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油料

2024-09-14

军队油料(通用4篇)

军队油料 篇1

摘要:首先对纷繁复杂的科学预测方法进行归纳,详细分析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七种预测方法,并总结了每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进而提出了军队油料消耗预测方法选取原则,最后提出了军队油料消耗预测策略,为建设油料管理专家系统提供基础性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军用油料,消耗预测,推理策略

军队油料消耗预测是军队油料保障顺利开展的一项重要前提性工作,同时它也是一项情况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干扰较大的管理性工作。特别在当前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战场态势瞬息万变,搞好油料保障工作必须要有精确的油料消耗预测。

我们认为油料消耗预测效果受两个重要因素影响:一是预测所需信息的搜集是否详尽,包括敌我双方的相关情报、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相关情况等。二是预测过程的科学性,主要包括预测方法的选择(即预测策略)、预测模型的建立。这里主要探讨油料消耗预测过程中,预测方法的选择策略。按照预测理论的不同,科学的管理预测方法可以分为:定性预测方法、统计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四个大类。其中的每一类预测方法按照预测情况的不同又可分别分为多种更为具体的预测方法,如图1所示。

在进行军队油料消耗预测的过程中,如何从纷繁复杂的预测方法中选取适当的方法来高效地完成油料消耗预测任务呢?毫无疑问,预测者首先必须掌握每种预测方法的特点。下面就油料消耗预测工作中用到的几种有代表性的预测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每种方法的适用条件。

1.各种管理预测方法分析

(1)概算预测法

适用条件:①对预测精度要求不高;②预测主体掌握日耗量数据;③日耗量数据可信度能够接受;④部队行动、用油装备、战损和自然损耗情况与日耗量数据采集环境相当。

优点:①预测速度快;②所需数据少;③对计算机依赖小。

(2)详算预测法

适用条件:①能够明确所有参战用油装备的种类和数量;②能够明确每种参战装备的油料消耗标准;③能够明确每个参战装备的使用强度;④能够明确每类参战装备的附油消耗标准:;⑤明确油品消耗附加系数。

优点:①预测精度高;②预测过程细节考虑周到。

(3)马尔可夫预测法

适用条件:①具有大量均匀离散分布的历史数据;②对于油料需求预测的精度要求不高;③历史数据呈现较大的跳跃性,不易把握发展趋势。

优点:能够适应跳跃性很强的历史数据。

(4)简单移动平均法

适用条件:①具有随连续时间均匀离散分布的一组样本数据;②有足够多的样本;③样本数据随着时间推移,沿着一条平均值上下轻微波动。

优点:操作简便;

(5)线性回归预测法

适用条件:①样本容量不能太小,否则无法消除偶然因素的影响,一般n(样本数)≥30时称为大样本,n<30时称为小样本,n<5时,不宜使用线性回归预测模型;②根据样本数据绘制的散点图须大致呈一直线。

优点:预测精确度较高

(6)趋势外推预测法

适用条件:①掌握待预测事物一定的历史和现实资料,(按照连续的时间规律排列),具有可以分组的大量样本;②事物发展过程没有跳跃变化,一般属于渐近变化;③事物的发展因素也决定事物未来的发展,其它条件不变或者变化不大。未来和过去的大致规律一样。

优点:能够很好地利用历史数据体现的规律和趋势性。

(7)数列灰色预测

适用条件:①样本数据个数n≥4;②预测者了解样本数据反映出的油料消耗变化大致缘由;

优点:对历史数据量要求小

2.预测方法选取原则

根据油料消耗预测的最终目标和油料管理工作的实际要求,制定如下油料消耗预测方法选取原则:

(1)高精确度原则。

高精度油料消耗预测是精确化油料保障的必然要求。

(2)条件最大适用原则。

尽可能使每一项已经掌握的已知信息(情报)能够体现在预测过程之中。

(3)定量分析优先原则。

能够进行定量分析的情况下,首先计算定量的预测结果,其次是区间形式的预测结果。最后在无法定量计算时,采用定性预测方法。

(4)客观信息优先原则。

在能够避免主观经验型数据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客观数据进行预测分析。

3.制定油料消耗预测策略

根据上述各预测方法的适用条件,按照既定的方法选取原则,制定油料消耗预测策略

1.按照既定预测原则,首先选择预测精度最高的详算法,确定是否每种参战用油装备的种类、数量、耗油标准、使用强度、附油消耗标准、油品消耗附加系数均已经明确?如果满足条件则使用该方法;否则转步骤2;

