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结构优化(精选5篇)
配网结构优化 篇1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及电力深化的改革, 电网的安全运行管理已成为社会关心的问题, 若果发生电网管理不严格的情况下, 将不可避免地引起电网安全运行漏处理或延误处理现象, 从而对安全运行构成了威胁, 因此电力营运商的利益将会受到损失, 本文主要对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存在常见的问题, 提出了一些有效的优化措施, 对配网运行的管理提供些价值参考。
一、配网运行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1) 分销网络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全国电力公司得到国家高度的重视, 通过资金与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致使配电网得到了迅速发展, 但我们依然要清楚地看到配电网仍然有一些薄弱节点, 如线路负荷过大、不合理的结构、过时的电网建设;对于配网的运作和管理方面而言, 已经过时滞后的管理, 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的需求, 就配电线路运行的监察方面、互供, 非常需要高科技的现代先进管理方法。2) 供电半径长。在配网工程一些地区中, 整个电网没有进行全面的规划, 在一些城市中, 电源布点不科学、不充足的现象已有明显的发生, 供电半径太长的电源点, 已出现很高的线损率。因此同时, 恰恰是因为配电有一个非常大的非理性, 但也导致负载不平衡等问题, 主要是为了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3) 陈旧、不可靠的配电设备。近些年来, 配电网络建设的不断扩大也进行了优化改进, 但一般的配网设备陈旧, 滞后的状态, 一些线路严重老化, 负载所带较大, 有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这将直接影响电网持久的安全运行。4) 运行方式不灵活。目前, 网络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在配电网中依然存在着, 使计划检修与故障复电的工作受到严重限制, 在电网运行实际情况中, 常常会遇到变电站迁移, 全站出现停电等问题, 即使在负荷水平很低的情况也不能够将其转出, 只要增加联络线或加强新出线方能够将问题解决。
二、如何优化配网运行管理
(一) 增加科技投入, 加快建设自动化
在实际操作中的配电网, 增加投资在科学和技术上, 使配电网的运营效率得到提高, 还可以有效地减少线路的沉余容量, 降低投资线路;因此不但需引进国际先进科学技术, 还要加强配电自动化的研究, 通过配网自动化建设, 为配电网的降损提供技术上支持。加强建设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有效对线路和设备状态进行监测、故障隔离区、远程控制和局部自主控制、转移负荷及供电恢复;通过计算配电负荷潮流, 在改变配网运行方式的操作中, 应用配网合环转电, 有效地节约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资源, 通过合环转电的应用有效地避免改变运行方式对用户引起影响。
(二) 加强配网的运行和维护
1) 在配网的建设上, 加大投入技术含量比较高的设备, 通过投资于高科技产品, 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提高配网设备的自卫装备水平, 如高压架空线路安装保护装置, 防雷设备水平的提高, 有效消除线路雷击损坏。在使用配电设备上, 广泛使用内型的故障显示器或3DF-2户外型, 可以有效缩短查找故障范围, 使故障尽快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隔离, 恢复电力用户的供电。2) 加强维修管理的运行, 如实做好品质服务工作是配网建设对用户直接面对的一环, 因此前期配网的建设, 就是为怎样保证用户使用上可靠、安全的电能而准备, 应该制定一个先进的管理模式, 建立一个强大的指挥维修中心, 班组间每个不同环节的处理应理顺, 例如在班组之间宜制订“首问责任制”来形成闭环管理。3) 加强对电力设施的保护, 扎实做好对恶劣的户外工作, 针对线路走廊管理, 不断提高技术防范措施与加强电力设施保护,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监管, 政策宣传, 发出违规通知, 并要求修正, 而且还与有关行政执法机关建立有效的合作平台。4) 积极进行思维空间拓展、开展与吸收一些兄弟单位好、新作法, 努力扎实加强设备日常的检修与维护, 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设备, 使设备的水平不断健康地提升, 制定有效的年度检修计划, 通过对配网线路的情况计划制定了线路的周期检修。5) 在配网的建设中, 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配电, 对配电GIS系统该平台应充分利用, 简化业务流程, 实施和配网相关的配电设备的操作和管理流程, 资产管理, 业务拓展管理, 事务管理, 以地理信息系统 (GIS) 为平台, 实施缺陷闭环管理和其他相关的交互系统, 使基础数据管理, 设备操作管理再上到一个新水平。
(三) 选择合理经济的配网运行模式
为了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配电网, 采用合环运营方式在配电网中是极为常见的;在分布环状配电网的功率, 主要是按照每一个线段电阻之间的关系进行的, 而自然功率分布是按照每个线段之间的阻抗关系来进行的;在环状网络不均匀程度越大时, 其自然功率与经济功率的差别就越大;所以要想电玩损耗降低, 得必须要对配电网的运行模式认真研究。
(四) 加强配网的资料管理
在建设配网中, 要做出正确的决策, 离不开数据与完善、齐备的资料, 加强配网的资料信息管理必须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更新的重要信息。因为配网的特殊性往往会改造、设备更新、调整运行线路的方式, 这就需要配网资料做到及时的信息将被更新, 以满足配电网运行和管理的需求。2) 合理的归档与分类配电网资料。鉴于配网资料的复杂、繁琐性, 为了方便以后查询数据和资料, 有必要将其进行的分类存档, 在当前形势下, 可以把配网资料依一定标准进行归档分类。3) 积极推进信息技术。随着配电线路与设备逐渐更新, 以前的配网数据管理模式已很难适应现代电力企业的运行管理, 计算机管理称为一门信息化技术, 非常适应时代的要求, GIS的地理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运行的PMS已被广泛使用。
