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结构优化

2024-10-15

学科结构优化(共12篇)

学科结构优化 篇1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医学人才的需求也更为迫切。基于此,培养实践型、应用型医学人才成为了各个医学院校的首要任务。如何结合医学学科特点,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真正实现医学院校为社会发展提供优秀人才的目的,是值得广大医学教育者为之深思的课题。

人才的培养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就会对人才提出不同的要求,目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转型期,全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已经从专科医生发展到具有综合素质与综合技能的全科医生。基于此,作为医学人才重要的输送基地——医学专科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势必要发生根本性转变。应如何结合医学学科其综合性、服务性以及实践性的特点,通过人才培养结构的构建与优化,从“实践”与“应用”上下功夫,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实践型医学人才,成为了诸多医学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为切入点,对如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详细阐述,供广大同行予以参考。

一医学人才培养结构体系的构建

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以及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医学人才培养如果想走上实践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就要形成一个完整而系统的人才培养结构体系,不但要进行课程与教材结构的优化与重构,还要从知识、能力以及素质等多方面进行优化与构建,使人才培养结构更加科学和完善。

1知识结构的构建

优化医学人材培养结构首先要对知识结构进行优化与重构。一是专业知识方面。要针对于目前社会急需的护理专业以及临床医学专业,适当的将专业教学以及基础教学阶段将主干课程减少,同时增加或者修订一些必要的与课程相应的内容,使学生学习更具方向性;同时要大力发展特色专业,尤其是具有区域特点的医科学校,要结合本区域的产业特色有针对性的开展新兴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要加大对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制订专业培养计划、扩大专业建设领域。二是其他知识方面,包括人文社会以及自然科学。作为一个综合型医学人才只掌握医学专业知识显然是不够的,要通过人文社会知识来拓展学生的文化和知识空间,通过知识与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来让他们的思想和心智得到培养,使他们的审美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适应社会发展做好精神准备。而自然科学中的化学、数学以及物理学和生命科学等知识信息,都是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基础,伴随科技的飞速发展,医学与自然科学已经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密切联系。

2能力结构的构建

医学人才的能力结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知能力,即学生的自学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等,由于医学专业其特殊性,毕业生走上从医岗位会面对很普遍的一些并没有定论的临床问题,而当面对这些问题时就是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应对能力的考验,因此,要让学生们在认知过程中学会独立学习,并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使其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获得提高;二是实践能力,即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交流能力等等。医学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特征,这需要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即我们所说的临床操作和实验操作方面的技能。医学专科学校的学生在文化素养以及智能发展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但与医学实践的要求仍旧还有很大距离,因此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但是社会发展对优秀医学人才提出的要求,也是医学专科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结构创新的有效途径。

3素质结构的构建

素质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人自身所具备的特点以及后天形成的素养两者的总和。社会进步与医学发展,使人们对医学人才的需求标准也随之提高,传统的治病救人已经无法使服务对象得到满足,而新型医学人才必须要实现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一是思想道德素质,新型医学人才不但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思想觉悟,还要有崇高的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以救死扶伤、服务社会的思想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规范;二是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指学生所具备的能力、修养和知识的一个总和,它是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基础的,要求学生在具备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有广阔的文化知识面,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科学的知识结构;三是业务素质,是指学生在进行与专业业务活动的过程中应具备的能力与素养,它主要是对学生专业理论学习以及与医学相关专业知识的认知程度,以及学生在面对临床实际问题时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解决的能力;四是身心素质,即医学人才在具备知识才能的基础上,首先要保障自己的身心健康,只有当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的体魄,才使促进其学业、事业走上成功。

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方法途径

1注重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十分重要,培养实践型与应用型的医学人才,最重要的就是要给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条件和实践机会,让学生们在进行知识学习的同时得到更好的实践锻炼,从而提高他们运用医学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一是要加强校内实验室的建设,给学生提供先进的仪器设备,通过专业实验室或者实训中心来优化实验室条件,并通过实验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使学生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先进的医学设备和医学信息,使他们专业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二是要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由于社会对医学人才需求不断发生着变化,使得校内实践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为了满足学生实训需要应该努力拓展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可以通过与医院和医药生产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多样化的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们通过社会实践来拓展和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通过实践证明,强化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集学习、实践、研究于一体的实践环境,不但可以使学生应用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为用人单位输送更多合格的实干型人才,还可以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有效解决目前医学专科学校存在的基础性建设薄弱的困难,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双赢”。

2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一般来说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分为四个环节,一是基础实验环节,要求学生们在本校实验室接受专业实训和专业课程的基础训练;二是医院实习环节,通过让学生们到医院进行现场实习来熟悉和了解医院环境和具体要求,通过见习的方式来让学生参与医疗实践活动,从而获得实际的医疗工作经验;三是现场实训阶段,让学生们在实践基地通过专业人员的引导,开展医学专业工作的实践训练。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训练来对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先进的医疗设备获得直接体验。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将新技术引入到实践训练中来,让他们能够对最新的医疗技术动态做到及时掌握,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起科学、创新的思维方式和超前意识。四是毕业设计环节,即学生完成论文设计,并顺利通过论文答辩。要注重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如类似于临床、护理、口腔、药学、检验、影像、康复等专业可以利用本校实验条件,通过开展“毕业实习前技能强化培训和考试”活动,更有效、系统的对学生专业技能进行训练;公管、医保、药学、环境、英语、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可以组织开展毕业实习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和写作培训,强化学生的毕业实习管理水平,提高毕业实习及论文质量。

3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为优秀人才的培养夯实基础

实践型、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前提和保障就是要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人才质量的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都与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有着紧密联系。因此要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一方面要鼓励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为他们创造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通过到重点大学以及重点单位进行学位攻读和挂职进修的方式,使教师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相应提高;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要让教师对当前形势以及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使其在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与调整上更具有针对性,为优秀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学校还应加快科研工作建设,通过创办科研基金的方法鼓励教师将更多时间投入到科技与科研开发中来,要通过制订一些关于奖励科研工作的制度和政策性文件来激发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使教师自身的综合水平得到提高,从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4营造良好的校因氛围,建立充满活力的学习机制

校园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一个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离不开校园环境的创设。在具体实施中,学校可通过内外部环境两个角度创设有利于培养人才的校园氛围,其中,内部环境建设体现在构建一个优美洁净的校园场地,让学生能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有一个休憩身心的场地。同时,配置校园内部文化宣传栏,利用宣传栏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并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其次,外部环境建设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是学校与周围民居或企业单位相处的融洽程度;第二是良好的社会声誉。综合来说,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人才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校园文化能够加快人才培养的力度,使人才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向着体系化、学术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加强学生的学术修养,加强人才培养的效用。

总之,为了使更多医学毕业生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让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医学专科学校必须要注重人才培养结构的优化与调整,要以社会需求、基层需求以及用人单位需求为本,深化改革,强化教学,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人才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林超岱,陆建伟.美国高等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特点[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3,1(1):35.

[2]冯利群.医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质量保证的探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2(2):77-78.

[3]魏金海,吴伯英.突出职教特点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J].卫生职业教育,2002,20(7):5-6.

学科结构优化 篇2

基于高精度模型的机翼气动结构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

利用低自由度协同优化方法对轻型飞机机翼进行了气动/结构多学科设计优化,气动和结构两个子系统实现了并行,其中气动分析采用CFD软件Fluent,结构分析优化采用有限元软件MSC.Patran & Nastran.建立了基于Catia、Gambit和Fluent等通用软件的气动自动化分析模型.提出了利用三系数四次响应面模型拟合机翼上的`升力分布以实现不同子系统并行和气动力的传递.以气动自动化分析模型和三系数四次响应面气动载荷分布模型为基础,提出了面向高精度气动分析的气动分析代理模型的建立方法.机翼优化结果表明LDFCO/V1方法可以成功地利用高精度模型实现机翼气动/结构多学科设计优化.

作 者:刘克龙 姚卫星 LIU Kelong YAO Weixing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先进设计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南京,210016刊 名: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英文刊名:SCIENCEPAPER ONLINE年,卷(期):20083(10)分类号:V221.2关键词:多学科设计优化 协同优化 低自由度协同优化 高精度模型 机翼

彰显学科理念,优化学习方式 篇3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高中地理;3S技术;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2-0063-02

【作者简介】1.孙浩,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江苏连云港,222042)教师;2.蔡珍树,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江苏连云港,222042)教师。

现代社会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产业的发展日益迅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发展问题,对学生基本的3S技术素养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此,3S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推广与普及迫在眉睫。教育部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创造性地将3S技术纳入高中地理教学的范畴,为3S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教育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基于3S技术的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的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与探究协作等环节的融合,这将成为3S技术在高中地理学习活动设计中的切入点与创新之处。在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开展中,很多活动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往往难以开展,而借助3S技术平台,只需教师精心设计活动流程就可付诸实践。也有一些探究式学习活动以3S技术平台为支撑,在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学效果的提升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并非所有的地理探究式学习活动都需要依托3S技术平台来实现,本文对基于3S技术的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活动设计的类型选择作如下探讨。

一、转换时空尺度,培养创新思维

在高中地理教学的研究对象中,很多知识点都具有时间和空间尺度跨度大的特点,也有很多教学情境是学生难以身临其境的。例如,在对洪涝、干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知识点的探究中,由于此类自然灾害具有难以预测性及潜在危险性等特点,在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开展时,很难进入实地研究。这就需要借助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3S技术平台进行分析和探究,还可以依托相关软件进行三维模拟再现,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这一知识点。

又如,在对自然保护区、工业园区、海岸地貌等知识的探究调研中,如能实地考察,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究能力。但是,在教学实际中,迫于时间、经费、安全等诸方面因素的制约,不可能进行实地参观考察。而教师借助3S技术平台设计探究式学习活动,让学生查阅资料、图片、视频等各类信息,并在地理探究实验室运用相关软件进行交互式操作来模拟实地考察。这样一来,学生在轻松理解对应知识点的同时,探究、合作等能力也将得到提升。

再例如,运用下垫面对气温日变化的影响演示界面,可以探究不同下垫面状况对气温日变化的影响。该演示界面由“沙地”“草地”“林地”“湖泊”以及辅助工具组成。点击各个模块可以了解对应的属性,通过不同颜色和测量工具显示的时间和温度数值来判断不同下垫面对气温日变化的影响。其中“自定义”模块是一个虚拟的界面,学生可以自行调节下垫面的组成状况,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结果。辅助工具包括放大缩小工具、测量工具、参数调节以及显示工具。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一组数据及生成的图像的对比,将对这一抽象知识点的认识提升至理解层面。