2.判断该预测任务是否具有油料消耗历史数据,如果有则转步骤3,否则转步骤4;

3.判断样本数据个数是否超过10,如果是,则转步骤6,否则转步骤7;

4.判断当前预测项目是否具有油料消耗经验数据,如果有则使用油料消耗概算模型,否则转步骤5;

5.使用定性方法,如专家预测法、主观预测法、预兆预测法等进行油料消耗预测。

6.判断样本数据是否呈明显的直线、指数曲线或者其他函数走势,如果是,则按照回归分析预测法,或者趋势外推法进行预测,否则转步骤8;

7.利用手中掌握的少量数据,采用灰色预测方法,进行油料消耗预测;

8.判断样本数据是否是围绕平均值上下小幅度波动,如果是则采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进行油料消耗预测。否则转步骤9;

9.分类整理数据,按照马尔科夫预测模型进行油料消耗预测;

具体策略步骤如图2所示

4.军队消耗预测策略的应用

某海防团2005年各月份训练、演习油料消耗量如表1所示:

根据预测策略,在有12个样本(油料消耗历史数据)数据,没有详算数据和油料消耗经验数据的情况下,可以排除详算模型、概算模型、定性预测和灰色预测。具体应用统计分析法中的哪一个模型,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绘制油料消耗样本数据散点图,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样本分布上下起伏,未呈现出明显的函数走势,因此回归分析预测法不适用于该预测问题。

然后对样本数据的波动大小进行分析:

设样本向量为Y,

Y=[y1,y2…y12]=[7100,7455,7520,7336,6980,7388,7528,7150,7480,7622,7760,7430]

设波动比例为A=[a1a2…a12]

经计算可得

A=[0.0400,0.0080,0.0168,0.0081,0.0562,0.0011,0.0179,0.0332,0.0 114,0.0306,0.0492.0.0046]

其中波动比例最大为0.0492,最小为0.0011,平均波动比例为0.0231,我们认为这样的波动属于典型的围绕平均值上下小幅度波动的样本序列。因此可以排除预测精度较为粗略的马尔可夫预测,而采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5.结论

当前业界对于油料消耗预测模型和方法研究已经比较深入,提出了大量的预测模型和方法。军队油料消耗预测策略研究立足于前人对方法和模型研究的基础平台上,志在为油料预测工作者提供一种工具选择策略平台,以求能够用最优的方法解决所面对的具体问题。更重要的是为进一步建设油料管理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智能型信息系统进行探索性研究。

军队院校油料勤务网络训练浅析 篇2

关键词:军队院校,油料勤务,网络训练

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构建油料勤务网络训练模式切实可行。但客观来看,油料勤务网络训练并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与深入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内在要求还不相适应,需客观分析,集中研究,稳步推进。

一、开展军队院校油料勤务网络训练的必要性

1. 网络训练是网络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

20世纪90年代,网络进入了大发展时期。网络,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以其独有的联通性和渗透性,开始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时代的发展,要求军队院校油料勤务训练必须顺应时代前进步伐,研究网络规律,以创新的思维、自觉的行动,将信息网络深度引入军事训练,充分发挥网络的优点和功用,借网络之力,推动军队院校油料勤务训练更好更快发展。

2. 网络训练是转变保障力生成模式的客观要求

信息化作战是信息主导下的体系对抗,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后勤保障能力是保障力的基本形态,其生成模式是依托各类信息系统实现的“网聚能力”。网络是形成体系作战后勤保障能力的核心与关键。必须着眼这一特点,将网络作为一个重要的训练主体,针对未来战争油料保障对网络提出的现实需求,运用现阶段成熟的技术手段,围绕“组网建链、聚合效能”这一目标,以“网络练”、“练网络”为基本手段,积极开展油料勤务网络训练,扎实打牢体系作战油料保障能力生成的网络根基。

