月累形成的痼疾, 而且从近年来的发展看不仅没有改善, 而是越来越严重。在去年上半年召开的全球智库年会上, 国家发改委就业和分配司一位领导坦称, 2006年至今, 居民收入占比下降这一趋势仍在延续。在1996年~2005年的十年间, 中国政府、企业、居民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中, 居民收入所占比重从70.5%下降到59.4%, 平均每年下降一个百分点, 而在居民收入占比下降的同时, 政府收入占比提高2.9%, 企业收入占比提高7.2%。这一发展趋势与目前党和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的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稳定为重的方针显然是不相符合的, 必须改革。改革的重点要采取有力措施增加居民收入、控制企业收入、减少政府收入, 使三者之间比例趋向合理。这既有利于促进消费,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也有利于改善民生, 保障社会稳定。温家宝总理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指出: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 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 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
二、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兼顾效率与公平,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在社会主义的分配格局中, 分配制度的改革应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 兼顾效率与公平,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按这个标准分析对照我们现行的分配制度, 应该说有成绩, 有进步,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成绩和进步是人所共知的。首先是通过多年不懈努力, 集中精力发展经济, 国民生产总值的蛋糕已经越来越大, 在近20年中已经连续实现两个翻番, GDP跨入世界三大经济体之列, 国力大大增强, 人均收入大幅度增长, 已经越过温饱, 奔向小康, 这方面的发展变化每个居民都感同身受, 从中受益。但是我们国家GDP虽然位居世界前列, 但由于我们是个人口大国, 蛋糕虽大, 人均不多,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们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人均可支配收入仍然偏低, 而且由于分配格局不尽合理, 带来国家、企业、个人分配比例失调和较严重的高低悬殊问题, 在社会财富中少数人占比较大, 广大劳动者收入增加较慢。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资本与劳动力分配比例不尽合理, 资本占比大, 劳动分配比例偏低。在这个问题上, 目前在经济界和社会上存在一些模糊认识, 有些人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片面强调效率而忽视公正, 有些人甚至认为经济要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装备而不是人;增长手段主要依靠资本投入而不是依靠劳动者;依靠精英, 而不是依靠职工群众;依靠强势而忽视弱势。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 往往会只突出效率, 而忽视公正, 有意无意地忽视普通百姓的正当权益, 因而使收入分配领域中两极分化、高低悬殊的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上国家税收日益加重, 使普通居民收入明显偏低。据有关资料披露, 国际上大部分发达国家劳动所得一般占社会总收入的80% (包括人力资本意义上的管理劳动) 左右, 资本所得占20%左右, 而我国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劳动所得仅占40%左右, 资本所得占60%左右, 差距明显。以钢铁工业为例, 长期以来, 由于国家对钢铁行业职工比较关心, 职工收入不断增长, 但从近几年来的情况看, 无论是按总收入还是纯收入计算, 职工收入占比不仅明显偏低, 而且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据有关资料提供的数据测算, 2005年大中型钢铁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占总收入的比重为4.17%, 2006年下降到4%, 2007年又下降到3.36%, 逐年降低;按净收入即实现利润总额计算, 2005年大中型钢铁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占实现利润总额的比重为67%, 2006年下降到60%, 2007年下降到40%, 也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从工作上讲, 由于前几年钢铁行业普遍重视了主辅分离, 减人增效, 又得益于这几年钢铁产品在高价位运行, 使钢铁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一直较高。但从分配政策上看明显呈现出两个特点: (1) 劳动者收入占比明显偏低; (2) 劳动者收入占比逐年下降。这两个问题在上市公司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有些上市企业, 不仅股权分工比例较高, 而且有的企业为了吸引资金, 互相攀比, 年年提高, 而职工工资却很少调整;又由于上市企业中存在劳动所得和股权分红两块收入, 而劳动所得占比较低, 资本所得占比较高的问题, 使职工收入高低悬殊的问题更加突出, 有资金入股的职工仅分红收入有的要高过无股权职工收入几倍甚至十几倍。