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2024-10-14

浅析如何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通用11篇)

浅析如何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篇1

浅析如何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内容摘要:“十八大”报告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关键词: 十八大、倍增计划、收入分配政策

2010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今年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以及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0.4%的少数人掌握着70%的社会背景之下,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十八大”报告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呈现出收入渠道不断增多、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态势。在收入分配差距激励效率的观念和体制被逐渐认同的过程中,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也开始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表现

1.付出同量的劳动,在不同行业不能得到同样的报酬。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行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差异不大,最高与最低之比为1.8倍,后来收入之比逐渐拉大,到2000年为2.63倍。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考虑到住房、工资外收入和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

2.付出同样的劳动,在不同地区不能得到同样的报酬。198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地区是上海市,为1075元,最低的地区是山西省,为560元,最高与最低之比为1.92∶1;到2006年,收入最高的地区仍然是上海市,为20668元,最低的地区是西藏自治区,为8941元,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31∶1。同样级别的公务员、事业人员月收入少则千元以上、多则万元以上,差别比较大。

3.同在一个地区,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资料表明,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低收入户的5.7倍,农村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是低收入户的7.5倍。2009年底,财政部的调查资料再次证实了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拉大的事实。两组数据引人关注: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贫富差距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极为不安定的因素之一。

4.面对劳动者共同创造的同一块“蛋糕”,在初次分配中,劳动者分得太少;在再分配中,农村居民分得太少。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在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从1995年的51.4%持续下降到2007年的39.7%,而世界重要经济体的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份额近年来一般介于50%—57%之间,比我国高出10—17个百分点。在再分配中居民收入明显低于政府收入,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07年居民收入增加比例分别为0.6%、1.3%、0.8%和0.4%,而同期政府收入增加之比分别为12.4%、15.1%、15.9%和24.7%。在政府公共服务支出中,严重向城市倾斜,2004年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中80%投向了城市,使农民难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从2004年就开始起草的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有望于今年12月面世。这个酝酿多年的方案寄托了民众太多的期望,但据专家介绍,这可能并非一个解决当前贫富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公的具体方案,而更有可能是一个原则性、框架式的方案。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似乎早已注定了它的框架化、原则化。但是,令公众感觉失落的或许并非这些。在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自开始酝酿到即将出台的8年时间里,公众获得的参与机会确实是少之又少。

在经历了八年磨一剑之后,公众苦苦等来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可能只是原则性方案,这个消息或许会让一些人尤其是中低收入者感到失望。但我以为,对于即将面世的方案,我们不应苛求其多么完美,也不应指望贫富差距拉大、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会迎刃而解。万事开头难,收入分配改革,能改起来就是好事。对于收入分配改革这座大厦来说,重要的是先把地基打牢,而不是讨论铺什么样的地砖,刷什么样的墙漆。方案或许不够具体,但一切问题不妨先改起来再说,在行进中修正航线。对此,公众需要拿出宽容和耐心,见证改革的点滴进步。

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险。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或许不够具体,但能够出台落地就可喜可贺,一切问题不妨先改起来再说。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重要的是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航线,顺利抵达成功彼岸。对此,公众需要拿出宽容和耐心,一起见证改革的点滴进步。

十八大报告中的“倍增计划”和“两个同步”(即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者报酬增长和生产率提高同步)、“两个提高”(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构成了一个体系,同时为收入分配改革提供了路径。“倍增计划与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吻合的,它与两个同步、两个提高一样,都是渐进的、长期的。“两个同步”可以在短时期内实现,然后“倍增计划”是2020年的约束性指标,而“两个提高”则是长期的”。

实现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公平的思路和对策

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已严重挫伤了广大劳动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了地区、行业、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加剧了经济社会和改革开放的不稳定性。因而,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改革方向,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公平,努力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要努力实现“两个同步”,不断提高“两个比重”,切实保障要素投入者的公平。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这“两个同步”和“两个比重”都是更多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由公有制为主体的性质所决定,我国现阶段还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要让劳动成为人们收入的主渠道,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必然会产生多种分配方式与收入形式并存。要鼓励和支持城乡居民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多渠道增加收入,并要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要继续实施最低工资制度,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不断提高标准;要建立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积极发挥工会在劳动者维权上的作用,增强劳动者的谈判能力;要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在不影响市场效率的前提下,职工工资必须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不断提高。

2.健全扩大就业增加劳动收入的发展环境和制度条件,促进机会公平。就业是增加劳动收入的先决条件,各级政府要为劳动者创造平等的就业和创业机会,提供良好的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社会发展环境;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还要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平等的就业服务。

3.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居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农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建设者,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和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是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民收入水平低,成为我国低收入阶层的主体,因此,提高农民收入已成为当务之急。一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二要转变观念,改善环境,不断增加农民创业收入。三要改革农村土地制度,还地权与农民,使农民有获得财产性收入的制度条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实行土地经营权流转,实施适度规模经营,并按市场规则对征地农民进行合理补偿,以增加其财产性收入。四要创造条件,扩大农村市场,健全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给农民提供增加市场收入的机会。

4.建立“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全体居民共享“阳光和雨露”。社会保障的根本原则就是社会公平,它可以通过收入再分配的功能进行调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差别,缓解社会矛盾,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让全体居民“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阳光和雨露”,才能解除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化解居民收入差距的矛盾。

5.加大再分配力度,增加政府转移性支出,有效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再分配的功能主要在于弥补市场失灵,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增加经济社会发展的凝聚力。我国目前收入差距过大,很大程度上是收入分配调节制度建设滞后,使再分配的作用没有很好发挥。因此,我们必须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结束语: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发展中的 中国 建设成富裕 文明的 现代 化国家,是一项艰难而巨大的社会工程。要实现社会经济体制的顺 利转型与平稳过度,应倡导公平与尊重效率,把优化社会经济利益的增长机制同 构造市场收入分配机制结合起来,是必不可少的,产生收入差异也在所难免,这 既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更需要加快改革步伐,努力促进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协调发展,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快政 治体制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公开、公正、合法、透明,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建立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 展。