(五) 加强线路巡视检查
线路巡视检查包括正常的巡视检查, 事故巡视检查, 专项巡视检查, 夜间、交叉巡视检查和诊断巡视检查等, 在不同层次需要时进行的各种检查。事故以后依然要组织巡视检查, 找出事故原因与地点, 了解当时气象周围与环境条件, 同时作好记录有便于对事故进行分析。
(六) 加强人员的业务水平培训与技能
在配电网进行改造中, 采取了很多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 以及现有的配电管理, 维修人员不熟悉操作这些, 所以需加大培训力度, 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逐步进行互助学习, 技术培训, 技能竞赛和QC活动, 以便提高业务技能水准。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配电网的质量也不断地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 在配电网的运作和管理的过程中, 不仅要对电网加强监管, 同时也对员工职业技能进行培训, 熟识有关的规则制度, 定期对线路运行情况进行分析, 提出并实施以提高安全运行水平与防止意外事故的措施, 以实现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运行。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配网建设的不断发展, 在配网运行中, 存在越来越多的问题, 更严重的是影响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促使供电企业的效益从而受到影响, 如何让配网的运行管理得到优化, 配电网的可靠性得以保护, 能够更好服务于社会, 是供电企业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重要艰巨任务。
关键词:配网,运行管理,优化措施,安全可靠
电力配网物资评标策略优化研究 篇2
关键词:电力物资;配网物资;招标采购;评标标准;指标体系;权重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5-0176-03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15.083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如火如荼,发展势头迅猛,在道路桥梁工程项目中落实到位的质量管理对整个工程来说是大有裨益的,这就需要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对现场进行到位的引导管理,因此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建设需要整个道路建设系统的相关部门相互协调配合来落实相关的工作程序,采取相关应对措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道桥事业的进步,但是与此同时不得不承认,现场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作为现场的管理人员必须尽职尽责,采取到位的管理措施,对现场所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或者经济损失。
1 当前路桥建设项目管理问题综述
1.1 项目管理理念推广不到位
路桥项目管理理念的推广并未深入到施工现场,这也是导致其他问题的潜在因素。现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发展势头迅猛,但是工程管理体系的发展却相对滞后,未跟上工程建设的步伐,现场管理体系不完善,一些具有管理经验和素质的现场人员严重匮乏,因此管理理念的传输无法有效落实。上至施工管理人员,下到施工操作人员,无视管理制度的存在,路桥项目管理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2 项目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低下
当前的路桥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现场的项目管理人员自身缺乏经验,管理水平低下,这也是非常棘手的问题:首先,道路项目管理涉及到诸多复杂的因素,管理人员须对现场的施工工艺、相关流程深入了解,同时自身对于相关的管理知识也应有所掌握,自身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这就对管理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当前的很大一部分人员都不具备上述要求;其次,当前的路桥项目管理人员能力和素质无法同工程项目的要求相匹配,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时常出现渎职、失职的现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路桥项目管理无法发挥其本质作用。
1.3 项目管理采购管理问题
采购管理问题也是路桥项目管理过程中一大问题:首先,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对采购人员的管理不到位,存在设备或者材料价格欺瞒或者滥用职权的现象,因此经常出现所采购的材料价格太高或者设备不达标的状况,这对施工企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素;其次,材料或者设备在购置后,相关的检查流程不到位,无法保证质量,进而影响到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患,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4 路桥工程项目建设中项目管理混乱
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比较混乱,这一问题也非常突出:首先,施工现场一般都是分包的临时施工团队,队伍人员鱼龙混杂,管理难度较大;其次,路桥工程项目现场环境复杂,施工人员众多,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各种资源聚集在一起,导致管理难度大大增加,不同工种之间的交叉作业,导致施工秩序混乱,严重影响着施工的顺利开展。
1.5 工程项目的资源及原材料管理问题