二、优化信息传递,激发学习兴趣

基于3S技术的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活动对于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获取资料、独立操作软件以及分析图形图像等能力均有比较高的要求。采用图层结构可以将地理事物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表达,空间分层叠加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层在相同的空间位置进行叠加。比如将一个区域的耕地层、林地层、交通层等图层叠加在一起,进行组合或综合显示。还可以将图层设置为不同等级,将这些图层进行叠加,可以制作出反映某一方面的专题信息图。

例如,在探究影响工业区位因素的学习活动中,可以将某一地区的工业分布图和交通分布图、河流分布图、人口分布图以及盛行风向等图层打开,通过这样的分层叠加可以让学生自己结合课本知识自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该专题的难点将被一一突破,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很自然地就会理解影响工业分布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这样一来,教师只需稍加引导和点拨,学生就能较轻松地掌握相关地理知识。与此同时,学生的空间分析能力以及大局观也能得到培养。

再如,在探究住宅区的选址时,需要综合考虑住宅区对居民的消费水平、交通通达度、地租高低、环境污染以及基础设施是否完善等条件的相关要求,这就需要借助GIS的缓冲区功能分析来实现。此外,还可以依托GIS相关软件本身自带的地图属性数据,辅助设计专题地图以供进一步的探究。例如,利用江苏省行政区划图和江苏省四星高中分布信息来制作江苏省拥有的四星高中数量密度专题图,并探究四星高中的辖射范围与学校发展实力的关系等。

三、借助网络平台,体现数据支撑

很多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开展需要借助大量的数据作支撑。因特网中浩如烟海的信息可供我们筛选利用,网络不仅能够给探究式学习活动提供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而且能够提供时效性强的信息,便于我们掌握最新的数据资源。对于学习过程中需要大量地理信息数据作支撑的探究活动,就需要依托3S技术平台来开展。

例如,探究分析判断气候类型这一单元活动,学生在了解相应知识点的同时如果想更深入理解某地的实际气候特征,就需要从气象部门网站收集该地多年降水量和气温的相关统计数据。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加以筛选、分析、整理,最终生成柱状图或折线图等专题图像,将降水量与气温变化情况加以展示,分析当地的气候特征。事实上,在国内外已经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构通过网络为社会提供获取数据信息的平台。例如,我国香港天文台网站就向社会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浏览与下载相关数据,制作不同地区气候变化图以及探究气象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此外,像美国宇航局就通过网络平台让中学生与宇航员对话,并收集关于宇宙空间的各种信息。位于伯克利的劳伦斯国家级实验室已经研制开发出一款网上虚拟实验室软件,学生可以远程联网获取从专业天文望远镜收集到的天文观测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开展相关探究学习活动。

四、优化教学情境,培养探究意识

在鲁教版地理教材中,每个单元活动都设置了大量实验操作类探究学习活动。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殊性,很多地理现象、地理规律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通过动手实验操作进行探究比较困难,大部分难以真切地反映地理原理,或者需要长时间的探究才能得出结论。这在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是不现实的,如果将这些地理实验操作设计为基于3S技术的探究式学习活动形式,利用相关3S软件开发模拟出各种虚拟地理事物和实验操作平台,学生就可以运用软件依据实际需要对各种虚拟地物进行地理现象的探究操作模拟,从而更加直观地理解地理现象、地理规律的复杂性。

学科结构优化 篇4

一、产业与高校学科结构的关系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学科建设与产业升级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因为只有高校的学科结构与现代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才能对经济发展起到最大的推动作用。

1.高校学科建设直接受到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均国民收入逐步增加, 劳动力首先由劳动报酬率低的第一产业向劳动报酬率高的第二产业转移, 进而向劳动报酬更高的第三产业转移。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 原有的技术结构和就业结构必然改变。在这种转变过程中, 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必然随之不断增加, 而高校则是培养这些专门技术人才的主要机构, 高校毕业生最终要到工作岗位就业, 因此, 高校培养人才的结构、规格、规模等都必须与产业结构吻合。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 传统的三次产业直接影响着我国高校学科结构分布。农业方面, 我国东北、华中及长江三角洲三大商品粮基地拥有农学重点院校比重分别达到17.39%、13.04%和17.39%。工业和商业等产业方面, 由于东部及沿海地带的区位优势明显, 产业发展相对集中, 因此相关学科优势也较为突出。东北、京津塘及沪宁杭三大工业基地拥有理工科重点院校比重分别达15.49%、23.94%和19.72%。环渤海、长三角及珠三角三大经济圈拥有经济管理学科重点院校比重达46.43%、14.29%和14.29% (2) 。其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一些新兴产业也随之形成并扩展, 由此带动国内众多高等院校踊跃申报新兴产业相关学科及专业。2009年, 依据互联网、新能源、生物科技、数字动漫, 以及汽车电子五大新兴产业的发展, 众多重点院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都申请新增设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能源与资源工程、生物医学英语、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新专业学科 (3) 。由此可见, 中国的新兴产业正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 并引起产业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政府和教育部门也给予高度重视, 积极增设相关专业, 调整学科发展方向。

2.高校的学科建设对区域产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创新发展思路, 制定“211工程”“十五”建设计划》一文中曾指出:“学科是一面旗帜, 同时又是学校组织结构中的基本骨架。”可见, 高等院校的院系设置、专业划分、人才培养模式等都是围绕学科建设进行的, 高校学科结构直接影响着人才结构的形成, 并最终作用于产业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 产业不断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资本技术密集型, 从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商品和服务生产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商品和服务生产转变。合理的高校学科结构要为适应产业结构转变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

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 高校作为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后盾, 不仅可以创新技术, 而且还可以通过教育成果的转化, 有效地加强产业发展中专业知识和信息的推广。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为产业升级提供服务, 不仅可以为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知识提供保证, 还能够实现企业和高校的共赢。只有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 才能为三次产业中的各个部门培养和输送合格的人才, 才能对产业的长远发展与优化升级起到促进作用。

二、我国产业结构与学科结构的现状分析

(一) 产业结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也随之加快, 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演变, 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依次由第一产业为重心向第二产业为重心进而向第三产业为重心演化;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演变, 产业结构由低效化向知识化演变 (1) 。从表1可以看出, 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比重, 由1999年的16.5∶45.8∶37.7转变为2010年的10.2∶46.8∶43.0。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逐渐缩小, 第二、三产业不断增加。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整理得出。

与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相对应的是各产业内的从业人数。如表2所示, 我国三大产业的从业人数比例由1999年的50.1∶23.0∶26.9转变为2010年的36.96∶28.6∶34.5。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全国从业人数的比例明显下降, 第二、三产业不断上升, 其中, 第三产业增幅明显。这一变化虽然与国际上产业升级发展的趋势相吻合, 但是, 我国农业产业的从业人员仍然占有很大比重, 截至2010年仍然占到了总就业人数比重的36.9%;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比重的34.5%, 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只占到了28.6%。这一劳动力结构说明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仍然会比较大。

针对我国目前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要求, 应继续重视农业相关学科专业的设置, 加大力量将农业相关专业向都市农业、现代农业转型:大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 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工业向技术资金密集和集群化转型, 服务业向现代经营方式和现代服务型转型;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 重化工业、装备工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为主体, 现代服务业为支撑, 都市农业相协调, 与现代化大都市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整理得出。

(二) 高校学科结构现状

1. 学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国高等院校是政府的一个附属部门和下级单位, 高校办学几乎完全听从于政府的安排, 学校自身并没有学科设置的自主权。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是政府派下来的任务, 而市场是否需要则并不是高校关心的事情。改革开放以来, 原有的计划体制下的学科专业不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 学科专业设置权逐渐转移至高校, 但由于我国高校还没有掌握应对市场需求合理设置学科专业的能力, 往往市场上一旦有了需要, 各高校就蜂拥而上, 集中开设相似学科, 设置相同专业, 培养相关人才, 如上世纪80年代的财经政法领域、90年代外语类专业领域、21世纪初的计算机、生物等领域。这在短期内虽然可以满足市场对相关人才的需求, 但是从长远来看, 这些学科专业的毕业生会供大于求, 越来越难在市场上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2. 重复建设严重。

目前, 不少学校追求大而全, 把学科专业布局覆盖了多少个学科门类作为向综合性大学进军的必要途径, 使学校原本短缺的办学资源更趋紧张。随意性主要表现为一些学校不顾办学条件, 不研究社会需求, 看到市场需要什么就设什么专业, 出现了许多学校都设置相同的专业, 尤其是文、法、经、管等学科门类众多, 而面向现代产业发展的新兴学科和应用学科发展不足。这就使得文史、经管类毕业生需求过剩, 而产业结构调整急需的高新技术类人才又供给不足, 最终导致教育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不合理, 加剧了高校学科专业的结构性失衡。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来看, 全国普通高校规模以上的194个本科专业和264个高职 (专科) 专业, 2009年的就业率位于前10位的专业大都是工程类专业或应用性强的现代新兴专业 (2) 。

(三) 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

我国于1999年开始实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 当年即招收近160万人, 比上一年增长了38%。此后的几年, 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保持30%左右的增幅。如此大幅度的增长, 不仅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于2002年就从精英教育阶段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而且一跃成为世界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但是,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较深, 学科设置难以很好地满足产业升级的要求。我国高校学科结构是与传统经济结构相适应的, 即以重工业为核心组织起来的学科结构, 传统工科教育比例偏大, 适应第一产业及新兴产业结构发展需要的学科不足。如表3所示, 1999年我国高校三次产业相关专业在校生人数占总在校生人数的比例为2.54∶36.26∶61.20, 到了2009年, 该比例变为1.80∶41.72∶56.48, 第一产业相关学科在校生比例明显偏少, 第二产业学科在校生人数偏多, 而第三产业学科在校生比例在下降。这就导致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需求体现出的人才就业优势学科发生较大偏离, 加剧了毕业生就业难现象 (1) 。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出。

