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产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2024-08-08

优化产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精选9篇)

优化产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篇1

优化产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乌苏市委党校 刘宪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的首要工作。

近年来,尽管乌苏市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农产品的产量逐年提高,但由于受国际国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主要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或下跌,农民增产但增收缓慢。农民增收已成为牵动乌苏市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对于解决当前农业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增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存在问题和面临的机遇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农产品品质、特色产品、绿色环保产品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这几年一些有进取心、有头脑、有知识的农民,通过各种方式引进一些农作物新品种及新畜种,但成功的少失败的多。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非常艰巨。如何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对我们充分把握未来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与时俱进,适应农村经济的新变化,引导农村经济向健康文明有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农业生产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乌苏市新农村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用水矛盾日益突出,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投入积极性不高,农民群体年年上访;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基层文化阵地建设落后;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部分村级班子战斗力不强。这些因素已成为乌苏市新农村建设的桎梏点,在农村经济生活上的直观反应就是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成为当前尤为迫切的任务。

近年来,乌苏市按照“突出特色抓产业、围绕市场调结构、依靠科技创品牌、改善设施促增收”的思路,依托各具特色的地理环境和不同的产业基础,引导农牧民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形成以“四区一线”为主的区域化产业布局,从更高的层面对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进行了部署,惠农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整个农村经济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这为乌苏市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和农村经济实力提供了政策机遇。

二、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一)强化领导,加大力度,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领导,具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正确导向。要通过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确定发展重点,提出配套措施。各地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确定主攻方向,选准切入点。规划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要把做强传统产业、做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作为规划的灵魂。第二,要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要用政策手段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资金、信贷等的支持力度。要研究制定支持农业产业化的人才政策,吸引和鼓励有才能、有志向的专家、能人到农业产业化战场上建功立业。第三,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村经济的一项中心工作,用农业产业化统领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要建立领导包项目责任制、工作落实问责制,切实加强考核。第四,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软环境建设。要把提升服务水平和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创造优良环境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永恒主题。各级经济主管部门要牢固树立一切服从于、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大局意识,要转移视角,多关注基层,多支持企业,真正为基层、为企业办好事、办实事。

(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加快推进农业结构、农业增长方式、农民收入形式的转变,对于特色农产品要进行技术升级,质量升级和档次升级。对于大宗农产品要进行就地转化,进行深加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实现加工升值,形成可持续发展。

1、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为农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行业协会、产业协会,进行全方位服务,保护农牧民利益,加快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农业产业化水平,扶持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广开农民转移就业途径,使农民收入多元化。

2、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农副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链条延伸的最高层次,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牵动全局的作用。首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初级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其次,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的困难,而且可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增强农业竞争力,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

3、大力发展畜牧业。我国加入世留组织后,畜产品迎来了更广阔的国内外市场,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需求愈来愈大,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肉类价格均低于国际市场,加入WTO后,价格优势更加明显,使我区畜产品具有较强的优势,从而保证了畜产品将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从一定角度看,畜牧业是种植业的后续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就必须扩大饲草

料的种植面积,它将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杠杆,促进种植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培植龙头企业,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经分析发达地区重点产业发展,可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竞争力的高低除了要有特色产品以外,是否能增收增效,关键是产品产业链的长短;是否能实现品牌产品的深加工;是否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增值。因此我们必须走融合经济的路子,通过引进资金技术市场整合发展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有一定市场开拓能力的龙头企业,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链,把特色农产品、大宗农产品进行深加工,转化增值,形成经济优势,解决农牧民增产增收。

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加工工业化。只有实施了工业化,农产品的保鲜增值,高效运输及深加工才有依托,才能突破时间、空间的束缚,形成最终消费,增加国民经济总量,形式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的产业链。

由于我们新疆远离内地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和工业生产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少,人流物流都十分有限。因此应首先考虑将大宗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实现工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好龙头企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龙头企业已成为带动一方生产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吸纳先进生产要素、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它可有效地解决分散经营的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同时又是顺应农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一种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的好形式。我认为,目前应把兴建龙头企业摆在与发展农牧业生产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首先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外宣力度,把乌苏的资源优势宣传出去,让外界了解乌苏,为吸引资金奠定基础。其次,要牢固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的思想。尽可能地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出击吸引外地客商来乌苏建厂,从而推动我市产业化进程。

(四)加强培训,建设一支适应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要求的人才队伍。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乡、村干部和龙头企业法定代表人以及农民素质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关键,没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想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那只能是纸上谈兵。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必须做好培训工作。一是要充分利用党校教育资源,常年开办乡村干部进修班,进行认真培训,重点传授市场经济理论、政策法规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同时采取走出去参观、调研的办法,学习过去与乌苏市经济基础相类似,通过近几年努力现在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好经验和做法,激发乡村干部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二是各级经济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乌苏市各类企业的法人到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办法的企业参观学习,或采取开座谈会的形式请他们现身说法,使乌苏市的企业家借鉴他们的先进

经验,以提高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各级涉农部门和科研单位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定期组织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到农村传授科学技术。使尽可能多的农民接受培训,掌握1—2门农业实用新技术,使每户农民都能有一名熟悉自家致富项目所涉及科技知识的明白人。

优化产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篇2

一、“三农”政策贯彻落实发展了农业产业, 提高了农民收入

在“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政策的有力推动下, 甘肃各地农业产业发展迅速。

临夏州从民族地区资源禀赋和生态特点出发, 围绕市场, 帮助调整种养结构, 发展特色产业项目, 帮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和政县松鸣镇桦林村发挥资源优势搞起了两个合作社——甜玉米和养殖合作社, 担任负责人的马胜荣2014年出栏西蒙达尔牛30多只, 收入10多万元;流转土地种植甜玉米460亩, 利润达到20多万元。同时, 村里成立了村级产业互助社, 双联单位帮扶注入资金, 入股的村民即可贷到产业发展资金。临夏县何王村, 则根据当地气候特点, 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 种植核桃树、枣树、啤特果合计4万多株, 栽种速生柳, 美化乡村道路;养殖户建成专业养殖场3座;村里还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投资5万元兴建何王村布鞋加工厂, 为村内剩余劳动力提供致富新渠道。

