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量结构优化

2024-09-14

总量结构优化(共10篇)

总量结构优化 篇1

1 2008年山西省电力消费基本情况

2008年, 山西省全社会电力消费量为1 314.33×108 kW·h, 同比下降2.56%。其中, 第一产业27.32×108 kW·h, 同比下降3.72%;第二产业1 112.20×108 kW·h, 同比下降4.44%。其中, 工业电力消费量为1 102.76×108 kW·h, 同比下降4.57%。轻、重工业电力消费量分别为40.43×108 kW·h和1 062.33×108 kW·h, 比2007年分别下降4.05%和4.59%;第三产业95.07×108 kW·h, 同比增长4.10%;城乡居民生活79.73×108 kW·h, 同比增长22.31%。各产业占全社会电力消费比重 (见图1) 。

从分地市情况来看, 电力消费量列山西省前五位的是运城、太原、临汾、长治、吕梁, 消费量分别为239.81×108 kW·h, 177.37×108 kW·h, 111.10×108 kW·h, 105.98×108 kW·h和92.98×108 kW·h。

2 电力消费结构的主要特征

2.1 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位快速回落各季度用电增速持续放缓

2008年, 山西省电力消费增速出现逐季放缓的总趋势。全年电力消费总量为1 314.33×108 kW·h, 比2007年减少了2.56%, 增速由2007年的22.88%快速回落至-2.56%, 下降了25.44%。从分季度情况看, 一季度电力消费同比增长5.04%, 二季度同比增长5.80%, 三季度同比增长5.19%, 四季度出现负增长, 同比增长-2.56%。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0.31, 近几年来首次出现负值。

2.2 第一产业电力消费总量略降电力消费比重较2007年有所下降

近几年来, 随着山西省第一产业逐渐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方向发展, 逐步形成了新型的现代农业。2008年, 第一产业电力消费总量为27.32×108 kW·h, 占全社会用电消费量的比重为2.08%, 比上年下降0.03%, 呈现出“消费总量下降, 比重下降”的特征。在耕地面积趋减, 生态型、集约型农业大力发展的双重作用下, 第一产业用电量增长速度会逐渐放缓。

2.3 第二产业电力消费量规模有所缩减 比重趋降 但仍是电力消费的主力军

2008年,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山西省部分企业减产、停产, 电力消费量有所下降。同时, 在节能降耗全面推进、工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影响下, 山西省关停并转了一批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 重点扶植低能耗、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具有竞争优势的工业。受此影响, 山西省第二产业电力消费量由2007年的1 163.92×108 kW·h下降到2008年的1 112.2×108 kW·h, 占全社会电力消费比重由2007年的86.29%下降到2008年的84.62%。其中, 采矿业用电量为191.23×108 kW·h, 同比下降3.45%;制造业用电量为652.21×108 kW·h, 同比下降6.83%;建筑业用电量为9.45×108 kW·h, 同比增长13.59% (见表1) 。尽管第二产业电力消费量规模有所缩减, 比重趋降, 但仍是电力消费的主力军。

2.4 第三产业用电总量扩张比重上升

近几年来, 山西省实施新的产业发展战略方针, 加大力度, 重点发展金融、商贸、房地产、交通、旅游、服务等行业, 从而促使第三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2008年山西省第三产业用电量95.07×108 kW·h, 同比增长4.10%。其中,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用电量为40.66×108 kW·h, 比上年下降3.0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用电量为3.08×108 kW·h, 增长23.49%;商业、住宿和餐饮业用电量为14.68×108 kW·h, 增长6.34%;金融、房地产、商务及居民服务业用电量为13.53×108 kW·h, 增长12.27%;公共事业及管理组织用电为23.13×108 kW·h, 增长9.81%。第三产业用电比重随第三产业GDP的比重上升而上升, 占全社会电力消费比重由2007年的6.77%上升到2008年的7.23%。因此, 2008年山西省第三产业电力消费, 不仅总量扩张, 而且比重上升。

2.5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迅速增长用电比重较2007年上升

随着经济的发展, 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市居民进入家电更新换代和家庭生活全面电气化阶段, 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快速普及, 尤其是大功率家电如空调、冰箱、洗衣机、取暖器等的拥有量和使用率不断提高, 使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成为用电市场新的增长点。数据显示, 山西省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总量增长较快, 占用电总量的比重也有所上升。2008年山西省城乡居民生活用电79.73×108 kW·h, 比上年增长22.31%, 占全社会电力消费量的比重由2007年的4.83%上升到2008年的6.07%。其中, 城市居民生活用电增长12.02%, 乡村居民生活用电增长38.24%。据发达国家居民的人均生活用电量的分析, 在低于1 000 kW·h/ (人·a) 时, 居民生活用电量的增长率一般会保持在10%~15%之间。山西省2008年人均生活用电量为233.78 kW·h/ (人·a) , 因此, 山西省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

2.6 工业用电主要集中在五大主要耗能行业

2008年电力消费量超100×108 kW·h的行业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243.5×108 kW·h, 比2007年下降0.4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76.65×108 kW·h, 比上年下降9.7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71.85×108 kW·h, 比上年下降9.6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49.51×108 kW·h, 比上年增长1.0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46.68×108 kW·h, 比上年下降5.96%。2008年虽然上述五大行业中有4个行业用电量同比下降, 但这五大行业用电量合计仍达888.23×108 kW·h, 占山西省工业电力消费量的80.55%。

3 影响2008年电力消费变动的因素分析

3.1 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是电力消费结构优化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 山西省实施“巩固加强第一产业, 夯实基础地位;改造提升第二产业, 增强整体竞争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最终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快速发展”的产业政策。受此政策影响, 山西省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产业结构调整上, 传统产业向关联产业、资源原材料深加工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物流和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拓展和延伸;在产品结构调整上, 由单一、初级产品结构向多元和精深加工产品结构转变。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山西省对高耗电行业、高耗电产品的准入和运行进行严格控制和严密监管, 有效遏制了工业用电中高耗电行业的增长势头。同时, 行业内的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得到有效改进, 电力消费结构得到明显优化。

3.2 工业行业万元增加值电力消费量下降消费效益提高

2008年, 工业行业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不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 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和节能技术, 淘汰高耗低效设备, 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工业每万元增加值的电力消耗量呈下降趋势。数据显示, 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的电耗水平2008年大幅下降。2008年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加180.70×108元, 同口径工业电力消费量减少6.14×108 kW·h, 万元增加值耗电减少了215.16 kW·h。因素分析表明, 由于增加值增长而增加了67.45×108 kW·h, 又由于万元增加值电耗的下降减少电力消费量61.31×108 kW·h。

3.3 高耗能行业用电放缓导致全年全社会用电下降

山西工业结构是以重工业为主的高耗能型工业结构, 重工业用电占到全部工业用电量的90%以上。其中, 高耗能行业的用电变化对工业消费电量乃至山西省的电力消费量的变动具有显著的作用。2008年, 山西省重点行业用电波动较大, 从2008年4月份开始增速逐步回落, 2008年8月份以后由于重点行业企业停、限产导致其用电增速开始放缓, 到三季度末出现负增长。2008年, 山西省五大行业合计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7.58%, 比上年降低1.7%, 合计用电量同比下降4.95%。五大重点行业用电放缓直接影响到全年全社会用电的下降。

3.4 工业经济运行下行压力较大引起电力消费下降

受金融危机影响, 工业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 2008年山西省工业经济大幅回落, 到2008年年底, 山西省停产企业达到1 771户, 比上年同期增加815户, 占山西省规模以上企业的39.2%, 加上半停产企业, 山西省停产、半停产企业约在五成以上。伴随着企业停产、减产、限产行为, 主要产品产量增长放缓或大幅下降。工业企业用电量增幅随之出现负增长, 全年工业企业用电量1 102.75×108 kW·h, 下降4.57%, 比上年同期下降29.82%。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原煤6.094 7×108 t, 增长5.2%, 同比回落4.3%;氧化铝341×104 t, 增长11.6%, 同比回落7.7%。2008年, 山西省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和能耗变化情况见表2。从表2看出, 由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速回落甚至大幅下降, 因此, 拉动电力消费下降。

3.5 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该产业电力消费量的快速增长

近年来, 山西将发展服务业作为突破口, 着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山西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明确了重点发展的行业和领域, 山西省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升温。从初步核算数据看, 2008年山西第三产业增速快于全国1.1%, 是2005年以来山西第三产业首次超过GDP增速。在第二产业回落的背景下, 第三产业保持稳定较快增长, 成为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到“十一五”末, 山西省第三产业产值将占到地区生产总值40%的比重。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拉动第三产业电力消费的快速增长。

3.6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引起居民生活用电增长较快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 使得“住”“行”能源消耗增多, 生活用电量增长速度加快。从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来看, 经过城乡电网改造后, 乡村居民由于电价降低以及电力公司鼓励用电, 用电水平逐年提高。此外, 随着山西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 农村电网改造的加快, 电价制度的改革, 山西省居民用电范围更加广泛, 电力消费量逐步增长。

4 由2008年山西省电力消费变动引发的思考

电力作为主要的基础能源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电力消费量作为衡量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一项重要指标, 能够准确反映经济的运行态势, 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放大器”。通过对2008年, 山西省电力消费情况及其结构特征的分析, 引发了如下几点思考。

4.1 抓住时机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从长远看, 抓好节能降耗, 根本的是建立符合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经济结构。为此, 山西省必须把国家对节能降耗的强制性要求, 作为我们改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原动力, 有意识、有规划、有步骤地推动产业结构向高效型、节约型转变。因此, 必须进一步改造、提升、巩固、拓展煤炭、焦化、冶金、电力等传统产业, 加快培育发展壮大煤化工、装备制造、材料和旅游业等“四新”支柱产业,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农业和服务业, 从而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推进节能降耗步伐。