特别是企业领导层中一般入股较多, 占比较大, 使领导干部不仅工资高, 而且分红多, 总收入要高出无股权职工收入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二是效率与公平的天平失衡, 过分强调效率效益, 忽视公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分配格局中注重效率、效益是应该的, 不讲效率效益, 满足于大锅饭、铁饭碗就形不成竞争, 使社会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但是, 在工作环境多种多样, 客观条件千变万化的情况下, 过分强调效率效益而忽视公平, 不顾其它搞一刀切的做法又有失公正。在这方面过去在“劳动者工资的增长幅度不应高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幅度”原则流行多年, 影响较大, 应该承认在劳动环境、自然条件基本相同又无变化的情况下, 这个原则是对的。正常情况下, 劳动报酬应该与企业效益挂钩, 并要保持适当比例, 但现实情况是各条战线、各个企业条件千差万别又千变万化。这样千篇一律的原则要应对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现实必然会带来许多矛盾。使行业之间、企业之间、不同工种、不同岗位之间在分配上就会造成差距过大苦乐不均, 而这些差距又不是由于工作优劣、贡献大小造成的而是由于客观条件差距带来的, 形成社会分配的不公正。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 目前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正确处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比例关系, 通过加大财政、税收在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否合理, 对调整不同社会群体、不同行业、不同对象的利益分配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初次分配中劳动所得远远低于应得利益, 再分配比例偏高, 收取措施和使用上又存在不少问题。目前, 国家在解决收入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时重点放在中低收入者特别是对困难群众的补贴和社会保障上。主要限于补救贫困人群, 现有的政策干预主要集中在再分配领域, 还没有真正进入初次分配领域。但实际上造成分配不公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初次分配领域。所以, 解决分配不公的根本问题, 不是临时性地增加扶贫问题的财政支出, 而是要实质性地改变“财政支出结构”;不是一般地建立公共财政, 而是要建立“民生财政”;不是一般地讲公共支出, 而是要讲“社会支出”;要讲花在老百姓身上的钱与行政支出的比例。造成初次分配低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国家对企业收取的税费偏高。近几年来我国每年的财政收入增幅都远远超过GDP增幅, 表明国家取之于民的增幅大大高于居民实际收入增幅, 国民收入分配比例是在逐年向国家倾斜。过去人们常说“国民党税多, 共产党会多”, 现在我们国家的各种税费加起来可能已经超过历史记录。甚至已经超过有些发达国家。当然,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和调剂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适当有所增加是十分必要的, 但一定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民收入的增加相适应, 过低或过高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过低容易形成因财政收入不足而影响国家机器正常运转, 甚至影响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特别是在当今国际上不够安定, 国内外突发事件频发, 自然灾害严重的情况下, 通过税收适当增加一些财政收入以增强国力, 保国家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过高, 即税负过重会带来三个方面的弊端, (1) 会直接减少国民个人的实际收入, 引发民怨, 特别是像与国民利益息息相关的个人收入调节税, 免征起点过低, 使不该纳税的也要纳税, 最容易引发民怨, 甚至对国家政策产生反感; (2) 对企业所得税税率过高、征收面过宽, 不仅会过分降低企业职工收入, 而且会使一些实力较弱企业因税负过重而萎缩甚至停产倒闭, 从而减少国家税基; (3) 由于税负过重, 容易引发一些社会群体和个体采取不正当手段、偷税漏税。经常听一些小企业主讲, 就现在的税收环境, 如果不折不扣地纳税, 恐怕要有一半以上的中小企业陷入亏损, 所以能生存下去就是通过拉关系、走后门在税收问题上做文章, 从而引发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当然, 这些说法有些夸张, 但也非空穴来风。因此, 如果通过适当减轻税负, 扩大税基, 不仅是增加国民个人收入的需要, 也是保证社会安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近几年来, 国家已在这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 并初见成效, 今后还应该继续加大力度。
二是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应该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坚持效率第一。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这条原则无可非议, 也不能动摇。因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只有坚持这一原则, 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打破大锅饭铁饭碗, 提高劳动效率, 促进生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承包制、计件工资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是这里所讲的效率应该是公平条件下的效率。