定西市安定区积极探索, 采取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延伸产业链条等措施, 保障农民丰产增收。2014年, 安定区采取流转土地的办法, 使闲散土地向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集中, 全区共流转土地30.97万亩, 其中流转土地种植马铃薯7.7万亩。甘肃巨鹏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 通过土地订单方式, 按照政府规划、企业供种、群众种植、订单收购的办法, 在安定区石峡湾乡规划建成3000亩新大坪一级种扩繁基地, 涉及6个村17个社275户农户。2013年, 农民强彩霞采用全程机械覆膜、机械耕作、专业化防治的标准化种植技术, 种植的200亩黑膜全覆盖马铃薯收入20多万元, 合作社会员户均收入2万元以上, 增收5000多元。安定区还引导龙头企业、协会会员、贩运大户等积极参与贮藏设施建设, 目前全区总贮藏能力达74万吨以上。“恒温库+贮藏库+窑窖群+千家万户”的贮藏体系, 提高了马铃薯种薯贮藏安全及鲜薯贮藏水平, 有效发挥了贮藏设施淡贮旺销、均衡供应、稳定价格、促农增收的作用。在营销方面, 安定区按照“区有中心市场、乡镇有初级市场、村有收购网点”的要求, 建立综合交易中心1个、骨干市场78个、收购网点304个。先后在广东、上海、成都等地建立52个直销窗口, 年外售鲜薯50万吨以上。同时, 积极探索电子商务、期货市场、农超对接等方式, 实现传统销售向现代销售转变, 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 实现产业链上各大利益主体的“多赢”。

国家实施的取消农业税、农民种粮发补贴、养牛养羊发补贴、退耕还林发补贴、联村联户等等, 多种形式的补贴政策、扶助政策不仅提高了农民种粮、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 而且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收入由2004年的2599元, 增加到2012年的4507元。根据国家统计局兰州市调查队的统计:2014年兰州市一体化住户农民人均纯收入8067元, 增速是上一年的13.4%。兰州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有6个:一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收入从2014年1月开始每人由上年的每月55元、60元, 增加到每月80元、85元;二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15%, 从101元/月提到116元/月, 农村分散供养的五保户生活补贴增长16%, 人均增加450元。三是新增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 每人每月领648元。四是各种政策性的补贴发放到位。其中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共计10954万元, 农作物良种补贴共计1192万元, 农机具购置补贴共计1490万元, 农机燃油补贴667.245万元,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共计3713万元以及其他补贴整体发放到位;五是为农村调查户兑现了2014年全年的调查补贴, 户均1200元;六是兰州市今年的高原夏菜面积93.77万亩, 同比增加5.28万亩, 同比增长5.97%。上述六个方面的收入增长, 都直接或间接得益于国家的“三农”政策。2014年,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36元, 比上一年增长12.3%。

2014年, 通渭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341.7元、增长14.6%, 增速居定西市第一, 3个乡镇40个村整体脱贫, 减少贫困人口27008人。这与甘肃省在2012年开始实施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政策密不可分。通渭县马营镇华川村在“双联”政策扶持下, 按照“‘协会+企业+农户’‘协会+科研院所+农户’助推产业发展”要求, 走协会牵头、企业运作、科研院所助力、群众参与、“联姻”发展的路子, 在帮扶干部的精心帮扶下, 先后组建马铃薯良种繁育协会、肉牛养殖协会和苗木繁育协会, 吸纳全村287户农户加入协会, 实现了贫困户全覆盖。同时, 全村外引企业、内联农户, 先后引进了多家龙头企业, 助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通渭县马营镇油坊村村民张吉汉是精准扶贫的受益者。张吉汉因在外打工落下腰疼病, 加上孩子在外上学花费大, 村民们“评选”他为因病因学致贫的贫困户。张吉汉在驻村干部和双联干部的帮助下, 开起了油磨坊, 生意好, 家庭收入有了保障。

平凉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甘肃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质增效五年行动计划 (2012-2016年) 》, 双联行动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核心任务, 立足贫困村户发展实际, 从帮助群众理思路、调结构、兴产业入手, 采取帮助联系户多栽一亩果、多养一头牛、多种一棚菜、多输转一名劳务、多学一门技术“五个一”措施, 大力发展富民增收产业, 双联行动助农增收的效果显著。通过3年努力, 全市农业增加值净增28亿元, 年均增长7.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95元, 年均增长14.6%, 是历史上增长最快时期, 贫困乡村农民收入增速普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0.18万人, 贫困面由2011年的41.54%下降到2014年底的20.7%。

二、“三农”政策促进了农村交通和水利设施建设

得益于甘肃省实施的“双联”行动, 曾经是交通不畅、信息闭塞, “吃饭靠小麦, 用钱靠洋芋”的山区贫困村———平凉市庄浪县南湖镇石阳村, 在3年时间里, 实现了华丽蜕变, 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2014年, 石阳村人均收入4178元, 比2011年的2338元增长79%。不仅村庄美了, 村民富了, 而且交通也发达了。在双联工作组的协调推动下, 通过整合各方面的资金, 解决了沿途5个乡镇26个村152个社4万多人的行路和运输难题。同时, 修建的2座便民桥、21.1公里河堤和6公里南川硬化路, 把周边的石峡、高房、李庄3村联结在了一起, 共同打造美丽乡村。

2013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 要“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甘肃省交通运输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甘肃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 发挥双联行动对“三农”工作的助推作用, 突出交通扶贫攻坚, 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向民族地区倾斜, 乡村民生基础设施项目得到了新的发展。至2014年, 建制村通畅率甘南州为78.9%, 临夏州为84.3%, 均远远高于全省68%的平均水平。同时, 还确定临夏州东乡县、甘南州临潭县为全省交通扶贫攻坚农村公路通畅工程省级示范县。2012年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共计安排临潭县实施农村公路9项58.4公里, 补助资金2660万元。2013年共计安排实施农村公路建制村通畅工程29项62公里, 补助资金3100万元。2014共计安排实施农村公路建制村通畅工程9项35.8公里, 补助资金1790万元。2014年底, 临潭县建制村通畅率已达到100%, 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出行难问题。得益于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甘肃农田水利事业有了长足发展。2013年, 全省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 新修梯田153万亩,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45平方公里, 新增农村水电装机20万千瓦。

三、“三农”政策促进了甘肃农村金融事业全面发展

201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 要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甘肃省分行积极贯彻中央关于加快“三农”发展的方针、政策, 认真落实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采取提高单户授信额度, 灵活调整担保方式, 延长贷款期限等差异化信贷政策, 充分满足农户及涉农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特点, 大力倡导“阳光信贷”, 降低融资成本, 有效破解了农户和涉农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截至2014年10月末, 全行各项涉农贷款余额124.55亿元, 占全部贷款的65.1%。开办再就业小额担保贴息贷款业务, 为农村妇女、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 还开办了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小额贴息贷款、定西马铃薯收购加工、陇南中药材花椒收购、陇东苹果收购等特色小额贷款业务, 以及小企业担保贷款和小微企业互惠贷, 贷款额度更高、贷款期限更长、还款方式更加灵活。邮储银行静宁县支行立足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创新开展“苹果特色产业金融中心”建设, 借助苹果特色产业声誉, 推出了信贷融资、现金管理两大苹果产业特色金融服务, 涉及苹果特色小额贷款、金果小微企业贷款、果农特色理财计划和果商专享资金结算等4个主流特色产品。通过全方位的银地品牌对接、高密集的服务宣传, 有效地促进了邮储银行金融产品与苹果特色产业的融合, 提升了特色金融产品的认知度和美誉度。据资料显示, 在2011年至2013年期间, 邮储银行静宁县支行连续三年被静宁县委、县政府授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4年静宁县支行累计发放各类贷款2.56亿元, 其中涉果贷款达到80%以上, 惠及果农1100余户, 支持涉果小微企业及果商70余家, 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民生发展, 凸显了特色产业与银行发展的“多赢”效果。