项目现场的资源以及材料管理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施工现场的人力物力资源存在严重的浪费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场的成本管控意识淡薄,经常发生材料浪费或者机械设备损坏情况,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其次,人力成本管理不到位,路桥项目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不到位导致人员配置不合理,未对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到位的管理,经常发生现场施工人员磨洋工甚至偷懒的情况,导致整个工程进度受到影响。
2 加强路桥项目管理措施探讨
2.1 制定科学的管理计划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程进度的加快,道桥项目管理工作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如果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计划,那么无法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管理内容包含诸多内容,其中最主要的分为以下两个部分:首先,对图纸的工程量进行很好地掌控熟悉;其次,认真汇总合同文件、工期以及质量要求方面的
信息。
工程的实际进度必须同施工网络计划相结合,同时要兼顾到天气或者气候的变化因素。在具体的施工操作过程中应做到灵活应变,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相应的实施调整,确保整个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2.2 施工进度的管控
工程的项目管理应该从项目建议书的落实开始,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细致的划分,确定相关的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尤其是所涉及到的大型道路桥梁工程,不能仅仅将承包商的施工进度作为单一的控制方式,同时应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对影像工程进度的相关条件进行合理的掌控,分析彼此之间的关系,相应地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2.3 做好项目管理和成本预算工作
项目成本控制是整个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不仅要保证整个工程质量以及工程进度,同时项目计划落实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必须进行合理的编制、组织预算以及合理的掌控来完成成本计划目标。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前提条件下,通过系统的技术措施、经济管控以及相关的管理活动来完成既定的成本目标控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收益。整个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各种消耗的费用的总和构成了成本,因此具体到任何一个施工环节或者管理环节都会涉及到成本的管理控制。
2.4 加强制度和质量的管理
首先,应该构建质量管理认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施工承包方以及建设单位所必须协同控制的主要工作,落实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旨在保证项目工程技术设计质量或者施工工艺符合国家规范标准,确保道桥工程达到质量标准及技术规程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确保工程实际同质量目标的一致性,健全完善落实相关措施,避免意外状况发生;其次,实施管理制度机构的完善构建。有必要设置一个专门的管理制度组织机构,专门用于工程方案的实施以及相关工作的指导、制定以及监督,对于项目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很好地协调,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目标进行考核,确保工程项目有条有理,按照计划、设计方案顺利的完成。
2.5 实施健全的采购管理计划
道路桥梁工程规模宏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涉及到的物资、设备以及材料的采购也是非常之多,因此如果管理到位很容易导致资金的浪费,甚至出现预算超支的情况,因此必须把设备、材料的采购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合理进行规划,在合理的时间采购适量的物资,同时做好市场的调研工作,落实招投标计划,选择质量好价位低的商家作为购买源,确保商家能够按时、保质、保量的交付到位。
2.6 项目风险管理
道桥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管理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必须能够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应对和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扩大正面事件的影响,控制负面事件的波及范围。
3 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管理在整个道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能保证整个工程能够保质保量地如期完成,同时还能对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提高施工单位的经营效益。项目管理事关工程项目的质量好坏、寿命长短以及可持续发展,因此,作为道桥的项目管理人员必须牢固树立管理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各项规程,为我国道桥事业的发展尽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 叶翠晓.对路桥施工项目管理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
论研究(电子版),2011,(26).