4.2 影响电力消费的增长因素仍不可小视节能降耗工作仍需加大力度

2008年, 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 山西省电力消费出现同比小幅下降, 但伴随着国家及山西省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逐步实施见效, 经济将逐步回暖复苏, 再加上山西省高能耗的刚性产业结构, 会使山西省用电量回升步伐加快, 而电力消费的快速增长将成为制约山西省单位GDP能耗下降的主要因素。因此, 山西省节能降耗工作在2008年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但面临的潜在能耗增长因素依然需引起高度的关注。由于长期形成的能源型经济结构, 山西省资源依赖型发展方式的格局在短时间难以根本转变, 山西省节能的刚性难度依然较大, 节能降耗工作仍需加大力度。

4.3 居民生活用电快速增长节能降耗工作重点关注面扩大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用电的快速增长, 社会生活领域能耗不断增长, 且速度加快。因此, 节能降耗工作的重点需由原来的关注生产领域扩大到生产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除继续抓好电力、化工、冶炼、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节能外, 要大力推进居民生活节能降耗, 促进社会生活领域节能降耗工作的不断发展。

总量结构优化 篇2

邬瑞凡

〔内容摘要〕以六盘水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为依据,就重新核算和修订后的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数据和贵州及部分地区进行比较,深入分析影响六盘水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和劣势,提出加快六盘水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六盘水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议。

〔关 键 词〕六盘水市 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 研究

〔作者介绍〕六盘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六盘水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市经济总量迅速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81.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07.93亿元,年均增长13.7%,比“九五”期间平均增幅高出5.2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在全省的比重逐步上升,在全省的位次由“九五”时期的第六位上升到“十五”初期的第五位,并继续上升到现在的第四位,仅次于贵阳市、遵义市和毕节地区。2005年人均生产总值达6891元,比全省高出1934元,仅次于贵阳市,居全省第二位。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16.6:53.9:29.5转变为2005年的9:56.3:34.7,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二三一”格局逐渐巩固,第二产业龙头支柱地位日益凸现。财政总收入达27.4亿元,年均增长2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032元,年均增长8.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63元,年均增长5.5%。科教、文化、卫生、体育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取得明显成效。

二、六盘水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通过将核定后的2004年和2005年六盘水GDP总量和产业结构数据与贵州及部分地区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经济总量发展速度较快,绝对数仍然偏小

经济总量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2004年和2005年,六盘水GDP总量分别为165.3 亿元和207.93 亿元,占贵州GDP总量的9.8 %和10.7%,在九个地州市中还未达到1/9的水平。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5年我市经济总量是贵州增长最快的地区,但绝对数与贵阳市、遵义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2005年贵阳市GDP总量已达 525.62 亿元,成为贵州GDP总量过500亿元的地区,经济总量为六盘水市的2.5倍,遵义市GDP总量402.32亿元,约为六盘水GDP总量的2倍。人均GDP仅为贵阳市的46%,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二)产业结构调整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仍然不尽合理

1、产业结构之间

根据各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比重可以计算出,2005年六盘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 9:56.3:34.7,呈现出“二三一”结构,和2000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7.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重上升 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5.2个百分点。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5年六盘水三次产业结构和贵州平均水平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低9.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高13.9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低4.4个百分点。和贵州其它地区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除贵阳市外全省最低,第二产业的比重全省最高,虽然与我市作为新型的重化工基地相符,但与我市80%的人口在农村极不协调。也导致我市是全省乃至全国城乡差距最大、二元结构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

2、各产业内部之间

近年来,六盘水产业内部结构经过不断调整,总体上趋于优化,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一是从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来看,农业比重偏高。2004年六盘水农、林、牧、渔业产值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分别为64.4%、3.3 %、29.7%和2.6%,和贵州平均水平相比,农业产值的比重高出4个百分点。二是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来看,工业比重偏高。2005年六盘水工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0%,比贵州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工业内部,采矿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了50%,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未根本转变。三是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来看,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批零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等传统行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了62%,比贵州平均水平高出12个百分点。因而其他新兴产业如房地产、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商业服务等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三)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影响发展后劲

经济运行质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是否具有活力并能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六盘水经济运行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财政实力偏弱,增长缺乏强力支撑。一般来说,财政收入是经济运行质量的集中体现。从财政收入总量看,2004年六盘水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为9.7亿元,财政收入在全省排名居第4位,仅为贵阳市的23.8%、遵义市的53.7%。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看,2004年六盘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5.87%,2005年上升到6.36%,低于贵州平均水平2.93个百分点,低于贵阳、安顺、黔西南、毕节等地。

2、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居民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群众能否真正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标准。2004六盘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1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672元,城乡收入比为4.29:1,到2005年六盘水城乡收入比又上升到了4.31:1,城乡差距远远超过了经济比较发达的贵阳市和遵义市。如果把城市隐性收入和享受的医疗、社保等计算在内,差距更大。

(四)从业人员结构不尽合理

根据经济普查资料,2004年末,六盘水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为39.35万人。其中,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为20.08万人,占51.03%;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为19.27万人,占48.97%。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明显偏低,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2.43个百分点。在单位就业人员中,采矿业占39.%,高于全省29.5个百分点,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他新兴行业如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计算机服务、科研等从业人员比重与全省相比有明显差距。另外,从就业人员的学历看,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占53.22%,高于全省12.6个百分点,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比重明显偏低。

(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

根据经济普查资料,2004年六盘水市第二、三产业企业实收资本192.28亿元,其中国有和集体资本127.7亿元,占66.2%;个人、外商及港澳台商资本64.91亿元,占33.8%,仅占贵州的5.35%。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国有和集体资本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明显滞后。

三、六盘水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目标

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必须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特别是对于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水平还不高的六盘水而言,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来促进经济总量的扩大尤显重要。根据六盘水实际,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六盘水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目标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逐步改变城乡二元格局。

(一)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整体提升工业竞争力

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方向,以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依托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初步把我市建设成为贵州西部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1、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和集团化发展的路子,支持境内外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参与煤炭资源开发,使煤炭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在整合现有煤矿的同时,重点抓好大型骨干矿井建设,大力发展煤焦化、液化、气化,力争使煤化工产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2、支持冶金建材产业加快发展。支持水城钢铁(集团公司)实施“集团化、精品化、清洁化、高效化”发展战略,整合资源,节能 降耗,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尽快建成百亿元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推进水泥行业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积极发展特种水泥,引进新技术,以煤矸石、粉煤灰、钢渣为主要原料,积极开发新型建筑材料。

3、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和轻工业。围绕煤炭、煤化工等主要产业,支持六盘水煤机厂等企业搞好技术改造,加快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矿山机械、机电产品及其他配套产业,提高产业关联度。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扶持啤酒、食品、制药等现有轻工业的同时,力争在畜产品、生姜、马铃薯等农产品加工上取得大的进展。加快发展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

4、整体提升工业竞争力。实施一批重大工业项目,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要以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产业链的组织方式、开发区的管理模式、市场经济的运作方法,兴办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着力办好红山、石桥工业园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经营管理创新,培育扶持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升工业经济的总体竞争力。

(二)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努力解决“三农”问题

解决“三农”问题应多管齐下,从多方面入手。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1、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稳定粮食产量,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实施马铃薯、果茶、蔬菜、畜禽、中药材、水产和林特等优质产业工程。

2、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特别要大力发展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培育优质产品品牌,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注重加强龙头企业和产业板块基地建设,使更多的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体系。

3、大力推进“科技兴农”。建立和完善职业技术培训体系,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使广大农民掌握一门以上农业适用技术或非农技能。培养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实施“富民工程”,组织一批重大农业科研专项,推广一批增产增效的实用技术。加强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在良种繁育、农技推广、质量安全、动植物防疫和保护、信息服务、资源与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4、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积极采取综合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坚决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广辟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的非农业收入比重;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城镇特色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搞好组织指导和服务;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三)加快发展和提升服务业,着力提高服务水平

在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比重水平提高,是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高级化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六盘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34.7%,与贵州39.1%的水平还有差距,与贵阳市、黔东南州等地相比差距更大。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六盘水区位、交通、大企业相对集中等优势,以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区为重点,加快发展和提升服务业,着力提高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服务水平。

1、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和信息业。物流业要围绕建成现代物流中心区,加快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平台,尽快形成以市区为中心,平寨、红果为支点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大力培育物流企业集团,优先支持第三方物流发展,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落户六盘水。金融业要加快开放步伐,积极参与竞争与合作,加快聚集各类金融机构。推进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大力发展银行综合经营业务,建立各类融资平台和信用担保体系,积极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信贷服务。构建多功能、开放式、广辐射、高效有序的金融服务和监管体系。加快发展保险业,提高全市保险的广度和深度。信息业要提高社会化、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宽带接入,建成全市有线广播电视运行新体系。加快发展电信增值业务,拓展以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业务为重点的电信新业务,推进邮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综合业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电子政务信息工程,加速配套建设,实现市、县政府和部门网络互通,提高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水平。

2、大力培育需求潜力大的服务业。积极扶持旅游业、房地产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做大做强。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着力打造“凉都”品牌,支持对全市旅游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旅游企业集团壮大规模。积极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重点发展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要保持适度的房地产业投资规模,提高整体发展水平,规范市场行为,形成配套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中介服务业要加强职业规范管理,大力提升会计、律师、审计、咨询、专利、产权交易、技术服务等行业的服务水平;社区服务业要坚持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原则,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拓展服务领域。加快发展物业管理、家庭教育、社区商贸和家政服务等行业,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社区服务体系。

3、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运用现代服务技术和经营方式,全面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行业,加快流通业态创新。积极推进城市商贸业发展,加快向农村延伸,形成以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为重点的新型商贸流通业。打造各具特色的商贸集聚区,培育一批在贵州有影响的大型商贸零售企业。在商品生产地和集散地扶持发展一批交易量大、管理水平较高的大型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六盘水商品进入国内外市场提供快速通道和交易平台。

