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人民调解工作

2024-10-01

浅析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人民调解工作(精选11篇)

浅析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人民调解工作 篇1

浅析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人民调解工作

人民调解作为我国一项特有的法律制度,以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独特作用,得到了党委政府的肯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尤其是在现阶段的矛盾高发期,再次向人们展示了人民调解制度的旺盛生命力。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日趋完善,面对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农村的矛盾纠纷呈现出来复杂化多样化的趋势,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调解工作,已经成为我们人民调解员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现今农村矛盾纠纷呈现的新特点

伴随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相继出现。由于农村广大人民群众所处的地域环境、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所具有的文化水平、所掌握的政策法律知识、所形成的思想观念、所表现的行为方式以及所能承受的压力不同等差异,导致人们认识问题、理性对待问题的观念和方式各异,使得矛盾纠纷的发生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民间纠纷呈多样化、复杂化趋势。传统的婚姻家庭和邻里纠纷呈下降趋势,而以资源权属、环境、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等经济内容的新型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其中因土地承包、村务管理、征地拆迁、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在增加,特别是退耕还林和粮食直补政策实施后,土地纠纷大幅增多。矛盾纠纷主体构成日趋复杂化,一些跨行业、跨地区的纠纷也不时出现。二是群体性事件增多,范围和数量增大,纠纷参与人数存在群体性倾向。参与人数动辄三五成群,甚至数十人,而且组织化倾向比较明显,甚至个别群体性纠纷事件,背后有组织者操纵指使,事前和事中都有较为周密的计划。三是个别纠纷的当事人诉求方式和行为方式偏激,遇到一点小事或无虚有的事就拨打12345电话,或曝光媒体或越级上访、重复上访、无理缠访。

二、新形势下农村人民调解工作的现状

(一)调解工作认识不足,重视还不够。有的地方对人民调解在新形势下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认为人民调解是“软职能”,可有可无,没有摆上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全社会普遍关心、认可、支持人民调解工作的氛围相对缺乏,一些部门没有形成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意识,以致司法所等调解组织孤军作战,难以处理一些复杂的矛盾纠纷。

(二)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不到位。经费保障不到位已经成为制约人民调解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一是区级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不到位。二是镇(街)一级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不到位。三是村(居)一级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不到位。由于取消农业税和集体提留,村级组织经费靠财政转移支付,加之村调解员多由村(居)干部兼任,而调委会本身没有经费,调解纠纷又不允许收费,调解办公经费难以支付,影响了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制约着调解质量的提高。

(三)司法所对调委会的管理指导难度大。从行政管理体制上看,司法所对农村“两委”没有任何隶属关系,村级组织对司法所安排的工作反应不够积极主动。

(四)“大调解”之间的协调机制还不健全。一是街级调处中心依托司法所设立,调处中心主任由司法所所长兼任,虽然按规定有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参与调处中心工作,但因为没有专门的领导力量和相应的制约措施,大调解机制还有待完善。二是“大调解”的功能未充分

发挥,调解主体的职责仍不够明确。“大调解”工作平台不突出,调解分工不明确,衔接面过窄,信息渠道不畅等问题依然存在。三是一些部门参与调解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遇事往往向外推,以司法所为主体的大调解中心所受理的矛盾纠纷难以分流,基本上由司法所人员承担。

(五)部分村(居)调解委员会不规范。有的村实际上只有一名调解主任或调解员,调解委员会有名无实;有的村(居)调解委员会虽有符合规定的人员,但没有调解场所,失去了调解组织的应有作用;有的村(居)调解组织人员,没有采取合适的途径和办法向村民公布,村民发生纠纷后,要求调解不知去找谁。

(六)人民调解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村级调解员一般都由村两委成员担任,每次村级换届都会引起村级调解队伍较大的变动,造成村级调委会成员的法律、政策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依法调解、规范运作的整体水平不高。

三、做好新时期农村人民调解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宣传,深化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认识,摆正人民调解工作的位置

人民调解制度及时便利灵活、成本低、效率高、柔性强的优点,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同时,它缓解了司法压力和当事人诉累,有效避免了矛盾激化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因此,应加强宣传引起高度重视,把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充分保障调解经费,根据村(社区)、社实际,每年给予一定的办公费,以便基层调解组织能够正常运行,真正实现调解有组织机构,有人员办案。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落实解决调解员办案补贴,以调动调解员工作的积极性。

(二)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强化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

要在“六位一体”的运行机制下,巩固、完善和规范街道、村(居)委人民调解委员会,力争做到凡是有化解矛盾纠纷需求的地方都有人民调解组织。着力推进改制企业、民营企业建立调解组织,建立行业、社团组织、集贸市场、商品集散地、物业管理小区、流动人员聚居区的调解组织,努力建立起多层次、宽领域的组织网络体系。

(三)建立并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的新机制

一是建立并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的新机制。整合调解资源,充分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教育等多种手段,实现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诉讼调解的有效衔接,建立起人民调解组织统一受理、先期处置,部门分头调处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调处纠纷的质量,使人民调解工作向法制化、正规化方向发展。二是建立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预防功能、调处功能和信息报告功能,对涉及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土地承包、农民工维权等容易引发的矛盾纠纷,坚持抓苗头,抓小抓早,做到因人预防、因地预防、因事预防和因时预防,建立起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三是建立拓宽人民调解工作领域的机制。人民调解组织应在调解传统的婚姻家庭、邻里、损害赔偿、房屋宅基地等常见、多发性纠纷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调解村(居)民与法人、其他社会组织的矛盾纠纷,特别是主动调解社会热点、难点纠纷和

复杂性、群体性矛盾纠纷,不断扩大调解工作覆盖面。

(四)加大教育力度,维护村民合法权益

加强对村民的政策法制教育,扩大普法的广度,采取各种宣传方式,如广播、电视、报刊、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方式在农村中深入普及法律知识,要注重普及与农民生活、生产相关的有针对性的法律,宣传守法、执法和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已的合法权益等知识,还应大力推广村务公开,增强透明度,动员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村务治理,使干部与群众之间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相互支持,减少干群间的纠纷。同时,广泛开展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加强文化道德和修养,做到遇事冷静对待,互相谦让,正确处理,减少各类矛盾纠纷的发生。