[2] 王善贵.路桥施工项目管理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
2011,(11).
[3] 吴刚.浅谈城市道路施工管理[J].山西建筑,2008,
(1).
配网调度工作优化的分析 篇3
1配网调度工作主要内容分析
就我国的国家电网状况看, 配电网络调度工作的难点以及重点, 在于如何切实有效地实现更为平稳的供电服务。这种工作重点和难点与输电网络的工作重点存在显著差异, 并且也因此形成了配电网络调度最为主要的特征。就具体的工作内容看, 配电网络调度工作需要切实从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出发, 切实实现减少停电和供电波动、故障快速隔离和快速复电, 而与之相对的输电网络则更多关注低损安全, 发挥输电网络的最大运力, 确保功率平衡、电压稳定。从服务的目标群体看, 配电调度工作的服务对象为广大电力消费群体,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不仅仅需要考虑配电网络自身的工作特征, 更应当将电力消费领域的消费特征纳入调度工作的视线中来;而输电网络则通常仅需要考虑电力体系内部相关问题, 即便涉及到电力网络系统外部环境, 也仅限于外部环境对于电力系统本身的影响。进一步对配网调度工作进行实践层面分析, 可以发现配网调度工作本身的复杂特征, 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电力消费环境。由于消费环境本身的多样性, 工业企业以及居民生活用电本身存在极为显著的固有差异, 会直接导致对于电力需求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特征, 而如果配网调度工作无法有效正视这些特征, 只是基于输电网络调度思维方式展开工作, 那么就必然会在电力系统的供给能力和电力需求水平之间存在差异, 而这种差异如果无法得到调度工作的有效消融, 就有可能形成电力需求整体供需紧张, 进一步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供给效率的降低, 也必然会从一个侧面影响到电力消费环境中的电能质量, 对居民生活或者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就目前的状况看, 配网调度工作存在极大不足。一方面配电网络相对于高压输电主干网而言更加偏重于供电工作的细枝末节, 因此覆盖范围相对较窄。一个输电网变压器故障所带来的影响, 通常会远远大过于一个配电网变压器故障影响, 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相关工作人员的懈怠情绪。另一个方面, 配电网调度管理工作仍然停留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面上, 也是当前配网调度工作的一大问题。对配网运行缺乏系统的管理和分析, 配网运行方式和二次专业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 用电负荷预测、电网经济运行、电压无功管理等有待进一步加强, 缺乏对配网负荷分布和薄弱环节情况的全面掌控, 对配网规划建设和改造立项的指引作用非常有限。最后, 来源于电力系统本身内部的思维方式, 成为了当前配电网络调度工作展开方式的重要影响因素。这种状况使得对于配电网络调度的管理工作仍然保持着极强的技术特征, 以及面向电力系统内部的工作特征, 这种特征的直接后果是无视电力消费环境而独自展开基于电力体系自身发展和能力的管理, 而这与当前电力工作环境的服务思想并不一致, 进一步影响到电力体系服务质量。
2切实展开配网调度工作优化