四、加快六盘水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应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施。但与此同时,政府的作用更不能忽视,政府应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完善相关政策,为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营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特别是要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财政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科教人才政策、组织实施重大工程等政策措施,为加快推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一些企业特别是部分国有企业安于现状,缺乏开拓进取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在自主创新、产品开发、结构调整方面显得不积极、不主动,调整与发展的动力不强。这种状况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坚决扭转。要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大型国有企业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骨干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培育成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重点,加快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和出资人制度,实现国有资产的统一监管,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坚定不移地推进非公有制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从体制机制和政策等方面,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制度创新、做大做强。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继续发展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土招标拍卖挂牌制度,探索建立农村集体建设土地流转机制。

大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以对内对外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以优化投资环境为突破口,紧紧抓住国际及发达地区产业向内地及我省转移的机遇,继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借助外力,促进六盘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加强与东部及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加大吸纳民营资本的力度与规模,在承接产业转移、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企业联合与协作,积极推动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

(二)完善财政金融政策,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投入的力度

围绕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充分发挥财政、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职能作用,加大对重点产业和领域投入的力度。增加对农业品种改良、科技推广、基础设施、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劳动力培训、公共卫生、基层文化、生态环境建设等资金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的力度,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有力保障。

(三)制定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导向

按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增强对全市产业发展、产业技术、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等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贯彻实施国家产业政策,适时制定和完善六盘水市支持鼓励和限制产业实施目录。按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薄弱环节的扶持。通过严格技术标准、排放标准和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等措施,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按照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减少资源跨区域大规模调动的原则,优化产业布局。实施中小企业促进计划,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四)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支撑

选择、组织一批能够充分发挥产业优势的重大项目,抓紧建设实施,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研究、储备一批能够优化产业结构的重大项目,加快前期工作,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争取将煤化工、电力、交通、水利、生态建设等一批重大工程纳入国家规划并开工建设。

(五)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智力保障

突出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突出运用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成果,提高煤炭、钢铁、化工等支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突出发展生物农业、能源、水资源保护和环保技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突出建设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创新与服务公共平台、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建设。发挥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支持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协作,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以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等三支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抓紧培养学科和技术带头人、企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科级以上中青年党政领导人才。围绕优势产业发展,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培养各类技能人才;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培养各类实用人才。树立科学人才观,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创新各类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建立健全人才激励与保障机制,推进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坚持尊重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社会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①六盘水统计年鉴(2004、2005年);

②贵州统计年鉴(2004、2005年);

③领导干部手册(六盘水市、贵州省);

④贵州经济普查年鉴(上、下册);

⑤六盘水市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

⑥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⑦毕水兴经济带规划;

⑧中国统计年鉴(2004、2005年);

⑨经济参考报;

总量结构优化 篇3

本文在《2011年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数据全面发布后,利用已有报纸出版统计数据,对我国报纸出版业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廓清一年来我国报纸产业的发展轨迹,反映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新的出版内容、出版形式、阅读形态发展迅速的状况下,我国报纸产业的最新面貌,为准确判断新闻出版产业发展形势提供数据支撑,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一、全国各级报纸出版实物量指标分析

虽然美国、英国等国家的报纸频频地传出萎缩和倒闭的消息,甚至有不少学者已经开始论证报纸在哪一年的哪一天可能会消失的命题,但中国的报纸则逆势飞扬,从《2011年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来看,2010年无论是品种数,还是平均期印数、总印数、总印张、定价总金额,均比上年有所增加。具体数字请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0年全国大陆地区(不舍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下同)共出版报纸1939种,平均期印数21437.68万份,总印数452.14亿份,总印张2148.02亿印张,定价总金额367.67亿元。与2009年相比,全国报纸的品种数增长0.10%,平均期印数增长2.88%,总印数增长2.97%,总印张增长9.07%,定价总金额增长4.54%。

二、全国综合报纸和专业报纸出版数量分析

(一)全国综合类报纸出版数量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0年,全国共有综合性报纸806种,占报纸总品种41.57%,其中中央级报纸26种,地方780种,综合性报纸总印数313.81亿份,占全国报纸总印数69.41%,其中,中央级报纸35.6亿份,地方278.0亿份;综合性报纸总印张1800.67亿印张,占全国报纸总印张数的83.83%。其中中央级报纸138.14亿张,地方1662.5亿印张。

(二)全国专业类报纸出版数量

从上表可以看出,全国2010年有专业报纸1133种,占全国报纸总品种58.43%,其中中央级报纸201种,地方932种;专业胜报纸总印数138.33亿份,占报纸总印数30.60%,其中中央级报纸33.8亿份,地方104.5亿份;专业性报纸总印张347.36亿印张,占报纸总印张的16.17%,其中,中央级专业报纸93.6亿张,地方专业253.8亿印张。

(三)全国综合性报纸与专业报纸结构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0年专业报纸和综合报纸品种数量之比为1.4:1,与2009年比例基本一致。2010年专业报纸的品种数虽然多,占58.43%,但总印数却只占30.60%,而总印张数在全部报纸中的比重更低,仅占16.17%。而综合性报纸的品种数虽然不到报纸的一半(41.57%),但总印数却占69.41%,而总印张数在全部报纸中的比重更高达83.83%。因为在报纸出版统计中,总印数是邮局发行、自办发行和其他发行之和,总印数高意味着综合性报纸的发行量比专业性报纸大。总印张数与报纸的出版版数有关(注:一份对开四版的报纸为一个印张),综合性报纸的总印张数高说明总的版数比专业性报纸高。

三、我国报纸出版结构与速度分析

(一)报纸出版品种数结构与速度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地、市级报纸的数量最多,占报纸种数的4_4.9‰其次为省级报纸,占42.6%;两者合计,占到报纸种数的87.5D/o{县级报纸最少,所占比重为0.8%。就增长速度而言,全国级报纸增长0.89%,其余报纸几乎没有变动。请见下图:

从上表可以看出,省级报纸最多,占报纸总印张的57.0%;其次为地、市级报纸,占32.1%,两者合计,占报纸总印张的89.1%;县级报纸最少,占报纸总印张的0.1%。

从增长速度来看,县级报纸总印张数增长速度最高,为25.75%,其次是全国级报纸,为22.19%,再次是省级报纸,为7.92%,地、市级报纸的增长速度为总印张数增长速度慢,仅为7.18%。

四、报纸出版经济总量分析

表7:2010年报纸出版经济总量分析表

2010年,全国报纸出版报纸出版实现总产出734.9亿元,较2009年增长13.8%增加值317.2亿元,增长13.1%;营业收入729.4亿元,增长16.2%i利润总额100.8亿元,增长43.2%。

2010年,全国每千人日均拥有报纸92.5份,比上年增长2.6%j报纸普及率每户O.3份,比上年增长3.3%1人均书报刊用纸219.0印张,增长8.2%。千人拥有出版物发行网点0.1处,增长4.4。

六、结论

网络对印刷读者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读者的流失,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介,虽然受到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冲击,但是互联网对报纸的互补性仍然大于替代性。正如一位学者说,印刷媒体报纸仍然将作为一种公信的、经典的和诗意的阅读而长久存在下去。

总量结构优化 篇4

近些年来, 世界服务贸易迅速发展, 服务业已经成为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领域。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逐步加深, 服务贸易得到快速发展, 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也不断增长。1987-2007年, 中国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由41.8亿美元增加到309.9亿美元, 增加了6.4倍, 年均增长率达到11.5%。但是, 随着服务贸易的发展和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多,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依然存在着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服务贸易规模依然偏小。尽管过去20多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服务贸易总量依然不高。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不到5%。二是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都是以传统贸易如旅游、运输等为主, 其所占比重在60%以上, 而高附加值服务贸易进出口如金融、保险等所占比重很低, 不到1/3。那么, 如何在中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合理的服务贸易结构?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是否有利于中国服务贸易总量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它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显然, 对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将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尤其是服务贸易结构的优化, 提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关于FDI与国际贸易的研究过去主要集中在FDI与商品贸易之间的关系方面, 并在理论上形成了Mundell (1957) 的替代论、K.Kojima (1975) 的互补论、Patrie (1994) 的不确定论三种关于FDI与商品贸易关系的不同观点。由于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同属于国际贸易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FDI与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之间的关系有着极大的相似性, 理论上也认为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替代和互补两种关系 (袁永那, 2007) 。国际上关于FDI与服务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出现得较晚,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贸易方面。Li等人 (2003) 的研究表明, FDI对创造和生产金融服务发挥重要作用, FDI与金融服务贸易保持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国内对于FDI与服务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主要出现在近几年, 并且由于研究方法和样本选择的差异, 得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贺卫等 (2005) 利用1982-2002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数据与FDI等因素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发现FDI与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呈正相关关系。但袁永娜 (2007) 的研究结论却完全不同, 她基于中国1982-2005年度数据研究发现, 直接投资, 无论是存量指标还是流量指标, 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产生不显著的负的影响, 但却都显著促进了中国服务贸易进口。

综观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 对于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的相关研究, 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证方面, 都还有待完善, 而且得出的结论也并不一致。截至到目前为止, 笔者还没有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因此, 本文试图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对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服务贸易关系进行相关研究, 希望能给学者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和结构发展现状

(一) 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分析

在过去20多年中, 中国服务贸易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占世界的比重也不断提高。但是, 由于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 服务贸易逆差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如表1所示) 。

资料来源:商务部服务贸易司网站 (http://www.tradeservices.mofcom.gov.cn/) 。遵循WTO有关服务贸易的定义, 剔除了其中的政府服务。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 (http://www.safe.gov.cn/) 各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整理而得。遵循WTO有关服务贸易的定义, 剔除了其中的政府服务。传统服务贸易是指运输和旅游;高附加值服务贸易是指通讯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广告和宣传、电影和音像等;其他服务贸易指建筑和其它商业服务。

就出口贸易而言, 1987-2007年,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由42亿美元增加到1 216亿美元, 增加了28倍;服务出口贸易占世界服务出口贸易的比重也由0.97%增加到3.73%, 净增了2.76个百分点。但是我们也要看到,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依然处于世界落后地位, 1993年以前占世界比重还不到1%, 过去20多年的平均比重也只有1.83%。