浅析如何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篇2

全面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扯的行业和领域颇多,这就需要有多部门的合作,形成合力,以更大的力度改善民生。笔者认为,主要应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强化政府调控力度,使收入分配秩序明显改善

1.完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建立有效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对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在转移支付的重点上,进一步向教育、医疗、社保和三农等民生领域倾斜,避免“撒胡椒面”而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益。

2.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财税体制改革放在优先推动的位置。2014 年6 月审议通过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收入分配领域把财税体制改革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一方面,要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适当提高征收起点,调整税率结构,减轻中低收入者的负担。考虑目前以个人为单位征收改为以家庭为单位,这样基本保证了一个家庭最基本的消费、生活需求。更为重要的手段是,扩大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监管力度,尤其是对高收入者的征收核查工作,减少偷逃所得税的情况。另一方面,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完善我国税收体系,建立合理的资源税、垄断利润调节税,规范和调整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关系,规范国有企业分红、土地流转等方面的制度,尽早争取房产税、遗产税等纳入收入分配改革的大框架下,从而综合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

3.规范收入分配行为,打击遏制非法收入。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中特别提到,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十三五”期间,必须加大反腐力度,推动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具体做法是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尤其要加强对重点人员的监督。各级政府要健全领导干部个人收入申报制度,规范职务消费;严格执行各级领导干部如实报告收入、房产、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的规定,对合法收入要保护,而对隐报瞒报、弄虚作假等行为,及时纠正,严肃处理。规范隐形收入,特别是要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大中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收入分配方法,并最终形成按经营绩效确定收入的规范的分配机制。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加大对商业贿赂的惩处力度。规范收入分配行为,必须建立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和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以实现社会公平的最终目标。

4.取消对垄断行业的保护政策,取消行业进入壁垒,引入竞争。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加快推进行政性垄断行业改革,逐步消除其垄断优势。积极鼓励民营经济进入法律未禁止的垄断行业,从而使垄断行业利润逐渐与同类其他行业的利润持平。要特别注意规范国有垄断行业的初次分配,规范其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收入分配机制,抑制其收入非理性过快增长。按照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要求:“逐步规范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实现薪酬水平适当、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监督有效,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

二、深化体制与制度改革,使收入分配格局趋于合理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而要达到这个目标,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体制与制度改革。

1.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一是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政府要通过工资、税收、公共财政等的改革,降低国民收入在政府和企业的分配比例,从而提高劳动者的工薪收入占比。另外,还要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拓宽居民租金、股息、红利等增收渠道。二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有助于调动广大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并有助于为社会公平的实现创造基础。政府应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使劳动报酬能够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合理地增加。加快工资立法和劳动工资标准体系建设,保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中国当前在职工工资分配方面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部分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收入较低,一些地方、企业侵犯职工劳动报酬权益的问题时有发生。因此,必须依靠法制,通过制度对初次分配的约束,提高工资集体协商的有效性,强制企业促进分配的公平性。

2.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制度不公平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仍未扭转,农村内部收入失衡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要促进农民增收,就要稳定发展农业和国民经济,健全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首先,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尤其是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其次,充分尊重农民平等市场主体地位,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另外,通过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激发农民自主创业增收的积极性。消除就业创业的制度障碍,加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水平,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城乡居民无后顾之忧

社会保障是调节收入分配的综合性手段。解决好我国社会保障问题,不仅可以解决基本民生问题,还能起到调节收入分配和保证国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作用,为国家的稳定持续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石。

1.完善现有社会保障制度。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已不适应社会发展,要立足中国基本国情,保护弱势群体,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保障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努力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2014 年12 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养老金“并轨”正式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该方案将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实现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

2.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立足中国国情,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遵循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原则,城乡分头推进、逐步实现城乡并轨。在工作重点上,当前要重点做好农民工参保、失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工作。尤其是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一项重大而又复杂的系统性工作,要稳定持久地予以推进。既要向偏远农村积极延伸,也要向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延伸,逐步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城乡一体化。要做到统筹兼顾、瞻前顾后、循序渐进,逐步实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定型和稳定,确保农村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2014 年2 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着力推进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两大制度“并轨”,这是加快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又一有力举措。

3.合理确定社保支付水平。社会保障的支付原则是公平地对待每个国民并确保其基本生活权益,争取实现“低保障、广覆盖”。因此,根据实际情况相对降低支付起点,相应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都能从一定程度上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支付体系,确保更多的受益者享受到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

积极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篇3

一、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要探索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及向县乡党政领导干部工资福利政策倾斜的方式方法,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公务员津贴补贴“同城同待遇”调整政策,做好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特殊岗位津贴的摸底工作,研究实施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及公务员与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调查工作。围绕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的需要,积极推进聘任制公务员薪酬政策试点工作。

二、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要做好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贯彻意见的拟定和组织实施工作。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研究拟定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贯彻意见并统筹考虑退休人员待遇的相关政策。贯彻落实事业单位项目工资、优秀人才协议工资指导意见。

三、进一步健全企业工资分配制度。要加强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促进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建立健全区直企业负责人收入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研究建立有效预防和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的长效机制。完善最低工资调整机制,合理调整并严格落实最低工资标准。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企业工资指导线。

如何有效推进公务卡管理制度改革 篇4

【摘 要】公务卡制度作为一种优质的结算制度,其能够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资金的实际使用额,有效地避免了因现金流动产生的各类风险。因此,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得到了各方管理者的高度认同。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文章结合当前公务卡管理制度的推行现状,探索相应的制度改革,进而更好地促进公务卡管理质量提高。

【关键词】公务卡管理;管理制度;改革措施

过去的财政资金管理模式存在着方式老旧、运行混乱以及监管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着财政资金管理质量的有效提高。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部分单位借助现金付款模式有效地躲避了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从而导致国家经济利益受到严重影响。公务卡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有效地避免了这些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腐败问题的产生。然而,公务卡管理制度在推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一、公务卡管理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刷卡环境有待改善