(五)提高调解队伍素质,适应新时期需要

新时期的矛盾纠纷有突发性、潜伏性和反复性等特点,化解难度大,这就需要建立一支适应新要求的高素质的调解队伍。尤其是提高基层干部依法行政和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更为重要。首先应采取培训等方式尽快提高现有调解员的素质,其次端正干部思想,通过教育,提高各级干部对新形势下加强法制建设重要性的熟悉,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和政策水平,进而通过各级干部向广大群众进行法制教育。

(六)不断强化农村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力度

面对新时期农村矛盾纠纷的新特点,要预防和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必须在科学建立预警机制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以化解群体性、复杂性、易激化等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为重点,坚持经常性与集中性排查调处相结合,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调解工作方针,及时、依法做好多发性、常见性民间纠纷调解,把问题解决在当地和萌芽状态。工作中要注重从思想上正视矛盾,积极主动抓“苗头”;从全局上把握矛盾,集中力量抓“重头”;从客观上分析矛盾,实事求是抓“源头”;从根本上熟悉矛盾,以人为本抓“头头”。只有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达到维护稳定的目的。

(七)依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有关问题的说明,凡调解协议的内容是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及社会公共利益,不具有无效、可撤销或变更法定事由的,应当确认其法律效力,并以此作为确立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依据,通过法院的裁判树立人民调解协议的公信。

浅析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人民调解工作 篇2

一、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对策建议

中共中央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这为我们正确处理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指明了方向。解决矛盾纠纷关键要抓“两头”。一是对已经形成的、现有矛盾纠纷的调处;二是对潜在的、初发矛盾纠纷的源头化解。双管齐下,标本兼治,从整体上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

1、建立周密的信息网络和调解组织体系,及时掌握信息,力争把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首先,健全信息网络。以各级、各类调解组织为基础,在县级以下建立县、乡、村、组三级四层矛盾纠纷信息网络。配备专兼职调解员,尤其在企业改制、城市拆迁、医疗机构等易发纠纷领域,努力获取预警性、内幕性纠纷信息。其次,汇总收集信息,组织纠纷调解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信息交流、收集汇总。从省市到县、乡建立专门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保证信息传递及时、高效。第三,准确分析信息。各类调解组织在收集信息的同时,都要进行分析评估。要从宏观、整体的层面,开展总体分析、分类分析、隐患分析、个案分析和深度分析,关注民生热点,跟踪隐患焦点,把握矛盾重点,准确预测发展趋势,提出预警性建议。第四,及时处置信息。在矛盾纠纷信息的全面收集、准确分析、预测预警的基础上,按照纠纷信息的普遍性、特殊性、潜在性、初发性、专业性、严重性、突发性进行分类,及时上报党委、政府,反馈相关部门,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实现矛盾纠纷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和早化解。

2、推进人民调解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建设。

人民调解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长期以来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从现实生活的外在因素看,人民调解制度也面临着现实的困境,一是资金严重短缺,缺乏相应的奖励制度和补贴办法,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调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二是调解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多数调解人员文化程度偏低,法律政策和业务水平欠缺,影响调解质量与效率;三是人民调解员队伍不稳定,人员调整频繁,不能相对固定。针对以上问题,为进一步提高人民调解工作质量和水平,国家应当设立专业机构,使人民调解向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方向转变。切实把熟悉法律法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高的人员充实到调解队伍中来,并对现有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以适应新时期调解工作的需要。不断加大硬件投入力度,配套完善奖励机制,为调解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不断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配套机制,完善创新,确保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时效性。

一是建立矛盾纠纷初始信息快速反应处置系统,确保早发现、早处置。建立纠纷排查、信息分析、快速反应、紧急调处、纠纷快报、责任追究等一系列制度。通过梳理,将可能引发民转刑犯罪和群体性事件的各类矛盾线索和涉及的重点人纳入视线,一旦出现纠纷,立即处理。二是着力把握社会矛盾纠纷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抓住要害化解矛盾。不仅形成化解婚姻、家庭、邻里、赔偿等常见性、多发性纠纷的方式方法,而且形成调处企业改制、劳动争议、行政争议和医患纠纷等新型矛盾纠纷的方式方法,形成各具特色的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的方法体系。三是推动化解方法的创新。建立党政领导接访日制度、矛盾纠纷包干责任制、重大疑难纠纷承办机制,引进心理(法律)咨询、听证评价、民主恳谈等方式方法,提高调解成功率。四是研究矛盾纠纷的起始成因,建立社会矛盾纠纷定期分析制度,促进从源头上减少矛盾。

三、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诉讼前置作用。

由于社会矛盾呈现出主体和内容的多样化、成因复杂化等特点,使法院受理案件的数量大幅上升,与法院审判力量有限的矛盾日益凸现,使审判工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法院判决而引发上诉、申诉等案件的增加和执行难等问题,不旦增加了法院的工作量,同时也使当事人对法院、法官的公信度降低,使法院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而人民调解作为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更适合于特定的社会关系、特定主体和特定纠纷的解决,体现了当事人自主、自由处理的权利。因此,实行部分民间纠纷诉讼前置,既有利减轻法院的工作压力,更好地发挥法院司法的功能,同时也有利于人民调解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增加其工作权威性。

浅析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人民调解工作 篇3

关键词:企业 女职工 问题

在企业的改革发展进程中,做好女工工作不仅关系到女职工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的大局。新时期,企业女职工工作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存在着一些制约女职工工作发展的因素。我们要客观分析这些因素,并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以提升女职工素质、维护女职工权益、引导和教育女职工树立“四自”精神为重点,使女职工工作不断适应企业改革和市场竞争的要求,更好地在生产和建设中发挥“半边天”作用。

一、影响企业女职工工作的因素

受传统思想以及女职工特殊生理、心理特点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企业女工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重视程度不够,女职工组织不健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企业重经济效益,轻女工工作,对女职工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工作滞后。但少数企业女职工组织有名无实,女职工组织和女工干部形成同虚设,开展工作得不到行政领导支持,反映的意见得不到采纳,个别单位甚至从没有开展过女职工工作,女职工也从没有参加过一年一度的妇科普查和女性防癌保险。

(二)企业基层女工工作主动性不强

女职工工作涉及的范围包括女职工的就业、维权、婚姻家庭等方面。内容涉及面广。但是女工干部大多是兼职,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不高。目前从整体上看,各级女职工组织在深入细致掌握了解女职工情况上还欠缺力度,工作积极性不高。由于企业改革不断深入,人员岗位变动频繁,一些女工干部调离了现岗位,没有得到及时补缺或新机构没有考虑配备专人负责女工工作,造成女工工作渠道不畅。加之缺乏有效的工作方法,女工参与意识不强,造成女工工作开展难。四是女工工作缺乏创新,老套路、老办法,没有活力。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三)女职工群体自身素质面临挑战