就进口贸易而言, 1987-2007年, 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由23亿美元增加到1293亿美元, 增加了55倍;服务进口贸易占世界服务进口贸易的比重也由0.42%增加到4.23%, 净增了3.81个百分点。同样, 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发展也还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1993年以前占世界比重还不到1%, 过去20多年的平均比重也只有2.01%。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 中国服务出口贸易从1992年开始小于进口贸易, 使中国服务贸易出现逆差状态;而更令人担忧的是, 由于服务贸易进口增长速度快于出口增长速度, 致使这种逆差总体上还在不断扩大。1992-2007年, 中国服务贸易逆差从1亿美元增加到77亿美元, 净增76亿美元。这同时也说明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还相对落后。

(二) 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结构分析

服务贸易行业结构是衡量一国服务贸易质量最重要的指标, 服务贸易中高附加值行业进出口所占比重是一国服务贸易质量最直接的体现。从过去10多年的情况来看, 中国服务贸易质量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 以运输和旅游两种传统行业为主, 高附加值贸易所占比重偏小。但是, 高附加值服务贸易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 说明服务贸易行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如表2所示, 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以传统服务贸易为主, 而且地位比较稳定, 10多年来其所占比例都在60%左右, 波动幅度很小;而高附加值服务贸易所占比重较小, 但在逐步增加, 说明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就出口贸易而言, 1987-2007年, 中国服务出口贸易中传统贸易比重均超过一半, 年均为61.4%;高附加值贸易比重均不到1/5, 年均只有10.1%。但是我们同时也发现, 在这10多年中, 高附加值服务贸易所占比重由4.9%增加到17.1%, 净增12.2个百分点, 说明服务贸易出口行业结构有所优化。进口贸易方面, 1987-2007年, 中国服务进口贸易中传统贸易比重也均超过一半, 年均为61.0%;高附加值贸易均不到1/3, 年均只有20.7%。不过, 在这10多年中, 高附加值行业所占比重由11.5%提高到27.1%, 提高了15.6个百分点, 说明服务贸易进口行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三、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总量

为了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服务贸易总量的影响, 并且进一步了解这种影响的变化情况, 本文利用中国1987-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 以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 (STR) 、服务贸易出口额 (SEX) 、服务贸易进口额 (SIM) 为被解释变量, 以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 (SFDI) 为解释变量, 分不同的两个阶段进行回归分析。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 对变量进行对数变换。

资料来源:回归原始数据根据《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统计公报和WTO以及UNCTAD网上公布的数据整理所得。

从回归分析结果表3可以看出:

第一,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服务贸易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且对进口的作用大于对出口的作用, 不利于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优化和逆差的改善。1987-2007年, 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之间有着密切的线性关系。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服务贸易边际进出口倾向、边际出口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分别为2.02、1.86和2.21, 即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平均导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增加2.02%、1.86%和2.21%。可见, 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口的作用大于对出口的作用, 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平均导致的服务贸易进口比出口多增加0.35%, 将扩大中国服务贸易逆差。

第二, 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中国服务贸易的作用有不断加强的趋势。通过分别对1987-2007年和1987-1997年两个不同时期的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服务贸易的回归可以看出, 无论是进出口总额, 还是单独就出口和进口而言, 1987-2007年的边际倾向都要大于1987-1997年的边际倾向。1987-1997年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边际服务贸易进出口倾向、出口倾向、进口倾向分别为1.74、1.48和2.05, 都明显小于1987-2007年的边际倾向, 说明近几年 (1998-2007) 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服务贸易进出口、出口和进口的作用有所加强。

回归分析显示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促进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而且这种作用还在不断加强。那么, 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是不是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根本原因, 中国服务贸易是不是也促进了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本文下面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来进行分析。由于因果检验首先要求变量保持平稳, 因为如果模型中变量不是平稳的, 我们就不能断定检验出的因果关系是真的还是由于非平稳引起的, 因此先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取了ADF (Augmented Dickey-Fuller) 单位根检验来检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结果表明, 原始序列都是非平稳序列, 而1阶差分以后序列达到平稳, 因此, 可用其1阶差分进行因果关系检验。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 对变量进行对数变换。

由于Granger的检验结果对滞后长度的变化比较敏感, 即滞后长度选择的不同可能会得到不一致的结果。因此, 在检验的过程中应选取多个不同的滞后期, 若检验的结果一致, 则得出的结论较为可信。作者选择了多个滞后期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较为一致。表4只列出了滞后期分别为2和3的代表性检验结果。

从检验结果表4可以看出, 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出口不存在因果关系;服务业外商直接与服务贸易进口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即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是服务贸易进口变化的原因, 而服务贸易进口却不是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变化的原因。这一检验结果进一步表明, 目前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服务贸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进口方面, 对出口贸易作用相对较小, 从而使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

四、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行业结构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在三次产业上的分布极不平衡, 大部分的外商直接投资都进入了工业, 农业和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很少。1997-2007年, 工业年均外商直接投资额达到372.9亿美元, 占到投资总额的70.8%;农业年均外商直接投资额只有8.1亿美元, 只占到投资总额的1.6%;进入到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也较少, 年均只有149.5亿美元, 仅占到投资总额的27.6%。而在服务业内部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不均衡, 目前外商对中国服务业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等传统服务领域, 而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所占比重较低。如1997-2007年, 房地产业的年均外商直接投资达到67.8亿美元, 年均所占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为43.6%, 将近占到一半。可以看出, 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服务业内部分布的行业特征与我们前面分析的服务贸易行业结构特征是相一致的。那么, 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服务业的这种分布特征对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结构是否会产生影响, 下面的回归分析将回答这一问题。

为了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结构的影响, 本文依据中国1997-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 分别以传统服务出口 (EXT) 、高附加值服务出口 (EXN) 、传统服务进口 (IMT) 、高附加值服务进口 (IMN) 为被解释变量, 以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额 (SFDI) 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 对变量进行对数变换。

从回归分析结果表5可以看出:

第一, 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优化服务贸易出口行业结构。

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 (SFDI) 与传统服务出口 (EXT) 、高附加值服务出口 (EXN) 之间都有着密切的线性关系, 中国传统服务出口和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平均弹性分别为1.26和2.24, 说明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 平均导致传统服务出口和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分别增加1.26%和2.24%, 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出口的作用明显大于对传统服务贸易出口的作用, 有利于优化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行业结构。

第二, 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服务贸易进口行业结构的改善。

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 (SFDI) 与传统服务进口 (EXT) 、高附加值服务进口 (EXN) 之间也都存在着密切的线性关系, 中国传统服务进口和高附加值服务进口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平均弹性分别为1.17和1.87, 说明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 平均导致传统服务进口和高附加值服务进口分别增加1.17%和1.87%, 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高附加值服务贸易进口的作用也明显大于对传统服务贸易进口的作用, 有利于改善中国服务贸易进口行业结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无论是对传统服务贸易还是对高附加值服务贸易都有促进作用, 而相对来说, 对高附加值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更大, 有利于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结构的优化。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 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1) 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且对进口的作用大于对出口的作用, 不利于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优化和服务贸易逆差的改善;同时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 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的格兰杰原因, 但不是出口的格兰杰原因, 这进一步证明了以上观点。 (2) 回归分析显示, 无论是进口贸易方面还是出口贸易方面, 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高附加值服务贸易的作用都要大于对传统服务贸易的作用, 这有利于优化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结构。

透过以上结论, 我们可以看出, 尽管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不利于改善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 但总体上有利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 因此要继续发挥外商直接投资对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 同时重点发展服务出口贸易;尽管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改善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结构, 但目前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分布并不合理, 因此在服务业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必须注意行业导向。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提高服务贸易总量和改善服务贸易结构的作用, 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采取措施:

第一, 继续有序地开放中国服务业, 但要注意充分发挥外商直接投资的外溢作用, 提升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根据入世承诺和不同行业的发展状况制定不同的服务业开放时间表, 优先选择开放一些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成熟服务贸易产业, 同时通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通过溢出效应带动国内服务业发展, 充分发挥服务出口行业的前向和后向关联效应, 提高服务出口竞争力。

第二, 正确引导外资投向, 优化服务业内部投资结构。要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状况, 在现有开放基础上, 对外资政策做相应调整, 逐步放宽对某些服务行业的过多投资限制, 使更多的外商能够投资于这些行业, 进而优化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要通过制定一些具体的投资鼓励措施, 加强对外商投资的行业引导。对于符合中国引进外资重点、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的高附加值投资项目, 应当在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一系列优惠待遇, 并制定出详细具体的政策措施以保证其落实。

摘要:近年来, 随着中国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不断增加, 服务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是服务贸易总量依然偏小, 服务贸易结构也不尽合理。利用最新时间序列数据, 通过回归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 对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总量、结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实证分析, 认为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不但有利于中国服务贸易总量的提高, 而且有利于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结构的优化,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服务贸易,总量与结构

参考文献

[1]贺卫, 伍星.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5 (2) :55-58.

[2]袁永娜.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服务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 2007 (9) :56-62.

[3]Kojima, K.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oreign In-vestment:Substitutes or Complements[J].Jour-nal of Economics, 1975 (15) :78-103.

[4]Li, Moshirian F, Sim A.The determinants of in-tra-industry-trade in insurance services[J].Journal of Riskand Insurance, 2003 (11) :269-287.

[5]Mundell.R.A.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Mobil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7 (6) :321-335.