诸如差旅费、招待费等都包括在公务卡结算范围,所以,公务卡消费涉及到酒店、交通等多个领域,并且,时常是跨地域。尽管,近年来为了更好地适应公务管理模式,多个银行都在很多公共场所设置了销售点终端(POS)机,这使得人们的消费模式更为便利,并且,还避免了大量的现金支付。然而,在很多中小型商场等地并没有实现这一消费模式的普及,以至于公务卡的使用受到了阻碍。甚至在部分商场,商家以各种利益诱惑人们使用现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务卡消费模式普及。

2.持卡人刷卡缺乏积极性

长期以来,预算单位的持卡人都是采用现金支付模式进行消费,其更加倾向于“即时的钱货两清”公务卡结算推行之后,很多人并没有对公务卡的便捷性很多掌握,其对公务卡的安全性持怀疑态度,以至于在可选的情况下更加愿意现金支付。除此之外,部分单位进行财务报销时,差旅费补助经常是以现金形式结算,这样,财务人员既需要公务卡结算,也要进行现金结算,如此,其工作量显著提高。所以,公务卡消费者和财务结算者对公务卡结算模式都缺乏热情。

3.硬件设备需要加强

预算单位使用公务卡的过程中,要想真正地提高使用质量,还需要有对应的硬件建设对其给予支撑。然而,财政部门对这项工作有所轻视,其仅仅注重强调公务卡的使用。这种情况,多数的预算单位只能通过电话拨号方式同国库集中支付体系连接,以至于支付时间过长,工作人员的业务量猛增。这也是导致财务人员排斥公务卡管理模式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公务卡管理制度改革措施

1.对公务卡的使用环境进一步完善

现今,国内的POS机分布的并不是非常充足,并且,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状况。以至于无法为公务卡持有者提供优质的使用环境。因此,在使用环境改善中,要不断增加中小型消费场所的POS机设置数量,有效减少现金支付数额,进而避免其引发的诸多风险。

2.加大现金监管力度,对结算方式进行改进

预算单位公务卡结算逐步代替现金结算是实施公务卡改革后的大势所趋,但鉴于目前实际情况,用公务卡结算完全代替现金结算只是一种理想目标,现金结算在预算单位仍将长期存在,因此财政部门等相关部门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对预算单位的现金支出加大监管力度。一方面要将公务卡使用、管理纳入预算单位年度财务审计范围。对公务卡制度执行不力,现金提取量大的预算单位,予以通报并要求整改。另一方面要科学核定预算单位的现金提取范围及额度,对超范围、超额度的现金提取必须报财政部门审批。

使用公务卡的初衷就是为了减少预算单位大量使用现金,使无现金结算模式成为可能,除了转账支付外,其余公务消费支出都通过公务卡结算。在现实操作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因无法在公务卡还款系统体现消费记录而不能使用公务卡结算,在此情况下,若非刷卡消费通过财务人员将报账金额直接转到职工的公务卡而非直接提取现金付款,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公务卡推行的最终目的。

3.公务卡结算监管力度增加

现今,国内的财政体制中,无论是资金安排,还是部门的预算编制和经费的管理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些都导致了国内公务消费缺乏规范性。尽管预算单位推出的公务卡结算有助于公务消费合理控管,但是,由于在公务卡结算过程当中无法实现透明化,很多发票“虚开、多开”问题依然存在,由此可见,公务卡并不是解决公务消费问题的万能途径。因此,要有效地解决公务消费问题,不能仅仅借助公务卡改革,还要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对预算编制进行深度细化,并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实现财政的综合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公务卡的改革过程务必要至始至终坚持监管并重,并将公务卡支持监控作为重要的改革以及执行内容。例如,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要设定在线监测制度,以便于更好地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同时通过与单位支付数据的对比分析,查找一些隐性的、深层次的问题和变化,定期提交公务卡支出分析简报,确保公务卡制度到位、执行到位、监督到位。

三、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企事业单位的资金流量逐渐增加,并且,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常常会滋生很多腐败问题的产生。为了有效地遏制这一不利情况发生,公务卡管理制度已经在很多单位得以推广。然而,在公务卡管理模式的推行过程中,由于相关的管理制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以至于推行的并不是非常顺利,并且,还遇到了一些实际的问题。因此,结合当前公务卡管理现状,不断进行公务卡管理制度的优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高鹏程.财政预算公务卡制度改革探讨[J].地方财政研究,2012(02)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1 篇5

1.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发展中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着力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体制环境,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并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创造机会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护劳动收入的主体地位;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市场调节、政府调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要素配置和价格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作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2.主要目标。

——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力争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长更快一些,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和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扶贫对象大幅减少,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橄榄型”分配结构逐步形成。

——收入分配秩序明显改善。合法收入得到有力保护,过高收入得到合理调节,隐性收入得到有效规范,非法收入予以坚决取缔。

——收入分配格局趋于合理。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明显提升。

具体措施:继续完善初次分配机制,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促进就业机会公平。大力支持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促进中低收入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建立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及正常增长机制。.健全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居民租金、股息、红利等增收渠道。

加快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 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税收调节力度,改革个人所得税,完善财产税,推进结构性减税,减轻中低收入者和小型微型企业税费负担,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不断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实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制度。

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态势开始显现,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有所提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新的进展。

同时,也要看到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隐性收入、非法收入问题比较突出,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宏观收入分配格局有待优化。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克难攻坚、有序推进。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记录 篇6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记录

作者:

来源:《职业》2010年第05期

工资制度改革。1985年工资制度改革的最大特点是,在工资制度上,国有企业同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实现脱钩,国有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和经济效益挂钩,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到1993年进一步发展到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脱钩,行政机关实行的是职级工资制,事业单位则实行体现其特点的工资制度,即根据事业单位所处行业,分别实行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职务岗位工资制、艺术结构工资制、体育津贴和奖金制、行员等级工资制等。

国有单位福利制度改革。最早被重视的是住房制度改革,已经历了公房出售、提租补贴、建立住房公积金、停止福利分房等阶段。同时,为配合国有企业改革,企业办社会问题也很早就被重视,从最早实行生产经营和生活服务分开,到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国有单位福利制度改革的思路已清晰,一是实物福利货币化,二是生活服务社会化。