3. 网络训练是提升训练质量效益的有效方法

长期以来,手段单一、管理粗放、保障不足等问题,阻滞了军队院校油料勤务训练质量效益的提高和科学发展。网络引入油料勤务训练,不仅改变了以课堂、操场等实体场所为依托、手把手教与学、面对面训与练的传统模式,更能以其互联、分享、自由、平等的精神实质影响和感染着油料勤务训练,运用网络实施教、学、研、练、考、演、管,可以实现多场地多课题联网互动、教学训练考核一体互融,能大大拉近训练主体、降低训练成本、提高训练效益。

二、网络训练改革的基本构想

着眼加快转变保障力生成模式,以网络联合训练为引领,以网上教学、网上演练、网上考核为主要内容,按照建平台搭环境的方法,切实把油料勤务网络训练作为推进后勤院校油料勤务训练转变的重要手段。在功能上,应突出作战油料保障筹划、辅助决策、同步作业、自动评估等功能;专业技能类训练,应突出教学信息资源共享、训练重难点问题远程会诊、异地同步教学、模拟仿真等功能。要利用网络训练平台拓展内容。基础训练阶段,可将油料保障知识、复杂电磁环境和联合作战条件下油料保障基本常识、信息系统及油料装备操作等训练内容依托网络进行组织。战役战术训练阶段,可采取网上模拟训练模式,可增加网络联合演习油料保障训练内容,利用网络训练平台,组织联合作战油料保障网上推演。

三、军队院校油料勤务网络训练的实现路径

1. 研发系统完备的网训软件平台

要做到网络学习训练,就必须有网训软件平台,即网络训练交互式系统。在编辑油料勤务网络训练操作平台时,要考虑到该平台不仅要满足组训者与受训者之间的教学互动,也要方便受训者的自学与训练。作为组训者,应能很容易地在这个平台上开展网络教学训练活动,并能方便地通过此平台进行教学训练管理;对于受训者而言,由于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和业务素质能力的差异,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自主地选择学习训练内容和自我测试内容,并能方便地通过此平台与组训者或其他受训者进行互动与交流。该程序编辑完成后要在网络上运行调试,以保证网络训练有一个稳定可靠的支持环境。

2. 充实科学足量的网训数据资源

数据资源是网络训练的三大支柱之一。数据资源库能够为训练组织提供必备的数据支撑,为训练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为训练考评提供量化的比对标准,解决训有所据、管有所循、考有所依的问题。应收集油料勤务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多媒体资料以及其它的信息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排,尔后上传到油料勤务训练网,便于网上自学。此外,训练组织者组训前应根据新一代《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受训对象、难易程度等确定训练课题、训练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编写好教案,备齐与学习训练内容相关的参考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等,然后将学习中可能用到的所有资料全部输入计算机并联网。

3. 建立配套完善的网训保障机制

缺少制度机制保障的网络训练就会缺乏执行力。必须建立一系列配套完善的保障机制,确保军队院校油料勤务网络训练规范化组织、常态化运行、制度化落实。只有建立油料勤务网络训练保障机制,才能使油料勤务网络训练正常、长期地运行,上下级信息兼容,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对油料勤务网络训练系统要设立专项经费,进行重点保障,制定统一的建设标准,采用统一的系统和应用软件,统一进行设备升级,确保网络训练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占俊, 徐路明, 刘世金, 王金梅.谈谈油料专业训练管理方法与运用[J], 军需物资油料, 2010.12

[2]梁隆鑫, 丁泽中, 张少铧.油料勤务网络训练建设探讨[J], 仓储管理与技术, 2010.1

军队油料 篇3

一、激励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是在远离平衡区的非线性系统中所产生的一种稳定化的自组织结构。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体系,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的状态。一个典型的耗散结构将会不断地从外界获取负熵流,并以负熵流来抵消正熵的增加,以此来维持对象的稳定与有序。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协调发生障碍,或者系统与外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达到一定程度时,整个系统就很难围绕既定目标进行控制,从而在功能和结构上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紊乱,无序性增加,有序性减弱,这种状态称为系统的熵增效应。