总量结构优化 篇5

李雪松: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不少学者和机构趋于谨慎,认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将低于8%,但也有部分学者表达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乐观态度,认为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增长速度仍能保持在8%左右。

不同学者和机构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的预测结果差别较大,尚未在中国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上达成共识。而未来十年是中国经济进一步扩大规模和调整结构的关键时期,在中长期的框架上,研究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总量与结构的变化趋势,对整个中短期的宏观经济具有重大意义,可以回答“中国经济潜在增长水平到底如何”的问题。如果我国现在的经济增长低于或者高于这个潜在增长,那就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依据之一。因此,我和本所的同事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

根据我们研究团队的分析,中国经济经历了30余年平均增速高达9.8%的高速增长时期,目前正在由“结构性增速”时期进入“结构性减速”时期。换言之,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经济增长将落在一个位于7.5%左右、较过去30年平均水平略低的平台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2012年便已开始的我国经济减速并非周期性的,更不是政策性的,而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这是一个发生在实体层面上的自然过程。

判断中国经济进入结构性减速时期,虽然听起来不那么令人振奋,但是,结构性减速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提供了新的压力、动力和机遇。利用这一压力,抓住这一机遇,我国的经济运行将全面转移到尊重规律、重视质量、提高效益和可持续的轨道上来。

《债券》:预测未来中国经济变化趋势,离不开对宏观经济运行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从中长期来看,您认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分别会对宏观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李雪松:从供需因素来看,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和增长的中长期因素主要来自供给方面,因为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供给面的变化;需求面因素主要影响宏观经济的短期方面,但如果存在持续变化,需求也能够通过影响供给面从而最终影响经济的中长期发展。

影响宏观经济中长期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七类,分别为:人口与劳动力增长率、FDI增长率、国际经济增长率、人民币汇率、城镇化率、研发投入增长率和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率。

其中,人口与劳动力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明显,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对储蓄率、投资和消费都有传导的路径;FDI在中国投资中的比重越来越低,但是它对于技术进步影响的溢出效应还是比较大的,所以FDI增长的变化对于技术进步、生产率的变化有影响;国际经济的增长主要是对出口产生影响,如果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经济持续低速增长,使得我国出口低速增长,这个影响通过出口会传导到我国制造业投资和制造业的资本总量,从而影响到长期经济增长;人民币汇率也是一样的,它对出口和制造业投资都有影响。目前在世界经济深度转入调整期的背景下,这几个因素对我国潜在经济增长都产生向下的拉动作用。

还有一些因素可能向上拉动经济增长。一是城镇化,城镇化很显然对于中西部地区投资和资本形成有推动作用;二是研发投入和教育的投入,这两个因素有利于我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增长后劲。政府也在逐渐加大对它们的投资力度,在此背景下还存在很多资源配置的问题,需要进一步通过改革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益,使其对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后面这几个因素可能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向上,可通过一些计量模型和方程把这些传导机制反映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上。

将上述7个因素作为主要外生变量,参考“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的目标、过去历史演变规律和当前国际经济变化的规律,可把这些变量从2011到2025年的变化分为乐观情景、基准情景和悲观情景。三种情景的设定方法是,首先根据“十二五”期间的基本变化及“十二五”规划的数据设定基本情景下这7个变量相应的数值,再据此设定乐观情景和悲观情景,对于“十三五”(2016-2020年)和“十四五”(2021-2025年)期间外生变量的设定则是根据历史演变规律和当前国际经济背景变化进行的。

在这三种情景之下,考虑国内外多种影响潜在产出的因素及其传导机制,以“LS-LM模型+菲利浦斯曲线”为理论核心,纳入了更多金融变量,运用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宏观经济年度模型,我们研究团队对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经济增长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并对不同情景下的中国经济走势做出预测,以期能够为勾勒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提供参考。

《债券》:根据这三种情景,可以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做出哪些判断?

李雪松: 中国经济季度增长从2011年第一季度起呈现下行态势,去年第三季度达到底部,第四季度反弹到7.9%,但到今年一、二季度经济增长分别只有7.7%和7.5%,三季度反弹到7.8%。目前中国经济增速不高,一是国际形势不好,二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下调了。

尽管中国经济增长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整体上中国经济仍然能够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模型显示,在基准情景下,“十二五”、“十三五”和“十四五”三个时期GD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9%、7.1%和6.4%。在乐观情景中,如果中国加强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制造业转型与升级,增强产品国际竞力,并且进一步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在GDP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素质,稳步推进城镇化,那么中国在“十二五”、“十三五”和“十四五”三个时期,也可能保持年均8.2%、7.5%和6.9%的较快增长率。在悲观情景中,这三段时期的GD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7%、6.7%和6.0%。综合考虑基准、乐观与悲观三种情景,2011-2025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区间为6.0%-8.2%。

《债券》:经济增长水平和人均收入密切相关。十八大报告提出,在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的人均实际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根据上述分析框架,我国经济增长水平是否足够支持这一目标的实现?

李雪松:跟据上述分析预测,同2010年相比,无论在何种情景下,2020年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会翻番。但在悲观情景下,预测显示2020年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仅为2010年时的2.1倍,城镇居民要想达到十八大提出的翻一倍的目标还需努力。而预测显示在基准情景下农村居民2020年时的可支配收入会是2010年时的2.2倍,这与目前我国劳动力结构和工资的上升有较大关系。如果居民收入相对于GDP较高增长,所带来的问题是:如何在居民收入增长、政府收入增长和企业收入(利润)增长之间进行权衡?尽管政府的收入可以保持相对较低的增长,但如果企业收入增长过低,经济增长微观活力就受到抑制。因此从总体来看,企业收入应该保持适当增长水平,不能过低。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收入的增长应当有合适的比例,任何一方都不能增长过快。

《债券》:刚刚重点讨论的是经济总量的变化趋势,请问您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有什么看法?

李雪松:对于构成总需求的各个方面,模型预测显示尽管未来固定资产投资的实际增长率会有所下降,仍会维持较高水平。因为尽管目前我国新增劳动力在减少,但到2025年前适龄劳动力仍会保持较高的水平,使得储蓄率也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由于工资上升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行,最终消费的增长率在未来三个五年计划内会呈现逐渐上升的态势。从国际经验来看,国际贸易的实际增长率一般是实体经济增长率的2倍,有可能达到实体经济增长率的3倍,随着实体经济增长率的下降,我国未来的贸易增长率较金融危机之前的高水平会有较大下降。预计名义出口的增长率会保持在9%至10%的水平,在扣除价格因素后同GDP增长率相近。

在产业结构方面,未来十年会发生较大的变化。预测显示,2010至2020年间第一产业产值的GDP占比会下降不足3个百分点,相较于2000到2010年间的5个百分点会有所减缓;尽管第二产业比重在2000至2010年间保持了上升态势,但根据预测,2010至2020年间其比重会明显下降;而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会在未来十年内加速上升。

在投资消费结构方面,尽管最终消费率在2000至2010年间明显下滑,但预测显示在2010到2020间会有小幅的上升,从48%上升到50%;投资率在2010至2020年仍会维持较高水平,但相较于2000至2010年13个百分点的上升会大大下降。

《债券》:经过这样的发展,您认为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体中将达到什么样的地位?

李雪松:关于中国和国际经济,可以按照购买力评价法和汇率法来进行比较。如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经济总量到2017年会超过美国,2018年超过欧盟,而人均GDP会在2018年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到2025年时达到欧盟的二分之一、美国的三分之一;如按汇率法测算,我国的经济总量到2025年时会达到美国和欧盟90%左右的水平,2030年之前有望达到美国和欧盟的水平,而人均GDP到2025年会达到欧盟的三分之一、美国的五分之一。

《债券》:根据您对未来中国经济总量及结构变化趋势的分析,您认为应该采用怎样的宏观调控来应对?

李雪松:为了适应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国内劳动力和资源压力的变化,宏观政策思路需要进行一个大的调整,应将过去的需求管理为主转向供给与需求管理的紧密结合。

在需求管理方面,宏观调控政策应保持审慎灵活,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把握好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的平衡,稳中求进、稳中有为,对经济进行适当的微刺激,不搞大规模刺激,不刺激产能过剩行业。积极释放有效需求,推动居民消费升级,保持合理投资增长。

在供给管理方面,宏观经济政策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使经济增长与潜在增长率相协调,与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和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相适应,深化改革,减税放权,放松准入,创新驱动,化解制约中国长期发展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深处制度因素,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需要关注今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希望上述政策既有参照性,也能够平衡各方面利益,使改革释放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为长期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和基础。

专家简介

李雪松,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青联常委,《中国经济蓝皮书》副主编。

曾在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做访问研究。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经济政策效应评价。发表论文论著百余篇,获得第12届(2006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2009年入选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2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总量结构优化 篇6

平均发展水平又叫序时平均数、动态平均数, 它所平均的是现象总体在不同时期的数量表现, 从动态上说明现象总体在某一时期内发展的一般水平。与一般平均数是有区别的, 一般平均数是将总体各单位同一时间的变量值差异抽象化, 用以反映总体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故又称一般平均数为静态平均数。

序时平均数可以用总量指标动态数列计算, 也可以用相对指标动态数列和平均指标动态数列计算, 总量指标动态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最基本的, 它是计算相对数或平均数动态数列序时平均数的基础。总量指标动态数列有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之分, 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也有所区别。现行总量指标动态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有以下四个:

①时期数列序时平均数计算公式:代表序时平均数;a代表各期发展水平;n代表时期项数。

(2) 时点数列时间间隔相等时序时平均数计算公式 (也称首末折半法) :

③时点数列时间间隔不等时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式中:a代表各期指标值;f代表时间间隔长度。

④时点数列不在期初期末登记, 只在发生变化时登记且时间以日为单位计量, 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需要说明的是, 计算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的前提条件是假定所研究现象在相邻两个时点之间的发展变化是均匀的。实际上现象的变动并不完全如此, 所以其计算结果难免有一定的误差。但是只有这样假定才能由相邻时点值的平均数找到间隔期代表值, 因此假定是科学合理的。

上述四个公式, 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才能很好的应用, 而中职学校的学生在这两个方面不是强项, 尤其是数学基础, 所以普遍认为学习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有难度:教师教着难, 学生学着难。为此在平均发展水平计算方法的教学过程中,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改变了这种两难的状况。

1 正确判断动态数列和分配数列

平均发展水平是根据动态数列计算的, 动态数列有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一个是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所属的时间, 另一要素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数值;而一般平均数是根据分配数列是计算的, 分配数列有两个要素:一个是总体某标志所分的组, 另一要素是各组所占有的单位数。以下列两个图表为例:

根据动态数列和分配数列的构成要素很容易判断出:表1就是动态数列, 而表2就是分配数列。

2 正确判断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

总量指标动态数列分为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 根据本文前面列示的公式可以知道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不一样。