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1980年开征个人所得税时,当时纳税的主要对象是来华工作的外籍人员。1986年和1987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和个人收入调节税,扩大了纳税范围。1994年,我国实施了统一的个人所得税税法。自1999年11月起,国家决定恢复征收利息税。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目前,企业的社会保险制度框架已经形成,养老和医疗保险实行统账结合模式。随着企业社会保险制度的逐步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同企业在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上出现了“并轨”趋势。在农村开展的社会保障项目主要有两个,一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二是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但两者仍处于试点或局部推行阶段。

社会救济制度改革。自1997年起,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城市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城市家庭实行生活救助。此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在局部地区兴起。

浅析如何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篇7

关键词:公平正义;收入分配;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6-08-1

1 建立健全收入分配制度以维护制度的正义

1.1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收入分配的主张

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马克思说过:“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他所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

各尽其能按需分配。马克思提到:“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马克思认为理想的社会形态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列宁认为“在这个新的、更好的社会里不应该有穷有富,大家都应该做工。共同劳动的成果不应该归一小撮富人享受,应该归全体劳动者享受”。

1.2 我国在制度层面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的路径

1.2.1加强政治体制改革体现公平正义理念 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1.2.2缩小收入差距让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公平正义是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相一致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就是共同富裕,这符合公平正义原则。

1.2.3加强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 调节收入差距,缩小收入差距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政府的宏观政策中,财税政策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有效手段之一。

1.2.4改变制约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系 进一步完善户籍制度,逐步取消城乡户籍所带来的差别;建立有效的补偿机制,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对务工农民的培训常态化,提高务工农民的技能,改善他们的就业环境;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上学难、看病难的难题。

2 完善现行法律法规保障收入分配改革顺利推进

2.1 法律法规和公平正义的关系

2.1.1法律法规和公平正义区别 一是二者含义不一样;二是所属范围不同。

2.1.2法律法规和公平正义联系 法律法规和公平正义二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法律法规具有强制力,法律法规对于实现公平正义是一种强有力的保障,仅仅依靠道德力量是不够的。

2.2 法律在收入分配改革中的作用

首先,法律是保障收入分配改革公平正义的有效手段。其次,当收入分配有违公正之时,法律可以起矫正作用。

2.3 收入分配改革中法律方面的具体实践

以公平正义的立法理念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公平正义的执法保证收入分配改革;以正义的法律监督促进收入分配改革。

3 个体以正义之心进行价值选择

3.1 改革的过程中个体以符合道义的方式获得收入

亚当·斯密的两部巨著将人总结为:人是道德人与经济人的统一。所以人的道德和经济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追求幸福,这是每个人、每个社会的最终目标,但是获得幸福的手段和基础,是占有一定的财富。财富的获得必须坚持义务为本的责任意识。道德经济人在获取财富时应该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合法,即经济行为要合乎现实的法律法規的要求,不能违法。这是在获取财富的方式上的底线原则。另一个是合德,即经济行为要合乎现代文明的公共道德准则。道德经济人而不是经济道德人,强调的是将道德置前,用德性来约束经济行为,使财富的获得能够最大化的带来社会效益。

3.2 改革的过程中面对有失公允的分配敢于伸张正义

正义感作为人的一种高级道德情感主要指追求正义、伸张正义的道德意识和行为。我们国家保护人们的合法收入,鼓励通过多种方式获得薪酬,实现幸福价值的手段是多元的。但无论何种方式都应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这就要求个体在进行价值选择时,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同时,在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许多显性的和隐性的有失公允的现象,由于个体在知识层面、权利意识、关注点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对这些现象并不是能很好的辨别,但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责任将发现的,确为不公的现象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诉诸相关机关,这是个体维护社会正义的一种表现,这种做法的辐射效应也将会带动社会的正义氛围,从而推动收入分配领域公平正义的实现。

总之,在收入分配改革的过程中,个体在进行价值选择时,首先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对实现幸福目的之手段用正义或者说正当性来衡量、来判断。对发现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敢于伸张正义,督促有关机构或人员对有违正义的现象加以改正,为收入分配改革构建正义的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第一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6] 罗尔斯.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 阿玛蒂亚·森著.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2).

[8] 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著.追寻美德[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5).

浅析如何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篇8

2016年2月3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若干意见》共分七个部分:

一、充分认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二、准确把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三、继续完善初次分配机制;

四、加快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

五、建立健全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

六、推动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七、加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组织领导。

完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我们已经制定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确保制度建设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有效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共同发展、共享成果。倡导勤劳致富、支持创业创新、保护合法经营,在不断创造社会财富、增强综合国力的同时,普遍提高人民富裕程度。

坚持注重效率、维护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创造机会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护劳动收入的主体地位;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缩小收入差距。

坚持市场调节、政府调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要素配置和价格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作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坚持积极而为、量力而行。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突出增量改革,带动存量调整。

关于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的通知》(国发〔2016〕22号)、《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16〕58号)、《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2016〕56号)、《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16〕59号)和《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中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16〕88号)的规定,对这次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具体问题,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一、套改年限的计算

这次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套改工资的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简称学习年限,下同)合并计算的年限,其中须扣除1993年以来除试用期外不计考核等次或不称职的年限。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是指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及以上毕业生在大专及以上院校未计算为工龄的学习时间(只适用于这次分配制度改革,不涉及工龄计算问题)。工作年限与学习年限不得重复计算。在这次工改期间,任何地区、部门、单位一律不得更改参加套改人员的工作年限。

(一)工作年限。从本人参加工作当年起计算(只适用这次工资制度改革)。例如,1996年参加工作的人员,如实际工作时间没有间断,截至2016年的工作年限为11年。

1.折算的工龄不计算为套改工资的工作年限。

2.如工作年限有间断,按规定合并计算的,其当年只计算一次,不重复计算。例如,某工作人员,于1968年7月参加工作,该同志工作后,因其他原因,按规定应扣除不计算工作年限的间断时间3年零8个月,从1968年7月向后推算,其计算工作年限的起算时间为1972年3月,按当年起算,工作年限为35年。

(二)学习年限。工作人员的学历和在校学习年限,均以档案记载为准。其中:

1.按国家规定因组织原因延长在校学习时间的大学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其延长的学习时间,计算为学习年限;由组织抽调提前参加工作或在校学习期间应征入伍,按规 定取得了毕业证书的大学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应将抽调或入伍前在校学习的时间,计算为学习年限;因冤假错案离校的大学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应将离校前在校学习时间,计算为学习年限。

2.因休学、留级、留校察看等原因延长在校学习时间的大学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其延长学习的时间,不计算为学习年限;经过预科班学习后直接转入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层次学习的毕业生,其在预科班的学习时间,不计算为学习年限。

3.大学专科及以上结业生不计算学习年限,其中,已取得大学专科及以上毕业证书后,再进入高一学历层次学习未毕业的结业生,按原已取得的大学专科及以上毕业证书的学历及规定的学制计算学习年限。

4.出国(境)留学并在国(境)外取得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其未计算工龄的国(境)外学习时间,计算为学习年限。其中,实际学习时间短于国家规定的相同学历层次学制时间的,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长于国家规定的相同学历层次学制时间的,按国家规定的学制计算。

5.电大、夜大、函大、职大和自学考试的毕业生,其学习年限,大学专科毕业生按两年计算,大学本科毕业生按四年计算,如实际学习时间短于上述年限的,按实际学习时间计算。参加工作前已在电大、夜大、函大、职大学习和进行自学考试的人员,参加工作后经继续学习考试而取得大学专科、本科毕业证书的,其学习年限分别 按专科两年、本科四年减去参加工作后至取得毕业证书时已计算的工作年限计算。例如,某工作人员参加工作的当年取得大学专科毕业证书,其学习年限计算为一 年。又如,某工作人员1998年参加工作,1999年取得大学专科毕业证书,不计算学习年限。

二、套改工资的职务及任职年限

套改工资的现任职务(岗位),以2016年6月30日本人所任(聘)的职务(岗位)为准。任职年限,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按管理权限由任免机关正式任命(聘用)通知的时间或任命(聘用)通知、文件明确的任职(聘用)时间开始计算;专业技术人员按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时间开始计算;技术工人按任现技术等级起薪时间开始计算。

(一)工作人员现任职务(岗位)低于原任职务(岗位)的,其原任较高职务(岗位)的年限合并计算为现任职务(岗位)的任职年限。

(二)公务员在同一职务层次担任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的时间,合并计算为同一职务层次的任职年限。

(三)在任职(聘任岗位)期间,工作年限有间断的,其间断的时间不计算为任职年限。

(四)任职年限有间断,按规定合并计算的,其当年只能计算一次,不重复计算。例如:某副处级干部,曾在1990年12月至1993年10月任过副处级职务2年零11个月,因降职等原因不再担任副处级职务,后又于1998年12月任副处长至今,从1998年12月向前推算,任副处级职务的起算时间为1996年1月,按当年起算,任职年限为11年。

(五)曾被聘任了专业技术职务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现任职务为科员的,将原聘任为助教(助理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与任科员职务的时间合并计算任职年限(此规定只限于这次套改工资时使用,下同);现任职务为副科级的,将原聘任为讲师(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时间与任副科级职务的时间合并计算任职年限;现任职务为正科、副县(处)级的,将原聘任为副教授(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时间,与任正科、副县(处)级职务的时间,合并计算任职年限;现任职务为正县(处)级的,将原聘任为教授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时间,与任正县(处)级职务的时间,合并计算任职年限。

(六)在这次工改时,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担任机关“三定”方案或县级及以上党委组织部门按干部管理权限批准设置的领导职务的,执行领导职务工资标准,担任非领导职务的执行非领导职务工资标准。其中: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关键在政府转型 篇9

收入分配问题既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难点。收入分配有市场因素,但重要的是政府因素。例如,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不仅与政府追求总量增长的方式相关,而且是这种增长方式的必然结果。“十二五”时期,无论是一次分配还是二、三、四次分配,需要综合治理。而这四次分配都离不开政府。

发挥政府在收入分配中的主导作用的关键在于政府转型。理顺初次分配关系,重要的是通过政府转型,以民富优先为目标,调整国家、企业、居民的分配格局;建立再分配关系,重要的是通过政府转型,划分中央地方在收入分配中的分工与责任;建立公平的基础制度,重要是通过政府转型,规范行政支出,杜绝与公权力的腐败和不合理的收入。

以提高劳动者报酬为目标,强化政府在初次分配中的基本责任

目前,初次分配中存在的农民工工资长期被过分压低,行业收入差距过大,工资集体谈判机制不健全,规范初次分配的劳动法律法规不落实等问题,说明政府提高劳动报酬在一次分配中的比重必须有所作为。

1.以工资谈判协商为重点建立劳动者报酬的保障机制。由于工资谈判协商机制的长期缺失,劳动者报酬很难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2000-2007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1.4%下降到39.7%,七年下降了11.7个百分点,劳动报酬占比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水平。从实际情况看,提高劳动者报酬,政府促进劳动报酬合理增长的主要任务是积极推进劳动报酬协商机制的建立。

(1)健全初次分配中工资集体谈判机制。由于缺乏有序、有效的集体谈判机制,我国企业内的劳资纠纷多以无序方式展开,其中集体争议案件大幅度上升,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因素。因此,应加快建立企业主、工会、政府三方共同协商的工资谈判机制。尤其要促进各类企业与职工之间劳动报酬协商机制的建立。同时,修改完善劳动法。加强和细化现有工会和劳动报酬形成机制的相关内容。

(2)以提高农民工工资为重点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全体劳动者同工同酬。从事同样的工作,城市职工比农民工工资高一倍甚至两倍。根据相关调查,2008年广州、深圳、杭州、南京、东莞、上海、无锡、苏州、宁波等长三角、珠三角九个城市,出口加工企业中农民工平均工资与当地城市职工平均工资相比,很少超过40%的。最低工资标准国际上一般是社会平均工资的40-60%,这意味着这些地区农民工工资连最低标准都达不到。多项研究成果显示,如果按现代劳动力市场规律办事,实行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反对就业歧视,实行同工同酬,上亿农民工每年至少可多得约3千至5千亿元,远高于免除农业税、家电下乡补贴等惠农措施。多年累积下来,仅农民工工资欠账这一块,对扩大消费、缩小城乡差距的影响就极其巨大。

