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配网

2024-10-08

农村配网(通用12篇)

农村配网 篇1

1 当前农村配电网的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家电网公司所属县公司的农村配网配电网的运维大部分由基础供电所负责, 归口于公司营销部门或农电部, 供电所所负责整个辖区的中低压配网的运维、抢修、工程管理、业扩报装以及营销相关业务, 供电所虽然成立了配电班, 但从事配电运检业务和营销业务的人员没有严格的区分, 仍然存在混岗情况。

当前农村配电网的管理存在以上问题: (1) 运检基础管理薄弱。供电所从事中低压农网业务的运维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基础管理规范性不强, 在农网线路条图、设备管理、设备台账、信息系统方面存在较大的薄弱。 (2) 运检业务开展计划性不强。当前农村配网的运检业务中线路停送电、计划性检修、工程项目的实施等工作仍然存在临时性, 这类的生产计划性不强, 配网调度业务还未能有效的延伸至农配网中。 (3) 运检业务成效不明显, 农网线路状况较差, 树竹障碍情况突出, 由供电所承担线路清障工作, 力度不强、手段不足, 成效不明显, 每年农网的线路故障跳闸率居高不下, 农网应对恶劣天气的能力不强, 可靠性较差。 (4) 基层安全生产工作压力较大。供电所生产、营销人员混岗现象严重, 存在“几块牌子一班人”的现象, 经了解, 供电所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年龄偏大, 大多数没有经过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培训, 存在一个农电工人既承担配电抢修、操作、运维等业务又要进行高低压抄表、电费回收催费等事务, 专业化不强, 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2 开展农村配网运维检修集约管理建设的主要做法

2.1 提高思想认识, 树立新的管理理念

在推进配网运检集约化管理的过程中, 我们加强对配网运检集约化管理内涵的学习宣传, 使公司上下充分认识到, 农电系统人员安全意识比较薄弱, 安全管理不到位, 专业管理工作和现场作业的随意性很强, 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推行配网运检集约化管理, 可以解决农村配电网点多面广, 人员分散, 现场作业容易失控等问题, 进一步规范农电安全生产作业环节、作业步骤, 完善、细化作业流程, 有效杜绝作业的随意性, 提高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推进配网运检集约化管理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

2.2 明确管理职责、明确管理界面

全面贯彻上级公司有关农村配网运检集约化管理的要求。成立了公司总经理任组长的配电运检集约化工作推进领导小组, 成员包括公司分管领导, 相关部室 (部门) 负责人、县公司负责人。制定了《市、县配电运检集约管理模式调整实施方案》, 调整市、县公司运检、营销部门配电设备管理分界点, 成立区域配电队, 明确了供电所和配电队的工作职责和管理界面, 即配电队负责辖区内10k V线路至配变低压侧总开关以上部分设备的运行、维护、改造、检修及抢修服务工作, 供电所负责辖区内配变低压侧总开关至客户电表上桩头测所有0.4k V设备的运维管理以及抢报修工作, 开展配电中压运维业务移交。

2.3 建立市县统一的配电管理体系

(1) 将县公司配电专业管理纳入市公司管理体系, 在制定年度工作规划、年度工程计划时, 统一管理并监督指导县公司落实。 (2) 加强对县公司区域配电队的专业管理, 制定了对配电队的专业管理检查提纲和监督计划表, 定期组织对县公司配电运检专业开展督察活动。 (3) 加强市县公司配电管理专业交流提升。安排县公司配电管理专业人员到市公司配电专业进行交流, 重点学习配网工程设计、低电压治理、外包工程管理以及客户资产移交等内容, 组织市公司配电运检室到县公司了解农村配网现状、通道树障管理、报抢修业务流程等, 通过双向交流, 有效提升了管理的穿透力。

2.4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设

市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公司集约化管理实施意见, 仔细梳理专业职责界面和业务流程, 结合农村配网实际运作情况就设备运维管理、安全管理、抢修管理、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完成了相关管理制度汇编, 切实指导了实际工作开展。

县公司配电队的日常考勤、工作计划、成本报销均需经运检部审核、审批。运检部以同业对标指标如运检类投诉、线路跳闸等指标, 对各配电队工作进行工作成效考量并考核兑现。最后, 在领导小组的布置下, 由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牵头, 运维检修部、安全监察质量部、营销部、人资部、财务部等部门根据省公司各部门要求, 修编配电队相关管理制度、岗位职责、业务流程、日常考核、工程、物资、工器具及应急等各项管理办法, 并最终形成了县域配电队管理制度汇编, 指导配电队日常业务的开展。

3 成效

3.1 设备运维故障明显减少

开展市县配电运检集约化管理以后, 县公司配电运检管理从运维标准、状态检修、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得到加强, 由运维质量引起的10k V配网设备故障得到有效控制。

3.2 工程计划和质量有所保证

县公司农网改造和技改大修工程纳入市公司运检部统一管理, 由市公司工程专责、配网专责对有关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实施内容和资金概算进行审核, 保证了工程资金的有效使用。

3.3 人员素质得到提高

通过市县配网运检专业化管理的不断深入, 县公司配网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得到锻炼, 业务流程和作业规范得到改善, 县公司配网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3.4 配电基础管理得以规范

市县配网运检集约化管理将配网运维管理各种相关记录、整理完善各种相关资料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作为其中一个必备的环节来控制, 县公司配网规范化管理得到有效加强。通过PMS2.0系统建设、营配调贯通工作推进、生产实时管控系统、配变监测管控平台的应用, 农村配网的线路条图、设备台账、异动管理均按照城网同标准在维护, 配电队对管辖的设备有了准确的掌握和动态维护的机制, 基础管理水平和能力明显增加。

3.5 县域配网不停电作业水平不断提升

由运检部牵头, 制定《10k V不停电作业向县域配网延伸实施方案》, 指导配网不停电作业向县公司拓展, 从不停电作业计划、现场勘察、实施方案、流程管理、现场作业、安全管控等全过程、全方面指导县公司不停电作业专业化发展, 要求县公司提供不停电作业需求计划, 依托市公司人员、作业车辆、工器具开展一、二类不停电作业, 有效的提升市、县不停电作业水平, 提升农网不停电作业化率。

3.6 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依托市县公司优质资源, 统筹开展农网抢修业务, 农网的故障抢修、效率提升, 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4 问题改进

(1) 配电队建设运作后, 现有办公电脑配备不足, 生产服务用车数量不足, 需进一步补充配置。

(2) 配电队在推进带电检测和技术监督工作中, 仪器仪表配置目前没有完全配置到位, 今后在运检装备中增加零购项目费用, 逐步充实配电队运检仪器仪表。

(3) 配电队人员结构老化, 他们对信息化办公不习惯, 电脑操作水平相对较差, 影响办公效率需建立一套完善的农电工进出代谢机制, 保证农电工队伍健康发展。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配电网的基础比较薄弱, 管理水平相对城市配电网落后较多, 基层供电所的生产、营销业务没有完全分离, 不利于农村配电网的建设发展。开展农村配网运维检修集约管理工作, 改变现有管理模式, 提高了农村配网的建设、运行、维护能力和质量, 确保农村配网安全管理、优质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全面推进市郊配网、县域农村配网运维检修集约管理建设, 不断提高农村配网管理水平, 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农村配网,运维检修,集约化

农村配网 篇2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太供配网的成立,配网调度运行管理系统成为调度中心必不可少的关键应用系统。配电网作为连接终端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用户的供电可靠性,不仅关系电网企业的社会形象,也直接关系电网企业的经济效益。该项目是进一步推进配电网调度信息化,与主网MIS进行信息共享,实现调度操作票管理,配网信息发布,配网资源共享,提高配网管理的规范化程度,降低了配网调度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配网调度的管理水平。

项目以配网运行、检修、事故处理为应用主线,对配网调度、运行、服务等方面的功能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对配网日常工作全程跟踪、资源信息共享和管理的智能化。项目的建立实现了配网调度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实现了配网运行情况监视、故障停电和供电可靠性管理、运行管理、安全管理、两票管理、配电档案维护管理、设备台帐、数据接口等功能,实现了对配网运行工作的监控和管理。