通过表4的进一步比较发现, 第一产业学科在校生结构比劳动力结构少37.8%, 也比产出结构少9.5%;第二产业方面的在校生结构比劳动力结构多14.52%, 比产出结构少6.88%;第三产业方面的在校生结构比劳动力结构多23.28%, 比产出结构多16.38%, 这与产业发展规律是相悖而行的。多年来, 由于高校的学科结构未能紧跟现代产业发展的步伐, 学科与产业的合作更多地属于“被动型”合作, 没有兼顾产业和学科的平衡, 没有形成多向互动的网络形态, 更没有从根本上发挥出产业与学科结合对提升我国综合竞争力的巨大推动作用。

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整理得出。

三、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的原因分析

1.缺乏合理的产业与学科相适应的政策。产业结构与学科结构的发展不仅要依靠市场调节, 更应注重国家政策的调控作用。产业结构政策是国家干预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是促进和保持产业结构合理健康发展的保证。但是目前, 对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这些传统产业来说, 政府并未制定有利于其合理竞争的政策, 而对于新兴的或高科技等第三产业, 优惠措施也不明显。反而有些地方政府,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 还会故意支持一些可有可无的落后产业, 压制新兴产业的发展。这些传统观念会直接作用于当地高校学科建设, 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学科结构政策往往滞后于当地产业发展的布局, 无法为当地产业提供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才, 尤其是高水平高技术人才, 使得产业政策和学科结构政策脱钩。

2.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空间布局不一致。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 产业结构最为合理;中部地区产业发展较为缓慢, 科技水平较低;西部地区产业层次最低, 发展极为缓慢。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三大区域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迥异。虽然近年来的西部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计划使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质量大大提高, 但是这并不能影响中西部与东部地区资源和市场等各种矛盾的加剧。与此同时, 高校学科结构调整却无法适应地方产业结构的发展特点, 呈现明显的第一产业学科毕业生比例偏低, 二三产业毕业生比例畸高的现象。从表5和表6的对比分析中可以明显看出, 三大区域各产业毕业生比例与就业人数比例均不一致;第一产业毕业生比例明显低于从业人员比例, 其中西部差距最大, 毕业生比例仅为2.86%, 而从业人员比例达到48.03%;第二产业毕业生比例和就业人员比例东部地区相同, 都是34%, 中西部地区则毕业生比例大于就业人员比例;第三产业的毕业生比例普遍多于从业人员比例, 尤其以东部地区毕业生比例64.76%为最, 大大高于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例36.57%。

资料来源:根据各省市2010年统计年鉴整理得出。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数据整理得出。

3.高校与用人单位缺乏联系。随着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由于高校学科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不匹配, 设置的学科专业往往无法应对产业需求。目前, 我国高校学科专业评审委员会大多由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组成, 缺乏社会参与, 区域内的主要用工单位和用人部门与高校不能有效沟通, 一方面, 高校无法及时了解当地产业发展对人才类型的需求, 供求矛盾和“结构性过剩”并存;另一方面, 用人单位也不清楚高校培养了哪些领域的毕业生。如2009年, 经济学毕业生25.82万人, 管理学毕业生104.71万人, 外语类毕业生32.47万人, 三者合计达到163万人, 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0% (1) ;但是, 从现实情况看, 只有不到20%的用人单位需要经管类和外语类的人才。

四、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学科结构优化设计

1.构建产业与学科协同发展的校企合作新模式。产业与学科协同发展的实质是产业发展和学科发展双向需求的整合, 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路径。二战后, 美国为了保持其在世界经济和军事方面的霸主地位, 不断强化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 从国家战略层面来推动产业和学科的整合, 以加强基础研究和人才的培养。日本为了赶超美国, 在科技方面领导世界, 也确立了以科技创新立国战略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体系。2007年, 党的十七大把推动产学研合作放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 力求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源泉。而大学教育和区域产业必须主动开放与合作, 做到产业与学科双向整合, 形成兼顾产业和学科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格局的不断变迁 (2) 。

2.利用当地产业优势发展特色学科。目前, 国内许多知名大学都非常重视学科结构的优化和带头学科的作用, 特别注重办出有特色的学科。尤其是地方院校, 更应以当地的产业需求为导向, 以促进当地的产业发展为己任。因此, 高校应根据自己所处地区的产业结构来设置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结构。首先, 高校的学科建设主要是积极发展一批与当地产业发展相呼应的学科, 培育一批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的学科群。其次, 加大专业改造力度, 对那些社会需求不大、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旧专业予以压缩、归并或撤销, 对传统学科专业要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进行改造, 运用新的技术装备和实验手段, 促使其与时俱进;对社会需求量大、国家急需人才的专业增加招生规模, 以提高办学效益;对目前条件偏弱, 但就业前景看好的新型应用学科和交叉学科专业要大力扶持。

3.建立新兴产业对口学科。学科结构的调整应反映社会新兴产业的需要, 适应现代产业发展带来的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应充分考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的发展优势, 运用市场调节机制合理调整和配置教育资源, 加强新老学科专业的整合, 不断开拓学科新的专业生长点。要加强各学科间的横向联系, 打破学科专业壁垒, 合并主干学科或主要学科基础相近的专业, 跨学科设置交叉学科专业。新兴学科专业的设置是优化学科结构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整合不同的学科资源。特别要加强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结合, 大力发展应用性学科专业, 在其结合点上形成新的学科专业方向。

4.理顺政府、社会与高校在学科结构建设中的关系。优化学科结构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好政府、社会和高校在学科建设中的关系, 即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和引导, 政府宏观调控要到位, 避免重复投资和趋同竞争;社会要参与学科评估和指导;高校要自主创新, 确保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适应。高等学校在学科划分和授权问题上拥有自主权无疑是高校在业务方面最重要的自主权, 但高校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 并不是不要政府宏观调控。就学科结构优化问题而言, 地方政府应根据区域内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制定短期和中长期的高校专业发展规划, 在专业总量上要严格控制, 减少专业设置过度重复和教育资源浪费的现象。要通过建立相应的社会评价、监督和保障体系来增强高校学科设置的灵活性。尤其是地方院校, 更要明确学科发展定位, 政府应从产业发展的大局出发, 统筹安排, 各有侧重, 形成区域内拥有各自优势特色的学科专业 (3) 。

总之, 高校学科结构建设应以我国产业结构及发展趋势为导向, 不断根据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主动调整, 同时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优化升级, 做到教育为经济服务。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人才培养等的定位要以完成产业结构系统功能为依据, 真正使二者充分结合, 互相促进。

摘要:产业发展与高校学科建设的关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 产业发展对学科结构起决定性影响作用;另一方面, 学科发展对产业升级也有反作用, 若适应产业发展需要, 就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反之就会起消极作用。目前, 中国高校学科结构存在专业门类繁多、重复建设严重、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等问题, 急需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学科结构优化设计。构建产业与学科协同发展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利用当地产业优势发展特色学科, 建立新兴产业对口学科, 理顺政府、社会与高校在学科结构建设中的关系等是高校学科结构调整的方向。

关键词:产业,学科结构,优化设计,高等院校

参考文献

[1]林蕙青.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 2006.

[2]李永东.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四川高校学科结构调整研究[D].四川:四川大学, 2007.

[3]庞青山, 薛天祥.大学学科结构的演进及其特点[J].教师教育研究, 2005 (05) .

[4]毕娟.我国高等学校学科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 (02) .

[5]袁东华.试论转型时期地方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7 (09) .

[6]邱岩, 王庚华, 赵胜岩.学科结构的优化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 2007 (01) .

[7]李英, 赵文报.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09) .

公共政策学科教材优化论文 篇5

(一)教材研究深度不够。西方的公共政策学教材基本都是由学术造诣深厚的专家或学者来编写,西方教材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全面系统地阐明政策分析的含义与方法论,政策论证的功能、结构和模式,并深入阐释了政策分析方法在构建政策问题、预测政策前景、建议政策行动、监测执行结果和评价政策绩效过程的具体运用。可以说,诸如此类的教材不仅是教科学,也是学术专著,因为它们在向广大读者分析了理论视野和理论深度的同时,还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及时反映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我国公共政策学的教材内容遍布着大量的概念和定义、空泛的理论、简单的方法和原则。教材暴露出重原理轻技术和方法、重理论轻问题意识的缺陷,不注重对公共政策领域中最新研究动态、最新学术观点的梳理和分析,教材的学术价值有待进一步提升,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公共政策学教材枯燥简单、索然无味,批判、消化和吸收的工作难以深入展开,导致教材的学术含量较低。

(二)教材知识综合性不强。“跨学科、综合性是公共政策学的重要特征之一”[1],与其它学科相比,公共政策学具有更广泛的学术框架,公共政策学知识涉及诸多学科,如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历史学,除此之外,公共政策研究还要求了解与公共政策有关的历史、法律、人类学和地理方面的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公共政策学是一个由多种学科、多种理论、多种模型和多种方法组成的综合研究领域。在西方,财政压力是政府进行公共政策研究的主要原因,西方兰德公司在政策研究中运用定量分析技术的成功案例为西方公共政策分析奠定了坚实的操作化基础,这几个因素共同导致经济学、定量分析和政治学构成了西方公共政策学的主要知识基础,从而使得西方的公共政策学教材知识具有经济分析、组织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特征,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和系统分析等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被充分应用和吸纳。在我国,公共政策学教材主要包括公共管理系列教材、公共管理硕士及MPA系列教材和公务员培训系列教材等。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的公共政策研究尚未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更多局限于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领域。加上目前从事公共政策研究的人员的学科背景过于单一、专业知识结构不太合理,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主要是传统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而具有现代经济学、运筹学、统计学等专业背景的人较少,这就使得他们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很难把经济学、统计学、运筹学和系统分析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教材之中,导致教材内容的学科知识出现单一化模式。

(三)教材形式单一。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思路,高水平和高质量的教材“不是仅仅‘便于教师教’,而是要更‘便利于学生学’。”[2]翻阅西方的公共政策学教材,发现教材的语言都能达到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效果,教材内容丰富且有层次感,深奥的原理、繁琐的`概念、抽象的理论、基本的方法能够与大量的实际案例相结合,少量有必要进行解析的概念在恰到好处的地方予以解析。教材版式设计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符合学生的阅读习惯,关键概念和专有名词加粗标黑以提醒学生其重要性,同时书中还配有插图、表格,图文并茂,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书中有意增设了一些专门的栏目,目的是为了读者提供一些相关的知识;采用大量的图示与表格,用以更为直观地说明政策分析的程序、方法和结构;在每一章的结尾部分,都对本章的关键术语、主要原则和理论进行了总结,有助于读者把握书中的主要观点和内容;每章后面都附有学校提示,目的是帮助读者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在我国,公共政策学教材在版式的设计和整体风格上过于古板和僵硬,虽然部分教科书中也偶尔插入图表及附有相关文字的说明,但整体上给读者的感觉还是过于简单且缺乏生动。教材编写模式没有摆脱定义学、原则学、分类学的固有模式,格式排版要么板块式结构要么要素式结构,缺乏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和余地,难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导致这一问题出现有诸多原因,其中不可忽视的原因是编写教材的动机不纯正。目前,高校教师迫于职称评定的压力和困境,为了增强自身的“学术能力”和“竞争筹码”,编写教材就是最快捷的途径,带有强烈的功利目的去撰写教科书,这直接导致了低水准教材的泛滥。基于此,转变教材编写的思想动机,端正态度,努力实现公共政策学教材风格与版式的创新。