想要切实展开配网调度工作的优化, 首先应当确立配网调度工作合理的管理方式。当前配网调度工作开始由之前的分散状态转向集约化管理状态, 这种转变本身是电力系统内部工作效率提升的必然要求, 但同时也是信息时代进一步深入发现数据价值的客观推动。对于这一种发展的趋势而言, 可以说本身是电力系统进步的一种特征, 而这种发展的自然选择, 则为配网调度工作的进一步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返回到配网调度工作的宗旨和目标的层面看, 可以发现配网调度工作的主要任务在于面向电力需求以及消费环境提供平稳的电力能源供给, 实现服务社会的价值。从技术角度看, 当前我国电力供给网络已经日趋成熟, 电力的供给能力有大幅度提升, 并且具备充足的能力为社会提供电能, 因此从技术和能力角度看, 我国电网当前的首要任务已经不是实现自身的发展, 而应当转而面向社会提供更为良好和完善的服务。基于此种考虑, 当前配网调度工作的优化重心应当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1) 加强配网调度集约化。配网调度工作的集约化管理的价值, 就当前我国电网的发展状况看, 并不在于节约管理以及人力资源成本, 而在于能够帮助当前信息环境之下智能电网发挥更大效用, 进一步具体而言, 就是帮助智能电网环境中的大量数据实现更大的价值。当前整个电力输配送网络中, 大量的数据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而这些数据, 尤其是来源于电力消费环境中的数据, 则是一种对于电力消费环境实际需求状况的客观反映, 对于这些数据的分析, 包括电力消费状况以及基层变电站故障状况的分析, 必然会对于获取到更为精准的电力需求有着积极价值。 而在此基础之上展开的配网调度工作, 才有存在的价值。 (2) 加强配网调度工作环境优化。以配网调度工作作为核心, 加速其与电力环境中其他业务流程的衔接优化, 有效降低衔接风险, 对于推动配网调度工作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意义。配网调度是配网运行的关键中枢环节, 配网运行单位在配网运行、急修、营销服务、应急管理、配网规划建设等方面已有各自的流程, 在配调集中后, 要调整这些流程, 实现闭环管理。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电力网络系统服务思想的成熟, 配网调度工作的地位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与此同时, 诸多技术层面的成熟, 包括智能电网以及数据传输系统等, 更是为配网调度工作的深入展开提供了有力依据。如此这样的环境, 已经为相关人员深化配网调度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切实发现工作中的不足, 以更高的视角对调度工作进行统筹规划, 是配网调度工作的当务之急, 也是切实推动其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配网调度,工作,优化,分析
参考文献
[1]王温荣, 路剑敏, 黄建梅.配网调度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09 (11) :63-65.
[2]涂茂林.配网调度的建立[J].华北电业, 1998 (7) :21-23.
[3]章琦.对无锡地区配网调度运作方式的探讨[J].华东电力, 2001 (12) :19-21.
[4]余涛, 张军, 严莹, 等.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J].能源工程, 2014 (3) :6-9.
[5]陈山胜.西宁配电网系统调度管理模式的探讨[J].青海电力, 2014 (2) :1-3.
[6]任导群, 任健, 桑静.火电厂主变压器与屋内配电装置混合布置的设计实践[J].黑龙江电力, 2008 (4) :318-320.
[7]林生逸, 彭雪平, 韩雷, 等.核电站常规岛主厂房基于性能的抗震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震动, 2011 (5) :50-59.