农村配网 篇3

關键词:农村配网;线路;跳闸故障

随着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这就必然会导致用户对电网安全的要求有所提高,对电网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也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农网配电线路自身的运行环境错综复杂,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故障,其中线路跳闸故障是常见的问题之一。农网配电线路的故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损失,扰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阻碍生产的顺利进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出现重大伤亡事件,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加强配电线路故障跳闸的查找处理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村配网线路故障跳闸的主要原因

1.1气象因素影响

近年来,自然灾害发生的较为频繁,而台风及强对流天气下极易导致线路故障跳闸的发生,在台风及强对流天气下,狂风暴雨夹杂而来,极易带起地面上飘浮物搭接在裸露设备之间;或是在强降雨情况下,电房漏水从而导致绝缘降低,同时在强降雨情况下,一些处于低洼地段的杆塔在雨水浸泡下其基础极易松动,发生倒杆和断杆事故,从而引发短路,导致跳闸事故发生。此外,夏季处于雷雨多发季节,雷击是设备故障发生的重要因素,在雷电作用下,配网设备在过电压及直击雷影响下,极易发生短路、绝缘破裂、避雷器损坏及导线断线等故障的发生,而且部分设备由于缺乏必要的防雷装置,从而导致在雷雨天极易发生雷击故障。

1.2设备故障

配网中的设备故障主要是由于产品质量及设备老化问题所导致的。部分设备在出厂时就存在着质量隐患,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则其隐患转变为故障,从而导致跳闸的发生。而且在设备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其所处环境较为恶劣,设备出现老化、线路松动、脱落、绝缘降低、避雷器损坏等情况较为常见。部分设备在长期过载或是超载运行下也会导致故障的发生。这些设备故障都是导致跳闸的最根本因素。

1.3用户设备故障

目前在配网运行过程中由于用户设备故障而导致跳闸的发生也较为常见,由于用户在对设备使用过程中,缺乏对其进行必要的维护,再加之设备质量及施工工艺等达不到标准的要求,从而导致用户设备故障的发生,如果是专线用户,则其设备发生故障跳闸时则不会对其他用户带来影响,但对于分支线路,由于没有有效的开关将故障设备进行隔离,所以一旦 10kV 线路跳闸停电,则会导致其他用户无法正常实现供电。

1.4外力破坏

目前由于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建筑施工项目不断增加,这就导致线路受到外力破坏的原因增加,电线受到刮碰及杆塔受到撞毁导致倒杆的事故发生的较为频繁,由于违章施工导致电缆受到破坏从而引发配电线路故障的事故频繁发生。

2.农村配网线路故障跳闸的技术防范措施

2.1雷击跳闸故障的防范

在农村配网线路和变压器上要多采用可以耐多重雷击、绝缘击穿率低、放电效果好的金属化物避雷器代替阀型避雷器。对空旷环境的线路上也要加装线路避雷器,加大线路中避雷器的覆盖范围,提高配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高了绝缘子的耐雷水平,及时更换线路上残旧破损的绝缘子,逐渐淘汰不合格的针式绝缘子,改用绝缘性能更好的瓷质绝缘子。在每年雷雨季节来临之前,应做好设备的维护工作,线路、开关及配电变压器要安装避雷器,并定期进行绝缘电阻、工频放电电压试验,对不合格或有缺陷的避雷器进行更换或维修。

2.2设备故障的防范

对于设备故障的发生,则需要加强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加强对配网设备的巡视和检测工作,及时在巡检过程中发现设备存在的隐患,在巡视时借助现代化的设备和仪器,从而及时对线夹及接头的接触情况、接地设施是否合格进行检测,特别是在高温及用电高峰季节,更加加强测温巡视,从而及时发现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存在的缺陷,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及时治理,确保配网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另外在日常维护工作中,还要对现有的旧型及技术落后的配网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从而不断提高设备装备的水平。

2.3由于用户故障引发跳闸的防范

为避免因为客户故障而引发的配网线路跳闸事故,我们需要对客户的使用电器的情况进行统计,了解客户使用情况的不足,从而及时纠正用户用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治理配网线路跳闸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安装更多的跳闸开关,从过扩大跳闸的数量,防止扩大停电范围。同时,我们需要加强客户对用电设备的检修意识,让可以及时检修自己的客户电器数量,约束客户的超容行为,确保线路和配变的健康运行。同时,我们应当要求基层电力工作者加强电力安全宣传工作,提高用电客户的安全检修意识,从而提高我国客户用电的认识。

2.4外力破坏的防范

针对对于外力破坏所导致的配网设备的损坏情况,则需要加强巡视工作,及时对配网设备周边的施工作业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对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特别是对于有大型机械进行施工作业的情况,则需要进行跟踪了解,并对线下或是杆塔上设置醒目的警示牌,确保能够在保证线路安全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施工作业。对于一些建筑物及杂物可能对线路及配网安全带来影响的,则需要建立资料档案,并进行密切监视,对相关责任人下达整改通知,并联合执法机关对其进行查处。对于交通密集地区的杆塔及拉线的底部,则需要利用混凝土浇筑成防护墩,并将其利用反光漆进行涂色,这样可以起到明显的提醒作用,从而减少车辆对杆塔及线路的刮碰。

2.5树障隐患的防范

为了确保架空电线的线路通畅无阻,配电工作人员要定期的修剪线路覆盖区域内的树木和藤类植物。建立农村配电线路树障档案,对原有在线路走廊范围内的树木要有记录和建立档案,记录防护区内植物的生长特性情况及导线与树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安全规定,以便掌握线路走廊状况及环境对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并根据档案的记录加强隐患线段的巡视,及时清理树障。

2.6小动物引发的跳闸事故防范

配网线路在运转过程中,常常会因为鼠、蛇等小动物的破坏而引发跳闸事故。老鼠、蛇等小动物在配网线路上攀爬会破坏线路的绝缘性能,从而引发短路、断路。为防治小动物的破坏,我们需要在架设户外配网线路时,对裸露在外的电气部分加装绝缘包装,包括对于变压器高低压套管接头、隔离开关触头等部位。对户外开关柜、室内配电站等设备进行堵封,防止老鼠进入到开关柜、配电站等关键设备内撕咬电线绝缘层。对于配电站、开关站的门口,同样需要设置按照好防鼠挡板,避免老鼠的破坏作用。

3.结语

农村配电线路的跳闸故障,对农网的安全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应当加强故障查找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并不断总结经验,做好故障的防范工作,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陈秋,孙正凯,王伟.10kV 配网电缆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2).

[2]王明,叶青山.电力电缆常见故障及原因浅析[J].农村电工,2008(2).

[3]何正友.配电网故障诊断[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4]柯俊杰.10kV配电线路接地故障查找及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1(05).

农村配网智能化建设探究 篇4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配网智能化的建设工作也愈来愈受到重视。农村配网智能化是现代信息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基础,对于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十分重要,因此需要探究农村配网智能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措施。

1 农村配网智能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通信问题

目前,通信技术已较发达,但在偏远农村建设较为先进的通信技术还有一定的限制性。目前应用最广、性能相对最佳的通信技术是光纤通信技术,其稳定性较好,但造价相对较高。而农村居民居住较为分散,若在农村配网智能化建设中采用光纤通信技术,则性价比太低、建设成本太高。对于光纤通信技术不适用的农村聚集地,可采用电缆屏蔽层载波辅助通信技术等,但这些通信技术存在高达5%甚至更高的掉线率,稳定性相对较差。

1.2 终端电源问题

农村配网智能化建设中,终端设备的供电方式也是一个问题。目前应用最多的终端设备供电方式是蓄电池供电,但蓄电池供电存在许多问题。首先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有限,一般只是能使用三到五年,且蓄电池电容有限,目前最大的蓄电池电容也只能储蓄十几法拉的电量,只能保证终端设备30分钟的用电需求。其次蓄电池在工作中易出现故障,而一个智能化的配网系统终端站点众多,导致维护工作量大。