二、中国公共政策学科教材优化对策

(一)结合地方资源加强教材内容的本土化。纵观我国公共政策学教材,基本上都未能从中国公共政策实践中总结出相应理论并吸收到教材中来,教材内容的重心集中于西方国家或西方的公共政策的实践与理论,存在明显的“非中国化”,鉴于此,我国公共政策学的教学内容设计必须重视对本土资源的发掘,我国有着数千年政府决策的丰富实践和闪耀着理性光辉的决策思想,这些实践和思想一定会对我们创新公共政策学教材内容给予宝贵的启迪。因此,将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实践与决策思想纳入公共政策学教材内容中,实现公共政策学教材内容的本土化将是我国公共政策学教材建设的方向。

(二)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编制科学合理的教材。目前,我国公共政策学教材存在“数量泛滥、质量低劣”的现象,我国的公共政策学教学对象有本科生、研究生、MPA等,在教材的编写上应针对不同群体的学习需要规划并编制适合各自教学对象的精品教材,避免教材之间低水平的复制。基于此,可以考虑不同机构负责不同教学对象的教材规划和撰写,各级干部培训所需的公共政策学教材的规划可以交由中央政策研究室和国务院研究室负责,而高等院校所需公共政策学教材则由教育部负责,行政学院系统所需公共政策学教材可让国家行政学院规划,党校系统所需公共政策学教材由中央党校负责编写。

(三)加强教材编者群体的多学科背景。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涉及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领域,还包含计量经济学、统计学、运筹学和系统分析等各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教材作为学科知识的重要载体,公共政策学教材势必要反映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多学科特质,这就对公共政策学教材编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很大程度上要求编者具备高水平的量化分析知识和理论,尤其要具有统计学、经济学、系统科学等学科基础。

(四)加强教材的特色案例库建设。目前,我国公共政策学教材中虽然附加了配套案例,但质量高、有特色的案例实为不多。我国的各项实践都与公共政策的创新密切相关,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社会化养老体制的建设以及公共医疗体制的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展示着政策的设计、创新与优化,基于此,可以对我国公共政策实践进行分析与研究,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案例库,出版公共政策案例教材,实现我国公共政策学案例教材的本土化。除此之外,要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我国公共政策学的教材建设,积极进行公共政策的科学研究工作,才能实现我国公共政策学教材内容与形式的发展与创新。

作者:韦彩玲 单位: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寻求政策科学发展的新突破———中国公共政策学研究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行政管理,(4).

优化课堂教学 培养学科情感 篇6

一、课前准备充分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课前准备首先就是备课环节,应提前一周准备,在结合教材内容的同时,还可以阅读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参考资料,同时根据当今社会园林经济管理发展趋势,搜集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不断修改、补充,努力完善自己的教案。

1.教学内容的分析

首先教师要合理分配课的容量,正确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在全章,甚至全书里的地位,以及和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这样在讲解的时候自然而然可以做到详略得当、前后融会贯通。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在以后的综合练习中也可以有效地整合知识。

2.教学目标的确立

目标的确立要准确和恰当,立足于本节课内容,立足于学生的接受能力,立足于教学的环境和条件。按照区别化教学的原则,从低到高分为基本目标、提高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等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目标,因材施教。

3.教学重点难点的划分

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科的特性,在教学的过程中突出重点和难点,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时间的分配,有利于学生将有限的精力用在刀刃上,有利于提高整堂课的学习效率。

4.教学方法的采用

课程有预习、新授、复习、矫正之分,不同的课应有不同的侧重点,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课程的性质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预习课可以采取小组交流的方式,提高预习效果;新授课精讲,用分析讲解法;复习课提纲挈领,用归纳总结法;矫正课,用测试小结法、课堂提问法等等,这样才能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同时还要注意发挥教学工具的辅助作用,新颖的多媒体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5.教学过程的逐步推进

在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之后导入本节课,开始正式的教学活动,在备课时要注意不仅要将书本的知识囊括在内,还要注意知识的前后整合调理。课堂中要及时做好总结工作,用练习的形式巩固课堂内容,布置当堂作业和课后作业。

二、课堂组织精制

教师在课堂上按照自己备课的内容进行逐步的讲解,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和重点。

1.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积极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优化课堂教学,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灌输式的、呆板的、缺乏课堂生气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创设积极思维的课堂气氛。常言道: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点拔,妙在开窍。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学习”,而不是接受知识。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实现“民主化”教学,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变“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为“学生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学生去主动探索,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创设协作化的学习环境,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度,以指导者的身份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单独交流、指导;对大多数学生的共性问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通过学生的集体讨论以及教师的从旁指导来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但从自己的独立思考中获得知识,还从其他学生的观点中获取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主体地位,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基于此,笔者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章节的讲解中,就让学生利用所学过的经营战略环境分析SWOT法,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模拟企业招聘的角色扮演。这样学生在编排的过程中,自然就会根据自己所学过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园林企业的特点、设定企业所需的人员类型,灵活运用人员沟通和团队协作技巧等等,在具体的演示中加强了对学科内容的充分理解。不仅可以传授知识、培养情趣,启迪智慧,还可以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个性发展。

2.引导学生自觉学习,营造独立自主的学习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还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具,为学习者提供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虽然提问是一种较好的引导法,但要避免出现“满堂问”的现象,如果无论什么问题都提问,这样学生会对师生间频繁简单的问答感到单调、厌倦,被提问的就会应付了事。教师要组织好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向同学的回答,尽可能把师生之间的问答变成同学之间讨论。

笔者在案例分析教学中,就积极采用头脑风暴法,一个学生的回答错了,不直接说出答案,而是让别的同学来做出判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找出解决方法。笔者认为只有教师重视学生的一件,学生才能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即便学生的想法与教师原来想的不一样,也要积极给予鼓励,这样才能把知识点越辩越明,才能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这比简单的传授书本知识、更令他们更信服。

3.合理运用教学语言,培养学生的学科情感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语言是教育的媒介,是老师向学生传播知识最重要工具。教师语言表达的优劣,会直接影响课堂气氛,乃至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语言合乎规范,还要讲究艺术性。教学中,笔者努力追求语言鲜明、生动、优美。导入新课时,以自然流畅、凝练生动、引人入胜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传授文化知识时,以科学准确、言简意赅的语言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讲解“效用”定义前,用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的寓言开场,总结“供求定理”时,用生动形象的历史故事“白圭的逆潮流”结束,以此来帮助学生领会经济学基本原理。总之,教师在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同时,如果能较好把握好教学语言,就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实现区别化教学,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学习氛围

随着中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初三学生实行提前分流制度,我校学生大部分是提前招生进来的,这部分学生入校时起点相对较低,文化基础薄弱,两极分化严重,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作为教师必须明白,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可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一种合作学习的氛围,建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积极互动的关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帮助,形成共同学习的气氛,从而实现开发学生资源和学生潜能,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目的。

从《园林企业经营管理》学科内容来看教学内容涉及《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等多门大学课程中的基础理论,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新型的职业导向教学法,设计和制作适当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计划实施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标。笔者曾尝试在“园林企业营销管理”这章教学中,以六至八人为一学习小组,优、中、弱学生都有,选最好的为组长,然后下达任务书为xxx花店拟定市场营销计划,要求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对目标市场、目标顾客的调查分析,提供相应的商品、价格、促销手段,最后要求各组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展示工作成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整个过程以学生动手为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优势。

三、提高教师素养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必须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因此,提高教师素养至关重要。

1.从细节入手,注意师容师表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他们崇拜的对象、学习的榜样,学生会不自觉的模仿教师言行举止。这样在潜移默化中,有些学生就从教师的品行中形成了自己的品德;从教师的威望中提高了自己的素质;从教师的言行中发展了个性潜能。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细节中就注意自身的道德修养,完善自身形象,严于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这样才能影响和感染学生。

2.真诚对待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

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它不仅能提高教育质量,还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在强调“顾客意识”的时候,必须体现出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允许学生在学习中犯错。教师应以爱育人、以情动人,对学生循循善诱,引导他们纠正错误。无私的爱可以让学生感到温暖,消除隔阂和释放压抑,才能为充分发挥其内在潜能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3.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身

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注意自身的知识更新。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革新对当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我们传统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一般理念和教学法)已无法适应当今教育的潮流,因此,当代教师要不断加强各方面的学习,用教育教学活动的新趋势来改造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良好积极的课堂氛围的创设,不仅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加以考虑,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而且更需要教师的悟性、创造性劳动的积累。相信只要为师者认真研究、大胆创新,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一定会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学科结构优化 篇7

人口因素是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艾洪德,2013) 。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当与人口发展结构相适应。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人口结构发生了快速的变化。 根据国际上对人口老龄化的界定标准,我国在1999年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量逐年下降,意味着高等教育生源方面将面临着减少甚至短缺的危机,这将对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的发展造成不容小觑的影响。 高等教育粗放的发展规模导致学科专业结构与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存在功能性失调,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与管理效率的低下。“ 十三五”期间,教育部已 经明确指 出要把调 整学科专 业结构作 为高等教 育发展的 战略重点。

合理有效 的高等教 育学科专 业结构不 仅应与经 济结构相适应,也应与人口发展结构相适应。 面对人口老龄化导致的生源危机,高等院校不可盲目扩张,应积极顺应 人口结构 变化的发 展趋势 ,不断创新 ,通过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探索出一条可持 续发展的 人才培养 道路。 为此,本文将基于人口老龄化的视角,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剖析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原因以及对高等教育的冲击等问题,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二、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对高等院校生源的影响