中国建设银行甘肃省分行从甘肃农业大省实际出发, 积极调整信贷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服务模式, 创新推出了“农耕文明”涉农个人贷款产品。自2011年来, “农耕文明”贷款累计投放84亿。“农耕文明”贷款主要依托“公司+农户”这种信用担保体制的运行模式, 解决农户和农业方面集体土地、流转土地、承包土地、农民个人资产无法抵押的问题。“农耕文明”贷款产品符合甘肃省新农村建设和特色农牧产业发展实际, 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市场的资金短缺问题, 也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发展特色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 篇3

一、走特色精品之路,选准项目

盲目上项目是很多地方经济发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选择适合本区域气候、地域特征的致富项目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中之重。通化县富江乡针对该乡山林资源匮乏,人参产业下滑的情况,村党支部为解决农民致富难的问题,多方外出考察,发现中小药材细辛市场前景很好,便在村集体的参后地发展林间细辛种植。杨金祥、刘胜武等人靠种植细辛成为远近闻名的“百万户”。几年来,在党支部的带动下,全村种植细辛的农户发展到156户,成立细辛种植联合体5个,细辛示范园区3个,发展细辛达25000帘,总产值750余万元,这一产业已逐渐发展成为本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二、加强引导,做大特色产业

通化县兴林镇兴华村始终以木椴木耳闻名于周围市、县,但近年来,

林业资源的紧张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特别是国家天然林保护政策实施后,种植木椴木耳的原材料枝丫柴严重缺乏,给木椴木耳的发展带来严格限制。为了不使曾经远近闻名的木耳村因为林业资源的保护而“销声匿迹”,做大做强“木耳产业”,使“木耳产业”真正成为兴华村农民的支柱产业,党支部经过深思熟虑,把目光放在了外地,时刻注意收集有关木耳种植和栽培的信息。功夫不负有心人,兴华村党支部了解到蛟河进行吊袋木耳种植有较大突破后,便组织人到蛟河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并多次跑县内外木村加工企业,联系订购生产袋装木耳的原材料——锯末子,回来后进行试验并取得成功。由于吊袋木耳的场地要求较高,通过学习又成功地将地栽木耳引入兴华村。到现在兴华村已有20多户搞起了地栽木耳,总量达30万袋,总产值可达30万元。

三、规模生产,做强龙头产业

通化县果松镇先锋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为重点,以产业强村、产业富民为首要突破口,以西瓜种植为龙头产业,大力发展西瓜种植这一高效富民产业。先锋村在2000年末,仅有100亩左右种植西瓜。村两委通过市场分析与调查,结合有“历史没规模的特点”,组织部分农户到外地培训、考察,使村民坚定了信心,看到了发展前景。同时寻得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对外宣传,对内引导,截止2006年末,全村已有170户,990亩地种植西瓜形成了规模化种植。

西瓜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村民的增收,每亩可使农民纯增收2000元,为提升西瓜品牌效应,今年,先锋村成立西瓜协会,组织种植户参加培训,选好、种好地,用先进的技术做好品牌。同时,村委会拿出部分资金为村民解决购种、买药的困难。村民逐步走向富裕,使村民有事可干,精神也充实起来,一股文明新风正扑面而来。

优化产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篇4

日前,在漳平市永福镇西山花卉专业合作社,笔者看到,花卉大户陈金才正在指导工人盆景杜鹃的栽培技术。“合作社 作为实施省级现代花卉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的承担单位,我们更加精心钻研‘传统盆景造型技艺引入盆栽杜鹃花种植’这一技术,一到花卉销售旺季供不应求。”陈金 才自豪地告诉笔者。该专业合作社共有会员86人,种植各式花卉苗木年产值近4000万元。

2010至2012年间,花木网站了解到在福建省财政厅、林业厅的支持下,漳平市实施了福建省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改善了该市花卉业生产设施水平,提高了花卉产品质量,带动了花卉苗木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项目区的农民收入。

积淀:花卉发展地利人和

漳平市花、茶、画“三乡文化”特色鲜明,花乡与旅游联结度紧密,花木产业发展氛围浓厚。本地花农自觉自发经营 产业早成传统,在品种、规模、技术等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上旅外花农众多,依托花卉协会、杜鹃花行业协会等民间团体组织,市场信息品牌优势明显,市 场份额、科技创新和品牌提升等空间不断扩大。同时着力培养和壮大了一批“留得住、走得出”的花卉科研、生产、营销、管理人才队伍,建立并完善集种植、营 销、物流于一体,遍布全国各地的营销网络,提供了可靠的人力保障。多年的积淀,造就了如今漳平丰富的花卉品种:现有花卉苗木种植品种有盆栽杜鹃花、君子 兰、兰花、红掌、凤梨、茶花、桂花、红豆杉等近百种,去年以来组织开发了野生观赏植物竹柏、映山红两个品种;其中盆栽杜鹃花是漳平花卉产业的拳头产品,年 产量1200万盆,产值2.06亿元,是全国最大的盆栽杜鹃花产地。漳平市率先起草制订并通过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盆栽杜鹃花标准。

发力:现代花卉产业飞速发展

福建省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实施前,永福镇作为全省乃至全国著名的花卉产区,花卉苗木产业存在着产业 化程度较低、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特别是生产设施较为落后,基本是竹木棚或简易的钢管单拱小棚,环境调节能力不足,所生产的花卉产品质量不高,产业应对不 良气候的能力较弱,严重影响花卉苗木产品的质量。项目实施后,随着第一批花卉钢架大棚的投入使用,生产条件的改善,带来了产品质量的提升。三年来,永福镇 共建设花卉温室100余亩,连栋花卉钢架大棚近2000亩,大大提升了当地花卉苗木产业的生产设施水平,增加了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项目的示范与带动下,漳平市花卉苗木产业飞速发展,三年间,全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从1.35万亩增长到 4.67万亩;年产值更是从不足2亿元增长到10.2亿元,增长了5倍。永福镇西山花卉专业合作社增加花卉年产量150万盆,年产值增长2000多万元,合作社成员的人均年收入从2009年的1.35万元增长到2012年的2.8万元,效益显著。