配网结构优化 篇4
关键词:风险管理;配电网;检修计划优化
中图分类号:TM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1-0111-02
对配电网进行检修是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科学、合理的检修计划不仅能有效确保配电网的可靠运行,还能极大的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建立既能考虑经济性,又能考虑稳定性的配电网检修计划模型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建立一种最优化的检修计划,必须要对各种可能情况进行分析和风险评估,然后根据适当的风险评估标准,基于投入成本最小化制定最优化的检修方案,内容对风险管理的配网检修计划优化研究。
1 基于风险的检修技术原理
检修工作通常包括设备信息收集、状态评价、检修策略、检修计划、实施、评价及考核部分,前三者是制定检修计划制定的基础性工作。检修原理,如图1所示。
1.1 设备信息收集
对配电网运行设备信息收集是基础性工作,主要收集的信息包括投运前信息、运行信息、检修试验信息及家族信息。投运前信息是指电力设备出厂及交接实验报告、安装验收等信息;运行信息是指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维护、接地、故障、缺陷及不良工况等信息;检修试验信息是指诊断性实验报告、缺陷消除记录等;家族性缺陷信息是指同一批次产品的共性缺陷。
1.2 设备状态评价
设备状态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评价方法,依据收集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从而对设备健康状态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估,这是检修决策的基础。目前行业最通用的状态评估方法是打分制,依据打分制的评价模式,将设备拆分成部件,每个部件又分为不同的状态量,根据状态量的全部信息,将缺陷进行分类细化,根据设备部件的不同按照既定的分值和权重进行评分。
1.3 设备检修策略
设备检修策略是指采用某种检修决策,并根据电力设备的状态评价制定检修类别和内容,电力设备的检修等级通常可以分为下述五等:A、B、C、D、E,其中前面三类必须停电进行,第四类为不停电检修,第五类为带电检修,检修时具体采用何种检修模式是根据电力设备的结构特点决定,本文中检修计划的优化仅考虑前三种检修模式。
检修策略必须按照下述几个原则进行:第一,根据电力设备的状态评价结果分析,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第二,最好采用不停电作业方式,以便降低损失,提高供电稳定性;第三,对状态异常、严重的电力设备必须要采取合理的检修等级及增加必要的诊断性实验。
1.4 设备故障率的推算
基于风险管理的检修既要考虑检修及故障造成的后果,还要考虑电力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电力设备故障率是很关键的指标,是对配网进行风险评估的很重要因素,预测设备故障率是十分必要的。
合理预测电力设备故障率必须考虑下述几点:第一,设备状态评估要依据一定的评估周期进行;第二,配电网的长期检修计划时间相对较长,要考虑较长时间对设备健康状态变化的影响;第三,电力设备在耗损期故障率相对较高,检修周期内变化要引起重视。
2 检修计划优化的关键问题
检修计划优化是指通过对整个检修过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安排所检修配电网的电力设备检修开始时间,在能满足检修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配电网系统风险和停电损失,提高检修效益。
检修计划的重点是安排电力设备的检修时间,这也是状态检修最后一步,时间决策的制定具有独特的性质,不仅要重视电力设备的具体需求,还必须要考虑整个配电网运行的约束和需求,这样就会出现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中最关键的是检修关系约束的确定和快速潮流的计算。
3 基于风险的检修计划优化模型
3.1 检修风险和故障风险
配电网检修工作对象是配电网设备,本文主要考虑两类检修:其一,周期性检修;其二,非周期性检修,周期检修是指按照固定时间对电力设备的检修,非周期性检修是按照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提前或延后检修。本文基于风险的检修计划优化是考虑负荷变化、设备随机故障等基础上对电网不同检修方案进行风险评估,以便合理安排检修计划,最大限度降低检修周期存在的风险。
就配电网的检修而言,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两部分:第一部分,电网检修风险;第二部分,电网故障风险,这两种风险互相矛盾,要解决这种矛盾的核心在于找到两部分的平衡点,使得检修后配电网运行风险最小,这样既能避免检修过度导致检修风险太大,也能避免由于检修不足而造成的故障风险过高。