1、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伴随计划生育政策的约束, 可以预测在未来十年里, 中国青少年人口将会逐渐减少,高等教育的适龄人口也将会出现开始下降的拐点。 而这一变化趋势,目前情况下只是被中国人口基数大的实情所掩盖,而将会在未来十年发展过程里慢慢呈现出来。 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发布的《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公报( 第1号)》 表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 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期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 其中,0—14岁人口占16.60%, 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说明未来适龄生源将大幅减少。 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1月20日发布的《 2013年国民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的新闻公报披露:截止2013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0243万人,占总人口的14.9%,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161万人, 占总人口的9.7%,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 人口结构中老年人比重增多意味着年轻人的比重降低,人口老龄化问题将进一步给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考试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

客观、准确地了解和掌握青少年人口的现状,才能从实际出发,制定有效的学科政策,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21世纪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

2、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变化趋势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学龄人口数量的持续下降,使得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量也逐年下降。 由中国教育在线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全国高考报名总人数达到1050万人,触及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最高峰。 2009年总人数下降到1020万人,下降幅度达到3.8%。 2010年全国报名参加高考总人数约946万人,2010年比2009年下降了10%。 2011年,高考报名人数降至933万,2012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继续降至915万, 较四年前减少135万。 2013年,全国高考报名总人数再度下滑至912万人,出现了报名人数五连降的现状。

伴随着高考报名总人数的逐年下降,高等教育适龄人数下降的趋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面对如此严峻的招生形势,部分高校将有可能因专业结构不合理等原因而面临部分专业零投档甚至是关门停办的困境。 学科专业结构作为大学的骨架,在学科专业结构方面的调整对高校的长远发展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高校必须在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上下足功夫。

3、广东省内生源供应总量将减少

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 广东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亦是愈加凸显。 广东2013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0年广东14岁及以下、15岁至64岁、 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分别为24.2%、69.8%和6.0%。 截至2012年底,14岁及以下、15岁至64岁人口比重分别为16.0%和77.0%,65岁及以上 人口占全 省总人口 已达7.0%。 从2000年至2012年期间,14岁及以下人口比重下降了8.2%,仅仅12年时间,青少年人口比重快速下滑,人口出生率降低,适龄人口数也将逐渐下降,从此趋势来看, 必将引发广东省内生源的供需不平衡。

根据广外2013年招生统计表的数据显示, 广外面向全国22个省份进行招生,广东省共招生3808名( 含艺术生) ,广东省内生源数占据总招生人数的81.5%。 虽然广东省是一个为数不多的近四年来高考报名人数仍然保持增长的教育大省, 但是根据2013年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显示:伴随珠三角产业开始外迁,外加楼市限购、落户政策收紧,以及广东适龄人口的变化,广东的高考人数增加势头正逐步变缓, 预计2015年会出现拐点。 由此可推断,适龄人口数量一旦超过拐点,将面临下降趋势。 一旦作为生源主要来源地的广东省的高考报名人数数量下降,面对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主要名校的生源竞争压力,势必会给广外这个层次的高校招生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人口老龄化对广外学科专业结构的影响

1、优质生源竞争压力加大

生源供应总量减少,意味优质生源总量也将减少。 如今,社会观念从“ 上一所大学”到“ 上一所好大学”的转变, 使得优质生源在高等院校中的竞争显得愈加激烈。 优质生源是一所大学品牌优势的保障, 是高校长盛不衰的源泉 ( 刘国明 ,2007) 。 如果高校优质生源大量减少,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挫伤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不利于高校生源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引发学校综合教育水平直线下滑,甚至导致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上丧失竞争优势,动摇大学品牌的根基。

就实际情况而言, 广东优质生的第一选择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全国性名校,或者是出国留学; 第二选择是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省内一级名校。 第三选择才是广外等有特色的高校。 即便是学生群体总数有所降低,但优质生的供应量仍然能够满足中大、华工等高校的需求。 相比之下,广外这个层级的学校在聚集优质生源, 吸引优质生源方面与中大等高校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在人口老龄化优质生源减少的背景下,广外应更加注重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来吸引优质生源。

2、冷门专业遭遇困境

高校教育产业化的今天,专业结构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紧密挂钩。 由于文史哲类专业所涉及的专业工具性较强,且近年来相当数量的群体通过非学历教育或非正规教育学习该类专业,导致其人才呈现饱和状态、供过于求,激烈的就业岗位竞争使得该类专业逐渐成为冷门专业。 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将专科中的语文教育列入红牌专业 ( 失业量大 ,就业率低 ,月收入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 , 将本科中的汉语言文学列入黄牌专业 ( 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大,就业率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 。

毕业生就业信息是评估学科专业优化与否的有效信息。 如果某一学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就业流向岗位非本学科专业的适用岗位,说明高等学校培养的此类人才供大于求,这类专门结构就有待优化( 李宏伟,2008) 。 根据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显示,广外的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包括汉语言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 在2013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满意度为54%,在全校各专业中处最低,其毕业生工作于专业相关度为48%, 远低于全校各专业平均水平68%。 冷门专业的毕业生选择与自身专业不相关的工作岗位,必将大大削减应届毕业高考生对该专业的兴趣。 人口老龄化导致生源减少,此类专业将更难招到优质生源甚至会出现投档数少于招生数的窘境。 而优质生源偏向于热门专业, 这类专业即便招到学生,学生质量也将有所下降。 此类专业学生也有可能由于存在对未来就业前景预期的悲观心态,学习动力不足,在大学阶段消极被动学习,从而进一步导致学校输出的人才质量难以保证,专业发展进入恶性循环状态,生存前景不容乐观。

四、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对策建议:以广外为例

1、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建品牌特色专业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学校开展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基础 ( 常永胜、 钟育赣, 2010)。 广外目前有本科专业61个,分布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工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八大学科门类。 总的来说,现有学科专业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已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较强的师资力量、充裕的办学资源和良好的办学条件,竞争优势较明显;一类是整体建设尚未完全到位,优质教育资源比较缺乏,办学特色和社会影响力小,竞争优势不明显甚至处于劣势。 各专业办学历史长短不一,水平参差不齐。 为适应经济、社会和人口结构的发展,取得在严峻招生形势下的竞争力优势,广外应以优化学科专业总体结构和内涵结构为着力点,提高学科交叉渗透的深度和层次,增强各学科专业间的相互支撑,创建应用型、交叉型专业,对于一些社会需求小、办学条件差、缺乏竞争力的专业要及时通过整合、改革、创新进行调整或停办。

品牌特色专业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优势、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 目前,广外现有非通用语种群( 越南语、朝鲜语、泰国语、印尼语等4个语种) 、英语、法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日语、金融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俄语、西班牙语、汉语言、新闻学、法学等16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其中,市场营销专业明确的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定位、国际化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体系建设以及优质的师资队伍建设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和方案。 广外应强化特色专业建设实践成果的积累和有效经营的总结,发挥已有专业优势,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生源压力。

2、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体系,提高专业结构的内涵质量

一所高校的办学质量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开办专业的质量,一个专业的质量又取决于构成该专业各门课程的质量( 何元贵,2011) 。 课程设置是构成专业的基本要素, 决定专业内涵。 课程设置的结构与质量决定了专业培养的知识结构与水平,因此是专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点( 宋宏、夏焰,2009) 。 当下,经济全球化使职业分化日益深化和职业流动日益频繁,社会市场对人才需求呈现出“ 专”和“ 通”趋势。 通过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体系实现专业口径的适度扩宽,增强学科专业的适应性能帮助高校在人口老龄化的生源竞争中取得优势。

对此,高等院校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强化基础课程。 通过建立学科专业课程的大平台, 加强学科专业的基础课,使学生受到很好的基础教育和训练,打破学科间的壁垒,有效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二是重视精品课程的改革深化。 一所高校、一个学院所拥有的精品课程门数的多少,建设质量的高低等,已经逐步成为同行与社会认知高校和学院的专业水准的重要判断依据( 何元贵,2011) 。 广外已有中级英语写作、法语口译、英语口译( 课程系列) 、英语语音、交际英语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以及普通心理学、 营销渠道管理、当代商业概论等18个省级精品课程。 在学科专业改革中应重点加强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和科研条件的充实建设,进一步改革深化已有精品课程。 三是注重专业课程和英语教学的融合。 以财务管理( 全英教学) 专业和国际商务为例,在财会专业设置全英教学课程,在外语专业设置商务类课程,通过“ 专业 + 外语”、“ 外语专业 + 应用型专业知识”的强化教学,使非外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使外语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涉外经济、管理、法律、信息技术等相关知识技能,进而优化广外现有的专业结构。

3、加大专业资源投入,试点改革经济类专业

经济类专业在第三产业中具有广阔的潜在市场发展前景。 在广外现有的学科专业中,受当下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冲击作用明显且改革发展空间较大的是经济类专业,包括经济学、保险、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税务、财政学等。 提升广外经济类专业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行经济类专业的重点调整和改革显得尤为必要。

为适应21世纪大经济、大市场和大科学的环境,体现经济专业厚基础、高素质、重能力的人才培养方向,应当制定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需要的经济类课程体系,注重整体优化体系中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确定好各门课程的合理定位,解决好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李舟,2006) 。 因此,对经济类专业的调整和改革可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两个方面进行。 课程体系上,合理搭配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核心课程的学时比例, 扎实学生的经济学基础知识,教学内容上,应注意知识体系、经济案例的更新,并充分考虑经济类学科与其他学科日益交叉融合发展的特征, 拓宽专业的服务面向,向第三产业倾斜,主动适应市场需求。 同时,相应双语教学课程的开展将有利于人才向国际化发展。 总之,力求以多种模式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适应的经济类本科专业人才。 此外,为取得更有利的关键点竞争力, 在经济类的招生层次上也应有所突破,可通过整合和新增部分师资力量开展该类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双学位教育和高层次教育。 广外以经济专业结构改革为试点,整体优化学科专业,将有利于面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全方位竞争压力。

4、发扬外语专业优势,提升自身品牌档次

自我国进入WTO以后,国际贸易日益频繁,具有英语优势的高素质人才更容易在对外贸易交往中取得关键性优势。 据有关部门统计分析,从需求的角度看,中国紧缺的人才里就含有熟悉世贸组织规则、适应国际竞争需要和能够参与解决国际争端的专门谈判人才, 了解国际惯例、符合需要的外语人才,尤其是专业外语人才( 刘智强,2011) 。 高考毕业生在选择高校及学科专业时,就业前景和就业质量是其着重考虑的关键性因素。 全球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对人才的需求将使高考毕业生对自己未来的成才发展规划向专业与外语相融合的综合性人才倾斜,而广外在培养这方面的涉外教学上拥有其他大学无法比拟的优势,这将成为一个显著的生源吸引点。