拓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还推动了全市运输、农资等行业的形成与发展。永福镇现有农资经营商店53家,每年与花卉 业有关的营业额达1.18亿元;当地现有专业运输车队及货运公司11家,年营业额7500万元;永福镇现有从事花卉苗木产业的外来务工人员3000多人,加上临时用工,当地花卉苗木产业的人员年工资就达1亿多元。花卉苗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 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发展林业增加农民收入 篇5

(2012年4月13日)

蒙城县林业局

近年来,我县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全县林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木材加工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为我县加快农村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找到了新的途径。现将有关情况回报如下:

一、林木资源总体状况

㈠林木资源蓄积情况

目前,我县有林地面积55.7万亩,林木绿化率20.81%,活立木蓄积量241.20万米3,林木资源年生长量约26万米3,年采伐量约20万米3,林木资源消长趋势呈良性循环状态。

㈡林木资源年供应量

目前,全县林木资源年采伐量约20万米3,年产商品材约12万米3(按60%出材率计算),小径材、残次材约4万米3,枝丫材约4万米3。另外,林木修枝生产枝丫材约7.5万米3,林木加工过程中产生边角废料约1万米3。

㈢木材交易市场

全县有86家木材交易市场,19个乡镇(场、办事处、工业园区)1

均有分布,其中,日交易量在25米3以上的约有8家(常兴、白杨、三义、双涧、柳林、辛集各1家,岳坊2家);日交易量在15-25米3的约有10家;日交易量在5-15米3的约有15家;日交易量在5米以下的约有53家。随着木材市场的活跃,全县从事木材交易的经纪3

人及服务人员发展到近千人。

二、木材加工业不断发展壮大

2002年以前,我县胶合板加工业是一空白。2003年以后,我县木材加工业开始起步,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目前,全县已建成投产的木材加工企业有:年产8-10万米3中高密度纤维板厂1家(安徽全森木业);胶合板厂13家(蒙良木业、徐氏人造板厂、振发木业、源森木业、永昌木业、森源木业、双峰木业、双强木业、华良木业、佳林木业、信德木业、红金龙木业、桦林木业等);以生产自用缝纫机台板为主的纤维板厂1家(家俱二厂)。

全县建成投产的14家多层板加工企业共有31条生产线,有热压机296片,日产量1.32万张,约660米3;每年按300天生产计算,年产量396万张,约19.8万米3。就建筑模板生产来讲,其总体规模在我省淮北地区,我县已基本形成了生产基地。全县胶合板加工企业年产值约3亿元,利润约2000万元。同时可安排3000人就业。

与胶合板生产相关联的单板旋切机,目前全县有141台,其中,无卡旋切机122台,有卡旋切机19台,平均每台旋切机年加工木材约800米3,总体加工能力约为11万米3。全县板皮加工企业年产值

约1亿元,利润约1000万元。同时可安排9000人左右就业。

在调研中了解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山东临沂、江苏邳州、浙江南浔等多数板材企业产品大多销往国外市场,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销售市场在不断萎缩,出口受挫,以致部分企业处于停产歇业或半停产状态。而通过对我县木材加工企业的调查发现,与去年上半年相比,我县板材企业生产和销售整体运行基本平稳,个别企业还稳中求进,如蒙良木业等。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产品均在国内销售,国外市场的变化对企业的供求关系没有影响;二是目前我省正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从集镇到农村,居民建设楼房对建筑模板的需求在不断增长,成为企业产品潜在的需求市场;三是我县企业产品多半是建筑模板,其总体规模已基本形成了生产基地,其产品在我省乃至周边省份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并稳定地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三、种苗花卉业快速起步

为进一步完善我县的林业产业体系,特别是针对当前需求不断扩大的林木种苗花卉市场,我县从近两年开始,集中精力,把苗木花卉业作为一项重点来抓,把过去分散零星的育苗户引导做大做强,并积极招商引资,从合肥和江苏、浙江等地引进资金、技术、人才与本地嫁接,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到2011年底,全县已建成林木种苗花卉生产基地5000亩以上。如我县育苗专业户丁延奎,三十年时间内,育苗面积一直停留在20亩左右,规模太小,形不成优势,去年秋流转了漆园办事处城北村土地

1100亩,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完成苗木花卉基地建设,目前已栽植各类苗木花卉600亩,开局良好。蒙城县三义镇从浙江萧山引资,花木专业合作社已发展1000亩余,等等。不完全统计,全县年生产苗木约100万株,花卉近30万株(盆),全年林木种苗花卉业产值0.6亿元以上。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植树造林上,认识不到位、树种单

一、效益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在木材加工的环节上,存在着加工能力弱、管理水平不高、布局比较分散的问题。三是在林木资源管理上,乱砍滥伐、无证运输的现象时有发生,管理的压力在不断加大

五、今后的工作思路

一是坚持不懈地抓好植树造林,增加木材加工业发展后劲。植树造林与木材加工是林业产业发展的两个关键环节,要发展林业产业,首先要抓好植树造林。因此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工作,引导农民统筹栽植与管理、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克服传统的、落后的林木栽植观念,进一步增加林木蓄积量,提高林木的出材率及出材等级,解决林地单位面积效益偏低的问题。

二是进一步明确木材加工业发展方向。目前,我县木材加工业生产的产品大都是胶合板的低端产品—建筑模板,今后,我县木材加工业发展的重点应放在增加人造板材的品种,提高产品档次上来。生产多种规格的高档优质板材,如装饰板、出口模板、刨花板、细木工板、高密度纤维板等;利用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等初级加工产品,进

一步加工生产地板、家俱、工艺品等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使我们的产品走向全国甚至走出国门。另外还要加强招商引资,把招商重点放在消耗大径材的胶合板企业上。充分利用我县资源优势,引进消耗大径材的胶合板加工企业,减少我县16 cm以上大径材、优质材的流失,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三是适时组建木材加工业协会。通过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的双重手段进一步规范企业市场行为,通过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解决行业摩擦、明确行业方向,引导、鼓励企业加强联合,以做大木材加工业为目标,展开合理、有序竞争,通过协会的建立与发展,实现企业间的信息共享、优势互补,逐步形成具有生命力的产业链,实施品牌战略,达到规模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篇6

刘福垣

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二律背反的难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再次扩大,已成为内需不足、外向度高的重要原因。再不采取措施提高农民收入,城市工人失业将继续增多,国内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上也将更加被动;如果我们真有本事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别,其后果是使农业小生产方式凝固化,延缓城市化进程,使国民经济主要矛盾逆转。其实,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城市化滞后的必然反映,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城市化的动力。因此,要破解这个二律背反的难题,必须跳出三农论三农,对整个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适应性调整和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把增加农民收入和城市化结合起来,使农民收入提高不产生逆调节效应。