由于历史的、社会的、生理的、心理的多种原因和负担,女职工的整体素质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很不适应。一是在工作中,不能灵活机动的在单位独立开展活动、缺乏理想抱负和敬业精神,家庭观念较强,在工作中以弱者自居,寻求保护和照顾。二是文化技术素质偏低,竞争意识差,容易满足现状,缺乏不断自我提高、自我超越的进取精神。三是心理素质偏低,传统的依附心理、自卑心理、狭隘心理仍然在众多女性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

二、如何推动新时期女职工工作的发展

企业女工工作要想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服从服务于企业大局,在提升女工素质、加强责任意识教育、维护合法权益等七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一是完善制度,进一步加强女职工组织自身建设。抓好企业女职工组织的组建工作,在组建工会组织的同时组建工会女职工组织,实现女职工组织与工会组织“三个同步”,即:同步筹备、同步选举、同步报批。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是女工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根本保证。企业各级工会组织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女职工工作制度,切实担负起监督和督促制度贯彻执行的责任,以制度促管理,以管理促效益,使女工工作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进一步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女工干部是广大女职工权益的直接代表者和维护者,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女工干部队伍,是搞好女工工作的关键。首先女职工干部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能全心全意地为女职工服务。其次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业务能力,能不断地更新知识,拓宽视野,开拓性地推动各项工作;能有效开展女职工素质提升活动,依法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女职工的利益不受侵害。加强女职工权益的法律宣传,增强企业经营者的法制观念和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提高女职工依法自我维护的能力。倾听女职工的呼声,反映女职工的要求,代表女职工参与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参与涉及女职工切身利益的各项政策规章和改革方案的制定,使国家有关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法律法规在企业的改革方案和政策中得以充分体现。

三是开展“女职工建功立业”活动,全面提高女职工素质。女职工组织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广大女职工中广泛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岗位练兵、岗位奉献、技术比武、技能大赛等活动,以班组建设为载体开展女职工“五型”班组和“五岗”创建活动,引领和鼓励广大女职工在本职岗位上立足创新、创优、创先,立足于岗位建功立业。积极鼓励女职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积极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双增双节和“女职工合理化建议月”活动,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四是创新载体,灵活有效地开展女职工工作。在新时期,女工工作者要不断更新观念,在活动形式的创新和创意上多征求女职工意见,倾听女职工呼声,要结合新形势、新知识、新技术发展的要求,在对传统型劳动竞赛项目常抓不懈的基础上,积极创造出与业务特点相适应,具有新形式和新内容的竞赛项目,使女职工在参与中陶冶情操,增强自信,增长才干。采取多种方式,全面提升女职工素质。积极鼓励女职工结合本职工作自学成才,参加各种学历教育,提高学识水平,丰富自身的业务理论水平;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女职工多参加一些相关知识培训,及时“充电”;加强对女职工思想政治修养的教育,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培养良好的心态,增强自我调整和情绪控制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塑造适应时代潮流的人格魅力。

五是关心女职工生活,努力为广大女职工办实事。要深入基层了解女职工的困难,关心她们的疾苦,倾听她们的呼声,反映她们的意愿和要求。女职工组织要拓宽渠道,当好女工“娘家人”。积极督促企业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扎扎实实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切实解决女职工,特别是困难女职工劳动权益法律法规的监督。做到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广泛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组织女工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增强女工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组织关怀来维护,建立女工工作台账,对女工的年龄、家庭、子女情况进行登记,做好年度妇科普查工作,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组织上要积极帮助,使女工甩掉思想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通过民主参与来维权,要多渠道为女职工提供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工作机会。

浅析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人民调解工作 篇4

北湖区万华岩镇位于郴州市城郊西南,是郴州新兴的交通节点和枢纽,也是“两城”建设、“郴资桂一体化”战略的主战场之一,近三年来共安排选聘生6人。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选聘生的培养锻炼,将选聘生培养工作作为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举措,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全方位地对选聘生进行培养,有效增强了选聘生综合素质和能力,6名选调生全部得到重用,考取省委组织部选调生的有1人,考取市政府办的有1人,选拔入区委办、区政府办及区直相关部门有3人,选聘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挑大梁、唱主角,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今天,我跟大家就新时期选聘生如何做好农村基层工作一起探讨下。

一、全方位“学”,在不断学习中强素质、长才干 著名作家王蒙对学习有过精妙独到的论述,他说:一个人的实力绝大部分来自学习。的确,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型社会,所有的一切运行规律都是在它的推动下前进的,没有知识力量的作用,一切都将停滞不前。农村是学习的大舞台,我们年轻干部要成才,就必须探索一条便捷、高效的学习方法,增强我们学习的针对性、自学性和实效性。一方面要加强党性教育。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党的理论,积极参加党校培训、举办专题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年轻干部的党性修养、理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从党的发展和教训中汲取营养,认真思考“入党为什么,在职干什么,身后留什么”,在对党的宗旨、观念的领悟中,净化心灵,提升境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1价值观,增强扎根农村,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内动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村知识学习。努力学习反映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新发展的各种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增强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学好业务知识,学习农村政策和法律法规、如何搞好农村工作、如何发展农村经济,锻炼组织发动群众、带动群众致富的能力,练就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本领。

二、动态式“管”,在强化管理中强动力、增活力

我们都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毕业后又进入党政事业机关工作,容易自视过高,可能会认为其他基层干部未受过高等教育,是“土包子”、“老古董”。“低洼下,水流之;人谦之,德归之”,在农村工作中,我们要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要实现个人的人生追求,就必须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正确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对待成功。首先要谦虚待人。“三人行,必有我师”,农村中能力,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知识,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懂、不会,要不耻下问,待人接物要礼让谦恭,用谦虚的态度博得他人的认可,在与人交往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农村工作水平。其次要谨慎对己。邓小平同志说:“正确对待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年轻干部,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不隐瞒自己的缺点,不放大自己的成绩,不过高的估价自己,坦荡正直,宠辱不惊,始终以平和、成熟的心态,迎接各种风浪的考验。再次要豁达对事。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成绩越大,喝彩声越多,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取得成绩,要谦虚谨慎,懂得与人分享,切不可好高骛远,好大喜功,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勤勉敬业、埋头苦干,以高超的才能和谦虚的美德成就一番事业。