电网检修风险定义及表达式:配电网检修退出运行时会损失一部分电荷,称为计划失负荷损失;配电网检修时设备不可靠,当其他电力设备故障时电网失负荷风险变大,这种损失称为随机失负荷损失,具体表达式如式(1):
电网故障风险定义及表达:配电网设备可能出现故障导致电网面临随机失负荷损失、设备维修或更换的个体损失,具体表达式如式(2):
上式中,分别表示时段t配电网故障风险、模式合集、f故障模式的随机失负荷损失、自身损失、检修模式的电网随机失负荷量、修复几率、i设备的维修费用、更换费用及停电时间。
3.2 基于风险的检修计划优化模型
为确保配电网可靠、稳定运行,在检修人员能力许可前提下,建立优化的检修计划模型,目标函数表达如式(3):
F=min(R0)=min(RM+RF)(3)
具体约束条件如下:
①线路潮流约束。
电力设备在检修时可能表现不可靠,为了避免电网运行方式变化,要对其安全校验,如下式(4)所示;
Si 式中Si,Smax分别表示线路允许传输的极限潮流值。 ②检修关系约束。 为了避免电力设备维修过程中重复停电导致配电网供电质量下降,要将同段线路检修安排统一时段检修,时间要求如式(5)所示: tmi=tmj (5) 式中分别表示tmi,tmj设备的检修开始时间。 ③检修资源约束。 检修资源约束具体体现是同时检修电力设备的数量,具体表达如式(6): 式中μit,mi,Mt分别表示检修状态变量、资源及资源上限(取值为3)。 4 结 语 综上所述,基于风险的配电网检修计划优化模型既能考虑配电网检修的经济性,又能提高配电网供电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崔姗姗,张建华.复合遗传混合智能算法在配电网检修时间优化中的 应用[J]现代电力,2013,(1). [2] 胡文堂,余绍峰.输变电设备风险评估与检修策略优化[M].北京:中国 电力出版社,2014. 【关键词】配网结构;电压质量;无功补偿 引言 现代化的社会发展建设离不开稳定的电力资源的保证,电力资源在提升人民物质生活、文化生活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尽管,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原来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电力工程的配网结构相对较为落后, 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相对较低, 这给电力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面对国内外相关行业的竞争,必须加快电力工程配网结构深化改革,通过减小配网结构对电压质量的影响,进而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配电网络的特点 配电网络是指在电力网中起电能分配作用的网络。通常是指电力系统中二次降压变压器低压侧降压或直接后向用户供电的网络。架空或电缆配电线路、配电开关类设备、配电所、柱上变压器、配电箱等组成配电网络。 由于配电网的规模快速增长,所以设计时除保证用户供电可靠性外,如何保证电能质量和降低损耗是配电网的两个重要设计目标,中低压配电网故障频繁,但继电保护选择性配合困难,决定了中低压配电网必须采用与输电网不同的故障隔离方式。 2.配网结构的分类 配网结构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分类。 2.1 按电压等级分类 按配电网电压等级可将配电结构分为:高压配电网(35-110KV),中压配电网(6-10KV),低压配电网(220-380V);按供电区的功能来分类,可分为城市配电网,农村配电网和工厂配电网等。 2.2 按配电网络接线分类 (1)放射式配电网络。降压变电所3~10千伏侧引出许多条单独线路,每条单独线路均向一个或几个配电变电所供电的接线方式。其主要特点有:维护方便,保护简单,便于发展;使用设备多,灵活性和可靠性差,线路及设备检修时,就要中断供电。 (2)树干式配电网络。由降压变电所3~10千伏侧引出一条或几条主干线路,每条主干线路可供几个配电所供电的接线方式。其主要特点有:当主干线发生故障时,连接这条主干线上的负荷均要停电比较放射式配电网络使用设备少,可使网络简化;接线比较灵活,易于增加或减少配电变电所的数目;任何一个配电变电所中的变壓器均有切断设备,当某一台配电变压器故障时,并不影响其他配电变电所的供电。 (3)环状干线式配电网络。由降压变电所3~10千伏侧引出两条主干线路,每条主干线路可供给几个配电变电所,两条主干线之间通过隔离开关QS连接或断开。其主要特点有:供电的可靠性较高,当干线某出处发生故障时,只需要多有配电变电所短时停电(约30~40分钟);这种网络要求操作水平较高,否则易发生误操作。 (4)混合式配电网络。由工作干线和公共备用干线混合组成的配点网络。正常运行时,由3~10千伏侧的各条工作干线供电给各配电变电所,公共备用干线处于不带电状态;当工作干线的某一段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将分段断路器QF1和该段进线端断路器QF2断开,手动或自动投入备用干线,即可恢复供电。其主要特点有:优点是供电可靠;缺点是敷设线路和建造配电变电所需要的投资很大。 3.