盘活城市土地资产

今后城市建设用地应该停止批租,改收年租,降低用地成本。把土地经营权留在政府手里,保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带来的级差地租归全民所有,用地租办几件大事。

国有资产必须有偿使用。任何单位、个人占地必须交租。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明确地租范畴是国有土地资产保值增殖的战略措施。目前城市建成区的土地几乎是无偿使用,随着城市扩容,城市经济发社会进步的成果,通过级差地租的形式大多转归集团和个人物质利益。这是一笔相当大的国有资产流失,是少数人对大多数人的剥夺。市场经济要求全要素核算,党、政、事、企各类单位团体和个人占用土地必须交租,地租是单位经费和企业成本的组成部分,必须明确这一核算内容。

当前社会保障、保险基金缺口很大,实际上是因观念误区记错了帐号。包括土地资产在内的全部国有资产,就是全中国人民安身立命的社会保障、保险基金。只要理顺产权关系、分配关系,明确地租范畴,政府行使社会保障功能的全部费用都可以解决。

鉴于目前国拨、批租两种产权体制并存,建议采取把级差地租变为土地占用税的形式征收,适当提高税率。对全国668个城市建成区的土地,每年平均每平米增收2角钱地税,一年可筹集2800亿元以上的资金。用这笔国有资产收入当前可办几件大事,并逐步取代国债。例如:

用500亿补充城市当年社会保障基金;

用300亿补交举家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基金;

用1000亿加速中小城市扩容和政府廉租房建设;

用500亿把不利于人类生存、人和自然矛盾尖锐地区的居民移到中等城市;

用500亿投资万人以上居民点的教育事业。真正落实9年义务教育,扩大高校招生。

这2800亿地税的征收,肯定加大企业成本、机关、事业单位的负担,但理顺了产权分配关系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如能按上述方向投入,必将对内需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自己有钱何必举债。以租税代替国债,既实现自己应有的权利,又保证了财政安全。土地低租低税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在国内是多数人向少数占地多的人让利,在国际上是我们通过出口产品向外国消费者和政府让利让税。为了启动某项战略,有目标的让利,是必要的,但不能笼统地过分地让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全要素核算的程度应该逐步提高,让也让到明处。提高土地租税,哪怕提得再低,也必然触动既得利益结构,但目前已到了不动存量结构,改革迈不动步的时候了,必须痛下决心触动不合理的既得利益,否则为了少数人的利益,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影响发展的大局。

禁止并清理用国有资金超前建设

把超过当前国民经济发展度,超过为纳税人服务需要,超过企业经营需要的部分楼、堂、馆、所剥离出来,划归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把这部分资产变现,用于回收已批租出去的城市建成区土地的经营权。改批租为年租,从而大幅度降低城市住宅价格,大幅度降低房租,降低城市化的门槛。这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跨过住的阶段具有战略意义;对化农民为市民,加速城市化,提高包括现有农民在内的全体公民的收入水平更是立竿见影。

清理的主要对象是银行。从遍布全国大大小小城市的金融大厦来看,我国俨如一个金融强国。该行业的业绩和巍峨壮观的高楼是多么的不相称。全行业亏损,亏在哪里?就亏在这些堂皇的建筑上,就亏在这些摆花架子的人身上。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必须痛下决心理顺财产分配关系。

全国各级城市暂缓率先现代化,停止制造城市盆景的任何超前建设。把非经济性投资转化为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消费基金,把最低生活保障线再提高200元左右。把美化城市的资金用于民生方面,让人民先得实惠。不解决三农问题,不实现城乡一体化、农业企业化,这种超前建设就应该冻结。当人民消费结构升级度过住宅关、教育关、社会保障关再

谈城市现代化问题。这恐怕是最快最有效的现代化战略。

现代化的目的是什么?是人的生活质量、精神素质的提高。这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目前9亿农民和城市产业工人这个大本收入增长缓慢,社会分化过大,黄、赌、毒、黑等负发展现象日益严重,却奢谈什么率先现代化,必然落入现代化陷阱。除非特别关税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是不能率先现代化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要素是流通的,城市政府执着于现代化指标,必然对要素流通采取种种限制措施。某些大城市对民工的歧视性政策,已使人们感到,这种决策是独善式的现代化,不合共产党宗旨,这样的现代化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我们的城市对农民设置种种障碍,怕城市病,想率先现代化,而我们浙江农民却在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城市里大显商业才干,加速外国城市化。这不值得我们反思吗?某些城市的人均GDP统计指标达到数千美圆,令人振奋。然而这些GDP是有户口的人自己创造的吗?那些数以百万计打工仔打工妹没有创造价值吗?创造GDP的人口都计入分母了吗?如果统计准确,某些城市人均GDP可能降为目前的一半还不到。

中国目前面对五化联珠的局面: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有人要顺向发展,有人要逆向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代表大多数人利益,必然是顺向发展,努力加速工业化、城市化,为市场化创造条件,为现代化准备坚实的基础,在此前提下全方位开放,跟上全球一体化的潮流。一个天体,如果没有自转,不仅当不了恒星、行星,连当卫星的资格都没有,必然落到其他星体上,粉身碎骨。一个大国,不紧跟国际潮流,就要落后,但不了解自己的国情,不保持自己的特色,不和潮流保持距离,干现阶段自己该干的事,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

农民问题实质是就业问题。我们的优势和劣势都在于我们还有3亿左右价格低廉、素质低下的城乡劳动力就业不足。资金、科技、劳动力三大要素的结合、替代是要讲机会成本的,不仅有经济成本,还有社会成本、政治成本、历史成本。资金、科技替代劳动力,对一个国家而言,是劳动力供给不足的时候。一个企业可以把剩余劳动力交给社会,一个独立的国家你交给谁?人不就业,再完善的社会保障,再高的社会福利,也会养出事来。现代化陷阱就是发展中国家盲目跟美国的风。美国不断放出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新经济、生物经济的令人着迷的风来。如果发展中国家把可以动员的财力、硬通货和吸引的外资都用于不断跟风,无异于用高密度资金、高科技排挤低素质劳动力,制造更多的失业人口贫穷人口。我们的财力应该七、三开。用七分的力量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就业问题、城市化问题、教育普及问题;用三分力量解决信息化问题、国际化问题。

农业企业应免征五年农业税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农户不是一般纳税人。中国封建社会征收赋税,一直以民众的财产特别是土地为依据。因此,一般而言,民佃不直接向国家缴赋税。民佃即无地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农民不是纳税人,地主是纳税人,实际上农民向地主交的地租是含税地租。只有官佃才按私租亩数向国家缴纳地租,赋税、地租也是合一的。不管民佃、官佃农民都不是纳税人,只是交租人。虽然负担都是农民的,但对国家而言,纳税人多少,单体规模大小,税收成本是不同的。