三、放开手“练”,在一线实践中强才气、扬锐气 我们大多为独生子女,自小在父母呵护下成长,就像温室中的花朵,很少经历生活的困难和磨炼。在农村,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和紧张繁忙的工作,可能会发愁畏难,拈轻怕重,缺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闯劲、韧劲。为此,我们必须直面困难、承受挫折,在工作实践中历练成长。一是在基层一线历练农村工作之法。农村工作错综复杂,棘手的问题很多。由于缺乏农村工作经验的实际,要深入农村一线,补上农村工作实践课,增强农村工作经验和带领致富的本领,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领航员”,当好新村建设的“战斗员”。近三年来,我镇6名选聘干部都到任村支书或主任助理,负责新农村建设等工作,通过自身的努力,个人素质和农村工作的方法得到提高,所在村级集体经济也得到不断发展壮大。二是在维稳一线历练破难攻坚之术。村是国的细胞,村情稳定繁荣,关系到国家安定团结。有人说:“村官官不大却管事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左管柴米油盐、右管生儿育女,哪一样都离不开村官,要做好这些事情就要我们村官有公平公正的心。其实老百姓的想法很简单,只要你能公平公正的处理事情,他们遇到麻烦时给他们个合理的说法,他们就心满意足、就认为你是好官。相对于当地干部来说,选聘生在群众的眼里是“局外人”,没有什么牵连和瓜葛,他们一旦遇有矛盾纠纷时,更倾向于找我们来解决。这既是群众的信任,也是选聘生必须做好的份内工作。我们要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制意识,使广大农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引导农民群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群众的要求,我们都要认真对待,要多听群众意见,多从群众角度思考问题,不能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搪塞群众,更不能按照约定俗

如何做好新时期人民教师 篇5

大家好!(敬礼)我是一名来自五岔路乡蛮蚌小学的幼儿教师,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如何做好新时期人民教师》。

经常听到家长们这样说:“这位老师真好”,“这位老师教出来的孩子真像他”。然而,这位老师好在哪里?他教出来的孩子像他的哪一方面?这不禁让我掩卷沉思:在教育改革、时代发展的今天,自己作为一名任教不到一年的农村幼儿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好的新时期人民教师?

记得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当你把爱洒向绿地/一个个“小精灵”扑向你/一颗

颗童心恋着你/最好听的歌儿献给你/当你把爱洒向绿地/一片片风光扑进人们眼里/大自然变得更加美丽/还有你也变得更加美丽。的确如诗中所说的那样,在与幼儿朝夕相处的日子中,我发现要做一名好老师,不仅要有优美流利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爱。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爱都是永恒的。身为老师的我们,又怎能不保持着这份伟大的爱呢?

很多不了解幼教工作者的人常对我说:“你们教幼儿园倒是很轻松,带着他

们玩一玩、跳一跳就可以了。”其实我们并不像大家所想的如此悠闲。特别是当你整天面对吵吵嚷嚷的孩子,就想随身带着一个大喇叭,让你的声音传入他们耳朵,告诉他们上课要保持安静。当你面对自己苦口婆心的劝说与鼓励,仅仅只为了让他能一个人开口说话,不惜以全班以开火车的形式朗读儿歌,可他依然无动于衷,不回答你一句话,哪怕是一个字。当你经过数十次的耐心教育,他仍然还是顽皮捣蛋时。我想,如果你是我,你会不会像我一样少了一份激情。我时常问自己:要怎么办才好?后来我看到了令我大受启发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于是我就带着这样的感情去工作,才发现自己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渐渐地,在后来的日子中,自己不知不觉地将爱融入每一个孩子的心田,不论是漂亮的、聪明的孩子,还是邋遢的、调皮的孩子,我都尽可能呵护到他,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获得安全与满足。

在孩子眼里,老师是正确的,老师说的话都是对的。记得五一放假回来的那

个星期三,我给孩子们上《昨天 今天 明天》这一课时,我问孩子们今天是星期几,孩子们大声告诉我“星期三”。我坚决地说:“不对,昨天才上课,今天怎么就星期三了,乱说。今天才星期二。我再问一遍,今天星期几?”孩子们立刻回答道:“星期二”。我一直重复着这个问题,直到孩子们全部回答正确。这节课结束后我回到办公室,不经意间听到一位老师说今天是星期三,我才恍然大悟:五一假期是三天,星期二才上课。原来孩子们说的都是对的,可我竟用我的专制,孩子们对我的信任,硬是把对的改成了错的。从那以后这件事在我的心底深深扎了根,我告诉自己:以后对待教学一定要严谨。因为自己是孩子的榜样,自己说的、做的在孩子们眼里全都是正确的。自己教错了一次,孩子们就可能会错一辈子。爱是一种责任,今后无论是在课堂、还是课外,含糊不清的不教给孩子,要教就一定教正确的。

孩子们的心灵如同一张纯净的白纸,没有污秽,这就需要我们用爱心做画笔,用爱的力量来为这张白纸描上生命的色彩,绘就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爱的画卷。

浅析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人民调解工作 篇6

历经几千年,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人与人之间发生的民间纠纷依然存在,而且纠纷的特点更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潜伏性。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这些纠纷,有利于化解矛盾,增进团结,共建和谐,减少上访及刑事犯罪,从而能够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作用,才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963年,诸暨市枫桥镇创建了“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少捕人,治安好”的枫桥经验。毛泽东同志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43年的试点、推广,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新时期枫桥经验,其内涵都是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就地解决。因此,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

人与人之间,特别农民的邻里之间在生活、生产和工作当中没有矛盾、不发生纠纷是不现实的,发生了矛盾和纠纷也并不可怕。关键是要通过调解,互相谅解,求和,化解矛盾,促进团结。

东栅街道郭家桥村一位近80岁的老年妇女陈某,早年丧偶,生有三个儿子,因涉及拆迁,三个儿子为其母的房屋安置和赡养问题发生纠纷,村调委会和街道司法所多次调解未果,双方当事人也多次提出要到法院打官司。可调解人员总是笑着对他们说“打官司是你们的权利,我们无权干扰,不管你们是通过调解,还是诉讼,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双方纠纷的实体问题,如果母子、弟兄对簿公堂,今后你们还有笑脸吗?老人多次来街道司法所,村调解主任总是陪扶进来,司法所的同志一边端水泡茶,一边说理劝导,经过街道、村二级调解人员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他们终于感动了、理解了、和好了,一起难解的家庭纠纷,二级调解组织先后调解了近10次,经过1个半月,终于圆满解决,弟兄几个两次到调解员家上门致谢。