1.3 互感器问题

农村配网智能化建设中对互感器的质量及体积要求很高。传统互感器的体积较大,若在农村配网智能化建设中使用常规的电压或电流传感器,则会给安装及检修维护工作带来不便,因此研究体积较小、质量更高的适用于农村配网智能化的专用互感器十分必要。

1.4 小电流接地故障问题

农村配网智能化建设中的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中最常出现的是小电流接地故障,但目前配网智能化系统中不具备小电流接地故障的检测系统,因此小电流接地故障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发现与解决,使得配网智能化系统的性能与稳定性大打折扣。

1.5 单一自动化问题

为更好地解决农村配网智能化建设中的单一自动化问题,应以集成信息总线技术为基础,与SCADA系统、配电GIS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负控系统、TCM系统、AMR系统等建立联络,从而提升配电管理信息化的水平。

2 配网智能化新技术的应用

2.1 配电自动化系统

目前,视频监控技术及环境检测技术已十分成熟,EPON通信技术也已得到广泛应用,将这些技术与农村配网智能化建设相结合,利用视频监控及环境监测的功能特点对配电自动化建设进行监管,通过EPON通信技术提升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可提高农村配电自动化建设的质量。

2.2 智能配电台区

配电台区是针对配变终端所采集并传输的信息的监控平台,因此要求配电台区具备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的特点。为此,采用智能终端设备及三相不平衡自动调节装置与一体化智能配电箱、有载调容变压器、智能开关站、非晶合金变压器、智能箱式配电站等,对于智能化配电台区的建设十分必要。智能配电台区是供电系统的基础,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十分重要。某供电公司结合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并利用相关硬件设备建立了综合监测平台,该综合监测平台实现了对配电系统台区设备的遥控、抄表等基础功能,和终端数据分析与汇总及展示等功能,并能根据用户的需求对配电系统的高级数据进行分阶段分析,以利于配电系统台区智能化管理。利用配电系统台区的通信功能还能实现配电台区各独立运行设备之间的通信联系,从而更好地开展配电系统台区管理工作。

2.3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用电信息采集工作的智能化建设也是农村配网智能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光纤抄表、GPRS无线采集及电力线载波抄表等综合用户信息采集系统,利用EPON通信技术建设用户信息采集网络,对建设智能化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十分有利。

3 加强农村配网智能化建设的措施探究

3.1 合理管理农村农电基础信息

由于农村基层配网智能化管理人员及农电基础信息管理人员的变动频繁,因此农电基础信息管理工作较为混乱。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以二维地图为依据,结合GPS终端技术在农电基础信息管理中建立的地理位置录入系统,可录入农网线路、杆塔、台区等具体的经纬坐标并记录在农电基础信息管理库中。GIS地理信息系统可将农电地理信息清楚展现在地图上,还具备地图浏览、生产运营信息智能化提取、综合统计查询等农电基础信息管理功能。农电基础信息管理人员可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对农村电网的基础信息进行了解,并通过与手持PDA终端设备的相互匹配来准确直观地对农电配电线路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测。农电基础信息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不仅简化了农电网络的检测工作,还提升了农电网络管理的质量及农电基础信息管理的效率。

3.2 对农村配网及农电进行智能化的开关监控

农村配网智能化开关监控系统的建设必须应用ZW43-12/630型智能真空断路器。与原ZW8型真空断路器相比,该型真空断路器增加了智能控制模块,从而具备了A相电流、零序电流、C相电流、TV电压的实时监控功能,与设定值相比即可判断是否发生了线路故障;还具有速断保护、零序保护、三次重合闸、过流保护、防涌流保护等多重保护功能,在线路故障后能更快速有效地进行处理,且安全性更高。此外,ZW43-12/630型真空断路器利用RS-485标配接口与GPRS通信模块相连,从而使得后台管理软件能更好地开展配网系统管理,提高农村配网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和运行质量。

3.3 对农村配网及农电负荷进行智能化的监管

农村配网智能化的建设中也应对农村配网及农电负荷进行智能化的管理与控制,从而保障农村配网系统与农电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农村配网及农电负荷的智能化监控管理系统可利用拓展公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来实现。电量采集终端与智能电表的安装对于农村配网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是必须的,因为农村配网智能化系统的建设需要对农村的配网及配电信息进行采集与统计,这是农村配网智能化系统建设中必须具备的功能。为此可以RS-485方式实现采集终端的功能,以实现采集终端对智能电表的通信、对处理电量信息的采集及配网运行状态数据的收集工作。此外利用GPRS专网对传输数据还可实现配网智能化系统的远距离信息传输与在线管理的功能,从而更加有利于农村配网智能化系统营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3.4 加强用电安全的管理

在农村配网智能化建设中应加强农村用电安全的管理,推广智能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以提升农村低压电网建设的智能化水平。智能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具有短路、欠压、过流的三相保护功能及自动重合闸功能,实现与采集终端的通信、对GPRS专网的数据传输、对用电系统的在线监测与远程智能化控制。

3.5 加强农网电能质量的监督

加强农网电能质量的监管能提升农村居民用电的质量,还能提升农网及农电用户载荷监管与运行监管的质量、效率,进而提高农村居民用电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在农网低压台区安装两率检测仪、GPS定位检测仪及GPRS电压监测仪能实现对农村用户电压质量的全方位检测,从而监督农网电能的质量,提升农村用电的质量。

4 结束语

农村配网智能化建设对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十分重要,因此积极研究农村配网智能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农村配网智能化水平的措施十分重要。农村配网智能化项目的建设和推广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提升了用电管理水平,延长了电器设备寿命,能解决农村配网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摘要:针对农村配网智能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建设过程中智能配网新技术的应用,探究了加强农村配网智能化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配网,智能化,互感器

参考文献

[1]刘建华.试谈配网科技创新——智能配网管理系统[J].广西电业,2009(5):46,47

[2]王帅.面向农村配网的微功率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5

配网带电作业学习心得 篇5

王 辉

通过城都电力学院培训学习带电作业,这段时间以来才对带电作业有所了解,从衷热爱这项工作。为适应公司的改革发展、提高供电可靠性、节约投资建社,更好的搞好公司对用户的服务质量,提高95598优质服务,从而提高少停多供,公司领导于2013年7月首批派我们3个人到城都电科院进行了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培训。带电作业指在不停电的高压电气设备上进行检修、测试的一种作业方法。电气设备在长期运行中需要经常测试、检查和维修。带电作业是避免检修停电,保证正常供电的有效措施。从今网后的发展来看,带电作业也是保障可靠供电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措施。总体来看,带电作业有待发展,前景可观。

带电作业根据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类:地电位作业、中间电位作业和等电位作业。

地电位作业时,人体处于接地的杆塔或构架上,通过绝缘工具带电作业,因而又称绝缘工具法。在不同电压等级电气设备上带电作业时,必须保持空气间隙的最小距离及绝缘工具的最小长度。在确定安全距离及绝缘长度时,应考虑系统操作过电压及远方落雷时的雷电过电压。

中间电位作业系通过绝缘斗臂车等工具进入高压电场中某一区域,但还未直接接触高压带电体,是地电位与等电位作业的中间状况。因此,地电位与等电位作业时的基本安全要求,在中间电位作业时均须考虑。

等电位作业时,人体直接接触高压带电部分。处在高压电场中的人体,会有危险电流流过,危及人身安全,因而所有进入高电场的工作人员,都应穿全套合格的屏蔽服,包括衣裤、鞋袜、帽子和手套等。全套屏蔽服的各部件之间,须保证电气连接良好,最远端之间的电阻不能大于20Ω,使人体外表形成等电位体。

在带电作业培中心这段时间,我们对地电位、中间电位、等电位作业法有了明确的了解,着重对地电位和中间电位作业法进行了理论学习及实操技能培训。随着设备的更新和新工具的发明,大多数情况下,配电带电作业采用的是中间电位作业法,而这种作业法要求对绝缘斗臂车进行熟练的操作,这样才能保障作业人员在工作时的安全距离。(目前,主要绝缘斗臂车有三兴、阿尔泰克和杭州爱知。相比较下,爱知比较灵活。)