在我国目前条件下, 由于国情复杂、条件多变, 要真正做到公平条件下的效率第一, 尚需要一个过程。因为自然条件、历史环境、装备水平、资源状况等不可比条件实在太多, 差别又大。在这种环境下讲效率首先要具备公平的前提。以铁矿山为例, 同等规模的矿山由于资源条件的不同, 同一劳动者效率可以相差几倍到十几倍, 如果不分条件地按效率分配, 同等劳动付出所得也会相差几倍到十几倍, 显然是不公平不合理的。所以, 在讲效率第一的同时, 应该以公平为前提。这不是对“效率”的否定, 正是维护“效率”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客观性。再比如对于过去流行的职工工资增长幅度不应超过经济效益增长幅度的做法, 现在看来也应做具体分析, 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讲, 职工工资的增长应该与企业效益增长成正比, 并保持相应的比例关系, 以体现职工收入与对企业贡献之间的内在的联系。但是企业效益好坏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其中包括自然条件, 市场环境和装备水平, 绝非职工人力所能控制和左右, 如果单纯的以效益提高与否决定职工能否增加工资, 也是不合理的。因为有的企业在自然条件和市场环境不利时期, 有可能三五年难以提高效益, 有的还可能降低。这种情况并非职工工作没有做好, 而是因为自然环境不利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 其他企业都涨工资, 唯有这些企业三五年甚至多年不给职工增加工资, 显然违背了公平原则。另外, 随着所有制成份的不断完善, 我们目前实行的是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 不能强调一方, 而忽视另一方, 应使大家共同受益,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三是正确处理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分配比例关系, 适当缩小分配差距。目前, 在企业内部分配关系上存在的一个倾向性问题是对决策层即企业领导的工资奖励缺乏约束性, 或是约束监控力度不够, 自由度太大, 分配比例过高, 而执行层特别是普通职工收入偏低。有的企业领导层的工资收入相当于普通职工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有的企业领导讲, 给领导层升工资, 由于人数少, 只有十个八个人, 增加多一点企业能承受, 而给普通职工升工资人数太多, 涨多了企业承受不起。因而有的企业领导的工资不仅年年升, 而且升的幅度又大, 特别是实行年薪制以后, 一升就是几十万元, 而企业职工几年不升, 好容易升一次, 每月增加一两百元。长此以往, 职工收入与领导层收入差距就越来越大, 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有的企业职工与企业领导的收入差距, 不仅在国内首屈一指, 甚至已经超过西方发达国家。这不仅是收入分配上的不合理, 而且影响干群关系, 容易诱发职工对领导的对立情绪, 影响社会安定团结。要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要本着按劳取酬和合理缩小收入差距的原则, 根据职责范围、工作强度和贡献大小, 对企业领导、管理干部和普通职工制订合理的分配比例, 最高最低差距应控制在10~15倍之间, 其次要建立健全领导工资收入的监管机制, 企业领导工资不能由自己说了算, 而应由上级主管部门制订标准, 并严格监督检查。再次是通过加强廉政建设, 控制和防止领导层和权力部门的灰色收入和非法所得。
四是正确处理降低成本与提高职工收入的关系, 要在降低物化成本上下功夫。造成职工工资收入低的原因除了政策因素以外, 与目前成本增长过快、压力过大的经济形势也有一定关系。以钢铁工业为例, 目前增加成本的因素多, 增幅大, 迫使企业千方百计地采取措施降成本, 其中降低活劳动消耗即工资占成本的比重也列入其中之一。所以如何正确处理降低成本与提高职工工资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首先应该承认, 降低工资占成本的比重也是降成本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是降低工资成本的主要措施不是不给职工增加工资, 而要通过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提高劳动效率。如果仅仅是靠不给职工增加工资来降成本很容易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职工收入长期偏低, 影响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劳动效率难以提高, 难以挖掘物化劳动的潜力。而目前钢铁产品降成本的最大潜力恰恰在物质消耗上。物质消耗特别是资源、能源等大宗物料消耗约占总成本的80%以上, 如果能通过增加职工工资奖励, 把广大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 投身到节能减排, 降本增效活动中来, 就会带来10倍甚至几十倍的工资效益。所以, 降低成本与提高职工工资待遇, 并不是矛盾的, 做得好是可以互相促进, 共同提高的, 这是积极降本增效的正确选择。企业在降本增效过程中重点是降低物化水平, 不能以降成本为借口多年不增加职工收入。
三、净化分配环境, 建立规范、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目前在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多种收入并存、增加收入方法多种多样的混乱现象, 在收入形式上有工资、补贴、津贴、奖金, 其中奖金又分为月度奖、年度奖、节约奖、超额奖等等;随着形势的发展在一些干部和特殊行业中又出现了固定收入、正常收入、灰色收入、黑色收入等等不同等级、不同性质的收入。既不透明, 也不规范, 应该加以治理和规范。
一是要加强收入分配领域的宏观调控, 严格监督管理。首先要深入进行垄断行业、高收入行业的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 特别是对这些行业中高管人员的收入既要适当拉开差距, 又不能搞上不封顶、无限攀高, 要完善监管办法。同时要打击取缔非法收入, 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分配秩序, 坚决扭转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趋势。其次, 要规范上市公司的分配制度并搞好宏观调控;国家要为居民创造条件, 放宽政策使更多群众拥有财政性收入。