电压偏差合格率指标 衡量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电压偏差合格率,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将其分A、B、C、D、E五类,C、D、E三大类是配网上的电压监测。主网的电压波动与调整,监控人员的责任心,VQC装置的动作正确率,用电户的无功补偿等都会影响电压。由于存在各电压兼职人员对配变的分接开关调整和设置不及时,配网供电半径较长,导致C、D、E类三类的电压合格率徘徊在98%左右。 电压合格率指标完成情况实行分级管理逐级上报的方式。电管站负责辖区低压用户客户端电压合格率(D类电压监测点)管理统计工作;营销部负责大用户客户端电压合格率(B、C类电压监测点) 管理统计工作;调度、输变电工区负责变电站母线电压合格率(A类电压监测点)管理统计工作;生产技术部负责公司各类电压合格率管理统计工作。各责任部门要按时向生产技术部上报统计数据,由生产技术部汇总上报上级部门。 4.配电网的无功补偿与电压调整 4.1 相位补偿 功率因数补偿也称为相位补偿。当代人们所用的电器的结构多为电磁结构,工作时需要较大的励磁功率,这就会由于滞相致使用户的功率因数较低,一般在70%左右。励磁功率在配电网中流动为滞相的无功功率,不仅造成不必要的损耗、占用配电网容量,而且导致用户电压降低。以进相的无功补偿设备(如并联电容器)就近供给配电网或用户所需要的滞相无功功率为相位补偿,相位补偿可以减少无功功率在配电网中流动,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网损。 4.2 电压调整 为了保证用电电器有良好的工作电压必须对电压进行调整。配电网需要进行电压调整,避免受配电网电压波动的影响。配电网电压调整的措施包括:调压变压器调压、无功补偿调压以及中心调压。 (1)为弥补中心调压方式的不足可采用调压变压器调压进行局部调压。调压变压器有串联升压器、感应调压器以及有载调压变压器三种。靠改变电力网的无功潮流来实现调压变压器的调压作用,它本身励磁的需要而消耗无功功率,而且还不产生无功功率。但是当电网的无功电源不足时,调压效果不显著。如果调压变压器装设过多,拉低全网电压水平,增大网损,将加重配电网的无功功率消耗,严重时有可能造成恶性循环的趋向。 (2)无功补偿调压由于增加了电力网的无功电源,能起到改善电网电压的作用。装设于变电所内的无功补偿装置,还可采用分组投切的办法,对供电地区实行中心调压。 (3)利用地区枢纽变电所或发电厂进行中心调压,这种调压措施经济方便,但它不能改善电压分布,只能改变整个供电地区的电压水平。当供电地区的供电距离长短悬殊、地域比较广阔时,中心调压措施有顾此失彼的缺点,往往不能兼顾全区。 5.无功功率的平衡与补偿 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电源不足,系统结点电压就要下降。电力系统必须具备足够的无功电源才能维持所要求的电压水平,以满足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以下对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负荷构成、无功电源构成、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问题以及为改善系统无功功率不平衡而采取的补偿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1)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负荷与无功损耗主要由用户与发电厂厂用电的无功负荷(主要是异步电动机)、线路和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并联电抗器的无功损耗组成。 (2)电力系统中的无功电源。一是同步发电机以及过激运行的同步电动机,二是无功补偿电源包括电容器、静止无功补偿器和同期调相机,三是110KV及以上电压线路的充电功率。 (3)电力系统的无功平衡与补偿。无功补偿容量的配置应取分区平衡、分级补偿原则。 (4)无功功率管理的具体措施。电力用户的功率因数达到0.95以上;分散安装电容器,就地供无功功率。在一次及二次变电所的低压母线上安装电容器,枢纽变电安装调相机。在有无功冲击负荷的变电所以及超高压送电线末端宜安装静止无功补偿器;对于水、火联合电网,枯水期利用水电机组调相运行,丰水期利用火电机组调相运行,供出感性无功功率;同步电动机过激运行,供出感性无功功率。 6.电压控制的目的 电压调控的主要目的有:保持电网枢纽点电压水平,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保持供电电压的正常范围,保证用户的供电质量;减少网络损耗;在偶然事故下快速强行励磁,防止电力系统瓦解。 7.结语 在电力工程中,需要掌控配网结构对电压质量的影响以及无功补偿的策略,进而提高电网供电质量,保证用户的用电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兆安,杨君,刘进军.谐波抑制和无功功率补偿[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配网结构优化 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