(3)落实规范初次分配的劳动法律关系。在最低工资、最低劳动条件确定等方面,政府虽然有相关规定,却疏于执行和监管。按照国际惯例,最低工资应占社会平均工资的40%-60%,但据全国总工会的调查,2009年各省会城市的最低工资多数只略高于30%,今年各地最低工资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多数仍未达到国际惯例标准。因此,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完善劳动仲裁和法律援助机制,为劳动者获得合法收入提供法律保障,是政府在一次分配中不可推卸的责任。

2.以公益性为目标调整国有资本配置。国有垄断行业所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公,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政府的角色不转变,国有资本配置的定位问题不解决,只对垄断性国有企业收租分红,能解决部分问题,但不能解决源头问题。按照民富优先的要求推进政府转型,需要以公益性为目标对国有资本配置进行战略性调整。

(1)在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框架下制定国有资本战略性调整的整体方案。当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有资源在很大程度上配置于市场领域而不是公共领域。着眼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基本格局,建议加快国有资源配置的结构性调整。比如,要反思央企涉足房地产开发的现象。国有资本涉足房地产,应主要限定在提供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领域。

(2)实现行政体制改革与国有资本配置的联动改革,使政府能充分利用国有资本在调节收入分配关系中承担重要责任。

3.实行结构性减税。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和中低收入者生活水平的现状,进一步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改变个人所得税以工薪阶层承担为主的局面,切实降低低收入者税负。下决心减免中小企业税费,为扩大就业、提高劳动者报酬、建立劳资协商机制创造条件。

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加大政府再分配力度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确保底线公平和制度公平的重要基础。这些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差距已成为城乡、地区、不同社会群体实际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以城乡差距为例,如果加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差距,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估计达到5倍左右。为此,建议“十二五”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统筹协调收入再分配。

1.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二五”时期,政府应确定财政支出的民生原则,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初步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格局。

(1)制定全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明确城乡、地区、不同社会群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范围和最低标准,使地方在执行过程中能够有一个约束和参照。(2)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地区之间的制度对接。(3)重点保障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十二五”要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重在统筹解决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

2.建立中央地方在收入分配中的职责分工体系。当前的中央地方财税关系主要以激励做大经济总量为导向,各级政府在经济建设上的目标很清楚,但在收入分配关系调节的职责分工上尚缺乏明确的制度安排。

(1)明确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责任分工,使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责法定化、可问责。(2)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调整中央地方财税关系,实现各级政府事权与财力的平衡。

3.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相适应的转移支付制度,确保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不低于GDP增长速度。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牵扯到社会多方利益的系统工程,政府是主导力量。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取决于决策层下更大决心冲破两大障碍,一是垄断集团,二是既得利益集团。这关键在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1.严格规范行政支出。过大的、不合理的行政支出成为我国政府转型的突出问题。相关的数字清楚地表明,我国行政支出有很大的压缩空间。“十二五”实现公共财政预算和支出的透明化,形成对财政预算和支出规范的社会监督,使行政成本在现有水平上削减15%-20%是有可能的。这样,政府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的财政压力会明显缓解。只有敢于在行政支出改革上动真格,才能够提振社会对收入分配改革的信心。

2.确立财产公开制度和透明有序的收入分配秩序。无论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还是调节收入分配关系,确立和保护财产权,都有赖于财产公开和透明有序的收入分配秩序。“十二五”应当把确立财产公开制度和透明有序的分配秩序作为收入分配治理的重大任务。

(1)在“灰色收入”产生的重点领域实行“阳光工资”。在完善工资标准的基础上,清理、规范各类津贴、补贴,提高收入透明度。

(2)努力建立法制化的财产申报制度。健全以权力监督、行政监督为主,司法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为辅的多层次监督体系,加大对公务员财产的监督力度。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在全社会实行财产公开和申报制度。

3.强化各级人大的监督职能。加强对政府财政预算内外收入支出的监督,改进财政预算报表,使之易看易懂,以便于人大代表审核财政预算支出,切实监督其中用于社会保障和其他用于民生转移支付的比例、额度是否满足保障和改进民生的需求,否决用于豪华楼堂馆所建设等不当支出、不当投资等。进一步增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公众对关系民生建设等事项决策的监督力度,提高科学性、公正性。

浅析如何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篇10

摘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党和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突破口,因此,作者以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探索为题目,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趋向,为企业工资收入分配改革作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企业 工资 分配制度 改革

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探索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的最高经营目标是“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对于企业来说,除竞争环境相对较弱的行业外,高效益几乎是不能实现的,大部分企业只能在降低成本,提高产量、产值上下功夫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即产品)通过在市场上交换后会转化为一定的收入,有收入就存在着分配的问题,企业收入分配去向主要有三种:一是为企业提供生产要素(如物资,生产设备等)的单位应当获得收入分配;二是为企业提供劳动力的职工应当获得收入分配;三是为企业提供了公共服务及其它特殊服务的政府部门应当获得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是否合理、公平,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运作的好坏,特别是对劳动力的收入分配,因为,人是生产经营活动中最活跃的要素,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要依靠职工。要想调动好职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首先一条就是要做到工资收入分配的公正、公平,并遵循按劳分配原则,使工资收入分配在一个公正的轨道上运作,在此,我作为企

第 1 页●吕 军

业中的一员,谈谈自己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

一、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成为了一个在政府宏观调控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现代企业。政府部门不再象计划经济时期一样直接干涉企业行为,而是间接调控、指导企业行为。对于企业工资分配方面,政府部门改变了以前大一统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只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保障的法律法规中规定了一些大致的方针、原则,企业可以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水平,但是,建立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必须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确定的工资水平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工资过高会加大企业的人工成本,削减企业利润,不利于企业的再生产和再发展;工资过低又无法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更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已是大势所趋。