但是,对于一些作业环境地势比较恶劣的情况下,例如绝缘斗臂车无法进入的环境还必须要进行带电作业的情况下,必须采用地电位作业法,这样就必须要求作业人员有扎实的基本功。为此,我们学习了脚扣和用踏板爬杆、导线的绑扎,导线的修复、连接等。

对于带电作业最常规的项目就是为带电断、接引线、带电更换设备、带电立杆等,对这几个项目而言,在作业前首先要对现场进行勘察,对危险点进行分析,然后才能组织作业,更重要的就是要严格保持安全距离和进行必要的绝缘遮蔽。绝缘遮蔽用具和人身安全保护用具的正确使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掌握这些用具的使用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在现场我们也不断的结合实践有经验的老师傅请教了一些绝缘遮蔽用具和人身安全保护用具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根据所学结合公司实际情况,10kV架空线路多为单电源放射性结构,存在网络薄弱、互供能力差的缺点,单个用户搭火用电也需要全线停电,城区10kV线路由于通道限制,多数采用同杆双回及以上架设,停电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不必要的停电损失,公司还需要在带电作业人力资源、安全公用具加大投入,力争尽快把带电作业在公司全覆盖。

农村配网 篇6

【关键词】农村;配电网;无功补偿;优化

引言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用电需求也在急剧增大,农村用户对供电的电压质量和可靠性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优化配电网无功、调整电压、降低线损以提高供电质量势在必行。

1.农村配电网无功补偿原则

为了使农村配电网无功补偿能够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无功优化技术方案应当按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和就地平衡等原则进行设计实施。农村配电网负荷中的无功功率直接影响了系统的电能损耗与电网电压。补偿电容器设置的位置和容量决定了无功补偿的调压程度、降损效果以及补偿电容器的经济效益等。在农村配电网无功补偿中应当追求最佳的经济效益。农村配电网的不同的段区之间存在着线路电阻和无功符合的差異,无功补偿在不同段区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也各不相同。在进行无功补偿时应当考虑以下两个因素:第一,补偿后所取得的功率因数是否合理,功率因数不是越高越好,只有适当的功率因数才能发挥降低线损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第二,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地点,补偿装置应当安装在10KV线路的电容器上,这样才能得到较高的千瓦数,节能效益才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农村配电网无功补偿在遵循充分发挥经济效益的原则下,还应当遵循可行性和便于维护的原则。应当慎重地选用无功补偿的设备,尽量选取性能优越、维护较少和便于管理的设备,例如拥有自动投放装置的电容器。应当仔细选择无功补偿设备的安装地点,尽量不要在野外线路上安装电容器。无功补偿分布的原则是线路负荷重、线路细而长,电压质量较差,能够降低可变损耗的线路负载端。线路末端的轻载运行线路一般都能满足运行要求,不应当进行补偿,不然在用电低谷时,线路电压会急剧升高,容易进一步加大配电线损。此外,农村配电网无功补偿还应当采取随器补偿和分散补偿相结合的方式。

2.农村配电网无功补偿应注意的问题

2.1 无功补偿的优化问题

从目前农村配电网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状况来看,不是所有的安装点和无功补偿设备都取得了优良的降低线损、改善电压质量的作用。由于有的配变本身的负荷较小、功率因素较高等因素影响,使得无功补偿设备产生的效益和投入不成比例,装置投入利用率低,无功补偿没能够取得良好的效益。所以,应当高度重视农村配电网无功补偿优化问题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无功补偿的效益。应当提前进行经济技术分析与无功运行参数监测从而确定最优的无功补偿方式、补偿地点与补偿容量,是否有必要进行无功补偿,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无功补偿效益。

2.2 无功补偿的谐波问题

虽然电容器具有一定的抗谐波的能力,但是其本身也具有放大谐波的副作用。如果谐波的含量一直过大,就会大大地损耗电容器的寿命,导致电容器过早的损坏。此外,因为电容器对谐波具有放大作用,会使得系统受到更加严重的谐波干扰。所以,农村配电网在进行无功补偿时应当对谐波进行有效的治理。如果在需要进行无功补偿的地点出现较大的谐波干扰,就应当增加滤波装置。

2.3 无功补偿的无功倒送问题

无功倒送将会加重配电线路的负担,增加配电网的损耗,是农村配电管理中应当极力避免发生的现象。如果在农村电能质量低、台区供电半径较长的低压线路中后段安装固定的无功补偿装置,就会导致无功倒送的发生,在提升了一定的电压同时还增大了线损。这是因为农村的低压线路的功率因数本来就比较高,用电负荷的时间变化多样,无功损耗相对较小。所以在农村配电网进行无功补偿时,不能只关注提升低压线路末端电压的效果,还应当关注无功倒送所带来的增大线损。

2.4 无功补偿装置的功率耗损问题

在设计农村配电网优化技术方案时,应当充分考虑无功补偿装置的自身功率损耗,切不可把无功补偿装置当成无损设备进行设计使用。

3.农村配电网无功优化补偿策略

3.1 无功优化补偿方式

采取降压和调压相结合,低压补偿和高压补偿相结合,分散补偿与集中补偿相结合的方式。低压配电网应当将用户侧分散补偿作为重点;中压配电网应当将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与10KV线路补偿作为重点;高压补偿应当将变电站集中补偿作为重点。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以补偿低压无功基本负荷与配变无功率不损耗为重点,从而实现低压电网的无功就地平衡。10KV线路无功补偿以补偿配变励磁无功功率损耗与线路感性电抗所消耗的无功功率为重点。低压线路无功补偿以补偿无功负荷较重、供电半径较长的低压线路为重点,从而提升低压线路末端的电压质量,降低低压线路的损耗。客户随机无功补偿以补偿不按照功率考核的客户电机,促使大功率电机的无功负荷就地平衡。

3.2 无功补偿容量与控制方式

首先,配变随器无功补偿。小容量配变随器通常采取固定的无功补偿方式,根据配变空载的无功损耗来确定无功补偿的容量,补偿的容量通常是配变容量的8%左右。无功负荷相对较大的大容量配变随器一般采用将无功缺额作为判断依据的自动投切控制方式,使用的装置为智能型无功补偿装置。按照配电变压器负荷的自然功率因数是0.85、最大负载率是75%的情况进行无功优化计算,最终确定配变智能无功补偿的容量。通常补偿容量为配电变压器容量的20%-40%,在重负荷时配变高压侧功率因素可以达到0.95以上。

其次,10KV线路的无功补偿。可以根据10KV线路的负荷分布情况进行无功补偿。通常,无功补偿点应当设置为一处,不应当超过两处,根据局部电网的无功基荷和配电变压器空载损耗两部分情况确定无功补偿容量。可以进行10KV线路的装接容量测算,再依据历史电量计算出负债率,最后根据典型台区的功率因素对需要到达补偿目标的无功补偿容量进行测算。无功补偿容量通常约为10KV线路配变总容量的8%左右,为了避免线路在最小负荷的情况下发生无功倒送,无功补偿装置应当采用将无功缺额作为判断依据的自动投切控制方式。

第三,低压线路无功补偿。作为电压调整和无功补偿主要手段的低压线路补偿,根据分段补偿的原理对低压电网末端电压较低、供电半径较长、小型电机较多的线路进行无功补偿。农村低压线路的负荷峰谷差相对较大,采用智能自动投切装置或固定的投切方式均无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补偿效果。对于供电电压质量和功率因素较低、供电半径超过500米、负荷较重的低压线路可以安装半自动投切补偿装置进行无功补偿。

第四,用户随机无功补偿。此种补偿方式中,用户电机随机补偿装置应当采用和电机同时投切的方式。对于机械惯性较大的电机,可以将无功补偿的容量设置为电机空载无功功率的1.3-1.5倍;对于机械惯性较小的电机,可以将无功补偿的容量设置为电机空载无功功率的0.9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配电网无功补偿可以显著改善电压质量、减少线路损耗、降低运行成本。在进行配电网无功补偿时,应当详细分析电网结构与无功负荷等情况,监测、分析、计算相关的运行参数,确定性价比较高的无功优化补偿方案。

参考文献

[1]王正风,徐先勇,司云峰.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最优分布[J].现代电力,2004,21(6).