时期数列中每个指标都是反映某种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的总量, 时点数列中每个指标所反映的是在某一时刻上的总量, 两种数列的每一指标都是绝对数, 要分清它们应从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的特点入手。

如果数列中各指标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例, 指标值相加有意义, 如总产值动态数列中将2009年、2010年的总产值相加得到的是两年的总产值, 且两年的总产值比一年的数值明显增大。则该数列是时期数列, 就应该使用公式1计算序时平均数。

如果数列中各指标值不与时期间隔长短有关且各指标值加没有意义, 如表1, 将1月初、2月初的库存数相加没有意义 (不等于两个月合计库存量) 。则我们判断该数列时点数列, 就要使用公式2、3、4计算序时平均数。

3 正确分析时点数列的三种情况

我们要精确计算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 就应该每一瞬间都登记相关资料,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习惯上以天为瞬间单位。但是, 每天都要进行登记, 也是相当繁杂的工作。为了简化起见, 我们可用两种情况三个公式:第一种情况是每隔一段时间登记一次, 时点定在月 (季、年) 出初或月 (季、年) 末, 每次登记的间隔相等时就使用公式2计算, 每次登记间隔不等时就使用公式3计算;第二种情况是只在现象的数量发生变化时登记, 以日为单位, 每次登记的间隔也是不相等的, 就使用公式4计算序时平均数。

例:某地区2010年某银行居民存款余额资料如下:

根据以上资料, 计算该银行2010年居民存款平均余额。

资料分析: (1) 该资料表格的两要素的时间和指标值, 所以判断是动态数列。 (2) 指标数值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相加没有意义, 所以判断是时点数列。 (3) 该资料登记的时点在月初, 间隔不等, 分别间隔2个月、4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 在发生变化时登记的, 所以判断使用公式3计算该银行2010年居民存款平均余额。

解:根据公式:

该银行2010年居民存款平均余额为747.91万元。

参考文献

[1]黄良文, 陈仁恩主编《.统计学原理》第四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6.

[2]佟哲晖, 姚志学主编.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总量结构优化 篇7

一、影响经济中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

要对未来中国经济的长期走势做出判断,就必须分析影响经济中长期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从中长期来讲,这些因素主要集中在供给面;但同时也要注意,持续的需求面变化也能够通过影响供给面从而最终影响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这些因素主要有:

第一,人口与劳动力。其对经济增长的显著影响已有诸多讨论,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会对储蓄和投资产生显著影响,其传导路径是明显的。

第二,FDI的增长率。尽管中国总投资中FDI比重正变得越来越低,但由于FDI会对技术进步的作用产生明显的外溢效果,因此其增长对于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也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国际经济增长。尽管它主要影响我国的总需求及出口,但如果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经济增长持续低迷从而使得我国出口持续不振,其会给我国制造业投资和资本存量带来影响,从而影响经济长期增长。

第四,人民币汇率。对出口和制造业投资方面有影响。

第五,城镇化率。对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投资的拉动和资本的形成会有一个推动作用。

第六,研发投入和教育投入。这两个因素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有利于增强经济增长的后劲。在这两个领域,政府一方面需要逐渐加大投资力度,另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使其对全要素的提高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以上述因素作为主要的外生变量,运用中国宏观经济的年度模型来进行研究。这一模型包括产出、价格、收入和消费、政府税收、金融、贸易、人口和就业、投资及储蓄共九大模块、153个变量、37个外生变量和116个方程(内生变量)。根据未来可能的走势,将上述6个因素在2010至2025年间(“十二五”到“十四五”规划期间)的变化分别进行设定,分为乐观情景、基准情景和悲观情景。

在基准情景中,对上述6个因素在“十二五”期间的变化基本以“十二五”规划为基本准则,对于“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外生变量的设定是根据过去历史演变规律和当前国际经济背景变化进行的。具体来说,对于人口增长率的设定在三种情境下没有差别,主要依据人口普查数据、人口结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由于我国FDI增长率在“十一五”期间为5.3%,因此将未来乐观情形下FDI增长率设定为比“十一五”的水平略低,即5%,在基本情景下则是3.5%。对于世界经济增长率,基本情境下设定为2.5%(汇率法增长率),这对应于购买力评价法下3.3%左右的GDP增长率水平,将乐观情景下设定为2.8%,这相当于购买力平价法下3.5~4%左右的增长水平。可以看出,乐观情形下未来世界经济的增长率差不多是金融危机之前的平均水平,而基准情形中则比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低。最后,尽管汇率实际走势还需要看汇率改革的步伐和节奏,但由于可能实现市场化,将2025年以前的人民币汇率变化假定为以1.5%的年平均速率升值的趋势(见表1)。

对于中国未来长期走势的分析所用到的模型中,有人质疑是否考虑到目前中国各种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及生态环境的制约,中国发展所需要的紧缺资源未来走势的变化是否会对本模型产生影响的问题。关于资源和环境,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资源是可以贸易的,但环境不可以。北京雾霾天气不好,我们无法到别处购买新鲜空气。所以对于资源,尽管模型中没有专门考虑,但是通过贸易是可以解决的。而环境问题是本模型里没有考虑的东西。节能减排、对于二氧化碳排放这是一个纯成本问题,要解决只有增加生产成本,这样可能会拉低GDP的增长,所以如果把这个因素对中长期经济发展走势影响的判断考虑在内,经济增长还可能再低一点。国际上有用价格调节资源的,但从历史看,资源比较多的地方也未必发展的比较好,资源比较少的地方有的发展得也很好,所以资源对经济的影响不存在确定的关系,而环境是使我们经济增长降低的可能因素。

二、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测

本部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预测与分析。

(一) GDP增长

“十二五”期间GDP的潜在增长率在7.7%~8.2%的范围内(见图1):乐观情景下GDP的潜在增长率为8.2%,基准情景为7.9%,悲观情景为7.7%;而在“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GDP的潜在增长率在6.7%~7.5%之间变化:在乐观情形下为7.5%,基准情形下为7.1%,悲观情形下为6.7%;“十四五”期间的潜在增长率则在6.0%~6.9%之间变化,乐观情境下为6.9%,基本情景下为6.4%,悲观情景则为6.0%。从实际情况看,去年中国GDP的增长率为7.7%,与悲观情境下预测吻合,同基准情景预测中“十二五”期间7.9%的增长率相比偏弱。去年企业效益比较差,前十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一直负增长态势,直到11、12月以后才上升到5%以上。而今年前两个月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已经上升到7.2%,这说明企业利润有了明显好转,但之所以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长率仍同去年四季度的7.7%一样,则是因为政府财政收入在一季度增长率有明显下滑,居民收入增长率也不及去年水平。因此尽管企业稍微好转一些,政府和居民收入增长却变弱了。特别重要的是消费的增长在一季度是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和去年四季度的水平。剔除对高端消费的抑制这个因素之后,一季度增长肯定要高于7.7%甚至7.9%的水平。而在外贸方面,一季度外贸增长水平高于去年四季度水平,3月份又调下来了,反映了国际经济的不确定。总体来说,对应于预测7.7%~8.2%的潜在增长率,目前我国的调控方向应该向稳增长上调整。

(二)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变化

模型预测显示在三种不同情景设定下2020年城镇居民的收入均超过2010年的两倍(见图2),但在悲观情景下超出的比例不大。如果未来悲观情景真的发生,剔除价格因素后城镇居民要想达到十八大提出的收入翻一倍目标仍需付出一定的努力。而在农村居民收入方面,预测显示在基准情形下2020年时其收入大概是2010年时的2.2倍(见图3),这反映了我国的劳动结构和市场工资的上升。但由此引发的一个问题是,在GDP潜在增长率给定的情况下,如果城乡居民收入均高于GDP增长率,那么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就不得不要低于GDP增长率,从而引出了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支出三者之间的一个匹配问题。尽管政府收入可以保持在个位数的水平,但是企业投资应该还要保持一个适当增长水平,不能过低。因为如果企业收入持续增长过低的话,其获利能力就会受到抑制,经济增长也就会缺乏微观活力。总之,居民收入要达到两倍水平,需要在政府、企业和居民收入三者之间进行权衡,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增长过快或过慢。

(三) 对固定资产投资和国际贸易

测算的结果显示,无论在何种情景设定下,“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三个五年计划内的实际投资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依次下降,但仍会保持较高水平。这同我国的劳动力人口结构有关。尽管目前新增劳动力在减少,但是适龄劳动力在2025年之前仍会保持较高的水平,这会使储蓄率和投资率也维持在较高水平。而预测显示未来三个五年计划内的最终消费增长率会逐渐抬高,这与工资上升和社会保障的推行有很大关系。在国际贸易方面,按以往的经验来看,国际贸易的实际增长率是GDP增长的两倍左右,名义增长率有可能达到3倍的水平,但预测显示尽管未来名义出口仍会有9%到10%的增长,但扣除价格因素后同GDP增长率相差无几。因此未来我国贸易增长率可能会比金融危机之前有明显降低(见图4~图7)。

(四) 经济结构

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5个百分点,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了0.8和4.2个百分点(见表2)。但模型预测显示,从2010年到2020年,第一产业比重尽管仍会下降,但幅度有所减缓,降幅为1.5个百分点;尽管第二产业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比重依旧是上升的,但在未来10年该比率会有明显下降;对于第三产业,未来其占比会呈现加速上升趋势,相对于2000至2010年4.2个百分点的升幅,2010至2020年其占比的上升幅度会超过7个百分点(见图8)。

(五) 投资消费结构

2000到2010年间,最终消费率出现明显下滑,其比重从62.3%下滑到48.3%,下滑了14个百分点,但预测显示2010到2020年间最终消费会有小幅的上升,从48.3%上升到50.3%,尽管幅度较小,但由于对趋势有所扭转,因此也实属不易;资本形成在2000到2010年间上升的幅度为近13个百分点,尽管仍会保持上升态势,其幅度在2010至2020年间却会有明显减小;而未来我国净出口也会逐渐走向平衡,到2020年时甚至会出现小幅逆差(见图9)。

(六)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比较

模型预测如下: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中国经济总量会在2017年超过美国,2018年超过欧盟,但若按人均值计算,我国到2018年才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2025年时仅是欧盟的二分之一,美国的三分之一。而按照汇率法计算,到2025年时我国GDP总量会接近美国和欧盟90%的水平,2030年之前有望持平。而如果从人均来讲,我国会在2025年达到世界平均水平,那时仅相当于欧盟的三分之一,美国的五分之一(见图10)。

三、中长期经济发展趋势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启示

随着新一届政府上台,之前的经济政策需要做出一些相应调整,以适应国际经济的低速增长、国内劳动结构和资源压力的变化。另外,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思路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政府必须将管理需求干预思路转变为供给和需求结合管理的思路。在需求管理上,无论是财政还是货币政策,都应努力维持好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和防范金融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促进经济增长和防范金融风险方面,要注意未来我国物价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关系会有所变化。目前发达经济体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引起短期物价大的波动,这暗示短期物价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传统关系可能已经发生了一些转变。在中国,货币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很复杂,在未来全球开放的环境下是否会发生变化,仍有待观察。在供给管理上,则需要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动向,对于新一届政府的改革路线、时间表和可操作空间等方面,很期待相应的改革能够平衡好各方面利益并有可操作性,从而为经济中长期增长拓展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经济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李雪松,娄峰.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影响的动态效应分析:基于面板数据和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研究[R].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2007-05-01.