自然科学理论向社会科学的扩展,使得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得以扩大。将耗散结构理论引入组织激励管理中,得到了激励耗散结构的概念。所谓激励耗散结构,是指当一个远离平衡态的组织,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在内部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下,负熵增加,使组织的有序度增加大于自身无序度的增加,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和产生新的能量的过程。在孤立系统中实际发生的过程,总是使整个系统的熵的数值增大,它是不可逆的,这就是熵增原理。熵理论应用于管理科学需跨越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人的属性三个领域,这也是论证管理熵理论正确性与合理性的关键。我们将熵的思想引入组织管理的激励系统中,得到激励熵的概念。所谓激励熵是指某特定组织,在相对封闭的运动过程中,其组织方式、制度、方法等,总呈现激励效能逐渐减弱、而无效能量不断增加的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也就是说,激励的管理效率是递减的。

任何团队和组织为了促使其成员努力工作,都需要一定的激励系统。一个组织在初期能够迅速发展,说明它的激励机制在当时是行之有效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激励熵会增加,导致激励效能减弱,许多组织甚至因此丧失行动能力,再也无力实现自身的目标。但是,在现实中,许多系统并没有走向崩溃、死寂,而是充满生机。有效的激励系统对于油料保障任务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军队油料保障系统的激励耗散结构就是保障系统在自我激励过程中形成的自组织和自适应系统。

二、军队油料保障系统耗散结构分析

军队作为整个社会系统的子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具有自相似性,即军队系统符合自组织系统的各项条件。作为整个社会系统的子系统,整个社会系统的复杂自系统性质在公司中都有体现。从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看,军队系统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社会经济系统之中,而是必须通过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来生存和发展。军队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绝不是简单的加和作用,而是充满了非线性因素的作用。因此军队系统也是一个耗散结构。军队的油料保障系统,是由油料保障组织指挥机构和油料部分队构成的军事组织,其目标就是在各种平、战时行动中,满足其保障对象的用油需求,作为军事系统的一部分,也是一个耗散结构。

三、军队油料保障系统激励耗散结构的构建

耗散结构的形成和维持至少需要满足以下3个条件:系统必须是开放系统;系统必须处于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系统中必须存在涨落。

1. 使军队油料保障激励系统成为开放系统

一个孤立系统的熵一定会随时间增大,所以孤立系统绝不会出现耗散结构。在开放条件下,系统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引进负熵流,从而抵消掉系统内部的熵增,能使系统的总熵增量为负,总熵减小,从而使系统进入相对有序的状态。军队油料保障机构应该通过不断的激励创新使系统始终处于开放状态,不局限于以前成功的激励理论,而是根据系统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综合运用多种激励理论进行系统激励。

2. 使激励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

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军队油料保障系统管理效能,有差别的不均衡,才能产生激励效果,才能为军队油料保障系统获得发展动力。在热力学中,平衡态是指系统各处可测的宏观物理性质均匀的状态;近平衡态是指系统处于离平衡态不远的线性区;远离平衡态是指系统内可测的物理性质极不均匀的状态。在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条件下,远离平衡的非线性系统可以通过引入负熵流来减少总熵,从而使系统从无序态变为有序态,即耗散结构状态,所以普利高律认为“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在一个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系统中,如果存在负熵流,就有可能形成稳定有序的耗散结构。远离平衡态是相对于平衡态和近平衡态而言的。油料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显然是非线性的,几乎不可能找到存在于管理者管理能力、下属态度及积极性、协作水平、技术、效率等之间的线性关系。各种创新行为以及各种创新行为的不同阶段之间也不是孤立和简单线性的、序列式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可以有选择地从系统外获取系统所需要的物质、能量、信息,从而使自身远离平衡态,这样的激励系统将使军队油料保障机构有可能始终保持生机;相反,如果激励系统处于一种平衡的封闭状态,那么由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影响无从抵消,熵增加速将不可避免,激励系统的低效会导致军队油料保障系统的低效乃至溃败。