[2]姚国清.农村低压配电网无功优化应用研究[J].农业电气化,2010(11).

农村配网节能降损措施探讨 篇7

1.1 农村配网结构仍较为薄弱

国网山东郓城县供电公司境内有10 k V公用线路127条, 单条线路负荷超过4 MW的达到了69条, 其中超过6 MW的28条, 线路负载率高。受变电站布点限制, 10 k V线路供电半径偏大, 杨庄集等36条10 k V线路负荷多集中在线路末端, 运行不经济;部分配电线路线径小、老化严重。

1.2 农村配电变压器负载率偏高, 运行不经济

2013年郓城县供电公司供电能量为23.7亿k Wh, 其中综合台区供电能量达到4.7亿k Wh, 农村配电变压器负载率偏大, 且负荷变化大, 部分时段配电变压器负荷没有在经济运行区间。

1.3 无功补偿装置落后, 无功补偿容量不足

郓城境内民营企业发达, 小型加工企业较多, 多数配电变压器没有低压补偿, 郓城南部20余条10 k V线路的功率因数在用电高峰期间还不到0.8, 造成损耗加大, 电压质量差。

1.4 线损管控难度日益加大

远程终端运行不稳定, 上线率达不到100%;变电站保护改造、计量装置异常等原因形成的可追补的损失电能量参数不能及时详细记录, 电能量核算缺少必要的数据, 供、售电能量实时跟踪能力较差;窃电日趋隐蔽化和高科技化, 窃电主体复杂, 增加了打击难度。

1.5 其他困难及问题

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现象还较为突出, 配网自动化水平还不高等。

2 技术降损, 注重科学规划

2.1 合理选择线路路径

选择线路路径时, 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转角, 以便使线路最短。特别要避免线路迂回供电或近电远供。

2.2 合理选择供电半径

通过新增变电站布点, 逐步解决超供电半径的供电问题。供电半径一般根据负荷密度进行科学测算确定, 10 k V农村线路供电半径应严格控制在15 km以内, 0.4 k V线路供电半径控制在500 m以内。

2.3 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

线路损耗大部分集中在主干线部分, 约占总损失电能量的80%, 主干线的损耗主要集中在线路前半段, 加大主干线前2/3的导线截面积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统筹考虑变电站布点规划, 做好“分支”变“主干”的规划工作。

2.4 合理选择配电变压器

优先选用节能变压器;提高配电变压器的负载率, 负荷系数可取0.5—0.7。

2.5 注重无功就地平衡

配网中的配电变压器、电动机等感性负荷是无功产生的根本原因, 要从源头上将无功功率“消灭”, 就要做好随器、随机补偿, 实现无功就地平衡。

2.6 注重三相负荷平衡

当三相负荷处于平衡时, 变压器的损耗为最小。当三相负荷不平衡时, 输送同样的负荷电能损耗会加大, 当集中在两相且两相平衡时, 线损会增加1.688倍, 若集中到一相供电, 线损是三相平衡供电时的6倍。所以对台区三相负荷进行合理分配调整, 使其达到平衡, 是降低变压器损耗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3 管理降损, 注重实效与创新

3.1 加强巡视和现场检查监测力度

加强巡视可及时发现设备和计量装置异常, 并及时消除, 把损失降到最低, 也可有效打击窃电者。发热是导致配网系统出现线损偏高的原因之一, 并会导致配网系统相关设备使用寿命大打折扣, 通过巡视可对线路漏电与接头过热事故及时发现并处理, 更换不合格的绝缘子, 清障、修剪树枝, 减少电能损失。可通过营销系统, 实时掌握台区的电流、功率因数、负荷等情况, 及时进行负荷调整和三相电流调整, 确保经济运行。

3.2 线损分析会常态化

配网的线损不是一成不变的, 只有加强分析, 才能及时查出或确定线损升降的主要原因。线损分析要做好“四个对比”, 即与理论值比, 与上月完成比 (环比) , 与去年同期比 (同比) , 尤其是对异常线路与重点线路进行剖析。发现的问题采取“四不放过”的原则, 即不放过任何一条异常线路或一个异常台区、异常原因查不清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不扭亏为赢不放过。要把线损分析会常态化, 分析的目的是杜绝或减少问题, 而不是出现了问题再分析, 真正发挥线损分析会在线损全过程管理中的平衡指导作用。

3.3 线损管理信息化

农村配网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篇8

随着我国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城乡之间的差距日益缩小, 国家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也初具规模, 农村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在农村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 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却比较薄弱, 虽然国家加大了投入力度, 但由于起步较晚, 导致与日俱增的超负荷用电需求和简陋的农村配网网络不相适应, 这对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笔者针对这一问题, 提出了改善农村配网管理水平的一些建议, 希望能够提高农村供电的质量, 辅助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农村配网中存在的问题

(1) 农村用电需求急速攀升。随着我国政府对农村建设的大力扶持, 农村经济获得了蓬勃发展, 为了加快农村的城镇化建设进程, 我国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惠农政策, 比如“家电下乡”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在使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 也令用电量不断攀升。特别是在用电高峰的夏季和冬季, 许多地方已经出现了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电因电压质量得不到保证而“想买不敢买”“买了不能用”的尴尬现象。

(2) 农村生产用电。农村的生产用电根据农闲和农忙两季具有不规律性, 用电的时间性较强。在农忙时, 农村的用电量处于高峰期, 用电负荷量较大。特别是在夏季农田需要浇灌时, 生产用的输水设备全部开启, 致使用电量在短时间内急速飙升。另外, 农村许多农副产品加工和家庭小型工厂的不断开办和投产, 也使农网负荷特性由最初的单一照明变得复杂化, 非线性负荷和谐波负荷大量出现。

(3) 缺乏专业的电网维护人员, 维修存在滞后性。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各种电器的普及, 农村用电需求量空前加大, 这也要求农村配网工作人员的相关能力和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但是农村配网的培训工作受人力资源制约, 供电部门较难开展提高员工业务能力的各种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活动, 甚至有些简单的线路铺设工作都捉襟见肘, 如果遇到恶劣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 就更加无能为力了, 只能向县级以上供电部门求助。而时间差无疑会导致供电可靠性降低, 电力线路在此时间段内处于瘫痪状态, 各种安全隐患被无限放大, 事故在所难免。除此之外, 农村配网工作还存在着维修主观随意性大的问题, 也就是说, 当配网线路发生故障时, 不能在第一时间加以解决和维护, 严重影响了电力的输送, 往往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4) 农村配网资金投入总量不足。我国虽于1998年启动了农村配网改造工程, 但容量裕度有限, 改造范围较广, 所利用的旧材料较多, 卡口节点随着负荷的增长不断增多。农村配网结构无法满足用户对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要求, 一旦遇到雷电天气, 断电情况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生产和生活, 不利于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5) 供电企业内部管理不善, 配网资料不完整。低电压问题是配网系统出现故障的主要后果, 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与供电能力、电网结构、用电性质等方面有关, 许多出现低电压问题的地区在资料整理方面不合理且缺乏适时性。少数变压器的容量配置不合理, 不能及时发现低电压问题, 出现了无功电量倒送和电容器投运率低现象。加重低电压问题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农村配网系统的日常检查、巡视工作不合格, 不能及时反馈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导致不能及时整改系统中的错误。

2解决农村配网问题的对策

(1) 农村配网规划前瞻。配网网络结构内部构造极为复杂, 因此规划的合理性有利于保障配网安全和供电质量。围绕优化农村配网规划结构和改善供电质量开展项目优先排序工作, 对供电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且科学合理的配网规划还可指导供电企业朝着正确的经营方向发展。因此, 优化农村配网规划可以从根本上改变陈旧电力网络的滞后性和不足, 有利于发挥农网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作用。