新中国成立后,消灭了地主、富农,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地租消亡了,农民成了土地税、产品税合一的农业税纳税人。在集体经济时期,没有农户,集体是农业税的纳税人。1981年全面实现大包干之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完全分离,农户成为经营实体,政府直接向农户征税。把农户当纳税人收税成本、社会成本都很高,成为农户负担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本应该由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法人代表当纳税人,农户承包费或地租内包括税。国家和农民少养税务人员,大大降低国家和农户的交易成本。

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农户平均规模只有8亩耕地,农业剩余很少,是一个生活生产统一体。在市场经济意义上,这种小农户缺乏生产性,自给自足、简单再生产是其基本特征。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月收入800元。绝大多数农民都不具备纳税人资格。以农户为纳税人,从理论到实践都有问题。

从农产品成本核算来考察,农产品的成本利润率是农、工、商、建、运、服各行业只最高的,扣除租、税、息之后,甚至还有超额利润。但纳税人是农户,不是农产品。农户作为一个核算主体,它一年耗费在农产品生产上的劳动量,全国劳均不足80天,大量活劳动对农产品生产是虚费的,但对农户经营成本来说是实实在在的支持。作为经营单位的所得税是剩余价值M的分割,是利润的社会扣除。农户的所谓纯收入V+M中M占的比重极小,扣出地租之后还常常出现负值。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农户都不宜当纳税人。农民目前已无税可纳了。农业劳动在现实的中国已不是简单劳动,而是相当复杂的劳动。同是一个人,在城市打工一个月收入可以比种地一年收入还高,这是不正常的。这说明目前相当多的农业劳动力是在萎缩条件下再生产的。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尖锐,两个人的活,六个人干,必然是六个人吃两个人的饭。所以,只要农户没有转化为企业,就不应该是纳税人。

我们应该通过明租、正税、除费理顺农业分配关系,明确农业税的纳税人。明租,农户种社区土地只交地租,不是纳税人,不向政府交税,也不向社区交义务性、强制性的费;正税,政府及其下伸机构为纳税人服务的一切费用都堂堂正正通过由法律规定的税来获得。税外停止一切收费。收税是政府行为,收费是商业行为。社区土地产权法定代表机构是土地资产税的纳税人;农业企业是农业税的纳税人。改革后的农业税不再含土地资产税,只是企业所得税,城乡应该统一税制。什么时候农

民和市民可比月收入达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再讨论对农民收税问题。

鉴于目前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农业企业化困难较大,我们建议免征农业税五年,县、乡、村行政费用由中央财政拨付。为了强化土地管理,土地资产税不免。在这种条件下免税,对小农户影响不会很大,不会产生逆调节效应。当前免税主要是鼓励企业化农场的发展,特别是城里企业到农村去办大农场、办农产品加工厂将受到巨大鼓舞。企业化农场象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样,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期的经济性特区,吸引内外商到农村去投资建场(厂)。农业生产周期长、风险大,两免三减半力度不够,五年是比较适宜的。

国家投资大规模兴修农田水利

我们应该承认80年代农业的好形势,除了价格推动之外,公社时期大型水利建设的遗产起了巨大作用。近些年旱涝成灾面积不断扩大,说明我们在水利建设上投入不足、遗产耗费破坏得比较严重。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观的转变,粮食安全观也应该转变。把产量安全观转变为产能安全观。国家应该把补贴粮食流通的资金投入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上去,储粮于土、储粮于水、储粮于科技。目前国际粮食价格便宜,我们应该全面放开粮食市场,让市场调节生产和消费,放宽进口粮食的限制,借地种粮,用节省的政府财政补贴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科技的投入,把相当数量种粮农民转化为工程大军,通过转业增加收入。

有人说,21世纪的战争是争夺水资源的战争。这话不无道理。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但又常常受洪水威胁。水利建设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建立排蓄结合,明暗结合、地上与地下结合,能够调节水的时空分布的水网体系。关键是把水留在境内,变洪灾为水利。这是一个宏大的工程,需要几代人来完成,我国城乡剩余劳动力全部投入这一工程,本世纪也难以完成。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和国力,采取以活劳动投入为主,以工代赈的办法,兴修水利是可行的,一年动用一千万个‘河工’,也是可能的。一个劳动力一年3600元工资,1000万劳动力耗费360亿元。按物耗、人耗比一比一计,物耗也是360亿元。一年下决心拿出720亿元大兴水利,是十分值得的。提高了农民的收入,缓和了城市化的压力,又以大量的劳动积累改善了水土资源环境,形成大量固定资产,使土地资本迅速升值。这比多修几条车少人稀、效益不佳的公路要划算多了。

只要有足够的优质的水、土资源、良种等科技要素,粮食安全就有保证。粮食生产周期半年左右,一旦买粮不如种粮划算,本国的粮食很快就会生产出来。况且我们有国家储备,有一定数量的效益高的正常粮食产量,粮食安全是不成问题的。采取这样的粮食安全战略,就可以使农民把农业真正当做一个产业来经营,农业不再是任务农业口粮农业,而是赢利农业。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市场基础就形成了。有利则干,无利不干,小利小干,大利大干,一切按经济规律、经济利益运行。农民才真正摆脱土地、粮食的奴役,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从自在走向自为。

可见粮食观念、政策改变的意义是何等的巨大。

加速中等城市扩容和政府廉租房建设

我国小城镇偏多,大、中城市偏少。目前全国有两万左右小城镇,如果一个小城镇每年能吸收1000个农业劳动力,一年就是2000万个,我们还愁什么?但实际上,小城镇吸纳的劳动力十分有限,农民在小城镇难于找到工作,农工潮连中、小城市都越过,直涌大城市,其中特大城市压力最大。这说明中等城市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很弱。我们应该优先加速中等城市扩容,为特大城市设置保护带减轻压力。

中等城市主要是指20万到50万之间的地区性中心城市。这种城市积聚了相当的经济能量,人气、市气、辐射力都已开始显现,但由于它们尚处于从小到大的转换阶段。上述两气一力积聚得十分缓慢,城市扩容能力低,吸纳能力差。在这关键时刻,上级政府在财政上给予支持,帮助中等城市加速扩容,对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具有战略意义。

投资主要用于城市基础结构建设和居民住宅建设,吸引农民进城、建城、打工、定居。我们应该大量建设政府廉租房,以劳动寿命40年为住宅回收期、定月房租(R=P/40X12),使城市广大工薪阶层和进城农民都能租得起住得起。我国目前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卡在了住的问题上,发展住宅建设,顺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并将带动50多个行业的发展,其创造的就业岗位是相当可观的。