因此, 广外应在这一领域继续提升自身优势地位,以 “ 高质量、高水平”地建设“ 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为目标,加强语言类专业、涉外经济类专业的建设和改革, 稳步提升广外在高等院校中的知名度,加强外语教学与非语言类专业中的融合( 袁长青、周富强、董金伟、郭进军, 2008),形成“ 语言 + 专业”的学科专业特色,提升广外应对老龄化所带来生源减少的能力。

5、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对口专业建设

而就本质而言,高校专业结构是由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产业结构、社会分工细化程度、劳动力组成结构等综合状况共同决定的,它集中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特定阶段对不同专业人才的结构及其数量的根本要求。 在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今天,高校专业结构是否科学与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之间存在直接关系 ( 曹洪军, 2011)。 专业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王晓江、殷锋社,2012) 。 专业结构将直接影响人才输送就业的方向。 专业与就业岗位的不对口将导致学生的结构性失业,造成巨大的人才资源浪费。 自我国加入WTO以后,就业结构随着经济发展结构的改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广外就业情况数据报告》 显示,广外专业就业语言类、财经类专业对口率高、多从事贸易以及金融投资、咨询等新兴且具有潜力的行业,大多数进入国有四大银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等外资企业,其中以法语、会计学、法学、国际商务、财务管理等专业就业形势最为可观。

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适应市场需求, 为社会输送大批专业对口的优秀人才。 因此,市场的需要的变化应当成为学科专业调整的风向标。 在优化专业结构方面,广外应着眼于国内外市场大环境,顺应人才需求结构变化,根据自身的整体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优化专业结构,适当增加社会需求大、就业前景好的专业人数,确保人才培养有效性,继续扩大广外的就业竞争优势。 虽然2011年广外学生就业率在国内仅次于清华大学,2012年和2013年的就业率也在全国高校中名 列前茅, 但广外要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下维持这一长期优势,科学调整专业结构势在必行,否则广外在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的持续竞争中无优势可言。

五、结语

人口老龄化导致中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量不断下降,人口问题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不得不面临的重大议题。 由人口老龄化引发的生源危机中“ 危”“ 机”并存。 面临当前严峻的招生形势,高等院校应审时度势,把握机遇,立足于当前的人口现状,同时兼顾未来人口结构的变动趋势,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在专业结构上进行创新性优化改革,便可在新一轮的高校招生变革中取得发展的主动权。 对广外这个层次的高校而言,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应从课程设置这一基础和“ 源头”上提高专业结构的内涵质量,把强化基础课程、深化精品课程以及发展专业课程与英语知识相融合教学作为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优先考虑因素;此外,积极推进品牌特色专业的建设与改革, 注重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发展与优化,尤其加大第三产业相关专业的教育资源投入,重点进行经济类专业的改革与创新。

在这面临机遇与挑战的重要历史关头,进行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不仅有利于高校在生源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也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以人为本,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对于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战略意义。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由人口老龄化引起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量逐步下降的“生源危机”日益凸显。本文基于人口老龄化的视角,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实例,通过分析当前人口老龄化现状对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的生源影响,并提出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紧扣学科特点, 优化活动策略 篇8

一、巧猜想促发现, 有效获取新知

小学数学是一门思维性较强的学科, 不少知识源自于生活, 因此, 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等都是数学学习活动中有效的方法。不同的知识适合运用哪种方法需要教师灵活地对待, 才能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猜想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活动方法,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通过猜想、验证, 发现其中蕴涵的数学知识。

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 教师先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然后结合教材设计情境图让学生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小, 当学生的意见不一样时, 教师以此为“导火索”让学生切入本课探究。当学生的学习欲望被激发后,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如何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由于学生已学过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对面积也具备一定的感性经验, 因此,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猜想, 有助于学生将新课的学习同旧知识联系起来。如有的学生可能会结合数格子的方法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有的学生会在观察对比中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同长方形的长一样, 高同长方形的宽一样, 进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底乘高。可以说, 把猜想融入到数学活动中, 并不是让学生漫无边际地思考, 而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 考虑到新旧知识的契合点, 使学生能够借助猜想活动去获取新知。

二、巧操作促理解, 有效发展思维

动手操作是小学生建立感性经验、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小学生刚入学时, 数学教师就会让学生用数小棒的方法感知数学, 如将10根小棒捆成一把, 以此帮助学生建立个、十、百等数学概念。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验证数学知识, 并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时, 为强化学生对长方体表面的认识和体验, 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并上升到理性认识, 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在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之前, 我让学生制作长方体模型, 并为相同的面涂上同种颜色, 从而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长方体的空间观念, 知道长方体有6个面, 上下、前后、左右是分别对应相同的。当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长方体建立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之后, 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时, 我放手将课堂交给学生, 让学生结合自己准备的长方体模型, 通过动手操作自己推导出公式, 由于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容易发现长方体6个面的特点, 这样, 他们就会想到只要求3个面再乘2就行了。如果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只学到此, 学生的思维还是停留在比较简单的层面, 他们可能只掌握公式, 但对于长方体表面积的理解还不够深, 如缺少一个前面的长方体如何求表面积, 也就是如何让学生知道长方体的每个面应该怎样求, 即长、宽、高两两相乘所对应面的面积。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关系, 就要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多思考, 从而在一定的感性经验基础之上全面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可以说, 只有将动手操作同学生的思考相联系, 学生才能实现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转化。

三、巧迁移促思考, 主动建构知识

在数学学习中, 有些新旧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而数学学习的迁移并不是自动发生的, 它受制于多方面的因素, 迁移需要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分析, 才能概括出其中存在的共性规律, 并移植到新的知识上来。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迁移性的学习方法需要建立在学生一定的认知、经验的积累之上, 学生才能自觉调控学习过程, 努力来建构新的知识结构。

如在学习“小数除以小数”时, 教师先复习小数除以整数, 然后让学生明白小数除以整数关键点在于商的小数点的位置如何确定。然后教师引出小数除以小数的算式, 如7.98÷4.2, 算式出来之后, 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探讨如何计算, 而要让学生先发现今天学习的内容同旧知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然后出示“79.8÷42=1.9”与“7.98÷4.2”, 这时候学生就会发现今天学习的算式里除数是小数, 同时, 学生能够借助被除数与除数和商之间的变化规律来自主研究出7.98÷4.2的得数, 这是迁移法应用的第一步, 学生尝试借助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但如何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对比中, 研究得出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式,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让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讨论, 最终找到计算方法。可以说, 数学学习是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过程, 要实现数学知识顺利迁移需要学生能够根据学习内容找到与旧知识的链接点, 深入思考, 最终获得能力的提升。

优化审题品质积淀学科思维 篇9

一、明确审题要义, 把握解题方向

审题就是解题者对题目信息的发现、辨认、处理的过程, 它是主体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 并有思维的积极参与。具体地说, 就是要阅读理解学科语言, 辨别文字、符号、图形、题型, 弄清“已知什么?隐含什么?要求什么?应当注意什么?”从而明确解题的具体方向、目标、任务与要求。

审题是提升解题能力必备的必要前提和基本保障, 审清题意有助于克服解题的盲目性、随意性, 提高有效率、正确率与灵活性。一般来说, 审题步骤可概括为以下三步 (简称“审题三部曲”) :观察阅读——思考领悟——提炼转化。高考政治试题是通过提供一定信息来考核规定的能力目标与要求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与“论证和探讨问题”三项能力的重要前提。因此, 在审题过程中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是考生正确解答问题的前提条件。

大多试题是显性信息 (图形信息、符号信息、文字信息、题型信息) 与隐性信息相互交融的一个有机统一整体。面对这样一种信息较为复杂的试题, 我们首先要过好审题关。否则, 问题解决只能陷入“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尴尬境地。为此, 我们必须在观察中找准找全信息, 在思考中领悟并掌握信息的本质内涵, 在整合信息中提炼并转化为政治学科语言。

二、精通审题要领, 优化审题过程

重视“审题关”, 把握“审题关”, 对于考生来说理所当然。那么, 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解题突破口?如何挖掘与利用隐含信息?如何优化解题方法?如何避免因审题不当而带来的意外失误?所有这些, 应当成为我们解题时的关注点。我们在审题过程中细心观察、准确理解、理性思考, 真正做到“看得清、说得清、想得清、答得对、拿得分”, 从而达到“明意、知理、悟法”的境界。在审题过程中务必注意以下“三全”。

1.全身心投入——做到“三真”:真看、真读、真悟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 也是解题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解题是从审题开始的,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在审题中体现的。不要单纯地以为看错题、看漏条件就是“粗心大意”造成的, 其实, 它也是解题能力不强的表现形式之一。我们应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高度关注审题能力的培养。另外, 审题也是学生在考试中临场发挥的关键, 审题不清是考试之大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要保证阅读的全面准确, 其次要在阅读时注重思考。其实, 审题不仅涉及考生的基础问题、方法问题, 同时也涉及一个态度问题!回顾许多学生常常“解错不觉晓”, 其实往往都是“审题惹的祸”。有些考生未真正进入解题状态, 思想麻痹松懈, 漫不经心, 往往不把审题当回事!并非真正耐心仔细地去“看”、去“读”、去“悟”。为此, 每位学生都应当汲取经验教训, 端正态度, 认真对待审题关, 做到仔细阅读、仔细观察、仔细辨析、仔细领悟、仔细转化。

非静无以成学 (诸葛亮) 。在我们求学的道路上, 安静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如果一个人总是心浮气躁, 用心不一的话, 可想而知, 他连问题信息都不能准确提取, 他的解题质量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例题中既有文字背景材料, 又有图形信息, 提问中还需要我们从“生活与经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与思考。解题前, 我们要全面把握材料信息和提问信息。注意区分设问的特点与各自独特的设问角度及解题中的不同要求。这样, 才能有的放矢地就其中某个问题进行准确的思考与解答。

2.全方位审视——把好“三关”:文字关、符号关、图表关

学科语言能力对学习的影响极大, 是学科素养的重要体现。对语言感知能力较弱的学生往往在学科语言的识别、理解、转换、表达等方面存在障碍, 一旦面临较为新颖的语言情境便心慌意乱, 不能迅速领会命题意图, 揭示本质, 导致知识与应用脱节。