(2) 提高农村配网维护人员的业务能力。电力部门应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业务培训活动, 对农村配网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继续教育, 特别要加强对新设备的掌握和使用以及运行后的保养工作, 提高员工的技术素养和业务素质。开展培训工作不能虎头蛇尾, 要持之以恒, 实现培训工作的常态化和高效率, 让维护人员始终站在新兴技术的最前沿, 把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高效完成配网维护工作。农村供电所应该建立员工的工作档案, 做好每一个员工维护工作的信息采集, 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及时整改, 建立事故责任制度, 明确员工的职责和义务。如果发生设备问题, 要做到谁维护谁负责。如果发生重大设备事故, 要在第一时间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减少由于耽误时间造成的巨大损失。

(3) 引进最新设备, 优化农村配网结构。有些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仍在使用过时的电力设施, 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不利于供电质量的提高。应及时淘汰不合格的设备, 引进最新的电力设施, 为农村配网提供安全保障, 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优化配网结构, 将常用的辐射状供电模式改造为环网供电模式。“手拉手”环网方式因其易于实施、结构简单及投资少, 且在发生断电情况时能够把事故造成的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 目前已成为配电网络中一种常用的环网方式。农村配电网络结构也应提倡“手拉手”式规划, 同时还要推进配网自动化项目的建设, 做到从当地配网线路的实际情况出发,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结合现代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优化农村的配电网络, 及时汇总和分析配电网络中的用户数据、离线数据和系统结构数据等, 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合理的配电自动化运作管理体系。

(4) 增强农村电力设施保护措施。相关电力事故统计数据表明, 在引发配网事故的因素中, 外力破坏为主要因素, 外力破坏主要是指施工单位操作不规范导致电缆、导线断裂等。根据外力破坏的具体形式, 可以采取内外结合的防治措施:第一, 供电部门应在建筑走廊中安装电缆走向的指示标志, 针对不容易被发现的电缆走廊应设置警示标桩或标示牌, 在车流量较多的地区设置混凝土防护墩并涂上警示颜色等;第二, 电力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线路的检查工作, 在施工技术上进行严格监督, 并在施工现场加强监护。

(5) 改进配网生产管理系统。配网生产管理系统在电力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规范的配网生产管理系统可以保证电力系统高效运行。对其建设应以管理设备为中心, 以业务流程为主线, 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第一, 将配网的运行检修作为管理的重心, 及时分析电力系统运营中的错误;第二, 结合配网设备所特有的地理特征和业务特点,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 对设备的属性、空间管理和电网拓扑信息等进行综合管理, 优化配网系统的流程;第三, 结合省公司配网生产管理系统建设, 实现系统管理业务和数据流的对接, 优化整个配网生产管理系统的流程, 提高系统建设效率。

3 结语

随着农村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 我国农网改造工作也取得了较快发展。特别是2015年以来, 国家开始加大对农网改造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 农村配网系统取得了质的飞跃, 供电质量和管理手段也在不断完善。虽然我公司在农村配网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但有些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取得突飞猛进的成绩, 我们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及科技创新, 使我公司的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路洪岐.农村配网低电压现象分析及综合治理[J].农村电工, 2014, 22 (2) :35-36.

[2]刘健.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指南[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1.

对农村配网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篇9

1.1 农村配网现状

农村部分配变分布欠合理, 没有完全实现小容量, 密布点, 短半径方式, 导致低电压、卡脖子问题凸显。

一、二期农网改造时, 强调了农村照明用电线路的改造, 单相线路所占份额大, 致使部分低压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 没有调整余地。原来布局的农村配变容量小, 已经不能满足今天农村电气化需要。

农村用电季节性负荷较大, 造成部分农村配变过载运行, 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

目前, 农村电网中感性负载增长较快, 基本未采取或未及时增加无功补偿装置, 导致无功电流大, 低电压现象严重。

配网装置自动化水平低。例如, 集抄台区建设进度缓慢, 未达到“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智能电能表建设标准;配网线路开关不能达到远程遥控功能等。

2 农网线损管理

有的线路管理人员业务技术素质不高, 线路管理缺少责任心, 不能及时发现客户电量突增突减, 使线损波动异常, 不能全面线损管理分析。

各关口表抄表时间与分户表抄表存在时差, 同时部分用户电表不准, 跑、冒、滴、漏和“三电”现象严重。

供电所电网电压监测工作开展不好, 不能及时有效地运用相关电压和负荷实测数据进行用电分析, 导致电压和负荷波动较大, 造成线损管理工作滞后。

近年来, 农网改造升级设计标准提高, 配电变压器容量大, 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 造成农村配电变压器负载率低, 变损高。

部分电能表存在精度不高、计量不准、损耗高、超校验期等, 没能得到及时更换。

低压理论线损计算手段落后, 不能及时合理制定线损目标值, 造成线损指标未能得到及时调整。

3 问题的解决措施与对策

3.1 农网深度规划技术应用

利用优化规划理论、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集中远程抄表等先进的优化算法、计算机工具和网络技术实现规划数据管理、统计计算、优化规划功能, 提供先进的辅助分析决策手段, 并结合规划经验, 高效制定较为科学合理、并具有一定深度的农网规划。

3.2 提高农网设备装置水平

增加GIS组合电器、环网柜、永磁机构智能开关、低压多功能综合配电箱、节能型变压器、无功优化补偿装置等设备在农网中的应用。

3.3 提高农网生产运行管理水平

在农村电网中普及对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产维护管理系统、变电站微机防误闭锁、变电站线路故障检测、10k V绝缘线防雷保护、电力设施防盗报警、电气设备状态维护与在线监测等技术的应用。

3.4 搞好用电普查, 堵塞营业漏洞

在用电管理上要持之以恒, 使低压线损稳步下降是供电所线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管理制度, 实时跟踪管理。坚持常态化开展用电普查, 堵塞营业漏洞。对各台区、线路的线损管理真实性及时监督检查, 使线损管理工作更加正规、有序。管控抄表工作力度, 确保抄表到位率和正确率达到100%, 杜绝错抄、估抄、漏抄等现象的发生。加大集抄台区建设力度, 力争借助“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智能电能表, 实现“集中远程抄表、集中智能核算、集中统一收费, 集中专业运维”的规范化应用管理, 彻底变革传统的电费抄核收模式, 实现“效益最大化、人员最精化、服务最优化”。

3.5 提高电压合格率

要结合农网改造升级后的实际情况, 围绕完善农村电网的电压水平、负荷平衡、无功补偿工作, 搞好三相负荷平衡, 提高功率因数及降低变压器损耗等技术环节。

3.6 从实际出发, 节能降损

坚持从实际出发, 暴露真实线损, 定出切实的指标, 把线损真正降到最低。实际影响低压线损率的主要因素是主电源的分布、组成、供电半径、线径的粗细、负荷率、功率因数以及三相负荷不平衡度等。因此, 提高农网线损计算手段, 使理论线损接近实际线损。

4 结束语

农村电网要真正达到可靠供电, 降损增效, 必须要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的管理思路, 大力应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才能使农村配网管理上水平。

摘要:随着“十二五”期间, 国家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更进一步优化了农村配网的网架结构, 提高了设备的装置水平, 逐步实现农村配网自动化, 为地方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安全、优质、可靠的电能。但在农村配网中仍然存在低电压、卡脖子、重载过载台区急需治理。

农村10kV配网工程的创新措施 篇10

1 农村 10k V 配电网工程存在的问题

农村10k V配电网安全施工一直以来是电力企业发展建设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点问题。但是,由于配电网工程具有典型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农村10k V配电网因此面临着全新的问题和挑战。实际施工过程中,配电网施工人员不仅要了解各个施工环节不同施工特点和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还应该针对实际问题采取有效解决措施,为提高农村10k V配网工程质量提供技术保障。要想采用全新的10k V配网工程施工控制措施,首先应该了解农村10k V配电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做了以下总结介绍。

1.1 施工前期准备措施不全面

农村10k V配电网工程施工受自然环境、施工工艺和施工人员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施工质量控制工作难度不断扩大。由于用电电源与带电线路之间距离较近,因此,施工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高空物品坠落和危险点分布紧密等问题。配电网施工时间十分紧凑,部分电力企业对施工前准备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现场操作没能按照设计标准要求进行,导致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潜伏性的风险,这些潜伏性的风险一旦发生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安全事故。