收入分配改革与税法制创新 篇8
摘 要:随着我国的总体的经济水平的上升,我国的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比较明显的提升,但是,这同时也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的问题,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们的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本文主要的讨论了如何通过税收的合理的分配来改善我国如今的收入分配的问题。
关键词:收入分配改革;税法创新
一、前言
目前,我国采取了许多措施这其中就包括通过税收制度的调节,这也是我国进行调节的主要措施。
二、当前的制度的现状
我们一直以来的经济的分配制度都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基本的分配制度,因为我国一直以来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基本经济制度到目前为止以及以后的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国家目前正在通过多重的途径增加我们的分配的公平性。比如说严厉查处那些收入水平过高但是收入来源是违法所得的,为普通的老百姓尤其是农村的人民建立一系列的生产以及生活的保障的方面的制度。调节那些比较高的收入。我们国家目前在分配的方面的现状就是在我们的国家的现有的一系列的发展的体系中,有很多的行业以及从事行业的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是偏高的,尤其是那些高新科技。但是存在着相当大的一部分的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特别低,尤其是那些进城打工以及外来务工从事这类技术含量比较低的职业的人员。国家目前为了调整这种不均衡,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以及方法,并且很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利用稅收的方式进行调节
因为我们的目前的分配的制度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美国的一位科学家曾经提出过我们的人们的收入水平的差异会自然的按照经济的增长的速度先进行一个比较快的增长,然后再逐渐的下降。这一个理论的前半部分已经得到了我们的现实的认证,但是理论的后半部分缺乏足够的支持。我们到目前位置仍然認为,如果我们的收入的水平真的能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减小这种差异的话,那么,一定是通过政府以及国家的一系列的强制性的措施进行推动的,很多的科学家都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认为我们的政府应该提高低收入的人群的工资并且严格的限制高收入,我们国家目前对国有企业的高层的管理人员的工资的限制就是为了调节我们国家的贫富差距。但是,因为我们的国家的调节的方式有限,并且由于资金的不足,国家也不能建立比较全面的用来调节这一个方面的问题的专有的款项,所以,我们只能利用目前比较有效的方式也就是税收,对高收入的人群进行多缴税。小的企业以及低收入的人群享受国家的一系列的优惠的政策甚至可以不交税的措施来进行调节,这也是我们的国家到目前为止用来调整这种贫富差距的主要的政策以及措施。
我国目前的税收都是以间接税为主的,占有的直接税的收入特别的低,并且在调节我国的再分配的方面功能也不是很强大,因为这些间接的税种的广泛的使用,导致我们的国家到目前为止进行纳税的主要的纳税人都是中低收入的人群,高层收入的人群实际上并不会产生为交税而负担的责任。国家的目前的税收存在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进行改正,这些问题包括我们国家目前进行征税的税率普遍的比较高以及征税的税基过于的下载,并且随处的可见各种减免的措施,。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国应该尽快的对那些相关的优惠以及减免的措施进行严格的规范并且要适当的减少那些相关的优惠以及减免的政策,防止一部分企业利用这些优惠的政策钻了洞子,并且在进行征收的过程中,尽量的要严格的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税收的征收,达到我们的税收的公平以及公正性。并且尤其要监督那些收入比较高的企业的税收的规范性,防止偷税以及漏税的现象的产生。
四、结束语
通过本篇文章的深入的探讨与了解,我们简要的了解了我国目前的分配的制度的现状以及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处理,由于我们的国家的税收是比较有效的方法,所以,国家要合理的利用我们现存的税收的方面的制度,严格的规范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便达到缓解我国的贫富差距的问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丽茹.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12).
[2]史久全.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及协调[J].经营管理者,2012(09).
作者简介:
【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推荐阅读:
收入与分配改革05-29
公平效率与收入分配07-13
收入差距论文 收入分配论文10-12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A组11-10
收入分配体制08-07
城乡收入分配09-09
收入初次分配09-22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07-21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