多年来, 作为高考改革创新的举措之一, 学科命题注重对学科语言的阅读、理解、表达与转化能力的考查。试题表达新颖灵活, 注意贴近教材和考生的生活实际, 采用了文字、符号、图形 (图像) 、表格等形式的学科语言, 要求考生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灵活地对文字、符号与图像语言进行角度审视、多层次转换。

对于图表类试题, 我们要注意“三审”:一审图表标题, 锁定图表主旨。标题是图表的“眼睛”, 审好标题有助于对图表所反映的中心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二审图表内容, 把握核心内涵。要弄清图表有几个要素、几个层次, 弄清比较项的变化发展趋势, 这样做有利于全面地组织答案, 从而避免要点的遗漏。三审图表的备注, 捕捉有效信息。表尾一般是以备注的形式出现, 以备注的方式补充说明图表的重要信息, 注意备注隐含信息, 对答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高考试题所提供的文字背景材料都是经过仔细筛选的。解题时一定要对背景材料进行认真研读, 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取出关键词句, 这将直接影响考生解题的思路和速度。

高考试题提出的解题要求通过所设置的问题体现, 问题一般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所以首先要提取出理论、实际和联结点三个部分的关键词。理论部分抓“范围关键词”、实际部分抓“主题关键词”、联结点部分抓“方向关键词”。

实践证明, 审题过程中, 我们只有准确地把握好题目中的“文字关”、“符号关”、“图表关”, 才能在解题过程中, 准确揣摩命题者的命题意图, 从而自然生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形成相对缜密的学科思维素养。

3.全过程监控——坚持“三审”:初审、续审、终审

一般以为, 审题仅发生在解题之前, 其实, 完整的解题程序应当包括三层含义:解题前的初审;解题中的“续审”;解题后的“终审” (即复查) 。这就是说, 应当将审题延伸到解题的整个过程之中。

总之, 在审题过程中, 要学会细致、全面、准确、深刻地领会题目要旨。做到认真仔细, 不能粗枝大叶, 不能想当然, 不能操之过急;多角度审视收集并整合题目信息, 反对孤立、片面地看问题;从题目的本真状态出发领会题意, 切忌以想象代替客观事实;深入挖掘题目的限制条件、隐蔽信息, 找准切入点, 抓住关键词, 反对浮于表面的无所作为的心态与做法。

三、培养审题能力, 积淀学科思维

学科语言与学科高考的能力要求密不可分, 要提高学科解题能力, 先要处理好审题与解题的关系, 重在修炼学科语言素养, 过好“语言关”, 强化“语感”, 增强“悟性”。这就要求通过多看、多读、多听、多悟, 促进对学科语言的“感悟—领悟—省悟”的升华, 提高对学科语言的领悟与感知水平。

1.注重学科语言的阅读、理解、迁移能力培养

特别是对有关新名词、新术语、新记号、新规则等反复领会, 对“只要——, 就——”、“任何”、“都”、“关键”、“主要原因”、“根本原因”、“基点”、“评析”、“至少”等术语要反复推敲, 以便为迅速领会题意、正确迁移转化、探求解题思路扫除障碍。

2.善于挖掘学科语言的背景特征, 增强学科语言的提炼与概括能力

在平时学习或复习过程中应留心知识的表达方式与背景特征, 善于总结、提炼有关知识情境、结构情境、方法情境, 抓住特殊与一般之间、抽象与具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抽象化、概括化、模式化训练, 不断增强“悟性”, 提高对语言的应变能力。

3.准确运用逻辑初步知识, 谨防逻辑思维混乱

政治学科在解单项选择题时, 一定要首先弄清题干的答题指向, 遵循“题干到题肢”的原则, 切不可逆向解答。否则, 方向不明的前提下, 匆忙接触题肢, 就会陷入解题“迷宫”, 不可自拔。而政治学科在解问答题过程中一般遵循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维逻辑。在解题过程中, 我们则要反复研读题目要求, 明确解题的逻辑起点。如果是“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道理”或“上述材料中的某某行为的依据”, 那么, 答案要求一般则是“教材观点 (或时政观点) +相关材料”。如果是“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那么, 答案要求一般则是“现象+本质”;如果是“为什么——”, 那么, 答案要求一般则是“原因、地位、作用、意义”等;如果是“怎样处理”或“怎样解决某某问题”, 那么, 答案要求一般则是“选择好角度或视角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与途径”;如果是“评析某种事物或行为或观点”, 那么, 答案要求一般则是“肯定其合理因素并揭示其原因+指出其缺陷并揭示其原因, 有时还应当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径”。在这样的基础上, 按问题设计中的要求将学科语言运用其中, 答案一定会相对科学缜密。

4.增强学科语言的辨析与筛选能力

由于学科语言的表达形式多样, 灵活多变, 有时即使是细微的差异也能引起本质的变化, 导致问题的性质或转化思路截然不同。在阅读与理解题意中应细心琢磨推敲, 养成勤思善辨的好习惯, 以保证转化的有效性与等价性。

5.善于挖掘利用隐含信息

能否充分挖掘利用题中的隐含信息, 迅速找到解题突破口, 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系到解题的灵活性。

6.强化学科语言转换意识

注重提高学科语言素养, 培养对学科语言多角度、多层次转换的本领, 有助于增强“悟性”, 抓住问题本质, 有助于提高审题能力与解题的灵活性,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发展思维能力。

在培养审题能力的过程中, 扎实的知识功底是提取试题有效信息、正确组织问题答案的基础。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 答案绝大部分是所学过的基础知识。文化知识基础愈深厚, 对信息的感受越敏锐, 对事物的判断则越准确, 答案的组织则越科学。可见, 基础知识的熟练与否, 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审题的质量与效益。

优化化学教学 培养学科素养 篇10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科学素养

化学学科素养主要包括化学基础知识、化学实验基本技能、研究和思维的基本方法、化学学习能力、化学科学品质等。化学是一门基础性自然科学, 而中学化学教育教学是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STS (科学、技术、社会) 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的。

一、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积极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也就是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学生是活动的中心, 教师的职责主要在于对学生进行鼓励、鞭策、引导。如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 复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时, 笔者让学生讨论:“如何证明醋酸是一种弱酸?”引导他们集思广益, 提出各种方案:利用强酸制弱酸原理来进行证明;利用弱酸的电离特点, 通过测定醋酸溶液的pH证明;测定醋酸钠溶液的pH值证明;测定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值证明;通过同浓度盐酸和醋酸溶液做导电能力比较实验证明;通过用同浓度盐酸和醋酸的溶液与锌粒反应, 比较快慢程度证明;通过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与足量的锌粒反应, 测定生成氢气的量证明……

在此,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契机, 分析题目实质, 总结解题规律, 再进行引申变换, 多角度设计问题, 通过一题多变、异题同解, 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使学生形成具有广泛联系的知识体系, 收到以点串线、触类旁通、深化知识之效,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同时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在活动中找到乐趣, 培养其科学素养。

二、优化实验探究教学,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 鼓励学生动手参与实验, 不断探究, 真实感受实验的过程, 加强对化学实验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培养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探究氯水的性质时设计问题:“氯气能溶于水吗?其溶解度如何?”接着教师先将收集了氯气的矿泉水瓶中加入少量水, 拧紧瓶盖并振荡塑料瓶,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并得出结论:“氯气可溶于水, 1体积水溶解大约2体积的氯气。氯气的水溶液叫做氯水。”接着引导探究:“氯气溶于水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学生展开交流与讨论, 进行大胆猜测:1.如果只是物理变化, 可能存在氯气分子、水分子等粒子。2.如果是化学变化, 又可能存在氯离子、氢离子等粒子。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进行验证猜想。学生从而根据实验验证, 明确了氯水中除了氯气分子、水分子外, 还存在氯离子, 但对是否存在氢离子有异议, 无法解释向氯水中加石蕊无明显现象。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尝试将氯水逐滴滴入石蕊溶液中再观察现象。最后, 学生得出了实验结论。

实验中, 教师通过设计实验过程、收集和分析资料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使他们认识、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 培养了思维的创造性, 激起实验探究的兴趣, 锻炼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

三、引领关注现实生产生活, 在增趣中促进学科素养

新课标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并适时地穿插化学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结合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讲述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工业合成氨等化学史, 这些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 认识到化学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而感到学化学不但有趣而且有用, 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和任务, 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重视德育渗透, 培养爱国主义思想, 激发科学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适时地穿插讲述科学发明和发现的历史, 能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 并激励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 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的发展永远不会停滞, 人类社会将不断进化, 从原始、愚昧、落后的状态一步步向进步、文明、富裕、繁荣前进。如中国古代劳动群众在化学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火药在世界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还有, 近代化工专家侯德榜致力于祖国的化工事业, 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返回祖国, 在艰苦的条件下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发明了我国自己的制碱方法。所以, 教学中教师若能掌握时机和分寸, 通过介绍表现出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形成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国行政学学科体系及结构分析 篇11

关键词:我国行政学;学科体系;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239-02

一、行政学在我国的发展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大国,作为世界上少有的几个文明古国之一,自古不乏有行政管理思想。并且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对西方行政学的建立和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至今仍受到许多国外学者的关注。

然而,作为现代意义上的行政学它在我国的起步是比较晚的,应该属于“舶来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行政学研究一直走着一条曲折、缓慢发展的道路。当行政学在世界上获得普遍关注并迅速发展的时期,我国对行政学的独立研究却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众所周知,在1952年高等院校系调整时,由于“左”的错误,政治学、行政学等专业及相关的课程被取消,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学者很少对行政学进行研究,即使做了一些行政管理方面的研究,也没有把其视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行政学的发展进程,这是我国行政学的一大损失。

可以说,我国行政学的学科研究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它是伴随着改革的步伐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9年邓小平在理论务虚会议上,在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篇讲话中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这以后,经过拨乱反正,纠正“左”的错误,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行政学等学科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1980年12月,中国政治学学会成立,作为政治学一个重要分支的行政学也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渐引起理论界和各级政府的重视。1984年8月,由国务院办公厅和劳动人事部发起召开了“行政管理学研讨会”,号召各省、市、自治区高度重视行政学的研究,并于该年年底成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筹备组。1988年10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正式成立,并发行了会刊《中国行政管理》,这标志着行政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已获得公认并确定下来。