1.2 安全、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

农村10k V配电网工程施工建设还面临着安全、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在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10k V配电网施工管理的安全、技术措施以及相关规定的落实工作要求施工人员拥有大量的工作经验。但是,在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安全和技术措施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主要原因是施工人员对安全接电和防范危险因素技术掌握程度不够,实际施工中电源击事故因此频繁发生。另外,施工中还存在着工作许可制度和工作监护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农村10k V配电网工程安全和技术控制效益偏低。

1.3 施工中安全、质量监督力度不够

农村10k V配电网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特点,实际施工中特种作业占总作业任务的较大比例,同时面临工作任务复杂、集中管理困难以及作业人员思想松懈等问题,为满足工程作业中工序衔接恰当的实际需求,电力企业必须结合实际施工状况对施工现场安全和质量控制工作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但是,在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农村10k V配电网对施工工艺和工程质量的检查与控制力度仍有待提高,10k V配电网工程质量和安全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话题。

2 农村 10k V 配网工程的创新措施

农村10k V配电网工程是我国电力企业发展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项目之一。要想进一步提高农村用电水平,电力企业应该在明确电力企业应该在明确农村10k V配电网工程施工存在问题的前提下,对农村10k V配网工程的创新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

2.1农村10k V配网工程网架建设创新

农村10k V配网工程网架建设创新要求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采用联络线方式。农村10k V配网联络线方式的网架建设比较简单,建设过程中通常只需要综合使用2条10k V线路和1条联络线就可以满足电网的实际需求。这种联络线方式还具有投资经费少、提高线路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优势 ;第二,利用“手拉手”环网方式。该方式通常情况下需要在主线末端位置满足环网供电的实际需求,在环网覆盖的空间内,可以综合使用环网单元内的开关实现不同位置和不同实际需求的电源切换需求,“手拉手”环网方式具有典型的经济性、快捷性和高效性等特点。

2.2 农村 10k V 配网工程中线路建设创新

农村10k V配网工程施工中线路建设对整体电网质量有直接影响。施工前期,施工人员应该及时与配网线路当地居民进行沟通,在了解当地居民实际需求的前提下制定线路施工规范,这样既可以保证配电网工程质量,又能满足农村建设发展需要以及改变传统线路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其次,施工人员还应该合理划分农村供电区域。农村电网的区域划分应该坚持区域独立、供电独立以及管理独立的原则,为提高配电网工程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次,施工人员还应该合理控制电网故障维修过程中停电的影响范围,合理控制线路的最大负荷,减少实际施工中各种故障问题。

2.3 农村 10k V 配网工程中配变选择

农村10k V配网工程中配变的选择应该始终坚持“小容量”、“短半径”以及“密集布点”的原则 ;变压器的选择要坚持“低损耗”原则,常用的有S9型以上的新型节能变压器等 ;最后,农村10k V配网配电变压器在使用过程中还应该保障三相负荷平衡发展,为提高农村10k V配网配电网的质量提供技术保障。

2.4 10k V 配电网电缆敷设施工创新

配网电缆敷设在配电网施工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创新农村10k V配电网电缆敷设施工要求施工人员从检查电缆型号和规格方面着手,在保障电缆型号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后,并对电缆敷设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技能培训 ;第二,电缆工作人员必须对电缆敷设工作中各项指标进行核对,减少因标准误差引发的施工问题 ;第三,电缆敷设人员必须提前确定好电缆敷设顺序和位置,减少后期施工中电缆交叉问题,并及时对电缆敷设速度进行合理控制。

3 农村 10k V 配电网管理创新

3.1 优化配网的网络结构管理

优化配电网的网络管理结构是农村10k V配网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施工人员应该从农村10k V配网分区供电工作着手,结合农村用户的实际需求合理划分用电区域。另外,施工人员还应该合理控制供电半径,通常情况下农村10k V配网供电半径应该低于3000米,只有满足以上条件才能进一步配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 综合使用先进技术与维护计划

农村10k V配网工程对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施工人员必须结合施工所在地具体情况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为提高10k V配网工程质量提供技术保障。另外,施工人员还应该选取合适的电气设备,在保证配电网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配电网的安全性。

3.3 优化配网周围的环境

优化配网周围的环境是强化10k V配网工程管理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优化配网周围的环境要求施工人员从预防人为破坏、预防雷击和保证设备质量三方面着手。其中,预防人为破坏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设置警示牌,减少施工过程中对杆塔的破坏 ;预防雷击要求施工人员使用绝缘子,绝缘子以支柱式为主,减少施工中雷击危害 ;最后,保障设备质量要求施工单位在选购质量符合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定期对设备进行养护处理 ;禁止破损的瓷瓶投入施工使用 ;选用具有防污染性能的绝缘子。

4 结束语

总之,农村10k V配网工程具有较强系统性,要想提高农村10k V配网工程质量电力企业不仅要提高配电网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还应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技术。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在明确农村10k V配电网工程施工存在问题的前提下,针对具体问题从农村10k V配电网工程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两方面着手不断提高配电网工程质量。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力日渐激化,电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结合实际发展状况不断进行内部体制和发展方法改革,才能在降低企业成本投入的同时为提高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动力保障。近几年,我国在对农村10kV配网工程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给农村电力企业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农村电力企业必须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成果,不断开展电力企业技术和管理方法创新,为建设高质量、高标准的农村10kV配网做出应有的贡献。

农村配网 篇11

关键词:农网;线损;减损;原因

中图分类号:TM7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7-0106-01

线损率是评价供电公司设备及经营管理水平的有力参考依据,也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经分析可知配电线损在整个线损中占到了40%。虽然我地的电网改造进行的比较彻底,但线损现象依旧存在。文章首先对某个配电网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1 配电网现状分析

某供电区域的配电线路总线长为126 km,其中主干线是17 km,分支线长为109 km,导线为截面35 mm2的钢芯铝绞线。线路连接的配电变压器有84台,总容量是3 940 kVA,其中公用变压器37台,专用是47台,容量分别为1 520 kVA和2 420 kVA,用电高峰期的最大负荷是1 118 kW。根据近期分析可知前一季度供电总量是66万kW·h,线损电量是38万kW·h,线损率高达57%。

2 线损的原因

①结构不合理。虽然一期、二期电网改造已经得到了落实,使得农村电网的面貌有了全新的改变。但其中依旧存在一些未经改造的低压台区,由于使用的时间比较长,导致部分设备破旧、老化。在夏季炎热时期,农村居民的大功率设备比如空调、电扇等开启之后,会造成变压器、导线、绝缘子等设施因超符合而烧毁。旧的电网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需求。供电所在处理问题时只能东拼西凑,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也是农村夏季频繁停电的原因所在。

②负荷分布不合理。由于农村电网用电时段比较集中,变压器的容量设置成最大,但在春节或是夏季等较为集中的时间段内,电网线路也趋向于满载。经分析可知,该阶段每月的线损量高达1.5~2.7万kW·h左右。在其余阶段,居民用电量较小,线路几乎处于空载状态。特别是在农业排灌用电较多的区域,变压器及其他排灌设施长期处于满载或是空载状态,使得负荷分布极为不合理。

③无功补偿不合理。电力系统中无功容量不足,会导致电流增大,电压降低,增加线路损耗。在对农村电网进行改造时,由于分散性无功补偿费用较高,因此应用不多。但由于农村居民大功率的设备较多,对无功补偿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导致电网功率因数下降,无功功率消耗增加。此外由于农忙时期,功率因数一般无法达到要求,无功补偿设备也比较少,导致电压较低,线损较高。

④不明线损。经计算分析,得出该区域的综合线损率是57%,不明线损电量占到了总供电量的32%,其中低压不明损失占到了低压供电量的47%,占到了总供电量的28%,10kV高压配网占到了总供电量的4%。

3 加强农网线损管理的措施

①合理规划电网。要对电网进行及时的改造,这是解决农村电网配电设备不合理布局的根本措施。供电企业要牢牢的抓住新农村电气改造或出现其他供电故障的时候,及时进行电网的重新规划,特别是加强对农村在低台压区进行改造。要对每条线路影响线损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以便在进行改造时有所侧重,针对主要矛盾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对电网线路线径较小的主干线、分支线等可以采用更换电线的方式。通过整体上合理规划以及优化,在提高供电质量,保障电力运行稳定的同时,实现降损的目标。