[3]李雪松.高级经济计量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汪同三,李雪松,张涛,等.保持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正确处理速度结构物价的关系[R].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2012-01-31.

总量结构优化 篇8

为大力调控煤炭总量、优化产业布局, 推动煤炭行业脱困, 促进煤炭工业长期健康发展, 10月12日,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调控煤炭总量优化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 对煤炭行业总量调控、优化布局、项目审批、产能管理、深化改革等工作提出一系列具体意见。

《意见》要求, 今后一段时期, 东部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煤矿项目;中部地区 (含东北) 保持合理开发强度, 按照“退一建一”模式, 适度建设资源枯竭煤矿生产接续项目;西部地区加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协调力度, 重点围绕以电力外送为主的千万级大型煤电基地和现代煤化工项目用煤需要, 在充分利用现有煤矿生产能力的前提下, 新建配套煤矿项目。

《意见》还要求, 各地不得核准新建30万t/a以下煤矿、90万t/a以下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要对未按规定取得项目核准文件的煤矿建设项目, 进行全面清理;已开工的违规项目一律停建, 已投产的违规项目一律停产, 履行项目核准等相关法定手续。同时, 要加强对现有煤炭生产能力管理, 查处超能力生产行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继续淘汰9万t/a及以下煤矿, 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淘汰9万t/a以上、30万t/a以下煤矿, 鼓励各地主动关闭灾害严重或扭亏无望矿井。

总量结构优化 篇9

目前国内外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从经济效益最优的维度构建相关优化分配模型[1,3,4,5,6],其二是从最小化分配的不公平性维度构建相关优化分配模型[2,7,8,9,10],其三是在分析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后试图通过兼顾分配的公平性和经济性来构建优化分配模型[11,12,13,14]。经过对以往研究的分析研究,发现这些分配方法及模型均存在一定的缺陷,要不过于片面的强调分配的公平性或经济性,要不就过于复杂,难以操作,抑或是主观性太强,难以在实际分配工作中有效的实施。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即兼顾公平性和经济性,又简便易行的科学合理、实操性强的总量分配方法,来指导流域水污染物的总量分配。

基尼系数因其在评价收入分配公平性方面客观、简便实用等显著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并已逐渐引入到其他应用领域来评价分配的公平性。因此笔者根据基尼系数的基本原理,将其应用到流域内点源间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中来,通过构建一种基于基尼系数的两级梯阶优化的目标规划模型来对污染物总量进行优化分配,从而使分配方案科学合理,且易于实施。

1 基尼系数在污染物总量分配中的应用

1.1 基尼系数简介

基尼系数是经济学概念,首先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用来评估收入分配的公平性问题,现已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运用[15],并渐渐应用于其他领域,成为评估分配的公平性问题的有效工具。基尼系数的内涵如图1所示,横坐标为累积人口百分比,纵坐标为累积收入百分比,用G表示基尼系数—收入分配的平等性程度。设完全平等线和洛伦茨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洛伦茨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因此G=A/(A+B)。当A=0时,G=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等;当B=0时,G=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其他都是介于这两种极端情况之间,因此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1)。

1.2 基尼系数在污染物总量分配中的应用

1.2.1 基尼系数在污染物总量分配中的基本思路

基尼系数引入到环境治理领域污染物总量分配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客观准确的评估总量分配方案的公平性,并以此为约束条件来对总量分配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使调整后的方案在各分配对象都能接受的情况下,控制区域内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达到兼顾公平性和经济性的目的。因此基尼系数在污染物总量分配中应用的技术路线为:

(1)根据对分配对象属性的了解,分析影响分配方案科学性及公平性的主要因素,并找出能够体现影响因素、并能够量化处理、数据容易获得的评估指标。

(2)以控制区域内各排污单位的经济产值最大化为目标,以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各排污企业的基准分配量为约束,构建一个基于经济最优的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案,得到初始分配方案。

(3)收集各分配对象的相关指标数据,包括排污企业当年的税收,解决当地就业人数以及该企业所处行业的产业增长率和产业GDP比重,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4)根据各指标单位污染物排放量对各分配对象进行排序,并绘制各指标与水污染物排放量相对应的洛伦茨曲线,计算出相应的基尼系数。

(5)确定环境基尼系数的公平性区间,并以此判定评估分配方案的合理性,并据此对分配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1.2.2 污染物总量分配指标的确定

在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中,控制区域内的排污单位是最终控制对象,也是污染物允许排放量的最终分配对象。因此,笔者以控制区域内的排污单位作为分配对象。

根据对分配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影响其总量分配方案公平合理性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排污单位对控制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排污单位对控制区域社会发展的贡献;排污单位所处产业在控制区域的战略地位等。由于这三方面的因素涉及到的具体指标比较多,笔者经过综合分析处理,根据所选指标必须与具体影响因素密切相关,并需具有代表性,可量化处理,数据易于准确获得等原则,选择税收作为衡量经济贡献的评估指标,解决就业人数作为衡量社会贡献的评估指标,企业所处产业类型作为衡量产业战略地位的评估指标。

1.2.3 污染物总量分配中基尼系数的计算

基尼系数作为一种衡量收入分配公平性的重要指标,在水污染物总量分配中主要是用来衡量总量分配的公平性。基尼系数的求取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

(1)确定控制区域可分配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在此,笔者采用控制区域内现有的污染物排污现状作为排污总量控制指标。

(2)分别计算控制区域内各分配对象主要控制指标的累积百分比和污染物排放量的累积百分比,并据此绘制出各指标—污染物的洛伦茨曲线。

以税收-COD排放量为例,首先选取排污企业当年的税收作为衡量指标,选取COD排放量作为分配标的物,以控制区域内的n家排污企业作为分配对象。以单位税收所排放的COD由小到大对控制企业内的所有企业进行排序,并根据其累计百分比绘制洛伦茨曲线,如图2所示。

(3) 计算出基于各控制指标的污染物排放量的基尼系数 目前,计算基尼系数的方法有很多,有不依赖洛伦茨曲线的直接计算法、近似洛伦茨曲线的回归曲线法、利用洛伦茨曲线分组求和的人口等分法等,叶礼奇根据洛伦茨曲线的面积分解,提出了三角形面积法和弓形面积法[16]。笔者在此采用梯形面积法[17],将洛伦茨曲线下方的面积近似为若干梯形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Gi=SA/(SA+SB)=1-2SB=1-∑undefined=[Xij-Xi(j-1)][Yij-Yi(j-1)] (1)

式中,Xij为评估指标i的累积百分比,Yij为与评估指标i对应的污染物排放量的累积百分比。j为分配对象数量,当j=1时,(Xi(j-1),Yi(j-1))视为(0,0)。

2 基于基尼系数的两级梯阶优化分配模型的构建

2.1 基于基尼系数的两级梯阶优化分配的基本思路

现有的将基尼系数法用于流域水污染物总量优化分配的过程中,在对其所求得的环境基尼系数进行优化调整时,往往只是针对那些较高单项指标的环境基尼系数进行人为随机的调整,亦或者以基尼系数之和最小为目标进行优化调整,试图得到最优的优化调整方案[18],但是这些优化调整方案都没有考虑到在满足公平性的调整过程中对经济性的影响,甚至回到了片面强调分配的公平性原则上,导致最终的分配方案并未真正兼顾公平和效益,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为此,笔者提出基于基尼系数的两级梯阶优化分配方法,通过构建基于基尼系数的两级优化分配模型来对污染物总量进行优化分配,最终得到一个各排污单位都能接受的条件下,控制区域内经济产值最大的总量分配方案,同时得出在不同的基尼系数约束(即不同的公平性要求下)对经济产值的影响,从而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综合权衡经济产值和公平性要求,指定出合理的总量分配方案和动态调整。具体思路如下:

首先,以效率目标为第一级优化分配原则,优先考虑效率目标,选取控制区域经济价值最大化为总量分配目标,以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各排污企业的基准分配量为约束,构建一个基于经济最优的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案,得到初始分配方案。

其次,以该排污企业所处的产业类型、税收、解决就业人口为指标,应用基尼系数对初始分配方案进行分析并评估其分配的公平性。

最后,根据评估结果,结合公平性指标对原有分配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得到一个在满足基尼系数约束下,经济产值最大化的兼顾公平和效率的最优总量分配方案。