二、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为主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企业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管理的前提下,可以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许多企业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了多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诸如岗位工资制、结构工资制、岗位技能工资制、岗位薪点工资制等等,在我国,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的生产过程更加复杂化、现代化,工作岗位日趋专业化、规范化,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会选择实行岗位工资制,特别是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岗位绩效工资制是按职工不同的工作岗位,分别确定工资标准,再根据职工在各自工作岗位的职责履行情况和各项考核目标完成情况确定职工的工资收入。这种分配制度比较灵活,它可以对职工的工作表现、职责履行情况、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等为内容,实行层层绩效考核,确定岗位工资,从而考察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贡献的大小;也可以通过绩效考核,使职工的岗位工资每月有所变化,可能会上升,也可能会下降,这样就进一步调动了职工工作积极性;还可以通过绩效考核,让职工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和对比,在工作总结和对比中不断进步,从而带动整个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三、建立完善工资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使职工感受到企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更旺盛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为了提高各阶层人民的收入,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对于农民,国家实行了减免农业税、粮食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惠农措施,极大地改变了农村的面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对于城镇居民,国家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失业人员免费培训,政府无偿推荐就业等政策措施,使城镇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对于城镇离退休人员,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他们的养老金标准作了一定的上调,使他们的晚年更幸福,家庭更和睦。

企业应当建立工资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职工的工资收入有计划地进行上调,让职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感受到企业的发展,体会到人生的价值,以便于激发职工为企业服务的热情,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四、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目前,大部分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方式依然存在,工资收入分配的激励与约束作用不强,同时,一部分企业的自发性改革还不规范,缺乏有效的指导,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一是建立完善岗位工资制,特别是岗位绩效工资制。要科学的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完善绩效目标考核体系,职工个人工资收入与职工的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挂钩,真正形成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二是实行中、高层管理人员年薪制。要积极试行中、高层管理人员年薪制。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管理水平在一两个月无法反映得出来,只能以一年为周期进行具体的考核,按照其承担的岗位职责和做出的贡献确定年薪收入,并实行严格的考核管理。三是完善企业奖金制度。奖金制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它既是物质鼓励,又是一种精神鼓励。作为物质鼓励,它可以使努力工作、技术业务水平高、为企业作出特殊贡献的职工,及时获得超过他人的工资收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工作。作为精神鼓励,奖金的获得,证明劳动者为企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劳动得到了企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有利于树立新风尚,鞭策后进者,带动整个职工队伍的进步。四是建立工资指

导线制度。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单位的平均工资水平,最高与最低工资水平,使企业在指导线范围内发放工资,不得有所突破。

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进程,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为主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把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与工资增长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企业一定会有更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管理概要》 邵冲编著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工资收入分配》 主编:祝晏君 北京:中国劳动社

会保障出版社 2001。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个攻坚战 篇11

魏众2010-03-2

5摘 要: 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明显感觉到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

收入差距扩大的现实已经为普通民众所感知,对于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和看法则各不相同。究其原因,这是我国目前多种收入分配思潮并行的状况所致。至今为止,收入差距仍处于不断扩大的趋势,如何理解和看待收入差距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目前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如何得以遏制和扭转。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措施已经呼之欲出,而收入差距大、分配不公的趋势也因而有望得以扭转。

关键词: 收入分配,收入差距,分配制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重大国情调研项目收入分配课题组

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明显感觉到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但至今为止,收入差距仍处于不断扩大的趋势,如何理解和看待收入差距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收入差距的扩大也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收入差距的缩小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目前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如何得以遏制和扭转。

一、为什么我们感觉到收入差距大?

收入分配不公问题要从平等和公平的概念说起。平等和公平经常被普通民众混用,其实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一般而言,公平最终会导致平等,因而在相当程度上,不平等往往是不公平的体现。但具体而言,平等是一种状态描述,而公平是一种价值判断,两者在某些条件下会出现背离。极端的平等会导致平均主义,但平均主义并不一定公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就表达了我国人民群众对改革之前不公平的平均主义的不满。

改革之前的平均主义盛行违背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因而这种平均主义是不可取的。即便在这种平均主义的分配形式下,也存在着许多不均等的因素和分配方式。这包括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和限制农村人口自由迁徙,使得城乡收入差距长期较大;实物化的分配形式导致实际的收入差距要高于货币收入差距;平均主义也只是存在于特定的范围内,如相同的工作单位、相同的职位等级之间,而在不同单位之间、不同的职位等级之间,收入差距仍是显著存在的。上述的不平等因素在改革之后仍不时影响着我们的收入分配格局,所以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地从平均主义向收入差距较大的变化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总体上说来,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是收入分配方面的基本特征。收入差距的急速扩大使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由相对较为平均的国家转变为收入差距较高的国家。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1982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3,但到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估计的全国基尼系数达0.454。改革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特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城乡之间、城乡内部、省区之间以及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有明显改变。

需要指出的是,收入差距的各个方面并非在改革的所有时期都在扩大,也并非收入差距的扩大都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农村改革先行,造成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再加上农产品价格调整,我国城乡居民差距迅速缩小。在1985年,城乡差距已缩小为将近2:1,相对改革初期的3:1已有了不少的改善;再如地区差距在80年代处于缓慢的缩小过程中,只是在90年代以后才不断地扩大开来。另外,在改革初期,以激励为主的政策出台,在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扩大了收入差距,由于差距仍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所以总体而言,改革初期的收入差距扩大利大于弊。当然,彼时的收入差距扩大成为后来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基础。

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受到沿海先行的经济发展战略的推动,一方面受到传统体制中收入分配扩大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地区间收入差距、城乡内部居民收入差距,乃至行业之间的工资差距都有所扩大。不仅如此,城市和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不可否认,我国收入差距从多维视角来看都处于不断扩大的过程中。

我国改革以来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人员流动更为频繁,而且不同行业之间乃至行业内部职工薪酬收入也存在差别。如此一来,同村同楼的相邻之间出现了收入差距,同班同学之间收入境况也

各自不同,经济落后地区的人员通过跨地区流动看到了地区发展差距,农民通过进城务工认识了城市的繁华及其与农村地区的巨大差距。这样,收入差距大的情况比之以前显然更容易被普通民众感受到。

二、为什么大家对收入分配不均看法不尽相同?