3. 控制激励系统涨落与突变

开放的激励系统的变化表现为一种不均衡与非线性的特点,其表现形式是涨落与突变,也就是不规则的扰动与质变。涨落是指系统中某个变量和行为对平均值所发生的偏离,它使系统离开了原来的轨道或状态。突变是在临界点附近控制参数的微小改变导致系统状态明显的大幅度变化的现象。涨落在系统处于不同状态时所起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如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这时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它能使涨落渐渐衰减,从而使系统再次回到原来状态;如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此时某些小的涨落,就可能会放大成“巨涨落”,使该系统从不稳定状态跃迁到一个新的有序状态。在突变过程中,系统从混沌状态转变为有序的耗散结构状态,耗散结构的出现都是以这种临界点附近的突变方式实现的。激励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变化、调整甚至更新都是其作为耗散结构的必然。在军队油料保障的激励系统中,管理者应时刻注意发挥军人的主观能动性,注意系统涨落与突变的趋势,并适时地引导,使其向着有利于油料保障目标实现的方向变化。要不失时机地促成突变,进行油料保障系统激励创新,以便更高效地实现油料保障目标。

军队油料 篇4

RFID硬件系统是由电子标签(Tag)、读写器(Reader)及天线(Antenna)组成。RFID技术基本原理图(见图1)。

笔者认为,RFID技术应用于军事油料仓库也将带来增效,主要现在以下方面

一、军队油料仓库管理系统

要提高油料仓库的保障效率,必须充分了解仓库管理系统。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主要对油料仓库进行功能划分,具体见图2。

二、在油料仓库中应用RFID技术的探讨

RFID技术最基本的应用是将包含油料物资目标对象的相关信息储存在RFID标签上,并将其粘贴在油料物资目标上,进而便可以利用读写器来掌握移动目标或一段时间之后目标的状态信息,为进一步的工作处理提供依据。在油料仓库当中引进RFID技术,其首要工作便是将仓库中所储存的物资全部与相应的RFID标签“对号入座”。下面详细论述RFID技术在油料仓库管理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1. 入库管理

油料入库是油料仓库的首要环节,分为三步:收货,是指仓库保管员接收运输抵达至仓库的油料物资的过程;验货,是指对所收油料物资的规格、凭据等进行检验的过程;入库,是指验收合格的物资的存储货位选择过程。可以看出,RFID技术应用的关键在于解决入库物资信息的正确收集和其货位的确定这两个问题,以提高油料物资入库效率。

①获取信息

应用RFID技术来正确收集物资信息有三种方式:可在入库口设置RFID读写器;可单独设置一定的读写器覆盖区域;可采用手持式读写器。应用RFID读写器,对于入库的小件物资可以特设从入库口或特定收货点到仓库内部的传送带,并在其旁边安置RFID读写器,这样一来,RFID标签无论在物资的什么位置均可以被读取。而相对大件货物,就可以设置一定的读写器覆盖区域,来获取其相关信息。而对于手持式RFID读写器,类似于条码技术,此种方式的适用性强于条码技术,无需拆分包装货物就可以对货物进行信息读取。

②选择存储货位

入库货位的选择往往是在信息采集工作完成之后,凭借相关经验或是管理系统的提示进行货位安排,再将物资运至指定货位,最后将此信息记录在系统中。这种货位选择过程往往会由于负责人员的变更造成一定的错误。而引入RFID技术,便可利用其定位技术自动监控所有货位,以避免出错。

2. 出库管理

出库管理是指工作人员依据出库凭据、按照相关要求挑选物资的一系列出库工作。引入RFID技术主要是解决出库管理中的对将出库物资的拣选、出库物资相关信息的采集、运输工具的选择三大问题。

①挑拣物资

挑拣物资的关键在于保证准确性和高效性,应用RFID技术可以很好地追踪物资货位信息,以保证管理系统中与实际信息相一致,进而也就为准确挑拣物资提供一定的保障。挑拣过程中,可通过RFID读写器对待选物资进行信息读取,以确定其是否符合出库要求。