2.2 基于基尼系数的两级梯阶优化分配模型的构建

2.2.1 第一阶优化分配模型的构建

污染物总量作为一种稀缺性的限制资源,控制区域相关部分在对其进行分配时,必须考虑其经济贡献,即有限的污染物总量分配给各排污单位后所能创造的经济价值。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原则,以控制区域内所有排污企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构建第一阶优化分配模型,从而得到一种基于经济价值最大的污染物总量分配的初始分配方案。在此笔者假定该控制区域内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为W,控制区域内有n家待分配的排污企业,排污企业j污染物排放量对总量目标的贡献率分别为βj;同时假定排污企业的产品数量与其污染物排放量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即每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污染物排放量为aj,该产品的销售价格为pj,生产成本为cj,该企业的污染物平均治理成本为,z为控制区域内所有排污企业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之和;同时假定排污企业j的基准污染物排放量为wundefined,排污企业i分配到的排污量为wj。因此,在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原则,以控制区域内所有排污企业所产生的经济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构建第一阶优化分配模型为:

maxz=∑undefinedαj*wj(pj-cj)-Cj*wi

s.t:∑undefinedβj*wj≤W

0≤wj≤wundefined(j=1,2,3,……,n) (2)

2.2.2 第二阶优化分配模型的构建

由于各个排污单位之间所处的产业类型和生产工艺、内部管理水平、治污水平等的不一致,导致各个排污单位之间的每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污染物排放量、产品的销售价格、生产成本、污染物平均治理成本等存在显著的差异,即ai、pi、ci、Ci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第一阶分配中得到的以经济效益最优的分配方案难免会存在部分排污企业得到份额较多的污染物排放量,但是部分企业得到很少、甚至没有污染物排放量,使这些企业无法正常生产等现象,从而导致该分配方案无法给所有的分配对象所接受,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极大的阻力。因此,笔者认为在总量分配时应该兼顾经济性和分配的公平性,通过引入基尼系数的思想和方法,选取税收、解决就业人口和产业类型等指标来对初始分配方案的公平性进行评估,并以污染物总量目标、基准排污量和基尼系数为约束,控制区域内经济价值损失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基于基尼系数的第二阶优化分配模型,从而得到一种在满足公平性约束下,经济价值最大的兼顾公平性和经济性的优化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案。

在此,笔者假定y为当考虑分配方案的公平性,满足一定基尼系数条件下时对控制区域的经济价值的损失的大小,w*j为经过调整后的排污企业j得到的污染物排放量;同时,假定Gi为规划目标年基于i指标下的基尼系数;Xij为i指标的累积百分比;g为基尼系数的合理区间的上限。因此,基于基尼系数的第二阶优化调整模型为:

3 结论

总量结构优化 篇10

人口是一个动态系统, 人口变化对末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人口年龄结构是人口研究的重要指标之一, 人口年龄结构发展趋势的预报对人口政策的制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比较严峻, 老年人口规模较大, 人口老龄化增速较快, 此外还存在着“未富先老”、“空巢老人”等现象。因此, 人口老龄化在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等方面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预计到2020年, 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 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到2050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届时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37亿, 约占总人口30%以上, 也就是说, 三四个人中就有1位老人。截至2009年底, 黑龙江省60岁以上人口为524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3.7%。预计到2020年, 黑龙江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891万, 约占全省总人口的21.58%, 10年内将增加367万, 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等社会问题日益显现。本文选用Leslie矩阵人口预测模型能较全面地考虑到人口总量与结构的各种影响, 因而提高了人口预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二、Leslie人口模型

(一) 模型选取

人口的变化除了与出生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之外, 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分析一个地区人口发展的趋势离不开现在与今后人口总量, 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的等因素。但传统的人口预测模型如马尔萨斯人口模型, Logistic人口模型等往往忽略以上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 使得分析人口变化特征的有效性存在明显缺陷。而Leslie矩阵模型是一个适用于研究和分析种群数量变动的离散化模型, 故对于人这种极具特殊性群体亦同样适用。

(二) Leslie人口模型的建立

A是适于种群特征的Leslie矩阵, 为

其中fi (i=1, 2…, n) 是一个i龄个体在一个时间单位里平均生产的后代数,

pi是i龄个体存活到i+1龄的概率, 它是由死亡率mi确定的, 即pi=1-mi。

Nt是时刻t时种群的年龄分布向量, Nt= (N0t, N1t, …, Nnt) , 其中N0i是t时刻时, 年龄在为i的个体数.设已知种群的初始年龄分布向量为N0= (N00, N10, …Nn0) , Leslie矩阵为A, 那么, 在时刻t时种群的年龄分布由下式Nt=ANt-1, 进而有Nt=An N0, 从而就可以预测出第n年的人口总量, 这就是种群的具体年龄结构的Leslie矩阵模型的预测原理。

在稳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 认为di (t) , bi (t) , c (t) , hi (t) 与t无关, 即di (t) =di, c (t) =c, hi (t) =hi, bi (t) =bj。我们以年为时间单位, 年龄按周岁计算并将人口总量分n个年龄组, 根据上述的L e s l i e种群模型分别应用于该n个年龄组, 则得到人口发展模型为:

其中di (t) 为第t年i年龄级人口的死亡率,

Si (t) 为第t年i年龄级人口的存活率, Si (t) =1-di (t)

bi为第i年龄级上的年平均生育率,

bi (t) =β (t) hi (t) , 其中hi (t) 为生育模式 (用于控制生育率的加权因子) , β (t) 为总和生育率。

三、模型求解及分析

(一) 数据的选取

Leslie人口模型的基本思想是用离散时间变量和离散年龄尺度以及某一初始年的人口指标数据来对未来人口数目和年龄结构进行长期预测, 因此选取初始年的统计数据的合理性是成败的关键。考虑到国家政策, 环境条件等多重因素, 本文主要选取了最新的《黑龙江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的数据, 得到2010年黑龙江省的人口总数, 女性人口总数, 生育率死亡率等关键指标作为其初始数据。把黑龙江省人口指标数据按年龄把0-99岁分为20个年龄组, 把100岁及以上分为第21个年龄组, 且通过查阅资料可知得到β=0.75140。

(二) 模型求解

1、存活率s的求解及生育率h的确定

根据死亡率的相关定义及微分的相关思想, 则有

对该公式两边进行全微分运算, 则有

对该微分方程 (3) 进行整理, 并对其两边求定积分, 则有

所以, 可以解得五年的平均成活率为:

当第i组的育龄妇女的年平均生育率为fi时, 则五年的平均生育率就是bi=5fi。计算可得以五年为一个单位时间的人口存活率和平均生育率向量.

所以, 由上表中的数据可得:

其平均生育率向量为

其存活率的向量为

2、模型的计算

将得到的平均生育率, 存活率和表中的数据带入人口发展方程中, 并用matlab编程加上计算即可得到下表中的结果。

(三) 结果分析

1、黑龙江省未来50年的人口总量及男女人口数量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黑龙江人口, 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一直在呈现递减趋势。男女人口人数一直基本上处于持平状态。这与比较低的总和生育率和-胎政策有关, 且反映了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明显了的效果, 男女比例也未失平, 同时实现了人们生孩子的期望。

2、未来50年的黑龙江人口结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变化趋势

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人口总量的变化, 人口结构也逐渐发生变化。通过对黑龙江人口总量发展趋势推知, 0-14岁人口数量在2010年达到峰值后逐渐趋于稳定并大幅度下降, 到2025年之后其值降至百万人以下;15-64岁人口数量在2010年达到峰值后并逐年下降, 相反65岁以上人口却逐年增加。这是由于在a=1.3时, 每对夫妇依照政策只能生一个孩子, 总体生育率低, 导致新生儿逐年减少。随着时间周期的递增, 65岁以上的老龄人数远大于新生儿成为劳动力人数, 致使劳动力人数呈现先增后减趋势。从图2中分析, 未来几十年老龄化的明显上升, 并在2040年左右趋于稳定。人口老龄化、人口抚养比例逐年扩大, 老龄人数最后大于劳动人数, 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上升, 社会压力逐渐加剧,

四、结论及建议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黑龙江在未50年内处于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阶段, 并在2060年达到可怕的73.13%, 青少年人口数量持续走低, 在2060年仅有13.1万人, 这使得社会压力逐渐增强, 造成养老难等诸多社会问题。政府应该尽快出台长效、系统的政策方法, 实现补助政策, 由制度覆盖向群体覆盖转变。要面向社会所有老年人提供服务, 特别是应将低收入、高龄、失能、空巢等养老困难的老年群体纳入到政府补助居家养老范围, 扩大政策受益面。对福利性、公益性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明确政策, 可到民政部门注册登记为民办非企业组织, 并对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给予补贴。对开展老年护理、临终关怀服务的医疗机构实行政策补贴。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或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老年人, 在老年康复医院住院, 按卫生院报销比例执行。健全法规, 对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实行税费减免。同时建立相应的福利政策, 鼓励未生孩子的已婚的适龄期妇女生一个宝宝, 增加新生儿的出生数量。

摘要:本项目以黑龙江省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原始数据, 运用leslie模型对人口总量和年龄结构进行预测。得黑龙江人口总量在2020年下降到3689.2万人, 60岁以上占人口总量的比重上升到24.14%, 到2060年状况进一步恶化, 人口总量下降到1722.5万人, 60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重上升到73.13%。

关键词:leslie模型,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

参考文献

[1]解保华, 陈光辉, 孙嘉琳.基于Leslie矩阵模型的中国人口总量与年龄结构预测[J].广东商学院学报, 2010, (03) :15-21.

[2]陈文权, 赵兹, 李得胜.Leslie修正模型在人口预测中的应用[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8, (02) :219-224.

[3]张曙光, 陈永强.改进的Leslie离散型人口模型在我国人口预测中的应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02) :30-35.

[4]赵丽棉, 黄基廷.基于Leslie模型的中国人口发展预测与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0, (23) :101-106.

[5]刘静, 胡松涛.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J].统计与咨询, 2012 (03) :12-13.

【总量结构优化】推荐阅读:

排污总量10-18

用水总量05-17

三总量06-19

总量减排06-25

总量监测08-10

总量分析09-03

生产总量10-02

能源总量11-20

总量11-13

限制排污总量06-07

上一篇:军队油料下一篇:集团客户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