江泽民同志指出:“依法治国要与依德治国相结合”,依德治国就是要以讲道德、讲文明、讲团结、讲和气的氛围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但是近年来,某些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为了减少信访件和重复、越级上访量,确保考核不扣分,乌纱不受潮,存在着一个误区,在调处纠纷、处理农民各类信访上访和群体性事件中往往是采取简单化和有意识地把纠纷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引导他们对簿公堂,当然从工作程序上来讲也是合法的,同时也履行了职责,但仔细想想,农村邻居两家,兄弟两个,父子两代为了一道墙、一块地、一间房发生纠纷而对簿公堂,家里放着一份判决书,那可要伤害多少人的心,结多少年的冤。

XX年上半年,秀城区某村王家兄弟俩涉及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安置,弟兄俩为了争夺老人的房屋安置面积而发生纠纷,并发展到拳打脚踢,在双方扭打中弟将兄的嘴唇咬伤,造成兄毁容致残,构成重伤的民转刑案件,当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全家痛哭一场,老母亲眼看大儿子要进牢房,来到当地调解委员会,请求调解处理这起纠纷,老人边哭边诉说:“要是大儿子坐牢了,我的媳妇也跑了,孙子也无人抚养了,我老太婆只有去死了。”调解人员了解情况后,告知他们:“民事纠纷可以调解,刑事责任不能调解”,后来在当地调解人员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了民事调解协议,并要求司法机关对其大儿子从轻处理。一起很简单的民事纠纷,如果双方当事人请求当地调解组织进行调解或当地调解组获悉纠纷后主动组织调解,就不可能发生这一起血案。

XX年11月,重庆市奉节县雷某在嘉兴打工期间因交通事故而死亡,雷某的亲属和事故对方当事人在交警的主持下调解赔偿问题,由于双方当事人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而调解终结,交警部门告知了雷某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和途径。雷某亲属因交付不起1万余元的诉讼费和律师代理费,纠集了几十人到对方当事人家里闹事,并扬言将死者的骨灰盒和二个小孩扔在其家,当地村调解主任获悉后主动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在该村调解主任的耐心说服下,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当赔偿方当事人持调解协议书向保险公司理赔时,却遭到保险公司的拒赔,理由是“保险公司理赔必须是公安交警部门或人民法院出具的调解书和判决书才有效。事后双方当事人又到交警部门要求出具调解书,而遭拒绝,理由很简单,调解已终结。本已平息的纠纷,一度又激化起来,后来该村调解主任打了市长电话,交警部门才同意出具调解书。为什么一交通事故赔偿纠纷交警部门调解不成,而村里的调解主任能够调处成功呢?为什么调解终结后,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要求交警部门出具调解文书而要通过市长电话才能解决呢?这些问题都不是交警部门和承办人的失职和错误,而有待于大家提高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意义作用和价值的进一步认识,有待于对人民调解工作深层次的探索。

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时常需要呕心沥血。东栅街道缪家圩村9岁的小学生魏某,因在学校吃话梅时食道被话梅核梗阻而发高烧送往医院诊治,住院5天后仍不能确诊。家属将他转到另一家医院就诊,不料手术不仅没有将话梅核取出,反而造成了心肺严重感染,在送往上海治疗中死亡。事发后,累计化费了10多万元医疗费的死者家属认为是医疗事故,向医院交涉,要求赔偿。然而,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则鉴定认为,魏某的死亡不属医疗事故。情绪激烈的家属立即写了“向社会讨回公道”字样并贴有小孩尸检照片的横幅,到处上访、展示,并扬言已买了10斤炸药,要炸掉医院大楼并购买了去北京的火车票要进京上访,一时闹得人心惶惶,先后惊动了省公安厅以及市、区有关部门和领导。面对一触即发的严重局面,我和派出所的同志一面一次次上门做更细的思想工作,指出采取极端行为的严重后果,努力控制和稳定家属的情绪,同时又及时与医院等有关部门进行交涉协调。经多次调解,最后终于达成了向死者家属补偿人民币7万元的调解协议,使这起长达一个多月,随时都可能转化刑事案件的民事纠纷顺利调解成功。

实践证明:人民调解在调解矛盾纠纷、融洽社会关系、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机制,发挥了独特作用。它与“对簿公堂”相比,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后遗症小”的优势,符合我国民间长期形成的“无讼为贵、和为贵”追求和谐的社会心理和民族传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工作中,如何做好农村的人民调解工作,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是要提高对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认识。人民调解制度始于1954年,1982年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9年国务院出台了《人民调解解委员会组织条例》,XX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将人民调解协议认定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民事合同。历经几代人的努力,人民调解制度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化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人民调解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处理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群体性事件,消除阻碍改革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人民调解在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创造浓厚的法治氛围、营造融洽的社会关系、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的具体要求。所以,必须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来进一步提高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认识。

二是要巩固和完善人民调解组织。根据国务院《人民调解组织条例》、司法部《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人民调解组织局限于村、居和乡镇街道建立。而目前村、居和乡镇街道建立的人民调解组织基本上没有专职调解员,大部分调解员都是村、居和乡镇街道的干部兼任。一些企业和市场建立的人民调解组织,由于多方面因素不能发挥人民调解的功能作用。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调解组织都是挂牌调委会,名存实亡。因此,巩固和完善人民调解组织是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关键。村、居和乡镇街道的人民调解组织要设立专职调解员,村、居小组和企业、市场一般以建立调解小组和设立调解联络员为妥。

三是要建立人民调解联席会议制度。目前运行的调解机制大部分是纠纷当事人上门请求调解,在一定程度上,工作程序还存在着被动状态。为此,乡镇街道应建立人民调解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本辖区的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进行排摸、梳理、分流,并通过联席会议研究调解方案,其中:重特大事件提交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落实专职调解员调解;可能发生的预见性事件,由村、居调解组织进一步排摸,把握深层次信息,提出化解矛盾意见,为上级决策发挥参谋作用;一般性的纠纷,由村调解组织、村民小组、企业、市场调解小组或调解联络员调处解决。

四是要建立横向联合调解机制。农村的一些纠纷除了本村、本组邻里之间发生的以外,还有一些纠份一方当事人涉及外村、外乡镇或本辖区以外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这些异地纠纷往往比较疑难和复杂,也容易引发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因此,要建立横向联合调解机制,纠纷发生后立即启动联合调解机制,分别向双方当事人宣传法律和做耐心细致的说服疏导工作,及时化解矛盾。