②采集出库物资信息

RFID技术应用于出库物资相关信息的采集与入库信息采集的方式类似,但特设的一定覆盖区域内的读写器往往会配置相应的显示设备,以便及时发现物资出库错误信息。

③确定运输工具

若为节省一定的物力、财力,可以使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来完成此项工作,其运输工具的合理性可以通过工作人员的经验来判断。在财力、物力、人力允许情况下,可以增设固定式RFID读写器,将其安置在装车位置,以判断经过此读写器信息读取的装车物资是否与此运输车相一致。

3. 在库管理

军队油料仓库的在库管理就是通过安全、经济性的手段来保证所储存物资的质量和价值的一系列管理措施。RFID技术应用于在库管理中,主要解决库内环境监控、库内物资移动、库盘点这三大问题,以保证系统数据与实际吻合,从而为在库物资提供安全保障。

①监控库内环境

因RFID系统中的主动有源标签上可以附加特定的环境监控模块,因此利用非接触射频信号就可使得库内环境监控设备变得更加简单、有效,更好地为仓库管理系统提供所需采集的环境信息。

②控制库内物资移动

库内物资移动的作用是更好地利用仓库存储空间,为物资高效率入库、出库提供保证,同时还需满足仓库存储的“先进先出”惯用原则。一般来讲,仓库内物资的移动必然导致信息系统中数据记录发生改变,在此应用RFID技术就能保证信息系统所记录的数据与实际物资移动信息相一致,这点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采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或在物资移动工具上安置相应的读写器,以记录物资移动前后的具体位置,再将信息发送至信息系统中;二是利用RFID定位技术,追踪库内物资的移动信息并记录其移动信息。

③盘点工作

军队油料仓库盘点工作的目标是使得仓库内物资与信息系统中的相应记录相符合。使用RFID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盘点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一般可以采用下面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在库内密集式地安置RFID读写器,使仓库在读写器的覆盖区域内,以此来完成盘点工作,但此法也有不可取之处,其一成本过高,其二无法适应物资间屏蔽严重的情形;二是采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对库内逐个区域盘点,此法有利于节省成本,但也无法适应物资间屏蔽严重的情形,且缺乏效率。因此,目前RFID技术应用于仓库盘点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4. 货位管理

货位管理的作用在于更大程度上地利用库内空间,便于物资挑拣工作。引入RFID技术,主要是为了解决货位管理中货位使用监控、物资与货位一致性监控这两大问题。应用RFID技术在货位管理上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RFID标签与货架的“对号入座”关系来控制货位;二是利用其定位技术来管理货位。

①货位使用监控

货位使用监控可以通过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记录来达到目的,只要系统记录正确,在这方面就不会发生偏差。

②物资与货位一致性监控

使用特定的RFID标签,采用手持式读写器即可完成此项工作,即通过RFID读写器读取运输至指定货位的物资的相关信息,并将其发送至信息中心即可。

若利用RFID定位技术,即通过该技术来定位目标物资所在位置,以此来判断所使用的货位,进而达到物资与货位的一致性监控。

5. 人员与设备管理

RFID技术基于标识对象,而人员和设备同样可以成为其目标对象,也就同样可以利用RFID技术进行管理,因RFID技术具备动态识别功能,可以很好地完成对人员、设备的实时监控。此外,RFID技术还可进行身份识别验证,在入库口或特定工作地点入口处安置特定读写器,以识别相关工作人员所带标签的权限信息是否符合进入工作区域的权限。特别是对于油库中机密性场所,可以通过RFID技术更好地执行门禁或报警操作。

通过以上对RFID技术应用于军队油料仓库的探讨,可知RFID技术可以快速、简便、及时地采集入库信息,解决油料的存储货位问题;可以正确、快速地采集出库油料的相关信息;可以采用较低的成本来完成库内环境监控和库内油料移动情况监控,以保证物资的安全性;可以通过两种不同方式来完成对库内货位的监控;可以监控人员和设备的活动情况,同时还可以进行身份验证管理,以保护军事机密性工作的安全。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军队油料仓库的特点,分析了RFID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和前景。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RFID技术在油料仓库系统的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在库管理、货位管理、人员与设备管理中的具体问题。

上一篇:无机非金属本科论文下一篇:总量结构优化