二、我国行政学在学科体系构建中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困境

回顾我国行政学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行政学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波折,它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从单纯的引进西方行政学的理论知识到结合我国国情进行理论探索,都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学科建设方面,业已建立起行政学的体系架构,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地位被确定下来了并获得了比较大的突破,教材水平随着行政学理论的发展也得到不断提高,教材种类也不断完善。二是在学术研究方面,我国行政学经历了从引进、消化、吸收、提高、创新的渐进发展过程,适时地提出了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时代要求,为我国行政改革,构建和谐的政府组织形态和创建服务型政府提供了许多理论上的支持。三是在理论研究队伍和人才培养方面,中国行政学的教学科研体系已基本形成并逐渐完善,并且该学科领域的理论队伍不断壮大,各个不同层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育系列也已形成并处于不断完善之中。但是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行政学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困境。

1.我国行政学在研究上还存在着本土化不足的问题

虽然我国行政学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就已经有了,但作为现代意义上的行政学发展至今不足三十年,它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因此,我国行政学无论是在理论建设方面还是在实践环节受西方传统行政学的影响较为明显。但是作为一门学科,尤其是作为一门社会学科,所研究的一些理论应该用来指导社会实践的,所以它必须结合本国的实际来进行研究,研究必须具有本土化。我国的行政学研究,或行政学论著很少有这方面的研究,主要还是单纯的引进西方的行政理论,因此,我国现有的行政学著作或行政学研究“含金量”还不够大,原创性思维和理论更为少见。

2.我国行政学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都存在缺陷

从研究内容上看,我国行政学只注重对行政主体的分析,而忽视对行政客体的研究,从而使行政学的科学性大打折扣。从研究方法上看,长期以来,不单是我国行政学界,我国社会科学界普遍对方法论问题一直不够重视,而行政学研究在这方面更为突出。在行政学研究过程中,我们重视对质的分析,而忽视了量的研究;习惯于静态描述,而忽视动态分析;重视规范化,而忽视实证化研究。我们很少能够在我国行政学著作中找到关于方法论方面的研究,更别提有关方法论的课程。

3.我国行政学学科队伍建设方面也存在不合理因素

我国行政学历经多年发展,科研和教学团队不断发展壮大,但是这也同时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学科队伍中有实际经验的极少,教学和科研水平参差不齐,学科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我国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者相当一部分是从20世纪80年代或之后的政治、哲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界转变而来的,这对于一个长期从事政治学、法学的学者来说是很痛苦的事。因为长期以来的思维定势所限制,这些学者要想重新学习一个新的专业知识,其难度可想而知,所以造成我国行政学学科队伍总体质量不高的状况。其次,学科队伍结构不合理。像夏书章教授等著名的行政学者和专家很少,且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越来越少,呈老龄化趋势。学科梯队中还存在年龄结构断层的现象,还有高学历的人才比例较低,这些都说明行政学学科队伍的结构不合理。

三、我国行政学学科体系的优化与完善

1.立足我国国情,着力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从西方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来看,他们都是为了研究和解决西方国家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行政管理问题。尽管行政学具有社会性,其阐述的理论对于不同国家的行政管理实践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不同国家的国情是不一样的,任何国家都不可以原封不动地照抄照搬他国的管理理论与实践模式,而是应该要将行政管理的理论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具有本国特色的行政管理思想,并指导本国的行政管理实践,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本土化”问题。而要解决好行政学“本土化”问题,首先应该坚持一个理论指导的原则。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古德诺曾说,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因此,行政学的研究必然受到本国主导思想和理论的制约。而中国则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所以我国的行政学必须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来研究,这也是我们构建行政、学理论体系,进行行政学学科建设的理论依据所在。其次,我们应该实现研究重心的转移。反观中国行政学研究,国内许多学者都将研究重心放在对国外行政学,特别是美国行政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上。我们必须实现研究重心的转移,把精力集中到我国行政学,特别是我国行政生态环境和公共行政实践上来。使行政学研究扎根中国的土壤,研究和解决中国的问题。最后,我国行政学研究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我国行政管理的新特点、新规律、新现象,并将其研究上升到理论层面,更好的指导我国行政管理实践。

2.拓展我国行政学的研究领域,改进我国行政学的研究方法

对于我国行政学的研究内容,研究领域,我们不能只注重对行政主体的研究,同时还应该加强对行政客体的研究。事实上,现代政府除了重视对政府自身内部的管理,更重要的还是要加强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对自身的管理还是为了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所以说,加强对行政客体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而作为政府管理的客体,社会公共事务又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忽视对社会公共事务自身发展规律的研究,行政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所以,行政学不仅要研究行政主体,更要研究行政客体,研究行政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对于研究方法,我们不但要重视对质的分析,而且应重视对量的研究;不但应该重视从静态描述,而且要注重从动态来分析;不但应该重视对行政学的规范化研究,而且要重视行政学研究的实证化。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行政学的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和比较行政研究的力度。行政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交叉性综合性,这也是行政学的学科优势。它可以不断地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行政学的研究中引进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拓展行政学的研究范围和领域,从多重视角和不同层次对行政管理进行跨学科的整体研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至于比较行政研究,我们既应进行共时态的比较研究,也应进行历时态的比较研究;既应开展中外行政管理实践的比较研究,也应进行中外行政管理理论的比较研究;既进行发达国家行政管理及其理论的比较研究,又进行发展中国家行政管理及其理论的比较研究。只有在不同层面的比较研究中,才能够寻找出更适合我国行政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3.加强我国行政学学科队伍建设

我国行政学学科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队伍素质。为此,我们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首先,采取引进和培养学科和学术带头人,校内学术队伍重组等方式,全力支持行政学学科队伍建设。其次,应鼓励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再次,要不断改善现有人才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条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安心地为学科发展做出贡献。最后,应不断优化行政学学科队伍的学历、年龄等结构。尤其是重视行政学博士生等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因为他们是中国行政学学科发展的后备人才。同时,还要防止学科梯队中年龄断层现象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行政学学科队伍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永桃.行政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丁煌.行政学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孙荣,徐红.行政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金太军,等.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魏永忠.现代行政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突出学科特点,优化物理教学 篇12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进行物理教学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倡导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注重教学过程的开放式、参与式、互动式、讨论式和探究式特征, 注重教与学的过程性和创造性。

过去, 我们往往把教学看成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 过分注重知识传授, 过分关注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基本上是灌输—接受, 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 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在这种课程模式下, 听讲和习题成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机械又呆板。这样的学生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 就明显地带有被动学习或做事的特征, 难以适应新的学习和胜任新的工作。

在新课程下,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讲授者, 仅仅是讲授来完成教学任务, 而应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层次和认知规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如:问题讨论法、实验探究法、自学辅导法、质疑答疑法、对抗赛法、做游戏法。还可以创设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把多媒体软件等现代化的素材性课程资源适当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如有关波的实验 (波的独立性、波的干涉和衍射等) 、透镜成像 (成像原理、演示物体靠近或远离透镜时, 像的动态变化) 等。

我通过启发式、讨论式和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性、互动性, 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激起了学习兴趣, 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 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

从教与学来看: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两方面, 丰富的教学方式能从各个方面调动学生的器官, 必然会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又能很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地、独立地学习,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能力、合作能力等。

2. 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单一的知识本身的教授。

在当今时代, 知识掌握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 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才是至关重要的。有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 只有15%来自专业知识, 而85%则来自态度和能力。

因此, 物理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能力得到了提高, 思维得到了发展, 终身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例如动能定理的教学, 教师首先可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动能的变化, 让学生分析讨论猜想引起动能变化的原因;其次设计实验寻找他们之间的具体数值关系, 获得实验结论;最后再引导学生通过已学的知识从理论推导出他们之间的关系。整个教学过程侧重动能定理的获得与理解, 让学生收获分析问题的方法。

再比如加速度, 我们可运用汽车说明书展开教学, 让学生自己总结发现:汽车的动力不同, 加速度不同。然后再要求学生设法研究这些相关因素间的联系, 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去验证。在此过程中, 我们要注意教给学生科学的解决问题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免不了要走弯路, 遇到挫折, 这种情况正为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科学探索精神提供机会。

在教学中, 学什么不再是首要的, 怎样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因此, 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潜能的发挥, 可持续发展和特色发展, 为学生长期学习, 一生学习作好准备。

3. 注重强化学科思想方法

物理规律是宝贵的, 但研究物理规律的思想方法更宝贵。

中学物理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想方法, 如理想模型法、控制变量法、无穷微元法、极端思维法、类比法、等效法、对称法, 等等。如理想模型法, 在质点、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中, 有实体理想化、过程理想化和条件理想化的实例。这就要求我们更加要重视思想、方法的教学, 把学科思想方法渗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精心讲解, 让学生在启发和引导中、在前人的探索和发现中进一步感悟有关科学原理、定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规律, 体会和掌握这些方法, 进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通过教学过程中物理学思想与方法的渗透和潜移默化, 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创造精神, 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4. 加强实验操作教学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 物理学中的每一个概念、规律的发现和确立主要依赖于实验。其次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 特别来源于观察和实验。而实验的形象生动的特点对活化知识和训练思维大有益处;实验活动形式多样, 能为各类学生提供全面而又有个性特长的发展条件;实验需要严谨、踏实等优良作风, 这种活动对于塑造人的完善品格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 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课外实验 (“做一做”栏目) , 而且提倡和鼓励将部分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随堂实验, 将分组实验扩展成探究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教学过程要尽可能引用日常生活中的小实例、小实验, 来直观说明物理问题。例如对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概念的教学, 可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手脚的相关活动来感悟摩擦力的存在。教师还可以通过拉动和拉不动讲台,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扩展到百米跑运动员在起点和终点的跑步姿势、在弯道处的跑动姿势与摩擦力的关系等。力求真正贯彻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原则, 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提高实践能力, 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

5. 关注实际生活和科技发展, 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重视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科技和社会的联系是当前物理课程的趋势。近几年来, 高考理综物理试题明显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因此, 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让学生多渠道、多方面地去吸收和了解有关信息, 关注社会与生存的环境, 了解科技发展和新的科学事件, 可以向学生适当地提供前沿领域的专题性科普资料, 如交通安全、体育运动、家用电器、航天技术、磁悬浮列车等,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实际中与物理相关的问题,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上一篇:配种时间下一篇:教育产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