五是要提高调解员素质,树立为民服务宗旨。素质偏低是目前调解组织、调解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基层的各类矛盾纠纷、信访、上访和群体性事件也明显增多,而且具有更广泛性、复杂性和潜伏性。提高调解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提高为民服务的质量,是形势的需要,也是工作的需要和群众的需要,只有懂政治,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才能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只有懂政策,有较高政策水平,才能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只有懂法律,有较丰富的法律知识,才能用法律、法规处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群体性事件。所以要加强学习,积极组织各种业务培训,提高为民服务质量和调处各类纠纷的本领。

浅析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人民调解工作 篇7

面对这种新形势和新挑战, 工作思路也必须有所调整, 我认为做好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 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班级制度建设和管理, 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呢?班级是学生全体活动的基础, 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 因此, 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康的班级风气, 是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首先, 我们应该营造民主的氛围, 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实行班级干部轮换制, 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并学会与人合作。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 即把班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具体的做法包括:

适当增加“干部”岗位, 并适当轮换, 如将全班分为几个组, 每4周为一届, 由某一组学生承担, 每位学生负责一项具体内容, 并由本届班委选派学生值日, 值日生负责班里当天的常规工作。这样每位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 形成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集体荣誉感;按照民主程序选举班干部, 鼓励学生自我推荐、公平竞争, 引导学生干部做“学生的代言人”;引导学生“小干部”做好合格的班级主人,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尽量将班级管理的“权力”交给学生, 老师只做适当引导, 教会班干部解决小问题, 大问题才交由班主任处理, 形成一个以班主任为主导, 班干部为核心, 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和学生与老师平等、民主的氛围。

二、敬业爱生, 发挥班主任的师表作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塑造人的灵魂, 就得首先用爱来感化一颗颗幼小而美丽的心灵。良好的师生感情是班主任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 怎样才能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让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呢?

首先, 要有一颗真挚的爱心, 对学生要如春天般的温暖, 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和学生成为朋友, 让学生愿意与你谈心。在农村中学, 班级中留守儿童占很大比例, 留守儿童一般寄宿在亲戚家, 或由祖辈照顾, 在敏感迷茫的青春期, 这些留守儿童却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呵护。据调查显示, 父母外出打工后, 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 沟通少, 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 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 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 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 学习受到影响, 班主任工作就应该更深入具体, 多关注班级中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情况。其次, 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 老师的一举一动、言谈举止都会被学生看在眼里, 记在心上, 甚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作为班主任的我们, 一定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不光要言传, 更重要的是身教, 要求学生做到的, 老师首先要做到, 而且要做得更好, 班主任是和学生接触时间最多的, 班主任的价值观, 世界观, 对事物的看法等对学生的影响也最大, 初中学生正处于可塑性很强的阶段, 还没有稳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成, 往往会被周围的人和事物所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处处给学生起模范和榜样的作用。再次, 对待学生应该一视同仁, 不能厚此薄彼, 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是非常敏感的, 一句亲切鼓励的话语, 课堂上一个关切的眼神, 很有可能就激发了学生努力上进的决心和克服困难的信念, 捷克著名教育家美纽斯提出:“教育的艺术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因此我们不能人为地给学生分等级、定类别, 不能偏爱成绩好的学生, 更不能歧视后进生, 要真正的做到有教无类。

三、做好沟通联系的桥梁

班主任工作是全方位, 多层次的, 要做好它, 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沟通和联系:

1、做好学校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 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所需的一切硬件设施, 然而完善软件设施同样重要, 学校需要建立健全各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规章制度、校规校纪, 监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同时, 发扬民主作风, 对于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班级学生出现的问题, 应及时联系学校领导, 协同学校搞好各方面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2、做好与各科任老师的协调工作

首先班主任应帮助科任老师了解学生的情况, 及时向科任老师通报学生近期思想状况和班级重大事件, 邀请科任老师出席班会, 让他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 了解班级。同时, 班主任还应该主动征求科任老师对班级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尽可能的采纳实施, 使科任老师感到他们的意见倍受尊重, 班主任还可利用在学生中的威望和中心地位, 协调和帮助科任老师对学生进行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争取到科任老师对班主任工作很好的配合, 形成一支高效团结的师资队伍。

3、做好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工作

由于农村中学中很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 这一特殊情况就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 家庭教育的缺失让留守儿童成为更需要关注的一个群体。班主任老师应该做好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工作, 与在外打工的学生家长取得长期有效的联系, 定期与家长沟通, 反馈其子女在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 如:每学期至少与每位学生家长电话沟通一次, 同时每个学期期末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及班级名次以书信的方式邮寄给家长, 并要求家长给老师写回执, 以形成一个家长和老师、家庭和学校携手管理, 共同教育的良好教育环境。

浅析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人民调解工作 篇8

一、把好意识形态“方向盘”,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不偏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建设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必须始终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但是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疗卫生系统,自然不能完全摆脱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在“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影响下,卖假药、开高价药、乱检查、高收费低服务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单位和个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谋求单位和个人的利益……这些现象在县级医院不同程度存在。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解决思想发言权的问题。政治思想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重要法宝之一,也自始至终贯穿于党和国家的各项建设之中,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基础细胞,县级基层医院应该发挥党委(党总支、党支部)政治思想工作优势,充分激活医院政工人员工作积极性,抢占新时期意识形态新高地,医院要在充分领会上级党委和政府要求的前提下,敢于在意识形态上发声,理直气壮地总结、提炼、宣传医院的社会追求,要旗帜鲜明地追求社会效益,当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生冲突时,更要立场见底地选择社会效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意识形态在医院的发展道路上拥有牵引力。其次,要解决思想执行力的问题。好的思想其实也是生产力,但前提是思想能够得到准确执行。县级医院的思想执行力有时候会面临很多客观阻碍,比如医院一方面要求医务工作者不能开“天价处方”、不能做“通关检查”,但另一方面又对医务工作者下达处方和检查费用指标,指标完成情况和经济利益挂钩,和评先评优、晋级提拔挂钩,就等于医院明里要求医务工作者一切为患者服务,暗地却鼓励医务工作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医院这种思想执行力抵不过金钱诱惑力的做法,体现了医院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者之间,明显偏向经济效益,直接导致医疗机构根本宗旨的偏离。第三,要解决思想持久力的问题。在基层医院,使某一特定时期的政治思想工作达到高度统一是可以实现的,难就难在持之以恒地、具有延续性地贯穿始终。这就要求基层医院的政治思想工作要去掉形式主义、任务主义,做到政治思想工作坚持根本、突出核心、注重更新,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坚持医院的服务宗旨不动摇,坚持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二、提炼价值取向“正能量”,坚持医院发展与个人取向相统一