尽管收入差距扩大的现实已经为普通民众所感知,但对于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和看法则各不相同。究其原因,这是我国目前多种收入分配思潮并行的状况所致。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我国的传统经济文化传统中一直以来就有平均主义的思想。从“不患寡患不均”、“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到历朝农民战争中提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均贫富等贵贱”、“均田免粮”等口号,都体现了中国经济传统中注重平等的分配思想。

我国传统的社会公正标准大体上可以通过三个字来概括:“义”、“均”和“仁”,但对这三个字的具体含义的解释却可能存有差异。历代学者的“义利之辨”不仅阐释了对“义”的不同理解,也包含着对“利”的正当性的界定。“均”通常是社会底层为争取自身生存空间而力加倡导的舆论氛围和理想信念,而社会知识精英为维持社会稳定和既有的社会秩序也会对“均”的含义进行不同的阐发,其目的在于说服统治者应当进行一定程度的利益分享,也以其诠释的“均”的含义安抚并警示社会底层。“仁”则是社会精英对社会底层应有的态度。当然,这种“仁”是以社会底层承认既有的统治秩序为前提的。

传统的社会公正观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获取财富途径的正当性比财富多寡本身更加重要;社会差距的程度不应威胁到社会底层的基本生存以使得既有的社会秩序得以维系;在承认既有统治秩序的前提下,对社会底层的关爱构成社会精英的基本道义性责任。

在经济开放的同时,社会公正观念及相应的价值评判标准也逐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传入我国的西方观念中,社会公正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自由平等权利和基本能力(如教育、营养、健康等)的保障。自由平等权利的保障意味着人的自由、权利不应当受到侵犯与剥夺,而基本能力的保障则意味着人的能力应当具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同时,西方著名政治哲学家罗尔斯也将最大限度地改善最底层的境遇视为社会公正的基本要素之一。与我国传统所不同的是,在西方公正观念下,不再强调结果的均等性,而是强调机会的均等

性。

1949年以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意识形态的主流,同样地,在收入分配领域,按劳分配成为中国此后几十年收入分配的主要指导思想。按劳分配,顾名思义是通过劳动贡献对收入进行分配的原则。这样的原则在一个计划经济时代有一定的适用性,但事实上,按劳分配原则也并没有真正地实行,最终它屈从于中国传统的平均主义思想,而平均主义大锅饭成为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收入分配的真正指导思想。

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按劳分配原则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局面逐步确立。但有些实践中的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如怎样体现按劳分配为主体的问题,其他生产要素怎样参与分配的问题,以及如何控制垄断和权力等非生产性要素参与分配。因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仍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探索,关于收入分配问题的一些共识已经基本建立。根据有关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社会公众对于那些凭借个人较高的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技能、吃苦耐劳精神获得较高收入的现象,是比较认可的;但对于通过权力、垄断或资产拥有获得较高收入的情形,还不太认可。

我国当前的社会公正观念的复杂多元性对不同社会群体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社会转型中的获利者、精英群体更为强调以机会均等为核心的西方公正观念的正当性,而转型中的受损者、底层人群可能更加偏爱传统公正观念中对弱势人群所具有的人性关怀。甚至对于相同个人,在不同状态下,也会持有不同的公正观念。当自己是竞争、转型中的赢家时,会更加认同西方公正观念;当自己在竞争中受挫时,则更容易转向传统的公正观念。

三、如何看待收入差距扩大问题?

与多数其他国家不同,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是一个发展中的问题。在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一方面这或多或少有助于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不至于下降或过快下降。另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为收入分配的调整提供了可能。因为,一般而言,在快速经济增长这样的动态条件下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比在经济停滞这样的静态条件下调节分配格局要相对容易一些。

尽管收入差距还在扩大,但我们党和政府在收入分配及其相关领域做出的一些政策调整和制度安排已经或将为收入分配问题的改善提供有力保证。而在收入分配扩大的条件下我国没有出现严重社会动荡的一个重要前提便是我国政府的相关政策调整,特别是对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保障政策方面。

这些政策包括:针对城乡低收入人群的低收入保障计划,九年制义务教育及其减免学杂费政策,覆盖城乡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失业保险金计划,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取消农业税和设立粮食直接补贴等等政策。这些政策有的直接提高了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有的则通过补贴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支出,达到增加低收入群体购买力的效果,有的则通过降低低收入群体风险的方式给与他们基本生活保障。这些政策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侧重或面向低收入群体,使他们仍然有可能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这些政策保障程度还不高。但应当看到,这些政策的出台,使得我国在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保障制度设计方面大大超越了情况相近的发展中国家,而与发达国家的低收入人群保障的制度设计基本接轨。

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出现在对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分配方面。由于我国同时处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我们的税收体制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特别是与收入分配密切相关的个人所得税建设也只有大约20年的时间,相关的政策还不够完善,造成高收入人群仍存在一定的偷漏税现象。高收入人群更多地分享了经济增长的成果,是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中国并没有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而只是出现了高收入群体收入过快增长的极化现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收入差距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正常现象。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因为个人之间存在劳动能力的差别,因而出现收入差别是不可怕的。根据有关机构的调查显示,普通民众对根据个人学历、技能和勤劳获得较高收入并不反感,但对于通过权钱交易和垄断地位获取较高收入则明显抱有排斥的态度。而我们知道,权力和垄断都不属于生产要素的范畴,因而由此造成的收入差别应予以取缔。

国内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也引起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在政治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并进一步提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这一段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论述,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纲领。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责成有关部门深入研究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进而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在今年二月份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国家发展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就分配制度改革提出四项措施,以期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这四项措施包括: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扶持力度;稳步提高职工工资收入;加强个人收入调节。

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继续提高主要农产品价格;加大农业补贴力度;通过加强对农民创业的财税和金融支持,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多种手段,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通过加快城镇化步伐,拓展农民外出就业空间;以县域经济的壮大来积极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通过加强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

在提高职工工资方面,推动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并严格控制职工福利费在职工总收入中的比重。

在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方面,做好2010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及时调整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和社会救助水平,努力减轻低收入群体在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的支出负担。

此外,将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进一步改革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更好地体现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的要求;强化税源监控。

上一篇:男人对女人的励志句子下一篇:外出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