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农民收入 篇7

一、山西农民收入现状

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指引下,山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到2008年,山西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4097.24元,比1990年的603.50元增长了578.91%。

在现行统计制度下,农民人均纯收入包括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个部分。其中,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较小,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重较大。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一直是山西农民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山西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第二次农业普查(2006年)是第一次农业普查(1996年)的2.04倍,增长了104%,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了227%,家庭经营收入增长了50%,可见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要快得多。1996年在农民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27%、家庭经营收入占69%;2006年在农民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43%、家庭经营收入占51%。在家庭经营收入中,又主要是来自农业收入,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收入增幅较大,建筑业收入有所减少。而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仍然无法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们只能是农民收入的重要补充。

与全国比较,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山西省(4097.24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位于第19位,属于中等偏下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140.36元)。

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差距进一步拉大。据统计,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19.05元,是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4097.24元的3.2倍。而199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0.9元,是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603.5元的2.14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但当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增收渠道不多,增收困难。

据调查,农业生产仍然是农民增收的第一途径;非农产业是第二途径,还有劳务收入、离土离乡进镇进城等等,但存在困难不少。

(二)金融扶持不足,影响山西农民增收。

当前,山西省农村金融尚不发达,农民融资十分困难,金融支农力度不足。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农村金融供给短缺,难以满足广大农村日益旺盛的金融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保险市场发展缓慢,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不健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由于农业生产自身存在风险性,农村保险业发展落后,不能满足农业风险控制的需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缺乏健全的信贷担保机制,使很多农村民营企业很难办理符合要求的抵押担保。农村较为普遍的承租经营的企业,更是不能提供有效担保。造成农村企业融资难,大额抵押贷款不足,中小贷款难,资金投入不足,发展困难。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农业生产条件薄弱,需要进一步改善。

虽然山西农民拥有的生产资料从数量、结构、质量都在不断提高。但在温室面积、大小棚面积等指标上,从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横向对比来看,山西全省在温室、大棚、中小棚所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上,都远远低于全国水平,说明我省在农业生产规模化方面仍未达到较高层次,设施农业的发展还比较落后。特别是水利设施需要大力建设,针对山西十年九旱的自然条件,水利灌溉对于农民增收更为重要。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山西省需要进一步改善。

二、山西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农村金融。

针对金融扶持不足,影响山西农民增收,建议应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以此促进农民增收,使发展农村金融成为山西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当前农村落后状态下,政府必须对农村金融实行政策性支持。在农村企业的组建、资金筹集、流动资金周转等方面给予政策性优惠。特别要对于特色农业及其企业,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特别要发挥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力量,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支农作用。但是,商业银行也是企业,政策性金融支农不能破坏银行运作的市场机制和规则。在此条件下,对于一些政府重点扶持的农业和农村项目,应该实行政府担保贷款。对于列入发展计划的农村土地周转项目,也应该给予金融扶持。通过实行政策性农村金融,促进农民增收。重点支持与农户、农产品生产基地具有稳定业务关系的“龙头”企业、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等。

(二)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要进一步改善山西省的农业生产条件,必须加大财政投入,使用好财政投资,逐步提高山西省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针对水利条件差的现状,重点支持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同时做好小型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改造中低产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农村路桥建设、河道清淤疏浚、危房改造、农村电网建设等等。加大农村水土保持、农田林网建设等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把生态工程建设同农业产业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推广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等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加大对农机户购机补贴力度、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以此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三)广泛开辟其他途径,促进山西农民增收。

优化产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篇8

关键词: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2.012

农民田间学校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倡导农民培训方法,以农民培训为中心,通过组织农民参与分析、研究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农民自信心和决策能力的新型农技推广方式。

农民田间学校培训的中心是农民,落脚点是建立和发展以农民为中心的技术推广社区。彰武县农业田间学校成立4年来,培训农民上千场次,培训农民过万人次,在全县各种优秀技术的集成展示中,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对比与差异。效果让农民大开眼界,增长不少科技知识,为彰武县农民的整体素质提升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2012年粘虫灾害爆发,全县24个乡(镇)200万亩玉米田无一幸免,在这一场天灾面前,农民防治十分被动,但彰武县农业中心推广“绿保米玉米整体解决方案”,在玉米苗6月份进行推广整体喷施玉米整体解决植保方案,农民不仅未受损失,而且产量增加明显,而相邻地块减产八成或绝收,针对这一特殊案例,彰武县农业中心组织大量学员在房申村开展了几十场农民培训。在田间地头,由彰武县农业中心副主任曹友文亲自讲课,对农民从播种到秋收管理过程中农民缺失的田间管理植保方面,恶补知识短板,使农民感到自己种几十年的地,跟不上现在的科学形势,科学技术是必不可少的致富手段,在随后的几年生产实践中,农民把专业的农业植保知识深入田间管理观念中,农民学会了真正田间管理。

2013年,彰武县农业中心大力推广水稻综合高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四合城马连侵村杨广学水稻合作社,通过农业中心取土化验,计算氮磷钾用量,加入中微量元素、生物菌肥等综合配肥,在秋季水稻测产中,亩产达到550公斤,而这个地区水稻产量常年在亩产400公斤左右。彰武县农民田间学校抓住这个典型案例,召集全县水稻种植户,积极参与到水稻配方施肥计划当中,并由专家讲解水稻苗期病虫害防治,如立枯病、青枯病等防治方案,农民减少了损失,在全县水稻种植户中产生很好的口碑与社会效益,现在农民种植水稻离不开农业中心的配方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方案等技术。

2014年,彰武县农民田间学校积极参与液态膜与纳米有机肥综合应用项目,对五峰、苇子沟、四合城等风沙大的区域农民进行培训,积极讲解液态膜应用带来的好处,在五峰火石岭子花生合作社,通过液态膜的应用,起到防风、提高地温、提高除草剂的除草效果,花生增产幅度大。玉米在四合城低洼地块玉米出苗率达到90%,播期提前7天,玉米活秆成熟,增产明显。通过这些案例,农业中心组织优秀农民到四合城刘家村田间地头参观,由高级农艺师讲解各种先进的、有推广潜力的液体薄膜等新技术,农民大开眼界。

2015年,彰武县提出种植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彰武县农民田间学校积极组织农民到二道河子乡“豇豆套辣椒”、“配方施肥高产区”、“美来土地托管标准田”参观。在农业中心高级农艺师的讲解过程中,农民知道他们的种地差距,并面对面进行知识问答,让有经验的农民参与,以身示范,积极推广他的做法,农民积极回答之后,由农业局高级农艺师专门详细讲解土肥知识,植保知识,种子知识,农机知识等,农民受益非浅。通过这样的讲解,农民发现平时错误的种地方式,并及时得以纠正。