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尤其是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及后勤社会化的改革,使基层医院利益冲突相对集中和增多,职工矛盾、心理压力和思想问题凸显,部分医务人员价值取向产生偏移,为基层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承担产生“负能量”。因此,基层医院政治思想工作的又一个重点是如何通过价值引导,实现医院发展和医务工作者的个人价值取向两相统一。首先,持续深入培植医院整体价值取向。无可置疑,“救死扶伤”是医院的核心价值所在,医院的所有决策、医务工作者的所有劳动,都必须紧紧服从和服务于“救死扶伤”这一核心价值,凡是和这一理念相悖的都是偏离了医者道德的,都是必须摒弃的。其次,及时纠正医疗队伍脱轨价值取向。如果思想上“救死扶伤”的道义责任没有地固根深,那么经济利益驱动下滋长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健康思想,将极大削弱医务工作者的医德感、义务感,个别偏离了正常价值轨道的医务工作者很容易把医疗服务视为纯粹的商品,把个人技术当作商品出卖,有利才医,无利不医,大利优医,小利劣医。对这种倾向,医院要旗帜鲜明地反对、驳斥,甚至通过人事组织手段等方式进行纠正,端正思想态度,纯洁医疗队伍。第三,价值取向教育要常抓常新。要在医院干部职工中开展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以及“敢想、敢干、敢担当,创新、创业、创一流”等专项主题实践教育,建立以党组织为领导、专兼职政工干部为基础的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多管齐下的立体式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从超前引导做起,对职工思想热点难点进行调查分析,政工队伍要实现从“消防队”向“先遣队”转换,变被动教育为主动工作,变消极等待为主动出击,常抓常新,逐步形成由多种教育体系构成的思想教育机制。

三、营造企业文化“归属感”,坚持自尊自信和自廉自爱相融合

如何做好新时期社区工作 篇9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共同体。目前,XX党委、政府已经把社区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区工作已经发展成为一项事关社会治安稳定、文化繁荣、环境卫生、劳动就业等多层次的、系统的、全面的工作,尤其是在XXX的新时期、新形式下,怎样做好社区工作也是一个新的话题。从事社区工作三年来,回首过去的点点滴滴,从当初的迷茫,到现在的理解,社区工作很平凡,但正是因为这平凡,才更体现了工作的价值,用“平凡之中见伟大”来形容也不过分。对这份工作,我曾经失望、提不起劲,但渐渐地我明白了,只有端正态度,明确方向,就可以放下包袱,体会到社区工作的乐趣。从事社区工作至今,对如何做好当前的这份工作,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协调好内部关系,营造和谐的工作气氛 目前我们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和谐社区,我认为建设和谐社会、创建和谐社区应从我做起。社区是一个整体,仅靠一己之力办不成事,需集思广益、分工协作、密切合作,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如:为了迎接省计生委对我镇计生工作的验收,我们社区全体工作人员一道加班加点准备资料,在检查组到来之前圆满的完善各类迎检台帐。因此,要做好社区工作就必须和同事们多沟通、理解,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营造良好融洽的工作氛围,实现社区这个大家“家和万事兴”。

二、作好表率,树立班子成员良好形象

领导班子团结与否,直接影响社区整体工作。我们两委班子成员提出:“与时俱进站排头,团结协调作表率”。即“勤奋工作,作社区工作人员的表率;发挥作用,作党员的表率;创先争优,作同行的表率”的工作原则。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作为社区党总支委员,在工作中要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以强烈的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来创先争优。为人表率,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去感召大家、影响大家,凝聚大家。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提高社区的凝聚力。

三、要努力强化社区服务功能

社区工作综合性强,涉及到党务、行政、财务、统计、双拥、老年工作等方方面面,工作效率的高低和服务质量的优劣,从某种程度上将对社区的形象造成影响。这就要求我们社区工作者加强理论学习,了解、掌握专业知识,以便向居民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同时,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的疾苦,把居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焦点及时向上反馈,并作为社区制定工作预案的依据。

三、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社区工作的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广阔,因此,对社区工作者的能力要求更高。从近几年的社区干部录用制度可以看出,每个社区干部都是经过党委、政府的深思熟虑、层层选拔,都具有不低的学历,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区工作者,要想做好社区工作仅凭学历是不够的,而应该以科学的发展观看问题,锐意进取,与时俱进。

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学习政策法规,学习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丰富自己的精神内涵,逐步完善自己的行为规范。

其次,要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树立谦虚谨慎、不耻下问的工作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实际工作中,居民不仅是我的服务对象,更是我的良师益友,我作为一名社区干部,应深入社区、贴近群众、以民为师,理论联系实际,养成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学以致用的工作作风;同时,要向身边的同事学习,重握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使自己不断成长、进步。

再就是,在日常工作中多自我批评,学会“回头看”。现实工作中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和不足,有了问题就要勇于面对,不能应噎废食,要时刻剖析自己、勉励自己、充实自己。

浅析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人民调解工作 篇10

一、坚持“一个原则”。调解民事纠纷的范围一般包括婚姻、家庭、继承、抚养、赡养、邻里关系、债务、农业承包及劳务合同等,在农村主要是家庭、赡养、邻里关系、农业承包合同的矛盾纠纷。警官在做调解工作时要坚持“合理合法、公平公正、事实清楚、及时灵活”的原则。合理合法就是要站在双方当事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既要合符乎情理,又要以法律为准绳,严格执法;公平公正就是处理问题一视同仁,不偏向某一方,一碗水端平;事实清楚就是要以事实为依据,全面真实地查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情节、动机、原因等,掌握确凿证据;及时灵活就是针对不同的纠纷,要采取不同的调解方式,根据当事人的性格特点、脾气、文化程度等选择合适的地点、场所,做到快调解、快处理,避免引发其它矛盾。

二、找准“两个结点”。一是找准矛盾的焦点。对发生的矛盾纠纷,要在全面调查了解事件经过的基础上,从中发现主要矛盾点,通过说服教育,引导当事人多从自身查原因,使矛盾双方认识到个人存在的问题,从而相互谅解,达成调解协议。二是找准法与情的结合点。