②强化无功补偿。农村电网改造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供电质量,最大程度的降低综合线损率。在对无功补偿进行强化时,可以采用安装无功补偿电容器的方式。一般在农村配电网中,公用变压器没有低压补偿,导致出現大量无功补偿缺口。电网改造时,我们可以在架空线路的杆塔上,安装一个10 kV户外并联电容器,从而有效的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耗。

③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电压器容量较小会造成负荷运行,容量太大则会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重新对变压器的容量进行选择。特别是由于农村电网用电时段比较集中,或满载或空载,使得配电线路的固定损耗量较大。我们可以采用安装临时变压器,或采用并列变压器运行的方式。采用并列变压器运行方式,可以在春节或是夏季用电时段较为集中的时候采用并列的,在其余阶段则可以采用单台运行的方式。不仅能有效的解决变压器满载或空载现象,还能有效的降低线路损耗。但应该注意一点,在采用并列变压器运行之前,应该对技术经济全面考虑,以便提高投资效益。

④引进先进的计量装置。在对电网进行改造的时候,要及时的对老化、损害的计量装置进行更换。由于农村电网中装置的老式的计算装置存在误差大、敏感度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线损居高不下。因此,要将运行状态不好的计量装置进行更换。同时要对更换过的计量装置加强管理,提高处理异常情况的速度。同时还应加强现场检查管理的力度,定期进行套测,对出现误差大、接线错误或是表烧等问题有效解决。

⑤强化供电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其一,建立完善组织管理机制。加强供电企业内部组织管理,将供电线路分片、分区管理,落实责任到人政策,并及时的对管理人员进行一定的考核。同时也可以有效利用营销管理制度,使线损管理与经济利益挂钩。在考核的时候,一定注意充分考虑线路所在位置的地理环境、设施状态等因素,根据差异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其二,建立完善的检查机制。不断加强稽查力度,尤其是对供电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检查力度。发现违规操作人员要及时进行阻止或实施相关的惩罚措施,以便使得工作人员操作规范化。供电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区域内的设备等进行不定时抽检,促使相关管理人员落实定期检查、维修会更换设备等工作。并建立巡回检查小组,加强对线路以及计量装置进行检修和更换。除此之外还要对农村用户的电表以及集装表箱进行定时的检查和检修。

⑥加强管理人员培训。要不断的加强管理人员,特别是农村电工专业技能的培训。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组织专业的培训,加强管理人员在电力知识、安全知识、技能、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不断的增强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树立安全作业的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我们也可以建立专门的组织培训部门,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可以将电工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类,并适当拉开工资档次,有效增强员工的竞争意识,自觉加强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学习。

4 结 语

总之,随着电力工程的继续开展,通过对电力结构的改造,强化无功补偿,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应用先进的计量装置和管理,强化供电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加强管理人员培训等措施有效的降低线损。电力工作人员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通过自身经验进行技术创新,有力促进电力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晓芳.农村10 kV配网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J].青海电力,2005,(4):234-236.

[2] 张秋杰.农网10 kV线损分析[J].宁夏电力,2009,(5):12-15.

[3] 魏文.某农网10 kV配电线路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J].电力学报,2004,(2):29-31.

农村低压配网接地故障查排新方法 篇12

目前,电力营销系统已得到广泛应用,不仅能提供优越的业扩报装、用电检查等常规业务,更能够通过营销系统的实时数据实现与用户用电信息的双向交互。供电所员工充分应用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供电所简易门户(营销)系统,对系统生成的Excel表格进行必要的分析,并结合现场测量,就能够快速查找到接地故障点,从而实现故障的快速排除,提高农村配网的安全性。

1 低压配网接地故障查排新方法的具体使用

1.1 台区用户零线带电实例处理

某供电所接到台区用户的报修电话,称其家中零线带电,当即派人到用户家中进行检查。工作人员经过检查,其家中各用电设备均能正常使用,没有发现问题,当即判断可能是台区低压线路或是某个用户家中用电设施发生接地故障,立即着手对整个台区进行排查。至当天下午14时排查了整个台区310多个用户中可疑的地方,仍未发现具体故障点,问题无法解决。客服员工通过电话再次询问出现接地故障大致时间节点等情况后,通过打开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平台,导出几天的用户实时用电数据,然后利用窗口并排比对及Excel的数据筛选,自定义查询日用电量大于40千瓦时的用户,经过分析最终锁定某用户日用电量出现了明显异常,如图1所示。客服员工紧接着查询营销应用系统,查找到该用户表箱号,并将查询结果通知台区管理员。

该台区管理人员在得知营销系统查询结果后,经现场确认其为该台区第31号表箱第1表位用户,初步判定该用户家中设备或是其进户线发生相线接地引起故障,于是直接打开该表箱,用电子钳形电流表进行现场检测。最终,工作人员通过检查分析确认,故障是由于该用户家中室内线出现短路引起所属台区线路零线带电,排除故障后线路恢复了正常。

如果现场情况复杂,故障用户无法查明时,可预判为某用户后断开其表箱用户侧的负荷空气开关,再次测量零线是否带电来确认是否为该用户线路出现故障。

1.2 新方法的具体使用流程

首先,从电力用户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进行查询,导出故障发生日期(用户报修日期)前后各2~3天的台区用户日用电量明细生成Excel表格,进行筛选比对,以便快速发现异常用电量的用户。其次,根据异常用户户号,打开营销系统查找。最后,根据系统提供的信息,快速锁定该用户的用电地址(表箱号),并根据该信息进入国家电网公司的电网图形管理系统,快速锁定杆号及表箱号,并将情况通报给具体维修人员,如图2所示。

2 利用电力营销系统查排故障的注意事项

(1)当接到用户报修(配电网中发生单相故障接地时,零相会带电)时,应注意与用户沟通,从中判断故障发生的大致时间、地点、用户编号及用户名称,为利用系统查询数据及下一步制定工作方案提供第一手资料;并按规定上报供电所相关管理人员,启动应急预案派人员到现场核实并进行初步排查。

(2)对于突然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位置,应派人短期内研究观察负荷的变化情况,查找出负荷变化的原因并及时修整,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减少因排查故障而增加停电时间。

(3)工作时携带齐全工具,准备好可能需要的材料,特别要注意停电送电的操作过程,测量时的工作流程和方式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避免因为操作不规范而造成的人身安全威胁。

(4)工作人员应熟悉并掌握钳形电流表的使用方法,要采用精确度高质量好的钳形电流表,测量的精度要达到0.01A。在进行线路测量时,注意检查钳形电流表数值显示情况。

(5)现场处理人员应保持通讯设备畅通,协调操作,并做好监护。指挥人员和杆上工作人员要保持交流沟通,杆上工作人员反馈排查情况,主管人员及时给出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6)当工作人员查找出故障原因后,应及时排除故障并帮助用户分析原因,与用户做好沟通并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基本电力知识的宣传,帮助用户制定预防措施,防止用户因电量电费剧增产生缴纳电费的抵触心理,从而避免客户服务满意度下降及不良社会影响。

(7)恢复供电前应将刚刚用到的中性线连接牢固,确保中性线已经接好后,才能通知送电,避免中性线开路使电压升高导致用户的电器烧坏,0.4千伏低压线路故障检修工作人员在排查故障后应特别注意此点。

(8)供电所工作人员应能熟练掌握SG186营销系统、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以及具备简单的Excel表格操作能力。

(9)随着农网工程的逐步改造,目前许多台区已安装低压综合配电箱,且逐步完善二级漏电断路器(表箱总开关),工作人员在处理故障时要注意判断是否为各级漏电断路器的剩余电流动作值设定不合理造成拒动,或者是断路器本体损坏问题,必要时应给予更换,防止今后出现故障时发生越级跳闸,扩大停电范围。

3 结束语

上一篇:教学中的得与失下一篇:项目化管理的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