2015年,彰武县农民田间学校在指导西瓜种植户时,积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植保方案,在四堡子、丰田等西瓜产区,在雨季来临时之前,组织农户参观学习,积极用二氰蒽醌、咪鲜胺等药剂治疗西瓜炭疽病和阴皮病,在授粉后积极采用美国世多乐先进管理经验,采用“果多乐”营养方案,让农民西瓜授粉率提高20%,瓜产量与品质提高明显,农民受益匪浅,现在彰武县农民种植与管理西瓜,农民田间学校都会把西瓜种植与管理专家请到彰武,在西瓜地头田间为农民服务,效益增加明显,农民相信科技知识,一有田间学校瓜农都会积极参加。

通过几年的开展,彰武县农民培训由过去的被动变为主动,农民都积极要求参与到农民田间学校,主动学习,参观新型农民组织,大家共同建立一个农民现代技术微信群,有新消息时及新技术时大家共同参与评论,共同发表意见与建议。为农民田间学校更好地服务农民起到实际的指导意义,通过几年的培育,彰武县己经培育成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他们分布全县180多个村中,为本地区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成为一颗火种,必成为星火燎原之势,成为彰武县农业不可替代的新生力量。

参考文献

[1]徐春晖.推广“农民田间学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2004,(01).

[2]王山.农民田间学校模式的特点和创新[J].中国农技推广,2005,(10).

[3]王明勇,包文新.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发展与创新[J].中国植保导刊,2005,(11).

采取如下措施增加农民收入 篇9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就是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人民的利益永远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战略性调整的新阶段,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开始凸现。因此,我们必须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农民增收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为群众提供政策、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引导广大群众走特色化、规模化的发展之路,因地制宜地搞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县地处中原腹地,辖7乡5镇,382个行政村,总人口60万人,耕地面积92万亩。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农业资源丰富。近几年来,我们立足县情,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目标,以培植特色产业为重点,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显示出很强的发展活力、很大的发展潜力、很好的发展前景。2002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27.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34元,分别比1997年增长36.3、25.9,比2001年增长7、5。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花卉园艺业。我们在保证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坚持“市场导向、效益优先、突出特色、持续发展”的原则,重点发展花卉、瓜菜、杂果、烟叶等高效经济作物,改变过去单一的粮食、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建立起多元复合种植结构,有效促进全县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把花卉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的重中之重,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力实施“以花富县、依花名县”战略,将花卉业培育成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县成立了花卉生产领导组,具体负责全县花卉生产的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技术服务和督促检查等项工作。制定出台了花卉生产、加工、流通等方面优惠政策。建成了花卉“一廊两带三区”,“一廊”即沿311国道两侧20公里长的花卉生产销售长廊;“两带”即沿S219和鄢临路两侧各辐射200米以上的花卉种植带;“三区”即柏梁镇、大马乡、陈化店镇三个花卉主产区。形成了绿化苗木、草皮草毯、盆景盆花、鲜花切花四大系列。在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120多个花卉生产销售网点,实现大批量外销。目前,全县花木面积已达32万亩,产值9.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5.5,品种2300多个,拥有各级(类)花卉场、园、圃、公司577家,花卉专业村122个,花卉专业户、重点户11800户,从业人员12万人,花工、花商1万余人,年产花木9.6亿株(盆),花卉业亩均效益4000多元,花农人均纯收入6410元。花卉业已成为促进我县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是调整优化畜牧结构,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规模、联片发展”的原则,结合我县畜牧养殖特点,抓住关键环节,加大扶持力度,强化科技投入,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建成了马坊的养牛、只乐的养猪、南坞的养牛、养羊、陶城的养鸭、望田的养鸡等10多个养殖小区。培育出万万畜禽有限公司、宏达家禽有限公司、祥鸟鸽业有限公司等13家畜牧养殖型龙头企业,增强了示范带动功能。目前,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8.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2。牛存栏19.9万头,生猪存栏37.2万头,同比分别增长2.4、16.3;肉类总产量4.4万吨、禽蛋产量1.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1.8、20.3。发展各类养殖专业村146个,专业场540多个,建成屠宰场(户)126个,皮毛加工厂(户)8个。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充分利用我县农产品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的比较优势,围绕农字作文章,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棉短绒、粮食、纺织、畜产品等农副产品加工业,开辟农产品向工业品转化的技术途径和市场空间,通过对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改变了我县长期以来以出售初级农产品为主的状况,实现农产品的转化增值。目前,全县已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500多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6万人,年实现利润7800万元。

四是调整优化资源结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为————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被誉为天然“氧吧”。我们依托花卉资源优势,以旅游景区景点建设为重点,以扩大市场营销为突破口,通过大力宣传,加大投入,引进旅游人才,强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通讯、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以柏梁、大马、陈化店为中心,建成了10万亩花卉旅游区,沿311国道建成了20公里“花卉长廊”,以彭店乡刘庄村为中心,建成了千亩赏荷区,以彭店赵家、马栏乐陵为中心,开通了樱桃采摘游。并相继建成了中原花木博览园、花都温泉度假村、乾明寺塔、彭店生态农业观光区等生态旅游“亮点”,吸引了周边许多游客来—

———观光、旅游和洽谈业务,有力地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五是调整优化品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促进大宗农产品生产优质化,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的需要。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农产品的品质改良和新品种的引进示范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先后引进示范推广了一大批优质品种,如郑麦9023、豫麦47等优质小麦品种,欧美108、美国红提等林果品种,黑蜜2号西瓜、鄂莲4号莲藕、美国西芹等瓜菜品种,夏洛来、蓝白花、罗曼鸡、波尔山羊等畜禽品种。建成了20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15万亩优质棉生产基地、6万亩优质瓜菜生产基地、3万亩优质杂果生产基地、1.5万亩优质烟叶生产基地。目前,全县林果、瓜菜及畜牧业优质良种覆盖率均达95以上,大大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六是调整优化市场结构,加速农产品有效销售。全县已建起各类农产品交易市场48个,其中农产品批发市场14个,年成交额7.2亿元。重点培育和建设了沿311国道两侧及花卉主产区内的花木交易市场、马栏镇的棉短绒交易市场、马坊乡的肉牛交易市场、只乐乡的生猪交易市场、陶城乡的旱鸭交易市场。同时鼓励引导头脑灵活、市场意识强的农民从事农产品购销服务,各类购销服务组织达1500多个,农民经纪人达6500多人;以县乡农技推广部门为依托,建立了信息服务网络,切实做好信息收集、加工和发布工作,向农业提供了准确、及时、公正的信息服务。通过举办花博会等重要花事活动,扩大了花木等农副产品的销售,全县农副产品商品率达85以上。

上一篇:完善干部监督管理体制机制调研汇报材料下一篇:雨中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