充分发挥法律与道德规范的双重作用,如婚姻家庭类纠纷,在法制教育的同时,重点进行家庭道德教育;对债权债务类纠纷,着重进行公平公正教育和法律义务教育。

四、把握“三个环节”。一是把握调解工作的规范环节。做调解工作,不能一味的讨好双方,说软话、和稀泥,也不能高高在上、以权压人。要始终保持中立态度,依法公正地做工作,充分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同时语言要文明、举止要得体。对涉及实物纠纷的,在口头调解达成协议之后,要协调村委或司法部门尽快提供书面意见书;对不属于调解范畴的案件,一定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避免出现乱调解、乱作为的现象。二是把握调解工作的细小环节。在调解工作中要注意细小的举动,往往细小的举动能反映出双方真实的态度和意愿,要留心观察,不放过任何一次调解的机会。三是把握调解工作的善后环节。村民之间矛盾纠纷的产生与村民的个人素质、文化程度和脾气性格紧密相关。有的矛盾调解之后反复性比较大,这就要求在调解工作结束后,继续加强疏导教育,对发生矛盾的村民多走访、多宣传、多了解,从根本上防止矛盾的反弹。

五、运用“四个方法”。一是隔离法。在调解过程中,由于双方当事人的情绪都比较激动,要想办法把双方当事人隔离开,使双方暂时脱离接触,避免受到来自对方的直接刺激。让当事者首先冷静下来,对双方进行有关的法律、公德教育,继而能够理智地分析和面对眼前的问题。与此同时,则通过各个劝说的方法,使双方逐步缩小意见差

浅析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人民调解工作 篇11

关键词:司法体制改革;思想政治建设;检察队伍

一、检察改革中加强检察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1.有利于促进司法体制改革的顺利完成

司改中,检察官员额制和去行政化的确立,导致部分干警面临自身利益的损失,原来是检察官的可能因为员额制的限制而无法担任主任检察官,原来是科长的可能会失去行政职务,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服从大局,合理对待个人得失,为检察体制改革的顺利完成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有利于打造一支公道正派、廉洁从检的检察队伍

反腐新常态下,检察干警工作在反腐第一线,是反腐战线上的尖兵,更是反腐工作的忠实执行者。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能不断增强检察干警的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促使其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使命,严格遵守办案纪律,守住底线,不踩红线,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打造人民满意的检察队伍。

二、当前检察机关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工作只注重关键少数

当前检察机关思想政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只注重抓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而不注重抓普通干警的思想政治工作。平时组织学习,只注重督查领导干部的学习情况,不注重了解普通干警的学习情况,导致了其思想上的不重视,工作纪律松懈。

2.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有效的细化考核方式,学习流于形式

思想政治工作比较抽象,和其他检察业务工作不一样,它不能通过明确的量化指标来检验学习成果,导致学习教育活动一抓就紧,一放就松,形成了虽然思想政治工作一直在抓,却抓不出实际成效的怪圈。

3.思想政治工作人力匮乏

基层检察机关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依靠的是政治部,但检察机关政工部门往往面临着任务繁重和人员紧张的双重压力。以来凤县院为例,政治处仅有4人,其中1人为政治处主任,2人为新招录干警,1人为聘用工,他们不仅要完成上级院交办的有关组织、人事、宣传等多项事务,同时又与本级党委、政府等机关团体有业务联系,任务繁重,对思想政治工作明显心有余而力不足。

4.思想政治工作形式死板,缺乏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普遍是通过学习与谈话两种方式进行的。集中学习时,部分干警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深刻,导致学习效果平平;党组成员与干警单独谈话时,往往方法简单,形式死板,内容粗犷,不注重抓个体平时工作中的思想倾向,导致干警更加不重视甚至是反感思想政治工作。

三、做好当前检察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1.细化思想政治工作考核方案,强化督查,注重学习实效

一是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考核制度。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根据各部门实际情况实行差异化考核,例如针对政工部门注重活动实效的整体情况考核;针对业务部门,注重考核办案过程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二是要抓好督查方式。纪检组要将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有机结合起来,更加注重突击检查,抓细抓实,真正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三是要同时抓好“关键少数”和“普遍多数”。抓好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学习情况,能有效发挥领导带学的示范作用,引领整支队伍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抓好全体干警的思想工作,能打造一支人民信赖的检察队伍,促进全院上下走的更远。

2.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形成工作合力,破解政工部门人力短缺问题

一是建立党组合力抓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要强化检察长是第一责任人,其他领导成员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二是各部门协作抓实。将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到部门,由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定期分析本部门干警思想动态,了解掌握队伍中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及时进行教育,扼杀苗头。三是优化政工部门人员结构。选派服务意识强、业务精、经验丰富的同志,充实到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加强政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四是加强与大学院校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不定期邀请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资深教授来领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坚定政治信仰。

3.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学习方式,激发学习主动性

一是要注重个体差异性分类教学。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多和干警谈心、交心,了解其思想动态,关注干警的心理和情感需要,针对干警不同需要进行分类指导,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二是要多途径探索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干警学习兴趣。思想政治工作是件严肃的事情,但是开展工作的方式是灵活多变的,在传统集中学习与谈话的模式下,多开发展一些文化娱乐活动来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化。三是要与时俱进,积极运用“互联网+检察”平台,拓宽学习交流渠道。加强对检察专网的运用,开辟“政工信箱”、“理论学习”等网上政工园地,为干警提供学知识、受教育和交心谈心的空间,缩短思想政治工作的时空距离,做到线上线下两手抓思想政治工作。

4.加强检察文化建设,打造廉政队伍

一是以先进典型激发广大干警创先争优意识。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干警身上的优点,进行宣传和表扬,激发干警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热情。二是以必要的警示教育警醒大家时刻牢记服务宗旨。选择反面典型事例开展警示教育,帮助干警深刻剖析反面典型的危害、成因,使之从中得到教训,深化拒腐防变意识。三是延伸教育阵线。要将廉政文化建设延伸到八小时工作外,以严为标,以慎为尺,纯洁干警生活圈、朋友圈,争做清正廉洁检察干警。

参考文献: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高检发[2000]14号.

[2]王少峰.《切实做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正义网,2015.05.27.

[3]郝志宏.《新时期下加强检察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思考》,方圆法治网,2014.06.19.

作者简介:

上一篇:参观世博会作文500字下一篇:中秋活动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